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选题(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2 02:28: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选题(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选题(小编推荐)》。

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选题(小编推荐)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选题指南

1、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到实践的发展

2、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何处

4、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及其关系

5、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价值

6、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本质

7、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8、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

9、科学发展观的解读

10、论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与发展

11、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2、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几个问题

13、刍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4、党建模式科学化建设的路径探讨

15、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党建工程的创新

16、可持续发展视阈中的“两型社会”建设

17、绿色GDP: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呼唤

18、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挑战与机遇

19、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意义的认识

20、试述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21、论加强我国文化建设的意义及举措

22、试述和谐世界理念指导下的新时期中国外交新格局

23、谈谈你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理解

24、奥巴马对华政策剖析

25、新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

26、关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

二、课程调查选题

1、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体会和建议

2、如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实效性

三、几点说明和要求

1、每位同学可从课程调查选题中选做一题,该项作为平时成绩,字数1000左右,文首须有标题、姓名、专业、学号,打印A4纸。

2、每位同学可从论文参考选题中选做一题,该项作为期末成绩,字数在4000-5000左右,按学校规定的论文格式打印,即文首须有标题、姓名、专业、学号、摘要、关键词,可不用英文翻译,参考他人成果请注明文献出处,参考文献放文末。

3、论文要求观点正确、有理有据、逻辑清晰、行文流畅,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4、每位同学均要端正学风,遵守学术规范,严禁抄袭他人成果,若发现有抄袭和雷同者将以0分计算。

5、课程调查和论文交稿时间:下学期第一周,由各院、系、所2012级研究生班干部统一收齐交马克思主义学院陶蓉老师,仙林校区专3—510室,电话:84028368。

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处、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2年11月26日

第二篇:开卷课程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期中考试试卷封面

考试学院:__地理学部__

2020— 2021学年上学期

姓 名:喻一轩

学 号:2036130009

学 院:地理学部

年 级:2020级

专 业:旅游管理

考试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考试形式:开卷课程论文

任课教师:童贤成课程成绩:

教师点评:

任课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谈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摘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创造性拓展和完善。“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拓展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谱系,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

关键词:习近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这一重要论述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深化认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强大精神动力。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什么?为什么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怎样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什么

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信。它来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来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来源于中华民族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应有的精神状态。

(一)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道路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抗争,苦苦探寻救亡图存的道路,但各种尝试和努力均告失败。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才取得了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壮举。“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在深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立足基本国情和时代条件,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征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由于走在这条正确道路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条道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人民共同愿望,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指引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对世界也产生了广泛和深远影响。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蓝图更加宏伟、目标更为清晰。习近平总书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论断,为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通向“梦想”的方向和路径,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二)坚定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就是对马列主义、毛泽刻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积极认同、自觉信仰和坚定信念,表现为对党的指导思想先进性的理性自觉,对引领我们民族复兴伟业思想旗帜的高度训和对坚定走中国道路的精神皈依。我们所说的理论自信一般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对我们的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充满信心。其二,对我们的理论自身的实践效果充满信心。其三,对我们的理论自身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由此看来,我们所讲的理论自信,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坚定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坚定自信,尤其是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自信。

我们的理论自信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具有无比坚实的时代基础、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我们的理论自信具有整体关联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紧密相连。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理论自信,理论自信促进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三)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社会主义制度是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过程中的设想。当时没有现成的模式,更无成功的实践。随着早年巴黎公社的不足百天的实践和失败,恩格斯明确告诫各国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学说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要随时间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简称《决定》)。

《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科学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蕴含了深厚的制度自信,这是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底气所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具有充分的依据。

自信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先进性,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有效性、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得人民高度认可和衷心拥护。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还在于这一制度是不断发展的制度,越来越完善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与时俱进的制度,始终在不断发展创新中永葆活力。

(四)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它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用中央全会的方式来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这就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层面,指明了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准确理解文化自信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必须从本源上理清文化自信和国家治理理念的内在一致性。

文化自信来源于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治理思想。文化自信来源于我们对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总结和提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文化自信来源于我们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来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引领作用的发挥。

二、为什么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一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二是从外部环境看,国内外各种势力对中国道路的质疑和否定从未停止,其根本企图就是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坚定“四个自信”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三是从我们自身来看,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种种不自信的表现,这就使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必要。少数人对我们的道路和制度却反信心,觉得我们的政治制度不行。价值观念不行,从骨子里认同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

当今的中国也到了一个能够自信的时代。中国何以自信?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这三个来源清晰说明了我们能够自信的理由。

首先,自信来源于伟大的实践。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四个走出来”,既充分说明了这条道路的探索经历了复杂和艰难曲折的过程,也着重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合理性。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伟大的实践取得的伟大成就,是我们能够自信的底气所在。对于这一伟大成就,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给予高度评价。其次,自信来源于人民的选择、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选择。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走中国道路,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是中国道路在价值追求上的最大特色。道路是否正确,不仅看这条道路在理论上有多么丰富的内涵,更要看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在多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条道路。可以说,中国道路承载着、实现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最后,自信来源于真理。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公平正义,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坚持共同富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社会和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等等。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人民需要自信,中国人民也有理由自信。一个国家、一个名族、一个政党,如果没有自信,必将失去斗志,松松垮垮;只有树立强大的自信,才能振作精神、奋发图强,从容面对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四个自信”的提出,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和标语,更不是自我盲目乐观,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探索中积淀的宝贵经验与伟大成就。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进道路并不平坦,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随时准备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无论遇到什么风浪我们都不能停下前进步伐。

三、怎么样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使命。”这段论述是对坚定“四个自信”的最新概括,把坚定“四个自信”的重大意义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对全党同志更加自觉坚定“四个自信”,更加清醒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我看来首先,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做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第二,必须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第三,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第四,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第五。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

自信是开拓奋进的强大动力,是通往光明的精神支撑。足够自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才能真正安身立命,坚定走向未来。

“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信仰、信念,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并且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如果缺乏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很难支撑起来。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进一步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也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的领导是根本、是关键,离开党的领导,一切自信都无从谈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一定能实现中国梦这个伟大新长征的胜利!

参考文献:

[1]坚定“四个自信”六讲/林小波 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1.[2]《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3]人民政协报.2018年06月04日11:05

[4]光明日报.2018年01月24日08:32

[5]《求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6]《理论自信》/任平主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7]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模版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

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将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还要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对于我国来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Abstract: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will promote social harmony.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not only to achieve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ut also to achieve a virtuous circle.For my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the premis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foundation is to achieve “a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mperative.2007 Report of the Seventeenth Party Congress will “build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s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the new requirements, proposed: “To build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asically to save energy resources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growth, consumption patterns, the formation of large-scale circular economy, the propor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discharge of major pollutants under effective control, environmental quality improved significantly;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irmly establish in the whole society.”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o thoroughly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and major tasks for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Key Words: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1]。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的作用条件,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2]。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在中共十七大上提出的理论创新,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4]。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必然要求。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充分吸取发达国家 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展的自然生态代价,也要牢记“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牢记加速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把发展作为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整个文明建设的基本手段,通过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5]。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上的重大进步,因为生态文明的前提是尊重和维护自然,维护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其宗旨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其内涵是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其着眼点在于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更加顺应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生态文明的提出与不断完善,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资源是有限的,增长不等于发展;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倡导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许多国家和地区深刻反思工业文明以来的发展道路,并在保护生态环境、重构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已经具备了向生态文明迈进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新中国建立6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尤其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还应该看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物质资源投入实现的,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由此可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6]。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探索、创造并不断思考、研究文明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对文明的思考与人类发展的历史一样久远,人类对文明的研究同人类的文明等长。但是,真正对文明做大规模深入的研究还是近代以后的事情,对生态文明的专门研究则更晚。

1、国内研究

据资料考证,在我国最早使用生态文明概念的是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1987年,他在全国生态农业问题讨论会上提出应“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并于同年6月23日发表了《真正的文明时代才刚刚起步—叶谦吉教授呼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①。国内理论界对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著作。比较早的有廖福霖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主要论述了包括生态安全观、生态文明哲学观、价值观和伦理观等在内的生态文明观,实践方面则对城市、乡村、江河流域和森林生态建设及生态文化建设等进行了有力的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二是关于生态文明研究的硕博论文。如叶春涛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马国超的《人类文明的生态走向及生态文明构建》等,这些文章都是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生态观的角度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三是关于生态文明研究的期刊文章。如王如松的《论生态革命走向生态文明》、曹新的《论制度文明与生态文明》、张晓红的《树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等。我国早期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都力图把生态学的理论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由于大多数研究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未能更好地发挥其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因而,还不能真正地解决中国当时的社会问题[7]。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我国的生态环境空前恶化,由此引发人们对生态 问题的普遍关注与深切忧思,在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本土化研究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当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社会系统工程。大多数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②。这个定义涵盖的比较全面,既包括了人与自然,也包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还包括了物质和精神及持续发展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出现了提出新的出发点的探索动向,尤其体现在试图为一种独立的生态社会理论提供理念支持。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廖福霖在《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第二版)》,一书中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使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最优化和良性运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难点和重点。对此,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主要有以下观点: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可持续发展体制;加强法治建设,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环境;构建完善的政府生态责任机制,实行绿色政府运行机制;加强公众生态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发展循环经济,做强生态产业。

2、国外研究 世纪以来,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引发了人们对以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层思考,而且也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一般而言,生态文明的研究起源于欧美国家,并逐步传播到发展中国家。国外理论界并没有直接涉及生态文明的概念,主要是关于生态保护和循环经济的研究,有很多理论与方法值得借鉴。其中,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开展较早,取得了很多成果[8]。

国外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产业共生理论、清洁生产理论、产业生态理论、生命周期评价理论、零排放理论及逆生产理论。产业共生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John Ehrenfeld和Nicholas Gertler在丹麦的卡伦堡市提出,他们研究了被公认为“产业共生”的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并提出企业间可相互利用废物,以降低环境的负荷和废弃物的处理费用,建立一个循环型的产业共生 系统[9]。

国外生态文明实践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循环经济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同时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企业层面建立小循环模式最著名的是美国的杜邦化学公司。该公司利用对环境危害最小的原料,实现了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在区域领域建立中循环模式的典型案例是丹麦的卡伦堡工业园区。该工业园区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把发电厂的热气供给其他厂使用,同时解决周围居民的供热问题;各厂区之间建立了循环关系,保证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社会层面建立大循环最好的是日本。由于日本资源有限,它特别注重资源的再利用,尤其是强调建立循环型社会[10]。

三、建设生态文明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11]。

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因此,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是具有巨大挑战的。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2]。

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彻底转变传统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马克思 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也能够明显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因此,人们发展观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也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13]。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育创新主体;大力推进文明生产、清洁生产、节约生产,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倡导生态消费,转变生活方式[14]。建设生态文明,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中心环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低成本、低代价的绿色产业,实现绿色增长。对那些抱着传统增长方式不放、不顾环境代价的地方,要有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执行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千方百计的实现节能减排目标[15]。

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生态现代化。要从我国生态状况仍十分严峻的现实出发,调整政策导向,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倾斜力度,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抓好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从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问题的治理[16]。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育公民生态意识,发展基础、专业、在职、社会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公民生态素质。建设生态文明,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也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17]。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形成节约消费光荣、挥霍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18]。

完善制度机制,健全环境立法体系,我国应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关键岗位环境责任制和关键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制度等三大生态制度,以促进我国生态现代化建设;完善环境立法,严肃环境执法[19]。

加强国际合作 实现全球生态治理。生态环境问题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是关乎整个生态系统的全球性问题[20]。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已引 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某一国家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它的全球性决定了其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治理。

加微信免费获取全文(包括参考文献)!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马贵鹏

2013207037)

摘要: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本文结合社会发展分析了当前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生态文明

十八大

重要性

必要性

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

生态,一般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存在状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一次顺应世界潮流的新选择。作为一种基本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实践性提升,它将通过多种渠道对发展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重大的引导和调整,进而引导国家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前进。

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科技等各个领域,它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生态文明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重点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二.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上的重大进步,因为生态文明的前提是尊重和维护自然,维护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其宗旨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其内涵是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其着眼点在于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更加顺应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生态文明的提出与不断完善,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资源是有限的,增长不等于发展;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倡导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许多国家和地区深刻反思工业文明以来的发展道路,并在保护生态环境、重构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已经具备了向生态文明迈进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新中国建立6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尤其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还应该看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物质资源投入实现的,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由此可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 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三.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只有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必然要求。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充分吸取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展的自然生态代价,也要牢记“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牢记加速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把发展作为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整个文明建设的基本手段,通过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四.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把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内在地统一起来,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把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些要求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简言之,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起始点。只有正确处理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才能在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中持续地追求并享有幸福,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经济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与生态优美完全可以兼得。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只有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五. 正确认识生态文明的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要真正实现与自然和谐的生产生活,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种根本性的转变不是一个国家可以完成的,需要与其他国家协同努力。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挑战固然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积极借鉴和吸收他国经验,更是一次重大的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促成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出版。[2]《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4]《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5]《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水利电力部党委<关于全国水利会议的报告>》(1965年),《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0册第583页,1998年。[6]侯玉:论邓小平的环境保护思想,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7]《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

[8]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9]康琼:江泽民环境保护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10]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央党校,2011年。[11]金绪广:胡锦涛生态哲学思想研究,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12]姚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态文明的实践和认识,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13]王连芳:我党生态文明思想形成过程探析,人民论坛,2011年。[14]胡洪彬:论邓小平的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15]孙金华,张国富:论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生态观,郑州大学学报,2009年。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感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感想

政治理论课程虽然我在本科阶段就有学习,但随着现在阅历的增长加上之前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熏陶,在这学期进一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之后,我感觉自己又有了更多的收获和感触。真的感觉一方面学习这样的课程对我们研究生很有必要,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发展建设和伟大复兴最正确的最应坚持的主义。

中国的发展是靠着一代一代人不断求索奋斗而来,享受着祖国的教育资源,肩负着富强祖国的责任,我们研究生首先要对我们自己国家的理论有充分的了解和信任,知道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它。有的同学对政治课持有偏见,认为这是赞歌式的教育,认为老师是一味的称赞社会主义好,强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然而当我们真的坐下来好好听一听课程内容,就会知道这是一门客观的有理有据的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合中国的国情,在西方的质疑甚至否定和贬低下,我们党踏实而坚定地坚持这个主义,几十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用事实证明它能给中国带来希望和繁荣!

记得老师说过我们年轻人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让美国文化侵略得逞,使得我们摒弃自己的文化,怀疑自己的政府,一味觉得美国文化才是优越的,瓦解掉我们的民族自信。在课堂上看过一段关于苏联解体的视频之后,我对这一问题的醒悟更深了。作为一个有70多年历史的世界强国,无论是外国武装干涉、经济封锁还是世界大战都未能把苏联摧垮,为什么和平建设时期会顷刻瓦解了呢?从根本上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进行的文化渗透。一方面是美国在与苏联硬实力竞争的同时进行文化软实力方面的竞争构成了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强大的冲击;另一方面,苏联自身文化软实力的缺失使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社会主义阵营中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日益下降并最终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由此可见,我们必须要有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最简单的要做到不要排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回顾祖国近几年的发展变化,我越来越相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祖国的未来会形式一片大好。反腐工作持续的狠抓严打;阅兵的红场上中国军人威武的身姿和高亢的歌声;滞留多国公民的尼泊尔机场上首先到来的中国客机;队伍不断壮大的亚投行等等,这些令中国人鼓舞和自豪的消息,都在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在一心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祖国强大了人民才会有尊严有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得起实践的历练。

最后,感谢老师们认真负责的讲解,希望这门课给更多的学生启示和思考。

下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选题(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选题(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心得

    本学期,我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程,不同于以前政治课灌输形式的授课方式,这门课老师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将全书内容分为八个主题,每个主题都有不同的老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 2、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 1、如何理解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摘要: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面对这样激烈的竞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社会经济发展迫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的学习心得 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网络自主学习,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历史及其基本经验、理论创新、居安思危—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贵州师范大学作业题目:提高互联网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积极影响力研究 任课教师姓名段晓蕾 学号:4201210000752年级:2012级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学院(部、所):马克思主义学院任课教师评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思考题一、 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二、 为什么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 径? 三、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与研究-课程总结(研究生)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程,在上课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指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考试思考题

    贵州民族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考试思考题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