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农村基础设施现状调研及解决路径探析 - 副本[5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19:2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鄂西农村基础设施现状调研及解决路径探析 - 副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鄂西农村基础设施现状调研及解决路径探析 - 副本》。

第一篇:鄂西农村基础设施现状调研及解决路径探析 - 副本

鄂西农村基础设施现状调研及解决路径探析

【摘要】本文以恩施州石林村莲花寨组为例,通过对该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现状的调查分析,认识鄂西“三农”问题的现实状况,并结合恩施州自身地理位置和生态资源优势,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鄂西;农村基础设施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走向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经济问题,也是战略问题和政治问题。恩施州地处湖北西部,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生态资源。

农村基础设施的概念及作用

(1)基本概念

农村基础设施是指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包括交通邮电、农田水利、供水供电、商业服务、园林绿化、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它们是农村中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

(2)作用

农村基础设施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建设乡村道路、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不仅会降低农业和农产品的生产、运输成本,提高农村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益和效率,并且会降低农民面临的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如水利设施可以提高农业康自然灾害的能力。其次,建设电力、通讯、给排水及集贸市场等农村基础设施,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产业和生产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及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产业规模的积聚和结构的优化,加速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另一方面,对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治理那个,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再次,建设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农村基础设施,有利于夯实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促进农民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的提高。而建设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农村基础设施,不仅使城乡居民在生活条件和质量上进一步缩小差距,更重要的是改善了农村地区的生

态和环境。

1.鄂西农村基础设施的现状

在石林村莲花寨组,我们走访了当地两家农户。走访的第一户人家,家中有一老母,膝下八个儿子,老大老二都已成家,剩下的六兄弟至今仍然单身,和母亲一起住。母子七人住在十分破旧的木质结构房子里,该房子已有五六十年的历史。房子大门口有一口钢管井,提供全家七口人的生活用水。居住条件也十分糟糕,厨房里依然是最古老传统的土砖砌成的灶台,以树枝等作为柴火,炒菜的黑锅边缘已经有了缺口,炊具凌乱并且破旧,在常年烟熏火燎之下已经有了黑色的污迹。屋内光线昏暗,仅有一个灯泡挂在房间中央。据介绍,家中仅老大和老二在外打工,过年回家一次,其余几兄弟都在家种田、打零工,照顾母亲,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并且因为负担不起,老人没有购买养老保险,就医看病普遍采用合作医疗制度。第二户人家情况更为糟糕,母亲,儿子,儿媳,孙子,一家四口人住在一起,屋子破旧不堪,窗户上没有玻璃,用砖块堵起来挡风避雨。堂屋内仅有一张方桌和几把椅子,农具和其他杂物散乱的放在地上,屋子的一角堆放着很多土豆,这也是一家人的主食。卧室里几乎没有家具,床几乎只剩下了木板,床单被褥和衣物杂乱的堆放在床上。该户人家母亲卧病在床,媳妇和孙子智力有问题,孙子不能劳作也无法读书。儿子作为唯一的劳动力在前几年也因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没有经济来源,靠自己种地,社会救济和每季度400块钱的低保度日。据了解,恩施梭布垭石林大力发展旅游业,但当地的老百姓并没有得到很多的实惠。经济不发达,导致现在的生产、活条件依旧艰苦;教育条件有限,有部分适龄儿童仍然没有读书;医疗及保险制度不够完善,村民生病没钱治;甚至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交通并不特别发达,有的地方至今尚未通车,需要步行几个小时山路才能到达。在石林村,像这样的农户还有很多。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农”问题是中国特有的客观实际,且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而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农村实现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前提,也是农民赖以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基本条件。解决“三农”问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必经之路。目前,鄂西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现状依然不容乐观,梭布垭石林莲花寨组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在整个鄂西地区,农

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鄂西地区由于地形、气候等原因,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导致当地丰富的物产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农民生产出的农产品缺乏有效的销售渠道。甚至有部分村落仍然存在不通公路、不通电话的问题,自然条件闭塞、信息传递渠道狭窄成为鄂西地区农村发展的最大阻碍。

2)农业生产条件差。鄂西土壤气候条件决定了该地区最适宜生长的经济作物有土豆、红薯、魔芋、玉米、萝卜等。但由于恩施州“八分山半水分半田”的特殊格局,且土地贫瘠,环境恶劣,导致此地区的农业生产始终徘徊在“靠天吃饭”的水平线。此外,地理位置的偏远也使得该地区经济生产所必须的人力、技术、信息等不易获得。所有这些劣势条件直接导致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与不稳定,农民的温饱问题长期难以解决。

3)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全面。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不高,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留守儿童等问题也缺乏有效的解决措施,学校、教师等教学资源款匮乏;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改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有待完善。

3.解决措施

1)要致富先修路,农村公路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应该加大对道路交通的资金等投入,完善农村公路网络。还应该制定健全合理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制度,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另外,通过开通班车等手段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交流。

2)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提高特色农作物产量。制定并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农田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扩大土地扭转规模,增施有机肥,促进土壤改良。此外,还应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稳定农作物产量和效益。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马铃薯、魔芋等作物,拓宽销售渠道,建设农村市场体系,增加农民收入。

3)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对居住环境糟糕的房屋进行住房改造,如改建卫生厕所,改变人畜共厕的情况;建沼气池,改用沼气炉具,改变烟熏火燎的厨房状况;修建新式猪圈鸡舍,保持环境卫生等。

4)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首先,提高农村义务

教育发展水平。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重视特殊教育,妥善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读书问题,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完善教育设施,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其次,提高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最后,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 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大力发展农村慈善事业,发挥基金会、慈善组织等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为社会救助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5)大力发展旅游业。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由于民族地区旅游业存在着开发迟、基础差、资金短缺、交通通讯等现代设施落后等问题,因此,各级政府、旅游职能部门等应该不断的从理论和实践上对鄂西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进行科学的研究、总结和指导,提高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事业,并最终通过发展旅游业达到吸引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最新信息,带动其他产业的变革和进步,改善当地交通闭塞落后的面貌,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4.结束语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才能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的的发展。

第二篇:农村基础设施现状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市也为加快推进全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台了如“建设农村殷实小康十大工程”等一系列的文件。根据文件精神要求,现我局承担着我市张店、淄川、博山、**、周村及高新区的乡镇和村庄规划编制任务。

2007 年 1 月至 3 月,我们利用 3 个月的时间对管辖范围内的 34 个乡镇和 1243 个村庄的规划编制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除张店区、高新区两个区对基础设施的专项规划有所涉及外,其余区的乡镇几乎没有。而乡镇的基础设施诸如排水设施、垃圾处理等设施严重匮乏,从而造成农村的居住环境较差,严重的影响自己的生活; 特别是道路交通问题,虽然实行了“村村通工程”,但在许多村庄尚不见有大的行动,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较为落后地区仍以土路交通为主,一遇到下雨天或下雪天,满路泥泞。由于路况较差,农民运输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十分不便,造成不少损失,阻碍商品流通; 有的道路过于狭窄,很难通车,当有两辆车相向行驶时,不毁坏庄稼,就会造成事故,成了农民致富的 “ 瓶颈 ”。由于 交通十分不便利,极大的束缚了农村的发展,即使在已建成的农村公路中,有的公路虽然可以通车,但由于无后期养护,道路质量差,毁坏较为严重,造成的 “ 瓶颈路 ”、“ 断头路 ” 较多,通达水平较差。而大部分公路技术等级较低,路基松软,抗灾能力较弱,一到雨季便泥泞不堪,行车非常不便,也容易对车造成损害。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关键在于构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而要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基础设施配套完整齐全是最主要的衡量指标。

分析造成乡 村基础设施投资 专项规划覆盖率低,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差的原因,最关键的问题是投融资方式的选择,因为投融资方式不仅关系到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率,还决定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长期以来,二元财政供给体制等原因,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仅总量不足,而且结构不合理,以致农村基础设施供给能力严重滞后于农业现代化、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财政资金正在成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过去,在“二元化”发展模式和体制下,形成了城乡有别的差异性基础设施供给体制和基本制度。这种供给制度主要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政预算安排,而农村所需的基础设施政府提供较少,许多方面主要由农村基层负责提供,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落在了村委会的头上,所需资金主要通过向农民收取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的方式筹措,成本支出主要由农户或由属于村民共同所有的集体企业承担。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有效吸纳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当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中虽然也有一定数量的民间资本,但比重过小,不具有普遍性。这缘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具有风险大、报酬率低等特点,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民间资本不愿意将资金投向盈利少或无盈利可能且风险性较大的农村基础设施。在缺乏成熟的项目法人运行机制的情况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是难以有效吸纳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我国现阶段小城镇建设正在受到资金投入不足的制约,而且随着其快速发展这种表现将更加明显。

研究近年来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可以得到很多建设项目因缺乏资金而停滞的例子,如路况交通改善、城镇排水系统优化等关系民生的项目被搁置。一方面从小城镇自身来说,其与大中城市相比缺少吸引资金的优势;另一方面从当地管理结构来说,吃紧的财政收入对小城镇建设的支持是极其有限的。由于资金投入的匮乏,导致编制乡村各专项规划的资金更是不足,从而更加无法指导各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趋于有计划、可持续性的科学建设。现在很多的地方的电网、变电站等设施的建设主观性、随意性大,不科学的布线方式造成了土地使用的浪费,以至于对村庄下一步的发展造成制约。

建设新农村必须统筹城乡发展。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我们认为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抓紧抓实。

(一)树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意识。要改变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现状,切实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 “ 先行资本 ”,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 “ 基础工程 ” 来抓,作为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存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 长效工程 ” 来抓,并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和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务求抓出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要尽量争取市有关部门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支持、提

高补贴 加大对小城镇的投资力度。尽快建立有效的小城镇融资机制,使其资金的来源充裕、稳定、多样化以满足其建设需要。在 制度保障上,推进二元基础设施基本供给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增加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必须首先加快推进城乡分割的“二元”宏观体制及基础设施供给基本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一是按照基础设施的类别、层次,科学合理地划分市场与政府在提

供基础设施方面的职能边界、职责和义务范围,财政要坚决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或者财政不再进入竞争性领域。二是根据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供给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逐步建立起适应公共财政要求、符合国际惯例,城乡统一筹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待遇的新型现代基础设施供给制度。三是通过制度安排,优化投资结构,突出重点。把资金主要投向市场不能解决或农民千家万户难以解决的属于公共利益、公共需要的事情和问题。

(三)集中力量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对新农村建设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布局具有导向性作用。鉴于目前农村基础设施的实际,当前,有必要对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现有状况和未来发展项目进行全面的勘查和适度超前的总体规划,并制定量力而行、重点突出、分步实施的建设方案。

(四)突出抓好重点设施建设。由于资金和要素的约束,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的基础设施,尽管这些基础设施都是短缺的,并且短缺程度都比较大,对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都有促进作用,但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个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因素大小,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农村基础设施入手,突出重点,择优扶持一批关系农民群众生产生活,诸如水、电、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中力量进行突破,力争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

(五)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体制。引入利益驱动机制,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体制,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提升其对农村各项公共事务和公共财产的管理能力。从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出发,分类制定相应配套的管理办法,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任何一个社会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离不开城乡的协调发展,城市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向农村扩展,而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恰好是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的桥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为广大农村居民参与经济发展过程,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创造必要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使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长期受益,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可以扩大全国的市场规模,不断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新的空间,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第三篇:农村现状调研

农村现状调研

——以*****************为例

自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今已已有将近6个年头了,在党的号召,中央政府的大力推进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果,在我国的一些地区涌现出一大批新农村典范。我家住农村,于是借助这一便利条件我对以我们村为主包括周边四五个村落进行了走访和实地调研,并对邢台县其他地区借助同学关系进行了电话访谈,因此本调研仅反映邢台县大部分山区地区的现状,不能代表全国其他地区。

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自新农村建设提出以来,村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产搞养殖增收,生活家电日益丰富,文化上办图书馆,放电影等等,然而,应该看到的是,新农村建设可以说是随着社会发生大变革而及时提出的一项扶农政策,政策层层传达到农村,实施的迟缓,速度的缓慢以及在这当中出现的问题使新农村建设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新农村的现状是复杂的。

一. 生产

近几年政府大力扶植养殖,农民搞养殖、政府发水泥等建筑设施并进行指

导,帮助建设沼气池,而且还有一定的补贴,于是在前三四年地时候很多农民争先办养猪场、养鸡厂等。但是由于没有后续的专家指导,农民不懂经济规律,看到鸡蛋涨价就马上办养鸡场,然而等到鸡养大的时候鸡蛋价格早已波动了好几次了,有的运气好挣了钱,于是继续经营,那些运气不好的赔了钱,于是不敢再办了,于是到现在养猪养鸡的已经没有几户了。根本上来说,一套政策必须要有几个政策配套,这样才能为农民办好事。好的政策不应只是从上级传达到下级,应该在仔细斟酌补充后执行,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传统的观点是“以农为本”,“靠山吃山”。这在今天也是如此。然而农

村的现状却并非这么简单。在前七八年的时候我们这里基本以种地为主,然而现在的情况却大不一样,因为这里是山区,不能实施机械化作业,种地的成本很高,收入很小,现在大部分的村民都外出打工,有的甚至全家出动,于是就有了不少的留守儿童。再说“靠山吃山”,农民们的理解是很急功近利的,这一两年玉米价格涨了,于是村里组织分坡,大家纷纷租挖掘机挖坡种玉米,一两年的功夫山上全是光秃秃的了。我们村有不少小铁矿,于是大家纷纷挖铁矿,这样山体也面目全非了。而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没有了后续发展,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贫瘠,农业已然是难以为继了。

农村生产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公务员下乡,政府派一些有文化的人到农村来指导生产,因地制宜,只有这样,新农村的建设才能走上正轨。

二. 生活

这几年,农民的生活水平可以说是得到了很明显的提高,全村67户人家,家家有电视,有洗衣机的人家占到43户,19户有冰箱,8户有电脑,5家有私家车,大人几乎人人有手机;在前10年,村里手机根本没有,几乎没有人有冰箱,洗衣机也很少。现在邻村每到过年的时候经常有集市,人们买东西也十分方便。农民们平时买鸡蛋、吃肉也不足为奇。

三. 社会保障

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下,农民的生活也日益有了保障。三四年前,人们纷纷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在村干部的解说下大部分人对此还是很认可的。每人每年交30元,全年诊费报销最高60.大病住院报销更能达到百分之八十,这解决了农民大病看病难的问题。”有病不愁,没病30元就当是筹钱救济他人,好事“村里人这样说。当然,有些医院以此为掩饰提高药价,欺负农民不懂政策,不予报销这样的事情也有发生,此外,报销手续的繁琐也是诟病之一。政府还需向农民解释清楚,精简程序,加强监管,才能使这一政策发挥其全面作用,不浪费一分钱。

今年农民的养老保险又在我们县试点,现在大家正在积极办理有关手续。据村领导解说,村里凡是20岁以上每人每年交100(大学生开证明可不交),到六十岁以后开始补贴,每月补贴数为(100+30)*N(交费年数)/139+55,这样老人们几乎每月至少可以得到60元以上的养老金,农民的养老有了一定的保障。而且现在60岁以上的老人直接可以得到补贴。这一政策缩小了城乡生活差距,在我国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实施可以说是及时有效。

当然,在社会保障方面也有做的不好的方面。由于邢台县地处北方,很少有大灾大难,因此灾后救助工作做的不到位,比如今年,我们乡发生特大暴雨冰雹灾害,农民的庄稼几乎全部被毁,但是由于受灾面积小,难以引起上级重视。乡政府也只是派人到村里来视察,没有进行任何救助措施。对于这类无人监管的工作死角,政府应当自觉担起责任,对农民进行适当补助,提高政府威信,赢得民心。

四. 文化

在文化建设上可以说也有一定成就。现在各村办公室都建起了图书室。根据各村经济情况都购置了一些生产类和儿童类的图书,以方便村民和孩子们借阅。此外,近一年县里办起电影下乡活动,每月每村一场,现在又每个村发放了一台投影机,增加了百姓的娱乐生活。我想如果能再定期派人下乡对农民的生产养殖进行技术辅导和教育就更好了。另外还应派专人向农民介绍,解释国家政策,讲述有关法律知识,让农民能够正确解决问题,以避免因理解不清而对政策不满,又因不懂法律而造成的一些麻烦。

五. 环境安全

众所周知,现在农村已然成了环境问题的重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一样不少。农村没有垃圾场,也没有专人进行垃圾回收,村民们的垃圾都是随处乱扔,无人进行处理,那些丢弃的塑料和废电池必将对农村的土质和水质造成危害。生态破坏是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靠山吃山,由于村干部监管不严,一些不法村民将山上树木砍伐一空,每到春天大风天气,漫天灰尘,夏天水土流失更是愈发严重。

此外,正如最近刚刚报道的,农村地区的商品质量堪忧。我曾长期关注于这一情况。农村进货远,路费高,按理物价应当比城市地区贵才是,可是同一品牌的商品在这里却十分便宜。毫无疑问的不是假冒伪劣商品就是问题产品。尤其是食品和药品,过期失效产品比比皆是。然而多少年来却从没有人来村里查过。食品药品事关人们的生命健康,不容忽视。劣质产品能够在农村畅销,一方面是由于农民没有文化,不懂得其危害,也贪图便宜,另一方面,政府的监管不力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六. 管理

以上的一切发展都归功于管理,以上的一切问题也都归咎于管理。农村问题,管理是根本,管理者是关键。现在乡级以上的政府单位基本已实现公务员制度。大批的年轻有知识的公务员成为政府最新的活力,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最近几年村干部、村民到乡里办事都感到乡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政府的形象大为提高。管理也较为民主,正确接待村民上访,合理解决问题,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村里的干部仍旧是一些普通村民,选举不正式,互相拉选票,甚至有一些党员干部贪污腐化,不作为。一切的政策的执行,村支部是关键,而这一环节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新农村的发展建设。老百姓没文化,想要做好村里的工作,还需要公务员下乡,由政府派公务员到农村,到基层来领导人们搞生产,搞建设,这才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关键的最后一步棋。

第四篇:关于农村基础设施与精神文明建设现状调研的方案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与精神文明建设现状调研的方案

一、活动背景: 随着我们国力的强盛,我国政府近几年一直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各地也纷纷掀起了一场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而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简而言之就是“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进步。”我们暑期实践所在村庄的情况如何呢?我们将对其基础设施和精神文明建设现状进行调查,最后以调研报告和DV等音像资料将现实情况反映出来。

二、活动目的:深入基层,以我们大学生的视角来观察农村这两个大方面的现状,发现他们的先进之处,将其宣传出来,供其他的乡村学习。同时,找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向村里的领导干部反映,向他们建议解决改进的方法。

三、调查内容(此项活动主要于7月15日开展):

1、乡村道路。在农村,摆脱泥泞的道路,而走上坚固、干净的水泥路、柏油路给农民的出行和运输造成很大的便利,国家“村村通”的号召早已深入人心。我们将对该村道路的布局、维护以及道路两旁的路灯设置情况进行观察,同时我们还通过访问村民,对道路给村庄带去的利处和有待改进的方面调查并记录。

2、农村道路。水是生命之源,它与人们的关系不言而喻。我们将对农村中使用饮用水的方式,卫生与否,方便与否,合理与否进行调查。

3、农村炊饮燃料。近些年,国家提倡农民用环保的沼气来做饭,而该村是否仍然用原始的柴物做燃料呢?那些不用沼气的村民面对的是怎样的困难呢?这些都是我们调查的方面。

4、农村电力。电力是农民们进行现代化生活的一个重要保障,我们将对该村的电网改造情况,用电方便与否,电力设施的维护情况,电费高低以及村民的态度进行调查。

5、农村农贸交易。我们将对农民们平时购买生活物品的方式、场所、频率进行调查,还有农副产品销售的渠道,价格进行调查,并通过访问了解农民是否满意。

6、垃圾、污水治理。由于农村地方大,所以以前生活垃圾和污水基本都在本家房子周围自行解决,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将着重对该村垃圾、污水治理现状、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并以DV等音像资料反映出来。

7、卫生设施。病有所医是农民保障重要的一个方面,而我们要调查该村卫生的基础设施和农民们看病满意程度进行调查。

8、农业灌溉。目前人们已有足够的能力改善以前“靠天吃饭”的状况。我们将深入农田调查该村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及其所起到的作用。

9、村庄绿化。在农村虽然绿色植物比较的多,空气清新,可仍需要一些绿化树林来保持水土,我们将对该村绿化现状,农民的绿化意识进行调查。

10、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老百姓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将对农民平时文化、娱乐的现状以及村庄的文体活动中心、体育场设施进行调查。暑假恰逢北京奥运会,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调查他们对这件事的关心程度、欢庆方式来看出他们的精神面貌。

以上即是我们的调查方法,当然这只是计划,我们到当地后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力求将该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精神文明生活很好地展现给大家。

备注:

1、对村里的基础设施我们要认真调查记录,有不懂的地方及时询问当地有关人士,做到实事求是。

2、要从一些细小的方面观察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与他们进行倾心的交流,更从深处了解他们的想法。

四、注意事项

(1)遵纪守法,不违反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的政策,积极配合和支持当地政府的工作。

(2)尊重当地的老百姓和当地的风俗习惯,不做违反当地公序良俗的事情。

(3)认真听取当地老百姓的建议和意见,诚心和诚信地与他们进行交流。

(4)不准接受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礼品,不准拿当地老百姓的一针一线。

(5)各团队成员应衣着得体,举止文明,谦虚有礼。

(6)工作态度诚恳认真、积极热情。

五、活动负责人

主要负责人:甘海悦、常军伟、陈锦清

其他参与者:李恒政、王思、刘奕辰、卜标

李振超、王丽娟、冯浩川、豆义伟

第五篇:农村基础设施管理调研报告

创新思路 完善机制

着力提升农村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水平

——关于我市农村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有效巩固和利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是当前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推进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政府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要用于新增项目建设,对存量基础设施的维护投入严重不足,多数设施处于低效甚至无效运营状态,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发展,成为制约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瓶颈。本文拟对我市农村基础设施运营情况作一分析,并就如何提升我市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水平提出建议。

一、我市农村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的积极探索

近几年,我市通过实施“小五化”、“城乡一体化行动”和整市整治工程,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城乡垃圾收集处理一体化、农村道路、农村饮用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绿色村庄等工程实施后,许多村庄的公共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如此面广量大的农村基础设施主要由村级组织运营和管理,容易出现管理维护不到位、后续资金缺乏、管理方式粗放等问题。随着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规模急剧扩大,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今年7月,我市制订出台了《义乌市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实施办法(暂行)》,并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管理。通过半年的试行,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农村基础设施运营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1、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将环境卫生管理、绿化养护以及路灯照明、饮用水供水设施、道路、污水处理设施的维护纳入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体系,明确了各单位的职责。市农办综合协调全市农村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工作;创建办、林业局、农业局、供电局等业务职能部门负责各自专业管理项目的指导、检查和服务工作;各镇街、行政村负责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的实施工作。职能部门、镇(街道)、村、户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形成了四级联动、互为依托的工作网络。

2、建立资金投入机制。根据义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日常运营管理情况,确立了“市财政补助、镇(街道)配套、村户自筹”等三位一体的资金筹集办法。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工作;各镇街根据各自实际,给予50%-80%配套资金,最高镇街达到1:1配套,保障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工作顺利运行。我市还积极借鉴城市社区管理的收费模式,在不加重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引导农民特别是村内企业(工厂)缴纳垃圾清运处臵费,如大陈镇有11个村的环境卫生保洁、垃圾清运工作统一由镇环卫所实施,村民每人每年向镇环卫所缴纳10元卫生费,有效地弥补了农村基础设施运行管理资金的缺口。

3、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着眼强化对农村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出台《义乌市农村基础设施管理考核细则》,构建部门对镇街和镇街对村的两级考核体系。明确每年年中、年末由市农办牵头,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对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整体情况进行考核,其结果与市财政“以奖代补”资金额度挂勾,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同时,各镇街也制订了对行政村相应的考核办法,其配套补助资金额度与考核结果挂勾,确保农村基础设施管理规范运行,进一步推动工作责任的落实。

(二)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模式逐渐趋于多元化。经过各镇街的积极探索,我市农村基础设施运行管理形成了以下三种模式:

1、镇街统一管护。成立公共事业管理所,对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工作进行统一指导、协调和服务,打破行政村界限,对几个村庄实行捆绑管理。如大陈镇将镇区和11个村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及污水管道维护全部交由镇环卫所进行管理。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改变各管理项目的分割状态,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基础设施的专业化管理水平。但因公共事业管理所受政府直接领导,行政色彩较浓,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2、政府购买服务。以服务承包合同的方式,将某项专业技术服务委托给专业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如义亭镇对部分村庄的绿化养护项目实施集体捆绑发包,由专门绿化公司承包管理。这种模式的主要好处是可以利用私营部门的专门技能从事技术性工作,并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但由于市场化运作的成本相对较高,适用于经济较发达区域实施。

3、村自行管护。在地处偏远、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的区域,由各行政村自行组织日常性维护,实行基础设施项目捆绑管理。如赤岸镇将污水处理设施维护、绿化养护和环境卫生管理整合在一起,在适当提高工资标准的前提下,要求保洁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兼顾绿化和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这种模式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但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

二、当前我市农村基础设施运营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门对维护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许多设施都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建设时一哄而上,建好后却无人管理。而且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尚处在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许多镇街干部、村干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缺乏改革的勇气和魄力。另一方面,农村群众普遍认为基础设施管理属于公共服务范畴,理应由政府“买单”,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更有一些群众不爱护周边环境,不爱惜公共设施,垃圾乱扔、杂物乱堆、随手折枝、破坏公物等情况时有发生。

(二)维护管理资金缺口较大。目前,我市虽设臵了1000万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工作,各镇街亦加强了配套,但从目前情况看,仍存在较大缺口。一方面,政府投入不足,绿化养护和路灯照明维护每人每年2元、4元的补助额度偏低,不能满足日常管理需要。另一方面,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及污水处理设施维护等收费机制尚未建立。受农民思想观念、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等因素影响,我市仅大陈镇初步实行了卫生保洁的收费措施,并未形成规范的工作机制,弥补财政资金缺口的整体效用尚不明显。

(三)市场培育尚不成熟。农村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经营,其公益性决定了它不能像一般企业那样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重要位臵。因此,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需要培育充足的市场主体,提供较为充足的资金来源。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受益方的区域性、有限性和使用上的低效性以及较弱的可经营性,导致私人参与意愿不高,市场培育难度较大。从我市目前情况看,市场化运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优质的专业人才和专业化公司都十分缺乏,不少公司尚处于“一个办公室、一张桌子、一个电话”的阶段,离真正的专业化、市场化运作差之甚远。

(四)各职能部门和镇街的指导监督力度不够。《办法》出台后,农村基础设施宏观管理体制虽已基本确立,但由于实施时间不长,各部门、镇街还没有转变思想观念,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仍不够重视,统筹牵头工作不到位,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与协作,在具体工作中存在重检查、轻指导,重考核、轻日常监督的现象。

三、提升我市农村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我市农村地域广,村庄分散,外来人口多,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任务重,难度大。为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探索完善基础设施运营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水平。

(一)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农村基础设施建管并重的意识。一方面,强化全市一盘棋的理念,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机制,把农村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纳入政府的工作视野,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政策保障、资金倾斜力度,加强有关部门的指导、监督、考核工作,确保维护管理工作规范运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民主人翁作用,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提高村民自觉保护公共设施的意识,树立“共建、共有、共享”的观念,形成公共设施大家保护、人人有责的氛围。要把讲卫生、讲文明、爱护环境、爱护公物等内容纳入村民公约,作为每个村民的自觉行动,使每位村民都做到不随地乱扔垃圾、不随意破坏公共设施、不随便践踏草地。要充分发挥村里的党员、干部、老年协会的作用,建立党员干部责任区块,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

(二)加大资金投入,拓宽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经费筹措渠道。一是加大对重点村、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在资金的项目分配上,重点提高绿化养护、路灯照明维护等项目的补助标准;在资金分配上,重点向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倾斜,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二是探索农村基础设施公共项目收费政策。对于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及污水处理设施维护等准项目,在不加重农民负担的前提下,适当向农民特别是村内企业(工厂)收取一定的保洁费、垃圾清运处臵费及排污费,以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

(三)加快创新试点,探索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管理模式。由于各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情况有所不同,各类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在探索创新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性差异,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要积极鼓励、引导条件成熟的镇街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创新管理模式,对试点运行良好并取得明显成效的,通过组织举行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推广先进经验。根据农村基础设施自身的特殊性,结合义乌实际,建议分地域采取不同的运作模式。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可考虑实行镇街统一管护和市场化运作模式:实行镇街统一管护的,以环卫所为母体,成立专业公共事业管理所,负责辖区内村庄的环境卫生、绿化养护、污水处理、路灯、饮用水、道路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引进农村基础设施运行管护公司,通过签订承包合同等,明确村与公司的权利义务,并充分发挥村民的监督作用。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偏远村,可以实行村自行管护的模式,即将污水处理设施维护、绿化养护和环境卫生管理整合在一起,由保洁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兼顾绿化和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镇街养护所则定期对有关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以降低管理成本。

(四)加强监督指导,提高农村基础设施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从无到有、从单一管理模式到多种模式并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基础设施涉及巨大的社会公共利益,不论是由镇街或村统一管理,还是实行市场化运作,都必须接受政府的指导和监督。建议根据不同运作模式,突出考核重点:对实行镇街统一管护和市场化管理模式的区域,重点考核公共事业管理所和专业管理公司,使其进一步转变观念,主动履行好农村基础设施维护保养的责任和义务;对实行村自行管护模式的区域,重点强化对相应分管领导、联村干部及工作人员的考核,充分发挥一线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将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的相关政策执行到位。市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每个部门都要制订专业维护管理办法、工作标准、技术规范等操作手册,及时发放到每一个村,定期派遣专业人士对管理维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一线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维护的效益。另外,各级政府还应做好专业化管理公司的扶持和培育工作,采用财政补助、特许经营、公私合营等方式,扩大农村基础设施运营产业的市场规模,为实现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专业化、市场化、社区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下载鄂西农村基础设施现状调研及解决路径探析 - 副本[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鄂西农村基础设施现状调研及解决路径探析 - 副本[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一、 调查情况介绍 在21世纪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了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成为了......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现状的调查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现状的调查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弊端摘要:尽快改变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国农村......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 现在,基础教育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付诸实施,素质教育的号角早已奏响,可是,当前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又是如何呢? 我本就是农......

    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调研

    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调研报告农村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2月中央发布了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

    农村现状调研报告(大全)

    赤山镇农村社会现状调研报告 机制091彭贞杰5901109023 农业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农民是中国最广大的群体,却还在承受着最大的辛苦和劳累,为了与农民充分交流,了解了农民的疾苦,切实......

    农村现状调研报告

    XXX镇农村社会现状调研报告农业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农民是中国最广大的群体,却还在承受着最大的辛苦和劳累,为了与农民充分交流,了解了农民的疾苦,切实地了解、反映“三农问题”,为......

    农村医疗现状调研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当前,我市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面临机遇与挑战。面对挑战和压力,如何进一步解......

    社会实践报告-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调研

    社会实践报告 1引言 毛泽东曾说:水利是农业之本。在毛时代,中国建成大量的灌溉、防洪、排涝、发电等水利设施,不仅使水利基础设施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奠定了之后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