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中国现代青年文学
浅谈中国现在的青年文学
传媒学院09广播电视编导阙鲁林099030441049
中国现在的青年文学有很多形式存在,但是我们要提到的青年文学是以韩寒,郭敬明,网络写手为代表的笔下所谓的文学作品。中国现在的青年文学到底是怎样很值得人们去思考,到底能不能代表中国现在青年文化的标识,到底能不能中国青年在现在意识形态下的思想,我们就是要探究这个问题。韩寒,郭敬明以及网络写手能不能扛起中国青年文学的大旗,还值得商榷,需要一起去探讨。因此,我们浅谈中国现在青年文学。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中国青年文学,又是怎样的。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中国青年文学又是怎样的,我们需要做一个比较,从找到中国现在的青年文学能不能代表中国现在青年文化的标识,能不能代表中国青年在现在意识形态下的思想的答案。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青年文学的状况是相当复杂的,处于后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青年文学,由于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因素,直接决定了其状况的复杂性。后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各种政策,条条框框的影响,避免不了还存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影子,歌颂类肢体还是占了主导地位,其余敢于冲破这一现状的文学毕竟还是很少的,红色的影子到处存在;而敢于站出来冲破这一现状的人,估计此时有的还在寒冷潮湿的黑屋子里散步,有的可能和祖国的绿水青山一起长眠,享受幸福的别样人生。
改革开放初期的祖国青年文学,就是一个初生的婴儿,只能啼哭几声,而没有实质的作用,小打小闹。只有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站出来,在青年文学的展示改革开放应有的风格;但是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的人,总是不被人看好,以至于改革开放初期的青年文学不能代表此时中国青年的心声;不是站在最前面的,不敢于尝试,还是受制于原来的文化大革命阴影。青年人应该有敢于尝试,不甘落后,引领潮流的特质,而此时的中国青年文学并不是这样的,没有改革开放新气息的存在,没有外来与中国文化融合的痕迹。但是,后来慢慢的中国青年文学开始有着改革开放时代的气息。中国青年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不再背着枷锁;而中外文化的融合,也使中国青年文学有了时代的气息,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融入到改革开放这个时代当中。这时的中国青年文学才是代表了中国青年的主流思想,才是中国青年文学的标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网络的发展,中国青年文学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出现繁荣的景象,像韩寒,郭敬明,网络写手这一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现在青年文学的状况。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并不是完美的,也将出现大量的泡沫。它们出现在表面,而不是在深处;并不是中国青年文学的代表,只是中国的青年文学的涟漪,荡漾几下,没有真正的大动作,更没有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就拿郭敬明的作品来说,在网络上说他的作品风格是多变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现在中国青年的风格;但是他的文学作品天马行空,让人觉得不着边际。很大程度上脱节于中国文化的底蕴,让人在阅读的时候会完全脱离了现实世界。有的作品则写得有些过于黑暗,将所有的不幸完全集中于一个人,构造了一个绝望的故事,辞藻太过华丽,削弱了作品本身的连贯性。和今天的中国青年生活完全脱节,看不到一点时代的气息,我们想看到的时代青年是有个性,有朝气,能够引领潮流,但又不脱离潮流,不脱离时代的风格。在青年文学方面,我们更愿意看到,文学存在文化底蕴,而不是浅肤的华丽的辞藻;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是,凭借那些不着边际,华丽的词藻,而引起那些头脑发热的中国青年所谓热爱青年文学的泡沫文字作品。现在的中国青年文学在一定方面根本算不上是中国青年文学,因为它不够格,缺了“底蕴”这两个字,再多的词汇都是泡沫。
可以作一下比较,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青年文学比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青年文学明显的缺少一种华丽的外表,缺少了漂浮的辞藻。而是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格,携带了时代的气息。虽然在特殊的条件政策的影响下,还有敢用于突破的作品,这就是我们要求的底蕴之一。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答案,中国现在青年文学能不能代表中国现在青年文化的标识,不能代表中国青年在现在意识形态下的思想。它只是泡沫。
第二篇: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成果总结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成果总结
一、《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是为专科层次的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初等教育等相关专业撰著的必选课教材。该教材撰著于2004年1月开始,2006年1月结稿,2006年4月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历时2年。全书共25万字,上起1917年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独特开端,下迄上个世纪40年代的沦陷区女性文学,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贯穿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三十年的具有史论规模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
二、撰著《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是教学改革的需要 几年来,在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过程中,由于学生95%以上都是女生,并且发现她们对女性作家、作品非常感兴趣,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精心设计了课程改革方案,有意识加大了女性文学部分的比重,并尝试以女性文学专题的形式讲授给同学们,受学生欢迎的程度是始料未及的。这些“五四”后现代才女们的作品不仅深深地吸引了我,也吸引了我的学生们,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女学生。“五四”后现代才女们的精神气质与我们的心性是如此缘通,她们通过精心塑造的一个个女性人物,从自己独特的角度,对男权社会的许多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提出挑战,发出自己的声音,使我们能够通过她们去领略其实是超越时代的女人的爱欲、自由、理想和痛苦的真实。于是便在长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积累的基础上,本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宗旨,撰写了深浅程度适用于专科学生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
三、《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全书共分9章,涉及9个专题:
第一章 陈衡哲与中西合璧的女性意识
一、陈衡哲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独特开端
二、陈衡哲的性格特点与事业家庭兼顾的新女性主义
三、陈衡哲的创作与中西合璧的女性意识
第二章 冰心“爱的哲学”与“问题小说”
一、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
二、基督教对青少年时期的冰心及其创作的影响
三、冰心“爱的哲学”的内涵
四、宣扬冰心“爱的哲学”的“问题小说”
第三章 庐隐的自叙传与她矛盾人生理念下的痛楚
一、自叙传:现代女性作家的写作途径
二、现代悲情女作家庐隐与她的自叙传
三、庐隐矛盾人生理念下的痛楚
第四章 凌叔华小说的创作视野与二三十年代的闺阁文学
一、凌叔华小说的创作视野
二、从凌叔华和曼叔菲尔的代表作谈起三、二三十年代的闺阁文学
第五章 石评梅与她散文的独特情绪底蕴
一、风流才女石评梅
二、寻找文学史中的石评梅
三、石评梅散文的独特情绪底蕴
第六章 丁玲与女性文学
一、女性文学的内涵
二、现代女性文学的三个时期
三、丁玲的写作描述
第七章 萧红小说的审美世界与《呼兰河传》的女性空间
一、萧萧落红——一代才女萧红的人生与创作
二、萧红小说的审美世界
三、《呼兰河传》的女性空间
第八章 “传奇”小说、“流言”散文与“张爱玲热”
一、超人才华,绝世凄凉——张爱玲的生平创作
二、“传奇”小说评析
三、“流言体”特色
四、“文革”后“张爱玲热”与张爱玲研究状况
第九章 梅娘与其执著的女性书写
一、梅娘创作的四个阶段
二、“北梅”与“南玲”
三、梅娘执著的女性书写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取得的教材建设成果是:
1、《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教材将编写方针明确定位为面向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宗旨,力求以专题形式的新视角去展现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这是一种长廊式的现代女性文学读解。
2、符合教改思路,编写了符合教学实际情况的教材。一是结合专业实际。《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是一门带有初步研究性质的课程,共涉及9个大专题,29个小专题。这门课是为已经学过《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同学设计的,或许还可以引起同学们对某一研究课题的兴趣,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或许还能找到毕业论文的方向或题目。二是结合学生实际。在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过程中发现这几个专业的学生95%都是女生,而且对女性文学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为此编写了这部教材。
3、比较全面地揭示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探索成就。主要涉及四个方面:
(1)展示了现代女性文学的独特开端及其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同步发展 的特点;
(2)所研究的内容基本涵盖了现代女性文学三个时期的重要作家和经典作品;
(3)通过专题研究展示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启蒙历程,使读者能够看到这些非凡的现代女书写者们是如何从自己独特的角度,寻找自我,对男权社会的许多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提出挑战,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行表象性的文学自赎;
(4)明晰了女性文学的内涵及其相关的妇女文学、女性主义文学、女性写作和女性意识等概念。
4、丰富了教材编撰的方法。从专题研究的新视角,通过人物和作品的思索体现出史论规模,力求把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专题研究和生动的历史内涵统一起
来,展现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
5、展示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新材料和新成果。教材比较充分地吸取了20世纪以来的为女性文学研究界公认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本人的部分研究成果,提升了教材建设的质量。
四、《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的创新点
1、《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上起1917年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独特开端,下迄40年代的沦陷区女性文学,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贯穿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三十年的具有史论规模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
2、教材编撰的方法新颖。以专题研究的新视角,力求展现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所研究的内容涵盖了现代女性文学三个时期的重要作家和经典作品,“以点带面”,通过这些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的思索体现出史论规模,力求把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专题研究和生动的历史内涵统一起来,从而体现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
3、注重特征性研究。《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没有更多地沉浸于文本读解,而是确认其特征,进行特征性研究,把研究对象的各自特征置放在现代女性文学的历史长廊中予以审视与阐发。例如,由陈衡哲引出现代女性文学的独特开端;丁玲是现代女性文学发展中的标志性人物,因此把丁玲与“女性文学”置放在一起,不但阐释了女性文学的内涵,而且还介绍了现代女性文学发展的三个时期;把庐隐的自叙传与“自叙传:现代女性作家的写作途径”置放在一起;把凌叔华小说的创作视野与“二三十年代的闺阁文学” 置放在一起等。
4、专题研究避开了“女性”樊篱。在内容上,注意把握中国现代女性启蒙的历史语境,追求合乎人物生平的历史语境真实,而不是刻意于性别同一性的超乎历史实际的发掘。如对陈衡哲,明确指出“陈衡哲是以超然两性差异的姿态,以结构在美国求学时的生活题材而步入文坛的,因而使中国现代女性文学有了一个独特的开端。”
五、《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的应用情况
该教材出版后作为专科层次的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初等教育等专业的教材,实际运行效果还是不错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虽然具有初步研
究的性质,但难易程度还是可以接受的,学生普遍对这部教材产生了浓厚兴趣,是一部符合学生实际的好教材。
“五四”后现代才女们的女性意识、创作个性、惊世才华、传奇人生、红颜薄命、社会影响、文学史地位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尤其是引起了占绝大多数的女生的共鸣。《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作为专科层次的汉语言文学等相关专业的必选课教材,应具有良好前景。
该教材得到业内好评。主要评论文章有:
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教授、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高凯征(高楠)先生为本书撰写了5000多字的序言,称《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是“中国女性解束与解放意识启蒙的着力之作”。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副教授、文学博士巫晓燕撰写了书评:《历史文化语境中现代女性文学的书写——简评卢云峰女士的新著<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辽宁师专学报》)。
第三篇:中国现代著名文学社团(最终版)
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它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中山公园来今雨轩成立,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瑛、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十二人发起,会员先后有170多人。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社团,是中国现代文学团体。1921年7月中旬由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
新月社成立于1928年,是五四后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团体,主要成员包括胡适、梁实秋。因为它拥有闻一多、徐志摩等一大批有才华、有成就的诗人,又以提倡格律诗而独树一帜,形成了现代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人称“新月诗派”或“格律诗派”
鸳鸯蝴蝶派是发端于20世纪初叶的上海“十里洋场”的一个文学流派。他们最初热衷的题材是言情小说,写才子和佳人“相悦相恋,分拆不开,柳荫花下,象一对蝴蝶,一双鸳鸯”(《上海文艺之一瞥》),并因此得名而成为鸳鸯蝴蝶派。这一派的早期代表作为徐枕亚的《玉梨魂》,是用四六骈俪加上香艳诗词而成的哀情小说。
湖畔诗社:现代文学社团。1922年 3月在浙江杭州成立。成员为冯雪峰、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4人。他们曾先后出版冯、应、潘、汪的诗合集《湖畔》(1922),冯、应、潘的诗合集《春的歌集》(1923),汪静之诗集《蕙的风》..他们的作品以抒情短诗为主,表现了新文学运动初期刚刚挣脱封建礼教束缚的天真烂漫的青少年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幸福爱情的憧憬,独具一种单纯、清新、质朴的美。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是中国共产党于1930年代在中国上海领导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目的是与中国国民党争取宣传阵地,吸引广大民众支持其思想。左联的旗帜人物是鲁迅。鲁迅-茅盾-郭沫若-周扬-田汉,1936年春,根据形势的需要,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自动解散。虽然“左联”的历史不过短短6年,但是它以在当时的巨大作用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成为了中国革命文学史上的丰碑。
“京派” 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被称为“京派小说”。京派小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艺术手法。废名 沈从文:《边城》汪曾祺
初期具有“现代质”的海派小说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过渡的描写都市,首次提出“都市男女”的主题,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上海文坛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是第二代海派。新感觉派内容多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谁哈的生活百态,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畸形的两性关系及心理等;极力地捕捉新奇的感觉、印象,把人物的主观感觉投射到对象中去;对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进行精神分析,着力表现二重人格,并追求小说形式技巧的花样翻新。新感觉派开拓了文学表现的内容,但有一部分存在颓废、悲观倾向。
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
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中国诗歌会: 现代诗歌团体。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发起人穆木天﹑杨骚﹑任钧(卢森堡)﹑蒲风(黄浦芳)等,中国诗歌会诗人创作的共同特色是﹕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紧紧“捉住现实”﹐以诗歌为武器﹐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坚决斗争﹔在艺术形式上﹐大力提倡和实践诗歌大众化.七月诗派是20世纪30、40年代,围绕着胡风主编的《七月》、《希望》杂志的一批诗人与作家,如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形成了一个贯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被称为“七月诗派。”七月诗派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七月诗派崛起于抗战烽火之中,跨越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两个历史阶段,是这一时期坚持时间最长、影响广大的文学流派。以抗战为背景,描述民族的历史灾难,抒发爱国激情进而表现广大人民顽强不屈的意志成为七月诗派创作的重要内容。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伤痕文学是本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的“伤痕文学”是四川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影响较大的有《神圣的使命》、《高洁的青松》、《灵魂的搏斗》、《献身》、《姻缘》等知青创作,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以及冯骥才早期在“伤痕文学”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铺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等。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
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阿城:“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郑义:《老井》贾平凹:《商州系列》王安忆《小鲍庄》李锐 《厚土系列》莫言《红高粱系列》
中国自1978底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便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与此同时,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这就是风骚一时的“改革文学”,其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改革文学在它的发展初期,侧重揭示旧体制的种种弊端,强调改革的历史必然性。感应着时代的节奏,改革的每一步进展都在文学中得到了及时的反映。叱咤风云、大刀阔斧的“开拓者”与保守势力的尖锐冲突,构成了这一时期改革文学作品的基本框架。随着改革的深化,作家们反映改革的视野更加阔大、眼光也日益深入;
在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同时,作品更注重剖析在改革中日益显露出来的国民身上的落后的文化因袭,表现改革对人的传统价值尺度的冲击,揭示商品经济冲击下旧有生活方式的逐渐瓦解,以及所有这些在人的心灵上产生的强烈震动。这既是改革文学的深化、也是文学使自己不再附庸于政治的一种努力。张洁的《沉重的翅膀》,贾平凹的《腊月·正月》、《浮躁》,蒋子龙的《开拓者》,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是改革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先锋小说“先锋小说”是指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通过新的价值取向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发生决裂。80年代中期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是先锋小说历史上的大事,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把它当作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
新写实小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新写实小说早期的代表性文本,如刘恒的《狗日的粮食》、方方的《风景》、池莉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 刘震云《一地鸡毛》 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纯粹的语言状态与纯粹的生活状态的统一。压制到 “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不具有理想化的转变力量,完全淡化价值立场。
第四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选修文学常识
诗歌部分
《天狗》
1.郭沫若,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新文化运动期间,郭沫若与田汉、郁达夫、张资平等人在东京成立文学社团创造社,主张“为艺术而艺术”。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等,历史剧本《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王昭君》《蔡文姬》等,另有历史学、古文字学专着和杂文、随笔、文艺评论集多种。
《春》
2.穆旦,原名查良铮,诗人、翻译家,是九叶诗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诗八首》、《春》、《赞美》等,他翻译的《唐璜》被卞之琳称为“中国译诗走向成年的标志之一”,另有雪莱、济慈等诗歌译着多种。课本中还选入九叶诗派多位诗人的作品,如陈敬容的《窗》,杜运燮的《井》,郑敏的《金黄的稻束》。
《一个小农家的暮》
3.刘半农,近现代着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他尝试口语作诗、方言入诗,代表作有诗歌《教我如何不想她》等,在该诗中,首创了“她”字,并第一次将“她”字入诗。诗集有《瓦釜集》、《扬鞭集》等。
《也许——葬歌》
4.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他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蛇》
5.冯至,现代诗人。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西郊集》等,散文集《山水》、《东欧杂记》,中篇小说《伍子胥》,传记《杜甫传》,论文集《诗与遗产》等,鲁迅曾称赞他是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地之子》
《预言》
6.李广田,散文家。号洗岑,笔名黎地、曦晨等。曾与北大学友卞之琳、何其芳合出诗集《汉园集》,被称为汉园三诗人。作品集有《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圈外》、《回声》、《日边随笔》等。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7.艾青,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8.臧克家,杰出诗人,着名作家、编辑家,第一部诗集《烙印》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这部诗集真挚朴实地表现了中国农村的破落、农民的苦难、坚忍与民族的忧患。建国后,多创作政治抒情诗,代表作如《有的人》等。《老马》
9.食指,原名郭路生,当代诗人。他在1968年创作的诗歌《相信未来》以及《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在当时的知青中广泛流传,影响深远。
10.舒婷,当代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主要着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代表作《回答》),顾城(代表作《一代人》),梁小斌等诗人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她的《致橡树》、《惠安女子》、《神女峰》等以女性为抒情主体的诗歌表达了她对中国女性命运和人格独立的深切关怀。
11.梁小斌,朦胧诗代表诗人。诗作《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被列为新时期朦胧诗代表诗作。
12.昌耀,当代诗人,新边塞诗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昌耀四十年诗作精品》等,其诗以对“西部”的深刻体验见长。《河床》
台湾诗人
《你的名字》
13.纪弦,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为覃子豪与钟鼎文),因其创作历程极长,被誉为“诗坛常青树”。有诗集《爱云的奇人》、《烦哀的日子》、《不朽的肖像》、《无人岛》、《槟榔树》、《晚景》等,诗论集《纪弦诗论》等。
14.洛夫,台湾诗人,早年为超现实主义诗人,表现手法近乎魔幻,被诗坛誉为“诗魔”。他和余光中一直被世界华文诗坛誉为双子星座。代表作品有《灵河》、《石室之死亡》、《外外集》、《无岸之河》、《诗人之镜》、《时间之伤》等。《边界望乡》
15.痖弦,台湾诗人。痖弦的作品充满了超现实主义的色彩,他的诗在1960年代台湾崛起的名家中,口语生动活泼、音乐性最强,并最能表现悲悯情怀、生命之甜美与现代人生命困境之探索。有诗集《深渊》、《痖弦诗抄》、《痖弦诗集》等。《秋歌——给暖暖》
16.余光中,当代作家、诗人,着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散文集《左手的缪斯》、《听听那冷雨》等。余光中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可视之为整个中国诗坛的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80年代,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下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如《乡愁》、《乡愁四韵》等。
散文部分
17.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中国现代着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着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小说《子夜》、《林家铺子》等。《森林中的绅士》
18.林语堂,着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论语派主要代表,学贯中西的大家。林语堂书斋的对联“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可以很好地概括他作为文化使者的重要特点。代表作有散文和杂文集《吾国与吾民》(又名《中国人》)、《孔子的智慧》、《剪拂集》、《大荒集》、《锦绣集》、《生活的艺术》等,小说集《京华烟云》,传记《苏东坡传》、《武则天传》等。《动人的北平》 19.丰子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代表作品有漫画集《子恺漫画》,散文集 《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等。他的文章风格清雅淡泊,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云霓》
20.汪曾祺,现当代着名小说家,散文家,京派小说的传人,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大淖记事》、《受戒》、《异秉》,散文集《蒲桥集》,京剧《沙家浜》(执笔编剧)等。他的小说大都取材民情风俗、日常生活,语言自然、活泼;文风清新、质朴;意境优雅、唯美。他的散文刻画民俗、民风,形象、生动,蕴涵着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切情感。《葡萄月令》
21.史铁生,当代散文家、小说家。着有散文集《病隙碎笔》、《我与地坛》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
22.余秋雨,学者、作家。着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
23.张承志,回族,当代作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被称作一个理想主义的精神漫游者,早期以草原生活为题材,从大地、民间汲取精神养料;稍后他把个人理想与宗教信仰结合在一起,开始了他对于回民生存和真主信仰的探索。代表作品有小说集《黑骏马》、《北方的河》、《黄泥小屋》;长篇小说《金牧场》、《心灵史》;散文集《荒芜英雄路》、《清洁的精神》等。
字词
蛊惑人心
苦心孤诣
清沁肺腑
虔诚
洗涤
重比翼,和云翥
杳鹤
煽动
屹立
风声鹤唳
墙垣
海市蜃楼
脚踝
伫立
差强人意
陷阱
厮斗
狡黠
怦然心动
侍弄
鞭笞
颤栗
恬不知耻
淘汲
屏弃摒弃
庇护
嫣红
辽夐
被褥
咯血
贲张
絮聒
媲美 俯瞰
鳞次栉比
溯流而上 双颊
遐思
惊悸
浚理 矗立
憎恶
摽紧
窸窣
第五篇:【汉语言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书目
【汉语言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推荐阅读书目
现代文学作品目录类
诗 歌
胡适 《尝试集》郭沫若《女神》湖畔诗社《湖畔》冰心《繁星》《春水》冯至《昨日之歌》《十四行诗集》
戴望舒《望舒草》七月派《七月诗丛》徐志摩《徐志摩全集》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袁水拍《马凡陀山歌》 阮章竞《漳河水》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汉园集》
艾青《大堰河集》《北方集》《旷野集》《黎明的通知》
小说
徐枕亚《玉梨魂》李涵秋《广陵潮》鲁 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冰心《斯人独憔悴》《超人》 王鲁彦《菊英的出嫁》叶灵凤《菊子夫人》 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废 名《竹林的故事》《桥》 茅盾《幻灭》《动摇》《追求》《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柔 石《为奴隶的母亲》《柔石》
老舍《离婚》《四世同堂》《正红旗下》《龙须沟》《茶馆》沈从文《边城》《长河》《八骏图》
巴金《家》《春》《秋》《寒夜》萧 红《生死场》《呼兰河传》 林徽因《九十九度中》《钟绿》沈从文《边城》《长河》 师陀《果园城记》《结婚》刘呐鸥《都市风景线》
施蛰存《将军底头》《梅雨之夕》穆时英《公墓》《上海的狐步舞》 张恨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张天翼《华威先生》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 路翎《财主的儿女们》钱钟书《围城》
张爱玲:《张爱玲典藏全集》小说卷苏青《结婚十年》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孙 犁《荷花淀》
周立波《暴风骤雨》李劫人《死水微澜》《大波》 林语堂《京华烟云》徐訏《风萧萧》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散文
鲁迅《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杂文夏衍《包身工》
朱自清《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沈从文《从文自传》《湘西》《湘行散记》许地山《空山灵雨》 周作人《苦雨》《喝茶》《自己的园地》俞平伯《陶然亭的雪》 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集》巴金《随感录》张爱玲:《张爱玲典藏全集》散文卷梁实秋《雅舍小品》
戏剧
田汉《苏州夜话》《获虎之夜》《丽人行》郭沫若《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曹禺《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夏衍《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
陈白尘《岁寒图》吴祖光《风雪夜归人》
贺敬之、丁毅《白毛女》欧阳予倩《桃花扇》
阿英《三大南明史剧》
报刊杂志
《新青年》、《新月》、《现代》、《小说月报》、《中华读书报》、《文艺报》、《读书》、《散文》
《随笔》、《鲁迅研究月刊》、《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文学研究》、《当代作家评论》、《新文学史料》、《小说评论》、文学院本科生阅读文学史、文化史、传记类
1.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2.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
3.钱谷融:《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4.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5.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
6.洪子诚:《中国当代诗歌史》;
7.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8.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9.刘增杰:《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10.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
11.林非:《中国现代散文史》;
12.张华:《中国现代杂文史》;
13.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14.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
15.杨义:《中国新文学图志》;
16.赵家璧:《中国新文学大系》;
17.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3),人民文学出版在1985年版;
18.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9.朱栋林等:《中国现代文学史1919—1998》,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0.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1—3),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21.许怀中:《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史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5.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卷)》,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26.黄修已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7.孔范今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卷),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8.杨 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册)》,人民文学出版社;
29.叶子铭主编:《中国小说现代史(三册)》,南京大学出版社;
30.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31.洪子诚主编:《当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32.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3.贾植芳等:《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4.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35.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36.丁 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江西文艺出版社;
37.范培松:《中国现代散文史》,江苏教育出版社;
38.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
39.马良春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上下册)》,北京出版社;
40.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文艺出版社;
41.易竹贤:《胡适传》,湖北人民出版社;
42.孙党伯:《郭沫若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
43.陆耀东:《徐志摩评传》,陕西人民出版社;
44.金介甫:《沈从文传》,湖南文艺出版社;
45.陈思和:《人格的发展·巴金传》,上海人民出版社;
46.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学林出版社;
47.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48.谢冕:《1898:百年忧患》,(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9.程文超:《1903:前夜的涌动》,(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0.孔庆东:《1921:谁主沉浮》,(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1.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2.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3.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4.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5.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6.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7.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8.张志忠:《1993:世纪末的喧哗》,(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