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繁荣
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繁荣
——2009年市委农村工作会综述
5月9日,长治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市委农村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2008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安排部署2009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杜善学书记、张保市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会议还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讨论稿),表彰了全市2008年度“三农”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现将会议情况综述如下:
1、确定了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要求,着眼于实现“四个突破”、打牢“四个基础”,大力实施“1+5”以城带乡发展战略和“151”推进计划,创新体制机制,夯实产业基础,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农业平稳较快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努力打造全省城乡发展一体化示范市
2、提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市委杜善学书记强调,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业的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繁荣稳定;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要把思想认识提高到战略层面来认识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意义。大力实施“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建设富强文明和谐新长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一是以继续推进“1+5”城市集群建设为重点,打造以城带乡的龙头,解决好“谁来带”的问题;二是全面启动“151”推进策略为重点,打造以城带乡的主框架,解决“怎么带”的问题;三是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形成以城带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3、强调了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保指出,全市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奋斗目标是: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4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0%以上。围绕该目标任务,要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保持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加快特色农业发展,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二是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要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大力实施“1+5”以城带乡发展战略和“151”推进策略,健全农业投入保障机制,完善“以煤补农”、财政支农、金融支农的各项政策,加大改革创新
力度,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三是着力改善农村民生,推进城乡服务均等化。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实现“五个全覆盖”目标,突出抓好以农民工就业为重点的保民生工作。
4、表彰了2008年度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会上,市委、市政府对6个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县(区),6个粮食生产先进县,7个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7个增加农业投入先进县(市、区),6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先进县(市),16个企业帮扶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46个农口各业先进单位,3个先进县委干部下乡办,68个机关定点扶贫先进单位和81名机关定点扶贫模范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尤其对规模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和大户进行了奖励,其中对10个龙头企业各奖人民币6万元,对6个争创名牌产品优秀龙头企业各奖人民币5万元,对6个优秀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各奖人民币5万元,对14个先进专业合作社分别奖人民币1万元,对10个社区化服务先进村奖1万元,10个农业科技创新标兵各奖5000元,6个种粮大户生产标兵各奖5000元,6个养殖大户发展标兵各奖5000元,6个农机大户发展标兵各奖5000元,6个返乡创业带头人各奖5000元。
5、会议制定出台了一个文件。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讨论稿),明确了我市要着眼于实施“四位一体”战
略,建设富强文明和谐新长治的总体要求,倾力打造“1+5”上党城市群,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潞城、壶关、长子、屯留、长治县五县市同城化发展,建设标志性工程,创建城市品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增强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全面启动“151”推进计划,各县(市、区)要壮大县域经济,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建设一个品牌县城,重点推进5个特色镇,每个乡镇着力建设10个以上中心村。继续抓好新农村建设,以新增的234个省定重点推进村和300个市级整治村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抓好主导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带动全市农村面貌整体改善,努力在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取得新突破。
第二篇: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摘要:推进城镇化,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可促进和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要以高起点规划引领城市发展,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要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要鼓励全民创业,积极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县域规模。
关键词: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4-0023-03
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追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矛盾,更迫使我们认识到,原有二元体制架构下建立的城乡关系,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阶段。另外,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农村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等问题,都进一步证明单纯靠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靠分散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已经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经济多年内需不足的问题。进一步讲,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一方面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工农、城乡互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调动农民参与农村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另一方面就在于实施和完善推进城镇化,从而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由此也大大地促进和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也就是说一方面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但另一方面只有扩大城市,才能发展城市。为此,必须进一步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一、城市化发展现状
以吉林省为例,改革开放前期,吉林省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在全国均处于较高水平,但近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却相对缓慢,2008年全省农村人口1 45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4%,已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320万。也就是说还有一半多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二元结构分割现象较严重。其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不仅低于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唐等地区,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判断吉林省还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重工业占较大比重,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城市难以大量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阻碍了城市化的步伐。二是小城镇发展较为缓慢。吉林省的城市规模结构以大中城市为主,小城镇数量少、规模小,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化基础薄弱,制约了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进程。三是吸引外资能力不强。
二、城市化发展的趋势
就全国而言,在未来的10多年中,全国将有3.5亿农村居民离开农村,到城市定居,使城市人口从今天不足6亿增加到10亿,使我国成为有2/3城市人口的国家。新迁入城市的人口将主要分布在8个人口数量超过1000万的超级城市,和15个人口数量处于500―1000万的大城市中。另外,到2025年,全国至少会出现221个人口数量超过百万的城市。这一新的城市化进程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到2025年城市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目前的25%上升到33%。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是城市化推动了过去20年的经济增长,未来20年也将是继续这样。满足城市化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未来全国需要新建170个交通枢纽,需要新建总建筑面积超过400亿平方米的500万栋楼房,其中5万栋楼房的楼层超过30层。吉林老工业基地要实现全面振兴,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制定政策、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从束缚他们的土地中解放出来,这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像吉林省这样一个拥有2 700多万人口的省份,又有着像长春、吉林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要让更多的农民经过培训,从黑土地当中走出来,进入城市开始新的生活。因此,有必要使城市化水平至少提高到70%以上。目前,长春市城镇人口(不含所辖县、区)358.1万,驻长高校学生约50万,合计408.1万人。3年内应该达到500万,7年内达到700万,到2020年实现900万,这样,将会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长春。每个市(州)再发展到50―100万,这就有500~900万,再加上40多个县,农村人口就基本上转移到城市中来了。那么,剩下的农业人口在原有的土地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富裕之路,就不会是纸上谈兵了。而农村人口转移出来后,城市的活力就增强了。对房地产的拉动也将大大增强。原来想买新房的,换个大一点的房子的,可把旧房子卖出去。旧房子卖出去,新房子就会有人买了,房地产业就好起来了。
目前,延边州正在根据吉林省政府批复的《延龙图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延龙图一体化战略,建设以延吉为核心的区域中心城市,以此作为推动延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延龙图三市共享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投资200亿元,其中,延吉市长白山路向西延伸布尔哈通河西段综合治理等工程正在建设中;围绕扩大延吉发展空间,原龙井市朝阳川镇已整建制划归延吉市;三市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2008年上半年延龙图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9亿元,占全州58.6%。下一步将进一步抓好《规划纲要》的落实,做好相关专项规划编制以及城市规划修编工作。加快延吉市北出口加宽、西部城区规范与建设、州新兴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三市供热、供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一批先导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8年完成延吉市长白山路西段至朝阳川联络线路基工程建设,做好延吉至海兰湖至图们城际公路等工程前期工作。围绕产业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共享、市场共体、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科教同兴目标,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做好同城一体化发展的各项准备工作。全力争取开通延吉至龙井城际公交线路,2008年底撤销延龙、仁坪收费站,构建日趋紧密的城市结合体。针对延龙图城市人口布局不合理、人口规模小的实际,在不改变现有城市框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延龙图三市特别是龙井市探索户籍制度改革的有效方法,力争使延龙图地区人口有大幅度增加。积极协调金融、税收、电信、邮政等部门,在延龙图三市实行同城管理,为群众提供便利条件,使群众享受到一体化带来的实惠。
三、城市化发展的措施
要创造条件,通过制定政策加快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积极推进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的配套改革,实行城乡统一的以实际居住地登记的户籍制度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要加快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流转制度和承包地、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制度,增加农民进城创业的原始资本。要继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提高文化技能水平。
(一)要以高起点规划引领城市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有超前的总体规划、重大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和刚性约束力。要从国家生态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高标准、高水平出发,规划设计城市的建设布局。
(二)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重点是通过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规模的扩大、设施的完善、服务功能的齐全,增强集聚力和辐射力。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事业,促进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方面取得突破,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如,近年来,通化市以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商贸中心、旅游服务中心以及宜居城市为目标,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利用BOT等方式,新建了绕城公路、城市立交桥,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启动建设了一批大型商贸服务设施。目前,吉林省欧亚大型购物中心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义乌国际商贸城、恒坤家居博览购物中心正在建设之中,长白山药谷物流中心,中东新天地购物公园、东润五星级酒店等项目也在2008年建设。这些重点工程的建设,使城市的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三)要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要进一步做好大中城市的土地利用修编工作。在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同时,加快城市向周边延伸,拉大城市骨架。通过各种类型的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特色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文化科技城等建设,通过引进和建设大项目,使之成为中心城市持续发展的新空间、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和现代服务业的新集聚区。
(四)要鼓励全民创业
只有全民创业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释放每一个城市市场主体的潜能,让全社会创造活力竞相进发,才能真正解决城市化的就业和发展问题。在发达国家每千人企业数量平均45个左右,发展中国家是20~30个,中国不到10个,吉林省为2.9个。反差非常大,所以大大限制了城市化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观念落后,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小进即满的小农思想、重官轻商的官本位思想等等,在许多人的脑子里根深蒂固。为此,要加大解放思想的力度,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造精神,从文化的根源上,培育创业文化,引导树立敢创、敢闯的创业信念和信心,鼓励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精神。要最大限度放宽市场准入,让全民创业有更大的创业空间,最大限度地加大对全民创业型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从战略高度认识经济发展的转型,推动从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全民创业型经济转变。
(五)积极发展县城经济,扩大县城规模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十分薄弱,因而更具有重大的发展空间。以工业化为主导,突出抓好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大力发展专业化产业基地,提高县城的承载功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县域公路、饮用水、商业服务业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和条件。
第三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策
远景设计研究院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策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从城乡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入手,理清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进而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由来已久,影响着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加快改变城乡二元制度安排,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1、城乡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
长期以来,优先发展城市的倾斜型发展战略和政策,形成了城市与农村不均等的利益分配格局,在此体制下,城乡差距日异拉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农村不仅在经济方面是落后的,而且在公共事业建设领域也被远远的抛到了后面,这种制度性的矛盾如不从根本上解决,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并已经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的深入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必将逐渐向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体化经济社会结构转变。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工业化建设,这种二元经济结构不但没有弱化,反而越来越固化,城乡差距更加拉大,“三农”问题日益凸现。“三农”问题的产生是长期以来不均衡的城乡发展政策造成的,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就是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2、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相关对策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富民,关键在发展。在远
本文由:远景设计研究院整理提供(专注古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农业规划、旅游规划)
景设计研究院看来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城市化带动农村,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统筹城乡建设规划,着力提升城市化水平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做好规划是前提,也是基础。一是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要求,从城乡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出发,对城乡发展的方向、目标、主要步骤和重大措施进行通盘设想。二是注重配套,相互衔接。在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上由二元化向一元化转变,注重加强城乡各类规划的统筹和农村内部规划的协调,做到纵向覆盖和横向衔接有机统一。三是面向农村,形成体系。坚持以规划引领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认真做好各项具体项目和工程的规划编制工作。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着力提升工业化水平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经济发展,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加快城乡发展的主要支撑,也是增强城市对农村发展的服务带动功能的关键所在,必须要统筹城乡工业发展。
统筹城乡产业互动,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新的改善,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一要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围绕蔬菜瓜果、食用菌、经济林果、花卉苗木四大产业,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特色乡镇、专业村建设,集聚各类生产要素,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二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鼓励创建名牌产品,进一步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三要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通过产业延伸、品牌嫁接、资本运作等发展外向农业,推进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外向型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高农产品出口质量,培育农产品出口品牌,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农产品出口环境,打造优势突出的农产品出口产业体系。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推进城乡一体的交通、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空间联系,尽快形成城乡系统配套、相互融合的基础设施,实现基础设施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推进城乡发展成果共享,统筹发展城乡文化、教育、卫生、科技、体育等公共事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同等待遇。
统筹城乡人才资源配置,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人才是关键。要着力破解三农人才和科技支撑不够问题,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同时,积极拓展科技兴农的内容层次和方式渠道,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引导和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和高校毕业生深入农村基层,兴办生产经营实体,开展创业和服务,着力提升三农科技创新水平。
第四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来源:2013-1-11 经济日报
众所周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现阶段,我国仍然是一个有13亿人口、农民实际仍占大多数、城乡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村发展依然滞后,农业现代化仍然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短腿。为此,要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发挥工业化的支持反哺作用、信息化的武装服务功能和城镇化的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一化”支撑“三化”、“三化”带动“一化”、“四化同步”的发展格局。
经过30余年的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对接分散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重要途径,成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依靠,成为推动城乡工农互动和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力量。我们要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按照“四化同步”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要求,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出发,科学认识农业产业化面临的新的时代使命和发展要求。
——适应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在培养职业农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中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经过长时间、大规模的转移,尽管在总量上仍处于过剩状态,但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短缺矛盾日益显现,青壮年劳动力紧缺、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的问题十分突出,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日益普遍。大力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显得尤为紧迫。发展农业产业化,以企业为龙头,以专业合作社为龙身,以广大农户为龙尾,是培育和带动新型经营主体的有效形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将农户生产作为“第一车间”,通过建设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
庭农场发展生产、进入市场,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管理能力、市场意识和法制观念,培育造就一大批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为解决今后“谁来种地”难题做出实际贡献。
——适应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快转变的大趋势,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供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农业发展形态的变化和农业市场化程度加深,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生产领域加快向产前、产后延伸,规模经营比例明显上升,全国土地流转面积占比已超过20%,种养大户、专业农户明显增多。今天的农业早已不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农业,过去适应小规模分散经营、传统种养为主的农业经营体系,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新的要求。另外,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不可改变,土地流转在一定时期内不可能太快,经营规模也不可能太大,规模化经营与小规模生产并存、“大农”与小农并存的格局将长期存在。这就迫切要求建立与新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服务水平。发展农业产业化,能够依托龙头企业将分散农户组织起来,采取多种方式,为农户提供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标准化生产、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技术服务;为农户提供农产品收购、仓储、保鲜、运销等市场服务;为农户发展生产提供贷款担保,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对农户开展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培训,引导技术、资本、管理等先进生产要素向农业集聚,引导农户发展优势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共舞、共进、共富,切实提高农业发展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
——适应农业成本提高、比较效益下降的挑战,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在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从低投入、低成本向高投入、高成本转变,加上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严重制约农民增收,影响
农民生产积极性。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攀升,农业土地租金不断上涨,农业生产经营所需物化投入、设施投入、社会化服务投入明显增多,原来忽略不计的人工成本也因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而快速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特别是种粮比较效益过低问题日益突出。发展农业产业化,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经营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出增加、劳动效率提高和生产成本降低;可以使农业产业链条向上游延伸、向下游拓展,促进产加销、贸工农各环节有机结合,拓展农业增值空间;可以通过各产业链条把农民组织起来,扩大就业,分享经营收益。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龙头企业要带动农户发展,而不是代替农民生产。我国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要提高土地产出率;不仅要解决农业问题,还要解决农民问题;不仅要提高农业效益,还要稳定粮食生产,避免“非农化”、“非粮化”。
——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在推动城乡改革联动、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与合理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工农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仍然是最大的社会结构性矛盾。尤其是在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资源要素受趋利性影响,更容易从农业转向工业、从农村流入城市。新世纪以来,全国耕地平均每年减少1000万亩左右,每年新增大约500万农民进城务工,近年来农村资金存贷差超过3万亿元。应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加快城乡改革联动,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与合理配置,推动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发展农业产业化,可以将工业和城市的先进生产要素、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引入农业,与农村的土地、劳动力、原料等资源有效结合、优势互补,促进农产品加工、储藏、运销等行业的兴起,从而有效突破工农脱节、城乡分割的体制机制障碍,搭建一个工农城乡之间资源要素平等交换的有效平台,打通资源要素导入农业农村的通道,促进资源要素在工农城乡之间良性互动,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
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农民与市场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把资金、技术、人才带入农业农村,把农产品、农民带入市场带入城市。可以说,农业产业化是促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城乡交流、互动、融合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城乡改革联动的推动力量。
(作者系农业部部长)
第五篇: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研究文献述评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研究文献述评
摘要: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就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背景与意义、概念与主要内容、理论与实践的演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对此方面文献进行述评。
关键词:城乡关系;二元结构;经济社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0)10-0118-04
当前,城乡二元结构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任务的顺利推进。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顺利实现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历史任务,中央提出了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时代命题。
一、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在西方学者中,刘易斯最先提出了经济发展中的二元结构问题。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即国民经济中含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或部门:一种是仅能满足糊口的、只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以土著方法进行生产的部门,这一部门以传统的农业为代表;另一种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和工资远比前一部门高的城市工业部门。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分割,“三农”问题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这正是中央提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原因
针对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林毅夫等人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战略,而这一战略与当时劳动力丰裕和资本稀缺的资源禀赋特点相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价格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以计划为基本手段的资源配置制度和没有自主权的微观经营制度为特征的“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同时,为减轻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转移而形成的城市化压力,新中国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统购统销、人民公社、户籍制度等在内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高帆、秦占欣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的迂回生产程度和中间产品使用大幅度提高,但农村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较低。由于农业分工水平赶不上工业,导致二元经济结构难以顺利转化。黄坤明认为,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源于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一系列农业和非农政策,包括价格政策及工商业、财政、投资、行业管理政策等。
(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性及其影响
王国敏、朱志萍认为,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有其特殊性,它不仅表现为以工业为代表的现代部门和以农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还表现为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长期分割所造成的二元社会结构。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于农业全面支持工业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二元社会结构形成于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割制度。这样,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共同构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双二元结构”。任保平认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总体特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双层刚性二元经济结构”。其表现是城市与乡村的二元经济结构,而每一元中又分为两层:从城市看是现代工业与传统工业并存,从农村看是传统农业与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并存,而且不同层次之间关联程度差,表现出刚性结构。二是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是转型二元经济结构。具体表现为工业化的二元性、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就业结构的二元性、城乡市场体系的二元性和区域经济的二元性。
王国敏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影响深刻而漫长,使“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首要的持续性难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二元社会结构使农村和城市长期分离,农民和市民的社会地位不平等。第二,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差距拉大。第三,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第四,二元经济结构使农业严重落后于工业和其他产业。陆学艺认为,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我国城乡居民在政治上地位不平等,在经济上实行不等价交换,在社会上实行非普惠制。这样,农民被束缚在有限的耕地之上,阻碍了农业的发展,使“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三)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农业部产业政策发展司课题组的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造成我国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的根源。
刘奇、吉炳轩认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基于对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准确判断和把握而提出来的,是重构国家发展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厉以宁认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是继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之后另一项带有根本性质的经济体制改革。顾益康、邵峰认为,全面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不仅是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当前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治本之策,更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陈峰燕认为,推进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是调整经济结构的有力抓手。
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概念与主要内容
(一)城乡一体化的概念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侧重于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界定城乡一体化。杨荣南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把城市与乡村建设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应雄认为,城乡一体化指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侧重于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来界定城乡一体化。甄峰认为,从系统的观点看,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整体,其人流、物流、信息流自由合理地流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高度依赖,各种时空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杨荣南认为,城乡一体化涉及“自然―社会一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方方面面,是城乡复合生态系统演替的顶极状态;朱志萍认为,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规划建设等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侧重于从融合与合作的角度来界定城乡一体化。石忆邵认为,城乡一体化的实质是城乡之间竞争与合作的耦合联动发展;洪银兴、姜作培认为,要从融合的角度看城乡一体化,即城市与乡村两个不同特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空间,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结为一体,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共同繁荣的过程。侧重于与传统体制对比的角度来界定城乡一体化。杨荣南、张雪莲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为解决城乡之间的矛盾和资源的合理配置而提出来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城市与乡村的优势和作用。顾益康、邵峰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差别发展战略,建立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侧重于从区域空间规划的角度来界定城乡一体化。李同升、厍向阳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从区域角度出发,寻求区域持续、协调、全面的发展
途径;它不是空间的均衡化,而是在明确城乡分工、相互促进基础上的双向发展过程,是一个有效聚集、有机疏散、高效协作的最优空间网络系统,是区域内城乡关系演化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目标。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的是为城乡居民创造一个物心俱丰的生存环境,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乡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发展是内陆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
(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内容主要有城乡政治一体化、城乡经济(产业)一体化、城乡社会一体化、城乡文化一体化、城乡空间一体化、城乡制度一体化、城乡人口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城乡市场一体化、城乡管理一体化、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
笔者认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应包括以下八方面内容:一是城乡建设规划一体化,即统筹城乡道路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改善农民生存环境。二是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即健全城乡结合部及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农村市场体系和农业服务体系,发展城乡互动的农村现代化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三是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即发展“双富”产业,尤其是富民产业,使现代农业及其农副产品加工业、生态产业成为三次产业部门之间既分工又协调发展的平台,改变历史上形成的先进的工业与落后的农业并存的状况。四是城乡经济主体一体化,即城乡市场主体一体化,城乡共办企业,加快企业成长,尤其是实现农业企业化和农民市民化。五是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即教育资源适当集中,形成镇办小学、县办初中、市办高中的“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树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实行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公共服务城乡全覆盖。六是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即以“县城――大镇――大村”三位一体为载体,强化城乡设施衔接、互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力度,并与城市有关设施统筹考虑,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七是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即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主线,同时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八是城乡生活方式的一体化,即鼓励城乡生活方式的趋同,提高生活质量。
三、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演进
张雨林认为,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并非是理论工作者学术论证的产物,而是首先由实际工作者在改革实践中提出来的。景普秋、张复明指出,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我国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的兴起、小城镇的发展、乡村城镇化的推进等密不可分,城乡边缘区成为城乡一体化研究的一块试验田。1983年,苏南地区最先使用了“城乡一体化”这一概念。城乡一体化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探索阶段。二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是侧重于对城乡边缘区进行研究的阶段。三是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是城乡一体化理论框架与理论体系开始建立,研究内容日渐丰富的阶段,四是2002年至今,是城乡一体化理论迅猛发展、日臻完善的阶段。
洪银兴、陈雯认为,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的农村改革及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分离问题,尤其是使封闭型的城乡关系逐步走向开放,城乡壁垒中最难突破的户籍制度也开始松动,但并没有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此后,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进入21世纪,随着学术界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央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思路也不断明晰。2002年,党的十六大在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同时,针对城乡二元结构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并将其列为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首。2004~2010年,中央连续推出七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并于2005年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同年,国家批准成都和重庆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并提出加快“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制度。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