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牧民转产转业

时间:2019-05-12 19:48: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牧民转产转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牧民转产转业》。

第一篇: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牧民转产转业

杭锦旗退耕还林

工程促进牧民转产转业情况材料

一、落实国家政策的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杭锦旗从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截止2010年底国家累计下达我旗退耕地任务15.95万亩,完成15.95万亩;宜林荒山荒地任务52万亩,完成52万亩;封山育林任务2.5万亩,完成2.5万亩。共涉及全旗6个乡、苏木、镇,50个行政嘎查(村),7227个退耕户,29099口农业人口。坡耕地和沙化严重的旱作耕地基本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区林草覆盖度迅速提高,全旗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植被覆盖度提高了12%,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达到了成效遏制。此项目使农牧民从传统落后的经营方式中解放出来,经营观念和生产方式达到了转变,从数量型转向效益型。发展特色种养殖和规模化产业,经营能力和科技水平大大提高,使大量农牧民从无效的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商家纷纷前来投资办厂,为农牧民的增收致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人均收入从项目实施前的500元左右提高到现在的7500元左右,是一项农牧民得实惠的最好工程。

二、具体措施、经验和做法

1、领导重视是前提,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尤其在促进农牧民转产转业工作中我旗领导高度重视,切实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招集众多优秀企业来我旗投资办厂。如我旗在阿门其、胜利等地建成年产2千吨沙柳切片厂6家;锡尼生物质热电工程项目,此项目建成后一年可利用沙柳原料林23万吨。这些企业的投产使用,一方面解决了农牧民就业问题,同时为广大农牧民的增收致富提供了平台。

2、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发展有一定经济效益的特色种植业。如独贵特拉镇塔拉沟村的2000亩马铃薯基地,亩收入3500元左右,年收入达到700万元左右;锡尼镇胜利村和中图村的无公害蔬菜大棚,一个大棚年收入在3-4万元左右。

3、着力抓好项目争取,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林产业,由生态林向能源林、经济林转变。如杭利达公司与农牧户实施的文冠果项目,农牧户的地和人力,企业的资金和技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现共赢。

4、体现“以人为本和环境友好型”的科学发展观,构筑豆科灌木木本饲料加工产业,为农牧民舍饲养蓄提供充足的饲草料,使农牧民从单一的粗放经营转入“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从而得到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草牧场人蓄承载压力和农牧民增收的双重目标。如目前建成的通九饲料加工厂;力争在锡尼镇、伊和乌素苏木等地建设

两处年产6万吨以豆科灌木为主的木本饲料加工产业。饲料加工厂建成后,一方面提高了农牧民平茬抚育灌木林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为农牧民舍饲养蓄提供充足的饲草料。为禁休牧奠定良好基础。

5、政策促动、宣传动员、强化服务,结合我旗“三区”规划以及当前提倡的低碳经济体系,我旗在禁止开发区即库布其沙漠区实行生态移民。如亿利资源集团和伊泰集团在杭锦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腹地向农牧民征收土地,并同步出台人口转移补偿政策。还比如利亿资源集团在七星湖打造的移民区,不仅解决了农牧民安居问题,同时旅游业带动了移民的就业问题。

第二篇:养殖户转产转业面临的困难和对策

平湖市生猪养殖户转产转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生猪养殖是平湖市农村的传统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养猪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主要方式之一。据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年底时,我市共存栏生猪80万头,农村有80%以上的农户家里养猪。然而,超越环境承载量的养殖规模,散、小、多、密的养殖特点,也给平湖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进一步规范生猪养殖行为,加快生猪养殖业转型发展步伐,2013年以来,我市坚持以减量提质为目标,以污染治理为根本,积极引导生猪养殖农户转产转业。

一、生猪养殖户转产转业基本情况

随着全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暨清理违章猪舍行动的深入推进,我市生猪减量与违章猪舍拆除工作成效明显。据统计,2013年,全市共拆除违章猪舍102万平方米,涉及养殖户10630户,生猪减量达到36.8万头。今年,我市决心不变,力度不减,加快推进生猪减量提质工作。到11月30日,全市生猪存栏量已从年初的43.19万头减少到10.95万头,其中母猪从年初的43666头减少到970头,全市尚有养殖户7686户。

在生猪减量提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一个新的失业群体出现了,就是生猪退养人员。据统计数据显示,到今年11月底,全市共有劳动年龄段生猪退养人员21910名。帮助退养户尽快实现转产就业成为当务之急,也是推进我市生猪产业转型发展长效管理的关键环节。为让生猪退养户尽快实现转产就业,我市积极出台补助政策,加强引导扶持与指导培训,多方面着力推进养殖户转产转业工作开展。

(一)出台转型发展补助政策

我市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进生猪养殖业转型发展实施意见》和《关于2014清理违章猪舍百日会战行动的通知》,对凡从事生猪养殖的养殖场(户),在清理范围内,按规定时间自行拆除违章猪舍的,实行生猪养殖转型发展补助。2013年,我市累计发放转型发展补助2.14亿元,补助农户10630户。今年到10月底,各镇街道共兑付9626万元,市财政预拨5100万元。

(二)进行分类扶持与引导

结合生猪退养户的结构特点,我市加强分类扶持,引导转产与再就业。针对有一定文化水平、经济基础和自主创业能力的退养户,采取因人定策、组合推进的方法,制定出台《平湖市畜禽养殖退养人员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细则》给予创业与就业扶持,包括职业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创业场地租金补助等。针对经济实力较强,创业转型积极性较高的退养农户,重视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鼓励其投资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并且按照《平湖市2010—2014年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符合条件的转产户进行补助。而对于劳动年龄段外的退养户,我市积极落实际生活补贴政策,出台了《关于实行畜禽养殖退养人员生活补贴的通知》,对年满60周岁以上、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待遇,且家中无生猪养殖、无违章建筑的农村户籍人员,发放每月100元的生活补贴。截止到8月底,已办理15059名,下发补贴1300多万元。

(三)开展转产能力提升培训

针对各类退养农户实际,开展分类培训指导是拓宽退养人员 2

就业渠道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今年我市出台政策加大退养转产人员培训的扶持力度。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计划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培训1.5万人。实行低收入农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免费制度,低收入农户参加各类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资格证书的,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到10月份,共组织各类农业技术人员培训班23期,培训学员1282人次。同时编制发放《平湖市农业转产转业技术指导手册》2500本,帮扶退养后开拓转产转业新视野。

通过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我市生猪养殖户转产转业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11月底,全市劳动年龄段退养人员21910人中,已有10283人实现转产再就业,其中,单位就业6089人、自谋职业3769人、自主创业243人、入劳务合作社182人,转产就业率达46.9%。转产行业有粮油3878户,水果74户,蔬菜700户,花卉苗木35户,食用菌146户。6家原存栏5000头以上规模大户到溧阳、南京等地建立养殖基地,实现异地饲养。

二、养殖户转产转业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生猪养殖户转产转业是推进生猪养殖业转型发展长效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妥善解决了退养户的转产、就业问题,生猪减量提质才能取得根本性的成功。但在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以养猪为业的养殖户要一下子转产到其他行业并非易事,在他们转产就业的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困难与问题。

(一)扶持政策与养殖户需求不匹配,发挥作用不明显 为帮助退养人员转产就业,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补助政策。在《平湖市畜禽养殖退养人员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细则》中,就有职业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创业场地租金补助、3

一次性创业补助等若干条优惠政策。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退养户对这些政策的知晓度不高。在我们走访的近20户养殖户中,有半数以上表示对市里的扶持政策不太清楚。一些知道有扶持政策的退养户对政策的响应也并不热烈。如在职业培训方面,尽管由政府买单免费培训,但在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证书的7814人中,为退养人员的寥寥无几。有的退养人员即使参加了电工证等培训,也因年纪大领悟能力差、文化程度低等原因无法取得技能证书。而针对劳动年龄段退养人员创业而推出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创业场地租金补助、一次性创业补助三项利好政策,到目前我市尚无一人申请。可见,我市出台的扶持退养人员转产转业的政策,在目前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不大。

(二)奖补兑现不及时,影响养殖户转产积极性

生猪养殖转型发展补助款项的发放不够及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养殖户转产转业的积极性。如独山镇新港村10组村民马玉观反映,该户原养母猪2头,由于其猪舍位于市级河道边200米范围内,他去年10月份按要求建造了三格式化粪池,按政策规定可获得财政补助600元。后来他又配合生猪减量提质工作,将母猪、小猪全部出售,10多平方米违章猪舍也主动拆除。但是到现在,其建造化粪池的600元补助款尚未拿到,拆猪棚的补助也不知何时下发。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仅新港村就有100多户市级河道两侧的养殖户建造了三格式化粪池,补助款均未到手。而在生猪养殖转型发展补助的兑现方面,我们从市财政局了解到,今年的发放速度比较慢,到10月底各镇(街道)共兑付9626万元,市财政预拨5100万元。补助资 4

金不及时发放到位,也致使部分养殖户转产转业的积极性不高。

(三)养殖户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转产能力不强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我市生猪退养户普遍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低,自身劳动技能缺乏,转产与再就业的能力不强。以野马村为例,在原从事养猪业的489位村民中,40岁到50岁的有16人,50岁到60岁的有219人,60岁到70岁的有167人,70岁以上的也有87人。而这样的年龄结构,也是全市生猪养殖户的普遍现象。即使是劳动年龄段的养猪户,也基本在45岁以上。而且这部分人常年以养猪为业,大多没进过工厂,也未从事过其他行业,这就给转产转业带业了难度。比如独山港镇新港村今年55岁的金金华,从事规模养猪已有15年光景,原家里常年存栏母猪12头。今年3月份拆除猪棚后,金金华就试着出门找工作。但由于年龄较大、又没有一技之长,自己中意的工作对方不中意,最后先在周圩集镇一家食品厂上班,干了没多久身体吃不消,只得作罢。现在在广陈的一家彩钢板厂干上了两班制操作工,一天上班12小时,干得并不轻松。但更烦恼的是厂里不太景气,时常断活。金金华估摸着再过段时间他又得失业了。

(四)转产渠道不宽,大多以转到农业领域为主

丁明根今年52岁,是林埭镇徐家埭村的养猪大户,今年上半年6000多平方米的猪舍全部拆除后,他积极谋求转产渠道。后来在萧山一个朋友的帮助下,他与其合作在复垦后的土地上种起了苗木,技术指导与产后营销主要由萧山的合作伙伴承担。在我们的走访调查中发现,类似的由朋友或亲戚提供线索或牵线搭桥,实现转产转业的养殖户不在少数,而且转产的普遍仍是农业领域。在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一份材料中 5

我们也看到,在目前转产就业的10283人中,转产粮油种植的最多,有3878户,其次是转产蔬菜种植的,有700户;转产食用菌与花卉、果树种植的,总共有250多户。

林埭镇共和村原养殖大户潘建华,养猪已有18年,之前年出栏肉猪5000头左右。退养后,他在广州一位在水产研究所工作的朋友的建议下,转产水产养殖业,目前两个虾塘已开挖,正进一步引进设备,预计明年3月首批虾苗就能投放。对于这样的转产模式,潘建华坦言他最担心的是技术,隔行如隔山,对养殖南美白对虾尚零基础的他在技术方面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外援,这就造成在养殖管理中的一些被动,有力气也使不上劲。

三、加快养殖户转产转业的对策思考

(一)完善优化政策,让惠民政策效应最大化

政策能起到引导、激励、鼓劲作用。针对目前我市在畜禽养殖退养人员转产转业方面的扶持政策发挥作用不够明显的现状,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并注重政策的落地,让扶持政策更加贴合群众需求,更好地在养殖户的转产转业中发挥作用。

1、注重政策出台的现实需求。制订养殖户转产转业扶持政策,要注重与退养户的现实需求相结合。在走访调查中,生猪退养户希望政府能有比较直观、农户容易接受的补贴政策出台,如搭建一个钢结构大棚补贴多少,转产发展生姜的,每亩补贴多少等,这样的补助老百姓看得见,也摸得着。而在我市隔壁的南湖区,就有类似的补助政策。在南湖区出台的《关于引导生猪养殖户转产转业的政策意见》中,就有这样几条扶持政策:对发展生态高效现代农业新建的大棚、喷滴灌等生产设施,无论规模大小,按投资额的30%给予一次性设施补助,最高补助每亩不超过5000 6

元;对转产户转产从事水蜜桃、葡萄等多年生水果生产和种养结合且不破坏耕作层的水产生态养殖,按实际种苗费用支出,给予每亩不高于1000元的一次性种苗补助。这样的补助政策对转产户而言,更有现实需求,更方便受益。

2、注重政策在推进实际工作中的效果。出台扶持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工作推进,因此,要始终重视政策在推进实际工作中的效果,加强基层调研,从广大转产户中了解现行政策的欠缺与疏漏,及时完善优化。比如曹桥街道在充分收集转产户意见的基础上,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针对养殖户转产转型的补助政策,在其已起草完成的《关于加快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特色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中,就专门提出对转产户新发展生姜、葡萄、经济林等农业产业,面积达到3亩以上的,经审核每亩给予一次性500元补助;新发展食用菌面积达到1万平方尺以上的,经审核每万平方尺给予0.3万元补助等条款。这样的扶持政策显然与前期的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变与完善,也更让养殖户转有方向,转有动力。

3、注重转型发展奖补政策的落实。在清理违章猪舍与生猪减量提质工作中,虽然拆除违章猪棚与退养生猪是关键工作,但也不能忽视生猪养殖转型的补助发放、拆除猪舍后建筑垃圾的清运和原猪棚地块的复垦等后续工作。建议各镇、街道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将养殖户的转型发展补助及时下发到位,让退养户早日吃上定心丸,同时对于猪棚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并组织好力量帮助规模养殖大户进行复垦,确保前期、中期、后期违章猪舍清理工作的完整性,好让生猪养殖户尽快引进转产项目,发展苗木、瓜果等其他农业生产,实现转产转业。

(二)送技能拓思路,引导退养户多渠道转产

生猪养殖退养户中,不乏一批懂经营、会经营,有经济基础的养殖大户,对于这些人员,要引导其顺利转产,实现二次创业。

1、加强手把手转产指导。养殖大户转产,普遍缺乏专业技术技能。对此,我市已编制了《平湖市生猪减量提质转产转业技术指导手册》,并印发了2500本到转产户手中。要切实发挥好这本技术指导手册的作用,镇(街道)可建立由专业农技人员组成的转产技术指导服务队,农技人员要经常下村进户,与转产户结成技术帮扶对子,做好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同时跟进转产发展过程中的随访工作,及时充当好技术保姆,帮助转产户成功实现转产。

2、引导多渠道转型。引导有经济实力、有创业能力的生猪退养户转产到农业深加工,以及二、三产业上来,而不仅仅局限于农业种养业,提高转产户的综合竞争力。目前我市的转产户仍普遍集中在农业种养业上,尤其以传统粮油种植居多,这样虽然转产时比较容易,但不利于长远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要以我市正在实施的省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试点为契机,引导那些懂经营、有经济基础、有创业热情的养殖大户转产到生态高效品牌农业生产、农业深加工,甚至优势服务业、工业项目上来,把这部分资金、人才吸引过来,为打造平湖经济升级版添砖加瓦。如独山港村新港村养猪大户王玉龙,原来除养猪外还经营有饲料厂、肉联厂等,是不折不扣农村能人。猪棚拆除后王玉龙已转产种香葱,他还计划建一个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做切片,以此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诸如此类的转产典型,不仅转了产业,还实现了升级发展,当鼓励扶持。

3、走出去学习借鉴拓展思路。走出去看看天地宽。相关单位、镇(街道)要结合各自生猪退养户的优势与特点,有意识地组织有转型转产意愿的养殖户走出去。就近可到市内较典型的转产转业养殖户处学习取经,或是隔壁的南湖区、海盐等地参观学习。也可组织转产意向较明确的养殖户到其他地方学习先进农业生产模式,参观高效生态农业基地,或是一些可借鉴的、较典型的转产模式,帮助养殖户打开思路,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成功实现转产与转型。

(三)送岗位强培训,提高养殖户再就业能力

针对那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转产能力不足的养殖户,要以送岗位为主,帮助其实现再就业。

1、针对性开办职业能力提升培训班。结合退养户的年龄层次、文化程度、转产需求等要素,开办一些小班化的、实用性较强的职业技能培训。比如可先行发放问卷,通过调查掌握大部分退养户的转产就业意向,再根据他们的需求意向开设诸如食用菌、草莓种植、水产养殖等各种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班,切实提高退养户的转产就业技能。而不是不管参加培训的人有没有收获,只管完成上面制订的培训任务。如此不仅会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而且也难以取得实质性培训效果。

2、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助就业。对于那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转产也无门,且即使参加培训也难以提升技能的退养人员,镇(街道)、村(社区)等要想办法开发一些公益性岗位,吸纳这部分再就业能力较弱的人顺利实现就业。如野马村在推进违章猪舍清理的过程中,积极开发四位一体保洁员等村公益性岗位,同时积极向曹桥街道推荐卫生保洁阿姨,目前全村有30多 9

名生猪退养人员在村里及街道从事保洁、保绿等公益性岗位工作。

3、举办面向退养户的专场招聘会。通过邀请一些企业,为生猪退养户量身定做,推出一些适合他们的岗位,举办某镇(街道)或村转产转型专场招聘会。这样的招聘会供需双方都是特定的,更容易达成协议,帮助转产户找到工作,顺利实现就业。如今年9月2 4日野马村就举办了一场面向转产户的专场招聘会,邀请的四家企业共推出了搬运工、操作工等岗位20人个,现场有40多名退养户报名应聘,最终录用的有10多人。

指导老师:陈舟风 组长:唐红芳 执笔:汪锦秀

组员:周健、孙晓、吴加跃

第三篇: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调查问卷退耕还林工程对您产生了哪些影响?

1)收入2)农产品产量3)生产条件4)居住环境5)其他2退耕还林工程在安排上是否公平?

1)很公平2)公平3)基本公平4)不公平5)不清楚 3如果参与,原因是:

1)增加收入2)改善生产条件3)改善居住环境4)不清楚

5)其他

4如果您没有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原因是:

1)有其他更好的机会2)劳动力不足3)村里没有安排4)收入少,没兴趣

5)其他原因您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基本评价是什么?

5.1补助是否兑现?

1)全部兑现;2)部分兑现;3)没有兑现

5.2技术支持是否充分?

1)充分;2)不充分;3)没有技术支持

5.3技术支持是否适宜?

1)非常合适;2)还可以;3)不太合适

5.4您村工程任务完成情况如何?

1)全部按期完成;2)大部分按期完成;3)大部分没有按期完成6 您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参加退耕还林工程?

1)非常愿意;2)比较愿意;3)不愿意

7与退耕工程实施前的土地收益相比,您认为退耕的补助标准怎样?

1)高一些2)低一些3)差不多4)说不好8根据您的观察,在您村里,是否有人在退耕还林以后偷偷到树林里砍树?

1)有2)没有3)不清楚

9在您村,有没有在退耕还林以后又把树木拔掉种地的?

1)有2)没有3)不清楚与退耕还林以前相比,您觉得,退耕还林以后您家的经济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1)家庭经济状况不如以前了2)差不多3)比以前更好了11如果还有退耕计划您家是否愿意参加?

1)愿意2)不愿意

第四篇:关于升金湖渔民对转产转业政策的思想汇报

关于升金湖渔民转产转业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农委:

升金湖中湖跨东至县,贵池区,环湖四周涉及张溪镇,胜利镇、大渡口镇和唐田镇四个乡镇及十二个行政村。专业渔民集中在四个渔业队和一个渔业经济合作社,分别是:东至县大渡口镇新丰渔业队;66户人口280人,养殖面积5500亩,住家船33艘,机动和非机动生产捕捞船只80艘,行政区划坐落地在东至县胜利镇新华村升金湖北岸(连家渔船)。东至县大渡口镇红光渔业队;63户人口228人,养殖面积6500亩,住家船48艘,机动和非机动生产捕捞船只110艘,行政区划坐落地在东至县胜利镇新华村升金湖北岸(连家渔船)。东至县张溪镇白笏渔业队;11户人口40人,养殖面积1700亩,住家船11艘,机动和非机动生产捕捞船只26艘,行政区划坐落地在东至县张溪镇沉团村升金湖南岸(连家渔船)。东至县张溪镇坦埠渔业队;81户356人,养殖面积8170亩,住家船58艘,机动和非机动生产捕捞船只116艘,行政区划坐落地在东至县张溪镇白石村和胜利镇姜东村(连家渔船)。贵池区唐田渔业经济合作社;105户403人,养殖面积7500亩,住家船50艘,机动和非机动生产捕捞船只150艘,行政区划坐落地在贵池区唐田镇沙山村升金湖南岸一线(连家渔船)。除这些专业渔民外,另外尚有东至县和贵池区环湖沿岸在湖区从事养殖的兼业渔民有25户,近100人,养殖面积6940亩,住家船10艘,生产捕捞船只50艘。升金湖渔政监督管理站按照市农委的部署深入湖区一线分别走访渔民集中的生产队,在渔民的住家船上和他们就升金湖未来如何可持续发展,渔民上岸、转产转业等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积极探讨,促膝谈心。现将渔民的想法总结汇报如下:

一、积极拥护:

广大渔民对于政府部门就升金湖未来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相关政策表示积极支持,纷纷要求上岸心情急迫,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和下一代更好的发展。由于升金湖水位不稳定,特别是每年的7—9月份的汛期,天气变化反复无常,尤其是雷雨暴风天气频繁,且湖区没有专门的渔船停靠码头或避风港湾,因此,当恶劣天气来临之际,这些以船为家的专业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另外随着湖区水位涨落不定渔船的漂移随意性较大,对于生活用电的电线私拉乱接现象极为严重。升金湖还是血吸虫防治的重点地区,渔民普遍感染血吸虫病,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咿呀学语的幼儿无一幸免,每年渔民自发到当地的血防医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治疗,有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硬化,肝腹水夺走了很多渔民的生命。同时渔民子女上岸读书、饮用水安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长期困扰着这些以船为家的专业渔民,要求上岸的心声愈发强烈。

二、生活保障:

目前全湖已有少数渔民不等不靠自筹资金上岸建房或买商品房,其中贵池区唐田渔业经济合作社有16户专业渔民上岸建房居住,东至县坦埠渔业队有20户专业渔民上岸建房居住,东至县大渡口镇红光渔业队有3户上岸建房,东至县大渡口镇新丰渔业队有15户专业渔民拥有了自己岸上的家。特别是新丰,红光两个渔业队的渔民提出现在大渡口经济开发区的移民安置房建设的如火如荼,安置房工程共设大庆,东风,大桥,升金一、二,仙寓山一、二,镇荣六个安置点,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共建设安置房2000多套。我们两个队渔民户籍所在地是大渡口镇新深居委会属于城镇户口,借升金湖改革的东风上级政府部门能否在工作当中统筹安排将我们两个队129户专业渔民的上岸住房统一安置在大渡口开发区的移民安置房建设规划中。除了这些极少数的有房户外绝大数专业渔民还是过着以船为家的日子希望就近解决建房宅基地,形成专业渔民新村若干个。渔民自家的住家船、捕捞船只、养殖围网设施、捕捞工具有政府处置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对年长的渔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措施,困难户家庭纳入农村低保对象。对年轻的渔民实行专业培训上岸分流安置就业。也有部分渔民由于没有什么文化又处在比较尴尬的年龄段,孩子小老人还需照顾,自己只会捕鱼养鱼,希望上级部门在升金湖区划定一片水域按户或按人口数分配面积给他们从事捕捞或养殖。

三、未来发展:

部分专业渔民建议在升金湖政策调整的这段时间里休湖一年,禁止养殖螃蟹,和捕捞,改善湖区本已是枯竭的生态资源,为来年的规

范化养殖打个好基础。休湖期间政府根据每户的人口数发放适当的生活补助费,青壮年可以出去打工添补家用。还有渔民认为自己上岸后应拔除湖区所有独立的围网养殖设施,全湖成立一个联合水产公司,湖区五个专业渔业队共同参股,公司集养殖、捕捞、销售,加工于一体,有的不愿意出门打工的专业渔民就可以继续从事自己的老本行给公司创造经济效益。同时也有渔民建言政府应该大力发展升金湖的旅游业,自己的住家船不要求政府收回,减少政府财政负担,住家船可以集中开办渔家乐。在湖区小镇要有特色菜、工艺品、摄影器材等特销门市部,供游人选购。在玩的方面,可以借鉴安庆菱湖公园的游乐项目,在人口集中的湖区小镇建立“水上公园”,以供游人特别是儿童们玩乐。这样我们完全就改变了身份,从单纯的从事养殖捕捞的专业渔民变成一名第三产业的劳动者。

升金湖专业渔民的想法可谓包罗万象,充分体现了渔民们对升金湖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上岸转产转业后美好生活的向往。我站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和近段时间在湖区的调研就渔民上岸、转产转业政策提三点想法:

(一)有关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升金湖专业渔民的生存现状,了解广大渔民的心声,对渔民所提出的各种想法认真考虑,积极落实渔民上岸、转产转业政策。

(二)关于东至县大渡口镇新丰,红光两个渔业队的专业渔民提出的借升金湖改革的东风上级政府部门能否在工作当中统筹安排将他们两个队129户专业渔民的上岸住房统一安置在大渡口开发区的移民安置房建设规划中的想法,请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政府、大渡口镇开发区管委会交流探讨其可行性。

(三)如果条件不成熟,是否先请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在湖区渔船集中停靠地申请建立渔船避风港湾项目,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减少由恶劣天气给渔民带来的财产损失,消除安全隐患,杜绝重大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特此报告。

池州市升金湖渔政监督管理站

2011-4-21

第五篇:大陈岛渔民转产转业扶持政策和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大陈岛渔民转产转业的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大陈岛渔民大多为1955年大陈解放后的移民及其后代,由于海岛的特殊情况,他们没有耕种的土地,大多靠捕鱼为生,渔船是他们的主要生产工具和家庭财产。为了有效落实“一打三整治”工作,充分利用政府与市场两方面的措施,加快推进大陈渔民转产转业,切实解决大陈渔民生计问题,保障大陈渔区社会稳定,根据《关于修复振兴浙江渔场的若干意见》(浙委发„2014‟19号)、《关于进一步加快大陈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椒区委发„2010‟5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椒江大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仅适用于大陈镇目前在册户籍的船主及其拥有的涉渔“三无”船舶。

第三条 对大陈涉渔“三无”船舶船主(以下简称“三无船主”),区政府给予三年的每年1.5万元的生活困难补助。

第四条 对在区政府通告限期内主动登记上交集中处置的大陈涉渔“三无”船舶,根据其船舶参数情况评估光船价值,视情给予光船价值60%的转产转业奖励(对原先承诺放弃海洋捕捞业的船主扣减10%)。区政府委托大陈镇及其六个村共同出资组建的移民创业致富项目公司——台州市椒江大陈岛惠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民公司”)负责实施。

第五条 惠民公司对该项目进行封闭运作、自求平衡、1

独立建账、独立核算,利用财政奖励补助资金,并借用移民专项资金、财政配套资金和政府拆借资金,按照大陈涉渔“三无”船舶光船评估价格的80%统一收购(对原先承诺放弃海洋捕捞业的船主扣减10%),再通过重新改造、“船证不符”渔船处理和人工渔礁建设等途径对收购船舶进行统一处置。

惠民公司对涉渔“三无”船舶处置和财务收支相抵后,资金缺口部分少于转产转业奖励总额的,区财政则按实结算。

第六条 惠民公司统一将收购的可重复利用船舶改造成休闲渔船(海钓船、渔家乐)、渔业岛礁资源管理船、渔业养殖船,用于安置三无船主转产转业。

第七条 惠民公司改造的休闲渔船等船舶,经验收合格并明确船舶性质后,由相关部门发给资质证书,面向三无船主进行公开出租或出售。

第八条 政府对大陈周边可利用的岛礁潮间带向海一侧延伸50-100米作为贝藻类自然与人工增殖场所进行排摸登记,将这些增殖管理区海域依法确权给转产渔民养殖合作社,让三无船主组团参与岛礁资源和底播增殖管理。

惠民公司将愿意从事海上养殖的三无船主分成若干组,每组成立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分片承包增殖管理区海域。合作社渔民投入一定数量的贝藻类苗种,政府再给予人工放流一些种苗,由合作社派成员进行管理,定期采捕获取收益,合作社渔民在收益中享受分红。

第九条 对三无船主及家庭成员,并且未参加企业职工

基本养老保险,未享受遗属、长期临时工、精减退职等人员生活补贴的人员,区政府建立个人、财政等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将其全面纳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具体办法由区社保中心另行制定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后执行。

第十条 保障大陈渔民再就业用海。重新编制椒江区养殖规划,将上大陈的周边海域重新列入养殖规划。对规划中适宜养殖的大陈海区,除现有养殖用海外,其余规划养殖用海优先用于大陈渔民转产转业用海;如外来投资养殖用海的,必须吸纳一定数量的大陈转产转业渔民就业。

第十一条 增配保护区管理员、渔政协管员等渔业公益性岗位,优先用于安置大陈转产转业渔民,满足大陈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大陈省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区、岛礁资源监管和椒江标准渔港规范管理的需要。

第十二条 积极鼓励大陈岛上渔民向旅游休闲渔业转产转业,在大陈岛核心景区建成后,尽可能吸纳大陈转产转业渔民参与景区运行管理和旅游辅助活动。同时,鼓励转产渔民利用空闲房屋开设渔家客栈、旅游购物点和旅游休闲场所。对于符合条件的,区财政将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椒区委发„2012‟87号)等文件规定给予补助奖励。

第十三条 对大陈涉渔“三无”船舶船主及其家庭成员,符合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或自主创业者等条件的,按《关于进一步完善就业惠民创业富民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实施意见》(椒政发„2012‟112号)等文件规定享受相关

优惠政策。

第十四条 区监察局、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区海洋与渔业局要对大陈岛渔民转产转业奖励补助资金的使用和发放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对提供虚假证明,采取虚报、隐瞒等手段骗取转产转业奖励补助资金的,要追回款项;数额较大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因侵占、挪用、贪污转产转业奖励补助资金,造成资金损失的,要追究相关单位的责任,对责任人要严肃处理;涉嫌违法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椒江区修复振兴浙江渔场暨“一打三整治”行动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下载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牧民转产转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牧民转产转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方案(精选)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综合治理的总体要求,针对退耕还林工程工作的特点,遵循自......

    退耕还林工程自查报告

    一、工程任务自查情况上级下达我县退耕地造林配套荒山造林4000亩,我县将任务落实到三个乡镇。一是保质保量完成了造林任务,全县共实施荒山造林4000亩,占计划的100%;成林面积750......

    新一批生猪养殖户转产转业农业补助开始申报

    国内最权威的养猪行业门户网站中国养猪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昨天,记者从南湖区农经局了解到,区财政已把2014年度南湖区生猪养殖户转产转业补助专项资金500万元下达......

    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管理办法2015

    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管理办法 【法规标题】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颁布单位】国家林业局 【发文字号】林退发〔2015〕38号 【颁布时间】2015......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摘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投资最大、政策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为我国在世界生态建设史上写下绚烂的一笔......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业局关于扶持渔民转产转业实施办法

    【发布单位】广州市 【发布文号】穗府办[2005]33号 【发布日期】2005-08-03 【生效日期】2005-08-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州市 广州市人民政......

    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规定(财办农[2003]116号)

    【发布单位】财政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 【发布文号】财办农[2003]116号 【发布日期】2003-09-18 【生效日期】2003-09-1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海洋渔业局关于扶持沿海渔民转产转业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粤府办〔2004〕85号 【发布日期】2004-09-03 【生效日期】2004-09-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东省 广东省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