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沟镇“促进小城镇发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5 15:5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沟镇“促进小城镇发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沟镇“促进小城镇发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调研报告》。

第一篇:长沟镇“促进小城镇发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调研报告

长沟镇“促进小城镇发展,加快农民工市民

化进程”调研报告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是推进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的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按照县委要求,现就长沟镇小城镇建设和农民工状况等要求,做出如下汇报。

一、小城镇建设

近几年来,长沟镇十分重视小城镇建设,通过科学规划、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措施,努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增强小城镇内涵,提高小城镇品位,塑造小城镇特色,加快了构筑农村新型城镇体系步伐。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了小城镇建设工作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调整长沟镇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为搞好小城镇建设,镇委、镇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构筑起长沟镇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框架,把小城镇建设纳入了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了对小城镇建设的组织领导。

(二)注重编制规划,促进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是建设小城镇、经营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的重要基础。长沟镇总体规划是在1996年完成的,现已不适应当前迅猛发展的需求,2009年10月,长沟镇邀请了合肥规划设计院对原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初稿已经完成,现在进行征求意见,计划9月底完成定稿。保证了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使小城镇规划建设日趋规范。

(三)制定政策,促进了小城镇建设上规模。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长沟镇结合实际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二、三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加快了小城镇的开发建设。现在长沟镇区面积为1.5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7000人,自来水覆盖率为75%,用户使用自来水达50%左右。随着创业街和育才大街的购房户的入住,镇区常住人口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四)强化管理,营造了小城镇发展的良好环境。在制定优惠政策的同时,小城镇的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镇容镇貌发生的天天翻地覆的变化,形成了5纵5横的骨架格局。为方便群众,镇区的主要街道都安装了路灯,丰富了的居民夜生活。长沟镇鹿鸣环卫公司的成立,彻底解决了垃圾乱堆乱倒问题,清洁了镇区环境。

(五)打造加压,落实了鎮区重点工程建设

近几年来,长沟镇区完成的重点工程有:

1、长北商贸城。占地3.8亩,共建有46套住房,总面积5600平方米。

2、创业路已建成商住楼125套,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投资2600万元,占地40.5亩。

3、育才路拟建17000平方米,已建成8500平方米。总投资2700万元,占地41亩。

4、汴河大街正在挂牌阶段。

5、农村清洁工程项目的垃圾中转站正在征地备建中。

二、农民工状况。

长沟镇共有10个行政村,136个自然庄,10032户,人口4.7万人,面积22万平方公里。全镇劳动力达2.5万人,常年流动农民工总数达15000人以上。其基本状况为:

(一)用工情况

从走访收集的资料看,我地农民工的工种多种多样,但主要从事技术含量较低、苦、脏、累、险的重体力劳动,从事工业生产8%,建筑业的约占45%,服装鞋帽业25%,餐饮服务业5%,交通运输业2%,其它行业8%。

(二)结构特点

1、外出务工人员中,年龄最低16岁,最大56岁,多以青壮年为主,平均年龄为35.6岁。其中,男146人,占总数的73%;女54人,占总数的27%。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2、从文化程度上看,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占85%。

4、从事工种上看,文化低的农民工多从事室外体力劳动;文化高的农民工多从事服务等室内行业。

(三)收入分配及社会保障情况

调查表明,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为950元/月,基本能按时、足额拿到工资。平均日工作时间在12小时左右,签定劳动合同的有21人,签定劳动合同率为10.5%。但签定的劳动合同中还存在约定条款不规范、不平等、内容不具体的问题,部份农民工没有与雇主签订平等的劳动合同的意识。参加保险的人数更低,仅为5人。原因为工作不固定,随意性大,短工、临时工较多。

三、乡镇财政基本情况

2009年全镇GDP8.6亿元,人均纯收入4250元,财政收入231.9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36.2万元(一般公共服务278.2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4.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55.7万元,医疗卫生47.4万元,农村水事务50万元)。

支出结构中,工资性支出106.5万元,公务费支出110.02万元,个人家庭支出122.24万元,支出预算230.3万元,完成预算189.4%,比2008年332.5万元增支103.7万元。预算支出58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出让金100万元,征地及拆迁补偿支出480万元)。

2009年财政“一卡发”打卡总项目28项,金额达1135万元。村级转移支付收入75.4万元,支出65.9万元,其中:工资性支出27.6万元,运转支出37.2万元。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7个村申报项目20个,批复20个,工程预算858115元,上缴配套资金381005元,已完成项目7个,在建项目4个,完工项目报帐337220元,2010年新报项目11个,工程预算1085680元。

四、土地利用

小城镇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72.2公顷,增加至83.5公顷,农村非农建设用地面积为10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1%,通过土地整理,有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土地的质量,新增耕地面积100公顷,年度建设用地指标由市政府控制使用。

五、落户定居及户籍管理情况

2009年长沟镇农民工因购房居住在小城镇落户的共8人。

二、几点建议

1、加快招商引资和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小城镇商贸繁荣,推进小城镇建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使农村居住人口流向小城镇。同时还要发展高效农业,释放农村劳动力人口,把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2、依托工业园区建设,提升小城镇文化品味

长沟工业园区建设将会给长沟的发展带来的大好机遇。随着工业园区入驻企业的增加和员工的增多,必将带动商贸、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会给小集镇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长沟的集镇建设将会以园区建设为依托,长沟的园区建设也将会以集镇发展为钮带,促进农民工的思想和意识转移,使其融入到农民工市民化的行列中来,从而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第二篇:农民工市民化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抓手

农民工市民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抓手

金三林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在新形势下,推进以农民工市民化为主体的人口城镇化进程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抓手。

一、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内需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目前,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接近1.5亿人,大部分在城镇就业。未来20年我国还将有4亿左右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加上现有的农民工,会有上亿个家庭在城市居住。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让农民工在城市有稳定住所,实现稳定生活,满足这些人的消费、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将创造巨大的内需。据研究,如果每年有1000万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实现市民化,完整享受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将使我国经济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

农民工市民化将有力推动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人口的集聚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是提高我国服务业比重的重要手段。我国从第五次人口普查开始,将进城就业、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主体是农民工)计入城镇人口。按照这一口径计算,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46.6%,在我国统计为6.2亿的城镇人口中,有1.23亿是农业户籍人口,占到了城镇人口的20%。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主要来源于农民工进城。如果赋予这些进城农民工以真正的市民待遇,释放其消费潜力,必将大大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

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目前,农民工已经达到我国工人总数的2/3以上,占据了我国建筑业劳动力的 90%,煤矿采掘业的80%,纺织服装业的60%,以及城市一般服务业的50%,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其中的大部分农民工在城镇安居乐业,将大大提高农民工自身及其子女的教育水平、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促进全社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二、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客观条件已基本成熟

随着经济大发展和社会大开放,农民工流动的稳定性不断增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客观条件已基本成熟。

农民工流动“家庭化”和居住的稳定性趋势明显。随着时代的发展,赚钱不再是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的唯一目的,在获取更多经济收入的同时,农民工开始并日益注重家庭成员的团聚、子女的教育以及家庭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农民工群体正在发生重要的结构性变化,从以前男劳动力外出“独闯”逐渐演变成现在夫妻二人同时外出务工以及携子女外出流动的形式,农民工家庭化的趋势明显。举家外出、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环境的农民工已经占到一定比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2009年外出农民工中,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万人,占全部外出就业农民工(14533万人)的20.4%。据浙江省的统计数据显示,农民工中居住在出租房屋和单位内部宿舍的比例逐年增加,并且已经占到农民工总数的86.37%。

农民工在流入地居住趋于长期化。人口流动已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以在原籍务农为主、农闲时节外出务工的季节性流动,转变为以外出务工为主、以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全年性、多年性流动,乃至在流入地长期居住。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稳定居住的持续时间逐年增加,返回户籍地老家的次数减少,融入现居住地的趋势比较明显。相关调查表明,农民工在城市沉淀的程度和长期居留倾向增加,正在由“侯鸟式”流动向迁徙式流动转变。农民工的“移民”倾向渐趋明显,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事实“移民”。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强烈。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调查数据,目前,第一代农民工子女、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满16周岁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超过1亿人,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力量。新生代农民工尽管在户籍上还是归属于农民,但是他们中的多数人实际上从离开学校后就进城务工了,很少参加农业劳动,不具有农业生产的基本经验和技能,对土地的情结弱化,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已日趋城市化。而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技能较高,市民化能力和意愿都非常强烈。

三、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需要加快深层次的改革

目前,大多数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和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工市民化还存在着很多的制度障碍。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需要在就业促进、权益保护、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的制度设计,重点是住房和户籍制度,并提高城镇对农民工定居的承载能力。

1、完善农民工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居住保障

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对于在城市稳定就业一定年限、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农民工,在保障性住房上应给予市民待遇,比照城市居民收入标准,提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鼓励各地比照廉租房政策,在农民工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城中村改造、城乡结合部建设相对集中的农民工公寓,以及其他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经济租用房。逐步建立“农民工经济租用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

建立多层次的农民工住房供应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市场的调节功能,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建设适合农民工租赁的社会化公寓,培育小户型房屋租赁市场。允许各地探索由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农村建设用地建立农民工公寓。取消农民工在务工地购房的政策限制,鼓励农民工在家乡城镇购房。逐步建立起“以低端市场租赁房为重点,以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为补充”的农民工住房供应体系

完善农民工住房支持政策。扩大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包括在城市中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群体。应适应农民工的意愿,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形式,逐步建立适宜的农民工住房补贴制度。建立农民工城市公共住房专项资金,使农民工住房保障资金来源制度化、规范化。完善土地供应制度,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都要为农民工住房预留空间。逐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补贴制度、财税支持制度、金融服务制度、土地供应制度、规划保障制度相互补充”的农民工住房政策体系。

2、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破除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障碍

顺应农民工市民化的要求,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提高长期在城市就业和居住农民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大城市要积极稳妥地解决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户籍问题,对农民工中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高级技工、技师以及其他有突出贡献者,应优先准予落户。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

条件的政策,实行以具有稳定就业或生活来源、固定住所(包括租房)和居住期限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移准入制,鼓励农民工就地市民化。出台专项政策,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加强社会管理配套制度改革,进一步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不公平福利制度,为落户农民提供均等的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建立城乡社保的续接制度。将落户农民工统一纳入本地各项社会管理,使落户农民工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

3、加快城镇化进程,增强城镇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

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加强区域发展规划对城镇空间布局的合理引导,形成小城镇和各类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推进都市圈、城市群整体发展。

进一步突出县域作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主体地位,把发展小城镇与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抓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加大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投入力度,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安排土地利用计划要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下放管理权限,探索发展镇级市。

第三篇: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调研报告

董友超

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规划滞后。我县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是由1999年开始的,到2008年已完成了5个乡镇的修编,虽然有了规划,都没有详规。规划超期的有17个乡镇。按照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目标要求,我们的规划明显滞后,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道路欠帐太多。除大虎山镇较好以外,其它三个老镇主路是黑色路面,其它通向居民住宅街巷路都是沙石路、土路。以新立屯镇为例,只有一条通往镇上的路,暨胡新线是柏油路,其它所有的大街小巷的路都已破损不堪,雨天处处积水,晴天道道车辙,严重影响了行人和车辆通行。

排水存在死角。四个老镇基本上都是靠土沟自然排水。仅有少量的明渠排水,也都坍塌淤堵,到雨季经常出现溢水现象。八道壕镇,雨量超过40毫米,主路两边积水超过50毫米,雨水进屋。大虎山有的开发楼,靠沉井排水,由于楼基高,雨季雨量超过30毫米,附近居民住宅屋里就进水。

供水、供热问题凸显。自来水管网急需改造。新立屯镇自来水管网使用30年已经严重老化,有7000多延长米的老化管网急需更新改造,镇区周边村屯自来水网底铺设工程也迫在眉睫。八道壕镇供水系统形成于1980年,管网也早已老化,造成供水不足,只能早、中、晚3个时间段保证3个小时的供水。供热虽然有了大小不同的供热站,但覆盖面不全,新立屯镇仍有很大一部分楼房还在沿用以前陈旧的取暖模式。室内达不到温度,住户与供热矛盾突出。大虎山镇有供热面积87万平方米,取暖期室内平均温度只有10度左右,曾一度造成用户上访。

美化、绿化、亮化远远不够。先进小城镇的绿化率达到了50%以上,而我们小城镇的绿化率还不到16%。路两旁栽的树特别少,有的镇上千米的一条街看不到一棵树。安装的路灯只限于主要节日亮几天,有的还没有独立的灯柱,安装在高压电线杆上。路两边的大部分空间被个体商户摆摊占去。中心镇没有一处公益活动广场。

卫生环境差。主要街道大部分没有垃圾箱,垃圾到处可见。县级财政拨款少,每年8万元(新立屯环卫所职工18人,八道壕23人,大虎山53人)清运垃圾还是原始的拖拉机、铁锹。没有固定的垃圾掩埋场,临时就地填坑,大风一吹,遍地都是塑料等垃圾。市场建设水平低。全县有39个市场,其中全封闭式1个,(黑山城内综合市场),半封闭式5个(大虎山、新立屯、八道壕、无梁殿、励家),其余的都是露天市场,任意摆摊,秩序混乱。有关部门对市场管理力度不够,存在无序竞争,降低收费标准等现象。

房地产开发缓慢。据统计,2000年至2008年黑山共开发建设楼房270栋,面积427.51万平方米。2006年到2008三年间,共开发面积为282.13万平方米,其中黑山镇267.021万平方米,大虎山镇13.550万平方米,八道壕镇10855平方米,新立屯镇4735平方米。今年除大虎山镇开发了5万平方米外,新立屯、八道壕均没有开发。

小城镇特色不明显。特色农业经营规模小,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科技支撑力不强。工业项目少,名牌产品不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二三产业发展不快,专业产业化优势不明显。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建设缓慢,景观风格等特点没有显现。

二、主要原因

一是对小城镇建设缺乏高度认识,重视不够,抓的不力。

二是受财力所限,县级、镇级投入小城镇建设资金很少,争取上级小城镇建设的资金不到位。

三是缺乏改革意识,市场运作、多元化投资渠道还没有建立起来。四是政府对房地产开发的有关税费政策没有放开。

三、几点建议

1、科学调整小城镇规划布局

规划是发展的先决条件,没有一个好的规划,就不可能实现快速的发展。我县已由中国城市建筑研究院完成了总体规划修编,要在总体规划的柜架内修编完成小城镇规划。调整行政区划,撤乡并镇,撤点并村,实行合理的区域空间调整,集中资金与力量扶持中心镇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培植新的增长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制定主导产业定位、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发展、农民新村、人文、生态环境等详规。规划要创新理念,以县域和重点镇为基础,功能互补,规模等级结构合理,空间布局有序,通过规划促进城镇用地相对集中,公益设施相对完善,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形成各具特色、优

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镇建设新格局。要依照“经济与生态并重,自然与人文交汇,商贸与休闲娱乐一体”的规划原则,将功能区划,使小城镇发展优势得以体现。

加强规划建设领导,把小城镇建设纳入领导班子目标管理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到换人不换目标,按照规划积极稳妥推进小城镇建设。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是资金。要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筹资功能,推进小城镇土地资源经营和基础设施市场化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可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吸引、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个人以及外商以多种形式参与小城镇建设。允许单位和个人投资经营供、排水、道路、桥涵等基础设施及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逐步走上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小城镇的轨道。

创新信贷方式。研究建立地方政府、采用和中小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信用担保机构。借贷城市建设开发模式,拿基础设施建设作抵押,向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发挥国家商业化投资,对小城镇建设发挥的拉动作用,使企业性投资主体、商业性投资方式更有基础。

争取上级资金,认真解读国家有关政策,抓住国家拉动内需,向小城镇建设投放资金的机遇,制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详规,做好可研报告,建好项目储备库,争取省、国家发改委的立项支持,申请亚行贷款,争取财政贴息贷款,取得对教育、文化、公益事业的投资,加快小城镇水、电、路、气、邮电等建设。

更新改造供热、供水管线,政府应出台《黑山县供热管理办法》,加大监管力度。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同城镇居民供水工程结合起来,一同设计改造,解决群众吃水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治理脏、乱、差,加大对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力度,修改完善《黑山县物业管理办法》,垃圾要有处理场,路两边要增设垃圾箱,环境卫生要实行门前三包。健全环卫队伍,县级财政要增加对环卫的投资力度,尽快改变卫生环境。搞好绿化、美化、亮化建设,提高小城镇绿化率,中心镇要建设一个标准的群众性公益活动广场。在治理环境的同时,坚决制止乱批乱建。

应从全县角度统筹考虑,将我县已形成的杂粮、建材、水果、蔬菜、小食品、鲜蛋、生猪、牲畜交易八大市场,进行资源整合,共同建设区域市场。利用招商引资来建设市场,完善功能,促进农民和投资商到小城镇从事农副产品经营和商品交流。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城市中许多中小型建筑企业的开发商到县级的中心镇来搞建设,要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招商引资,搞好小城镇房地产开发,推动居民棚户区改造。

3、发挥优势,建设特色小城镇

充分发挥各乡镇的产业优势,抓住并放大其特色,通过产业集聚实现产业集群。建设农业特色型小城镇;工业资源主导型小城镇;商贸物流中心型小城镇;人文、生态、旅游型小城镇。

确立发展重点,在形成棚菜、养殖、花生三大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包装项目,打造花生、肉牛、禽蛋、棚桃、西瓜、两梨、杂粮等品牌。组建农产品商贸有限服务公司,在农业部互联网上宣传、推荐、销售黑山农业特色产品,提高附加值。搞好品种改良,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着力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和精深加工能力,形成农产品加工业体系,建设农业特色型小城镇。

把农副产品深加工、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黑山镇有规模企业20家,镇安满族乡16家,八道壕有大小企业46家,规模企业16家,工业基础好,又由矿产资源,应建立工业资源主导型小城镇。

大虎山镇市场历史悠久,比较繁荣。新立屯镇地处辽西走廊东口,位于黑山、阜新、彰武、新民四市县结合部,铁路交通发达,过去有北部明珠之称。自清乾隆年间建镇立集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以商贸业著称,应加快建立发展商贸物流中心型小城镇。鉴于新立屯背靠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回族、满族多的特点,还可建立蒙、满、回、维一条街,把服装、玛瑙、饮食等行业做大做强。

充分挖掘县内自然、人文等各类旅游资源,合理规划、统筹开发。南湖公园,是省内面积最大的县级公园,也是人们休闲的好场所,应加强维修和保护。发展以黑山阻击战纪念馆为核心的红色旅游。恢复姜屯莲花湖,到太极宗师张三丰的故居,是我们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到龙湾水库、蛇盘山,观赏风力发电,恢复绕阳河湿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旅游。

推广以秸杆气化、沼气、太阳能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能源综合开发建设,建连户大型沼气池和秸杆气化集中供热,推广生态养猪,环保养猪,治理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化利用,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和良好地创业环境。

4、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按属地和职业划分户口类别,以身份证为合法证件的自由迁移和

登记的有效政策。农民在任何一个小城镇,只要有固定场所,有比较稳定职业,有生活来源,就允许落户,落户城镇后,可根据本人的意愿,保留其原有的土地经营权,也允许依法有偿转让。并且要在子女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均享受原有城镇居民的同等权利。

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小城镇建设中的工业园区,市场、房地产开发、建农民新居等,都需要土地。要开发整合现有闲置的工厂、学校、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废墟地等土地资源,集中连片,耕地可以货币化,土地可以入股,合作经营。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直接进入工业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土地划拨土地一级市场直接进入二级市场,实现流转和经营,实现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使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以流转方式同国有土地一样,可以按同等条件进行出租、出让、转让,转租和低押。

实行农民宅基地置换。以县为单位,统一掌握使用部分农民住宅地指标,允许入镇农民原有的宅基地按一定折算标准置换城镇住宅用地。迁入小城镇后,农民原有的宅基地统一组织整理复耕,实行占补平衡。新民市在建设新农村中就采用了这个办法,加大村屯改造力度,整合土地资源,预留发展空间,使有的村集体搬迁,全市村屯改造可腾出30万亩土地,用于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建农民新居等建设。

调整税费政策。房地产开发中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基础设施配套费等所有税费,都应留给开发的乡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变面貌。免除农民入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费、落户费等费用,入镇农民除了依法纳税外,不得向他们收取以外费用,使他们轻装上阵,安居乐业。

(本文作者为县政协经科办主任

第四篇:关于促进辽宁省金融业加快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促进辽宁省金融业加快发展的调研报告 徐岩 林乃忠 杨扬 王永刚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大力发展金融业,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保持辽宁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健康态势、加快推进辽宁全面振兴进程至关重要。近期,我们就深化金融改革、促进辽宁省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近年来,辽宁省金融业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十六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和金融系统积极配合、密切协作,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全省金融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老工业基地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金融业迅速发展壮大,主要金融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2006年末,全省共有金融机构9230家,比2002年增加1428家,居全国第4位;金融机构资产32723亿元,比2002年增加了14181亿元,居全国第7位;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3612.5亿元和9158.3亿元,均居全国第7位;金融业实现利润45.5亿元,比2002年的-70.7亿元增加了116.2亿元。2006年,全省票据融资725.24亿元,居全国第7位,比2002年增长了1.8倍。2006年末,全省保险市场主体达29家,比2002年增加22家;保险中介机构103家,居全国第2位;2006年保费收入达到254亿元,保险密度607.4元,保险深度为2.8%。2002年以来,全省共有18家企业实现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累计融资359.8亿元,占辽宁省资本市场历年融资总量的50.2%;全省48家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成为全国第一批股改市值占比实现100%的5个省份之一。大连商品交易所为全国三家交易所之一,大豆品种交易保持全球第二大市场地位。

2.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保持双下降,突出金融风险得到妥善化解。“十五”期间,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压缩不良贷款3000多亿元。至2006年末,全省主要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由200

2年的1736.3亿元下降到1188.7亿元,减少了547.6亿元;不良贷款率由30.4%下降到14.3%,下降了16个百分点。工、农、中、建、交五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由2002年末的33.26%下降到2006年末的17.36%。

2000年末,全省有个人债务兑付风险总额249.5亿元,其中柜台回购个人债务风险163.2亿元、农民基金会10.3亿元、企业债券44亿元、乱集资32亿元。几年来,省政府全力组织清偿债务风险,至2006年底,共处置20余家高风险金融机构,实际化解各类居民个人债务兑付风险260多亿元,其中由国家直接承担的达90多亿元,维护了居民的切身利益。

3.地方银行金融机构改革成效突出,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2006年末,全省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由2002年的122.5亿元,下降至60.3亿元,减少了62.2亿元;不良贷款率由32.6%下降到4.96%,下降了27.6个百分点。2003年以来,辽宁省11家城市商业银行共处置不良贷款86.4亿元、置换不良资产117亿元。经中国银监会批准,2007年沈阳、大连两家城市商业银行分别更名为盛京银行和大连银行,实现跨区域经营,标志着辽宁省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从一个侧面表明金融业发展已经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4.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有目共睹,经营实力大幅提升,支农能力明显增强。2002年全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251.96亿元,不良贷款率54.8%。至2006年末,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降至87.51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12.77%,比2002年下降42个百分点。2006年实现经营利润12.7亿元,扭转了多年的亏损局面。辽宁省的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已经走在全国21个第二批试点省份的前列。

5.金融业对外开放势头强劲,外资金融机构纷纷抢滩。2001年12月11日,大连市对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成为我国第一批准许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的城市。目前,辽宁省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已达25家。有14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在辽宁省开办业务,其中11家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荷兰合作银行与省农村信用联社确立全面合作关系;城市商业银行引入境外金融机构战略投资工作进展顺利。

6.地方政府金融工作有序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推进。为加强对全省金融工作的协调服务,省政府成立了金融工作办公室,形成了地方政府、中央银行、监管机构协调、联动的金融工作体系。2005年初,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500亿元软贷款的合作协议。至2006年末,国家开发银行表内外发放贷款381.8亿元,软贷款余额达367.8亿元。2006年3月23日,省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签署《银政合作协议》,“十一五”期间建设银行将对辽宁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大领域提供

首批总额为1000亿元的贷款支持。2006年9月,按照“政府组织、市场化运作、企业偿债”的原则,省政府与长城资产公司签署了550户企业不良债权回购协议,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深化国企改革、勇于解决金融历史遗留问题、创建良好金融环境的决心和魄力。

总之,最近几年,是辽宁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也是辽宁金融业的扩张期、提高期,辽宁省金融规模不断扩大,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安全度明显提升,越来越成为发展与建设的主要支撑。“十五”以来,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年均增长13.7%,各项贷款年均增长12.1%。2006年,全省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32.1亿元,是2002年的1.7倍,占全省GDP的比重为2.5%,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的6.5%,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应当倍加珍惜,努力巩固和发展已经取得的成果。

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受体制、机制、市场等因素的制约,辽宁省金融业总体上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金融服务功能不够强,三农、中小企业、辽西北地区金融服务相对薄弱;二是金融结构不够合理,银行、证券、保险业发展不协调,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直接融资比较低;三是地方金融机构总体竞争力不强,辐射范围不够广,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四是金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促进辽宁省金融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良好机遇和广阔市场空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业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和发展期,对辽宁省来说,是金融业实现新的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既有政策支持、又有发展条件,既有市场空间、又有良好环境。

第一,从宏观背景看,总体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今年中央3号文件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金融业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已经结束,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国内外、区域间金融市场联系日益密切,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创新日新月异。这些不仅意味着金融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这些新形势、新变化,将给辽宁省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带来更加广阔的空间。

第二,从辽宁省自身看,有条件有能力把金融业做得更强更大。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辽宁正处在人均GDP由2000美元向5000美元攀升的发展新阶段,省十次党代会开启了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的新征程,建设新型产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辽宁必须要有金融血液的支撑,辽宁省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经济国际化互动并进,对金融的需求更多,对金融服务水平的要求更高,金融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辽宁省经济总量大,开放程度高,资金来源多,有条件有能力把金融业做得更强更大,全面提升辽宁省金融业的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第三,从资源优势看,辽宁日益增长的资金供给和需求,为辽宁省金融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目前辽宁有着全国各省区中比较好的金融发展资源。主要表现为“两高一多”:一是经济增长水平高,2006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今年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7%,至此辽宁省已经连续13个季度经济增幅在12%以上、17个季度经济增幅在两位数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二是居民储蓄率高,连续10年基本稳定在50%左右,“十五”期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均增长13.4%,2006年居民储蓄总额达7701亿元,比年初增加751亿元,人均储蓄达18032元,居全国第6位。三是投资总量多,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5689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其中地方项目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近90%,年投入超亿元的建设项目907个。

第四,辽宁金融业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台阶上,具备了加快发展的自身条件。近年来,辽宁省金融业的风险有了较大幅度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已经基本解决,金融资产质量也明显改善,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完善,金融业支持地方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辽宁省的金融体系在东北三省以及中国的东部地区,金融存贷款等主要指标的排位都在GDP的前面。

第五,东部沿海省市加快了建设金融强省(市)的步伐,百舸争流,不进则退。上海市2006年公布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一五”规划》,明确将上海定位于“具有国际影响的金融中心之一。”2007年2月,上海市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天津市表示要复兴北方金融中心。2月28日,在江苏省金融工作会议上,江苏正式提出金融强省战略。广东省常务副省长钟阳胜1月下旬在广东金融博览会(广州)的开幕式上表示,2007年广东将在“金融强省”建设上迈出新的步伐。2月下旬,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十一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从“金融大省”大步迈向“金融强省”。2006年12月,山东省下发了《关于做强做大山东金融业的意见》,完整地勾画出了山东金融强鲁战略蓝图。

新的形势和背景对金融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金融业发展,是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是保持辽宁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任务,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沿海经济带建设的动力支持,是保障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的关键所在。在现实条件下,推进辽宁省金融业改革发展,要实现“三个转变”,促进“三个结合”,努力建设“三区”。

第一,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将主要精力由放在处理遗留问题向着眼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转变;二是将主要精力由放在处理遗留问题向金融创新转变;三是将主要精力由放在处理遗留问题向促进金融业与辽宁经济一起成长转变。

第二,要促进三个结合。一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做强做大金融业相结合。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服务经济。既要坚持好中求快、优中求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金融改革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又要充分发挥金融在市场配置资源中的核心作用,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做优产品、做大企业、做强实力,不断提高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二是推进金融创新与突破薄弱环节相结合。金融企业要学习和借鉴浙江等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注重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普惠性,加强对“三农”、中小企业、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突破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三是加快金融发展与加强金融监管相结合。金融发展越快,越要加强监管。及时消除金融隐患,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金融领域的矛盾和问题,以有效的金融监管维护金融运行的稳定和安全。

第三,努力建设三区。发展经济,金融是核心;发展现代服务业,金融是主力;实现全面振兴,金融是支撑。根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辽宁省应当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适时确立建设金融强省的战略目标,努力把辽宁建设成为金融运行的安全区、金融服务的创新区、金融资源的集聚区。

三、对策建议

第一,整合金融资源,充分发展壮大辽宁本地的金融实力。辽宁建设金融强省,既要靠“国家队”,又要发挥“地方队”作用。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是要“创造环境、研究政策、建立机制、提供服务”,进一步做强做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一是做精做专地方商业银行。辽宁省有90%的城市设有自己的商业银行,是各市政府的宝贵金融资源。各地要充分利用、调度、整合资产资源、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通过风险处置、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等途径,支持地方商业银行扩大市场业绩,改善资产质量。建议省政府继续支持盛京银行、大连银行的巩固发展,办好省域外分支银行、省内分支银行;促使锦州、营口两市商业银行积极推进产权结构改革,向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结构迈进,营口要办成中小企业发展银行;推动丹东、鞍山、葫芦岛、辽阳、阜新、盘锦商业银行达到良好等级,提高服务质量;尽快使全省现存的朝阳、本溪2家城市信用社改组为城市商业银行。

二是发展壮大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社是当前最受农民欢迎的农村金融机构,建议要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大力支持其做大做强,实现“十年四步走”的战略目标。鼓励符合条件的设区城市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广泛吸收优秀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和具备发展前景、能够长期持股的战略投资者入股。

三是积极发展其他法人金融机构。支持大型综合性企业投资参股金融机构,鼓励地方银行、证券、期货、保险和信托投资公司互相参股,逐步发展金融控股集团。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起设立企业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住宅金融公司等专业性金融服务公司。规范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保险代理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提高金融业综合服务能力。

第二,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加快利用和发展资本市场。一是加强对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的规划指导,建立重点联系制度,推动辽宁省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和科技含量较高、成长性好的企业上市,因地制宜地发展境外上市,努力扩大辽宁省上市公司数量,力争今后三年上市50家。二是在完成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基础上,加快解决大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和违规担保等问题,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是大力推进上市公司收购兼并,鼓励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尤其是国有控股股东将优质资产、优势项目向上市公司集中。四是支持中天证券公司做大做强。中天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是省国资委重点监管的28户企业中仅有的金融类公司,是省内注册的惟一综合类券商。建议省政府对在本省注册的证券公司给予政策扶持,使辽宁省资本市场更具活力。五是要紧紧抓住国家调整债券管理体制、加快债券市场发展的机遇,引导和推动业绩优良、市场信誉好的大中型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筹集资金。

积极拓展保险市场。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社会和谐的“稳定器”。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省政府也作出了具体部署,关键是抓落实。一是加快建立适合辽宁省情的农业保险体系。建议由省政府集中各项扶贫和支农资金,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继续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整合财政厅、省农委、省民政等部门的涉农资金用于农业保险补贴,建立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在大连、盘锦、丹东等农垦区,以财政补贴建立相互制农业保险公司。二是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努力发展适合农民和农民工的商业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建立节育手术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制度。三是积极推动“治安保险”、安全生产责任、建筑工程责任、公众责任、产品责任、承运人责任、医疗责任、执业责任、董事责任、环境污染责任等保险业务。

第三,加快推进金融业改革开放,增强金融发展活力。改革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动力,是提升金融业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要积极推动和支持国有银行改革,支持工行、中行、建行深化分支机构改革,支持农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支持政策性银行全面推行商业化运作,支持其他商业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深化改革。要继续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国资、财政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积极支持工行、建行等已经上市金融机构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贷款,积极协助农行做好不良资产的剥离和核算工作。

要加快开放金融市场。辽宁的金融市场,既要向外资开放,又要向外省开放,既要向国有资本开放,又要向社会资本开放。近几年,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沈阳、大连的步伐加快。要因势利导,大力改善金融发展环境,以稳定透明、公平竞争、法制健全、服务高效的良好环境,吸引更多的境内外金融企业到我省设立法人机构和分支机构。加强与国际金融企业的业务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引进高层次金融管理人才,提高地方金融业的发展起点,努力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要积极鼓励金融竞争。无论是省内的还是外来的金融机构,都应当靠竞争占领辽宁金融市场,赢得发展空间。要着力营造有利于各类所有制金融企业平等竞争的发展环境。要象引进工业投资那样引进金融服务,推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通过招商和培育各类市场竞争主体,带动辽宁服务业乃至开放型经济上一个大的台阶。

第四,全面推进金融生态建设,合力建设金融发展的良好环境。建设良好的金融环境,是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源进入辽宁的重要条件,是推动我省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是加强诚信环境建设。建议加快建设面向社会的以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发布、信用监督和信用惩戒为主要内容的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对信用好的企业、个人和社区,在信贷授信以及招投标、项目审批、工商年检、税收管理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和便利,对不讲信用的企业和个人要依法制裁和曝光,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舆论监督等手段,在全社会形成激励守信和惩戒失信的机制。

二是加快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建设。根据经济主体的多层次需要,特别是中小企业、农户等群体的发展需求,构建多层次、分工有序的信用担保体系。大力支持民营担保公司发展,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资入股,建立面向民营企业的担保机构。鼓励设立各类会员制担保公司,提高担保效率。

三是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建议省级行政许可领域对各类金融机构全部开放,简化审批、注册登记手续,取消在账户开立、存款等方面的限制性规定。进一步规范企业改制和破产行为,依法落实和保全金融债权。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禁用行政权力干预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活动。

四是继续整顿规范金融秩序。深入整顿和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坚决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依法打击非法集资、非法证券、地下钱庄、地下保单、洗钱等各类金融犯罪活动,努力构建金融安全网。

第五篇: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西丰县政府关于推进城镇化的调研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西丰县政府关于推进城镇化的调研

西丰县位于辽宁省东北部,是一个地域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全县区域面积2686平方公里,设10个乡、8个镇,总人口34.2万人。县城建成区面积6万平方公里,人口6万人。2002年以来,西丰县紧紧围绕“以地建城,以地养城,围城兴业”的建设思路,强化经营城市理念,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高城市建设水平,为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累计投资5.5亿元,完成建安工程58.6万平方米,建成物业住宅小区17个,改造住宅小区2个,城镇楼房建筑面积达125.4万平方米。其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规划,确定发展格局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为此,西丰县紧紧抓住规划这一龙头,牢固树立规划的品牌意识、精品意识、生态意识和超前意识,做到了规划编制高标准、高起点,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

首先是合理编制总体规划。2002年,西丰县专门聘请了省规划设计院专业人员对县城区进行高标准航测,并以此为基础,对城区总体规划进行重新修编,将城区规划面积扩大到12.9平方公里,达到了定位科学、布局合理的规划设计目标。

其次是详细编制局部规划。把科学规划融入每个建设项目之中,做好每个项目的详细规划和局部规划。2002年以来,共完成专业性规划4项,住宅小区及组团规划16项,修建性规划32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11项。2005年4月,开始六安新区的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将六安新区规划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的物业住宅小区,并拟在新区内建设独具特色的农民新村,为扩大城区面积,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绘就了蓝图。

第三是科学编制远景规划。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为目标,将县城建设成为功能布局合理、服务体系完善、区域经济牵动力强的的中心城市。到“十一五”期末,西丰建成区面积要达到11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要达到12万人,力争10到15年的时间,城区人口达到20万人,进入小城市行列。加大棚户区改造和新区建设力度,完成棚户区的全面改造;开发建设六安新区,增加城区面积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加快发展和培育特色市场。投资500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的土特产品批发加工市场,形成环西丰的土特产品特色区域中心,将西丰建成东北知名的土特产品集散地。完善交通网络。加快过境高速公路的建设进程,争取3年内建成辽西铁路,实现西丰与全国铁路编组联网。彻底解决城市用水问题。力争2007年建成诚信水库,达到5万吨的日供水能力,改变西丰生产生活用水难现状。

第四是认真编制村镇建设规划。重点是明确城镇的定位和方向。主要是将郜家店镇、平岗镇建成交通枢纽和集贸型城镇,将安民镇建成工矿型城镇,将振兴镇、凉泉镇建成旅游服务型城镇。通过科学规划,力争形成设施齐全、品味高雅、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城镇体系,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城带乡,城乡联动,互促互进,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二、筹措资金,加大建设投入

建立了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的投入体制,突破了城市建设的资金“瓶颈”。

首先树立经营城市理念,盘活土地资本。土地是城市最大的资源,西丰县改变过去无偿划拨的供地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土地资源,集聚资金用于城市建设。在土地经营方面,重点抓了五个环节:一是制定科学的供地计划。做到有序开发,有序利用,确保土地资源不断增值。二是统一同类供地方式。在土地的出让中,严格按照《行政划拨供地目录》规定的行政划拨范围供地,取消了经营性用地的协议出让。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公告,宣传挂牌出让地块的位置、土地使用条件、规划部门的要求、商用价值、长远效益以及有关的操作程序等。四是合理确定底价。委托具有资质的土地评估机构采取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评估方法进行底价评估,经底价确定领导小组确认后挂牌公布。五是完善政策。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则,实行了土地审批的内部会审制和挂牌底价由县底价领导小组确定制等一系列规范的文本模式和操作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供地方式、交易地点、审批程序和协议出让等几个方面的规定。2002年以来,共对21.2万平方米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了挂牌出让,获取土地出让金9653万元。加大了土地收益管理力度,土地出让金全部用于城市建设,实行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使土地出让金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2002年以来,投资1612万元,建成总占地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北山广场、中心广场、党校广场等3个主题广场。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了寇河城区段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完成了防洪工程、滨河路建设工程和寇河公园建设工程。投资2799万元,完成了对城区15条街路的道路和市政设施维修改造工程,改造和新建自来水主管道4763延长米,排水管网16.7公里,供热管网2.4公里,架设路灯543杆。投资676万元,栽植绿化树木9.4万株、草坪4万平方米,城区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达5.4平方米。

其次是打破独家经营格局,吸纳民间资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打破不利于城市发展的体制束缚,以优化政策和招商引资为手段,进行市场化运作,广泛开辟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本注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开发主体由政府为主向民营企业为主的转变。几年来,励驰房屋开发公司、凯帝房屋开发公司、洪禄房屋开发公司等民营企业陆续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并在城市开发建设中不断发展壮大,为西丰的城市建设注入了活力。2002年以来,全县房地产开发总面积为58.6万平方米,其中全部由民营企业开发建设的就达27.8万平方米,占房地产开发总面积的47%。在广泛吸纳民间资本的同时,西丰县积极引进竞争机制,将公用事业推向市场。几年来,通过市场运作,个人经营,先后建成了县农贸大厅、远景供热站、第四供热站和县果菜批发市场,打破了公用事业政府独家经营的历史格局。

第三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发展公益事业。认真研究上级基建投资重点,科学论证本县的建设项目,积极与省市建设计划挂靠,对收益可观、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优势项目,积极申报,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几年来,共争取上级城市建设专项资金5286万元,有效缓解了城市建设资金紧张的状况。投资3700万元,完成城区给水一期工程,建成了日供水能力达2万吨的净水厂,解决了城镇居民的“吃水难”问题;诚信水库于2004年10月开工,目前正在施工建设之中。2001年以来,总计投资3429万元,建设西丰高中、一中、二中等教学楼8栋,其中争取上级补助1861万元,镇内学校全部实现楼房化。总计投资800万元,建成郜家店镇、振兴镇、柏榆乡、和隆乡中心敬老院,其中争取上级补助300万元。

三、完善政策,规范实施拆迁

拆迁是建设的前提。城市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是一对矛盾,把握不好就会造成城市资源的巨大浪费。特别是对西丰来说,镇内人口不足6万,流动人口较少。因此,西丰县把城市建设的着力点放在了棚户区改造上,把支撑点放在了还利于民上。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优化拆迁政策,推动了拆迁安置工作的稳步进行。2002年以来,西丰县先后制定出台了《西丰县城镇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西人大发[2002]11号)、《转发县城环委关于调整西丰县城镇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标准的通知》(西政办发[2004]15号)和《关于印发西丰县城镇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标准的通知》(西政发[2005]7号)等政策文件,为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在城市拆迁中,重点抓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被拆迁户可以自主选择安置形式。选择货币安置的,按照市场评估价对拆迁户予以补偿;选择回迁安置的,按拆一补一的原则进行安置,不结算差价。二是对划定楼位。对每个小区的最好楼位都优先分配给拆迁户,最大限度地满足拆迁户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三是确定户型。由于棚户区内居民经济条件有限,大户型楼房购置难度大,因此在拆迁时就要求被拆迁人申报户型和面积,并综合被拆迁人意见进行统一设计。四是对极特困户和伤残户,确无能力回迁的,政府和开发企业给予了适当的照顾,或提供周转房,或让利回迁。所以,几年来的开发建设,拆迁户均得到了妥善安置,楼房也销售良好,没有滞压现象。2002年以来,累计拆迁棚户区1970户、11.2万平方米,拆迁总支出达7750万元。

四、规范建设,强化监督管理

在工程施工中,严格按工程“四制”进行规范运作,即项目招投标制、质量终身责任制、项目监理制和项目合同制。首先是严格进行招投标。对每一个建设项目都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招投标,全面实行“阳光”操作,严格审查投标人的技术资质和资金能力,避免了“人情工程”和“面子工程”。其次是严把质量关口。在建设中严把材料关和施工关,对于政府投资的项目,严格执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对电照设备、装饰材料、钢窗等建筑材料的购置严格实行政府采购。几年来,共实施政府集中采购268宗,累计采购金额达2002万元,压缩了建设成本,避免了“豆腐渣”工程。第三是狠抓手续办理。对重点项目实行一站式办公制度,确保手续齐备,既达到了建设要求,又防止了各种税费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五、突出重点,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快

西丰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中心城市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坚实基础。结合西丰实际,科学确定了小城镇发展目标:(1)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骨干建制镇为重点,适度扩大小城镇规模,力争经过5至10年的努力,将一部分基础较好的城镇建设成为规模适度、规划科学、功能健全、环境优美、各具特色、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2)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广泛开辟投融资渠道,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3)以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为途径,因势利导,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充分利用小城镇连接城乡的区位优势,将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促进农村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4)在小城镇管理中体现“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从根本上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2002年以来,西丰县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可喜成果。投资823万元进行凉泉镇小城镇建设,完成改造面积9278平方米,铺设地下管线260延长米,光缆500延长米,完成办公及住宅房屋改造9500平方米,城镇人口达到4700人。投资1890万元进行平岗镇小城镇建设,实施拆迁7600平方米,将镇区道路由10米拓宽到10米,新建办公楼、住宅楼1.5万平方米,城镇人口达到1.9万人,每年小城镇新增人口100人左右。投资413万元进行郜家店镇小城镇建设,完成道路改造4800平方米,建成镇内广场1.5万平方米,完成建安工程9000平方米,每年新增人口900人左右。

五、效益显著,实现多极拉动

城市建设的加快,不仅体现了其自身的效益和价值,更重要的是促进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可谓一业旺带动百业兴。在社会效益方面,每年各项建设工程可安置近5000人就业,从而促进了社会稳定。同时,随着中心城市和小城镇新增商业网点的不断增加,为广大农民经商和务工创造了条件,城市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空间不断拓展。在环境效益方面。一是城市形象美了。城市建设与管理改变了西丰脏乱差的形象,街道变宽了,楼房变靓了,棚户区改造了,城市功能增加了,日新月异的城市形象为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城市空间大了。北山广场、寇河公园建成后,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活动场所,每天可容纳近万人进行休闲娱乐,吸引了人流、物流向中心城市汇聚。三是市民的城市意识提高了。优美的环境促进了市民城市意识和卫生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溢于言表,爱护城市、建设城市的思想不断增强。在经济效益方面,除基建项目直接上缴税费之外,还拉动了建材、装饰装修、运输、餐饮等行业的发展,实现了民营经济的总量扩张。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至今,基础设施建设上缴税金4500多万元,收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1390万元,占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3%,有效拉动了财政增收。随着基建市场的扩大,全县建材商店发展到41家,形成了建材一条街。地产水泥、红砖、沙石等建筑材料年创产值3亿元以上,其中水泥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0500万元,红砖产业累计实现产值4399万元。建筑业拉动全县GDp增长幅度达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9%。

下载长沟镇“促进小城镇发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沟镇“促进小城镇发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