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化进程中的农民工信息保障体系研究

时间:2019-05-13 08:4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民化进程中的农民工信息保障体系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民化进程中的农民工信息保障体系研究》。

第一篇:市民化进程中的农民工信息保障体系研究

市民化进程中的农民工信息保障体系研究

【作者简介】杨玫,女,1968年生,广州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广东510006

【内容提要】 文章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大众传媒的信息桥梁作用、公共图书馆的突出贡献、企业的社会责任、社区的社会融合作用、社会组织的参与和监督等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全方位的农民工市民化信息保障体系。

【关 键 词】信息保障/农民工/市民化/体系构建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进行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大多数农民工身在城市,却不能完全融入城市,“半城市化”特征突出成为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半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是农民工没有完全市民化,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我国城市化的下一步重点将确定在“农民工市民化”上,为此,国家每年需投入成本约2万亿元[1,2]。2012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了51.27%,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但是,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虽然已被统计为城镇居民,却没有真正融入城市,市民化程度很低。今后20年内,中国仍将有2亿多农民需要转移到城镇就业和居住,再加上近年来已经进入城镇但还没有完全市民化的农民,未来全国将有4亿至5亿农民需要在各方面全面实现市民化,这将是中国实现向城市型社会转型面临的关键问题[3],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问题的焦点。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是中国能否顺利快速地跨入工业化、现代化时代的决定性因素,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考验着政府的智慧。

农民工的市民化是一个包涵内容非常广泛的问题。制度化构成对农民工市民化固然有着重要的影响,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包括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在内的制度改革。但是信息保障是目前亟须重视、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信息被看做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紧密相关的重要资源,尤其是在信息时代,信息资源彰显了其独特的重要社会价值。信息权利被看成是人们政治权利、公民权利、经济和社会权利实现的基础。信息贫困不仅是经济贫困之源头,还被认为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之源。在信息社会中,弱势群体境况的改变离不开一定的信息保障,弱势群体只有在改变了自身的信息弱势之后,才有可能改变自身的命运。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处于明显的信息弱势地位,不仅直接导致农民工信息福利的减损,还会影响农民工的决策和行为选择,对农民工市民化造成广泛影响。市民化进程中的农民工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

2.1 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是最主要的信息发生源,而且政府信息往往关系民生,维系公平。在农民工市民化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资金支持、政府信息服务的提供等多个层面,以信息公平促进经济社会公平。

2.1.1 组织建设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信息需求,所涉及的信息来源多而杂,至少涉及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民政部、公安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在内的13个政府部 门以及农民工输出和输入的多个省份[4]。而农民工群体的信息需求与政府部门的设置不是一一对应的,往往一个信息诉求会涉及多个机构、多个部门或多个级别的政府,而不是单一部门就可以满足的。农民工通常会因为无法辨别对口的政府部门,而不知从何处去获得所需的信息,从而影响其市民化进程。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管理农民工市民化相关信息资源的信息平台和信息服务体系,将农民工市民化信息保障工作纳入统一、规范、有效管理的轨道,彻底改变农民工信息提供多头管理、分散负责的局面。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需要各方协同的、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国家层面成立权威的农民工信息保障管理机构,具有协调、管理、组织、联络等功能,负责制定重大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协调部门之间、各级政府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解决资源建设的共性问题,进行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与联合保障。同时,在相应的国家信息化机构中设立针对农民工的服务部门,利用其全国范围内的信息化子机构,开展面向农民工的信息化建设和服务工作。与农民工市民化相关的各级政府应改革原来的外来人口管理机构,建立由政府或政府综合部门牵头、多部门参加的,对进城农民工管理服务进行综合协调的机构和工作协调机制,强化信息服务机制,为改进管理、加强信息保障功能创造必要的组织保障。

2.1.2 制度建设

健全和完善与农民工信息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农民工信息保障工作走上规范化的轨道,明确规范主体各方在农民工信息保障中的职责、权限和分工。

研究制定《弱势群体信息保障法》,从法律上规范信息保障提供的主体、资金来源、运作管理,建立相关主体的责任追究机制,以便切实落实每一个环节,确保农民工在市民化进程中享有信息保障。加快《信息化促进法》的立法步伐,运用信息政策对信息领域的信息差距和分化进行调控、规范和引导。在全面推进国家信息化的同时,向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和群体进行政策和资源倾斜,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差距,解决信息社会的“数字鸿沟”问题,增进社会公平,创造机会均等、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

整合完善现有的与农民工市民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与农民工市民化密切相关的户籍、劳动就业、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教育、政治参与等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过程中,加入信息保障条款,规定每一制度的告知责任方以及对违规行为的举报、奖励制度。将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纳入职业教育的范畴之中,在相关的职业教育法规中予以明确。

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农民工诉求表达机制,制定规范完备的民意调查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听证会制度、协商谈判制度、民工投票选举制度等,疏通农民工的信息反馈渠道。

通过以上措施,形成比较完善的农民工市民化信息保障法规体系,建立系统完备的实施机制、保障措施及程序。

2.1.3 信息化建设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与农民工信息保障制度相适应的一体化管理和网络化服务制度,加大对农民工群体的信息资源配置支持,为信息公平提供物质保障。

研究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农民工信息服务系统,统筹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农民工门户网站”,加强农民工市民化相关信息的搜集、管理、服务工作,强化信息资源建设,制定信息开发、信息整合和信息运行标准与规范,将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运行三个环节进行有效地衔接,统筹规划建设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数据库。通过互联网络,整合部门间、区域间缺乏系统性的信息资源和服务,打破资源建设中的条块分割,推动与农民工市民化相关的各部门、各级政府、用人单位信息资源开放,加强整体协调性,实现信息沟通和共享。并在此基础上扩充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按照农民工的信息需求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和管理,为农民工提供“一门式”的政府信息服务。对社会上其他农民工信息服务的提供方给予支持;对公益性网站给予适当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充分发挥其对特殊群体的服务作用;对门户网站提供适当的资源支持,引导其尽快走市场化之路,整合到一体化的农民工信息服务体系的框架下。形成政府搭建平台,社会各方共同建设的良好态势。

政府相关部门应以改善农民工信息保障为出发点,以社会公共信息资源整合为重点,整合各类与农民工市民化相关的政府服务和社会服务信息,建立起整体优化、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服务多样的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致力为农民工群体提供更便捷、经济的信息服务。

2.1.4 资金支持

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整个社会尤其是基层社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及信息资源建设。加大对作为社会信息资源保障中心的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完善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加强与农民工市民化相关的文献资源建设。尤其是对面向农民工群体提供信息服务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基层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现代化步伐。设立农民工市民化信息保障专项资金,为各类农民工信息保障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2.1.5 政府信息公开与服务

目前,政府信息占全社会信息资源的80%[5],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方方面面,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重要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政府信息服务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以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市民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尤其重要。

各级政府应建立及时的信息发布制度,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加强政府信息共享,强化政府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多渠道加强对农民工的信息服务。综合利用媒体、网络、社区服务、图书馆服务等方式,广开信息发布渠道,同时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各级公共信息服务机构要免费向农民工开放,设置专门的农民工服务部门,提供一站式服务;社区和政府的行政服务中心要开设面向农民工的专门的服务窗口,集中为农民工服务;开通专门面向农民工的咨询服务、投诉建议、政策支持、困难帮助等方面的专线服务电话,选派专门的咨询员,建立规范快捷的咨询反馈流程,及时为农民工提供服务;完善城市综合信息查寻系统建设,将电子信息平台摆上城市的大街、广场、商业区、社区,让农民工不需要任何设备和费用就可以通过触摸屏免费了解和咨询与农民工市民化相关的信息;组织专门的社会力量,对农民工市民化相关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满足农民工深层次的信息需求;多形式、多途径开展面向农民工的信息素养教育,引导农民工提高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信息观念、强化信息意识、提高信息能力,调动农民工获取和利用信息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政府在解决农民工信息保障问题上负有重要责任,但并不是要大包大揽,而是要在充分履行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发挥好社会各界的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明确不同性质的机构应承担的任务,形成有序分工、公平竞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2.2 大众传媒架起信息桥

在信息时代的现代社会,传媒对人们的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传媒的信息是公民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大众传媒在为农民工提供信息的同时,不可避免地给农民工的城市经历与认知带来冲击,促发其思想与价值观念的改变,加速其继续社会化的进程,进而有助于其积极融入城市生活[6]。大众传媒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架起沟通农民工与社会、政府、城市市民之间的信息桥。

2.2.1 沟通农民工与社会

大众传媒把人们与社会现实连接起来,扮演着农民工与社会的桥梁角色。大众传媒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构建了农民工对社会的认知,农民工利用媒介来认识城市社会生活的标准、模式和规范,通过媒介来了解他们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了解他人对于自己的角色期待。因此,大众传媒要承担起让农民工打开视野、了解城市社会的责任,把农民工作为媒体的一个重要的受众群体,设置专门为农民工提供信息服务的版面,发展一定数量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专门面向农民工的公益性媒体,通过大量富有贴近性和亲和力的媒介话语,主动呈现农民工急需的城市社会生活服务资讯。在新闻报道中正面宣传政府对农民工的重视、城市对农民工的需要和欢迎、农民工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和贡献等,加强农民工群体中的先进典型报道,为民工提供可资借鉴和学习的参照系,起到强化角色认知、榜样示范和社会整合作用。通过发展在农民工群体中普及率很高的手机媒体,提高农民工群体的媒体接触率,还可实现线索收集、读者调查、意见反馈等多种功能,为农民工了解与自己利益切实相关的各类信息、发出自己的声音、实现媒体表达提供便利。

2.2.2 沟通政府与农民工

大众传媒作为联结政府与农民工的纽带,应为及时传递双方的意愿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媒体,对政府信息的报道不同于一般的信息传递,要充分了解政府的相关政策,懂得政策制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思路,深入研究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形势和农民工的具体需求,起到正确的舆论引导和积极的舆论推动作用,在全社会着力营造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的舆论环境。目前,中央和地方都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户籍、社会保障等改革政策。这些政策蕴涵了鼓励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态度、为农民工解决具体问题的决心和措施,大众传媒一方面要对这些新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和深入分析、解读,为农民工找出蕴藏在这些政策背后的机会,帮助农民工发现并抓住机会,对农民工市民化给予实质性的帮助。另一方面,媒体要广泛听取和反馈农民工的意见,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从而形成政府与农民工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2.2.3 沟通市民与农民工

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而人的社会性的获得靠的是社会交往以及交往过程中的信息传播[7]。作为农民工的人际交往对象和信息交流传播的城市主要居住群体,市民必然在这个再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市民的互动是农民工了解城市文化、学习城市生活方式和生存技能、内化新的规范和价值取向的重要渠道。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大众传媒要积极、主动地发挥农民工与市民之间交流的桥梁作用,提供丰富而充裕的信息给传受双方。

有研究表明,城市居民了解农民工的主要途径是各类媒体,占所有途径的75.32%[8]。因此,媒体的引导对于城市居民理解农民工、接受农民工具有重要作用。媒体要充分报道农民工对城市建设和城市居民生活的不可替代作用,宣传农民工市民化对实施城镇化战略、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农民工的正面典型宣传,展现该群体的生存状况、情感世界、人生故事等,树立农民工勤劳朴实、奋发有为的群体形象,给予农民工公正、客观的评价,在市民中营造理解农民工、包容农民工、尊重农民工和支持农民工市民化的氛围,培育城市居民与农民工之间的亲和度和认同感,逐步实现二者的同质化。

2.3 公共图书馆的突出贡献

公共图书馆本身代表的就是一种社会对知识或信息进行保障的制度,它保障社会成员平等获取信息的机会,保障每一个公民求知的自由与权利,从知识和信息的角度维护社会的公正。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核心是提供免费的服务和平等的服务[9]。公共图书馆的开放、平等、公正有利于农民工建立社会信任,提高社会资本,增强城市归属感,从心理上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公共图书馆在农民工市民化信息保障中的突出贡献表现在下列方面。

2.3.1 文化传播、社会教育

图书馆搜集、保存文化信息,肩负着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充实文化内涵的重责。农民工在图书馆中接触到城市社会文化信息,受到城市文明、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熏陶,于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图书馆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学校”,以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己任,为公众终身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提供信息资源,开展咨询服务,建立教育培训平台[10],提供多元学习的教材,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接受继续教育的设施、条件和机会,其所具有的公益性、便利性对农民工形成很大的吸引力。图书馆通过给予农民工持续性的教育支持,提升其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帮助他们向技术链的上游迈进,拓宽个人的就业空间,提高在城市的发展能力,缩小与市民群体的距离,快速地融入城市社会。图书馆还通过为农民工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对农民工进行城市文明教育、信息素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现代性,促进其市民化。

2.3.2 通过多渠道的信息服务,改变农民工的信息弱势,提升农民工的信息素养

图书馆通过开展公益性的信息素养教育和信息技术培训,缩小社会信息鸿沟,促进信息公平。通过网络导航、参考咨询等信息服务工作,将经过严格筛选和加工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农民工,为农民工解答咨询、辅助决策,解决其市民化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不仅增加农民工获取信息的机会,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的信息弱势地位,提高他们的城市适应能力。

2.3.3 提倡健康休闲,加强农民工与市民的人际互动与交流

图书馆,尤其是社区图书馆作为地区的文化活动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舒适宽松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也为农民工提供与城市居民平等接触和互动的机会。社会学家布劳认为,异质群体之间的交往,即使不亲密的交往也能够促进人们相互之间的理解,促进宽恕精神的发扬[11]。图书馆通过举办各种文化休闲活动,为农民工提供一个与城市市民互相学习交流、进行平等交往、享受平等服务的文化环境,有助于建立文化认同,消除农民工与城市市民之间的陌生感、疏离感,有助于农民工建立以业缘、趣缘、友缘等弱关系为主的异质型的城市社会关系网络,获取广泛而多元的信息支持。而且,作为一个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公共文化场所,图书馆内的互动能突破市场功利主义的束缚,大大减少参与的风险,有助于产生人际信任,并可能发展成长期深入的交往。相关研究表明,城市市民与农民工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和信任已经成为使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生活相整合的关键因素[8]。农民工通过与市民互动,学习城市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参与城市社会生活,逐渐适应城市,融入城市。

2.3.4 培养公民意识,促进社会参与

农民工通过图书馆全面获取有效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各种信息,包括城市社会的法律、规范、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社会舆论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了解政府政情,监督政府行政,保护自身权益,培养自身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社会参与意识,提高维权意识和参政能力,改变农民工群体政治参与不足、利益表达不充分的状况,扩大农民工群体在社会中的政治影响,改善弱势处境,建立身份感、归属感,促进社会融入。

2.4 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是农民工在城市赖以生存的组织,对他们有着最直接、最广泛的影响作用。企业应成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性力量。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不能在损害利益相关方尤其是劳动者利益的基础上获得利润,在其自身取得发展的同时,应使所有与企业相关的各方也取得发展,实现企业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统一[12]。改善农民工的信息状况,促进农民工的信息保障,帮助农民工解决信息问题,应该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首先,企业应当在法律框架下建立和完善与农民工信息保障相关的规章制度,全面推行厂务公开、监督公开、民工参与制度。完善企业内部培训机制,把信息素养教育及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法规权益的培训纳入企业的正常业务培训范畴。设置专职或兼职信息员,建立或与公共图书馆合作建立图书室或图书馆分馆,提供互联网、计算机等信息设施供农民工使用,多渠道增加农民工接触大众媒介的机会。

其次,通过组织的正式传播和人际传播,促进农民工市民化。企业组织为农民工提供了一个组织化的学习场所。现代性的知识、技能、礼仪、规范等通过组织系统的正式传播,帮助农民工逐渐获得适应城市的现代性素质。

2.5 社区的社会融合作用

社区是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也是农民工适应城市文明最重要的城市空间载体。通过社区生活信息的传播交流,影响农民工对人文地理环境和时空知识的了解;通过参与社区生活,让农民工了解社会的种种规范对个体的约束形式;社区为农民工提供广阔的社会化场所和多种社会化服务,提供新的社会角色扮演机会,帮助他们构成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

社区要充分发挥组织、沟通、服务功能,促进社会整合。充分利用社区信息化建设和智慧社区建设的有利契机,整合信息资源,利用社区的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为农民工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社区应设立免费或低价接入互联网的公共服务场所,提供电子政务、劳动就业、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信息服务。设立农民工咨询服务部,开展定点宣传,定期举办各种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宣讲会,接受农民工信息咨询,并通过向农民工咨询来了解农民工的真正需求,建立农民工信息反馈的常态机制。提高农民工社区参与程度,培养其对社区的归属感。

2.6 社会组织的参与、监督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维护农民工信息权益方面的作用。各级工会组织可通过加强立法参与和政策参与,积极提出对策建议,推进有关农民工信息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实现对农民工信息权益的源头维护。近年来,广东省总工会先后参与起草了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厂务公开条例》和《职工权益保障规定》等政策法规[12],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和示范。除政策的制定,各级工会组织还要加强对农民工信息保障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以保证其有效实施。

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让民间组织在农民工信息保障事务中担当推动者与参与者。成立一个全国性的政府主导的旨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非政府组织,借助组织传播渠道,给流动中的农民工以信息保障,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农民工民间组织具有民间性、社会性、公益性、直接性、针对性等属性[13]。可为农民工提供信息权益维护、信息技术培训、信息咨询、信息援助与各类信息交流服务。民间组织更接近农民工,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实际信息需求和信息保障情况,表达他们的信息诉求。可以填补政府供给与农民工需求之间的空白。民间组织的非政府性、去政治性等特征在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方面可以完成政府机构完成效果不好的一些工作,对政府起到积极的补充甚至示范性作用,有效地促进社会整合。结语

要解决市民化进程中农民工的信息保障问题,必须建立一个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全方位的农民工市民化信息保障体系(如图1所示),提高农民工的信息能力,保障农民工的信息权益,改变农民工的信息弱势,为农民工顺利市民化奠定基础,进而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谢卫群.中国发展报告2010:中国已进入“半城市化时期”[OL].[2011-08-03].http://internal.dbw.cn/system/2010/10/10/052760660shtml.[2]孙毅蕾.城市化重点:解决农民工市民化[N].羊城晚报,2010-10-12(A07).[3]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OL].[2012-09-10].http://luxury.ce.cn/html/2012/csdc-0814/85683html.[4]周宏仁.建设一体化的农民工信息服务体系[J].中国信息界,2005(18):11-17.[5]程万高.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5.[6]郑欣.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基于传播社会学的视角[OL].[2011-08-03].http://.[7]柴志明,冯溪屏.社会学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67.[8]李红艳.乡村传播与城乡一体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63,238.[9]邱燕燕.弘扬和培育现代公共图书馆精神[J].图书馆,2006(4):26.[10]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OL].[2012-09-10].http://.[11]布劳.社会生活中的权利与交换[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2]郑功成.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24,506.[13]王竹林.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49.

第二篇:济南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济南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农民工不仅是生产者,还是生活者。当下,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农民工以非农产业就业在城镇生活,但身份仍然是农民,不能同时获得城市居民身份,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中去的问题,而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出路。文章分析了济南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济南,新型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国家不但要给农民工提供就业,还要让他们能在城市里面体面地生活下来,让他们能享受和市民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涉及地域转移、职业转化、身份转变和行为方式文明转型等多重转变的过程,实现向新市民的转变。

1引言

1.1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合理的制度安排下,离农务工经商的农民工突破重重障碍,最终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和现象。从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可以看出,农民工市民化不仅要解决农民工的身份和转移的转换问题,更重要的是使农民工能够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具备市民化的能力,被城市接纳并融入现代城市文明。

1.2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

1.2.1农民工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农民工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在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国的农民工仍然是城市中的“过客”,没有城市市民身份,不能享受城市市民的同等待遇和社会福利。城镇化进程与农民工市民化的脱节,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1.2.2农民工市民化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需要。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城镇化。城镇化既可增加投资,又能拉动消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1.2.3农民工市民化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内在要求。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工)问题。农民工问题不仅关乎扩大内需,更关系到促进就业稳定和改善民生。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实现农业现代化仅由农民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搞农业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需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需要从非农产业就业获取较高收入。因此,要大力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转型。

2济南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

查阅相关资料显示,2014年济南市有150多万农民工和大量城镇外来常住人口,处于“半市民化”状态,这些人口由于没有城市市民身份,享受不到城市市民的同等待遇和社会福利。

2.1制度障碍导致农民工利益得不到保障

社会制度是国家运行的根本保证。对于农民工来说,制度是他们融入城市的一大障碍。第一,户籍制度。我国将户籍分为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长期以来,这种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流动转移,是造成城乡居民待遇巨大差别的体制根源。第二,土地制度。在中国农村,农民有承包地和宅基地。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法律上仅赋予农民使用层面(而非持有层面)的承包经营权,但农地产权主体模糊不清以及产权残缺,征地制度对农地所有权的强行征收,直接破坏了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核心的农地产权制度。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造成了土地流转、土地征用的制度性缺失,严重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第三,教育制度。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到城市生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否顺利上学。在当前情况下,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入学门槛都很高,很多学校要求农民支付高额的择校费,这显然增加了农民工的压力。一些人迫于压力,只好把子女留在农村老家接受教育。

2.2农民工综合素质普遍相对较低

综合素质是衡量农民和市民群体质量的集中体现,农民工的综合素质是取得市民资格的重要条件,农民工能否成功转化为市民,取决于迸城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素质高的农民,进城后容易获得较多的就业机会以取得相对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容易融入市民社会,培育市民观念,承担市民义务,得到市民认同。农民工普通存在的问题是素质偏低,有一些农民,进城后根本找不到工作。因此,提高农民工素质迫在眉睫。

3济南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思路

3.1扫清制度障碍,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利益。首先,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的根本方向应该是将户籍与福利脱钩,剥离附加在户籍上的不公平福利。要将获得城市户籍与放弃农村土地权利脱钩,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允许农民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探索财产转让的多种方式,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另外,要全面放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落户限制,使农民工真正实现城市居民的转变,平等享受城市居民的各项权益和公共服务。其次,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完善后续升学政策。这是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讲话中提到的。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每一位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能够平等的接受教育是农民工家长最大的心愿。只有切实落实了该项政策,农民工入城才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在城安心工作,才能从心理上融入城市生活中。

3.2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竞争激烈。那些没有文凭,没有技能的劳动力越来越难在城市立足。农民工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对他们能否在城市立足并转化为市民就越来越重要。只有当农民工的综合素质提高以后,才会逐步带来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并不断适应市民化的内在要求。政府、企业、学校应积极地多渠道地开展面向农民工的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得进城的农民工在知识和技能上都有提高,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从而在城市享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获得相对稳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欧阳力胜.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2]拾丽莉.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初探[J].现代妇女(下旬),2014(12):201-202.[3]刘战平,刘芳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727-12728.

第三篇: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布局问题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布局问题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我国农村学校数量开始减少,此后减少速度逐渐加快,近一两年减少速度比以往更快。据《华商报》记者最新调查,延安市子长县设8镇5乡,358个行政村。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普九”要求,学校数量不断增加,2002年达321所,其中乡村学校233所。随着新一轮学校布局的调整,2003—2008年间撤并学校119所,学校数减少到221所。2008—2009年一年减少学校160所,137所分散在农村的小学撤并为34所,目前全县只有学校61所,2 575名小学生全部实行寄宿上学。榆林市2008年有中小学2 076所,2009年减少至1 702所。榆林市靖边县镇靖乡1997年有学校13所,2009年只剩4所。

学校布局调整既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次学校布局调整都有特定的目的,城镇化是由非农业布局拉动的,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农村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趋势和标志,建设新农村是农村发展的终极目标。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契合了国家推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城镇化有助于推动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农村教育的转型,反过来,中小学布局的合理调整及农村教育的顺利转型也有助于城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2001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紧接着,2001年3月26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报送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的通知》正式推动了各地布局调整工作的开展。它要求各地既要报送中小学校的总体规划,也要有各对规划实施执行的情况,其中包括:撤并学校间数;教师学生增减人数;学校房舍增减面积;设施设备增添情况;资金投入及来源;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学生及家长对该项工作的认识或意见的反馈。此后全国各地陆续开始了农村小学合并的进程。这一集中整合的表现,关系到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孩子的命运,关系到整个农村的发展农村城镇化不仅有其客观规律,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2001年以来,不少地区撤并了一批条件较差的教学点,妥善安置了一批不合格教师,几种皮质了教学资源,办学的规模效益明显提高。然而,由于一些地方政府还存在方便简单,公式化的倾向,使得这一过程还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学校布局调整的顺利进行和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突出问题

1.家庭无力承担子女教育费用骤增问题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使得农户对孩子上学超出能够承受的教育投资,尤其是边远贫困山区的农民家庭的成本更大。一方面,许多家长考虑到孩子上学路途遥远,不得不让孩子在校寄宿,而寄宿导致农民所承担的教育经费增加。学生到离家很远的学校读书,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等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一方面,孩子在家附近上学,还能帮忙照看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而一旦寄宿,这些原本由孩子做的工作由家长来完成。布局调整不仅使农民经济负担增加,而且他们付出了额外的时间和精力。

2.由于上学路途遥远存在安全隐患,新的辍学问题浮现

布局调整后,学校覆盖的教育区域增加,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家庭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大大增加了,舍得许多农村中小学上学路途遥远,一些农村中小学生往返要步行十几里甚至二三十里。在一项基于中西部6省177个乡镇的调查中,样本学生的平均距离为4.8公里,66.2%的学生上学靠步行,29.6%的家长和27%的学生认为自己上学不方便,尽管导致近几年农村学生辍学的原因有多种,但不可否认,农村边远山区大规模撤点并校,客观造成了部分学生上学难、上学远的问题,甚至导致这些地区辍学率远高于其他地区。

3.学校班级人数增加,教育经费严重短缺,教师工作繁重,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寄宿办校负担加重

布局调整对学生寄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重了家庭和学校的负担。6省区的调查显示,经费不足仍是布局调整后的主要障碍,同事由于缺乏后续配套资金,有些学校有增添了新的债务。并且,教师的专业行和专职行得到了增强,但是教师的工作来那个和工作压力加大。随着学校班级人数增多不仅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沉重负担,同时也加大了教师的心里压力,尤其是寄宿制学校的教师。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分析

1.素

我国人口在尽力了20世纪50、60年代的快速增长之后生育水平在70年代迅速下降,到90年代中后期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低出生、低死亡的阶段,由于国家人口政策的有力干预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工作以及快速的经济发展和急剧的社会变革,在短短50年中,我国经历了西方国家历时百余年才能完成的人口转变。而教育对象是人,人口的变化直接影响学校布局的调整。由于农村生源减少,规模效益下降,在许多地区村办小学已经难以为继,中小学布局调整势在必行。客观因素:人口数量减少是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根本因

2.主观态度:农民对于优质的教育资源的追求是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需要

城市学生择校使城市学校分化为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农村学生择校则是使农村学校几乎濒临关闭。他们不再满足于“能写算”这样低层次目标,开始注重学校的教育质量。择校反映了农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这些农民希望子女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尽力为子女创造好的学习条件。

3.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小城镇建设是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重要推动力

城镇化是由非农业的布局拉动的,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中国城镇化走大城市优先发展的道路还是小城镇优先发展的道路,在学术界存在着不同意见。在国外的城市化进程中,人口集中的过程是:农村-城市-特大城市-小城镇,人口转移所带来的压力主要在大城市解决,大城市不断扩张,然后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一开始就预设了中国城市化的方向:农村-小

城镇-城市-特大城市,这与国家在“十一五”计划中提出的大中城市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是一致的。小城镇是联结城乡的纽带,发展小城镇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的重大战略,有助于农村人口转移和重组,为合理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促进农村教育转型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三、基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现状的反思

1.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新一轮的学校布局调整在不少地区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突出表现在:撤并了一批条件较差的教学点,优化了教师队伍,集中了教育资源,减轻了村社办学的压力。

2.如何解决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

首先,要慎重考虑教学点的撤并问题。以学生为根本,要保证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在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的,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史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病积极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其次,要解决学生的交通安全问题。各地政府应在制定布局调整规划前,充分考虑和深入调研当地的地理情况、受教育人口的分布情况和学校的服务半径,在一些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偏僻又无法解决用校车接送的农村地区,应暂缓集中办学,适当保留一些必要的教学点。再者,配套建设寄宿制学校,并合理的进行教师队伍的调整。各地政府赢充分重视撤点并校后寄宿学校的配套建设与管理,对一些已经合并或计划合并的寄宿制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从最基本的改水、建食堂和澡堂等工作做起,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学生和教师的基本生活。还要根据学校数量的增加对教师队伍需求增加,考察现有教师的基本情况,根据学生的增长趋势和师生比要求,预测师资的需求状况。要做好因学校合并、撤销、改建等出现的生育教职工的合理分流和互补工作。

3.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未来走向

由于有些学校布局调整方案的出台不够谨慎,并且一些小城镇定位发展不准确,导致布局调整出现很多问题。所以,很多学校在调整的过程中更注重与城镇发展相协调,区域教育生态理论以及国外调整前先进行模拟调整的做法应该会成为很好的借鉴。还有,一些小城镇发展迅速,相对成熟的地区,可以按照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余益中,城镇化建设余农村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2,(6):60-62

(2)费孝通,行行重行行【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19-21

(3)石人炳,我国人口变动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人口研究,2003(1):55-60

(4)庞丽娟,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应因地制宜【N】,人民日报,2006-3-16(11)

(5)张洪华,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及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

第四篇: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城镇化是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纵观西方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其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市民化是同步协调进行进行的。随着这些国家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日益扩张,农村劳动力在工业发展中实现了非农就业,在城市扩张中实现了在城市的定居,从而完全实现现了城市社会生活的一体化。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力的转移与市民化是一次性完成的。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却分割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民从农村转移出来,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从而完成职业的转变;第二个阶段是转移出来的劳动者在城市逐步沉淀,而实现其市民化并与城市市民逐步融合。正是因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这种特殊性,农村劳动力一方面不断地从农村转移出来,另一方面又无法获得在一个正常的人口流动社会中所应获得的市民身份,因此就形成了目前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新型城镇化发 展战略的提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转移等政策的出台,为农民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向现 代城市居民全面转移的机遇。本人在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学者的相关论文之后,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进行了综述,呈现此文。关键词: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 导言:

随着中国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民工问题也备受关注,并已经取得了丰富 的研究成果。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已经开始,当 时的政府推行的重工业战略,对农村人口的流动严格控制,这个阶段的研究缺乏对应的统计 数据与统计指标,所以在理论上研究的并不深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改革幵放 的蓬勃发展,农村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农民工成为这个特殊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阶 层,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在此后的一段时期内有关农民工的论文数量有大幅上升,我国学者分别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口学等多个角度对农民工问题进行相关研究。

一、农民工身份定位与市民化内涵的研究

关于农民工的身份定位,李强从社会分层的角度对农民工群体在中国的社会地位、社会功能、生活或生存方式、社会特征以及与其他群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指出中国城市农民工是城市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社会群体,他们在城市里长期居住、生活和工作,但是无论他们自己还是整个社会,并不认为他们是归属于城市的,而是认为他们是归属于农村的社会群体,这使得他们成为城市中的“边缘人”,在生活方式上也成为城市里的一个特殊的亚文化群体。谢建设则进一步明确农民工“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正在向产业工人阶层转化,己经具备了产业工人阶层的基本特征。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郑杭生指出,“农民市民化”体现为农民在转变身份和职业过程中,逐渐拓展出的潜在能力,通过学习在获取市民户籍的基础上,如何适应城市生活并融入其中具备市民素养的过程。

二、农民工市民化现状研究

农民工市民化是党的十八大关于“三农”问题中备受瞩目的重要内容。就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而言,学术界观点不一,最具代表性的的观点有如下三个:一是王春光阐述的农民工城市化的过渡状态;该观点是经过了大量的调研、考察和分析得出的,而城市化的不完全是当今我国社会农民工“半城市化”转移的具体表现和没有完全取得市民资格的现实状况。二是陈丰提倡的“虚城市化“农民工社会化状态。陈丰指出,农民工开始认识城市逐步向城市迈进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此展开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征程。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差异,农民工进城务工只是成为暂时性的城市市民,他们的身份是不稳定的,是“虚城市化”。所谓“虚城市化”现象,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努力向城市市民转化,却未能得到户籍制度、社会保障性政策的支持和保护,被真正的城市市民所排挤,导致其无法改变自身农民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成为游离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特殊群体。具体表现为:职业性质与身份不相符合、自身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子女接受教育困难、就业与生活不平等、不被认同和接受。三是刘传江提出的“市民化是农民市民化的第二阶段。”刘传江认为,中国的农民工市民化之所以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更多的是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以及第三产业的兴起,都极大地放松了人口流动的政策性规定,由于正处于年代和体制的转型及改革时期,农民工的转移也呈现出扭曲的“中国路径”,即出现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农民工转化;第二阶段是城市农民工向产业工人以及城市市民的身份变化,目前仍处于艰难转型阶段。

三、农民工市民化障碍的研究

在未来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中,要想真正的促进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市民化,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障碍问题势在必行。邓鸿励、崔传义在对无锡市进行实地调研时发现,农民工作为城镇居民的权利存在缺失。农民工在城市中基本无法享受到参政权、社会保障权、子女受教育权等诸多市民所享有的权利。希望政府能及时转变观念,确认农民工的新市民身份;发挥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原则,提供农民工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以实现农民工的真正市民化转移。钱正武指出,农民工作为劳动者的权利存在缺失。由于进城务工遭到歧视,在劳动安全、社会保障以及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都处于尴尬境地,导致其合法权益收到损害,心里严重受到打击,难与城市政府和市民之间很好的互动和沟通。因而,正确的引导农民工的城市化转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改变政府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性政策,进一步规范、完善市民化相关规定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程亮、郭剑雄指出,推进新型的城镇化改革,户籍制度是龙头。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如今,城乡二元制度已经严重的制约和阻碍现时中国经济的转型。因而,要继续推动经济体制的改革、积极转变政府的观念和职能,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限制,为农民工创造一个更好的市民化条件是对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一个重大突破。在教育、医保、养老问题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郑月琴从两个方面探讨了阻碍农民工转移市民化的因素,认为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文化适应的滞后主要受制于传统农业经济的生产方式所造就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冲突。二是人际交往意识的差异。建议给予农民工文化向导,使农民工向市民转化过程中,能加快其文化适应,构建其和谐发展的路径。

五、农民工市民化途径的研究

刘小年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农民工进行深度访谈,发现职业发展决定了案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进度。农民工市民化在现实中陷入了双重困境:一方面,出于政策绩效的考核,城市只吸纳了农民工队伍极少数优势者,而在现实中将大多数农民工排斥在城市化进程之外,延缓了农民工市民化。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大都从本地利益考虑,制定了与中央政策意图相背离的的土政策,虚化了政府的社会责任。因此不能走激进的城市化与市民化之路,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选择上,应该以一种渐进的模式,从提高农民工素质与市民化能力出发,根据农民工生存现状,选择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结语:

目前学者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现状、特征、存在的主要障碍及这些问题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围绕二元户籍制度的障碍,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乡区别的城乡土地制度、劳动力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进行探讨,探索推进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新制度新途径。从研究视角上看,是多学科、多角度的,可以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不仅体现了对于农民、农民外出务工群体的深切关注,也为深化工业化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虽然很多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但是我认为总体研究也依然存在着不足:(1)将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置于城镇化进程发展中进行研究的不多。现有研究对于农民工很多问题虽然能从宏观的结构视角或微观的个体行为视角进行深入的描述,但却对这些问题的内在逻辑联系研究不够。

(2)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管理措施、实施对策和政策建议的应用性不强。针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不同方面,研究者基本都提出了措施、对策与建议,往往是原则的、抽象的概念多,具体的政策、措施、办法偏少。制定的解决方案还比较粗糖,系统性和实践性不强。参考文献: [1]谢建社.新产业工人阶层一转型中的农民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0.[2]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5(8).[4]刘小年.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研究一主体的视角[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21.[5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J].理论月刊,2006(10).[6]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5).[7]邓鸿励,崔传义.建设农民工与市民和谐发展的城市[N].农民日报,2006-04-22.[8]钱正武.农民工市民化与政府职责[J].理论与改革,2005,(2).[9]程亮,郭剑雄.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探微[J].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 [10]陈丰.从“虚城市化”到市民化:农民工城市化的现实路径[J].社会科学,2007(02);

第五篇:中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中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摘要: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民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农民工市民化也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文阐述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概念及其现实意义,通过分析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难题,从而提出了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现实意义、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

城市化为我国农村和城市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冲击了部分群体的生活,城市务工的农民就是其中之一。随着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市民化这一社会事件悄然而生。农民工市民化是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必然出现的一个过程。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概念

对于农民工一次含义的阐述,2006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规定,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特殊概念。可见,农民工是工作、生活在城市,但没有城市户口和身份的特殊人群。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公共政策的创新与实施,农民工必将融入城市社会,真正成为城市的工人阶级,与城市居民享有同样的待遇。市民化是一个社会学术语,部分学者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借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使传统农民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市民转化,实现城市文明的社会转变过程;也有学者认为,市民化是指作为一种职业的农民和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农民在向市民转变进程中,发展出相应的能力,学习并获得市民的基本资格、适应城市并具备一个城市市民基本素质的过程。

二、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意义

1、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现实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农民工。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村劳动力已成为城市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他们的付出不成正比的是他们的工资要远远低于城镇居民。他们的医疗、社保等问题仍被排斥在城市之外。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仍然很严峻。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面对这些困难,只有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提高农民工知识文化水平以及技能水平,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享有城镇居民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现实困境。

2、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扩大消费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际市场风险的加剧,各国外贸出口的难度加大,我国也相应的转变政策。国民经济的增长由原来的投资、出口转变为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其中消费的重要对象就是农村的消费。然而,由于进程打工的农民,他们主要的目的是增加收入,他们在城市从事的又是工资水平较低的工作。即使是 1

这样的工作却仍然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最重要的是他们不享有城镇居民的教育、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这就决定了他们往往会吝于消费。他们每天只会进行必要的支出,消费水平低下。据2010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研究显示,2007年农民工消费的倾向仅为35.91%,比同期城镇居民消费倾向要低40多个百分点。如果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增加他们的收入,解决他们的养老等一系列社会保障问题,那么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工也会相应的增加消费投入。又由于教育、医疗等后顾之忧的解决,会进一步增强他们消费的倾向,逐步接近并达到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因此说,城镇化将成为内需增长的强劲动力。

3、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和社会生产力不断由农村向城镇聚集,带动城镇社会分工不断深化,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创造出大量非农就业岗位。这将吸引劳动力从边际生产率很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部门,减少部门之间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差别,从而逐渐缩小乃至消除城乡收入差距。目前,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尚未破除,农民工不能与城镇职工平等享受劳动权益保护和公共服务,其工资增长和地位提升还面临制度性障碍。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使农民工享有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工资待遇、劳动权益,并且有机会通过教育、培训、升迁等途径向社会上层流动,依靠职业、社会地位的改变带动收入增长。

4、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推动农业农村发展

农村劳动力不完全转移将使农业处于兼业化经营状态,对农业生产会产生消极影响。在中国部分地区,随着农户非农活动增多,农地利用呈现粗放经营的趋势,耕地利用水平不断降低。因此,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并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和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耕地资源就可以向专业农户集中,从而改变农地经营细碎化的状况,提高农业的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农民向城镇集中还能避免村庄过度膨胀,有助于集约利用城镇公共基础设施,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难题

1、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及由户籍制度衍生的其他制度的阻碍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的以户籍管理制度为标志的城乡分割制度,这是农民流动的最大的制度成本和城市化适应的最大障碍。户籍制核心一是属地管理.二是身份管理。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在不断地放宽,但对身份管理没有改变。农民有了进城就业的权利,但农民不能在城市生根,由户籍制衍生的其它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如教育制度、保障制度、医疗制度等形成了农民工融人城市社会的制度性障碍。这种制度性障碍在农民工身上就表现为现实身份与制度身份的错位。可以说,实际上农民工通过自身的努力,他们已经由农民转变为工人,由从事纯体力的劳动到从事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劳动。即农民工实际上已经扮演了城市人的角色。角色是指社会规定的用以表现社会地位的模式化行为,角色是身份的具体体现,是社会地位的外显形式。通常的情况下,角色转换与身份的转换具有一致性,但这一过程在农民工身上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角色与身份相分离的情况。从扮演角色的角度讲,农民工已经成为工人,但就身份而言,他们仍然未被现行户籍制度认可,仍然未被城市居民所认同。造成农民工现实身份与制度身份

转换的2、社会排斥加大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难度

农民工进入城镇后在很多方面会与城市原住居民产生竞争关系,城镇既得利益集团可能通过各种形式施加压力,反对给予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农民工很容易被边缘化。此外,由于生活习惯、文化差异、利益冲突等方面的原因,城市原住居民还对农民工存在多方面排斥,导致他们难以真正融入城市。政治排斥方面,农民工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公民权利,经常被排斥在政治参与活动之外,处于政治体制的边缘,利益诉求渠道不通畅。居住模式方面,农民工主要居住在用人单位提供的宿舍或工棚、城乡结合部的乡村和在乡村的自建聚居区,与城市原住居民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导致老市民与农民工之间的隔离。社会支持方面,农民工的社交网络仍然没有突破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传统网络边界,社会支持网络缺乏,推动农民工与城市原住居民之间的社会融合难度很大。

3、文化与素质的差异,使他们很难融入市民社会。

社会群体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农民工和市民虽然长期生活在一个城市里,但他们有着各自的文化体系。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使他们产生一定的隔阂。这种隔阂有进一步引起了相互间的不信任。本地人不信任外来人,他们认为是这些农民工带来了社会的不稳定导致了城市环境的恶化。外地人对本地人也抱有一定的成见。他们觉得城里人没有人情味,觉得他们不好接触,总是高高在上。不像农村人热情好客,表里如一。这些都造成进城农民很难融入市民文化之中。加之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群体的歧视,使他们对城市居民更加敬而远之。要想推进市民化进程,就要不断加速农民与市民文化的融合。改变对农民工的偏见,给他们一个热情的欢迎,使农民能够有尊严的在城市中工作生活。市民化推进的另一个障碍就是素质上的差异。由于素质不高,他们只得从事工资低、环境差的工作,这样严重限制了他们的发展。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社会对劳动力的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途径

1、改革现行户籍制度。

户集制度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根本性障碍。我国的二元体制是以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与之息息相关的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加深了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距离,如果不加以改革会危及广大农民工的权益,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势在必行,户籍制度改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必须全面破除二元户籍管理的制度壁垒,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户别”不再区分农业、非农业,建立全国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只有改革现行户籍制度,降低准入门槛,才能真正实现农民工身份与职业的双重转变,使更多的农民转为市民。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方面,一是要加强对城市用人单位的监管,改革农民工劳动合同制度,保证农民工的参保率。要以养老保障为重点,全面推动农民工的社会

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建立适合农民工收人水平、就业特点的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如缴费费率低,覆盖面广,养老金待遇水平总体低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而高于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农民工个人终身保险账号,形成全国统一的信息化网络,政府投入按人头定额补助,计人农民工养老账户;在管理和运作方面,既要适应农民工全国流动,又要方便企业和农民工办理参保缴费手续。二是鼓励农民工中断工作期间封存养老保险账户,简化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实行全国统筹,打破地区间的隔离。为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接续创造必要的客观条件,促使农民工达到缴费年限,避免退保现象的发生。

3、实现教育权利公平

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条件。因此,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举措。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政府应该出台并贯彻相关政策,加强流人地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的容纳能力,消除因户籍问题引起的入学歧视。同时,也应鼓励和支持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与政策扶持,满足农民工子女的多层次就学需求。另外,解决学籍问题,逐步允许在居住地办理学籍,建立全国统一的学籍管理系统。最后,要从社会文化、校园文化等多个方面切人,减少直至消除农民工子女在入学资格与入学过程中的各类歧视。

4、推动城市“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

一直以来,我国城市住房较为紧张,兴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是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重要举措。农民工作为城市低收人群体的构成部分,向流动性强、暂居城市的农民工提供大量的廉租房,允许新生代农民工购买经济适用房,鼓励收入较高的农民工在所在城市购买商品房。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利于对新生代农民工实施有效的管理,而且大大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城市的可能性,对农民工的市民化将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5、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首先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改革,由重视学历教育转到以培训服务应用为主的教育上来,增加职业技能教育的内容,以使劳动力各有所得,各取所需。其次,大力发展农村劳动力的继续教育,提高已有职教中心的利用率,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的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转岗培训,同时有效利用远程网络教育,学习国内外先进科技知识,从而增强农民进城务工的技能。另外,要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的培训。由政府公共财政提供支持以减少农民工的投入成本。各级政府应把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农民工培训的计划,并编制好相关预算;城市的职教、成教机构应实行灵活多样的办学理念,把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企事业单位应该把农民工技能培训纳入培训范围,与市民同等对待,统筹安排。

6、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要加大农民工对城市发展作出贡献的宣传力度,营造他们融入城市社会发展大趋势的社会氛围;要进行社会平等观念的宣传教育,一方面引导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相互沟通、消除隔阂、和谐共处;另一方面引导市民调整心态,积极主动地与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社会交往和人际互动,从而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和

归宿感。

农民工市民化不仅符合我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建设要求,而且对于农民工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促进作用。目前,虽然农民工市民化困难重重,但这个趋势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城市化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迈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总之,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农民工问题是一个绕不开的坎,而农民工的市民化又是一个必然趋势。因此,只有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和处理好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才能实现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传江、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

2.蔡禾等.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2009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刘应君.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30期

4.高君.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06期

5.黄锟.城乡二元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理论分析.《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22期

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刘世锦、陈昌盛、许召元、崔小勇.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10年第6期

下载市民化进程中的农民工信息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民化进程中的农民工信息保障体系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摘要: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提高了管理水平,促进了档案管理工作向着服务型和科学化的方向转变,就是在管理内容中也做出了真实与客观性的保障。......

    关于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研究综述

    关于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成为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焦点。本文从农民工市民化内涵、市民化成本、成本测算及成......

    农民市民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

    农民市民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 [摘 要]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发展提高农民市民化意愿、满足农民市民化诉求。农民市民化是农民扩展自由、拓展选择集以提......

    基于农民工市民化的金融服务研究

    基于农民工市民化的金融服务研究 【摘要】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面临着金融机构服务网点不足、金融服务品种单一和金融服务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金融服务必须健......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摘要: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全国每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总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他们是生活在城......

    十二五怎样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研究论文[全文5篇]

    “十二五”时期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在于综合考虑资源分配的可能性、农民工进城定居的需要,使农民工获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这可以大大降低农民工在城市定居的制度本钱......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微观决策机制研究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微观决策机制研究 摘 要:借鉴成本收益理论,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和经济理性的微观视角,构建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微观决策机制理论模型,并根据在重庆......

    长沟镇“促进小城镇发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调研报告

    长沟镇“促进小城镇发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调研报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是推进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