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辽宁农民素质状况的调研报告(共5则)

时间:2019-05-12 19:3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辽宁农民素质状况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辽宁农民素质状况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辽宁农民素质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辽宁农民素质状况的调研报告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关于辽宁农民素质状况的调研报告

项目来源:辽宁省教育厅2006年重点立项课题

完成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完成时间:2006年6月

主持人:张玉龙

主要执行人员:(以姓氏笔划为序)于长志马传普王琦王世富王明娟吕杰孙科张艳李国杰杨思尧 高德山黄瑞东赛树奇穆恩东

“辽宁农民素质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在多次研讨调查研究方案的基础上,先后分5个课题调查组深入省内有代表性的四个地区(海城市、西丰县、建平县、新宾县)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选择重点乡镇与当地乡村干部农民等进行交流访谈。课题组同时与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省农业厅等部门沟通联系,调查收集了近年来辽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相关统计资料。在典型调查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形成调查研究报告。

一、辽宁农民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辽宁农村人口基本状况

辽宁省2005年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辽宁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2477万人,占总人口的 58.70%;居住在乡村的人口1743万人,占总人口的41.30%。2005年全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2.99%,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7.01%。辽宁已经成为全国城镇化程度最高的省区之一。

在年龄构成方面,辽宁省农村劳动力中青壮年劳动力占较大比重。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省1227万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中,20-49岁的占79%,除19岁以下和50岁以上年龄组所占比重较小外,其他各年龄段分布相对比较均衡;全省农村劳动适龄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5岁,呈现青壮年态势。

2004年末全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5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23.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6个百分点。2004年底,辽宁全省农村劳动力剩余总量为546万人,与2000年相比,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34.8%。

(二)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加大,不同地区农民收入差距加大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辽宁农民的年人均收入从1990年的836.17元提高到2005年的3690.2元,2003年在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列第9位

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辽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也在逐渐加大。1995年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1,到2000年拉大到2.27:1,2004年拉大到2.42:1。

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地区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差距呈现逐年扩大趋势,并且高收入地区与低收入地区相对稳定。1985年,高低收入相差仅293.7元,十年后,达到1229.7元,到2001年,达到近20年中的最高点2777.5元。2003年尽管比2001年略有降低,但仍为2670.0元,从1985年到2003年,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年均递增13%。

(三)农村人口从业向二三产业延伸

2000年以来,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加,辽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九五”末期的2000年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为651.2万人,农村第二产业劳动力185.8万人,农村第三产业劳动力129万人。到2003年,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增长2.5%,农村二、三产业劳动力分别增长12.1%和9.1%,二、三产业劳动力就业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增长速度。

2004年,辽宁农村劳动力资源1216万人,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员1083.8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685.8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06.2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40.8万人。

(四)农民文化素质有所提高,城乡差异明显

2003年辽宁省农村住户人口情况的抽样调查表明,2003年辽宁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占1.75%,小学程度占24.66%,初中程度占61.93%,高中程度占7.99%,中专程度占2.24%,大专以上占1.44%。

2003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显示,2003年,全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构成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占7.39%,小学程度占29.94%,初中程度占50.24%,高中程度占9.68%,中专程度占2.11%,大专以上占0.64%。与全国相比,辽宁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在全国处于偏上水平。

2003年辽宁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占26.41%,而2001年辽宁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占28.57%,2003年与2001年相比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有一定的提高。

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辽宁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6年,(注释:2004年9月12日辽宁日报《辽宁省教育事业成就瞩目 人均受教育9.6年》),城乡差距较大。即使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城乡人口受教育年限的差异也非常明显。如大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年达到5903元,连续7年稳居全省第一。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大连市城市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6年,而农村只有7.8年,差距为2.8年。

从全国的角度看,男女受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全国15岁以上女性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09年,比男性的8.47年相差1.38年。

(五)农民科技素质偏低,农民素质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较大

据抽样调查,辽宁农村劳动力中掌握1—2项实用技术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16.4%;获得专业技术职称和岗位培训证书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5.3%。

省统计局2001年对全省农民文化程度与收入水平的关系进行过抽样调查,发现在中低收入水平的农民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39.7%,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0.3%;而在高收入水平的农民中,上述比例变成32.9%和67.1%。但在农民生产生活中,对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2003年,辽宁省农村住户户均全年总支出为3618.71元,其中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支出仅为218.99元,占总支出的6.05%。

在农民人均收入差距的背后,即表现为农民文化素质的差距。如作为全省经济最落后、人民生活最困难的地区,阜新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9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5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00元。阜新市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6年,文盲、半文盲劳动力规模大,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并且留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大多是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观念滞后的劳动力,对现代农业科技的领会能力和掌握能力比较差,导致许多农业新技术、新措施推广速度较慢。

(六)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提高,整体素质偏低

据抽样调查推算,2000年辽宁省外出务工农民约14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比重为10.4%。2003年外出务工农民增加到17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比重提高到12.7%。2004年农民外出务工人数达到193万人,同比增长16%。辽宁省外出务工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为7.3%,而全国外出务工收入占农民纯收入比重为12%。在辽宁省农民收入增长过程中,外出务工收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辽宁省外出从业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者构成了农民打工族的主体,比重高达72.6%;高中及以上学历者约占14%;小学文化程度务工人员占12.9%,此外,还有少量务工者是文盲或半文盲。从整体情况看,辽宁外出务工者整体素质不高,而且绝大部分农民未接受过系统的技能培训,在辽宁省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培训的仅占9%。由于缺少一技之长,外出务工者大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而从事技术工种的很少。农民不具备相关的语言表达能力、职业技能、科技素质和法律常识等必备素质,使得农民就业渠道狭窄,即使进了城市也不能充分就业。

(七)农民培训数量质量逐年提高,农民对培训重要性认识得到强化

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辽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民培训。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辽宁开展的大规模的农民培训包括:绿色证书培训,培训农民10万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培训农民2.2万人;阳光工程示范专业培训,培训农民6.8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农民600多万人次。

调查中发现,农民对培训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正在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希望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提高自身素质,2005年,辽宁省农调队的一项农村住户调查显示,有85%的农民希望在农业生产、二三产业技能等方面得到有效培训。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海城、大连地区,已经有一些农民自发去外地参观学习、去正规院校参加培训。

从全省整体情况看,农民培训还处于起步阶段,参与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数量还比较少。如2006年初,九三学社对辽宁铁岭地区的调查显示,50%的农民表示近年来从未接受过乡镇或村里组织的真正意义上的培训,有34.8%的农民接受过农技知识的培训,仅有8.7%的农民接受过市场知识的培训。

(八)农民培训内容逐渐多样化,培训主体出现多元化趋势

目前辽宁农民培训的内容正在从过去单一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转向农业新技术、建筑技能、商业服务等多样化内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重点主要集中在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等用工量相对较大的六大行业。

长期以来,农民培训工作一直是由政府主导,但在实际工作中涉及农民培训工作的部门有农业、科技、教育、劳动、财政、妇联、共青团等10多家,培训项目名目繁多。这种条线各自为政、多头管理、互不连通的管理体制导致农民培训工作陷入无序和盲目状态,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资金投入分散和培训内容重复。目前,我省辽宁农民培训的主体正逐渐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进入农民培训领域,其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商业营销培训、社区家政服务培训、驾驶维修培训、美容美发培训等,这些培训机构主要面对农村转移进城的劳动力,在农民培训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农民培训的长期目标发展来看,要逐步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应充分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民办培训机构参与农民培训工作,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体制。

(九)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为主,低素质农村劳动力沉淀农村

随着各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走出农村,从事二三产业,这对于辽宁省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缩小城乡差距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一些相关问题。相对于农村人口的整体,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从文化程度、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导致越来越多的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沉淀在农村。以辽宁省西丰县为例,2005年转移农村劳动力38455人,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10314人,初中文化程度的25696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455人,转移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程度要高于西丰县农村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转移的农村劳动力45岁以下的中青年比例占92%左右,男性劳动力的比例占64.5%。

相对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首先转移离开农村农业生产这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趋势,也必将使越来越多的相对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沉淀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这部分沉淀劳动力的整体特征是“两高、两低”,即年龄高、妇女比例高,文化程度低、实践技能低。这部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升难度比较大,也将成为制约辽宁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提高的一个的重要阻碍因素。

(十)农业科技人员素质现状

调查显示,辽宁省农技人员总体素质偏低,专业人员少,知识更新培训少,不能适应农业科技快速发展的需要。以辽宁昌图县为例,“五站”工作人员共1786人,在职1338人,其中有本科学历的16人、大专104人、中专295人,只占在职人员的31%。对专业知识要求严格的畜牧系统各站,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仅62人,占在职630人的16.5%。不懂专业技术、文化程度低的人顶占岗位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很多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却无法被安排在专业岗位上,造成人才资源浪费。而在辽宁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体系和农业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对较好。如海城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两级)工作人员总计447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3.8%以上,拥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占45.6%,近5年来参加培训时间超过3个月的科技人员占24%左右。

二、新时期提高辽宁农民素质的若干策略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我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基础。农民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和增加收入能力,有助于增强农民群众妥善处理农村社会矛盾、管好农村事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能力。总之,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新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条重要战略途径。

(一)加强政府主体地位,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

强化政府投资办学的主体地位。全民办教育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个特征,但不能就此淡化政府在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中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经济状况下,更不能盲目夸大社会办学的作用。对农村的教育投资首先是也必须是政府从整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角度考虑所承担的一项义务,各级财政应进一步提高教育支出的比重。在确保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前提下,政府应出资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基金和基地,针对农村现有劳动力的年龄、文化和居住地的发展状况及经济发展的总体需求,免费进行分类培训,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和合理分流奠定基础。加大政策的扶持和引导,鼓励社会各界投资于农村教育,如为投资或捐资农村教育者颁发荣誉称号等。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民办教育占一定比例的农村教育投资格局。

(二)加强基础教育,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

首先,要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坚持基础教育面向农村全体学生。不能将农村基础教育变成升学教育,应当通过深化农村教育改革,进一步强化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意识,克服农民在教育投入中的“短视”行为。切实解决中小学生特别是初中阶段学生的辍学问题,从而全面完成三个100%。即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生和初中生毕业率100%。其次,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解决教育经费不足问题。同时,要积极探索和推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使农村基础教育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第三,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帮扶力度,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我省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的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在城市,一方面,城市的教育资源要更多地面向农村的孩子,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使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够有机会进入城市学校就读,共享城市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城市的教育资源也要进一步均衡到农村地区,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别。第四,农村基础教育要与农村社会经济实际紧密结合。通过增设一些能够适应本地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科目,使学生掌握一些从事生产和工作的实际本领。

(三)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首先要提高对农村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坚决扭转对职业教育轻视的旧观念,确立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地位;其次,每一个县都应当办好一所职业学校或职教中心,使之成为农村新技术集散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基地;第三,每一个乡镇至少要办好一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让职业教育和培训延伸到乡村群众;第四,在农村中小学校中广泛开展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渗透,实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三统教育”;第五,利用农村的中小学校日办“日校”,夜办“夜校”,一校挂两牌,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中小学校各种资源在农村职业教育的应有作用;第六,依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传播农村致富信息,为农村群众信息服务。

(四)拓宽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的渠道

农村青年利用农闲时节,根据生产需要,学习自学考试课程,提高素质并取得高等教育文凭。这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基本不占用我省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解决了我省高等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小而我省经济与社会发展又需要高等教育大众化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制定相应政策,建立健全助学体系,加强农村自学考试的基地建设。根据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组织助学辅导,以便提高农村自学考试的质量,加快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

(五)加强技能和识别能力培训

首先,要重视初中或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加大投入,充实教师队伍,通过增加就业技能课程或在初中、高中阶段适度延长职业技能教育时间,进一步强化回乡青年的就业能力培训。(1)发挥村级小学资源优势,扫除青壮年文盲农民。(2)要适时的进行岗前培训。(3)要继续发挥农民夜校的作用,就近向农民提供学习科技、学习技能的场所,形成农民学文化的良好氛围。其次是培训农民适应市场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也就是市场主体,所以对农民进行市场经济意识的教育和经营管理等其他专业技能的培训势在必行。通过培训提高他们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程度和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能力。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建立职业培训体系:(1)加强就业前培训。(2)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3)加强再就业培训。(4)发展远程培训。

(六)创新农民培训的工作机制、工作方式与重点

首先,创新农民培训的工作机制。首先,整合农民培训的师资资源。对县(市)内各涉农科技部门和县农广校、职教中心等的师资资源,按照农民培训工作的具体规划进行统一整合。其次,构建立体式的农民培训的有效载体。组织以各业科技人员为主的农民培训专业队伍、建立以先进农技推广设施为基础的农民培训工作网络、构建各种类型的农民培训中心场所、建设以农业高新科技园区为基础的农民培训实训基地、实施“三电合一”(电台、电话、电脑)的农民培训传播模式。三是构筑县、乡、村三级农民培训工作体系。

其次,优化农民培训的工作方式。首先,根据农事季节、农业区域和农民素质层次不同,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常规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示范村户培育与点户指导相结合的办法。其次,根据县域经济发展需求,实施“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计划,对农村富裕劳动力进行农业科技、技能和引导性培训,促其在农业内部转移和向二、三产业转移。三是依托县农广校和有关大专院校,开展农民大中专学历教育,为农村培训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科技和管理人才。

第三,突出农民培训的工作重点。首先,提高“三种能力”。即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科技储备能力、农业科技转化能力。其次推进“四个转变”。即由过去单一为农业增产提供技术支持向产前、产中、产后和生产、生态、生活提供技术支持转变;由注重常规技术向既注重常规技术的集成升级又注重高新技术自主创新转变;由注重农业生产管理向农业生产、资源保护、生态建设和农民生计等多方位管理转变;由注重引进、试验、示范向引育结合,将本地特色产品做大做强

转变。第三,实现“五个突破”。即在农科教紧密结合的机制上实现突破;在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心工作上实现突破;在推进农村带动力两个转移(农业内部转移、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上实现突破;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上实现突破;在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上实现突破。

(七)促进城乡经济融合,通过城乡交流提高农民素质

目前,我省农村平均每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约在200万人左右。这些务工经商人员,在城乡交流过程中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学到了新的知识技能,自身素质得到了迅速提高。回到农村后,大多数都成为了农村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利用在外见多识广的优势,向家乡传递致富经验,提供经济技术信息,为本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城市和城市经济向农村地区的扩展也对农民素质提高具有很大影响,农民在与城市经济组织接触的过程中,思想观念、道德水平、生产技能都获得了很大变化,自身素质也有明显提高。

(八)挖掘农村中传统文化精华,用作加强农村道德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

我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它的许多可贵的价值观念,如孝悌友爱,在农村中有着很深很悠久的民众基础。应该充分重视挖掘保留在农村中的传统文化精华,用作村民喜闻乐见的乡土教材,弘扬高尚和谐的文化理念,引导人们树立知耻的观念,自觉远离黄赌抽等丑恶现象。另外,对于有些地方农村中宗族势力抬头的状况,我们也不必一概视为洪水猛兽,必欲除之而后快。只要能保证宗族中有影响的人物衷心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督促他们带头接受推广科学技术、带头弘扬积极向上的风气,那么农村中的宗族关系恰好可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九)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农民法制素质

当前,农民法制观念仍然比较淡薄,农村社会治安仍然比较混乱,违法现象比较严重。为此,必须加强法制教育,重视法制建设。要使农民学法、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首先,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民主法制素质。(2)要加大执法力度,净化社会风气。增强法制宣传和执法力度,整治农村社会治安,为农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3)加快“三农”的立法步伐,如制定农民教育法、农民负担法、农村土地使用法、农业科技人才保护法、农村养老保险法、村镇建设规划法、农村医疗保障法、农业投资法等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利益。

第二篇:关于农民素质状况调研报告

农民素质状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人:

关于1农民素质状况的调研报告

一、农民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农村人口基本状况

省20010年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1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2477万人,占总人口的 58.70%;居住在乡村的人口1743万人,占总人口的41.30%。2010年全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2.99%,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7.01%。1已经成为全国城镇化程度最高的省区之一。

在年龄构成方面农村劳动力中青壮年劳动力占较大比重。据2005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省1227万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中,20-49岁的占79%,除19岁以下和50岁以上年龄组所占比重较小外,其他各年龄段分布相对比较均衡;全省农村劳动适龄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5岁,呈现青壮年态势。

2009年末全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5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23.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6个百分点。2009年底,1全省农村劳动力剩余总量为546万人,与2005年相比,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34.8%。

(二)农民文化素质有所提高,城乡差异明显

2008年农村住户人口情况的抽样调查表明,2008年1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占1.75%,小学程度占24.66%,初中程度占61.93%,高中程度占7.99%,中专程度占2.24%,大专以上占1.44%。

2008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显示,2008年,全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构成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占7.39%,小学程度占29.94%,初中程度占50.24%,高中程度占9.68%,中专程度占2.11%,大专以上占0.64%。与全国相比,1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在全国处于偏上水平。

2008年1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占26.41%,而2006年1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占28.57%,2008年与2006年相比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有一定的提高。

(二)农民科技素质偏低,农民素质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较大

据抽样调查,农村劳动力中掌握1—2项实用技术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16.4%;获得就业技术职称和岗位培训证书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5.3%。

省统计局2006年对全省农民文化程度与收入水平的关系进行过抽样调查,发现在中低收入水平的农民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39.7%,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0.3%;而在高收入水平的农民中,上述比例变成32.9%和67.1%。但在农民生产生活中,对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2008年,1省农村住户户均全年总支出为3618.71元,其中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支出仅为218.99元,占总支出的6.05%。

在农民人均收入差距的背后,即表现为农民文化素质的差距。如作为全省经济最落后、人民生活最困难的地区,宜春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9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5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00元。宜春市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6年,文盲、半文盲劳动力规模大,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并且留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大多是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观念滞后的劳动力,对现

代农业科技的领会能力和掌握能力比较差,导致许多农业新技术、新措施推广速度较慢。

(三)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提高,整体素质偏低

据抽样调查推算,2005年外出务工农民约14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比重为10.4%。2009年外出务工农民增加到17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比重提高到12.7%。2009年农民外出务工人数达到193万人,同比增长16%。1省外出务工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为7.3%,而全国外出务工收入占农民纯收入比重为12%。在1省农民收入增长过程中,外出务工收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外出从业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者构成了农民打工族的主体,比重高达72.6%;高中及以上学历者约占14%;小学文化程度务工人员占12.9%,此外,还有少量务工者是文盲或半文盲。从整体情况看,1外出务工者整体素质不高,而且绝大部分农民未接受过系统的技能培训,在1省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培训的仅占9%。由于缺少一技之长,外出务工者大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而从事技术工种的很少。农民不具备相关的语言表达能力、职业技能、科技素质和法律常识等必备素质,使得农民就业渠道狭窄,即使进了城市也不能充分就业。

(四)农民培训内容逐渐多样化,培训主体出现多元化趋势

目前1农民培训的内容正在从过去单一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转向农业新技术、建筑技能、商业服务等多样化内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重点主要集中在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等用工量相对较大的六大行业。

长期以来,农民培训工作一直是由政府主导,但在实际工作中涉及农民培训工作的部门有农业、科技、教育、劳动、财政、妇联、共青团等10多家,培训项目名目繁多。这种条线各自为政、多头管理、互不连通的管理体制导致农民培训工作陷入无序和盲目状态,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资金投入分散和培训内容重复。目前,我省1农民培训的主体正逐渐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进入农民培训领域,其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商业营销培训、社区家政服务培训、驾驶维修培训、美容美发培训等,这些培训机构主要面对农村转移进城的劳动力,在农民培训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农民培训的长期目标发展来看,要逐步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应充分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民办培训机构参与农民培训工作,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体制。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为主,低素质农村劳动力沉淀农村随着各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走出农村,从事二三产业,这对于1省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缩小城乡差距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一些相关问题。相对于农村人口的整体,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从文化程度、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导致越来越多的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沉淀在农村。以1省丰城县为例,2006年转移农村劳动力38455人,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10314人,初中文化程度的25696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455人,转移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程度要高于丰城县农村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转移的农村劳动力45岁以下的中青年比例占92%左右,男性劳动力的比例占64.5%。

相对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首先转移离开农村农业生产这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趋势,也必将使越来越多的相对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沉淀留在农村从

事农业生产,这部分沉淀劳动力的整体特征是“两高、两低”,即年龄高、妇女比例高,文化程度低、实践技能低。这部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升难度比较大,也将成为制约1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提高的一个的重要阻碍因素。

(六)农业科技人员素质现状

调查显示,1省农技人员总体素质偏低,专业人员少,知识更新培训少,不能适应农业科技快速发展的需要。以1新建县为例,“五站”工作人员共1786人,在职1338人,其中有本科学历的16人、大专104人、中专295人,只占在职人员的31%。对专业知识要求严格的畜牧系统各站,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仅62人,占在职630人的16.5%。不懂专业技术、文化程度低的人顶占岗位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很多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却无法被安排在专业岗位上,造成人才资源浪费。而在1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体系和农业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对较好。如高安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两级)工作人员总计447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3.8%以上,拥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占45.6%,近5年来参加培训时间超过3个月的科技人员占24%左右。

二、新时期提高1农民素质的若干策略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我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基础。农民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和增加收入能力,有助于增强农民群众妥善处理农村社会矛盾、管好农村事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能力。总之,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新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条重要战略途径。

(一)加强政府主体地位,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

强化政府投资办学的主体地位。全民办教育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个特征,但不能就此淡化政府在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中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经济状况下,更不能盲目夸大社会办学的作用。对农村的教育投资首先是也必须是政府从整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角度考虑所承担的一项义务,各级财政应进一步提高教育支出的比重。在确保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前提下,政府应出资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基金和基地,针对农村现有劳动力的年龄、文化和居住地的发展状况及经济发展的总体需求,免费进行分类培训,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和合理分流奠定基础。加大政策的扶持和引导,鼓励社会各界投资于农村教育,如为投资或捐资农村教育者颁发荣誉称号等。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民办教育占一定比例的农村教育投资格局。

(二)加强基础教育,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

首先,要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坚持基础教育面向农村全体学生。不能将农村基础教育变成升学教育,应当通过深化农村教育改革,进一步强化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意识,克服农民在教育投入中的“短视”行为。切实解决中小学生特别是初中阶段学生的辍学问题,从而全面完成三个100%。即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生和初中生毕业率100%。其次,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解决教育经费不足问题。同时,要积极探索和推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使农村基础教育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第三,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帮扶力度,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我省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的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在城

市,一方面,城市的教育资源要更多地面向农村的孩子,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使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够有机会进入城市学校就读,共享城市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城市的教育资源也要进一步均衡到农村地区,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别。第四,农村基础教育要与农村社会经济实际紧密结合。通过增设一些能够适应本地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科目,使学生掌握一些从事生产和工作的实际本领。

(三)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首先要提高对农村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坚决扭转对职业教育轻视的旧观念,确立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地位;其次,每一个县都应当办好一所职业学校或职教中心,使之成为农村新技术集散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基地;第三,每一个乡镇至少要办好一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让职业教育和培训延伸到乡村群众;第四,在农村中小学校中广泛开展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渗透,实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三统教育”;第五,利用农村的中小学校日办“日校”,夜办“夜校”,一校挂两牌,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中小学校各种资源在农村职业教育的应有作用;第六,依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传播农村致富信息,为农村群众信息服务。

(四)加强技能和识别能力培训

首先,要重视初中或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加大投入,充实教师队伍,通过增加就业技能课程或在初中、高中阶段适度延长职业技能教育时间,进一步强化回乡青年的就业能力培训。(1)发挥村级小学资源优势,扫除青壮年文盲农民。

(2)要适时的进行岗前培训。(3)要继续发挥农民夜校的作用,就近向农民提供学习科技、学习技能的场所,形成农民学文化的良好氛围。其次是培训农民适应市场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也就是市场主体,所以对农民进行市场经济意识的教育和经营管理等其他专业技能的培训势在必行。通过培训提高他们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程度和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能力。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建立职业培训体系:

(1)加强就业前培训。(2)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3)加强再就业培训。(4)发展远程培训。

(五)促进城乡经济融合,通过城乡交流提高农民素质

目前,我省农村平均每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约在200万人左右。这些务工经商人员,在城乡交流过程中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学到了新的知识技能,自身素质得到了迅速提高。回到农村后,大多数都成为了农村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利用在外见多识广的优势,向家乡传递致富经验,提供经济技术信息,为本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城市和城市经济向农村地区的扩展也对农民素质提高具有很大影响,农民在与城市经济组织接触的过程中,思想观念、道德水平、生产技能都获得了很大变化,自身素质也有明显提高。

(六)挖掘农村中传统文化精华,用作加强农村道德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

我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它的许多可贵的价值观念,如孝悌友爱,在农村中有着很深很悠久的民众基础。应该充分重视挖掘保留在农村中的传统文化精华,用作村民喜闻乐见的乡土教材,弘扬高尚和谐的文化理念,引导人们树立知耻的观念,自觉远离黄赌抽等丑恶现象。另外,对于有些地方农村中宗族势力抬头的状况,我们也不必一概视为洪水猛兽,必欲除之而后快。只要能保证宗族中有影响的人物衷心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督促他们带头接受

推广科学技术、带头弘扬积极向上的风气,那么农村中的宗族关系恰好可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七)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农民法制素质

当前,农民法制观念仍然比较淡薄,农村社会治安仍然比较混乱,违法现象比较严重。为此,必须加强法制教育,重视法制建设。要使农民学法、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首先,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民主法制素质。(2)要加大执法力度,净化社会风气。增强法制宣传和执法力度,整治农村社会治安,为农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3)加快“三农”的立法步伐,如制定农民教育法、农民负担法、农村土地使用法、农业科技人才保护法、农村养老保险法、村镇建设规划法、农村医疗保障法、农业投资法等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利益。

第三篇:农民增收状况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状况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状况>调研报告

(一)当前农民收入增长所面临的严峻困难,已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一大障碍。我县同样也面临着农民增收难的困惑,因此,找准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制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时当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它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农民的利益,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为此,我与人大相关委室同志先后到赵庄、欢口、师寨、孙楼等镇进行调研,分别采取了入户调查、别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详细了解我县农民增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现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我县农民增收基本情况

根据今年夏秋两季形势初步分析,全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总体态势呈现“四增一平”,即:家庭经营收入增、劳务与工资性收入增、转移性收入增、财产性收入增,农民负担平。今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785.6元,同比增加694.2元,增长13.6%,其中家庭经营收入增收360.2元,劳务输入增收140.2元,转移性收入增收72元,财产性收入增收121.8 元。其增收特点为:一是工资性收入增势强劲。今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623.9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0.2元,增长9.45%,对今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20.19%;二是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今年农民人均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549.2元,增加193.8元,增长52.75%,是今年农民收入各项收入中增速最快的项目;三是家庭经营收入中牧业收入增速加快。今年牧业人均收入增加131元。增长29.57%,增速较快。取得如此成效,我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一)深化结构调整,发展规模农业促增收。今年,全县夏粮作物面积55万亩,单产382公斤,总产21.01万吨,因单产比去年同期增加24公斤,价格较去年收购价格上升3分,总收入增加1980万元,人均增收20元,大(苔)蒜种植面积35万亩,其中苔蒜20万亩,比去年增加5万亩,亩收益2088元,总效益4.17亿元,比去年增收2976万元,人均增收31元。设施菜总面积为10万亩,比去年增加5万亩,总效益达8.6亿元,总收入较去年增加6336万元,人均增收66元,大蒜因价格下降和出售困难等原因,亩均减收200元,人均减收49元。黄皮洋葱种植13万亩,每公斤收购0.55元,种植业共计增收159.4元。

(二)突出规模养殖做强畜禽产业促增收。今年,我县坚持以发展养殖专业村、养殖大户和养殖小区(场)为重点,积极抓好产业化建设、标准化建设等综合措施的落实,促进了整体运行质量的全面提高,全县猪、牛、羊、禽、兔饲养量分别达到78.5万头、2.6万头、180万只、2206.6万羽、32.2万只。今年1—11月份,畜禽养殖效益持续看好。今年各种畜禽产品共实现产值6.77亿元,综合价格因素,总收入增加1.27亿元,人均增收131元。特别是种鸭发展势头强劲,现存栏突破70万只,稳居全国种鸭养殖第一县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持续增长。充分利用省、市帮扶的机遇,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大搞劳务输出,狠抓工资性收入,今年全县外出务工人数达到28.7万人,劳务收入17.1亿元,比去年增加1.36亿元,人均增收140.2元。

(四)财产性收入比重增大。随着今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扩大1.31万亩,100亩以上规模经营面积达8500亩,亩均承包费400—600元,高速公路征地补偿款发放约1.1亿元,利息税的降低等因素。农民财产性收入人均增收121.8元。

(五)转移性收入逐年增长。今年粮食直补面积为102.23万亩,每亩补贴62元,比上年增加32元,总额6338.26万元,水稻补贴10.22万亩,每亩84元,总计补贴204.4万元,农机补贴810台,共补贴资金500万元,人均增收72元。

(六)积极引导农民推行土地流转,农民收入得到大幅提高。一些镇积极引导农民土地流转,实行合作社或企业承包土地规模经营,农民进入合作社或企业打工的形式。孙楼镇穆楼村流转土地400亩,发展设施袖珍菇,按照每亩双700斤粮食的价格转租,群众比种粮亩效益增加近300元,同时可以吸纳周边村的4000多名的劳动力就业,按照每个劳动力月收入800元计算,生产6个月,仅此一项,该镇农民增加收入1900多万元,人均增收400多元,今年开始生产的大棚22个,吸收穆楼村8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全村人均增收近千元,欢口镇董堂村流转土地1400亩,土地租金为每亩650元,基本与种粮纯收入持平。土地流转以后,可以为该村提供80个固定工人岗位,临时工300多个,固定工人工资1万左右,临时工3个月时间收入3000元左右,可为该村增加收入140万元,按照全村承包人口980人计算,该村人均增收可达1500元。

二、存在问题

今年,我县农民收入呈稳定上升,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从全年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当前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畜禽产品价格上涨和劳务输出、私营个体经济等,其他新兴增长点不多,农民增收的空间变小,增收的难度加大。分析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对农民增收产生不利影响。当前宏观经济运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势必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一是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景气,必然制约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继而影响农民就业创业,导致工资性收入增长困难。二是物价水平仍处高位,继续推动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很大程度影响了农产品数量增加、价格上涨和农业补贴提高的效应。三是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幅趋缓,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制约了高效农业规模化的推进。

(二)农村出现了“农民老龄化、农业副业化”的不良倾向,青壮年多数出外打工,在家务农的多是妇女和老人,许多农民不是为谋利而经营,而是为>保险去种植,把种地视为失去城市工作之后的退路,农业在部分家庭成了一种辅助性的活动,等于打工的副业。由于农村留守劳动力素质问题,农民自主创业的难度增大。

(三)农业产业经营水平偏低。我县现有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工冷藏能力较弱,产品档次较低,初级加工多、科技含量低、附加增值增效不明显,企业与农户基地之间联接机制较为脆弱,没有真正形成规范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制约了主导产业的扩张和链条的延伸,影响了农业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四)农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科技的进步,单纯的“勤奋耐劳”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当前企业高素质技术工人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我县加大了农民教育培训的力度,但从投入的资金和开展的>素质教育来看,还有一定的差距,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偏低,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高产业的技术含量的进一步转移,也影响着传统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效益的增加,影响着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

(五)生产要素对农村发展约束加剧。一是资金制约。随着宏观调控的深入,农民创业所需资金更加困难,农民贷款难度大,成本高,金融支农的作用远未发挥。二是土地制约。一方面农业适度规模推进不快。大量外出劳动力仍兼业经营土地,小规模土地经营方式长期存在,尽管国家已经允许土地流转,但没有县具体的政策依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快,种植业效益难度大幅度提高。三是劳动力制约。一方面大量劳动力转移后,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是“3860”,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制约农业效益的提升。

三、几点建议

(一)大力实施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放眼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对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瞄准国际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确立主导产业。对丰县牛蒡、芦笋、山药三大特种蔬菜,实行恢复性种植。从而形成我县的特色产业和出口创汇基地,同时扩大夏蕃蕃茄等常规蔬菜面积。二是实施品种、技术、知识三大更新工程,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是品种更新,引进和培育优、新、特品种。三是推行标准化、无公害栽培技术。对农产品的生产,要严格按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使产品达到无公害要求。提高品质,增加效益。

(二)培育具有深加工和强幅射能力的农产品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应着力培育具有深加工和强幅射能力的龙头企业,以此为突破口提升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以强带弱,以一带百,先富帮后富,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龙头企业与农户采取订单生产和保护价收购的利益联结方式开展生产,做大做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突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特色,走出符合我县农村实际的农民增收新路子。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辟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出路:一是加快农村多种经营和民营企业的发展,促使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力从事多种经营和民营企业。二是组织劳务输出,让更多的丰县农民外出经商办厂,从事建筑、服务,或打工挣钱。三是加快县城区及14个建制镇建设步伐,让农村劳动力到县城和镇驻地找到合适的就业门路。通过合理转移劳动力,形成三个三分之一的格局:即三分之一从事农业生产,三分之一从事多种经营,三分之一务工经商或外出打工。实现上述目标,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可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引领农民发家致富。结合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一步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类农民专业协会、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工作,切实解决农民在就业和生产经营中缺信息、缺销路、缺保障等问题,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促使农产品在流通环节增值,增加农民收入。

(五)加强土地流转。在不改变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让农民自愿以土地使用权入股或者以其他的形式组织农民自主成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比家庭经营更高形式、更大规模的农场经营模式,可以跨组、跨村或跨镇联合。吸纳农民手中的闲散资金,让农民以自愿入股的形式创建农民合作金融组织。解决农民有劳力、有技术、有门路、无发展资金的现实问题。

农民增收状况调研报告

(二)今年9月上中旬,本人对我镇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在全镇8个行政村召开由镇分管农业负责人,农经站、农技站、企管站负责人以及村委会成员,纯农户、种养大户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收集情况,深入开展讨论,突出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在农民增收方面对镇党委、政府有何意见和建议三项内容。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增收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几年来,我镇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落实政策为动力,坚持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控减农民负担,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2001、2002、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102元、4360元、4660元,分别较上年增收206元、258元、300元。

1、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乡镇企业和三产企业的加快发展。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在利用“三资”(外资、民资、内资)、园区开发、小城镇建设、致富群众上求突破,加快了富民强镇的步伐。2003年全镇共有乡镇企业220家,比2002年增加12家,安排就业人员6736人,比2002年增加903人,共发放劳动报酬4190.25万元,人均6560元,比2002年增长820元。同时2003年三产企业发展到2397个,个体户增加到65个,吸纳从业人员2600人。

2、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不断扩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把它作为世纪工程来抓,建立了专门工作班子,形成了一套工作制度,强势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2001年、2002年、2003年劳动力转移输出人数分别为1670、1990、2200。2003年新增劳务输出300人,农民人均劳务增收84元。

3、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镇农业围绕增值增效抓调整,围绕江滩优势抓调整,围绕品牌创建抓调整,2003年农业的比较收益有所提高。一是特水养殖规模扩大,养殖面积扩大到1000亩以上;二是江滩意杨种植取得突破,种植面积达到近1000亩;三是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仅七圩村花卉苗木一期工程建设面积就达500亩;四是订单农业巩固发展,全镇夏秋两熟主导农产品,全部实现了订单化。

4、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是农村各项政策得到落实。强化减负管理,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深化;强化承包管理,土地流转进一步规范;强化>财务管理,村务公开水平进一步提高;强化资产管理,集体资产进一步增值。村组债务化解力度加大,债务总额逐年下降。积极实施实事工程,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一大批贫困户家庭解脱贫困。所有这些,对促进农民增收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问题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的这段时期,是农业结构加快调整的时期,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是农产品供给最充裕的时期,同时也是农民增收最困难的时期。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影响我镇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民创业致富缺乏积极的内在动因。目前,我镇面临发展市场经济和实现全面小康的艰巨任务,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自身素质必须与时俱进。从调查的情况看,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发展技能方面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思想观念上,干部群众虽然都想富起来,但是,落实到具体行动,往往“怕”字当头。干部怕难怕冒风险。对现阶段村干部的职责认识模糊,满足于村内事务的协调服务,认识不到农民增收致富是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很少想到在经济发展上开拓创新。群众怕苦怕出门。有的认为只要有几亩田就不怕没粮吃,只要有几亩水面就不怕没有钱用,小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说得过去就行了;有的认为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外面遇到一点苦就受不了。

行为方式上,一些村干部想问题办事情还停留在过去计划经济的习惯做法,整天忙于开开会、理理帐、学学文件、忙忙事务,很少外出跑市场、找项目;农民群众还习惯于自然经济和传统农业时代的生活方式,有的图享受,一稻一麦,舒舒服服;有的混日子,一天到晚,打打牌消磨时间;有的生性懒惰,指望靠国家和社会的救济维持生活。

自身技能上,村干部发展市场经济的本领不高,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不强,“老板型”、“经济能人型”的干部不多;农民群众大多数文化偏低,更无一技之长,特别是一些青年农民怕学习,对政府组织的培训积极性不高,农民群众缺乏技能,直接影响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的收益。很多农民只靠卖苦力,吃的是青春饭。

2、一些村组织经济状况内外交困,制约了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步伐。一是债务包袱和农民负担仍然很重。沉重的债务包袱不但影响干部为民服务的工作精力,而且影响严重农业生产投入,农民增收的硬环境难以得到改善。二是金融政策的影响。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应该是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的金融机构,银行能转变为商业银行后,存贷款政策向服务效益转变。贷款受担保、质押、抵押等影响,农民用于生产性的小额贷款非常艰难。这些镇基层的银行,只吸储,不放贷。因资金缺乏,农民难以扩大生产规模,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影响了农民增收。

3、农用耕地减少,耕地质量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镇农村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农田被占用、征用的现象也同步上升,农用耕地逐年减少。据统计数字,近五年来,我镇耕地面积减少近千亩。农用耕地质量下降,土地肥力缺乏。随着我国化工业的发展,化学肥料已成为当今农作物的主要肥料,所有农田普遍缺乏有机质肥料,出现了无机肥与有机肥使用不协调的现象,影响了农作物的高产优质。

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逐年攀升。粮食的价格上涨远远低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速度。近三年内,菜油、化肥、农药等虽然供应较畅,但价格不断攀升,每年都有8%——10%的上升幅度。目前,化肥每百斤26元左右,农药价格更是无正规价格。农民没有增加多少收入,经商流通人员首先赚足农民的钱。

三、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这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当前紧迫而繁重大的政治问题。要“富民强镇,率先崛起”,必须首先引导广大农民走上富裕的轨道。针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市场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想要发展,关键的是拥有市场,这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坚持流通、生产一起抓。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市场引导生产,大力发展“市场农业”,及时把市场行情反馈给农民,使农民从流通环节中获得效益。这就要求我们部门要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农民经济人队伍,让我们沿江开发的农副产品走向市场,逐步建立起“大小配套、上下沟通、左右呼应、内外衔接”的农副产品销售网络。

2、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按照“调优种植业、调快设施农业”的发展格局,努力引导农民实现“农产品种植结构合理化、特色产品规模化、农民收入多元化”的目标。围绕国际市场的价格和需求。在确保“三增四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生产、保供应、保储备、保稳定)的基础上,扩大粮田,多种弱筋小麦、优质大米,同时种一些花卉、苗木、水果、无公害蔬菜。

3、扩大劳务转移输出,提高农村非农化水平。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政策意见,将劳动力转移输出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关键措施来抓,不断壮大全镇“劳务经济”。一是要培训农民。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完善职业技术培训网络,科学制定劳动力培训计划,鼓励农民经纪人创办或联办就业培训班„„二是要组织农民。强化宣传,大力营造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良好氛围,切实转变农民“死守家门、固守土地”的封闭观念,鼓励他们外出打工创业,确立“外出打工光荣、争钱致富有功”的新观念。坚持就地转移和向外输出两手抓,推进农民就业多元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村服务业,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大力发展民本经济,促进农民稳定、持久增收。

4、贯彻落实好农村政策,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强化农村政策落实,控减农民负担,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一是完善农村税费政策,规范税费征收行为,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二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推行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积极探索土地入股、租赁等办法,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三是切实管理好农村财务和集体资产,确保集体资产营运规范、保值增值。完善“专户管理、支付到村、封闭运行”的管理机制,加强村级三项资金管理,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强化村级资金支出管理,严禁新债发生。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压缩村级财务开支,多途径化解村级债务。四是切实做好扶贫工作。继续组织镇机关干部和乡村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5、夯实农业基础,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一是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在加快乡镇企业和城镇化步伐,吸引农民就地转移的同时,引导农民布点加工,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引导农村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小城镇集聚,促进农民进厂入镇就业,加大信贷扶持力度,搞好资金跟进服务,支持农民自主创业。二是鼓励农民开展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及农村社区服务,拓展增收空间。三是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着力选择和使用“双带一争”型基层干部,团结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务实创新地开展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四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加大财政支农份额,促进农业开发园区建设,编报项目上争国资,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与管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洪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稳产高效。加快农业新机具的推广,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民劳动效率。加快实施好农村实事工程,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农民增收状况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状况调研报告 【篇一】农民增收状况调研报告 ?

狂年 9 月上中旬,本人对我镇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在全镇 8 个行政村召开由镇分管农业负责人,农经站、农技站、企管站负责人以及村委会成员,纯农户、种养大户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收集情况,深入开展讨论,突出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在农民增收方面对镇党委、政府有何意见和建议三项内容。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增收工作取得的成绩 ?

奎几年来,我镇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落实政策为动力,坚持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控减农民负担,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2019、2018、2017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 4102 元、4360 元、4660 元,分别较上年增收 206 元、258 元、300 元。

1、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乡镇企业和三产企业的加快发展。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在利用“三资”(外资、民资、内资)、园区开发、小城镇建设、致富群众上求突破,加快了富民强镇的步伐。2019 年全镇共有乡镇企业 220 家,比 2019 年增加 12 家,安排就业人员 6736 人,比 2019 年增加 903 人,共发放劳动报酬 4190.25万元,人均 6560 元,比 2019 年增长 820 元。同时 2019 年

三产企业发展到 2397 个,个体户增加到 65 个,吸纳从业人员 2600 人。

2、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不断扩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把它作为世纪工程来抓,建立了专门工作班子,形成了一套工作制度,强势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2019 年、2018 年、2017 年劳动力转移输出人数分别为 1670、1990、2200。2019年新增劳务输出 300 人,农民人均劳务增收 84 元。

3、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镇农业围绕增值增效抓调整,围绕江滩优势抓调整,围绕品牌创建抓调整,2019 年农业的比较收益有所提高。一是特水养殖规模扩大,养殖面积扩大到 1000 亩以上;二是江滩意杨种植取得突破,种植面积达到近1000 亩;三是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仅七圩村花卉苗木一期工程建设面积就达 500 亩;四是订单农业巩固发展,全镇夏秋两熟主导农产品,全部实现了订单化。

4、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是农村各项政策得到落实。强化减负管理,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深化;强化承包管理,土地流转进一步规范;强化财务管理,村务公开水平进一步提高;强化资产管理,集体资产进一步增值。村组债务化解力度加大,债务总额逐年下降。积极实施实事工程,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一大批贫困户家庭解脱贫困。所有这些,对促进农民增收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二、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问题 ?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的这段时期,是农业结构加快调整的时期,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是农产品供给最充裕的时期,同时也是农民增收最困难的时期。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影响我镇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民创业致富缺乏积极的内在动因。目前,我镇面临发展市场经济和实现全面小康的艰巨任务,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自身素质必须与时俱进。从调查的情况看,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发展技能方面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思想观念上,干部群众虽然都想富起来,但是,落实到具体行动,往往“怕”字当头。干部怕难怕冒风险。对现阶段村干部的职责认识模糊,满足于村内事务的协调服务,认识不到农民增收致富是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很少想到在经济发展上开拓创新。群众怕苦怕出门。有的认为只要有几亩田就不怕没粮吃,只要有几亩水面就不怕没有钱用,小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说得过去就行了;有的认为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外面遇到一点苦就受不了。

行为方式上,一些村干部想问题办事情还停留在过去计划经济的习惯做法,整天忙于开开会、理理帐、学学文件、忙忙事务,很少外出跑市场、找项目;农民群众还习惯于自然经济和传统农业时代的生活方式,有的图享受,一稻一麦,舒舒服服;有的混日子,一天到晚,打打牌消磨时间;有的生性懒惰,指望靠国家和社会的救济维持生活。

自身技能上,村干部发展市场经济的本领不高,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不强,“老板型”、“经济能人型”的干部不多;农民群众大多数文化偏低,更无一技之长,特别是一些青年农民怕学习,对政府组织的培训积极性不高,农民群众缺乏技能,直接影响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的收益。很多农民只靠卖苦力,吃的是青春饭。

2、一些村组织经济状况内外交困,制约了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步伐。一是债务包袱和农民负担仍然很重。沉重的债务包袱不但影响干部为民服务的工作精力,而且影响严重农业生产投入,农民增收的硬环境难以得到改善。二是金融政策的影响。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应该是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的金融机构,银行能转变为商业银行后,存贷款政策向服务效益转变。贷款受担保、质押、抵押等影响,农民用于生产性的小额贷款非常艰难。这些镇基层的银行,只吸储,不放贷。因资金缺乏,农民难以扩大生产规模,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影响了农民增收。

3、农用耕地减少,耕地质量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镇农村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农田被占用、征用的现象也同步上升,农用耕地逐年减少。据统计数字,近五年来,我镇耕地面积减少近千亩。农用耕地质量下降,土地肥力缺乏。随着我国化工业的发展,化学肥料已成为当今农作物的主要肥料,所有农田普遍缺乏有机质肥料,出现

了无机肥与有机肥使用不协调的现象,影响了农作物的高产优质。

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逐年攀升。粮食的价格上涨远远低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速度。近三年内,菜油、化肥、农药等虽然供应较畅,但价格不断攀升,每年都有 8%——10%的上升幅度。目前,化肥每百斤 26 元左右,农药价格更是无正规价格。农民没有增加多少收入,经商流通人员首先赚足农民的钱。

三、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

库决农民增收问题,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这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当前紧迫而繁重大的政治问题。要“富民强镇,率先崛起”,必须首先引导广大农民走上富裕的轨道。针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市场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想要发展,关键的是拥有市场,这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坚持流通、生产一起抓。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市场引导生产,大力发展“市场农业”,及时把市场行情反馈给农民,使农民从流通环节中获得效益。这就要求我们部门要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农民经济人队伍,让我们沿江开发的农副产品走向市场,逐步建立起“大小配套、上下沟通、左右呼应、内外衔接”的农副产品销售网络。

2、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按照“调优种植业、调快设施农业”的发展格局,努力引导农民实现“农产品种植结构合理化、特色产品规模化、农民收入多元

化”的目标。围绕国际市场的价格和需求。在确保“三增四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生产、保供应、保储备、保稳定)的基础上,扩大粮田,多种弱筋小麦、优质大米,同时种一些花卉、苗木、水果、无公害蔬菜。

3、扩大劳务转移输出,提高农村非农化水平。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政策意见,将劳动力转移输出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关键措施来抓,不断壮大全镇“劳务经济”。一是要培训农民。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完善职业技术培训网络,科学制定劳动力培训计划,鼓励农民经纪人创办或联办就业培训班„„二是要组织农民。强化宣传,大力营造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良好氛围,切实转变农民“死守家门、固守土地”的封闭观念,鼓励他们外出打工创业,确立“外出打工光荣、争钱致富有功”的新观念。坚持就地转移和向外输出两手抓,推进农民就业多元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村服务业,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大力发展民本经济,促进农民稳定、持久增收。

4、贯彻落实好农村政策,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强化农村政策落实,控减农民负担,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一是完善农村税费政策,规范税费征收行为,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二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推行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积极探索土地入股、租赁等办法,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三是切实管理好农村财务和集体资产,确保集体资产营运规范、保值增值。完善“专户管理、支付到村、封闭运行”的管理机制,加强村级三项资金管理,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强化村级资金支出管理,严禁新债发生。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压缩村级财务开支,多途径化解村级债务。四是切实做好扶贫工作。继续组织镇机关干部和乡村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5、务实农业基础,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一是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在加快乡镇企业和城镇化步伐,吸引农民就地转移的同时,引导农民布点加工,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引导农村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小城镇集聚,促进农民进厂入镇就业,加大信贷扶持力度,搞好资金跟进服务,支持农民自主创业。二是鼓励农民开展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及农村社区服务,拓展增收空间。三是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着力选择和使用“双带一争”型基层干部,团结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务实创新地开展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四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加大财政支农份额,促进农业开发园区建设,编报项目上争国资,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与管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洪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稳产高效。加快农业新机具的推广,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民劳动效率。加快实施好农村实事工程,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篇二】农民增收状况调研报告 ?

当前农民收入增长所面临的严峻困难,已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一大障碍。我县同样也面临着农民增收难的困惑,因此,找准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制定增加农

民收入的措施,时当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它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农民的利益,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为此,我与人大相关委室同志先后到赵庄、欢口、师寨、孙楼等镇进行调研,分别采取了入户调查、别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详细了解我县农民增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现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我县农民增收基本情况 ?

根据今年夏秋两季形势初步分析,全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总体态势呈现“四增一平”,即:家庭经营收入增、劳务与工资性收入增、转移性收入增、财产性收入增,农民负担平。今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785.6元,同比增加694.2元,增长 13.6%,其中家庭经营收入增收 360.2 元,劳务输入增收 140.2 元,转移性收入增收 72 元,财产性收入增收121.8 元。其增收特点为:一是工资性收入增势强劲。今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 1623.9 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140.2 元,增长 9.45%,对今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 20.19%;二是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今年农民人均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 549.2 元,增加 193.8 元,增长 52.75%,是今年农民收入各项收入中增速最快的项目;三是家庭经营收入中牧业收入增速加快。今年牧业人均收入增加 131 元。增长 29.57%,增速较快。取得如此成效,我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一)深化结构调整,发展规模农业促增收。今年,全县夏粮作物面积 55 万亩,单产 382 公斤,总产 21.01 万吨,因单产比去年同期增加 24 公斤,价格较去年收购价格上升 3分,总收入增加 1980 万元,人均增收 20 元,大(苔)蒜种植面积 35 万亩,其中苔蒜 20 万亩,比去年增加 5 万亩,亩收益 2088 元,总效益 4.17 亿元,比去年增收 2976 万元,人均增收 31 元。设施菜总面积为 10 万亩,比去年增加 5 万亩,总效益达 8.6 亿元,总收入较去年增加 6336 万元,人均增收 66 元,大蒜因价格下降和出售困难等原因,亩均减收 200元,人均减收 49 元。黄皮洋葱种植 13 万亩,每公斤收购 0.55元,种植业共计增收 159.4 元。

(二)突出规模养殖做强畜禽产业促增收。今年,我县坚持以发展养殖专业村、养殖大户和养殖小区(场)为重点,积极抓好产业化建设、标准化建设等综合措施的落实,促进了整体运行质量的全面提高,全县猪、牛、羊、禽、兔饲养量分别达到 78.5 万头、2.6 万头、180 万只、2206.6 万羽、32.2万只。今年 1—11 月份,畜禽养殖效益持续看好。今年各种畜禽产品共实现产值 6.77 亿元,综合价格因素,总收入增加 1.27 亿元,人均增收 131 元。特别是种鸭发展势头强劲,现存栏突破 70 万只,稳居全国种鸭养殖第一县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持续增长。充分利用省、市帮扶的机遇,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大搞劳务输出,狠抓工资性收入,今年全县外出务工人数达到 28.7 万人,劳务收入 17.1 亿元,比去年增加 1.36 亿元,人均增收 140.2 元。

(四)财产性收入比重增大。随着今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

权流转面积扩大 1.31 万亩,100 亩以上规模经营面积达 8500亩,亩均承包费 400—600 元,高速公路征地补偿款发放约1.1 亿元,利息税的降低等因素。农民财产性收入人均增收121.8 元。

(五)转移性收入逐年增长。今年粮食直补面积为102.23万亩,每亩补贴 62 元,比上年增加 32 元,总额 6338.26 万元,水稻补贴 10.22 万亩,每亩 84 元,总计补贴 204.4 万元,农机补贴 810 台,共补贴资金 500 万元,人均增收 72元。

(六)积极引导农民推行土地流转,农民收入得到大幅提高。一些镇积极引导农民土地流转,实行合作社或企业承包土地规模经营,农民进入合作社或企业打工的形式。孙楼镇穆楼村流转土地 400 亩,发展设施袖珍菇,按照每亩双 700斤粮食的价格转租,群众比种粮亩效益增加近300 元,同时可以吸纳周边村的 4000 多名的劳动力就业,按照每个劳动力月收入 800 元计算,生产 6 个月,一项,该镇农民增加收入 1900 多万元,人均增收 400 多元,今年开始生产的大棚22 个,吸收穆楼村 800 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全村人均增收近千元,欢口镇董堂村流转土地 1400 亩,土地租金为每亩 650 元,基本与种粮纯收入持平。土地流转以后,可以为该村提供 80 个固定工人岗位,临时工 300 多个,固定工人工资 1 万左右,临时工 3 个月时间收入 3000 元左右,可为该村增加收入 140 万元,按照全村承包人口 980 人计算,该村人均增收可达 1500 元。

?

二、存在问题 ?

狂年,我县农民收入呈稳定上升,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从全年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当前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畜禽产品价格上涨和劳务输出、私营个体经济等,其他新兴增长点不多,农民增收的空间变小,增收的难度加大。分析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对农民增收产生不利影响。当前宏观经济运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势必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一是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景气,必然制约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继而影响农民就业创业,导致工资性收入增长困难。二是物价水平仍处高位,继续推动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很大程度影响了农产品数量增加、价格上涨和农业补贴提高的效应。三是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幅趋缓,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制约了高效农业规模化的推进。

(二)农村出现了“农民老龄化、农业副业化”的不良倾向,青壮年多数出外打工,在家务农的多是妇女和老人,许多农民不是为谋利而经营,而是为保险去种植,把种地视为失去城市工作之后的退路,农业在部分家庭成了一种辅助性的活动,等于打工的副业。由于农村留守劳动力素质问题,农民自主创业的难度增大。

(三)农业产业经营水平偏低。我县现有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工冷藏能力较弱,产品档次较低,初级加工多、科技含量

低、附加增值增效不明显,企业与农户基地之间联接机制较为脆弱,没有真正形成规范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制约了主导产业的扩张和链条的延伸,影响了农业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四)农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科技的进步,单纯的“勤奋耐劳”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当前企业高素质技术工人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我县加大了农民教育培训的力度,但从投入的资金和开展的素质教育来看,还有一定的差距,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偏低,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高产业的技术含量的进一步转移,也影响着传统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效益的增加,影响着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

(五)生产要素对农村发展约束加剧。一是资金制约。随着宏观调控的深入,农民创业所需资金更加困难,农民贷款难度大,成本高,金融支农的作用远未发挥。二是土地制约。一方面农业适度规模推进不快。大量外出劳动力仍兼业经营土地,小规模土地经营方式长期存在,尽管国家已经允许土地流转,但没有县具体的政策依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快,种植业效益难度大幅度提高。三是劳动力制约。一方面大量劳动力转移后,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是“3860”,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制约农业效益的提升。

三、几点建议 ?

(一)大力实施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放眼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对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

调整。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瞄准国际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确立主导产业。对丰县牛蒡、芦笋、山药三大特种蔬菜,实行恢复性种植。从而形成我县的特色产业和出口创汇基地,同时扩大夏蕃蕃茄等常规蔬菜面积。二是实施品种、技术、知识三大更新工程,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是品种更新,引进和培育优、新、特品种。三是推行标准化、无公害栽培技术。对农产品的生产,要严格按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使产品达到无公害要求。提高品质,增加效益。

(二)培育具有深加工和强幅射能力的农产品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应着力培育具有深加工和强幅射能力的龙头企业,以此为突破口提升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以强带弱,以一带百,先富帮后富,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龙头企业与农户采取订单生产和保护价收购的利益联结方式开展生产,做大做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突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特色,走出符合我县农村实际的农民增收新路子。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辟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出路:一是加快农村多种经营和民营企业的发展,促使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力从事多种经营和民营企业。二是组织劳务输出,让更多的丰县农民外出经商办厂,从事建筑、服务,或打工挣钱。三是加快县城区及 14 个建制镇建设步伐,让农村劳动力到县城和镇驻地找到合适的就业门路。通过合理转

移劳动力,形成三个三分之一的格局:即三分之一从事农业生产,三分之一从事多种经营,三分之一务工经商或外出打工。实现上述目标,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可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引领农民发家致富。结合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一步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类农民专业协会、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工作,切实解决农民在就业和生产经营中缺信息、缺销路、缺保障等问题,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促使农产品在流通环节增值,增加农民收入。

(五)加强土地流转。在不改变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让农民自愿以土地使用权入股或者以其他的形式组织农民自主成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比家庭经营更高形式、更大规模的农场经营模式,可以跨组、跨村或跨镇联合。吸纳农民手中的闲散资金,让农民以自愿入股的形式创建农民合作金融组织。解决农民有劳力、有技术、有门路、无发展资金的现实问题。【篇三】农民增收状况调研报告 ?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明确提出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这不仅明确了“三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而且对实现农民增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就我市而言,据株洲市统计局发布的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2 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 10972 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17.6%,增速超过城镇居民收入 3.1 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呈快速增长趋势。

尽管如此,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到 2015 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较“十一五”末翻一番,即达到 15000 元,要实现这一目标,任重而道远。为此,市政协特邀界委员二十余人,深入株洲县渌口镇、南阳桥乡等地,就我市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当前农民增收概况 ?

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2008 年的 5837 元增加到 2012年的 10972 元,增加 5135 元,增长 88%,年均增长 17.1%。期间,我市农民增收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家庭经营收入平稳增长。随着我市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日益优化,打破了农村以种植业为主的收入格局,收入来源呈多元化发展,工业、建安、餐饮、批零、运输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非农产业收入的增加。2012 年,全市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达 4221 元,比2008 年增加 1545 元,年均增长 12.1%,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 38.5%。其中,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为 2298 元,比2008 年增加 719 元,年均增长 9.8%;第二产业纯收入为 885元,比 2008 年增加 416 元,年均增长 17.2%;第三产业纯收入为 1038 元,比 2008 年增加 410 元,年均增长 13.4%。

2、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加强劳务供需对接、创优农民工就业环境、开展劳务输出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了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大幅增长,使之成为了农民收入来源的主渠道。2012 年,我市农民

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 5719 元,比 2008 年增加 3020 元,增长 1.12 倍,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 58.8%。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由 2008 年的 46.2%提高到 2012年的 52.1%,同比提高 5.9 个百分点。

3、财产性、转移性收入迅速增长。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的转移性收入不断提高,加上农民投资理念和理财意识增强,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2012 年,我市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 383 元,比2008 年增加 226 元,年均增长 25%;人均转移性收入 649 元,比 2008 年增加 344 元,年均增长 20.8%,两项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 11.1%。

二、我市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 ?

目前,虽然农民收入取得较快增长,但保持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还面临多重压力,在农民增收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

1、农民素质不高。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应该是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但目前情况是,我市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现代农民”比较缺乏。尽管这几年随着我市政府阳光工程的启动,部分劳动力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不仅素质达不到要求,而且数量严重不够。据调查,我市平均每百个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 3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 4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 18%。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职业技能较差,大多数人只能从事最苦、最累、最脏、最险的的职业,导致我市部分农村居民劳动力的报酬不够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资性收入的增长。

2、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目前,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只有 1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13 个百分点。而且,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大都是从事简单初加工或粗加工产品的生产经营,处于产业链低端,精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率比较低。我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0.75:1,低于全国 1:1 的平均水平。同时,我市虽然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89 家,但龙头企业仅 2 家,省级也只有 19 家,而且大多数是规模以下的企业。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总量、数量、合作层次等方面都普遍偏低。农民个体自发分散经营诸多,集体组织的规模集约经营较少。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进一步提高,农业经营成本高,农产品附加值低,对于农民来说,常常“增产不增收,增收不增利”。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3、资金投入不足。虽然随着惠农政策的落实,国家和地方对农业的投入逐年增加,但由于农村范围广,农业基础差,农业资金投入依然显得不足。无论是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金融信贷支持力度,还是社会资金对农业的投入,都十分有限。近年来,我市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依然较小,金融机构资金基本倾向于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重工轻农,覆盖面小,真正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的比较少,这些也是影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

?

三、几点建议 ?

1、提高农民素质。强化公共财政支持,不断推动“现代农业人才培养计划”,建立相适应的人才梯队,把现在的“一村一名大学生”,打造成“一村多个大学生”,带动农民素质的提高。完善“阳光工程”、“素质工程”等,确保农民得到广泛而有效的培训。推行“订单”、“定向”、“联合培训”等模式,形成技能培训和提高就业的互动机制,切实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2、增加农业投入。认真落实惠农政策,把中央“一号文件”的各项支农、扶农政策落实到位,保护农民利益,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采取调整支出结构、整合资金的方式,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持续稳定增长。完善措施,强化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发展的义务和责任。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工商资本和农民加大投入,形成发展现代农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3、健全农技推广体系。进一步整合和组织市级农科所、县级农科站、乡村农技人员资源,完善主体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使我市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得到稳定、长效的技术支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行政机构、专业组织、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龙头企业实施科技推广服务,积极支持多元科技推广模式,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农技推广局面。不断扩大科技应用范围,除农业生产本身的科技应用外,还应提高农产品加工、营销、管理等环节的科技含量。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农业综合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为农民提供

产前、产中和产后信息服务。

4、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保障转让承包经营权农户的收入。探索集体建设用地股份合作制,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5、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制定《株洲市促进农民自主创业工作意见》,建立健全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城乡统筹就业的工作机制,完善扶持农民自主创业政策,加大创业指导、创业培训、资金扶持、社会服务、政策引导力度,鼓励农民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发展经济,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 ?

第五篇:农民消费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xx大精神,弘扬道德新风,教育农民群众保持和发扬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在住房、婚丧、交通工具、高档消费品等大的生活支出方面,在穿衣吃饭、居家过日子中,重实用,戒虚荣,不攀比,反对铺张浪费,引导富裕起来的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节俭观意识。XX年9月9日至17日,由州委宣传部、州委州政府政策研究室、州文明办组成联合调研组,以抽样调查的方式,选择了山区、半山区、坝区,涉及傣族、哈尼族、基诺族、拉祜族的乡镇,对全州农村消费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实地调查了景洪市基诺山乡的巴亚村委会扎吕村、茶地村,景哈乡搭亥村委会回卡村、莫南村委会曼坝河村、勐罕镇曼法村委会曼桂村、曼累讷村委会曼团村,勐海县勐混乡曼蚌村委会曼弄村、曼广村、曼迈村,勐阿镇嘎赛村委会城子村,南朗河村委会南朗河6组,格朗河乡苏湖村委会丫口村等6个乡镇9个村委会12个村民小组36户农户。调研主要采取了座谈、听汇报、走访农户等方式。调研内容包括: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农民经济收入情况;农民的消费状况、好的典型经验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家村消费的指导建议等,调研得到了市县委宣传部、政研室、文明办及各涉农部门的大力支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州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州辖1市2县、3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20个村委会、2203个村民小组。至XX年底,农业户131850户,农业人口609395人,劳动力375981个,外出劳动力12264个。全州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777.49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29.2845万亩;园地 39.7257万亩;林地297.5659万亩;草地2.66万亩;水面6.8294万亩;其他301.4265万亩。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以来,农村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了各项改革。近年来,中央把“三农”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新农村建设政策逐步落实到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良好。XX年我州全面兑现了粮食直补和农机具购置、橡胶良种苗木、能繁母猪等各种补贴补助,减轻农民负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上市场粮价大幅上涨,特别是茶叶和橡胶价格飙升,使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84072.75万元,农民经营所得总额 159013.56万元,占总收入55.98%;总费用125186.49万元,占总收入的 44.07%,增8.84%;净收入总额 158886.26万元,占总收入55.93%,增15.48%;农民人均纯收入 2727元,比XX年增加311元,增13.53%。粮食总产量3.2万吨、干胶产量21.8万吨、茶叶2.5万吨、食糖97万吨。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民都盖起了豪华的楼房,购买了各式各样的车子。农民户均拥有1辆摩托车和拖拉机的现象比比皆是,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电话,用上了手机,小轿车已经进入农户,村民喜气和知足溢于言表,以前狭窄的路面,也经过挖动慢慢扩宽,到处闪烁着繁荣与文明的光芒。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文化素质低,缺乏科学理财观念,一些农民产生了“小富即安”乱消费、奢侈浪费讲排场的不良生活方式。有的村民利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时机大摆宴席、大吃大喝,花费大量钱财铺张比阔气,有的村民不求实用图虚荣,花不该花的钱购置小轿车等高档消费品。如有的山区的农民,由于村寨的道路基础设施还没有配套,就买了轿车,结果车子上不了山,只好寄存在山下,花费了大量资金后,却没有多大用处;有的村民对子女过分溺爱娇惯,让他们任意乱花钱、逃学旷课、游手好闲、酗酒斗殴、惹事生非。不合理的消费和投资行为开始出现一些。群众面对突然增加的巨额财富,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相应的科学、合理消费意识及理财知识,有的甚至出现了一些消费上“低收入、高消费”、“请客送礼”、“寅吃卯粮” 的现象,进入消费的误区。但从总体来看,我州农村经济处在一个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阶段(全州恩格尔系数为0.45),大多数农民都是刚刚走出节衣缩食的困境,绝大多数的农民手里有了钱以后,都是用于添置各类生活用品,改善生活条件,消费是理性的,是符合农村及农民现状的。

二、全州农村、农民收入及收入构成情况

**是一个农业州,农村(含农场)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5%。全州农村人口(不含农场)人均经济作物面积约5亩,其中,橡胶和茶叶面积超过2/3,传统支柱产业胶、粮、糖、茶仍是主要经济来源。农民的收入也来自第一产业。

(一)农村经济收入情况

XX年,全州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84072.75万元,比上年增 30561.38万元,增12.06%。其中,农业收入113523.15万元,增 11.86%;林业收入89739.24万元,增14.59%;牧业收入30302.41万元,增18.64%;渔业收入5953.82万元,增22.55%;第二产业收入21496.21万元,增0.2%;第三产业收入23057.92万元,增3.76%。(表一)

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构成表

指标名称

收入(万元)

比上年增(万元)

增减(%)

总收入

284072.7

530561.38

12.06

农业收入

113523.15

12033.25

11.86

林业收入

89739.2

411425.38

14.59

牧业收入

30302.4

14761.89

18.64

渔业收入

5953.8

21461.91

32.55

第二产业

21496.21

42.69

0.20

第三产业

23057.92

835.92

3.76

(二)农民收入情况

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全州农民相对稳定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用于保障口粮、解决温饱、购置日常生活必需品与生产资料的保证。XX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27元,比上年增311元。其中:景洪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088元,增508元;勐海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314元,增275元;勐腊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412元,增70元。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主要产品构成为(表二):

XX年主要农产品纯收入结构

单位:万元

指标

景洪

占农民所得%

勐海

占农民所得%

勐腊

占农民所得%

全州

占总收入%

粮食

9967

15.0

11427

19.26

5220.32

28146

17.70

甘蔗

0.16126

10.32

621

1.87

681

34.28

茶叶

4559

6.86

10780

18.17

2843

8.56

18182

11.43

橡胶

30450

45.83

4740

7.99

13600

40.9

448790

30.68

四项合计

45042

67.78

33073

55.73

23816

71.69

101931

64.10

其他

21406

32.22

26270

44.27

9405

28.31

57082

35.90

人均纯收入(元)

3088

2314

2412

2609

在农民纯收入构成中,粮食人均纯收入462元,占纯收入17.69%,比上年增8元;甘蔗人均收入 112元,占纯收入4.29%,增6元;茶叶收入 299元,占11.44%,增95元;橡胶收入800元,占30.66%,增81元。以上四项主要农产品纯收入1673元,占纯收入64.09%,比上年增190元。

从表

(一)、(二)可以看出,我州的农村农民收入呈现以下特点:

1、农村的经济收入绝大多数来自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发展较缓慢,第三产业略有发展。

2、主导产业优势明显。橡胶、粮食、茶叶及其它经济作物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3、表现出了区域的差异性。景洪、勐腊以橡胶及其它经济作物占主导,勐海以粮食、甘蔗茶叶等为主。

三、全州农民消费及消费结构情况

经调查,全州农民消费支出以经常性支出和非经常性支出划分。农民用于经常性支出,按开支多少依次为: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子女教育费用、医疗、衣服、年节送礼、宗教活动等;用于非经常性支出依次为:建房、购买耐用消费品及农村公益事业。从全年农民消费结构上看,一是在生产资料支出方面,随着现代农业步伐的加快,农业实用科技已成为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合理配置资源,购买与之配套的农用物资、农机具、化肥、良种等仍然是农民较大的生产性支出。全州用于生产性支出根据收入的不同所占的比例不等,景哈乡莫南村委会曼坝河村的村长何大,家有150亩胶地,XX年收入20万元,用于生产性的投入是2万;勐罕镇曼景村委会曼桂村村民波的,家有胶地30亩,XX年收入8万,用于生产性支出5000元;格朗河乡苏湖村丫口老寨村民小梅,XX年收入1万元,用于生产性支出为1000元。无论收入高低,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占总收入的约1/10左右,全州人均支出2051元。二是在饮食与穿着方面,在农民收入逐年提高的条件下,农民生活状况不断改善,解决温饱后,在吃穿质量上,肉、蛋、鱼及其制品等消费比例得到提高,全州农民用于吃穿支出人均3066元。三是用在家用设备购置方面,农民在增收的同时,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吃穿消费,而开始追求更加舒适的现代生活方式,家用电器逐渐普及,且向高档化转变。人均支出为125元。四是在交通和通讯方面,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和通讯消费价位下调的双重作用,交通和通讯消费已成为农民消费的热点,全州农民用于交通工具、燃油和通讯工具等方面支出人均为399元。五是在医疗保健方面,随着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民政策的实施及力度的加大,农村医疗条件不断完善,农民对自身健康保健意识进一步增强,生病就医治疗状况明显改善,全州农民人均支出182元。六是在居住消费方面,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用于建房或购买维修、装修住房材料的支出等方面有所增加,农民人均支出640元。七是群众自愿集资用于公益事业上,如农村电网改造、改善饮水条件、修生产路与灌溉沟渠、建文明路等方面。八是在日常生活现金支出方面,用于娱乐、宗教活动、年节购买烟酒、互送礼金等支出不断升级,且呈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中等收入的家庭每年也达到5000元。

四、引导农民理性消费中的好经验

针对农村、农民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了教育引导力度,使大多数农民都把钱用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创造自己的美好家园,使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出现了一些理财能手,一些乡镇、村和个人都取得了比较好的经验。

(一)政府引导,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景洪市的勐罕镇,是最早富裕起来的乡镇。XX年勐罕镇引进香蕉种植以来,坝田种植香蕉的观念渐渐被农民接受,科学观念也得到了增强,加上橡胶价格持续上升,农民富裕了,手里有了很多的钱。针对农民手里的闲钱,如何引导消费,成为了镇党委政府的课题。XX年全国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大胆创新,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做出“政府做引导、农民唱主角”的决定,率先启动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富有勐罕镇特色的做法:积极引导农民集资建设村道公路、村内水泥路、篮球场、文化室等基础设施。截止XX年6月,通过“一事一议”筹集资金,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全镇已实现村村通路,35个村小组完成通达路建设,53个自然村完成村内道路硬化,45个村小组建有篮球场,有文化室35个,28个村小组建有村公厕,24个村小组建有村垃圾池,65%的村民完成改厕,38%的农户完成改厨,累计投资达到5100万元。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受到了省、州、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基础设施改善以后,生活卫生条件改善了,村民出行方便了,道路畅通了,也方便了与外界的沟通,村民的地价也得到了升值,反过来也给村民带来了经济效益。

(二)村干部积极想办法,培育新产业。勐海镇曼尾村党支部带领村民走种养结合之路,发展农村特色经济。曼尾村主要以粮食、甘蔗、茶叶为主要收入来源。为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党支部和村小组干部积极想办法找路子。XX年开始引导村民种植黑麦草,大力发展大牲畜养殖。在村干部的鼓励下,全村每年圈养肉牛140余头,养猪100余头。充分利用畜粪,引领村民走沼气建设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走“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目前,全村已建有沼气池98口,入户率86%,大部分村民都用上了节水卫生间,安装了太阳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他们还引进了一家企业种植名贵南药黄草,村民通过打工、接受培训等,不断提高对黄草种植技术的掌握。部分村民已计划在公司的带动下,发展黄草养殖,增加收入。除此之外,村党支部还带领村民,利用地理优势,发动村民经营烧烤,开办农家乐,开展多种经营,广开致富渠道,寻找新的致富商机。

(三)统一规划,建设新村寨。**旅游度假区曼龙枫村委会曼景法村,有40户人家182人。旅游度假区二期开发征用了村寨大部分土地,村民得到了政府的土地补偿款。拿到钱以后,村民不是拿来乱花,而是在村支书的带领下,统一思想,在规划的80亩民居用地上,请有关部门统一规划设计,打造了一个外形既保持傣族杆栏式建筑风格,内部设施、装饰、装修又符合现代理念,既能够接待游客吃住又能够提供观光服务的傣族民居新村。目前,该村正以鲜明的特色、良好的设施、一流的服务以及民族风情、民族传统文化吸引着世人。另外,勐海勐混镇曼蚌村委会曼弄村、曼广村、曼迈村,人均收入2900元,为了改善居住条件,自发的组成“老庚组”,以10户——20户为一组,利用农闲时间,以相互换工、借钱的互助形式,自己烧砖、自己备料,自己盖房,建设美好家园。目前这三个村2/3的村民都盖了新房。

(四)用于扩大再生产。勐海县勐阿镇嘎赛村委会城子村村民岩说勐,家有7口人,有劳动力4人,水田10亩,茶叶地10亩,甘蔗地6亩,占着临街的优势,盖了经营门面6间,年总收入5万元。XX年盖了新居,家有拖拉机,购了联合收割机一台,XX年买了稻谷剥壳机,参加农村民居安全保险。

(五)用于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勐海县格朗河乡苏湖村委会苏湖村小组村民巴图,家有6口人,2个小孩初中毕业。家有茶叶地50亩,XX年转让了20亩茶叶地,得总收入14万元。有了钱以后,他又投资办了一个茶叶粗制厂,当年投产当年就投入了运营,既加工自己茶地的茶,也收购本村的茶叶,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的模式。

(六)投资保险业务,为孩子的成长储蓄。勐海县格朗河乡苏湖村委会苏湖村小组村民小梅,是一对年轻夫妻带着1个孩子的家庭,有茶叶地7亩、水田4亩、甘蔗地7亩。由于丈夫有残疾,不能参加劳动,在一个冶炼厂谋利一份享受残疾人福利政策的工作,年收入有6000元,家里的农活只靠她一个人,一年到头也只能苦5、6千元。她为了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未雨绸缪,不管现在有多困难,她都给孩子买了中国人寿保险,每年交保险费920元。景洪市景哈乡莫南村曼坎河小组是个以胶、粮为主的村寨,人均收入较高,目前已有20多人参加了泰康人寿保险。

(七)投资储蓄,以防不测。大多数的村民,除了满足生产生活需求以外,多余的钱几乎都是存入银行。因为我国农村的生活保障还不完善,大部分村民还有忧患意识,积蓄专门谋划自己的健康和养老保障。同时也了解到,一些金融机构也在为农民群众提供储蓄知识的培训,为他们办理相关业务。勐海县邮政局主动为打洛镇曼山村农民办理邮政储蓄、银联卡业务,并现场演示刷卡业务,帮助他们提高理财能力。

(八)投资教育,着眼未来。基诺山乡巴亚村委会茶地村小组村长周白,年收入9万左右,收入来源为茶、胶和运输业。家有4口人,有2个女儿。他把收入的大部分都投资在女儿读书上,让她们接受良好的教育,目前一个女儿在昆明地质学院读书,另一个在本州职业技术学院大专班就读。他说:只要她们考得上,别说是读大学,就是读研、读搏,砸锅卖铁也要供,要让她们走出大山。

五、农民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州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我州农村群众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思想观念落后。突出表现在: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形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这严重制约了其思维能力和欣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品位的层次。也引发了当前部分经济快速发展的农村,出现了“小富即安”的思想,有了钱不知怎么花的问题。缺乏理财意识、风险意识和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据统计,我州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0%以上。全州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15年。而农民受教育年限就更低,导致了**州农民的“三低”(劳动技能偏低,文化素质偏低,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和“三缺少”(缺少懂技术、会种田的新型农民;缺少懂科技、会管理的青年农民;缺少农业企业家和掌握高技术的人才)。

(二)农民消费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农民消费偏重于物资,吃喝消费方面的支出比重仍然较大,而在医疗保健、文教娱乐、子女教育等精神建设方面的支出比重不足。

(三)相互攀比现象严重。比吃喝,遇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一些唯面子至上的不良消费现象严重,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很不协调。以南糯山村委会为例,XX年上半年由于茶叶价格攀升,农民的收入大量增加,当年就购买了各种汽车163辆(以轿车为主),出现了贷款购车养车的现象。今年茶叶价格低迷,茶农收入锐减,许多去年购置的车辆变成了家庭负担。有的已开始转卖崭新的小汽车,有的家庭车买来后甚至一天都没有开过。

(四)借节庆、红白喜事等大操大办、浪费钱财的现象在部份农村较为严重,尤以去年为甚。我州是一个多民族的自治州,各民族传统习俗根深蒂固,各种节庆、祭祀活动很多,且影响较深。一为婚嫁丧娶,据调查结婚摆酒席一般要延续2-3天,费用一般为2-3万元,有的甚至更高。二为生日满月,少则花数千元,多则花上万元。三为建佛塔、佛寺。傣民族全民信教,每年都有修建佛塔、佛寺之事。四为升和尚、赕佛等。五为各种节日,就傣民族而言,除了“泼水节”,还有开门、关门、赕佛、赕塔、祭寨门、寨心等。今年以来,由于收入减少,农村中上述一些非理性消费现象有所抑制。

(五)农民消费层次低、缺乏理财意识和能力。农村居民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以及自身缺乏相应的消费商品和消费知识,所消费产品档次低、质量差。对闲置资金的利用率不高,即使有更多的钱也是存入银行,靠利息升值,没有其它的投资意识。景哈乡莫南村曼坎河小组,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村党支部、村委会及小组干部在引导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美化村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他们也非常重视引导农民合理消费,如分批组织群众到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参观旅游、鼓励、支持农民参加泰康人寿保险等,但对于节余下来的资金,除了存银行外,尚无别的办法,主要原因是素质低。

(六)部分村民缺乏参与村寨公益事业建设的意识和积极性。部分收入增加的农民,吃喝玩乐舍得花钱,请客送礼舍得用钱,但对建设村寨的公益事业、建设自己家园的集资事宜就不积极。需要加以重点引导。

五、正确引导农民消费的几点建议

1、重视农村教育和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农民追求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加大教育、科技、文化、娱乐、旅游等非商品性消费的引导力度,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和档次。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引导农民将积累的财富用于投资新的产业发展,对产业提升和第二、三产业培育的投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3、加快新农村建设,努力优化农村消费环境。推进新村建设,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改善农民消费的环境,有利于改变农民消费倾向和消费方式,是启动农村消费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与此同时,各乡镇城管部门,要引导各村做好村寨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建设新村寨。

4、组织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到发达地区参观考察。针对先富起来的部分村民存在着“小富即安”的思想和盲目攀比享受等问题,以及村民也有外出学习旅游的愿望和能力的实际,根据自愿、自费的原则,组织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到发达地区实地考察。近年来,部分农民在收入增加后,已开始自发地组织外出旅游参观,但基本上是观光旅游,实际效果不大。如果统一组织,则可将观光与考察培训融为一体,在观光的同时组织参观考察一些发达地区的“名村”、“名镇”,并请当地的村干部介绍经验。通过实地参观考察,让村民找到差距,明确方向,树立富而思进的思想观念。

5、通过典型引路,大力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各少数民族大多有较强的进取心,这种进取心在一定场合通过“攀比心理”表现出来。对于这一心理,我们应该加强引导,使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可以在农村挖掘并树立一批新农村建设典型,对典型进行大力宣传和鼓励,并以此为契机,在全州广大农村掀起创建“文明村”的热潮,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6、对照社会主荣辱观,在农村开展一场移风易俗大讨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把以“xxxx”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对村民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讨论,明确民族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中哪些是好的,应该坚持,哪些是不好的,应该放弃。在此基础上,健全和完善村规民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组织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虽然全州部分农村群众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精神文化生活仍显得单调。而各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应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优势,以此为基础,就地组织各种文艺队,宣传队、表演队,并引导和扶持村民建设和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设备。立足自娱自乐,不断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总之,从**的实情来看,农民的收入将在未来的几年中快速增长,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指日可待。但是要摒弃一些陈规陋习,实现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科学理财、艰苦创业,理性消费则任重道远。必须从源头做起,提高文化素质,从基础教育抓起。

下载关于辽宁农民素质状况的调研报告(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辽宁农民素质状况的调研报告(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妇女儿童科学素质状况调研报告

    提高妇女儿童科学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儿童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整体水平。加快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提高我市妇女儿童科学......

    妇女儿童科学素质状况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提高妇女儿童科学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儿童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整体水平。加快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提高我市妇女儿童科学......

    县农民素质现状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成为时代要求,提高农民素质迫在眉睫。为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工......

    县农民素质现状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成为时代要求,提高农民素质迫在眉睫。为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工......

    关于辽宁建筑业调研报告

    关于辽宁建筑业调研报告 2011年6月21日—24日,江苏省住建厅副厅长兼省建管局长徐学军一行对辽宁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市场情况、沈阳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远大企业集团进行了......

    关于农民素质

    关于湖南省常德市修梅镇真武村农民素质的调查报告我的家乡是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修梅镇真武村,那是个比较落后的乡村,最近几年,我村的经济状况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好几户村民都建起......

    农民素质

    对 提 高 农 民 素 质 问 题 的 调 查 研 究对提高农民素质问题的调查研究一、 农民素质的含义农民素质主要包括农民的体质、知识、技能和品德等方面,体质主要指劳动者的身体......

    辽宁水污染状况研究

    辽宁水污染状况研究辽宁省主要水系有辽河、浑河、太子河、大辽河、绕阳河、大小凌河等,大中小河流有20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 000km2的干支流45条。全省有大中小型水库896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