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
农村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
农村,是党的工作的前沿阵地,农村党支部是一个村的领导核心,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多年的实践证明:“农村要想稳,党建是根本;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配好党支部班子,选一个好的书记,是农村发展稳定的关键环节。这个问题解决好了,经济发展就有了火车头,农民致富就有了带头人,社会稳
定也就有了重要保障,而农村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则是关键环节。因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必须把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市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中涌现了部分具有典型代表作用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他们是村里优秀的“领头雁”,能带动村集体发家致富,使得村里的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就我市的村支部书记整体素质而言,仍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
一是开拓创新的意识不强。一些同志头脑里仍然存在着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情绪,缺乏从长远发展和更高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二是工作方法简单。面对村里新问题、新矛盾不断产生,一些村支部书记习惯于行政命令手段,方法简单生硬,依法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不高,致使矛盾不断,干群关系紧张。
三是对党建工作重视不足、力度不够。有些支部书记自身的领导素质较低、表率作用较差,导致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些同志面对新形势下党员队伍在管理教育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束手无策,放任自流,致使党员队伍涣散乏力,不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党性修养不强。一些村支部书记思想意志薄弱,有的自私自利、化公为私、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甚至以权谋私,在群众中造成不好的影响。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第一,对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问题,多年来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作为一项根本性、战略性的基础工程来抓。存在着临时性措施多,长期性措施少的问题,对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如何建设,缺少严密、科学的有效方法。第二,教育培训仍有较大差距。虽然近年比较重视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每年都采取集中培训、举办专题讲座、以会代训等方式进行教育培训,但教育培训的范围和强度还不够。第三,传统的观念和机制的影响。按照传统观念,党支部书记是村干部,一般限定在本村选人,在本村任职,因而限制了有志改变农村面貌的高素质人才进入农村,使一些没有合格党支部书记的村得不到补充和调整。再加上农村人才大量外流,使选择党支部书记的范围越来越窄,特别是在一些比较落后的村,支部书记难选,优秀的支书更难找,只能采取“矮子里拔将军”和“轮流坐庄”的办法,这就形成了“越落后越留不住人才,越没有人才越落后”的恶性循环
二、从规范管理制度入手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工作千头万绪,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而规范管理制度则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从当前的实际看,又应该说是一项最主要、最有效的措施。我们应该以创新的精神,改革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领导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激发这支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不断提高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整体素质。
(一)改革选拔任用机制。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选拔是基础。农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人力资源中最优秀的部分,其配置、流动、选拔、任用必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实现最优化。首先要破除“在少数人中选人”的旧框框,打破地域界限、村际界限、行业界限,拓宽选人的渠道和范围,实行大范围、宽领域选拔。可探索“异村任职”、(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跨村兼职”、“公开招考”等有利于发现、选拔、吸引优秀人才的方式,较好地把党性好、素质高、能力强、勇于奉献、为老百姓干实事的人选拔上来。
(二)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为使农村党支部书记长久地保持旺盛的工作干劲,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除了加强管理之外,还要健全激励和保障机制,通过完善考核等措施,使得工作业绩与工资待遇、福利挂钩。同时建立能上能下的机制,干不好就要被降职或免职,干得好的可以重用,进一步增强支部书记干好工作的积极性。
(三)加大监督制约机制。长期以来,我们对农村干部一直存在着“一头重、一头轻”的问题,即:重成绩,轻管理;重表扬,轻监督;重奖励,轻约束。对取得了一定成绩、有了一定名望的支部书记,大家都一片赞扬,有了问题
也不敢管了,这就使一些干部昏昏然忘乎所以,失去了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必须加大监督力度,健全完善监督约束机制,改变监督渠道、监督形式和监督手段“单一”的状况,变“单向”监督为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监督。在组织监督方面,要建立目标管理、工作报告、定期考核、交流轮岗、经济责任审计、诫勉谈话、罢免等管理制度,坚持从严治“官”,克服一味捧着、哄着的倾向,防止出现“一好遮百丑”的问题。在民主监督方面,要抓好群众监督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村民代表大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制度,保证群众组织正常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能,维护民主监督的全面性和真实性。民主评议村干部是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通过民主评议,使村干部感到“混日子不行了”,以此增强他们的压力感。
(四)建立人才储备机制。一是选拔建“库”。可以采取笔试、面试、组织考核等方式,公开招考农村后备人才,把有志从事农村工作,又有一定发展潜能的优秀青年选拔出来、储备起来,建立“人才库”。既使农村干部队伍后继有人,又使现任干部增强了压力感,形成了竞争择优的态势,对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二是锻炼培养。培养的过程,也是识别和检验的过程。通过多形式、多岗位、多层次、综合性的培养途径和手段,全面提高后备人选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确保人才储备的质量。三是实行动态管理。后备人选要经常补充,使人才库大体保持一个常数。但后备人选不能终身制,也要形成竞争择优的机制,防止因长期“备而不用”造成的负面影响。每年对现任干部的考核和民主评议的同时,对后备人选也要进行考察和评议,把能够胜任的后备人才适时安排到岗位上去,把不适用的及时淘汰出去,使后备“人才库”形成一潭活水,充满生机与活力。
第二篇: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农村处于前沿地位,推动农村科学发展是党在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农村党支部是广大农村的领导核心,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多年的实践表明:“农村要想稳,党建是根本;农村要进步,关键是支部;支部要建强,首要是班长”。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的首要任务”。中组部李源朝部长指出:“要下决心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最近,中组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村党支部书记的主要工作职责是: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加强自身建设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一、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主要特点
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是一支具有明显特征的队伍,他们没有进入干部序列,但却是最基层的“干部”,“官位”不高但责任重大,管辖范围不宽但事务众多。我县去年通过村级党组织换届,全县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计336名,通过比较分析,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1、在成长地域上具有本土性。除上级党组织下派、“外乡人”迁入融合后得到认可当选两种情况,目前,村党支部书记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担任。据统计,全县336名村党支部书记,本村的占96.1%,外村的占3.9%。
2、在成长历程上具有渐进性。除特殊情况下,个别优秀的人才破格选用外,村党支部书记绝大多数都是从组长干起,一步一步从一般 村干部成长起来的,很少有一步到位的情况。当到村党支部书记,则意味着已经当到了村里最大的“官”。
3、在生存状态上具有兼职性。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是一支非职业化管理、不脱产的队伍,从某种角度上看,他们与普通群众的区别在于是一个“拿补贴”的农民群体。因此大多数村党支部书记都是身兼几职,平时只能是村务、农务、家务、事务一起忙。
4、在能力评价上具有中庸性。从我县实际看,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中不乏有少量的优秀人才,但从整体素质上评价,这支队伍的综合能力只能算中等偏上,还不能称之为农村的优秀拔尖人才。一方面是当前农村工作环境差、待遇报酬低,致使村党支部书记岗位对本事大、能力强的人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工作责任大、工作事务多,要担当这个职务,也要有一定的本事,还要党员群众信得过,所以本事小的人又搞不了。
二、当前制约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
当前,制约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问题很多,从主观上分析,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能力不强、观念不新、闯劲不足、行为失范等问题比较明显,但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衡量,从我县的实际分析,客观上还存着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限制了村支书的执行力。发展不够是我县最大的现实,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是基层组织面临的最大问题。据统计,全县315个行政村,年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只有36个,5-10万元的25个,1-5万元的109个,集体经济空壳村达到145个。农村俗话说“万事无财莫举”,建设新农村的蓝图再好也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支撑,面对一无资源、二无资产、三无资金的局面,不少村党支部书记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责权利不对等影响了村支书的原动力。村支书“上管天文地理、下管油盐柴米”,肩负着经济发展、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社会维稳等多项职责,但他们发挥作用的方式往往只能凭借传统习惯和自身的影 响力,停留在道德层面,缺少有效手段和举措;同时,工作报酬偏低,很难以此为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据调查,全县目前村支书队伍工作报酬最高的是1.2万元,最低的是1200元,甚至有部分村支书一年到头没有报酬,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3、群众片面的民主意识限制了村支书公信力。社会进步,群众的民主意识、维权意识逐步提高,但具有明显的片面性,见利就上、见责就让,“得罪了我就不投你的票”。村支书是本地人,提不走、跑不了,往往为了“位子”,怕丢了“票子”,不敢大胆工作。加之选举时,群众容易被人教唆,“一包烟能买一张票”,出现支书职位“轮流坐庄”,湾大就能当、人多就能当、宗族支持就能当的局面,影响了村支书队伍的公信力。
4、纪律规范不全降低了村支书的约束力。近年来,我们听说了不少村支书涉赌、涉黄、涉贪被查、被抓的案件,甚至去年有一个科局长在我们组织部说了一个笑话:一个村支书年终到该局“化缘”,票据带了一本、公章带了一个、钱讨去了一万,可第二天,这个村又有一个支书来要钱,也有票据、公章,只是人不同。一问才知道是合并村,他才是大村的支书,原先的是小村的支书。弄得科局领导哭笑不得。目前,村支书队伍纪律约束不严的问题已相当突出,但从层面上来看,我们对村支书队伍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没有深层次的纪律约束手段,导致村支书队伍经常出现不良行为,影响整体形象。
5、农村人才流失导致村支书培养缺乏潜在力。农村青壮劳动力纷纷外出寻求机会,剩下老弱妇孺在家看屋,致使村支书选拔“矮子里面选将军”;在后备人才储备出现严重的“荒芜”现象,青黄不接。
三、建立健全“四大机制”,不断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选拔是根本,培训是基础、监管是保证、保障是重点。结合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必须下大力气建立健全“四大机制”。
1、建立健全选拔培养机制。做到如下“1234”:一是坚持一个标准。农村不乏能人、强人、富人,但为富不仁、强者为王的多,群众穷了看不起,农民富了不服气,或者只顾自己致富,不管群众致富。确实缺乏政治品德好、热爱农村、热爱农民的人。中组部明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型优秀党员选拔为村党支部书记。这个标准应成为我们今后选准用好村党支部书记的核心标准;二是实行双向选择。在选任方式上,要改党内单一选择为党员、群众双向选择;严格实行“两推一选”制度,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在此基础上,逐步探索 “公推直选”、“公开选拔”等选任方式,推动基层民主制度改革。三是建好“三支队伍”。抓好农村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农村党员队伍等三支队伍建设是解决村党支部书记青黄不接、人才难选的有效途径。应该说,我们部对农村“三支队伍”是高度重视的,特别是今年,我们采取农村党建重点工作目标管理的办法。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上,明确要求每个村按照1:1的比例培养3-5名后备干部;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求每个镇(区)培养“双建双带”示范标兵10-15人,每村要培养产业大户5-10户,扎实开展把党员培养成小康户主,把小康户主培养成村干部的“双培”活动;在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上,继续把好发展党员的“入口关”。要求每村每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每两年至少发展1名35岁以下的年轻党员,按照“1+2”的计划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继续把好流动党员服务关。去年依托阳新广东商会组建了流动党总支,下设两个支部,联络党员114人;继续抓好无职党员作用发挥关。要求7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无职党员实行设岗位定责,深入开展“双联双推、双建双带、服务承诺”等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农村党员的实践锤炼。通过加强农村“三支队伍”建设,使村党支部书记选用工作形成梯次结构。四是拓宽四个渠道。首先是“内选”。依托村在职干部、后备干部、农村能人把符合标准的人才推上村党支部书记岗位;其次是“外引”。通过不断增强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的吸引力,动员外出务工的优秀人才回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去年,村级组织换届时,就有61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担任村干部,其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10名;第三是“竞聘”。确定岗位职责、待遇、条件,面向镇(区)“改非”干部、事业单位年轻干部、特别是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等群体,采取“公推直选、公开选拔”等方式,让他们到农村广阔天地奋发有为;第四是“委派”。主要针对一些班子软弱涣散、人选一时能定的村,采取组织下派的办法,将镇机关干部委派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如兴国镇针对白杨村、石震村去年换届选举宗族、黑恶势力参与,致使村党支部书记难选的局面,委派了副镇长章松涛、副科级干部胡家松两名同志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一举稳定了局面。
2、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根据中组部规定,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确保村党支部书记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县或县以上集中培训,累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对村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工作,县委是非常重视的,每年县财政列支了2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开展集中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特别是今年我本人亲自参与了培训工作,在与村党支部书记的接触中,感同身受了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因此,我觉得对村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工作要突出做好“三性”:一是在培训内容上要突出实效性。围绕“一好双强的整体目标,着眼于培养 “长宽高”型村党支部书记(有一技之长、致富思路和门路宽、政治素质和科技素质高)。在培训内容上不仅加强政治教育思想,还要结合他们的工作实际,传授一些工作方式方法和农村实用技能。如今年的培训就有基层组织建设、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社会维稳、信访接待、扶贫开发、油茶种植等内容;二是在培训方式上突出灵活性。要打破课堂式教学、灌输式教学格局,采取“学校加基地”、理论加实践等针对性强的办法,以举办党支部书记论坛、先进典型现身说法、县委书记与村党支部书记面对面座谈等农村干部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培训效果。三是在培训资源上突出整体性。既要整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党员电化教育等资源,也要整合县委党校、县电大、农村职校、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等培训机构资源,还要把握“一村一名大学生”等政策资源,为村党支部书记提供学历、技能、政策、法规立体式、系统化培训。
3、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和监督机制。一是实行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采取设定目标、细化任务、分解责任、强化督查,严格奖惩等方法,对村党支部书记任期内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完善村党支部书记实绩考核办法,准确评价履职情况,考核结果作为落实村党支部书记业绩考核奖励的其他激励措施的主要依据,严格兑现奖惩,增强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今年,县委组织部就针对农村党建的四项重点工作,要求镇(区)党委进行具体细化分解,与村党支部书记签订工作责任状;二是完善村党支部书记民主评议和监督制度。镇(区)党委每年要组织村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离任村干部代表,对村支部书记的工作进行一次公开讲评活动,及时发现问题,要建立与村党支部书记定期谈心谈话制,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要建立村级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党委每年至少要组织开展一次村级财务审计,特别要加强村党支部书记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三是健全不合格村党支部书记调整制度。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对评议结果不合格的村党支部书记,停发当年的新增岗位补贴,对连续两年被评为不合格的村党支部书记要建议镇(区)党委予以调整。同时,要针对村级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行为失范的问题,研究制定《基层党员干部行为准则》等相关规范化文件。
四、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农村俗话说:“打我来、骂我来,亏了我就不来”,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是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村党支部书记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省委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我们要用好、用足这些政策,加大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的保障力度。一是保证合理的经济待遇。去年,省财政对每村新增安排2000元,县财政配套安排1000元,用于增加在职村主要干部 的工作报酬。自今年起,将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的原则,确定村党支部书记的基本报酬。在此基础上,将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报酬从村级转移支付中单列出来,按6:4的比例,60%确定为基本报酬,40%与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业绩挂钩,建立村党支部书记业绩考核奖励制度。二是强化保障措施。自2009年起,对建制村核定职数内,在职的村主职干部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缴费基数为黄石市上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40%,缴费比例为28%,个人负担8%,单位负担20%,单位缴费部分由省财政补助;同时,对未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任职时间较长、正常离任村党支部书记要探索建立生活离任生活补贴制度。三是拓展发展空间。2007年,省委开展了从优秀村主职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试点工作,全县有2名村党支部书记被录用为乡镇公务员;今年起,从优秀村主职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工作已成为一个长效机制,并且将范围扩大到了社区居委会的主职干部,录用名额也扩大到了3名。目前,全县已有14人参加了考试。对不符合招录乡镇公务员条件的优秀村主职干部还可考录为乡镇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从而为村级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闯出了一条“政治出路”,为他们更好地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鼓舞了士气。
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责任在县、重点在镇、落实在村,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地增强工作措施,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才能使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形成在岗有目标,工作有待遇,干好有前途,退岗有保障的长效机制,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之基,促进农村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率先发展。
作者:蔡华中 阳新县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 联系方式:0714-7322475
***
第三篇:某乡农村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而农村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基础的基础。农村支部书记就像党组织架构金字塔底座上的每一块基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我们xx乡位于xx县最北部,全乡共有32个党支部,党员558人。其中,有21个农村党支部,党员417人。21个村支部书记中,从年龄结构来看:50岁以上的支部书记12人,50岁以下的支部书记9人;从文化结构上来说: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13人,初中文化程度的8人。
今年以来,我们加强农村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做法是:上下互动,软硬皆施,合众为一,推动发展。在全乡上下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先发展的生动局面。
一是明确目标,形成共识。换届后,新一届党委提出:“发展一业,打造一景,争创一流”的跨越发展主题。在深入调研,反复斟酌的基础上确立了全乡十二五时期全乡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以及工作重点,因地制宜提出了XX年全乡的16项重要工作和重点工程。各村围绕这一主题确定今年本村的重点工程和重要工作。支部书记是重点工程重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乡上下形成目标同向,步调一致,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工作落实体系。
二是抓住舵手,激发斗志。大海航行靠舵手。支部书记是落实工作,推动发展的发动机,助推器。如果支部书记思路不清,魄力不够,动力不足,工作就顶不起来,任务就要大打折扣。因此,我们把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作为主抓手,内外结合,上下联动,软硬兼施,全面提升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首先,内外结合抓思想解放。组织农村支部书记“走出去看”,“退回来想”,“坐下来学”。看:兄弟市、县、乡、村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开阔眼界,解放思想。想:我们的差距在哪里,我们的优势有哪些,慢半怕的根源在哪里,赶上去的出路在何方。学:结合学习型乡镇建设,以会代训,集中培训,个人自学,不拘一格学理论、学时事、学政策,提高素质,抢抓机遇,谋求发展。
其次,上下联动抓党的建设。一方面在全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星级党员评定,堡垒先锋评树,党员创业之星培养等等活动的开展,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大增,先进党组织和模范党员竞相涌现。另一方面全面开展农村支部阵地建设。在全乡15个村铺开阵地建设活动,高标准,大投入提升村级支部阵地的面貌和内涵。为了达到较理想的效果,我们认为“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乡机关率先全面加强党委的阵地建设,极大地引领和示范了党建工作的发展。
三是创新机制,科学评价。人管人,累死人。制度规范行为,机制激励创新,才是治本之策。理清思路,确定重点,抓住关键后,我们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制度机制的建设上,以期长效。首先,认真制定了《农村工作千分制考核办法》作为规范基层干部工作行为,考核基层干部政绩效益的具体标准,并作为评先评模,薪酬核定的重要依据。二是出台了《农业产业化扶持办法》和《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作为激发创业,引领发展的旗帜。三是形成年初作计划,半年推进,年终观摩考核的三步走工作推进机制。
今年以来,全乡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新农村建设热情高涨,全乡呈现出如火如荼,生机勃勃的喜人局面。涌现出成孔社、成董库、孔晚英等一批创业争先的先进典型,还涌现出马寨村党支部,蓝天生态圆党支部等坚强堡垒。
第四篇:对如何加强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
对如何加强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
通过本次专题培训,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通过认真学习,我充分认识到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我就如何加强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建设谈点个人看法。
一、当前农村中学现状:
“教学质量连年上不去,加之生源差、教师流动又大,我看这所学校真的是没有希望了!”近来学校周边议论纷纷,有许多人在谈论学校的未来与发展的问题。当然,我们听到这样的话题也不是滋味,心里挺着急的。我校地处偏僻的小镇——郭家沟镇,是一所县办农村中学。它创建于1940年。60多年来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近年来,由于当地自然条件比较差,加之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教师不愿意在这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一心想着往县城调动。目前在岗教职工有98人,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有85人,其中专任教师有66人。专任教师中原始学历有不少人是中师毕业,而且又是从小学调入“拔高使用”,只能勉强从事初中教学工作。大多数教师的专科、本科学历是通过函授后取得的。目前一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教育思想观念难以转变,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受学生欢迎,自然没有教学效果。而一部分临聘教师年龄偏小,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加之专业化水平较低,自然也会出现教学成绩不佳的现象。正好应验了人们经常所说的“热情有余,经验不足”这句话。种种因素,导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上不去,教师降低了成就感,学校难以得到良好地发展。这是我们作为学校领导者乃至全校师生关心的头等大事。
二、问题的理性思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教育业绩,学校才能真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实现“办好教育,回报人民”的承诺。如果说先进的办学条件是一所学校成功创办的硬件,那么优秀的教师队伍则是至关重要的软件。教师的素质往往决定着学校的发展。“设施的一流,不如管理的一流;管理的一流,不如师资的一流。只有人才的一流,管理才有保障,学校才有良好的发展。”要办一流的学校,必须有自己的名师,必须有一大批优秀的骨干教师。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至少必须具备三种素质:一是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二是有广博的知识,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水平的能力,不断更新意识、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三是必须掌握现代科技手段,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而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时,还必须增强六种意识。一是敬业意识。敬业源于热爱,没有热爱之心、热爱之情,从事教育工作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专家意识。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专家、学者意识,就不会有重大发现,就不会产生独到见解,更不会有大胆革新。三是创新意识。教育事业具有开拓性特点,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四是慎独意识。教师在执教过程中,要有“慎独”意识,追求独特的境界,不断地向自己提出挑战,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五是协作意识。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教师要团结一致,协调统一,营造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共创学校发展的新局面。六是服务意识。教师要服务学校,为教育奉献终生;要服务学生,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为此,学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以人为本,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是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提高人力资源的贡献率,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稳定教师队伍。二是要让教师充分认识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是要让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深刻内涵。四是要让教师从传统的传承方式迈向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自主创新。
三、对此问题解决的对策:
结合校情与教师的实际专业水平,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方面,重点应抓好三大工程:一是抓好以培养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为目标的“中坚工程”;二是抓好造就一批市县内一流、省内有影响的“名师工程”;三是抓好以运用规章制度实施科学化管理为手段的“管理工程”。完善教师的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撰写、业务进修、比赛辅导的积极性,鼓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出经验、出理论、出成果,成为业务骨干,成为精英,成为名师。并采用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大大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让全校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一)、加强常规培训,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
1、师德师风培训。要办好教育,决定性的因素是教师,而在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又是师德。为师表立师德尽师职,正师风铸师魂见师情。
师品,德高为师。教师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感情、时间、精力、毅力乃至全部心血。教师必须具有为教育事业,尤其是为学校的发展壮大而奋斗的勇敢刚毅的坚定信念和为祖国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坚守高尚情操,廉洁从教,精于教书,勤于育人;发扬奉献精神,不断探索,勇于进取,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贡献才智。
师表,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不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让其健康成长。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地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示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仪表端庄,举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让其“亲其师,信其道”。
(1)、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机制 学校成立由党支部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政教处、教务处、办公室、工会、团委和学生会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师德建设工作小组,负责师德的调查研究、检查评估和其他师德教育活动的规划、组织落实以及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二是成立师德建设督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在职教师、退休教师等参加,主要了解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将师德问题同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结合起来。督导小组要经常深入教学教研第一线,倾听教师意见,了解教师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定期召开会议,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增强师德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三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在学校校园网上建立“师德监督网站”,鼓励学生对教师师德进行评价,教师之间互相评价,督促教师更新思想观念,完善道德修养。
(2)、建立健全宣传机制。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培养高品位教师的沃土。学校应制定师德建设宣传条例,把师德建设的宣传工作作为经常性地宣传教育活动,贯穿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做到“常宣不懈”。学校应抓好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树师表形象,树师德典型”为主题的宣传工程,通过宣传师德先进典型、举办师德报告会、组织师德演讲活动、征文活动等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使教师在各种活动中得到熏陶和教育,形成人人重师德,个个讲师德的良好氛围。
(3)、不断探索培养机制。一是制订明确的培养计划和方案,把师德培养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对全体教师进行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学校坚持在党员、干部、教师中广泛开展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教师法》以及上级党政部门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关文件;不定期举办由全体党员、干部、教师等参加的职业道德理论培训班,邀请一些师德典范做专题报告;组织开展“师德问题”大讨论,教职员工结合自身工作,谈师风,谈思想,谈经验,以此提高教职员工的思想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并明确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于教职员工自身的品德修养。二是把师德建设与教师的继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开展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重点的继续教育,推动广大教师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塑造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学校要建立健全”青年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名师”的培养机制,促进青年教师向骨干教师转化,骨干教师向名师转化。
(4)、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要根据《教师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明确要求,制订科学、有效、可行的师德建设工作条例、师德建设实施细则、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师学术道德规范等规定,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及具体要求,引导教师自觉履行。一是建立激励机制。在学校制度化得评选师德先进个人活动中,设立“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奖”,对师德高尚、业绩卓越的教职工给予表彰和重奖,以掀起树形象、学榜样、找差距、做贡献的热潮,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激励、导向、示范作用;在同等条件下,对师德优秀的教师在晋级、评聘、职称评审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二是建立考核机制。建立师德考核指标体系,并将其标准量化,通过学校、年级、教师、学生不同权重打分,给予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存入本人档案,作为教师聘任、晋升、晋级、培养、流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要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不能上岗,其岗位津贴、绩效工资发放也受到一定影响。同时要实行“末位淘汰制”,对于连续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不能参评评职称晋升,立即调整岗位,令行安排。这样会极大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师德水平的提高。
(5)、积极推行人文关怀机制。学校内部的管理机制的优化,关键在于张扬管理人性,关注教师的利益要求,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同解决教师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想方设法留住优秀人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让教师安心、舒心、热心、尽心地的投入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2、强化师智师能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学高为师。一是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二是要有广博的相关领域知识,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结合力,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三是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及时吸收、存储学科前沿学科
知识与研究成果。
技高为师。一是要有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美地统一起来。二是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和应用。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校应采取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组织经常性的互相学习,以“三级”(备课组、教研组、学校)赛课为阵地组织相互听课评课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以继续教育为渠道,把规范性培训与灵活性培训结合起来的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授课艺术。
(二)、积极推行分层培训,努力打造名师工程
1、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一年适应教学,二年站稳讲台,三年合格教师,五年骨干教师,十年成为专家。
2、要遵循培养的原则:搭平台,出成果,评优秀,重奖励。
第一层次:青年教师,狠抓教育教学基本功,力争一年适应教学、二年站稳讲台。做到“三坚持”:坚持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爱学习的“四爱”教育;坚持新老“结对子”活动;坚持开展苦练“两个基本功”——班级管理基本功和课堂教学基本功活动。
第二层次:中老年教师,狠抓教育教学风格、特色的形成,力争成为骨干教师和有影响的专家。
一是加大各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确定师德高尚、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知名教师担岗。二是在高级别、高质量的立项课题科研中,指定潜质好、发展空间大的中年骨干教师参加,促使其用科研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准。三是中老年骨干教师定期为中青年教师上示范课,并负责指导青年教师上研究课,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四是分期分批选派骨干教师到著名中学对口学习,以便更好地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走出去,引进来”,让其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中坚作用、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
(三)、加大课题研究力度,全面提升科研水平
学校要坚持“全员参与,重在实效”的教研教改指导思想,采用自主研究和立项研究的形式,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每位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实际,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要求问题准,切入小,研究实。坚持写教育教学反思,作叙事研究。积极开展校级、市级、省级或国家级的四级立项课题的研究,以此为龙头,带动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引领教师知识水平向纵深、广博方向发展,做到博学多能。只有这样,才能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大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注重班主任的培养,优化学校管理,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学校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班主任的培养。班主任队伍是学校优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学校要把责任心强、教学素质好、工作效率高的教师优先选拔到班主任队伍中来,让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当见习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成立班级管理共进小组实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通过定期召开班级管理研讨会、经验交流会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过聘请教育专家作精彩报告,实现充实头脑,更新观念。同时,学校还要对班主任工作进行定期量化考评,奖优罚劣,实行末位淘汰制度。
当然,要造就一支政治素质优良、义务基础扎实、专业技术精湛、实践经验丰富、创新意识强烈、整体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绝非易事,还需要领导和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获得。
第五篇:职工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思考
论述题:
一、存在问题
按照铁路跨越式发的要求,目前职工队伍总体上还不能适应推进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需求,职工队伍素质与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
1、思想观念不适应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三种心态上:一是依赖思想严重;二是观望心理作崇;三是消极观念存在。
2、职工的业务技术不适应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我放弃;二是盲目乐观;三是明知故犯。
二、对策建议
要建设一支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需要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找准差距,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途径。不断创新职工队伍素质建设体制,为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1、转变思想观念,为队伍建设筑牢基础。首先要讲清当前形势和我们所处的困难期,引导、激发、凝聚职工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开展职工思想摸底调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讨论等形式来摸清职工在想什么,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完善各项制度,为队伍建设提供保障。遵循“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机制、优化资源”的原则,按照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做到长远规划,循序渐进。
3、讲究工作方法,为队伍建设丰富载体。一是要坚持“以情感人”,尊重职工、信任职工、关心职工;二是要坚持启发职工的创造力,通过合理化建议、意见箱、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组织职工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出谋划策。
4、抓好职工培训,为队伍建设提供动力。一是强化业务技能,提高职工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处理能力;二是提高综合素质,开展学科技知识活动;三是培养创新能力,让职工进行知识更新;四是发展网络教育,为职工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5、形成良好风气,为队伍建设营造氛围。营造“人人保安全,人人树形象”的氛围,引导职工把学习融入工作,把工作融入学习,使两者有机结合、统一,形成队伍素质建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