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课堂教学经验材料
课堂是学生学习,展示自我的一个舞台,特别是语文的课堂教学,语文不仅是一门有活力的基础工具学科,而且是教与学双向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知识面特别广,既要求老师的教学方法得当,又要求学生的学习方法灵活多样,正因为它有这样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向40分钟课堂要效率,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这不仅需要我们思考,更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反思。根据我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现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精心地备课,有清晰的教学思路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但是,有些课文,如《我不是最弱小的》,它不仅有重点,还有难点和要点,而这些又是一个有机的辩证的统一体,备课时忽视不得。《我不是最弱小的》的重点是萨沙和妈妈之间的对话;难点是疑问句和感叹句的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读,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让学生明白,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培养了孩子自信自强的人格。这些丰富而重要的内容,只有认真备课,深钻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深刻理解。教师在熟悉教材、研读教材的同时,还要有一个完整的清晰的教学思路。因为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遵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清晰,语文课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数实践证明:激发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的动力,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不管我们的备课有多充分,不管我们的讲解有多细致,但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听,那这堂课也等于是白上了,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我们的学生正处花季年华,充满了对因未知而神秘的世界和未来的好奇与憧憬。天性好说好动,有锐气不服输,愿意表现自己,勇于接受挑战和与人较量。语文教学,如让学生仅凭书面语言理解课文,一则无趣,二则浮浅。现实教学中要改变与消除学生的被动心态,激发出一争高低的青春热情,教师就要设计好课堂环节,为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因此,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注意心理学理论的应用。诸如借助作用于视觉、听觉、肤觉等感官的图画、音乐、动作等手段,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思维活跃。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这样说:正像没有买主就没有销售一样,除非有人学习,不然就没有教学。所以,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进语文教学,他们才能感情自然,自觉、主动地去理解课文,挖掘深意。
三、教师的讲授需把握分寸,注重引导
教师的讲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但应把握分寸,恰当的讲。蜻蜓点水或过深过透地讲都无助于学生的文化积累和思维锻炼。教师若面面俱到,讲的太多太泛,学生听课时的思维会处于“休眠”状态;教师若引经考据,讲得太深奥,学生听课时的思维会处于“茫然”状态。因此,教师要把握个度。如:我在语文园地五的口语交际中,引导孩子说说地球上都有哪些动物,帮助他们分三类,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之后让他们自己说。有哪一个动物是你们最喜欢的呀,在引导他们,先说说样子,在说说生活习性,还可以说说你和它之间发生的趣事。这些我只是引导他们从哪方面去说,至于内容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说的非常起劲,最后把要说的话写出来,也写的非常好,就连最差的同学也能写上几句,因为那是他们自己想的,印象比较深刻。
四、注重对学困生的关注。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存在,一节课中,会有新知识接受的慢的同学,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不能轻易放弃,或怕耽误时间而剥夺了他们锻炼的机会。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回答问题。关注我们的学困生,不要让他们掉队,采用优生帮差生的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如果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包办,多些自由,我们的学生才会越来越喜欢语文,我们的语文课程才真正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第二篇:语文课堂教学经验材料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山东省荣成市实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汇报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的课程方案的落实,我们发现,现行的课程表上开设的课程种类多起来,原来一直唱“主角”的语文课时陡然减少,而课本内容没有减少,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没有减少,一时之间,教师们都感到“课堂时间不够用了”。因此,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为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校于2009年进行“组块教学”模式研究,制定出了具体的研究实施方案,并于2009年3月启动实施,本着实践就是研究,创新就是发展的思想,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缘起
语文,承载着太多的“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言语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传承民族文化„„语文教学曾经背负着“耗时、低效”的重责而艰难地跋涉着,在课堂上我们往往“包罗万象”,什么都想抓,结果却是走了过场,赶了热闹,没了效果;往往是用尽了各种方法,让人眼花缭乱,使得原本简单的问题变得繁琐复杂。
有效的语文课,到底该怎么教?语文教育专家崔峦老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回答: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他强调:“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
“简简单单教语文。”简单,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2009年春天,我们把语文“组块教学”模式与拓展阅读巧妙结合进行研究,将之作为学校语文教学一个新的突破口,树立“组块课堂提效率,拓展阅读增情智”的教学理念,尝试改变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二、践行
(一)凸显精华,领悟真谛
研究伊始,我们首先从学习资料入手,组织学校的语文骨干教师 搜集了大量有关组块教学的文字资料与课堂教学音像资料,文字资料装订成册、印发,做到人手一份;音像资料通过学校的校园网站、教师的BQQ群传发给每一位语文教师。
语文组块教学的教学思想:即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为主线,将零散的语文训练项目整合成综合的语文实践板块,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充分和谐的整体发展。多次的深入学习使我们对语文组块教学有了这样的认识:(1)在内容上要凸显“开放性”,教学案的设计要基于教材,植根于生活,要将鲜活的生活素材融入课文、引进课堂,充实、调整、重组教学内容;(2)在结构上要凸显“灵活性”,突破以往的线性思路,采取板块式的教学结构,突出教学重点,拓宽教学时空;(3)在功效上凸显“增值性”,要实现一个板块活动达成多个教学目标,减少无效劳动。
(二)潜心备课,锐意创新
真知需要实践来检验。理念培训结束之后,我们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备课活动。在备课伊始,主要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汇集教师的智慧,在学习组块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领教师进一步领悟、创新新的教学模式。我们采用的集体备课的方式是——
人人思考——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扬长补短——形成个案——课堂落实——课后反思
通过集体备课,我们在教学案设计中打破教材的局限,围绕语文核心知识,重组教学内容,唱好“三步曲”:
一是“减”:我们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变那种事无巨细、从头讲到尾的做法,运用减法思维,将每篇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内容的“内核”。这个内核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语段,也可以是一个技能点、一个情感点”等。如教师在教授《白杨》,这一课时,就可以抓住文中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一段话作为教学内容的“内核”,引领学生在读、思、议、写中感悟文章中白杨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文中所表达的人物思想情感。二是“联”:我们根据所要着力教学的“内核”,将社会生活中与之相联并适合学生需要的内容选编进来,从而在教学中以相同的内容丰富“内核”,以此拓宽学习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如执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教师引导学生搜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国际事件,在交流中让学生领悟学习课文的“内核”深意。
三是“整合”:围绕“内核”,我们将选编的相关内容有机组合,理清序列,形成一个具有聚合功能的教学“块”。如学习苏轼的《饮湖上初晴雨后》时,教师围绕“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描写祖国美丽风景的名句,选编我国唐宋诗人一系列描写祖国风光的名句,整合成以“祖国美景”为核心的教学块,在学好原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对比朗读中领悟不同地方风光的特点,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开阔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促成学生语文智慧的生成。
(三)巧妙整合,构建新的课堂模式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立足之本都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立足课堂,从教学实际出发,经过多次实践与研讨,汇集大家的智慧,形成了以“组块课堂提效率,拓展阅读增情智”为主旨的课堂教学模式: 有效导入,激趣激情——有效感悟,组块学习——有效拓展,推荐阅读
1、有效导入——激趣激情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导入环节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它却是一种容易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过程。我们倡导教师根据教学特点,以疑激趣,以境激情,以有效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引起学生认知情感和愉悦情绪。
2、有效感悟——组块学习
这一部分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关键部分,是训练学生语文智力技能的核心之处。我们在这一环节凸显了组块教学的魅力。
词语板块、品读板块、练笔板块等的组合运用充分体现组块教学这一模式的高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努力做到以学定教,删繁就简,确立了读、悟、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1)读,主要指诵读。诵读教学中我们坚持六个字:读读,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课文,读懂意思,读出形象,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评评,引导学生就课文的某些语句、段落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喜欢,或不满,提高其评判能力、学习初步的鉴赏;背背,让学生选择喜爱的段落背一背、记一记。
2)悟,即体验、感悟。语文学习应该注重积累和感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替代单纯的理解分析,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情境体味、联系生活经历体验、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引导学生把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联系起来、把听说读写联系起来、把学习语文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在广泛的联系中达到融会贯通,自悟自得,逐渐提高学生的悟性,培育学生的灵性。
3)习,即习得、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语言实践时机,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意之间的转化、整合。习的基本做法是:
读中迁移。即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某个话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个体经验,创设综合性的说写活动,促使学生借鉴、迁移教材语言及表达方式,不断提高言语能力。如组织讨论、辩论、即兴描写、角色表演、创造性复述等。
综合性学习。即打破课堂界限、学科界限、课内外界限,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开展切合学生实际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如组织学生编辑手抄报、课本剧表演、演讲比赛,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
3、有效拓展——推荐阅读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在中高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束之时,我们关注学生超文本的阅读感受,设计了“推荐阅读”的环节。如,学完《中彩那天》这一课后,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如下经典读物:《朱子家训》、《三字经》、《道德经》,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大量阅读巧妙结合,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进一步提升情智,发展能力,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使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语文课堂再次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有乐趣、更有成效。
记得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说过这样一段话:“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的过程、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师得心应手的,就是更好的。”顺应现行的课程改革,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一直是我们实验小学永恒追寻的理想目标。
仰望星空,使人眼界高远;脚踏实地,更知使命重大。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秉承学校“教孩子五年,为孩子想五十年”的办学理念,不断地去努力、去求索、去感悟、去创新,以新的教育理念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打造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堂,让我们共赴教育理想的“盛宴”!
第三篇:语文课堂教学经验材料
浅谈课堂的语文教学
问题是课堂的核心和动力,实际上,课堂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学生对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因此,如何有效提问对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十分重要。关于有效提问,涉及有效问题、提问时机、提问对象等,因此异常复杂,仁智互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至少涉及‚问题本身‛以及‚如何提问‛两个方面。就‚问题本身‛而言,其总体要求应体现情境性、思维性、互动性的特点;就‚如何提问‛而言,要在提问点、提问具体要求、提问后候答处理等方面下工夫。
一、问题本身的要求
(一)情境性
新课改力图摒弃过去教学设计完全从‚学科逻辑‛出发的弊端,即摒弃从书本到书本、从知识到知识的教学,强调从儿童实际生活出发,创设生活化情境。这是非常符合教育规律的举措。众所周知,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经验比较缺乏,多半远离课文所给定的情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着力思考如何创设能引发小学生有效学习的情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创设情境对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是颇为关键的。
小学语文教师创设情境,就是要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创设真实的与小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把‚真实问题‛与所要学习的内容结合起来,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建构。可以这么说,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在这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李吉林。而新生代教师也在这方面做出了新尝试,如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晏子使楚》课堂导入即是如此。窦老师上课伊始,没有直接进入课文,而是向学生展示了一块匾额,上写四个大字‚规圆矩方‛,其中‚矩‛上多了一点,引导学生讨论为何‚多一点‛,从而为后续教学奠定了生活情境基础。
(二)思维性
教学就是要把学生越教越聪明,即让课堂充满智慧,让学生更有智慧。因此,问题的‚思维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这里顺便强调一下,语文教学的‚语文味‛不仅仅是‚言语训练‛,还应当包括‚思维训练‛,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点最容易被我们忽视。
提出的问题要有‚思维性‛,具有思维价值,能促发学生深度思维。那么,哪些问题具有‚思维性‛呢?我们可以根据布卢姆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的‚要素‛,将问题分成六类,这六类问题的思维价值是逐步加强的。这六类问题是:知识类问题(它考察的是学生对已学过的材料是否达到了有效保持,即对学生的识记的考察,它要求学生记住先前的学习材料,对事实和其他事项作回忆性的重复)、理解类问题(它考察的是学生是否把握了所学材料的意义,它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事实、事件进行描述,或引用例子来说明所学问题,或要求学生解释其思考过程)、运用类问题(它考察的是学生能否将学习所得运用于新的情境,它要求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回答问题)、分析类问题(它考察了学生的两个方面:一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这上承运用水平的提问;二是对材料结构的理解,这下接综合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将材料分为各个组成部分并解释各个部分、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或分析不同现象和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综合类问题(它考察的是学生能否把先前所学习的材料或所得的经验组合成新的整体,它要求学生将分散的各部分知识放在一起,形成新的整体、模式和结构,需要学生将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回答)、评价类问题(它考察的是学生能否评定所学材料的合理性,如材料本身的组织是否合乎逻辑;它还能考察出学生能否评定所学材料的意义性)。
很显然,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或测验中,过度地强调了前两个类别,即知识(记忆)和理解,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涉及思维更为复杂的后四类的培育。我们教材上的问题经常就是‚知识类问题‛。如《音乐之都维也纳》课文后第四题:‚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这一问题看似‚分析性问题‛,但却是一个‚知识类问题‛,因为学生只要认真仔细地阅读课文,就不难找到答案(这实际上是一个‚事实性问题‛,思维价值很小)。我们可以将其转化成‚评价类问题‛:你认为,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哪一个在使维也纳成为‚音乐之都‛方面最为重要?虽然答案是多元的(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但能有效地引领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发展。
再如:《人类的‚老师‛》一课是关于仿生学的,课文后练习问学生‚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搜集有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在小组里和同学们交谈‛。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事实性问题(知识类问题),只是让学生搜集事实,扩大一些知识面,最多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但于思维培养无济于事。我们也可以将其改造一下:如果发挥孩子的梦想,问:‚你能否通过仔细观察某个动物,设想一个仿生学(模仿动物)的产品?‛这就变成了综合性、创造性问题。
简而言之,真正有效的问题要具有发散性,即这种问题的解决有多种可能的思路,教师追求的目标是使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解答,而不是唯一的答案。这也是语文学科多元性、多义性、模糊性特质所决定和提供的空间,广大教师应当用好、用足这一特质。
(三)互动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引起学生‚集体思维过程‛,使之成为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不竭的动力,即要具有‚互动性‛,要能引发学生的对话、研讨与合作。因此,能否引发学生的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以集体讨论、集体思考为基础的学习),就成为衡量问题是否具有互动性的主要标准。
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教学中的对话和单纯的‚一问一答‛是有本质区别的,这就是:教学中的对话尽管也有‚问答‛,但是学生面对问题,能够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叙述他的疑问和见解,甚至多有质疑或向教师发出挑战。而‚一问一答‛往往追求的是‚标准答案‛,学生的思维几乎都局限在教师给定的框架内。如笔者听过多节《乌鸦喝水》这一经典课文的教学,所有任教教师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乌鸦为什么喝不着瓶子里的水?‛经过思考或形式上的讨论,学生的答案几乎都是: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瓶子的口太小,乌鸦的嘴伸不进去;二是瓶子里的水太少,乌鸦的嘴够不着。但是,如果学生能自由思考,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乌鸦喝不着水是因为乌鸦的嘴太大了,伸不进瓶子。‛教师会如何处置?恐怕大多数教师都会给予否定性评价的。
另外,问题具有‚互动性‛,还要能引起课堂讨论。但现实是,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讨论充斥着‚假讨论‛,表面上热热闹闹,学生却缺乏真正有效的思维。假讨论之一: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再问,其他学生再答。这里,真正的讨论情境的决定性前提(互相对话的联系线索)是不存在的,‚讨论之球‛任何时候都是由教师抛出,最后又返回教师。如《乌鸦喝水》通常场景是:师问‚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一生答‚瓶子的口太小,乌鸦的嘴伸不进去‛;师再问‚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另一生答‚瓶子里的水太少,乌鸦的嘴够不着‛。另外一种‚假讨论‛是教师发问,众多学生作答,教师从中选出正确的、适当的答案。而学生之间也无直接联系。
真正的课堂讨论(‚真讨论‛)交织着‚讨论线索‛,‚讨论之球‛在‚教师→学生1→学生2→学生3→……‛多站进行传递,即教师先使讨论开始,一名学生提出讨论的线索,第二、第三名学生加入,教师只作适时、适当的点拨。这种教学的特征是,无论从教师角度还是学生角度看,彼此的发言是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具有内
在联系。如还是《乌鸦喝水》,如果教师这样追问‚除了上述两个原因以外,还有什么原因使乌鸦喝不着水?‛或‚乌鸦如果不用石子丢进瓶子里,它还能怎么做?‛这样一来,就能真正引起学生的互动,课堂上的真讨论就能形成。
二、如何提问
(一)提问点
我们认为,有效提问的问题要少而精,不能太琐碎,要基于课文的整体思路来提问。当前许多语文课堂,问题太多太琐碎,有的甚至多达五六十个,而且许多问题毫无思维价值,反而破坏了课文的‚整体感‛。
基于课文的整体思路来提问,行之有效的‚提问点‛通常是:可以根据课文题目、字词(抓住某一关键性的字词以牵动全篇)、语句(从文中某一句话入手设计全文教学)、段落(以牵动全篇的一段课文为突破点)、篇章(文章的主要思路)、表达等来进行提问。如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心田上的百合花》时,就从课文题目切入:以‚这是一株怎样的百合花?‛这一大问题来统领整篇教学,他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教学亦是如此:以‚这是怎样的一个园子‛来推动整个教学。如教学《美丽的丹顶鹤》,许多教师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美丽、优雅‛来结构全篇教学。再如许多教师在教学《金子》一课时,都抓住了课文最后一句话‚我终于找到金子了‛(主人公彼得说)来提问:‚彼得究竟有没有找到‘金子’?他所说的金子究竟指的是什么?‛
有时一篇课文可以有几个提问点,这时,我们的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比较(甚至‚试上‛),选择最佳提问点。如国标本苏教版教材一篇课文《番茄太阳》,笔者所观摩到的教学,其提问点就有好几个:有从‚题目‛切入的:为什么用‚番茄‛来形容太阳?(与此相近的是:课文为什么用‚番茄太阳‛来作题目?)有从‚篇章结构‛切入的:为什么作者来到这个城市时心情很灰暗,而离开时却充满阳光?也有从课文中的‚语句‛切入:明明三处‚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还有从人物形象的理解‚整体切入‛:明明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二)提问的要求
鉴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力有限,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
一是提问要明白、准确,这是最重要的。条理不清的提问是不能期待学生做出确凿的回答的。诸如‚比较林冲与洪教头‛、‚描述‘红军长征’‛、‚邓小平如何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针对《大海中永生》一课教学的问题)等问题是含糊不清的。
二是提问要让学生能够理解的。除了问题要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当地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以外,‚提问词‛也要注意让学生充分理解,像‚识别课文中所提到的案例所基于的主观假设‛(针对某篇论述文所用的提问词)、‚什么样的价值可能激发人们做出这样的牺牲‛(如针对课文《彭德怀与大黑骡子》的提问词)、‚一种新型的产品,有如下的特点……请评价它可能具有的价值‛(针对某篇说明文的提问词)等,尽管可能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但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太合适的。
三是不应当过分运用两者择一的提问,因为这样的提问的教学、思维价值有限。
四是应避免重复的连锁式的提问。并且,即使问一个问题,提问以后,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体验、思考,千万不要急于指名回答。过去的教学往往使体验、思考虚晃一枪,变成形式化的环节,起不到实际的效果。国外研究表明,教师提问以后,多给学生思考5-10秒,学生的答案的深度与广度将会有质的变化。因此,只有给学生充分而适当的时间,才能使其充分地体验、感悟、有效思维,才能使情境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实效环节‛。因此,在问与答之间要有充分的时间间隔,与其发问频繁,不如让全班众多学生沉着地彻底地思索。
(三)提问后候答处理
提问以后,若是学生回答不出或答得不对,教师不要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可以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自主建构,或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里其实涉及到一个新课改理念下教学(学习)方式的转变问题:是像以往那样简单地告诉、灌输给学生,还是由学生自主或合作建构。
我们认为,学生关于世界的现有观念(有关知识)并不总是能够通过直接讲授(告诉)的方式加以传授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全可以亲自体验知识建构的过程和结果。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处理知识的方式和知识本身同样重要,这其实就是我国古代‚渔和鱼‛关系的现代表述。如果从让学生更加智慧、更加聪明的角度看,‚渔‛更加重要,学生处理知识的方式对于其思维发展甚至是终身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而过去那种为了得到或灌输正确答案以完成所谓‚教学任务‛的直接告诉的方式类似于‚填鸭式‛,对于豢养动物也许可以,但它不利于‚人‛的成长。美国社会学家杜波依斯曾表述了这样的信念:‚所有真正教育的目的不是使人成为木匠,而是使木匠成为人‛。法国思想家帕斯卡‚人是会思想的芦苇‛的名言也流传至今。而‚成为人‛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品格的发展和理性的培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力
求‚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具体讲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心智(mind)、丰富的心灵(heart)和崇高的精神。这些目标仅仅靠‚告诉‛是无法解决的。因此,我们更加倾向于:教师在候答时,应尽量让学生自我建构或合作解决问题。
第四篇:英语课堂教学经验
课堂视听说活动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日常教学中,通过一些听课、观摩等活动和自己的教学体会,我发现在目前的中学英语课堂上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热身活动图热闹,轻实效,尤其是高年级,缺乏深度。经常看到一些文章主题围绕“让英语课堂活起来”“让英语课堂动起来”,出发点很好,考虑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激发兴趣入手开展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老师还带着学生拍手“chant”,确实有点过了,难怪很多人都有听英语课“心跳”的感觉,看英语教师像“精神病”的感慨。平时我发现,个别教师在复习环节拿起歌曲就唱,激趣与热身是做到了,但没有注重热身活动的三个作用,即“激发兴趣、复习铺垫、承上启下”。
2.歌谣、吟唱、集体齐说英语或喊英语的比例大。这不可避免的存在以下影响:吟唱的节奏固然好,但要适度,否则影响学生“正常说话”,表现为在对话过程中“唱着说”,失去了语言本身的味道;集体齐说尤其是句子,节奏慢,包括教师语言输入的节奏普遍慢,会影响学生的接收理解能力,对于听力能力培养不利;另外,在一些课例里我们也看到,拍手说的时候很多。机械操练是必要的,一节课总拍手,很疲劳,而且声音远高过说的语言,导致总处于高分贝的状态下,“心跳”的感觉实在不好,而且我觉得孩子也应该动静适宜,对于接受知识,大脑思考都是必要的。
3.真假小组合作。在一节课的最后环节,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一项任务,或是完成对话,或是讨论,围坐在一起,很是热闹。但不应该为了这个环节而走过场,真正合作才能更快的进步。在讨论或准备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突出关键问题。避免学生直截了当用汉语交流或自作主张抓住热闹的空隙我行我素,保证课堂的效率,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4.“very good!”的对错。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一味表扬和鼓励学生的积极性,而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语言错误并未加以指出和及时纠正,久而久之,不利于学生对于语言正误的判断,从而形成模糊印象,影响学习效果,交际表达。所以,应该主张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教师及时纠错,正确示范,并且奖励要有轻有重,不要过于泛滥。
总之,在教学中应该有一种前瞻的眼光,平时多注意方法的指导,学习策略的培养,应该挖掘更深层次的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从提高学生“内力”上下功夫,由单纯的知识性向综合的能力性过渡。
第五篇:课堂教学经验介绍
轻松教育观念下的课堂教学
单位:肥城市安庄镇中心小学姓名:张婷婷
轻松教育观念下的课堂教学
内容提要:轻松教育还是‚利大于弊‛的。赫尔巴特说‚轻松与否,不在于学习任务,而关键在于学生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他说的没错,轻松教育的关键是让学生有一份轻松的心态,怎样才能拥有这样的心态?就得需要轻松的育人环境和愉快的教育氛围;需要赏识教育;需要生动、有趣的课堂
关键词:赫尔巴特轻松减负赏识
可能受美国民主思潮的影响,中国的‚轻松教学‛的呼声越来越高,有位家长这样写道‚‘轻松教育’,不应该只是一个概念,不应该只是一种希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的改革应该是势在必然。如果能够让孩子们真正轻松、快乐地接受教育,不再给孩子太多的负担,那么,‘轻松教育’就应该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希望‘轻松教育’能够成为现实,让‘轻松教育’快些来吧!‛
到底什么是轻松教育?我曾在网上看到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蒋林先生所著《赫尔巴特的反轻松教育》,蒋林先生在书中旗帜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反轻松教育的观点。他认为:眼下轰轰烈烈的‚减负运动‛会带来不定期的负面影响。他提出了,学校不是游乐园,学校是教育的基地;家庭并非安乐窝,家庭是教育的辅助阵地;杜绝一边学习一边听音乐等各个观点。我觉得蒋林先生的观点有对的地方,但也有异议之处。
一、创设轻松的育人环境和愉快的课堂教育氛围
在班级座次上要打破学生排排坐的教室布局,取而代之的是根据教学任务,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排列成‚面对面式‛、‚U字形‛等灵活多变的形式。这样的形式使整个教室不再是一个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而是一个以学生自由活动、主动学习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且增加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教室里,除了最常见的装饰--校训、格言等,还要独创充满个性的版块,如:比一比,谁最棒(我们在教室的墙壁上专门开设了一块地盘,给所有的孩子一片属于他的领地,每当他们有了进步都能得到奖赏);小组赛跑;我会说,我能写;快乐书吧;绿色一角等。让教室成为了充满活力的、丰富灵活,同时又是秩序井然的学习场所,创设了和谐欢快的教育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学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对学习有一份轻松的心情,快乐地去学习。
二、轻松教育观念下的课堂需要赏识教育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学生是人,他当然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的。而这个欣赏者就是我们教师。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是学生,可以回想一下自己上学时的情景,哪位老师特别器重你,欣赏你,你就特别的喜欢这门学科,而且学得特别好,是这样吗?将心比心,对于昨天的自己,今天的学生,我们又该如何做呢?‚把孩子看圆了,孩子就像
打足了气的轮胎,一跃千里;把孩子看扁了,孩子就泄了气,无力跬步。‛这是周弘先生著述里的一名话,周弘先生的赏识教育把自己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又到美国攻读了硕士学位。
在班级的管理与平日的教学中,要坚信赏识教育而且实践赏识教育。对于学生,决不吝啬表扬的语言,用‚放大镜‛寻找孩子们身上的优点。‚铁钳子‛不如‚小表扬‛。方法很简单,就是每个人都会做的――用心去欣赏、用语言去赞赏,包括你的学生!当然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所以得抓住教育的契机,使‚问题生‛根本改变。
三、轻松教育下生动、有趣的课堂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能力最重要的环节。生动、有趣的课堂,能够让学生在轻松自在中不经意的就接受了新的知识、增长了技能。语文教学中,有许多的形似字或意义相近的词,学生分辨起来就十分地困难,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如:底-低;碰到-碰倒等。学生对于这样的字词特别容易混淆。如果我们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交给学生,会有什么效果?例如:就用简笔画的形式帮助孩子们记忆,画一棵大树,大树底下再画一只小白兔或别的小动物,学生就明白了‚小白兔在大树底下‛,在大树旁边画一棵小树,学生就明白了‚大树高,小树低(矮)‛‚碰到‛和‚碰倒‛,也是用的这种方法,如图所示:有个小孩子不小心被小汽车‚碰倒‛了;另一个小孩‚碰到‛了自己的好朋友。
通过这样十分简单而又生动有趣的方法进行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孩子的天性,他们欣然接受,而且很容易的记忆,并且很久都不会忘记。
生动、有趣的课堂也需要老师具有一定的幽默感。课堂上,面对孩子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问题,不妨把自己变成一个大孩子,发挥一下未泯的童心,比如,模仿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中人物的语气说话,像机器猫、蜡笔小新,学生听到哈哈大笑,孩子们一笑,小脑袋一兴奋,注意力又立刻集中了起来。
‚轻松与否,不在于学习任务,而关键在于学生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学习‛――赫尔巴特,蒋林先生就是根据这句话提出了‚反轻松教育‛的观点,他认为,过分轻松是孩子懒惰习惯之根源;过分轻松使孩子对学习漫不经心;过分轻松使孩子养尊处优;过分轻松使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去‚学坏‛……蒋林先生的观点是片面的,过分轻松可能会让孩子对学习漫不经心、使孩子养尊处优、使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去‚学坏‛,但我们不要忽略了前缀‚过分‛二字!我认为,轻松教育还是‚利大于弊‛的。赫尔巴特说‚轻松与否,不在于学习任务,而关键在于学生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他说的没错,轻松教育的关键是让学生有一份轻松的心态,怎样才能拥有这样的心态?就得需要轻松的育人环境和愉快的教育氛围;需要赏识教育;需要生动、有趣的课堂。
1、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是培新世纪合格人才的基础。也是我国现行教育机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室里就应该充满了一种温
馨、欢乐的气氛,充满情趣和人情味。
2、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法国有这样一句哲言‚相互赞美是一个愉快的游戏,在这里,每个人都是赢家。‛面对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教师要学会欣赏他们,学会赞美他们,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感到快乐,让自己的教学感到轻松。
3、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有幽默感的教师更受学生欢迎,教育也就更加的轻松。
也许,笔者所说的‚轻松教育‛是狭隘的,是不准确的,这个名词可能用别的词会更合适,比如‚和谐教育‛等,甚至会得到大家的批评,可是,笔者还是认为轻轻松松的教学总比板着脸孔说教的好。
参考文献: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蒋林先生所著《赫尔巴特的反轻松教育》
周弘所著《赏识你的孩子》
作者简介:
张婷婷,女,29岁,毕业于肥城师范,自考本科,小学一级教师,肥城市骨干教师,多次获得县级优质课一等奖、执教县级观摩课。自毕业以来一直工作在乡村小学教学的一线,致力于新课改的反思与实践教学中,不断在书籍中汲取新的知识,学习新的理念,反思和改进着自己平时的教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