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97-关于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难问题的建议
关于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难问题的建议
苍南代表朱明望
近几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进城农民工也越来越多,他们在各行各业为我市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进城农民工子女读书问题成为他们的一大难题,他们想留子女在自己身边读书,因异地就读,学校要收(相当高的)集资费,农民工本身工资不高,无法承担。如果要送子女回老家读书,家中无人照顾,两头为难。以前,因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难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多少农民工子女因为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而失去了发展的机遇,这个教育上的不公平,造成了社会上的不公平。温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
综上所述,本人建议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关心和支持进城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真正让不同社会群体的子女都能读上书,要真正把进城农民工子女当作我市的一分子,与当地市民子女同等待遇熟地就读,不收任何集资费和附加费。市政府要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增加校舍,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人人都有书读,为进城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安心工作,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关于农民工子女进城就学问题的调查
关于农民工子女进城就学问题的调查
黄永祺
2004年,长沙市政府决定,对在本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子女可以和城市的孩子一样,在城区入学读书。这一政策贯彻执行得怎样?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新情况、新问题?笔者就此作了一些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长沙市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的基本情况
2004年,长沙市城内各区都按照省、市的有关政策,全面落实农民工子女流入地政府的办学责任,对在市区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和其他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子女申请在城区入学的,按照便民的原则,就近安排在相应的城区学校就读。在具体执行中,长沙市城区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的,一般要求学生家长提供“六证”,即:户口、身份证、暂住证、原籍派出所出具的外出打工证(在长沙经商的则应提供个体工商执照)、租房合同或契约(在长沙种地或从事养殖业的应提供租地租塘合同,时限均应在一年以上)、原籍学校转学证。凡是“六证”齐全的,则与城区孩子一视同仁,严格按政策规定的同一标准收取学杂费,可免交“建校费”、“择校费”、“借读费”或“捐资助学费”;“六证”不齐的,学校可根据省物价部门的规定,“适当”收取一定的“择校费”或“借读费”(一般每生不超过600元/学年)。对跨学区选择国有学校读书的农民工子女以及外地城镇来长的务工、经商 人员子女,则严格按省、市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照顾他们入学。据统计,2004年,市内5区学校共接受进城读书的农民工子女28344人。基本做到了凡是有稳定工作和住所的农民工子女想在市内读书的,基本都能入学的目标。为此,长沙市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全市共投入资金2946万元,改扩建中小学校46所,相应增加了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切实保障了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二、农民工子女进城就学后出现的新情况
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受到了广大进城务工农民的欢迎。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得农民工子女家长、城市孩子的家长和学校老师三方都有一定意见。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学校教学水平差距大、教材不统一,农民工子女跟不上城市学校的教学进度。受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的影响,城区的学校教育条件、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等都要优于农村学校;使用的教材大都是实行教育课程改革的试用教材,与农村学校使用的教材不一样。农民工子弟到城区读书后,大多感到难以适应,教材内容接不上,上课听不大懂,实验操作动手能力差,感觉比城市孩子能力上低一等。
2、城乡学生之间产生隔阂,甚至形成农民工学生对城市学生的“挤出效应”。城乡学生由于教育起点不同,基本 素质与学习理解能力差距较大,同班不能同学,同学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和隔阂。一些城区学生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和农民工子弟一起学习,会影响学习进程和水平,纷纷转学或选择其他学校。在接受农民工子女较多的长沙市29中,2004年夏季新入学的初一年级学生共276人,其中农民工子女204人,而城区新生仅为72人。这并不意味着学区范围内城区学生减少了,而是农民工孩子“挤出”了城区孩子——他们转到了农民工子女少、学习条件相对好的其他城区学校,尤其是城区重点学校。在雨花区,城区孩子在初中阶段的择校率现已在50%以上,加剧了城区学校之间的不平衡发展。
3、农民工子弟进城就学后,给城区学校管理带来了较多困难和矛盾。一是教学内容安排和计划进程面临新问题。由于城区和农村孩子的学习起点和理解能力不同、城乡学校的课程设臵和内容不同,城区学生和农民工子女混合编班在一起学习后,老师要兼顾不同情况、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教学上难度大大增加,教学内容、计划进程和教学方法等也要作较大调整,学校和教师感到压力很大,有的甚至叫苦连天。二是农民工子女进城就学使城区学校的学生员额大大增加,“大班化”现象严重。2004年芙蓉区共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入学6341人。其中小学4855人,占全区小学总人数的25.2%;初中1486人,占全区初中生的36.7%。在 接受农民工子女比较多的马王堆中学,农民工子女已占学校学生总数的39%;在市29中,农民工子女和其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已占学校学生总数的71.26%。由于农民工子女的到来,芙蓉区小学1—4年级每班学生人数有不少超过74人,最高的高岭小学六年级一个班级竟达到82人。“大班化”教学导致“老师费尽劲、学生听不清、作业改不完、辅导力不从心”的尴尬局面,对教学质量、效果有较大负面影响。三是师资力量不足,教师任务加重。城区中小学的教师编制是按城区学生在校和预期入学情况确定的。由于我市实行教师享受超过公务员待遇、教师工资等“人头经费”由各级财政统筹的政策,为控制和节约财政开支,教师的编制控制得比较严格。农民工子弟进城入学后,教师人数难于相应增加;同时,由于这部分学生生源具有流动性、不稳定性,加之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吃财政饭、易进不易出、向其他部门流动不多等),很难根据新增农民工子女人数来核定增加教师编制。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接受农民工子女比较多的学校师资力量普遍趋紧,教师负担加重。一些学校和老师存在厌招、厌教农民工子女学生的现象。
4、农民工子女进城就学后,城区学校的校舍场地和教学设施趋紧,费用增加。为确保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我市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学校的投入,对学校进行了危房改造、校舍维修等改扩建工程,增加了课桌椅等教学设施。如2004 年夏季,芙蓉区新增农民工子女3443人,按人均395元,净增投入136万元。开福区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3234人,安排危改资金125万元,对民主西街小学等15所学校进行了改造;安排学校维修资金100万元,对市8中、建湘村小学等10多所学校进行了18个项目的基建维修。但是,由于近年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人数增长较快,而学校受资金、土地等限制,校舍、场地和教育、实验器材等基础设施和教学设施不可能一下子跟上。因此,凡是接受农民工子女较多的学校,其校舍场地和教学设施都比较紧张,学校的支出费用也增加较多,亟待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支持解决。
三、几点建议
1、坚持实施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政策,确保城乡公民平等受教育权利。让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在市区入学,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它既是依法保障城乡公民平等受教育权利的需要,又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农村人口素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区企业低成本吸纳劳动力,增强地区经济竞争比较优势的需要。因此,必须继续坚持和大力推行。市、区两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按国家和省的有关政策规定,认真落实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国有中小学校为主的工作责任,做好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工作。一要努力降低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的门槛,减少人为障碍。应当指出,目前我 市城区学校在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时,只要查看“六证”,即可入学并与城市孩子一视同仁的“门槛”,在全国各地城市中是比较低的。但是,“六证”的办理或涉及的环节仍然较多,还应进一步简化或降低“门槛”。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凡是在我市市区内有相对稳定的住所、工作,并将其子女学籍转来的,都应按其住所或工作单位就近安排入学。二要严格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对按规定在城区就近入学的农民工子女,与城区孩子一样,免收“借读费”、“择校费”或“建校费”,全面推行“一费制”。三要开展“劝学控流”工作。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加强学生流入地和流出地学校的沟通与协调。对于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城区学校,要向学生开出“接收入学单”,查验学生的转学证明;对于转出学生的原籍学校,应要求学生将城区学校的“接收入学单”交回原学校,并加强对转出学生的回访,防止其转出后失控辍学。二是对在我市城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或其他外来人员的子女,长期(一年以上)随父母留在城区而又辍学、不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其所在社区、工作或管理单位以及学区责任学校要主动上门做工作,劝其到学校读书,努力防止或减少农民工子女进城失学、辍学问题。
2、积极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努力消除城乡教育二元结构差距。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所出现的新问题,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制度性差异所造成的。因此,要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措施上,坚持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努力打破城乡教育的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一是要逐步实行我市城乡中小学校教育规划、教学目标要求、课程设臵和教材的统一,防止城乡同年级学生因教育目标要求不
一、教学内容与教材不一和体制性教育质量、水平差异太大而影响流动转学的问题。二是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力度,帮助农村学校完善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提高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改进办学条件和学校管理,努力改变农村中小学校的落后面貌。三是要推动城市和农村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城市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支持、帮助农村学校,通过选派优秀校长和老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跟班培训、城乡合作办学、教育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等措施,促进城乡教育交流互补,逐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
3、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大政府和社会的扶持力度。一是要进一步理顺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办学责任。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实行以县(区、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在发展义务教育所需的人、财、物方面,县(区、市)承担着主要责任,而这一级的财政往往比较困难,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特别是农民工子弟大量进城就学的情况下,流入地城区的办学压力特别大,有的甚至超出其能力所及,难以承担。因此,应该对现有教育管理体制进 行调整和理顺,适当加大省、市及乡镇(街道)的办学责任,对于接受农民工子弟较多的城区,省、市应增加对其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其他政策支持;乡镇、街道也要拿出一定资金,支持当地办学,以缓解区(县、市)里的办学压力。二是要改变由政府统包的单一办学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办学的积极性,支持、鼓励发展民办教育,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在土地征用、教学目标要求和教育管理等方面,实行民办学校与国有公办学校一视同仁;对承担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政府应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三是要调整和改进教育结构,搞好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普通初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机衔接。让一些在城区普通中学学习跟不上、升学有困难,甚至厌学、辍学的农民工子女,能转入职业学校学习或参加职业技术、技能的培训,使他们能掌握一技之长。四是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投入体制,在教育事业费、教育附加等投入资金上向承担义务教育任务重、接受农民工子女多的学校倾斜;除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外,还要通过设立“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扶助基金”,组织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对农民工子女多的学校的投入;要加快城区学校的改扩建工作和教学设施的修缮补充,帮助学校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多的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五是要深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在按规定核定学校教师编制的 基础上,根据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数量、发展趋势及实际教学需要,允许学校适当增加一些教师编制,或临时聘用、返聘一些教师;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大力培养“一岗多能”和“双师型”的教学人才。
4、进一步改进学校管理,积极化解处理农民工子女在城区学习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改进教学管理。对农民工子女比较多的学校,可通过学校改扩建或设立分校、返聘有经验的老教师等办法,适当增加班级数,降低每班学生人数,防止班级生员过多的“大班化”教学影响质量和效果的问题;可尝试由市内重点学校或几所重点学校联手,在农民工子女多的地方创办、承办农民工子女专门分校;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将班上同学根据学习基础和理解、接受能力分成若干个组,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也可成立由若干老教师组成的辅导小组,专门对基础比较差的农民工子女进行辅导和补课,帮助他们尽快缩小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允许农民工子女根据其自身学习基础和自愿,在原来所处年级上降一个年级入学,使其实际学习水平与城区学生的相应水平相适应。二是组织班级同学开展互帮互学,由老师指定一到二名城区学生对口帮助一名农村学生;或由几名基础、成绩好的同学带一、二名成绩差一点的同学;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学习讨论、兴趣小组等,加强城区学生与农村来的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帮助他们消除隔阂。三是加强对老师和学生的思想工作,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教育老师和城区学生不要对农村学生、家庭贫困学生和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进行歧视、嘲笑或侮辱;要帮助农村学生努力消除自卑、气绥、孤独甚至自暴自弃、逆反抗拒、报复他人的心理。努力在学校老师、同学之间营造形成尊师爱生、互信互助、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促进同学们健康成长,共同进步。
(注:此文曾获2005长沙市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联系地址: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邮编410013 联系电话:0731-8666199)
第三篇: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
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
政府重视例如
谋市政府出台新规,要求各级政府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使他们享有与首都儿童少年同等的受教育条件和机会。近日,有近20万流动儿童走进了公立学校或经政府批准的民办中小学,其中80%以上为农民工子女。
读罢这条消息,笔者在为谋市农民工子女终于能与本地的城里孩子平等地入学读书感到高兴之余,同时还有一个强烈的感受: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关键在于各级政府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
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在全国是一个普遍现象,也是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遇到的一个社会课题。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多年,舆论长期呼吁,人大代表也出谋划策,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观。原因出在哪里?其实,并非教育部门将农民工子女一概拒之门外。相反,在很多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反复要求辖区内的中小学校,要对外地农民工子女“敞开大门”。门开了,按理农民工子女上学不成问题了。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目前,我国城市中小学都是由所属市、区政府财政支撑,且大多数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对学生的接纳能力没有太多的富余。外地学生进入,必然要占用学校资源,增加学校的开资。这笔资金从何而来?当前学校普遍的做法是:向外来生收取“择校费”和“赞助费”。这些费用即使是本市学生从户口地的学校迁到市区其他学校读书,都必不可少,更何况户口在外地农村的农民工子女。
农民工子女要上学,“择校费”、“赞助费”不仅必不可少,而且动辄成千上万,高得令农民工望而生畏。外出谋生的农民工从事的本来就是城里人不愿意干的“低等活”,收入低不说,还常常被拖欠,哪里交得起这个费那个费呢?而学校有自己的难处,增加了教学任务和成本,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此却没有更多的作为,学校不找学
生家长收费怎么办?所以,对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可以套用一句俗语来描述:学校大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而近日谋市农民工子女却为什么能够大量进入公办学校?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谋市政府在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上动了真格,“高度重视”不仅挂在嘴边,而且落实在行动上。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难在一个“钱”字上,市政府就对症下药,对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京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与北京市户籍学生一视同仁,从9月新谋学年开始,全市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小学和初中,对符合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条件的借读生免收借读费,各区县政府负责保证公办中小学办学所需正常经费,区县财政要按学校实际在校学生人数和定额标准划拨生均经费。抓住了主要矛盾,问题迎刃而解。
可见,包括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诸多社会问题,说到底还是经济问题。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决策问题。只要政府真正重视,难题也就不难。
社会的关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但由于传统社会体制不完善等原因,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生存、发展状况堪忧,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不稳定与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为了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的问题,进一步奠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团省委在这一难题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
(一)综合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坚持低投入、低成本、低收费、高效率
希望学校在运作中坚持低成本原则:用较少的人员和较低的工资待遇,以“穷队伍带穷学生”,教师员工平均月工资不到千元;在设备添置上也以买二手旧货为准则,包括电器、音响、电脑、校车、厨具、冷柜等等;饭桌、实验台是角铁夹板简易制作。每学期除了课本是新的,很难见到其他新的设备。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学校的管理规范、人员简练、校风健康、有声有色,保持了无问题学生纪录。学校学生数量也明显增长,由 300 多人增加到 500 人。学生生源范围也由方圆不到十公里扩至二十公里以上。
(二)采取有力措施,坚持不让一个农民工子女失学
最主要的措施有两条:一是就学率奖惩制度。即一方面防止学生流失,对班主任老师实行学生就学巩固率下降惩罚制;另一方面鼓励发动新生就学读书,对新增学生率高的老师予
以奖励。二是随时掌握学生家庭困难情况,及时帮助家庭经济情况急转直下的学生度过难关,减免其在校食宿等费用。
学校对全体教职员工提出一个口号:“不让一个农民工孩子因学费而失学”,要求所有的老师对待极困家庭的孩子要积极为他们想办法解决就学困难。只要是该读书的孩子都先进来再商量解决问题,不让孩子流浪在外。老师们在保证孩子们上学的工作中恪尽职守、不畏烦琐。实际上,不少学生是老师们反复做通家长的思想后才勉强让孩子读书,不少新生是在老生引导下通过老师做工作才入学;不少学生是先入学后才零零星星缴交学费(极其困难的经过申请,予以免费);更有甚者,生活费欠到学期结束没缴的,仍然被允许继续住读。希望学校和老师们的努力,得到了农民工的广泛好评。
(三)坚持以育人为出发点,重视良好校风的建设
希望学校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农民工子女学校,汇集了清一色打工的农民工子女。他们的家庭大都极其困难,多数职业都是小生意、打零工、摆地摊、小菜贩、清洁工、拾破烂的,吃的住的质量很差。面对这样一个群体,教育管理上需要一个有别于普通私立或公立学校的更优良的管理秩序。因此,校风的建设便成为希望学校教育管理的首要任务。
(四)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文化教育、素质教育比翼双飞
根据学生实际,希望学校调整教育思路,把重点抓文化课调整为:文化课和素质教育并重,两条线路一起走,既追求升学率也考虑教学生做人。尤其是对因为户口不在当地没有资格参加中考而从此失去升学希望的初中部的那部分学生,倍加关怀,加紧加强对他们提前步入社会做人的教育。因此,学校在巩固文化课的同时增加人生课和文艺课等素质教育,稳定了学生的思想,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学生们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内容活泼健康,针砭时弊,充分表现了思想个性,气氛热烈,校风建设因此明显增强,出现了可喜的面貌。
(五)努力协调社会慈善捐助,解决学校运转和发展问题
希望学校实行低收费(380 元)和百分之五的免费制,降低了资金收入,给学校运行和发展带来了困难。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学校主要是依靠共青团组织的协调支持,通过团省委协调企业和慈善人士,为希望学校捐赠物品,或对学校的特困生做个人认捐。一年多来,团省委共联系协调了三家单位对希望学校捐赠了几万元的校服、书包、文具、书籍等,以及意向认捐 25 名特困生;并在春节时组织为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学生家庭问寒送暖。今后团省委还将在这方面加大力度。
三、希望学校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更多支持
希望学校建立以来,为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就学读书难问题做出了贡献,但是还很不够。办学以来我们发现,农民工子女在城里的数量远出我们的想象,其家境困难程度也令人震撼,他们量大面广,很需要社会的关照。因此,希望学校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解决这个难题。
但是,由于教育体制的原因,城市希望学校在运行中受到经费不足的困扰,社会的捐赠缺乏长效机制,难以保证城市希望学校在救助农民工子女就学读书难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切实解决这个难题。
温总理的态度
温家宝表示,“两手”措施中,一手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农村的学校建好,使优质教育资源不要都留在城市,让好的教师到农村去支教;另一方面,对进城农民工,其子女上学不因户口而受到影响,特别是义务教育。
有“80后”农民工网友提出,“孩子今年3岁,放在家里老人带,我们也想让他跟着我们,可一想到在城里孩子入园、上学都是个大难题,就犯愁。真希望政府能帮我们想想办法。”温家宝说,看到这位网友的问题让他想起20多年前在甘肃的所见所闻。温家宝说,当时他到甘肃山区一户农民家里,妈妈是一个盲人,但是家里收拾的整整齐齐。“我问她有什么困难,她跟我说,我只要求一条,让我孩子能够上希望小学。”
温家宝并回忆去年在浙江考察的经历,他说,曾在一间小吃店看到一个妈妈和一个孩子在吃饭,“他们买了一份饭,孩子在吃,妈妈在看”。温家宝询问这位母亲的生活情况,不料她突然哭了起来。“她说在城里打工,丈夫刚刚因癌症去世,现在就这一个孩子,希望他能够在身边上学。”
温家宝说,大批农民工进城以后,他们在生活上存在许多困难,诸如像社会保障问题、子女入学问题,但是他们最为关心的还是孩子上学。
他表示,目前中国确实存在这样一个矛盾,“现在进城的农民工多达2.4亿,如果这些农民工都把孩子带出来,那么城市的学校负担就很重。如果他们不把孩子带出来,那么在农村就存在着一老一小的问题,孩子得不到父母直接的关爱。这是我们中国存在的一个独特问题。”
温家宝表示,要解决这个独特问题,政府必须采取“两手”措施。他并相信提出问题的农民工网友不管将孩子留在家里还是带在身边,孩子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现实的残酷
难以“确定”的农民工身份
离新学期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在谋市丁香花园三期建筑工地上工作的张师傅也越来越焦虑:如果8月25日之前还找不到学校上学,他将不得不把6岁的女儿送回乡下读书。那不仅意味着他希望女儿能够上一所好学校的愿望落空,也意味着他的妻子要同时回到乡下陪女儿读书。
“报纸上说进城农民工子女可以就近入学,还能享受同城待遇,为啥我的孩子却上不了学?”在找了多所学校,并且屡屡碰壁后,张师傅一脸无奈。由于他无法提供一份经教育部门认可的务工证明和暂住证,他的女儿将很难留在城里上学。
张师傅是河南信阳县人,老家的教育资源落后,“家门口的小学只有三个年级,学生要想继续上就得去离家较远的另一所学校”。他告诉记者,“家里只有奶奶一人,把女儿留在家里,不放心,时刻牵挂,不利于孩子成长。”
安徽省教育厅于去年4月16日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为“进一步保障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而积极推进就学零障碍。
谋市教育局在当年不仅确定了115所定点接受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中小学,并且在转发安徽省教育厅文件的同时,对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入学设置了一些具体的条件,要求进城务工农民在申请子女入学前须提供经商或务工证明、暂住证、户口簿或身份证等相关证件。今年,谋市更是在坚持这一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将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扩展到134所。“让进城农民工提供这样一些证件,其实是对他们身份的一种基本确定。和之前相比,在合肥务工的外地农民工子女随迁入学,有两个很好的优惠政策,一是基本„零障碍‟,一是„同城待遇‟。”谋市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实施此政策是要保证“两个百分百”,即“符合条件的百分百安排在公办,百分百享受同城待遇。”
不过,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即便是设置了这样一个“确定基本身份”的简单条件,很多进城务工人员仍然由于不符合这个基本条件而无法让其子女进城上学,其中,由于无法提供劳动合同而被学校拒之门外的更是非常之多。
孩子想上学屡屡碰壁
从7月份开始,张师傅就先后到其工地附近的华府俊苑小学、六十七中小学部等数所定点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打听报名的事。
7月1日,谋市很多小学均开始接受新生报名。当天,张师傅带着女儿来到附近的一所农民工定点学校。在报名处,张师傅向工作人员咨询报名的事。当他表示自己是外来务工人员时,工作人员立刻表示“不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张师傅问其有没有办法接收,工作人员只回复他“不收”,便不作任何其他解释。
经过和周围的人打听后,张师傅才明白,原来当天学校只接收学区内的城市居民的孩子,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若想上学,则需要等到学区内学生报名结束之后才能开始。
8月初,张师傅又带着女儿来到另一所小学。学校报名处的工作人员告诉张师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若想入学,家长须提供身份证、孩子出生证、暂居证(一年以上)、疫苗卡、学前班证和务工证明。
工作人员告诉张师傅,学校预计招收80名农民工子女的名额已经收满了,不过,只要张师傅能够提供这些材料的话,仍然有可能入学,并且工作人员让张师傅留下了联系方式。学校并没有完全拒绝,这让张师傅看到了希望。然而,张师傅心中仍然犯疑的是,自己并不能提供务工证明和暂住证,学校会同意接收吗?
张师傅在工地上是一个“小包工头”,也就是工程总承包下一个小项目的承包人。“像我这样的人,和谁签订劳动合同呢?”据张师傅介绍,不仅他没有劳动合同,就是他“手下”跟着他干活的20多名农民工也都没有劳动合同。
果不其然,十多天过去了,张师傅仍然没有接到学校的电话。
无奈之下,张师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一所非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在这所学校的报
名处,张师傅没看到工作人员,于是来到门卫处询问。一名妇女拿出一张表让张师傅填。“表上有一项是要求家长明确表示自己自愿交借读费的,不是学校强制的内容。”张师傅告诉记者,当他得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要交9000元借读费,并且要一次性交齐,其中不包括学杂费时,便询问借读费能不能上一年交一年。“哪知道,那名妇女立马把表收起来,说必须一下交9000块,一两年划不来,还是别报了。”
“那么高的借读费,我们哪里能交得起。实在不行,只能回家读书了。”8月17日,张师傅告诉记者,他已经做好了送女儿回家上学的准备。
教育部门暂无力改变现状
据谋省教育厅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安徽省在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通知中,仿照全国其他省份的做法,允许各地根据各自情况设置一些基本条件。“这种设置既是确定农民工身份的需要,也是在现有城市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必须做出的一种限制。”
我的观点
要想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和个人以及各类爱心组织一起努力才能实现不让任何一个农民工孩子因学费而失学。只要综合利用一切可以调动的有利条件,肯定会实现没有任何一个农民工子女因为学费无法上学而无法接受教育的目标。只要努力就一定会圆满的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第四篇:C关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建议
关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建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上世纪90年代后,第二轮“城市移民”呈现出新的发展动向,流动人口外出打工日渐出现“家庭化”趋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我市是用工大市,外来建设者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许多外来工子女已被城市接纳,实现了在城市就学的愿望,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有以下几种状况:其一,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问题往往是受户籍制度、教育投入机制影响的结果,没有城市户籍或是离开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童,在所居城市很难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其二,公办教育学校限制多,使得外来务工子女多在简易的民工学校就读。由于民工学校收费方式比较灵活,招生条件宽松,入学办理手续简单,而公办学校招生往往先满足本地生源,才会考虑外来民工子女,并且,公办学校在入学办理手续上要求民工子女要持有流入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证明、暂住证、健康证等一系列证明,往往使得想让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家长奔
波、折腾一番,这让当初到城市务工人员积极性受损。其三,现行中、高考制度规定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高考,各省(区)教材、考试题目不同,给农民工子女考生造成了心理压力和很多不便。建议:
第一,建立平等教育机制,减少公办教育入学户籍限制,使外来务工子女能够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第二,减少公办教育限制条件,简化入学手续,平等对待不同生源的受教育者;探索制订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第三,加大社会宣传,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让社会、学校、家庭共同为下一代营造更加健康、宽松的成长和学习环境。
翁荣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外来建设者子女就学问题的关心。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问题关系着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教育局在市委市府领导下,历来重视外来建设者子女的入学问题。近年来,我市认真执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这几年教育局采取公办学校解决为主的方针,充分挖掘公办学校的招生潜力,尽最大可能招收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严格执行省政府文件要求,我们将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公办学校条件设为在户籍所在地无监护条件且父母在义乌有居住证(临时居住证),只要符合以上条件的,就可以在公办学校申请就读。近年来每年新增外来建设者子女在义就学人数都在5000人左右,目前在我市公民办学校就读的外来建设者子女就有5.5万人。从2008年开始,市政府把解决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问题列为政府十大实事,要求公办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每年增加3000个学位接纳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可以说,近年来新建的环中心城区的十余所学校,如前店小学、荷叶塘初中、黎明小学、东洲小学等等,外来建设者子女比例均在50%以上。从2007年起,利用学校撤并后的闲置校舍,创办了何宅小学、隔塘小学等6所公办处来建设子弟学校。2011年在连续两年增加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个学位。我们可以承诺,只要符合省人民政府相关规定的外来建设者子女,我市将可以全部予以接收。面对每年数千人的入学增量的压力,无论哪座城市都是困难的事,土地、经费、师资等要素筹措越来困难,且建设需要时间周期,短期完成如此数量的学校建设确非易事。因此,也需广大市民的充分理解并共同克服困难。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市已将企业中的员工包括企业家及外来建设者子女的教育纳入到我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规划中,我们将在城郊及镇街新建小学二十余所,预计到时可以扩招三万余名学生,可以基本解决外来建设者子女在公办学校的就学问题。我们继续按照我市城市发展规划,统筹规划我市的教育事业,以满足全市人民(包括外来建设者)的教育需求。
同样,如果省政府制订出台外来建设者子女可以在本地参加中高考,我市将会按要求执行。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第五篇:进城务工子女就学难的实践与思考
“让流动的花朵同样美丽绽放”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校入学及管理侧记
近几年来,随着静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的就学问题日益关注,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教育环境也得到不断改善,本地生的就学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同时,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要求:“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镇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西翟庄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
如何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使他们和本地孩子一样享受“同一片蓝天”,西翟庄镇以此为重任,这几年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作为体现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积极创造条件,使外来务工子女有学上、有书读,确保外来务工子女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切实让外来务工人员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暖。主要做法是:
(一)明确职责,统筹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
1、坚持贯彻国务院关于“以学校为主、以流入地政府为主”的精神,努力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自2003学年起,全镇各级各类初中、小学全面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2、出台保障措施,减轻学校压力。为减轻学校对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在经费、管理和教育质量上的压力,出台了二项优惠政策:①县教育局和乡镇政府按当地学生同等标准划拨生均公用经费;②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流动性、随意性大的特点,学籍管理实行弹性制。
(二)纳入规范管理,密切关注外来人口子女增长趋势。
1、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情况独立建档。为了较准确地掌握义务教育段外来人口子女在我镇的就读情况和分布情况,从2003学年初,我镇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情况进行建档。
2、缩短统计周期。针对外来人口流动性大,春季入学人数与秋季入学人数差异较大的特点,从2004年开始,我镇变一学年一统计为一学期一统计,以便及时掌握增长趋势,做出下学年的相应对策。
(三)关爱外来学生,给予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为了使外来学生能在我镇享受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快乐,我镇各级学校采用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方法,给予外来学生特别的关爱,取得较好的实效:
1、外来务工子女完全免收借读费,并给予生活上的帮助。
2、加强思想道德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提高外来学生的文明程度。采用单独召开家长会、建立联系册、“一帮一”结对等形式,提高教育实效。
3、平等对待外来务工子女,让外来务工子女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享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各小学要求每个班级为新插班的为外来务工子女补做校服;中学在2个三好学生名额的推选中,有1名外来务工子女入选,学校做好持反对意见教师的工作,秉公上报。
4、采用单独建立对外来学生的评价制度等灵活评价机制,努力提高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业水平。外来务工子女原籍地遍布全国各地,使用的教材不统一,语言交流有障碍,学业基础普遍较差。为了使外来务工子女真正学有所得,健康发展,很多学校单独建立了对外来学生的评价制度,普遍采用的方法一是插班生视成绩基础及年龄情况插入相应班级;以插班时学生的测试成绩为基数,用增量评价学生的学期成绩、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二是一年级新生和本地学生同样评价,不另行分。
三、对进一步做好我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对策
为创建和谐发展、和谐创业和谐生活的新镇”的要求,切实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也成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推动我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是保持我镇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特别是要认真贯彻实施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落实法律规定“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政府在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上的主导作用和法定职责,增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把此项工作纳入本地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统筹安排,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强沟通,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建立并完善工作制度和保障机制,落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宣传《义务教育法》和外来务工子女就学政策,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外来学生、帮助外来学生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配合,齐抓共管。
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是当地政府应该履行的法定职责,涉及面广,仅靠教育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由政府牵头,教育、财政、公安、交通、工商、卫生、建设、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各部门通力合作,统筹协调,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统筹规划、设点审批、评估督导、管理指导,加强对民工子女的入学、转学、学籍、考评等工作的管理,督促各级各类学校抓好外来民工子女的受教育工作。
(三)加大投入,保障就学。
切实加大对个来务工人员就学的经费投入,两级政府要在科学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将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而新建、扩建中小学校的资金、新增教师工资、新增生均公用经费等费用应纳入财政预算。外来务工人员适龄子女多的地方,镇财政和乡镇政府,要给予政策倾斜和相应的教育经费补助。公办学校吸纳外来工子女,财政应按生均比例增加对学校的拨款,人事部门要适当安排教师编制;对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学校要按照其接收的学生数划拨生均公用经费。
为满足迅速增加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需求,除商品房开发按规划建设配套学校之外,对不建或不适宜建配套学校的开发项目,建议镇政府按开发住宅面积收取必要的教育设施配套费,所收取的费用,由镇政府根据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设配套的中小学校,扩大教育资源,满足群众的教育需要。
(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全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增幅的监测,并做好未来几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增长趋势预测,科学、合理地完善我镇的教育规划,既要有计划地协调、安排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又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资源。镇一级可在临平城镇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增幅较大的中心城镇增设相应的公办或民办的民工子弟学校,出台相应扶助政策,切实做到“依法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要求镇乡(街道)在确定本镇乡(街道)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时候,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列入议事日程。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可在外来务工人员相对集中并靠近杭州老城镇的乔司镇、良渚镇、五常管委会等地设置独立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
(五)规范办学,强化管理。
为促进公、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规范办学,提高教育质量,建议有关政府工作部门,聘请有一定教育管理经验的人员(如退休校长和教师)组成协管员队伍,每人负责3—5所学校,主要职责是配合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弥补各职能部门和属地政府管理力量的不足;摸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基本情况,做好监督检查、规范督导和政策宣传工作;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进行指导,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建议政府成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联席会议制度或协调机构,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对流动人口工作的职责,合力推进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宣传、教育工作。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学校要进一步强化管理,因人制宜,创设让他们积极进取、健康发展的平台,培养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导向目标。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加强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有针对性的组织行为偏差学生与优等生结对子;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明确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建立宽松的家校联系网络,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座谈会,促进孩子健康的发展等,不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并积极应对,防患于未然。
(六)调整政策,确保准入。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稳定外来务工人员安心在镇创业、务工的政策和措施,让外来务工者能真正地把镇当作他们的第二故乡,安心扎根静海,为静海的发展出力。只有外来务工人员的相对稳定,才能使他们的子女稳定安心地在西翟庄就学,这样既能促进镇教育的有序健康发展,也有利于进一步稳定社会环境。
调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我镇就读的准入条件,允许学校在实际操作时有一定的灵活度,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管理办法中“接受义务教育的流动儿童少年,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持有原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转学证明、暂居地公安部门出具的暂居证,并携带务工证及住房证明,向暂住地附近所在的全日制中小学校提出接收的书面申请,办理有关转学手续,报教育局备案。”的做法,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既规范又更具有操作性,确保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平等、及时地接受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