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民工幸福感调查
农民工幸福感调查:北京是感觉最无力的城市
2012年04月25日 09:42来源:北青网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 大 中 小]
小盘在广东打工6年了。6年里,他换了8份工作,那些只做了一个多月甚至一两个星期的工作已多得数不清了。小盘中专学的是模具专业,刚出校门也怀揣着梦想。“但一段时间后,梦想就慢慢地没了。”他说,“有一段时间,我就不相信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于是不停地换,直到把钱花光。最后发现,真的找不到。”
像小盘这样的农民工在全国2.4亿农民工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干不长、频跳槽、发展空间小、努力成效低”,这是当前农民工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
“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和工众网24日下午联合发布的调研成果显示,中国农民工的幸福感从多个维度看都显著低于国外体力工作人员。从幸福感的角度,幸福感最高的前三位是泉州、青岛、长沙,幸福感最低城市是深圳,其次是东莞、上海。
农村的逃兵,城市的孤鸟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1年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达到2.4亿人,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农民工的主观生存感受记录了整个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孙健敏教授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作为中国转型期的一分子,农民工负荷了多重角色,而他们的努力,最直接承担了整个社会转型的成本,包括社会成本和心理成本。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主任叶裕民教授也对记者表示,中国未来20年,城镇化能否正常推进,关系到中国城市转型和经济是否能成功。
据了解,此次调查人员共选取全国各省份20个主要用工城市进行对比,数据从工众网农民工数据库(截至调查时共有注册用户532.9971万人)中随机抽取样本[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由工众网工众研究中心采取电话调查方式进行访问,收集有效问卷2473份。
据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胡平介绍,通过对农民工社会距离数据的分析,农民工与所生活的城市并不是非常融合,而且不同年龄阶段、收入、教育等的影响并不明显,这说明整体农民工的身份妨碍了他们和所在城市的社会融合。“调研发现,城市并不完全接纳所有农民工,其中小部分人群(30%)依然认为他们被拒绝和被排斥。”胡平介绍,如果让农民工再有选择的可能,46.2%的农民工愿意选择继续留在所在的城市,有23.3%的农民工愿意选择去别的城市。工众网工众研究中心李久鑫博士对记者说,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中国农民工的主体,他们通过“短工化”、“旅游式”的打工或者父辈
第二篇:关于农民工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李锦倩、何秀雯、陈丽萍、陈广欣、黄凯玲、黄巧川
内容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而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特别是社会中的弱势全体——农民工,他们是最广大农民的代表,他们的幸福感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个人、工作、社会和人际关系等因素上分析了农民工当前的幸福感和导致他们感到不幸福的问题所在,并对此提出了思考与对策,其根本措施就是要通过各方的相互协调建立相关的机制,立足于最广大农民工的根本利益上。
关键词:农民工;幸福感;和谐社会
自从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和政府就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为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然而,农民工在社会中属于弱势群体,农民工幸福感是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因素。农民工作为一群特殊的群体出现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他们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直接的作用,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并让他们安心地留在城市工作和生活,既是城市的责任也是其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政府系统地推进和落实一系列关于农民工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的同时,我们更要关心他们的心态与幸福,给予其更多的关爱与尊重。
为提高农民工幸福感,共促和谐社会建设,我们对广东省内6个地区的农民工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的对象与目的
调查时间:2011年8月1日— 2011年8月20日
调查地点: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花都区、珠海市斗门区、深圳市龙岗区、佛山市顺德区、韶关市始兴县
调查对象:广东省内6个地区,共90名农民工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影响农民工幸福感的因素以及农民工自身对自己幸福感的看法。
调查概况:在本次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共设计了4项个人基本资料和20个问题,其中最后一道题是简答题:说出他们自己认为的幸福。主要侧重于个人因素、工作因素、人际关系、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几个方面。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89份,回收成功率为98.8%。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统计分析的数据仅为相对数据。
调查目的:为了了解农民工幸福感的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症下药,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尊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
二、农民工的幸福感内涵
什么是幸福?难道是《裸婚时代》中所提到的“幸福是我吃鱼,你吃肉,看着别人啃骨头”吗?其实不是的。“幸”字是土和钱构成,“福”字包含了衣、口、田。这样看来,“幸福”是指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家里的人丰衣足食,有房住、有田耕、有钱花。而幸福感就是对幸福的感觉,即人们对于现实中幸福满足状况的一种主观反应和心理觉察。
农民工是指户籍在农村,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人口,这是在当今中国特有的户籍管理制度环境下,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特殊群体。近年来,农民工队伍结构上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老一辈农民工外,还包括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这新生代农民工超过了农民工总数的50%,逐步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成为201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群体。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辈的农民工不一样。作为“有梦的一代”,他们绝不满足于现状,他们对生活的追求直截了当,他们拥有比老一代农民工更好的就业能力,更宽广的就业视野,还得到国家的扶持政策,改善了家乡的就业环境,内地和沿海的工资差距进一步缩小。同时,在新生代农民工里面除了有普通的新生代农民工外,还有一群逐步变得庞大的全体——大学生农民工。与普通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区别在于大学生农民工具有更高的学历,对城市的期望值更高,不仅为了生存,更为了发展;并且大学生农民工的知识水平更高,发展空间更广阔,维权意识更强,精神需求更高。
所以,农民工幸福感主要是指老一辈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和大学生农民工对于现实中幸福满足状况的一种主观反应和心理察觉。
三、农民工幸福感现状分析
(一)个人因素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于广大农民工而言,身体的健康状况比一切都重要,因为他们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在务工地创出一片新天地。
10%16%33%41%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图1 农民工对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的满意度
调查显示,农民工在个人因素方面,对自身的身体状况较为关注。由上图可直观地看出,对于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大多集中于“比较满意和一般”这两个选项,而不是“非常满意和不满意”。这说明,广大农民工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尚算满意,因此幸福感也较强。
在日常生活中,精神生活是不可或缺的。对于那些离乡别井,来到遥远的务工地的农民工来说,他们来到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不熟悉当地的地理环境,不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不熟悉当地的文化生活。因此,以前在家乡茶余饭后的生活,如到邻里家串串门,到广场上跳跳舞的现象也少了,这难免会让农民工们在乎个人的精神生活。所以,我们设计了关于调查农民工精神生活的题目。
11%12%A、经常B、有时C、较少D、从来没有48%
29%图2 农民工对自己精神空虚或者感到自己整天无所事事的看法
从上图可知,有时会觉得自己精神空虚或者无所事事的有48%,快到一半,而从来没有这样觉得的只有11%。从数据可知,农民工对于个人精神生活的满意度较低,缺少精神生活,业余的文化生活少,从心理上影响着农民工的幸福感。笔者了解后得出结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他们认为这些娱乐很多要花钱,而对于他们来说,每一分钱都是自己辛苦挣来的,根本舍不得花。二是他们每天十多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下班之后已经筋疲力尽,根本没精力和 2 兴趣去进行活动了。
(二)工作因素
工资收入是决定农民工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从调查问卷中看,从总体上来说,农民工对工资收入的满意度不高。随着社会的转型时期,物价飞涨,对于月薪只有一千多块钱的农民工而言,他们既要寄钱回乡,又要生活消费,压力非常大。在社会上,对自己工资收入满意度高的群体也没有几个,因此,农民工对工资收入满意度不高也是正常的。但对于付出与收获是否满意,却要另当别论了。
5%27%31%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37%
图3 农民工对自己在工作中的付出与得到的报酬的满意度
数据显示,对自己在工作中的付出与得到的报酬感到很满意的只有5%,感到满意的有31%,感到一般的有27%,而感到不满意的有37%。综合来说,农民工对自己付出与收获上的满意度不高,导致幸福感下降。结合实际来说,农民工就职的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吃“人口红利”为主,但是为了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各地区必须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再者,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很多企业倒闭,老板弃厂出走,拖欠工人工资等现象频繁发生,这些现象令广大的农民工十分担心。因此,在工作方面,农民工的幸福感普遍不高。
另外关系到农民工幸福感的还有工作环境、住宿环境、饮食质量等因素,笔者到某些厂房看过,农民工的工作、住宿环境状况都是很一般,但是很多农民工对此表示比较满意,这反映了农民工的需求层次较低,容易得到满足的特点。
(三)人际关系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因此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农民工来说,乡村的人际交往与城市的人际交往大大不同,因此,我们对农民工的影响尤其关注。同时,人际关系也成为影响农民工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其中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与家人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和与邻居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对于这三种关系,农民工们大多对自己的人际关系较满意,虽有出现有一些小矛盾的时候,但总体上说,人际关系还是良好的。对于背井离乡的农民工而言,和睦的家庭关系,能够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地去工作;和谐的同事关 系,能够让他们开心工作。同时,当他们遇到同乡时,幸福感会更高。
(四)社会因素
在社会因素方面,包括城市认同感、市民的尊重、教育制度、治安环境、社会保障、国家政策等。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民工都能够得到所在地的市民尊重,对当地的教育制度比较满意,在这些方面幸福感较强烈。
稳定的治安环境是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周边治安环境。对于农民工来说,务工地稳定的治安环境会让他们更放心地工作。查阅资料可知,务工地的治安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农民工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11%12%A、满意B、较满意29%48%C、不满意D、十分令人担忧
图4 农民工对所在地治安环境的满意度
从上表显示,虽然有48%的农民工对当地治安环境较满意,但是还出现了29%的不满意和11%的十分令人担忧的状况,很明显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安稳的社会环境会令人增强幸福感,而较为动荡的社会环境却会令人感到危机重重,从而降低幸福感。因此,农民工对此的幸福感不太高。
另一方面,在调查中,出乎意料的是大部分农民工对国家的相关政策、制度不熟悉,这反映了农民工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薄弱,导致当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大多数农民工不懂利用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是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进行反抗。
(五)家庭因素
在调查中可知,家庭是影响农民工幸福感最重要的因素。无论是家庭团聚、婚姻和谐,还是子女教育、家庭收入对于广大农民工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父母离开家乡到城市打工,家人团聚的机会很少,大多农民工一年只有一到两次。每逢暑假,子女放假,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农民工父母会接“小候鸟”到当地城市居住一段时间。虽然这时的工资收入、社会环境等因素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是作为父母的他们有着强烈的幸福感,那是因为他们家庭团聚。而对于经济能力较差的父母要等到春节,买高价票,挤着春运的浪潮,非常艰难才能回 4 到家。虽然如此路途艰难,但是当他们回到家的时候,他们的幸福感依然会很强。
就总体而言,大部分农民工认为自己的幸福感处于一般水平。但是不同类别的农民工,所存在的共同原因不一样。
四、农民工幸福感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般来说,新生代农民工是指80,90后的农民工,他们的工作年长通常低于15年,而工作年长高于15年的通常被认为是传统的老一辈农民工;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通常被认为是大学生农民工。
(一)传统的老一辈农民工感到不幸福所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工从农村走向城市,开始他们背井离乡的打工生活。曾经有一位农民工描述道:“光守着田,靠天吃饭不踏实。打工至少能解决温饱,我们都来到广东,埋头在厂里干活。”
从开始到现在,虽然他们已经慢慢地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但是仍然有很多令传统的老一辈农民工幸福感低。
第一是住房问题。在问卷调查中,有一道题目是:“在个人生活领域您目前最关心的三个问题是什么”,其中大部分工作年长超过15年的农民工都选了个人住房,远比新生代农民工高。因此说明住房问题影响着其幸福感。自从上世纪80年代起,第一代农民工离开农村起到现在,他们一直住在简陋的房子或宿舍里面,有些人甚至已经在这简陋的房子里面组织了一个小家庭。有农民工反映,其实他们很希望能够继续留在这城市,住上一些正式一点的房子。但是房价飞涨,那仅够一家人日常开支的工资却没有租得到单元房,有些收入高一点的农民工虽然能够买得起郊区较为便宜的民房,但又离工作单位远,离孩子的学校远,不方便。他们认为,如果没有房子,没有一个安稳的家,孩子将来也难以有立足之地。因而这住房问题也令他们的幸福感下降。
第二是讨薪维权问题。大多农民工,特别是老一辈的农民工不清楚,甚至不知道国家出台了新《合同法》。在每一次临近过年,在外辛劳了一年的农民工们又准备踏上回家的路。在外漂泊了一年,忍受着肉体的劳累和思乡的煎熬,终于等到可以回家放松几天的日子了。回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想起就让人有一种幸福的感觉。想象着和家人团聚的幸福,想象着把自己的辛苦所得交给家人的喜悦。可是,可是老板拖欠了好几个月工资,他们又两手空空怎么能够回去呢?全国总工会的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拖欠农民工工资已高达1000亿,建筑企业拖欠工资的比例高达72.2%,仅有6%的农民工能按月领取工资。如今,各种恶意欠薪使被逼于无奈的农民工跳楼、跳桥、爬塔吊、上访、罢工等的引起“讨薪风暴”。由于他们没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知识,不懂利用法律法规进行维权,只能硬着头皮找老板,最后工资没有收到,却遭到老板的毒打或者是相关部门以扰乱社会秩序等理由让辛苦工作的农民工得不到自己应得的报酬。对此,老一辈农 5 民工表示无能为力,同时也令他们的幸福感下降。
第三是养老问题。在外拼搏了快有半辈子的老一辈农民工,逐渐步入老年,他们的养老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是靠儿女还是靠社保呢?在调查中显示,大多老一辈农民工对养老问题十分担心,并表示对养老保险的需求最大。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老一辈农民工对于养老问题,他们希望自己能回到家中养老,但是子女又到外面打工,子女独守家中,担心生病或意外去世不能见到子女。另一方面,自己老了,子女又有孩子,两口子出外打工只有一点工资,却要养起这么多人,生活压力大,所以他们希望在当地买社保来养老。但这里头有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农民工多是属于民工性质,只有正式工才能享受到企业代购养老保险的待遇。虽然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国家已经给出制度安排:农民工可以参照灵活就业者,缴纳养老保险费,但是如此一来就要农民工就要自己缴费,企业的责任就可以避免了,养老保险也成为一项农民工的个人选择。事实上,不缴费的农民工大有人在。因此,老一辈农民工都对养老问题特别关注。
(二)新生代农民工感到不幸福所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与老一辈的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再也不是单单为了工资收入而奋斗,还有精神文化,政治表达等方面的需求。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辈的农民工不一样。作为“有梦的一代”,他们绝不满足于现状,他们对生活的追求直截了当,他们拥有比老一代农民工更好的就业能力,更宽广的就业视野,还得到国家的扶持政策,改善了家乡的就业环境,内地和沿海的工资差距进一步缩小,他们的选择,将倒逼着企业和政府进一步改善用工环境。他们的影响力更为醒目的表现来自维权。作为“不安分”的一群,他们拥有者权利意识,他们不会等着别人来赐予更好的命运,而是用自己的力量去争取。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发起的数起维权的事件,震动了整个中国,如富士康员工的跳楼事件和本田等外企工人罢工事件。这些发生在大企业的维权事件,引发了转型时期的中国如何改善劳资关系和收入分配结构改革的大讨论。
虽然新生代农民工是有魄力,有梦想的一代,但是由于社会的种种因素,也令他们面临着很多问题,幸福感也因此下降。
第一是工资收入水平较低,务工地房价居高不下,是阻碍其在务工地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生活。在调查中显示,对自身工资收入水平不满意的多为新生代农民工,在他们看来,自己的付出与收入报酬是不成正比的,幸福感也从而下降。
第二是对精神、情感的强烈要求不能很好地满足。调查显示,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特别容易觉得自己精神空虚无聊,或者感觉自己整天无所事事,对前途迷茫。由相关资料可知,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虽然他们已没有乡音,对乡土的认同减弱,外表与城市同龄人接近,但内心却带着“我是外地人”的自卑,精神方面受到极大的挫伤。同时,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消费欲望强烈,但是精神生活苍 6 白的状况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规划、建设中很少考虑到农民工的文化娱乐要求,他们消费得起的文化场所少之又少,从而降低了幸福感。
第三是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欠薪时有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高等劳动权益受损。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比老一辈更有维权意识,但由于只是水平有限,因此采取维权的方式也是较极端的。同时,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需求较大,但社会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因此,在这问题上幸福感会随之下降。
第四是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滞后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阻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是第二代农民工,他们没有第一代农民工那么的吃苦耐劳,同时,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由于第一代农民工教育程度低,每天早起晚归,对孩子缺乏教育和让他们参加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导致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调查中显示,在题目“在个人生活领域您目前最关心的三个问题是什么?”中,选择“找到更好的工作/个人职业发展”多为新生代农民工。因为存在着的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对前途迷茫,满意度较低。
第五是职业选择迷茫,职业规划欠缺,学习培训的要求难以有效实现,阻碍其实现职业梦想。在问卷调查中,有一道这样的题目:“你听说过你就业所在地提高的培训吗?”而多数新生代农民工选择的是“听说过,但没有参加”。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多为年轻人,他们不同于老一辈的农民工,选择的“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们通过各种现代化途径得知社会的动态,但由于所在地的学习培训的要求难以有效实现,阻碍其实现职业梦想。让他们幸福感下降。
第六是受户籍制度制约,以随迁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为主的基本公共需求难以满足,影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和生活。从调查中可知,子女教育与社会保障是影响农民工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但由于没有当地居民的户籍,导致子女读书难、看病难,不但不方便,而且相对于较低的工资而言,费用较大,令生活更艰难,幸福感较低。
(三)大学生农民工感到不幸福所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与老一辈农民工相比,他们有大专以上学历。同时他们也拥有农村户籍、农村土地(或来自失地农民家庭),过着城乡两栖的生活。与普通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区别在于大学生农民工具有更高的学历,对城市的期望值更高,不仅为了生存,更为了发展;并且大学生农民工知识水平更高,发展空间更广阔,维权意识更强,精神需求更高。但现实是,由于体力劳动者稀缺,大学生农民工就业初期整体工资水平偏低,甚至低于新生代农民工。
导致大学生农民工幸福感下降的莫过于那沉重的心理负担:他们带着梦想,离开农村进入大学,毕业后发现,自己虽然走出了那个校门却走不进城市。在工作中,慢慢地,他们就像上千颗沙粒,渗透在农民工聚居区,渐渐地和农民工融 7 为一体。仅从外表,难以分辨。岗位不稳定、薪水微薄,他们被掩埋在一个个尤其需要体力的工作中,渐渐地淡忘了所学专业知识。对于大学生农民工而言,他们的父兄多为建筑工、粉刷工、木工、石匠,母亲多为家政、餐饮服务人员;他们年少时是留守儿童,长大后怀着“跳出农家”的梦想走进大学,可走出校门时,发现那梦想不过是一串串美丽的肥皂泡——自己的收入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差无几,甚至有些还比不上仍在打工的父母、兄弟。
导致大学生农民工幸福感下降的另一方面是就业岗位问题。对于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大学生农民工而言,社会提供不了更多适合大学生的岗位,这是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虽然国家强调科技创新,强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但企业的科技含量、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不对等的。用人单位多事劳动密集型企业,这种情况揭示出背后的一个重要现实,目前我国的整个经济结构,还是主要是吃“人口红利”。这残酷的现实严重打击了大学生农民工的自信心,导致他们当前的幸福感也不高。
五、提高农民工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
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就必先实现“人”的和谐,而要实现“人”的和谐,则必先实现社会财富分配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和谐。农民工作为中国最广大的群体农民的代表,不仅起着联系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的纽带作用,更是“和谐社会”能否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农民工是促进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和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他们并没有因此而享受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由于身份的差异,农民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位、心理状况等方面都处于劣势,这些因素不得不让他们面临权益保障受到威胁、生活质量差、社会不公正待遇等众多问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民工整体的幸福感趋势还是比较好的,也就是说比较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通过调查数据,我们发现了一些在当前影响农民工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而这些也恰恰是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于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建立“农民工经济租用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把农民工住房纳入国家住房保障政策中统筹考虑与安排。
另外还要推动社会保险法规落实,扩大新生代农民工参保面。加大源头参与和监督力度,推动社会保险法规政策的落实;重点加强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的参保工作,进一步扩大职工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积极稳妥地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实现职工社会保险关系顺利的转移。进一步贯彻落实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政策措施。
(二)正确处理好农民工的劳动报酬问题
对于工资拖欠问题,相关部门应当建立有效的劳资双方的集体谈判制度和自治制度。首先是依靠劳资双方的集体谈判制度来解决劳资双方的矛盾和问题,其次是在政府、企业和工人三者之间形成一个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从而解决政府官员执法不公的问题。从更广阔的角度看,这是一个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制度。这既维护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劳动者权益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需要。
除了为农民工解决劳资纠纷外,提高农民工待遇,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现阶段,收入问题仍就是农民工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同时,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其弱小的购买能力对于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提高其工资报酬,不仅是对农民工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有助于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
总的来说,就是要建立健全工资支付、增长、共决机制,加强对工资分配有关问题的劳动监察力度:建立和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预防和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普遍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使之成为企业工资决定的主要形式。
(三)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竞争力
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农民工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能够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和体面劳动,同时也能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的转型。另一方面,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能够更有效地提高他们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丰富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文化认同感
切实关心农民工的文化娱乐生活,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充实农民工的精神世界。拨出一些资金建灯光球场、阅览室、阅报栏、休闲影视室、乒乓球场、文艺演出舞台,或组建了业余文艺演出队、体育队等,极大地丰富了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每逢重大节日,组织举办文艺晚会、体育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等,或者是农民工中评选“杰出员工”等活动,定期与有关部门一起,在农民工中开展法制、交通、卫生、安全等知识讲座,经常举办厂纪厂规、交通、工业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创建和倡导了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使农民工在学习、娱乐、消遣、健身强体中增长了知识,陶冶性情,净化了灵魂,变得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指明了我国社会建设的方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关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特别是要关注广大农民工的幸福感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大江,章苒,傅丕毅.社会转型:让劳动者有尊严地生 [J].半月谈,2010(12).[2]林嵬,刘健,李亚彪,茆琛.新群体——聚焦大学生农民工[J].半月谈,2011(2).[3]王新亚.“2010中国最具影响力群体”——新生代农民工[J].半月谈,2011(1).[4]吕国泉,王海龙.2010年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状况调查及对策建议[J].工人日报,2011(2)
[5]陈宏斌.农民工幸福感调查[J].2010(7)[6]郭悦.农民工状况与对策[J].2010(1)
第三篇: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及其提升策略
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及其提升策略
——以成都市武侯区为例
韩美玲 束 然
2013-1-18 17:35:31来源:2013-1-15 人民论坛(总第387期)
【摘要】近年来,幸福感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推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新生群体。文章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企业、个人与政府四个视角进行调查研究,对影响这一群体幸福感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促使新生代农民工增强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策略
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农民工问题,首次提到“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首次出现在党的文件中,表明党中央已经重视这个群体。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和推动下,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问题有了明显改观,但依旧存在着很多困难亟待我们共同解决。2011年两会召开期间,各界认为:“让人民更幸福”将成为中国政府未来工作的主题。2012年两会中,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话题成为委员们热议主题之一。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现达到1亿人左右,约等于中国六分之一的城镇人口,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①持续增长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已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他们还面临着入城易、融城难、生活工作不幸福等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调查现状
此次调查从成都市武侯区的建筑工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商业服务集中区、其它零散服务地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聚集地,随机抽取了60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访谈调查,其中男性36名,女性24名,平均年龄24.3岁,受调查者中专文凭居多。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0份。调查内容包括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信息、总体幸福感现状和影响幸福感的因素等几个部分。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成都市武侯区新生代农民工总体幸福感状态一般,约有38%的新生代农民工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感到幸福。总的来看,75%的被调查者幸福感水平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在调查问卷的开放性问题中,新生代农民工的答案表露出他们对归属感和安全感的渴望,对孤独感、迷茫感以及生活成本不断上升的无奈。访谈发现,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通过网络等手段和家人朋友进行交流、娱乐,很大地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因素分析
从个人角度分析。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目标期望与自我定位的调查显示,56%的人群个人目标较明确,其中63%表示有意向今后创业,认为现在打工是在筹集资金、积累经验,44%的人群个人目标模糊,对工作生活状况不满、主观幸福感较低。访谈发现,由于社会环境、教育程度与制度性歧视政策的存在,他们自我定位与评价程度较低。58%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企业和社会所提供的文化活动质量一般,其精神文化生活状况总体不佳。对于工作带来的疲劳与压力,他们希望找到有效的释放方法。
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有融入主流社会、成为城市居民的主观意愿,但由于中国特有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性问题,认同感缺失使他们逐渐形成一个游离于城乡居民之间的“社会独立单元”,使其遭遇着人为的“藩篱”。②在身份认同上被称为“农民工”,也会缺乏幸福感。52%的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婚姻家庭之外的交际圈子,社交机会少、文娱活动贫乏,致使长期被排斥在城市主流社会外。文化差异是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差生的重要原因。文化程度越高的新生代农民工与市民、同事在私人领域的交往包括参与社会娱乐活动就越频繁。③
从个人与企业的关系角度分析。报告显示,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收入状况对幸福感的影响不很明显。76%的被调查者希望接受专业技能培训,55%的人希望接受社会再教育。这表明他们意识到知识能力、技术经验在就业中的重要性。他们心中的“幸福工作”是讲求实际、讲求体面的工作,即有体面收入、软硬件较齐全、权益保障较完善,获得尊重,有发展空间的工作。尽管有些企业在软硬件设施上加大资金投入,但接受访谈者普遍表示对企业满意度低。近半数人因为“工作环境不适”、“闲暇时间少”、“企业缺乏人性化管理”而跳槽。因而,企业面对他们敬业精神较差、频繁“跳槽”等表现,无暇顾及员工的精神生活需求。
从个人与政府的关系角度分析。中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计划经济时期的就业体制难以适应城市化发展,无法保障新生代农民工能够享受到社会公平与正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就算不放开户口也将长期留在城市,这表示他们对户籍制度开放的关心程度低于第一代农民工。对于社会保障与就业体制,许多城市对农民工参保问题执行“多重标准”,现行参保制度存在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管理效果差等问题。
同时,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凸显。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政策建议
开展素质培训,加强精神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据“工众网”最新消息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特征:教育、工作、收入、生活经验都没有有效提高幸福感,而自我期待和定位对幸福感影响较大。因此要通过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自我地位与综合素质、增强城市融入能力,来提高他们的幸福感,积极恰当的角色定位有利于帮助其实现“城市梦”。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资金投入,为新生代农民工“量身打造”符合其需求的文化服务。建立新生代农民工文化专项经费与文化发展基金。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进行心理与情感疏导。在政策倾斜、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再次激发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创造潜力。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开展自发主导的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文化娱乐活动。
政府与社会合作,体制内外携手,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工作。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首先要在身份称谓方面得到社会认可,社会可称之为“新工人”、“蓝灰领职工”等。通过组织创新和制度建设,构建新生代农民工与市民的沟通机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从而缩小城乡文化差距。
增设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专业服务机构。中国社会专业组织服务机构较少,而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更少。中国的社会福利资源主要通过政府体制内的行政构架进行配置。对于农民工的社会工作,宜采用政府与民间合作,体制内
与体制外携手的策略来推动。政府要改变包揽太多的福利服务的做法,将具体事务剥离给社会,形成在政府主导下政府与社会分担的福利服务新体制。
加大职业技能与再教育培训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新生代农民工无法忍受薪酬福利低、无社会保障,缺乏发展空间的纯体力工作。企业应落实如工资福利待遇,建立激励晋升机制,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加大对其的人文关怀,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提升他们在企业工作生活中的幸福指数。
在职业教育培训方面,政府要加大相关性的培训与技能资格考试补贴,让有技术的新生代农民工进入有专业证书的专业技术阶层。此外,以市场为导向办学的同时,加大公共财政的扶持,鼓励龙头企业、社会力量参与到职业技术教育办学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人力资本存量与就业竞争力。
构建有弹性的社会保障模式,提供宽松公平的就业环境与优质的就业服务。目前的制度供给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所需,虽然国家采取了补贴政策,若不能将“输血”较好地转换为“造血”,不仅造成国家巨大财政支出,还对新生代农民工生活质量、幸福感的提高影响甚微。笔者认为,政府应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构造有弹性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保模式应由之前的静态模式转为有弹性的动态保障模式,形成以农民工权益为目标,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力,农民工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就业方面,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困境表现为政府提供的公共就业服务资源与其需求存在差距。政府应努力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工程,着力完善就业体制、规范就业环境,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服务质量,促进各类公共资源的公
平分配。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本文系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zyxs29)
注释
①李博:“社会转型期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研究“,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年。
②杨欢:“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年。
③卢国显:《农民工:社会距离与制度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第四篇:教师幸福感调查总结报告
炭步中学教师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许艳芬谭万枝袁燕梅邓晓枫 何启强汤汝忠 [摘 要] 采用自编的《教师幸福感调查问卷》,对花都区炭步镇炭步初级中学部分教师进行了幸福感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反映了教师的生活状况、职业认同、专业素养、工作压力、学校评价、学校环境、制度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提高教师幸福感的对策及建议。[关键词] 教师幸福感;调查;分析
在物质条件日益发展的今天,校园在美化,教学现代化技术越来越先进,教师的待遇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里真的感到幸福了吗?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将升学作为教育的目的,对教师、学生的评价起决定性作用的依然是考试成绩,一批批的学生被这种教育压得气喘吁吁,许多教师对自己年复一年的工作倍感枯燥、痛苦,职业倦怠产生,教育的幸福感更谈不上了。家长、教师们也往往过度看重学习成绩,而对于孩子们其他方面的特长和爱好却不予足够的支持,甚至强烈反对,在这样的教育形势下,升学、评价等竞争压力正逐渐使教育远离应有的幸福。为此,我们在“幸福教育”的学校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对学校教师进行了幸福感调查,然后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调查概况
采用自编的《教师幸福感调查问卷》,问卷设计了9个选择题和 4个简答题,包括教师的总体幸福感、职业认同、专业素养、工作压力、学生素质、学校评价、学校环境、制度管理、人际关系的满意度的调查,问卷中的回答选项包括
a 满意、b 比较满意、c不太满意、d 不满意,调查时间为 2013年 7 月。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幸福感分类指标分析
1、教师总体幸福感
从总体上看,教师幸福感并不高。
2、职业认同
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一般,达到 74.2%,其中十分热爱,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的占25.7 %,教师对自己的劳动和收入同其他行业相比,满意程度较低,只有 32.5%。
3、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
教师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很高,达到 97.1%;给学生上课时的心情,轻松、愉快,有成就感的占 52.2%;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满意的占90%;解决教学上的疑难问题时,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的占 50.6%。
4、工作压力
教师对工作量的满意度较低,达到 63.9%,其中认为在正常范围的占 33.1%;稍大,但可承受的占33.8%;很大,勉强承受的占20.9 %;很大,很难承受的占 7.1%。
5、学生素质
教师对学生素质的满意度一般,达到79.3%,其中认为所教学生很好的占36.7%,大部分很好的占42.6%;认为素质差、不好教的占 20.7%;师生关系紧张、看到学生就心烦的为0。
6、学校评价
教师觉得学校对自己的评价客观、公正的满意度很低,达到84.8%,其中认为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公正对待、很满意的占 5.1%;评价还算公正、认可的占
8.9%;认为看重教师的不足、批评多的占 28.9%;不够客观公正的占13.6%。教师觉得自身的能力、水平在学校得到发挥和认可的程度一般,达到 74.6%。
7、学校环境
教师对学校的环境总体满意度一般,达到73.4%教师对学校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的情况满意度很低,达到56.7%,其中认为适时开展、能有效放松心情的占11.8%;基本能够满意的占23.7 %;认为内容较少、流于形式的占33.7%;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的占 30.8%。
8、制度管理
教师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满意度一般,达到 79.4%,其中满意的占16.6 %,比较满意的占38.5%,不太满意的占52.4%,不满意的占 10.1%。
9、学校人际关系
教师对学校人际关系满意度很高,达到 94.1%,其中认为融洽和谐、非常满意的占 50.6%,认为相安无事、较满意的占23.4%,认为有一些小矛盾、小烦恼的占 11.2%,认为关系紧张、比较痛苦的占 5.8%。
(二)教师幸福感分项指标分析
依据各分项指标的满意度进行排序,教师对专业素养的自我评价、给学生上课时的心情、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评价3项指标排在满意度分值的前三位。而自己承担的工作量情况、学校的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2 项指标居于最后二位。具体数据见表1 当问及教师对幸福人生由哪些元素构成、觉得学校比较关注教师的哪些方面、在学校使您感到压力较大的方面3个分项指标的多选题时,教师的选择顺序见表2
三、结论及分析
满意度的分类指标调查结果显示,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最高、学校人际关系次之,以下依次为制度管理、学生素质、生活状况、教师的总体幸福感、学校评价、工作压力、学校环境、职业认同的满意度。教师的幸福感并不高。
满意度的分项指标调查结果显示,最满意的是教师对专业素养的自我评价、给学生上课时的心情、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评价,说明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感觉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最不满意的是学校的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说明当前师生课业负担较重、工作时间长、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大的情况下,另外虽然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趣味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等,但大多数教师每天只是忙于本职工作,基本没有任何活动的时间,感觉很枯燥。
教师对“幸福人生由哪些元素构成”的选择顺序,说明教师关注的重点在生活,工作仅占到第六位,说明教师对幸福人生与职业的成就感的密切关系认识不足。教师对觉得学校比较关注教师的哪些方面的选择顺序说明学校关注的重点与教师关注的重点形成较大的反差。
教师对在学校使您感到压力较大的方面的选择顺序,说明以教学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管理,必然带来相应关注及压力,教育改革几乎没有带给教师较大压力,也正好说明教改没有引起必要的重视。
炭步中学地处乡镇,农村学生家长进城务工经商,外来工孩子在家庭教育方面失去了有力的监控,造就了学生的难管,难教育。这样的学生倘若迟到早退、吸烟喝酒旷课,单靠教师教育显然没有力度。就是双亲在家的,也有不少人穷生富养,家庭难以管束,还得靠学校,靠教师。
炭步中学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电视、网络的陪伴下成长,从小到大或娇气,或任性,有的到学校看不惯老师,经不起批评教育,很多老师的教育教学精力就花费在处理学生问题上。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力,父母的娇惯,学生的叛逆,社会的问责,使教师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
农村家长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低,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常识,家庭教育经常出现问题,家长和教师之间的配合不是很默契、得法,难以有良好的稳定的家教。如果家长和教师在教育目标、方式存在分歧,教师得不到学生和家长的理解,必然产生挫折感从而导致教师感到幸福感缺失。有些家长学识浅显,只看到眼前利益,只要学生的成绩和分数,对学生道德教育比较忽视;有的家长将子女送到学校,视作“卸包袱”,把教育的全盘任务一手“奉送”给教师。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家长也要归罪于教师;家长们个个望子成龙,孩子在学校时有一些偶发事件,家长常常直接向教师问罪,到学校闹事,影响恶劣,幸福感荡然无存。个别学生调皮,家长失控,搞得教师精疲力竭,身心劳累。教师付出的劳动代价大,收获不一定成正比。
四、提高教师幸福感的对策及建议
只一味地强调规范与制约,把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看作是程序化和可操作性的技术性行为而进行严格地控制。那么在这种规范的制约下,“教师就会被纳入到单调、重复、封闭、无思想的轨道式教学生活之中,教学的创造性与智慧性资源泯灭于繁杂、琐碎、超负荷的日常工作之中,人被降格为物,教学被等同于体力劳动。”
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学校应该注重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的民主的教师管理,是当前校本管理的客观,它要求管理者要树立服务意识和“教师第一”的思想,改变以往重“事”不重“人”、只“管”不“理”的管理倾向,把教师视为管理的根本,通过加强与教师沟通和情感交流,完善考评激励机制来增强教师工作的主人翁精神,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幸福感。什么都能伤,最不能伤的是人的积极性、进取性、创造性,学校需将对教师的关爱作为核心工作之一。学校对教师的关爱主要体现在尊重教师的劳动、引领教师的发展、为教师的成长铺设台阶、为教师的工作解除后顾之忧。
1、关注教师的生活状况
学校管理者能够让关心、关爱到达教师内心深处,才能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这也是能为学生做的最好的事情。的确,如果校长给教师以人文关怀,教师内心充满幸福,就会将这种关怀传递给学生,所谓“以爱生爱”。因此,教师的生存状况、生活质量与工作绩效一样,也值得学校高度关注。要积极发放精神福利,强化精神鼓励。人都有这种体验: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去做事情,能充分发挥其潜能,工作会做得出色。相反,在抑郁、苦闷的情况下去做不得不做的事情,会采取被动应付形式,其效果不会好。每个教职工都是教育组织中的一员,他们都希望在学校里心情舒畅、工作偷快。因此,管理者应该注重以情感激励教师积极地工作,给教师以关怀、尊重、信任和体谅,使教师获得丰厚的精神报酬。比如,遇见教师多一句问候,多一些微笑;教师有进步要及时鼓励;举行多层次的座谈会、茶话会、联谊会。
2、提升对教师职业的再认识
传统上把教师职业当作一门崇高的职业,像“蜡烛”,像“春蚕”,以牺牲自己成就他人而崇高。无形中暗示给教师在从事一种悲壮的职业,必须过着奉献
和含辛茹苦的生活,没有幸福可言。学校要使更多的教师认识到,教师的劳动在学生身上结出果实,学生的成长并不是对教师生命的剥夺,而是教师价值的实现、生命的肯定,还有什么比自我生命的增值更让人幸福的呢?如果教师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发生转变,以好的心态来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教师就不应当过愁眉苦脸的阴郁生活,而应该是热情洋溢、乐观豁达,把教育活动作为幸福的体验过程,这是职业境界的提升。
3、引领教师思考幸福人生与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教师的幸福,更多的是来自精神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化发展关系密切。一个教不好书、当不好班主任的教师在学校里无论如何是不会幸福的。校长关怀教师,就要帮助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享受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幸福。
加强专业培训。优质的培训就是最好的“福利”。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有没有好的学习机会更加重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培训成为教师的必然需要和迫切要求。重视教师个体的成长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从而将学校的幸福教育理念真正内化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除了需要在新时期教师的师德、教育的智慧,教学的艺术等方面,更需要开发一些其他方面的技能培训,比如时间管理、人际沟通、问题解决等方面的技能以及潜能的开发,比如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等,化解教师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困惑。
4、丰富精神生活,保障文体活动
学校有条件为教师的健身和娱乐等提供保障,需要的只是行动的支持。一是提供时间。这是最重要的条件,因为教师最缺少的就是时间。二是举行培训。根据教师兴趣爱好特点,在学校里开设太极拳、健美操、书画、歌唱等短期培训班,为教师开展文体活动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开展活动。例如假期旅游登山观海,举行球类等体育比赛以及唱歌、书画等艺术活动。四是服务健康。请专家为教师作健康知识讲座和定期体检,为教师们指导科学发声、开出运动处方、设计合理膳食等服务。
5、改进评价管理的方法,为教师减压
切实转变观念,给学生减负,同时给教师减压。教师的减负,是学生减负的前提条件。只有解放教师,才能解放学生。教师压力过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自身当前可采取的措施是:(1)改进教案检查管理。为了应付,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用于写教案,而真正用于思考的时间却很少。这种新老教师“一刀切”的教案检查应该予以改进。(2)改进成绩评价管理。要像保护学生的自尊一样保护教师的自尊,不搞成绩排名。首先公布分数产生的导向性,会产生只讲考试得分点,而使学生厌学的无趣的课堂。其次适度淡化教师之间的竞争,促进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因为合作能促进交流,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焦虑,解放教师心智,并在根本上缓解学生的压力,解放学生的心智。参考文献
[1] 贺克春.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思考.教书育人,2009(1)[2] 杨婉秋.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健康心理杂志,2003 年 04 期 [3] 王保军、李晓萍、刘平.中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 06 期
[4] 陈艳华.谈教师的幸福.济南大学学报,2003,13(1)[5] 谢华.浅析如何提升教师幸福感.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 年 06 期篇二:教师幸福感调查问卷
中小学教师幸福指数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您好!学校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我们每天都在这里付出许多辛劳和汗水,您辛苦了!那么,您在这所学校工作得开心、幸福吗?本次调查就是想了解您在这所学校工作和生活的幸福程度,相信您一定能够客观、公正、认真填写,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1、您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态度和认识是? a、十分热爱,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 b、比较喜欢,是适合自己的职业
c、不太喜欢,只不过是谋生的一种方式,很无奈 d、不喜欢,如果可能,一定改行
2、在县域内,您觉得自己的劳动和收入同其他行业相比,满意程度如何?
3、您对在这所学校所享受的福利待遇满意吗?(结合本校经济状况)a、满意b、比较满意 c、不太满意 d、不满意 a、满意b、比较满意 c、不太满意 d、不满意
4、您对自己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评价是?
a、优秀,有自信心b、还好,基本称职 c、有些欠缺,信心不足 d、较差,需要提高
5、您认为自己承担的工作量(工作压力)怎样?
a、在正常范围 b、稍大,但可承受 c、较大,但可承受d、很大,很难承受
6、您对所教学生的印象是? a、可爱,只要努力都能取得进步,个别学生的顽皮也是可以理解的 b、大部分学生都是好的,只是对个别调皮捣蛋的学生感到头疼
c、现在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差,不好教 d、师生关系很紧张,看到学生就心烦
7、您给学生上课时的心情通常是? a、轻松、愉快,有成就感b、心情平静,感觉完成本职工作 c、感觉无奈,不得不做 d、很不情愿,感到厌倦
8、您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评价是?
9、您认为自己的付出和回报的关系是?
10、您认为自身的能力、水平在学校得到发挥和认可的程度怎样?
11、教师是社会的一员,您认为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
12、您对这所学校的工作环境和办公条件满意吗?
a、满意 b、比较满意c、不太满意d、不满意 a、较高,受到社会的尊重b、还好,受到平等对待 c、较低,处于中等以下 d、很低,受到轻视 a、充分 b、比较充分 c、不太充分d、不充分 a、多劳多得,优质优酬,付出和回报成正比 b、虽然得到的回报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但还算满意 c、付出和回报的比例有些失调,付出的再多,回报也是一定的 d、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 a、效果很好,经常受表扬,很满意 b、效果还可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c、效果一般,很无奈 d、效果不好,很沮丧
13、这所学校给您的整体感受是?
14、您感觉与学校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是?
15、学校对您及家属的关心程度如何?
16、您在学校参加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的情况是?(结合学校现有条件)
a、有相应的场所、器材,适时开展,内容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培养和发展,能有效放松心情
b、有一定形式和内容,基本能够满足精神需求 a、关心,大事小情都主动询问并提供帮助 b、比较关心,能够帮助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 c、关心不够,帮助解决困难或问题的时候较少 d、不太关心,只是偶尔问问 a、融洽和谐,非常满意 b、相安无事,还过得去 c、有一些小矛盾,小烦恼 d、关系紧张,冲突厉害,比较痛苦 a、轻松、愉快,像一个大家庭,喜欢在这所学校工作 b、虽然受到一些约束,但工作起来还算开心 c、受到很多限制,每天的工作都要小心翼翼 d、让人感觉心情压抑,一走进学校就感到痛苦
c、缺少相应设施,内容较少,即使有,也仅流于形式,不太愿意参加,效果不太好
17、学校在教学、教研方面对您的指导和支持能否促进您的专业发展?
a、经常听课,悉心指导,互相交流,开展有效地教研活动,展示教师风采,适时外派学习
b、有时听课,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能开展一些教研活动,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但一些活动流于形式,外派学习需要争取
c、很少听课,听课后很少作出评价,很少外派学习,教研活动不切合实际,有形式而没有实质内容 d、基本没有,每天只是忙于本职工作,感觉很枯燥
d、不听课,不指导,不派教师参加任何学习,不开展教研活动,只关注日常教学和教学成绩
18、您认为这所学校在管理上民主、公开的程度怎样?
19、您觉得学校对您的评价客观、公正吗? 20、您认为学校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合理吗?
a、合理,比较人性化,愿意遵守 b、大部分合理,比较愿意遵守 c、不太合理,比较教条,不得不遵守 d、不合理,缺少人性化,不愿意遵守 a、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公正对待,教师满意 b、虽然有所区别,但评价还算客观、公正,教师们比较认可 c、比较看重教师的不足,批评多,表扬少 d、因人而异,要看和学校领导的关系好不好 a、民主、公开,遇事广泛征求教师意见,感觉教师是学校的主人 b、比较民主、公开,教师有一定机会参与到学校的管理 c、有些事虽然能征求教师意见,但只是形式,对教师的意见不太在意 d、从不征求教师意见,凡事“一言堂”篇三:教师幸福感研究报告
小学教师职业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以附中仙小为例
摘要:小学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对于教育教学任务及教师的个人幸福感至关重要。以附中仙小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小学教师职业满意度尚可,但是仍有一些教师无法从工资水平、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得到满足。本次调查所得出的分析结果,将为增强小学教师职业满意度和幸福感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关键词:小学教师;职业满意度;调查研究
一、调查概况
我们于2015年5月,对附中仙小的教师职业满意度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小学教师的职业满意度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把握小学教师的心理状态,深化教育改革,改进学校管理,帮助小学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增强职业认同感和满足感,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对象、方法与内容
(一)调查对象
本调查涉及对象是附中仙小一至六年级各学科教师。
(二)调查方法
本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式调查,调查时间为2015年5月,对教师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7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内容
以《小学教师职业满意度情况调查问卷》中列出的各个选项对小学教师职业满意度高低及导致满意度低的成因进行调研。
三、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概况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为减小误差,避免偏向性,我们向各个年龄段、各个学科的教师发放了问卷。因此47份有效问卷中,性别:男2人,女45人。教龄:1—5年21人,6—10年4人,11—20年14人,20—25年2人,26年以上6人。是否担任班主任:28人担任,19人未担任。学科:数学9人,2人兼任社团,语文20人,4人兼任国学,10人兼任品社,英语8人,体育4人,音乐1人,美术3人。职务:教研(年级)组长4人,中层干部3人,一般教师40人。职称:中学高级1人,小学高级17人,小学中级7人,小学初级22人。
(二)总体满意度
在收集的47份有效问卷中,对于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感到非常满意的有3人;比较满意的有40人,占大多数;不满意的有4人。总的来说,在职教师对这个职业还是比较满意的。
图1 在被调查的47名教师中,男性教师只有2名,其中一人对教师这个职业感到不满意。而大部分女性教师,对这个职业还是感到比较满意的。由于所调查的学校男性教师太少,所得数据不一定具有普遍代表性。但基于此,也不禁产生一种猜测,人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满意度与性别的关系。中国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文明古国,许多传统思想也一直传承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在社会事物的参与度也日益提高,但就目前的中国现状来看,“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在中国大多数家庭中,男性承担着家庭支出的大部分,他们的经济负担可想而知。虽然今年来小学教师的工资有所提高,但与其他职业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现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唯物论”的社会,微薄的收入很难使得他们获得心理平衡,而他们的社会地位也相对低下,导致男性教师对这个职业的认同感要普遍低于女性。
而对大多数教师来说,对于从事教师行业还是比较满意的。国家现行的教师工作制度,每年除了法定节假日之外,还有寒暑假。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休闲与放松的最好时机。而如今社会,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教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不可缺少的指标。作为教育事业的第一执行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尊重,人们从这个职业中获得的社会认同感也为教师职业满意度增分不少。
(三)工资与福利方面
图2 从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对目前教师的工资福利状况比较满意的约占43%,不满意的约占47%,非常不满意的占10%。
就我们所调查的学校来说,女性教师占教师队伍的大多数。在一个家庭中,母亲对家庭下一代的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女性是维持夫妻双方家庭和谐的关键因素。而对一名女性来说,教师是一份比较稳定、收入适中的职业,可以兼顾家庭与工作。大多女性在家庭承担着次要的家庭支出,对于收入的压力较男性来说较小,而一年中假期对很多女性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工作福利,这些都呈现了近半数教师对目前的工资福利状况满意的现状。
根据“马斯洛理论”,人的需求由低向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只有某一层次的需求相对满足了,才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而薪酬与福利恰恰涉及的是衣、食、住、行等与教师生理需求息息相关的基本生活保障,只有在满足了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人们才有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这也与人们对一个职业满意度息息相关。几年来,国家对教师的工资福利制度已经有所调整,教师行业工资福利
待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由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迅速,教师行业的工资水平相比仍然滞后。这就是很多教师对目前的工资福利状况不满意的原因之一。人们对一个职业的满意程度,不仅与工资福利相关,还与付出与回报的比例相关。以我们调查的学校为例,一名普通教师,一天在校工作时间普遍超过八小时,一些新教师在周末或者假期还要参加培训,做班主任的老师,在下班后也要处理一些与学生相关的工作。与其他行业相比,工资仅仅处于中等水平,而所付出的时间、精力确是难以估计的,这导致很多教师认为付出未获得合理回报。这也是教师对目前的工资福利状况非常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与学生相处方面
图3 在调查中,接受调查的所有教师皆表示在与学生相处方面总体感觉满意,师生关系融洽。11%左右的老师表示处理师生关系得心应手,对自己目前与学生相处的情况感到非常满意。还有89%左右的老师选择用“比较满意”概括自己对学生的满意度,他们之所以没有表示“非常满意”,是因为尽管大多数学生很好,仍有个别调皮捣蛋的学生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感到棘手。调查结果中没有显示出师生关系紧张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本次调查取样的范围小,样本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向性,另一方面也表示小学教师在于学生相处方面的满意度高。
调查显示89%的老师表示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个别极调皮的学生使其与学生相处时的满意程度低降低,结合我们在调查过程的观察结果,这种情况在小学里的确比较普遍。一个班级里如果有一两个“问题学生”,更容易引起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长和老师之间甚至家长和家长之间不同程度的矛盾,并且通常这些“问题学生”也会给任课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困难。因而教育这些“问题学生”会占用教师很大一部分时间,并且往往有一定难度,给教师的工作带来困扰,降低了其在与学生相处方面的总体满意度。
(五)教学方面
图4 调查显示97%左右的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感到满意,其中57%左右的教师表示看到学生进步有成就感,对在自己的教学工作感到非常满意,40%左右的教师表示对教学工作比较满意,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本次调查中只有一名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感到非常不满意,甚至感到厌倦。总的来说,本次调查显示,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非常高,其原因有二:一是学生的进步让老师觉得在教学工作上有了回报,从而产生满足感;二是在教学工作上没有过高追求,只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就能产生满足感。
(六)工作压力方面
工作压力是影响教师职业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工作压力过大会直接导致教师的职业满意度的降低,因此必须将教师工作压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在设计教师工作压力调查这一题时,我们将压力程度分为不大、适中、较大和很大四类。在回收上来的47份问卷中,有3位教师选择a选项,认为工作压力不大;23位教师选择b选项,认为工作压力适中;19位教师选择c选项,认为工作压力较大,勉强承受;2位教师选择d选项,认为压力过大,很难承受。不难看出,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42%的教师认为压力较大,勉强可以承受,只有极个别教师认为压力过大,不能承受。由此我们可以推测,目前的教师压力状况依旧处在可控范围内,教师从业者可以处理好工作压力。
第五篇:教师幸福感调查问卷
范文一: 尊敬的老师:
您好!首先请允许我向辛勤工作在教育前线的您致以自己最真挚的敬意,您辛苦了!这是一份调查问卷,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当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您对该问题的一些宝贵见解。您的意见很重要,我非常期待得到您的协助。本问卷仅供研究之用,不必写姓名,请您不要有所顾虑,非常感谢您的合作!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 】 a、男
b、女
2、您的年龄:【 】
a、20~25 b、26~35 c、36~45 d、46~55 e、55以上
3、您的教龄是:【 】
a、1~5年 b、6~10年 c、11~20年 d、20年~30年 e、30年以上
4、您目前的职务是:【 】
a、教师 b、学校中层管理干部 c、副校长 d、校长 e、其它
5、您任职的学校:【 】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6、您任教的班级数:【 】
a、1个 b、2~3个 c、4~5个 d、6个或6个以上
7、您任教的学科为(可多选):【 】
a、语文 b、数学 c、英语 d、地理 e、历史 f、思想政治 g、自然科学 h、美术 i、音乐 j、体育 k、劳技 l、其他(请注明)___
8、您目前的职称是: 【 】
a、高级教师 b、一级教师 c、二级教师 d、三级教师 e、暂无
9、您一天的工作时间累计是:【 】
a、8小时以下 b、8-10小时 c、10小时以
10、您选择教师职业的主要原因:【 】
a、热爱教师职业 b、工作较稳定 c有较多假期 d能从中获得成就感
11、您目前的压力状况是:【 】
a、没有压力b、压力一般c、压力很大d、压力极大
12、一天工作结束时,您总是觉得:【 】
a、疲惫不堪 b、虽然感到累,但是心里满足 c、心里很轻松 d、不管如何,总是为能够维持生活而高兴
13、暑假和寒假的调整是否经常能将您心情调整好?【 】 a、经常 b、一般 c、从来没有
14、您是否总是在盼望假期的到来?【 】 a、经常 b、一般 c、无所谓
15、您觉得您的压力主要来自(多选):【 】
a、学生 b、成绩 c、领导 d、教材变革 e、升学压力 f、学校考核 g、职务诉求和升迁问题
16、您认为目前中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处于(包括经济地位、职业声望地位和权利地位三方面)【 】
a、上层 b、中层 c、中下层 d、下层
17、目前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依据主要是【 】 a、教学成绩 b、教学能力和水平c、教研能力和水平d、工作态度 e、领导的主观意识
18、现在,您对工作的感受是:【 】
a、喜欢 b、一般 c、比较复杂,难以言表 d、厌倦 e、喜欢但有压力感
19、您大约在工作的第【 】感到最幸福: a、l年 b、2-5年 c、6-10年 d、10年以后
20、幸福满分是10分,教师能给自己打几分?【 】(直接填写)
21、您认为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 】
a、积极的社会价值导向 b、公正的外部评价c、正确的自我定位 d、较高的收入 e、学生考出好成绩 f、自我能力得到提升 g、其他
22、在工作中获得幸福的原因有(可多选):【 】
a、工作本身有趣 b、领导的支持和肯定 c、常能获得成就感 d、家长的支持和肯定 e、工作集体关系融洽
23、在工作中,没有幸福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 】 a、工作烦琐机械 b、很少获得成就感 c、学校管理不当 d、评价机制不合理 e、不和谐的人际关系 e、家长的不理解 f、工作没有安全感和稳定感
24、您认为一下哪 些措施可以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 】
a、优化教师办公环境 b、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提高教师工资福利 c、加强尊师重教意识 d、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机
25、您认为校长对您的幸福感影响大吗?【 】 a、影响大 b、影响不大 c、没有影响
26、如果有机会从事其它工作,你愿意放弃教师这份职业吗:【 】 a、立即放弃 b、考虑一段时间再说 c、不放弃 d、说不清
27、如果让您再择业,您:
a、一定会再当教师 b、可能还会当教师 c、坚决不再当教师 d、说不清楚
28、您认为您目前的工作生活状态幸福吗?【 】 a、幸福 b、比较幸福 c、一般 d、不幸福
29、您认为您将来的工作生活会比现在幸福吗? a、会 b、不会 c、不一定
30、问卷至此结束,如果您有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分析和提升策略的想法或建议,请写在下面空白处:
范文二: 尊敬的老师:
您好!首先请允许我向辛勤工作在教育前线的您致以自己最真挚的敬意,您辛苦了!这是一份学术问卷,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当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您对该问题的一些宝贵见解。您的意见很重要,我非常期待得到您的协助。本问卷仅供研究之用,不必写姓名,请您不要有所顾虑,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本问卷由四部分组成,每部分有若干问题。问卷属于半开放式结构性问卷,请你根据问卷的指示在您认为合适的○内或数字序号1 2 3 4 5的位置处打√,在认为还有补充的地方填写自己的意见,再次表示感谢!
第一部分 基本资料
1.您的学校所在地址:__省__市__镇
2.您的性别:○男
○女
3.您的年龄:○20~25 ○26~35 ○36~45 ○46~55 ○55以上
4.您的教龄是:○1~5年 ○6~10年 ○11~20年 ○20年~30年 ○30年以上 5.您目前的职务是:教师○ 学校中层管理干部○ 副校长○ 校长○ 其它 6.您任职的学校:○小学 ○初中 ○高中
7.您任教的班级数:○1个
○2~3个 ○4~5个 ○6个或6个以上 8.您任教的年级数:○1个
○2个
○3个 ○4个或4个以上 9.您任教的学科为(可多选):○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 ○历史 ○思想政治 ○自然科学 ○美术 ○音乐 ○体育 ○劳技 ○其他(请注明)_____
10.您的职称是: ○高级教师 ○一级教师 ○二级教师 ○三级教师 ○暂无 11.您任教的地区:○城市(含县级市)○乡镇(含山区)
12.您所在的县区属于:○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经济不发达地区 13.您所在的学校是:○重点学校(含示范校)○普通学校 ○薄弱学校
14.您的学历是:○中师及以下 ○大专 ○本科 ○本科以上(不含各种学位课程班)15.您目前全年经济总收入(各种收入来源全部统计在内):○1万元以下 ○1万至3万元 ○3万至5万 ○5万至7万 ○7万以上
16.你的家庭状况:○单身 ○已婚无子女 ○已婚有子女
第二部分 现状调查
这部分共8题,每题有五个选项,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在适当的空格处打∨,注意:只在□□□□选择一个。
□□□□是对这个陈述的判断,次序是1.完全同意 2.基本同意 3.不确定 4.基本不同意 5.完全不同意
17.我能从我的工作中得到幸福感 □□□□□ 18.我在工作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 19.我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同 □□□□□ 20.我对于现在的工作收入非常满意 □□□□□
21.我目前的工作环境让我感觉到舒适和快乐 □□□□□ 22.我能从目前的工作中得到自我能力的提升 □□□□□ 23.我把教师这个职业当作一项神圣的事业 □□□□□ 24.我的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 □□□□□
第三部分 成因调查
这部分共22题,每题有五个选项,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在适当的空格处打∨,注意:只在□□□□选择一个。
□□□□是对这个陈述的判断,次序是1.完全同意 2.基本同意 3.不确定 4.基本不同意 5.完全不同意
25.教师职业是受人尊敬的职业 □□□□□ 26.我的家人对我的职业很支持 □□□□□
27.我的工作压力很重,偶尔会神经紧张 □□□□□
28.教师职业生活单调,基本处于家庭、课堂和办公室三点连线 □□□□□ 29.我的工作量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 □□□□□
30.我的身体经常状况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 □□□□□
31.我所在学校的评价制度能够很好地调动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 32.我所在学校的管理体制很科学很人性化 □□□□□ 33.我所在学校的硬件办公环境很好 □□□□□ 34.我和同事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 □□□□□ 35.我和同事之间的合作多于竞争 □□□□□ 36.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很和谐 □□□□□ 37.学生学习态度非常的积极认真 □□□□□ 38.我所在的学校有良好的校园文化 □□□□□ 39.我每天的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内 □□□□□
40.我的工作收入在当地属于中高收入水平□□□□□ 41.学校有给每一位老师提供相应的进修机会 □□□□□
42.学校非常支持每一位老师参加各种交流和学习活动 □□□□□ 43.社会对学生身心的关注多于对教师身心的关注 □□□□□ 44.社会对教师的期待和要求高于教师本身的能力 □□□□□ 45.我认为教师的职业应该奉献大于索取的 □□□□□
46.我能够较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的压力 □□□□□ 47.我对教师职业充满热情 □□□□□
下列问题是半开放性选择题,可以多选,在需要排序的题目后列上序号,如不同意上述意见或有补充请在 上填写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