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中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摘要: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民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农民工市民化也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文阐述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概念及其现实意义,通过分析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难题,从而提出了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现实意义、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
城市化为我国农村和城市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冲击了部分群体的生活,城市务工的农民就是其中之一。随着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市民化这一社会事件悄然而生。农民工市民化是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必然出现的一个过程。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概念
对于农民工一次含义的阐述,2006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规定,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特殊概念。可见,农民工是工作、生活在城市,但没有城市户口和身份的特殊人群。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公共政策的创新与实施,农民工必将融入城市社会,真正成为城市的工人阶级,与城市居民享有同样的待遇。市民化是一个社会学术语,部分学者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借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使传统农民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市民转化,实现城市文明的社会转变过程;也有学者认为,市民化是指作为一种职业的农民和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农民在向市民转变进程中,发展出相应的能力,学习并获得市民的基本资格、适应城市并具备一个城市市民基本素质的过程。
二、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意义
1、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现实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农民工。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村劳动力已成为城市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他们的付出不成正比的是他们的工资要远远低于城镇居民。他们的医疗、社保等问题仍被排斥在城市之外。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仍然很严峻。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面对这些困难,只有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提高农民工知识文化水平以及技能水平,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享有城镇居民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现实困境。
2、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扩大消费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际市场风险的加剧,各国外贸出口的难度加大,我国也相应的转变政策。国民经济的增长由原来的投资、出口转变为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其中消费的重要对象就是农村的消费。然而,由于进程打工的农民,他们主要的目的是增加收入,他们在城市从事的又是工资水平较低的工作。即使是 1
这样的工作却仍然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最重要的是他们不享有城镇居民的教育、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这就决定了他们往往会吝于消费。他们每天只会进行必要的支出,消费水平低下。据2010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研究显示,2007年农民工消费的倾向仅为35.91%,比同期城镇居民消费倾向要低40多个百分点。如果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增加他们的收入,解决他们的养老等一系列社会保障问题,那么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工也会相应的增加消费投入。又由于教育、医疗等后顾之忧的解决,会进一步增强他们消费的倾向,逐步接近并达到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因此说,城镇化将成为内需增长的强劲动力。
3、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和社会生产力不断由农村向城镇聚集,带动城镇社会分工不断深化,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创造出大量非农就业岗位。这将吸引劳动力从边际生产率很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部门,减少部门之间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差别,从而逐渐缩小乃至消除城乡收入差距。目前,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尚未破除,农民工不能与城镇职工平等享受劳动权益保护和公共服务,其工资增长和地位提升还面临制度性障碍。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使农民工享有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工资待遇、劳动权益,并且有机会通过教育、培训、升迁等途径向社会上层流动,依靠职业、社会地位的改变带动收入增长。
4、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推动农业农村发展
农村劳动力不完全转移将使农业处于兼业化经营状态,对农业生产会产生消极影响。在中国部分地区,随着农户非农活动增多,农地利用呈现粗放经营的趋势,耕地利用水平不断降低。因此,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并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和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耕地资源就可以向专业农户集中,从而改变农地经营细碎化的状况,提高农业的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农民向城镇集中还能避免村庄过度膨胀,有助于集约利用城镇公共基础设施,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难题
1、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及由户籍制度衍生的其他制度的阻碍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的以户籍管理制度为标志的城乡分割制度,这是农民流动的最大的制度成本和城市化适应的最大障碍。户籍制核心一是属地管理.二是身份管理。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在不断地放宽,但对身份管理没有改变。农民有了进城就业的权利,但农民不能在城市生根,由户籍制衍生的其它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如教育制度、保障制度、医疗制度等形成了农民工融人城市社会的制度性障碍。这种制度性障碍在农民工身上就表现为现实身份与制度身份的错位。可以说,实际上农民工通过自身的努力,他们已经由农民转变为工人,由从事纯体力的劳动到从事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劳动。即农民工实际上已经扮演了城市人的角色。角色是指社会规定的用以表现社会地位的模式化行为,角色是身份的具体体现,是社会地位的外显形式。通常的情况下,角色转换与身份的转换具有一致性,但这一过程在农民工身上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角色与身份相分离的情况。从扮演角色的角度讲,农民工已经成为工人,但就身份而言,他们仍然未被现行户籍制度认可,仍然未被城市居民所认同。造成农民工现实身份与制度身份
转换的2、社会排斥加大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难度
农民工进入城镇后在很多方面会与城市原住居民产生竞争关系,城镇既得利益集团可能通过各种形式施加压力,反对给予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农民工很容易被边缘化。此外,由于生活习惯、文化差异、利益冲突等方面的原因,城市原住居民还对农民工存在多方面排斥,导致他们难以真正融入城市。政治排斥方面,农民工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公民权利,经常被排斥在政治参与活动之外,处于政治体制的边缘,利益诉求渠道不通畅。居住模式方面,农民工主要居住在用人单位提供的宿舍或工棚、城乡结合部的乡村和在乡村的自建聚居区,与城市原住居民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导致老市民与农民工之间的隔离。社会支持方面,农民工的社交网络仍然没有突破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传统网络边界,社会支持网络缺乏,推动农民工与城市原住居民之间的社会融合难度很大。
3、文化与素质的差异,使他们很难融入市民社会。
社会群体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农民工和市民虽然长期生活在一个城市里,但他们有着各自的文化体系。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使他们产生一定的隔阂。这种隔阂有进一步引起了相互间的不信任。本地人不信任外来人,他们认为是这些农民工带来了社会的不稳定导致了城市环境的恶化。外地人对本地人也抱有一定的成见。他们觉得城里人没有人情味,觉得他们不好接触,总是高高在上。不像农村人热情好客,表里如一。这些都造成进城农民很难融入市民文化之中。加之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群体的歧视,使他们对城市居民更加敬而远之。要想推进市民化进程,就要不断加速农民与市民文化的融合。改变对农民工的偏见,给他们一个热情的欢迎,使农民能够有尊严的在城市中工作生活。市民化推进的另一个障碍就是素质上的差异。由于素质不高,他们只得从事工资低、环境差的工作,这样严重限制了他们的发展。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社会对劳动力的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途径
1、改革现行户籍制度。
户集制度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根本性障碍。我国的二元体制是以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与之息息相关的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加深了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距离,如果不加以改革会危及广大农民工的权益,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势在必行,户籍制度改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必须全面破除二元户籍管理的制度壁垒,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户别”不再区分农业、非农业,建立全国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只有改革现行户籍制度,降低准入门槛,才能真正实现农民工身份与职业的双重转变,使更多的农民转为市民。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方面,一是要加强对城市用人单位的监管,改革农民工劳动合同制度,保证农民工的参保率。要以养老保障为重点,全面推动农民工的社会
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建立适合农民工收人水平、就业特点的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如缴费费率低,覆盖面广,养老金待遇水平总体低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而高于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农民工个人终身保险账号,形成全国统一的信息化网络,政府投入按人头定额补助,计人农民工养老账户;在管理和运作方面,既要适应农民工全国流动,又要方便企业和农民工办理参保缴费手续。二是鼓励农民工中断工作期间封存养老保险账户,简化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实行全国统筹,打破地区间的隔离。为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接续创造必要的客观条件,促使农民工达到缴费年限,避免退保现象的发生。
3、实现教育权利公平
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条件。因此,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举措。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政府应该出台并贯彻相关政策,加强流人地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的容纳能力,消除因户籍问题引起的入学歧视。同时,也应鼓励和支持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与政策扶持,满足农民工子女的多层次就学需求。另外,解决学籍问题,逐步允许在居住地办理学籍,建立全国统一的学籍管理系统。最后,要从社会文化、校园文化等多个方面切人,减少直至消除农民工子女在入学资格与入学过程中的各类歧视。
4、推动城市“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
一直以来,我国城市住房较为紧张,兴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是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重要举措。农民工作为城市低收人群体的构成部分,向流动性强、暂居城市的农民工提供大量的廉租房,允许新生代农民工购买经济适用房,鼓励收入较高的农民工在所在城市购买商品房。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利于对新生代农民工实施有效的管理,而且大大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城市的可能性,对农民工的市民化将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5、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首先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改革,由重视学历教育转到以培训服务应用为主的教育上来,增加职业技能教育的内容,以使劳动力各有所得,各取所需。其次,大力发展农村劳动力的继续教育,提高已有职教中心的利用率,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的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转岗培训,同时有效利用远程网络教育,学习国内外先进科技知识,从而增强农民进城务工的技能。另外,要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的培训。由政府公共财政提供支持以减少农民工的投入成本。各级政府应把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农民工培训的计划,并编制好相关预算;城市的职教、成教机构应实行灵活多样的办学理念,把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企事业单位应该把农民工技能培训纳入培训范围,与市民同等对待,统筹安排。
6、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要加大农民工对城市发展作出贡献的宣传力度,营造他们融入城市社会发展大趋势的社会氛围;要进行社会平等观念的宣传教育,一方面引导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相互沟通、消除隔阂、和谐共处;另一方面引导市民调整心态,积极主动地与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社会交往和人际互动,从而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和
归宿感。
农民工市民化不仅符合我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建设要求,而且对于农民工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促进作用。目前,虽然农民工市民化困难重重,但这个趋势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城市化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迈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总之,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农民工问题是一个绕不开的坎,而农民工的市民化又是一个必然趋势。因此,只有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和处理好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才能实现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传江、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
2.蔡禾等.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2009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刘应君.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30期
4.高君.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06期
5.黄锟.城乡二元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理论分析.《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22期
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刘世锦、陈昌盛、许召元、崔小勇.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10年第6期
第二篇: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城镇化是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纵观西方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其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市民化是同步协调进行进行的。随着这些国家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日益扩张,农村劳动力在工业发展中实现了非农就业,在城市扩张中实现了在城市的定居,从而完全实现现了城市社会生活的一体化。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力的转移与市民化是一次性完成的。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却分割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民从农村转移出来,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从而完成职业的转变;第二个阶段是转移出来的劳动者在城市逐步沉淀,而实现其市民化并与城市市民逐步融合。正是因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这种特殊性,农村劳动力一方面不断地从农村转移出来,另一方面又无法获得在一个正常的人口流动社会中所应获得的市民身份,因此就形成了目前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新型城镇化发 展战略的提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转移等政策的出台,为农民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向现 代城市居民全面转移的机遇。本人在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学者的相关论文之后,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进行了综述,呈现此文。关键词: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 导言:
随着中国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民工问题也备受关注,并已经取得了丰富 的研究成果。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已经开始,当 时的政府推行的重工业战略,对农村人口的流动严格控制,这个阶段的研究缺乏对应的统计 数据与统计指标,所以在理论上研究的并不深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改革幵放 的蓬勃发展,农村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农民工成为这个特殊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阶 层,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在此后的一段时期内有关农民工的论文数量有大幅上升,我国学者分别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口学等多个角度对农民工问题进行相关研究。
一、农民工身份定位与市民化内涵的研究
关于农民工的身份定位,李强从社会分层的角度对农民工群体在中国的社会地位、社会功能、生活或生存方式、社会特征以及与其他群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指出中国城市农民工是城市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社会群体,他们在城市里长期居住、生活和工作,但是无论他们自己还是整个社会,并不认为他们是归属于城市的,而是认为他们是归属于农村的社会群体,这使得他们成为城市中的“边缘人”,在生活方式上也成为城市里的一个特殊的亚文化群体。谢建设则进一步明确农民工“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正在向产业工人阶层转化,己经具备了产业工人阶层的基本特征。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郑杭生指出,“农民市民化”体现为农民在转变身份和职业过程中,逐渐拓展出的潜在能力,通过学习在获取市民户籍的基础上,如何适应城市生活并融入其中具备市民素养的过程。
二、农民工市民化现状研究
农民工市民化是党的十八大关于“三农”问题中备受瞩目的重要内容。就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而言,学术界观点不一,最具代表性的的观点有如下三个:一是王春光阐述的农民工城市化的过渡状态;该观点是经过了大量的调研、考察和分析得出的,而城市化的不完全是当今我国社会农民工“半城市化”转移的具体表现和没有完全取得市民资格的现实状况。二是陈丰提倡的“虚城市化“农民工社会化状态。陈丰指出,农民工开始认识城市逐步向城市迈进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此展开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征程。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差异,农民工进城务工只是成为暂时性的城市市民,他们的身份是不稳定的,是“虚城市化”。所谓“虚城市化”现象,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努力向城市市民转化,却未能得到户籍制度、社会保障性政策的支持和保护,被真正的城市市民所排挤,导致其无法改变自身农民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成为游离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特殊群体。具体表现为:职业性质与身份不相符合、自身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子女接受教育困难、就业与生活不平等、不被认同和接受。三是刘传江提出的“市民化是农民市民化的第二阶段。”刘传江认为,中国的农民工市民化之所以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更多的是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以及第三产业的兴起,都极大地放松了人口流动的政策性规定,由于正处于年代和体制的转型及改革时期,农民工的转移也呈现出扭曲的“中国路径”,即出现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农民工转化;第二阶段是城市农民工向产业工人以及城市市民的身份变化,目前仍处于艰难转型阶段。
三、农民工市民化障碍的研究
在未来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中,要想真正的促进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市民化,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障碍问题势在必行。邓鸿励、崔传义在对无锡市进行实地调研时发现,农民工作为城镇居民的权利存在缺失。农民工在城市中基本无法享受到参政权、社会保障权、子女受教育权等诸多市民所享有的权利。希望政府能及时转变观念,确认农民工的新市民身份;发挥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原则,提供农民工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以实现农民工的真正市民化转移。钱正武指出,农民工作为劳动者的权利存在缺失。由于进城务工遭到歧视,在劳动安全、社会保障以及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都处于尴尬境地,导致其合法权益收到损害,心里严重受到打击,难与城市政府和市民之间很好的互动和沟通。因而,正确的引导农民工的城市化转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改变政府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性政策,进一步规范、完善市民化相关规定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程亮、郭剑雄指出,推进新型的城镇化改革,户籍制度是龙头。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如今,城乡二元制度已经严重的制约和阻碍现时中国经济的转型。因而,要继续推动经济体制的改革、积极转变政府的观念和职能,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限制,为农民工创造一个更好的市民化条件是对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一个重大突破。在教育、医保、养老问题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郑月琴从两个方面探讨了阻碍农民工转移市民化的因素,认为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文化适应的滞后主要受制于传统农业经济的生产方式所造就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冲突。二是人际交往意识的差异。建议给予农民工文化向导,使农民工向市民转化过程中,能加快其文化适应,构建其和谐发展的路径。
五、农民工市民化途径的研究
刘小年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农民工进行深度访谈,发现职业发展决定了案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进度。农民工市民化在现实中陷入了双重困境:一方面,出于政策绩效的考核,城市只吸纳了农民工队伍极少数优势者,而在现实中将大多数农民工排斥在城市化进程之外,延缓了农民工市民化。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大都从本地利益考虑,制定了与中央政策意图相背离的的土政策,虚化了政府的社会责任。因此不能走激进的城市化与市民化之路,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选择上,应该以一种渐进的模式,从提高农民工素质与市民化能力出发,根据农民工生存现状,选择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结语:
目前学者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现状、特征、存在的主要障碍及这些问题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围绕二元户籍制度的障碍,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乡区别的城乡土地制度、劳动力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进行探讨,探索推进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新制度新途径。从研究视角上看,是多学科、多角度的,可以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不仅体现了对于农民、农民外出务工群体的深切关注,也为深化工业化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虽然很多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但是我认为总体研究也依然存在着不足:(1)将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置于城镇化进程发展中进行研究的不多。现有研究对于农民工很多问题虽然能从宏观的结构视角或微观的个体行为视角进行深入的描述,但却对这些问题的内在逻辑联系研究不够。
(2)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管理措施、实施对策和政策建议的应用性不强。针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不同方面,研究者基本都提出了措施、对策与建议,往往是原则的、抽象的概念多,具体的政策、措施、办法偏少。制定的解决方案还比较粗糖,系统性和实践性不强。参考文献: [1]谢建社.新产业工人阶层一转型中的农民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0.[2]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5(8).[4]刘小年.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研究一主体的视角[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21.[5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J].理论月刊,2006(10).[6]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5).[7]邓鸿励,崔传义.建设农民工与市民和谐发展的城市[N].农民日报,2006-04-22.[8]钱正武.农民工市民化与政府职责[J].理论与改革,2005,(2).[9]程亮,郭剑雄.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探微[J].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 [10]陈丰.从“虚城市化”到市民化:农民工城市化的现实路径[J].社会科学,2007(02);
第三篇: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参考文献:
[1]赵振华.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N].人民日报,2008-1-11.[2]魏城.城市化反思——铁军访谈[G].中国农民工调查.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82.[3]胡杰成.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一一种社会互构论的视野[P].华中师范大学论文,2009.[4]李培林,李强.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论文题目: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委托期刊之家网发表论文认证QQ800099353
【摘要】城镇化是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纵观西方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其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市民化是同步协调进行进行的。随着这些国家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日益扩张,农村劳动力在工业发展中实现了非农就业,在城市扩张中实现了在城市的定居,从而完全实现现了城市社会生活的一体化。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力的转移与市民化是一次性完成的。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却分割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民从农村转移出来,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从而完成职业的转变;第二个阶段是转移出来的劳动者在城市逐步沉淀,而实现其市民化并与城市市民逐步融合。正是因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这种特殊性,农村劳动力一方面不断地从农村转移出来,另一方面又无法获得在一个正常的人口流动社会中所应获得的市民身份,因此就形成了目前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提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转移等政策的出台,为农民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向现代城市居民全面转移的机遇。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城镇化的发展为背景,来考察农民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身份、职业和地位发生改变的状态和过程。李编辑修改发表论文QQ:528265165
本文运用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的方法,首先梳理了我国城镇和农民工的发展历程,对我国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农民工向城市转移以及市民化进程进行归纳、整理、分析,进而总结出农民工产生的原因在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的特殊性,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身份转换迟滞于职业转换的现状。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整理,对我国农民工的在城市生活中的户籍、就业、土地、社会保障、教38.育、享受公共服务及业余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市民化现状进行了剖析,并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把握了农民工目前市民化呈现出来的特征。我国目前农民工市民化的程度比较低,土地的城镇化远远超过了人口的城镇现象的成因,既有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也受到了资金和农民自身素质的制约,但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城乡二元制度的所造成的障碍。城乡分割、城市偏向的城乡二元制度,不仅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进一步扩大了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而且也固化了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减缓了城镇化进程,并最终可能抑制工业化任务的完成。由二元结构所导致的二元的土地、户籍、社会保障、住房制度等构成目前农民工转型中遇到的最大的“制度障碍集”。在对外国部分国家在城市发展中农民市民化经验进行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部分地区的实践,得出了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城乡二元结构
1引言
1.1研究的背景
城镇化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温铁军说“所有人口超过一个亿的大型发展中国家,没有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是成功的,都制造了大型的贫民窟”,“我们不能走其他发展中国家靠大型贫民窟来加快城市化的道路”,因而提出“我们不是一般的城市化,我们要走的是城镇化道路”。
2008年,世界的金融危机爆发让我们明确的认识到到,只有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没有城镇化的后续支持,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城镇化不仅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代表。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引导和市场资源配置的力度的加大促进了中国的城镇化进度。据农业部调研组调查数据显示,从1949年我国城镇化率是10.6%,1978年上升到17.9%,将近30年的时间内年平均仅上升了 0.27个百分点;而在1978年到2000年的20多年间城市化率由]7.9%迅速上升到36%;进入21世纪后,中国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1月发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城镇人口 71182万人,比2011年增
加2103万人;乡村人口 64222万人,减少了 1434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2.57%,比2011年末提高1.30个百分点[3]。这个变化不仅仅是百分比数字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中国社会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的改变与优化,中国从以传统农业文明为主的大国,进入到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更是中国数千年以来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城乡人口结构的一个重大逆转,城镇人口数首次超过了乡村人口的数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会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职业结构、价值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
中国的城镇化既表现为一个目标,更体现为一个过程,农村人口大量转化为城镇人口和职业的非农化是推动这个进程的巨大动力,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基点。从国内外的实践与理论来看,现代化过程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市民化依次递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从农民转化为市民,农业经济比重逐渐下降。表面上看我国城镇化和农村人口转移的比例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相比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背景,在国外城市化进程中从农民到市民的农村人口一步转移道路,在中国则被分隔成了从农民到农民工,从农民工再到市民的两个阶段和过程。农民工群体在社会保障、子女教育、保障性住房购买等方面享受不到和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城镇人口,而是居住在城镇的农村人口。如果剔除掉这些“虚增”的城镇人口,以非农业户籍人口比例来计算,同年这个比重仅为34.7%。这两个指标间16.6个百分点的差别,具体表现为1.59亿外出农民工进入城市却没有获得市民身份。据此判断,我国近年来表面上突飞猛进,但没有伴随户籍制度改革的城镇化,是不完整的城镇化,不能充分履行现阶段期待的城镇化的必要功能。
第四篇:农民工市民化
《农民工市民化》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和发展,农业劳动力向工商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规模不断增大。相比于改革开放之初不足20%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接近55%。户籍在农村但主要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人口被称为农民工,受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影响,农民工迁居方面并不自由,所以很多常住在城市的农民工没有城市户籍。目前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足40%。也就是城镇现有的7.5亿常住人口中,有2.5亿左右的人虽常住在城市,但却难以享受到普通市民应有权利,农民工成了半市民。为了进一步实现城镇化,为了国民经济和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也为了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是关键。
关键字:农民工、城镇化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意义
随着“十二五”规划顺利收官、画上圆满的句号,2016年将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农民工市民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的必然要求。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还是要解决三农问题。农村人多地少,农业又是弱势产业,农民增收任务重,困难多。要想富裕农民还是要靠减少农民,通过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农业劳动力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现代化,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大多数富裕起来。
1,农民工市民化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农民工不能在城市安居乐业,家分两地,长期奔波于城乡之间,这种不彻底的转移方式,起不到减少农民、使土地向务农劳动力稳定流转集中的作用。同时,农村青壮年的黄金时间用在城里,实际是把人口红利留在发达地区和城市,从长远来看,这样会进一步导致城乡、区域差距的扩大。我国“三农”问题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人口多、农民转移不彻底、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低。农民在户均不足半公顷的土地上搞农业,是不可能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的。只有减少农民、增加市民,从根本上改善城乡资源配置,才能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和农产品市场规模,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才能富裕农民和繁荣农村。
2,农民工市民化是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主要来源于农民工进城就业。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城乡分割二元体制下,农民工仍被视为城市的“过客”,不能享受同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没有获得市民身份。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城镇化是“夹生”的。城镇化要以吸纳农民并使之向市民转变为目标。大量农民工不能沉淀在城镇,工业化进程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相脱节,是严重制约城镇化发展质量提高的一个突出矛盾。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将继续大量涌向城市,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大势所趋。必须改变将进城农民工拒于城市社会之外的制度环境,促进农民工向市民角色的整体转型。
3,这是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
目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还不到城镇居民的1/3,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大低于城市居民,住房质量和环境也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伴随农民工在城镇安家落户,其消费环境的改善、消费能力的提高和消费意愿的改变,必然会促进其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升级,必然会带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农民工市民化创造的巨大内需,无疑将会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4,这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农民工不能在城镇定居,流动性强,使企业不能形成稳定的、不断积累经验和技术的产业大军,对企业的人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造成了不利影响。无论是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发展先进制造业,还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都需要为农民工在城市定居创造条件,努力造就一支稳定的熟练工人队伍。服务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服务业发展的规模,与人口城镇化和人口集聚的规模密切相关。我国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可以带动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经济结构。
5,这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城乡分治的户籍管理制,农民虽已进城务工,但农民的身份没有变,未被城市认同接纳为城市居民,于是出现了大批农民工。农民工长期处在城市的边缘,只被当作廉价劳动力,不被城市认同接纳乃至受到忽视、歧视或伤害,融不进城市社会,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定会累积很多矛盾,不仅他们自身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也会导致农民工对城市社会普遍怀有疏离感和责任意识匮乏,处理不好还会造成重大的不稳定隐患。农民工市民化,不仅关乎内需,更关系到民生。从发展趋势看,城乡分割体制下出现的农民工现象终将会终结。在城市管理体制和政策上,应当转变观念,以开放和包容的胸襟,把进城农民工作为城市居民的一部分,对农民工要由排斥到容纳,由管制为主转向服务为主,改变农民工“边缘化”的社会地位,给农民工摘掉农民的帽子,逐步做到权利平等。这样做,有利于农民工在城市安居乐业,对促进城市社会安定和谐、健康发展,有着不容置疑的重要作用。
二,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生活状况差。目前,农民工的生活普遍较低,在生活水平方面,除了吃、住、子女教育这三项必需的消费支出外,农民工在衣服、家庭设备用品等方面的支出很少,生活质量较差。
就业安置困难。生活无保障的大部分农民工通常进入城市寻找工作,但是由于城市的就业岗位有限,加之农民工自身原因和金融危机等影响,大部分农民处于待业或半待业状态。就业缺乏保护使农民工成为一个就业弱势群体,很对正当权益在就业中得不到保障,常常处于不利位置,遭到不公平的对待,工资拖欠现象严重,国家制定的《劳动法》和《最低工资规定》等基本法规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且我国的失业保险保障制度缺失,很多地方的农民工并没有被纳入失业保险体系中。
遇职业歧视。受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制度等因素的限制以及农民工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大多进入次属劳动力市场从事技术含量低和本地人不愿干的“脏,乱,累,险”的职业。他们经常遭受雇主的态度、语言、劳动时间、报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歧视。
精神文化生活单调。难以享受市民待遇。目前,由于户籍身份不同,农民在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就业、居住等方面都不能与城市市民相比,不能平等享受城市的各种优惠政策和市民的待遇;在城市文化、物质文明、精神生活等方面也难以享受社会发展的优秀成果。
三 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
落户、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和子女上学,被称为农民工进城难的五大关卡。促进农民工市民化也因从此五处入手。
1、户籍制度改革
2014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的意见》,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退出历史舞台,在改革意见中,提出了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这一户籍制度可谓是农民工市民化进城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它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广大农民的职业选择和迁居的自由,可以大大消除新旧二元社会结构下长期存在的不公正。不平等。但这一改革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因为人口规模的庞大,户口迁入的难度依然很大。
2、住房制度改革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12月14日的会议指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这意味着新的住房改革思路已明确。化解房地产库存,必须长期、短期手段并用,综合运用各项措施。从长期看,促进房地产持续发展,主要是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促进农民工在城镇定居落户。这要求户籍制度改革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同时推进,形成合力。据住建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商品房市场和棚改安置房打通;商品房与公租房打通;商品房和租赁市场打通。打通这三条渠道,有助于化解住房市场矛盾。在供给侧改革范畴,面向青年群体租赁需求的长租公寓,也是去库存、稳市场的新领域。一些开发商已瞄上出租公寓这一万亿元级市场。
3、拓宽农民工结业渠道增强农民工就业能力。为农民工市民化搭建平台,深化与农民工相关的就业制度改革。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制,建立现代劳动就业制度,各级政府应改变过去在就业问题上重城镇轻农村的观念,从农村就业和城镇就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角度出发,逐步把全国就业工作统一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级政府应取消对农民工的种种限制,取消对进城农民工征收各种费用,如暂住证,就业证等,将农民和城市市民一视同仁,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市场和城乡一体化,使城乡劳动力可以合理流动,农民工可以和城市居民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上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竞争,并使农民就业合法化,可以减少农民的盲目流动,这是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必经之路。
4、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范畴,是一个不断创新、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设立符合农民工实际情况的专项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符合农民工实际情况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多元的,包括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另外,还要建立专门正对农民工的社会救援制度,包括农民工遭遇天灾人祸是的紧急救援、特殊情形下的贫困救助、合法权益受侵害或遭遇不公平对待时的法律援助等。针对农民工这些保障制度只是过渡性的,一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因此最后阶段也是最重要的步骤是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长远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5、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
拓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给农民工子女选择的余地有利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发展,为此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挖掘办学潜力。第一,充分利用公办学校资源。公办学校可以利用闲置的教育资源,解决流动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当生源数减少时,可将其实验设备、运动场地、图书、等硬件设施支援给农民工子弟学校。城郊结合部的一些分散的村校被撤消、合并后的教育资源(例如校舍、师资)将可以将其改造为民办公助学校,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并制订政策鼓励和支持公办学校的富余教师流动到民办的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任教。另外,在公办学校还可以成立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班级。第二,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吸引本地就学。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根本在于实现儿童教育权的平等。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工之所以把子女带到城市,就是为了子女能够接受城市的较高质量的教育。这就要求国家应把教育投资重点转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增加教育机会,缩小质量差距,吸引一部分儿童在本地就学。第三,鼓励社会办学。发挥社会力量,鼓励支持社会团体、个人举办服务于广大农民工子女的民办学校。在土地、办学条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对这些学校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营造此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氛围。而且,要采取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等形式,壮大办学实力,提高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严善平.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民工的市民化[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5)[2]李厚刚.建国以来国家对于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变迁[J].理论月刊.2012(12)
[3] 龙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民工住房问题[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4] 王先鹏.离乡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探索——基于资产流通和人力资本的视角[J].规划师.2011(08)
[5] 孙江超.当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适度发展探析[J].特区经济.2011(08)[6] 长子中.让新生代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1(04)
第五篇:农民工市民化
农民工市民化的未来前景与政策建议
摘要: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和发展,农民工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尽快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现状,使农民工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尽快融入城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字: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生存现状;解决路径
农民工是指户籍在农村但主要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人口,是我国体制转型时期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形成的特殊群体,其基本特征是职业与社会身份的城乡分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尽快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积极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各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文件精神高涨,探索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措施得力,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转化依然步履维艰。因此,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1、农民工市民化的概念界定及其现实意义
1.1农民工市民化的概念界定
目前已有相关法律和政策文件较为明确地规定和阐释了农民工一词,如2006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规定,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特殊概念。可见,农民工是工作、生活在城市,但没有城市户口和身份的特殊人群,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人,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公共政策的创新与实施,农民工必将融入城市社会,真正成为城市的工人阶级,与城市居民享有同样的待遇。市民化是一个社会学术语,部分学者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借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使传统农民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市民转化,实现城市文明的社会转变过程;也有学者认为,市民化是指作为一种职业的农民和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农民在向市民转变进程中,发展出相应的能力,学习并获得市民的基本资格、适应城市并具备一个城市市民基本素质的过程口。农民工市民化
是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建设过程中,凭借农民工己经进入城市从事非农生产的优势,使其在身份、地位、心理、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和社会过程。
1.2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意义
一是农民工市民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但是农村人多地少,农业又是弱势产业,农民增收的任务重,困难多。据2006年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多年来,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200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比1997年提高了846元;其中工资性收入998元,比1997年提高了483元。1997年到2004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5%提高到了34%。尽管如此,要想富裕农民还是要靠减少农民,使农民真正从土地上转移出去。通过大幅度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农业劳动力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大多数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1.2.1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标志着我国城镇、农村2种社会身份的户籍制度的形成,二元户籍制度把我国的劳动力彻底地分离开来:城市市民和农民工。这2个群体问存在着劳动力供给、需求的不一致,也存在着就业和工资待遇的巨大差异,其中农民工始终处于就业弱势地位,这违背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的理念。伴随城市化悄然而生的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实现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的平等就业,改变农民工的弱势地位,使农民工在某些行业可以激发潜能,可以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尊重,有利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当然,农民工市民化也必然会对现行的城市用工制度产生强大的冲击,但这有利于提高我国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和促进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1.2.2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推广农业现代化。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村人多地少,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是导致农村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农民工市民化一方面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城务工的农民通过从事非农产业,增加了家庭收入,逐步带领农村走出贫困;另一方面,部分农民不再依靠土地,进入城市定居,并在城镇中获得稳定的收入,其将土地有偿转让给其他农户,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的规模效益,促进农业的发展,这必将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2.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和完善,从而改变农民工弱势地位的现状。平等地对待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向是一致的,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农民工市民化的价值目标要求实现平等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各种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这有利于调动农民工的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因此,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我国农民工的现状
生活状况差。目前,农民工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在生活水平方面,除了吃、住、子女教育这三项必需的消费支出外,农民工在衣服、家庭设备用品等方面的支出很少,生活质量较差。
就业安置困难。生活无保障大部分农民工通常进入城市寻找工作,但是由于城市的就业岗位有限,加之农民工自身原因和金融危机等影响,大部分农民工正处于待业或半待业状态。(1)就业保护缺乏农民工作为一个新的就业弱势群体,很多正当权益在就业中得不到保障,常常处于不利位置,遭受不公平的对待,工资拖欠现象严重,国家虽然制定了《劳动法》和《最低工资规定》等基本法规,但是在部分地区或部门没有很好的执行。(2)失业保险保障缺位在我国,目前很多地方的农民工并没有被纳入失业保险体系中,此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一种解决贫困问题的补救机制,但是目前有些地方的农民工亦未被纳入其中,即使有,也远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遇职业歧视。大多在次属劳动力市场就业受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制度等因素的限制以及农民工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大多进入次属劳动力市场就业,从事那些技术含量低和本地人不愿干的“脏、重、累、险”的职业。他们经常遭受雇主的态度、语言、劳动时间、报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歧视,在公共场所,农民工也经常遭受城市市民的歧视。
精神文化生活单调。在文化娱乐方面,由于农民工的劳动强度较大,劳动时间较长,休息时间较少,加之受经济能力、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限制,用于文化支出、娱乐支出的费用极少,很少去享受城市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
难以享受市民待遇。目前,由于身份的不同,农民在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就业、居住等方面都不能与城市市民相比,不能平等享受城市的各种优惠政策和市民的待遇;在城市文化、物质文明、精神生活等方面也难以享受社会发展的优秀成果。
3、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困难
3.1农民工自身原因。
(1)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十分薄弱。人力资本水平和工资收入是反映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两大标准,但目前农民工在这两方面的水平都较低,难以适应城市生存竞争加剧和生活成本较高的要求。一是农民工整体文化知识和就业技能不高,进城后就业竞争力差。二是大部分农民工工资收入水平较低,城市生活压力大,工资仅能维持基本生活支出,难以负担城市的高房价、高物价。
(2)难以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在我国,由于长期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城乡两个系统分别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且对照鲜明、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发现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农民工对城市新的社会环境还不能够适应,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上与城市市民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3)农民工行为的多重性。农民工行为是在外界自然、经济、社会等环境变化的刺激下所采取的反映活动。由于农民工本身的特点,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既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非农业生产,既是自给自足的生产,又是商品性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种经济职能集于一身,因而其行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并具有兼业性和目标的双重性、思想意识的传统性、行为多重性、不科学性和复杂性等特点,阻碍了市民化的进程。
3.2现行社会制度的影响
(1)户籍制度构筑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使农民工市民化失去了最基本的前提。我国传统的户籍制度使公民失去了迁徙自由,因此,户籍制度从根本上使平等的公民身份不复存在。而且,户籍制度根据户口这一特点分配各种社会资源和利益,把农民工排斥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之外,使之无法享受市民待遇,对农民工的合法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从而严重的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2)传统的就业制度缺乏开放性和平等性,使农民工丧失了市民化的经济基础。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制度使得进城农民工只能通过次属的劳动力市场寻找那些工作稳定性差、收入低、劳动力强度大、福利低、无保障、无晋升机会等市民看不上眼的边缘性职业和岗位,他们因此难以进入城市正规体制之内,实现与城市主流社会的融合。传统的就业制度使整个劳动力市场处于诸侯割据的非开放的不公平状态,这种情况必然严重影响农民工的经济收入,使农民工根本不具备市民化的经济基础。
(3)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阻碍。在传统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既没有建立独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也没有将其纳入到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中。虽然实行农村医疗合作制度,但是由于政策、资金等因素。仍然无法满足农民社会保障的需求,迫于生计,大部分的农民工最终还
是会选择回归农村。这样从客观上影响了市民化进程。
(4)土地制度的内在缺陷制约着土地流转。长期以来,我国土地产权不清晰,使土地流转市场得不到发育,土地不能正常流转,即使一些农民工想将土地流转,但是他们不能得到合理的补偿,以至于不能不保留那么一点土地并根据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边打工边种田,而无法完全脱离土地,融人城市。这种土地制度,在体制上是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是与新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相违背的。
3.3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瓶颈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阻碍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能够带动整个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新的就业机会,并且通过提高外来农民工的收入,改变其原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通过以城带乡,逐步的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然而,受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进步程度的制约,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呈现出低水平、不均衡、功能不健全的特点。这种城市化水平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影响城市的容纳能力,客观上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4、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和建议
4.1对现行户籍制度进行改革。
我国的二元体制是以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与之息息相关的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加深了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距离,如果不加以改革会危及广大农民工的权益,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势在必行,户籍制度改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必须全面破除二元户籍管理的制度壁垒,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统称为居民户口,打印户口簿、常住人口登记时,“户别”不再区分农业、非农业,一律按规定打印为“家庭户”或“集体户”,切实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壁垒,建立全国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必须尽快把公民的迁徙自由重新纳入宪法,并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严加保护,以实现农民工迁徙自由。改革现行户籍制度,降低准人门槛,真正实现农民工身份与职业的双重转变,使更多的农民转为市民。
4.2 拓展农民工就业渠道增强农民工就业能力。
为农民工市民化搭建平台深化与农民工相关的就业制度改革,其目标取向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制。通过建立现代劳动就业制度,各级政府改变过去在就业问题上重城镇轻农村的观念,从农村就业和城镇就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角度出发,逐步把全国就业工作统一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各级政府应取消对农民工就业的种种限制,取消对进城农民工征收的各种费用,如暂住证、就业证等,将农民工就业纳入国家统一的就业政策范畴,在一些特殊行业,如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应当对农民工和城市市民一视同仁,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城乡一体化,使城乡劳动力可以合理流动,农民工可以和城市居民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上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就
业竞争,并使农民工的就业合法化,可以减少农民工的盲目流动,这是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必经之路。
4.3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创造条件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范畴,是一个不断创新、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设立符合农民工实际情况的专项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符合农民工实际情况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是多元化的,包括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另外,还要建立专门针对农民工的社会救援制度,包括农民工遭遇天灾人祸时的紧急救济、特殊情形下的贫困救助、合法权益受侵害或遭遇不公平对待时的法律援助等。针对农民工的这些社会保障制度都只是过渡性的,一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因此最后阶段也是最重要的步骤是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长远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4.4改革土地制度,完善土地流转政策
(1)要大力培育完善的土地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合理的土地转让机制,同时积极发展为耕地流转提供中介服务的市场组织,规范耕地流转市场的运行。(2)改革失地补偿制度。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对失地农民工可以采取以“土地换社保”的方式进行安置,并进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让农民工在失去土地后领取养老金或者是按照一定比例让农民工以农村土地换取城市住房等形式融人城市。
4.5政府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动力
各级政府应按照中共十七大要求,充分认识新阶段作好进城农民工的管理服务的战略意义,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注重对农民工的尊重与爱护,努力实现指导思想的根本改变。各级政府应正确认识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培育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的亲和感、认同感,逐步营造出对农民工的尊重氛围,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同时需要认识到农民工向市民转变不仅是职业身份的转变和居住空问的转移,地域转移、职业转换只是农民工市民化进城的“外部特陛”,更重要的是农民工社会文化属性与角色内涵的转型和各种社会关系的重构,而这些只能靠城市政府从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上给予安排和保障。因此政府必须实现指导思想的根本改变,充分运用自身的公共权力,在社会资本再分配过程中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帮助农民工向市民转变。
4.6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为农民工市民化夯实基础
农民工自身文化基础比较差,需要不断地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水平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应深化改革农村的教育水平,一方面,农民工可以参加政府主办的各类职业学校,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提 6
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建立教育培训制度,为我国城乡之间的融合提供发展的平台。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建立教育培训制度,把农民工纳入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才能切实增加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帮助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为农民工市民化打好基础。
5、十八大中关于农民工的政策方向
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可以说,顺应了亿万农民工的新期待。
5.1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工进城落户
让农民工真正转移成市民,不仅关乎我国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未来,也是实现公平正义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杨志明说,关于户籍问题,还有住宿问题,以及技能提升问题,党和政府都从制度层面努力加以解决。通过提升、创新、发展,实现大部分农民工由普工转变为技工,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城市就地落户,部分转为新市民。国务院已经在这方面作了部署,将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工进城落户。“解决外来工融入当地的问题,关键是实现教育、就业、医疗等权益均等化,这些都与户籍制度紧密相连。”十八大代表、农民工洪刚说:“报告提出的要求,让广大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看到了希望。”
5.2从“义务教育”到“教育”带来新希望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可以说,顺应了亿万农民工的新期待。“十八大报告中两个字的消失,也许很多人不会注意,但对于我们农民工群体来说却是巨大的希望。”作为出席党的十八大的26名农民工代表之一,广东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职员闫文静这样对记者说。从全文64页、近3万字的十八大报告中,闫文静十分准确地找到第39页倒数第三行:“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十七大报告中,与之相对应的表述是:“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从义务教育到教育,“义务”二字的消失,意味着从就学层次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乃至高等教育阶段的大门,都要向农民工子女平等敞开。
5.3就业:把上亿农民工由普通工培养为技工
就业是民生之本。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城镇新增就业增幅自4月以来有所下降,企业招聘岗位有所减少,全国登记失业人数有所增加。下一步,相关部门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第一,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包括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第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包括引导更多大学毕业生到急需的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创业;第三,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第四,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将上亿农民工由普通工培养为技工。
5.4迎接“全覆盖普惠时代”维护农民工权益
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人保部副部长杨志明在出席中国民生领域工作情况中外记者招待会时表示,维护农民工权益问题,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是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对维护自己的权益有新的诉求。政府将努力做到“10有”维护农民工权益。杨志明称,“10有”包括第一,进城有工作;第二,劳动有合同;第三,上岗有培训;第四,干活有报酬;第五,参保有办法;第六,住宿有改善;第七,维权有渠道;第八,生活有文化;第九,子女有教育;第十,发展有目标。
5.5满足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新诉求
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8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近一半。维护农民工权益问题,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是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对维护自己的权益有新的诉求。可以说,从过去老一代农民工挣钱回乡发展,到现在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融入城市发展。从过去老一代农民工要求足额支付工资,向新生代农民工要求参加社会保险转变;从过去老一代农民工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向新生代农民工要求分享企业和城市发展成果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