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数学课堂的教学经验(大全)

时间:2019-05-12 22:36: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农村数学课堂的教学经验(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农村数学课堂的教学经验(大全)》。

第一篇:浅谈农村数学课堂的教学经验(大全)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经验

望谟县纳夜镇打郎小学 蒙品欢

【摘要】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 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普遍面临着一些难题,当前数学教育现状严重滞后于数学和社会发展,现行小学数学内容,有些学生掌握不了,甚至不会运用。为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能够充分发挥其实用功能,又富有智力价值,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求新的教育改革思路。通过理论和课堂实践,我从数学教学课堂现状调查、教学模式、教学经验、总结出解决对策,仅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校现状 教学模式 教学经验 解决对策

课堂教学经验是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让学生获得更好地进步和发展。如何搞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当教师以来一直致力于探讨的课题。因为我身在农村,农村孩子的教育水平不比城市,大多数孩子的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又常年为了生计在外打工,再加上隔代教育的问题,导致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都不是很好。因此,要想搞好农村学生的学习,对于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师来说只有从学校这个平台入手,而在学校里我们只有通过课堂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学校现状分析

我校地处望谟县纳夜镇打郎村村级学校,现有学生232人,拥有

教师12人,虽然在当地也算是规模不小的农村完小,但对我校各段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发现数学课堂教学仍存在不容乐观的现状,课堂气氛比较呆板,老师的创新精神不够强,课堂自主探索积极性不够强,虽在优质课评比中也使用了现在先进的手段,但大多流于形式,为上课而上课,平时的课,还是缺乏创新精神,新的理念不能贯穿课堂,主要表现为,学生提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不突出,教师教,学生学的现象普遍存在,课堂中学生间的活动很少,基本上都是教师问,学生答,评价的语言等比较单一,学生学习的氛围不浓厚,积极性和创造性都不能很好凸显出来。

二、采用新理念,新教法的教学模式

针对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与时俱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新时代的教师转变观念,需要用新的理念充实头脑,增强个人的责任意识,因此,业务理论的学习是必要的,同时,应收看新理念下公开示范课,从本质加以改变和更新。俗话说,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自来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效课堂的提出给每位教师新的挑战,我们不仅是学习这些新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理论知识真正应用于课堂教学。比如,过去的数学课堂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模仿,将知识输灌给学生,而新课改后,要求学生自主的学习,通过动眼、动手、动口等,通过互动等方式,自己去探索,寻求知识的学习方法。那么,作为教师,如果将这种观念不转变过来,就无法引导学生真正的学好知识,因此,我们应该在学习和

实践中,寻求新的教法,人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只有在新理论的指导下,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

(二)培养学习兴趣,创设情景启发学生内心深处发动机。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在“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知识建构型”教学,提倡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而情境刺激在知识建构型教学中起促进作用,它能够激活学生的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便于学生乐于接受,刺激他们积极的探索,寻求新知识的解决途径。

(三)结合实际生活实例进行教学。有效的课堂活动应尽可能模拟和贴近学生的真实世界,以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学习任务,给学生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的情境下进行活动。有位教师在一节公开课有这样的一个教学设计,本节课学习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的《10以内的加分》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让学生讨论,要求是,每组说说“1+1=?2+2=?,时居然发现结果不统一,有的等11,也有算对的,这时这位老师就从钱包里拿出了两张壹元钱。请问同学们,1元加1元等于多少元?结果都一目了然。如此设计,将钱与学生的亲身参与结合起来,更利于学生

理解知识,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能产生学生发现、探索、思考的愉悦感。

三、注重以生为本教学理念,自主探索教学经验

(一)重新认识学生,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一年级的儿童,他们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这其中就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特别是运用学习来解决问题的策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这种特定的生物的和社会文化氛围,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每位学生的害怕、好斗、害羞等等性格特征的形成,对学习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 胆小”儿童,通过后天的教育训练,可以减轻儿童的恐惧程度,但不能塑造出一个勇敢者。在教育与遗传环境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应该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他们自己的意义。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使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知识。对于每一个学习的主体,没有活动、没有做就形不成学习。任何一个知识都能够以一种合适的方式教给任何一个年龄的学生,如果能够以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相适应的方式出现,就能被学生所感知,为学生所接受。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成功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当学生学会时,享受到学习活动的成功的喜悦,就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更热爱学习。

(二)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辅。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因为,教学环节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教学的各个环节,考虑那个地方让学生自主学习,哪些内容鼓励学生提问,哪个环节设臵讨论交流等。在进行三角形面积的时候,我将这节课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课前情境创设,出示三角形彩纸,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先动脑思考,应该怎么去解决问题。第三个环节,小组讨论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同伴中展开讨论交流,后进行展示。第四个环节,引导学生对总结的结论提出质疑。第五个环节,引导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应用和练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主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通过验证、亲手实践才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体现主人翁的意识。

四、注重学生合作交流,在不断反思,着力解决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加强交流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学生的个人心智毕竟有限,自主学习时常有力不从心的困惑,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小组合作交流是数学课堂常见的活动,它能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取长补短,有效教学要求学生要学会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初次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的时候,往往流于形式,而如今小组之间,同桌之间互助交流已经蔚然成风。在以小组进行合作交流的时候,在优劣组合的小组活动中,往往出现优等生唱独角戏的现象,不能代表劣等生的发展。以优优组合,劣劣组合,其优点,可以发挥各自特长,优等生可

以互相质疑,而对劣劣组合的学生,教师给予点拨,指导。同时,小组合作交流可以更好的给学生搭建语言表达的平台,比如,在教授三角形面积时,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拼一拼,然后展示各自成果,“将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是,任意的两个吗?”那好,随即,老师拿出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三角形,学生马上意识错误了。“那该怎么来表述呢?”“两个一摸一样的三角形”“两个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如此,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加强师生互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的保证。为此,可以通过师生、生生、自评的这些活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及时予以反思,从评价中让学生获得经验,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取得自我实践后的成就感,产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生更注意老师及同学对他的看法,尤其,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以,每次上数学课,我都会及时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在一个肯定中,表扬中增强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自评,比如设计类似的问题“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依据是什么”“新知识与已学知识有什么样的联系”“还有其他的解决途径”等问题,贯穿数学课堂的始终,让学生不断的反思,养成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三)加强优化课程内容,合理布臵课内外作业。教学内容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将教材内容实行科学的组合,并按一定的程序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教学内容具有逻辑意义,做到条理

清楚、重点突出、难易适度。作业布臵要体现在巩固性、实践性和兴趣性,通过严格控制学科作业数量、时间和难度,提高作业质量的方法来减轻学生的负担,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之,面向新世纪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的是完整的教育,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只有敢于实践、勤于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我们一定会找到更佳的教学途径,把握住未来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及时处理好前进中出现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创造更大、更广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拥有一种精神,一种不懈的最求态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适应现代的教学势在必行。参考文献

①李广,杨红丽,《上好课应知应会》,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5 ②韩立福,《有效上课》,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③吕立杰,《中小学课堂管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 ④绿叶红花,《提高课堂教学之我见》

⑤黄德宽,《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指导学生学法的研究》

第二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经验点滴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经验点滴

孙涛 九年级 数学

数学课堂总是会让人联想到数字、计算、解题,概念、公式、定理,字母、证明、推理;直尺、三角板、圆规;粉笔、黑板、老师;以及一群昏昏欲睡的学生。这一切的一切都给人一种严肃、古板、枯燥、乏味的感觉。诚然,数学课堂里, 没有语文课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扣人心弦的故事,也没有英语课的感受异国情调的浪漫之旅。然而,事实上,数学中也处处隐藏着神秘的美。只要你善于去挖掘它,发现它,你就有机会去感受它,去欣赏她。譬如,数学特有的线条美、对称美、结构美、思维美;在解题过程中,你尽可以纵情地去想象,体会 “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神奇, 去感受“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去寻找“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成功感觉。对于一个数学教师来说,如何将严密的抽象的数学知识演变成生活中一个个可触摸、可感知的美,激发学生的兴趣去探索它,让课堂充满激情、充满活力,让每一个参与到课堂的人都能全身心的投入,能享受到数学中蕴含的美,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所以在数学课堂上, 多一点趣味化,多一点形象化,多一点生活化,让学生能真正地领略到数学的美!

那么怎样才能让数学课堂趣味化、形象化、生活化,我想结合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生涯谈谈几点实践经验。

一、导入趣味化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课堂前五分钟的导入是决定一节课成败与否的关键。导入部分不仅为后面教学过程定下基调,确定好教学的逻辑顺序,而且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决定性一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一开始就对这一节课产生强烈的兴趣时,他们才会愿意学、主动学。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导入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通过一些简单的小实验、小故事、小游戏或者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数学悖论、逻辑趣题导入新课,努力使学生在欢乐、愉快、乐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讲“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在课前让学生自己随便准备好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课堂上让学生用折纸的方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老师根据学生的方法演示,最好用吹塑纸。实践活动是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几何知识的教材,采用动手操作导入新课的方法效果良好。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让每个同学都动手操作:折纸飞机,折剪五角星,观察打开后的图形有何特征,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定义中的两点:一是它是一个图形能沿某一直线折叠。二是直线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并把这两个特征作为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标准,有几条直线,就有几条对称轴(投影显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这样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的兴趣。

一元二次方程趣味情景激思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而立之年督东吴,早逝英年两位数;

十位恰小个位三,个位平方与寿符;

哪位学子算得快,多少年华属周瑜?

此诗中的问题,你能用数学中方程解决吗?

二、教学过程形象化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常常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再加一张嘴。确实,无论对于任何教师来说,哪怕其有三寸不烂之舌,也很难将数学课上的形象、生动、活泼。然而,多媒体技术的问世,确实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视觉化、形象化、具体化。

例如:平行线的教学,可将生活中的一些有平行关系的图形利用多媒体展现出来,给学生一个感官上的平行概念,再用直线代替图形中互相平行的部分。这样就把简单的抽象的数学概念转换为形象的图形,既便于学生理解又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数学概念更易理解。

另外,利用多媒体能静中求动,对比出概念的异同。数学概

念是静止的,抽象的,很多概念有相近之处,有的只是一字之差,很容易混淆,如果理解掌握得不好,学生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多媒体也常配以声音和色彩。优美的音响加上绚丽多彩的动画画面等构成具体形象必能带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产生良好的记忆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其思维。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概念时,利用多媒体动态地演示“蜻蜓、蝴蝶、树叶的轴对称”伴随着美妙音乐把“轴对称”这一抽象理性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很适合学生利用直观的形象思维,积极调动学生耳,眼,脑等器官投入学习。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起源于生活,又必将服务于生活。将数学内容生活化,可以使课堂教学不单调、不枯燥、不乏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中浓浓的生活气息,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魅力,培养他们对数学感兴趣。为了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调整教材,重新组织教材内容,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或贴近他们生活的素材来调整、改编和补充现行教材中一些应用题的具体情节和数据,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教学的大课堂,赋予现行教材内容以新的活力。例如在列方程解应用题中教行程问题之前,我先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表演,让两个学生站在教室前后两个黑板前,准备相对而行,发令“出发”,两个学生很快就撞在一起,教师立刻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学生这种同时从两地相向行,碰到一

起就叫相遇。再让两个学生背对背地站好,一声令下,他们便向相反的方向走去,一直走到前后两个黑板前。我又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大家这种运动叫做相背而行。再让两个学生从同一地点,一慢一快向相同方向前进,快的很快把慢的追上„„。教室里一片欢笑,学生仿佛不是在上课,好像老师领着他们在玩。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行程问题的概念和数量关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而变得十分有意义和愉快的事了。

总之,数学课堂如果教师能巧妙导入,以趣激之,学生则乐在开头;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动态画面、逼真的声响效果、丰富的色彩,把抽象数学概念形象化,学生则乐在其中;在教学内容上融入生活,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将数学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使得数学课堂充满浓郁的生活味道,学生则乐在其后。善教者,能使学生脸上有笑,心中有乐。课堂上生动活泼,高潮迭起、情趣盎然。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第三篇:浅谈农村小学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小班化数学课堂“分层教学”

府二学区中心小学 苏香连

“小班化教育”以提高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为目标指向,真正体现了教学的实效性。但即使是小班的课堂,学生智力、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的差异也客观存在,如何在小班环境下,既面向全体,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又兼顾个体间的差异,让学生不同程度地求得各自最佳的发展呢?

在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无疑是解决两难的有效方法。教师怎样在小班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实施“分层教学”呢?下面就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探讨分层教学在小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一、分层备课,制定层次目标

“分层备课” 就是根据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为A、B、C(C为最好)的每一层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它包括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和发展目标。基本目标指全体学生都应习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中层目标是指B、C层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拓展和较复杂的思维方法;发展目标是指C层和少数B层学生应掌握的更深的知识和复杂而灵活的综合应用。

这样的分层备课,针对性强,各目标层层递进,学生容易接受。既扎实了双基,又实现不同学生学习不同数学的理想。

二、分层施教,提问具指向性

课堂教学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灵活设计教学环节。既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兼顾培优、辅差的“分”的环节,使各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动静配合协调,自然分层。

如教学100-68时,学生集体尝试计算后分别展示自己的计算方法:(1)竖式(2)100-60-8=32(3)100-70+2=32(4)98-68+2=32,其后,我提了四组问题:(1)面向全体学生问:你算对了吗?(2)结合计数器,面向A或B层学生问:竖式计算时,个位不够怎么办?个位用几减8?十位用几减6?为什么?(3)面向B或C层学生问: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吗?(4)面对C或个别B层学生问:第2、3、4种方法你能看懂吗?为什么要-8(+

2、用98去减)?

提问时,教师不仅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还要就同一个问题,注意提问的次序。如:激发性回答(问题2,先请低层学生回答,利用其中的错误,激发高层学生进一步思考。);示范性问答(问题3、4,通过高层次学生的回答为低层次学生提供方法与思路);模仿性回答(问题3,在示范性回答后,让低层次学生复述再现,强化记忆理解。)。这样的分层施教,既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又因人而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训练的机会,从而提高整体水平。

三、分层练习,设计层次作业

在设计课堂作业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将作业设计成三类:第一类为基础练习,全班都做;第二类为综合练习,面对B和C层学生设计,欢迎A层学生参与;第三类为拓展练习,面对C层学生设计,欢迎B层学生参与。其中,综合练习和拓展练习就利用学生完成基础练习的时间差以奖励作业的形式出现,即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分层练习。下面是《几十几加几十几的进位加法》一课的练习作业设计:

基础练习:

竖式计算

(1)28+36= 57+43= 64+15=

(2)71+29= 68+24= 68-24=

综合练习:

把算式补充完整

拓展练习

笑笑是个小马虎,计算一道加法算式时,把十位数字3看成了5,把个位数字7看成了1,结果得数为65,你能找出正确的得数吗?

这样的分层练习,既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完成教学的基本目标;又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同时还让孩子们看到了自己的成绩,也发现了不足。

四、分层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金矿’。”,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及时的鼓励、恰当的评价往往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倍感自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起点为标准给予不同的评价:对A层学生多鼓励和表扬,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力量和信心;对B层学生多激励,让他们认清自身的不完善之处,从而积极向上;对于C层学生多采用引导性的评价,严格要求,励志图强。

“以人为本”,关注个体的“小班化教育”客观上让“分层教学”成为可能,在小班环境下设计组织“分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分层要求,因材施教,充分发掘每一个人的智力与非智力优势,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人人都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收获学习的快乐和自信。在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推进的同时,逐步缩小他们间在认知领域的过大差异,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佳发展的理想。

第四篇: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

摘要:

我们农村小学教师务必通过自己教学方式的改变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研究性素材”,将“知识巩固”与“应用研究”整体优化,由“传道授业”向“激励求知”转换,让“自主探索”取代“言传身教”,使“小组研究”与“个体研究”优势互补,使数学教学真正呈现出一种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正文: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务必领会这一课改精神,在课堂上通过自己教学方式的改变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数学教学真正呈现出一种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从而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在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上,从被动接受结论转变为主动地建构知识;在教学活动形式上,从封闭式的教学转变为开放式的教学。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谈几点体会。

一、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研究性素材”

在教学实践中,农村教师大多不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习惯于照本宣科,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完全置之不理。心理学家认为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将教材中阐述性的内容创造性组成有利于学生探索发现的研究性材料,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年月日》的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知道了“年月日”的许多知识。于是,我就先让学生说说已经了解的“年月日”的知识,这样学生已经清楚的知识就可以不讲,模糊有争议的知识就让学生讨论解 决,未知的内容就师生共同重点研究。学生经过讨论、辩论把模糊的认识澄清以后,再让学生自由观察年历表,以“你又发现了什么?”来组织学生研究未知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索,在交流中发现。这样教学强化了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的意义,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将“知识巩固”与“应用研究”整体优化

传统的巩固练习题,在解答过程中,往往有固定的现成的模式可循,靠死记硬背、机械模仿就可能找到问题的答案。针对这种极端的情况,我就在巩固练习时增加设计一些数学开放题,让学生把课堂学习的成果应用于生活实际,在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例如《圆的面积》的巩固练习,传统的练习只是根据数据进行有关面积的计算。我在此基础上,又设计了“围一块面积最大的活动场地”的实践活动。

课前为每位学生提供一根长12米的绳子。课上要求学生四人组成一个活动小组用这根绳子在教室外面的空地上围一块面积最大的活动场地。活动时学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开展智力活动,从多角度用多种思维方法(如联想、猜想、直觉等等)进行思考和探索。大约10分钟后,出现了方案(1)(2)(3),并得出了圆的面积较大。这时我又启发:如果借助于一面墙来围,情况会怎样?又过十分钟,出现了方案(4)(5)(6),又得出了半圆的面积较大。

(方案1)S=3×3=9(平方米)

(方案2)

S=4×2=8(平方米)

(方案3)

r = 12÷3.14÷2≈1.9(米)S = 3.14×1.9×1.9 ≈11.34(平方米)(方案4)S=4×4=16(平方米)(方案5)

S=3×6=18(平方米)(方案6)

C=12×2=24(米)r=24÷3.14÷2=3.8(米)S=3.14×3.8 ÷2=22.56(米)这样的开放性练习打破了传统的、封闭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求数学真谛的乐趣,有利于他们形成全面、深刻的数学观。

三、由“传道授业”向“激励求知”转换

传统教学中,农村教师一点不留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自己占用全部时间分析讲解,学生只是盛装知识的容器,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要彻底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就要由“传道授业”向“激励求知”转换,以饱满的教学热情关心爱护学生,用欣赏的目光去支持学生,用热情的语言去赞美学生,激励学生自主地去求知,敢于在课堂上大胆地讨论、回答,从而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情感。

例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速算》活动课教学时,我就较好地发挥了“激励求知”的作用,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课始,我出示:12×11、23×11、36×11、45×11这四道题,请学生仔细观察、思考:这几道题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规律?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后达成共识:两位数乘11,只要把这两位数错位后相加就行了。我肯定了学生的思维成果,学生沉浸于成功的喜悦之中。此时,我顺势提出:“还有其他不同的问题和看法吗?”让学生充分提出学习需求。学生很快提出二个问题:“这个规律是否适用于多位数乘11的速算?”“这个规律是否适用于任意两位数的速算?”我马上表扬了学生善于动脑筋,学生又开始合作学习,小组展开计算并讨论,最后交 3 流汇报。我再次表扬学生想得好、说得好,让同学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对汇报者表示祝贺。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在充分信任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计算观察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而且还大胆地让学生提出学习的需求,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让“自主探索”取代“言传身教”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生的科学性探索完全被教师的“言传身教”包办代替了,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学习。现在我们一定要将过去那种讲授、注入式的教学法抛弃,要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研究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我在引导学生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时,就十分关注问题研究方法的指导。当“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和“圆的周长与它有什么关系?”这两个核心问题呈现以后,我不是简单地指定学生先研究哪一个问题,怎么研究,而是先组织学生讨论“应该先研究哪一个问题?为什么?”使学生懂得研究问题要分清先后次序。接着,我让学生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方法研究?”使学生学会研究的方法。在引导学生验证假设之前,我又精心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让学生自己确定研究方法,并让学生经历信息的收集过程;二是让学生自己提出猜想,树立假设,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样设计已经不局限于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更多关注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五、使“小组研究”与“个体研究”优势互补

学生的个人心智毕竟有限,自主学习时常有力不从心的困惑。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建立合作学习的机制,使“小组研究”与“个体研究”优势互补。为此,教师应设计问题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讨论辩论,各抒已见,相互启迪,集思广益,从而学到许多课 4 本上无法展示的知识,并逐步确立自己的个性,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我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推导方法可能不相同,就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我作为学生平等地位的一员参与其中对学困生进行点拨。在学生独立推导出公式后,我让小组交流各自的推导过程,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并顺势问到:“这个公式适用于一切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这个问题把学习引向深入。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讨论时他们充分享有发言权,自由发表见解,将自己的观点、想法告诉其他同学,也能够虚心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真正发挥了“小组研究”与“个体研究”优势互补的作用,终于认定了这个公式适用于任何平行四边形。于是,“假说”得以确认,顺利实现了自我构建和知识创造。

素质教育环境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教育,它的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第五篇:浅谈农村数学课堂教学的革新

浅谈农村数学课堂教学的革新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又反馈于生活的科学。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习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因此,教师要革新课堂的教学,不断创新丰富课堂教学,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课堂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进而应用数学,体会数学的无穷魅力。数学的革新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在城市小学数学革新进行的如火如茶的时候,农村小学数学的革新也在悄然中起步,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革新,这对与习惯了传统教学的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是一个很大冲击,这就要求农村数学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借鉴了城市化的革新,还要结合农村地区小学数学的实际,适时的调整数学教学,合理的革新。

一.则近生活,创设情境

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他们的业余时间更多是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多了一分自由,少了一分约束。他们没有补习的烦恼,没有父母在身边学习的督导,没有太多作业的负担。有的是学习之余的家务,有的是田间的嬉闹。所以结合农村学生生活实例去导入新课,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可使数学内容由抽象化到具体化的转变。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去“挖掘”和体验学生的日常。根据学生的生活,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出与学习有关的因素。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是从生活中来的,又最终要应用于生活是数学课堂改革的重点。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看待生活问题,解决生活中产生的数学问题,是我们老师要注重的。教师在题材的选择上要多提取一些靠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东西,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样学生就能够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去做一些尝试研究。对于学生而言,当他们掌握某一领域的数学知识,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想从生活中去验证,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老师就应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如在导入《千克,吨》时,这样问学生:小朋友,最近你们家的稻田是不是大丰收啊?谁能告诉老师你家今年收了多少的粮食?你有么有参加这场丰收的“大作战”啊?佻是怎么算出你家今年的产量的„„看来,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认识重量单位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在“重量”上的一些单位。很明显,这样联系生活实际的导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了。

又如在教学应用题时,我们设计了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能使学生有情趣的情景题:小明家种蘑菇,一天采三次,早上采了35千克,下午采了32千克,晚上采的比早上多7千克,小明家今天一天共采了多少千克的蘑菇。这道题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因为取景于农村劳动场面,一下子就能调动学生兴趣。像这样几步应用题,又具备一定思维推理的题目,我们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引导讨论,使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知识的要点。

二.参与进去,融入生活,用轻松的气氛去引导学生实践。

我们知道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的资源,师资的水平等存在的差距,相对农村的数学教学,能够向学生提供的认知机会,不是在课堂,不是在道具的应用认识,而是在生活中去实践新知。都说“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使学生掌握新知是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所有教师在教学中,都希望能够用于实践去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理解牢记知识。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通过实践形成丰富的认知材料,发现数学的奥秘,教学效果就不一样了。假如教师怀疑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实践,一切自己“言传身教”。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打“折扣”。学生就不会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去学习,这样教师和学生都很累。让学生融入到实践中去,不管学生收获如何,对他们而言,这都是体验,这种体会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因此,要多让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鼓励学生融入进去,发现实践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知识。

例如教《四边形的认识》,课前就让学生用家里的现有的材料自己制作一个四边形。结果学生回家,拿火柴用绳子绑,用木头用钉子订,拿纸条用胶布粘的。有做的很大,有做的很小。拿到学校,放在一起比一比,说一说。课堂的气氛调动上去,整堂课笑声一片,学生为自已的作品高兴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丰富知识的获取渠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农村数学的教育一直是农村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很多的孩子语文学习的很好而数学则是一般,这种偏科的现象大量的存在与农村地区的孩子之中,这对孩子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由于学生自己知识面狭窄,生活社交过于平淡,制约了学生的观察感悟能力,缺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三年级的导学练习中的一道题目。小李一家去吃肯德基,爸爸点了一份全家桶花了68元,他给了收款员10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如果你去肯德基,给你50元,你要怎么花?两个问题,学生对第一个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但对与第二个问题,很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把肯德基当小卖部,有把肯德基当游乐园。因此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扩宽学生知识的获取渠道,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是有帮助的。那么如何有线的资源下使学生的知识面最广呢?这中间老师应该发挥作用,老师的知识获取渠道相对要宽,就要求老师耐心的搜集信息,向农村孩子介绍他们不曾了解的世界,同时我们要鼓励孩子通过电视、广播、电脑等二次知识传播的载体,扩宽自己的知识面。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教给孩子的是未来生活的需要,不是试卷上的分数,因此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中重在于“启迪”上。力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问,学会思考,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课本所没有的知识,让自己做一个“充电器”,哪里有电源(知识)那里就有“充电器”。

四.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结合生活培养学生思维。

农村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教学的难点,很难被学生所接受和应用,也因为条件的限制,制约了学生的创新勇气。安于现状,安于传统,稳扎稳打的心态是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我们知识学习不仅是获取,更贵在创新,无论是身处何种环境,我们都要教给学生创新的精神,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多给鼓励,多给点关心,多给点指导,少给压力,少给点责备,无论学生的创新是否成功,我们都应该给他们努力的掌声,要想有创造,就必须勤于思考,只有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能不断地开展创造性思维,有所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思维,适时的为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提供机会。培养和训练这种能力,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一条与众不同解题思路,一道自编的题目,等都是创造性思想的体现。所以要给农村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下载浅谈农村数学课堂的教学经验(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农村数学课堂的教学经验(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陈福龙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教育......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和问题调查报告轰轰烈烈的新课程全面实施好几年了,而小学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现状如何?教师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发生本质性变化?通......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方案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方案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掌握有效知识不仅是提高效率的主要标志,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本站推荐)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王广琦 甘肃省广河县祁家集中心小学 我校属于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小学,长期以来受地区文化程度和传统教学影响,课堂教学主要限定在教师的教学......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经验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经验研究摘要:如何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完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而作业大部分的内容在课内就完成了,只留少量家庭作......

    语文课堂教学经验材料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山东省荣成市实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汇报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的课程方案的落实,我们发现,现行的课程表上开设的课程种类多起来,原来......

    课堂教学经验介绍

    轻松教育观念下的课堂教学单位:肥城市安庄镇中心小学姓名:张婷婷轻松教育观念下的课堂教学内容提要:轻松教育还是‚利大于弊‛的。赫尔巴特说‚轻松与否,不在于学习任务,而关键在......

    课堂教学经验体会(本站推荐)

    有效课堂应是一个“方、张、松”课堂 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当属近年来的高频词汇,对于有效课堂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有效的课堂是一个教学有方的课堂它需要上课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