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02:38: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的思考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的思考

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已成为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因此需要在宏观和微观上采取相应的策略,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主要措施包括加强中小企业立法,完善法规建设;建立科学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等等。

根据世界银行所属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对北京、成都、顺德、温州四个地区的私营企业的调查表明: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初始创业阶段几乎完全依靠自筹资金,90%以上的初始资金都是由主要的业主、创业团队成员及家庭提供的,而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所占比重很小。加之中小企业融资与大型企业的融资相比较存在一定的特殊性:(1)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比较低,企业资信相对较差,无法提供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物,造成从银行贷款困难。(2)中小企业基本没有发行股票、债券融资的资格。(3)中小企业财务透明度比较低,会计基础工作相对薄弱,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比较突出,使得中小企业陷入了严峻的融资困境,资金短缺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上采取相应的策略。

一、加强中小企业立法,完善法规建设

为了切实保护中小企业,世界各个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旨在保护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美国1953年通过了《中小企业法》,从企业的人数和企业的年销售额方面规定了中小企业的具体标准,同时生效的还有中小企业法案,这些法律规定了政府要帮助、劝导、扶持和保护中小企业。1953美国国会通过的《中小企业融资法案》规定,联邦政府采购中必须保证小企业获得23%的份额,并要求大企业获得的政府采购份额也必须将其中的20%转包给中小企业。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美国还制定了《中小企业投资法》、《中小企业投资经济政策法》、《中小企业资本形成法》、《中小企业投资鼓励法》等。为了鼓励创新研究和现代化,美国在1982年制定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开发法》,支持中小企业参与联邦政府拨款的研究与发展项目,并促进这种研究成果的商业应用。日本1963年制定了《中小企业基本法》,目的在于促进中小企业适应国民经济增长的需要而发展,并提高中小企业职工的社会经济地位。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方面,1953年日本制定了《信用保证协会法》,从法律上规定中小企业从民间金融机构借款可以获得债务担保。日本先后又制定了《国民金融公库法》、《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法》、《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方案纲要》等等。为了鼓励创新研究和现代化,日本在1985年制定了《中小企业技术开发促进临时措施法》,其主要目的就是对中小企业新技术开发研究从融资、税收、保险及补助金上给予优惠。当日本经济恶化时,大批中小企业倒闭、破产,于是日本政府制定了《特定中小企业者事业转换对策临时措施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因结构性萧条的183种行业的中小企业和因日元升值而受到冲击的128种行业的中小企业应进行结构调整,要求它们积极谋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实行多元化经营,努力转产;同时规定了在贷款、税收、折旧等方面给予优待条款。

在我国尽管也颁布和实施了一些法规,如2001年国家计委出台了《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标志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基本大法终于出台,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我国的中小企业立法远未完善,主要问题是,单纯按企业所有制性质分别立法,缺乏一部专门确立中小企业制度的基本法,导致各种经济成分的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上的不平等,有关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和市场行为的法律规范也不健全。因此,建议与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一样,明确界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制定科学的中小企业统计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中小企业基本法》、《中小企业促进法》,从法律上确立发展所有中小企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发展方向和管理原则,同时对中小企业的企业制度、组织机构、国家的扶持范围、中小企业的协作、公平竞争环境、中小企业利益的保护及现代化进程等进行规范,在此基础上,尽快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如《中小企业出口法》、《中小企业融资法》等。

二、建立科学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

长期以来,我国面向中小企业的管理机构基本是按所有制及部门组成“条块分割”的宏观经济管理机构。对中小企业的管理在城镇是经委(经贸委)、轻工部(轻工总局)及各个行业管理部门,在农村是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同时还有面向个体私营企业的工商局、工商联,面向“三资企业”的外经贸部等等。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许多行业主管局并入国家经贸委。同时,在经贸委成立了专门负责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政策的中小企业司,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的最高综合管理部门,其职能是:⑴制定中小企业扶持政策;⑵指导中小企业改革发展;⑶组织中小企业对外合作;⑷促进和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同时,对乡镇工业的管理也将逐步走向城乡统一。但也存在机构重叠、职能重复、政出多门的弊端。

应该看到,中小企业是包括了各种所有制类型,分布于城乡各地的广泛群体,具有许多超越所有制形式和属地范围的共性问题。随着企业改革和乡镇企业转制工作的进展,产权变动日益频繁,由所有制形式所拟定的特殊性将逐渐淡化,作为中小企业的共性问题将更加突出。在200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经贸委《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中明确指出:由国家经贸委牵头,科技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参加,成立全国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要求各地要结合地方机构设置政策,理顺中小企业管理体制,尽快明确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因此,建立全口径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由其负责中小企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大势所趋。一个可能的办法是组建国家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同时各地区也相应建立中小企业管理机构,负责本地有关中小企业的工作。其职能可以包括:⑴协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⑵为中小企业提供财政支持;⑶提供管理咨询和人员培训;⑷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等等。

三、发挥政府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构建中的作用

各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扶持首先体现在立法上,从而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因此,应积极借鉴国外经验,组织有关部门加快制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其次,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其中的特殊作用。首先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及其他相关法规的要求,在本级预算中编列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特别是信用担保支出预算,尽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逐步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预算制度。其次应当制定明确的运行管理规则,并按照这些规则来约束政府行为,协调政府、担保机构、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政府资金投入与规范政府行为两者的关系。对于政府出资组建的担保机构,政府部门不可直接操作具体担保业务,尤其要防止政府行政指令担保公司对某家企业、某个项目进行担保。在现行体制下,采用政府委托专业机构管理担保基金的方式比较可取。

四、健全和完善资本市场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结构单

一、容量有限,所发挥的作用也有限,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直接融资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中所占比例非常小。所以应开辟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通道,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获得发展资金。我们应借鉴国外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成功经验,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积极培育风险投资市场。1999年6月27日,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成立拉开了我国风险投资新的一页。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风险投资业,我们必须借鉴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风险投资业发展方面取得的宝贵经验,从风险投资业的客观规律出发,认真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只有通过不断的培

育,形成完善的风险投资市场,才能为我国中小企业开辟新的融资通道,才能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才能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2)加快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目前我国非完全市场化的企业债券市场虽然对保证企业债券的安全性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企业债券市场不仅规模小、发行量少,而且所有制倾向明显,基本上没有向中小企业开放,阻塞了中小企业获得直接融资的通道。(3)建立多层次的资本交易市场。我国基本建立了包括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和三板市场在内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从而满足了不同水平企业融资的需要。现在当务之急是规范和发展主板市场,积极推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不断完善场外交易市场和柜台交易市场,从而形成一个可进可退、适应不同层次企业的完整的交易市场体系。

第二篇: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研究

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研究

【摘要】近期,国家为了鼓励中小企业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困境,陆续出台了许多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政策,多数商业银行也相应制订了为中小企业方便融资的信贷政策,甚至成立了专门的信贷机构,独立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本人通过归纳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的了解和认识,对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融资策略进行了系统分析。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融资策略

1.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告诉我们,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即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反映在企业的资金管理方面,就是把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降到最低,来实现企业的预期投资目标,这时企业的价值也就达到了最大化。所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所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合理高效地进行融资,充分满足投资需求。

与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必须正视自身的经营处境和发展特点。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是资产规模小,经营业务单一化,管理制度灵活,人员机构简练。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也就决定了其融资活动与投资活动的一体化的资金管理特点,其融资活动与投资活动必须紧密结合,投资与融资需要同时筹划,同步运作,实现融资资金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投放服务于投资项目,最大限度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避免出现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将投资活动与融资活动独立运行的管理模式。

2.中小企业的融资策略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在坚持融资活动与投资活动一体化,以投资引导融资,以融资促进投资的总体资金管理原则下,在融资策略方面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2.1 事前做好论证,充分评估融资资金的使用效益,是中小企业做好融资策略的前提

中小企业正是因为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所处的经济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所以,中小企业在筹划每一笔融资时,首先要对资金的投放做好充分的可行性分析,充分论证资金是用于企业的基本生产经营保障,还是用于市场竞争的规模扩张,或是用于高收益的风险投资项目。若是急需补充维持基本生产经营的周转资金或是为争夺产品的市场份额而追加资金,那么企业必须及时融资,把资金成本放在次要位置考虑;若仅是寻找到了一个高收益高风险的偶然性投资机会,企业则应慎重考虑自身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在不影响主营业务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再通过比较投资收益和资金成本,考虑是否值得冒风险搏取高额投资收益。[论文网 www.xiexiebang.com]

2.2 扎扎实实运营资金,不断提高资金收益,是中小企业实现融资需求的基础

市场经济,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只有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美好发展前景的投资项目,金融机构等投资方才会放心地把资金投放给企业,让企业投入其生产经营,从中获取预期收益。一般情况下,当企业的投资收益率高于社会平均资金成本率,投资方取得的资金收益超过社会平均资本收益率时,投资方才愿意将更多的资金投放给企业,企业才有可能取得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获取更大的收益。中小企业在其资本实力还不够雄厚的情况下,必须立足现实,健全制度,完善管理,抓好生产,优化经营,扎扎实实运营好现有资金,加速资金周转,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

益,这是中小企业实现良性融资需求的基础,也是中小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基础。

2.3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中小企业获取融资的必备素质

中小企业的融资不论是融资规模,还是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都无法与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相比拟,因其既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又没有健全的融资制度,要想建立良好的融资环境,那么出色的沟通能力将是企业能否顺利融资的关键。中小企业必须主动与金融机构等投资方进行沟通,向其详细说明企业的经营方针、发展计划和财务状况等企业基本情况,重点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和产品的未来广阔发展前景,如实说明企业当前所面临的资金困难,并向其提供详细的资金使用和回收计划,用真诚取得金融机构等投资方的信任,用实际行动和企业的发展前景赢得金融机构的认可。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仍然需要与金融机构等投资方保持密切的沟通,以维系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邀请金融机构到企业生产现场进行视察,加深其对企业的了解,验证资金投放到企业的实际使用状况,认识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和资金按期回收的安全性,从而增强对企业的投资信心,使其能够自愿给予企业的更多支持。可以说,对每个中小企业,能够保持与金融机构等投资方的良好沟通关系,是其实现融资策略的必备素质。

2.4 树立良好的融资信誉,扩大长期融资规模,是中小企业改善融资策略的关键

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性质,企业信誉整体而言比较差,从而造成各类融资渠道都比较谨慎,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致使中小企业的融资之路更加艰难,特别是长期融资项目很难达成协议。中小企业因受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的制约,短期融资较多,长期融资非常少。短期融资多数情况只能满足企业的流动资产经营资金需求,无法保障用于企业生产技术更新换代的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所需资金,从而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形成了制约中小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要想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唯一方法就是珍惜每次得到的中长期融资机会,抓好企业自身管理,优质运作投资项目,实现项目的超预期收益,这是与融资方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的根本和基础。长期融资的实现程度成为中小企业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

2.5 融入资金数量控制在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项目的最低需求量,是中小企业融资必须面对的现状

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是因资金短缺而影响维持基本生产和扩大经营规模的财务状况,并非是处于通过融资以优化资本结构的理想财务状况。所以,中小企业的融资目的就是获取保障其基本生产经营运行所需的资金,以破除影响其生产发展的资金不足被动局面。中小企业必须在第一时间将筹措到的资金投放到生产经营中,发挥最大效用,获取最大收益,确保资金的按期偿还和实现企业利润收益的需要。在确定融资数量上,中小企业一是要避免追求上市公司所追求的优化最佳资本结构最大限度降低资金成本的融资目的,这是中小企业在融资时经常犯的错误,不切实际地攀比优势上市公司,追求理想化融资策略;二是要避免在宽松融资环境下的过量融资,形成资金沉淀,虽然这种情形中小企业很少碰到,但也需要时刻警惕,不然一旦企业经营状况发生恶化,可能因沉重的债务负担导致企业破产。资本永远追随利润,资本的投放主要考虑的是投资回报率和项目风险程度,企业的性质已经不再重要,企业的规模大小才是企业融资的决定性因素,大资本自然寻求大发展,中小企业应该以吸纳中小型融资为主,稳扎稳打,循序发展。

2.6 培养风险意识,重视融资风险,是中小企业融资策略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中小企业融资同样面临融资风险问题,保持一个合理的财务结构和资本结构,把财务风险控制在安全水平范围内,也是其必须充分考虑的一个重要融资因素。然而,现在有许多中小企业不是这样,他们无视自我发展的实际,不注重自我积累,不依靠内在发展,而是尽可能把项目做大,盲目上规模,超负荷借贷,最终导致将企业的利润消耗殆尽,造成经营“透支”,不但没有加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反而给企业带来新的负担。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的破产就是因融资规模失控,不堪承受高额负债而走向死路的,对此,中小企业必须引以为诫。

第三篇:中小企业融资策略

中小企业融资策略

2010-4-26 11:13 李牧群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目前,中小企业生存难的具体原因除去财务、成本管理、缺乏现代企业制度、缺乏人才、技术水平有限等各种自身问题外,最关键的还是资金不足和融资困难。资金短缺限制了中小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技术和设备升级、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拓展新市场和增加新经营项目。融资难的原因既有诸如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过高、财务信息不可靠、部分企业逃避银行债务、多头抵押等不规范的行为,以及中小企业对资金的要求与银行程序间存在矛盾等企业自身的问题,也有像资本市场结构过于单一,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规模过小,缺乏利率市场化,缺乏政府对中小企业实质性的支持,政府过度干预导致信贷财政化,缺乏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严格的财务制度等制度性因素。

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完全依靠市场力量不可行,首先是银行没有意愿去主动扩大中小企业贷款,另外中小企业社会受益的外部性也决定了需要政府的支持。如果政府完全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不但银行会产生“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也会造成“委托-代理”问题,另外财政能力有限都决定了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大包大揽不现实。

中小企业的多元化和其融资难的复杂性决定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可能是一个方案,也不可能是一次性的改革,注定会是多方位、多角度的长短期结合的组合方案。中小企业生存难缘于融资难

2008年开始了继1997年、2004年之后的第三个中小企业“崩溃年”。原材料和劳动成本的提高,对中小企业生存构成了威胁。而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也甚少惠及中小企业。尽管中央政府迅速出台了4万亿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但是刺激经济的资金主要集中于能源、交通、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其最大受益者为国有大型企业和大型项目,中小企业享受到的份额不足5%。

中小企业生存困难,大量倒闭或停产。中国社科院关于“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复苏中的作用”的调研报告显示,有40%的中小企业已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倒闭,另有40%的企业目前正在生死线上徘徊。

中小企业生存难,除了内部管理存在问题、缺乏人才、技术水平不高外,资金不足和融资困难是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存在资金缺口。据不完全统计,广东有着超过百万家中小企业,潜在资金需求高达2万多亿元,但针对中小企业的资金供应严重不足,全省中小企业95%以上缺乏资金,缺口超过1万亿元。而像四川的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就有98%存在资金缺口,总资金缺口也达1000亿元。资金短缺直接影响企业运转状况。资金短缺往往极大地限制中小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技术和设备升级、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拓展新市场和增加新经营项目。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严重扭曲。正常经营的企业融资应主要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渠道完成。但据统计,2008年原始股本和企业利润留存、民间融资、以及银行贷款分别占中国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64.2%、14.2%、19.6%,而仅有2.1%的资金是通过发行债券等

直接融资方式来解决的。这种扭曲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中小企业寿命周期短,多数很难由需要自筹资金的起步时期发展到能发行企业债券甚至上市的成熟阶段导致;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小企业在直接和间接融资上的困难。

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导致融资困难。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过高妨碍其外部融资。中小企业资本和经营规模小,信息观念淡漠,部分企业还存在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且科技含量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经不起原材料或产品价格的波动,经营风险较大。即便是在金融市场发达的美国,每年新创办的中小企业中至少有40%于当年倒闭,5年后依然存活的比例仅为32%,8年后为19%,10年后为13%,而在中国由于各种因素中小企业的寿命周期更短,因此要想得到外部融资相当困难。

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不可靠是融资的主要障碍。直接融资方式要求资金的使用者通过信息批露及公正的会计、审计等第三者监督的方式来提高透明度,信息不透明的程度越高,资金提供者要求的在让渡资金时所要求的风险补偿就越高。同样由于财务报告制度落后,信息不透明,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增加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查难度,银行出于面临的风险问题对中小企业采取“不贷”的策略。

金融体系发展不完善。资本市场结构过于单一,发展滞后,间接妨碍了中小企业融资。中国对中小企业上市规定过严,且对中小企业的划分过于宽泛,造成能够在中小企业板发行上市的实际上为大中型企业,无法真正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

建立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初衷就是希望利用其贴近基层、熟悉当地、掌握准确信息资源的优势,迅速占领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但是各地城市商业银行以及信用社发展滞后,出于资金实力方面的困境无法大范围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另外很多地方金融机构出于降低风险和利益最大化等因素的考虑,采取了“跟随”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策略,缺乏对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拓展。

缺乏利率市场化。目前中国银行部门存在的利率管制,无法通过利率自由化降低银行对抵押品的要求;而市场决定的利率还可以降低传统的关系贷款(即对老客户的依赖),更多开拓新客户,银行承担风险的意愿也会有所升高。同等条件下,这些变化都将刺激企业对贷款的需求,增加银行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而非政府的贷款供给。

政府功能的缺失和错位,缺乏政府对中小企业实质性的支持。政府缺乏对中小企业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资金扶持政策和鼓励向中小企业贷款政策,没有为中小企业开辟多种直接融资渠道。国家没有在对商业银行的管理、考核中,专门规定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条款和规范,这样银行自然青睐风险系数小、信贷成本低的大型企业,缺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积极性。

社会制度的缺失,缺乏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由于缺乏信用信息系统和严格的惩罚制度,作为借款者的中小企业会利用自身信息上的优势,隐瞒事实,连续在不同银行间实施一次性博弈,逃避金融债务,金融机构被迫采取“不贷”的办法来应对企业潜在的期盼行为。各种服务发展不健全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银行出于自身风险的考虑,对中小企业贷款要求提供担保。而中国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不足,中小企业一般可用来做为抵押的机

器设备、房产、地产数量非常少,且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抵押率较低,企业通过抵押实际得到的贷款数额相对较小。因此要较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必须大力发展信用贷款和为企业提供信用担保。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路

完全依靠市场力量不可行,银行没有意愿去主动扩大中小企业贷款。欧美等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尚且依靠政府手段帮助小企业融资;由于政府救助和债务重组失败,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最大中小企业商业贷款机构CIT集团正式申请破产保护,这说明给小企业贷款并非没有风险。没有一定的补偿,银行是不愿意给小企业贷款的。因此必须依靠一些政策上的鼓励和扶持,否则商业银行不愿涉足中小企业的发展。

但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大包大揽不现实。政府完全为企业提供担保,银行会产生“道德风险”,将减少对企业情况进行调查。中小企业信贷担保机构如果作为财政预算拨款机构来管理,容易发生官僚主义和低效浪费的情况,所以中小企业信贷担保机构需要保留商业化运作的特点,采用商业性担保的管理体制,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要协调发展。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高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决定了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通过直接融资获得资金。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市场可以改变目前中小企业融资过于依靠银行信贷的局面。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严重失衡,企业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仅占其全部外部融资的1.3%,而美国小企业股权融资占总资产的49.63%,债务融资占50.37%,其中金融机构贷款占27%。

在依靠商业银行的同时,要引导社会资本。与商业银行相比,其他金融机构还不够发达,尚无法完全承担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任务。商业银行有承担一定社会义务的责任,理应承担起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任务。国家给了商业银行很多的垄断权,对商业银行也是多方保护,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也要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要积极发展中小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实践证明完全依靠大型商业银行是不能有效的解决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而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具有信息与交易成本相对对称的优势。

细分需要支持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可以按其融资情况分为4类。首先是理论上可以或接近获得直接或间接融资的企业,由于资本市场规模过小、或是由于与银行沟通不足或无法以更为合理的成本获得资金;这类企业通常具有一定规模,属于中型企业;其次是具备潜在信贷条件的中小企业,由于金融创新不够无法获得贷款,一般属于中型和小型企业;第三种是不具备信贷条件的中小企业,被迫向非正规金融机构融资,通常为有发展潜力的小型和微型企业;第四类是脱离短期或长期政策支持无法生存的企业。需要针对各类中小企业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对待规模大、发展正规、自身生存能力强的中小企业,主要是要更多依靠完善市场和金融创新为其融资扫除障碍;而对于部分处于弱势的小型、微型企业则需要政府政策和财政的支持。由于财政实力的限制,不加区分的,针对所有中小企业统一、完全的政策性扶植不仅不现实,也没有必要。由于资金的限制,政策扶植不可能覆盖全部弱势中小企业。在扶植中小企业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纠正一种错误倾向,认为只要是中小企业就应该得到贷款;某些经营不善、技术落后、污染环境的企业生存困难,甚至倒闭是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政策建议:规范各种标准

现存的中小企业界定过于宽泛。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很多中小企业实际属于大型或中大型范畴。欧盟将职工人数在250人以下的企业叫中小企业,而在希腊、印尼、菲律宾等国家更是将职工99人以下的企业称为中小企业。在中国中小企业的定义非常宽泛,除了一千多家特大型企业之外,其他的企业都划为中小企业。定义不明确影响到关于中小企业政策的制定。如果不重新划分,即便国家硬性规定各类金融机构每年为中小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资金,银行等机构也会倾向于现存中小企业划分中有着较强的生存和竞争能力、运营更为规范的中型企业。这样虽然各级金融机构能够完成政府规定的扶植中小企业的指标,资金也很少会流入真正需要资金的小型或微型企业。

重新划分中小企业,让小企业享受绝大部分优惠政策。要细分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三个层次,在资金援助、信用贷款、政府倾斜性采购等各项具体政策中出台政策分别扶持,这样有利于避免宽泛的中小企业界定标准造成的扶持政策实施时的排挤效应。重新划分后,也要尽可能将中、小企业分开统计和处理。在各部门发布的数据中,应该把中型企业、小企业、微型企业分开统计,可以考虑在大部分的政策执行中仅让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为受惠主体。根据不同行业确定新的划分标准。针对中小企业所在的不同产业,如农业、矿业、建筑、加工业、制造业、零售、金融保险、服务业等制定各自的中小企业标准。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社会诚信体系,需要政府的制度约束和监管。首先政府要通过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定政策,通过诚信评级体系和征信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对遵守诚信者进行奖励,对违反者进行严惩,增加违约成本,为社会诚信建设提供制度保证。政府需要提供时时有效的监管,及时通过政府信息对违反者进行披露,通过政策扶植培育社会诚信中介机构,为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创造条件,从政府自身做起。

对现有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改革银行体系,大力发展地方中小银行。鼓励现有大中型商业银行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部门,同时设立中小商业银行,充当中小企业专门的银行;在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监管体系的条件下,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成立地区性民营中小银行。适当放宽利率,政府根据业绩对金融机构补贴。中小企业有较高的失败率,需要利率覆盖部分风险,是中小企业贷款商业可持续的前提,同时较高的利率才能调动金融机构考察新中小企业客户以及对中小企业及时审核的积极性。

考虑到中小企业的承受能力,可以采取对初始客户贷款采取“小量、适当高利率”,根据对客户风险的最初评定,最高初始利率可定为基准利率的150%到200%;政府可以根据各金融机构每年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完成指标来对其进行财政上的补贴或是税收上的优惠来弥补金融机构的损失。从小金额高利率开始,中小企业的风险由高利率及时冲销,并且随着金融机构加深对企业的了解,不确定性逐渐降低,对于经营情况达标的中小企业,可以逐步放大金额,逐步降低利率水平。

通过行政手段和政策优惠引导金融机构。政府需要通过行政手段激励大型商业银行向小企业贷款。可以把给小企业贷款当成是银行要履行的社会责任之一,除了政府补贴的方式外,还要动用一些行政的措施,可以设置向小企业贷款的硬指标,作为银行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建立一个每季度或每半年的一次的信息公开与评比制度,定期向社会发布各银行向小企业贷款的数量、比例,形成银行间的竞争,并形成社会的监督。

同时对金融机构采取各种鼓励形式。每年政府可以根据银行发展中小企业客户的成绩(包括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总量、客户总数、新发展客户数、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坏账比例)适当对银行进行财政上的补贴和税收上的优惠来调动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建立完善的担保体系。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很早就已经开始建设担保体系,为中国提供了借鉴作用。世界上担保体系运行最好的主要有日本、美国、台湾和韩国,政府财政都占到一定比例,像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营运资金由联邦财政负担,每年国会从预算中拨款补贴,台湾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政府出资占84%,韩国信用担保基金(KCGF)资金来源主要也为政府和银行机构。信用担保机构并不承担100%的融资风险,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对15.5万美元以下的贷款提供90%的担保,15.5到75万美元的贷款提供85%的担保,日本的信用保证协会通常为银行贷款的70%~80%提供担保,与银行形成风险共担。加大对信用担保机构的财税支持,同时可以考虑引进社会资本。

政府要加大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财税支持,包括建立为政府公共目标服务的政策性担保公司,为支持公共目标,有利于环保、节能、高新技术的小企业,按保本微利的原则确定担保费率,解决小企业贷款外部附加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可以与地方社会资本相结合,这样有助于在扩大向小规模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过程中风险的控制。鼓励成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可以考虑建立互助性民间担保机构,赋予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开展担保业务,不仅起到了对政府为主的担保机构资金不足的补充作用,也可以解决担保机构激励与约束不对等的问题。分散担保公司风险。由政府出资建立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信用再担保公司,为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分散担保公司风险。鼓励商业银行和担保公司之间建立资金、技术、信息等多层次的合作关系。

对不同层次的中小企业给不同的解决方式

单纯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大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单纯完善金融市场只能解决条件最好的中小企业。无论是创业板还是中小企业板块都由于规模小、门槛设置高,使得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通过上市解决融资难,据报道在中国目前所有中小企业中适合在创业板上市的仅为3000到5000家。通过金融创新也仅能解决条件较好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各种银行方面的制度创新只能解决资质良好、有足够资产抵押的企业,或是银行已经探索了可以按照某种模式找到相应抵押品的企业。这样单纯依靠市场惠及面过窄,仅能解决第一类和部分第二类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通过直接融资的渠道,解决部分规模较大企业的资金来源。发展最规范、竞争力最强、规模较大的中型企业上市,发行企业债。对于不具备上市资格但资产健康,发展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政府提供适当帮助积极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由地方财政争取联合社会资本共同出资成立债权型基金,甄选不符合企业债发行条件但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通过集合债的模式以较低的利率发行债券,部分基金用于部分认购企业债券。在基金中要确保为集合债提供担保的担保公司有一定量的投资,并要实际参与企业的甄选和基金的运营。通过引入社会

资本,不但能提高效率,减少“委托—代理”现象的发生,还能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财政资源拉动社会资本。

通过大型商业银行和小型地方金融机构解决部分中小企业贷款。通过政策规定和优惠引导商业银行积极建立服务中小企业的当地分支机构,发展中小企业贷款。建立和引导地方(民营)金融机构,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细分市场服务,不要盲目跨区域做大。理论研究和国外经验均表明金融机构的规模与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存在很强的正相关系;本地金融机构对本地企业会更熟悉,从而信息不对称程度也会更低。政府对于针对中小企业的地方金融机构,根据其每年完成中型、小型、以及微型企业的信贷,给予银行一定的风险补偿,例如税费上的减免,并通过政府贴息或其他对地方金融机构的优惠来减低向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

利用社会资本解决规模较小、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资金问题。利用民间的非金融机构的特殊渠道覆盖部分小型和微型企业。社会资本可以通过特殊的交易手段,例如以熟人为中介,通过亲情、友情等力量降低信用风险,并具有较低的信贷操作成本,在一些环境下对正规金融渠道无法覆盖领起到补充作用。建立正向的引导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向中小企业融资。要建立正向激励的引导机制,允许经营规范的小额贷款公司在5年后转变为金融公司,甚至以后发展成为社区银行,从而起到规范社会资本的作用。对小额贷款公司可以进行营业税和所得税等税率上的减免,可以允许经营状况良好、风险控制合理的小额贷款公司以介于同业拆借利率和贷款利率之间,向商业银行融资,通过减低其运营成本来适度减低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利率,从而减轻企业的融资成本。

政府为部分弱势中小企业提供直接支持。政府财政对有贷款需求的并在解决就业、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能起到关键作用的弱势(微型)企业予以资金上直接或间接的支持。可以考虑建立以政府财政支持的以强化中小企业“造血”功能为宗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第四篇:中小企业最佳融资策略

企业的创立、生存和发展,必须以一次次融资、投资、再融资为前提。资本是企业的血脉,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置身于动态的市场环境之中,计划经济的融资方式已经得到根本性改变,企业融资效率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新的融资方式应运而生,融资渠道纷繁复杂。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如何选择融资方式,怎样把握融资规模以及各种融资方式的利用时机、条件、成本和风险,这些问题都是企业在融资之前就需要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的。

融资总收益大于融资总成本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融资已成为中小企业的热门话题,很多企业热衷于此。然而,在企业进行融资之前,先不要把目光直接对向各式各样令人心动的融资途径,更不要草率地做出融资决策。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企业必须融资吗?融资后的投资收益如何?因为融资则意味着需要成本,融资成本既有资金的利息成本,还有可能是昂贵的融资费用和不确定的风险成本。因此,只有经过深入分析,确信利用筹集的资金所预期的总收益要大于融资的总成本时,才有必要考虑如何融资。这是企业进行融资决策的首要前提。

企业融资规模要量力而行

由于企业融资需要付出成本,因此企业在筹集资金时,首先要确定企业的融资规模。筹资过多,或者可能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增加融资成本;或者可能导致企业负责过多,使其无法承受,偿还困难,增加经营风险。而如果企业筹资不足,则又会影响企业投融资计划及其它业务的正常开展。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之初,要根据企业对资金的需要、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以及融资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情况,量力而行来确定企业合理的融资规模。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确定筹资规模一般可使用经验法和财务分析法。

经验这是指企业在确定融资规模时,首先要根据企业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的不同性质,优先考虑企业自有资金,然后再考虑外部融资。二者之间的差额即为应从外部融资的数额。此外,企业融资数额多少,通常要考虑企业自身规模的大小、实力强弱,以及企业处于哪一个发展阶段,再结合不同融资方式的特点,来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融资方式。比如,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要进行融资,一般来说,已获得较大发展、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股份制企业,可考虑在主权市场发行股票融资;属于高科技行业的中小企业可考虑到创业板市场发行股票融资;一些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则可考虑银行贷款融资。再如,对初创期的小企业,可选择银行融资;如果是高科技型的小企业,可考虑风险投资基金融资;如果企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时,可发行债券融资,也可考虑通过并购重组进行企业战略融资。财务分析法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管理状况,从而确定合理的筹资规模。由于这种方法比较复杂,需要有较高的分析技能,因而一般在筹资决策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运用。使用该种方法确定筹资规模,一般要求企业公开财务报表,以便资金供应者能根据报表确定提供给企业的资金额,而企业本身也必须通过报表分析确定可以筹集到多少自有资金。

企业最佳融资机会选择

所谓融资机会,是指由有利于企业融资的一系列因素所构成的有利的融资环境和时机。企业选择融资机会的过程,就是企业寻求与企业内部条件相适应的外部环境的过程,这就有必要对企业融资所涉及到的各种可能影响因素做综合具体分析。一般来说,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企业融资机会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所出现的一种客观环境,虽然企业本身也会对融资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但与企业外部环境相比较,企业本身对整个融资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实际上只能适应外部融资环境而无法左右外部环境,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地寻求并及时把握住各种有利时机,确保融资获得成功。

第二,由于外部融资环境复杂多变,企业融资决策要有超前预见性,为此,企业要能够及时掌握国内和国外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的各种信息,了解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国家货币及财政政策以及国内外政治环境等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合理分析和预测能够影响企业融资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可能的各种变化趋势,以便寻求最佳融资时机,果断决策。

第三,企业在分析融资机会时,必须要考虑具体的融资方式所具有的特点,并结合本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制定出合理的融资决策。比如,企业可能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不适合发行股票融资,却可能适合银行贷款融资;企业可能在某一地区不适合发行债券融资,但可能在另一地区却相当适合。

尽可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一般来说,在不考虑融资风险成本时,融资成本是指企业为筹措资金而支出的一切费用。它主要包括:融资过程中的组织管理费用、融资后的资金占用费用以及融资时支付的其它费用。

企业融资成本是决定企业融资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对于中小企业选择哪种融资方式有着重要意义。由于融资成本的计算要涉及到很多种因素,具体运用时有一定的难度。一般情况下,按照融资来源划分的各种主要融资方式融资成本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财政融资、商业融资、内部融资、银行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

这仅是不同融资方式融资成本的大致顺序,具体分析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比如:财政融资中的财政拨款不仅没有成本,而且有净收益,而政策性银行低息贷款则要有较少的利息成本。对于商业融资,如果企业在现金折扣期内使用商业信用,则没有资金成本;如果放弃现金折扣,那么,资金成本就会很高。再如对股票融资来说,其中发行普通股与发行优先股,融资成本也不同。

制定最佳融资期限决策

企业融资按照期限来划分,可分为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企业做融资期限决策,即在短期融资与长期融资两种方式之间进行权衡时,做何种选择,主要取决于融资的用途和融

资人的风险性偏好。

从资金用途上来看,如果融资是用于企业流动资产,则根据流动资产具有周期快、易于变现、经营中所需补充数额较小及占用时间短等特点,宜于选择各种短期融资方式,如商业信用、短期贷款等;如果融资是用于长期投资或购置固定资产,则由于这类用途要求资金数额大、占用时间长,因而适宜选择各种长期融资方式,如长期贷款、企业内部积累、租赁融资、发行债券、股票等。

从风险性偏好角度来看,在融资期限决策时,可以有中庸型、激进型和稳健型三种类型。

中庸型融资的原则是,企业对波动性资产采用短期融资的方式筹资,对永久性资产则采用长期融资的方式筹资。这种融资决策的优点是,企业既可以避免因资金来源期限太短引起的还债风险,也可以减少由于过多的借入长期资金而支付的高额利息。

激进型融资的原则是,企业用长期资金来满足部分永久性资产对资金的需求,余下的永久性资产和全部波动性资产,都靠短期资金来融通。激进型融资的缺点是具有较大的风险性,这个风险既有旧债到期难以偿还和可能借不到新债,还有利率上升、再融资成本要升高的风险。当然,高风险也可能获得高收益,如果企业的融资环境比较宽松,或者企业正赶上利率下调的好时机,则具有更多短期融资的企业会获得较多利率成本降低的收益。稳健型融资的原则是,企业不但用长期资金融通永久性资产,还融通一部分甚至全部波动性资产。当企业处于经营淡季时,一部分长期资金用来满足波动性资产的需要;在经营旺季时,波动性资产的另一部分资金需求可以用短期资金来解决。

尽可能保持企业的控制权

企业在筹措资金时,经常会发生企业控制权和所有权的部分丧失,这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性、独立性,而且还会引起企业利润分流,使得原有胆东的利益遭受巨大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近期效益与长远发展。比如,发行债券和股票两种融资方式相比较,增发新股将会削弱原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除非原股东也按相应比例购进新发股票;而债券融资则只增加企业的债务,并不影响原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因此,在考虑融资的代价时,只考虑成本是不够的。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不能味固守控制权不放。比如,对于一个急需资金的小型高科技企业,当它在面临某一风险投资公司较低成本的巨额投入,但要求较大比例控股权,而此时企业又面临破产的两难选择时,一般来说,企业还是应该从长计议,在股权方面适当做些让步。

选择最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融资方式

企业融资通常会给企业带来以下直接影响:首先,通过融资,壮大了企业资本实力,增强了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发展后劲,从而减少了企业的竞争对手;其次,通过融资,提高了企业信誉,扩大了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再次,通过融资,增加了企业规模和获利能力,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优势,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快了企业的发展。但是,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程度,根据企业融资方式、融资收益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比如,股票融资,通常初次发行普通股并上市流通,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融通,还会大大提高

企业的知名度和商誉,使企业的竞争力获得极大提高。因此,进行融资决策时,企业要选择最有利于提高竞予力的融资方式。

寻求最佳资本结构

中小企业融资时,必须要高度重视融资风险的控制,尽可能选择风险较小的融资方式。企业高额负债,必然要承受偿还的高风险。在企业融资过程中,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条件,企业所承受的风险大不一样。比如,企业采用变动利率计息的方式贷款融资时,如果市场利率上升,则企业需要支付的利息额增大,这时企业需要承受市场利率风险。因此,企业融资时应认真分析市场利率的变化,如果目前市场利率较高,而预测市场利率将呈下降走势,这时企业贷款适宜按浮动利率计息;如果预测市场利率将呈上升趋势,则适宜按固定利率计息,这样既可减少融资风险,又可降低融资成本。对各种不同的融资方式,企业承担的还本付息风险从小到大的顺序一般为:股票融资、财政融资、商业融资、债券融资、银行融资。

企业为了减少融资风险,通常可以采取各种融资方式的合理组合,即制定一个相对更能规避风险的融资组合策略,同时还要注意不同融资方式之间的转换能力。比如,对于短期融资来说,其期限短、风险大,但其转换能力强;而对于长期融资来说,其风险较小,但与其它融资方式间的转换能力却较弱。

企业在筹措资金时,常常会面临财务上的提高收益与降低风险之间的两难选择。那么,通常该如何进行选择呢?财务杠杆和财务风险是企业在筹措资金时通常要考虑的两个重要问题,而且企业常常会在利用财务杠杆作用与避免财务风险之间处于一种两难处境;企业既要尽力加大债务资本在企业资本总额中的比重,以充分享受财务杠杆利益,又要避免由于债务资本在企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重过大而给企业带来相应的财务风险。在进行融资决策与资本结构决策时,一般要遵循的原则是:只有当预期普通股利润增加的幅度将超过财务风险增加的幅度时,借债才是有利的。财务风险不仅会影响普通股的利润,还会影响到普通股的价格,一般来说,股票的财务风险越大、它在公开市场上的吸引力就越小,其市场价格就越低。

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时,应当在控制融资风险与谋求最大收益之间寻求一种均衡,即寻求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寻求最佳资本结构的具体决策程序是:首先,当一家企业为筹措一笔资金面临几种融资方案时,企业可以分别计算出各个融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然后选择其中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最低的一种。其次,被选中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最低的那种融资方案只是诸种方案中最佳的,并不意味着它已经形成了最佳资本结构,这时,企业要观察投资者对贷出款项的要求、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等情况,根据财务判断分析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同时企业财务人员可利用一些财务分析方法对资本结构通行更详尽的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在企业进一步的融资决策中改进其资本结构。

第五篇: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因分析及策略探讨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因分析及策略探讨

(2012年1月)

近年来,在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背景下,“缺钱”再次成为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2011年以来由民间借贷引发的中国式“次贷危机”已从浙江等民资发达地区,迅速波及全国。我市也从2011年4季度开始,大量出现因民间借贷等原因而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尽管国家于2011年12月5日,5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下调后存款准备金率仍然较2011年初高出2个百分点,较2007年高出达10个百分点。同时由于利率倒挂,人们存款意愿降低,造成银行存款部分流失,银行信贷规模持续缩减。鉴于风险和管理成本因素,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普遍上浮30-50%,并且要求保有定期存款、购买理财产品或仅办理承兑汇票,存贷款利差加上承兑汇票贴现利息等,企业实际贷款利息远高于正常贷款利息,接近甚至超过银行基准利率的两倍。这对于本来就在寒冬中蹒跚前行的中小企业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资金问题,已成为中小企业的重要发展瓶颈。对于我区来说,大型企业寥寥无几,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微型企业,中小微型企业对于我区在创造就业、贡献财税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帮助其顺利“过冬”,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从我国实际看,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既包括企业自身问题,金融体制、政策环境等企业外部因素也是重要原因。

(一)企业自身原因

1、盈利能力差。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社会认知度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因而盈利能力普遍较差,难以获得稳定、高额的利润。企业一方面无法从自身生产经营中取得足够的发展资金,另一方面又因还贷能力的不足,造成申请贷款的难度大幅提高。

2、抗风险能力差。中小企业虽然具备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但同时也表明其生产经营缺乏稳定、持续发展的能力。企业经常因各种各样的内因或外因而难以为继。据2011年召开的“中国企业金融高峰论坛”上,主办方永安信基金表示,中国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足三年,而资金不足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面对中小企业如此境况,银行当然是不肯贷款了。

3、信用差。中小企业,特别是其中一部分中小私营业主,缺乏诚信,不谋企业长期发展,只看中眼前短期利益,欠帐、赖账情况屡屡出现,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整体形象,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便对中小企业贷款采取了较为严苛的标准。

4、缺乏有效抵押资产。中小企业融资缺乏足够的抵押和担保。对于固定资产少,资产变化快,无形资产难以量化,土地厂房、营业办公场所以租赁为主,生产设备及其他资产不足以抵押的中小企业而言,很难从金融机构得到贷款。

5、管理水平低。中小企业管理和财务上的混乱,既与中小企业降低管理成本有关,也与部分管理者综合素质较低或不懂管理、法制观念淡薄有关。抽逃资金、财务制度不规范,报表账册不全,财务信息虚假等现象非常普遍, 银行为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将付出高昂的费用,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甚至通过“两本账”等手段来欺骗银行和税务机关,偷税漏税或造成银行不良贷款的出现,从而迫使 银行对中小企业更加惜贷。

6、普遍缺乏融资人才。目前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融资产品相应较多,而不同金融机构的产品又各有不同,其中的差异性非专业人员很难做出准确和全面的理解。由于没有相应的专业融资人才,中小企业很难在众多金融产品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品种,同时多数中小企业又不善于对自身进行包装策划,因此融资成功率较低。

7、融资方式较为单一。目前在融资方式上,中小企业仍然较为依赖和信赖银行贷款,在银行贷款行不通的情况下,则会考虑小额贷款公司或其他民间借贷方式,对新出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不了解,不接受。甚至由于担心企业控制权旁落,而排斥股权融资方式。

(二)企业外部原因

1、国家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不够。首先我国的政策一直是向国有企业倾斜,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 即使这些企业的经营业绩不佳,但对于商业银行来讲,这些企业以“国”字开头,有强大的国家信誉作后盾,因此更偏向于向国有大企业贷款。而在信贷总量一定的条件下,贷给国有大企业多了,则意味着贷给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的资金就少了。其次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全适用于中小企业,如《担保法》、《商业银行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企业贷款条件和抵押担保的要求,是多数中小企业难以达到的。从我市目前情况来看,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视和支持程度也相应不足。如2010年设立的***创业担保基金运作仅一年多,就因一笔不良贷款,政府不愿代偿而中止;市区目前没有一家真正从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国有担保公司;对民营担保公司服务中小企业缺乏配套风险补偿和扶持政策等。

2、银行体制原因。一是国有大银行近年来已实际采取 面向大企业、大城市发展战略,如贷款管理权限上收,减少三线城市及县级区域网点等。二是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由于受机构网点、人员的局限,辐射面小,因此也通常把目标市场定位于高端客户,重点争夺大企业,中小企业受到冷落。三是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上浮幅度,一定程度上无法弥补其贷款风险和管理成本的上升。四是中小企业贷款一般规模小、期限短、时间急,银行贷款程序较为复杂,耗时较长。五是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工具及市场较为落后,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特点和要求。六是银行信贷管理体制、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等也不利于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大,人力成本高,事倍而功半,同时国家对银行风险的宽容度并不大,责任追究的严厉,令所有银行信贷从业人员主观上都不愿意对中小企业贷款。

3、直接融资渠道过窄。除银行贷款外,目前中小企业缺乏直接融资渠道。虽然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开通以来,一些规模较大,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逐渐上市,但是对于许多优秀中小企业而言,上市融资的门槛依然过高。同时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的条件虽然与上市标准有所不同,但相比之下,也并无明显偏低。

4、民间借贷无序存在。民间借贷是以银行为融资主体的有益补充,但目前国内民间借贷市场由于缺乏规则与监管,而较为混乱,高利贷倾向严重,甚至部分融资中介机构从事非法集资等金融犯罪行为。较为规范的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太少,门槛又高,限制也多,利息同样偏高。融资租赁在我市也少人问津。

5、风险投资与创业投资更为关注低风险、高回报的项目。风投、创投主要目的是获得高额投资收益,同时对于风险的要求则必须是可控的。因此风投、创投对企业和项目的关注主要还是停留在拥有较多固定资产的制造业,特别是拥 有专有技术,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工业企业。风投、创投多是以股份的形式参与投资,并帮助所投资的企业尽快规范和成熟,取得上市资格,从而使资本迅速增值。一旦公司股票上市后,风投、创投就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转让股权而获得丰厚回报。对于软件、物联网、文化等现代服务业,风投、创投则由于控制风险等因素而很少考虑。

5、融资担保行业发展遭遇阻碍。从我市情况看,融资性担保机构自2011年4月清理整顿结束以来,发展举步维艰,甚至面临崩溃的风险。一是银行不放心,对担保公司设臵了较高的准入标准。甚至在2011年底,某国有大银行传出已印发的内部文件规定,申请准入的担保公司必须是中央部委、省、地市级政府全资或控股成立,而其中的“控股”是指“政府绝对控股”,连“国企控股”也不行。如新闻属实并得到其他银行效仿,民营担保公司将会被排除出融资担保行业。二是企业不认可,同时担保费的收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三是中小企业实力、效益和信用等问题,也增加了担保公司业务开展的难度。四是担保公司自身信用也较差。2011以来,我市融资性担保公司先后曝露问题,如向银行提供虚假资料,挪用贷款人资金,超范围经营,业务操作不规范等,成为民营担保公司难以为继的首要原因。因此,在多种不利条件下,特别是担保公司自身原因,预计除富登和少数几个服务钢材市场的担保公司外,我市民营担保公司将很快面临一次大面积停转的命运。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策略探讨

(一)企业自身问题解决对策分析

1、解决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差对策探讨。提高盈利能力,一般包括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销售价格,增加销售规模,或者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企业生产销售属于企业内部经营问题,政府不宜也不能参与,能够采取的措施也仅仅是通过组 织企业参加各种展会,帮助企业开拓新的市场,或帮助企业获取各种表彰、荣誉、认证等,提高企业知名度。在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方面,区政府是无法擅自减免企业税费的。但我区每年进行的企业奖励是否可以发挥减轻企业负担的作用呢?从我区对企业的税收奖励情况看,奖励金额仅仅是企业实际缴纳税收区级留成的10%。如是国税,仅为企业纳税金额的约1%,如是地税,也不足企业纳税金额的4%,且只有极少数纳税较多的企业能够获奖。因此,如要通过纳税奖励达到减轻企业负担的目的,一是要大幅增加获奖企业数量,具有普适性;二是要大幅提高奖励标准,不能只是隔靴搔痒。而这是我区根本无法做到的。

2、解决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与缺乏有效抵押资产对策探讨。中小企业缺乏抗风险能力和有效抵押资产,是中小企业的共通性问题,很难找到有效地解决办法。除部分具有专、特、精特点,且拥有较多固定资产的工业企业外,普遍无法解决。而要使多数中小企业达到专、特、精的标准,则主要取决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文化传统、法治和创业投资环境等。

3、解决中小企业信用差、管理水平低对策探讨。提高中小企业信用和管理水平,应当首先增强管理者的个人品格和法制观念,同时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有关法律法规。管理者品格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全社会道德水准的提升。而管理水平低,则需要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及法治观念。就前者来说,道德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对于后者,工商、税务等部门对企业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的要求也是较为严格的,甚至如抽逃资金已被列为刑事犯罪。但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却始终不能规范,主要还是中小企业管理者主观上不愿意,客观上也难以做到。规范中小企业公司治理,则意味着公司的真实经营情况可能对外披露,企 业可能需要多缴税,增加管理成本,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也可能降低。因此只能依赖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和有关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

4、解决融资人才缺乏对策探讨。要求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增加融资人才是不切实际的。优秀的融资人才对于收入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一般中小企业根本无法满足其要求,即使高薪聘用了融资人才,企业也不是时时需要融资,因此也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比较好的解决方法一是通过特殊政策鼓励本地金融人才创业,为中小企业开展融资策划服务。二是通过招商引资,将发达地区优秀的融资顾问公司吸引到我区创办分支机构。三是由政府出资设立政策性融资服务机构。

5、解决融资渠道较窄对策探讨。解决融资渠道较窄,主要还是依赖国家政策的调整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等企业外部环境的改善。如降低中小企业集合债、集合票据的发行条件、适当放宽融资中介的准入和监管标准、规范民间借贷行为、设立政策性中小企业贷款银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

中小企业自身问题,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核心因素,自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将不再成为问题。但经过分析我们看到,中小企业自身问题是由中小企业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区政府所能够采取的应对措施,也仅仅是使企业在信息和沟通方面得到些许改善,而问题却依然存在,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在中小企业自身问题方面给予过多的关注和较大投入,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二)企业外部原因解决对策分析

1、国家政策与银行体制调整仍需时日。近年来,国家在政策层面虽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并连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但在执行层面,有关部委仍根据自身工作需要,未能有效扶持中小企业,许多的法规和政策仍然停留在过去,而要做出全面改变以适应中小企业特点和要求,相信短期内仍无法实现。同样,期待银行改革体制也不现实。商业银行不论其所有权属性,逐利均是其基本特征。大城市、大企业既能够给银行带来较大收益,也能够保证风险被控制在较低范围内,区政府的协调工作无论力度再大,也不可能改变现有银行监管和经营体制。

2、现阶段区政府可采取对策探讨

(1)鼓励直接融资。发行股票、债券和商业票据均属于直接融资。目前,区政府对于企业上市融资,制定了较为细致的奖励政策。而对于企业通过发行集合债券、集合票据尚未出台相应政策。根据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2011年所作的调研报告提出,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等融资工具在发行中仍存在部分需要政府重视和解决的突出问题,如发行周期较长,环节较多,时间不可控,一般在六个月至一年半,与中小企业融资特点不相适应;发行门槛过高,一般中小企业难以达标;发行费用偏高,除票面利率外还需承担中介费用;担保问题突出,发债企业无法提供反担保,对担保机构的要求过高,有的甚至要求政府兜底风险等。尽管问题重重,但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集合票据仍然为中小企业融资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为例,2009年11月23日第一只集合票据发行以来,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国共发行36期,募集资金总额106.12亿元,其中2011年,共发行22期,募集资金66.23亿元,同比2010年发行期数增加83.3%,发行规模提高89.83%。因此,我区可以通过奖励或补贴发行费用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和协调发行事宜,尽其所能的帮助企业解决发行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推动和鼓励企业开展直接融资。(2)规范民间借贷。一是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根据苏政发[2011]151号《省政府关于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的政策意见》,我省将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加快科技小贷公司试点进度。对此我区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争取农村和科技小贷公司名额,鼓励农村和科技小贷公司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二是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非法集资既会扰乱社会和金融秩序,也能造成民间资本的大量蒸发,不利于民间资本投向实体经济,也不利于消费的增长并以此带动实体经济发展。因此我区应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集资活动,引导民间资本向实体经济流动;三是要防范民间借贷高利贷化倾向。高息是民间借贷的本质特征,任何企业如果长期依赖民间借贷,必死无疑。因此民间借贷只能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合理补充。我区应配合有关主管部门建立长效监管体系,将民间借贷利息控制在合法范围内,保证民间借贷有序发展。四是保护合法经营的民间借贷中介机构。目前社会上的投资中介公司数量众多,但良莠不齐,其中既有从事违规、违法业务的企业,也有合法从事投资中介的企业。在打击非法中介的同时,不能对该行业给予全面否定,应肯定民间借贷中介机构对于服务中小企业的积极作用,疏堵并举,趋利避害,保护和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

(3)针对专业融资机构开展有针对性地招商。一是引入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机构。风投创投虽对投资对象较为挑剔,但它的投资不需企业提供资产抵押担保,手续相对简单,企业也不存在还款压力,而是与投资机构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二是引入融资租赁机构。融资租赁是一种通过短时间、低成本、特定程序把资金和设备紧密结合起来的融资方式。融资租赁在发达国家是与银行信贷、证券、信托、保险并驾齐驱的五大金融工具之一,在我国发展还相对滞后,我 市目前更没有一家从事融资租赁的专业公司。因此发展融资租赁,引入专业机构,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设备购臵资金问题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三是引入专业的融资顾问、融资担保等中介机构。融资中介是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对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开展融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设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构。针对中小企业缺乏融资人才,不了解融资政策、渠道和产品的问题,区政府可以研究设立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服务机构,聘请专业融资人才,或者与有关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对辖区内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无偿咨询和策划服务。

(5)继续发展融资担保行业。2011年,我市融资担保行业,特别是民营融资担保企业遭遇到严重挑战。目前我区共有18家融资性担保机构,注册资金(不含**)合计为11.2亿元,最大1.1亿,最少5000万,平均6580万元。18家担保公司中,国有2家,分别为*****建设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和*****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但均未从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业务;外资分支机构1家,为新加坡***旗下**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分公司(总部在南京);其余均为民营担保公司。主要存在问题包括业务开展困难,虚报业务,抽逃资金,违规开展资金拆借,逃避检查,甚至个别企业有违法吸收社会资金的可能性。2012年民营担保企业将迎来更为困难的一年,自身信用遭到质疑,部分国有大银行甚至计划全面取消民营担保公司的准入。而融资担保公司对于无法满足银行抵押担保要求的中小企业成功取得银行贷款,解决融资难题,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内忧外患之下,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和发挥担保公司的融资服务功能,应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实施相应的引导和扶持政策。

一是进一步清理规范融资担保机构。积极配合省市监管部门,将部分违规经营、超范围经营的担保公司给予清理,支持符合条件的担保公司增资扩股,增强企业实力和服务能力,保证融资担保行业健康发展。

二是对贷款担保费用给予一定补贴。针对担保费在一定程度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情况,山东、河南等部分省市已出台有关扶持政策,对中小企业在办理银行贷款产生的担保费用,给予财政补贴。目前江苏省及我市均无此政策规定。因此我区可先行研究制定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费用补贴政策,待省市出台相应政策后,再行废止并转而执行上级政策规定。

三是鼓励担保机构加大对我区中小企业服务力度。要达到引导鼓励担保公司服务我区企业的目的,必须辅以相应的鼓励措施。因此对实力较强、运作较为规范,且在我区注册并在我区纳税的融资性担保公司,我区可择其二三开展紧密合作,对其当年服务我区企业数量和担保规模达到相应标准的,可以按照担保公司实缴税收的区级留成部分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

四是积极引入优秀担保公司。尽管我市民营担保公司出现诸多问题,但经济发达地区仍然拥有实力雄厚,发展迅速的民营担保企业。如苏州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其注册资金为5.5亿元,2011年在保余额达50亿元左右,年利润在5000-6000万元,***一家担保公司每年就能为苏州地区中小企业解决几十亿的融资。因此通过招商活动,争取***或其他优秀民营担保公司入驻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可以更好地为我区中小企业服务。

五是成立国有担保公司。进入2012年以来,成立区级国有担保公司变得越来越有必要。首先实践证明,民营担保公司具有过多的逐利性,违法经营、超范围经营现象较多,自身丧失信用,银行对与其合作心存顾虑,许多担保公司实际无法承担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功能。特别是2011年底传出 的某国有大银行规定申请准入的担保公司必须是中央部委、省、地市级政府全资或控股的消息,对于民营担保行业更是釜底抽薪。同时我省工商银行在去年末也采取了类似措施,全省范围内除**担保外,暂停与所有担保公司合作,并于2012年初重新开展准入审批,预计将有一大批民营担保公司被工行排除在外。甚至如莱商银行等小型金融机构,在担保公司准入谈判中也对国有和民营担保公司采取了双重标准。如上述新闻一旦被证实并被效仿,民营担保公司将失去其基本生存环境,而我市市区目前尚没有一家真正从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的国有担保公司,因此届时将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再也无法通过担保公司担保得到银行贷款。为应对可能到来的不利局面,我区有必要成立由财政出资设立的国有担保公司。首先银行信任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也不会从事违法、违规经营;其次国有担保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可以实行优惠担保费率,减轻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第三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国有担保公司有资格申请国家免征营业税政策,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担保公司运营成本。只要担保公司配备合适的专业人才,做到不受干扰的独立运营、规范操作,相信风险是能够做到可控的。如**县财政局出资1亿元设立的**担保公司,从2009年成立以来,累计为**县340家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11.9亿元,目前在保余额5.4亿元,尚未出现一笔代偿。当然,融资担保仍然是一项风险较高的行业,即使是国有担保公司也应当具备承担风险的决心和能力。

下载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企业融资

    资料源自 网络P2P借贷平台《你我贷》 中小企业融资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我国近年来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主要的瓶颈。而中小企业的融资......

    中小企业融资

    中小企业融资:还有哪些渠道可以拓宽 一份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供的材料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政府扶持、银行贷款、上市融资、创业投资、产权交易市场、集......

    中小企业融资

    摘要:作为追求高回报、承担高风险的创业投资,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扮演起重要角色。中小企业在引进创业投资解决“资金瓶颈”问题的同时,应重点关注创业投资与资......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09-5-6信息来源: 今年,中央提出了货币从紧的信贷政策,上半年陆续采取了包括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扩大国债、提高贷款门槛......

    宏观调控新政下房地产中小企业融资策略

    宏观调控新政下房地产中小企业融资策略摘要:2010年以来,为了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中央政府实施了被称为史上最严厉房地产调控政策,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等......

    中小企业融资题库

    中小企业融资题库 名词解释 1. 融资 广义的融资是指资金在持有者之间流动,以余补缺的一种经济行为,包括资金的融入和融出,既包括资金的来源,又包括资金的运用。 狭义的融资主要......

    中小企业融资协议书

    合同编号: 中小企业融资协议书委托方(甲方):电话:传真:受托方(乙方):钰硕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电话:传真:签约时间2010年月日甲方聘请乙方作为甲方的专项融资管理顾问,以合法的方式提供......

    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探讨

    文章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一个世界各国普遍面l临的难题,具有复杂性、综合性、交叉性特点。传统的规范性、定性化研究方法已经不能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必须充分结合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