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理解邓小平历史地位
如何理解邓小平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是在1997年召开的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首次正式使用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邓小平理论,就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199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也是邓小平同志诞辰95周年。当我们把这两个光荣的纪念联系在一起时,便想起了这样一句古语: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确,如果没有毛泽东,便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如果没有邓小平,便没有共和国的今天。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所言:“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邓小平留给中国人民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首先要在源与流两个方面理解。源,就是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首先来自于它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最根本的是因为它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一个大前题,它表明的是邓小平理论的理论源头和思想方位。这不仅仅是强调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性,更强调了它的发展性。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神圣理想,他不但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而且通过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之焕发了新的强大生命力。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流,主要是与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还体现在与其一脉相承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理论成果上。邓小平理论从根本上、宏观上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些重大原则问题,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开辟了新的道路,但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推进,必然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回答。正是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回答。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等,都体现了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还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科学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特征、历史条件和承担的历史使命,不仅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同,与毛泽东思想也不同。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邓小平同志说,现时代的特点,是一日千里,赶都赶不上。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不能不认真对待、正确分析,作出同以往不同的或过去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的新的科学判断。可以说,“宽广眼界”和“鲜明的时代精神”,是邓小平理论最为显著的特征和成分。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来理解这一理论的历史地位。后人在前人创造的基础上不断前进是历史规律。我们要以这种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在实践中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把这些科学理论推向新的境界。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伟大事业的需要。
三、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还要求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自觉运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
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已成为一门科学的学科,这个理论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立论依据,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展开了一系列基本观点,涵盖了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实际工作的各个领域,并且贯通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要在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有新的提高,最根本的是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目的在于用这一科学的理论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导我们的工作,回答和解决实践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里有一个学风的问题。学习邓小平理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邓小平理论学得好不好,最终要看能否运用这个理论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战胜风险,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
四、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就是要我们在思想上和工作中更加牢固地确立这一理论的历史地位。
在新世纪的新征途中,我们要进一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完整准确地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并把它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为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努力奋斗。
第二篇:论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科学价值与历史地位
论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科学价值与历史地位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意蕴深邃,风格朴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多年来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给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带来了革命性变革。从这一理论形成以来、特别是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召开以来,理论界对其在内容上的丰富性,思想上的创新性、深刻性和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已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和卓有成效的探讨。相比之下,关于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科学价值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的研究却较薄弱。本文拟就此提出如下概略性意见,供学界同仁指正。
一、邓小平经济理论初步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规律
举凡社会科学,无不是以揭示其特定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为己任的。如果说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和成功之处在于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时代眼光回答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那么,作为它一个重要部分的邓小平经济理论,其首要的科学价值也在于比较系统地初步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规律。
通观邓小平关于经济问题的论述,可以看出,他在研究和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问题时,总是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符合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坚持以富民为目的,在各种建设与发展问题中抓住生产力发展这个决定性问题,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关联和互动中探求发展的动力与机制,从发展的目标与阶段、速度与效益、产业关联、科技与经济等诸方面的关系上疏理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和指导方针,从而成功地解决了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出发点上,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建设与发展道路。我国最大的实际和最基本的国情是,现在还处在并将长时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是说,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逐步摆脱不发达,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至少需要年。在我国,搞经济建设,求经济发展,必须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和最基本的国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也不能照抄照搬外国经验。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地位上,坚持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改善人民生活,增强综合国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都要求生产力要有更快更好地发展。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扭住这个中心不放。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度保证与目标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两条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应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调节手段上,认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要坚持经济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加强宏观调控,把发挥市场经济作用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结合起来。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外部条件上,主张走开放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我国的经好范文版权所有济发展。对外开放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对外开放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要办好经济特区,使其成为引进国外技术、管理、知识的窗口和对外改革的窗口。
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与方针上,要实行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第一步,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暖饱问题;第二步,到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要突出重点,带动全面,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依靠科技教育发展经济。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在经济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上,既要突出和保证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又要坚持经济与社会、经济
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经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同步前进。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经济建设与发展有一定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政治环境。
总起来看,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方向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发展过程
与最终目的的统一,贯穿和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要求。
由于上述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解决,就使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呈现为一个建立在生产力的解放发展基础上的,具有一系列符合中国特定国情、反映时代特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机制做保证,其基本运动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客观历史过程。这样,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就不再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单纯依照领导人物的主观判断随意运作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发展由此被置于坚实的基础——具有客观运行规律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基础——之上。
由邓小平经济理论所初步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规律的正确性,已经和正在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实践所证明。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不仅解决了普遍贫穷问题,而且基本实现了从暖饱到小康的跨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力不断增强。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具有历史创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之所以如此,就因为邓小平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航船导入了正途,引导中国人民在经济建设与发展中找到了规律,获得了较多的自由。
二、邓小平经济理论为正确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提供了认识坐标
社会主义由理论向实践的跨越,从俄国年十月革命迄今,已有多年历史。在这期间,社会主义既经历了二战后由一国变为多国的大发展,也经历了世纪年代末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造成的大面积倾覆,更出现了自年代以来有亿人口的社会主义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历史景观。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原因很多,经济没搞好是一个重要原因。经济是基础。一个国家经济建设的路子是否对头,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国运的盛衰。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认真加以总结,对于更清醒地选择建设道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纪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以什么为认识坐标?像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之类的“新思维”当然不行,单纯从马、恩的本本出发也不行。正确的选择只能是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邓小平经济理论作为价值判断坐标。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多年来指导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的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经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理论。只有以这个理论作为判断成败得失的标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以邓小平经济理论为指导,分析年来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起码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搞经济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真理。首先在于它提供了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基本点就是邓小平同志一再倡导和坚持的实事求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上,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列宁是一位善于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的伟大革命家。但在十月革命后领导俄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也曾有过正反两方面经济教训。他曾先后领导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前者虽然适应了战争的需要,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但在经济上包含着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过早搞共产主义式分配等因素,脱离了俄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情,因而不完全成功。后者则强调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自由贸易,调动农民和各方面的积极性,比较符合俄国国情,因而取得了成功。邓小平在谈到多年来中国经济建设成就时明确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
其次,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起来之后,必须迅速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始终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生产力均有迅速和巨大的发展。但有两种情况的出现曾严重影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导致“中心”错位。一是大搞阶级斗争。斯大林曾于年后提出“阶级斗争尖锐化”,大搞党内清洗。毛泽东于世纪年代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进而导致“文化大革命”十年**。二是生产关系剧烈变动和升级,追求一大二公三高,急于向发达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过渡。结果,贻误了经济建设,没有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只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能以别的什么为中心;只能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而不能以其他来代替这个根本任务。
第三,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曾认为,商品经济是与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消亡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商品经济就会消亡。实践已经证明,这种认识不符合社会生活发展的实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表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因此,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武器、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武器,而不是祸害。
第四,社会主义经济应当走开放发展之路。社会主义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是在同资本主义的合作、竞争和斗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否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在同资本主义做斗争的同时,加强同资本主义的合作和竞争,走开放发展之路,是关系社会主义经济能否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经济国际化和知识经济、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开放发展更是必然趋势。在这个问题上,斯大林在战后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数依赖“经互会”搞内部交流,中国一段时间内不能正确处理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的关系,批“洋奴哲学”。这都助长了孤立主义,影响了经济素质提高和经济高速成长。教训是深刻的。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大力倡导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强国之路。证明了开放发展之路不是可走可不走的问题,而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五,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战略,切实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处理好重大比例关系。社会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起点普遍较低,革命胜利后,出于各方面的需要,大都执行了一种以赶超发达国家为目标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这种战略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有其积极的作用。但不分条件地长时间执行这一战略,则造成了许多重大经济关系的失衡。主要是:过分注重生产资料生产;忽视生活资料生产;积累率过高,积累与消费失衡;经济发展的速度高,效益差,人民得实惠不多;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基础不牢。以苏联为例,年(斯大林逝世)与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比,生产资料工业生产增长了倍,消费资料工业增长了倍,农业增长了倍。农、轻、重增长速度之比为∶∶。粮食产量年还比年减少了吨[]。此后苏联虽然在农业发展上着力不少,但成效一直很差,为了同美国争霸世界,以军工为龙头的重工业比例一居高不下。在这个方面,中国在建国后的前年中也有很深的教训。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制定了分三步走、用年时间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在经济工作中既强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始终坚持速度、效益、质量的统一,坚持以富民为目标;既强调发展新兴产业,科技先导,又不放松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说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处理好重大的比例关系,把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搞对头。否则,则欲速不达,事倍功半。
把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归结起来,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和建设方向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和时代眼光,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抓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提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指明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目的,从而廓清了关于社会主义认识的种种谬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认识。在这一新的认识指导下,邓小平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观点,大胆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其中的根本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通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这样,邓小平就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出发,以实践为依据,成功地总结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社会主义世纪发展的基本经验教训,并初步作出了系统、科学的回答。
三、邓小平经济理论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发展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在发展。邓小平经济理论作为成功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初步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理论,同时也就必然成为能够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未来实践发展指明基本方向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一再庄严宣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充分表明了,在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将长期坚持邓小平经济理论指导的决心和必然性。
鉴于邓小平经济理论还在发展中,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都会有变化,在考察邓小平经济理论对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导意义时,应着重从更具一般意义的理论层面上加以把握,既要坚持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具体理论观点,更要坚持其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把握其精髓。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国情特点的经济建设道路。在这个前提下,还应遵循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指导,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如下重大关系。
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尤其是在初级阶段,把经济搞上去,实现现代化就是最大的政治。经济上去了,一切经济社会问题会迎刃而解。但要牢记,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民的利益,发展人民的利益,达到共同富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或如马克思所说,是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发展由贫穷——温饱——小康——富裕,进而达到全面、自由发展状态,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这个进程的基础是经济发展,核心是人的发展。必须把两者统一起来,使人的发展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使经济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
发展生产力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抓住不放。但是任何生产都是在一定生产关系条件下的生产。当着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需要时,这种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这就需要变革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所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又要坚持改革,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既不能脱离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需要任意提高、随意变革生产关系,也不能固守已经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生产关系不变。要善于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合理调节,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经济制度完善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必须坚持,不能动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长期稳定。但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体实现形式的经济管理体制,则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不断加以改革调整。不坚持和稳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点,改革就会走偏方向。不改革经济体制就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不能很好地解放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改革,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好变与不变的辨证法。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搞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充分运用价格、供求、竞争等调节机制和杠杆提高资源配置效益。这是积社会主义经济在本世纪发展的基本经验而得出的认识。对此,应坚定不移。但市场机制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如自发性、盲目性、短期利益指向等。基于这一原因,在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必须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通过计划手段的合理运用,如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搞好总量控制、抓好重点建设等,实现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结合,实现经济资源配置的灵活、高效和经济运行的协调、稳定。
速度、效益、质量的关系。社会主义建设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使经济发展保持较高的速度。但不能不切实际地追求高速度。我们所要的是有效益的、没有水分的、扎扎实实和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速度。只要产品质量好,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发展速度越快越好。只有实现速度、效益、质量的统一和结合,才会有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科技、教育的关系。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将日益突出。社会主义经济的未来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和教育,自觉地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要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尤其应注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教育发展必须跟上。科技教育要通过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和机制,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以经济、科技、教育的良性互动与有机结合,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
发展、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发展动力,稳定是发展与改革的基础,三者互为条件。在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发展中,既要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各项配套改革,又应注意研究改革的方式,方法,尽量减少改革成本,避免过大的社会震动。切忌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群众的承受能力,过急过频地搞生产关系变动。应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比例关系和利益关系,兼顾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最大限度地消除一切不稳定因素,为改革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发展与改革中求稳定,在稳定中推进发展与改革。
总之,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着眼于邓小平经济理论与未来经济建设实践的结合,着眼于邓小平经济理论基本立场、观点的应用,通过对影响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大关系的正确认识、分析和处理,不断赢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发展,新成就。
四、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诞生以来先后形成了互相联系的两大部分。一是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为己任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这一部分的理论任务是由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和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来承担的。虽然,资本主义至今仍在发展之中,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也还在继续和深化,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剩余价值学说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其理论的严整、科学却是不容置疑的。在千年交替之际马克思在由西方权威媒体根据公众意见遴选的千年思想家中名列榜首,充分说明了他的科学思想——首先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思想——至今仍受到包括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广大民众在内的世界绝大多数人民大众的认可。
另一个部分是以揭示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为己任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一部分的一些理论原则是由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程中作为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提出来的。其基本理论形态和体系则是在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化为实践后,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从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至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生存发展了多年。在这多年中,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先后经历了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年月至年代初社会主义在苏联—国实践阶段。这一阶段产生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形成了斯大林经济学说。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特别是他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探索和晚年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国情的结合,提出了若干有别于马恩预测的新思想、新观点,极具科学价值。但由于他领导俄国经济建设时间短,逝世过早,探索没有进行到底。斯大林经济学说是斯大林在长期领导苏联经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是苏联多年经济建好范文版权所有设经验的反映。这一学说集中体现于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全面贯彻于年出版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由于这一学说所反映的苏联经济建设经验在那个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史上具有原创性和唯一性,且理论系统、体系完整,因而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上产生过重大而广泛影响的理论形态。这一学说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传播苏联经济建设经验,鼓舞社会主义者的信心和斗志,培养经济理论骨干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容抹煞。但由于苏联经济建设经验自身具有的历史局限性,由于这一学说总起来看只不过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写,排斥商品经济,限制价值规律的作用,因而具有明显的理论和历史的局限性,已不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需要,被诸多经济理论工作者称之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或“苏联范式”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多国实践及理论探索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纷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各国,对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斯大林经济学说先是学习、照搬,继而是批判、探索。苏联自身从年代后期开始也对原有体制进行了调整改革。中国在成功地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之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探索。党的“八大”前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在八大上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此后,又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商品经济、现代化建设目标、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以及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管理经验等方面发表了许多正确意见,形成了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苏联及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也造就了一批思想活跃的经济理论家,产生了一批各具特点的探索性改革理论。利别尔曼(苏联)以利润为中心的经济改革思想、卡德尔(南斯拉夫)的社会所有制和自治制度理论、奥塔·锡克(捷克斯洛代表)的“第三条道路”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理论、布鲁斯(波兰)分层决策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理论、科尔奈(匈牙利)的短缺经济理论等,是其中的代表性成果。这一阶段的探索总的取向是批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探索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主张给企业以经营自主权,扬弃苏联式的重重轻农、重生产资料生产、轻生活资料生产的建设路子,主张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由于这一时期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各国均未根本摆脱苏联经济模式和传统经济理论的束缚,作为现实经济运动过程反映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还是分散的,不系统的,远未实现根本性变革和创新。其积极作用是,为以后经济理论的进一步探索发展提供了前进的基础和丰富的思想素材。
第三阶段是从年代末至今,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探索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主义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剧烈震荡。作为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发源地的苏联和东欧各国政治经济改革全面转向,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宣告失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也因此走到了历史尽头,宣告了失败。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从年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社会主义发展低潮和逆境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实现了全面创新和发展,其标志就是作为邓小平理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产生。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是邓小平同志以战略家的眼光总结多年来中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和本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得失,特别是在总结年代末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已被中国这个社会主义东方大国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正确的理论。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评价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时曾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同样,我们也可以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历史地位作这样的评价: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的最新发展。
邓小平经济理论之所以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的最新发展,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经济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继承借鉴而不照抄照搬,走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道路,拓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方法的新内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思想路线,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遵循的科学方法——唯物辩证法的精髓。邓小平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分析国情,观察和思考中国经济建设道路问题,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进而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规划了分三步走、到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提出了诸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高质量,讲求效益,抓战略重点,重视农业和基础产业,优先发展科技教育等一系列理论和政策,解决了中国经济建设的道路问题。邓小平经济理论主张,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注意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注意学习借鉴外国经验,但搞本本主义、照抄照搬别国情经验从来不能成功。正确的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大胆探索,走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特点的经济建设与发展道路。
第二,邓小平经济理论坚持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整体思考和把握中,探索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揭示和科学回答,指明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内容发展的新方向。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是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论证并研究其实现的经济条件的科学。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回答表明,我们要实现的社会主义实际上具有经济的性质,是一个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客观经济运动过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今后发展的方向,就是依照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揭示在生产力解放发展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然性及其条件和机制。这样的经济学从根本上区别于鼓吹或默认阶级剥削及两极分化合理性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也不同于鼓吹普遍贫穷,忽视生产力发展,急于搞生产关系变动,只讲速度不讲效益,忽视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是以鲜明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生产力解放发展为基础和动力,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以经济关系的平等为特征的经济学。
第三,邓小平经济理论坚持从社会主义发展全局出发观察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成败得失,对困扰和制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作出科学判断,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观点的新突破。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国力的竞争,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市场机制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制度文明对经济运行发展的有效调节和积极促进作用不可替代。而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恰恰在这些事关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上,缺乏锐敏的认识和科学的判断,囿于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邓小平同志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出发,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先后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是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等一系列理论观点,引致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深刻变革和发展,使这一理论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原则又体现了时代特点,较好地适应了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第四,邓小平经济理论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中一系列重大问题,初步揭示了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新形态。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出发点、地位、制度保证与目标、调节手段、外部条件、战略方针、经济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自始至终贯彻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涵盖社会主义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个环节以及生产力理论、所有制理论、分配理论、市场经济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微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等各个部分的较为完备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贡献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他留给我们和我们后人的一份珍贵遗产。从形式上看,邓小平经济理论没有表现为大部头的专门著作,没有至玄至深的理论思辨,也缺乏一般学术专著中那种概念提出、转换和逻辑推演的系统过程,但它却是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产生的、“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理论”,是能够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给以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的理论。这样的理论才是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人民利益需要的“真正的理论”。对此,我们一定要珍惜它,很好地学习它,充分发挥它指导实践、指导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与创新的作用。
第三篇:论邓小平1975年整顿的历史地位和哲学启示
论邓小平1975年整顿的历史地位和哲学启示
摘要:在邓小平伟大的人生旅途中,1975年整顿是其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之
一。作为从大乱走向大治的开始,作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试验,作为邓小平理论的起点,1975年整顿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并且在哲学层面上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
关键词:1975年整顿历史地位 哲学启示
历史事件的发生并不是任何个人主观愿望产生的结果,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毛泽东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本以为可以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然而“本来要走进这个房间,结果却走进了另一个房间。”,这场大革命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变成了一场极大地内乱。全国上下,“打倒一切”、“全面内战”。持续了八年时间,“文化大革命”走进了死胡同。面对如此长期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萎缩,任何一个名族都不可能再继续生活下去了。制止**,进行整顿,成为现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毛泽东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顺应历史的潮流,决定重新重用邓小平,并作出一系列政策调整。于是邓小平以毛泽东提出的“三项指示为纲”,分别在铁路、钢铁、军队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整顿,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进入科技特别是教育领域的时候,毛泽东开始改变对待邓小平的态度,整顿中断。邓小平1975年整顿虽然反映了“历史的必然要求”,但是细想,在那个个人迷信盛行、权利高度集中的年代,注定了“这个要求”实际上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但是,1975年整顿的成就与挫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的航程中,闪耀着极其特殊的光辉。
一、邓小平1975年整顿的历史地位
(一)1975年整顿是对“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的开始。
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历史经验,决定了一系列拨乱反正的政策。其实,拨乱反正在1975年就开始了。那时我主持中央党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每整顿一项就见效,非常见效。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同‘文化大革命’唱反调”。通过整顿,“文化大革命”特别是“批林批孔”运动造成的**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军队完成了“三支两军”任务,军队的领导权牢牢地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长期被关押的老干部获得解放,派性斗争在全国各地得到了遏制,铁路运输做到安全准点,根本改变了混乱状况。总之,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社会秩序逐步趋于正常。短短八九个月的时间,就把中国从持续九年的**中解脱出来。而且在经济上,邓小平以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为号召、作动员,使得中国的经济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中发展状况达到最好。1975年整顿的成功与失败,为随后发生的“四五运动”和粉碎“四人帮”,为结束“文化大革命”,做了十分重要的准备工作。
邓小平逝世后,江泽民在追悼会上致悼词,对邓小平1975年整顿做了这样的评价:这次整顿“反映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愿望,代表了党的正确领导,在短时间内就取得显著成效。由于整顿的深入势必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邓小平同志又被指责为搞‘右倾翻案风’,再度被错误的撤销一切职务,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第三次严重挫折。但是,整顿的业绩和他在整顿中表现出来的风骨,赢得了党心、军心、民心,为粉碎‘四人帮’准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1975年整顿是改革开放的先声。
社会主义要摆脱贫穷,就要通过改革,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比较快的发展道路。邓小平曾经这样总结过1975年整顿:“说道改革,其实在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五年我们已经试验过一段。”“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强调把国民经济搞上去,首先是恢复生产秩序。凡是这样做的地方都见效·······一九七六年四五运动,人民怀念周总理,支持我的也不少。这证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五年的改革是很得人心的,反映了人民的愿望。”胡乔木认为,1975年的整顿,“实际上内容不但包含了改革,也包含了开放。”江泽民指出,1975年的整顿,“实质上是后来改革的试验”。
关于改革。在经济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整顿中,都包含了改革的内容,例如铁路整顿要求全国铁路由铁道部统一管理,集中指挥,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整顿运输秩序;计划工作务虚会提出必须狠抓整顿、强调集中,对各方面的整顿都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军队整顿首先解决编制和班子的问题,同时调配好各级领导班子,是军队的领导权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马克思主义者手里;教育方面要提高教师的地位,加强数理化和外语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关于开放,主要是指对外贸易,首先是引进国外先进项目,继续执行周恩来得到毛泽东赞同的从1972年初开始的“四三方案”。进一步强调要扩大进出口,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加速工业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中,1975年整顿是连接“文化大革命”前十年和新时期的重要环节,为改革开放做了更为直接的准备。
(三)邓小平理论在1975年整顿中开始酝酿。
1975年整顿中邓小平提出的“三项指示为纲”(这个口号是邓小平审时度势、融会贯通,创造性的提出的,毛泽东本人并没有专门为这次整顿提出);以及在整顿中产生的三个著名文件;他领导制定和发布的一系列中央文件以及一些整顿中的讲话、谈话、指示,创造性的运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解决“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复杂局面,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邓小平理论酝酿和形成的起点。
1.“三项指示为纲”:1974年8月,毛泽东在湖南发出指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八年。现在,以安定为好。全党全军要团结。”这就是这条指示的核心——安定团结;1974年10月20日,毛泽东在会见丹麦首相保罗.哈特林时说:“总而言之,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前跟资本主义差不多。现在还实行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区别。所不同的是所有制变更了。”“因此要多看点马列主义的书。”这是关于毛泽东学习理论、反修防修的指示;1974年由于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国民经济严重受到破坏,毛泽东做出指示: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邓小平邓小平把这三项联系在一起,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酝酿。因为这三项指示中已经提到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一个基本点——安定团结,另外一个基本点改革开放虽然没有提出,但事实上却是在实行改革和开放。
2.三个著名文件:关于《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简称《工业二十一条》)是邓小平领导总体战略的产物。他抓住了两个环子:一个在经济领域,以《工业二十一条》带动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整顿;一是在科技领域,以《汇报提纲》来指导和推动科技以及教育、文化各部门的整顿;关于《科学工作汇报提纲》,文中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这个文件由于整顿中断而没有批准下发,但是里面的内容却光芒显露;关于《论权当各项工作的总纲》,它是1975年全面整顿的政治纲领,被诬蔑为“三株大毒草”的“主体”,其他两个文件被称为“两翼”。这三个重要文件的产生,无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所以,较之“文化大革命”前十年的探索,应该说,1975年整顿所做的探索,为新时期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做了更为直接的准备,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二次伟大转折的前奏。
二、邓小平1975年整顿的哲学启示
邓小平领导的1975年整顿,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八九个月内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可见有非常值得我们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学习的成功经验,不仅仅在实践上,在理论上,也给了我们深刻的哲学启示。
(一)理论指导实践
邓小平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取得毛泽东的支持来领导整顿。这是1975年整顿能够顺利发展的关键。邓小平以贯彻落实毛泽东的学习理论、反修防修,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三项重要指示为由来进行和展开。邓小平把它们概括、上升,提出以毛泽东的“三项指示为纲”来领导整顿,这是一个十分高明的创造。一方面,毛泽东的三项指示集中反映了当时全国上下久乱思治、久贫思富的强烈愿望。唯有贯彻执行毛泽东的三项指示,才能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来治理“文化大革命”内乱造成的混乱局面。另一方面,进行整顿的主要障碍物和对立面是“四人帮”。以“三项指示为纲”来领导整顿,就在同“四人帮”的斗争中占据了主动,拥有了对“四人帮”割裂三项指示、破坏安定团结、破坏经济建设的言行进行抵制和批评的依据,“四人帮”不敢也无法名目张胆地反对。
各个方面的整顿,有些是邓小平审时度势,主动提出,报告毛泽东,得到毛泽东同意、批准后进行的,如铁路整顿,钢铁整顿,国防科技整顿,党的整顿等;有些是毛泽东亲自提出,邓小平组织调查研究,积极有效地贯彻落实的,如军队整顿,文艺调整等。整顿的过程并不是风平浪静的。在领导各方面的整顿中,邓小平总是自觉地运用毛泽东思想做指导。在论述反对派性、增强党性时,邓小平从毛泽东领导延安整风时的“整顿三风”,讲到“七大”报告中阐述的“三大作风”,联系当前实际,论述学习、贯彻毛泽东最近提出的“三要三不要”原则。他反复强调要全面学习、宣传、贯彻毛泽东思想,批评对毛泽东思想的庸俗化和割裂。在“文化大革命”九年后的1975年,以贯彻落实毛泽东的指示、学习运用毛泽东思想来领导整顿,既是取得毛泽东信任、支持,保证整顿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动员干部、群众排除“四人帮”干扰、阻挠的有力武器。
(二)学会抓重点
在1975年全面整顿中,邓小平懂得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在整个整顿过程中选择铁路作为整顿的突破口。邓小平说:“怎样才能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分析的结果,当前的薄弱环节是铁路。铁路运输的问题不解决,生产部署统统大乱,整个计划都会落空。所以中央下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在铁路整顿中着重抓两条线(陇海、浙赣)、四个点(徐州、南京、南昌、太原),而以徐州为突破口。把徐州铁路整顿重点突破取得的经验在面上推广,不仅指导铁路系统整顿,而且指导整个公交系统的整顿。在徐州铁路整顿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候,邓小平立即
抓住时机,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把钢铁整顿的问题进一步提上中央的日程,指出“下一步中心是要解决钢的问题”。
邓小平指出:“要抓要害”。邓小平对当时的主要矛盾看得很准要集中解决资产阶级派性和领导班子软懒散这两个相互关联的要害问题。批林批孔运动再度引起社会**,其要害是资产阶级派性。而资产阶级派性之所以能够兴风作浪,是由于少数坏头子篡夺了领导权,而党委领导班子怕字当头,“软、懒、散”。
(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1975年整顿反映了人民群众久乱思治、久贫思富的迫切愿望和强烈要求,同时又是广泛深入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来进行的。毛泽东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会议重申的建设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奋斗目标,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心愿。邓小平领导的1975年整顿,尤其从铁路整顿开始,整顿的展开,采取了一竿子到底,直接诉诸群众的办法。中央文件直接传达到群众中,做到家喻户晓,男女老少都知道。用中央文件来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特别是批判资产阶级派性,非依靠群众不可。邓小平说的好:“对于派性,还要号召群众、发动群众共同起来反对。那种坚持闹派性的人,中央他怕吗?省委他怕吗?市委以及公司、厂矿的领导,对他来说就更不在话下。可是他最怕群众,怕群众起来。所以治那种人的办法,就是发动群众同他斗,寸步不让,而且要有一个声势,不能冷冷清清。”整顿中许多老大难问题的解决,以致整个1975年整顿的胜利,都是中央与地方、领导与群众结合的结果,都是群众路线的胜利。
(四)承认优秀的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邓小平懂得知人善任。1975年9月15日,邓小平前往出席全国农业大寨会议,在山西阳泉车站,对前来迎接的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王谦说:不要怕别人说什么,重要的是把领导班子整顿好,关键是用好人!这是邓小平的经验之谈。后来他在谈论发现和使用人才时曾回顾1975年整顿的经验:“一个人才可以顶很大的事,没有人才什么事情也搞不好。一九七五年我抓整顿,用了几个人才,就把几个方面的工作整顿的很有成效,局面就大不一样。”在1975年整顿还没有启动的时候,邓小平就挑选老部下,就大胆启用“文革”以来长期挨整、素有党内一支笔之称的胡乔木,让他团结一批“笔杆子”,组织国务院政治研究室,担当他的参谋班子和写作班子;还有胡耀邦、张爱萍、周荣鑫等,也都委以重任,放手让他们分别领导科学院、国防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整顿。这些同志都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迅速打开局面,取得显著成效。“四人帮”诽谤邓小平拉一把“二胡”、身边有“四大金刚”,正好从反面说明,知人善任,确实是邓小平突出的一个长处。这也是1975年整顿成功的重要因素。
邓小平1975年整顿是对“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的开始,是改革开放的试验,邓小平理论也在1975年整顿中酝酿和开创。1975年整顿的巨大成就与突然中断,它的成功与失败,无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借鉴价值和深刻的哲学启示。而作为1975年整顿的主角,邓小平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彻底唯物主义者的无畏无私,对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坚定信念,对马克思主义威武辩证法的纯熟运用,将永远启迪和昭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领导人民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平崛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第四篇:如何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
如何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既涉及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包含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针对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现实的实践问题,必须在工作中认真把握、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首先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进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营造更好的发展空间,保证他们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
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必须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经济增长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根本动力。不顾条件、不计代价地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可能会有损于人的发展。二是必须正确认识增长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但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相互协调、社会和谐、人的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在内的,内涵更广泛、更丰富的概念。三是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破坏自然、掠夺自然,就是破坏自己、掠夺自己,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与珍爱自然、延续自然结合起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改善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四是必须正确认识区域之间的协调。我国不同区域的发展条件差距很大,这决定了不同地区经济实力和规模的差距将是长期存在的。区域协调不是指各地的经济规模都要一样大,而是指全国的人口与经济分布在各个区域之间要协调,与各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在完善国家统筹和转移支付机制的基础上,使地区间人均GDP、居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的相对差距逐步缩小。五是必须正确认识工业化的内涵。工业化不是简单地提高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过程,也不是全国每个地区都把当地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相同的水平,更不是不顾各地的条件盲目上工业项目。工业化是一种经济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是运用传统生产方式的农业人口不断向拥有现代生产方式的工业和服务业转移的过程,是不断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的过程。六是必须正确认识城镇化的内涵。推进城镇化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城镇化不是单纯地加强城镇建设、扩大城镇面积,更不是简单的“地改市”、“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等行政区划调整,城镇化既是壮大城镇规模、增加城镇数量、繁荣城镇经济的过程,更是转移农村人口、从而改变其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过程,是完善城镇形态、优化城镇体系布局、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过程。
一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新一轮高速增长暴露的一些突出问题和宏观调控的现实告诉我们,必须转变增长方式,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以“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为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和节约型社会;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支撑,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以改革体制、转换机制、完善开放为动力,不断提高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
二是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和升级的过程,建立在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基础上的发展,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我国目前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不稳、工业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稳定农业,必须切实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做强工业,必须加强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改良,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工艺,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和技术,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高技术产业化步伐。同时,通过推进企业重组,完善产业和企业的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力。提升服务业水平,就是要把服务业的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创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不断提高服务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必须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制某些地区、某些行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
三是完善统筹协调的机制。坚持“五个统筹”,促进协调发展,必须完善体制和创新机制。要建立并完善区域、城乡、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机制,在政府投资、财政转移支付、人口转移、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补偿等方面,实行差别化的区域调控政策,使我国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的缩小,建立在人口、经济、城镇分布与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改革分配体制,完善收入再分配机制,加强社会保障,加大对社会事业特别是农村地区社会事业的投入,改变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体系,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协调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扩大我国的资源配置空间,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更加广泛的国家利益,同时也让世界分享中国快速发展带来的好处。
四是加快体制创新。好的制度可以营造好的发展环境,引导好的发展行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强有力的体制和机制保障。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并划分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的公共职责,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公共财政体系和转移支付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各级政府依法履行公共职责的能力。要消除城乡分割和地区分割的体制性障碍,使全国统一市场框架下的要素自由流动,更好地发挥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就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为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创造条件。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经济补偿机制等。只有在体制机制上不断有新突破,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落实才能有切实保障,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实现。
如何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的。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对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在去年抗击非典斗争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得到的重要启示,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这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集成的目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应当看到,我国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才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我国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重要阶段,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为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提供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的基本原则,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全局,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解决好科学发展问题;解决好科学发展的问题,需要按照客观规律科学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提高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我们党就能更好地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事业,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第五篇:深入理解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
深入理解“政治工作是我军生命线”的本质内涵
■吴铭
在政治机关政治干部中开展“政治工作发挥生命线作用”大讨论,是改革强军主题教育的有力抓手,是深入贯彻落实古田全军政工会精神的重大举措。组织这场大讨论,重在深入学习领会习主席在古田全军政工会上的重要讲话,聚焦政治工作时代主题,着力在新形势新体制下政治工作地位作用怎么看、履行职能怎么干、立起什么标准和样子上统一思想认识,推动政治工作回归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回归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回归开拓创新、引领风尚,在强军兴军实践中发挥作用、立起威信。为了推动这场大讨论扎实深入进行,本刊从今天起陆续刊发这方面的文章。
——编 者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这一经典论断,生动形象地阐明了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作用,高度概括了我们党政治建军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我军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我军政治工作创造性理论和实践,正确回答和解决了政党与军队、战斗力的精神因素与物质因素、军队与人民、军官与士兵、我军与敌军关系等军队建设基本问题,充分反映了人民军队建设的规律和革命战争制胜的规律,有力诠释了政治工作生命线的巨大威力。在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新的历史征程中,深入理解政治工作是我军生命线的本质内涵,对于帮助我们深刻认识加强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自觉坚持政治工作永远是我军生命线不动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最根本的体现在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上,没有政治工作一整套制度的有效落实,就不可能确保军队始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习主席深刻指出,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党领导和掌握军队的工作。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设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也是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军队政治工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全军部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军委主席指挥。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党就不可能牢牢掌握军队、实施对军队的领导和指挥,军队就有脱离党的领导的危险。一旦脱离党的领导,军队建设就会迷失政治方向,就不可能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最根本的体现和首要的本质内涵。它规定了党与军队的基本关系——党必须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明确了政治工作的根本原则和任务——保证军队始终绝对服从党的领导。
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根本的要靠坚持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我军成立后首创并不断完善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主要是:坚持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中央军委,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实行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实行支部建在连上。这些根本制度,上顶天、下立地,横到边、纵到底,相互支撑,相互作用,为党对军队实施独立、直接、全面的领导提供了坚如磐石的制度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这些根本制度,同时也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制度。坚持这些基本制度,正是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作用的主要体现和具体存在。有了科学严密的制度设计和安排,还要靠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去贯彻执行制度、有效落实制度。只有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官兵,经常不断地进行政治教育,打牢官兵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基础;坚持不懈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确保军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绝对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是政治工作的主体力量,他们既是党领导军队根本制度的重要内容,更是这套制度的落实者和守护者。我军之所以能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不动摇,正是通过科学严密的制度安排和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来实现的。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的本质内涵,根本之点就是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充分体现在保证部队战斗力的提高上,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就不可能确保军队能打胜仗、有效履行使命任务
军队的根本职能使命是能打仗、打胜仗,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卫人民和平劳动。加强部队各项建设,目的是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战斗力标准,是检验军队各项建设成效的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军队战斗力,是军队在战时表现出来的作战能力与平时完成军事训练、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各项任务能力的总和。军队战斗力的构成,包括人、武器以及人和武器的结合方式3个基本要素,其中,武器是重要因素,人是决定因素。离开了人的因素,就不可能形成和转化为现实的战斗力。人的因素,不仅仅是人的数量,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质和精神状态。人是战争中武器装备的使用者、作战方法的创造者、军事行动的实践者。人的素质和精神状态,对战斗力的形成和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在一定物质条件下,官兵的战斗精神、战斗作风、技战术水平,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战争胜负。政治工作是提高官兵政治觉悟、激发高昂士气、培养顽强战斗意志的主要手段。习主席在古田全军政工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将“实行革命的政治工作,为我军战胜强大敌人和艰难险阻提供了不竭力量”,作为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意义的重要体现之一加以阐述。深刻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军通过深入的政治工作,靠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靠着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革命精神,完成了世所罕见的万里长征,以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在朝鲜战场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世界头号强敌,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这些重要论述,生动形象地阐明了政治工作是构成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我军强大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源泉,深刻揭示了政治工作发挥生命线作用的特点规律。
政治工作之所以能成为我军强大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源泉,从理论上说,是因为其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发挥精神对物质的巨大反作用,必须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就是用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官兵,为部队打胜仗和完成各项任务提供精神动力。从实践上看,得益于我军政治工作始终聚焦战斗力建设,自觉服务和保证部队战斗力提高。政治工作发挥服务保证作用,一是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包括理论武装、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鼓动等,激发官兵参加作战、训练和完成各项任务的旺盛斗志,从而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达到巩固提高战斗力的目的。二是通过坚强有力的组织工作,包括健全党团组织、调整补充干部、开展立功创模等,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引领和带动部队战斗力的巩固提高。政治工作对部队战斗力提高所起的重大作用,不仅在过去打仗时表现得特别突出,在执行重大演训、抢险救灾等多样化任务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平时部队各项建设和具体工作中也体现得非常充分。无论军事、后勤、装备等各项工作,都需要思想领先、党员干部带头,都离不开精神动力和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发挥。提高政治觉悟出战斗力,培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出战斗力,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出战斗力,形成铁的纪律出战斗力,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出战斗力。政治工作就是通过各种扎实有效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促进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和巩固提高。
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充分体现在保证我军性质宗旨永不变色上,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就不可能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本色和作风
我军作为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根本上说,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与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是完全一致的。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服从党的领导、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党赋予的各项任务,就是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坚决听党指挥,才能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本色。同时,我军只有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本色,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我军之所以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根本在于摆正了军队与人民的关系,形成了军民团结一致的鱼水之情,从人民群众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深厚伟力。
政治工作为保持我军人民军队本色和作风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军民一致,是我军政治工作三大原则之一。群众工作始终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红军时期,我军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各级政治机关专门设有群众工作部门。我军从一开始就建立了严明的群众纪律,军之所至,秋毫无犯。毛泽东同志亲自为部队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官兵。“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为人民、学人民、爱人民”,成为我军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从延安时期开始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到改革开放之后广泛开展的“双拥共建”活动,对于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军队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抢险救灾、扶贫帮困等方面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热情为复转军人安置和军人家属子女就业升学解决实际困难。几十年来,我军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军政军民关系,军民团结如一人,这是战胜各种凶恶敌人和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也是部队官兵不断增强光荣感使命感,自觉报效国家、献身使命的力量源泉。这既是人民军队性质宗旨一脉相承的生动体现,也是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的生动体现。
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充分体现在保证军队高度团结统一上,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我军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自觉的铁的纪律
官兵关系是军队内部最重要的关系。“上下同欲者胜。”官兵团结一致,军队才有战斗力。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必须保持官兵团结,上下步调一致。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和任务就是坚持官兵一致,确保部队高度团结统一。官兵一致,就是官兵之间、上下之间,在政治上完全平等,在生活上同甘共苦。官兵虽有职务高低之分,但没有贵贱之别。军官关心和爱护士兵,士兵尊重和服从军官,官兵团结互助,实行有领导的民主,建立自觉的纪律,共同为军队建设和完成各项任务努力奋斗。这种新型的官兵关系,是我军区别于其他一切军队的显著标志,也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任务要求。
我军政治工作在维护和增强内部团结统一方面,有许多优良传统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一是广泛深入开展尊干爱兵教育,严禁打骂体罚和侮辱士兵,不侵占士兵利益,打牢官兵友爱的思想政治基础。二是坚持发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尊重官兵在部队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每名军人都享有公民权利和基本政治权利,官兵有权管理、监督经济生活,发动官兵积极为完成作战训练等各项任务献计献策。三是关心照顾好官兵的切身利益,维护军人的合法权益。一方面,要制定并落实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切实解决官兵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改善官兵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增强军人职业的荣誉感和吸引力。另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官兵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勇于牺牲奉献,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敢于挺身而出。四是加强法纪教育,铸就高度自觉的铁的纪律。我军历来以纪律严明著称于世。世界上各种军队也都讲求纪律严明,但我军不同于其他军队的是,我们的纪律建立在广大官兵高度自觉的基础之上。官兵遵规守纪的自觉性,离不开我军特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朱德元帅曾经说过,我们的纪律“绝不依靠打骂来维持,而是建筑在无产阶级的团结上面,用自我批评的精神、教育的精神,互相监督和勉励,达到自觉遵守。”几十年来,我军无论是高级将领还是普通士兵,都以遵守纪律为荣,以损害纪律为耻。从红军长征时饿死不吃百姓粮,到抗日战争中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从解放战争中露宿街头不扰民,到抢险救灾帮助转移银行金库分文不取,无不体现了广大官兵遵守纪律的高度自觉性,也无不充分体现出政治工作的强大威力。
我军高度的团结统一,还体现在内部各部队之间的关系上,能真正做到协调一致、密切配合。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做好各部队之间的团结协同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党组织,加强对各参战部队和执行任务单位的统一领导,加强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加强督察执纪,确保各部队都能把全局利益放在首位,自觉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坚决服从命令听指挥,步调一致夺取胜利。维护军队的高度团结统一,是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军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的重要内涵。
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充分体现在能够有效瓦解敌军上,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我军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
瓦解敌军,是我军政治工作三大原则之一。通过开展政治攻势,实行宽待俘虏政策,从政治上动摇敌人军心,破坏敌军战斗力,争取敌军官兵放下武器、投诚起义,这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军队是要打仗的,打仗的基本目标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有硬摧毁,有软杀伤,硬摧毁和软杀伤常常交替并用,互相作用。通过政治攻心瓦解敌军斗志,配合武力打击,实现不战而胜、小战大胜的成功战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我军从红军时期开始,就把优待俘虏、不搜俘虏腰包,作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重要内容。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到建国后的多次边境自卫防御作战,我军政治工作都有瓦解敌军和战俘教育管理工作,在瓦解敌军、夺取战争胜利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抗日战争时期,经过我军艰苦细致的思想争取工作,凶残顽固的日军有数千名官兵投诚和被俘虏过来后,成立了“日本士兵觉醒联盟”“在华日人反战同盟”等组织,配合八路军、新四军对日军展开宣传争取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更是创造了大规模瓦解敌军和改造投诚、起义部队的辉煌战绩,“高树勋运动”和“两忆三查”活动,使整师整军的国民党军队阵前起义,一大批国民党军官兵掉转枪口,成为英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官兵起义、投诚和接受和平改编的共有177.3万余人。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的胜利不但是依靠我军的作战,而且依靠敌军的瓦解。”
瓦解敌军之所以能成为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成为我军政治工作显示威力的重要方面,根本的是因为我军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革命的,我们在政治上、道义上占有绝对优势,而反动军队所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的,其内部存在着根本利益冲突和不可克服的矛盾,通过我们的宣传瓦解工作,能够促使敌军官兵觉醒弃暗投明。
瓦解敌军工作,在战争年代非常重要,在和平建设时期也同样很重要;在机械化战争时期非常重要,在信息化战争时期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对于军队来说,只有打仗和准备打仗两种状态。无论打仗还是准备打仗,都要瞄着敌人、战胜敌人。军人的眼睛里始终要有敌人。瓦解敌军,也是一种战斗能力,战斗能力需要不断培育积累才能生成和提高。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政治攻心、舆论法理攻势更为尖锐激烈,平时与战时的界限更为模糊。开战不一定开火,网络空间、舆论法理的争夺无时不在。瓦解敌军工作只有主动适应新形势,不断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解放军报》2016年04月19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