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安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2
长安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发 展 历 程
2011年6月
长安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概况:
历年来,长安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2003年,区政府、区农业局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阶段“菜篮子”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我区就有3家企业和基地通过了省农业厅首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007年4月25日,区编制机构委员会下发了(长编发【2007】05号)“关于设立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的通知”成立了长安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单位现有工作人员35人,其中大学学历12人,大专学历7人,农艺师及助理农艺师6人。办公室从原来的3间发展到现在的40间,尤其是争取到中央扩大内需第三批投资建设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01万元,新改造实验室596.12平方米,购置检测仪器 141台(批、套),使我区的检测体系建设步入全面高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区共监管农产品销售市场18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2个,今年以来,逐步将监管范围延伸到大学校园和农家乐。长安区农检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图片
长安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单位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和绿色食品发展规划;
2、负责辖区内农产品市场准入、准出的检验检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3、负责农业行业初级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对种植业投入品质量抽样检测及评价;
4、接受省、市农产品检验监测中心委托,管理全区绿色、有机食品标志的申请和使用工作,办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工作,监督管理无公害标志和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
5、承担辖区内农产品质量抽样检测工作;
6、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绿色食品的交流、合作及检测技术的培训工作;
7、承担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检测工作。
现在的办公环境单位现在人员情况(图片)
开展业务工作情况
一、“三品一标”认证情况
目前,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已达32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4个,认证绿色食品1个(王莽鲜桃)、有机食品2个(老蜂农槐花蜜、老蜂农椴花蜜)。无公害种植业基地认证面积达6.68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面积0.75万亩,认证无公害蛋鸡18万余只,无公害生猪1万头。通过“三品一标”基地的发展,有力地提高了我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如图所示)图:无公害认证示意图片
基地认证情况汇总表
无公害畜产品证书发放仪式图片
二、基地监管情况
早在2005年,区农业局就下发了 “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和无公害生产基地管理工作的通知”(长农牧发„2005‟115号),从生产到农产品上市做了严格要求。
2007年,区农业局下发了“关于全区范围内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的方案”(长农发[2007]92号),制定了产地准出制度并严格落实,此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2008年5月27日,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区农业局下发《西安市长安区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长农发[2008]101号)文件,文件为各乡镇、街办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
基地检查现场抽样现场检查档案记录(图片)
三、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创建情况
1、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基本情况 我区已建立黄良东湖四季苔韭、春蕾葡萄、滦镇葡萄、闻天蔬菜基地、大兆刘华伟西瓜生产基地、高桥五席坊村、曹坊村、育苗中心、大兆博兴种植专业合作社、砲里西瓜、河湾虫草蛋等11家市级标准化示范基地,示范面积1.81万亩。
标准化创建图片
2、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情况 为切实加强对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的管理,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均成立以基地负责人为领导的基地管理办公室,基地办公室主要负责基地农业标准体系、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宣传培训、监督检查、以及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基地实施统一生产规程、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田间记录、统一监督管理、实行产地准出的管理制度。
证 书 图片
四、市场监管情况
农产品 市场准入“五项制度”
一、入市验证
二、无证抽检
三、信息公示
四、安全承诺
五、不合格农产品依法处理
入市验证:
农产品进入市场时,必须携带相应的质量安全证明,主要包括:“三品一标”证
书或复印件、产地准出证、上级市场交易凭证、检测报告(四选一),方可入市销售。无证抽检:
对没有取得质量安全证明的农产品实行现场抽检,抽检合格后进入市场销售。入市验证、无证抽检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菜篮子污染”、“餐桌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涉农产品不安全的事件常有出现。而消费者在关心食品营养、口味、品质的同时,更 关心食品安全、卫生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们在选择时将越来越多地倾向于无药物残留、无污染的安全食品。因此,只有建立起农产品准入制度,才能满足人们追求安全、卫生、健康食品消费的需求。
信息公示:
在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农贸市场的柜台或摊位实行质量安全安全信息挂 牌公示销售制度,由市场开办者制作农产品质量安全公示牌,标明农产品品名、产 地、质量安全状况等内容。信息公示图片
安全承诺:
对进入本辖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承诺因质量安全原因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并依法向经营者追偿。安全承诺图片
不合格农产品的依法处理:
经检验不合格的农产品,应立即停止销售活动,并及时报告当地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扣押、封存、无公害化处理或监督当事人销毁并依法追究其责任,案件信息将记入企业质量安全信用系统,限制其经营行为;对半年内连续三次抽检不合格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除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予以处罚外,要在新闻媒体公开曝光,提高其违法失信成本。在此基础上用一年左右时间,基本建立起农产品安全信用信息征集、信用评价、信用披露以及安全信用奖惩等项制度,为从根本上保证全市人民吃了放心农产品奠定坚实基础。
不合格农产品当场销毁违法案件查处(图片)
五、品牌建设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和“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提升我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围绕全区农业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农产品品牌培育工作。去年向省、市上报无公害认证材料9份,地理标志材料1份,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家。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沣峪” 葡萄、“建红”猪肉等14个商标,并获批商标注册证7个;积极申报“ 春桥蔬菜 ”“天鑫兔肉”“金绿”山野菜三家西安市名牌产品。截止目前,已经注册农产品商标67个(春桥蔬菜、福德威面粉、福德威粮油、天太黄酒、砲里皂荚、砲里西瓜、金实蜂业、马王草莓、沣河湾虫草蛋、长安杀虫剂、春玉水果等),荣获西安市著名商标2个,省级著名商标1个,西安市名牌产品1个。王莽鲜桃被评为中华名优果品,大兆西瓜基地被评为中国优质西瓜生产基地,长安草莓获得金奖草莓称号。
2008年—2011年办理的商标进展情况(表)
开展鲜桃产销对接会开展草莓产销对接会开展产销对接会(图片)
积极鼓励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与农产品批发市场、学校实行产销对接,签订产销合同,凭农产品对接证、产品检测合格证入市销售或供应产品,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学校—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生产基地农户”层层承诺负责、层层责任追究的质量保障。
商标注册推荐会图片
六、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情况
一、把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加强区中心能力建设。目前区农检中心的检测能力仅仅停留在对种植业产品部分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水平上,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在中央财政资金的扶持下,我中心的区域农产品质检站即将建成,现在处于仪器的安装、调试阶段。在不断完善检测设备的同时,加强基层检测站(点)管理,定期组织专项检查,规范运行。对检测人员开展一对一技术培训,建立检测员档案,要求每个检测人员都能熟练规范的开展检测工作,确保每个检测站(点)正常运转,让设备和人员充分发挥出最佳组合状态,为做好示范区农产品检验与监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育“两级三层”的检验监测体系,使检测主体多元化。以区检测站建设项目为契机,制定我区基层检测站(点)的建设规划,采取不同形式积极建立农产品检测点,建立以区中心为主,检测站(点)为补充的“两级三层”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目前,已建立农产品销售市场、生产基地检测站(点)9个。结合我区实际,在全市率先提出区域检测站建设理念,作为我区检验监测体系建设的主要手段,已建设东西二个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站,所需检测仪器、办公设备等硬件设施配备齐全,检测人员已经培训开展工作。流动检测图片
七、单位获奖情况(2008-2011获奖情况表)
单位荣誉称号图片
第二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汇报
广陵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汇报
广陵区人民政府(2011年5月19日)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事关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事关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今年以来,我区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紧紧围绕“放心肉菜”工程建设,始终坚持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强化行政综合执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当前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
1、迅速部署落实。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后,我区高度重视,迅速传达市政府会议精神,并就切实做好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落实经费和人员机构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今年1月21日区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农水局关于农产品市场准入情况汇报,会议就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明确了四点意见:一是农产品检测工作事关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二是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及市场准入工作的领导;三是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办公室设在农水局;四是检测仪器、耗材等相关经费,根据市有关要求,由区财政及市场主办单位分级承 1
担落实到位。
2、突出工作重点。根据市政府印发的《扬州城区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方案(试行)》,我区及时向有关乡镇、街道和部门进行转发,并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整合农水、工商等部门力量,合力推进市场准入工作。一是建立检测室。在城区内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中型超市、配送中心和专卖店建立检测室。二是落实市场主办者责任。明确各农贸市场负责人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督促市场主办者与经营户签署承诺书。三是加强证照管理。严打无照经营,确保市场除农副产品自产自销外的经营户全部有照经营。四是组织培训。组织辖区24个农贸市场检测人员参加市农产品市场准入检测人员培训班,系统学习农药残留检测、瘦肉精检测、食用菌荧光增白剂检测等相关知识,指导文昌生活广场农药残留检测走向正规。五是开展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各工商所结合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片区人员,做到责任到人,防止不合格商品流窜。
3、加强协调推进。市场准入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运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我区农水、工商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协调,帮助各单位解决相关问题,确保准入工作稳步推进。一是修复解决解放桥农贸市场检测仪器损坏问题;二是组织开展东花园农贸市场检测人员培训;三是在朝苏冷冻批发市场开展“瘦肉精”检测工作;四是落实连运农贸市场检测仪器,建立检测室;五是落实联谊批发市场开展索票索证工作;六是在相
关补贴经费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积极协调采购“瘦肉精”检测试剂卡和农药残留检疫试剂。
4、开展专项整治。“瘦肉精”事件发生后,我区着力加强辖区肉类安全管理,严格排查添加“瘦肉精”行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内防外堵,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是强化宣传。迅速召集区兽医站、基层兽医站及各大农贸市场负责人会议,传达省市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下发“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在畜禽产品中禁止使用违禁药物的决定”、“致全区生猪规模养殖场(户)的公开信”等宣传材料共计800份,要求张贴于各畜禽养殖场(户)、村组及各农贸市场、批发市场醒目处。二是组织开展畜禽生产大户检查。对栏存500只以上的家禽养殖户及栏存1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户进行检查,主要检查饲料及其添加剂饲喂情况,要求规范填写“养殖免疫记录”,督促生猪养殖户建立饲料购进索证索票制度、兽药使用记录及检疫防疫制度。三是全面建立“瘦肉精”监督检测工作制度。在收购和贩运环节,加强对生猪经纪人、收购贩运户的监督管理,强化外地调入生猪及其产品的监管,根据省、市农委通知,严禁从河南、安徽、山东部分地区调入生猪及其产品,严格查验调运手续及“瘦肉精”检测报告;在屠宰环节,加大对私屠滥宰的打击力度,对生猪屠宰点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落实屠宰场为第一责任人,确保屠宰场建立“瘦肉精”检测的长效机制,屠宰检疫人员实施同步检疫检验,对有毒有害肉制品实行无害化处理;在生猪及猪肉流通环节,区工商分局加
强巡查监管,重点检查猪肉经营者进货台帐及销售台账,督促落实进货检查验收,验明产品合格证明,严厉打击猪肉市场违法经营行为。四是建立严格的产地准出和销售准入制度。严格实施产地登门检疫,建立抽样检测制度。对栏存超过50头的养殖大户,要求每个月抽样检测1次,每月抽检覆盖面达到100%。对所有的出栏生猪在出栏前要进行“瘦肉精”抽检。五是建立质量主体责任承诺制度。由区农水局与各规模养殖户签订了生猪养殖安全责任状,公开承诺规范养殖行为,保证产品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区除7家需改造的农贸市场外,其余市场都已正常开展了农产品抽样检测工作,就市场准入工作来说,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根据市政府文件精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仪器、耗材等费用由市、区各承担50%,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相关经费尚未到位,但不管如何,我区由农水局先行垫资,已落实人员,有序开展工作,由区财政承担的费用正在走程序,确保按时拨付,市级承担的费用希望也能及时拨付到位;二是在实施农产品检测过程中,水产品批发市场个别品种采种困难,部分检测人员技术不熟练,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如何督促企业开展自律性检测,方法上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深入推进市场准入工作。我区将进一步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继续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并组织农水、工商等
相关部门强化对市场的检查监管,建立生产经营者违法行为记录制度,对违法行为的情况予以记录,并适时采取公布曝光等形式,引导和规范依法进行生产经营,确保城乡居民食品安全。
2、进一步落实经费保障。根据市政府相关会议精神,由我区筹措的经费,所需耗材费用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负责”的原则,由政府、企业各承担50%。区政府将积极落实相关费用,并督促企业将经费及时落实到位,确保市场准入工作的正常开展。
3、积极推行产地准出试点。通过开展产地准出试点,推进蔬菜、畜禽产品标准化生产,全面实施食用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和可追溯制度,完善监管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依法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管,扩大检测范围,增加监测频次,定期或不定期公布抽检结果,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4、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制度。目前我区已在两大家禽批发市场、四大冷冻市场、一个生猪屠宰点全部设立了检疫办公室,对外埠动物及产品检疫监督管理的网络基本健全,但对蔬菜、水果、水产类等方面的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工作还没有到位。下一步我区计划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在全区现有的22个农贸市场,3个农产品经营超市,蔬菜、水产、水果三个批发市场派驻安全监管员,负责监督、指导市场主办方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确保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
第三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保德县农业委员会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为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等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部门监管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结合我委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具体负责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县农业委员会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措施的落实。
第二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农药经销点、蔬菜生产基地、蔬菜销售基地、主体为主,重点抓好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监督。监督范围覆盖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单位)、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集贸市场等生产流通环节,监督产品为蔬菜、瓜果、食用菌、等初级农产品。
第四条强化农业综合执法,进一步做好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环节监管工作。
第二章监管职责
第五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协调牵头单位,负责编制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计划、方案,配合上级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和监督抽检,组织开展本县内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督检查,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负责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量化考核、达标验收等工作;负责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第六条基地管理机构负责农产品基地建设工作,按照相关标准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措施落实。
经管机构负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指导工作,督促其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措施。
“三品”认证机构认真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的认证工作,按照相关标准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措施落实。农技、植保、环保、土肥、种子、植检、食用菌、蔬菜、等技术推广部门,要积极参与各类农产品基地,大力推广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治,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渔)药及生物农药等农业新技术。
第七条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负责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工作。依法开展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执法检查,实施农药市场准入备案制度,严把农药市场准入关。积极开展农药、肥料、种子等农业投入品质量检测,严厉打击制售
假劣农资及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禁、限用农业化学投入品等违法行为。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严厉查处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各种行为。
第八条 农业质量检测机构负责农产品质量、农业投入品检验检测工作。
第三章质量监测
第九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负责制定本辖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例行抽检和专项抽检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应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第十条农业部门农业质量检测机构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的农产品质量检测。
第十一条农业质量检测机构要积极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并将监测结果及时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第十二条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检测结果发现问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责成相关单位调查处理,并将处理情况上报。被检出禁限用农药、非法添加剂等违禁化学品的,由相关单位做出处理。
第四章信息通报及管理
第十三条严格农产品质量检测结果通报制度。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及专项检测结果由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报
请分管领导审批后,以《农产品质量安全通报》的形式上报委领导、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送同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发委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农业、蔬菜等有关部门。
第十四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及专项检测结果未经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审核、分管领导审批,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外传和发布。
第十五条建立农产品生产及流通信息交流通报制度。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等相关信息及时通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相关信息包括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基地(企业、市场)规模、主要品种等基本内容。
第五章应急处理
第十六条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积极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七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保德县农业委员会
2012年3月17日
第四篇:2011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严管、长效、规范、创新、提升”的工作原则,按照“标本兼治,全程控制,长效管理,确保安全”的工作思路,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保障消费安全”三大目标,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提高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消费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加强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在农业投入品生产经
营方面,农药重大案件执法查处率达到100%,农药生产企业100%纳入监控范围,创建2个市级农药模范经营店。在农产品生产方面,杜绝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甲胺磷等五种禁用高毒农药行为,实现蔬菜、畜禽、水产品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率及检出率进一步下降,全县蔬菜、果品农药残留检测平均合格率99.4%以上,畜、禽、水产品药残检测合格率达99%以上,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三聚氰胺、瘦肉精)检测合格率100%;甲胺磷等禁用农药残留不得检出。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步伐,推进产品质量认证,2011年全县新增认证产品22个以上,建设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以上。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生产环节监管机制,逐步实施产地准出制度。
1、种植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监管。一是对标准化基地的灌溉水和土壤进行动态检测。2011年确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绿色大米生
产基地产地环节固定监测点,每个基地每年土壤监测不少于2期次,灌溉水监测不少于5期次,建立专项监测档案,并及时向被监测单位反馈情况。二是继续实施好蔬菜例行检测制度。县质检站除按时完成上级布置例行监测工作任务以外,全年要完成5期以上自行监测工作,镇(街道)速测室完成10期以上例行监测。保证全县所有瓜菜、食用菌、果品和粮食标准化生产基实现产品质量监测全覆盖。凡监测合格的产品发给准出证明,不合格的产品禁止上市。三是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环节的监管。依托乡镇和村级监督员,加大对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及时处理非法使用农业化学投入品的行为和追溯处理非法经营农业化学投入品的行为。全年县级统一组织对基地进行化学投入品检查不少于5场次,镇街道办自行组织的检查不少于10场次。
2、生鲜乳收购站监管。强化生鲜乳质量监测与监督执法,规范生鲜乳收购站日常监管与标准化管理,加大生鲜乳质量安全生产与检测技术培训,实现生鲜乳持证收购和运输,生鲜乳收购站检查率达到100%,生鲜乳质量安全违规单位查处率达到100%,生鲜乳中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100%。
3、水产品养殖基地监管。一是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水产苗种场等三类生产单位100%建立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100%具有生产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制度。产地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无公害水产品药残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二是定期开展生产环节渔用药物、饲料等投入品检查。重点查处水产品苗种生产和养殖过程使用氯霉素、硝基呋喃、孔雀石绿、己烯雌酚、环丙沙星、磺胺类等禁限用药物的行为。
(二)实施初级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通过宣传、引导、示范等措施,在农产品经营单位以及业户中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检查验收制度、索证索票制度、进销货台账制度和不合格农产品下架退市制度,对经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在工商部门的监督下退市下架或者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销毁。与市场开办单位签订食品安全责任状,明确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指导市场开办单位,建立业户管理档案,配备农产品检测设备,设立公示栏,增强工商机关的巡查监管与市场开办单位的自我管理的有机结合。2011年金溪县日新购物中心和城区农贸市场的果蔬产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制度。
(三)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
1、农业化学投入品管理。一是全面实施农业化学投入品准入制度。所有进入金溪县的农业化学投入品(农药、肥料、助剂)一律凭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的准入书进入,未有准入书的产品,已经发现或责令退回或立案处理。二是严格实施高毒农药定点销售制度。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全面实现高毒农药经营可追溯。三是提高农药经营店的服务标准。农药经营店全部达到省级一类标准,创建2个市级农药模范经营店。四是大力开展执法检查。全年分春、夏、秋三季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活动,进行5期产品质量抽检。
2、兽用、渔用药物和饲料管理
一是提高饲料执法能力,严格行政许可,强化获证企业监管,坚决查扣销毁“三无”饲料产品,扩大“瘦肉精”等主要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监测范围,加大对高铜、高锌等超量添加行为打击力度,加强违法添加瘦肉精等突发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对违法添加使用瘦肉精等案件的查处率达到100%,饲料产品中瘦肉精等兴奋剂类物质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铅、砷等重金属监测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三聚氰胺监测合格率100%。二是加强派驻监管和监督检查,督促兽药、渔药生产企业全面落实GMP;大力推进兽药经营企业GSP工作,杜绝经
营违禁药物和不合格兽药产品;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和故意经营、使用假劣兽药行为;进一步加强兽药质量监测和兽药残留监控。年内实现兽药产品合格率提高3个百分点。三是开展渔业投入品生产销售检查。以禁用渔用药物为重点,开展渔用药物、饲料专项检查。整顿和规范渔用药物经营秩序,坚决打击非法生产销售渔药的行为。
(四)加强农产品生产单位或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1、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种植业领域以目前计划申报的12产品为主,新扩标准化生产基地473公顷;加强技术服务和工作督促,争取年内12种产品和1个地理标志产品全部通过认证。大力实施林果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重点实施冬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计划今年新建现代林业示范区3000亩,进一步膨胀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养殖业领域按照“有标生产、按标操作、健全档案、推行标识、强化检测、实施准出”的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化、标准化养殖,积极探索基地建设和管理运行机制,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等运行模式,全面提高全市养殖基地标准化生产水平。2011年畜产品质量认证新增5个以上,建成省级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小区一处;水产品质量认证新增5个以上,建成省级以上水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一处。
2、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试点工作。选择3-5家有条件的农产品生产企业,按照“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质量有保障”的要求,构建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一是通过实施产地编码,完善农产品身份识别,建立生产者质量安全责任制度;二是通过规范生产过程管理,建立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三是通过规范追溯标识,推动建立农产品包装标识制度;四是通过建立追溯信息管理平台,有效传递、识别、追溯各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争取3年的时间内全县所有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的产品全部纳入可追溯体系。
(五)开展农产品经营可追溯监管试点工作
针对全县农产品批发经营业户的实际情况,把面向学校、企业等农产品消费大户的经营业户做为重点,建立完善进销货台帐制度和食品安全电子票控系统,详细记载批发食品的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检验报告证书号码、批发数量、日期、食品保质期以及送货车辆号码、送货人签名等信息,进一步完善食用农产品的即时追溯制度,保障农产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深入扎实
一是县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将加强工作调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总结汇报会,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进行一次工作督导;二是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部门和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政务工作考核范围;三是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督促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职责;四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各责任部门、单位定期进行工作交流和会商,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县一盘棋。
(二)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011年我县将出台《关于加快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扶持政策的意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同时,县政府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安排算外资金支持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机制创新。各责任部门要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交流与沟通,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工作帮助和支持。
(三)加强监管体系建设,确保工作措施到位
一是监管队伍建设。各责任部门要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监管机构,乡镇政府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监管站,所有有标准化生产基地的生产企业、合作社均要有一名单位负
责人专职分管质量安全工作,所有有瓜菜、食用菌、果品和粮食生产基地村都要设一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员。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县、乡两级农产品监督检测网络体系。重点做好县质检站建设工程的验收。县质检上半年通过省级验收,年内实现扩项认证1-2项。
(四)加强宣传和培训,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作用,宣传《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着眼于维护农民利益和保护消费者健康两个基点,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政策规定,形成全社会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广泛开展农产品安全管理、检测和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工作,督促生产、经营者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从业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汇报
永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汇报
为了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上半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按照中央和省市县有关要求,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实现农产品例行监测工作日常化。加大农业投入品的力度,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能力和水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 开展的主要工作
1、建立机构,明确职责。为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我局于4月19日挂牌成立了永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主要承担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性监督和经验工作,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宣传和生产技术培训,承担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检测任务。落实了具体办事机构和人员明确了系统内各部门职责,全面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能力和水平。
2、制定方案,明确目标。
2006年4月份我局制定了《永兴县200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方案》和《永兴县200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例行监测工作方案。方案安排部署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明确了我县农产品
质量安全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一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取得突破,全县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突破10万亩。二全面开展产地环境监测,对全县已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进行监督管理,并继续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三农产品例行监测工作日常化,蔬菜、水果、茶叶、水稻、等主要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得到有效控制。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10%以内,大米、水果、茶叶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1%以内。四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基本杜绝重大集体中毒事件发生。
3、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一是利用会议、培训、送科技下乡、执法宣传、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对农业系统干部职工、企业、基地、农户、开展多种方式的宣传和培训工作。特别是“7.15”洪灾后,我局组建了多个工作小组和抗灾补损生产自救技术服务队,分赴各乡镇核查农业损失,指导灾后农业生产,传授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并在各集市分发各种技术资料,广泛宣传抗灾补损生产自救技术及灾后农业生产病虫害防治知识。7月15号以来,我局已派出技术人员200人次,分发各种技术资料10000余份。二是利用电视、新闻媒体和对全社会进行宣传、重点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检测结果、典型经验、基本知识等。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宣传,强化了全社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4、抓好农产品例行监测
自4月19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成立以来,我局加大投入,实现农产品例行监测日常化。4-7月份已从城关农贸市场、水果批发城抽取农产品样六批共60个样品化验,并把每批样品的检测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和报送相关单位。这六批样品中不合格样品有6个,不合格率为10%,没有超过了10%的控制目标。从6月下旬至10月进入农药使用旺季,农产品例行检测将日常化,并采用日报和周报制的形式公布检测结果,扩大影响范围,引导市民健康消费,确保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
5、治理源头,强化监督。5月份我局完成了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组建工作,调整充实了执法力量。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在加强对农资市场日常监管的基础上,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会同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大力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共先后对25个乡镇、50个集市进行了农资清查,共查获假劣种子1.2吨、假劣化肥450吨、不合格农药1050件,为农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00余万元。从源头上杜绝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等禁用农业投入品进入市场和生产环节。有效地规范了我县农资市场,为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打下了基础。
6、抓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三品”认证工作。积极准备永兴冰糖橙的绿色食品认证的各项工作。大力组织农产品加
工企业和生产单位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认识不到位有差距。部分地方、部分单位和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对例行检查不配合,不同意抽样检查,一些消费者安全意识淡薄。
2、经费不足工作难以置开展。2005年我局投入50多万元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各项工检测工作已顺利开展,但目前检测中心没有任何工作经费,工作难以开展。希望县财政设立检测中心专项工作经费,保障农产品例行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市民健康消费。
3、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事关重大,涉及面广,希望各部门协调配合加大宣传力度,多开展集中检查活动,扩大影响范围,改变目前这种买样化验,拒绝抽检,检测结果不能向社会公布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