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走出去现状问题与对策

时间:2019-05-12 19:05: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走出去现状问题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走出去现状问题与对策》。

第一篇:农业走出去现状问题与对策

农业“走出去”:现状、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

一、农业“走出去”概念和意义

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了加快实施我国农业“走出去”的战略,这对农业和农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广义上,农业“走出去”包括农产品出口、农业对外合作、农业对外援助、农业直接投资等内容。狭义上,农业“走出去”是指我国企业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以营利和合作为目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采取资本、技术、产品和劳务输出等多种方式,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自主从事合法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本文所研究的农业“走出去”侧重狭义上的概念。

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首先,我国在农业技术、农作物管理、资金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一些亚洲发展中国家和非洲国家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气候条件比较好。我国周边一些国家,诸如柬埔寨、老挝等国家土地资源丰富,且土地开发程度不高。非洲可开发的耕地面积达8亿多公顷,而实际利用只有四分之一,土地开发潜力巨大。我国与这些国家的农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为农业企业到国外投资提供了空间。其次,我国农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下一步需要解决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要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拓展国内外两个市场,需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第三,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对于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还对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土地和资源优势、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起到重要作用。

二、农业“走出去”的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582家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00多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5万多家中小型农业龙头企业组成的农业企业群体,在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源和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境外投资、合作、上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40多家,投资金额达153亿元,投资地区涉及亚洲、非洲、北美、欧洲、大洋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对广西、湖北、重庆和江西四个省(市)的调查表明,农业企业“走出去”势头比较良好,但各个省(市)农业“走出去”的发展情况不均衡。截至2008年7月底,广西有20多家农业企业到国外投资,投资总额达5亿元人民币。湖北省到国外投资的农业企业数量比较少,但一些企业开展业务的情况比较好。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自1999年开始布局、实施“走出去”战略,2000年成立国际贸易部,组建了一支从事国际农业技术推广与贸易的专业队伍。公司先后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菲律宾、越南等国开展了品种试验示范与技术合作,效果比较显著。截至2008年7月底,重庆市共批准境外投资农业的企业六家,投资总额1586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为1486万美元。一些目前没有到国外投资的农业企业也表达了到国外投资的意愿。江

西省农业“走出去”相对落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农业企业到国外开展直接投资。

总体来看,农业企业“走出去”正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国营的农垦、种子企业、渔业企业已成为现阶段的主力军,发挥了主体和示范带动作用;民营农业企业正在加大“走出去”的步伐。二是项目区域日趋广泛。2007年,我国约有1500艘渔船近4万人在境外从事渔业生产,作业区域包括西非、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斯里兰卡、斐济和阿根廷等32个国家的专属经济区以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三大洋的公海。一些企业在俄罗斯、东南亚、中亚和拉美等地区先后建设了粮食、大豆等生产基地和天然橡胶、油棕、剑麻、木薯等稀缺资源开发基地。例如,黑龙江农垦2004年开始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租地种粮食,2007年种植面积达到63.4万亩,同时还投资建设了粮食预处理中心和液面肥加工厂,在俄罗斯农业开发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广东农垦从2002年起规划建设50万吨境外天然橡胶基地,并在泰国和越南收购、扩建了五座天然橡胶加工厂,稳步推进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的天然橡胶种植基地项目,目前天然橡胶生产能力达到20.6万吨。三是项目投资领域多元化。项目投资领域涉及粮食种植、经济作物种植、动植物保护、设施农业、农业机械、农村能源领域、生物能源农业、远洋渔业捕捞等。四是投资形式多样化。农业企业“走出去”的形式有租赁土地种植、购买捕捞许可证、建立生产和加工基地、进行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等。

三、农业“走出去”中的问题

(一)“走出去”总规模比较小、企业实力不强

尽管近年来我国农业“走出去”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不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和保持农业又快又好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2007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179.1亿美元,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只有12.1亿美元,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1%左右。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65.1亿美元,农业对外直接投资2.7亿美元,约占1%。缺乏资金、规模较小、竞争力低是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最普遍的问题。例如,广西到境外投资的农业企业有20多家,但龙头企业不多,最大一笔投资只有2000多万元。重庆市到国外投资的大多数农业企业也存在实力较弱,投资规模较小、融资难度大、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一旦遇到困难就出现畏缩不前的现象。在老挝投资注册的五家企业中,已有四家撤回。留在老挝的重庆恩渝商贸有限公司,虽然仍继续留在园区投资建设粮食加工厂,但因实力有限,进展缓慢。

(二)各级政府开展的农业合作、援助项目没能与企业“走出去”有效结合起来

早在1994年,我国政府就提出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从目前情况看,各级政府开展的农业合作、援助项目没有与企业“走出去”有效地结合起来。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应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在于政府职能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另一方面在于企业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在一些农业合作项目中,一些企业起初很愿意参与项目,但一旦看到项目运行不好,便立即从项目中撤出,把后继经营管理的工作全部甩给政府。

(三)政府管理与服务不到位

首先,在农业“走出去”管理中缺少统一的管理协调机制,管理权限分布在多个部门,审批程序繁多、耗时长,给企业带来了不便。其次,国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走出去”战略规划,不能给予企业宏观指导。第三,我国为投资企业提供的信息服务比较差,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一些企业反映,他们很难获取投资国的政策、农业情况等信息。

(四)缺乏海外投资风险评估机构和完善的保险制度,企业投资风险大

海外农业项目不仅具有建设和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技术适应性、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大,自我发展能力弱,项目执行风险相对比较大的一般特点,还受投资国政治局势变动、经济政策变化等特殊风险的影响。譬如,2007年年初,吉林省与菲律宾农业部刚刚签署了在菲律宾开垦100万公顷土地的协议,9月份就被宣布暂停,原因是菲律宾国内的政治因素。又如,由于粮食危机和能源危机,一些国家宣布禁止在本国生产的粮食和用于生物燃料生产的农产品出口,使得我国一些“走出去”的农业企业经营业绩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农业企业投资海外以前,必须先开展可行性分析研究以及不确定性分析等。目前,我国缺乏海外投资风险评估机构,企业难以有效地判断投资的风险。政府也没有开展针对“非常风险”的农业对外投资保险,帮助企业规避风险的功能还很弱。

(五)出口关税负担比较重、出口秩序比较混乱

面对全球粮食危机,为了防止粮食大幅度出口而影响我国粮食安全,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粮食出口的政策,如提高粮食出口关税税率等。由于种子被列为粮食品种目录,提高粮食出口关税税率政策给种子出口企业造成的负担比较重,从而影响了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

近年来,进入越南等东盟国家从事杂交水稻的国内企业较多,造成当地种子供大于求,种子经营企业利润下降或根本没有利润。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审批出口企业资质的门槛较低,使得一些在国内实力不强的企业,以低质、低价产品打入东南亚市场,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特别是一些非农企业,不熟悉本行业情况,缺少专业技术人才,不提供售后服务,影响了我国种业的对外声誉。

(六)“走出去”的企业不能享受国内对农业投资的优惠政策

在境外发展的农业企业,不能享受国内对农业投资的优惠政策,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近年来,我国为了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诸如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但在国外投资的农业企业涉及这些业务时,并不能

享受这些优惠政策。

(七)缺乏跨国经营的管理人才

“走出去”投资农业的企业缺乏掌握外语、了解国际规则与国际管理的管理人员;对投资国的有关农业产业政策、农产品市场潜力、农村劳动力素质、风土人情等情况了解甚少,以致一些投资项目陷入困境。

四、促进农业“走出去”的政策建议

(一)各级政府开展的农业合作、援助项目与企业“走出去”有效结合起来

在探讨政府开展的农业合作、援助项目如何与企业“走出去”有效结合的问题上,不适宜采取一种模式,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

第一种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即政府先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为企业搭建一个施展的平台。中国——菲律宾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的实施经验值得借鉴。中菲农业技术合作项目从规划设计时就考虑到要让相关企业参与,以便为项目结束后的市场运作打下基础,为项目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该项目的参与执行单位——袁隆平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尤其是参与该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后,隆平高科利用该项目的双边政府投入,大大减少了企业自身的前期投入成本。仅在菲筛选40个我国杂交稻组合,将其中六个组合参与菲律宾全国联合评比试验和区域适应性试验的费用,就为该公司节省前期投入成本50万美元以上。目前,隆平高科利用已经取得的项目成果,及时介入,投资100万美元,在该项目结束前,已经在菲律宾建立了隆平高科菲律宾研发中心。

第二种是“企业先行、政府跟进”的模式,即对已经走出国门且取得良好业绩的农业项目给予一定支持。这种模式重点支持企业在国外已经开展的农业培训、种子试验、示范及推广项目。一方面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更有效地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二)对农业企业“走出去”加强宏观指导、规划

发挥由商务部、农业部和财政部牵头成立的、由十个部委组成的农业“走出去”工作部际协调领导小组,商务部和农业部牵头成立的由12个部门组成的境外农业资源开发合作部际工作机制的作用,解决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状况,提高行政效能。强化外交服务手段,将农业“走出去”纳入国家双边或多边经贸谈判框架中,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双重征税、人员签证期限较短、劳务人员限制、入境生产资料关税过高、产品返销国内征税过高等问题。尽快制定境外农业资源开发合作规划,包括重点支持品种、重点投资国别和重点支持内容,增强可操作性。

(三)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首先,建立补贴制度。建立农业“走出去”专项基金,用于农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各种补贴、贴息和紧急援助。其次,放宽融资条件。对“走出去”的企业,凡具备上市条件的,优先推荐进入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优先推荐“走出去”农业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和技术改造贴息项目。第三,建立和完善保险体系。国家通过补贴支持的方式鼓励保险公司设立专门针对农业对外投资的保险险种,主要承保企业在境外农业投资之后可能发生的非常风险。第四,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避免双重征税,对外农业投资企业在还没有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国家和地区已缴纳法人税、所得税的,在国内应对纳税额予以扣除。对于农业对外投资项目需出口的生产资料、设备等,应提供通关便利,减免出口环节税费。杂交水稻种子出口应与普通粮食出口区别对待,把杂交水稻种子列为高科技产品。第五,农业“走出去”企业有条件地享受国内支农惠农政策。赠送或援助国外的农机应该享受国内农机补贴政策,但用于商业化经营目的的农机不应该享受国内农机补贴政策。

(四)完善政府管理与服务

首先要加强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建设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境外投资农业企业数据库,跟踪了解这些企业,做好咨询服务。密切跟踪国外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并且收集、分析和预测农产品市场信息,为农业对外投资企业提供各种信息资料。定期举办农业“走出去”企业交流会,促进企业问信息共享。其次,健全技术输出管理制度,包括规范和完善相关法规,如修订《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和《现阶段不对国外交换、有条件交换、可以对外交换的作物和水产种质资源名录》,进一步明确技术输出的范围,鼓励实用技术及物化技术出口。第三,建立和完善规范有月的法律法规,如信用担保、海外农业直接投资、保险及法律授助等制度,切实保护“走出去”主体的合法权益,为涉外企业创造规范有序的制度环境。第四,发挥种子行业协会的职能,协调种子出口企业行为,避免恶性竞争。提高种子出口企业的门槛,尽量减免非专业公司从事种子进出口业务。第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造就外向型人才队伍。

新闻作者:陈前恒 张黎华 王金晶

第二篇:农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合作社作为一种组织农业生产经营的有效制度安排,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省农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初步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升了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挖掘了农业增收潜力,增强了农户和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一、省农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自11月开始,省在全国率先给

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注册登记,从而使其确立了市场主体地位。起,省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各市县也都安排了相应的配套资金加入其中,包括在信贷、税收、工商登记等方面予以扶持,有效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

截至目前,全省1301个乡镇全部建立起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省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已达4790个,占到全国总数的18%,位居全国第一。入社社员19.6万人,社员出资总额达14.56亿元;合作社带动农户90万户,占到全省总农户数的17%。就其涉及领域来看,种植业占38%,养殖业占43%,农产品加工占3%,农资购销、技术支持、仓储运输等服务类占12%,其他如沼气合作社、旅游合作社占4%。

据统计,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人均纯收入达4387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665.7元多721.3元,高出20%。其中有140个合作社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150个合作社进行了商标注册,农民合作社的市场经营主体作用日益凸显。

二、省农业合作社发挥的作用

1.合作层次不断提升。组织起来,走向合作,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是当今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从起步时规模比较小、单纯在生产领域合作逐步向生产、流通、加工等领域合作转变,绝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标准化生产、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市场营销,形成了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格局。省农民正是通过合作社实现了联合,提高了自身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2.促进当地主导产业发展。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经营范围开始从原先的生产销售逐步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使农民有机会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促进了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如,偏关县峪佳马铃薯合作社有社员76人,种植马铃薯1520亩,每户种植面积达20亩,由于合作社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产量达380万斤,仅此一项平均每户纯收入11375元,而且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影响、带动了全乡马铃薯产业的延伸和发展,全乡43700亩耕地,种植马铃薯面积就达到了11700亩,占到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

3.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业进入新阶段后,农产品的竞争不再是单纯的价格竞争,而是品牌、科技、质量和服务等的综合竞争。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不是简单的生产合作,而是产加销一体化的合作,不但能把农产品卖出去,而且还能卖出个好价钱,同时,还可以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优势,较好地实施农业标准化,建立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体系,破解国外“绿色壁垒”,打开国际市场。据了解,省沁源县林峰小杂粮合作社利用莜麦、荞麦、豆类、黄花菜等土特产品获得国家绿色产品认证的品牌效应,生产销售10余种小杂粮,年生产能力达到6000吨,产值达5000万元。

4.促进了农户的专业化分工,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起,吸引了一批各行业经济能人、致富能手的加入,发挥其了解市场、开拓市场的优势,组织会员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生产,有效地避免了会员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促进了农户的专业化分工分业,较好地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顺利对接。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交易成本、保证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合作社统一采购供应农资、种苗,统一销售农产品,并向社员提供免费的技术指导,避免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降低了农产品生产交易成本。大部分合作社在市场价格收购农产品的基础上,实行“二次返利”——即年终可分配盈余的60%按交易额返还给社员,使社员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收益;合作社通过开展生产技术培训、实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战略,集中开发市场,按订单组织生产,统一收购销售社员产品,降低了农产品生产风险和销售风险。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社员增收明显。

三、省农业合作社面临的问题

1.合作社产业化经营程度较低。农业产业链短,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化经营程度低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阻碍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农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省农业合作社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有少数合作社成功地建立了自身的产业链,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但是整个省农业合作社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绝大部分合作社结构松散,以解决初级农产品销售为主要目的,没有形成自身的产业链,产业

化程度很低,需要通过各种措施加以扶持,以提高合作社产业化经营程度,帮助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2.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当前,资金短缺、贷款难等问题制约着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由于地方财政和农村信用社资金不够宽裕,致使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关扶持资金和信贷资金难以及时、足额到位。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由于受存贷比例、备付率等指标的限制和资金实

力不够宽裕因素的制约,使得部分项目和产业的贷款不能迅速、足额发放到位。同时,部分合作社成员长期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有不良信用记录,不具备评级授信条件,难以继续得到信用社贷款支持。

3.合作社会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人才缺乏。第一,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需要组织管理人员有组织管理,统筹协调,对外交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但现实中农民带头人大多数综合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管理水平低,且缺乏创新能力。第二,专业合作社需要有一批有较高文化知识,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而组织中缺乏这种人才,从而导致对政府部门的依赖性增强,制约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创新和发展。第三,专业合作社社员科技知识欠缺,专业水平低,影响了农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

四、进一步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合作社产业化经营程度

由于合作社数量多、规模小,自身发展能力不强,快速提高产业化经营程度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扶持部分龙头合作社,做大做强产业规模。筛选一批规模合作社进行重点扶持,形成一批有较大的投入,拥有较强种子研发实力,较强产业带动能力和深加工水平,规范;完善的骨干合作社,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柱。二是探索开展合作社之间的资源整合和联合。针对一社一品,一社多品,合作社规模太小,品牌知名度不高,品牌互相贬低的局面,应努力引导合作社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纽带、以产权重组为辅助,建立区域性的联动组织,防止恶性竞争。如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复合的经营体制、加强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建设、成立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等,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

(二)采取多种手段解决资金困难问题

1.增加财政扶持,各级政府可以适当增加财政扶持资金和项目数量,把合作社作为党和政府扶持农业、农村的重要对象,树立扶持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村、扶持农民的思想,增加扶持力度。

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实行信贷优惠政策。适当降低贷款利率,简化信贷手续,开展联合授信,专门为辖内农民专业合作社量身定做信贷产品,解决合作社抵押资产不足问题,使合作社能够以较低的利率顺利贷到发展资金。

3.鼓励工商资本入股合作社,工商资本的注入不仅可以迅速解决合作社资金问题,而且还能帮助打开农产品市场,助推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

(三)提高合作社人员素质

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基本素质。鼓励合作社人员主动学习,主动向专家咨询,提高社员专业生产技术。

2.培养一批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和优秀的财会人员,提高合作社管理能力。由各级农经系统组织培训,开展生产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学习,形成一支优秀的合作社人才队伍。

3.充分利用当前“村官”的人才优势为当地合作社的发展出谋划策。

第三篇:日本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日本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日期:2008-02-26来源:

日本在60年代以前提倡增产,以追求“经济价值”为中心的农业观居主导地位。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与经济高速增长伴生的公害问题严重,国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对食品安全的要求逐步提高,随之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价值;1975年以后,人们普遍转向要求提高生活质量,开始追求生活价值,强调发挥农业、农村的社会、文化作用。日本的都市农业伴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增

长及发展观的变化而成长起来了。

一、日本都市农业的现状

日本具有三大都市圈首都圈、中京圈和近畿圈,都市农业主要是指这三大

圈内的农业。其发展具有如下特征:

(一)耕地零碎,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在日本,由于城市无序发展,土地变得狭窄细小,耕地十分零碎,常呈“格子田”、“箱子田”,伴随着耕地的不断减少,都市内的生产者愈来愈认识到农地所内含的价值。与日本国其它农地相比,都市内不少农家十分注重引进先进科技、引进新品种,增加物质的劳力投入,农业专业化、集约化程度明显高于其它农区。据统计,各大都市内农业技术骨干所占的比重高于其他一些农区。如在专业农家中,有1人以上专职从事农业的,日本全国占24.5%,而东京都则达40.2%,神奈川县为30.1%。有2人以上专职从事农业的,东京都达7.7%,神奈川县和爱知县分别达8.3%和5.6%,都高于日本全国的4.2%的平

均数。

(二)兼业性强,农民收入以不动产收入为主

由于大批劳动力向非农转移,三大都市圈内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兼业化程度很高。同时,这些地方具有紧靠大城市、农地价格上涨的优势,不少农家充分利用现存的零星土地建造停车场、仓库,出租房屋、店铺,以此增加收入。1991年日本三大都市圈内农家收入中,平均有69.3%的农家有不动产收入,局部地区83.5%的农家其收入中都有不动产收入。从总体来看,以出租房屋为主的不动产收入已成为都市中农家收入的重要支柱。这样,在都市化进展较快的大都市,已蜕化成依靠租贷收入生活的新型农民。

(三)与城市相适应的观光农业盛行

观光农业的发展,已渐渐成为农民的主要业务。这其中主要又有两种形式:

(1)市民农园。不少农家的土地除少量自己耕作外,还有一大部分出租给城市市民业余耕种。(2)农业公园(观光农园)。从总体来看,日本的农业公园有三个特点:一是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实际,发展特色农产品。二是广泛采用先进的玻璃温室、营养液栽培等技术,不少农业公园新奇独特。三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少地方的农业公园把生产的农产品加工成食品、饮料、化妆品等,供市民选购。此外,还有民宿农庄、农村留学、自然休养等多种形式。

(四)以批发市场为主,流通渠道多样化

在日本,大城市的农产品供应时令性强、市场需求大、涉及而广、流通速度很快。大、中城市都相继成立了中央批发市场,一部分农产品通过农协的中介作用直接输送给批发商或加工企业,一部分由农协组织进入批发市场,经过检疫合格后,拍卖销售给批发商,批发商将其批发给零售商,再经零售商通过大、中、小型超市出售给消费者。也还有部分农民自产自销,不少地方开办了

农民直销所、农协共同销售所、无人销售所,还有一些地方则采取生产者与工厂、学校以及各类消费团体签订合同,建立稳固的产销关系的方式,不少农家还将自行栽培的农产品直接出售给消费者。日本大都市内各类农产品的流通形

式日渐多元化。

二、日本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日本都市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不少困惑和难题。由于都市农业往往在大城市内的一个特定区域,正日益受到城市的多重影响,离城市越近,影响

就越大。

(一)对农田的侵占和农业的不稳定性

城市的发展必须依托土地,而市民将农村特别是被划为市街化区域的农地作为未来所需土地储备处的首选,这样,征得的土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给城市规划带来了不少麻烦。修建主干道、环形道路、铁路、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也会引起多种麻烦。农地被建筑物包围以后,设施遭破坏,采光不足,交通不便,流通不畅,更难以扩大生产规模。农业经营活动还因同居一处的市民对农业带来的种种不便而难以开展。由于非农业项目对农田的持续侵占,农业的不稳定性已成为阻碍都市农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

(二)农业的污染和城市对农业的干扰

由于都市农业经营日趋集约化,在生产过程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加之畜牧业集约规模不断扩大,畜禽粪尿处理不当,由此对土地、湖泊和地下水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不少市民对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十分关注,特别是对养

殖场的指责有增无减,纷纷要求采取措施予以搬迁解决。据大阪府调查,各类干扰影响都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依为:水质恶化、偷窃破坏、猫狗破坏作物、日照通风不良、城市灰尘污染、工厂散发浓烟危害、夜间光照过长危害、农业

设施损坏等等。

(三)农村劳力老龄化、女性化和农业高度兼业化

大城市的急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三大都市圈内大城市农村劳力特别是年轻男劳力都显著减少,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老龄化、女性化,农业后继乏人已成为日本都市农业面临的又一大难题。都市农业劳动力锐减,使农业兼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由于大批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兼业,农业就业劳动力严重老化,质量相对降低,从而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加上兼业农户越来越依赖非农收入,农业收入的比重显著降低,结果造成农业经营

日益粗放,土地生产率和利用率相对较低。

三、日本发展都市农业所采取的对策

对都市农业出现的一些困难及危机,日本政府和农业界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诸多建议对策,不少地方也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对策是:

(一)制定政策,确保都市与农业长期共存

日本不少专家学者指出,要把农业规划放到城市规划中统一考虑,通过立法和规划,让农业作为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长期存在。着重抓好几点:一是贯彻执行《改正生产绿地法》,对已划入保护范围的土地依法固定下来,30

年不变;对从事农业生产的给予倾斜、支持。二是在土地利用上,首先考虑农业的需要,未经政府批准不许出售和占用耕地。三是严禁在良田上从事建筑业,加强土地规划和整治。四是加强土壤改良,搞好灌溉和排水工程。

(二)创建新型都市农业,加强市民与农民的交流与合作

都市农业分布在大城市内,与消费者联系紧密,在地理上、技术上有不少优势,因此可充分利用都市农业特有的位置,依托先进的科技和工业技术,创造农业的新附加值。此外,还应对文化、历史、地区间固有的资源和技术重新评价,积极探索新路,创建新型都市农业,以增强都市农业的活力。同时还应十分注重促进都市市民与农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继续发展以体验农业、亲近农业为宗旨的观光农园与市民公园。此外还可通过采用举办农产品品评会、讲习会、农业节等多种形式,增强市民与农民之间的了解与沟通,进而引起广大

市民对农业兴趣,共同提高和增强都市农业的活力。

(三)增加投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加强农业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农业的发展日益需要更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也需要水利、电力、交通、设施予以配套。因此,要维持和发展都市农业,必须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除稳定政府补贴、贷款投入政策外,还要多渠道地筹集资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同时,今后都市农业要进一步向专业化、区域化、社会化发展。日本农业专家与学者普遍认为,都市农业具有保护国土和环境的功能,不仅对农民,而且对包括城市居民在内的全体国民都十分有利有益,因此,要教育全体国民理

解其重要性。

(四)培养和造就与都市农业现状相适应的接班人

在确保都市农业发展的生产基础设施的同时,多层次、多元化地培养下一代年轻农业骨干是至关重要的。鉴于此,日本不少农业专家与学者提出应拓展视野,采取综合措施,多管齐下寻找出路:一是设定确保都市农业继承者的专业基金会,多方筹集资金,以培育农业骨干、提高务农者劳动素质、吸引农业外人员从事农业等。二是针对都市农业劳动的实际情况,为女性充分发挥能力和开展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三是通过推进研修教育、低利资金的融通、优惠提供土地和信息的网络化等,使本来是农家出身,但在农业外行业就业的劳动力能又回到农业上来,同时吸引非农家出身的劳动力能加入从事农业的行列。

第四篇:宜昌市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摘要

近年来,宜昌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总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科技进步,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26.7亿元,比上年增加44.1亿元,增长24.1%;农业增加值137亿元,比上年增加26.7亿元,增长24.2%;农民人均纯收入4686元,比上年增加664元,增长16.5%。

关键词

宜昌 农业 发展现状 发展对策 特色农业 机械化

前言

宜昌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辖5县3市5区和宜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秭归县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国家级贫困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为省级贫困县。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2万人。地貌呈“九分山水一分田”,常用耕地面积341万亩。

宜昌水能丰富,是世界闻名的水电之都。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清江隔河岩、高坝洲水电站建在这里。宜昌风光秀丽,景观众多,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形成“金色三峡,绿色大坝,绿色宜昌”的壮丽景观,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为全国11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宜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单位”、“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2008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26.6亿元,区域内财政总收入197.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4.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33元,比上年增长14.6%。目前全市上下正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抢抓机遇,加快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发展现状

自然条件:

气候:宜昌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秋温高于春温,春秋较长,四季分明。山区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3~17.6℃,1月均温1~5.1℃,7月均温24.2~28.6℃。极端最低气温-15.6℃,极端最高气温40.9℃,气温年较差较大。全年积温较高,≥10℃的积温约3916.5~5723℃。东部大于西部。无霜期一般在200~300天之间。长江西陵峡、清江下游河谷地区,由于高山夹峙,下有水垫,故600米以下为逆温层,是冬暖区,各季平均气温比武汉高3.6℃,小于-7℃的时间全年只有5%,为市境得天独厚的柑桔等水果生产基地。市境降水充沛,年降水量为997~1406毫米。年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以长江为界,呈明显的南多北少,清江流域的五峰、长阳降水较多,为湖北省多雨中心之一;当阳、兴山为少雨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常有大到暴雨,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年降水相对变率较小,大部分地区为12.1%~13.2%。宜昌市境阴天较多,因此日照较同纬度地区为少,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542~190

4小时之间。太阳辐射的年变化1~7月份逐渐上升,7月份以后则逐渐下降,1月份辐射量比12月份稍多,全市年总辐射量96~105.2千卡/厘米。

地形地势: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有山地、平原、丘陵,大致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为鄂、渝、湘三省市交汇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是大巴山,中部巫山,西南部是武陵山,宜昌城以东的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属丘陵山地和平原;宜昌城以西的兴山、秭归、长阳、五峰等县属于山地,是中国二级阶地东端,崇山峻岭、峡谷交错。在市域总面积中,山地占69%,丘陵占21%,平原占10%,构成“七山、二丘、一平”的地貌特征。

水系: 宜昌境内水系属外流水系,以长江为主脉,河流多、密度大、水量丰富,年平均总水量4741.4亿立方米。市境内长度大于10公里的河流有99条,其中集水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4条,总长3793公里,总集水面积占全市的83.9%。主要河流有:长江、清江、沮漳河、黄柏河、香溪河、下牢溪。

土壤:以砖红壤和红壤为主。

作物布局:

农业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宜昌中山地带的人均耕地面积低于高山区但高于浅丘河谷区,目前的农业仍以传统的种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主要以红薯,玉米,土豆,油菜为主,养殖业主要以生猪和山羊为主。

种植制度:

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棉、麻、油菜、蚕丝、茶等。长江以北江淮之间多实行稻麦两熟制,长江以南则多双季稻,盛行绿肥-稻-稻、油菜-稻-稻,或麦-稻-稻等三熟制,是世界上集约化种植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生产措施:

一、积极推进“三园”(精品果园、高效茶园、安全菜园)建设,健全完善柑橘、茶叶、蔬菜产业体系。

二、大力推进“五化”养殖,转变畜禽生产方式。

三、不断调整优化水产养殖结构,加快水产业发展步伐。

四、大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粮棉油综合生产能力。

五、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产销对接和农产品市场开拓。

六、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七、推进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八、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九、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做好农业应急工作。

十、加强阳光工程培训,提高劳务经济收入。

十一、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主要农业产业:

特色农业:

一、以柑橘为特色的水果产业。宜昌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柑橘类果树,四季均有产品上市,农业部列入全国三大柑橘产业带之一。全市柑橘面积达166万亩,产量177万吨,总产占全省的75%。拥有桔瓣罐头加工企业12家,年加工能力25万吨,是全国三大柑橘罐头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二、以绿茶为特色的茶叶产业。全市茶园面积60万亩,总产3.4万吨,名优茶比重达70%。

三、以高山无公害为特色的蔬菜产业。蔬菜播种面积148万亩,总产268万

吨。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无公害蔬菜板块面积达40万亩,年产量达到60万吨,通过大力推行冷链贮运,配套建设冷库达200座以上,产品主销沿海大中城市和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

四、以食草动物为特色的畜牧产业。年出栏生猪543万头,人均占有量超过一头,居全省第一位;年出栏肉羊109万只,全市人均肉类占有量达到124公斤,居全省第一位。

五、以库区养殖为特色的水产产业,“清江鱼”肉质细嫩、鲜美可口、无泥腥味,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现养殖面积达36万亩,水产品总产19万吨。加工鮰鱼年生产能力1.5万吨,产品出口美国及欧盟。

六、以天麻为特色的中药材产业。中药材面积232万亩,其中高标准基地70万亩,中药材总产量11.5万吨(其中天麻1万吨)。袋料食用菌超过10000万袋,双孢菇3万平方米。

突出农产品精深加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围绕建设10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50亿元农产品加工园区、100亿元农产品加工县市的目标,推动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建设,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总量最大、发展最快、对“三农”带动最强的支柱产业之一。

全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57家(其中省级以上45家、国家级4家),销售收入过1亿元的有34家,过5亿元的龙头企业9家,过10亿元的有5家。共注册农产品品牌1088个,培育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名牌农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稻花香、枝江大曲、采花毛尖、萧氏茗茶、土老憨食品等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农业占有中国驰名商标数量已过 “半壁河山”。近年来,有“宜昌蜜桔”、“秭归脐橙”被评为全国20个最具影响力的地理标志,“采花”茶和“清江”鱼获中国名牌农产品,“采花毛尖”获湖北名茶第一品牌,“采花”和“萧氏”获中国驰名商标,清江烤鱼和清江香酥鱼为代表的清江鱼系列风味鱼深加工产品获第四、五届农博会金奖产品,长阳清江鱼品牌是全省水产系统唯一的国家级品牌。

双汇、汇源、稻花香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迅速壮大,全市已有20多家企业销售收入过亿元,农产品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量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支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办法,培育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83家,农村经纪人队伍扩大到2万多个,年交易额40多亿元。推进农业标准化打造精品名牌:

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宜昌各地按照宜昌市统一规划,确立了当地特色农业发展的重点,形成了区域化、专业化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显著改变了有特色而特色不鲜明的状况。

柑橘形成两大特色产区,三峡库区优质甜橙产区和长江、清江两岸优质宽皮柑橘产区。茶叶形成了江南和江北两大特色产区,已被农业部规划为“长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区域”中的“鄂西武陵山和宜昌三峡名优绿茶区”。蔬菜形成了高山反季节型、平原丘陵加工型和城郊精细型三大特色基地。水产形成宜东平原湖区精养鱼池、长江三峡库区和清江库区网箱养殖等三大特色养殖板块。通过合理布局,突出专业生产和区域特色,使资源优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全菜园、高效茶园建设和生态健康养殖为抓手,以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狠抓标准化生产,全面促进农产品质量提高,彻底改变了特而不优的状况。在柑橘生产方面,制定了宜昌蜜桔、秭归脐橙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柑橘栽培

整体水平和柑橘果品质量显著提高。在茶叶生产方面,重点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和无性系良种发展。在高山蔬菜生产方面,引种美国西芹、韩国白玉春萝卜、意大利生菜等新品种,优化了品种结构,避免了同质竞争,火烧坪乡的高山蔬菜今年获上海世博会的直供权,建立了万亩直供基地。水产品无公害产地认定和出口基地备案工作不断强化,全市水产品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达到6.5万亩,出口备案基地达到30万亩。

机械化水平:

宜昌市农机化事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经历了“探索起步、快速发展、改革调整、着力推进”四个发展阶段之后,自“十五”期间以来,农机化事业步入了“突破性发展”的新阶段。截止2008年底,全市农业机械原值17.81亿元,比“九五”期末增长166.22%;农业机械总动力217.77万千瓦,比“九五”期末增长96.08%;拖拉机保有量6.5万台,比“九五”期末增长151.18%。全市农机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1‰以下,自2003年以来,全市没有发生重特大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农机作业市场、农机销售市场、农机维修市场、农机教育培训市场健康发展。农机化科技创新成效显著。2005年以来,我市先后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先进集体”,被农业部授予“‘十五’全国农机化管理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6月,宜昌市被农业部确定为首批“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但是,我市农机化发展水平与农业机械化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农机装备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一部分农机装备的科技含量偏低。用于柑桔园内机械化深翻开沟、山地果园运输、茶叶机械化修剪采摘、非标准茶园行间耕整施肥、油菜生产机械化移栽与收获、水稻插秧机械化、畜禽工厂化养殖及鱼池清淤机械化等市场急需的农机装备水平较低,甚至有些市场急需的装备还处于“研发”阶段。二是农机化作业水平不平衡。2008年,按农业部现行评价标准即“耕整、播种、收获”3个重点生产环节农机化作业综合水平达52.0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机耕、机播水平还较低(详见下表)。三是农机安全生产仍存在隐患。主要是手扶拖拉机列管率、检验率低、手扶拖拉机驾驶员考证率低,违章载人、酒后驾驶等问题时有发生,随着农村道路条件的不断改善,上道路行驶的手扶拖拉机数量不断增加、频率不断提高,农机安全事故处于频发态势。四是农机工业培育和农机化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任务仍然艰巨。

发展对策

不利条件:农业发展的资源有限,规模扩张的空间不大。经过“

十五、十一五”农业大开发,我市农业可开垦的资源已十分有限,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实现规模扩张不现实。而且随着三峡工程的开发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耕地资源正在减少,农业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抗灾避灾能力不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灾害事件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据统计,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亿元以上。我市西部山区由于受地理环境限制,水利灌溉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几乎是年年都守着长江没水用;东部平原经过几年的建设,农田基础设施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还不能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袭击。

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大部分农产品还是处于“卖原料”的状态,加工转化的能力不足。现有加工企业中,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产业化经营程度低,加工与技术装备落后,生产经营成本高,转化增值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分享的利益不多。

农业生产经营者素质不高,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年纪轻、有知识的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正面临着农业生产缺人手、新农村建设缺人力、农技推广缺人才的局面。今后,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将进一步凸显,这将严重制约农业科技知识、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直接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业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弱。农业公益性服务体制机制不完善,经营性服务组织不发达,技术推广不到位。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应急机制不完善,面临着潜在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滞后,质量安全水平不能有效保障。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内部管理不规范,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

有利条件:

从全球来看,农产品消费需求日益增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需求量将随之增加,尤其是高品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为我市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目标的实现,必将推进我市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从而进一步拉动我市农产品消费市场。

从全国来看,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中央继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门路创造良好的环境。从全省来看,争取项目支持抢占先机。我市农业经过多年发展,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柑橘、茶叶、畜牧等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在全省有地位、在全国有影响,有利于争取省级支持,实施大项目,建设大基地,开发大产业。

从全市来看,历史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十五”、“十一五”发展成就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战略、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三峡库区后扶持政策等众多机遇叠加,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发展对策:

坚持统筹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山区与平原、经济与生态、农业与非农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坚持产业化经营。坚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围绕企业建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超对接,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坚持科教兴农。大力推进科教兴农战略,构建新型农技服务网络,创新农业

科技推广机制,加强良种良法研究与推广,强化农民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土地承包经营,积极发展合作组织,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创新农村投融资机制,坚持项目开发“大合唱”。

坚持可持续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发挥区域特色,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合理开发,生态优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宜昌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2015)《宜昌市农业农村工作情况》(宜昌农业信息网)

《三峡晚报》(2011.11.24 星期四)

《湖北农机化》(2008年第03期)

《农村经济与科技》(1995年04期)

第五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本站推荐)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作者:孔祥智 徐珍源 史冰清

摘要: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改革时至今日基本形成了多元化、社会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体系,在实践中各服务主体也创新了不少很好的服务模式。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上,不同的服务主体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要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主体、多样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格局。

关键词: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户;供给;需求;外部性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提供服务的各类机构和个人所形成的网络。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内容十分宽泛,包括物资供应、生产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以及农产品的运输、加工、贮藏、销售等各个方面。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两个基本含义:

一是服务的社会化,即农业作为社会经济再生产的一个基本环节,其再生产过程不是由个别农业生产经营者完成的,而要依赖其它产业部门的服务活动。二是组织的系统性。各产业部门依据其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构建相应的组织载体,围绕农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形成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的组织体系,为农业提供综合配套的服务,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科学和高效①。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和服务模式的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不断深化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的发育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逐步改革国家经济技术部门所属服务组织的运行机制,增强其服务功能,完善其服务方式。改革开放30 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功不可没。目前,多元主体、社会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所形成的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多元化和社会化的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显雏形;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上与农民经营有机结合,创新出了很多有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

1.多主体、社会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我国政府机构的农业服务组织是按行政体系建立的,从中央到地方分别建立了各级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服务站,在村一级建立了科技组和科技示范户,把实用技术推广到农户中。省级以下的农业服务组织受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推广组织的双重领导。在这样的组织构架下,各级农业服务部门在行政上要受到本级政府的领导,同时他们的业务工作受上级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趋向的改革不断推进,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各类政府以外的市场化主体得到了蓬勃发展,进一步发展了以乡村集体或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以公共服务部门为依托,以社会其他力量自办服务为补充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是供销社系统的市场化改革和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放活,使大量非政府主体进入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和农产品的收购、储存、加工、销售等服务市场。其中一些主体通过近年的创新整合与发展壮大,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逻辑形成了一批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以个人或家庭等为单位的个体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等。现阶段形成的农业服务体系如图1 所示。

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把政府体系的农业技术推广业务划分为公益性服务项目、半公益性服务项目和私人产品服务项目,并坚定地推进了基层农技推广体制的创新。这些做法有效地遏制了基层农村推广机构队伍大幅度缩减的趋势,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基本保持完整,广大农业技术服务人员在农业生产一线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益性服务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主要由政府公共服务机构向社会和个人提供;半公益性服务项目则具有不同程度的公益性和私人产品的性质,需要支付部分费用可以由中介组织进行提供;私人产品服务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可以由中介机构、企业和民间服务主体提供。在市场体制下,农业社会化服务有两种推动力量:一是市场,二是政府。市场力量,即市场的各种主体按照市场运行法则,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向农户提供农业服务的力量,他们可以是各种主体,如个人、企业、合作组织等。市场不能够解决、不能够提供的服务可以由公益性的服务机构提供。新形势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应该是适应市场化要求的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的立体模式,这些多元化供给主体可以划分为四类,即公益部门、中介组织、企业和民间服务机构(参见表1)。

2.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创新模型在实践中不断涌现

近年来,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涌现,社会化服务组织形式不断创新,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了不少服务模式。一是依托政府公共服务机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模式。

(1)建立现代农技服务咨询平台。

全国不少地区农业部门建立了现代化的农技服务平台。1998 年浙江省衙州市农业部门应用现代通讯工具和网络技术,在农村电话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借鉴公安110 的做法,建立了农技110 服务中心。主要做法是:成立农技110 机构,开通农技110 咨询电话,建立农技110 信息网络;聘请专家开展坐诊与出诊服务,技术咨询与物资供应结合;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等渠道,收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方面信息,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发布。云南省蒙自县与联通公司合作,架设农业短信平台,每天向农户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陕西省岐山县在县电视台开办《农民之友》节目,提供技术讲座和市场信息服务等等。

吉林省农委与网通公司共同组建了“12316”农业服务网,吉林省农委聘请400 多位省市县技术和政策法律专家,全方位解答农民遇到的农业生产上的难题。(2)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实行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制度。2005年农业部在全国启动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在全国确定了100 个科技入户试点县,落实了91871 个示范户,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参照农业部的做法,确定了132 个省级科技入户试点县。“包村联户”制度是依托“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让每个农技员固定联系一定数量的行政村,每个村选择一定数量的科技示范户,农技员重点指导科技示范户,通过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其他农户。农业科技入户和包村联户制度的实施有效地扭转了过去农技人员“进村少、入户少和到田指导少”的“三少”现状,农技人员从事技术服务有了依托,借助这个平台,推动了农技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建立了农技员和农户之间的直接联系,发挥了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作用,农技推广服务职能得到了充分的履行。(3)农技推广责任制。农技推广责任制就是根据县农技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确定不同的岗位责任,实行不同的分类管理,如浙江上虞市推行的农技推广责任制。浙江上虞市积极推进农技推广机制和服务创新,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决定在粮食、蔬菜、水产、茶果、畜禽、花卉苗木等六大主导产业中全面推行农技推广工作责任制度。根据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性质,将全市现有的农技推广人员分为首席农技师、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和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并按产业确定技术人员,按业绩对每个技术人员进行考核和奖励。

二是村集体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创新模式。(1)村集体直接服务于农户模式。村集体直接为农户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在农地流转和代耕代种上表现明显,主要是发挥村集体的主导协调作用,在不改变承包权的前提下,实现耕地有序有效流转,如浙江瑞安市村集体转包并直接经营模式。瑞安市桐浦乡38 个行政村将村民不愿耕作的农田,乡政府通过制定政策使土地经营权得到合理流转,该乡岭南村缺少青壮年劳动力,200 余户村民把600 亩稻田全数交给村集体,由村集体组织农机合作社进行集约化管理。

(2)设立村级综合服务站,为农民提供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村级综合服务站大多按照“民办民营”的运行模式,以技术为依托,以农资经营为经济支撑,采取技物结合的方式,有偿为农户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各地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在村级站的建立和运行上依托政府公共服务组织的有两类模式:一是由村集体承建村站,该模式又有“村办村管”和“村办民管”两种类型;二是由村社合作承建村站。(3)村集体+中介组织+农户+基地服务模式。如浙江省桐庐县中门村依托茭白专业合作社对1300 亩基地500 个农户开展种苗、植保、耕作、品牌、销售等方面的统一服务,并利用村的资源开展内外协调和联络,村组织为合作社提供办公和技术服务场所,共同推进统一服务;浙江省建德市下涯镇日晒坞村依托村级流通大户为45 个农户的蛋鸡提供种苗供应和产品销售服务,村集体则组织疫苗注射和开展信息服务,等等。

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上的创新。实践证明,“家庭经营+发达的合作组织体系”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组织模式,能够很好地克服“小规模、分散化”家庭经营的弊端,解决“小生产、大市场”的矛盾,既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又很好地实现农户自身的利益②。现阶段我国的这一模式刚起步,但在实践中也涌现出不少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上的创新模式。主要是(1)产前团购与技术培训服务。如山东省武城县农民科技信息服务协会为农民朋友提供良种、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团购直购”服务,通过集体向厂家直购,比市场价可节省10%.(2)产中技术指导服务。如陕西省富平县周家坡苹果产业化协会成立于2002 年,目前有会员1600 多人,拥有2000 多亩的果园基地。(3)产后服务。如山西太谷县同怡农产品经济合作社主要从事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业务,合作社优先收购会员葡萄,收购员记录每户的价格、数量等信息,结算时拿出净盈利的20%,按照农户的交易量分别返还给农户。

四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与农户联结模式上的创新。主要有:(1)“公司+基地+农户”

模式,即龙头企业为基地上的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和资金技术,农户按公司的生产计划和技术规范进行生产,产品由公司按照合同价格收购销售。

(2)“公司+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模式,此种模式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由农民自己成立的合作社(或专业协会)通过与企业达成一致来提供,由于提供方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农民采纳新技术、对信息的信任度等等都比原来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下的要好得多,事实证明,此种模式下,农户的违约率也大大降低,企业直接和合作社打交道,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3)“公司+政府机构+基地+农户”模式,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乡镇政府机构对接,利用政府部门的组织资源连接农户,这样也可以减少企业与农民的交易成本。(4)“公司+村委会+基地+农户”模式,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村委会作为中介和农户进行对接,可以节约企业的交易费用,农民对村委会也比较信任,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和信息的沟通,另外,对于农民的生产过程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五是不同民间服务主体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上各具特色。(1)民间村级科技服务站(员)---以服务换市场模式。服务站是依托农资供应商、农民技术员或专业大户,在行政村建立的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农资供应和市场信息等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一方面具备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信息咨询和政策宣传功能,另一方面具备农资连锁经营(配送)服务和农产品销售信息服务功能,可以确保农资优质廉价和农产品优质优价,有利于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物资配送,统一销售价格。这类服务站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农民购买其化肥、种子、农药、饲料等生产资料,是典型的“服务换市场”模式。(2)农村经纪人协会服务模式。在县或乡镇层面上成立农村经纪人协会,把分散的经纪人联合起来,有利于为农民解决产后销售问题,促进农民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顺利对接。(3)“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模式。深圳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多年发展中探索出物资集散、价格生成、信息发布、标准化建设、商品促销、服务引导、产业带动等七大功能,并构建了“公司+销地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在对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六是农村信用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上的创新。作为为“三农”服务的最重要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在长期的实践中也创造了不少经验和模式。比如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农信社创建了“信用社+养猪协会+农户”的服务模式,为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湖北省嘉鱼县农信社大力支持蔬菜基地建设,近年来累计投放贷款1.5 亿元,使该县成为全国闻名的“蔬菜之乡”.四川省农村信用社通过扶持生猪产业的发展服务于农民等等。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各类主体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还不能充分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公共服务能力还不够强,农业公益性服务能力特别是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监管等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服务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服务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完善、带动能力不强,市场体系中经营性服务组织商业化过于严重,服务也不够规范,各服务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

1.县、乡农业服务机构体制、机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县乡(镇)公益性服务机构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人才队伍不稳、财政保障不足、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依然存在,甚至部分地方服务功能逐渐弱化。县级农业服务机构不同专业分属不同的部门领导,降低了农业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技术服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知识断层与知识老化问题严重;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大部分地方“有钱养兵,无钱打仗”.乡镇农业服务机构管理体制混乱,机构职能不清,机构设置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双重”职能交叉混乱;农技服务队伍人员素质较低、知识断层、老化、知识更新缓慢,积极性不高;还存在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问题。

2.村集体农业社会化服务力量需要加强总的来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农户提供的社会化服务普遍较少,并且以产前和产中服务为主,农业产后服务比较薄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大多是自发性的,收费性的服务项目比较少;村干部比较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但大多是零散的,有计划向农户提供服务的村并不多。

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决策机制和运行机制需要完善由于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起步晚、总量少、层次还较低,其带动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和农业发展的要求。由于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组织机制、决策机制、利益分配机制、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都不规范,和《合作社法》的要求差距很大。农民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和农户之间多为松散连接,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管理水平不高、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和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尚缺乏全面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意识总的来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的社会化服务供给不足、全盘意识不够、定位水平较低;针对企业进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政策缺位,表现为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如政策扶持、资金补助或贴息贷款等并没有落到实处;企业进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资金问题突出,尤其在农产品收购过程中,多为现金交易,故企业经常陷入流动资金紧张的境地; “公司+农户”模式存在着制度缺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相对来说缓解了企业和农民之间的矛盾,但大多合作社都是企业牵头办理,没有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合作社,固有的制度缺陷依然存在。

5.民间服务主体承受风险较大,自身建设有待规范一方面,个体形式的民间服务主体难以承受多方面的风险。比如农产品经纪人难以控制收购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经纪人群体在总体上缺乏相应的技术和信息,更缺乏帮助农民引进技术支持的资金;农产品经纪人合作化进程较为缓慢,单兵作战,力量更弱。另一方面,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有待进一步规范。目前,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价格发现和信息发布功能不强,对生产环节进行调节和引导的功能难以发挥。此外,绝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保障功能缺乏,检测手段落后,这在广大消费者非常关注的今天,批发市场对生产者的引导和服务作用就更加有限了。

6.信用社的资金供给能力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农村信用社从农村吸收的存款,绝大部分投入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去了,各地农村信用联社也不断开辟与完善新途径,采取新办法来服务三农,有些地方已经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农村信用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不仅农户很难得到贷款,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难以得到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并且,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和沉重的不良贷款也影响了为三农服务的质量。

三、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就是要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主体、多样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格局。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将有利于强化双层经营中“统” 的功能,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经营变为相互联结、共同行动的合作生产、联合经营,实现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可以有效地把各种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家庭经营之中,不断提高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可以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发展规模经营、集约经营,不断推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

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考虑到我国乡镇和村数量很多,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任务极其繁重,必须找到制约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关键因素,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同时依据各服务主体提供服务的现状及问题所在,找出建设各类服务主体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着力点,抓住当前影响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有效地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我国农户家庭经营水平低,再生产能力弱,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公共服务机构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实现公益性和经营性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

1.改革政府农业服务机构体制,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完善其公益型服务职能要按照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进一步确立县、乡两级农业服务机构的公益性农业服务职能,构建县级机构的公益型服务模式。公共服务机构要加强领导,促进部门协调沟通,以利于公共服务机构公益性服务职能的构建,保障财政上有专项的财政资金,同时争取中央财政对重大农业技术项目推广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推广工作予以适当补助,促使重大的公益性的农业服务、农技人员培训有各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要推进服务机制的创新,增加农业服务的活力,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扩大成熟模式的推广工作,当前重点推广现代农技咨询平台、农业科技入户包村联户制度、农技推广责任制和村级综合服务站等比较成熟的服务模式。通过对公共服务机构的改革和服务机制的创新,使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与其履行的依托职能相匹配,通过承担其公益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满足农民的服务需求,促使农业效率的提高。

2.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其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村级服务机构在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上处于特殊地位,起着直接作用。村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直接与农户见面,也是各层次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础。其功能是通过参与其他基层服务组织服务,将村级及其以下基层服务主体联系起来,把乡级及乡以上层次的服务引入到每一个农户中,起着内联农户外联经济技术部门和其他各种服务组织的纽带作用。因此,要发展壮大村级服务组织,壮大其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能力。要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实力;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保障;明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功能定位,完善村集体服务功能;强化政府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逐步推进村级服务站点建设,根据农民的需要,可以考虑设立若干农业服务小组或服务站,为农户提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

3.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完善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合作组织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基础地位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急需各级政府恰当而有效的扶持政策。建议在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设立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专项资金;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县乡政府机构要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信息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要不断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的运行机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要在分配机制上对合作组织领导人给予适当激励,保证组织的顺利发展;利益分配机制需要规范化,要实现从当下的按股权分红逐步向按交易额分红的过渡。要按照《合作社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合作组织的民主决策制度。

4.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服务能力,完善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加强龙头企业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骨干作用龙头企业应该树立服务意识,对整个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并投入高水平的社会化服务资源;政府机构应明确扶持方向,落实相关政策;信贷部门要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相应的政策倾斜,在信贷规模和利率等方面要给予优惠和扶持;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企业与农户成为责、权、利相一致的共同体。

5.不断完善个体形式的民间服务组织,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强化民间服务主体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补充力量不断提高农村经纪人的服务能力,降低服务风险。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经纪人合法经营、文明经营创造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提高农村经纪人的组织化水平,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引导农村经纪人建立联合体和行业协会;加强对农村经纪人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法律、农产品营销和经纪业务知识,增强守法诚信经营意识,从而有力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要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自身建设,构建有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优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完善农业产业链,推动纵向一体化,增加社会化服务内容;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帮助批发市场装备现代信息系统,建立质量检验室和开展拍卖、连锁经营等。

6.改革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机制和服务方式,提高其资金供给能力和服务能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包括多方面内容,要以小额信贷为主,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推进抵押品替代机制创新,比如商业信用、信贷保险等,使农户和小企业摆脱“抵押品不足”困境;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增加对农户的信贷供给;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继续推进信用社体制机制改革;对于真正贷给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信贷资金,国家在政策上要给予减税或免税优惠,以此鼓励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

注释:

①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调查与改革思路》,《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2 期。

② 孔祥智、张小林、庞晓鹏、马九杰: 《西部地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及制约因素---基于陕、宁、川三省(区)调查的实证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 年第6 期。

作者简介:孔祥智,男,1963 年生,山东郯城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2;徐珍源,男,1978 年生,江西九江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史冰清,女,1983 年生,江苏睢宁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下载农业走出去现状问题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走出去现状问题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文: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现状、问题及对策姓名:学号:班级:舒云康 200830010416 农学院生物技术1班2011. 06. 01 摘要: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农业面对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广 阔的国际市场......

    我县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

    我县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县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

    娄底市农产品加工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

    娄底市农产品加工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浅析我国农业推广的现状与对策

    浅析我国农业推广的现状与对策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的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是一个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一直把它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农业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

    崇明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崇明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崇明县统计局2011-06-16 崇明地处上海远郊,是上海农业土地资源最多、分布最集中、农业生态环境优佳的地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对策 班级:水利工程姓名:王鹏学号:28号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加强法......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杨曙辉,宋天庆 (云南大理州农科所,云南大理671005) 摘要:简述了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浅析了制约我国当前有机农业发展的5大方面主要障......

    订单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形势下,各级政府如何指导农业生产,农民的生产经营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