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初探

时间:2019-05-12 19:27: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初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初探》。

第一篇: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初探

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初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更加和谐的生态家园,农村的发展任重道远。长期的二元结构模式,使农村的公共设施建设和城市差了一大截,农村环境难尽人意。我区是老少边穷地区,虽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区的经济逐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区的农村涉及面广,一些边远小村依然非常落后。为了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我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作出初步研究和探讨。

一、当前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一)当前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取得的成绩。

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成绩。改革开放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加大了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使全区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主要表现在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水库加固、国土整治、矿山整顿、改水改厕、、改灶改路、能源建设等方面;重点区域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开始启动;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稳步发展。近几年来,政府花了大力气,加大和环境治理力度,综合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推行无公害的农业种养方式,尤其是在农村沼气建设工程方面,“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工程”、“环境优美村镇创建工程”、“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等先后在全区铺开。

(二)当前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仍然存在的问题

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状况仍面临严峻形势。目前,我区广大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和农业面源污染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和面源污染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突出表现在:澧水流域永定段及其支流生态环境恶化呈加速趋势,辖区重要水库、湿地日趋萎缩,一些乡镇和区域河水断流、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加剧了干旱、洪涝灾害的危害和植被退化、山地石漠化;有林地、多林区的乱砍滥伐,致使林草植被遭到破坏,生态功能衰退,水土流失加剧;矿产资源的乱采滥挖,尤其是沿河、沿坡的开发不当,导致崩塌、滑波、泥石流、地面塌陷、沉降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全区野生动植物物种丰富区的面积不断减少,栖息地环境恶化,珍贵药用野生植物数量锐减,生物资源总量下降;河(库)污染严重,渔业资源衰遏,河岸侵蚀问题严重;农药、化肥和农用薄膜的大量不合理使用,导致土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生活污水、垃圾的随意倾倒、堆放,导致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将严重制约我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当前我区农业及农村污染加剧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

1、目前环境管理体系及农技推广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我区的农村现代化进程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工业优先增长和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逐渐发展,二是居民在空间分布上逐渐集中。这使我区农村的产业结构从自然和谐型转变成自然危害型,农村原有的具有强大环境自净能力的自然循环被破坏,原本可以自然消纳的生活污染物因超出环境自净能力成害。不仅如此,近几年来,我区农村的各类环境污染也呈现出与城市污染迥异的特点。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具有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这使得对面源污染的管理存在成本过高,因此存在着只能对受害地监测,很难监控排污源的现状。我区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另外,农业技术的选择缺乏环境政策制约机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几乎失效:以前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改革是以减少农技推广经费和鼓励自我创收为特点的。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财政拨款,农技推广系统不得不从事与业务无关的经营活动以获取收入,包括卖化肥和农药等。由于激励不相容,导致一些推广人员对指导农民提高农药和化肥使用效率缺乏积极性,以致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情况一直在加剧。

2、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我区在环境保护建设中,严重存在着城乡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的不协调问题。长期以来,我区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由于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造成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由于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另外,目前我区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等现象。例如,面源污染的治理资金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导致一个需要环环相扣才可能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变成各部门步调不一致的局部行动,自然效果不佳;由于采用“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在政治目标最大化的激励下,对于能增加政绩的公共服务,呈现出一种较高的供给热情。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这样没有进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公共服务,即便农民

已经有了需求,也很难提到地方政府的操作层面上来。

3、扶持措施不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我区对城市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而对农村各类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类似政策。由于农村污染治理的资金本来就匮乏,建立收费机制困难,又缺少扶持政策,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

4、治理模式不适,导致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都存在技术、经济障碍。除了面源污染难以收集污染物外,其它类污染用末端治理常会出现既治不起,也治不净的情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由于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和企业经营相对的大规模等特点,末端治理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甚至惟一的。而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高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

5.农村环保法制不健全,使我区环境保护缺乏有利保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农村环保立法滞后,法律体系不健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初步形成了一个以1989年12月通过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川,诸多环境法虽都涉及了农业环境保护,并对农村环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一法律法规体系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未能将农业环境与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协调起来。而且,一些重要环境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如程序法方面的有关环境评价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农药使用造成环境污染法等。

二、环境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足。现行的环境管理体制仍是按辅助性原则为依据的统分结合的多部门、多层次的执法管理体制,这样形成了执法主体势力割据的局面,致使权责不明,权力过于分散,从而使一些省、市级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变成了本地区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为了一味提高本地区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甚至乡、镇领导认为只要经济上去了,自然一切就都会搞好的,而对环保法置之不理,造成了地方保护主义极为严重。

三、农村干部和农民环保法律意识淡薄。我区大部分农村干部,政策性意识浓厚,法律性意识较淡薄,致使许多法律法规在农村实施过程中给以政策化,以政策的原则性`实践性、灵活性代替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造成农村市场经济法治建设障碍重重。再由于农村环保法在我区大多农村干部群众头脑中仍是一个未知数。从而出现了一些农村干部为了本乡经济利益而置环保法不顾,采取“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策略采发展经济。同时,一些农民缺乏接近环保法、了解环保法,认识不清环保法的内在经济动因,而为了自己一时的经济利益滥伐林木,大肆捕获珍稀动植物,过度放牧,加剧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主要内容与目标任务

(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1.调整农村能源结构,推广使用电、水能、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十一五”期间,使农村生活用能中新能源所占比例达到20%以上。

2.结合生态区创建,大力推进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建设。“十一五”期间,使全区农村空气、水、声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村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饮用水合格率达到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0%,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3.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对严重缺水、无路、少田地等居住条件恶劣地区及生态环境敏感地区的农村居民实施搬迁,向集镇或农村居民点集中,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二)防治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污染

1.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禁止向农业生产基地超标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倾倒处置工业固体废物和城镇生活垃圾,控制工业、生活“三废”对农业环境的污染。

2.开展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全区推广农林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开展农业有机废物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的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大力开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十一五”期间力争使全区农药使用强度控制在6.0公斤/公顷以下,化肥施用强度控制在260公斤/公顷以下,绿色有机农产品比重达到15%以上。

(三)保护、合理利用与增殖自然资源

1.切实加强水、土地、森林、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的环境管理,严格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对资源开发重点建设项目,要求编报水土保持方案。

2.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河(库)源头区、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及生物多样性丰富典型地区,抓紧新建、扩建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小区,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三、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和协调,建立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1.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要把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确保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积极协调和配合,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区直各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全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环保部门应做好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计划、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和建设等部门应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与管理,做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二)财政倾斜,市场化运作,为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投入保障

1.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和方式,建立政府引导资金,通过政府投入、股权收益适当让利、财政贴息、前期活动补助等,引导社会资本对农村生态、公益事业的投入。探索水权转让、矿业权招标、水域有偿开发等,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2.积极争取上级环保部门的资金支持。一是争取本级排污费资金的征缴返回,保证每年拿出50万元用于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争取国家、省、市环保专项资金的投入,要在污染源专项治理、区域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改水改厕、能源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

(三)完善政策法规、标准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加强我区农村环保法的保障作用。(1)、扭转人治化,加强法治化,推动我区农村环保产业市场化进程。加强法治化是我区农村由以人治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法治为特征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客观需要,是我区农村法治建设的关键,由此,转变农村环保法制建设中出现的以-人治”为核心,忽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而片面发展经济效益的思想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2)、完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使之统一化、规范化和高效化。(3)、规范我区农村环保管理体制,促使此体系高效实施。为了在我区农村有效实施环保法,必须提供一套强有力的管理体制作保障:基于目前的管理体制,除继续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外,还应建立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制度,农业环保责任制度和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制度,兽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等。(4)、健全执法机构,强化执法队伍,不断提高执法水平。要不断提高我区基层执法队伍人员的政治觉悟,使其能抵制各种腐败现象的侵蚀,严格依法办事,作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五、在全区范围内,加强环保法制宣传,提高干部和农民的环保法律意识。

2.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布局、工程立项,土地征用流转、生态移民、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等方面提供政策扶持。

(四)加强舆论引导,重视科技创新

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舆论阵地,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地开展宣传、舆论推动,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要重视基础教育和科普教育,开展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创新,为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撑。

第二篇: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初探

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

策初探

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初探

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初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更加和谐的生态家园,农村的发展任重道远。长期的二元结构模式,使农村的公共设施建设和城市差了一大截,农村环境难尽人意。我区是老少边穷地区,虽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区的经济逐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区的农村涉及面广,一些边远小村依然非常落后。为了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我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作出初步研究和探讨。

一、当前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当前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取得的成绩。

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成绩。改革开放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加大了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使全区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主要表现在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水库加固、国土整治、矿山整顿、改水改厕、、改灶改路、能源建设等方面;重点区域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开始启动;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稳步发展。近几年来,政府花了大力气,加大和环境治理力度,综合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推行无公害的农业种养方式,尤其是在农村沼气建设工程方面,“生态示范村创建工程”、“环境优美村镇创建工程”、“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等先后在全区铺开。

当前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仍然存在的问题

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状况仍面临严峻形势。目前,我区广大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和农业面源污染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和面源污染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突出表现在:澧水流域永定段及其支流生态环境恶化呈加速趋势,辖区重要水库、湿地日趋萎缩,一些乡镇和区域河水断流、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加剧了干旱、洪涝灾害的危害和植被退化、山地石漠化;有林地、多林区的乱砍滥伐,致使林草植被遭到破坏,生态功能衰退,水土流失加剧;矿产资源的乱采滥挖,尤其是沿河、沿坡的开发不当,导致崩塌、滑波、泥石流、地面塌

陷、沉降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全区野生动植物物种丰富区的面积不断减少,栖息地环境恶化,珍贵药用野生植物数量锐减,生物资源总量下降;河污染严重,渔业资源衰遏,河岸侵蚀问题严重;农药、化肥和农用薄膜的大量不合理使用,导致土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生活污水、垃圾的随意倾倒、堆放,导致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将严重制约我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当前我区农业及农村污染加剧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

1、目前环境管理体系及农技推广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我区的农村现代化进程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工业优先增长和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逐渐发展,二是居民在空间分布上逐渐集中。这使我区农村的产业结构从自然和谐型转变成自然危害型,农村原有的具有强大环境自净能力的自然循环被破坏,原本可以自然消纳的生活污染物因超出环

境自净能力成害。不仅如此,近几年来,我区农村的各类环境污染也呈现出与城市污染迥异的特点。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具有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这使得对面源污染的管理存在成本过高,因此存在着只能对受害地监测,很难监控排污源的现状。我区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另外,农业技术的选择缺乏环境政策制约机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几乎失效:以前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改革是以减少农技推广经费和鼓励自我创收为特点的。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财政拨款,农技推广系统不得不从事与业务无关的经营活动以获取收入,包括卖化肥和农药等。由于激励不相容,导致一些推广人员对指导农民提高农药和化肥使用效率缺乏积极性,以

致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情况一直在加剧。

2、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我区在环境保护建设中,严重存在着城乡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的不协调问题。长期以来,我区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由于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造成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由于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

引力,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另外,目前我区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等现象。例如,面源污染的治理资金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导致一个需要环环相扣才可能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变成各部门步调不一致的局部行动,自然效果不佳;由于采用“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在政治目标最大化的激励下,对于能增加政绩的公共服务,呈现出一种较高的供给热情。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这样没有进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公共服务,即便农民已经有了需求,也很难提到地方政府的操作层面上来。

3、扶持措施不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我区对城市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而对农村各类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类似政策。由于农村污染治理的资金本来就匮乏,建立收费机制困难,又缺少扶持政策,导致农村污染

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

4、治理模式不适,导致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都存在技术、经济障碍。除了面源污染难以收集污染物外,其它类污染用末端治理常会出现既治不起,也治不净的情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由于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和企业经营相对的大规模等特点,末端治理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甚至惟一的。而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高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

5.农村环保法制不健全,使我区环境保护缺乏有利保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农村环保立法滞后,法律体系不健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

环境保护立法,初步形成了一个以1989年12月通过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川,诸多环境法虽都涉及了农业环境保护,并对农村环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一法律法规体系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未能将农业环境与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协调起来。而且,一些重要环境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如程序法方面的有关环境评价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农药使用造成环境污染法等。

二、环境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足。现行的环境管理体制仍是按辅助性原则为依据的统分结合的多部门、多层次的执法管理体制,这样形成了执法主体势力割据的局面,致使权责不明,权力过于分散,从而使一些省、市级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变成了本地区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为了一味提高本地区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甚至乡、镇领导认为只要经济上

去了,自然一切就都会搞好的,而对环保法置之不理,造成了地方保护主义极为严重。

三、农村干部和农民环保法律意识淡薄。我区大部分农村干部,政策性意识浓厚,法律性意识较淡薄,致使许多法律法规在农村实施过程中给以政策化,以政策的原则性`实践性、灵活性代替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造成农村市场经济法治建设障碍重重。再由于农村环保法在我区大多农村干部群众头脑中仍是一个未知数。从而出现了一些农村干部为了本乡经济利益而置环保法不顾,采取“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策略采发展经济。同时,一些农民缺乏接近环保法、了解环保法,认识不清环保法的内在经济动因,而为了自己一时的经济利益滥伐林木,大肆捕获珍稀动植物,过度放牧,加剧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主要内容与目标任务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1.调整农村能源结构,推广使用电、水能、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十一五”期间,使农村生活用能中新能源所占比例达到20%以上。

2.结合生态区创建,大力推进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建设。“十一五”期间,使全区农村空气、水、声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村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饮用水合格率达到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0%,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3.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对严重缺水、无路、少田地等居住条件恶劣地区及生态环境敏感地区的农村居民实施搬迁,向集镇或农村居民点集中,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防治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污染

1.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禁止向农业生产基地超标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倾倒处置工业固体废物和城镇生活垃圾,控制工业、生活“三废”对农业环境的污

染。

2.开展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全区推广农林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开展农业有机废物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的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大力开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十一五”期间力争使全区农药使用强度控制在公斤/公顷以下,化肥施用强度控制在260公斤/公顷以下,绿色有机农产品比重达到15%以上。

保护、合理利用与增殖自然资源

1.切实加强水、土地、森林、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的环境管理,严格资源1 2 下一页

第三篇:黎城县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

黎城县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

崔亚利

摘要:针对目前黎城县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深入分析成因的基础上,从完善体制、机制方面、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方面、示范带动整体方面和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方面等方面提出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黎城县;农村环境保护;对策

引 言

近年来,黎城县不断加大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力度,重点开展了农村饮用水的保护工作,村镇生活垃圾和工业企业的治理,实施了农村沼气和改厕工程,部分农村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农村生活污染、面源污染还相当严重,农村畜禽养殖污染也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农村饮水还存在安全隐患,农村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有效处理。随着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整治,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一、农村主要存在的环境问题

1、饮用水安全问题

黎城县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的人口占22.8%,饮用水水质超标集中在总大肠菌群指标。主要影响饮水安全的环境问题有:(1)水源

井供水设施简陋,缺少必要的卫生隔离防护措施和保护标志,卫生条件差,造成污水渗入水井;(2)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供水井周围有厕所、畜禽场、垃圾、农田等,受雨水洗刷极宜渗入水井,使地下水水源受到污染;(3)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

2、农村生活环境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有效处理,脏乱差现象突出。黎城县农村人口年产生垃圾约137.98万吨,各个村庄基本都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和清运,但是,最终仍以“垃圾堆“的形式散布在山涧沟渠中;(2)生活污水未能有效收集处理。黎城县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并投入运行,但辐射范围小,仍有80%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随意排放;(3)农村厕所条件简陋,卫生条件差,蚊蝇聚集,病菌滋生,会带来疾病传播;(4)农村灰尘漫天飞舞,既有公路扬尘,也有工矿企业的污染及村民取暖、烧饭等。

3、畜禽养殖污染

黎城县畜禽养殖业主要为养猪场、养羊场和养鸡场。80%以上的农户有传统的养殖习惯,养殖方式仍以散养为主,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同时,畜禽粪便造成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较大威胁。

4、农村土壤面源污染问题

黎城县共有耕地28万亩,在农业生产工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品,使污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残留,导致土地功能衰退,土壤肥力下降,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土壤中农药的残留检出率也较高。另外农业使用地膜、焚烧秸秆等对农业土壤的污染问题也比较突出,规模化畜禽养殖的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作为肥料使用也可能对农业土壤造成污染。

5、工业污染

黎城县工业以采矿业和冶炼业为主,铁矿企业的废石和尾矿砂已成为影响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同时,工业烟尘、粉尘的排放严重影响了周围村庄的生活环境,据2008年统计,工业烟尘排放量为4288.37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4884.26吨

6、生态破坏

铁矿开采过度和粗放式经营,造成矿区地表塌陷、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

二、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

黎城县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农村环境保护与建设缺少规范、长期、可操作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重视农村工业发展,忽视农村环境保护。

2、农村环保意识薄弱。农村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农民更加迫

切需要增加收益,不愿意开发利用秸秆、人畜禽粪便等资源,而更乐意使用化肥农药,大多数农产品的化肥和农药施用量超过作物实际最佳需要量的15%—30%;另一方面,农民对环境危害的认识不高,缺乏环保意识,没有主动要求环境保护的概念。

3、农村环境建设投入不足,环保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4、农村环境治理尚未形成合力。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领导,缺乏农村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和体制,资金、技术力量分散,农村环境治理的效果还不够理想。

三、解决农村环保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农村环保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且农村环境问题成因复杂,许多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应进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协调推进。我们认为应着力在组织领导、宣传教育、建立示范点、工业强村等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组织领导,部门密切配合。一是强化各乡镇政府和各部门对本辖区、本行业和本系统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要编制生态环境规划,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计划。二是各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通力协力,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积极配合,建立长效工作联动机制,形成分工明确,协调有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形成“分级管理,部门协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农村环保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

制,切实推动农村环保工作领导责任落实、政策措施落实、督查考核落实。三是以政府支持为主,逐步增加社会环保投资渠道,切实加大农村环保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环保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治理。

2、加大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环保、农林、建设、水务等相关部门、各乡镇及各个新闻媒体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大农村环境宣传活动的力度,把保护环境灌输到每个村民头脑中,不断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另一方面,通过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和“畜禽养殖示范点”活动,规范村民行为,树立良好风尚。

3、重点突破,示范先行。结合黎城县的实际情况,集中财力,按照“示范带动、逐步推开,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建立一批环境优美示范村,逐步推广。一是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继续深入推进“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农村饮用水源和供水工程建设。加大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力度,确保城乡一体化供水饮用水安全。二是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黎城县垃圾处理场已经建设完工,县城相邻的乡镇村庄的生活垃圾,采取“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的处理方式,将垃圾回收后,在 5

乡镇设立垃圾中转站,最终运往县城垃圾场进行处理。距离县城较远的乡镇,按照乡镇总体规划自建垃圾填埋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对于县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的村庄,将污水纳入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努力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污水处理能力;对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外的村庄,规划建设污水处理站,可以辐射到周边村庄;对于比较分散、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庄,可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建设化粪池、污水沼气净化池等方式处理。农村厕所改造,对于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村镇,采用水冲式厕所,对于没有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农村,规划以沼气净化池和户用沼气池等方式处理粪便污水。加大村庄绿化、硬化力度,建设村镇园林化特色,实现花园式的文明村镇.三是科学养殖。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鼓励散养户种养结合,实现相对集中饲养、污染集中处理,积极引导畜禽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改变人畜(禽)混居、人畜共厕现象;鼓励畜禽养殖户根据养殖规模,建造粪便集中堆积发酵处理池和尿液囤积池,实行集中还田使用;引导规模畜禽养殖场生产有机肥、发展沼气和生态养殖。四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要推进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提高农业机械配套水平,全面加快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推广进程。推广使用可降解农用地膜和耐老化易回收地膜。科学使用农药、化肥,推广种植绿色产品。

4、加强工业污染治理,以发展促和谐。按照“工业强企,工业强村”的原则,鼓励村集体利用土地、森林等资源优势依法与企业合作进行资源开发。积极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不断提高企业所在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加强安全隐患治理力度,在工业污染治理、矿业秩序整顿、安全生产巡逻、生态环境治理、矿山矛盾纠纷解决等方面下大力气,建立“村企合一、村企和谐”的企业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崔亚利,男,1971年7月出生,工作单位:山西省黎城县环保局,职称:助理工程师 邮递信息:

地址: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环境保护局,邮编:047600 联系电话:***,联系人:崔亚利

第四篇:农村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环境保护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人民的福祉,事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环保工作在整个国家环保事业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环保工作的重心一直在工业环境污染治理和城市环保工作,农村环境问题没有得到重点关注。自从我国在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历经近30年的发展,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有了十分明显的积聚。时至今日,在全国广大农村地区,各种环境问题已经凸现,农村环保工作成为环保事业的薄弱环节。加强我县农村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体系,不仅对保障境内流域和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全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安排,我就我县农村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浅谈个人的见解。

一、我县农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以实施

农村“四通五改”、“一建三改”为重点,基础条件大为改善,促进农村面貌根本改变,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农村环境保护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式。

(一)农村生态治理效果明显。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项目,我县森林覆盖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农村生态环境指标始终保持良性状态。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兴山县人工造林26 万亩,退耕还林9.7万亩,封山育林18 万亩,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87.4 万亩,森林面积193.6 万亩,森林蓄积由557 万立方米增加到 631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54%增加到56.7%,并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4个,建成风景名胜区3个。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一定进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全面启动,农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以及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率均明显提高。

(二)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村环保的主体意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近年来,我县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抢抓新农村建设机遇,加快发展,将农村环境保护纳入乡镇和村庄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当中,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一是科学编制规划搞新农村建设。完成了十个试点村及沿路沿河43个中心村的生产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二是加大投入搞新农村建设,基础条件大为改善。通过上级财政、发改、农业、水利、烟草等部门,共争取农业特色产业相关项目29个,2007年完成农村基础设施投资2928万元。三是整合相关部门资金,实施整村推进。07年农业特色产业争取相关项目资金7150多万元,完成果茶基地改造2.2万多亩,通村道路路面硬化210公里,实施土地整理项目3750亩,烟水配套设施建设1.52多万亩,新建沼气池3300口,维修水库堰塘30多口,新建抗旱水池210口,新增灌溉面积7200 亩。

(三)切实解决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1、切实关注民生,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水是生命之源,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兴山县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出发,切实把解决农村居民饮水问题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县委、政府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列为环保工作重心,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的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与管理,根据农村不同的供水方式采取不同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目前,全县建立了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构建了饮用水源监控点保护网络。

2、严厉打击“十五小”„„新五小‟‟等国家明令禁止的重污染项目,净化农村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根据国家八部委“整治违法排污行为,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部署,我县先后组织开展了化工行业、水泥行业、噪声、采矿业、农村土法炼金等专项治理,促使企业环保设施改造升级,关闭了设备落后污染严重的宏昌水泥厂,规范了矿业开采秩序,取缔土法炼金。

3、及时排查农村环境纠纷,为农村居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县域农村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人们环境法制观念的增强,各类环境投诉案件相应增加。经常因污染问题,企业与周边群众发生矛盾,其中污染纠纷、污染赔偿,要求解决污染问题的环境信访案件已上升到越级上访和群体访,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我县以制度创新和督查落实为抓手,对重点环境信访案件采取包处理、包督办、包落实、包息访“四包”措施。近几年,每年受理环境问题信访30起以上,调查处理率均达到100%,基本上及时、快速、有效地化解了一批涉及农村环境的矛盾纠纷,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得到了处理。

4、加大投入,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兴山县及时掌握国家、省级环保资金投入方向,加大上级资金争取力度和本级财政投入。2001年以来共投入2.9个亿,建成了新县城及峡口镇垃圾处理场、污水年理厂,纸坊河固废处理厂,香溪河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一期工程6个项目;在建的项目有高阳镇污水处理厂工程,目前已经完成主镇区管网铺设工程。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绿色生态产业发展。

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指导、督促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因地制宜推动绿色生态产业发展。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我县主要工业企业是兴发集团,它是依托本地丰富的水能、磷矿资源发展起来的集化工、水电、矿山于一体的大型精细磷化工企业,为解决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问题,坚持减量、循环、再生的原则,走出了一条生态、节能、环保的发展道路。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30.54亿元,其中发展循环经济效益达8000万元,万元产值物耗、能耗、“三废”排放量分别下降10%、8%、60%,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2、充分利用我县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相对于工业,其污染轻、投入少、见效快。兴山县委、政府集中力量打造“昭君‟旅游品牌,完成了兴山县旅游发展规划,启动峡口旅游码头、昭君文化园建设,我县旅游产业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开发以地花鼓、三音歌、薅草锣鼓、古明居、昭君文化园等为代表的人文景观,积极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3、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农业是山区县的基础产业,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加大烟叶、柑桔、茶叶、药材四大特色农产品开发力度,打造精品、特色、绿色食品牌。按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要求,发展壮大四大产业,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提高深加工能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立足于特色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确定主导产业,创办龙头企业,建立商品基地,辐射带动农民,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加销有机结合的模式。

二、我县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综合来看,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一些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农业生产方面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是:过量施用化肥,剩余化肥成分排入河库,造成农村水体污染,农村河、湖、塘水质下降;过度施用农药,破坏生态防护功能,增加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土壤中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风险增大;滥用饲料添加剂,催生速生畜禽,不仅使肉类品质降低,而且使食用者、周围环境遭受类性激素物质的污染;畜禽养殖排泄物随养殖规模大幅增加,污染周边水体和大气环境;农用塑料薄膜大幅

增加,废弃或破损的农膜污染土壤、污染农村居住环境;秸秆焚烧污染大气、浪费资源;生产工艺落后的乡镇企业对农村的废水、废气、废渣、噪声污染。

2、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生态方面的环境问题则体现在不恰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生态的破坏,造成生态功能的退化。过度垦荒、过度耕种导致土地有机质降低,水土流失,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森林蕴含量和品质降低;河流广为污染,原有功能丧失,鱼虾等水生生物锐减甚至绝迹;生物链遭受破坏,对病虫害自然抵抗力减弱。兴山是磷矿、硫铁矿、硅矿等资源十分丰富的山区县,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正处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时期,大兴开矿之风,主要是以卖原矿为主,由于矿产资源开采利用不当,重开发利用、轻生态保护,甚至乱采滥挖,采富弃贫,导致了资源浪费、植被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欠账很大,客观上加大了后期治理工作难度。

3、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存在差距。生活方面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村镇居住环境恶化,村容村貌脏乱差现象明显。农民致富以后,自家院内追求干净整洁,装修上档次,而院外则是垃圾乱堆,杂物乱放,白色污染在村庄中同样普遍存在。此外,农村小沟、小河、水塘淤积变黑发臭和漂浮物蔓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村镇住宅修建缺乏统一规划,布局散乱,居住环境变得既不美观又不卫生,成为疾病传染的温床。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小城镇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因前期总体规划缺少环保专项规划,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到2008年底,全县8个乡镇,只有两个乡镇建成一个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使有限的水资源受到污染,水体自净和生态恢复能力下降。

4、农村环保队伍名存实亡。2006年,湖北省率先在全国开展了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包括城建环保站在内的所有基层站、所都整体转制为公益性服务组织,定名为乡镇建设环境保护服务中心,乡改后的服务组织不仅没有执法监管职能,只有公益性服务义务,而且兼顾城建、环保的服务职责,真正能投入到乡镇环保工作的力量捉襟见肘,根本不可能对农村环境问题开展有效的管理。同时,在经费上采取的是“以钱养事”的办法,实际上只能保障人员的基本工资,正常工作经费缺乏保障,开展工作十分艰难。

三、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落实的对策和措施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尤其在我们这样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如何发展,如何按十七大的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在发展中加强环境保护,在保护环境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是我们必须面临的实际问题。实践证明,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只要我们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既做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者,又做环境的保护者,就能实现农村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一)加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长期以来,我县环境宣教工作的重点一直在城市,在农村还显得相当薄弱。在农村人群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应通过开展环境宣教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意识和认识水平,促进他们主动参与保护自己的绿水青山美好家园,意义尤其重大。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好“环保下乡”活动,把“环保知识上墙”、“环保意识入脑”作为环保下乡活动的重点工作,组织开展“环境知识进家庭”、“环保知识进企业”、文明生村创建等系列活动,逐步推动面向农民的环境教育工作。

(二)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农业生产污染。目前我县在柑桔、茶叶、烟叶种植上全面实行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但在其它种植业上还要尽快启动这项技术;进一步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大力推广“果一沼一鱼”、“畜一沼一果”立体农业、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型生态农业技术,实现区域经济的小循环。

(三)强化矿产资源开采地生态环境保护。严格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方针,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制度,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管理,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的总体利用水平,促进矿业健康有序发展,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在矿产资源开发建设中加强监督管理,严肃查处无证开采,滥采乱挖,污染或破坏生

态环境等违法行为。加强采矿区生态建设与恢复工作,逐步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对矿产资源开采出现的生态破坏地区,要因地制宜确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做好土地复垦,改善局部生态环境。

(四)建立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和土壤污染防治示范,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加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其它优质农产品基地的环境保护,充分发挥县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协调作用,加大同农业主管部门的协作配合力度,在蔬菜、柑桔、茶叶和烟叶生产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提倡“少用一斤化肥、少用一斤农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积极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实行优惠鼓励政策,强化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监督管理,推动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

(五)正确把握经济发展与农村环保的关系。不能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放松了对环保的警惕,尤其是在招商引资和承接东部转移中,不能把污染项目引进辖区,以牺牲环保的高额代价,获得了短期的经济效益。必需严格环境准入,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凡不符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建设项目,从立项、用地.贷款、供电的方面严格加以限制。对发展生态农业项目制定优惠的金融政策,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对生态农业推广工作的扶持力度。在发展中要把农村环保摆在首位,有序地平衡经济发展与农村环保的关系,推动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六)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建立国家、省市、县市三级环保基础性投入机制。中央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性投入,适当调整农村环境保护基础性投入占整个环保投入的比重,重点支持解决农村环境整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蓄禽养殖污染防治、饮用水源保护等方面的基础性投入问题。省市级财政安排的环境保护专项配套资金和省市级调控的排污费,要重点向农村环境保护基础性建设倾斜。县市级人民政府要把支持农村环境保护支出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确定适当的比例,确保每年有所增加。在资金的管理上,要实行上下联动,捆绑使用,集中资金每年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避免撒胡椒面式的办法,真正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七)加强对农村环保工作的领导,加快农村环境保护队伍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在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把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纳入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领导,落实管理责任,健全监管制度,完善考核机制,真正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积极创造条件,恢复和完善独立的乡镇环保管理机构或县市环保部门的延伸排除机构,落实环保监管职能,在机构编制、人员、经费上予以保障,真正解决乡镇环保工作缺位的问题。

第五篇:化隆县农村环境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

化隆县农村环境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人口的70%在农村,农村环境的保护直接影响着我国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气候等,为此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十分重要,意义深远的事。

一、农村环境现状

随着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高科技、机械化与农业规模的种植、畜禽养殖等农村经济作物和种养业得发展,对农村的生态植被、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水、大气等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县在农村生态环境主要表现在:

1、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当。我县农村由于商业贸易交往,一些食品、产品的包装袋没法及时的处理回收利用,由于环保宣传不到位、人民群众的环保理念还不强,一次性食品袋、卫生筷等还比较普遍,各乡镇等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缺少垃圾填埋点、垃圾处理池、垃圾处理厂,村民习惯性地将生活垃圾倾倒在旱沟、大风一吹四处飞扬,造成白色污染,或倾倒在小溪沟等地方,等待下雨后雨水冲走,对下游的饮用水或河道造成污染,当然,我县各乡镇交通欠发达,农村一些废旧物品难以回收利用,就成为了一大污染源。

2、农村建筑垃圾无法处理。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建筑需求不断提高,建筑材料也由原前的土木变化为砖、水泥、瓦、PVC等,一些废旧建筑材料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和回收利用,也成为影响农村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3、农村农业污染物不断增多。我县近年来不断调整产业方式,特别是在农村推广双垄覆膜马铃薯种植技术后,确实为农民增了收,可由于农民环保意识不强,环保理念跟不上,塑料膜没有及时的回收利用,造成大片的白色污染,有些农民对塑料膜经过了处理,但由于处理技术简单、方法不当,经过简单的集中焚烧处理,造成了更为严重的二次污染。同时,对农药、化肥等包装处理更是简单,习惯性地散落在地头,虽是事小,但不断积累,相当可观。

二、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化隆县农村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相适应的矛盾,一些区域或方面形势严峻。

(一)农村污染问题仍较突出,经济较好乡村甚于偏远山区。农村环保意识不强,公共服务能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已成为污染治理的突出问题。越是经济发展较快、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较为严重,环境污染治理任务越艰巨。垃圾处理三级模式刚刚起步,大多数乡村还没有实现垃圾统一收集、统一转运、安全处置,大量垃圾被随意堆放,环境质量较差。个别垃圾清运的乡村也只是将垃圾收集倒入塬边沟畔之中,填埋场未做防渗漏处理,对地下水和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污水未作集中处理,直接排入地表,饮用水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二)养殖业污染排放加剧,规模养殖场甚于零散农户。近年来,化隆县养殖业快速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但随之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突出。零散饲养的牛、羊、猪、鸡等粪便大部分作为农家肥还田。但多数养殖场仍沿袭传统方式,圈舍卫生差,污物流淌,大量粪便等排泄物随处可见,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基本未经发酵处理,环境污染严重。

(三)塬面污染形势严峻,塬心坳地甚于川缘山边。目前,对农药化肥的使用还没有具体的监管措施,农民群众大多选用廉价普通农药化肥,有机肥、生物菌肥等应用较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大多超标,作物吸收少,土壤分解慢,部分渗透到土壤和水体,对农田及周围环境造成交叉污染。大量使用的地膜、塑料袋,分解慢,回收难,已严重影响到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农作物桔杆利用率低,目前仅用于畜牧业饲草和生活薪炭,效益偏低,收集成本较高,被村民直接点燃或随意堆放。

(四)农村环保机制不完善,制度缺失危害甚于污染本身。农村环保管理体制机制不顺,职能部门执法缺位,难以形成执法合力,除乡镇街区以外的广大农村基本没有环保投入和环保队伍。大多乡镇除环卫队外没有专门的环保管理机构,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工作尚未覆盖整个农村地区,污染事故的处理和环保咨询落实不到位。针对农村环境问题,如畜禽养殖污染、面源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较少,农村环保执法和解决环境问题仍然任重道远。一些养殖户、养殖场污染物随意排放处置,舆论约束和乡村干部的自然管理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五)生态环境意识淡薄,年长者甚于年轻一代。由于受人力、财力等条件限制,我县环保宣传教育多集中在城镇区域,农村干部群众对环境保护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缺乏足够认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尚未形成,生态环境局部恶化的局面还没有得到彻底扭转。多数群众,特别是较为年长村民,认为垃圾只要扔到塌窑烂地坑或沟边洼地就行,甚至一些畜禽尸体随意丢弃,遇洪水、大风四处漂散,或漫天飞扬,给流行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三、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政策建议

农村生与措施态环境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应按照“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为抓手,不断探索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切实保护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一)持续深化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的理念,切实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宣传实效。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分期分批培训宣传员和村民骨干,印制科学实用、简明易懂的宣传资料,广播、电视等媒体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低碳经济和环保宣传教育。在中小学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强化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促使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浓厚氛围。

(二)加快科技推广,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视田园清洁工作。注重生态平衡和生态防治相结合,大力扶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讲求化肥施用“处方”,做到合理正确使用。农技推广人员要广泛宣传配方施肥,靠前指导,跟进服务,帮助农民科学种田。利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科学施用农药。进一步扩大沼气池项目实施范围,通过示范户现身说法,深入宣传推广沼渣、沼液、沼气应用和“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引导,变废为宝,控制养殖污染。加大扶持力度,推广太阳能利用工程、节柴节煤工程,形成农户基本生活、生产单元内的生态良性循环,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大力治理“白色污染”,建立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回收点,支持引导农膜回收利用,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严格控制超薄农膜的使用。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措施,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绿色食品检测准入体系,培育绿色市场,倡导绿色消费。

(三)增加投入,着力落实环保措施。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地环保项目,用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环保资金预算,在人口密集的村庄应采用净化沼气池、沟塘等方式处理污水。建立垃圾统一集中填埋场,通过市场运作、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大力提高农村垃圾清运率、回收率和处理率。二是政策倾斜扶持,对于环保公益项目或环保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对农村生态、公益事业的投入。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设立标志,建立检测网和预警机制,做好水质检测和污水应急处理工作

(四)切实重视农村自然生态保护。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加强对资源开发的监管,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实施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结合林权改革制度,继续巩固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成果,不断推进荒山造林和绿色家园建设,深化义务植树造林工作,实施农村千池百湖工程。扩展牧草种植面积,推进舍饲圈养,处理好封山禁牧与发展畜牧业的关系,建立封山禁牧的长效机制。大力开展“绿色文明家庭”、“生态示范村(乡、镇)”等评选活动,引导农民争创绿色家园示范户,倡导树立新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家庭生态价值观,改变生态无成本观念。(五)强化措施,建立健全农村生态建设的监管机制。一是强化政府和职能部门对辖区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各级政府工作考核内容,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制定考核办法,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化。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对各个环保责任主体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计划。二是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分工明确,协调有力,措施到位,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增强基层环保力量,设立基层环保机构,在行政村成立环卫队和环境信息员,逐步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环保工作网络。要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建立常规检测评价体系和信息系统,定期公布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着力提升监管水平。

下载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初探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初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环境现状与环境保护对策

    评分:_________课程论文农村环境问题与处理建议 课程:生态环境保护学院材料学院 专业(大类) 学号 学生姓名摘要:当前,我国正在蓬勃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

    我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我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

    浅谈农村公路建设现状与对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浅谈农村公路建设现状与对策 浅谈农村公路建设现状与对策 【摘要】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这仍然无法改......

    农业走出去现状问题与对策

    农业“走出去”:现状、问题与对策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一、农业“走出去”概念和意义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了加快实施我国农业“走出去”的战略,这对农业和农村工......

    宜昌市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摘要近年来,宜昌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总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科技进步,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26.......

    调查与决策——《四川省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调查与决策——《四川省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总第364期调查与决策(内参)第32期四川省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四川省环境保护局 杨雪鸿 杜明 叶扬为贯彻落实党......

    我区农村普法工作现状与思考

    XX区农村普法工作现状与思考 XX区是个农业大区,农村人口占近70%,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是我区普法工作的重点。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区农村普法工作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与中央“......

    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与对策

    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与对策一、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显示:与相比,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基本保持稳定。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有升有降,按《环境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