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要作用的调研对策[推荐]
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村信息化也正面临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当前**市农村如何运用信息网络提高劳动者素质、用信息化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让农民自己去创造财富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
一、**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
**市的农村信息化现状可以用“咫尺天涯”四个字来形容。一方面,**市农村经过
二十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乡镇企业蓬勃向上,农家乐、农村旅游方兴未艾,农村房屋租赁业欣欣向荣,**市大部分农村正在向城市化迈进,纯农业收入只占本市农村收入很小部分。以河姆渡江中村为例,村民65%以上的收入来自房屋租赁、外出打工以及经商,还有一部分收入来自村集体经济以及其他经营活动,而来自纯农业种植与养殖收入只占不到30%。一些经济相对发展较快的行政村如**镇小路下村、**镇**村已经在消费能力与消费水平上向城镇接轨。
但另一方面,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十分落后,而且城乡信息化水平差距日趋拉大。根据统计局数据,至2007年底,**市互联网总用户数为170573户,其中农村互联网用户约占10%,涉及农用软件和农业类网站开发的企业数就更少;信息网络普及率为20.57%,其中农村普及率仅为3.6%,广播电视虽然入村入户,但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针对性较强的有效信息也是少而又少。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步伐的明显滞后,使得农民获取信息的方式较少,在迈向信息社会的过程中与主流社会的差距越来越大。即便是上网的农户,也以搜索新闻和玩游戏为主,很少使用互联网了解农业信息及进行电子商务。
二、**市农村信息化建设难点分析
就**市的农村来说,比城乡差别或者说是经济鸿沟差距更大的是数字鸿沟。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农村的劳动力素质就不能切实地提高,农村的经济建设步伐就会减慢,城乡的经济鸿沟也会进一步拉大,甚至可能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主要存在着一下几方面难点:
一是农村信息化人才匮乏。由于农村有文化、高素质的年轻人大量外流,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这部分群体中文化程度达到高中以上的人员不到10%,因此推广使用计算机,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存在一定难度。
二是长期传统农业下形成的思维定势,使人们对农村信息化的保持着传统的低调心理。虽然农村市场的未来不可限量,但当前社会各界往往把目光放在信息化的重要行业如电信、金融行业和其它大客户。其次是大部分农民还没有自发形成对信息化的需求,目前农民最欢迎的仍然是能够言传身教的直接示范和交流方式。
三是许多乡镇政府部门推广力度不够,农民的思想观念仍在转变之中。从总体上来说,尽管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农村信息化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目前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农民的购买能力有限,市场前景短期内仍不明朗。
三、农村信息化建设必要性分析
农村信息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1)农村信息化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途径。农村经济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人,农民素质的高低关键是信息的接触。因此,搭建一个覆盖广泛的农村信息平台,就地培养农村人才,使农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就能充分接触有用的信息,无疑是目前最适合**市市情、既经济又高效的手段。
(2)农村信息化是提升农村经济有效手段。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穷人不是穷在土地和资源上面,而是穷在信息闭塞和教育程度低下造成的劳动力素质的落后。发展滞后的地方往往是资源丰富的地区,其原因在于资源常处在“休眠”或“半休眠”的状态下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而激活这些社会资源的首要要素就是信息。有了先进的科技信息和准确的市场信息,农民就能取得发展的主动权,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打造农村优势产业集群。
(3)农村信息化是拉动内需的重要保障。当前**市农村人口占70%,但只占全社会消费的35%,落后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城乡信息的不对称是阻碍消费的最大障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造就的网络体系,不仅能扩大传统农产品的销售规模和交易范围,加快交易频率和速度,也能有效解决农村购物难、假货多的问题。越是为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信息保障,农民的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就越大,减负作用也越大。随着农村信息化如火如荼地大规模推进,信息化必将深深融入到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四、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共同推进**市农村信息化建设
**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快地发展,下一步,推动和引导**市的农村信息化建设,还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同时入手,共同推进。
(一)宏观方面
(1)政府必须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提供公共信息服务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信息的生产、消费、分配是受政府扶持的,而农业又是弱势行业,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在推进农业信息化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今年6月份,按照宁波市委农办、宁波市信息产业局文件精神,**市农办、市科技和信息局牵头组织在**市16个乡镇(街道)进行了“农村信息化乡镇行”主题培训。实践表明,坚持政府主导、社会
力量广泛参与,是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把农村信息化工作的公益性和经营性结合好。
(2)必须提高认识,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理论建设。建设农村信息化,人才是关键,同时,还要在广泛吸收人才的同时,加强培训,提高农村信息化队伍整体素质。要针对农村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和信息采集、加工、分析、共享、发布(服务)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建立相应的制度,为农村信息工作的推进提供保障。
(3)因地制宜,信息的内容要本地化。无论是科学技术、经济、市场信息等信息内容还是信息传递方式都应该多样化、本地化,以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需要。同时,标准与多样化之间要兼顾,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来发展农村信息化。
(4)要合力打造“内容服务产业链”。农村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及其内容建设比网络建设更为重要,而这项巨大工程是运营商无法独自完成的,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及信息通信业的相关企业紧密合作,从信息的生成、收集、分析加工、传递,到接收、分发、应用、反馈,合力打造农村信息化“内容服务产业链”。
(二)微观方面
农村信息化在微观方面的关键是要根据农村的实际需要,做好资源数据库、网络平台以及几大基础工程的建设,并将这几方面有机结合,通过资源数据库为信息系统工程及网络平台提供数据服务,同时通过网络平台以及信息系统工程收集、更新数据,使农村信息化能够有效地落到实处。
(1)四大资源库建设。必须要作好农村人口资源数据库、农村土地管理数据库、农村农情数据库、农村卫生健康数据库等资料库的建设。为有效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2)农村的网络平台建设。建设农村网络平台,必须把农民放在真正信息提供者的位置,建成一个真正属于当今农民、为农民兄弟喜爱的网络平台。一方面要组织与联合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社会、企业和村民的积极性,以网络信息技术搭起政府、农民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在网络平台上实现农村医疗、农村教育、农民务工、气象、环境资源、政务信息、农业技术、农产品技术、市场行情、农科信息等重点行业信息发布;另一方面实现对农村基层的社会、经济事务信息化管理,缩小数字鸿沟,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3)要抓好六大基础工程建设。一是必须抓好以“村通工程”、“农民电脑”、“农户联网工程”为基础的农村基础网络工程建设。二是抓好村级政务信息化工程。三是抓好村官的培训以及探索建立农村信息员队伍为内容的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工程。四是充分发挥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功能。通过普及农村远程教育,为广大农民提供急需的科学技术知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技术服务,让农民更多享受到信息化的成果。五是进一步规范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六是依托已有的“农民信箱”、“科技信箱”等载体进一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工程建设。
第二篇:正确认识基层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正确认识基层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瓜州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 毅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央正确领导下,各县各级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有目前这样的好形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党和政府在近几年的宏观调控中切实加强了农业和农村这个薄弱环节,扭转了前几年粮食生产滑坡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这次宏观调控的一大成果,就是把农业农村稳住了,从而稳定了市场,稳住了人心。党的基层干部是党在基层工作的基础和重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如何发挥党的基层干部的作用,使之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先行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提高素质,凝聚合力,当好组织者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党一项伟大的实践,党的基层干部正是这一伟大实践义不容辞的组织者。
1、党的基层干部要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必须增强党的凝聚力。党的基层干部要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组织党员群众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认真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广大党员牢记全心-1-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改进作风,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强有力保证。
2、党的基层干部要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必须提高整体素质。党的基层干部的素质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影响着科学发展观落实标准的高低,必须把党的基层干部的素质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要在基层党员中深入开展以党的宗旨观念、群众观念、法制观念、勤政廉政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素质;要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强业务和科学技术知识培训,增强党的基层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要组织学习法律、历史等文化知识,提高党的基层干部的整休文化修养。
3、党的基层干部要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必须使群众成为受益者。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既要解决好群众当前最急、最盼的问题,更要着眼长远,逐步解决工作中的深层次问题;既要强调群众的经济利益,更要注意群众的政治利益;既要强调群众的物质利益,更要注意群众的精神利益;既要强调给予群众直接的支持帮助,更要注意增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得以全面充分地保护和实现,得到更高层次、更具广泛意义的实惠,实现党的发展成果与人民群众共享。
二、健全机制,抓实载体,当好推动者
党的基层干部必须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健全机制,抓实载体,不断推动科学发展观最广泛、最迅速地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
1、健全工作机制。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选人、用人工作,在“德才兼备”的总体框架下,对德才的具体内容进行充实、更新和完善,注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内涵,努力造就骨干党员群体。其次,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完善领导机制,强化责任分解,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完整工作体系;完善考核机制,明确任务目标,兑现奖惩;完善督查机制,定期调度,定期督导。第三,要建立典型带动机制。要更加注重发现典型,着力培育典型,善于发挥典型什用,用具有典型意义的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者、诠释者和践行者去带动和引领群众对这一思想的理解和实践。
2、抓实工作载体。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建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载体,如“结对共建”、“一线工作法”、“党员教育基地”等,今后工作中,党的基层干部应继续探索和丰富各种载体形式,使之更加充实完善,形成制度。一方面,要注意载体的针对性。对基层干部不知道怎么为群众服务的情况,可以创建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载体;对群众观念保守,不敢干、不会干的情况,可以强化基层干部示范引导方面的载体;对群众和企业缺乏技术,不懂管理的情况,可以创建基层干部直接到企业、农业基地,参与企业
管理和生产经营的载体。另—方面,要注意载体的具体性。要明确每一种载体的具体内容和工作目标,增强可操作性,使党的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条不紊。
3、灵活工作方法。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基层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党的基层干部要灵活工作方法,针对当前农村工作的新特点,用科学的、全面的观点去研究问题,用辩证的、切合基层实际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问题,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农村工作,确保上级的各项重大决策贯彻落实到基层。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好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言与行的关系、正气与邪气的关系、压力与动力的关系。
三、努力探索,勇于创新,当好实践者
党的基层干部在某种意义上是党的形象,人民群众是从他们身上直接体验党,感受党的,只有每个党的基层干部都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带头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才能使之成为全党生动具体的实践。
1、要抓好经济建设。党的基层干部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精力促一方经济发展,带一方群众致富。要切实提高党员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瞄准市场,研究制订调整农业结构、帮助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引导农民调整,指导农民耕种,帮助农民销售,解决农民在调整结构中因循守旧不想干,怕担风险不敢干,缺乏本领不会干的问题,同时积极探索
切合本地实际,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夯实基层党组织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
2、要坚持思想主导。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的基层干部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旗帜鲜明、科学生动地宣传、倡导和推广一切先进的思想文化,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引导干部群众克服错误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的影响;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需要。
3、要代表群众利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党以民为基,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党的基层干部必须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都要始终着眼于大多数人民群众,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要组织干部深入群众,深入了解群众的意愿,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篇:浅谈社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社区教育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 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推广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是现代经济与教育的辩证关系。目前国家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方针,明确指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现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提升国民素养,国家提出要在 2010年基本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奋斗目标。这一奋斗目标的提出对社区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教育应积极主动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社区教育也必将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发展成熟。而且我们认识到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切入点 ,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有赖于社区教育的普遍开展。社区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新的背景。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社区教育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需要与动力。
一、发展社区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它与周围社区与整个社会有着有机的联系,并且处于一刻不停地人员、资金、商品物质、信息、技术等交流、交换之中。从欧美国家社区教育发展演进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社区教育每前进一步都是缘于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新的、强烈的教育需求。这种教育需求己明显带有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性质。满足这样的需求,传统的教育思想、模式显然是无能为力的,必须创建能够满足各种社会角色、各个年龄层次、各类求学目标的教育,那就是现代的社区教育。有的学者把这样一种教育描述为“场”,称之为“教育场”。这一教育场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公民的以下素质:(1)行使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能力;(2)发展作为生活准则的道德观、价值观;(3)培养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4)培养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基础教学和应用机械的技能;(5)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辨别价值标准的能力;(6)了解本国的文化传统,认识发展前景;(7)了解自己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使自己能适应并改造所处环境;(8)保持个人身心健康以及自己的家庭和所在社区的健康;(9)发展个人的和与人相处的适应能力;(10)发展安排家庭生活的能力;(11)能参加
创造性的活动,并能赞赏别人的创造性活动。
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另一方面则面临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巩固与发展。但无论哪一方面都对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特别是在经济急速发展、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政府更应把社区教育视为稳步发展经济和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从而加强了对社区教育的立法干预,客观上起到了确立社区教育应有的地位、吸引社会广泛关注、规范社区教育行为的作用。在这一时期,社区教育的各种机构、计划大量涌现,几乎到了应有尽有的地步。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政府机关、企业行会、宗教组织、福利机构、公私院校等都应在社区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
社区教育把教育延伸、拓展到社会基层,满足社区居民,特别是大批离开了学校、离开了单位的社区成员的教育培训需求,有效地填补我国大教育体系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拓展适应社区居民工作、生活需要的新的教育服务领域,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中也出现了不少的困难,例如出现为数不少的下岗工人、待岗工人;另外随着生育高峰的到来,近几年待业青年也在增加,所有这一切使得劳动就业形势就比较严峻。这不光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且影响社会的稳定。社区教育可以此为锲入点,充分发挥自身强大的“教育场”这一重要功能为政府减轻就业的压力,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二、发展社区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
党的十六大顺应时代的需求,及时、科学地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是推动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需要所有成员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过程。创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社会,既是全面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全面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体现,又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之源和重要保证。因此,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需要培养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素质和
创造能力,就要建立无人不学、无时不学、无处不学,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而学习型社区作为学习型社会形成的基础,也正在这种背景下逐渐成为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热点。至此,社区教育发展正在步入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新阶段,而创建学习型社区也推动了新世纪社区教育的拓展与深入。
社区教育就其本质特征来说,是大教育概念。社区教育的总任务是:振兴中华,富裕人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所以从根本出发点上讲,社区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一的,并且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消灭贫困、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这一根本原则。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住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这一点,各种指导思想的确立,各种措施的实施,就失去了逻辑基础,所以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上讲,社区教育可以在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的科技人才、提供足够的人才资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经济和社会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当代经济学家已从多方面验证,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绝不仅仅依靠物力资源或自然资源,而必须强调依靠能动的主体要素──人力资源。
在知识更新变快的今天,技术的发展从而缩短了产品的更新周期,并大大加快了人力资本的贬值速度,使得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我国农村目前剩余劳动力情况看,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缺乏在现代经济大潮中搏击的基本技能与知识,只能从事低级的生产,这些低素质的劳动力已越来越成为我们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阻力和负担。但他们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从而去发展经济。社区教育可以此为突破口,很好地溶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去。
治穷必先治愚,基于这一思想,社区教育通过提高在业人员和新生代劳动者的文化知识
素质,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素质,广泛开展创业教育,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培养一批有知识、有文化、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沿搏击的专门人才;同时,社区教育可以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人才做到超前规划,建立人才蓄水库,为促进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三、发展社区教育,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技服务
在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党中央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到了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又明确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同时中央清醒地认识到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必须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可以看出要更好地进行新农村建设,必须做好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在调整产业经济的过程中,只有面向市场,大力发展高效产业,才能顺利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也就是说:市场需要什么,什么效益好,就应当引导百姓生产什么,发展什么。目前我市的经济结构调整,由两方面的情况决定:一是渴饱问题已解决,进入小康建设阶段,群众的消费结构发生明业变化,市场需求也有变化,并且市场变化相对来说更快,这就要求群众改变生产结构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二是科技进步加快,市场上新的变化层出不穷,不适应这种变化就难以很好地发展地方经济。这两方面的情况也就决定了结构调整是项长期任务,必须坚持科技先行,大力实施“品种、技术、知识”三大工程,加快科技创新,着力推广一批实用高效的良种良方。因此,社区教育可以在科技教育上闯出一番新天地,为我市的农村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发挥重要作用。
社区教育在进行科技教育时,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进行各种科技培训。培训的过程中应注意坚持“四活一强”。“一强”指成人教育要聘用较强的师资,尽量使每个教师都能是“双师”型,千万不能再象过去那样,认为社区教育中心是部分老师养老休息的地方;做到“内容活”、“时间活”、“地点活”、“形式活”。所谓“内容活”是指培训的内容要贴近百姓的需求,科技教育只有当老百姓感到和自己的贴身利益相关时,群众才会有积极性参与有关的培训教育。只要内容对路,群众就会学。因此,要做到群众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所谓“时间活”,是指要根据群众的农事季节的变化,随时举办各种培训班;所谓“地点活”,指培训地点要根据群众的需求,随地举办培训班,可采用送教到田头、村头的办法,从而减轻群众奔波之劳累;所谓“形式活”,指在进行科技培训时,仅有“灵活”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适宜的教育形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科技教育,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充分以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为依托,利用村农校,举办各种类型的科技培训班和科技讲座,从而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农业和龙头产业,使结构调整成为百姓的自觉行动。
社区教育还可以通过科技推广,进行有效的科技扶贫,从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但是在进行科技扶贫时要明白,科技扶贫不仅意味着向农民传递科技知识,更重要的是使科技知识成为百姓自身的东西;同时,也要使科技成果能增加农业产量,并真正使农民富裕起来,要防止那种丰产不丰入的现象。因此,社区教育还可以通过与其它部门配合,建立产前、产后一条龙社会服务体系,以期通过社区教育的努力,使百姓能利用科技成果很好地进入市场,从而更好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社区教育中心在进行科技教育时,还可以建立实验性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校办产业,为当地百姓提供实验示范和科技服务,这样既起了示范作用,又增加了中心自身的造血功能,同时树立了社区教育中心的形象,何乐而不为呢!
一个繁荣的农村,必须要有健全的社区教育体系;一个建立了满足经济发展的社区教育
体系的农村,也一定会走向繁荣富强。
第四篇: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省十届人大第三十次会议审定通过,并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农机事业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农机化工作迈入了依法促进与管理的新的历史阶段,必将促进滨州市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快速发展。
一、《条例》出台的深刻背景和重要意义
《条例》的出台,有着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首先,随着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机化越来越重视,农民发展农机化的愿望日益强烈。加快发展农机化的社会氛围、经济基础、技术条件、市场环境和发展机制已经具备,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加以推进。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特别是各级农机部门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积极落实各项扶持促进措施,努力探索符合实际的农机化发展的新路子、新模式、新途径,探索形成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需要通过地方性法规加以规范和明确。另外,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现实情况来看,也存在对农机化认识不够、职责不清、扶持力度不够、发展不平衡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有关条款也有待进一步细化,需要通过地方性法规加以解决。在这种形势下,省人大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结合我省实际,颁布了《条例》,从法规层面规范和完善了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农机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执法环境。
这是继2004年6月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之后又一部地方性农机法规,是《促进法》的延伸和细化,它对农机科研、农机产品的质量保障、社会化服务、扶持措施等若干方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职责、如何操作都做了明确规定。标志着农业机械化发展迈入了依法促进的新阶段,必将对农机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全市农机化水平大幅提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
近几年来,全市农机化工作实现了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自2004年起至今在全省统计的十七项主要农机化发展指标中按人均我市位居前列,其中有五项居全省第一位,其余大都居于前八位。滨州农机化整体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农机监理、农机修配、农机项目管理和新技术推广工作受到了省农机办的表彰;农机科研培训、农机技能鉴定、农机跨区作业和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受到了农业部的表彰。
(一)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大幅提高、装备结构得到优化。“十五”期间全市农机总值年均增长3%,农机总动力年均增长5.5%;2006年全市农机总值、农机总动力分别达到24.04亿元和496 72万千瓦,较上年分别增长5.6%和2.9%。大中型农业机械迅速增长,小型机械比重下降,农机结构趋于合理。2006年全市大型拖拉机达到6847台,中型拖拉机达到7803台,分别比2005年增长4.7%和21%,而小型拖拉机减少了6.7%。
(二)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及保护性耕作新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小麦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后,玉米生产机械化成为农机工作重点,全市农机部门上下联动,采取多项扎实有效的措施促进这一工作的开展。2005年玉米联合收割机达到325台,是九五末的64倍;2006年发展到743台,较上年增长1.3倍,秸秆还田机发展到1217台,比上年增长47.5%。2006年全市玉米机收面积达到45.33万亩,机收率达15.8%,比上年增加9.6个百分点,秸秆还田284.28万亩,增长28.5%,秸秆青贮量达到50.8万吨,增长7.9%。预计今年全市玉米机收面积将突破90万亩,机收率超过30%。
2005年,全市农机作业总收入达9.52亿元,比“九五”末增长72.2%;2006年农机作业总收入达10.1亿元、全市实现农机服务产值13.07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5.15%和7.04%,2005年农机经营服务为农民人均增收268元,2006年达283元。
(三)财政扶持农机化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十五”期间,各级财政用于扶持农机化发展的项目资金达1200万元,比“九五”期间增长了3.8倍。2005年争取各类农机项目资金达到325万元,2006年达到了555万元,比上年增长了70%,2007年预计可达到1200余万元,是2006年的2.6倍。农机购置补贴等项目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的购机热情,促进了大中型农业机械的发展,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应用,农机科技含量“升温”,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农机化作用与地位与日俱增。
“十五”期间以至2006年,全市开展了以创建“平安农机”为目标的农机安全“一县、十乡、百村、万户”示范活动,成效显著。连续五年未发生特大农机事故,事故率降到万分之二以下,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安全先进单位。
(四)农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平安农机”建设扎实有效。
(五)农机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十五”以来,国家和各级人大、政府非常注重法规建设,先后出台了若干法规。《道路交通安全法》确立了农机部门对拖拉机管理的执法主体地位,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赋予了农机部门对拖拉机及驾驶员牌照、证照核发,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牌照核发,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书核发,农机培训学校资格证书核发等行政许可权。《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确立了农机化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国家扶持农机化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上升为法律规范,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依法促进的新阶段。《条例》的颁布实施,与《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山东省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一起构成了促进农机化发展与管理的法规体系,为推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深入贯彻《条例》及其他农机化法规政策,促进全市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
政府是《条例》组织实施的主体,而农机部门是政府主体的具体贯彻的主要部门。贯彻落实好《条例》的规定和要求,是法规赋予农机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农机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农机部门要把贯彻落实好《条例》当作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采取各种宣传手段,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条例》,努力营造农机化发展的舆论氛围。在贯彻落实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带头贯彻落实好《条例》。各级农机部门要在认真学习宣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履行法规赋予的职责,身体力行,带头贯彻执行《条例》,按照《条例》的规定和要求,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规范执法行为,把各项工作规范到《条例》的规定和要求上来。二是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促进农机化发展涉及多个部门和方面,《条例》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各级农机部门要按照《条例》的要求,依法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落实和执行好法规规定的各项促进措施,共同促进农机化发展。三是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条例》涵盖了农机化科研、生产、鉴定、推广、销售、培训、使用、维修、管理、安全生产等工作的方方面面,包含着一系列创新性的制度和措施。做好《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是检验农机部门依法促进、依法管理和依法行政能力的重要标志。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贯彻落实《条例》中,切实加强农机管理队伍特别是农机监理队伍建设,按照《条例》赋予我们的执法职能,进一步加强正规化建设,提升执法人员素质,提高依法监理水平,切实担负起《条例》赋予的对农业机械进行安全监督检查的重任。通过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条例》,进一步提升我市农机化发展的整体水平,推进农机化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信息是当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和条件,是各级政府部门决策的重要依据。准确、及时、全面地向各级各部门提供信息,是信息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也是发挥其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体现。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利用农村信息化工程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打造农业生产活动中产、供、销环节良好的信息沟通平台,拓展农产品市场,帮助供需双方有效交流,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对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
1、农业信息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关键点也在农村。农业信息化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结合点,是建设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推进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生产发展;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信息占有和利用的差别;有利于促进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城乡协调发展。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建立城乡间信息传递、互动、交换的平等关系,提升农村发展速度,有利于缩短城乡之间发展的距离,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推进农村科技、文化、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2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要求运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技术 1
和设备武装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农业信息化是保证农业科学技术快速武装到农业各个领域的必然途径。农业信息技术作为软支撑部分,通过收集、加工、传递应用各类信息,使硬支撑部分的潜力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化将使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农业产业经营者更快得到新的知识,加速科学技术的应用速度,促进农业实用科学技术的全面推广和普及。农业信息化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技术培训和教育,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增强,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3、农业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农民与市场的有机连接 落后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小农意识经营管理水平,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障碍。农业生产管理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农作物栽培管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管理、养殖管理等方面。过去农民的种植、养殖,习惯在政府的计划安排下进行,缺乏市场信息观念。由于信息不灵而盲目种植、养殖、销售,造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大起大落,卖粮难、卖猪难等问题时有发生。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随着农业信息网站的出现,发达地区的农民已经利用网上信息指导种植、养殖,利用网络推销农副产品,不再盲目生产,开始认识信息的价值,开始搜集信息,利用信息,围绕市场信息进行种植、养殖。由此可见农业实现了信息化,就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科学化、合理化和最优化,加快农业的全面发展。
4、农业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目标。在现代信息社会,农民素质主要体
现在接受、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上,谁能最先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谁就能走在市场的前列,就能掌握生产经营主动权。如果信息不灵,反应不快,就会丧失机遇,陷于被动,遭受损失。高素质经营型农民正是以自身很强的信息意识,不断地搜集、筛选、利用信息,使有价值的信息成为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不断地为自身创造发展机会。农业信息化要求劳动者具有更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互联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农民学习生活提供了广阔的新天地,有助于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5、农业信息化有利于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
农业信息化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促使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方式的改变。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实现电视网、电话网和电脑网的“三电合一”,农民可以利用这些网络,了解国内外农业、农民和农村生活的发展动态。农业信息化扩大了农民的视野,丰富了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还将促使农村居民的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变革,促使农民由注重物质文化生活的消费,向注重精神文化生活消费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