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农村寄宿制小学有什么好处

时间:2019-05-12 19:2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办农村寄宿制小学有什么好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办农村寄宿制小学有什么好处》。

第一篇:办农村寄宿制小学有什么好处

农村寄宿制小学办学初探

——教育结构与布局调整后凸现出的优越性

何元明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形成规模办学效益,合理调整教育结构与布局,已是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指导思想,我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有序推进,许多农村小学相继撤并。我校率先在孟坝镇建成全县唯一一所寄宿制小学,以此引领全县农村中小学教育结构与布局调整的跨越式发展。农村寄宿制小学成为农村小学一种新的办学形式,这种办学形式有利于缓解农村孩子上学难,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办学效益。

办农村寄宿制小学,较好地解决了路远学生上学难问题,巩固了布局调整成果。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新出生人口的比率在逐年下降,直接导致农村中小学校呈现出校空人少、点多线长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教育资源的重组和整合成为必然的选择。但同时也给农村和农村学校带来了新的问题——更多的孩子因为教学点的撤并而面临着上学路途更远的难题。在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步伐,使上学路途远的学生能进入具备基本条件的寄宿制学校学习,是破解这一难题最有效的方法。

办农村寄宿制小学,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新家”,消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弥补了农村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缺陷。随着我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将带来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镇农村留守子女的数量不但不会减少甚至会持续增加,自然,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就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加强和改善农村小学寄宿的条件,积极发展农村寄宿制小学,使农村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从而使学校和教师及时填补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空白,让农民安心外出务工,对我镇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办农村寄宿制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加强,有利于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我镇半数乡村小学地处原面,半数学校地处山区,交通条件十分不变,校舍破旧不堪,率先撤并的9所乡村小学都属于D级危房,师生在校工作学习没有安全保证,每年都有不少骨干、年轻教师想方设法调入城区、乡镇、公路沿线学校,教师队伍很不稳定;同样,每年也有不少的生源流向城区、乡镇中心小学。实行寄宿制后,学校的各种软硬件设施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教师的住宿等“后院问题”得到了解决,为教师安心于本职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为缓解农村孩子上学难提供了根本的保障。

办农村寄宿制小学,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由于农村小学教学手段落后,都是靠“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进行教学;班额小、年级多,部分农村小学采取复式教学,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农村小学设在比较偏远的山村,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大部分教师不安心于教学;这些因素一直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寄宿制创办后,农村小学的学生到乡镇中心小学就读,农村孩子就和中心学校的学生一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教师队伍人尽其才,达到了教师队伍的优化;教学时间得到保证;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全面开设,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和非寄宿学生相比,寄宿学生课余学习时间有序安排;寄宿生之间交流、合作的机会多,尤其是学校为寄宿学生安排的晚自习由平时的任课教师辅导,等于为每个寄宿学生请一位“家教老师”。对此,家长、社会各界对我校寄宿制的创办和管理给予高度的评价。

办农村寄宿制小学,寄宿学生独立生活的自理能力明显增强,个人文明素养全面提升。学校通过有计划的对寄宿学生进行自我服务和内务整理等常规技能训练,学生都能学会和掌握内务整理、排队打饭、洗衣服、清洗餐具等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寄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后,回家也能帮着家长整理内务,家长们无不夸赞:孩子寄宿后,比以前更懂事了。通过班主任、生活辅导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开导,使得学生彻底改变了长期在父母身边养成的不良习惯,完任务式的学习基本消除,大家都在心中有了自己的目标,都有了回报家人,回报母校,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

第二篇:浅谈如何办好农村寄宿制小学

浅谈如何办好农村寄宿制小学(李育菊)

时间: 2009-11-10 09:01:52 来源: 崇左新闻网-左江日报

浅谈如何办好农村寄宿制小学 □ 扶绥县昌平乡中心小学 李育菊

农村寄宿制小学不但解决了制约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一个瓶颈问题,而且拓宽了素质教育的空间,为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综合素质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平台。寄宿制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由于取消了一些偏远、生源较少的教学点,集中部分农村小学教学点的高年级学生到中心校或村完小寄宿就读。他们从周一到周五全部在学校生活,从而使他们在校时间长、学习时间充裕,学习精力集中,学习情绪稳定,学习氛围浓郁,学习环境良好,有利于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同时,学校管理到位,教师个别指导专业、及时,学生互帮互助方便,既有利于“后进生”补漏补缺和优等生拓展延伸,又有利于全体寄宿生学习成绩的整体提升。几年来,扶绥县昌平乡中心小学寄宿生在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方面都比走读生高出4至6个百分点。

此外,寄宿学校训练场地、电脑、图书、音像资料和文体娱乐器材多,教师专业辅导次数足,学生训练机会多,同学之间交流切磋技艺方便,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特长,为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创造了走读生不易具备的优越条件。

寄宿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现在农村小学生80%以上是独生子女。相对独立的寄宿生活与其说是向孩子传统成长环境提出挑战,不如说是“治疗”独生子女娇惯任性、自私、不合群、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意志品质脆弱等毛病的一剂“良方”。保管财物、统筹开支、刷碗倒水、洗衣叠被、抹桌扫地拖地板、养花护绿以及看病服药等,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困难自己克服,既是一种生活压力,更是一种锻炼,让小学生们在群体共处中学会生活自理,学会生存,学会关爱自己和他人,学会合作。

与走读生相比,在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的寄宿生的自主、自立、自强、自理、自律的能力更强。在寄宿制学校里,除了任课教师以外,还配有生活教师。生活老师和寄宿生同吃同住,负责他们课堂之外的身心健康成长,使他们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有利于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老师给予科学而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健康成长。

昌平乡中心小学根据实际情况,对寄宿生采取教师包间(宿舍)管理、高年级学生协助管理的方法,即每位教师既是老师又是“保姆”,从学生的学习到生活细节都过问,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或向学校领导汇报。让一些责任心强的高年级学生与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小同学同寝室,教会小同学一些独立生活技巧等,这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锻炼的机会,既能增长他们的才干又能提高他们的责任心。

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如爱玩火、玩水,喜欢到危险的地方玩耍和做危险游戏等,极易造成安全事故。他们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无论走路或乘坐车辆,都有安全隐患,特别是农村一些无证、无牌、无驾照的载客车辆安全隐患多,加上乡村道路狭窄,交通安全危险系数很大。针对这些情况,寄宿制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和管理,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从而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

农村小学寄宿制解决了独生子女“缺伴”、“孤独”和生活枯燥等问题,形成了乐学氛围,使他们克服了“骄”“娇”二气,增强了他们自理、自护、自强、自立和自学的意识,实现了从“小皇帝”到“小主人”角色的转变。

寄宿制学校要加强师资培训,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水平是保证农村寄宿制小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寄宿制小学的校长和老师是育人者、管理者角色的统一,是教师、“保姆”和“父母”3种身份的叠加。因此,学校要培训好专职教学教师和专职生活教师,使他们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学校要主动争取上级相关部门支持,给学校配备完善的硬件设施,如电教室、读书室、音乐活动室、美术活动室、食堂等设施的改善和校园的美化绿化等,为老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学习和生活环境。

第三篇:农村寄宿制小学

农村寄宿制小学“劳动教育”的研究

云和县黄源乡中心小学课题组吴晓莲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劳动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等教育紧密相联,其作用是其他教育不可取代的。

1、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教育与劳动是分离的。教师的教学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没有把学生的学习与劳动结合起来。《教育法》第五条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方针指明的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强有力手段之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的一个普遍趋势。2、现代独生子女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由于家长希望价值(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成绩优秀)的限制,造成目前学生的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能力不强。学习本身就是劳动,劳动伴随人一生。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提高学生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是小学教育工作者贯彻执行我国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

1、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3、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使学生明白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4、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二、理论基础

1、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人的学说。马克思主张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成为生产工作者,不仅用脑劳动,而且用手劳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客观基础,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生产劳动的内涵更加扩大了,它已不仅仅局限于体力劳动,它对劳动者智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

1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的个性、才能和世界观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抗毒素”;体力劳动与智力劳动互相调剂,学习效果会更好;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2、建构主义理论。学生的劳动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关键还是要激发自身的劳 动兴趣,在各自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劳动能力。

三、基本原则

1、全体性原则:

面向全体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劳技课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必须从劳动技术教育的基础性、通用性出发,做到面向每一位学生,适应每一个孩子,使每位学生都能享有均等的动手、动脑、参与学习的机会,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

2、全面性原则:

劳技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学习必要的劳动技术知识,训练操作技能,又要注重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又健全的人格。

3、基础性原则:

劳动技术教育是一门使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工具课。教育资源的开发必须既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又要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工农业生产和服务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4、活动性原则:

劳技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坚持以学生自身实践为主的原则。要保证学生主体有足够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去实现理解、认识、探索、创造、交流和情感体验,在动作的内化过程中促进学生智力、技能、情感、个性的发展。

5、开放性原则

劳技教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劳技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注意和其他学科

教学的紧密联系和互相渗透,要因地、因校制宜,从实际出发,开发教学资源;要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6、主体性原则

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多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实验、动手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大胆放手让他们解决生产中的实践问题,激发他们探索真知的愿望和热情,使他们在掌握劳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创造性。7、目的性原则

劳技教育资源的开发和设计,其外显活动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要彻底消除无目的无意义的“花架子”活动,力求避免为活动而活动;要充分考虑到每次活动都是教育中所必需的,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8、因材施教原则

劳技教育活动必须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的特征和掌握知识量的多少,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分类指导,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差异、特长差异、能力差异出发,因人制宜地加强个别指导。

9、区域性原则

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各地的情况是不同的,强调它的地方性特点或者区域性的特点,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我校得天独厚的劳动教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我校的劳动技术教育资源。

四、概念界定

劳动意识是指学生有劳动的意识,明白人在生活中是需要劳动的。劳动习惯是指学生平时有良好的劳动的习惯,理解劳动的意义。劳动能力是指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能够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五、研究目标

1、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使他们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

2、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公民的神圣义务和权利。

3、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习惯。

4、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5、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

六、研究内容设计

第一阶段:劳动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要实现劳动教育的目的,就必须在劳动教育中贯穿思想品德教育,使劳动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因为单纯的劳动不能自然而然地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习惯,如果没有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教育引导学生,劳动就可能成为一种无目的的劳累过程,甚至还会产生怕苦、怕累,轻视厌烦劳动等思想。所以在劳动中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勤劳、俭朴、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同困难作斗争、助人为乐、关心别人、尊敬长辈等思想品质,是提高劳动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

一二月:我为自己变美丽三月:我为祖国添绿色

四月:我为家乡扫一扫五月:我为学校出点力

六月:我为同学做点事七八月:我为父母敬份孝

九月:我为老师献爱心十月:我为班里争荣誉

十一月:我为邻居干件事十二月:我为英雄写一写

第二阶段:劳动教育与各科教学相结合劳动教育与其它各科教学各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和结构,但客观上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劳动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以其它各科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在劳动中总是要应用到其他各科所学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各科教学不仅可以借助劳动教育巩固知识技能,还可以联系实际充实教学内容。如数学课的教学可以编农作物产量、测量土地、计算香菇的效益等习题;语文课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劳动过程中的各种素材写作文、记日记等;劳动和生活课可以让学生学会种植、剪贴、养殖等。劳动教育与各科教学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在劳动中学会学习。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一个有效途径。

1、学生的个人劳动(洗衣服、手帕、红领巾;穿衣服,叠衣服、被子;结合营养餐的动手劳动)

2、学生的家务劳动(洗碗、扫地等)

3、学生的校园劳动(整理书包、大扫除、管理包干区、背书、写字、抄写)

4、学生的基地劳动(松土、整地、种蔬菜、种树)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在前阶段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地分析总结,使之成为理论化的结果,并且形成办学特色,指导学校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七、研究过程设计

具体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06年3月──2006年6月

2005年9月前。设计检测研究模型有效性的评价指标(学生的劳动观点、习惯和能力,思想品德的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对其它学科学习的帮助情况)与检测工具等。负责人:吴晓莲

第二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2月

2005年9月──2006年9月。进行第一、第二阶段的研究,组织专题观摩、交流等活动。负责人:吴晓莲各班主任。

第三阶段:2007年2月──2007年7月

进行第三阶段的研究,总结案例分析并汇编成集。形成自己学校的校本课程。负责人:吴晓莲、各班主任。

八、研究的条件分析

1、政策条件。新课程等有关教育文件明确要求加强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劳动习惯和能力。

2、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了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有力的保障课题的顺利进行。

3、基本条件。我校有7个班,近300名学生,全部是农村孩子。学校有劳动基地600多平方米。教师来自农村有良好劳动的习惯和能力。

九、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等。查阅有关文献材料,根据地区劳技教育资源的考察和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调查,开发和设计

具有学校特色的劳技教育资源。

2、实践法。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等。

3、观察法。在劳动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劳动习惯和能力,帮助他们提高劳动能力。

自变量──学生课内劳动和课外劳动

因变量──通过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的教育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控制变量──样本的代表性,学生劳动的时间

十、组织机构

1、建立学校领导组成的课题领导小组和班主任、骨干教师组成的科研小组,各自分工,又互相配合协作,保证课题顺利进行。

2、加强课题管理,做到有目标、有活动、有记录、有总结、有案例、有报告。

3、每月召开课题会议,交流课题情况,确保课题顺利开展。

4、成立校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负责规划、联系、协调等工作。同时成立科研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工作。

十一、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专题论文集。

2、案例分析汇编成集。

3、汇编劳动教育校本教材。

第四篇:如何办好农村寄宿制小学

如何办好农村寄宿制小学

--天巨泉小学学习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王金明

农村小学实行寄宿制办学为农村学校拓宽了素质教育空间,为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新的发展平台。

寄宿制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学生从周一到周五全部在学校生活。在校时间长,学习时间充裕,学习精力集中,学习情绪稳定,学习氛围浓郁,学习环境良好,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同时,学校管理到位,教师个别指导专业、及时,同学互帮互助方便,既有利于后进生补漏补缺和优等生拓展延伸,又有利于全体寄宿生文化成绩的整体提升。

此外,寄宿学校训练场地、图书、音像资料和文体娱乐器材多,教师专业辅导次数足,学生训练机会多,同学交流切磋技艺方便,这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特长,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创造了一般农村家庭走读生不易具备的优越条件。

加强对寄宿生的生活教育

农村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娇惯任性、自私、不合群、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意志品质脆弱等毛病很多。学校要加强对寄宿生生活方面的教育,如指导他们学会保管财物、刷碗倒水、洗衣叠被等,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实行规范集体管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指导他们在群体共处中学会关爱、合作,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这对可塑性强的孩子形成良好行为大有益处。我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教师包宿舍管理、高年级学生协助管理的方法,即每位教师既是老师又是“保姆”,从学生的学习到生活细节都

过问,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或向学校领导汇报。让一些责任心强的高年级学生与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小同学同寝室,教会小同学一些独立生活技巧等,这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锻炼的机会,既能增长他们的才干又能提高他们的责任心。

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防范和管理工作。寄宿学生年龄小,分辨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较低,自控能力较差,如爱玩水、到危险地方玩、做危险游戏等,易发生安全事故。针对这一情况,我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利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重点抓好防溺水、防火教育;抓紧学生食堂管理,防止集体食物中毒;抓实交通安全教育,防止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加强师资培训,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水平是保证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寄宿制小学的老师是育人者、管理者角色的统一,是教师、“保姆”和“父母”3种身份的叠加。因此,学校要培训好专职教学教师和生活教师,使他们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1、住宿学生的年龄太小,管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2、教师的负担格外重,既要搞好教学工作,又要做好后勤管理。

3、后勤人员少,工作有难度。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把爱献给孩子们,让他们学得扎实,玩得开心,住得舒适,保证学生能健康地成长。

第五篇: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浅谈材料

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初探

樊王中心小学安德堂

樊王中心小学地处介休市东南的丘陵地区,是一所六年制的寄宿制完全公办小学。学校现有学生132人(包括幼儿),教职工9人,住校生20人,单轨制,共有六个教学班,服务于原樊王乡十八个自然村,最远服务村达十公里。随着农村学生生源急剧减少,寄宿制办学方式已成为农村小学的必然选择。这一办学形式有利于实现农村教育的规模效益,更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寄宿制小学也同时带来一些弊端:学生年龄偏小,远离家庭和父母,容易造成情感缺失;学生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学校强化指导;学生长期生活在封闭的环境里,学习生活显得单调乏味。而学生在校寄宿,则更是加重教师负担,增加学校管理难度。

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寄宿制办学优势,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呢?笔者从本校的管理实践中认为,要让家长信任学校,让学生喜爱寄宿生活,必须从关爱学生出发,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等能力的基础上,更应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努力实现教育角色的转变,把学校建设成为美的花园、爱的乐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和生理品质,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新、学会合作的能力。

一、注重生活环境建设,营造大家庭温暖。在学生养成教育习惯中,我们提出了“抬头挺胸、待人礼貌、到校读书、课间跳绳”十六字“四好习惯”要求。学校常年悬挂横幅,人人看得明白,个个都能做到,班班落实保证,周周升旗表彰。抬头挺胸从学生形体上挺拔昂扬,精神上奋发抖擞,意志上自信自立,学习上拼搏竞争。待人礼貌教育学生文明礼貌,尊重别人。到校读书就是强调学生到校读书,晨读、午读、暮读,经典诗词范文。课间跳绳指体育锻炼,跳绳皮筋沙包,踢毽跳舞唱歌。每天学生检查记录,每周表扬发奖,每学期班级评比亮相。现在已经成为习惯。

小学生的心理状态正处于启蒙阶段,也是他们独特个性形成的基础阶段。从小远离父母、远离家庭的孩子会感到孤独、不适应,在心理上会发生很大变化,若不加以正确引导,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扭曲,导致形成一种畸形性格。寄宿制学校此时应转换自己的角色,充当学生的“家”,努力营造家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学校各项制度和管理,应当充分体现一种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每一个孩子,关爱每一个学生,给学生以安全感、舒适感,让他们爱校如家,并积极争取做这个大“家庭”的好成员。学生寝室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生活用具的配备、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寄宿生的心情以及生活和学习。因此,学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动手创造美好的“家园”,组织他们统一摆放生活用具,定期开展文明之“家”评比活动等,激发他们热爱学校、热爱寝室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心和责任感。同时,学校还应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开设生活课堂,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补上家庭教育课,教育他们学会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二、注重亲情管理,真诚关爱学生。山区学校由于交通不便,往往四五岁的孩子不得不在校寄宿,学生年龄偏小,生活自理能力差。立足实情,学校各项管理应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

理念,构建爱生平台,引导课任教师和保育教师转变角色,做学生的第二任父母。要求教师做到爱生如子,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让他们茁壮成长。在生活上,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给学生关怀和温暖,使他们能在学校里感受到“父爱”和“母爱”,体验出“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亲情。在学习上,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亲近每一个学生,经常与学生交流情感,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每逢节日、生日,教师更应设法营造出家庭的温馨,学生过生日,组织全班同学为他举行联欢,送去生日祝福,让他品尝生日蛋糕;中秋之夜,师生一起尝月饼赏月亮;元旦佳节,学校以班级举行灯会,组织学生观灯、赏灯、猜灯谜……师生一起情感交融。只有做到这样,学生才会“每逢佳节不思亲”。

三、加强心理疏导,消除畏难情绪。新时期的农村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几代人呵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过惯了,对父母及其长辈的依赖性很强,突然离开家庭蜜罐般的生活和舒适的家庭环境必然不适应。有的孩子因长时间见不到父母而想家;有的孩子因生活不能自理而心情郁闷;有的孩子因同学之间不能很好地交流而感到孤独;还有的孩子因不适应新的环境而大哭大闹,甚至偷逃回家等。同时,有的家长因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在校寄宿的学习和生活,经常到校探望,严重影响孩子的情绪。针对这些新情况,学校一方面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注重学生的心理疏导,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可以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采取谈心、开导等办法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让学生懂得: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怀抱里,应该从小学会自主、学会自理、学会自强,不会的事可以慢慢学,不懂的事可以询问同学、请教生活老师,对自己要充满信心,做生活的强者。另一方

面,定期举办家长联系会,及时沟通信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打消家长的顾虑,让家长放心。实践告诉我们:交流是冬日的暖阳,沟通是和煦的春风,理解是绵绵的细雨,只要学校宣传和沟通到位,家长定会由担心变放心、由质疑变支持。

四、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学生个性。每天课间操做到一歌、一操、一舞、一段,即唱着《少先队队歌》操场集中,上操,全体做《感恩的心》,念一段《三字经》。在课时设置上,我们按照《樊王中心小学“四好习惯”实施方案》要求,为确保全体学生每天活动不少于一小时,认真执行课程计划。体育课低段每周四课时,中高段每周三课时,真正做到了开足、开好体育课。灵位,对于早操和广播操、眼保健操进行了加强和管理,要求全体教师人人上阵,在学生锻炼的同时,也让全体教职工参与进来。同时在每天下午4:20到5:20一个小时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活动,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学期里,我们已经开设了包括花样跳绳、呼啦圈、毽球、象棋、羽毛球、乒乓球、滑板在内的七个项目,同时在下个学期,我们将开始足球和篮球的兴趣活动小组。

每个孩子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生命体,促使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是学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曾有人作了一项调查表明,生活在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普遍认为,童年是不快乐的。因为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每周有五天生活在封闭的空间里,统一时间睡觉、统一时间起床、统一时间学习、统一时间就餐等等,长时间过多的整齐划一,会让学生感到寄宿生活过于呆板、单调、乏味,学生个性得不到张扬而变得萎靡不振。正因如此,有人作了一个不恰当的比喻:生活在寄宿制学校的孩子,由于吃、住、穿、行、学习都是统一模式,就像养鸡场喂养的鸡一样,很难有家庭放养鸡那样富有灵性。立足于此,学校应构建学生全面发展平台,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培养学生富有灵性,富有朝气,以克服寄宿制学校给学生培养带来的弊病。例如:开展叠被子、洗衣服评比活动,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开展争创文明寝室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扫地、摆放物品、晾放毛巾、美化寝室等,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提高劳动积极性;征集富有创意新颖的文化宣传标语,如“拾捡一次纸屑,净化一次心灵”、“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花草无语,奉献美丽”、“手下留情,足下留青”、“安安心心睡一觉,开开心心过一天”等尽显个性的标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学校还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诸如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踢毽、拔河、转呼啦圈等健康有益的体育竞赛;开展故事大王、笑话大王、卡拉OK歌手赛等评选活动;开展书法竞赛、办板报比赛、小制作比赛、小发明比赛等科技活动;开展饭菜浪费情况调查、学校周边环境污染及其治理小对策等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放飞学生的心灵,而且可以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这样的寄宿生活才会充满灵性、充满活力、充满朝气,孩子才会乐不思家,这样的童年生活才会长驻孩子美好的回忆之中。

当然寄宿制学校还应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避免寄宿制给教育带来的缺陷,实现教育的科学育人功能,为孩子的成人成才提供一方沃土。

下载办农村寄宿制小学有什么好处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办农村寄宿制小学有什么好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寄宿制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农村寄宿制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摘要】 农村寄宿制小学大部分学生属于留守儿童,给班主任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他们的父母大部分在外务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及外婆外公......

    农村寄宿制小学课余活动初探

    农村寄宿制小学课余活动初探 —赤峰市 翁旗 白音套海中心小学学生课余活动有特色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阶段生源的减少,农村学校开始实施布局调整,学校的服务半径大大提高,在学校......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宿舍管理制度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宿舍管理制度 一、住宿生要服从宿舍管理老师安排,不得随意调换房间及床位。 二、遵守宿舍制度及学校纪律,宿舍内不得损坏公物。如有损坏,应按价赔偿。 三、......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管理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的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农村学龄人口也急剧下降,撤点并校工作也急剧加进,学校也重新合理规划布局。由于我校的地......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管理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管理 农村寄宿制小学是在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合理布局学校的结构,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下而产生的一种新办学方式。是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农村小学实行寄宿制势在必行

    校长论坛农村小学发展寄宿制势在必行----给孩子的心安个家单位:后河镇台上完小姓名:任金峰职务:完小校长谈农村小学发展寄宿制势在必行----给孩子的心安个家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后勤管理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后勤管理 学校后勤办理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认真细致、努力创新地搞好学校后勤工作,可以为学校的教育教学......

    农村寄宿制小学年度绩效考核方案

    xx xx乡寄宿制小学 绩 效 考 核 实 施 方 案 年 月 日xx xx乡寄宿制小学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贯彻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绩效工资发放精神,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