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XXXX乡经济发展的思考暨扶贫调研报告XX
关于XXXX经济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博孜墩乡党委、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为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全乡各族干部群众克服困难,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农牧民传统观念、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与全县兄弟乡(镇)相比,今日博孜墩乡经济发展依然滞后,特别是基础设施条件亟待改善;农牧民生活水平依然低下,特别是脱贫致富步伐亟待加快。为切实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而推动发展、加快发展,带领农牧民早日脱贫致富,乡党委、政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拟定了未来发展思路和主要措施。
一、博孜墩乡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博孜墩柯尔克孜民族乡地处天山山脉南麓、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境内,四面环山,交通不便,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00余公里,是全县最偏远的一个边境乡。全乡总面积117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4万亩,草场155万亩;总人口1100户4545人,其中柯尔克孜族1500余人,是全县唯一一个柯尔克孜民族乡。由于人均耕地少、山区土地贫瘠、年均气温低,农作物主要以小麦、苜蓿、玉米、洋芋等耐寒低效作物为主,农牧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畜牧业,是一个传统的牧业乡。同时,受生态环境、自然条 —1—
件的影响,历年来,博孜墩乡洪水、冰雹、雪灾、冻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和农牧民生活带来严重损失,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也使其目前仍属自治区级插花贫困乡。
2009年,面对严重的雨雪、冰冻、冰雹等自然灾害,面对“7·5”事件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中共博孜墩柯尔克孜民族乡第八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精神,团结带领全乡各族干部群众,克服重重困难,妥善应对各种挑战。按照增粮食、强畜牧、改庭院、促旅游的基本思路,加快以有机羊、草原鸡、洋芋为重点的三大基地建设,加快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了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49万元,其中种植业421万元,畜牧业390万元,林果业2万元,二三产业36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105元。
二、造成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
(一)自然条件差,灾害频发,种植业生产损失严重。博孜墩乡地处山区,多为山地,人均耕地少,且土地贫瘠,受山区年均气温低的影响和制约,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洋芋、油菜为主,种植结构单一,产量较低,效益较差。同时,受山区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影响,历年来,洪水、冰雹、雪灾、冻害等自然灾害频发,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导致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种植业特别是小麦、油菜等地上作物受损情况严重。
—2—
(二)干旱少雨,草场退化,畜牧业发展举步艰难。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和山区冬季降雪减少的影响,博孜墩乡天然草场退化逐年加快,草畜矛盾十分突出,现有草场载畜量逐年减少。同时,由于农牧民经济困难,导致冬季饲草料储备不足,牲畜掉膘情况严重,市场竞争力较弱。
(三)农牧民文化素质低,思想守旧,对新的就业观念和助农增收新知识、新技术接收滞后。博孜墩乡农牧民世世代代居住在山区,以放牧为主,就牧而牧的传统观念较强,思想落后封闭。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在宣传动员和帮助农牧民解放思想、转变传统观念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自“两基”教育工程实施以来,我乡绝大多数农牧民都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对未完成义务教育农牧民也开展了扫盲培训、科技培训等,但农牧民的文化素质总体上仍然比较低,而传统观念却根深蒂固,导致农牧民不愿意走出山区、不愿意放弃传统生产生活习惯,难以接收新的就业观念。同时,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牧民群众很少与外界交流,思想比较落后,受地域限制和经济条件影响,导致农牧民对助农增收致富的新知识、新技术难以吸收和运用。
三、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2009年9月下旬以来,乡党委、政府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立足博孜墩乡实际,理清了2010年和“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思路,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 —3—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稳粮食、强畜牧、上林果、抓项目、促旅游的基本思路,加快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按照以上发展思路,科学确定了2010年主要预期目标,即:年内完成经济总收入917万元,同比增长8%,其中种植业451万元,畜牧业425万元,林果业2万元,二三产业39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285元,增加180元。
为实现以上目标,主要措施是:
(一)以稳粮食为重点,调整优化种植业。重点在强化投入、强化管理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增加农民收入。2010—2015年期间,全乡13000亩耕地中,粮食面积稳定在5000—5500亩,保证人均1亩粮,实现粮食生产自给有余,农民不吃国家返销粮;种植饲草4000—5000亩,为发展畜牧业打好基础,保证牲畜安全越冬度春;充分利用山区气候、土壤等自然优势条件,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把洋芋面积稳定在1500—2000亩之间,每年再发展1000亩左右的油菜等其他经济作物。同时,在农牧民庭院内积极发展大蒜、恰马古、胡萝卜等作物,定植或改接品质优良的杏树,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增加农牧民庭院经济收入。大力推行农业政策性保险,增强农牧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以生态驴为重点,做精做强畜牧业。坚持走质量效益型的路子,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继续抓好绒山 —4—
羊、细毛羊2大品种发展,巩固多年来牲畜品种改良成果。认真落实国家退牧、禁牧、休牧政策,分阶段完成禁牧、休牧任务。结合草场退化严重的实际,按照逐年压缩的原则,每年按10%的比例对牛羊等传统畜群总量进行压缩,增加出栏量,缓解草场压力。在此基础上,紧紧抓住三胶药业大量收购驴皮及小驴、驴肉市场前景看好的机遇,充分发挥山区自然环境优势,把优质驴作为今后畜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从2010年开始整乡推进驴的养殖,全乡1100户农牧民每户养殖2—3头,通过3年时间实现人均1头驴,使优质驴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新亮点。通过增加牛羊出栏量,压缩畜群总量,为优质驴的发展提供草场容量,并保证畜群总量稳中有降,使山区草场逐年得到自然修复。同时,抓住土鸡市场看好的机遇,积极发展草原鸡,打造绿色品牌,培养一批特色养殖大户。切实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全面实行产地检疫,确保不发生可防性重大动物疫情。
(三)以种杏树为重点,发展特色林果业。紧紧抓住周边拜城已建成杏深加工厂的有利时机,利用山区杏子比其他地区成熟期晚2个月左右、色泽鲜美、口味甜美的特点,化气候、地理劣势为农牧民增收优势,打时间差和价格差,大力发展以杏树种植为主的特色林果业,把生态杏作为农牧民增收的后备产业来推进。计划一期用3年时间建成5000亩杏园,其中2009年秋已种植1500亩,2010年发展2000亩,2011年发展1500亩;二期根据整体情况,确定发展规模。
—5—
(四)以抓项目为重点,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开展2010年及“十二五”期间项目梳理、编报工作,目前已完成生态杏、优质驴、防渗渠、草场围栏、牧民定居、无电户照明用电、村级道路建设、卫生院改扩建、柯族小学教学改革等7大类30余个项目可研编制,其中防渗渠、道路建设等部分项目已上报并通过地区、自治区审批,并从2009年起陆续开始实施。同时,积极争取兴边富民资金、财政扶贫资金、政策性扶贫资金和社会扶贫资金,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住阿克苏市对口扶贫博孜墩乡和地直、县直对口帮扶的机遇,建立一批科学、可行、增效的扶贫项目库,主动抓好扶贫项目对接工作。
(五)以生态游为重点,发展特色旅游业。依托温宿大峡谷的开发,打造大峡谷——阿合布拉克村生态游——博孜墩村古墓游——柯尔克孜民俗风情游黄金线路,在大峡谷、阿合布拉克村、博孜墩村设立有机羊手抓肉、草原鸡特色小吃点和布单刺绣民族工艺品等专卖店,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
中共博XXXXX乡委员会
2009年12月8日
—6—
第二篇:某乡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对xx乡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
xx乡,历届党委、政府,根据当时国家的政策和生产力发展实际,结合乡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结构调整和招商引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小城镇建设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人民群众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在乡第十一次党代会上,乡党委、政府提出:“大力实施‘科教拉动,开放带动、民族推动,产业促
动’战略,稳定传统农业生产,突出发展林业、畜牧、中药材、劳务等四种经济”,这将对我乡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推动力。但是,由于我乡地处山区分散,交通不畅和生产方式的单一,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形成规模,严重制约了我乡经济的发展,要求得xx乡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必须研究我乡实际,制定发展方略。
一、求发展,交通先行
xx乡属边远乡,又是一个边界乡。地处我县东部距县城45公里,与我县中寨、洞坪、米贝及芷江县杨公庙、梨溪口、大洪山接壤。经济要发展,就必然要加大周边市场贸易,交通不畅就成了制约我乡经济发展的瓶颈。我乡与临乡的中寨镇缺乏相通的公路,而要打通,仅4公里之遥即拉通xx乡姑巴溪至中寨勾溪公路,该公路拉通,不仅有利于两乡间的边贸交通,也利于xx过中寨通贵州,对xx乡经济发展是不可低估的。我乡与芷江的梨溪口公路相接,也仅4公里远,接通这条公路,不仅可以搞活天雷市场,还有利于把梨溪口水库和天雷山林场天然氧吧联为一体,开发避暑休闲旅游资源,对我乡经济发展也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还有实施公路硬化,提升公路质量,提高运行速度,节省时间,减少能源消耗,这对我乡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禾比公路硬化已经实施并即将竣工,天槐通畅公路已经完工,拉开了我乡硬化公路序曲。力争xx至米贝公路挤进通乡硬化公路项目,予以实施,这极大地提升了沿途黄阳、酉溪、土六坪、新江、雷家田、天雷、槐口八个村的交通质量,对xx乡经济发展是不可限量的。同时,利用通畅公路政策和调动群众并争取外援,力争实施禾召溪至茶山公路、土六坪接口至姑巴溪公路,沈家桥至腿溪,还有小秉溪主干道,黄阳主干道,酉溪主干道的硬化,实现全乡通村公路硬化,带来不仅是交通的提速,而且是全乡经济发展的提升。因此,乡党委、政府应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为xx乡经济发展夯实交通基础。
二、宜林养林,保护好生态,为打造生态旅游乡奠定长远基础
林木乡是xx乡的又一个特点,xx乡全乡森林覆盖率83%,林地面积104903.7%,活木蓄积量255124立方米,是全县最大的林木主产乡。xx乡这一个山区乡,因山地面积广,土质肥沃,有丰富杉、松、竹及杂木资源。林业为苗乡人民增加了收入。但是,大量的林木因出卖原材料,加上木材生意人获取丰厚利润,农民得到收入并不多,同时,农民受眼前利益趋使,林木养得少,而杀鸡取卵式的砍伐,造成了森林巨大破坏。xx乡唯有的林木乡的优势逐步丧失。xx乡在林木上要做到全乡一盘棋,沿公路附近,及大宗水源生态林应该蓄林,要伐,也只能间伐。其它林地也应以封山育林为主,要采伐要有计划性,要确保森林覆盖面保持一个水平,活木蓄积量也要保持一个水平。不仅是一个乡在森林覆盖率和活木蓄积量要保持一个水平,就是一个村、一个组的森林覆盖率和活木蓄积都要保持一个水平。对于那些因滥砍造成的残次林,亩活木蓄积率低的林有计划全砍后及时造林。对于残次林砍伐要结合这些林地土质气候等特点,进行林种改造,提高单位林地林木效益。只有养好了林,确保了我乡林木优势和生态环境,才能够确立我乡生态旅游乡的定位。
三、立足山地资源,搞好产业结构调整,放大资源效应
xx乡不仅有丰富竹木资源,更有丰富野生中药材、野果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发展我乡经济,也是值得研究并规划实施的。
我乡楠竹、白竹、石竹笋都有较好的资源,但都缺乏规模和原材料加工升级,价值不高。白竹被当地群众用来编织箩筐出卖,相对地提升了竹子的价值,而楠竹和石竹笋都只能纯粹卖原材料,价值得不到提升。因此,在竹业上,还有很多文章可做,一是应该上规模,有楠竹、白竹的村应扩大规模,增加规模效益;二是引进资本和技术对竹、竹笋进行加工升级,提升价值。就野生中药材、野生果品而言,我乡品种繁多,品质优。隆回人就到我乡购野生金银花根用于开发,现在,我乡在外地谭仕堂带动下,有了两片金银花基地,但规模还是没有上去。别人就能够发现野生猕猴桃可以食用,而进行人工种植,并实行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形成产业。我们有着丰富的野生果子、野生中药材,完全可以去开发,使之形成自己的产业。倘若,野生大血藤、马眼珠、地瓜,红豆杉果开发出来,不是很有市场前景,不是也可以带出一种产业吗?还有象山岔骨、铁灯台、马蹄香、四两麻、节骨茶等中药材开发不是也有很大潜力。充分利用我乡的野生果子和中药材资源开发,走人无我有的开发之路,并将它做大做强,就不失为我乡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之路,在山地开发上,我们还可以对已产生效益的产业,是就地开发出来的好,还是外地引进的也好,积极倡导,扩大规模,形成品牌,提高效应。象已有一定规模的中药材金银花,还有红秀辣椒、西瓜等,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和产业,也是有作为的。
四、引进科学技术,发展传统产业
当大量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劳务经济带来
效益的另一极,传统产业大量分流出去,传统产业却因生活的必需,也彰显出了重要作用,去年下半年,肉价近乎成倍增长就是佐证。象种植业、畜牧业,这两大产业在我乡既有它薄弱的地方,那就是从业的青壮年劳动力少了,规模有呈减少的趋势,但也有它的机遇性,一是国家政策支持,继取消屠宰税、农业税、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后,国家又推出一系列的助农措施即粮种补贴、粮食直补、能繁母猪补贴、油菜补贴,还有农机具补贴,在政策上对传统农业发展创造了宽松环境,提高了效益;二是大量劳力外出,腾出和闲置了大量土地,同时国家土地和林权制度改革,对土地使用流转提供了政策保障,小型农机具的发明,又为山区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三是大量新品种、新科技成果为传统农业提供了科学保障,有利于产业发展。因此,积极学习科学技术,提高传统产业种植和畜牧业技术含量,大力发展传统种植业和畜牧业,也是我乡产业经济发展可取之路。
五、全面规划,启动民间资本,用活金融资本,搞好xx乡小城镇建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日趋强烈,通过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人们手里有一定积蓄,小城镇建设有了市场需求。因此,充分启动民间资本,利用金融资本,为我乡小城镇扩容提质,既利于xx乡小城镇建设,又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居住生活的需要。也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市场繁荣。现在是一方面集镇上有一些土地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另一方面,一些从事个体经营的个体工商户迫切需要改变狭窄的经营、居住条件,而因缺乏土地无法实现。因此,乡党委、政府可以利用这一群人的需求,先征集土地,改造河道,规划好,然后拍卖使用权,由私人利用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搞好门面和住房建设,从而实现市镇扩容升级。为搞好小城镇建设,乡党委、政府还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水、电等,运用市场化运作搞好集镇公共设施的物业管理,确保市镇的正常运转,并创设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筑巢以安凤,繁荣市场。
第三篇:xx乡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xx乡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xx乡位于安于县境北,距xx县城32公里,与xx、xx两县交界。幅员面积51.78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9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037.2公顷。总人口27156人,6277户,其中非农户人口988人,农村劳动力14566人。全乡农业生产总之99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58元。
我乡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乡,生产水稻、小麦、玉米等,年产量分别约4100吨,1200吨,4300吨。经济作物有蚕桑、柠檬、海椒、花生等。桑树种植面积约233公顷,养蚕约1200张,产值近100万元,是市蚕桑基地乡。柠檬种植面积约200公顷,是县优质柠檬基地。海椒、花生年产值约320万元。全乡养猪约1.7万头,是县级生猪基地。利用山坪塘、石河堰养鱼约30公顷,河面网箱养鱼年出售收入约340万元。
我乡已启动两个扶贫村建设工程,红层打水井325口,建能源沼气池90口,村通公路约10公里,网络光纤线70千米,入户率50%,乡广播总站1个,村村通广播站16个,广播网络覆盖率100%,收听率95%以上。场镇建成车站一处,300平方米,引进外资福慧伟林扩建乡卫生院400平方米。
Xxx和xxx2座国家中型水库灌溉13个村,年蓄水量达1.2亿元。我乡地处浅丘,海拔高度为300-400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春少雨,全年无霜期230天左右。两座水库上、下绕全乡。有“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工程200公顷,年经济收入约100万元。
xx乡历届党委、政府,根据国家的政策和生产力发展实际,结合乡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结构调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小城镇建设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人民群众生活有了较大改善。近日,乡党委、政府提出:“‘为旅游发展创先,为和谐社 1
会争优’战略,充分发挥利用xx优势,奋力打造绿色旅游经济,远抓旅游业,近抓畜渔业,中期抓好林果业”,这将对我乡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推动力。但是,由于我乡资金不足,卧佛村道路不便,旅游业发展受到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形成规模,严重制约了我乡经济的发展,要求得xx乡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必须研究我乡实际,制定发展方略。
一、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先行
全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个别村由于靠近河流与水库,部分经济作物一遇雨季,就面临被水淹没的情况,因此低保户居全县首位,经济相对落后,全乡群众大多进城务工,观念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是制约全乡经济发展的瓶颈。一是在交通部门及扶贫办的支持下,完善和解决卧佛等四个村的通村水泥路,计划在近两年内实现xx乡水泥公路“村村通”,彻底解决xx乡行路难的问题;二是由于我乡境内有书房坝、跑马滩两个大中型水库,导致水库附近居民常年饱受洪涝灾害,经济作物被水淹没,导致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老百姓养的鱼也被大水冲走,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xx乡与xx乡之间的公路由于重车通行,加之遭遇大雨,路基下沉,水毁严重。我们将在水务、扶贫、交通等单位的帮助下,尽最大努力修建和完善塘坝堰等水利设施,维修和恢复水毁的公路,改善村民的生活状况,解决村民的出行问题;三是我乡到目前为止仍没有通上天然气。我们将趁着国家扶持三农的东风,向上级争取,在五到十年内做到场镇家家户户通天然气,改善全乡人民的人居环境。
二、求创新,打造绿色生态文化旅游业
在林木上要做到全乡一盘棋,沿公路附近,及大宗水源生态林应该蓄林,要伐,也只能间伐。其它林地也应以封山育林为主,要采伐要有计划性,要确保森林覆盖面保持一个水平,活木蓄积量也要保持一个水平。不仅是一个乡在森林覆盖率和活木蓄积量要保持一个水
平,就是一个村、一个组的森林覆盖率和活木蓄积都要保持一个水平。对于那些因滥砍造成的残次林,亩活木蓄积率低的林有计划全砍后及时造林。对于残次林砍伐要结合这些林地土质气候等特点,进行林种改造,提高单位林地林木效益。只有养好了林,确保了我乡林木优势和生态环境,才能够确立我乡生态旅游乡的定位。
今年,我乡把旅游业作为优先产业,力争做到十个围绕。政策围绕旅游放宽;思想围绕旅游解放;设施围绕旅游先行;结构围绕旅游调整;城乡围绕旅游统筹;环境围绕旅游治理;商贸围绕旅游搞活;农民围绕旅游增收。
充分发挥我乡xxx以及xxx、xxx两座水库的优势,把我乡建成以石刻文化、东方佛教文化和柠檬为特色的绿色生态旅游点。以xx、柠檬生态农业资源为依托,加强旅游形象包装和外宣工作,通往xxx的水路也应利用起来,形成独特的水上旅游景点,使得游客不仅能够一睹xx的风采,还能沿途欣赏乡村独有的风景,逐步实现xx乡由一个农业乡镇向旅游乡镇的转变。
三、求增收,培育特色主导农业
围绕建设“中国柠檬之都”总体目标,我乡在xx6个村大力实施柠檬产业“三百工程,计划到2020年达到柠檬种植19000亩。
我乡目前已建成“生猪养殖家园”1个,在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治的基础上,计划在两年内,开办“生猪养殖家园”3个,生猪养殖发展达到20000头。
依托我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凭借xxx、xxx两个水库,努力搞活水产科技攻关,狠抓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严格实施无公害水产品的技术规程,大力发展草鱼、花鲢等传统水产养殖品种,开展生态休闲旅游渔业。
按照“提升总量、绿色生态”的思路,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生产,以海椒、花生等特色经济作物为重点,为绿色旅游提
供基础。
四、引进科学技术,发展传统产业
当大量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劳务经济带来效益的另一极,传统产业大量分流出去,传统产业却因生活的必需,也彰显出了重要作用,近两年,肉价增长就是佐证。柠果业、畜牧业,这两大产业在我乡既有它薄弱的地方,那就是从业的青壮年劳动力少了,规模有呈减少的趋势,但也有它的机遇性,一是国家政策支持,继取消屠宰税、农业税、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后,国家又推出一系列的助农措施即粮种补贴、粮食直补,在政策上对传统农业发展创造了宽松环境,提高了效益;二是大量劳力外出,腾出和闲置了大量土地,同时国家土地和林权制度改革,对土地使用流转提供了政策保障,小型农机具的发明,又为山区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三是大量新品种、新科技成果为传统农业提供了科学保障,有利于产业发展。因此,积极学习科学技术,提高传统产业种植和畜牧业技术含量,大力发展传统柠果业和畜牧业,也是我乡产业经济发展可取之路。
五、全面规划,启动民间资本,用活金融资本,搞好xx乡小城镇建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日趋强烈,通过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人们手里有一定积蓄,小城镇建设有了市场需求。因此,充分启动民间资本,利用金融资本,为我乡小城镇扩容提质,既利于xx乡小城镇建设,又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居住生活的需要。也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市场繁荣。现在是一方面集镇上有一些土地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另一方面,一些从事个体经营的个体工商户迫切需要改变狭窄的经营、居住条件,而因缺乏土地无法实现。因此,乡党委、政府可以利用这一群人的需求,先征集土地,规划好,然后拍卖使用权,由私人利用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搞好门面和住房建设,从而实现乡扩容提质。为搞好小城镇建设,乡党
委、政府还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水、电等,运用市场化运作搞好公共设施的物业管理,确保我乡的正常运转,并创设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筑巢以安凤,繁荣市场。
第四篇:2014计生扶贫乡调研报告(范文)
2014年凤凰县职业中专学校
计划生育扶贫乡调研报告
根据省委、州委、县委的指示精神和统一部署的要求,结合人口计生工作实际,本次就我校在计划生育扶贫点乡——凤凰县林峰乡人口计生工作开展“走基层、访群众、找差距、转作风”活动做调研报告。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强化责任、简便易行、明确导向、促进工作,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全力构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工作框架和长效机制。从强化和完善基层基础建设入手,实现工作在创新成绩的奋斗目标,力求两个突破,实现三个转变,坚持四个创新,抓好五项重点,努力为林峰乡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活动要求为指导,以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核心,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走基层、访群众、找差距、转作风”为抓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及省、市、县有关规定,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四风”,组织我校人口计生领导深入基层,走访了我校计划生育扶贫点乡——林峰乡基层干部和群众,查找工作差距,转变工作作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二、主要工作方法
(一)主要任务
走基层,访群众,找差距,转作风。
(二)工作方法
1、班子成员带头“走访”。
我校领导班子成员抽出2天以上的时间,带着课题、带着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了解、实地察看、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计生政策落实情况、计生工作推进情况、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虚心听取群众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和建议,掌握基层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村情民意充实“走访”。
组织有关人员深入村组调研,全面掌握基层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发展思路等,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
3、业务指导体现“走访”。
要精简会议、文件,增加培训指导,制定科学考评指标,摒弃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一线为基层释疑解惑;指导基层组织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村民自治”等示范村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强对基层人口计生工作督查,及时发现问题,指出不足,促进工作。同时,要虚心向基层干部和群众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共同探索破解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难点问题的思路、办法和举措。重点对基层落实阳光计生、诚信计生、社会抚养费征收、生育证件办理等权力制约机制的情况进行督查,推进人口计生依法行政;继续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政风评议、政风行风热线、领导接访、人口计生宣传等活动。
4、求真求实落实“走访”。
通过“走基层”活动,联系工作实际,以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为基层、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采取定点联系、结对帮扶、承诺办事等形式,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尽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特别是要深入到贫困户、信访户家中了解实际困难,记好“民情日记”,做好情况反馈。对群众反映涉的矛盾和问题,凡诉求合理合法,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能够解决的,尽快帮助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积极创造条件解决;不合理要求的,讲清政策法规,耐心做好疏导教育工作,尽量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调研活动纪实
通过本次调研,了解到林峰乡坐落在我县的西部郊区,距离县城半小时车程。有8个行政村,76个自然寨,2795户,1.21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7575万人,实有耕地面积712公顷。新出生63人,计生对象有138例,完成71例,其中结扎22例,上环27例,补救措施22例。计划生育试点村有毛都村和明星村。
本次调研征求了林峰乡对我校下基层的意见或建议,摸清林峰乡计划生育有关情况,送资金下乡。
四、问题发现及整改建议
人口与计划生育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党和国家始终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作为
基本国策长抓不懈。我国农业人口占到了人口总数的70%以上,因此,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通过本次我校的计划生育扶贫点——林峰乡的计划生育调研活动,调研了计生集中服务活动以及先后,清楚地看到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但面对新的形势,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解决。
林峰乡建立完善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领导机制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实行“一票否决制”,逐步靠实了各级干部的责任;不断完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群众生殖健康服务,有效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等自治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强化计划生育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形成了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的工作氛围。
虽然计划生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受经济水平的制约和落后的婚育观念的影响,以及在工作措施方面的不到位,计划生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难度依然很大。
一是自从计划生育工作提出建立利益导向机制,由处罚多生向奖励少生转变以来,有效调动了群众主动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
二是流动人口管理难的问题较大。
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逐年递增,流入人口增多,但也给计划
生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矛盾,大量计划外出生主要发生在流动人口上。虽然国家和省上都建立了“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平台”,流入地把流动人口信息提供到网上,但由于流动人口流动性强,流入地管理不够完善,流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婚姻登记及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任何地方的男女青年只要有户口薄、身份证就可以在任何地方登记领取结婚证,这无形中取消了户籍地对领取结婚证的部分限制,造成了婚姻登记与计划生育登记管理的脱节。
凤凰县职业中专学校
2014年4月25日
第五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暨工作总结。
多措并举扶贫攻坚真抓实干提升成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在新一轮扶贫攻坚中,东升镇将紧密结合全镇实际,科学规划,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把扶贫开发工作从“漫灌”升级为“滴灌”,从扶贫对象、扶贫思路、扶贫措施、扶贫管理等四方面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贫困群众。
一、基本情况
东升镇位于石首城区东郊,距中心城区12.5公里,东与调关镇交界,南与湖南省华容县相连,西与笔架山办事处毗邻、北枕长江,是石首市最大的乡镇之一,版土面积有174平方公里,总人口6.4万,辖36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一个居委会,2014年末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757元。属全省的贫困乡镇,2014年底,全镇共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99户5024人,其中重点贫困村4个,贫困人口537人。
二、主要做法
(一)扶贫对象更加精准。按照精准扶贫“六个到户”要求,为使精准扶贫工作做到底数清、账目明,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村情、听取民意、摸清底数,建立精准的贫困人口档案。根据调查情况,结合群众意愿,同时针对农户的个体差异及需求,对每户作出规划,并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建立完备的电子管理档案。
(二)扶贫思路更加精准。东升镇属省级贫困乡镇,自然条件恶劣,其中有4个重点贫困村。在以前的老思路下,贫困村发展挑战多、出路少、步子慢。镇党委政府努力把自然条件劣势变成转型为发展优势,每个村结合自身特点,谋划好发展思路。例如庄家铺村结合本村处于庄家铺片中心地带,水田较多且处于丘陵地带,重点发展畜牧养殖等产业。该村于2010年引进富泽牧业有限公司,实行猪――沼――鱼立体养殖模式,带动当地村民发展养殖业,这种既符合扶贫开发要求又利于生态保护的产业已经为当地群众提供了脱贫新渠道。
(三)扶贫措施更加精准。以精准扶贫为载体,按照“生态为先、特色为要、基础先行、产业攻坚、减贫摘帽、同步小康”的总体思路,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核心,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强力发展特色产业。依托产业发展,积极向上争取交通、水利等小康建设六大基础设施项目,完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减贫摘帽、同步小康目标。
1、实施特色产业扶贫。根据贫困村的实际,大力推进“一村一品”特色扶贫产业体系建设,巩固西瓜、水产、畜禽等种养规模,扩大野生莲藕、虾稻连作、生态水稻等种养面积;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贫困对象发展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对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带动增收效果好的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财政扶贫资金、扶贫贴息贷款及税收等方面给予奖励和支持。
2、实施农村电商扶贫。围绕电子商务实践、网络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等,打通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力争发展农副产品销售电商10家,最大限度的把东升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整合现有农机、农资销售店面,在各村发展1-2家信息化村级服务站,在互联网+农业领域中让更多农民获取更大收益。加快贫困村信息化建设,实现贫困村网络信号全覆盖。
3、实施技能培训扶贫。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大“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培训力度;积极开展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支持创业致富带头人在贫困村创办各类企业,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吸引和带动贫困人口积极参加到专业合作社,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实施就业脱贫。
4、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根据市扶贫攻坚行动方案,在毕家塘、庄家铺、董家剅、陈家铺等4个重点村实行整村推进村,根据各村实际,因地制宜有重点地对各村的交通、信息、能源、饮水、基本农田和小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进行集中扶持,快速推进脱贫改富步伐。
5、实施危房改造扶贫。编制贫困村发展规划,国家危房改造资金重点用于贫困村和贫困户,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居住,配套建设好庄家铺中心村庄、毕家塘新农村建设点,实现贫困户建房贷款进行贴息,全面解决贫困户居住危房改造问题。
6、实施医疗教育扶贫。加大贫困村卫生室的硬件建设和医护人员培训力度。扎实开展以改水改厕为重点的贫困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加大医疗救助力度,为贫困人口购买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切实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因病致贫问题。制定贫困户子女教育优惠政策,对贫困户子女实施“9+3”免费教育,实行贫困户子女学费全免、基本生活费全免以及特惠营养餐政策。
7、实施就业救助扶贫。外出务工贫困人口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对被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并参加社会保险的,可按规定标准申请社保补贴,其余部分由个人缴纳。建立低保补助标准、五保补助标准自然调整机制,及时将贫困人口中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低保救助和五保保障范围,实行动态条件下应保尽保,适时提高低保五保补助标准。
8、实施文化事业扶贫。加快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行文化下乡行动,开展各种面向贫困村、贫困人口的文化经营活动。以走马岭古城遗址保护开发为契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扶贫。
9、实施投资融资扶贫。坚持问题导向,明确目标,将更多的资源投向贫困村贫困户,积极探索扶贫资金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权益等作价入股参与企业经营。全面建立风险金和保险金机制,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对贫困户实行“5万元以内、三年期限、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贷款,对有需求有项目的贫困户实现全覆盖。
(四)扶贫工作管理更加精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改扶贫“漫灌”为“滴灌”,实施结对包户扶贫,镇领导班子成员对联系村的扶贫攻坚工作负总责,每人帮扶2—3户贫困户,驻村工作队派出单位党员干部每人负责结对帮扶贫困户1—2户,驻村单位要积极筹措资金,为帮扶村兴办实事,市直单位按市要求落实,镇直单位原则上每年投入达到1万元以上,原则上一定三年不变,工作队、联村机关干部和村(居、社区)共同落实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的帮扶责任机制,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脱贫致富帮扶责任人,重点抓素质提升、项目落实、跟踪服务。
三、工作建议
一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快“减贫摘帽”步伐。按照中、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做好科学定位,谋划好发展思路,进一步实施好产业扶贫项目、编制好“十三五”扶贫规划,推进“减贫摘帽”如期实现和加快小康建设步伐。
二是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全力实施帮扶工作。在改扶贫“漫灌”为“滴灌”,实施“六个到村到户”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基础上,探索完善新的工作机制,真正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扶贫驻村工作组,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建立与贫困农户联结机制,因户施策,责任到干部,帮扶到农户,真帮实干,尽快让贫困户早日脱贫。
三是发挥精准扶贫优势,抓好扶贫政策机遇。通过积极向上申报扶贫项目,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建设民生工程。全力打造精准扶贫的新亮点,确保把镇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宜居新农村。
四是完善考核机制,强化督促考核。进一步落实完善干部结对帮扶责任制,完善档案管理。强化督查检查机制,帮扶干部每月必须到帮扶户开展工作1次以上,按照结对帮扶干部到村到户要求,建立长效机制,实行月登记、季调度、年考评指标监测工作机制,重点督查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发展措施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