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和历史地位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和历史地位
内容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基本内涵 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特殊国情下产生的,并在社会主义初阶段长期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它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智慧的结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紧紧围绕时代的主题,创造性地回答了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目标前进等根本问题,全面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与心血的结晶,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光辉篇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所形成的思想与理论成果,是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宏大理论体系。其中,毛泽东思想涵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指导我国人民
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思想武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则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根据时代发展变化的新特点,结合我国基本国情,通过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并不断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在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的一整套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这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结合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具体运用 和发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保证。二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政权组织形式。三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这种政治制度 “是我国具休历 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政治制度的优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是建立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现实基础上的,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二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三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调整所有制结构、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分配制度上的鲜明特色。四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很不发达,经济发展也不平衡,所以为了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通过部分先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五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发展需要而确立的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文化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别强调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二是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形
成社会共识,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三是重视和谐文化建设。通过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是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标志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而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与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随后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直接的思想渊源,但未能在理论上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从而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主题是“中国革命”,主要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中国的民主革命、怎样进行民主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
第二次飞跃的标志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承继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未竟事业,继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断解答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创造性的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而且进一步回答了前两个问题。作
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的理论主题是“中国建设”,主要回答和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形成了系统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同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畴,但又是形成于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理论主题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的产物,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第一,这一理论体系进一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第二,这一理论体系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国情和世界大势,提出了我国正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新判断,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科学分析了时代特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立在现实的客观基础之上。第三,这一理论体系紧紧抓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中国特色,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第四,这一理论体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发展的远大目标与现实目标、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的统一,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实现国家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新布局。第五,这个理论体系把党的建设放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地位,扎扎实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突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把对执政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水平。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共同的思想基础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价值取向,是任何社会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社会成员就不可能团结起来,不可能形成合力来共创伟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共同的思想基础,这个思想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要统一起来,一靠团结,一靠纪律,否则就不能成功。讲的就是共同思想基础。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民族精神,强调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讲的还是共同思想基础。这是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
断向前发展的重要的思想保证。有了这个共同的思想基础,全国各族人民才能齐心协力,共同创造出辉煌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目标追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国家的发展战略、民族的振兴、个人的富裕幸福等等,都在这个理论里得到了最深刻的体现,这就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和社会认同,因而也具有广泛的信服力和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是引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践证明了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赋予一个理论体系以什么样的历史地位,归根结底是由历史进程的实践来决定的。科学的理论来源于实践,被实践所检验、在实践中发展;科学的理论又引领实践,指导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发展,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增长,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3%的增速,属于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到2007年的24.66万亿,增长了67倍;人均GDP则由381元升为18665元,是1978年的49倍,已经开始了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到2008年,我国的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世界第10位上升到第3位。我国人民的政治权益、文化权益和社会权益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保障,是新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在短短30年里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堪称“中国奇迹”。就如美国前总统经济顾问、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拉特里奇所说,中国令人震惊的经济增长幅度史无前例,中国以独特的方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改变了世界。
历史进程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前进的唯一正确的理论。正是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诸如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判断改革开放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有了重大突破,极大丰富了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正是我们首先从理论上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更加科学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坚定不移地把发展当作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正确处理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正是基于我们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们才能正确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并以此作为制定相关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指导我们科学规划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创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正是我们坚持以宽广的世界视野和运动发展的辩证眼光观察世界、审视自我,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理论,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为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使中国社会主义保持了勃勃生机,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 2007.[2]《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3]《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4]万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进程、现实特色及未来发展》.《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选编》.人民出版社,2007.[6]肖贵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多维解读》.《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
第二篇: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2016年09课程考试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学习中心:
知金北京 学号:***13 姓名:
闫玲玲
专业层次: 专升本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内容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有机结合的必然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特有国情下形成并发展,它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下发展起来的一套切合时代的理论,它符合本国国情,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在原有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理论创新,在经济建设方面,大胆引进市场经济这一全新的概念,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直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从而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这是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里从未有的,也是当今时代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一次大胆的理论创新,在实践中仍需不但总结经验,完善这一理论,并不时创新。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毛泽东思想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有机结合的必然产物,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深刻分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理论和原则。一是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认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归根结底还是表现在它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二是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认为社会主义是 “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已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 脚消灭私有制”。三是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 “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即“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
第1页(共5页)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2016年09课程考试
四是坚持共同富裕原则。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所有剥削制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理论和原则。一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二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代表,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无产阶级必须“把一切政治权力集中于人民代议机关之手”其权力机关应当由人民选举并监督。三是坚持工人阶级政党领导。认为工人阶级要想取得革命的成功,就必须建立自己的政党,这样 “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没有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理论和原则。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劳动群众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是关于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二是必须吸收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认为文化建设不能割断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联系,而必须继承和借鉴人类历史上一切有价值的优秀文化成果。三是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原则。认为未来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必须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根据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的要求,科学社会主义只有同各国具休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自身作用、实现其自身发展。由于各个国家的现实国情、历史文化和发展程度各有不同,因此各国必须从实际出发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具有鲜明 “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经济方面的主要特色。一是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是建立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现实基础上的,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二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三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调整所有制结构、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分配制度上的鲜明特色。四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很不发达,经济发展也不平衡,所以为了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通过部分先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五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2页(共5页)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2016年09课程考试
这是我国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发展需要而确立的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政治方面的主要特色。一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这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结合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保证。二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政权组织形式。三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这种政治制度 “是我国具休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政治制度的优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文化方面的主要特色。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别强调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二是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三是重视和谐文化建设。通过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是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的智慧结晶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明确提出 “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探索的经验教训,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和现实启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紧紧围绕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主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适应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明
第3页(共5页)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2016年09课程考试
确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情况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人关键时期的新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二、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
(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毛泽东认为:“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只能够得到了证明的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从客观实际产生出来而又在客观实际中获得证明的最正确最科学最革命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他要求全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毛泽东的这些真知灼见,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最实际的体现。
(二)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做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是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基本实践,也是党的生命和力量所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中国在任何时代任何国情下都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
(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国家的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必须首先立足于本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依靠本国的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时候本国特色的正确道路,把本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搞好。当代世界局势复杂,区域矛盾比较突出,中国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比较多的问题,中国必须建立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这是毛泽东思
第4页(共5页)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2016年09课程考试
想给予我们的启示,也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给与我们在世界局势下的最重要的基本立足点。同时,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决不允许有任何奴颜婢膝、卑躬屈节的表现,决不允许屈服于任何外来的压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是坚强和勤劳、自尊、自信的民族,中国人有自己奋斗到底的大无畏的决心和气概,充分相信本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主要依靠广大人民的共同奋斗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作选读》
2、《邓小平选集》
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集》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理论体系概论》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7、毛泽东.《毛泽东军事文选》[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年
第5页(共5页)
第三篇: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
专业层次: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
内涵和主要内容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有机结合的必然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特有国情下形成并发展,它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下发展起来的一套切合时代的理论,它符合本国国情,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在原有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理论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愈发展, 民主也愈发展。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自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必须在理论和实践的各方面作出进一步探究。在经济建设方面,大胆引进市场经济这一全新的概念,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直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从而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这是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里从未有的,也是当今时代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一次大胆的理论创新,在实践中仍需不但总结经验,完善这一理论,并不时创新。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民主政治形式的最高发展阶段。这是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
在中国当代以及今后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时期中的具体体现。如国体特色,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又如, 政体特色,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对它负责, 受它监督。”再如, 政党制度特色, 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即共产党是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作为不同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群众的代表, 在承认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前提下, 参与国家权力以及配置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的重大活动。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在实践中, 主要有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村民委员会为基本形式的村民自治制度、城镇居民委员会为基本形式的城镇居民民主管理制度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涵,就是要围绕这些利益配置环节和内容,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现社会安定, 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
经典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 19 世纪创立 ,并被他们称之为“现代社会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创立和形成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的社会发展既面临着历史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指引下,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强调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过程中,还必须注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有机结合的必然产物,在当代中国,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明确提出 “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紧紧围绕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主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适应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明确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四、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髓的重要意义
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对我们更好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邓小平选集
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理论体系概论》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这一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这条道路和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目标追求,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引领、激励我们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要随之而不断发展。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强调的那样,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创新。它的现实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深入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提供了根本指导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的政治信仰,在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显现出巨大的指导作用,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面面向未来、引领发展的旗帜,是一面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近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显现出无可置疑的真理性、科学性,为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和回答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它不但回答和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且它一经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就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然处于低潮,国际敌对势力鼓吹“社会主义大失败”,企图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在世界上消灭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旗帜,就是向世人昭告: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没有过时,科学社会主义仍然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仍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必然有助于世界上的共产党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努力去探求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五篇: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基本内涵---免费文档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道路”,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前进的方向;“理论体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的理论成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统一于一面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党在新时期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我们的发展道路、奋斗目标、共同理想及当代中国的社会制度问题。
首先,面对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社会活力不断迸发、各项事业不断进步情况下发展不平衡现象有所扩大的新课题新矛盾,我们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才能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既体现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承前继往,又体现了与时俱进和丰富发展。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想。”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产物,根本上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性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开辟的发展道路和形成的理论体系,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进程,同时又必然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个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只有一个,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理论成果都属于一个科学体系,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由于实践发展的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必然会有相应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在不同阶段的实践中产生的理论成果。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它们的一脉相承,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上的一脉相承;而它们的与时俱进,也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而实现的与时俱进。在当代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必须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