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的智慧
《我们的智慧》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错误处理冲突的危害性,能理智地对待和化解生活中的各种冲突。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冲突,能够勇敢地与校园暴力做斗争。
【知识目标】了解冲突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掌握理智处理冲突的常见方法。了解心理换位的含义。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冲突的方法和智慧。
【教学难点】学会宽容他人、为他人着想。
【教学手段】案例教学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搜集学校家庭中理智地对待和化解生活中的各种冲突的事例等。
2、学生准备:学生课前阅读课文,思考怎样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冲突;编导、排演冲突剧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特别是冲突的原因和后果,导出化解矛盾与冲突的智慧这一新的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智慧树上开新花
(1)观看《负荆请罪》动画视频。
师:从《负荆请罪》中同学们能感知到一些什么?
生:国家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不计较别人的过失就是宽容。
师:宽容对我们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冲突有什么作用?
生:宽容是智慧树上着新花;既是一个人的修养,又是交往的基本准则。对别人过失的宽容,显示出一个人的宽广胸怀,可以化解冲突于无形之中。
(板书)智慧之花一:宽容
(2)在生活中你有类似的宽容事情吗?
学生谈自己生活中的体验与感受。
归纳:我们的生活中要学会宽容。
(3)阅读课文中雨果的名言“世界上最广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地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地是人的胸怀”。
你能说出一些有关宽容的名人名言吗?
生答略。
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
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其实,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
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才不会有寂寞和孤独;有朋友的生活,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其实,宽容永远都是一片晴天。
每个人都有错误,如果执著于其过去的错误,就会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耿耿于怀、放不开,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也限制了对方的发展。
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宽容要以退为进、积极地防御。
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严以律已,宽以待人;责人要宽,责已要严。
以责人之心责已,以恕已之心恕人。
尽量宽恕别人,而决不要原谅自己。
归纳:从这些关于宽容的名人名言中,可见宽容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它是处理冲突,化解矛盾人智慧之花。
(4)阅读“各抒己见”。
小文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女生,她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都非常高。她不能容忍他人的一点点缺点,和别人的矛盾、摩擦她都一一记在心里,一生气就拿出来讲。渐渐地,她发现班里的同学都不愿意接近她,就连几个要好的朋友也渐渐疏远了。她觉得非常孤独。
师:小文怎样才能摆脱孤独,获得同学的友谊?
生:容忍他人的缺点;严以律已,宽以待人;慎言慎独;拥有宽广的胸怀„„
师:我们身边像小文这种性格的同龄人还不少呢!你对他们有什么内心话要说吗?请大胆表露出来吧!生答略。
(5)引导学生阅读P52日记,掌握什么是换位思考。
师:从这些同学的日记中描述的事情,请说说什么是换位思考?
生:心理换位就是站到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板书)
(6)你还能列举出我们身边需要换位思考的情境吗?生答略。
归纳:心理换位是我们化解冲突的又一智慧之花。懂得心理换位你就会少一些烦恼,常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去做,也容易获得心理平衡。
(7)当冲突发生时,我们还有其它化解冲突的智慧的智慧之花吗?
学生结合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归纳总结出其他化解冲突的智慧。
(板书)主动道歉;控制情绪,冷静下来;开诚布公谈一谈;请人调解„„
归纳:可见我们化解冲突的智慧、方法还是有很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8)阅读“这一招很有效”。
师:当我们与别人发生了矛盾或冲突,有时当面不好解决,用写道歉信的方式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引导学生学写道歉信 讲解道歉信的写法。一是掌握道歉信的写法,二是明白写道歉信也是化解冲突的方法。
(9)阅读“小资料”。向学生讲明调解的条件、步骤和注意事项。
开展模拟调解活动。让学生掌握化解冲突的一种做法。
(10)“细细品味”:指导阅读《双向门》。
在阅读的基础上再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知道只有保护别人、尊重别人,自己才能得到保护和尊重。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我们的智慧
1、宽容
2、心理换位
3、主动道歉;控制情绪,冷静下来;开诚布公谈一谈;请人调解„„
3、写道歉信
4、调解
5、彼此互相尊重
第二篇:改革开放:让实践告诉我们智慧
内容提要 三十年改革开放,在苏联式社会主义模式日暮途穷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造就了社会主义国家转型中特殊的“中国奇迹”,总结经验才能继往开来,让实践告诉我们智慧。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三十年前,面 对“十年浩劫”造成的经济凋弊、思想僵化的艰难局面,邓小平同志以其世所罕见的勇气和魄力,毅然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创新之路。从那时起到现在,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举世羡慕的奇迹,产生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的股份制产权改革,产生了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领域的“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国家GDP总量,由1978年的3600多亿元增至2007年的24万多亿元,国家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000多亿元激增到2007年的50000多亿元。中国社会追求的总体目标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到现在进一步开拓了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中华民族以更自信和成熟的心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潮流。
中国的全面现代化之路方兴未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道路任重道远。我们有必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出智慧,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有利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一、在传统与革新间寻找交集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中国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是“既不丢老祖宗,又发展老祖宗”。这句话一语中的点出了作为改革者应如何恰当处理历史遗产的问题。历史是镜子、梯子还是绳子、笼子,关键在人如何处置。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邓小平、陈云等杰出的开创者们,在勇敢打破“两个凡是”的同时,也坚决反对全面否定毛泽东,对毛泽东做出功大于过的历史评价,要求“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事实证明,这对于以后数十年维护党和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一心一意谋发展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向现代化转型的国家,合理使用历史资源,同时不失时机地以“四两拨千斤”的智慧进行创新,不仅不会束缚自己的手脚,有时反而可以事半功倍。传统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革新的阻碍。如日本独特的“天皇”制,就为日本的迅速现代化起了特殊的作用;泰国独立后,至今发生过多次政变,但整个国家惊而不乱,因为背后有个立宪的传统的国王始终在保证着社会基本秩序。
英国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先驱,人们说民主在英国是“长出来的,而不是生出来的”,一直到今天英国都没有一部其他国家那样的成文宪法,而只有一系列宪法性文件。英国的经验就是适时把国家政治实践中摸索出的好做法以法律文件的形式固定起来,从而一步步达到改良的目的。
八十年代以来,在苏联式社会主义模式日趋没落的背景下,中国领导人带领各族人民,独辟蹊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我们保持着对历史的敬畏,对革命先烈事业的继承,仍然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另一方面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在又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发展的科学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圣经。新时代的“以人为本”与昔日《共产党宣言》中所追求的“未来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二者间很容易找到交集。
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两个方面是最有价值的突破: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个方面我们已经取得很大成就,向世界证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共产党的领导是完全可以兼容的;二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十六大所提的“政治文明”,十七大提出的“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都强烈昭示我们党立志变革的勇气和胆略。一些学者已指出,马克思早就说过:民主最能体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也就是说,在这方面,我们的党、各级政府以及公民,都在积极探索传统和革新的最佳结合点。
二、国家与公民一同成长
元曲里有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它反映了在中国几千年的王朝循环里,无论国家盛衰,老百姓的日子都好过不到哪里。有时,外表强盛的王朝,比如秦朝、元朝,在国家层面上,似乎打遍天下无对手,但老百姓甚至也包括士大夫们群体,其地位和尊严却得不到任何保障,甚至生命都随时可能被统治者剥夺了。即使在所谓汉武大帝时期,他杀丞相也如砍西瓜一样随便,更遑论普通百姓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讲,人类历史是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演化的,类似的例子,其他国家也多的是,笔者指出这些例子并不是诋毁自己的祖先。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和希腊、罗马文化相比,中华文化里确实重国家主义重集体主义,少公民意识少个体意识,生活在公元前好几世纪的雅典和罗马的执政官(共和国时期的罗马)就是选举产生的,中世纪的欧洲也产生过几个著名的城市共和国,英国产生于13世纪的《自由大宪章》便开始以法律的形式限制王权的专横,还有像陪审团等这种制度,在中华传统文化里却找不到这样的实例。到近代,孙中山发生“民族、民权、民生”的号召,力求建立现代民主国家,但目标虽好,结果却求橘得枳,先是军阀祸害,民不聊生,后来蒋介石以“训政”为名,也不把民权真正当回事。
1949年后,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从国家整体看,这句话实现了,在毛泽东时代中国做到了独立自主,拥有两弹一星,堪称大国。但如果详细考究到每个具体公民的地位权利,则不能这么乐观。在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盛行的时代里,公民权利没有得到法律的充分保障。
值得庆幸的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所走的路,公民和国家是以“双赢”的方式在前进的。我们逐步在社会普及起法治原则,每个人,包括通常意义上的坏人,在法律上的权利也是不受侵犯的。公审“四人帮”、公审“林彪反革命”集团,我们初步确立起这种制度。
随着律师制度的全面推广,一些具有标志意义的案件展示出不同寻常的时代意义。2003年孙志刚一案,使国家彻底废止了城市收容遣送制度;2007年北京小贩崔英杰意外刺死城管一案没有判死刑,第一次显示在国家与公民的矛盾冲突中,法律更照顾较弱的后者;而“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的圆满解决,则向全国人民发出信息:法律是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唯一准则。
在经济领域,股份制的实践,使我们初步懂得了产权的重要性;物权法让中国人也开始知道什么叫“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三十年改革开放,使我们由“管治社会”走向“公民社会”;三十年改革开放,我们的国家与公民一同成长。
三、在开放中把握历史潮流
孙中山先生说:“历史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生,逆之者亡。”但一个时代的历史潮流确切是什么,需要在开放的条件下由实践来检验,不能凭主观想象。
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革命,是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那时候,由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遇到深重的矛盾和问题,劳资冲突、经济危机、殖民主义和反帝运动等频发,所以在马列主义旗帜下蓬勃发展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实践中它也的确产生了苏联的经济奇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适应了这一历史潮流趋势,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由于各国实践的方式具有多样性,后来的历史实践中,西方资本主义历经“罗斯福”新政等改良措施,同时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优秀成果,他们本身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取得一定成就后,以后却日益偏离民主宪政的轨道,走上经济和政治都高度垄断的道路,同时固步自封地拒绝了外部世界的其他优秀文明。
所以到二十世纪后期,苏联式社会主义已经不能代表整个人类的历史发展方向。以市场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和以宪政为特征的政治民主化成为世界潮流。
所有这一切,没有全面开放的广阔视野,我们是很难获得的。小平同志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与这一人类历史潮流相吻合的。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我们找准了方向,找回了勇气,也找到了智慧。
第三篇:《周易》智慧就在我们生活中
《周易》智慧就在我们生活中
杨庆中,1964年生于河北藁城。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国际易学联合会副秘书长。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代表性著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易学史》(人民出版社2000年)、《周易经传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二书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项成果。前者曾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后者荣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并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
《周易》离我们遥远吗
很高兴与大家分享《周易》,说到《周易》,我想很多朋友可能都会有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说它遥远吧,好像又经常听到它的名字;说它离我们很近吧,又似乎不太了解它到底是讲什么的。甚至有不少朋友,一提到《周易》,好像只知道它是算卦的书。事实上,只要我在这里提示一下,大家就会发现,《周易》离我们一点都不遥远,不但不遥远,而且还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例如,我们平时说话、写东西的时候,时而会用到成语,我给大家举几个:
居安思危、穷变通久、自强不息、韬光养晦、否极泰来、三阳开泰、革故鼎新、求同存异、殊途同归、洗心革面、义结金兰……
这些成语,诸位大概都耳熟能详吧,但如果我要说它们都来自于《周易》,你会不会吃惊呢?比如“否极泰来”这个成语,就是由《周易》里边两个卦的卦名《泰》卦《否》卦组成的,《泰》卦后面是《否》卦,否极泰来,意思是坏的过去好的到来。又如“革故鼎新”这个成语,也是由《周易》里边的两个卦《革》卦和《鼎》卦组成,革就是变革,鼎就是鼎立。革去旧的东西,然后建立新的东西,就叫革故鼎新。还比如“义结金兰”这个成语,是指两个人或几个人的感情不错,要结义为兄弟(俗称拜把子),也就是通常所谓的结金兰之好,那么这个呢,实际上与《周易》的《同人》卦有关,就出于孔子对《同人》卦的解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就是“义结金兰”的出处。还有“三阳开泰”这个成语,过农历新年的时候,人们都喜欢说这个成语,它就来自于《泰》卦。你看,这些成语都来自于《周易》,那你还会觉得《周易》离我们遥远吗?肯定不会。
我再举一个例子,大家可能都去过故宫,故宫里有三大殿: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为什么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叫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呢,这个“保和”、“太和”、“中和”,就来自于《周易》《乾》卦《彖传》讲的“保和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再比如,我们可能都知道,过去称皇帝为“九五之尊”,这个“九五之尊”是怎么来的呢,也来自于《周易》,《周易》的《乾》卦九五爻的爻辞说:“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是《乾》卦中最好的一个爻位,乾又代表天,而九五呢,又是飞龙在天,所以把它比作皇帝,并称之为九五之尊。
你还比如,我们定下了一件事情,第二天又改变了主意,我们通常用什么样的话来形容呢,我们说,唉,又变了卦了,“变卦”一词,也来自于《周易》。
所以大家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周易》处处可见,简直可以说,它就活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了。在这里我特别强调,它“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为了表明它已经变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基因,它将永永远远地传下去。你不了解《周易》时,那你是在无意中传承它;你如果知道了《周易》,那你就可以自觉地去传承它,也就是由日用而不知,变成日用而知之。如此而已。
如何给《周易》定位
太极八卦图
既然《周易》就活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界定《周易》呢?或者说我们应该怎样给《周易》定一个位呢?现实中我经常遇到一些朋友,听说你是研究《周易》的,就问你能不能给他算一卦,或者能不能给他的小孩儿改改名字,好像研究《周易》,就是搞这些玩艺儿的。当然我并不觉得他们这样理解《周易》多么可笑,主要是因为大家对这一块儿还不太了解。那么怎样界定《周易》呢?我觉得如果给它定义一下的话,我们可以先借助一下清代人编的一部大书《四库全书》,这部书的《提要》里边呢,有这样一段话,它说: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易》说至繁。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方外之炉火就是道士炼丹),各个方面都与《周易》有关。都与《周易》有关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周易》,就是它们的哲学基础。所以,透过清代人编的这部书,我们可以看出,《周易》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它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
因为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它的地位是非常特殊的,可以说,自汉代以来,中国传统学术的核心是经学,现在经学比较热,我们讲《周易》,《周易》就属于经学的范畴,《诗》、《书》、《礼》、《易》、《春秋》,什么《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等,都是经。那么传统学术的核心呢,是经学,而《周易》被尊为众经之首,所以经学的核心呢,是易学。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周易》是处在了学术核心之核心的地位。因此,当代大儒、已故的著名哲学家梁漱溟先生就说:“易乃大道之源。”还有的学者认为,《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就是在不断地诠释《周易》的过程中,生生不息焕发青春的。刚去世不久的著名易学家、哲学家朱伯崑教授,也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中国人在与西方人接触之前,也就是近代之前,主要是靠研究《周易》,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这也就等于是说,《周易》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哲学教科书。怎么看这个世界,怎么看这个宇宙,怎么看这个人生,靠什么?就是靠《周易》。所以呢,我们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一点《周易》,就好比一个基督徒不知道《圣经》的话,大家会觉得他不可思议一样,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不知道《周易》,不了解一点《周易》,也是不可思议的。那么,通过前面的介绍,以后再提到《周易》呢,大家一定要记住三句话: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周易》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哲学教科书;《周易》在中国传统学术中居于核心的地位。
《周易解读》杨庆中编著
今天学《周易》应当学什么
既然《周易》这么重要,而大家对《周易》的感觉又扑朔迷离,想看看,想学学,可翻不了几页,就觉得头大,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想一方面是由于大家接触得少,另一方面呢,是由于《周易》一书的结构确实有和其他经典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说,《周易》有一套独特的符号系统,学习这套符号系统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可是不了解这些东西,想知道《周易》的奥妙,又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少朋友往往是望而却步,终于进不了《周易》的门庭。我经常举这样一个例子,说学《周易》好比是去山顶看日出,日出的景象是美轮美奂的,但是登上山顶的路却不一定处处引人入胜,可为了看日出,我们还得上山。学《周易》呢,一开始也要克服这个枯燥乏味带来的烦恼。但是呢,学《周易》与到山顶看日出又不完全一样,看完日出,你获得一种美感,很舒服,可那下山的路和上山的路仍然没什么区别。学好《周易》就不同了,一旦你透过这些符号系统,领会到了它的奥妙之后,回过头来再看这些符号的时候,就一点也不觉得枯燥乏味了,而且呢,会感到字字珠玑,奥妙无穷,读每一句爻辞,都觉得这里边,简直是智慧太丰富了。
说到这,我想我们应该讨论一下今天学《周易》,到底应该学什么的问题了。当然,各位朋友的目的可能是不一样的,这没关系,只要有收获就好。我个人体会,学《周易》至少在三个层面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
第一个层面,也是最起码的,就是知识的层面,我至少知道《周易》到底是讲什么的,包含什么样的内容,这对于丰富我们的知识,当然是有好处的。
第二个层面呢,再进一步,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涵义是什么,肯定是有很好的帮助作用的。
那么第三个层面,也是我今天想重点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对于帮助我们安身立命、过正确合理的生活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孔子晚年曾经说过一句话:“假吾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老夫子把学习《周易》的目的,定位在“无大过”上面,“无大过”就是不犯大错误。这是孔老夫子的学习体会,也应该是我们今天学习《周易》的目的。所以说,今天学《周易》,就是学智慧,学习少犯大错误的智慧。我把它分为生活智慧和生命智慧两个层面。
《周易》的生活智慧可概括为一个“变”字
今天学《周易》,就是要学《周易》的智慧,而《周易》的生活智慧呢,可以概括为一个“变”字。“变”是《周易》的核心观念之一,西方人以前翻译《周易》,就是翻译成“变化之书”。《周易》讲“变”呢,就是强调人们要顺应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在这种顺应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使自己永远处于一种恰当有利的位置。具体来讲呢,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成功或走运的时候如何防止变;一方面是在失败或倒霉的时候如何促进变。简单一点说,就是如何变和如何不变。
比如说,你现在很成功,你希望保持住这种势头,那你就要防止变,但防止变的办法仍然是变。变什么呢?就是调试自我,谦卑虚心,戒骄戒躁。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住自己的成功。大家知道,一个人成功的时候,往往会得到很多荣誉,很多好处。这个时候你如果骄傲自满,觉得自己不含糊,觉得自己了不起,觉得自己比别人行,那就麻烦了,因为这样有可能会促使你走向失败。所以清朝的名臣曾国藩曾经说过一句话来形容人生的最佳处境,那就是“花未尽开月未圆”。花开尽了,那么紧接着的就是凋谢;月亮圆了呢,紧接着的就是亏损。所以这个时候呢,就需要你想办法不让它开尽,不让它特别的圆。那我们说现实中的花,它开到一定程度一定是要尽的;月亮到了十五、十六,一定是要圆的。但是人呢,却可以透过自己的努力来做到未尽开,未尽圆,方法就是谦卑。《周易》里面有一卦,名字就叫《谦》,汉代人说,《周易》里有一卦,大可以保一国,小可以保一身,指的就是这一卦。现实中,我们看到听到过多少这样的例子呀,比如很多企业,曾经名噪一时,结果说垮一下子就垮了,走马灯似的。为什么曾经有那种好的势头,保持不住呢,就是因为不知道怎样防止变,不知道怎样通过变来防止变。
那么,在失败或倒霉的时候怎么促进变呢,人的一生总不会时时事事都顺,你倒霉的时候,走背运的时候,环境不好的时候,对自己不满意的时候,你就要促进变,这叫穷变通久。穷是指你现在境况糟糕,变是要变这个“穷”,通则是克服、超越了穷,也就是走出了困境。这就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越失败越要有信心。我常常做这样的比喻,成功、辉煌时就好比登上了山顶,这时如果不谦卑,那你无论往哪个方向走,都是下坡路。失败、倒霉时就好比走到了谷底,这时只要你保持信心,坚持不懈,无论往哪个方向走,都是上坡路。
防止变或促进变,都是要人努力追求和保持存在的合理性。相传在周庙里边,有一种器皿,叫“右坐之器”,这种器皿有一个特点,注满水以后呢,它就倾覆;注得太少呢,它也是倾斜的;只有恰到好处的时候,它才能够端正。有一次呢,孔子带着他的弟子,来到这个地方,问看庙的老头儿,说有没有这么回事儿,这个老头儿说,确实有。那孔子就让他的弟子取了一瓢水来试验,结果呢?果然如此。孔子看罢,慨叹道:“呜乎!恶有满而不覆者哉,”也就是说哪有满了而不倾倒的呢,那么言外之意呢,就是太满了,就容易倾覆,就容易溢出来。这个时候他的弟子,有一个叫子路的,就问孔子,保持盈满有没有办法,孔子说,办法是有的:“持满之道,挹而损之。”也就是说,保持盈满的关键在于要注意“损”,具体说就是:“高而能下,满而能虚,富而能俭,贵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辩而能讷,博而能浅,明而能暗,是谓损而不极。”意思是高但能够变得卑下,满但能够自己虚心,富贵但能够节俭……孔子认为,“能习此道,惟至德者及之。”《周易》讲变化,就是这样,要让人变得恰到好处,立于不败之地。走出低谷,恰到好处,就是成功;防止走下坡,恰到好处,就是保持成功。
八卦
《周易》讲变根据的是“时”
防止变也好,促进变也好,归根结底都是一个变。但变并不是没有条件的。《周易》讲变,根据就是“时”,也就是“变通趋时”。《周易》中这方面的材料很多,为了便于大家听懂,我想结合着“屈伸随时”这个成语来讲。我们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屈伸就是变。但什么情况下屈,什么情况下伸,这是有智慧的,“因时而变”就是智慧。在现实生活中呢,顺而能进易,逆而能屈难;逆而能屈易,屈伸随时难。人们常常讲“识时务”,这里面就特别强调一个“时”字。
可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他在复仇雪耻时主要依靠了两个人物,一个是文仲,一个是范蠡。这两个都是经邦治国之才,可以说,尽忠忧君、经邦济世的谋略,是差不多的,但一个功成身退做了大富翁,一个流连忘返成了刀下鬼,下场很不一样。据历史记载,这个勾践呢,在灭掉吴国之后,曾经摆宴庆功,群臣欢呼雀跃,喜形于色,庆祝胜利嘛,大家都很高兴。但是,越王勾践却面有不悦之色,一般的人都没有察觉到,可范蠡一眼就看透了勾践的心思,知道勾践这个人呢,不愿意把灭吴之功归于臣下,心肠比较狭隘,虽然他曾经卧薪尝胆,但这个时候呢,已经胜利了,他的狭隘的心胸,就表现出来了。那么范蠡呢,发现了他这一点,猜透了他这一点,因此,就暗自做出了急流勇退的打算。于是范蠡就向勾践请求退休,勾践呢,沉思了半晌,然后煞有介事地对范蠡说,你范蠡不能退休,不但不能退休,我还要分越国一半给你,要你和我一起掌管越国,而且,你必须答应我,你不答应我,我就杀掉你。范蠡呢,当然心里很明白了,他知道杀掉他是真,分享越国是假,所以,他就悄悄地打点行装,带着家眷,包括倾城倾国的一代佳丽西施,泛舟而去,跑了。史书上说他到别的国家做买卖,成了大款儿,成了大富翁。范蠡逃离越国时,曾给老朋友文仲留下一封信,告诉他勾践这个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同享乐,你要早作打算,赶紧离开是非之地。可惜的是,这个文仲,收到范蠡的信以后,犹豫不决,结果当他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打算退隐的时候已经晚了,勾践赐死的宝剑已经送到了。最后只能是横刀自刎了。
从《周易》的角度来讲呢,文仲的悲剧,就是没有处理好屈与伸的关系,也就是不知道因时而变。勾践兵败会稽山之后,求贤若渴,文仲当了大官,可以说是得时有位,因为勾践要复仇,文仲有韬略。但当勾践灭了吴国,雪了国耻之后,文仲仍身居显位,就是有位无时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勾践这个人不咋地嘛,文仲忠君忧国之心没改,勾践阴险毒辣之性已彰,结果必然是时位乖离,因位而招祸,也就是说,这个位反而成了文仲的祸端。这就是不能因时而变的惨痛教训呀。相比之下,范蠡在勾践用人之际,能够因时得位,施展经邦治世之才;在勾践如愿以偿之后,又能因应时变,急流勇退,改行经商,所以,总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看来,因时而变是与时偕行,亦即与时俱进的明智之举呀。所以我们说,《周易》讲变,根据的就是“时”。因此,有学者甚至认为《周易》就是讲“时”的书。
《周易》把握“时”强调的是“知几”
那么,如何把握时呢?《周易》认为,要想很好地把握时,就要多在“知几”上下功夫。“几”是什么呢,通俗一点说,就是苗头,兆头。《周易》里面有一段话:“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什么意思呢?“几”,我们说了,就是苗头、兆头。“深”,就是“幽深”。这两个方面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神”,也就是变化莫测。因为变化莫测,才难于把握,才需要下功夫认真地研究。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当然是《老子》里面的话了。“合抱之木”,特别粗的一棵大树,“生于毫末”,一粒种子种下去,然后长出幼芽,这个幼芽,如果有一个合理的生长,最后呢,就会成为参天大树。“九层之台”,一个很高的台子,“起于累土”,是一筐土一筐土垫起来的。“千里之行”,很远的路,“始于足下”,是一步一步迈出来的。这些话都是在强调什么呢,就是强调开好头,并坚持下去。《周易》里面也讲到了类似的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关键看你能不能及时地辨察出来。天大的坏事都有一个开始,你能及早辨察,就有可能避免。所以,《周易》特别强调“知几”的功夫。认为如果能够发现并研究细微的征象,就能够成就大事业,就能够无需着急,万物速成;不用费力,事半功倍。这叫“知几,其神乎”!也就是说,知道了“几”,知道了这个苗头和兆头,就能够达到很“神”的程度。因为“几”是“动之微”,是“吉凶之先见者”,是吉凶最先表现的那个地方。我们很多人都是在吉凶已经非常明显的时候,才能够判断吉凶,而“知几”的人能在吉凶刚刚开始表现的时候,刚刚开始露头的时候,或者吉凶还没有表现出来,而有苗头的时候,就知道了。
给大家举一个春秋时期的例子,这个例子,不是讲“知几”的,但它可以告诉我们,这个“几”对于这个结果,是多么的重要。据《战国策》记载,中山君有一次犒赏手下的臣僚,但由于羊肉羹做得不够,其实也就差一碗,大夫司马子期呢,就没有分到这碗羊肉羹,结果这个司马子期就觉得中山君小看他,于是怀恨在心,一怒之下跑到楚国,游说楚王出兵讨伐中山君,结果楚王出兵,打得中山君溃不成军,夺路而逃。在他逃跑的过程中,有两个人提着大刀,尾随于后,始终保护着他,但中山君并不认识这两个人,所以他就问他们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保护他。这两个人说:“我们的父亲,有一次快饿死了,您正好遇上,赐给他一碗稀饭,救了他一命,我的父亲临死之前,告诉我们哥儿俩,中山君有事的时候,一定要豁出命去保护他。”中山君听了这哥儿俩的叙述,仰天长叹:“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与不期众少”,给予别人呐,不在于多寡,而在于什么呢,“其于当厄”,在于他正好需要的时候;“怨不期深浅”,这个怨恨呢,不在于浅也不在于深,“其于伤心”,在于你是不是伤了这个人的心。中山君因一杯羊羹亡国,又因一壶餐得救,说明这个“几”就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在不经意间形成的呀。我举这个例子,也许并不十分恰当,但是也能够说明这个“几”,它的意义是何等之大,它的作用是何等之大。我们如果能够知几,能够事先观察到苗头、兆头,就能够因应时变,防患于未然呀。所以《周易》这部书又被称为“忧患之作”,忧患的目的是防患,防患必从忧患始,知几就是忧患。
《郑氏周易》
《周易》的生命智慧是“乐天知命”
前面说了,我把《周易》的智慧分为生活智慧和生命智慧两个层面,前面讲的是生活智慧,现在再来看一看生命智慧。生命智慧主要是从安身立命、终极关怀的意义上来讲的。这方面,可以用“乐天知命”这句成语来表述。“乐天知命”,就字面的意思说,就是乐其天然,知其命运。而乐其天然之“乐”,又必须以“知命”为基础,所以“乐天知命”,归根结底还是“知命”。说到“知命”,人们可能总觉得神秘兮兮的。其实不是这样的,《周易》里面讲的“知命”一点神秘的成分都没有。
“知命”,是孔子很提倡的。怎样理解孔子的“知命”说,可能会人言人殊,但我的体会是,孔子所谓的“知命”,实际上就是认识你自己。有例为证:孔子有一个弟子叫樊迟,有一天呢,樊迟去孔子那里请教种庄稼的事儿,孔子说这方面我不如老农,你要想学种庄稼,可以问老农。樊迟又问种花的事儿,孔子说这方面我不如园丁,你要想学种花呢,可以去问园丁。樊迟碰了一鼻子灰,就出去了。孔子说,唉,樊迟真是个干不了大事的人呐,“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在上的统治者,如果好礼的话,那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他;统治者如果走正道、崇尚正义的话,老百姓呢,就不敢不服从他;统治者讲信用的话,那老百姓就不可能不为他效命,不为他效力。统治者能够做到这样,那么周围的老百姓,就会抱着自己的小孩跑到他这儿来要求当他的国民了,哪里还用得着学种地、学种花呢?
孔子这一段话,是想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想说明,像他和他的弟子这个阶层的人,上天赋予他们能力,不是让他们学种地、学种花的,而是让他们当帝王的老师,在社会上宣传仁义,宣传忠信,教导统治者,让他们“导之以政齐以之礼”的。所以呢,孔子一点也没有因为种地不如老农、种花不如园丁而感到自己缺少什么,反而斥责想在这方面获得知识的樊迟是个成不了大器的人。这,就是孔子的天命自觉,这就是孔子所知的命。换句话说,孔子认为,他自己的使命不是种地,不是种花,而是做帝王师,为这个时代指一条明路,为这个社会提供一种规范。这可以看作是孔子的天命自觉。就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孔子的知天命,实际上就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周易》所讲的“乐天知命”也是这个意思。这是很有积极意义的。知道了这个命,你就能够很好地设计自己的人生,并踏踏实实地去实现它。而且,在实现的过程中,即使遇到艰难困苦,也无所畏惧。你看孔子在周游列国找工作时遇到了多少困难,但孔子从来没有灰心丧气过,比如在匡地,生命受到威胁时,大家都很担心,孔子却坦然地说:“文王既然已经成为历史,记载他的思想的文献不是在我这里吗!天要想灭这些文献,像我这样的后继者就不可能得到这些文献,天要不想灭这些文献,匡人能把我怎么样?!”在这里,孔子拿文王说事儿,拿老天说事儿,实际上就是拿自己的使命自觉说事儿。
《周易》讲“乐天知命”入手处是“穷理尽性”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乐天知命”呢?《周易》提供的思路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就是透过“穷理尽性”最后达到“命”。穷理,用《周易》的术语说就是探讨阴阳变易的法则。尽性就是发挥人的仁义之性。在这里,理是就着万事万物讲的,性是就着人讲的,其实是一个东西,至少是有相通之处。比方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特性,树有树的特性,人有人的特性,狗有狗的特性,猫有猫的特性,这些特性从哪儿来的呢?古人认为是天所赋予的,这就叫“天命之谓性”。也就是说,天所赋予的这个东西,落实到狗的身上就是狗的性,落实到猫的身上就是猫的性,落实到植物的身上,就是植物的性,当然,落实到我们人的身上,就是人的性。所以呢,我们穷了物的理,也就理解了物的性,理解了物的性,也就理解了宇宙的变异法则和人的本性,把人的本性发挥出来,就是尽了人的性。
正是遵循了这样的路数,《周易》特别强调推天道以明人事,换一种说法,也就是穷物理以明人事。比如《周易》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等等。在这里,“天行”即日月星辰在天上的运行,“地势”即山岳川流在地上的形势,以及“云雷”即云彩与震雷、“山下出泉”即山下冒出甘泉等等,这些都属于自然现象,都包含了事物之理。《周易》教人们透过这些物之理,去体会社会人生之理;看到日月星辰无休止有规律的运动,人要效法它,去体会自强不息的做人准则。看到大地养育万物乘载万物的特性,人要效法它,去体会厚德载物的美德。这种思路对我们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他教我们如何透过自然理解人生,如何透过自然之理提升人的德性层次。比如说,我们看到蓝天,看到白云,看到银河,看到繁星,或者去一个什么旅游胜地,看到美景,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或者说,我们能不能也学着《周易》教给的思路,去从做人的层面,去从德性修养的层面,兴发一些感慨,体验一种道理呢?如果这样做,你就是在穷理尽性;如果这样做了,你就一定会在生命的层面产生一种特殊的感受。你看孔子说话,经常联系到自然,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还有孔子站在河边说的那句著名的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些都是在用自然之理打通生命之理呀。所以,《周易》特别强调观物取象,观象取意;强调效天法地,明白宇宙之理,贯通生命之道。而这,也正是乐天知命的最终目的。
《周易》讲乐天知命落脚点是天人合一
贯通生命之道,在《周易》的表述是:“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实际上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这个概念,在这个世纪之交出现频率非常之高,尤其是前几年,你翻开杂志,各种层面的杂志,几乎都发表多篇讨论天人问题的文章。我本人也写过一篇,我的体会是,天人合一,其本质是在探讨人和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和合理存在的可能性问题。基督教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所以人存在的根据是上帝。《周易》认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所以讨论人存在的根据便需要讨论天人关系问题。
天人问题,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一句两句说不清楚。我重点说说乐天知命为什么要落脚到天人合一上。前面说了,《周易》讲乐天知命入手处是穷理尽性,穷理就是探讨阴阳变易的法则,尽性就是发挥人的仁义之性。照《周易》的说法,能做到这样,就能够对宇宙人生有一个合理的理解,并因此使自己的生命活动也逐渐地合理化,而最合理的状态则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奉天时,后天而天弗违”。合天人,合四时,合鬼神,实际上就是与宇宙合而为一。达到了这种合一,对于生命也就有了新的理解。所以,《周易》是从生命的意义上来讲天人合一的。正因为这样,《周易》才特别强调“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也就是特别强调“生”,而“生”恰恰又是宇宙合理性的最佳表现。所以《周易》讲变、讲乐天知命等等等等,最后又可以归结为讲和理性这三个字:讲宇宙的合理性,讲天地的合理性,讲自然的合理性,讲社会的合理性,讲人的合理性。合理性三个字也把生活智慧与生命智慧串通起来了。所以严格说来,在《周易》那里是没有生活智慧和生命智慧的区分的,我们做这样的区分,是为了讲述的方便。把合理性这三个字,再精简一下,就是一个道字,而人如果一直遵循着这样一个合理性,遵循着这样一个道来建构自己,展开自己的生命历程,那么就会与宇宙的合理性合而为一。这种合一究竟是一种什么境界,我不清楚,因为还没有体会到,总之是很高的境界,也是最合理的存在形式吧,孔子所谓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以上我与大家分享了学习《周易》的体会。《周易》是个大宝库,内容相当复杂,我所讲的,不过是隔着宝库的门往里瞥了一眼所看到的现象,有的可能还是假象,所以还需要朋友们自己去体会。最后,请允许我用我的一首打油诗来结束今天的讲座。
诗曰:
三千余年说易经,象数理占各不同。哲人布爻思形上,术士摆卦演吉凶。观变玩占德是本,乐天知命性为宗。莫道诸家多歧解,求其德义乃圣功。
第四篇:《我们是一群智慧的鱼》心得
境由心造,事在人为
--------林岗平在江河湖海中有形形色色的鱼,纷纷扰扰:有逆流而上,一跃龙门,化身成龙;也有悠闲自得,无拘无束,遨游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也有茫然无措,四处乱窜,跑进渔夫的渔网中而再找不着出路;更有贪吃垂钓者鱼钩上的鱼饵而成为别人的盘中餐…
而我们的社会就像这片江湖,我们只是在这江湖中的一条鱼,在这片江湖中如何的生存下去或者选择如何的生活,就需要我们做一条智慧的鱼。
读完崔自默的“智慧的鱼”,有那么点迷幻,又有那么一点彻悟和执着,迷幻的是这片江湖太纷扰,彻悟自己活在这片江湖中,执着的认为在这片江湖中,境由心造,事在人为。
人心累,累的是人的欲望,对情感、对朋友,对所有可能与己有关的东西。一旦对那些有了欲望,随之也便有了烦恼。如果对什么有了期盼,也就滋生了等待的苦涩。
千古事,往来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谁知道为何而来?风雨人生时光飞驰,有时甚至来不及品味思索便飞奔而去。
几十年来往事历历在目,最使我感动的莫过于来自对自身生命的感悟。最说不清道不明的莫过于对生活自身的思索。
“菩堤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尘世本身真的很浑浊,但当你用置之度外的心态去观察,去过滤时,也许你看到的就将是纯净和光明,生活本应该回归平淡,回归原始,只有平淡而原始才能感悟到人生的真实,才能真真切切地体会到生活的快乐。
人的一生也许是担负了太多的责任,太多的爱,太多的牵挂,才会感受到生活的无奈和世态的炎凉。俗话说,最近的距离,莫过于人与人之间心的距离,最远的也是人心的距离。心若有爱,人就近了;心若累了,人就远了;心若倦了,缘便尽了。
人生的一切需要从容地去面对,对于自己所不能拥有的东西,我们应该选择放弃。当你把一切都看淡的时候,我们就守住了心中的那份宁静,我们便拥有了一块净土,也便拥有了独属于自己的那份从容。
所以说,境由心造,事在人为…
第五篇:“高考哥”带给我们的是勇气和智慧
“高考哥”带给我们的是勇气和智慧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交通路中学麻映雅
通讯地址: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交通路中学邮码:743000 联系电话:***电子邮箱:49520096@qq.com 晚饭之余,打开电视,正在播放“今日读报”栏目,有一则与教育相关的报道:
“下面是一则来自7月14日《钱江晚报》的消息,636分、617分、678分、679分,这是一个叫陈一天的男孩连续四年的高考成绩,成绩足以报考名牌大学,可陈一天一次又一次地选择了放弃。有人怀疑,陈一天是当地复读学校雇请来的‘枪手’,每年能得到一笔奖金。网友称之为‘高考哥’。”
做为教师职业的笔者,听到这一消息,顿时敏感起来,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细心的想了一下此事,如果有人真的把高考当成一种“职业”,为了挣钱,考上名牌而不读,看着自己的年龄一岁岁长大,却把奖金看得比自己的前途还重要,那对已招他大学可谓一个尴尬,对高考制度来说,也是一种无视。
虽然四次被知名高校录取,三次放弃,这个事儿听起来有些特别,可后来当我看到记者与陈一天的谈话交流内容时,突然对这一位高三的学子肃然起敬。
笔者认为,三次的放弃是陈一天对既定目标的高度追求,对学习意义的充分理解,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
一个高三的学生,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懂得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何去努力,更懂得在理想与现实面前如何去取舍,这是十分难得的情智。
同样在象牙塔里呆过的我,深深地知道,上一所理想的学校和理想的专业,对人一生的定位和影响,虽然现在有好多非名校非好专业毕业成才的特例,但它只是个别案例,从总体来讲,我觉得这二者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陈一天能把二者之间的关系和自己的理想追求理性地安排好,使自己始终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需要超常人的定力和智慧。
至于“枪手”的质疑,事实证明,陈一天并没有拿取15万元的奖酬,在记者问及此事时,他说:
“我家里条件不错,不差这点钱,三年高复,前两年学校为我免了学费,第三年除了免学费,学校还给了2.5万元的奖金”。
我们有理由也应该相信一天的做法是积极的,向上的,值得尊重的。“我是去读书”,这句话是回答劝自己放弃复读的父母的。一句话虽然简单,却道出一名学子对学习的深刻领悟,学而识趣,趣而投入,入而精深,深而有用,用而则学,这一完美的循环,应该是陈一天选择放弃的动力来源,不由得,蓦然间,想起了10年前的我,就没有一天同学的这种勇气和情商,以至于从上大学开始,一直到调入城区工作之前的9年里,在心理上一直打着一个结,一个结了9年才解开的结,相比于陈一天的放弃和成功,笔者更多的是对他的欣赏和敬佩。
当然,根据中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现状,反复选择复读还是不值得提倡,因为这样浪费了很大一部分教育资源,但陈一天不懈追求的定力,不落世俗的精神,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性取舍的抉择,值得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