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易俗河镇农家书屋开展状调研报告
关于易俗河镇农家书屋开展现状调研报告 2012年7月7日湖南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服务团来到湘潭市湘潭县易俗河镇进行支教及社会调研活动。我调研小组重点调研了易俗河镇农家书屋开展现状的调研课题,以下为我们的调研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
一、调研的社会背景
(一)农家书屋简介
(二)调研背景
(三)调研的目的及意义二、三、第二部分一、二、第三部分一、二、第四部分
结束语 村民眼中心中的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开展的建议 易俗河镇各村农家书屋的开展现状 易俗河镇农家书屋开展所遇到的困难 调研的对象 调研的方法
第一部分
一、调研的社会背景
(一)农家书屋简介
农家书屋是为了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籍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阅读的实用图书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
(二)社会背景及调研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等问题,2007年三月,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局、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
农家书屋工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名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大政府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充分调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障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农家书屋工程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思路组织实施,把各部门、各地区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类似项目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同步推进,实施资源整合,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国内外各界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捐助,农家书屋建立之后,将按照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进行管理和运行,具备条件的书屋,政府将支持其开展出版物经营活动,通过经营收入进一步支持“农家书屋”的良性发展。工程计划“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立20万家农家书屋,到2015年基本覆盖全国行政村。
在社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家书屋建立开展的同时,我们作为大学生更应及时了解国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所作出的努力和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在此背景下我们定点对湘潭市湘潭县易俗河镇的农家书屋开展现状做了调研。
(三)调研的目的及意义
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是为了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等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系的时代要求。为群众送去丰富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丰富、活跃精神文化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的调研是为了了解国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与建设,以期加深我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了解和加强我们爱国爱党爱社会爱家爱文化的意识。
二、调研的对象
易俗河镇下辖的五个村(赤湖村村委会、上马村村委会、青衣村村委会、水竹村村委会、银塘村村委会)负责人,以及各村委会管辖村落的居民。
三、调研方法
我们农家书屋课题小组深入到居民家中以问答、问卷等方式进行了广泛走访调查,并前往各村村组活动中心拜访村支书、村主任同时实地参观了解当地农家书屋,总结农家书屋在村中发挥的实际作用。
第二部分
一、易俗河镇各村农家书屋开展现状
我们调研小组通过走访及问卷调查,重点针对易俗河镇的五个村子农家书屋建设、开展、实用性、影响力以及基本情况的调研。
(一)各个村子农家书屋的建设情况:
除水竹村外赤湖村、上马村、青衣村、银塘村均拥有农家书屋。其中,水竹村未建设农家书屋的原因是该村处于拆迁建设区域,故在近几年内不新建基础设施。赤湖村、上马村、青衣村、水竹村、银塘村均拥有符合上级要求的农家书屋,其书籍的来源大部分为政府采购,少数为单位、个人捐助。以上五村的农家书屋均处于各村的村组活动中心,有负责书籍查阅、借阅、管理的专门人员,周一到周五每天都会开放农家书屋供村名使用,周末也会按需开放。总的来说,建设了农家书屋的村子在藏书和实用性方面初步能满足村民需求。
(二)农家书屋藏书类型及主要读者群体是哪些?
通过对上马村村支书罗书记、银塘村村官村支书助理等村组人员的拜访了解,农家书屋藏书以种植、养殖、畜牧等方面的科普书籍为主,中小学课外图书为辅。主要的读者群是村中的致富能手,农村青年,农村妇女,中小学生等。
(三)农家书屋开放时间人流量怎么样?
从管理者处了解到,在工作日,经常会有中青年村民进出农家书屋,他们主要
以借阅为主,一般会借阅农、林、牧、渔方面的科普书籍,找不到的书籍会在管理员处登记,以方便下次借阅;在休息日,中小学生读者群将会增加,他们更倾向于在农家书屋阅读,主要阅读物为课外书籍,报刊杂志等。
二、易俗河镇农家书屋开展所遇到的困难
根据对村领导干部、村民的走访调查,农家书屋调研小组发现了如下问题:
首先,各村村委会均收到了关于农家书屋建设及推广的相关文件,然而有的村委会对农家书屋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有部分村民还不知道或者不了解农家书屋,对于书屋的建设、硬件设施的完、以及图书的更新等问题,政府还不能很好的处理;其次,农民们在农忙时没有时间去农家书屋,在农闲时他们更愿意走家串户,打打牌、打打麻将之类的,同时由于人员安排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导致管理上也存在问题,从而管理不够健全。最后,农家书屋的资产、维护、问责和发展问题没有明确,难以做到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在初期,书屋可以建成,然而在建成后,基础设施的保管、书籍的管理整理以及更新、管理人员的工资问题军亟待解决。
第三部分
一、村民眼中心中的农家书屋
(一)村民眼中的农家书屋
在村民眼中,有一部分村民还不知道本村是否有农家书屋,知道的村民眼中认
为农家书屋还不够完善,比如时间安排上不确切,书籍更新方面不到位,想要阅读的书籍迟迟不到位等问题。
(二)村民心中的农家书屋
在村民心中希望农家书屋在地理位置上,建设在周围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的地
方。在宣传方面,应该通过告示张贴,大喇叭广播,文化小区域等方面大力宣传。书籍方面应适应农村村民的需求,重点涉及农、林、牧、渔、矿业等方面的书籍。
农家书屋可以通过影视制品的播放来激起村民对读书的热爱,还能从影视制品
中了解到丰富的文化生活,先进的科学技术。
二、农家书屋开展的建议
(一)在初期建设上村委会应该充分合理的利用上级拨的专项款,并大力宣传
农家书屋的社会意义,让社会上的有识之士伸出援助之手。农家书屋的建设是一个村对文化对后代教育问题重视的体现,故应大力将其建好。
(二)对于书籍问题各个村农家书屋可以形成联动机制,定期的互换互动。鼓
励村民将看过的书籍捐助给农家书屋,让大家共同获取知识。也可以与一级图书馆联系以期获得帮助,让其可以在某些相关书籍、过期报刊杂志等方面的帮扶。
(三)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运行等方面,形
成“农家书屋在家家户户,家家户户均是农家书屋”的良好读书学习氛围。
第四部分
结束语
以湘潭市湘潭县易俗河镇为定点的“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区域,我们总共走访调研过镇政府办公室、五个村委会及其管辖的村落村民,并居住在易俗河镇第二中学,我们的调研活动得到了相关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各个村落村民的热情接待,对此我们调研组深表感谢!在此我们特别感谢我们居住的易俗河镇二中领导的周密安排和悉心照料!
我们调研小组为得到准确详尽的情况和数据,调研小组亲身深入基层,因而我们得到了满意的成果,这在调研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我们调研小组通力协作,周密安排总算是圆满完成了任务。
2012年7月7日开始的湖南工程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志愿者有机会将理论运用与实际,让我们学会了解民生、关注民生。在这七天的调研之旅,艰辛、短暂而又难忘。在这七天队友之间互帮互助、共克困难、同吃同住,队员之间的友谊得以更
进一步深化。湖南工程学院的暑期“三下乡”办得很好,很有意义,让我们继续发扬,再接再厉。本次易俗河镇的社会实践调研,让我们明白社会主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吴俊乐
2012年7月11日
第二篇:农家书屋调研报告
总结经验 再接再励 争取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全面胜利
诸城市教育局图书代办站徐莹
2011年5月—2011年12月,诸城市农家书屋办公室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个案分析等方式,重点研究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使用情况,剖析诸城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何促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建设现状 208个书屋拔地而起
●已建成农家书屋208个,覆盖了全市98%的行政村。
●形成以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农民为补充的农家书屋管理主体。
诸城市共208个社区,以建设完成了农家书屋208所,2012年底将达到100%的覆盖率。
在农家书屋建设中,我市提出“六个统一”的标准,即统一书目、统一标牌、统一书柜(每个书屋配备5个书柜)、统一桌椅(每个书屋配备1张阅览桌、6把椅子)、统一管理文本、统一规章制度(3种规章制度),充分利用农村文化大院、村委会、学校、集市街道、商店等,在政府主导建设的基础上,采取了村里管理、乡镇管理的模式。
存在问题 更新及酬劳机制亟待改善
●图书更新机制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
●部分农民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
“屋”的问题。我市大多数的行政村条件较差,书屋面积小,环境差,设施少。
“书”的问题。农家书屋里的农业科技类图书颇受欢迎,这类图书内容更新较快,但是农家书屋的图书更新机制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
“管”的问题。由村干部兼任,工作时间无法保证,致使个别书屋不能定时、足时开放。“用”的问题。部分农民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闲暇时间大都通过聊天、打牌、看电视打发时间,抽样中发现一些农民对农家书屋所知甚少。
“钱”的问题。目前农家书屋建设资金只包括购置出版物和相关配套设施的经费,还没有出版物的补充经费,也没有管理员的报酬等。
有效建议 想方设法让书屋“活”起来
●探索把书屋建设与其他经营活动结合开展,使书屋既能阅读又能消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加。
●致富信息、农业知识、娱乐休闲、法律知识、教育卫生知识分别位居农民读者最需要信息的前五位。
●用5年——10年的时间,为每个书屋配备1名管理人员,选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做农家书屋图书文献的管理者。
加大政府扶持,引入多元支持,强化造血功能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建议各级政府参照建设初期的资金配套模式,对已经建好的书屋,以为单位,持续性地拨付后期的办公经费、管理经费、管理人员薪酬、资料更新经费等。
引入社会多元支持。各级政府、相关组织应积极倡导个人、企业出资,公益捐助,同时应完善赞助模式,可采取书屋冠名、投放广告等方式,引导企业投资赞助。这一模式对农药、化肥、家电、太阳能等企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具备较强的可行性。
合理选择处所,打造数字书屋,实现资源整合 合理选择书屋处所。经过调查认为,把农家书屋设置在当地学校这种模式比较科学。一是因为学生是农家书屋的主要读者群,同时通过学生向家长介绍图书,能够调动农民读书的积极性;二是因为教师素质相对较高,书屋开放时间相对有保证。
引进交流机制,保证资料更新,合理配置图书
了解读者需求,科学配置图书。课题组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系统分析,发现致富信息、农业知识、娱乐休闲、法律知识、教育卫生知识分别位居农民读者最需要信息的前五位。有关部门在以后的出版物配送工作中应加以参考。
结合实际,关注未来,不断完善出版物结构。一要选择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特色的书籍;二要强化儿童读物的质与量;三是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配备电脑,以让农民朋友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建立社会捐助平台,为农家书屋提供资源保障。很多城市家庭都会有一些富余的图书。如果能够把这些资源汇集起来,数量极其可观。此外,不少学校、出版社、报社等,都会有大量的书报资料,如能及时捐助,善莫大焉。
合理选配人员,加大培训力度,规范借阅制度
建设稳定的专业管理人员队伍。可以考虑用5年—10年的时间,为每个书屋配备1名管理人员,选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做农家书屋图书文献的管理者。
制定管理规程和明确的操作细则。管理细则必须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明确并强化书屋开放时间。如农闲时节可延长开放时间,农忙时节可改为晚上开放。
提高管理员素质,持证上岗。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书屋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对具备基本知识的管理员颁发证书,持证上岗。
加大宣传力度,培养阅读习惯,有效组织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吸引群众走进书屋。可在农闲时节和节假日举办一些受农民群众欢迎的小型文体活动,邀请农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专家进行农业技术、养生保健、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知识讲座,提高农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等,吸引群众到农家书屋来。
树立典型,让事实说服农民利用书屋。可通过对成功运用书本知识走上致富道路的典型人物和事例进行宣传报道,让农民亲眼看到农家书屋带来的好处。
找准“高端”读者,形成示范效应。大部分农民目前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业余时间以看电视为主,棋牌娱乐和交友聊天也占很大比例。种养能手、中小学师生、企业家或乡村干部等,属于农村的“高端”读者,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可以在当地形成较好的示范效应
第三篇:农家书屋调研报告
总结经验 再接再励 争取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全面胜利
清塘镇农家书屋调研报告 文化站周德艳
2011年5月—2013年10月,清塘镇文化站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个案分析等方式,重点研究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使用情况,剖析清塘镇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何促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建设现状 31个书屋拔地而起
●已建成农家书屋31个,覆盖了全镇100%的行政村。
●形成以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农民为补充的农家书屋管理主体。
在农家书屋建设中,我镇按照“六个统一”的标准,即统一书目、统一标牌、统一书柜(每个书屋配备3个书柜)、统一桌椅(每个书屋配备1张阅览桌、6把椅子)、统一管理文本、统一规章制度(3种规章制度)县文广局另配3个村除外,充分利用农村文化大院、村委会、学校、集市街道、商店等,在政府主导建设的基础上,采取了村里管理、乡镇管理的模式。
存在问题 更新及酬劳机制亟待改善
●图书更新机制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
●部分农民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
“屋”的问题。我县大多数的行政村条件较差,书屋面积小,环境差,设施少。
“书”的问题。农家书屋里的农业科技类图书颇受欢迎,这类图书内容更新较快,但是农家书屋的图书更新机制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
“管”的问题。由村干部兼任,工作时间无法保证,致使个别书屋不能定时、足时开放。“用”的问题。部分农民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闲暇时间大都通过聊天、打牌、看电视打发时间,抽样中发现一些农民对农家书屋所知甚少。
“钱”的问题。目前农家书屋建设资金只包括购置出版物和相关配套设施的经费,还没有出版物的补充经费,也没有管理员的报酬等。
有效建议 想方设法让书屋“活”起来
●探索把书屋建设与其他经营活动结合开展,使书屋既能阅读又能消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加。
●致富信息、农业知识、娱乐休闲、法律知识、教育卫生知识分别位居农民读者最需要信息的前五位。
●用5年——10年的时间,为每个书屋配备1名管理人员,选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做农家书屋图书文献的管理者。
加大政府扶持,引入多元支持,强化造血功能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建议各级政府参照建设初期的资金配套模式,对已经建好的书屋,以为单位,持续性地拨付后期的办公经费、管理经费、管理人员薪酬、资料更新经费等。
引入社会多元支持。相关组织应积极倡导个人、企业出资,公益捐助,同时应完善赞助模式,可采取书屋冠名、投放广告等方式,引导企业投资赞助。这一模式对农药、化肥、家电、太阳能等企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具备较强的可行性。
合理选择处所,打造数字书屋,实现资源整合 合理选择书屋处所。经过调查认为,把农家书屋设置在当地学校这种模式比较科学。一是因为学生是农家书屋的主要读者群,同时通过学生向家长介绍图书,能够调动农民读书的积极性;二是因为教师素质相对较高,书屋开放时间相对有保证。
引进交流机制,保证资料更新,合理配置图书
了解读者需求,科学配置图书。课题组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系统分析,发现致富信息、农业知识、娱乐休闲、法律知识、教育卫生知识分别位居农民读者最需要信息的前五位。有关部门在以后的出版物配送工作中应加以参考。
结合实际,关注未来,不断完善出版物结构。一要选择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特色的书籍;二要强化儿童读物的质与量;三是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配备电脑,以让农民朋友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建立社会捐助平台,为农家书屋提供资源保障。很多城市家庭都会有一些富余的图书。如果能够把这些资源汇集起来,数量极其可观。此外,不少学校、出版社、报社等,都会有大量的书报资料,如能及时捐助,善莫大焉。
合理选配人员,加大培训力度,规范借阅制度
建设稳定的专业管理人员队伍。可以考虑用5年—10年的时间,为每个书屋配备1名管理人员,选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做农家书屋图书文献的管理者。
制定管理规程和明确的操作细则。管理细则必须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明确并强化书屋开放时间。如农闲时节可延长开放时间,农忙时节可改为晚上开放。
提高管理员素质,持证上岗。图书馆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书屋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对具备基本知识的管理员颁发证书,持证上岗。
加大宣传力度,培养阅读习惯,有效组织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吸引群众走进书屋。可在农闲时节和节假日举办一些受农民群众欢迎的小型文体活动,邀请农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专家进行农业技术、养生保健、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知识讲座,提高农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等,吸引群众到农家书屋来。
树立典型,让事实说服农民利用书屋。可通过对成功运用书本知识走上致富道路的典型人物和事例进行宣传报道,让农民亲眼看到农家书屋带来的好处。
找准“高端”读者,形成示范效应。大部分农民目前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业余时间以看电视为主,棋牌娱乐和交友聊天也占很大比例。种养能手、中小学师生、企业家或乡村干部等,属于农村的“高端”读者,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可以在当地形成较好的示范效应 2013-10月
第四篇:农家书屋调研报告
总结经验再接再励
争取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全面胜利
文体股刘建伟
2011年5月—2011年12月,博野县农家书屋办公室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个案分析等方式,重点研究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使用情况,剖析博野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何促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建设现状 70个书屋拔地而起
●已建成农家书屋70个,覆盖了全县50%的行政村。●形成以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农民为补充的农家书屋管理主体。
博野县共133个行政村,以建设完成了农家书屋70所,2012年将达到100%的覆盖率。
在农家书屋建设中,我县提出“六个统一”的标准,即统一书目、统一标牌、统一书柜(每个书屋配备5个书柜)、统一桌椅(每个书屋配备1张阅览桌、6把椅子)、统一管理文本、统一规章制度(3种规章制度),充分利用农村文化大院、村委会、学校、集市街道、商店等,在政府主导建设的基础上,采取了村里管理、乡镇管理的模式。存在问题 更新及酬劳机制亟待改善
●图书更新机制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
●部分农民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
“屋”的问题。我县大多数的行政村条件较差,书屋面积小,环境差,设施少。
“书”的问题。农家书屋里的农业科技类图书颇受欢迎,这类图书内容更新较快,但是农家书屋的图书更新机制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
“管”的问题。由村干部兼任,工作时间无法保证,致使个别书屋不能定时、足时开放。
“用”的问题。部分农民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闲暇时间大都通过聊天、打牌、看电视打发时间,抽样中发现一些农民对农家书屋所知甚少。
“钱”的问题。目前农家书屋建设资金只包括购置出版物和相关配套设施的经费,还没有出版物的补充经费,也没有管理员的报酬等。
有效建议 想方设法让书屋“活”起来
●探索把书屋建设与其他经营活动结合开展,使书屋既能阅读又能消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加。
●致富信息、农业知识、娱乐休闲、法律知识、教育卫生知识分别位居农民读者最需要信息的前五位。
●用5年——10年的时间,为每个书屋配备1名管理人员,选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做农家书屋图书文献的管理者。
加大政府扶持,引入多元支持,强化造血功能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建议各级政府参照建设初期的资金配套模式,对已经建好的书屋,以为单位,持续性地拨付后期的办公经费、管理经费、管理人员薪酬、资料更新经费等。
引入社会多元支持。各级政府、相关组织应积极倡导个人、企业出资,公益捐助,同时应完善赞助模式,可采取书屋冠名、投放广告等方式,引导企业投资赞助。这一模式对农药、化肥、家电、太阳能等企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具备较强的可行性。
合理选择处所,打造数字书屋,实现资源整合合理选择书屋处所。经过调查认为,把农家书屋设置在当地学校这种模式比较科学。一是因为学生是农家书屋的主要读者群,同时通过学生向家长介绍图书,能够调动农民读书的积极性;二是因为教师素质相对较高,书屋开放时间相对有保证。
引进交流机制,保证资料更新,合理配置图书
了解读者需求,科学配置图书。课题组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系统分析,发现致富信息、农业知识、娱乐休闲、法律知
识、教育卫生知识分别位居农民读者最需要信息的前五位。有关部门在以后的出版物配送工作中应加以参考。
结合实际,关注未来,不断完善出版物结构。一要选择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特色的书籍;二要强化儿童读物的质与量;三是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配备电脑,以让农民朋友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建立社会捐助平台,为农家书屋提供资源保障。很多城市家庭都会有一些富余的图书。如果能够把这些资源汇集起来,数量极其可观。此外,不少学校、出版社、报社等,都会有大量的书报资料,如能及时捐助,善莫大焉。合理选配人员,加大培训力度,规范借阅制度
建设稳定的专业管理人员队伍。可以考虑用5年—10年的时间,为每个书屋配备1名管理人员,选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做农家书屋图书文献的管理者。
制定管理规程和明确的操作细则。管理细则必须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明确并强化书屋开放时间。如农闲时节可延长开放时间,农忙时节可改为晚上开放。
提高管理员素质,持证上岗。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书屋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对具备基本知识的管理员颁发证书,持证上岗。
加大宣传力度,培养阅读习惯,有效组织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吸引群众走进书屋。可在农闲时节和节假日举办一些受农民群众欢迎的小型文体活动,邀请农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专家进行农业技术、养生保健、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知识讲座,提高农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等,吸引群众到农家书屋来。
树立典型,让事实说服农民利用书屋。可通过对成功运用书本知识走上致富道路的典型人物和事例进行宣传报道,让农民亲眼看到农家书屋带来的好处。
找准“高端”读者,形成示范效应。大部分农民目前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业余时间以看电视为主,棋牌娱乐和交友聊天也占很大比例。种养能手、中小学师生、企业家或乡村干部等,属于农村的“高端”读者,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可以在当地形成较好的示范效应
第五篇:农家书屋建设调研报告
农家书屋建设调研报告
农家书屋是政府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水平,丰富农民的业务生活而建立的公益性文化设施,主要解决广大农民“读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
一、农家书屋建设管理情况现状
农家书屋工程是党中央实施的公共文化服务五大重点工程之一。截止目前,某某县建成农家书屋173个,覆盖了全县所有的行政村。10多年间,农家书屋从无到有、由点到面,共向农村配送图书46万余册,图书码洋价值500余万元。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也从工程实施前的0.13册增长到2017年的2.3册,增长近20倍。农村居民图书阅读率从工程实施前的43%,提升到2017年的49.7%,图书年阅读量从人均3.3本增长到3.61本。农家书屋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没有书、农民读书难的问题,让我县农民享受到了党和国家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在推动文化扶贫、精准脱贫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在缩小城乡文化差别、推动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同时,2017年,河鱼乡河鱼社区农家书屋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全国示范农家书屋”荣誉称号。
二、农家书屋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我县的农家书屋建设工作虽已实现全覆盖,运行管理正常,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我们认为还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造成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 在农家书屋管理中,个别村社组织和书屋管理员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引导农民群众读书的重要意义不明确,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错误的思想。一是把农家书屋工程作为形象工程或作为引资项目来对待,认为只要建起来了,保证资产不丢失,上面来人检查的时候开门看看就行了,平时用不用不重要,而不是当作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来抓。二是把农家书屋的出版物做为固定资产锁在柜中,怕丢失和损坏,怕麻烦,怕外借找不回来,不给村民借阅,而不是想办法让书用得更多、更好。由于思想认识上存在问题,使得一些农家书屋作用发挥的不好。三是服务形式单一,农民读书兴趣不高,农家书屋所开展的读书用书活动很少,目前我县农村阅读人群的主要青壮年多数外出务工,留村多为老人、儿童,因此村民的阅读欲望、兴趣不强,缺乏读书、用书、自我提高的意识和能力。
(二)管理运行经费不足造成有效运行困难的问题 我县农家书屋虽然建设实现了全覆盖,但市级财政除每年的确1500元续配图书外,市、县两级财政都未将农家书屋运行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书屋管理工作面临相当大的困难。同时,村级农家书屋管理经费紧张的问题更为突出,2 一些行政村积极性非常高,想依托农家书屋开展读书活动,但是无力支付由此产生的费用。
(三)长效机制的缺乏造成了可持续发展难的问题 目前,全县行政村农家书屋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但是农家书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还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一是出版物更新速度慢,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图书一两年新,三四年旧,尤其是农业科技类图书将会很快失去实效性,等这些图书失去实用价值的时候,农家书屋将如何发挥作用,令人深思;二是农村各项设施的整合问题。行政村现有党员基层组织建设场所、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点、村村通服务点等诸多服务场所和设施,如何有效的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于广大农村,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
(四)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影响书屋作用发展的问题 由于农家书屋无固定编制和经费,书屋管理人员已经成为阻碍农家书屋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县农家书屋管理员均由村委会工作人员或村民兼职管理,他们缺乏经验,对书目分类、登记、借阅等工作不熟悉,基本上每个村农家书屋管理员都是“自己琢磨着来”,业务素质普遍不高,管理员队伍落后必将影响图书更新、图书购置等环节,进而影响整个书屋的长远发展。
三、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农家书屋的意义在于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提高农 3 村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农家书屋发展中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被提上日程,为了使农家书屋能起到提升我县农村文化水平的作用,切实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快发展,我县在建设管理农家书屋的过程中,不仅要从理念上创新,加深对农家书屋本质的认识,还要重点探索农家书屋的功能,通过从多方面延伸农家书屋的功能,实现其在多个领域的发展,更要保证资金来源,才能实现农家书屋持续发展的需求。根据农家书屋的现状,为探索建立农家书屋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一)进一步拓展农家书屋的创新功能
一是将文化志愿者纳入到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中来,实现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制度化、基地化、特色化管理。建立人才援助的长效机制,提高农家书屋管理的总体服务水平。二是以农家书屋为依托,增加多种便民服务。可以考虑将农家书屋与农村商业、通信、邮政、供销等服务网点结合,也可以对一些具备经营条件的农家书屋授予经营出版物许可证,通过对农家书屋与文化站现有设备和场所的综合利用,添加图书销售、邮政代理、移动业务办理等便民服务,既可以解决一些相对落后的村镇缺少新华书店、邮政局、移动业务办理点等的状况,为当地群众提供方便,同时也是对农家书屋和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充分利用,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措施不仅可以为农家书屋带来较高的人气,而且还能增加经济效益,为解决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待遇问题提供了 4 保证,从而真正让农家书屋“用起来”、“活起来”。三是将脱贫攻坚工作和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扶贫单位与联系村要抓好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注重发挥好农家书屋的“三个作用”,即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新抓手作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作用,农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好帮手作用。
(二)进一步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
一是逐步培养农民良好的阅读习惯,尤其对农村留守儿童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一方面通过讲座、宣传、培训等活动,培养成人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需要从孩子入手,儿童正在成长期,如果方法得当,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形成,会使其受益终身。可将中小学生的自习课放在农家书屋进行,向其介绍优秀的、适宜的读物;二是结合乡镇、村的自身特点,因势利导,创新活动组织形式,激发书屋活动,例如开展“读书节”、“全村读书日”、“生活经验介绍会”等活动。积极发展农民读者会员并组织进行科学技术传授活动,使村民们寓学于乐;三是保持农家书屋的开放时间,适度解决好农家书屋管理员劳务费。首先,农家书屋开放时间必须达到市上要求,农民能及时借到所需图书,从而可以保证避免出现“闭门羹”的现象;其次,要给予农家书屋管理员一定的经济补偿,县级财政可否考虑给每个行政村配一名公益性岗位的农家书屋管理员,这样就可以改变目前农家书屋管理员兼职,大多没有经济补助,因而不能保障农家书屋开放时间和正常运行的弊端,进而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
(三)进一步调整农家书屋的藏书结构
针对目前我县农家书屋藏书结构单一,内容陈旧和不够丰富的现状。一是要根据实际制定科学的购书计划,满足不同人群的读书需求,依据农村现实情况,书屋建设中要重点增加农村种植、养殖、加工、制造业、医疗卫生、科普知识、法律等图书品种;二是要多购置一些能提高农民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生素质的文学书籍,现在的中小学阶段学习都要求有较大的阅读量,要求多读文学名著,但农村家庭条件有限,购买力较弱,因此制定一套符合中小学生的购书计划,对书屋吸收学生人群起着重要作用;三是要考虑适当增加数字资源的建设,满足老年人和儿童对网络资源的需求。
(四)进一步加大可持续资金投入力度
农家书屋是公益性的,主要由各级政府组织投资,建成后的书屋、图书修补和更新以及管理人员的待遇仍需要大量资金,国家对书屋建设是一次性补助投入,后续适度的持续资金投入是保障书屋持续发展的前提。一是县级财政要逐年加大对其的资金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好书屋图书更新和书屋管理员的报酬问题;二是相关部门着手研究,争取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要通过社会捐赠等方式缓解农家书屋的暂时困难,更要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在政策、措施上鼓励、吸纳多种投资主体来发展农家书屋,保证后续发展能力,解决农家书屋资金匮乏的问题;
(五)进一步加强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建设
一是县级图书馆要切实承担农家书屋业务辅导责任,对
图书管理员定期分批培训,帮助其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二是通过组织开展“农家书屋优秀管理员”、“书屋标兵”等评选活动,对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提高管理员专业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努力培养一支优秀过硬的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三是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每年对农家书屋开展活动次数、开放时间、服务人数等项指标进行考评考核,对于考核成绩好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增加管理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