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维思策落实措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农民增收缓慢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中央和地方1号文件的制定出台,充分表明了党委、政府加快提高农民收入的意志和决心。自今年2月以来,全区广泛开展农村创业帮扶活动,集全区之力来加快农民增收进程,提升辖区农民的生活质量。经过前一阶段的工作,我们深感:提高农民收入,重点是实现农民一时增收向长期增收的转变,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持续性。
围绕“两个率先”对农民增收的要求,年初,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农民增收三年目标,即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04年底达到5890元,05年底达到6950元,06年底达到8200元,年增幅达到16以上,在现有水平上实现收入倍增。这一目标具有三个鲜明特征和具体要求:一是大幅度,切实改变农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的情况,确保今后三年农民收入年均增幅在16%以上。二是整体性,不断缩短农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加快农民中低收入户、纯农户的增收进程,实现农民收入水平的整体提高。三是可持续,变农民收入恢复性增长为可持续增长,保持农民收入逐年递增的良好势头。
确保预期目标的实现,必须提高农民收入的稳定性。对农民增收的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是增强农民增收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农民收入稳定性的前提。目前,农民增收的现状和困难大致有五个方面:
一是农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近三年来,京口区GDp增幅始终保持在14%以上,而农民收入虽然不断增长,但是平均增幅只有7.8%,农民收入呈现出水平偏低、差距拉大、速度缓慢的特征,与京口的发展不相适应。
二是农民的生活支出不断增加。近三年来,农民的生活支出逐年上涨,今年上半年农民平均支出为2200元,其主要原因是急剧的市场化导致农民生活和生产费用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增加低于支出增加不平衡的现象比较明显。
三是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近年来,我们力图通过调优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由于农民自身对接市场能力弱、信息少,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增收空间尚未彻底释放,农业生产收入仅占农民总收入的10%左右。
四是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从农民自身意愿看,一方面由于农民对就业收益期望值较高,一方面由于农民尽管有就业冲动,但就业适应性较差。从企业用工看,企业认为本地农民不好管理,对超劳动时间、超强度的工作不易接受。因此,农民难以充分就业,就业困难很大。
五是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据统计,辖区内农民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占农民总数一半以上,即使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多数缺少必须的技能,农村中“无资金、无技术、无项目”的农民人数众多,“创业无心”、“创业无门”、“创业无能”的现象十分突出。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农村创业帮扶活动为载体,以结队帮扶为抓手,坚持创业就业并重、扶志扶技并举,输血造血结合,多维思策,多管齐下,在提高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上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实践。
一是减负,政策扶持促增收。用斯科特所引用的比喻,农民生活在淹没脖子的水中,任何一点风浪都可以吞没他们,那么我们考虑提高农民收入,更现实的办法就是降低水位。今年,区委、区政府出台了《京口区2004年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意见》,实行全额免征免交农业税及附加,取消了农民积累工和农村义务工。逐步建立起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这些措施切实地减轻了农民负担,在此基础上,区里制定了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和加快养殖业发展的意见,鼓励农户发展高效优质农业,调整一亩粮田补贴200元;鼓励农户发展养殖业,对新发展养禽户每羽补贴0.1元。通过政策作用,确保农民长期减负,长期增收。
二是调优,农业增效促增收。积极实施“2115”工程,依托科研院所调优种植结构,从句容农科所引进日本梨和水蜜桃,从省农科院引进特用玉米和向日葵良种,全区实施农业结构调整2250亩,占全年任务的75。其中,谏壁建立林木科技示范园300亩,果树示范园100亩,发展水生蔬菜100亩,500亩粮改菜正在实施中;丹徒、谏壁发展特用玉米等经济作物800亩;共青团农场等地发展经济用材林1000亩。为了保证农民从农业结构调整中获取可靠的收益,最大程度减少市场变化对农业收益的影响,我们积极构建“公司 农户 超市”的运作模式,在做大做强大禹、象山和瑞京3个蔬菜配送中心的基础上,新成立瑞春农业有限公司,降低了农民直接面对市场的风险。
三是就业,落实岗位促增收。稳定的就业带来稳定的收入。提供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环境,是保证增收稳定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农民文化偏低,技能欠缺的现状,健全和完善了区乡两级实用技能培训机制,紧密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实用技能培训,组织各类技能培训11场720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就业能力。针对农村农民就业信息不对称的现状,我们为辖区农民广泛提供各类就业信息,各乡镇、街道分别举办了大型劳动力转移招聘会15场次,组织用人单位151家,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60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进场应聘,2700余名劳动力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同时,为增强辖区内企业用工招收本地农民的积极性,设立了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基金,安排100万元用于转移劳力,区内企业凡安置一名农民工,给予政策奖励200元。
四是创业,项目帮扶促增收。项目帮扶是长效之策,治本之策。为了切实增强农民通过搞创业、兴项目的积极性,我们多次组织当地农民走出田园,步入市场,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象山乡组织当地群众40余人赴义乌参观考察,科技工业园组织群众到丹阳蒋墅镇草菇种植基地进行学习,上元村组织村民赴苏锡常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参观、考察,都进一步增强农民创业致富的欲望和动力。在结对帮扶中,我们明确了全区200户贫困户与市、区、乡89家单位一一结对挂钩。帮扶单位进行挨家逐户走访,制定了“一户一策”帮扶计划,为每位贫困户建立“帮扶卡片”,除了对农村年龄大、有残疾、无劳力的部分对象,采取实物帮扶、资金帮扶的办法以外,对大多数人员采取了就业帮扶和项目帮扶的措施,截至目前,帮扶单位为当地农民送果树苗4000余株、苗猪50多头、家禽1000多羽、实用菌100多袋,共计项目35个。同时,为了确保种养殖项目的成功率,我们举办了果树、食用菌和特用玉米技术培训班,下派技术人员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种,组织当地养殖户与龙头企业、农业协会的联结,已有6户与温氏集团合作,进一步形成了构建“企业 基地 农户”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核心、实现难度最大的指标,加快农民增收工作任重道远,增强农民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努力。
第二篇:采取得力措施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采取得力措施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段远明
2005年第2期 ——特别策划
2004年,黄冈市农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2005年,农业、农村工作怎样开展,农民收入能否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我们在贯彻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过程中,认真分析了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明确了工作思路和措施。
——落实支农政策。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提出,2004年出台的政策不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减,而且还将继续加大支农力度。黄冈是农业大市,抓好中央和省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民积极性的发挥。为此,我们确定,今年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继续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和省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让农民从政策中直接增收。据初步测算,我市6个国定、省定贫困县市取消农业税后,可减少农业税11639万元,其它5个县市区农业税税率降低两个百分点,可减少农业税4775万元,粮食直补、粮种补贴按2004年的种植面积和标准,可获“两补”资金9675万元,“两减两补”合计26089万元,全市农民人平可减负增收47元左右。另据农业部门调查,今年粮食种植面积将继续扩大,养殖业也出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这方面的增收潜力预计人平可达30元以上。春节过后,我们要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落实中央和省里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用政策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推进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也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主要途径。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更有力的措施,更快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着力推进龙头企业建设。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支持汇源果汁、太子奶、华益油料、中汇米业、中建米业和黄梅奎舟粮油、红安娃哈哈、英山绿屏茶叶、罗田绿润板栗等骨干龙头企业的发展,促其扩大加工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二是着力推进基地建设。坚持以龙头企业为纽带,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大面积建设特色农业基地。突出抓好“五带十区”(“五带”即柳界公路沿线优质稻产业带,沿江双低油菜产业带,沿江速生丰产林产业带,沿江水产、水食、水生产业带,大别山南麓板栗产业带;“十区”即麻城、团风、英山蔬菜生产区,大别山牛羊生产区,京九沿线优质三元猪生产区,优质茶叶生产区,蚕桑生产区,中药材生产区,花生生产区,红苕生产区,优质蜂产品生产区,优质奶生产区),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三是按照“自主、自愿、自治”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切实抓好现有花生协会、蔬菜协会、茶叶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搞活流通。
——加快科技进步。今年,我们要突出抓好三件事:一是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根据现代企业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对打工人才的需要,加强企业基本知识和专项职业技术培训;根据特色农业发展需要,加强种植养殖专业技术培训,让绝大多数青壮年农民拥有一至两门或两门以上专业知识和技术,提高谋职创业能力。二是健全科技推广普及网络。按照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分离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全面启动“区域经济科技振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科技致富工程,突出抓好十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十大区域性支柱产业建设、十大农产品加工名牌产品的开发和培育,同时抓好科技下乡活动,掀起科技推广热潮。三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围绕发展“绿色农业”这条主线,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以标准化生产为前提,以基地建设为抓手,以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从生产和市场两个环节入手,实行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控制,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继续发展打工经济。一方面,引导农民立足本地打工、创业。近年来,我市招商引资持续升温,工业和农业庄园经济、特色产业蓬勃兴起,私营企业发展迅速,本地劳动力就业空间增大,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立足当地创业,服务当地企业,向本地荒山荒水进军,在本地城镇创业,到外来投资企业和本地民营企业打工。另一方面,抓住我国宏观经济走势持续看好等机遇,切实加强劳务输出的组织工作,进一步拓展劳务输出范围,拓宽就业门路。通过本地创业和外出务工两种途径,进一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狠抓扶贫开发。大量贫困人口的存在,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按新口径统计,我市882元以下的低收入贫困人口尚有89万人,其中年纯收入637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30万人,对这部分人口,市委、市政府决心采取“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措施,促其早脱贫、多增收。一是继续抓好“整村推进”工作,二是继续抓好智力扶贫,增强贫困人口的增收能力,三是继续抓好结对帮扶,组织全市机关单位和党政干部继续开展“双联济困”活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进一步抓好长江干堤、平原湖区、五大支流、大中型水库的整险加固和综合治理,确保重大水利设施的安全和流域内农作物自流灌溉,力求小旱小涝不减收,大旱大涝少减收。二是进一步抓好以“修塘、筑堰、打井”为主要内容的“家门口工程”,解决丘陵岗地地区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三是进一步加强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信等“五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解决部分村组不通电、不通路或不通广播电视等问题。四是进一步开展以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和建沼气池、建庭院、建新村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新村创建活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生产生活条件。■
(作者系中共黄冈市委书记)
第三篇:综合施策促进农民增收
综合施策促进农民增收
吴晓文
2011年第6期 ——社会建设
近年来,武穴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坚持统筹城乡,综合施策,运用政策引领增收、内部挖潜增收、拓展来源增收等举措,想方设法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力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据统计,武穴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继2009年突破5000元大关后,2010年又增加到5700元。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开阔思路,依靠政策促增收
党的农村政策是促进农民稳步增收的根本保障。我市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惠农强农政策,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落实政策,稳固基础促增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各项利民惠民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农村相关制度建设,确保农民利益。我市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农机具补贴、库区移民补贴等资金全部归口,市级统发,以“一折通”直接发放到农户。2010年,全市共计发放各种补贴4987万元,实现农民人均增收90.5元,稳定了粮、棉、油等大宗农作物的生产。二是用足政策,拉动建设促增收。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机遇,谋划实施一大批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建设项目;整合使用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库区移民等项目资金,放大项目建设效益;开展市直部门单位驻点包村,党员干部与贫困户手拉手等城乡共建活动,促进城镇资源向农村流动。2010年,市财政共计安排“三农”支出11200万元,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6479万元,带动大量社会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全市共实施涉农项目45个,累计投入项目建设资金42亿元,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状况,扩大了农民就业增收空间。三是创新举措,激活源头促增收。我市注重发挥政策的“引擎”作用,有效激活创业创收潜能。结合市情,市里相继出台《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促农、强农政策性文件。围绕农村、农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整合产业资金,调整建设重点,着力引导向农村、农业倾斜;调整贷款结构,协调金融机构增大贷款总量,拓展担保形式,扩大授信额度;定期召开银企、银园、银政联席会,增进合作,促进融资;开创性搭建促进农业发展的融资平台,创建了全省县市级首家农业担保公司,创立了农村青年诚信创业基金。2010年,全市各类金融机构提供农业发展资金达5.6亿元。
二、转变方式,挖掘潜力促增收
农业是农民增收的基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挖掘农业内部潜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是武穴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是调优结构上规模。我市紧紧围绕粮食、棉花、油菜、生猪、水产、生姜山药等农副产品,着力把品质调优,规模调大。全市已形成70万亩优质稻、10万亩优质棉、100万头生猪、40万亩双低油菜、15万亩水产、3万亩生姜山药的生产规模。武穴已经成为全国双低油菜生产大市,生猪供应大市,也是湖北省双低油菜生产大市、水产大市和畜牧大市。2010年仅水产生产一项就促进农民人均增收80元。二是盘长链条兴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的关键。我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扶优、扶强、扶大”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为主要抓手,实现大中小并举,多种经济成分齐上,着力推进油菜、生猪、水产、生姜山药等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市已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13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5家,省级农业产业化企业2家,黄冈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安置就业9600余人。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组织(协会)50余家,带动农户2万余户。以龙头企业、合作社组织为依托,初步形成了“基地+公司+农户”和“订单农业”的发展模式,促进农民人均年增收100元以上。三是因地制宜显特色。我市始终把兴办特色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农业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大幅提升农村经济效益和农业综合竞争力。如培育了以朱木桥、龙潭为代表的一批工业村,以魏高邑、泉塘为代表的一批旅游村,以郭应龙、龟山为代表的一批种养村,以龙坪、梅川、石佛寺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集镇。四是科技支撑树品牌。我市坚持依靠科技打造农业品牌,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鼓励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狠抓无公害优质农产品评估认定、质量认证、品牌申报和商标注册,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品牌效应。全市完成农作物无公害地认证面积50多万亩,获“三品”认证企业发展到35家、品种45个,其中地理标志产品2个,农业部颁发的绿色食品认证产品12个,总数居全省县(市)前列,黄冈之首。如福康油脂生产的“接福牌”一级双低菜籽油,是目前全国唯一通过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的双低菜籽油品牌。
三、更新理念,拓展来源促增收
为推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我市确立“跳出农业抓农业、减少农民富农民、城乡统筹兴农村”的新理念,着眼从农业外部寻求促进农民增长的新路径。一是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扩大吸纳农民工就业能力。我市在落实“工业立市”过程中,注重以工业化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我们坚持抓园区招商、抓骨干产业、抓集群经济、抓产品品牌,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现已发展到190多家,形成以广济药业为代表的医药产业集群,以祥云为代表的化工产业集群,以华新、亚东为代表的建材产业集群,以玉柴多菱、海铭星为代表的机械和船舶制造产业集群。武穴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核黄素生产基地、华中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湖北最大的农机动力制造基地和鄂东造船基地,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0多亿元。二是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在城这一层,重点推进“两区一带”建设,提高人口容量,强化产业支撑,鼓动农民进城上镇创业就业。如面积43平方公里的田镇工业区已初具规模,2011年可望实现百亿园区目标;城东新区建设基本框架已拉开,城区面积将扩展7平方公里以上;沿江经济带将新老城区、经济开发区、田镇工业新区融为一体,汇聚全市80%以上的规模企业,带动了商贸、物流、房地产等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加速农民向市区转移。在镇这一层,重点以镇级工业集中区建设为龙头,通过强化承载功能,带动产业繁荣,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局面,使小城镇成为带动劳动力转移的“蓄水池”。近年来,我市每年投入1亿多元用于小城镇建设,如梅川、花桥等中心镇每年吸纳能力在4000人以上,减少农民富农民。三是大力推进农村劳务输出。劳务输出是农民增收最快捷的途径。我市确立以劳务品牌带动劳务经济的战略,建立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多元参与的劳务输出培训体系,整合培训资源,开展针对性、实效性的专项培训、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初步形成武穴建筑、缝纫、电子电工、酒店服务、家政服务五大劳务品牌。年劳务输出14.8万人,现金收入近5亿元。市财政每年安排培训专项资金近200万元,实现培训农民工4万人、新增转移就业和返乡再就业2万人以上。■
(作者系中共武穴市委副书记)
第四篇: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宋冬春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农民增收。现代农业是科技创新驱动下的知识化农业,这决定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今年,中央着眼促进农民增收,以一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在实践中,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重点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关键在加强农业科技培训,让广大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学会使用现代技术装备,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一、创新培训方式,让农民学有兴趣
从当前情况来看,从事农村生产经营主要是两大群体。一个是散户经营型群体,大多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对新的科技知识接受能力较差,对学习科技知识并不是很积极主动;另一个是适度规模型群体,大多是种养大户、农村经济带头人等等,对科技知识需求多元化,一般形式的科技培训难以满足要求。为此,必须时刻关注多元多样的现状,不断创新培训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培训的吸引力和覆盖面。
1.要注重用大众化的语言来讲解。就是用农民熟悉的沟通交流方式,把枯燥的科技理论知识用大众的语言讲清楚、道明白,真正让农民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近年来,我们立足农村和农民实际,组织一些高级农艺师、农村土专家,编写了一批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农业科技乡土教材”,比如《大豆良种繁殖技术手册》、《水稻施肥实用技术》、《柑桔大实蝇防治手册》等40多套乡土教材,由乡镇农科站技术人员、土专家进村入户上门讲解,实地操作指导。我们还注重发挥民间艺术团体宣传力量,将农民科技教育与乡村文艺节目有机结合起来,把农业技术知识糅合进艺术节目,以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解出来,受到了农民群众普遍欢迎。
2.要注重按个性化的需求来授课。要针对当前农民培训任务、内容、渠道和受培训主体发生的新变化、新特点,把农民培训由过去的政府“主导型”转变为农民“需求型”,根据农民群众的兴趣特点、知识盲点、关注热点来安排培训课程。近年来,我们紧跟农业科技知识的更新换代,每年都制作农民培训课程菜单,由农民群众自主看单点菜。去年下半年,我们应农民群众学习理财知识的热切要求,组织财政、经管、农教等部门技术骨干,专门编撰了《农民理财知识读本》,并到乡村组织开展了多场专题宣传解读活动,为农民科学理财、促进增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3.要注重以现代化的方式来传播。向农民群体传播农科知识,要注重提高传播的便捷性和时效性,运用快捷的方式把最新的知识传到农民手中。比如,在传授一些农业种养新的小技术、防治病虫害新的小窍门等等,就不宜组织集中学习,这样既耗时耗力,又不便农民及时掌握运用。在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通过整合现代网络通信资源,构建农科知识快速传播体系,采取在农民教育在线、常德科技信息港、常德科普网及各涉农部门单位网站开辟专栏,开通12396短信咨询服务台,分类建立农民培训QQ群等措施,及时准确地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农业生产经营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
二、拓展培训渠道,让农民学有载体
推进一项工作,有创新才有活力,有载体才有抓手。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必须充分整合各种优势资源,积极打造各具特色的培训品牌,不断拓展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科技培训的渠道和载体。
1.要建立专业团队。要把区域内专门从事农业科技研究、推广的专家学者以及专业培训机构整合起来,建立农民科技培训专业团队,让农民群众接受专业培训、学到专业知识。近年来,按照这个模式,我们在市县乡村四级建立了专业培训团队和培训基地,市级层面建立了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主的培训基地,9个区县(市)建立了以农广校、党校、农职中为主的培训基地30多个,还将10多所民办学校也纳入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网点,所有乡镇、40%以上的村也建立了专门培训阵地,吸纳专职科技培训教师500多人、兼职教员近1000人、乡土专家1000多人从事科技培训指导工作。
2.要凝聚社会力量。要广泛吸收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联合开展科技培训。依托开展“城市支援农村”、“机关联系基层”、“五送下乡”等一系列支持农村建设发展的主题活动,组织动员机关单位、社会机构等下乡进村举办科技培训。近年来,我们结合每年开展的支农惠农活动,引导市直部门邀请市内外农业科技专家和科技特派员下到乡村,培训了一大批农村科技实用人才。比如,市农业局组织开展了高效农业、柑桔高产栽培技术、农村带头人(经纪人)、柑桔标准园建设培训,市畜牧兽医水产局组织开展了畜禽健康养殖技术、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培训,市供销社组织开展了现代物流管理培训,市乡镇企业局组织开展了休闲农业培训等等,为推广农业科技知识、提升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3.要利用企业优势。企业是科技研发、运用和推广的最佳平台,特别是农业企业在推广农业科技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要紧紧抓住和用好这一优势资源,鼓励引导农业企业面向农民开展科技培训。近年来,我们通过引导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支持企业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鼓励企业对农民开展科技培训,组织农民进工厂、生产车间、实验室现场观摩学习科技知识,或委派企业技术骨干入农户、下田地、到养殖场手把手传授生产技术,先后组织金健米业、大湖股份、万福生科、双佳牧业等龙头企业,培训农民群众20多万人次。
三、注重培训实效,让农民学以创业 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目的就是帮助农民创业致富。在培训过程中,要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把科技培训与创业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农业科技转化为先进生产力、致富助推器。
1.要把培训农民与促进转移就业相结合。要积极对接劳动力市场需求,采取“订单培训、定向输出”模式,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将普通农民培训成为产业工人,实现转移就业,提高经济收入。近年来,我们积极对接沿海地区大企业、大集团,摸清劳动力市场需求,开展钳工、电脑、财会、制鞋、制衣等多类就业培训,培训农民群众50多万人次,基本实现了定向上岗就业。桃源县向广东裕元、宝元集团输送制鞋工人近20万人,创造了“桃源制鞋”转移就业品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大批农民工返乡,我们及时组织开展帮扶就业培训,培训农民工6万多人,为近5万人核发了职业资格证书,帮助大批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
2.要把培训农民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要着眼从农业内部挖掘增收潜力,大力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推动发展特色农业、优势农业,提升农业经济效益。近年来,我们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设现代常德、幸福家园的战略目标,配套开展了现代农业生产科技培训与推广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化、标准化、市场化,重点培育发展油茶、水果、烟叶、茶叶、水产等特色农业产业,获得“三品一标”认定649个。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7%,增速创历史新高。比如,澧县开展葡萄高产技术培训,种植面积增加2万多亩,亩平增加收入1300元以上,获得了“南方吐鲁番”的美誉;西洞庭管理区开展朝鲜蓟高产技术培训,每亩增产150公斤,增加收入500多元。
3.要把培训农民与扶持自主创业相结合。要针对农民群众的创业需求,开展多个领域的创业技能培训,鼓励支持自主创业。近年来,我们将扶持农民自主创业方向集中到优势农产品加工转化、重点工业产业配套、休闲体验农业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业培训行动,为广大农民提供创业信息、创业技术、创业资金,一对一地扶助创业,涌现出了一大批自主创业、带头致富的优秀典型。桃源县返乡农民工文凡初创办金固立油墨公司,为常德卷烟厂、长沙卷烟厂、红塔集团配套生产烟嘴、烟盒用油墨,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还被评为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临澧县下岗职工伍金香创办集会议接待、风味餐馆、农家旅馆、农业休闲、运动健身于一体的伍大姐休闲农庄,已发展成为湖南省五星级休闲农庄,年销售收入600多万元,解决8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带动80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
四、健全培训机制,让农民学能持久
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长抓不懈。在工作实践中,既要坚持从操作层面着力,更要从机制层面着眼,实现培训的制度化、长效化。
1.要建立完善工作运行机制。要在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开展、落实等多个环节上,建立全覆盖、全过程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培训工作专门部署、培训活动定期开展。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建立党委政府领导、农村工作部牵头、农民教育办具体组织、各涉农部门协同作战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推进农业科技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特别是要建立完善农民教育培训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农民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切实把农民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2.要建立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经费保障是开展科技培训的关键,而仅靠政府财力难以解决,必须拓宽渠道,加大投入。要逐步建立以政府出资、项目争资和社会捐资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民教育培训投入机制,特别是要鼓励企业、个人和民间组织支持参与农民科技培训事业。近年来,我们积极对接上级扶持政策,争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阳光工程、移民后期扶持、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项目,整合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筹集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社会企业捐赠资金1000多万元,为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经费保障。3.要建立完善培训考评机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民教育培训监督考核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价办法,制定严格规范的考核评估制度和体系,加大对各地各部门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考核管理力度。对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和效果。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两项工作的考核评估,要以参加教育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是否实现增收作为硬指标,做到农民培训工作有督导,有考核,有成效,真正使农民培训工程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希望工程、阳光工程。
(作者系中共常德市委副书记)
第五篇:人民日报评论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人民日报评论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三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6年03月02日07:38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农民富则国家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三农”工作的重要主题。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多予少取放活”,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粮食生产连续两年较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增长扭转了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2004、2005两年平均增幅6.5%,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255元。
但是,应清醒地看到,农民增收困难,仍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存在。虽然这两年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仍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都在继续扩大。
农民不富,整个国家就不算富裕。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人口是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如果农民的收入没有较快提高,扩大内需就缺乏长期可靠的市场支撑,经济发展就缺乏持久的动力。同时,如果农民收入不能持续增长,农民生活得不到大的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我国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家。如果城乡差距继续扩大,也必将影响社会的和谐安定。
农民增收为什么难?这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民剩余劳动时间多。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最根本的努力扩大农民就业。因此,既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容人之量”,又要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还要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既要鼓励部分农民走出去,又要引导一些农民留下来,还要支持出去的农民回乡创业。
要挖掘农业自身的增收潜力。既要做足耕地精耕细作的文章,又要做好草场、林地、渔场等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的文章。既要发展精细农业、精品养殖业,又要拓展和培育生物能源、生态、旅游、休闲等农业的多种功能,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
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
要拓展农业内部的增收空间。既要壮大县域经济,又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县域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发动机,也是农民就业增收极具潜力的增长点。因此,应当壮大县域经济,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着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提升农产品档次,促进农民增收。
要广辟农村外部的增收渠道。农民外出打工是当前和今后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必须切实保护好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搞好就业服务。对务工农民要公平政策、平等对待,使他们的贡献得到充分肯定,使他们的劳动得到充分尊重,使他们的付出得到合理回报。
同时,要完善和强化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采取更加直接、更加有力的措施,把劲用在实处,就一定能够逐步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人民日报》(2006年03月02日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