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农机化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
**县农机化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2015年)
研究编制“十二五”农机化发展规划,是农机部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所需和任务所在。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农机化发展规划,事关全县“三农”工作和农机化发展大局。为制定好农业机械发展规划,进一步推进全县农业机械化
发展,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我们结合我县农村工作和农机化发展实际,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总体目标,科学制定2011年-2015年农机化发展规划。
一是大力发展环保节约型农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来源:好范文http://www.xiexiebang.com/),突出抓好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机械技术推广,加快整体提高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十二五”期间,计划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机600台,小麦免耕播种机700台,秸杆还田机1200台,深松深耕机械500台。到2015年玉米机收率达80%,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面积60万亩以上。
二是大力推广特色农业机械,促进现代高效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加快大棚电动卷帘机、大棚中耕机等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积极搞好花生、大蒜、棉花等经济作物机械示范推广。“十二五”期末,大棚电动卷帘机械化水平达到80%,花生、大蒜、棉花等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30%。
三是大力发展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拓展农机服务领域。“十二五”期间,计划再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50个,3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100个。
四是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农民和农机从业人员素质。“十二五”期间,计划培训农机从业技术人员1人次,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合格人员3000人。
五是加强农机安全管理,进一步提高依法管理农机水平。计划到2015年,全县建立16个农机安全示范乡镇,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挂牌率、年检率、驾驶员持证率均达到85%以上,全县不发生重特大农机安全责任事故。
第二篇:农机化发展未来五年规划
农机化发展未来五年规划
1、未来五年农机化发展的环境条件
未来五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国家加大扶持“三农”政策,使农业机械化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农业机械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⑴有政策支撑。一是国家减免农业税赋、完善土地承包经营、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等改
革政策,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农机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农机购置补贴由项目上升为国家“两减免、三补贴”的惠农支农政策,有效地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和投资农机化的积极性。
⑵有法律保障。国家颁布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确立了农业机械化的法律地位;《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了农机主管部门行使对拖拉机的安全监督管理职权;《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修订和完善,为农机化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推进了农业机械化管理依法行政的进程。
⑶有市场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在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要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补贴机型和范围,给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构建了以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农机化发展投入机制,农民购机热情和粮食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机市场需求剧增,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种日益增多、产销两旺。
2、未来五年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⑴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机械化全局。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政策、项目作用,强化农机管理部门的执法、调控、引导和服务职能,继续推进农机服务产业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全面提升全县的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为现代农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⑵基本原则
①、坚持以人为本,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出发点
农民和农业生产服务组织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体。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把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根本出发点。
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要求,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机化的基本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农机服务市场。大力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协作组织,建立起集体、股份合作、民营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机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农业机械社会化、市场化的运行模式,为加快农机化发展提供体制保证,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③、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大力推进农机科技创新
全面推进科技兴农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立足县情,把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技术作为农机化科技发展战略重点,满足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
⑶主要任务目标
全县重点发展3个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在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经营管理、提升服务上率先有所突破,实现粮食增产15%,降低农业生产成本20%,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0%,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5%以上,玉米全程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30%-40%,水稻全程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70%-80%。具体目标是:
①农机装备水平。到2011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55万千瓦,其中5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4,200台,占20%,万亩耕地平均动力达到3,100千瓦,拖拉机与机具配套比达到1:5,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8%,装备能力要达到实现农田作业全程机械化的要求。
②农机作业水平。到2011年,全县机械深松(深翻)、旋耕(灭茬)、播种、中耕、收获及后勤加工等农机作业项目中,精量播种占机播总面积的80%,机械植保作业面积占机耕总面积的80%,全县耕地实现3年轮翻一次,全县所用耕地基本实现机械播种。玉米机械化收获面积达到玉米种植面积的20%,推进机械收获全面推广。
③农机投入水平。“十一五”期间,县农机部门每年确保从上级业务部门争取100万元的国家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专项资金和农田作业用油补贴资金,并保证资金全部用于农机化建设上,农户每年自筹资金300—500万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机化基础设施。
3、重点建设项目
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
重点落实好中央和省级财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实施工作,争取中央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投入700万元,农民和服务组织自筹2051万元。
⑵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机装备推进项目
抓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机装备推进项目
第三篇: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全国煤炭工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主要发展目标
(一)煤炭生产。“十二五”末,全国煤炭生产能力41 亿吨/年,煤炭产量控制在39 亿吨左右。
(二)煤矿建设。“十二五”期间新开工建设规模7.4 亿吨/年,建成投产规模7.5 亿吨/年。
(三)企业发展。“十二五”末,形成10 个亿吨级、10 个5000 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
(四)技术进步。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
(五)安全生产。煤矿事故死亡人数、重特大事故起数比2010 年分别下降12.5%和15%以上,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8%以上。
二、生产开发布局
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总要求是“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即:东部(含东北)控制开发强度,维持现有供应能力。中部放缓开发增速,保障稳定供应。西部开发潜力大,提高供应能力,增加调出量。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全国煤矿企业数量控制在4000 家以内,平均规模提高到100 万吨/年以上。鼓励煤、电、运一体化经营,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二)有序建设大型煤炭基地,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加快陕北、黄陇、神东、蒙东、宁东、新疆煤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晋北、晋中、晋东、云贵煤炭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大型矿区。
(三)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提升小煤矿办矿水平。晋陕蒙宁甘新重点建设300 万吨/年及以上煤矿。停止新建30 万吨/年以下的高瓦斯矿井、45 万吨/年以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项目。
(四)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坚持安全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加强职业健康监护,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五)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促进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在内蒙古、陕西、山西、云南、贵州、新疆等地选择煤种适宜、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重点支持大型企业开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升级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先进技术产业化应用。
(六)推进瓦斯抽采利用,促进煤层气产业化发展。重点建设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产业基地,建成寺河、潘河、成庄、潘庄、赵庄等项目,加快建设大宁、郑庄、柿庄南等重点项目,配套建设沁水盆地南部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产业基地的集输管网。
(七)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矿区
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加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结合新农村规划建设,做好村庄搬迁。
(八)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煤炭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新技术推广应用、重大成套装备研制,提高煤炭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煤矿技术装备水平。
(九)发展现代煤炭物流,建立煤炭应急储备体系。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煤炭物流服务体系,提高煤炭物流效率,降低煤炭物流成本。加快建立全国煤炭应急储备体系,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多元发展、互利共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境外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深入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进一步拓展煤炭国际贸易。
第四篇: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二○一一年七月
目录
序言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1)
(一)发展成就..................................(1)
(二)主要问题..................................(三)面临形势..................................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三、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二)加强技术进步和创新........................(三)推进建筑节能减排..........................(四)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五)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七)深化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八)加快“走出去”步伐.......................(九)发挥行业协会作用.........................(2)(3)(3)(3)(4)(5)(7)(7)(8)(9)(9)11)12)13)14)14)
(((((序 言
规划范围。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三定”规定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本规划涵盖内容包括工程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建设监理、工程造价等行业以及政府对建筑市场、工程质量安全、工程标准定额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
规划背景。本规划是在我国“十一五”刚刚结束,“十二五”开局之际,针对建筑业制定的发展规划。
规划组织编制。本规划是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之一。编制工作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牵头,会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标准定额司,共同组织住房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工程建设造价协会等单位,在建筑市场、质量安全、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工程建设标准化、工程造价管理等7个专题规划基础上编制完成。
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发展成就
——工程建设成就辉煌。“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完成了一系列设计理念超前、结构造型复杂、科技含量高、使用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令世界瞩目的重大工程;完成了上百亿平方米的住宅建筑,为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做出了突出贡献。
——产业规模创历史新高。2010年,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5206亿元,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451亿元;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9547亿元;全国工程监理企业营业收入1196亿元。“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6%,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6.5%,全国工程监理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3.7%,均超过“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
——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6%左右,2010年达到6.6%。建筑业全社会从业人员达到4000万人以上,成为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加强。
——国际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期间,建筑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30%以上;2010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922亿美元,新签合同额1344亿美元。
——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效明显。“十一五”以来,许多大型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和管理体系,重视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的研究,突出核心技术攻关,设计、建造能力显著提高。超高层大跨度房屋建筑、大型工业设施设计建造与安装、大跨径长距离桥梁建造、高速铁路、大体积混凝土筑坝、钢结构施工、特高压输电等领域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监管机制逐步健全。“十一五”以来,政府部门出台了建筑市场监管、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定额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监管机制逐步健全,监管力度逐步加大,工程质量安全形势持续好转。
(二)主要问题
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建筑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发展模式粗放,工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偏低,管理手段落后;建造资源耗费量大,碳排放量突出;多数企业科技研发投入较低,专利和专有技术拥有数量少;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缺乏,一线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建设单位违反法定建设程序、规避招标、虚假招标、任意压缩工期、恶意压价、不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等情况较为普遍;建筑企业出卖、出借资质,围标、串标、转包、违法分包情况依然突出;建设工程各方主体责任不落实,有些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有些监理企业不认真履行法定职责,部分注册人员执业责任落实不到位,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政府监管有待加强。建筑市场、质量安全、标准规范和工程造价等法规制度还不完善,建筑业发展相关政策不配套;监管手段有待改进,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诚实守信的行业自律机制尚未形成。
(三)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基本建设规模仍将持续增长,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为建筑业“走出去”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十二五”时期仍然是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与此同时,建筑业也面临高、大、难、新工程增加,各类业主对设计、建造水平和服务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外部约束加大,高素质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不足,技术工人短缺,国内外建筑市场竞争加剧等严峻挑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以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建筑节能减排为重点,以继续深化建筑业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完善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为着力点,以技术进步和创新为支撑,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加强行业发展指导,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监管相结合。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加强政府对建筑市场秩序、质量安全的监管,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
——坚持行业科技进步与规模增长相结合。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逐步改变建筑业单纯依靠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注重提高队伍人员素质,提升建筑业的科技、管理、标准化水平,使行业科技进步与产业规模同步发展。
——坚持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发展相结合。适应国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展需要,引导企业合理调整经营布局和业务结构,拓展国内市场;加快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工程建设标准的支撑引导作用和工程设计咨询的龙头作用,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的对外工程承包能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坚持节能减排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节能减排,实现低耗、环保、高效生产;大力推进建筑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进绿色施工,发展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使节能减排成为建筑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坚持深化改革与稳定发展相结合。继续推进国有大型勘察设计、施工企业的改制重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完善工程建设法规制度,健全市场机制,保障建筑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促进建筑业稳定发展。
(三)发展目标
至“十二五”期末,努力实现如下目标:
1.产业规模目标。以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任务为基础,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全国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全国建筑企业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20%以上。巩固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
2.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基本实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健全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制度。培养造就一批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加强劳务人员培训考核,提高劳务人员技能和标准化意识,施工现场建筑工人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调整优化队伍结构,促进大型企业做强做大,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型工程公司和工程咨询设计公司。
3.技术进步目标。在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高速铁路、公路、水电、核电等重要工程建设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大型骨干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勘察设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其他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0.5%。特级及一级建筑施工企业,甲级勘察、设计、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建立和运行内部局域网及管理信息平台。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实现施工项目网络实时监控的比例达到60%以上。大型骨干工程设计企业基本建立协同设计、三维设计的设计集成系统,大型骨干勘察企业建立三维地层信息系统。
4.建筑节能目标。绿色建筑、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基本确立;建筑产品施工过程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C60以上的混凝土用量达到总用量10%,HRB400以上钢筋用量达到总用量45%,钢结构工程比例增加。新建工程的工程设计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达到100%,新建工程的建筑施工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全行业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5.建筑市场监管目标。建筑市场监管法规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清出、工程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等制度基本健全;工程担保、保险制度逐步推行;个人注册执业制度进一步推进;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基本完善;有效的行政执法联动、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市场各方主体行为基本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6.质量安全监管目标。质量安全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国建设工程质量整体水平保持稳中有升,国家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取得显著进步,建筑工程安全性、耐久性普遍增强;住宅工程质量投诉率逐年下降,住宅品质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好转,有效遏制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安全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到2015年,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2010年下降11%以上。
三、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1.支持大型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推进政府投资工程组织实施方式的改革,出台有关政策,引导推动有条件的大型设计、施工企业向开发与建造、资本运作与生产经营、设计与施工相结合方向转变;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从单一业务领域向多业务领域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实力。
2.促进中小建筑企业向专、特、精方向发展。通过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各方主体市场行为,拓宽中小建筑企业发展的市场空间。通过给予中小建筑企业相应扶持政策,提供融资、信息、政府采购优惠、培训等公共服务,促进中小型建筑企业向专、特、精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积极引导建筑周转材料、设备、机具等租赁市场发展。
3.大力发展专业工程咨询服务。营造有利于工程咨询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推进工程勘察、设计、监理、造价、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创新服务产品,提高服务品质,为业主或委托方提供专业化增值服务。
(二)加强技术进步和创新
1.健全建筑业技术政策体系。建立工程关键技术目录,完善技术成果评价奖励制度,总结、推广先进技术成果,继续加大“建筑业10项新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快制定推进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政策,完善相关激励机制。
2.建立完善建筑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通过开展战略联盟、战略合作、校企合作、技术转让、技术参股等方式,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形成专利、专有技术、标准规范、工法的技术储备,在工程建设中积极应用先进技术,提高工程科技含量,推进建筑业技术更新与创新。
3.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研究和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门窗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通用性、可置换性,以标准化推动建筑工业化;提高建筑构配件的工业化制造水平,促进结构构件集成化、模块化生产;鼓励建设工程制造、装配技术发展,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在一些适用工程上采用制造、装配方式,进一步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鼓励和推动新建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宅菜单式全装修交房。
4.全面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加强引导,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重点推进建筑企业管理与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和专项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涵盖设计、施工全过程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快关键信息化标准的编制,促进行业信息共享。运用信息技术强化项目过程管理、企业集约化管理、协同工作,提高项目管理、设计、建造、工程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促进行业管理的技术进步。
5.组织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研究。重点加强对建筑节能、环保、抗震、安全监控、既有建筑改造和智能化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推动重大工程、地下工程、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和住宅工程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建立技术研究机构和试验室,成为国家或地方某工程领域专项技术研发基地。
(三)推进建筑节能减排
1.严格履行节能减排责任。政府部门要认真履行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责任,着力抓好设计、施工阶段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和稽查。各类企业应当自觉履行节能减排社会责任,严格执行国家、地方的各项节能减排标准,确保节能减排标准落实到位。
2.鼓励采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和材料。建立有利于建筑业低碳发展的激励机制,鼓励先进成熟的节能减排技术、工艺、工法、产品向工程建设标准、应用转化,降低碳排放量大的建材产品使用,逐步提高高强度、高性能建材使用比例。推动建筑垃圾有效处理和再利用,控制建筑过程噪声、水污染,降低建筑物建造过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开展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等节能减排技术集成项目试点,全面建立房屋建筑的绿色标识制度。
(四)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1.完善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建立健全施工图审查、质量监督、质量检测、竣工验收备案、质量保修、质量保险、质量评价等工程质量法规制度。研究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和项目部负责人带班、隐患排查治理和挂牌督查等安全监管法规制度。逐步形成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工程建设需求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和技术管理的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加快技术创新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不断完善建设工程安全性、耐久性以及抗震设防、节能环保的工程建设标准。
2.严格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及质量检测、施工图审查等有关机构的质量责任,落实注册执业人员的质量责任,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政府主管部门及质量监督机构要加强质量监督队伍建设,切实履行质量监管职责,督促企业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法规制度。强化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的监管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层级的监督检查,确保建筑施工安全。
3.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效能。全面推行质量安全巡查制度,逐步建立以质量安全巡查为主要手段、以行政执法为基本特征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建立市场与现场联动的监管机制,实行市场监管和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积极推行分类监管和差别化监管,突出对质量安全管理较薄弱项目的监管,突出对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的监管,突出对质量安全行为不规范和社会信用较差的责任主体的监管。积极推进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建立工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工程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增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针对性。
(五)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1.加快法规建设步伐。出台《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法规,明确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责任,遏制建设单位违反法定建设程序、任意压缩工期、压低造价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打击承包单位转包、违法分包行为。推进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执业制度建设,落实执业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2.进一步健全市场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度,制定招标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考核管理办法,推行电子化招投标。加强合同管理,修订出台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服务等标准合同范本,出台施工承包合同监管指导意见。完善企业市场准入标准,强化企业的现场管理能力、质量安全和技术水平等指标考核,修订出台建筑业企业、工程勘察资质标准。进一步完善工程监理制度,修订工程监理规范,开展工程监理项目标准化试点。加强施工许可管理,修订《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全国统一的企业和注册人员诚信行为标准,健全诚信信息采集、报送、发布、使用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建设工程担保、保险制度。
3.加大市场动态监管力度。制定全国统一的数据标准,健全企业、注册人员、工程项目数据库,实现互联互通,建立建筑市场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对不满足资质标准、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和个人,依法及时实施处罚,直至清出建筑市场。加强建筑市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效能。督促地方有关部门加强对建筑市场的动态监管,定期汇总通报各地监管情况,加强对地方检查执法情况的监督。
(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1.优化行业人才发展环境。积极引导企业制订人才发展规划,重视对建筑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以专利技术和发明或其他科技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组织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加强企业与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引导和支持后备人才的培养,鼓励和支持专业培训机构为企业培养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
2.加强注册执业人员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注册执业人员的法律责任,增强其执行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的自觉性,发挥其在控制质量安全、规范市场行为中的独立性及中坚作用。加强注册执业人员法律法规、业务知识、职业操守等方面的继续教育,不断提升执业人员素质和执业水平。
3.加强施工现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制定发布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等专业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明确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位要求,加大培训力度,先培训后上岗,提升专业人员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4.建设稳定的建筑产业骨干工人队伍。建立健全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建筑农民工培训工作,构建适应建筑业行业特点和要求的农民工培训体系。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建筑业从业人员岗位培训;重点依托建设类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建筑劳务基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依托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开展安全生产、职业道德、标准规范培训;推进建筑行业职业技能证书、培训证书的持证上岗制度。推行建筑劳务人员实名管理制度,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政策,探索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形成稳定的新型建筑产业骨干工人队伍。
(七)深化企业体制机制改革
1.推进国有建筑企业改制重组。加强对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引导企业通过产权转让、增资扩股、资产剥离、主辅分离等方式推动改制。全面落实国家有关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各项优惠政策,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大型建筑企业重组,实现强强联合。推进中小国有建筑企业股份制改革,优化和完善产权结构,增强企业活力。国有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基本完成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建立体现技术要素、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的企业产权制度。
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建筑企业。进一步落实国家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引导非公有制建筑企业创新发展理念,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改进经营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将非公有制建筑企业纳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支持体系,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按照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思路,鼓励非公有制建筑企业以投资、建设、运营等方式进入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等领域。鼓励集体建筑企业在界定产权的基础上改制为非公有制企业。
(八)加快“走出去”步伐
1.完善相关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订《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配套政策,规范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市场行为,推动对外承包工程有关税收、信贷、保险、担保等扶持政策落实。加快中国工程建设标准的翻译,加强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合作,推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进程,为加快对外承包工程发展奠定基础。
2.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引导企业选择优势领域、重点区域,大力开拓对外承包工程市场,加快工程设计企业“走出去”步伐,形成资金、设计、建造、设备综合优势,带动设备、建材出口。鼓励我国建筑企业以合资、合作或者投资收购等方式,在当地成立企业,有效利用当地资源拓展业务领域。
(九)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服务、沟通、自律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机制建设,通过行业自律公约、信用档案、信用评价等措施,大力倡导企业的诚实守信行为准则,形成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鼓励行业协会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行业、企业诉求,参与相关法律法规、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制定,参与有关标准和行业发展规划、行业准入条件的制定。支持行业协会开展培训、科技推广、经验交流、国际合作等活动。引导协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增强凝聚力,提高社会公信力,使行业协会成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社团组织。
第五篇:陕西省盐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陕西省盐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盐业直接关系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推进陕西盐业体制改革、保障合格碘盐供应、巩固消除碘缺乏危害成果、加快盐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时期。根据省委《关于制定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结合我省盐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十一五”期间,我省盐业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食盐专营管理体制和管理法规,强化盐政管理,确保合格碘盐供应,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促进了全省盐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实行盐业体制改革,理顺行业管理。2007年,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盐业体制改革的通知》(陕政发[2007]43号)精神,组建了国有独资企业陕西省盐业总公司,整体上划市、县盐业公司,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分级经营、独立核算”,整合全省盐业资源,规范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建立了全省盐业统一大市场,为调整经营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保证食盐供应提供了体制保障。2010年,陕西省盐业总公司资产总额达75953万元,上缴税金4086万元。
(二)强化盐政执法能力,维护食盐市场秩序。进一步完善盐业管理法规,强化盐政执法能力;依法加大对私盐贩销的打击力度,五年来查获盐业违法案件8011起,净化了盐业市场,规范了盐业经营行为。不断加强碘缺乏危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十一五”期间,近3000万人受到教育,增强了广大群众食盐安全和自我防范意识。
(三)加强食盐质量安全管理,创新碘盐供应模式。制定实施《陕西省盐行业质量检测办法》、《食盐安全责任制》,健全了省市县三级食盐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创建食盐安全示范村活动,建成食盐安全示范村188个,食盐安全村604个。榆林市实行“碘盐配给制”,把合格碘盐供应工作纳入惠民工程。目前,全省碘盐覆盖率从2001年的97.89%上升到2010年的99.79%,碘盐合格率从91%上升到99.19%,合格碘盐食用率从90.4%上升到98.98%,均超过国家规定90%的标准,位居全国前列,为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实施盐业经营许可制度,确保食盐市场供应。严格审查经营资格,加强《食盐批发许可证》、《食盐准运证》和《食盐定点生产许可证》的管理。全省认定食盐批发企业108家,食盐零售网点5.8万个,形成了覆盖城乡的三级食盐供应网络。同时,建立食盐储备应急管理体系,确定8个省级食盐储备点,落实1.71万吨成品盐储备和0.19万吨货币储备计划,增强了政府对食盐市场的调控能力。“十一五”期间,食盐年销量达24.88万吨,比“十五”期间增长15.56%,完成计划年均105.31%。
(五)规范盐资源管理,服务盐化工产业发展。随着陕北岩盐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省盐务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报请省政府同意并发布了《关于加强盐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意见》(陕政办发[2007]99号),有效规范了盐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履行对盐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的职能,先后对中盐榆林盐化有限公司一期8万吨、二期60万吨、榆林华龙盐化科技有限公司60万吨、榆林华瑞盐化有限公司60万吨真空制盐、陕西金田盐化有限公司氯酸钠等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并报请省政府获得批准。通过参股积极参与中盐榆林盐化有限公司真空盐项目建设。
(六)坚持以盐为主多元化发展,不断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为了适应国家盐业体制改革,增强行业自我发展能力,调整产品结构,转变经营方式,提出并实施“以盐为主、多元化发展”战略,积极开展非盐商品经营,扩大市、县公司经营规模。2010年,全省盐业系统多元化经营收入达3.03亿元。
过去五年,我省盐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观念陈旧,缺乏创新动力,市场经营意识不强;冗员过多,效率低,缺乏企业管理、物流营销方面的专业人才;经营单一,县级企业亏损严重,职工收入偏低;盐业企业基础差、底子薄,仓储设施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无力修缮和改造,难以承担食盐存储周转任务。据统计,全省盐业系统仓库使用年限在30年以上的库房占56.6%。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西部强省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盐业经济关系国计民生,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发展,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提高全省盐行业的生产经营和服务水平。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着新突破,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盐品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特别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给我省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从岩盐资源看,陕北奥陶纪岩盐资源丰富,北起神木尔林兔陕蒙交界,南到延安,西至靖边,东到佳县,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预测储量约6万亿吨,仅在榆(鱼)米绥盐化工产业园区已探明储量8852亿吨。合理开发利用陕北岩盐资源,大力发展盐和盐化工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实现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盐化工发展趋势看,聚氯乙烯、纯碱、烧碱工业快速增长,对原盐的需求猛增,必将促进陕北岩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陕西盐业经济的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国家盐业体制改革,对基础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我省盐业来说,是一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因此,准确把握盐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始终把食盐安全和保障合格碘盐供应、巩固消除碘缺乏危害成果放在第一位,既是应对食盐专营体制转轨的需要,更是保持我省盐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需要。只有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实现专营向市场的转变,着力破解经济规模小、经营品种结构单
一、职工收入低的突出问题,陕西盐业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创造参与市场竞争的新优势,实现转型发展的新目标。
三、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快转变盐业经济发展方式,以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为宗旨,保证合格碘盐供应和食盐安全,优化盐品结构,发展多元化经营,积极培育盐化工产业集群,着力促进陕西省盐业总公司走市场化、网络化、集团化发展的新路子,为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创新体制。“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深化垄断行业改革”,食盐专营体制将向市场化转变。盐业发展必须着眼改革大局,解放思想,转变思路,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加快向市场化转变步伐,实现成功转型。
——坚持转变方式、调整结构。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这是“十二五”时期盐业经济发展的主线。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开发利用岩盐资源,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逐步形成一批实现规模生产的特色产品。
——坚持质量第一、保障供应。食盐生产和供应是盐品经营的重点。一要加强市场监管,保证食盐质量安全;二要保证充足的货源和必要的储备,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加强食盐安全体系建设,加大盐政执法力度,严格执行《食盐安全责任制》和《陕西省盐行业质量检测办法》,不断提高合格食盐供应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坚持科技兴盐、人才强企。依靠科技振兴盐业,依靠人才做强企业,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和引进人才,重点扶持有实力的企业开发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产品,积极发展盐化工系列产品,着力提升盐业经济的整体效益。
——坚持以盐为主、多种经营。继续做大食盐产销主业,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依托盐业系统的资源、技术、网络优势,发展多元化经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产品门类更加齐全。
(三)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省盐业发展要以持续实现消除碘缺乏危害为宗旨,以加强盐业市场管理、确保食盐安全、建立盐业现代物流体系和盐化工产业集群为目标。
1、继续保持对涉盐违法案件的打击力度,保持食盐市场的良好秩序,碘盐“三率”达到95%以上。继续深入宣传盐业法规和碘缺乏危害防治知识,力争使受教育的人不低于3500万人次,提高广大群众食盐安全和防范碘缺乏危害意识。
2、深化盐业体制改革,组建陕西省盐业集团,建立新型食盐市场供应网络。到2015年,全省盐品年销售总量达到33万吨,其中,多品种盐2万吨。批发企业人均销售盐品300吨。
3、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制盐生产能力。力争“十二五”末,全省制盐能力达到270万吨,盐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8.91亿元。
4、确保主营业务稳定增长,增加非盐产业经营收入,提高盐业企业市场竞争力。2015年,全省盐业系统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其中盐品销售收入12亿元,其他经营收入10亿元;资产总额达到12亿元,净资产5亿元。
5、加快陕北岩盐资源开发,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积极推进盐化工发展。“十二五”期间,协同有关部门制定全省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参股等形式,积极参与开发陕北盐及化工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陕西盐业。
6、加强全员培训,吸纳和引进人才。有组织、有计划的做好人员培训、分流和安置,积极吸引经营管理人才,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十二五”末,全员培训率达到100%,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达到15%,职工平均收入达到全省社会平均水平。
四、建设盐业现代物流体系,确保合格碘盐供应
(一)建设食盐物流配送中心。实现食盐分装集中化、销售网络化、流通配送化、经营连锁化、管理信息化,形成集盐品和非盐商品生产、分装、仓储、配送、结算、信息处理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
重点建设省级食盐物流中心和食盐储备库项目、市级配送中心项目。省级食盐物流中心,计划投资1.4亿元,总建筑面积1.81万平方米,2012年底投入使用。计划投资5.98亿元新建、扩建省级食盐储备库和在宝鸡、咸阳、渭南等8个市各建一个食盐储备中心库,县级建设中转库,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以省级食盐物流中心为龙头,构建集盐政管理、食盐配送、财务结算为一体的食盐储运配送体系。
(二)构建食盐分销连锁网络。创新服务,减少转批环节,按照经济区划直达配送食盐。重点建设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省贯通、村户相连、控制终端的食盐分销连锁网络系统。“十二五”期间,投入4.24亿元,建成24个市级连锁店、200个县级连锁店、2000个乡镇级连锁店、5万个村级连锁店;建设统一系统标准、统一编码体系、统一数据接口、统一开发软件、统一计划管理,集成决策支持系统(DSS)、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人力资源管理(HR)和办公自动化(OA)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实现全省食盐销售统一管理、统一配货、统一服务,将合格食盐快捷、安全地配送到消费者手中。
(三)大力发展非盐商品经营。依托食盐分销连锁网络的资源优势,开拓经营领域,扩大经营规模,以盐为主,多元化发展,重点增加非盐商品经营,提高企业综合实力。
一是积极开拓多品种盐市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重点开发调味盐、营养盐、洗浴盐、洗涤盐四大系列盐产品,力争全省盐系列产品品种增加到20个、规格60个,多品种盐销售额占到盐品总销售额的6%以上。
二是盘活存量资产,增加非盐商品经营。重点选择调味品类、糖酒类、日化类、小百货等与盐品经营相关度较高、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和盐品并项流通,增加就业岗位,扩大经营规模,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盘活现有土地、房屋、仓储等有形资产;积极发展仓储式批零业务,发展第 三方物流,形成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三是扩大包装服务,延伸物流价值链。集中力量办好现有包装公司,采用新型材料、先进技术发展新型包装,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满足社会多样化包装需求,将包装公司发展成为陕西包装行业的龙头企业。
四是培育盐湖养殖,开发盐文化旅游资源。以定边“三五九”旅打盐旧址为中心,开发集观光、红色文化教育及娱乐为一体的“盐湖生态旅游业”;以子洲县马蹄沟十里盐湾为基地,开发传统制盐旅游项目。
五、科学开发和利用岩盐资源,合力打造盐化工产业集群
陕北地区岩盐资源富集,盐化工产业初具规模。“十二五”期间,要继续依法加强岩盐资源的统一管理,按照岩盐资源开采科学化、加工利用园区化、生产过程无污染的要求,合理确定采矿井位,认真做好项目审核、审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高附加值、清洁生产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盐化工项目,为发展盐化工产业集群提供全程服务,推动我省盐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食盐储备和市场监管制度,确保食盐安全供应。要继续认真贯彻《食盐专营办法》等盐业法规,加强盐政管理,堵源截流,端窝打点,杜绝假冒伪劣食盐和私盐流入市场。建立健全食盐储备管理体系,切实做好食盐储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食盐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保证食盐供应安全。广泛开展盐业法规和碘缺乏危害防治知识宣传活动,积极推广食盐配给和食盐安全示范村的成功经验,确保合格食盐供应,为实现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盐资源统一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省盐务局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全省盐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强化对盐资源的管理。抓住发展盐化工的历史机遇,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开发利用岩盐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严格执行产业政策,积极调整盐业产业结构,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采用兼并、联合、重组、收购等多种形式,扩大现有企业产能,延长产业链,提高岩盐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三)推进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制盐和盐化工企业加大科技开发投入,建立研发技术中心,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争取国家、省科技专项计划及科技基金,重点围绕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科技攻关项目,组织科技攻关,解决盐业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探索建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产业发展模式。利用岩盐资源的盐化工项目,积极采用卤水直供或液体盐作原料,降低能源消耗。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广先进工艺技术,提高氯化氢气体、废盐水、电石渣等“三废”的综合利用,坚持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使盐业项目建设和生态建设同步发展。
(四)实施品牌战略,开拓系列盐品市场。进一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严把盐品卫生安全关,搞好盐品营销服务。以一流质量和服务,提升“冰凌”品牌形象,提高“冰凌”品牌知名度,争创中国名牌称号。发展多品种营养盐,增加食盐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在确保合格碘盐供应的前提下,增加非盐商品经营的资金投入,发展非盐商品经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五)扩大招商引资,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扩大对内对外和同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争取和落实省财政对省级食盐储备库建设项目、现有仓储设施维修改造项目、盐业物流体系建设项目和盐业体制改革的资金投入。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扩大对制盐和盐化工项目的投入。开展银企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增加盐业贷款,支持盐业经济发展。
(六)加强人才教育培训,优化人才配置结构。建立人才培养、引进、交流和使用制度,把科技兴盐、人才强企落到实处。大力推进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借鉴国有企业改革和粮食系统改革的成功经验,争取政府出台盐业体制改革人员分流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减少冗员,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科学合理设置职位,明确职责,实施岗位与人员的分类管理,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选拔、考核、培养、引进、配置、激励、监督约束和任职资格认定的管理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专业培训,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制。引进急需的企业管理和技术研发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加快建设一支懂技术、善管理、会营销的复合型盐业人才队伍。创建学习型企业,营造学业务、学管理的氛围,鼓励职工参加国家学历考试和专业技术资格认证考试,县级以上公司领导参加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逐步实行持证上岗,以岗定薪,为职工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七)组建陕西省盐业集团,提高盐业资源配置效率。在省盐业总公司的基础上,通过参股、兼并等方式吸收定点生产企业,组建产供销一体化的股份制陕西盐业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集团,实行一级法人管理。健全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实现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积极适应盐业体制改革和完善发展盐业市场的要求,提高集团公司运营效率。要用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盐业,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盐业,要用现代经营形式提升盐业,促进盐业生产经营标准化、规模化,实现我省盐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