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B关于外来建设者子女就学问题的建议
关于外来建设者子女就学问题的建议
近年来义乌市积极推行“外来人口本地化”政策,逐步使外来建设者在社会保障、医疗、住房、就业、子女上学、职业介绍、劳动保护等方面享有市民待遇,增强其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由“城市边缘人”成为“城市建设生力军”。
据调查外来建设者最关心的其中一项就是子女的就学问题,目前还有一些城镇对外来建设者子女上学问题设有一定的门槛,这些学校首先是满足本地学生名额之外才招收外来建设者子女就学;第二:要符合4个基本条件:暂住证、劳动合同、父母连续三年缴纳社会养老保险且继续缴纳的证件、出生证明;第三:每一学期要缴纳几百元不等的赞助费等;以上三个条件对于外来建设者来说除了能拿出必要的几个证件之外,其余都是很被动的。因此外来建设者家里留守儿童特别多,必然不利于下一代的成长也不利于外来建设者在义乌工作的稳定性。子女就学这个问题一直是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病,解决不好,就容易造成本已有限的人员再流失。还有,长期生活在义乌的外地人,他们渴望融入主流社会,和本地人一样接受正规化管理与教育,而不是一辈子做一个外地人当然也包括他们的下一代。因此若解决好外来建设者子女就学问题使其无后顾之忧将更有利于促使义乌各行各业的发展。
解决外来建设者子女就学问题是夯实义乌人才保障的基础性工程,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作为外来建设者急速集聚的“移民”城市的义乌,更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我市切实根据国务院、省人民政府“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精神,充分发挥公办学校主渠道作用,积极鼓励和扶持民办学校、民工子弟学校吸纳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目前在我市入学的外来建设者子弟已有2.5万余人,但鉴于义乌经济快速发展外来人口不断涌入的现实,教育资源短缺和需求不断攀升的矛盾正日益尖锐(若要满足全市学龄儿童入学,需再新建一倍数目的学校)。所以就义乌的情况讲,最大的困难不是要不要解决外来建设者子弟入学的认识问题,而是解决入学的能力问题。急剧增加的人数,紧缩的土地使用政策,迟缓的学校建设,使得相当一部分外来建设者子弟进不了义乌的学校。宏观的看,设置一些条件和几条门槛也是正常的。义乌再富,教育规模再大,也承担不了其他县市人民的义务教育责任。况且,流动人口的进入,并没有带来建校土地指标,国家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指标。下一步,我们将尽量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降低门槛,优化政策,挖掘潜力,敞开校门,引导外来儿童进公办学校读书。近两年我市完善了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报名点工作,由中心学校牵头,有序引导外来儿童在辖区学校就学;通过评优考核,推动城乡学校用足教育资源,不允许学校闲置教育容量。进一步加快布局调整和学校建设步伐,扩大招生容量,优化外来儿童受教育条件,增加受教育机会。最近两三年,我市千方百计争取教育建设项目,将有一批学校上马建设,特别是一批城郊和城镇学校的建成将有效缓解外来儿童“无书读”难题。
二、为应对即将迎来高峰期的广大企业工人子女入学问题,大力鼓励专门招收民工子弟入学的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健康发展,尝试公办民助等新型办学方式,拓展外来儿童就学空间。
三、以公平、均衡理念为指引,在流动儿童就学安置政策、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等领域作进一步探索。针对经商创业、务工等不同阶层外来建设者的不同需求,研究保障外来儿童就近入学的新机制,探索本地外地一致的少年儿童就学政策,平等享受教育权利,在逐步满足“有书读”基础上努力实现“读好书”目标。积极采取措施,完善免费义务教育制度,确保更多的外来建设者在享受社会保险、用工等权利同时,享受免费义务教育。我们也将引导外来建设者淡化择校意识,以“有书读”目标为价值追求,配合教育部门共同把流动儿童平等接受教育这一发展中的难题解决好。
第二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分析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分析
提要 “民工潮”作为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的趋势,已渐渐为人们所接受。上世纪90年代后,第二轮“城市移民”呈现出新的发展动向,流动人口外出打工日渐出现“家庭化”趋势,从而使得流动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流动大军涌入城市后日益突出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结合对北京、上海、浙江(杭州)三地的流动子女受教育的调查问卷,对流动子女的教育状况作出具体分析,最后从教育观念、政府、社会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存在的问题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状况。由于受种种因素的限制,目前外来务工人口子女就学的方式,主要是在正常缴纳借读费后进入市区公立学校;进入收费较贵的政府批准的私学校;在非法或不合格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据调查,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在公办小学和民工子女学校入学的小学生人数主要集中在城郊结合部,如上海浦东新区民工子女学校有1.4万余人,在公立中学借读的共2.86万人;闵行区民工子女学校有1.6万人,加上在公办中学借读的共有2.22万人;宝山区、嘉定区民工子女学校分别有2.56万人和1.13万人。市中心区和远郊人数较少。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难问题,主要原因还在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即基础教育由县、乡财政管理的教育体制。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负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所以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财政负担的教育经费。1979年以后,我国的户籍制度依然对农民的身份、就业、教育、生活水平等起到钳制作用,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问题往往是受户籍制度、教育投入机制影响的结果。没有城市户籍或是离开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童,在所居城市很难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外地务工的流动人口在农村交纳教育附加费,在城市打工也缴纳工商税、暂住费等费用,他们负担了城乡的双重费用,但他们的子女上学,却仍然要另外缴纳很高的费用而且得不到应有的服务,这种状况不利于民工子女入学接受应有的教育。
(二)一些公办学校相对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以及学杂费是低收入家庭外来务工子女就学的一道门槛。部分家长不愿让孩子在公办学校就读,一是民工学校收费低。如在杭州,民办学校每学期收费600元(以小学为例),公办学校按杭州市收费标准每位学生每学期收取300元的借读费,在北京甚至达到600元。在杭州调查发现,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公立学校的收费表面上是按《杭州市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暂行办法》收取,但实际上,学校仍以各种原因“强迫”家长以自愿奉献的名义缴纳上万元的教育基金。二是民工学校收费方式比较灵活,允许学生按月或按季度交费。三是民工学校的招生条件宽松,面向全社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办理手续简单,公办学校招生原则,往往先满足本地生源,才会考虑外来民工子女。其次,公办学校在入学办理手续上要求民工子女要持有流入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证明、暂住证、健康证等一系列证明,往往使得想让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家长奔波、折腾一番,有时还需要走“后门”,拉关系,这让当初到城市务工人员无所适从,同时也滋生公办学校一些单位部门的腐败。
按照杭州市划定的市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很多有两个孩子的外来人口家庭基本上生活在城市贫困线以下。他们对子女教育的选择,一如他们选择质次
价低的生活用品一样,很自然地选择教育水平虽低但收费低廉的打工子弟学校甚至让孩子辍学。据报载,截止2001年5月份北京的20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小学阶段的入学率为90%,初中阶段为20%,有相当数量人口面临着就学那难但没有质量保障的尴尬境地。
(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受到歧视。有的公办学校的借读生不能参加三好学生评比,有的活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无法积极参与,从而造成他们在学校成为被冷落的对象,逐渐形成一种自卑的心理。因此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到公办学校受到歧视,而宁可选择学校没保障的民工学校。据在杭州学校外地生与本地生关系问件调查发现,在对于“你平时更喜欢和哪些同学一起玩”这个问题的回答,回答更喜欢和杭州本地同学一起玩的比例为0,回答更喜欢同外地生一起玩的有49.21%,认为都一样的占4.21%。寻究其原因,虽存在方言的阻碍,而更多的是在本地与外地、市民与民工阶层的划分。从而造成本地与外地学生交往的鸿沟,也使得更多的流动人口子女认为城里人瞧不起他们,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因此,接收学校如何使外地学生和本地学生和睦相处,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课题。
(四)民工子弟学校为外来民工子弟就学提供了便利,但存在的问题不能忽视。民工子弟学校发展快,分布散,不均衡。据2001年5月下旬上海各区县教育局统计,目前在沪工有民工子女学校519所,在校学生约12万人,分布在卢湾、黄浦以外的17个区县,其中民工子女学校有50所以上,在宝山、闵行、嘉定三个区,共有学生52000名,占总人数的43.2%。
办学条件不符合要求。根据各地区县教育局自查和2001年5月教委检查的结果,除少数租用空置校舍的民工子女学校的教学设施和环境尚可外。如浙江杭州明珠实验学校为首的5所民工子弟学校,其余以简屋、民宅、厂房作为教育的居多,办学条件多数不符合要求。北京丰台区共有民工子弟学校52所,其设立和办学均未经过丰台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在从北京、上海、杭州调查数据得知,这些民工子弟学校的举办者很少是本地长住户口,大多数是外地人员,其文化程度多为初、高中毕业,有的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其中学校的教师情况普遍是“半路出家”,65%没有教师经验,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其流动性很大,劳资矛盾明显。民工子弟学校因办学条件的诸多原因,学校的卫生状况和免疫预防工作差,缺少严格的卫生检查,学生事物中毒时有发生,并且学校里的设施、交通工具等也普遍存在安全事故隐患。就其中火灾隐患一项,据上海市消防部门去年4—5月对506所民工子弟学校消防安全专项检查,这些学校普遍存在安全通道不畅,无疏散标志,消防设施严重不足等火灾隐患。
民工子弟学校内部管理问题众多。民工子弟学校内部组织结构简单,在许多方面权责不分,尤其是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民工子弟学校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地位,学校的权利不能在法律上得以承认和有效保障,学校的存在及其对内对外的各种关系很容易受到国家或当地政府相关经济、文化、教育政策影响,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之中,动迁对学校来说是家常便饭;民工子弟学校现在也已开始激烈的竞争,影响学校竞争实力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并不是学校办学质量与办学特色,而在于学校所处的地段,取决于学校附近是否有集中的民工聚居点,是否有大量的学龄儿童存在,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和外来民工子女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五)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管理衔接和法律法规亟需协调、完善。目前,我国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在面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上的管理,出现了流入地的教育部门基本不管理,流出地教育行政部门难以管理的现象。在上海,除安徽寿县社会力量办学办公室有专门在沪负责联系民工子女办学情况外,其他各地都没有专人负责。为此,曾发生过两所学校为抢生源而降低收费现象。检查中还发现,有一个学校承办人兼了6所学校校长。由于体制、机制等问题,市、区、县教育局只能进行简单的日常管理,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予以扶植,涉及到经费、校舍、交通、消防、安全等难以管理。由于外来人口流入情况难以预测,所以区县教育局无法制定办学计划。
而对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法律法规上,虽然早在1996年国家教委就提出解决流动儿童、少年的就学措施,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要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创造条件,但对解决此类问题的法律责任、社会责任未作出明确界定。1998年,原国家教委制定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中没有强制的具体操作内容,而其具体的政策要求由各地自己制定,没有明确流入地的学校对于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责任和义务及具体收费;没能从法律法规层次上对兴起的民工子弟学校的地位、权利加以确认。再者由于,无论是流出地还是流入地政府大都对此保持低调,除了经费问题外,还有管理协调上的问题。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减少外来子女教育的经费投入,从而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门槛;或者忽视未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现状,片面追求功绩效应,追求小班化教育,没能协调好空闲的公办教育资源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创造条件。此外,一些领导部门认为民工子弟学校这一现象只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暂时现象,不会持续太久,可任其自然消亡,从而出现了一批具有严重隐患和教育问题的民工子弟学校,威胁到外来流动子女受教育质量。
(六)国家教育投资少而分配不均。从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值为4.842%,我国仅为2.3%,远远低于平均值,加上因投入体制和环节的问题产生的消耗,真正落实到教育之中的经费就更为有限了,这说明了我国的公共教育投资水平是明显偏低。而在这有限的教育经费中,中央政府财政拨款过多用于高等教育,对义务教育投资不够,高教经费总量中80%来自政府,而义务教育中只有60%来自政府。
同时,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教育投入差距呈拉大之势。1995年,这一比例扩大到1:0.50:0.36,此后呈加大趋势。再者,我国教育政策以城市社会和居民为出发点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无视城乡差距;以传统的中央为主,忽视地方的资源配置模式,造成教育经费分配不公;以及现实存在的阶层差距拉大引致的教育不公等因素影响。对于收入不高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中相对欠发达的区、县(城乡结合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在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情况下,加上各种因素影响造成的教育经费分配不公,仅靠这些并不宽裕地区的教育经费来承担非本地区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费用,就显得勉为其难。
二、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重要意义。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的权利。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也是国民教育,即使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义务教育也是国家行为,政府有责任负担起提供
有利于儿童入学的各种条件及机会。在目前旧体制无法适应新的社会转型时期,国家必须自动负担及统筹全民义务教育的责任。可以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持久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注重实效,并具有一定声势的宣传活动,使《义务教育法》和《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家喻户晓,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意义深入人心。特别要注重向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宣传,增强有关部门对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同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宣传争取他们对义务教育的重视,自己维护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利。
(二)强化流入地政府的作用,在政府领导下,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解决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涉及面广,仅靠教育部门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在我国,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所以需要强化流入地政府牵头,教育、公安,工商、财政、计划生育等部门通力合作的专门管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机构,统筹协调,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转学、学籍、考评等工作的管理,督促各级各类学校抓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工作,平等对待、处理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存在的现象。
(三)充分挖掘公办学校现有资源,以全日制中小学借读为主,多种形式办学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借读收费标准并降低收费,明文规定取消赞助费和其他不合理费用,简化借读手续,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在公办学校就读,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予以免或部分免除学费和学杂费。从单一的办学体制转变为多种办学体制,由以国家办学为主体过渡到提倡社会办学,并以政府投资单一化向政府、社会、个人投资的多渠道发展。也可采用中外合资办学形式,引进国外资金和设备,提高教学质量。浙江杭州明珠实验学校就是采取了政府、企业、社会三结合的投资模式,不仅为学校的办学提供了物质保证,而且在教育工作也收到了三方面的扶持和关心。以其优良的硬件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成为了杭州以至全国及全国同类学校的领头羊。同时要协调各学校的教学资源,互通有无,以较强学校扶持那些教学资源薄弱的学校;也可利用国内高等院校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民工学校建立纽带,采取成立相应的青年志愿者试点工程等方式。
(四)按照“疏”、“堵”、“导”、“督”等原则规范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疏”——挖掘公办学校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潜力,向公办学校分流。“堵”——对存在严重隐患和教学问题的民工子弟学校坚决予以取缔,并为原在校学生及时疏导,加大力度打击以办学骗取钱财的罪犯。“导”——调动乡、村积极性,鼓励其作为社会力量办学主体,对办学效益高,社会信誉好,具有一定办学条件的民办学校予以引导,支持,使其达标并鼓励此类学校扩大规模,形成品牌,使他们走上良性循环,自我发展的轨道。“督”——规范民工子弟学校,应该规定这些学校的办学标准,对办学者和教育的素质、教学质量、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五)不断完善现有的政策、法规。自1995年《教育法》的颁布使我国的教育法制建设步入正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在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泛行政化的倾向,一个以法治教的新局面正在逐步形成,而对于由于民工潮带来的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及相应产生的民工子弟学校,他们在行政与法制两者存在着空白,既得不到政府支持,也无法获得法律上的保障,要求建立一系列相应的民工子女教育的法律法规成为必然。
(六)实施多种教育投资模式,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实现教育公平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他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而教育公平是以教育投资为前提的,为了维护每一个国民受教育权,势必要加大我国教育投资比例,改变教育投资方式。我国要借鉴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个有利条件,教育投资多元化是缓解教育经费短缺和投资来源缺乏等多种问题的良策。这就要逐步实现我国教育投资来源的多元化格局,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渠道,同时采取各级政府依法征收并用于教育税费,以及各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多种可行性投资方式。其次教育作为国家的公共政策,这就要求对于每一位国民实现教育公平。要扩大教育公平就应按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适当调整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国家投入比例,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逐渐普及教育;在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上,消除基于偏见、意识形态或既得利益的不公平限制,建立公平、公正的规则;同时建议在流动儿童、少年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县区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一定的教育经费补贴,调动这些县、区解决流动儿童、少年教育问题的积极性,提供资金保障,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
第三篇:C关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建议
关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建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上世纪90年代后,第二轮“城市移民”呈现出新的发展动向,流动人口外出打工日渐出现“家庭化”趋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我市是用工大市,外来建设者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许多外来工子女已被城市接纳,实现了在城市就学的愿望,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有以下几种状况:其一,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问题往往是受户籍制度、教育投入机制影响的结果,没有城市户籍或是离开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童,在所居城市很难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其二,公办教育学校限制多,使得外来务工子女多在简易的民工学校就读。由于民工学校收费方式比较灵活,招生条件宽松,入学办理手续简单,而公办学校招生往往先满足本地生源,才会考虑外来民工子女,并且,公办学校在入学办理手续上要求民工子女要持有流入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证明、暂住证、健康证等一系列证明,往往使得想让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家长奔
波、折腾一番,这让当初到城市务工人员积极性受损。其三,现行中、高考制度规定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高考,各省(区)教材、考试题目不同,给农民工子女考生造成了心理压力和很多不便。建议:
第一,建立平等教育机制,减少公办教育入学户籍限制,使外来务工子女能够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第二,减少公办教育限制条件,简化入学手续,平等对待不同生源的受教育者;探索制订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第三,加大社会宣传,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让社会、学校、家庭共同为下一代营造更加健康、宽松的成长和学习环境。
翁荣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外来建设者子女就学问题的关心。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问题关系着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教育局在市委市府领导下,历来重视外来建设者子女的入学问题。近年来,我市认真执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这几年教育局采取公办学校解决为主的方针,充分挖掘公办学校的招生潜力,尽最大可能招收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严格执行省政府文件要求,我们将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公办学校条件设为在户籍所在地无监护条件且父母在义乌有居住证(临时居住证),只要符合以上条件的,就可以在公办学校申请就读。近年来每年新增外来建设者子女在义就学人数都在5000人左右,目前在我市公民办学校就读的外来建设者子女就有5.5万人。从2008年开始,市政府把解决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问题列为政府十大实事,要求公办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每年增加3000个学位接纳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可以说,近年来新建的环中心城区的十余所学校,如前店小学、荷叶塘初中、黎明小学、东洲小学等等,外来建设者子女比例均在50%以上。从2007年起,利用学校撤并后的闲置校舍,创办了何宅小学、隔塘小学等6所公办处来建设子弟学校。2011年在连续两年增加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个学位。我们可以承诺,只要符合省人民政府相关规定的外来建设者子女,我市将可以全部予以接收。面对每年数千人的入学增量的压力,无论哪座城市都是困难的事,土地、经费、师资等要素筹措越来困难,且建设需要时间周期,短期完成如此数量的学校建设确非易事。因此,也需广大市民的充分理解并共同克服困难。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市已将企业中的员工包括企业家及外来建设者子女的教育纳入到我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规划中,我们将在城郊及镇街新建小学二十余所,预计到时可以扩招三万余名学生,可以基本解决外来建设者子女在公办学校的就学问题。我们继续按照我市城市发展规划,统筹规划我市的教育事业,以满足全市人民(包括外来建设者)的教育需求。
同样,如果省政府制订出台外来建设者子女可以在本地参加中高考,我市将会按要求执行。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妥善解决民营企业外来职工子女就学问题的建议
《关于进一步妥善解决民营企业外来职工子女就学问题的建议》
现状调查:
曾经,为了生计,他们不远千里来到浦江,以自己的汗血换取了一家的温饱,却丢失了孩子的童真年华;而今,为了生计,他们放下心中的牵挂,用自己的热血青春成就了繁荣的浦江,却遗忘了孩子的未来;
曾经,60、70后的第一代农民工来到浦江,是为了养活孩子,解决孩子冷热饥饱问题,别无他求!而今,80、90后的第二代农民工来到浦江,不仅仅是是为了养活孩子、解决孩子冷热饥饱问题,更关注的是孩子的未来:能就近入学,享受与本地同龄孩子一样的学习环境和同等政策待遇、得到相同的良好教育成为家族的希望、中国的有用之才。
可是,尽管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度都充分考虑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尽管许多主管部门都在承诺着手解决民营企业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但实际上收效甚微。
主要体现:
1、公办学校“隐形”门槛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农民工子女在报考公办学校时,必须出示“计生证、劳动合同和社保证、户口本、当地公安机关证明、结婚证”等证件、收取相关借读费、赞助费,其次是由于农民工子女成绩差或调皮而拒收或劝退,使得农民工子女无法顺利跨进公办学校读书;
2、农民工子弟学校资金短缺、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让农民工子女的家长望而却步,使得农民工子女就学成为进退两难。
因此,民营企业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仍然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建议:
1、提高认识,正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充分认识教育是“全民教育”,农民工子女也应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搞好农民工子女教育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推动浦江建设和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从而为农民工子女平等享受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消除“隐形”门槛,探索建立适应“就地入学”的管理服务机制。加强领导,强化政府行为,合理整合资源,充分挖掘现有公办学校教学资源,落实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切实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重视流动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要把农民工子女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政府整个教育招生计划之列,破除本地学生与外来农民工学生的界限,消除“隐形”门槛,减免学费或取消公办学校的“借读费”、“赞助费”等。
3、放宽就学准入,简化农民工子女入学手续。消除差等生歧视,人人享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对小学入学,建议只要农民工提供居住证明和就业证明即可享受就近入学政策。对于初中入学,除让农民工提供居住证明、就业证明外,另提供教育部门审核的符合就近入学的证明。其次,对就近入学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4、加强民工子女学校的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加强政府扶持力度,提高民工子女学校师资力量及有关待遇,留住优秀教师。根据管理权限,指导和督促各教育行政部门在民工子女学校的建校审批、招生、教育教学活动、财务、安全工作等方面加强管理。加强教学计划的执行、学校安全、课堂教学研究、教师培训、财务制度规范等方面的工作,逐步提高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水平。向每所民工子女学校派出骨干教师担任指导员,并将民工子女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纳入全县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指定公办学校与民工子女学校一一结对,互相交流,实施具体的帮助与指导。
外来务工者是浦江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子女教育既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他们可以忍受没有养老、医疗等保障,但不能没有孩子的良好教育;没有孩子的良好教育,就不会有安心的爹娘;没有安稳的外来务工者,就没有持续稳定的城市生力军!
每个人,都有一个十分眷恋家园的传统。他们在家乡也可找到一片作为他们一定的社会保障和满足温饱的收入条件、培养孩子成长的热土。如果孩子得不到稳定、平等、良好的教育,他们很难选择带着妻子儿女饱受颠沛流离。
为了浦江民营企业的有效运作与发展,确保浦江城市建设生力军得到有效保障,也许类同提案已有委员提过,我想再次提案,请有关部门予以关注并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文艺组:黄树才 电话:*** 2014年2月21日
第五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工作总结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工作总结
“民工潮”作为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的趋势,已渐渐为人们所接受。目前流动人口外出打工日渐出现“家庭化”趋势,从而使得流动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流动大军涌入城市后日益突出的重要问题之一。我荥阳市的近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不断涌入我县,他们的子女就学问题也日益突出。
我校为了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就读的意见精神,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上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努力探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几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召开会议,统一认识。无论是就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专题会议,还是平时的行政会议和教师会议,都经常讨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目的是统一认识。目前,我校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是我校的应尽职责;挖掘潜力是我校解决外来务工员子女就学的基本途径;人文关怀是我校对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基本要求;共同进步是我校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终极目标。这些共识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是暑假招生,开辟专道。早在2008年6月,我们便成立以一
把手校长为组长,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以教学处主任等为成员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招生小组”,为他们开辟专道。在每年将近两个月的暑假假期中,我校每天都安排专人负责接待外来务工人员的咨询,登记其子女的入学信息。新学期开学,凡是登记在册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必须一一落实。有些曾经登记过但开学时却没有来入学的学生,我们也通过事先家长留给的电话,问清去向,方肯罢休。
三是活动跟进,加强融合。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尽快融入我校的大家庭,我们先后举办了一些利于他们成长的活动。如学校各年级的家委会都增添了外来务工人员为新成员,以倾听他们的心声,共同教育他们的子女。再如学校专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设置“新主人”奖,表彰那些学习、品德优秀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又如去年上学期期末,我们举办了“夸夸我家乡”的演讲比赛,一方面是为了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另一方面是为了让他们与当地学生相互沟通交流,相互尊重,和睦共处。
四是学法指导,规范行为。与当地学生相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各种原因,行为不够规范,学法不够科学。为了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确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学校教学处、教科室采取师生结队、集体教育、个别辅导等措施,以期他们尽快步入优胜行列。各年级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也都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特点,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来规范他们的行为,通过讲座、课堂教学和个别谈
话来指导他们如何学习。
五是扶贫济困,给予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父母亲多数都是靠打工挣点微薄的收入来维持家庭的生活,有些家庭生活甚至很贫困。为了帮助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够上学,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凡是符合我校有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条件的,一律免收择校费;②对家庭比较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减免作业本费、社会实践活动费;③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除了减免一些应收的费用外,还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
由于我校给予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以特别的关爱,从而使得他们能在我校安心的学习,愉快的生活,健康的成长。使他们享受到了与我们本地学生一样的待遇,较好的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为稳定社会的安定、创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豫龙镇第一小学
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