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产品品牌发展之路调研思考(写写帮整理)
培育农产品品牌,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鸭业公司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培育农产品品牌,要把握市场规律,提高产品质量,时刻不忘创新,做大做强企业,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真正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片,一片富一方的产业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
六大报告提出,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目标,改变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不协调的局面,尤其是农村经济极不发达的现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商标兴农战略,提高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仅成为各级政府及涉农企业的当务之急,也成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农产品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广大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层次由原来的只求拥有逐渐向高质量、新特色方向转变,“萝卜青菜,装筐就卖”的传统农产品销售方式,朝着产业化、品牌化方向转化。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势必会被市场所淘汰。湖南****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鸭业公司)创建于1999年10月,专业从事地方优质麻鸭——**鸭的养殖和深加工。经过8年的努力,企业规模逐年壮大,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2004年9月经国家八部委认定为农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05年被认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纵观**鸭业发展之路,对我们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启示:
一、培育强势农产品品牌,前提是市场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已深入人心,许多有识之士面对社会的变革和市场的竞争,及时调整了自己的经营方式,重视知识产权在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竞先注册了商标,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到了一席之地,有效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鸭业公司在成立后短短的八年时间里取得了显著成绩,前提是公司决策层把握了市场规律,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有效地开发了农产品的进货市场和销售市场,通过合理的市场经济活动,不仅使本地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培育强势农产品品牌,品质是核心
品质是取信于民、占有市场的核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诚信是以品质为基础的。在培育农产品品牌过程中要不断优化品质,紧紧围绕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投入科学化的思路,以绿色环保为主题,选择优良的品牌,加大培育的力度,进行多品种比较,选出最好的品种投产。进而打造品牌,以品质取信于市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良好的品质效应。****鸭是我国八大名鸭之一,属著名的肉蛋兼用型地方鸭种,并限于**特有。**公司在制作加工多品种鸭食品过程中,鸭的来源遍布湖南、广东,但公司在选料上严格把关,公司与基地、公司与农户签订了由公司统一发放种鸭并回收的合同,首先从货源源头上抓品质,保证了其产品独特的风味和可靠的品质,在广大消费者中牢固树立了“**山水鸭天下的**鸭业”的良好企业形象。
2004年,其产品被认定为“湖南省名牌产品”,“**”商标被认定为湖南省著名商标。
三、培育强势农产品品牌,创新是关键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的实质,就是如何尽快最大限度地将科学成果转化为技术,并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之中。在培育农产品品牌过程中,企业应把创新作为自身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首先是要进行理论创新,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摸清市场规律,为企业发展方向提供依据;其次,要进行体制创新,摸索出一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运行灵活合理的管理体制,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第三,要进行科技创新,加大对产品研发的科技投入,使产品质量等各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鸭业公司在把握市场规律、加大科技投入的基础上,创立了适合企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公司通过下设的**鸭养殖协会,将分散的千家万户联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并围绕产业积极推行标准化“统一管理”,以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实现了由“公司+农户”到“公司+基地+农户”再到“公司+协会+农场”的形式的创新,既保证了公司运转灵活,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又保证了养殖农户的经济利益。
四、培育强势农产品品牌,政策是保障
培育强势农产品品牌,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
各级政府的职责;培育强势农产品品牌,也确实离不开政府和各主管部门的支持。**鸭业从一种地方农业资源转化为著名的农产品品牌,得益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顺势引导和大力支持。**县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倾斜投入。如2004年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鸭养殖工作的决定》(临发[2004]16号),明确规定:对完成基地建设任务,年分别养殖5-10万羽、10-20万羽、20万羽以上的基地,县财政分别给予补助5000元、8000元、10000元用于基地建设,**鸭业公司分别免费提供种苗5000羽、8000羽、10000羽。为切实保障养殖农户的经济利益,县财政和**公司还共同出资建立了**鸭养殖保险基金。2005年,省工商局又与**公司建立联系互动机制,为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指导和帮助企业加快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推进“****鸭”农业品牌的创建工作。从“****鸭”的发展可以看出政策和政府是打造农产品品牌的重要保障,为此,各级政府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把培育强势农产品品牌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各级政府首先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本地区农产品的情况,选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作为培育重点,并加以重点培育引导;其次,要研究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为企业保驾护航,调动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积极性;第三,要为企业牵线搭桥,广开门路,争取市场。
(二)积极引导农产品企业争创品牌。各级政府在加大对农产品品牌的扶持过程中,要积极引导企业不仅打造品牌,而且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规划。一是要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注册,以求在法律上得到保护;二是要制定适合本地发展的争创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奖励措施,为企业的发展创立良好激励机制。
第二篇:农产品品牌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某某地区农产品品牌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某某地区是农牧业大区,但不是农牧业强区,其中关键的制约因素之一就是农产品只有数量优势,而无品牌优势。农业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依靠品牌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区优势农业资源优势转换的重要手段。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促进品牌农业发展,对于加快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推动我区由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某某地区品牌农产品现状
目前,某某地区还没有企业生产的农产品获得国家级农产品品牌,获得自治区级品牌农产品称号的情况如下:
(一)某某农业名牌产品。全区共有6家企业获得某某农业名牌产品称号。主要是:沙湾县盖瑞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系列乳制品;某某巴尔鲁克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羊肉系列;沙湾县阳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鲜椒酱、豆角;沙湾县天宝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小麦粉;中粮塔原红花(某某)有限公司生产的食用红花油;某某市粮食收储公司储绿面粉厂生产的系列小麦粉。
(二)某某农产品著名商标。全区共有某某农产品著名商标10个,分别是沙湾县棉花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西域白浪”牌棉花;某某塔原红花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塔原”牌红花籽油;沙湾县天宝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沁康”牌面粉;某某乌苏啤酒集团有限公司的“乌苏”牌啤酒;某某绿翔牧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绿翔”牌牛羊肉;某某绿翔糖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西沁”牌白砂糖;某某维帝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维帝”牌饮料;某某市剑城春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老风口”牌白酒;某某市粮食收储公司储绿面粉厂生产的“储绿”牌小麦粉;某某天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天山玉”牌玉米淀粉。
(三)某某名牌农产品。全区共有5家企业生产的6个产品获得某某名牌产品称号,包括某某乌苏啤酒有限责任公司的乌苏啤酒,某某绿翔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西沁白砂糖,沙湾县棉花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西域白浪棉花,某某绿翔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绿翔冷却排酸牛羊肉,某某天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天山玉玉米淀粉,某某某某红花缘科技有限公司的西域名厨红花籽油,共计5家企业的9个产品获得了某某名牌的称号(全疆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8个,某某名牌产品206个)。
(四)绿色、有机及地理标志农产品。
1、绿色农产品:全区共有6家企业共13个农产品获得某某绿色农产品称号。包括:沙湾县天宝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小麦粉系列;某某市粮食收储公司储绿面粉厂生产的小麦和玉米粉系列;中粮塔原红花(某某)有限公司生产的食用红花油;某某悦羊畜牧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羊肉;某某某某红花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食用红花油;某某乌苏啤酒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啤酒。
2、有机农产品:某某红花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西域名厨红花食用油系列,由中实恒信(北京)质量认证中心认定。
3、某某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主体及产品:裕民县红花协会注册的裕民县无刺红花。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识不强。虽然近两年地区高度重视,出台了加快农产品品品牌建设的意见,正式启动了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但一些企业和基层部门,对品牌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投入不够,还未形成抓品牌建设的强烈愿望和紧迫意识。
(二)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合力不够。目前,抓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政府职能部门主要有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三个重点部门分属不同行业部门,各部门内部又有多个科室在负责此项工作,相互联系、沟通、协调少;三种品牌创建渠道、程序各不相同,评比标准和创建重点不统一,品牌建设工作的合力尚未形成。
(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农产品品牌建设主体和关键。目前,我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虽然很多,但大多规模小、实力弱,全区现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643家,注册商标249个,而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只有75家,自治区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只有21家,某某著名商标只有10个,巴什拜羊、红花、打瓜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刚刚起步,所生产的农产品多为初级加工品,附加值低,难以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四)农产品缺乏公共品牌,牌子多、乱、杂。目前,我区农产品公共品牌尚未建立,受企业规模实力限制,农产品注册商标多,一些优势农产品在尚未形成品牌之前,有多家企业、多个牌子同时在做,产品规模小、市场分散,难以形成培育品牌的合力。如我区巴什拜羊羊肉加工企业,仅裕民县就有4家企业,分别为悦羊、巴尔鲁克、谢利盖和鲁新清真肉制品公司4家公司;5个注册商标,分别为悦羊公司的“悦羊”牌、“悦阳”牌冷冻、冰鲜牛羊肉;巴尔鲁克公司的“巴尔鲁克”牌冷冻、冰鲜牛羊肉和谢利盖公司的“谢利盖”牌、“阿尔喀尔”牌冷冻、冰鲜牛羊肉。
(五)支持品牌建设的关键环节仍然薄弱。一是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原料基地缺乏统一、优质、标准化原料基地,农产品规模、品质有待提高。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人员、经费不足,农产品质量检测覆盖面仍然较窄,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还没有建立,无法真正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相对薄弱,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尚不稳固,制约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进而制约了农产品品牌建设。
三、对策及建议
(一)尽快形成品牌农业的发展理念。当前,内地发达地区已经将品牌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这是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牧业发展的具体体现,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间,品牌农业发展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因此,要通过考察学习、培训等多种方式,加深对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尽快在全区上下形成重品牌、塑品牌、护品牌的浓厚氛围,扎实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各项工作。
(二)健全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三项机制。一是进一步健全领导机制。地委、行署每年听取一次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品牌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每年召开2次农产品品牌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每年年底前举办1次品牌建设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和龙头企业参加的品牌建设工作座谈会,以此沟通情况,促成品牌创建主体与相关职能部门直接见面,推动品牌建设各项举措的落实。二是建立稳定的长效投入机制,地区及各县市财政设立农产品品牌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地区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及组织企业、专业合作社及管理人员培训考察学习。三是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将农产品品牌建设纳入地区农村工作考核,对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成效突出的县市及服务部门进行奖励;出台明确的奖励扶持措施,对获得自治区级国家品牌创建称号的企业和合作社予以奖励。
(三)加快培育打造我区农产品公共品牌。目前,自治区层面已经开始着手打造某某的农产品公共品牌。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与自治区对接,积极争取我区特色农产品进入某某公共农产品的范畴;因一方面,针对我区一些名特优农产品,要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公共品牌,特别是巴什拜羊、红花、打瓜等特色农产品,要重点关注培育。
(四)强化品牌农业支撑能力建设。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优势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企业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提升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的层次、规模和品质,夯实品牌建设基础。二是加强引导扶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逐步建立起覆盖生产、流通各环节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迅速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形成“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企农利益联结新机制,为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及品牌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实现农产品基地绿色、有机认证化,尽快建成一批稳定、优质、标准统一的农产品原料基地。
(五)充分调动龙头企业品牌建设积极性。企业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主体。要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措施,加大对企业负责人的培训力度,不断强化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是企业的生命、品牌就是企业资产、做企业就是作品牌的理念,不断加大对企业品牌建设的投入,从产品生产、品牌设计塑造、强化内部质量管理、宣传营销等各方面重塑企业品牌形象,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美誉度。
第三篇:品牌化物业管理发展之路
品牌化物业管理发展之路
品牌化发展是物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物业管理是从原来的住房福利化管理转向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和经营型的管理,其最终本质和结果就是进行市场化管理。实行物业管理市场化,必定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企业优胜劣汰,逐步形成品牌化企业,促使物业管理企业走向品牌化发展道路。
物业管理的规模效益对物管企业品牌化显得非常重要。没有一定管理规模的物业管理企业是很难生存和发展的。而物业管理的规模效益又从哪儿来呢?只能是企业利用品牌效应参与市场竞争而得来。其次,物业管理的产品是“服务”,是一种无形的东西,而衡量无形的“服务”,最佳的标准就是品牌。再次,房地产发展商或业主委员会通过物业管理招投标选择物业管理公司,在被选中的众多因素中,物业管理企业的品牌显得特别重要。
实施物业管理品牌化发展战略,走品牌化发展道路,不仅是物业管理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物业管理行业必然的选择和最终的结果。
物业管理品牌化经营正在形成1、品牌房地产发展商所属物业管理公司的崛起
从物业管理的行业定位来看,国家把物业管理作为一种微利型行业来发展,所以物业管理的规模效益和发展商的大力支持就显得特别重要。随着物业管理作为房屋销售的新“卖点”地位的凸现,房地产发展商对物业管理也越来越重视,对物业管理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前期投入和对物业管理公共配套设施的改善)。因此,一个物业管理企业没有一个好的发展商支持是很难发展壮
大的。在品牌房地产发展商的支持下,在拥有较大管理规模的基础上,这类物业管理公司最容易形成品牌。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良性循环问题。一方面是房地产发展商的品牌能支持物业管理公司品牌的建立;另一方面是物业管理公司的品牌反过来又提升了房地产发展商的品牌,真正能够实现并形成“双赢”格局。
2、深圳物业管理企业北上西进,促进了全国物业管理品牌格局的形成在中国物业管理市场中,深圳物管企业是一支最强大的生力军。深圳物业管理经过20年的发展,如今已形成了众多的知名品牌。这些品牌企业纷纷抢滩内地物管市场,在全国迅速刮起一阵“深圳物业”旋风。如今,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深圳物业”大旗皆高高飘扬,深圳物业管理企业在内地市场通过委托管理、顾问管理和合作管理等方式接管面积已超过2000万平方米。
3、世贸日近,国际品牌觊觎中国物业管理市场
随着加入世贸的日近,中国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物业管理行业这个充满巨大发展潜力,而且商机颇多的行业将吸引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的介入。国际性品牌将以其特有的运作方式、运作模式进入中国,这股势力确实不能小看,这也是未来物业管理品牌市场的一大主流。国际性品牌的介入,将加快中国物业管理品牌格局的形成和品牌时代的到来。
物管企业如何走品牌化发展之路
1、整合资源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
品牌是企业的灵魂,而核心竞争力又是品牌的灵魂。因此,对物业管理企业而言,要想取得更大的成绩,尽快形成品牌效益,就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整合自己的资源优势,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利用核心竞争力形成更大的品牌,利用品牌效应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
2、实行人才发展战略,构建人才发展优势
物业管理企业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做好选好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构建人才发展优势,从而形成知名品牌。在目前,物业管理企业要特别注意加强和重视管理处经理的的培养。一个优秀的管理处经营管好一个项目,就能形成一个品牌项目,反之,管不好,可能会砸了一个管理项目,这种情况对物业管理公司外接项目的管理方面显得特别重要。
3、加强宣传,强化品牌意识
品牌要有一个逐步被认知的过程,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加强自身宣传,对物业管理品牌的建立也很重要。企业品牌的宣传、品牌的建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一是建立企业特有的CIS系统;二是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三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创办自己的企业报纸或杂志;四是参加重大的社会活动;五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六是提高服务质量。
4、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经营得好,实质上就是一种核心竞争力。从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企业文化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通过企业文化的营造也可形成和传播企业品牌。
5、实行适度、稳妥的扩张政策
在品牌扩张时,必须进行正确的策略选择,实行适度、稳妥的扩张政策。在项目选择上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以赢利为目的,不能赢利的项目一般不予选择,除非具有特殊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的项目;二是选择规模较大的项目;三是选择新建物业;四是前期物业管理发展商要提供开办费,以弥补物业管理费用的不足;五是对好项目进行委托管理,对条件较差的项目进行顾问管理或
合作管理,以降低风险;七是必须保证有一定的人才储备。
第四篇:对我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调研和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是中心任务,增加农民收入是核心环节。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的重要力量。
一、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是繁荣**农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建设现代农业是
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先导力量和带动力量,农产品加工业在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承担着独特的历史性社会责任。
1、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载体。
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农产品加工业通过企业与基地农民对接,将一、二、三产业有机联结起来,使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由工业引入农业,由城镇引入农村。**是农业大县,具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资源优势。农产品加工转化是实现农产品增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的有效途径。
2、农产品加工企业是构建新农村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生产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带动农户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同时作为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的重要力量,不断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有效改造传统产业,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构建新农村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生产发展、实现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需要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农产品加工业植根在农业,发展在农村,动力在农民,与农村经济繁荣息息相关。在带动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等方面,农产品加工业大有作为,正在日益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4、新农村建设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各级政府投入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将更加直接,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农民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积极性将进一步高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经济都将迎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局面。这必将进一步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壮大创造更好的投资机遇、市场机遇和发展机遇。
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作为**的基础和支柱产业,近年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链不断拉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1、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将主导产业的发展与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围绕蚕茧、畜禽、粮油、食品、饲料等农副产品的转化增值,整合优势资源,发展精深加工,促进全县农产品加工从初级低附加值向精细高附加值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现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2家,累计发展农业龙头企业2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3家,市级5家,县级17家。今年前三季度62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60.5亿元,销售59.7亿元,分别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额的24.2%和28.3%。
2、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推动了全县蚕桑、畜禽、粮油、蔬菜、海淡水产品等基地建设,另一方面依托自身的经济优势和产品优势,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形成了以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的良性互动,与农户形成了紧密的利益联结。目前9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22.7万户,建立生产基地62.5万亩,其中种植基地60万亩,水面面积2.5万亩,让利返利给农民1940万元,带动农民工就业9435人,有力的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收。
3、名牌效应逐步显现。**农产品加工产品品牌不断增加,档次不断提高。目前已有国家级名牌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3个,市级名牌产品13个。其中食品饲料行业获市级以上名牌产品12个。鑫缘集团是南通市第一个获得国家名牌的企业,“鑫缘”牌白厂丝和真丝绸产品荣获国家名牌产品称号;海波牌紫菜通过美国有机食品协会质量认证,成为**第一个获得国际质量认证的产品。
**农产品加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有了一些比较好的产品,但是对照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差距仍不小,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是农业大县,这仅仅是指农产品生产的总量。如果从农
业总产值、特别是从农产品加工增加值等指标来看,与其它地区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以单体企业规模来比较,周边地区都有年销售50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鑫缘茧丝绸集团2005年销售收入刚突破10亿元。
二是精深加工程度较低。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决定着农产品的增值程度。越是精深加工,增值程度越高。目前**粮
食、蔬菜、水果、水产、肉畜等加工仍停留在冷冻、冷藏等初级加工模式上,企业整体竞争力较差,产品档次较低。
三是副产品的加工增值少。目前,**秸秆、米糠、玉米芯、稻壳等农业资源绝大多数被废弃,有的甚至成了环境污染源。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都是从环保和经济效益两个角度对加工原料进行综合利用,把农副产品转化成饲料或高附加值产品,从玉米芯、果皮、果籽和果渣中提取膳食纤维、香精油、色素等。在副产品加工方面,**几乎是空白。
三、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茧丝绸加工产业:以鑫缘茧丝绸集团为龙头,推进茧丝绸产业向深、精加工,高附加值转变,向系列化、规模化、品牌化转变。大力拓展市场份额,形成品牌巨舰,走向世界。综合开发利用蚕蛹、下脚茧丝等循环项目,实现桑蚕丝精品化、品种开发多样化、染整加工精细化,推出科技与健康并举的丝绸新产品。
饲料加工产业:以天成饲料、海辰生物科技、正通保健品公司为龙头,以发展畜禽饲料为基础,积极开发特种动物饲料,使饲料工业与养殖业协调发展,促进饲料业从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从依靠粮食向依靠各类农副产品转变,全面增强**饲料业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由饲料大县向饲料强县的转变。
畜禽加工产业:以康德生物、天恩食品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畜禽肉类深加工制品,引导鲜肉制品向小包装、细分割方向发展,熟肉制品向系列化、精包装、易储存、易食用方向发展;蛋制品重点解决传统的食用方法,向分级包装、蛋清蛋黄分离提取、加工蛋黄(白)粉、生产各类具有蛋类营养的食品方向发展。
粮油加工产业:以家惠油脂、里下河大米销售中心为龙头,以粮油精深加工为重点,配套进行粮食烘干等产后处理。稻米加工以生产高质量、高档次的产品为主,重点开发富硒、免淘、精洁、方便米等新产品,开发各类“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满足一般消费层次的中低档产品;玉米加工以玉米淀粉和畜禽饲料业为基础,向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大豆、菜籽重点开展精深加工,开发脱皮冷榨天然油新产品。
食品加工产业:以百味食品公司、奇佳食品公司、宏远食品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及加工制品。搞好蔬菜的清洗、分级、整理包装等初加工,大力推行净菜上市,重点发展和研制低温脱水蔬菜、冷冻或速冻菜、净配菜、调味蔬菜、蔬菜汁及蔬菜罐头等系列产品;发展果品加工,重点发展果品的分级包装、贮藏保鲜、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水产品加工,加快发展以名优水产品为重点的保鲜保活运输业,拓展紫菜、鳗鱼、牡蛎等系列保健食品的精深加工,培植河豚等海洋生物药材药源,发展海洋制药业。
(二)**农产品加工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方式
1、产业带动。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发展基地,带动当地的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如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依托,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建立种养基地,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鑫缘茧丝绸集团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建成万亩标准化蚕茧生产基地2个,千亩蚕桑生产丰产方30个,桑园面积稳定在16万亩,基本形成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的蚕桑生产格局。
2、合作开发。农产品加工企业与镇、村合作,共同开发,共同发展。企业可以与镇、村合作建立种养殖基地,也可以采取转移厂房到农村、分解车间到村居、搬迁机器到农户的形式,创办加工基地,使农民就近就业。家惠油脂公司计划与相关乡镇合作建设200亩“双低”油菜基地,每亩补贴农民300元,既促进了农民增收,又减轻了政府农业结构调整的资金压力。
3、直接参与。农产品加工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帮扶,同时鼓励企业家兼任镇、村干部,直接为镇、村里服务,出钱、出人、出物资,真心实意地为农村、农民办实事。鑫源茧丝绸集团公司南莫镇砖桥村结成帮户对子,集团指定了一名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帮扶工作,帮助该村制定三年振兴计划,并将于2007年在该村建设150亩标准化示范桑园,每亩补助农民80元。
4、公益捐助。农产品加工企业参与公益捐助,直接为镇村捐钱捐物,兴办公益事业,如建造公益学校,改善基础设施,长期扶助。兰波公司近年来捐资20多万元用于老坝港镇的道路、敬老院和教育等公益事业。
5、帮助自立。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招收农民工,提供技术培训,使农民成为产业工人或者技术农民。农民有一技之长,或自主创业,或在企业就业,能够自立。
(三)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1、增强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把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增加投入,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大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发力度,坚持产学研联合,研究开发一批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特色鲜明的农产品,推进产品深度开发,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二是鼓励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注重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职工队伍的素质,加强现代经营管理和科技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尽快成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企业人才。
2、增强农产品加工企业外向拓展能力。
在外向型农业的发展中,农产品加工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具备出口条件的农产品加工创汇企业仅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促进农产品出口。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国外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企业发展水平。采取多种形式与国外企业合作、合资,参与到国际化的分工体系中去。二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境外创办企业,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技术、资本和市场,拓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外向经营渠道。积极到境外申请商标注册、卫生注册和取得产品质量专项认证,加快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目前**仅鑫缘茧丝绸集团公司一家企业在境外设立了公司。
3、增强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能力。
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或“公司+农户”的联结模式,创新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推行面向农户的利润再分配,探索建立风险基金制度,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目标。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采取发展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与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4、增强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建设能力。
市场竞争的核心是终端产品的竞争,实质是品牌的竞争、质量的竞争。培育和发展名牌产品,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长远之计,关键之举。针对**农产品品牌少、知名度不高的状况,**农产品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定份额,要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打响“特色品牌”、“生态品牌”、“原产地品牌”。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改组、改造,跨地区、跨行业经济联合和兼并,实现品牌扩展,解决**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竞争力弱的问题。除了鑫缘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外,**还有一些知名农产品,如天成饲料、德心食品、兰波紫菜、品王酒、里下河大米等,这些产品都需要通过不断发展,提高知名度,同时也需要通过品牌的运作迅速把企业做大做强。
5、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开展帮扶经济薄弱村活动。积极参与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益事业,吸纳和培训农村劳动力,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扎实实为农村办几件实事;参与村庄整治建设,共同建设农村新社区;通过文化设施共享、文体队伍联建、文化活动联欢等形式,共育文明新风。
第五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考
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为提高农业产出效益,拉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如何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挥以市场为导向的“种—养—加”一条龙服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作用,是当前亟需探讨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我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中央各项支农政策的扶持下,我县因地制宜,充分发挥
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优质稻、食用菌、烤烟、茶叶、药材、水果等优势农业产业,并以此为依托,发展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成功培育了坪上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豪峰茶业有限公司、生平米业、冠军实业等上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坪上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发展为省级龙头企业,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00余家。近几年来,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增长较快,形势喜人。但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1、小农意识强,加工档次不高。不少企业主思想观念落后,小农意识强,习惯于“小打小闹”,满足于“小富即安”,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和长远发展眼光,更没有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勇气和魄力,有的因担心市场风险,安于小作坊模式,导致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步伐缓慢,形不成大气候。现已发展的几大农产品中,水果、蔬菜、药材、水产等产品几乎都没有进入加工环节,直接从生产环节流入市场,进行鲜货销售。粮食、食用菌、茶叶、油料、竹木等农产品,虽然进入了加工环节,但大多为初次加工和简易加工,档次不高,加工出来的多为“原”字号或“大路货”产品,加之包装简陋,难以打开销路,发展步伐不快。如食用菌虽然年产量达到7万多吨,但还没真正进入加工环节,除坪上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偶有一些盐渍菇加工外,其他基本都停留于鲜货销售层面,总加工转化率不达0.3%。真正进行高档加工的只有豪峰茶业有限公司和生平米业公司,但一个停滞不前,一个起步缓慢,全县农产品加工的整体水平仍然不高。
2、资金投入少,加工规模不大。农产品加工业是一种投资大、利润小、见效慢的行业,特别是处于初次加工和简易加工阶段的农产品加工业几乎没有多大的利润空间,大多数投资者都不愿意投资于农产品加工业。而且农产品加工业所需的原料季节性强,加工企业为了准备足够的原料,不得不季节性地一次购足一年中所需原料,由此而占用了一大笔资金,影响了资金周转。一些金融部门畏于农产品加工业的风险也不愿意向农产品加工业投入太多的信贷资金,而县乡财政都很困难,靠财政投入的产业引导资金也非常有限。因资金紧张,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都无力扩大生产规模,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为小型企业,有的还是家庭作坊式生产,难以创建知名品牌,打造整体优势,凝聚市场竞争力。如米业加工,全县虽有加工企业近100家,但日产量达50吨的只有生平米业和冠军实业2家。
3、科技装备差,加工效益不好。目前,我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除生平米业和豪峰茶业有限公司的设备和工艺稍微先进以外,其他加工企业设备都比较简陋,工序都比较简单,工艺都相当落后,有的甚至还是非常原始的手工制作,加之技术人才也严重缺乏,所有加工企业中真正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不到10%,导致农产品加工科技装备水平落后。由于农产品加工业大多处于初次加工和简易加工阶段,科技含量不高,加工精细度差,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加工增值率一般都比较低。质量也不够稳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从而影响农产品加工企业上水平、出效益。
二、发展我县农产品加工业的建议
1、要进一步加强对产业的引导和扶持。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上,政府作为引导和服务型机构,要进一步发挥好职能,制定优惠(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政策,优化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环境,减少投资者的后顾之忧。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在初级加工阶段,产品加工的利润空间小,加之农产品加工又受到季节的影响和原料供应的制约,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一般投资者都不愿意涉足。要实现农产品加工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方面,要切实落实中央支农惠农以及国家、省里正在分别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湘南大开发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另一方面,要结合我县实际,比照外地先进经验,在税收征缴、财政扶持、信贷支持、生产用地等方面尽可能制定一些有利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对企业引进技术和加工设备的,只要符合国家政策规定,都给予相应的税费减免;在制定用地总体规划时,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用地进行统筹考虑和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