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农村教学经验
浅析农村教学经验
摘要
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之一。农村小学教育的成功与否对后续教育的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影响,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虽然这几年来,我国的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相较于以前来说有所提高,各级政府也在积极努力的改善教育条件,可是根据笔者的了解发现,如今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整体薄弱状况并没有完全的扭转,在教育观念、学生生源、办学条件以及师资力量等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阻碍了农村小学教育的顺利发展,现笔者在本文中将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一的探讨,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实现农村小学教育的全面改观。
关键字:农村教育现状经验与探索
一、农村教育现状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政府对于投入有了很大提高,但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依然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一)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教育发展滞后
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2004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2006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
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机、、、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个人经验
我的教龄虽然很长,但教学经验却很少,倒是有不少教训可以和大家分享,希望年轻的教师们不要再犯我所犯过的错误。
(一)就是笔要勤。
这几天准备这个演讲的时候就想,自己这么多年,在教学中有哪些经验呢?结果大脑一片空白,这么些年的教学肯定是有些地方做的不错的,但一时就是想不起来了。所以李老师在学法指导中说过: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希望大家在平日有什么收获、教训或感触都要马上记下来,日后整理出来,即能提高自己,也为他人提供可资借鉴的东西。我现在翻翻曾经偶尔记下的东西,就会对其有更深的认识,当年觉得是成功之笔,现在看来却有很多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改进,就会有更好的效果。前几天备物质的量的内容,回顾这些年在教学内容上几次大的改进,组里的同事都感到收获非常大。
我从年初开始在博客中记录自己对于教育的认识和教学中的体会,从这学期开始做每节课的教学反思,自己感觉很充实,别人看了也会有所启发,我要求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
(二)就是手要勤。
我们这些人,都是很聪明的,对于工作常常会有很多的想法,但是我们常常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把想法变成做法。我常常遇到这样的事,有时对于一个知识内容的处理或者
一个实验的改进有了一个很好的想法,但由于手比较懒,并没有真的去做,过了一段时间突然发现某资料上别人发表的内容正是自己当初的设想。去年和李老师带高三,对于最最基本的方程式的教学以前一直效果不是太好,后来我们想到了一种整理和记忆的方法,他就能在一产生想法时就开始动手整理,很快整理出了非常详尽的内容,然后马上付著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谈了两点教训,再介绍一点经验吧。是一点,不是一点儿。
曾经看过一本书,是国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其中一个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说,每讲一个概念,一定要举一个身边的例子让学生去理解。这和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我觉得我教学中最优秀的一点就是善于举例子。很多难以理解的东西,不易运用的方法,通过生活中特别有趣的现象,或者常常使用的方法,很轻松地理解掌握,并且学会了动手,长时间也不会忘记。比如前几天介绍标准状况(零度101千帕),以前的学生常常有把标准状况的温度与常温混的。这次我特意举了一个例子:你在家时听说今天外面是标准状况,你按二十度穿着背心短裤就出去了,结果被冻彪了。终于明白原来标况是零度。象电离是电解质离婚,水解是第三者插足,用鲤鱼跳龙门讲解反应速率和平衡,用去公园喂猴比较同一溶液中多种离子的氧化顺序,用抢劫来分析氧化还原能力等等,每次都是在笑声中完成了相关内容的教学。由于这些都是化学学科内的东西,今天在这就不详细讲了。
我今天的汇报到此也就告一段落了,借此机会,特别感谢指出我这些问题的领导和同事,希望今后继续得到你们的指点。
三、提升农村小学教育水平的措施
(一)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农村小学教育要想健康的快步发展,关键是要不断的更新和创新意识。无论是地方的教育行政领导,学校的各级教师还是学生的家长都要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对孩子发展的必要以及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性。具体措施如下:首先,通过加强宣传力度,让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入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中;其次,多提供一些学校领导以及教师们校外学习的机会,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最后,学校可通过办家长协会或者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其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以及新教学理念,构建一个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沟通的平台,形成教育的共识,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增加农村小学的教育投入
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因此,国家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县统筹发放教师工资的办法。一方面,由国家来负担教师的政策性增资,并经县统筹发放,能够切实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异。另一方面,这种工资发放的方法也能够保证农村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地发放到学校或者教师手中。此外,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对学校新校舍的构建和基础教学设备经费的投入,设置专项资金来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以及新设备的购入,使其可以更好的服务教学,让学生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努力打造一个思想觉悟高、专业过硬的小学教师队伍
一是严格教师的选拔、培训以及考核制度,优胜劣汰,改善师资状况。二是定期的由市教育局聘请一些专家来校对相关的学校教师进行培训指导,与此同时从城里抽调部分的骨干教师,对农村的小学进行对口支教,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各农村学校根据自身实际选派部分业务素质较高的老师去城里学校观摩学习,学成后成为学校的教学主力。四是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网上教研。如今已经进入了一个资源共享的时代,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通过网络尤其是教育局域网来进行资料的查找,各种知识的学习以及教研的探讨都十分的便捷。并且在局域网内,能够打破时空地域的界限,各校的教师自由的探讨教学教法,对相关问题深入研究以及布置作业征集教案等等,在网络交流中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关于提高农村教育的探索
(一)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重点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今年要启动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到2007年使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中央财政将为此投入100亿元,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中央财政和省市地财政要增加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继续实施第二期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中央财政将60亿元,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还将加大投入,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
(二)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到2007年,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
使家庭贫困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要认真解决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上学的问题。
(三)要大力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
从2007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今年,在西部地区实施,明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继续对家庭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主要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投入机制,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为此,今后五年国家财政新增义务教育经费累计将达2182亿元,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免除学杂费的义务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对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2007年开始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这将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的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继续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今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比去年增加395亿元。“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实施农村初中学校改造计划,地方政府也要相应增加这方面投入。同时,要继续解决好城市家庭困难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今年,还要确保全面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第二篇:农村基层组织经验材料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最基层的代表,一切工作与党的形象是紧密联在一起的,因此在工作中只有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一)善谋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纽带,又是各种矛盾的交点,只要上级党组织的大政方针一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就必须贯彻执行,当群众对某些政策不理解,不合自己意愿时,他们往往会把矛头指向基层党组织,不是闹,就是吵,严重的甚至上访,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善谋事”,做到事先有考虑、有准备,而这种考虑又不能无边无际,而要客观实际,基层党组织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首先吃透政策。而不能凭感觉,靠经验。否则,即使考虑得再多,谋划得再好,其结果也只能是顶起碓窝耍狮子,费力不好看,不仅不能很好完成任务,弄不好还会闹笑语,惹麻烦。农村基层党组织出谋划策,处理问题如何,直接决定着农村社会的稳定,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的成败。因此,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到超前思维,透过复杂多变的形势,预见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千方百计想好解决问题的点子。在工作中不能见子打子,哪里黑了哪里住,瞎子放羊随它去。一定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想方设法帮助农民致富,群众富了一切问题都好解决,“天下顺治在民富”。
(二)会办事。农村基层党组织打交道的对象就是广大农民,这当中既有遵纪守法的群众,也有个别不讲道理的法盲,既有通情达理的文明家庭,也有个别胡搅蛮缠的农户。办的事有公事、私事、大事、小事,听的话有真话、假话、好话、坏话,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具体工作中务必做到处处留神,时时在意,讲究工作方法,“俯下身子为官,挺直腰干做人”把依法办事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结合起来,学会做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善于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对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要用政策稳定民心,农村基层党组织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走样,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把政策宣传到户、到人,不断增强群众的政策观念,让农民知道,农村基层党组织,解决矛盾、处理问题、干工作做事情,靠的是党的方针、政策,而不是个人意志。其次是用感情解民忧,农村基层党组织千头万绪的工作,吃、穿、注行随时都离不开资金,在这方面让群众个个满意是不可能的,很多情况都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把群众的实际困难放在心上,尽可能体贴照顾,哪怕到农民农里坐一坐,摆谈几句龙门阵也是一种安慰和鼓励。另外就是要考虑如何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从思想上减轻他们的压力,教育他们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树立起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的信心。三是为政清廉,取信于民,当前由于个别腐败现象的负面效应,群众看到的阴面较多,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形象有一定的损害,这样必须加强正面教育,宣传好的典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做到廉洁奉公,“公生明,廉生威”、“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成员如果不能廉洁自律,不仅要失信于民,败坏一个地方的社会风气,甚至自己也会翻身落马,被人耻笑。只有做到廉洁自律,基层党组织的威性和群众的信任才会随之而来。要坚持原则,伸张正义,敢于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三)能成事。“空谈误事,实干兴帮”。农民群众最讲实际,他们衡量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标准,也就是看你的工作过程,看你到底干了哪些事,结果怎么样,群众最讨厌那些混天闲谈,一事无成的人。所以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尽可能地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事情的成败,往往是衡量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标准,基层党组织,办事要有主见,遇事能决断。当群众遇到举棋不定、左右为难的事情时,往往都看干部,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了解政策、法律,与农民相比有见多识广的优势,提出自己的主张,果断决策,关键时刻不犹豫。要注意发动群众,群策群力,脱离群众什么都办不成,注重遇事同群众商量,办事同群众联系,有事要群众支持,做任何事情要因地制宜,立足自身和本地实际,不能生搬硬套,办事要量力而行,步子过大容易摔跟头。一口饭绝对吃不成胖子,做好事要根据自己的实力,确保成功率。
二、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农民的心坎上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在基层,薄弱点和难点在农村,在改革力度加大,各种矛盾相对集中的情况下,没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就会失去思想保证,因此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农村的各项工作中去,做到农民的心坎上,一位基层干部说:“电通、路通、水通,不如人的思想通”,对思想政治工作总结及非常精辟。
(一)分类把握,确定重点,有的放失地开展思想教育,在具体细致中走向深入。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农民奔小康为中心,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对农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政策法制教育,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思想境界有高低之分,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的人们,其生存状况、思想状况也千差万别,这就决定我们在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时,要注重层次性,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针对性的对农民进行教育引导。
因人制宜。例如,对农村党员、干部、先进分子要加强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教育,要求他们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对一般群众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及科学文化教育,对先富起来的群众要引导其致富思源,扶贫济困,对困难群体,应多鼓励、多扶持,着重进行“自尊、自立、自爱”和艰苦奋斗教育,对外出务工人员要引导他们遵纪守法,艰苦创业。
因地制宜。山区农村幅员辽阔,居住分散“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通常情况下,人们的思想不仅会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而且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而言,经济较发达的地方,群众思想活跃,价值取向多样,重点进行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教育,边远地区民风淳朴,但相对封闭容易被封建迷信钻空子,应多进行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及对外开放教育。
因时制宜。现阶段,农村存在的主要矛盾是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缓慢,各种不稳定的因素较多,重点应放在如何帮助农民增收,维护社会稳定上,把握不同群体的特征,认真分析不同人群的心里特点和思想状态,抓住带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因人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多做“自选动作”,少做“规定动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千家万户,做到每个人的心里。
(二)改进作风,多办实事,把教育群众寓于服务群众之中,使农村政治思想工作真正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让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因此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关心群众的物质利益和精神要求,现在农民中的许多思想问题是由于实际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而引发的,如果不解决实际问题,群众势必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实践证明,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实事,建立血肉相连的党群、干群关系是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矗群众的“行路难”、“上学难”、“饮水难”、“用电难”、“看病难”、“通讯难”是农民急盼解决的难事大事,也是老百姓眼中最大的实事实惠。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办理群众急需办理的事情,是赢得百姓支持拥护,改善干群关系的有效催化剂,是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方法。
2、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尊重民意,是做好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村上每办一件公益事业,总是提前谋划,交给村民代表讨论,拿到群众中酝酿宣传,条件成熟,再召开社员大会。若有95%的人赞成,事情就办得,而且能办好。事业办成后,人们形象的叫做干部向群众“抽条子”,搞好竣工决算。“解决老百姓的问题,一是要注意群众切身利益;二是办事业帐目要公开;三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实行村民自治,用他的话说叫“港人治港”,干部张网,干部收网;四是干部要敢把自身拿去让群众掂量。”始终以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兴办公益事业为重点,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系列公开;每季度公布一次财务和村务;群众对公布的内容可以随时查阅。由于真正做到了公开化、实行了民主、充分尊重了民意,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建设热情。
3、为政清廉,赢得民信,是做好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扎实抓好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要求干部做到“七管好”、“七做到”、“七不能”。即:管好自己的脑,做到头脑清楚,不能异想天开;管好自己的心,做到心想工作,不能自私自利;管好自己的手,做到办实事办好事,不能见利忘义;管好自己的脚,做到走千家万户,不能去的地方不去;管好自己的嘴,做到多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说的不说,不该吃的不吃;管好自己的眼,做到放眼世界、眼观十路,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管好自己的耳,做到耳听八方,不能听不进批评意见、一意孤行。
第三篇:农村党风廉政经验材料
强教育 严管理 抓预防 不断提高廉洁新农村创建水平
杏花岭区杨家峪街道办事处
杏花岭区杨家峪街道位于太原市区东北部,2001年撤乡并镇后,由乡转为街道,属太原市涉农街道之一。全街区域面积27.63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其中3个属村改居),共有5035户,12561人。我街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交错型街道,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有10个行政村被市政府确定为“城中村”,2个行政村被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全街现有基层党组织29个,党员480名,“两委”以上干部123人。
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小城镇建设、第三产业,街道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乡村集体经济显著增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但是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有的村干部通过向村民虚假承诺、不现实表态甚至采取贿选手段上台,致使一些作风正派、工作能力强的干部被选了下去,这些人上台后为民服务意识不强,执政水平不高,给村级党组织建设带来了严峻考验。二是体制的陈旧,管理的滞后,加上一些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思想的侵蚀,造成一些村干部工作程序不规范,管理粗放,有的甚至不惜以身试法,受到党纪条规和法律的制裁。三是有的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执政能力较差,为群众服务意识不强,产生工作上的失误。四是有的村干部工作方法不当,引发的矛盾比较多,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上访告状的群众比较多,阻碍了农村各项建设和社会稳定。由于上述因素,导致杨家峪近年来有些村和村干部尤其是一些经济实力强、发展势头好的村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出了问题,被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不但影响了村集体的发展,而且在社会上和群众中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敦化坊村原党支部书记郝俊英、河里头原村委会主任陈润金、淖马村原党支部书记刘建民和原村委会主任张明亮等,均受到法律的严惩,教训非常深刻。在这种环境影响下,导致一些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不敢放手干、大胆闯,不仅影响了整个村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地区的发展。
实践表明,一个村的干部特别是主要干部的倒台,对整个村的经济、社会、群众以及个人的家庭,带来的损失是严重的,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一个村、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干部的家庭幸福和个人的前途命运作代价,不能出现“楼房盖起来了,干部倒下去了;群众致富了,村长被抓了”的现象。基于这种现实情况,新一届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实现街道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这其中狠抓村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重中之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取得实效。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加强干部教育,做到警钟常鸣
一是定标准、强制学。为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廉政观念,我们把村干部的廉政情况作为选拔任用村干部的标准之一。定期组织村干部进行廉政知识考核,对不合格的,强制进行学习,对学习后仍不合格的,实行末位淘汰制,以此逐渐增强村干部的廉洁意识。
二是定责任、督促学。街道把对村干部的廉政教育纳入街道培训计划,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联系村的领导则具体负责此项工作,把任务分解到人,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创新有效的教育形式,督促村干部进行学习,以增强他们的法律素质、政策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
三是定目标、主动学。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与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就廉政教育工作签订目标责任书,村党支部也与其它村副职及村后备干部签订了责任书,并把年终廉政教育培训计划落实情况作为每名村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四是定标杆,对比学。注重树立培育身边的模范典型,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有效发挥正面典型的激励作用。近年来,我们先后树立了杨德成、冯根拴等先进典型,在干部群众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采取组织村干部观看《大案警示录》等电教片,邀请纪检、检察院的同志对违法乱纪典型案件进行讲解和案例分析等形式,对村干部进行警示教育,使他们对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廉政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始终绷紧遵纪守法这根弦,提高了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二、严格制度管理,做到有章可循
一是健全完善“两议五公开”制度。严格执行党员议事制度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确保重大决策、重要事项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由党员代表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防止“一把手”或少数人独断专行、搞“一言堂”。要求各村每年除3月15日和7月15日进行固定公开外,一些重大问题、重要事项也要随时公开,并由街道纪工委、村廉政监督员予以监督,坚决防止和纠正不公开、不及时公开和假公开的问题。在换届选举、公益事业、项目承包等热点问题上,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切实落实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保障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
二是制定建筑工程监审制度。对建筑工地统一进行招投标。对准备开工的工地,街道明确由招标公司统一公开招投标,公开竞争,优中选优,不得暗箱操作。建设施工过程中,街道要对工程质量监督队伍的资质和工作情况,进行统一审核、把关和监督,防止其不合规定或不能正确履行职责。在整个工程完工后,要邀请专业审计部门对整个工程进行审计,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
三是认真执行民主理财小组制度。各村的理财小组分别由1名村干部、1名会计、3名村民代表组成。要求他们对村财务凭证每月审查一次,对支出较大的财务活动,村民理财小组研究审议后方可支出。
四是建立会计核算中心管理制度。抽调高素质的财务人员组建街道会计核算中心,对街道涉及到的基层站所和村的财务全部进行统一管理,规范财务开支。同时定期对各村的财务支出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是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加大对村民和集体宅基地的审批,由街道经管站对各村的土地合同进行统一检查、验证,及时规范有关手续,严禁村里私自转让集体土地和变相卖地行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三、开展促廉活动,做到防微杜渐
一是街道主要领导与村干部进行廉政谈话。谈话时间为每月一次,内容以廉洁自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民办好事,为民办实事”,搞好“两委”团结等为主,使他们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二是每半年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一次“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为主题的“廉政文化进村,警句格言促廉”宣传月活动,让党员干部时刻不忘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时刻不忘肩负的重要使命。三是开展“对照承诺书,找差距,促廉政”的“回头看”活动。教育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按照承诺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对违背承诺的行为要认真进行整改。四是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要求各村每年召开两次民主生活会,在召开过程中各包村干部要参加,注重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通过自已找、同事点、群众评,清醒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改正。五是加大考核力度。结合街道的综合责任制考核,对村干部进行大范围的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并把测评结果纳入年终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考核中,与各种评优选先活动相挂钩。同时,街道党工委聘请了36名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老党员作为廉政监督员,对各村“两委”班子、村干部在依法行政、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监督,及时敲响警钟,做到防患于未然。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我街道的党风廉政建设明显好转,涌现出享堂村的邢润柱、杨家峪村的胡政等一批遵纪守法、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先进模范,进而带动全街道上下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形成了人心思上,人心思干的良好氛围,有力的推进了全街道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农村的和谐稳定。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经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村干部的廉政意识和执政能力,为他们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推进全街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篇:农村经济发展经验材料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材料
**县**乡党委书记 ***
(2011年11月)
近年来,**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1355”总体发展思路和县委“五抓五推进”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强乡、科技兴乡、产业富乡”战略,突出“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社会和谐”三大重点,抓党建、促经济,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经过近年来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截止2010年底,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360万元,年均递增9.1%。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8070万元,年均递增8.7%;工业总产值达到4290万元,年均递增9.8%;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80万公斤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10元,比“十一五”初期净增119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全乡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较快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繁荣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不断壮大乡域经济势力
近年来,**乡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全乡经济社会的首要任务来抓,巩固提高传统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积极探索特色产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一是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
进程。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方向,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中心,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以基地建设为龙头,以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保障,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具雏形。通过大力调整、优化和重组现有农业资源,形成蔬菜种植、花卉种植、农产品仓储加工、农产品中介销售、农村休闲旅游等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不断优化和细化各产业板块和产业基地的发展,引导无公害蔬菜种植、旱作农业、花卉产业、旅游服务、仓储物流产业分别向规划的各村聚集,形成各具特色的乡属产业聚集区。按照地域不同种植,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无公害蔬菜、花卉等产业,形成以双垄沟玉米、高原夏菜、肖家咀花卉等三大优势产业。大力推广双垄沟全膜覆盖种植技术,年均发展双垄沟全膜覆盖玉米种植1.9万亩,2011年达到了2万亩,建成石头沟等2个千亩示范点和秦启营等3个五百亩示范点。无公害蔬菜和花卉种植不断发展,分别达到了2011年的4万亩、930亩,建成***花卉基地150亩。设施农业成份逐年增加,全乡设施农业达到1200亩,群众增收3000万元以上。二是加大工业项目建设力度。**乡坚持走工业强乡的路子,积极引进工业项目,每年将工业项目的引进作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那些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工业项目,乡党委、政府下大力气全力引进,在项目推介、实施、管护等过程中实行全程跟踪。千方百计引进**塑料、****建材等工业项目,对于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
作用。三是第三产业迅速崛起。**乡把发展壮大第三产业作为全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优先发展以服务业、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结合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蔬菜、花卉加工包装业,结合高新区增容扩区,发展物流产业,结合本地资源,大力发展**度假村旅游产业,全乡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蔬菜仓储企业5家,为培育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承载能力
**乡是农业大乡,强化基础设施对于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了基础设施建设这个着力点,彻底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坚持“积极稳妥,实事求是,改革创新、以点带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原则,以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问题为首要任务。本着服务群众、利于发展的原则,建成了一批事关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发生了根本改观。投资2800余万元,硬化农村道路150余公里,**、**等42条道路构建了全乡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极大的方便了农产品外销和群众出行,农村基础设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新建沼气池1350户,受益面达全乡17个行政村。完成渠系配套105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00亩以上。西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基本解决了全乡17个村3万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不仅方便了人民的生产生活,而且增加了全乡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切实
增强了全乡经济发展的后劲。
三、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提高全乡城镇化水平
**乡作为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乡镇,始终按照城乡一体化的相关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农村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发展。2008年,积极努力将***村建成了**市扶贫开发和整村推进项目村,完成花卉基地、舍饲养羊、提灌工程、道路硬化等项目建设。2009年,组织实施了**村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800万元,新建新式住宅150座,已完成一层主体56户、二层主体24户。2010年完成**乡乡域总体规划和***、***等10个村土地利用及新农村建设规划。同时,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落实资金294万元,以国道312线两旁的**、金家营、麻启营等3个村主街道及旧村庄改造为重点,拆迁整治116户1200余间19000多平方米,拓宽道路15米。在此基础上,大力实施**村主街及旧村庄改造项目,完成改造51户,建筑面积6150平方米,铺设排污管道2000米,硬化人行道85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26盏,进一步美化了村容村貌,有效带动了各村对人居环境的整治,全乡城乡一体化水品明显提高。
四、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积蓄后劲 **乡近年来把我们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突破口来抓,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乡党委、政府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农
村经济的重要抓手来抓。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全乡共引进项目35个,开工建设和建成投产项目31个,总投资达到9亿元,其中,投资在千万以上的项目5个,特别是投资3亿元的96351部队军事基地、投资4000万元的国家广电总局291监测台、投资2275万元的高沿坪土地开发整理和投资2000万元的兰州方宏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等项目的引进和建设,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乡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提高全乡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硬件硬抓,软件狠抓,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快改变农村社会事业滞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把农村社会发展放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完成12所标准化卫生所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良好,每年参合率都在95%以上,近五年来,全乡享受住院补助8000余人次,补助金额高达1200余万元,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建成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广场8个、农家书屋11个,组建农村文艺演出队14个,演出场次达到80余次,有力推动了全乡精神文明建设。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加强。严格落实两女户保险、计划生育救助、奖励扶助等利益导向政策。农村弱势群体得到有效保障。先后投资
1070万元,改造农村危旧房屋1061户。投资580余万元,为210户农村低保户、残疾人家庭、计划生育两户家庭新建住房830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落实。先后多次在全乡范围内调整低保对象,真正把有困难的农户纳入到救助范围,全乡现有农村低保对象844户3220人,每年兑现救助金在120万元以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参保率高达97%以上,先后为全乡5200余名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基础养老金560万元,极大缓解了农村高龄老人的养老问题。积极扩大农民就业,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把引导和帮助农民就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全面展开,年均输转劳动力人数在8000人以上,劳务收入超过亿元。
尽管**乡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比如农业规模化种植力度不大,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城乡一体化步伐不够快,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等。这些不足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
**乡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同心同德,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切实增加农民收徒,开创**“十二五”时期新局面,推进全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快速发展、跨越发展。
第五篇:农村安居工程经验材料
近年来,**县在实施安居工程过程中,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大胆探索,努力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城乡差异化规划建设、互补协调发展的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农牧区发展。
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安居”与“乐业”和谐发展。一是加大宣传和组织力度,使党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动员群众邻帮邻、户帮户
和互帮互助;二是鼓励群众到乡办、村办企业打工,引导群众合理有序采挖贝母等贵重中药材,鼓励群众发展现代农牧业,提高粮食单产和牲畜出栏,结合小城镇建设和安居工程建设,鼓励群众就近迁入集镇,兴办三产增加收入,实施“一乡一品”战略,把尺牍镇打造为民族手工业基地,把色扎乡打造为畜产品流通基地,把协雄乡打造为建材供应基地,把**镇打造为城郊畜牧业基地,把布塔乡打造为牧区畜牧业基地,以产业带动群众增收;三是切实加强环保意识,积极推广木材替代品,引导广大群众积极修建水泥结构、石木结构,推进“以钢代木、以塑代木”,降低安居工程对木材的需求,加强安居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全年任务顺利完成;四是适时举办农牧民安居工程培训班,提高农牧民打墙技能和建房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县十分重视安居与环境美化结合。按照“宜集则集、宜散则散”的原则,在地势开阔平坦地带,鼓励农牧民集中规划建新居。2007年开工的**镇、巴达乡、甘岩乡、嘎塔乡都适度推广了集中连片建房。在此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又在环境美化上做文章,一是建好水、电、路等配套设施,为安居添亮点;二是种花种树美化环境,为安居添色彩。2007年,县林业局引进经济苗木和速生苗木2万多株,分发给安居户房前屋后种植,鼓励群众美化家居。
在扎实推进安居工程建设的同时,**县不断丰富安居的内涵和外延,时时把握群众既要安居又要乐业的要求。2006年,在安排实施安居工程853户的基础上,对317国道沿线的尺牍镇和色扎乡进行认真规划,安排实施安居工程205户、安居1213人。两个乡(镇)的152户农牧民群众自筹资金6000余万元,在317国道沿线建起了砖混结构商住楼87座,为218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使497人从中受益,群众增收达180多万元,增收效果明显。今年,以尺牍、色扎小城镇建设为示范,先后在巴达、嘎塔、甘岩、**等乡镇推广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