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农业投资的现状、必要性、问题以及对策(样例5)

时间:2019-05-12 19:0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财政农业投资的现状、必要性、问题以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财政农业投资的现状、必要性、问题以及对策》。

第一篇:我国财政农业投资的现状、必要性、问题以及对策

题目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

调研报告

二O一二年十一月四日

我国财政农业投资的现状、必要性、问题以及对策

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安定、国家繁荣的基础保证。同时,农业也是一个具有先天弱质性的特殊产业部门。农业的重要性和弱质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农业发展予以大力支持与保护。而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资是各国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9亿多,占总人口约70%。近年来, 从中央到地方,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扶农的政策和措施, 加大了对农业投资的力度。但是, 长期以来农业投资与其他产业投资的差距越来越大, 农业投入资金严重不足, 已成为农业基础脆弱、发展滞后的关键性因素。在农业投资中, 财政投资具有特殊的示范作用, 因此研究财政对农业投资问题, 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 :财政农业投资投资结构

一、我国财政农业投资的现状

不考虑价格因素,除改革开放之初的少数年份外,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绝对规模在逐年增长,尤其是从2004年开始,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总量出现了较大幅度提升,并在此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2008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总量达到了4502·8亿元,分别是改革开放初1978年的29·9倍和农村税费改革启动前1999年的4·2倍。

尽管我国财政农业总支出的绝对规模在持续增长但相对规模变化不大。财政农业支出相对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级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1978—2008年,除少数年份外,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基本在7% ~8%,这与中央提出的“新增财力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大不相符。值得高度关注的是,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且目前尚无出现趋于合理的迹象。主要表现在,一是支援农村生产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支出比重过大。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年份的支援农村生产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支出占财政农业支出的比重都超过了50%,大多数年份的该项支出占财政农业支出的比重超过了70%;尤其是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占财政农业支出的比重过高,超过了40%(韩林,2009)。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增长部分主要用于人员及机构经费支出,而用于业务支出的很少。这意味着我国财政农业支出资金中相当大的部分被用于“人头费”和“吃饭费”,对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直接贡献不大。二是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农业支出的比重过低。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是构成农业固定资产、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主要资金来源,财政农业支出理应占有较高的比重。1978—2003年,除少数年份,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占财政农业支出的比重基本维持在30%以上,而2003年以后该项支出呈明显下降趋势。由于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严重不足,造成我国大江大河得不到有效治理,农业抗灾能力下降,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财政用于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支出严重不足,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农业支出的比重过低是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结构不合理的一个突出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只有两年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农业支出的比重超过1%,其余年份均徘徊于0·7%左右。

二、财政农业投资的必要性

1、农业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的弱质产业特征,给农业生产经营带来很大风险, 客观上需要财政支持

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具有很大的依赖性, 造成了农产品供给的季节性与需求的常年性之间的矛盾。农业生产与其他产业比较, 其生产周期长、外部条件差, 对市场信息反映滞后, 从而使得农业生产者的生产和经营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出于信息的滞后和不准确, 容易形成一哄而上、一哄而下, 造成市场均衡的脆弱性和市场进人的盲目性, 农产品供给短缺和过剩交替出现, 严重影响到农民收人的稳定。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交织,使得农业在市场经济下成为一个需要政府支持和保护的弱质产业。

2.农业的比较利益低, 投融资渠道狭窄, 需要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低下, 社会资金难以流入。一方面, 农业投入资金的盈利率太低, 农业资金的机会成本必然上升, 资金用于其他行业创造的价值必然大于投入于农业创造的价值, 因此使得农业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难以统一。另一方面, 在市场经济下, 投资行为的商业化不可逆转, 经济效益越发被投资者所看重, 社会效益将逐渐被投资者所忽视。因此农业吸纳社会资金的能力将逐步降低。目前我国对农业投融资主要依靠国家财政、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虽然中央财政和国家银行配置支农专项资金逐年增加,但是, 民间信用互助合作组织, 如互助储蓄会等对农业投融资数额非常有限。由于同样的原因, 外资进人农业的比例也较低。截至19 97 年底, 我国累计利用外资已超过3 6 0 0 亿美元, 农业利用外资总额只有120 亿美元, 只占利用外资总额的3.3 %

3.加入WTO给我国农业带来的挑战需要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支持

加入WTO后,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将超过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农业投人不足等问题。我国农业在生产规模、基础设施、外部环境、价格、质量、市场体制等方面的劣势制约着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国外农产品的进入也将冲击国内市场。因此, 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 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以便尽快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入世后, 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还必须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的有关规定, 必须尽量减少和避免“ 黄箱支持” 而多多增加“ 绿箱支持”

三、财政农业投资存在的问题

1、财政投资农业的总量不足

“五五” 期间, 国家财政农业支出比重为: 13.2%,“六五”期间下降到9.5%,“七五”期间下降为8.4%,“八五”时期平均为8.8%, 比“七五”时期略有回升。1996~ 1998 年为

10.7%。从以上的一系列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比重呈现出下降、徘徊和增长缓慢的趋势。需要指出的是, 如果剔除水利费用、气象费用(水利气象是为全社会服务的), 农业投入年均只占财政支出的3%左右,这与同期国家财力连续几年增长1000亿元的格局是不相适应的。而其他发展中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一般都保持在10%左右.由于财政投入农业的比例较小, 因而很难保证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2、财政支农资金到位率低, 挪用挤占现象严重

建国以来, 政府对农业投入往往过分重视短期经济效益和社会目标。由于农业的比较利益低, 在短期内政府投资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往往不远不能适应当今日益复杂多变的的市场需求。国企缺乏有效的奖励机制和对员工培训工作的忽视, 已成为阻碍国企增强活力的关键因素

3.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农业投资面临不同的制度约束结构,现有激励约束制度安排难以规范地方政府的农业投资行为, 财政农业投资两大主体行为冲突日益突出

随着20 世纪90 年代分税制的逐步推行, 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建立了内容存在较大差异, 独立人格被不断强化了的激励与约束制度结构。由于独立利益的增强, 我国财政农业投资的两大主体行为出现了“ 合成谬误” , 即地方政府的“ 理性”投资行为与中央政府的“ 理性” 选择往往不相一致。地方政府都希望在中央的财政农业投资安排中分配更多的资金和项目, 从而将自己的可支配资源配置到其认为边际收益更高的环节。在上世纪最后10 年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按现价计算增长了3.52倍, 而其中农业支出仅增长了213 倍,且其在地方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逐年下降, 地方财政农业支出中支援农村生产与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所占比重在1994年达到58.5% 的最高峰值后一路走低, 至2004年已下降了近12个百分点。中央政府对于地方的财政农业投资监督约束力度减弱, 由于地方政府拥有支配资源的权利越来越广泛, 地方政府也就有了更多可以和中央进行“讨价还价”的筹码;而中央为了激励各地在发展经济方面“ 各尽其能” 也就相应放宽了对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硬约束“信息不对称” 和“搭便车”不仅加大了中央政府检查监督地方财政农业投资行为的成本, 中央政府的预期净收益也随之降低。出现此类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央与地方政府有着不同的制度约束结构和综合发展目标,而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制度安排。

四、改善财政农业投资的几点建议

财政对农业投资要以“ 多予、少取、放活” 为指导思想, 以农村经济发展动力,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通过财政支出和收入政策的选择运用, 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提高农民的收入。

1、加大政府农业投资的力度, 确保财政农业支出增长速度高于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

在当前财政困难的情况下, 一方面要把该收的收人收回来, 同时要不断提高财政收人占GDP的比重, 为支农提高较充足的财源;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节约资金, 为财政支农留有足够的资金。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应该按照有关法规, 使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人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人的增长速度, 至少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

2、改进财政支农方式, 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农支出结构

今后, 在加大对农业投资的同时, 更要重视改变财政投资的方向, 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 突出支农重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重点应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增加投人、而依靠市场和非政府部门解决不好或解决不了的关键环节上。

1、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基础设施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以及资金投入大、回报期限长的特点, 很难由个别企业独立投资完成, 所以使之成为政府必须予以着力提供的公共产品。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 对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向应主要集中于: 支持水利基础设施。主要是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的综合治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重点是现有大中型灌区水利设施的修复和完善;支持发展节水农业, 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2、要增加对农业科技开发和农村教育的投入。

农业内部结构调整重在优化农产品品种, 提高农产品质量。有大大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品质,才能增强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 创造新的需求, 开拓新的市场。“ 十五”期间, 应将政府对农业科研的公共投资逐步增加到占农业GDP的0.7一15%, 将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投资增加到相当于农业科研投资的2 一2.5倍。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不应以“ 财政预算有限”为由,弱化政府对农业科研进步的支持。要保证科技支农资金规模, 财政用于农业

科技方面的资金增长幅度要高财政支出资金的增长幅度。同时要加强对重点农业科研成果与技术项目应用的支持, 如良种繁育、栽培技术、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等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加快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步伐。其次政府必须担负起农业、教育和培训的责任, 增加对农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3、要大力支持生态环境建设。

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是进行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沙漠农业发展等,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减少风、水、沙对土地的侵蚀, 大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增加可耕地面积。

3、建立财政职能监督机制, 确保国家支农资金及时全额到位。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财政支农职能作用发挥的保证手段。要进一步健全支农资金预算安排、执行、使用、项目管理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制度,加大检查力度, 确保财政支农法规、政策得到全面落实。首先, 要依法强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的农业投资进行监督检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财经委员会或财经小组, 不仅要在大会期间认真审核政府的预决算报告中农业投资的比重, 而且要在日常工作中监督检查预算的实际落实情况,保证实际投资与报告一致。其次, 要加强社会监督。可由各级人大财经委员会或财经小组部分成员牵头, 广泛吸收农民代表、政协委员、各专业工作者以及农业事业单位的代表组成, 赋予这个组织相应的监督检查权力, 督促政府的农业投资及时全额到位。最后, 强化新闻舆论监督。各新闻单位不仅目光集中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上, 同时要将视线转移到关系经济未来发展的农业问题上, 最主要的是财政对农业的投资问题上。

参考文献

1.郭永芳.完善财政农业投资政策的思考[J].中国财政,2000(5).2.张悦玲.张晓光.我国现阶段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取向[J].农业经济问题, 2001.(9)

3.侯石安.中国农业发展比较优势与财政投入政策选择[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2.(4).4.农业科技政策研究课题组: 《中国农业科技投资现状及对策研究》、《农业经济问题》1999 年第3 期.5.李焕彰,钱忠好.财政支农政策与中国农业增长:因果与结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8):38-43.6.陈池波,崔元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农业投资博弈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6):53-55.

第二篇:论文: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现状、问题及对策

姓名:

学号:

班级:

舒云康 200830010416 农学院生物技术1班2011.06.01

摘要: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农业面对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广

阔的国际市场,这无疑会促进农业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和在农产品国

际贸易中分享利益,同时,国外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进入的门槛也明显

放低,进口的数量将有大幅度的增加,这会使已经显露买方市场特征的国内农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伴随着这种农产品贸易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也做出了重大调整,其深度和广度都是

前所未有的。

关键字:农业产业结构现状问题对策调整

正文:

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经营规模小,经营分散。由于我国按劳动力平均的农业资源极

少,农户家庭经营规模过于细小,经营分散,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生

产成本较高,多数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缺乏竞争能

力。

2.农产品价格高。我国大宗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普遍较低,特别

是小麦、玉米和棉花、大豆、食糖等农产品的成本价格都不同程度地

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一般高出进口产品到岸价20%以上,有的甚至

高出60%以上,产品价格竞争处于劣势。

3.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我国农业的生产组织不适应国际化大生

产的要求,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虽然符合农业发展的要求,但受到经

营规模小的严重制约,劳动生产率低,组织化程度低,不具备与国外

大农场开展平等竞争的能力。

4.在非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我国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品种单一,质量较低,许多农产品不符合出口的质量标准,在非价格竞争中处于

劣势。由于粮食等种植业产品和养殖业产品在生产、加工、贮运和包

装过程中遭受的污染比较严重,农药、化肥残留量较大,农产品的安

全性低,造成国际市场的不信任,也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5.农产品加工水平低。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加工比例普遍较低,农产品加工以速冻、保鲜类为主,产品的附加值低,而且缺少知名品

牌,企业实力弱。

6.农村工业化滞后,农民面临严重的外部就业压力。据有关专

家测算,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之后,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市场,会影响

一部分农民的就业机会,而农村工业化发展缓慢,相应地提供就业机

会较少,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的状况将会变得更加突出。

7.区域发展不均衡,我国农业发展有着和工业相似的不均衡性。

沿海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高,而大部分西部地区、内陆山区农

业发展水平还较低。

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脱离实际,盲目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各地的土地

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自然资源,虽然通过投资可以

进行改造,但是,投入成本很高,效益不一定理想。同样,各地的劳

动力、资金、农业技术、设备、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资源也有很大的不同。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必须要与各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的特点

相结合,做到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在经济资源利用上各

显其能、各展所长,资源、设备、运输条件都能充分发挥作用。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应符合保持与改善农业生态平衡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高农业生态效益,主要靠发挥农业内部的生物与自然环境之

间的物质能量转化作用,以较少的外部投入,得到较高的农业产出。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靠市场机制来驱动。加入WTO后的竞

争必然会在引起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导致农业生产模式逐步改

变,使农业经营走上企业化之路。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1.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产品优质化,相应压缩低质农产品的生产。逐步实现农产品优质化,农业产业结构必须向合理化、多样

化、高级化方向转化,满足人们生活不断改善和食品多样化的需求,确立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产业结构。

2.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农业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

势。各地由于土地自然资源条件、资本投入、技术服务、气候条件等

不同,只有充分考虑本地的比较优势,增加具有资源特色的农产品的生产,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业,减少或避免不同

地区农业结构的趋同化。

3.大力发展养殖业与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动物性食品成品、半

成品的供给。在增加营养价值的同时方便人们的生活,并创造新的消

费需求。

4.利用我国部分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增加

农产品的出口和经济效益。如猪肉等畜产品,蔬菜、水果、花卉、盆

景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果汁、果酱和罐头等加工型食品,在我国都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加工成本优势。

5.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我国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当前,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实现规模过小而又过于分散的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市场之间的接轨,这就需要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新型的产业组织体系,将农户与市场很好地连接起来。

6.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抗灾能力和农产品的调剂运输能力;建立健全农业的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促进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质量的提高,使之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提供与农业发展相关的各种信息,指导农民有目的地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市场交易规则并确保能够得到执行,保证农产品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论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历史》,申涤尘,2003

论文《我国中西部农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论文《入世后我国农业的发展对策》,秦军,西安财经学院,2003

第三篇:财政农业项目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政农业项目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湖南省石门县为例

漆雅静、渫颖

“增加农业投入,提高项目效益”,是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主旋律。围绕“如何做好国家财政农业项目投资”这一课题,笔者近期到石门县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相关资料表明,2007、2008年国家投入该县的农业项目资金共2亿多元,其中种植5769万元、水利3931万元、林业5254万元、畜牧707万元、公路12272万元。总的来说,这些项目资金成效显著,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但在调查走访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待创新完善农业投入策略,进一步放大农业项目效益。

一、主要问题

1、项目投入结构性矛盾凸显,制约农村经济平稳发展。石门县80%是山区,交通、水利、人饮等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任务重。特别是主干道建设比较滞后,省道还没有乡村道好。S303线贯穿12个乡镇区场,是县内一条重要的交通大动脉。可近年来,这条省道已破烂不堪,140公里路要跑六、七个小时,山区的农产品运不出,辣椒、柑橘两毛钱一斤还无人问津。壶瓶山景区的游客日渐稀少,经营极度低迷。群众对此反应强烈,认为地方政府不作为。在现代农业上,柑橘、茶叶等主导产业投入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项目少,产业优势难以理想发挥。

2、交叉投资、重复投资现象严重,影响投资效益。当前,项目资金管理部门众多,直接分配与管理支农资金的有发改、财政、水利、林业、国土、扶贫、交通、民政等十多个部门,不少项目工程因部门投资渠道不同,造成项目交叉投资、重复投资。如沼气池建设,扶贫、能源、水利、林业等部门都有,在部门利益的作用下,谁也不想放弃管理权,容易造成重复统计、多头迎检的现象。加上下达项目时间不

一、补助标准不同,建一个沼气池,有的补800元,有的补1000元,有的补1500元,极易造成群众对政策的误解。又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利、烟草、国土、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均有项目,由于项目分散,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造成设计施工把关不严,重复、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工程效益相对低下。再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主要有农业、教育、科技、劳动、组织等部门在开展,从横向上看似乎形成了全社会都在抓的良好局面。但是,几个部门各自为政开展的教育培训,缺乏统一规划和统筹安排,容易造成互争生源,重复培训,浪费有限的培训资源。

3、项目资金要求地方配套偏多,变相加重了基层负担。国家在核定投资标准时,往往需要地方配套。如山区村道硬化,各级财政每公里补助13万元,而实际上需要20万元左右,每公里资金缺口约7万元,需要由群众自 筹。这两年石门县硬化村级公路800多公里,群众自筹5600多万元,因公路建设部分村不同程度负债。农村安全饮水也存在同样问题,国家项目按每人386元的标准匡算投资,其中国家负担40%,省、市、县、群众各负担15%;市级项目则由市、县财政各负担100元,余下全部由群众自筹。所调查的一处供水工程,设计受益人口650人,建设20个蓄水池,计划总投资25万元,其中投资拨款13万元,群众自筹12万元,还要投工投劳。这极有可能成为新的村级集体负债和农民负担。

4、下达项目分散且时间较迟,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如扶贫等项目资金,一年之中分批下达,大部分九、十月份才到位,有的甚至到了年底,留给工程设计和项目招投标、公示的时间非常有限,乡村建设项目的时间非常紧,难免出现工程赶时间、质量难保证的问题。部分乡村干部反映:资金到位时间迟,导致施工时间集中,极容易出现水泥、技工工资上扬,增加项目建设成本。同时,往往错过了最佳施工时间,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去年,很多水利、公路项目建设期间,遇上了特大冰灾,导致工程建设相当被动,很多项目没能如期完工。

5、上级资金“戴帽”比较多,容易产生新的投入不公。目前,社会资源丰富、人源关系广的村往往比较容易争得项目资金。这种“戴帽”资金,很多是人情项目,随意性强,常常有其名、无其实。不仅难以监管,容易“回流”,而且易造成新的分配不公,影响项目投资的科学性、合理性,群众对此意见较大。对此,今年有一位县人大代表提出了“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三农项目资金投入”的建议,认为项目投入资金存在严重不平衡的现象。如村级道硬化,几百人的村有几公里的国家计划,而几千人的村仅1000多米;几百人的村国家投资建村部,而几千人的村还无办公房。没有关系,没有背景,国家的项目资金再多,无力争取,农民的热点、难点问题也得不到解决。

6、部分上级主管部门“提篮子”,垄断项目设计收费和工程招投标。以水利建设项目为例,一般由上级水利部门下设的公司进行设计,收取的设计管理费用比较高。某总投入900多万元(含自筹400多万元)的农村安全饮水项目,设计管理费用达30多万元,占总投入的3%。项目招投标,也是由上级水利部门所属的实体中标,中标后再低价转包,从中牟取利润,造成工程建设实际投入减少,有可能留下质量隐患、工程尾巴。

7、基础设施后续养护机制不够健全,工程效益难以持久发挥。有一位中型水库管理所所长反映,国家投入项目资金,完成了水库除险加固和部分渠道硬化,但由于管理机制问题,现在水库沟渠清淤扫障困难,连书记、镇长都没得法。所在的水库设计灌溉面积4.5万亩,而实际只能灌溉1.5万亩,灌区沟渠存在严重的“藕节”现象。放水时,水大量浪费不说,还无法到达需要用水的农田。与此类似,村级公路、人饮设施,也存在养护难题,影响工程效益。

二、对策建议

1、继续扩大农业投入。扩大农业投入,是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劲动力和重要保障。现阶段,在投资取向上,国家应向中部农村倾斜,湖南应向湘西北农村倾斜,确保影响一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工程早日上马。在基础设施上,应重点安排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公路、水利、人饮等项目,公路应优先安排一个区域内的主干道建设,像S303线,应尽早列入国家、省市的规划笼子,解决交通“瓶颈”问题。在现代农业上,应适当增加农业保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投入份额,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2、充分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支农资金是一项改革,涉及的部门多,推行的阻力大,需要从上至下。这项工作已进行了相关试点,总的思路是将各种渠道、各个部门的支农资金全面进行统筹安排,从建设区域、项目组合上进行整体布局,把多个小项目集合成大项目,将分散的数额较小的支农资金实行有效整合,捆绑投入。在具体操作上,应以优势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平台,进行水利、公路等资金的整合;以培育新型农民为平台,进行农民培训、科技下乡等资金的整合;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平台,进行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农村沼气等资金的整合。

3、尽量减少项目资金配套。2008年的一号文件要求,“根据不同情况,逐步减少或取消县及县以下配套”,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指出: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等公益性建设项目,逐步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这一政策措施应在农业投入中真正落实到位,让基层摆脱上级投入越多、地方配套越多的困境,增强基层抓公益建设的积极性。对于项目建设资金不足,应通过“一事一议”或农民理事会等形式筹集,不能以文件形式下任务,强行配套。

4、创新项目资金管理方式。在拨款时间上,应加快项目审批速度,减少资金周转环节,大多数项目资金的下拨时间以4至11月为宜,确保工程建设时间充裕。在拨款方式上,应坚持资金封闭运行、物资阳光采购,建立健全县级报账制、集中支付制、政府采购制。在资金分配上,应全面推广资金分配因素法,建立项目备案制度,提高支农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客观公正性。在项目验收上,以暗访形式为主,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支农资金使用总结报告和效益分析制度,采取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与下一年项目和资金安排相挂钩的办法,最大限度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5、完善项目资金公示制度。正如美国著名法官布兰蒂斯所说:“公开原则有如太阳,是最佳的防腐剂;有如电灯,是最好的警察。”在上层,要通过政报、网络等形式把项目资金分配情况公布于众,加强社会和基层监督。在乡村,要及时将项目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公示,做到公开内容完整、公开时间及时、公开地点固定、公开程序严格,防止违规、违纪行为发生,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6、创新基础设施养护机制。倡导协会运作、村级为主、政府补助的管养模式,确保水利、公路等公益设施建得起、管得好、用得久。就水利沟渠养护来说,首先要考虑取消水费。因为在取消农特两税和扩大补贴的当前,向群众收取水费成本高、难度大。国家可以考虑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这一期盼,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取代水费,用于水渠养护。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而且可以促进水利设施的良性运行。

作者单位:

漆雅静:湖南省吉首大学商学院 416000 渫颖:湖南省石门县农村办

第四篇:农业走出去现状问题与对策

农业“走出去”:现状、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

一、农业“走出去”概念和意义

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了加快实施我国农业“走出去”的战略,这对农业和农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广义上,农业“走出去”包括农产品出口、农业对外合作、农业对外援助、农业直接投资等内容。狭义上,农业“走出去”是指我国企业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以营利和合作为目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采取资本、技术、产品和劳务输出等多种方式,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自主从事合法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本文所研究的农业“走出去”侧重狭义上的概念。

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首先,我国在农业技术、农作物管理、资金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一些亚洲发展中国家和非洲国家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气候条件比较好。我国周边一些国家,诸如柬埔寨、老挝等国家土地资源丰富,且土地开发程度不高。非洲可开发的耕地面积达8亿多公顷,而实际利用只有四分之一,土地开发潜力巨大。我国与这些国家的农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为农业企业到国外投资提供了空间。其次,我国农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下一步需要解决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要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拓展国内外两个市场,需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第三,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对于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还对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土地和资源优势、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起到重要作用。

二、农业“走出去”的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582家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00多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5万多家中小型农业龙头企业组成的农业企业群体,在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源和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境外投资、合作、上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40多家,投资金额达153亿元,投资地区涉及亚洲、非洲、北美、欧洲、大洋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对广西、湖北、重庆和江西四个省(市)的调查表明,农业企业“走出去”势头比较良好,但各个省(市)农业“走出去”的发展情况不均衡。截至2008年7月底,广西有20多家农业企业到国外投资,投资总额达5亿元人民币。湖北省到国外投资的农业企业数量比较少,但一些企业开展业务的情况比较好。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自1999年开始布局、实施“走出去”战略,2000年成立国际贸易部,组建了一支从事国际农业技术推广与贸易的专业队伍。公司先后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菲律宾、越南等国开展了品种试验示范与技术合作,效果比较显著。截至2008年7月底,重庆市共批准境外投资农业的企业六家,投资总额1586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为1486万美元。一些目前没有到国外投资的农业企业也表达了到国外投资的意愿。江

西省农业“走出去”相对落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农业企业到国外开展直接投资。

总体来看,农业企业“走出去”正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国营的农垦、种子企业、渔业企业已成为现阶段的主力军,发挥了主体和示范带动作用;民营农业企业正在加大“走出去”的步伐。二是项目区域日趋广泛。2007年,我国约有1500艘渔船近4万人在境外从事渔业生产,作业区域包括西非、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斯里兰卡、斐济和阿根廷等32个国家的专属经济区以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三大洋的公海。一些企业在俄罗斯、东南亚、中亚和拉美等地区先后建设了粮食、大豆等生产基地和天然橡胶、油棕、剑麻、木薯等稀缺资源开发基地。例如,黑龙江农垦2004年开始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租地种粮食,2007年种植面积达到63.4万亩,同时还投资建设了粮食预处理中心和液面肥加工厂,在俄罗斯农业开发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广东农垦从2002年起规划建设50万吨境外天然橡胶基地,并在泰国和越南收购、扩建了五座天然橡胶加工厂,稳步推进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的天然橡胶种植基地项目,目前天然橡胶生产能力达到20.6万吨。三是项目投资领域多元化。项目投资领域涉及粮食种植、经济作物种植、动植物保护、设施农业、农业机械、农村能源领域、生物能源农业、远洋渔业捕捞等。四是投资形式多样化。农业企业“走出去”的形式有租赁土地种植、购买捕捞许可证、建立生产和加工基地、进行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等。

三、农业“走出去”中的问题

(一)“走出去”总规模比较小、企业实力不强

尽管近年来我国农业“走出去”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不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和保持农业又快又好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2007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179.1亿美元,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只有12.1亿美元,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1%左右。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65.1亿美元,农业对外直接投资2.7亿美元,约占1%。缺乏资金、规模较小、竞争力低是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最普遍的问题。例如,广西到境外投资的农业企业有20多家,但龙头企业不多,最大一笔投资只有2000多万元。重庆市到国外投资的大多数农业企业也存在实力较弱,投资规模较小、融资难度大、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一旦遇到困难就出现畏缩不前的现象。在老挝投资注册的五家企业中,已有四家撤回。留在老挝的重庆恩渝商贸有限公司,虽然仍继续留在园区投资建设粮食加工厂,但因实力有限,进展缓慢。

(二)各级政府开展的农业合作、援助项目没能与企业“走出去”有效结合起来

早在1994年,我国政府就提出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从目前情况看,各级政府开展的农业合作、援助项目没有与企业“走出去”有效地结合起来。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应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在于政府职能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另一方面在于企业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在一些农业合作项目中,一些企业起初很愿意参与项目,但一旦看到项目运行不好,便立即从项目中撤出,把后继经营管理的工作全部甩给政府。

(三)政府管理与服务不到位

首先,在农业“走出去”管理中缺少统一的管理协调机制,管理权限分布在多个部门,审批程序繁多、耗时长,给企业带来了不便。其次,国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走出去”战略规划,不能给予企业宏观指导。第三,我国为投资企业提供的信息服务比较差,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一些企业反映,他们很难获取投资国的政策、农业情况等信息。

(四)缺乏海外投资风险评估机构和完善的保险制度,企业投资风险大

海外农业项目不仅具有建设和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技术适应性、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大,自我发展能力弱,项目执行风险相对比较大的一般特点,还受投资国政治局势变动、经济政策变化等特殊风险的影响。譬如,2007年年初,吉林省与菲律宾农业部刚刚签署了在菲律宾开垦100万公顷土地的协议,9月份就被宣布暂停,原因是菲律宾国内的政治因素。又如,由于粮食危机和能源危机,一些国家宣布禁止在本国生产的粮食和用于生物燃料生产的农产品出口,使得我国一些“走出去”的农业企业经营业绩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农业企业投资海外以前,必须先开展可行性分析研究以及不确定性分析等。目前,我国缺乏海外投资风险评估机构,企业难以有效地判断投资的风险。政府也没有开展针对“非常风险”的农业对外投资保险,帮助企业规避风险的功能还很弱。

(五)出口关税负担比较重、出口秩序比较混乱

面对全球粮食危机,为了防止粮食大幅度出口而影响我国粮食安全,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粮食出口的政策,如提高粮食出口关税税率等。由于种子被列为粮食品种目录,提高粮食出口关税税率政策给种子出口企业造成的负担比较重,从而影响了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

近年来,进入越南等东盟国家从事杂交水稻的国内企业较多,造成当地种子供大于求,种子经营企业利润下降或根本没有利润。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审批出口企业资质的门槛较低,使得一些在国内实力不强的企业,以低质、低价产品打入东南亚市场,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特别是一些非农企业,不熟悉本行业情况,缺少专业技术人才,不提供售后服务,影响了我国种业的对外声誉。

(六)“走出去”的企业不能享受国内对农业投资的优惠政策

在境外发展的农业企业,不能享受国内对农业投资的优惠政策,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近年来,我国为了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诸如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但在国外投资的农业企业涉及这些业务时,并不能

享受这些优惠政策。

(七)缺乏跨国经营的管理人才

“走出去”投资农业的企业缺乏掌握外语、了解国际规则与国际管理的管理人员;对投资国的有关农业产业政策、农产品市场潜力、农村劳动力素质、风土人情等情况了解甚少,以致一些投资项目陷入困境。

四、促进农业“走出去”的政策建议

(一)各级政府开展的农业合作、援助项目与企业“走出去”有效结合起来

在探讨政府开展的农业合作、援助项目如何与企业“走出去”有效结合的问题上,不适宜采取一种模式,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

第一种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即政府先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为企业搭建一个施展的平台。中国——菲律宾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的实施经验值得借鉴。中菲农业技术合作项目从规划设计时就考虑到要让相关企业参与,以便为项目结束后的市场运作打下基础,为项目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该项目的参与执行单位——袁隆平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尤其是参与该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后,隆平高科利用该项目的双边政府投入,大大减少了企业自身的前期投入成本。仅在菲筛选40个我国杂交稻组合,将其中六个组合参与菲律宾全国联合评比试验和区域适应性试验的费用,就为该公司节省前期投入成本50万美元以上。目前,隆平高科利用已经取得的项目成果,及时介入,投资100万美元,在该项目结束前,已经在菲律宾建立了隆平高科菲律宾研发中心。

第二种是“企业先行、政府跟进”的模式,即对已经走出国门且取得良好业绩的农业项目给予一定支持。这种模式重点支持企业在国外已经开展的农业培训、种子试验、示范及推广项目。一方面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更有效地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二)对农业企业“走出去”加强宏观指导、规划

发挥由商务部、农业部和财政部牵头成立的、由十个部委组成的农业“走出去”工作部际协调领导小组,商务部和农业部牵头成立的由12个部门组成的境外农业资源开发合作部际工作机制的作用,解决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状况,提高行政效能。强化外交服务手段,将农业“走出去”纳入国家双边或多边经贸谈判框架中,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双重征税、人员签证期限较短、劳务人员限制、入境生产资料关税过高、产品返销国内征税过高等问题。尽快制定境外农业资源开发合作规划,包括重点支持品种、重点投资国别和重点支持内容,增强可操作性。

(三)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首先,建立补贴制度。建立农业“走出去”专项基金,用于农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各种补贴、贴息和紧急援助。其次,放宽融资条件。对“走出去”的企业,凡具备上市条件的,优先推荐进入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优先推荐“走出去”农业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和技术改造贴息项目。第三,建立和完善保险体系。国家通过补贴支持的方式鼓励保险公司设立专门针对农业对外投资的保险险种,主要承保企业在境外农业投资之后可能发生的非常风险。第四,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避免双重征税,对外农业投资企业在还没有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国家和地区已缴纳法人税、所得税的,在国内应对纳税额予以扣除。对于农业对外投资项目需出口的生产资料、设备等,应提供通关便利,减免出口环节税费。杂交水稻种子出口应与普通粮食出口区别对待,把杂交水稻种子列为高科技产品。第五,农业“走出去”企业有条件地享受国内支农惠农政策。赠送或援助国外的农机应该享受国内农机补贴政策,但用于商业化经营目的的农机不应该享受国内农机补贴政策。

(四)完善政府管理与服务

首先要加强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建设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境外投资农业企业数据库,跟踪了解这些企业,做好咨询服务。密切跟踪国外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并且收集、分析和预测农产品市场信息,为农业对外投资企业提供各种信息资料。定期举办农业“走出去”企业交流会,促进企业问信息共享。其次,健全技术输出管理制度,包括规范和完善相关法规,如修订《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和《现阶段不对国外交换、有条件交换、可以对外交换的作物和水产种质资源名录》,进一步明确技术输出的范围,鼓励实用技术及物化技术出口。第三,建立和完善规范有月的法律法规,如信用担保、海外农业直接投资、保险及法律授助等制度,切实保护“走出去”主体的合法权益,为涉外企业创造规范有序的制度环境。第四,发挥种子行业协会的职能,协调种子出口企业行为,避免恶性竞争。提高种子出口企业的门槛,尽量减免非专业公司从事种子进出口业务。第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造就外向型人才队伍。

新闻作者:陈前恒 张黎华 王金晶

第五篇:我国财政金融支农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财政金融支农现状、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9日 09:39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总第340期)作者:万道琴

【摘要】我国目前财政支农规模不断增大,增长逐年提高,营造出了有利于更多资金投向“三农”的金融环境。但目前财政支农的力度不够,支农结构不合理;农村金融主体较少,金融资源外流,服务资金短缺。要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系,把财政和金融资源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提高融资效率,并建立信贷担保基金。

【关键词】财政支农 金融支农 农村公共财政体系 资源整合 信贷担保基金

中共中央在1982~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2009年又连续六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特别是2010年1月31日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近年来“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对农业加强财政金融补贴等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则和措施。这些措施的出台表明了中央加强对农业财政金融支持的决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财政金融对农业支持的现状。

财政金融支农现状

财政支农现状。

一、财政支农规模较大,增长逐年提高。近几年来,我国中央财政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度以及财政支持是以往的数倍,财政支出涨幅一直大于20%。其中在2008年更是一度达到了37.9%的高额度,总支出达到了5955.5亿元,包括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这几项,增幅达到了107.7%。

二、财政支农增加了直接补贴的额度。为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中央财政今年下拨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农资综合补贴835亿元、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这些直接补贴的措施可以减少不法分子或地方政府截留挪用补贴资金,农民可以放心、安全使用政府提供的各种农资,避免盲目乱用、滥用,还可以进一步融洽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强化政府为农服务的意识,打造服务型政府。

三、重点投向农村社会领域。前几年,我国财政主要把农业作为支农的重点领域,而对农村社会领域的关注不够,这导致我国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欠账较多。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投向农村社会领域,重点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在财政支农资金总量逐年增加的基础上,资金结构不断优化,资金投入的针对性得到提高。近年来,我国公共财政重视改善民生,逐步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纳入保障范围。2008年,财政预算安排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1245.2亿元,比2007年增长96.5%。

金融支农现状。为适应“三农”发展的实际形势和对金融服务的有效需求,各地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策精神,充分发挥对金融资源的配置功能,不断增加支农信贷投放,提高支农服务效率和水平,为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提供了强大助力。

一、搭建政策平台,营造有利于更多资金投向“三农”的良好环境。中央人民银行坚持有利于“三农”发展、有利于强农惠农的政策取向,有效运用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充分发挥信贷政策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为引导更多资金投向“三农”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大幅增长,年末余额达到9.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4.8%。

二、推动创新业务,满足“三农”发展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实际需求。金融机构根据“三农”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了方式灵活、手段多样的支农金融创新业务。中央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在中部六省和东北三省部分县(市)开展的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有力助推了全国范围内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的开展。

三、密切关注民生,改善对农村经济和社会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将改善民生作为支持“三农”发展的重要内容,根据当地实际,积极开展针对农村经济和社会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

四、加强体系建设,提高不断改善支农金融服务的保障能力。各地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加强协作,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服务配套体系建设,为不断改善支农金融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各地通过创建金融生态示范区,全方位提升对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放和开展金融服务的吸引力,促进了当地支农金融服务工作的开展。二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09年年末,全国31个省(区、市)所辖的2682个县中,已有2372个县开展了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工作。三是金融服务不断向基层乡镇延伸。截至2009年年末,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已由2009年6月末的2945个减少到2792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由708个减少到342个。

财政金融支农存在的问题

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支农的力度不够,投入资金缺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虽然越来越多,但是投入的增长速度赶不上我国财政的整体增长速度。这说明我国对财政支农仍然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财政支农的重要性。

二、财政支农结构存在不合理的情况。由于农业的收益见效比较慢,体现出的政绩也不太高,所以在财政支农资金中只有少部分被投入到有长远意义、见效慢的农业项目中来,而大部分的资金都被投入到见效快、收益高的农业项目中来。这种情况导致农业项目发展不平衡,反过来又严重阻挠了整个农业的发展。

三、财政支农方式不合理,政策工具缺乏灵活性。财政支农方式不合理突出表现在农业补贴过多地用于流通环节。1996~2000年,每年用于粮、棉、油、糖流通的补贴在300~800亿元,占农业支持总量的30%左右,占国家政策性补贴支出的70%左右,年均增幅为27.16%。然而,如此巨额的补贴主要都是补在流通环节,补在价格上。

金融支农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主体较少,服务性较差。大的、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往往选择那些风险性小的、收益高的项目,而对农村的这种收益低、风险大的项目不感兴趣,因此都纷纷撤出农村金融领域。依然扎根农村的金融机构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并没有创造出适合农村需要的金融融资方式,其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较差,对支农的贡献较小。

二、农村金融资源外流,服务资金短缺。当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新农村建设正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各项资金需求也逐渐显示出了刚性增长态势,与这相适应的金融政策和资金支持却呈现出了空缺的状况,而且农村金融资金供给发展机制也呈现出与预期相反的发展趋势,即对贷款的支持力度有限,部分地区贷款增幅几乎为零甚至一度显示为负增长,而存款数额却有逐年上涨的趋势;另外,由于大量资金并没有应用到农村市场的发展当中,农村资金出现了供求失衡的状态,这就限制了农村经济的积极发展。

三、信贷管理机制不畅,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由于当前农村信贷管理机制的限制,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及联保贷款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本来很多曾经筹划上马的业务也呈现出了萎缩甚至停滞的状态,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农村资金供需矛盾这一根源问题。

四、农村保险业务萎缩,影响金融支农力度。在我国,农业一直是高投入、低收益、高风险的行业,因此农村的保险业务发展较慢。一方面,保险公司鉴于农业的特点往往开出比较苛刻的条件,使农民自身并没有进行较大投保的勇气。另一方面,农村的整体状况较差,农民自身也确实拿不出担保还款的财产物品。这两种因素使得农村的保险业务发展较慢,影响了金融支农的力度。

解决途径

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系。一是通过农村公共财政直接投资以改善农村的投资环境、提高农村的技术水平和对一些经济行为给予补助。二是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仅包括居民生活补助和救助、基础的生产生活设施和文化教育支出,还包括对农户个体生产及合作组织的补助。

把财政和金融资源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提高融资效率。财政和金融两者相互补充、支持、促进,形成合力,就可以产生明显的放大作用,极大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通过财政直拨或其他渠道下拨的支农资金千头万绪,要通过市场建设和融资推动的方法加以整合,改变长期以来支农资金使用分散、效率低下的局面,确保资金安全运行。资金一旦整合,就能发挥集合效应,提高支农效果,产生“一个平台、一个信用、一个账户”多种功能的贷款模式。

建立信贷担保基金。可以由地方政府牵头拿出一部分资金成立一个信贷担保基金,剩下的部分由当地企业共同出资募集,形成一个以工补农的良性机制。这样就可以有效解决农民贷款时缺少担保人这个老大难问题。

整合商业性金融承担的政策性职能,将之全部移交至政策性银行。除了继续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以外,还要继续加强政策性金融支农的发展与完善,如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使其逐步发展为政策性银行;研究制定诸如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粮食生产专项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扶贫贷款等各项惠农支农的业务;中央财政也应该加大对这类银行以及这部分业务的财政补偿与支持。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下载我国财政农业投资的现状、必要性、问题以及对策(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财政农业投资的现状、必要性、问题以及对策(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劳务输出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劳务输出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张蕾 国贸08—1 20081483我国劳务输出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劳务输出是劳动力空间流动的一种形式。包括国际劳务输出和国内劳务输出。国际劳务......

    我国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累......

    我国煤炭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模版)

    陕西理工学院学年论文 我国煤炭产业进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李梦柔 (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1102班陕西汉中 723000) 指导老师:马静 [摘要]随着国......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推荐]

    提要 旅游业是投入少、效益好、创汇多、可带动一些关联产业的发展和增加就业,并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产业。我国虽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因对旅游业缺乏投资,设施落后,又因长期受......

    我国农业推广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农业科技推广作为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创新同样重要,尤其是面对我国农业科技新成果转化速度慢、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对生产贡献率不高的现......

    浅析我国农业推广的现状与对策

    浅析我国农业推广的现状与对策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的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是一个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一直把它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农业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对策 班级:水利工程姓名:王鹏学号:28号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加强法......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杨曙辉,宋天庆 (云南大理州农科所,云南大理671005) 摘要:简述了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浅析了制约我国当前有机农业发展的5大方面主要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