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民收入倍增计划
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酒泉市农民收入倍增计划
(2012-2016年)》的通知 索取号
产生日期 GSF001-C04000-2013-007 2013-3-13 发布机构 公开属性
酒政办发〔2013〕50号 酒泉市政府办公室 主动公开
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驻酒各单位:
《酒泉市农民收入倍增计划(2012-2016年)》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3月13日
酒泉市农民收入倍增计划(2012-2016年)
为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甘肃省农民收入倍增计划(2012-2016)》要求,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特制定全市农民收入倍增计划。
一、基础条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做精第一产业,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9645元,比2011年的8158元增加1487元,增长18.2%,较2005年4465元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2%,农民生活逐步殷实,进一步增加收入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立足现有基础,因势利导,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不仅十分必要,也是完全可行的。
(一)农业基础的不断强化,为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渠、路、林、田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不稳定的问题有了很大改观,为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优势特色产业基地的稳步推进,为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提供了可靠保障。坚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专业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突出发展蔬菜、名优果品、现代制种、特色中药材、草食畜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或全省占有重要份额的特色产业基地,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三)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拓宽了有效空间。随着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不仅扩大了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拓展了农业功能,更重要的是为农村劳动力在更大范围内向城市和二三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越来越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四)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为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提供了政策支持。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力度不断加大,农民的政策性转移收入还会持续增加,这对农民增收也是有力的保障。
二、目标任务
当前,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高风险、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新阶段,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目标,必须立足实际,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人口城镇化有机统一起来,深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较大突破。
(一)总体目标
1.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节水农业、设施农业、城郊型农业快速发展,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逐步增加,农村水电路房建设全面推进。
2.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显著提高。高效节水技术、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技术等综合集成适用技术基本普及,大力提升农业产品加工技术,积极推进优势产业的机械化进程。
3.优势产业的现代化经营体系基本建立。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努力促进市场流通,着力建成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与龙头企业配套、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紧密结合、农产品与市场有效对接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4.农业人口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通过开展农民技能培训、进城就业、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多种有力措施,争取使城镇人口比重逐年提高。
5.农业支持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进一步完善农业各类补贴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充分释放政策的保障支持效应。
6.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努力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二)具体目标:到2016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即从8158元增加到16554元,年均增长15.2%;移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三、增收来源
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菜篮子产品充足供应和农产品价格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面向市场需求,重点发展瓜果蔬菜、名优果品、现代制种、特色中药材、草食畜和休闲观光农业等产业,以及农村二三产业和劳务经济,再加上财产性和惠农政策等方面的收入,从而确保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全面实现。
(一)着力发展瓜菜产业。蔬菜面积达到65万亩,较2011年增加17万亩,农民人均来自蔬菜的纯收入2671元,增加1672元。其中:新增2.7万亩日光温室,达到8万亩,农民人均来自日光温室的纯收入913元,增加538元;新增钢架大棚
7.5万亩,达到12万亩,农民人均来自大棚蔬菜的881元,增加649元。瓜类达到20万亩,增加8万亩,农民人均来自瓜类的纯收入758元,增加467元。
(二)做大林果及中药材产业。面积达到85万亩,较2011年增加33.4万亩,其中:名优果品45万亩,增加14.4万亩;中药材40万亩,增加19万亩。农民人均来自林果产业及中药材的纯收入2236元,增加1205元。
(三)提高制种产业效益。依靠科技和管理提升种业效益,面积达到40万亩,较2011年增加7.68万亩,其中瓜菜花卉等高效制种面积达到22万亩,比重超过50%,农民人均来自高效制种的纯收入1403元,增加719元。
(四)持续发展牛羊产业。加快养殖小区建设、规模养殖场户发展、良种扩繁、秸秆饲料化利用步伐,在移民区加大人工种草力度,促进以肉羊、肉牛为主的草食畜牧业
发展。其中:羊出栏达到340万只,增加80万只;牛出栏达到17万头,新增7.5万头。农民人均来自畜牧业的纯收入达到2105元,较2011年增加1263元。
(五)着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和创收能力,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农民向市民转变,使劳务经济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措施。力争新增输转劳动力3万人,到2016年输转规模达到2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劳务输转的收入达到4375元,增加2650元。
(六)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坚持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发展方向,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精深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增强吸纳农民就业的能力。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县、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完善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壮大农村各类流通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农村经纪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参与农产品销售。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和休闲农业,使更多农民通过农村服务业实现就业和增收。农民从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将由2011年的797元增加到1144元,增加347元。
(七)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认真执行惠农政策各项规定,加强服务和管理,保证各项惠农政策和社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给农民。全市农民以政策性补贴收入为主的转移性纯收入将由2011年的人均256元增加到2016年的608元,增加356元。另外,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地、农户林权、草原承包权的流转,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将由2011年的212元增加到324元,增加112元。
(八)着力增加移民收入。认真落实新阶段移民扶贫开发规划,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加大项目和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改善移民区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发展特色种植业、设施养殖业、二三产业和劳务输转等“三业一转”,认真落实基础项目到村、产业项目到户、培训转移到人、帮扶责任到单位的“四到”措施,全力实施扶贫攻坚行动,确保移民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始终要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更好地统筹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使各项措施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完善农民人均纯收入考核制度,健全完善农民增收目标责任制,将目标逐级分解到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实行严格的检查考评、责任追究和表彰激励机制,对完成增收任务的县(市、区)给予奖励,确保倍增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增加农业投入。严格落实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的政策,严格执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开垦费全部用于土地开发和土地整理的规定。坚定不移地增强农业投入,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搭建农业融资平台,扶持农业信贷担保组织发展,加大贴息贷款力度,扩大小额担保贷款总量,鼓励引导金融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建设,解决农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加大农业保险的宣传、引导和支持力度,扩大农业保险面,规避自然灾害风险,保障农民收入水平的稳定和增长。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紧紧抓住中央继续加大对“三农”和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机遇,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不断增加投入,着力加强渠、路、林、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组织设施高标准农田、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农田防护林、农村能源等项目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四)强化农业科技服务。推进肃州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敦煌市省级现代农
业示范区建设,继续扶持建设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支持创建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体系建设,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到2016年,农业良种率达到95%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90%。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形成以科研推广优秀人才为核心的创新推广团队1000人,培养技术过硬、服务有效的农业农村实用人才队伍1万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加快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着力在深松整地、播种、收获、加工等环节加快机械化步伐。到2016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50万千瓦,机耕、机播、机收率分别达到100%、90%和50%,有力地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五)抓好农业生态安全。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产地准出、产品追溯和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9%以上。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深入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和农业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措施,确保农牧业安全。加强绿色通道、农田防护林、风沙口治理等人工造林力度,建成完整的农田防护林网,形成有效的农业生态保护屏障。落实草原奖励补助政策,切实保护草原生态。推进农作物秸秆、废旧塑料农膜、生活垃圾、污水、粪便等资源再利用,抓好尾菜处理,实现畜禽规模养殖污染减排达标排放,积极发展循环农业。
(六)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进程,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研究制定农民进城的保障政策,促进城乡一体化。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地、农户林权、草原承包权的流转,鼓励土地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适度集中,力争到2016年流转土地占到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30%以上。促进农业优势主导产业集约发展,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培育形成规模产业基地。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发展林业经济。积极开展水利工程建管体制、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和水价综合改革,增强水利支持能力。支持发展农产品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交易等现代流通方式,大力推进农产品的农超对接,积极推行订单生产,超市鲜活农产品产地直接采购比例达到50%以上。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到2016年建成覆盖全市农村的综合服务体系,有力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第二篇:上思扶贫攻坚推进农民收入“倍增”
上思扶贫攻坚推进农民收入“倍增”
黄日兴
重点实施扶贫产业开发,深入开展社会扶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成功筹办了广西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启动仪式……去年以来,上思县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首要任务,以整村推进为主战场,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共同推进的扶贫格局;完成了1.79万户5.9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 初步被列入国家社会扶贫创新协作帮扶试点县。据统计,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74元, 增长15.9%。
以产业扶贫示范带动群众增收
去年,该县大力推进十大产业扶贫示范攻坚项目建设,重点推进甘蔗“十百千”产业化,初步建立了猪苗、鸡苗、黑豚、香菇、油橄榄等育种基地,加快实施“示范基地育种+技术培训+扶持养殖(种植)户”扶贫产业开发模式。
3月11日,笔者来到该县昌墩村那当屯甘蔗改良项目示范点,是该县去年实施甘蔗“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项目之一。在蔗地里,遇上有2辆装满甘蔗的汽车准备起运,蔗地里几个蔗农正在收拾农具,笔者上前与蔗农拉起了家常:
“今年,你这块地收获几吨甘蔗呀?”
“在这个示范片里,我家有10亩地左右,今年收成70吨甘蔗,比上一个榨季增收了20多吨。”
………… 这位蔗农叫黄登先,他乐呵呵地对笔者说;另一位蔗农邓谊飞,他家在这块甘蔗种植示范片里也有15亩,平均亩产增收了2吨。去年,该县在思阳镇昌墩村、玉学村,在妙镇的板文村、板龙村开展连片的甘蔗种植示范,总面积6182亩,参与户数为1046户,总人口为4666人。据玉学村、板文村、板龙村的示范点蔗农反映,每亩增产1.5—2吨,取中间数每亩1.8吨,按目前原料蔗475元/吨,每亩甘蔗增收855元,2012年该项扶贫示范工程项目促进农民增收528.6万元,人均增加收入1133元。一年来,全县累计投资1071.6万元,实施产业开发项目23个;在甘蔗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项目上,投入了300万元的扶贫资金,向广大群众发放复合肥466吨、130吨蔗种、开展技术培训、机耕补贴等,通过种苗、肥料、科技等扶持,项目示范带动,促进贫困群众增收。
以创业扶贫扩大农民增收渠道
该县那琴乡龙楼村“巾帼蛇王”梁线娇,2009年由于经验不足,刚买回来不久的水律蛇患上了肺炎,传染得很快,400条小蛇只剩下32条。当年,蛇场亏损了十几万元。后来妇联的妇女小额贴息贷款帮她渡过了难关,现在生意慢慢好起来了。
近两年来,该县不断加强扶持农民创业,该县积极抓好农村妇女小额财政贴息担保贷款工作,县、乡两级妇联和财政、人事劳动、农行等单位齐心协力,围绕种蔗、种树、养殖等优势行业,采取“公司+妇女”、“专业合作社+妇女”、公务员担保等担保方式,发放妇女小额贴息贷款扶持农村妇女创业,扶贫龙头企业贴息贷款。全面贯彻或是2012年上级下达该县扶贫到户贷款任务800万元,贴息资金40万元,同时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辐射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为广西上上糖业有限公司申请认定了扶贫贴息贷款2500万元,贴息资金75万元。
同时,抓好贫困村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一年来,投入资金5.67万元,开展15期培训,培训1500人,占总任务的100%;以及抓好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贫困家庭子女职业学历教育工作。2012年,该县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的作用,投入项目资金38万元,组织培训贫困村劳动力350人,实现转移就业350名贫困村青壮年劳动力,就业率达100%,为贫困村群众的脱贫致富做了应做的工作。
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经该县国税局统计,2012年全县前来办理缴纳车购税有3541辆,比上年减少了1206辆,但缴纳的车辆购置税比上年同期增收了146万元,同比增长33%,这主要得益于交通设施得到不断地改善,促进了群众对小型客车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作上,该县去年投入扶贫资金507万元,完成2012第一批贫困地区村屯道路建设项目21个16.92公里,全县1979户6359个贫困农户受益。
一年来,该县全力实施茅草树皮房改造,共177户已通过自治区验收。每户补助资金3万元,共计补助资金531万元,且补助资金全发放都农户手中。第二批农村危房改造1400户,已经全部竣工,每户建筑面积均不低于40平方米,待自治区评估验收,每户补助金1.76万元。此外,该县投资314.89万元,建设贡口高效节水(甘蔗)灌溉工程,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4万亩,促进农民增收;同时,认真组织实施防城港市重点贫困村水利工程建设,投入246万元扶持南屏乡汪乐村、叫安乡百包村等6个贫困村水利工程建设。去年,全县累计投资4080.6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8个,大大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
第三篇:浅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作者:吴柏军 孙丽红 陈攀宇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6期
摘要:本文以我国十八大提出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从该计划提出的背景,实现收入倍增的途径和实现国民收入倍增倍增的意义,浅析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重要作用和时代意义。关键词: 国民收入 收入倍增
一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背景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与多年来GDP保持两位数增长相比,居民收入增速无疑相对滞后,而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缺陷更是让中国的贫富差距不断加大,成为世界上贫富分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全球经济陷入低迷,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受到冲击,过去被高速发展所掩盖的收入分配结构严重失调的矛盾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能否实现居民收入有效增长,无疑将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成败。在十六大和十七大分别提出“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和“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愿景后,十八大明确提出国民收入倍增的量化目标,彰显了决策层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
十八大”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所谓的收入倍增计划。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明确纳入党的报告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这表明我国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我国即将开启新一轮利益格局和制度红利的调整分配。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进一步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其根源在于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但内需不足导致产能过剩问题制约了可持续发展;加上社会财富高度集中于少部分人手中导致社会矛盾扩大,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近年来急剧增加。因此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上,中央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和收入分配等领域的深层次改革,寻求经济增长与福利增长、财富增长与财富分配之间的平衡,具有极为现实的战略意义。
二 国民收入倍增的途径
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确保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
首先,要在2020年实现收入倍增计划,若人均收入匀速增长,则人均收入每年需要增长约7%。虽然从绝对速度来看,7%并不算是一个特别高的增速。但考虑到2000年至2010年间,我国名义GDP增速超过300%,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
仅在200%左右,这意味着,如果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不改变,则未来数年里,名义GDP增速仍要保持一个两位数的高增长,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其次,收入倍增最主要的来源无疑是工资收入的上涨,但工资收入的增长实际是在增加企业成本,不利于企业盈利和资本支出,而因工资收入带来的消费增加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对于GDP增速而言,这一变化则将带来下行压力。从日本经验看,1962年和1965年这两个工资大涨的年份,对应也是GDP增速的低谷。这也证明,如果简单以压缩企业利润来换取居民收入倍增,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未必是正面的。事实上,当年日本的国民倍增计划之所以能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出口大幅增长从而抵消了工资上涨对企业利润的不利影响。
最后,当前我国企业的结构性分化也将影响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我国存在相当规模的垄断企业,这些企业员工平均收入水平已经远远超出居民人均收入,未来如果这部分群体的工资继续上调,无疑将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另一方面,我国存在着数量众多的民营企业,这部分企业也是吸纳中低收入就业者的主力,但从实际情况看,前几年出台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效果并不明显,中低收入群体的工资合理增长未能得到充分保障。
毫无疑问,要实现收入倍增的目标,首先要进一步做大国民经济的蛋糕,但更关键的是要理顺居民、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好蛋糕。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也要花更大力气进行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寻找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为中国经济下一个十年的辉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国民收入倍增的意义
首先,居民收入倍增目标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本目的是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全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幸福。要达此目的,必须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收入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从而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其次,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是缩小收入差距,保持社会稳定,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目前我国收入差距过大,基尼系数达到0.438,超过警戒线,已经影响社会稳定,阻碍消费增长和内需扩大,不利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更加迫切。再次,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是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发展。这种发展方式受到环境、资源的限制,也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限制,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要把这种发展转变转变到主要依靠国内需求拉动的发展上来,因此,必须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总之,“收入倍增”是富民强国路径,因为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将直接带动我国消费总量与消费结构的双飞跃。消费总量的飞跃与国民收入水平提高直接正相关,而伴随着收入分配改革
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中低收入群体在社会消费总额中的比重必将越来越大。按照边际效应,收入增长后中低收入群体消费意意更高,消费行为的变化也更加明显,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更强劲。无论总量还是结构,消费的新飞跃将为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空间,为投资带来更多机会,在拉动经济增长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循着“收入倍增”这个富民强国路径,迈入新的成长周期。
作者简介:吴柏军,承德医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
孙丽红,承德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陈攀宇,承德医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
第四篇:2014倍增计划0
林改办倍增计划完成情况
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2014年倍增计划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1、积极筹建林业产权管理信息服务中心
林业产权管理信息服务中心是以中央林改精神和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主要履行林权登记、变更、流转管理等职能,为全县森林资源转让、流通、管理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平台。林业产权管理信息服务中心编制5人,主要承担全县林权管理、流通、交易、确权发证等业务。目前,县林业产权管理信息服务中心已经市、县编委研究通过,做到了有编制、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保障,服务中心运转规范有序,有力地服务了林改工作,为全县森林资源转让、流通、管理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平台。
2、依法推进林权合理流转
随着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鼓励林木、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合理流转的系列政策出台,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和资金投向林业,森林资源流转日趋活跃。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集体林权流转管理方面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农村产权综合改革,起草了《**县农村集体林权流转实施细则》、《**县林权抵押登记管理办法》。通过系列政策的贯彻落实,规范了林权流转行为,维护了林权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上半年,全县共办理集体林流转3宗,流转面积2224亩。13、稳步开展林权抵押贷款
积极与金融部门沟通交流,认真贯彻县林业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联合下发《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全力做好林权抵押贷款森林资源的监督、管理工作,鼓励林权小额循环贷款、林农联保贷款等多种形式的林权抵押贷款,为林农和林业龙头企业融资提供服务,支持林业龙头企业发展。随着配套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林农和林业企业依托林权抵押贷款的意识逐渐增强。半年来,全县已办理林权抵押贷款申请登记2起,融资1995万元。
4、大力支持林下经济发展和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
林改确立了农民在林业经营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了林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使林地资源变成资本,让山林活起来、林农富起来。林改一系列好政策,激发了社会各界投资林业的积极性。广大农民积极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森林旅游和林下产品加工等林业经济产业,初步形成了元坝、碑坝、南海山区以核桃为主的干杂果产业;黄官、濂水、两河丘陵山区的油茶产业;胡家营、圣水苗木花卉产业;汉山、青树、黎坪等镇的森林旅游、“农家乐”产业;平川的食用菌产业,有力地带动了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全县林业专业合作社有了迅猛的发展,目前,全县涉林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立46家,主要涉及苗木花卉、干杂果、中药材、野生动物养殖、森林旅游等多个方面。许多林业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已发展成了初具规模,远近闻名的本地企业,打造出了小有名气的乡土品牌。法镇绿野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户广泛积极参与,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独有品牌。该专业合作社正在被我局推荐申报省、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第五篇:农民收入倍增的意义难点及实现路径下(推荐)
农民收入倍增的意义、难点及实现路径(下)
黄延信
2013-04-01 09:37:13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03月20日
三、促进农民收入倍增的思路
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畅通农民进入市场交换的渠道,改善农民在市场上的交换关系,构建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形成农民收入正常增长的体制机制。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实现收入倍增计划,应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促进低收入农民增收和中西部地区农户增收上,注重收入增加的全面性,努力缩小城乡居民、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收入差距。
农民收入由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部分构成。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畅通农民进入市场交换的渠道,改善农民在市场上的交换关系,构建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形成农民收入正常增长的体制机制。
(一)改善产品的交换,增加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产品的交换,就是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通过市场交换转化为农民的收入,这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农民用于交换的农产品的数量是一定的,影响农民收入的是农产品的交换价格。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产品的交换过程中,农民一直处在不利的位置,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工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农民为国家的工业化、城
镇化作出了数千亿元的贡献。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王耕金先生曾经计算,仅工农产品的不等价交换,农民就为工业和城市贡献8700多亿元。
增加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在农产品定价中的谈判能力,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者价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民合作的规模越大、层次越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就越高,在农产品交换过程中就会处在相对有利的位置。加强对农民的合作知识和意识的宣传,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开展专业合作,通过发展合作组织,增强农民决定交换价格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者价格,在市场交换过程中维护和实现农民的利益。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链的价值,降低市场风险和流通成本,将农产品价值的更大部分留在生产环节。对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政府应根据粮食生产成本的变化、农民收入增长的需要,以“小步快跑”的方式不断提高最低收购价格,在市场粮价上升时,尤其不要采取打压政策措施。
(二)改善劳动的交换,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农民为非农产业、城镇居民提供劳务,企业和居民为农民支付劳动报酬,是为劳动的交换。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体现为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目前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但是,农民在劳动的交换中仍然处于不利位置。根源在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农民不能同等接受教育,农村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就业工种受限制、同工不同酬、不能进入较高收入行业、不能与城镇劳动者同样参加社会保障、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迁入城镇等,都是农民劳动的不平等交换的体现。农村劳动力劳动的不等价交换,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所谓的人口红利、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是对农村劳动力劳动的不等价交换的注解。
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根本在于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民的非农就业竞争力。加大投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开展农民免费职业教育,既可以提高农民的非农就业技能,增强农民的非农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稳定性,提高工资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竞争力。全面开展和加强职业教育,对没有升入高中、大专院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由中央、省级财政出资,全面实行2—3年免费职业教育。鼓励和引导企业与职业学校联合与合作,使职业教育与企业用人需求相结合。对现有农民工培训资金来源,实行上分下不分,由县整合使用,允许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农民工培训需要,将相关培训项目资金整合打包使用,延长培训时间,充实培训内容,原有培训项目渠道不变,各计其功,以培养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现代产业工人和新型农民。鼓励企业对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因此增加的费用,允许企业在税前列支。特别是要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政策,破除因户籍、身份等产生的不公正现象,实行同等就业、同工同酬。
(三)改善财产的交换,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党的十八大提出,多渠道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生产要素优化组合,财产的增值是收入增加的重要途径。当前,农民拥有的最多、最大的财产是土地和房屋。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农民的宅基地和房屋的商品属性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只能由国家征用,征地补偿只能按农用地来计算,补偿的标准(价格)由政府单方面决定,农民不能讨价还价。至于农民的房屋财产,制度规定城镇居民不能购买农民的房屋,农民的房屋只能在农村内部买卖,同时强调农民实行一户一宅,事实上堵住了农民通过财产交换增加收入的路子。当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的阶段,每年1000多万农村人口转到城镇就业和生活,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城乡社会产权关系的重大变化。
这种产权关系的变化与调整只有通过市场交换才能有效实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产天然应该用于交换,而我国现行法律和制度规定,农民的财产不能进入市场交换,这与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不符合的,对农民是不公平的,不仅制约农民收入的增长,而且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行业之间自由流动,难以实现优化配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就要改革和完善农村产权制度。中央也多次强调,要保障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这几项财产权利。这几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地籍调查,要求2012年基本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项工作的完成,有利于建立产权清晰的农村土地制度,为土地这一最重要的农村生产要素进入市场奠定制度基础。产权明确、权能完整的资产才能交易,只有具有流动性的资产,其增值才能实现。要进一步加快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允许农村土地、农民的房屋进入市场交换。农村土地、农民的房屋等资产进入市场流通,有利于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自由流动的机制,将城市的生产要素引向农村和农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吸纳市场流通中过多的货币,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四)深化改革打破城乡壁垒,调整城乡交换比例关系。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还要靠深化改革,打破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壁垒,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加快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有稳定就业、收入和合法固定住所(含租赁房)的农村转移人口尽快在城镇落户。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一方面从事农业的人口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将增加,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民收入将会相应增加;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对农产品的商品性消费将大幅增加,这又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促进农业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增加农民收入。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增加,意味着生产农产品、出售农村财产的人口减少,而城市人口的增加,意味着购买农产品和农村财产的人口增加,购买双方人口数量此消彼涨的变化,无疑交换条件向有利于农民的方向转变。10个人生产一样产品只有一个人购买,很难卖出好价格;反之,一个人生产产品,而有10个、甚至几十个人购买,自然可以卖出高价。
(作者单位: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
责任编辑:晓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