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历史视线

时间:2019-05-14 20:57: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历史视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历史视线》。

第一篇:浅谈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历史视线

浅谈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历史视线 ——改革开放30年纪念

中共宁国市委党校郑忆祥

内容提要:30年的改革开放让占人类1/5人口的中国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进入了“丰衣足食”的小康时代,中华民族在沉寂数百年后开始了新的复兴,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一个伟大的理论——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和实践。

关键词:改革开放纪念,邓小平经济理论

邓小平经济理论立足于中国实际,着眼于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以及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任务,深刻揭示了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规律。

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邓小平经济理论形成的理论平台

我们从世界共运史这一主线来考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邓小平经济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平台上展开的。

邓小平说过:“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做好,把他反对错的改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做好”。(1)邓小平经济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表现在,第一,理论基础是一致的,即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观察社会,其根本要求集中体现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上;第二、基本立场是一致的,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出台政策;第三、奋斗目标是一致的;第四、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认识是一致的,就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点是邓小平经济理论形成的基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不论在任何社会,经济关系在整个社会关系中都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一切社会经济关系以外的其他社会关系归根到底都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马克思有一个著名的基本原理,“人们在自己的生活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作为一个政治家,邓小平特别重视并以极大的精力研究解决经济问题,他总是把经济问题放在当代国内国际的政治高度和战略高度,从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历史命运的高度来观察,分析和论述经济问题。他说:“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2)这说明邓小平同志把搞好经济建设,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根本的政治性任务,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关系的基本原理的。

其次、邓小平经济理论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与马克思主义有许多共同点,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后,在实践上不断地证明和补充,开始马恩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在欧洲几个发达国家同时取得胜利并实现,后来通过对巴黎公社的研究并把目光转向东方后,提出了两个重要论述,对后继者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是马克思在其逝世前8年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中,把共产主义分为初级和高级阶段,在初级阶段还保留着旧社会

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区分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阶段的唯一标准是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因此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对东方国家民族解放运动进行了研究,认为东方亚细亚式的生产方式的民族可以直接越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恩格斯在1890年说:“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他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3)

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及俄国的国情,提出了帝国主义论并成功地领导俄国革命取得胜利,不仅如此,列宁的伟大还在于,他在领导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再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对后来各国都产生巨大影响的探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俄国革命胜利后列宁受马、恩的影响,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商品经济”,主张在俄国‘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把全部国家经济机构变成一架大机器,使亿万人民都遵照一个计划工作的经济机体’,但“战时共产主义”虽然巩固了新生政权,却并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1920年苏俄农业产值比战前下降了一半,工业产量仅相当战前的1/7,基本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对此列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看法根本改变了”,遂克服主观上的冒进,采取了符合俄国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新经济政策,推动了苏俄社会经济的发展。列宁逝世后,斯大林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社会改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年经济增长率16%以上,社会总产值是1913年的17.2倍,逐渐形成了一套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影响了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早在中华苏维埃和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中作了积极的探索,毛泽东亲往兴国调查,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等,规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经济理论和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现代化,进行了深邃的思考和艰辛的探索,既继承前人又突破成规,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一系列基本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包括逐步明确中国当今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逐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逐步科学地掌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总之,邓小平经济理论创造性地、科学地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规律。

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经济理论形成的内在动因

首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经济理论形成的直接动因。建国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早在1949年6月毛泽东就说:“苏联已经建设起来一个伟大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4)但自从1953年后,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削足适屐,结果造成了严重的政治、经济、民族危机,苏共二十大后,苏联和东欧问题进一步暴露,1955年毛泽东公开提出“以苏为戒”,并开始了他漫长的探求,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又一次创造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奇迹,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避免了强制剥夺资本而引起的社会动荡;采取农业合作化等多种方式向社会主义过渡,突破了以土地和企业国有化为标志的一举过渡的模式;把生产关系的改造与人的思想改造结合起来,在进行所有制改造的同时,把私有者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毛泽东成功地发展了列宁的过渡时期理论,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结束了中国长达几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但1957年下半年开始,毛泽东对国家和党的政治生活作出了脱离实际的错误判断,“左”倾思潮越演愈烈,忽略了客观经济规律,犯了“急性病”,错误地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造

成了党在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严重失误,导致我国国民经济面临严重的困难,特别是庐山会议以后,毛泽东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越来越严重,终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在毛泽东所谓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指导下,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下,在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煽动和操纵下,中国社会导致十年大**,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经济建设造成空前的浩劫,整个国民经济陷于崩溃的边缘。

邓小平同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关键时刻,表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性、原则性和创造性,他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奇迹般的复出,表现出坚定不移的求实精神,百折不饶的改革意识,临危不惧的革命胆略,领导党和国家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深重灾难中走了出来,邓小平经济理论就是在拨乱反正后对“文化大革命”浩劫的反思中逐渐形成的。

其次、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对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深刻的变革,可以说是较大规模的历史变迁。在经济体制上,由原来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和富有效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经济建设战略上,从单纯重视经济发展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在经济的发展方式上,由外延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向主要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要素质量及效率的集约型、减量型、循环型经济转变。这些根本性的转变,使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旺盛活力,社会生产力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越来越得到充分的发挥。邓小平经济理论就是在对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概括中形成并指导实践的,可以说,正是有了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正确指导,我国才踏上了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三、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对我国外部环境和时代特征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环境逐渐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概括起来就是政治多级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二战后,由于当代世界各种基本矛盾的发展,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舞台上各种政治力量不断分化组合,在全球范围内交织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出现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情况、新思维、新动向、新判断。

20世纪80年代末的国际风云变幻令世界目不暇接,东欧剧变、柏林墙倒塌以及前苏联解体,二战后长达40年的冷战似乎一夜之间便烟消云散。然而冷战后的世界并没有像许多人所预期的那样,进入一个持续稳定的发展阶段。相反,各种复杂交织的因素不仅 使大国间的关系重新调整,同时也使地区性冲突此起彼伏。国际社会仍处于一个冷和平、高风险的环境之中。江泽民对此有一个精辟的概括:“当今世界处在一个动荡、分化、改组和向多级化发展的新时期。”(5)我们如何在当代瞬息万变的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现象中,把握住时代跳动的脉搏,洞悉其演变发展的规律,就必须认识当今世界基本特征,对国际政治经济态势作出科学判断。

首先是对当代世界主题的科学判断。什么是世界主题,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世界上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在实质上既涉及个人利益,更主要涉及全人类利益与命运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世界发展中无法忽视的客观存在。邓小平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多次讲到:“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这是对当代世界主题的一个新的判断,这个判断改变和突破了过去我们曾作出的两个判断,即“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甚至迫在眉睫;“当前世界的主要倾向是革命,用革命制止战争”。综观上世纪的发展,世界主题在70年代发生了一次重大转变,70年代以前,世界主题是战争与革命,这个阶段发生了史无前例的二次

世界大战和无数次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斗争,这是一个风暴的时期,二战后欧亚一系列国家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斗争,先后有90多个国家宣告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后,战争与革命的风暴过去了,世界大潮转向和平与发展。

和平问题是当代世界的第一主题,这是当代人最为关切的一个重大问题。战后科学技术首先在军事领域发生重大突破,出现了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和先进的运载工具——各种射程的导弹。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奉行实力政策,进行核军备竞赛和冷战共处,上世纪80年代,世界上有5万多颗核弹头,爆炸力相当于1万5千米加(百万吨),可以把地球毁灭几次,美苏对准对方的核武器,可以毁灭对方40—60次,打起核战争来不会有赢家,这反倒使对方谁也不敢轻易动手,这样为战争而作的核竞赛反而成了制约战争的力量,世界出现了和平的现实前景。

当代世界的另一个主题是发展,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取得民族独立后,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问题的发展民族经济。由于几百年的殖民统治,南半球发展中国家与北半球发达国家经济贫富悬殊,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的经济,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任务更加迫切,所以,发展是很重要的主题。邓小平经济理论可以用两个字来表述,这就是发展,这是它的核心。

其次是对世界格局的判断,世界政治格局已从美苏两级转变为多级,中国是其中的一级。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任何社会变革都有其根本性的经济原因,冷战后多级化的国际政治格局也不例外。全球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规律冲破了僵化教条的经济体制,抛弃了封闭自足的合作机制,经济出现多元化,各国在经济领域的交往日益密切,依存度空前增加,国际关系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多级化政治格局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应运而生的。

第三个新判断是对两种社会制度较量的重点的转移,从军事斗争、意识形态的斗争转变为以经济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这就要求我们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关注国内,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第四是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冲击。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社会生产诸环节联系的强化,从而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世界经济向整体性、综合化方向发展,引发了全球经济的整合效应,经济全球化加速。

面对国际局势的纷繁复杂的变化,中国能否在如此重大的历史关头适应迅速变化的世界,学习、借鉴、分析与吸收其他国家的一切有益经验和有价值的成果,研究新时代所带来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社会变革,在影响历史进程的各种力量之间,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抉择,这始终是邓小平所考虑的,他敏锐地观察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的 新态势,科学地分析和阐明了我国争得较长时间和平环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他强调指出:“我们既面临着机遇,又遇到挑战”。他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

邓小平经济理论正是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中形成的,它牢牢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深化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形成了有科学根据的新观念新理论。

参考文献

【1】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 ――《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一九七九年十月四日)

【3】1890年8月,恩格斯应德国社会活动家奥托·伯尼克的请求,针对当时德国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缺乏统一认识的状况,明确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

【4】《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一九四九年六月三十日)

【5】《江泽民文选》第2卷第143页

第二篇:论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科学价值与历史地位

论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科学价值与历史地位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意蕴深邃,风格朴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多年来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给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带来了革命性变革。从这一理论形成以来、特别是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召开以来,理论界对其在内容上的丰富性,思想上的创新性、深刻性和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已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和卓有成效的探讨。相比之下,关于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科学价值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的研究却较薄弱。本文拟就此提出如下概略性意见,供学界同仁指正。

一、邓小平经济理论初步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规律

举凡社会科学,无不是以揭示其特定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为己任的。如果说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和成功之处在于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时代眼光回答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那么,作为它一个重要部分的邓小平经济理论,其首要的科学价值也在于比较系统地初步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规律。

通观邓小平关于经济问题的论述,可以看出,他在研究和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问题时,总是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符合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坚持以富民为目的,在各种建设与发展问题中抓住生产力发展这个决定性问题,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关联和互动中探求发展的动力与机制,从发展的目标与阶段、速度与效益、产业关联、科技与经济等诸方面的关系上疏理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和指导方针,从而成功地解决了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出发点上,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建设与发展道路。我国最大的实际和最基本的国情是,现在还处在并将长时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是说,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逐步摆脱不发达,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至少需要年。在我国,搞经济建设,求经济发展,必须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和最基本的国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也不能照抄照搬外国经验。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地位上,坚持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改善人民生活,增强综合国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都要求生产力要有更快更好地发展。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扭住这个中心不放。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度保证与目标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两条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应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调节手段上,认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要坚持经济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加强宏观调控,把发挥市场经济作用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结合起来。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外部条件上,主张走开放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我国的经好范文版权所有济发展。对外开放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对外开放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要办好经济特区,使其成为引进国外技术、管理、知识的窗口和对外改革的窗口。

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与方针上,要实行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第一步,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暖饱问题;第二步,到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要突出重点,带动全面,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依靠科技教育发展经济。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在经济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上,既要突出和保证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又要坚持经济与社会、经济

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经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同步前进。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经济建设与发展有一定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政治环境。

总起来看,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方向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发展过程

与最终目的的统一,贯穿和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要求。

由于上述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解决,就使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呈现为一个建立在生产力的解放发展基础上的,具有一系列符合中国特定国情、反映时代特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机制做保证,其基本运动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客观历史过程。这样,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就不再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单纯依照领导人物的主观判断随意运作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发展由此被置于坚实的基础——具有客观运行规律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基础——之上。

由邓小平经济理论所初步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规律的正确性,已经和正在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实践所证明。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不仅解决了普遍贫穷问题,而且基本实现了从暖饱到小康的跨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力不断增强。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具有历史创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之所以如此,就因为邓小平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航船导入了正途,引导中国人民在经济建设与发展中找到了规律,获得了较多的自由。

二、邓小平经济理论为正确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提供了认识坐标

社会主义由理论向实践的跨越,从俄国年十月革命迄今,已有多年历史。在这期间,社会主义既经历了二战后由一国变为多国的大发展,也经历了世纪年代末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造成的大面积倾覆,更出现了自年代以来有亿人口的社会主义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历史景观。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原因很多,经济没搞好是一个重要原因。经济是基础。一个国家经济建设的路子是否对头,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国运的盛衰。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认真加以总结,对于更清醒地选择建设道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纪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以什么为认识坐标?像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之类的“新思维”当然不行,单纯从马、恩的本本出发也不行。正确的选择只能是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邓小平经济理论作为价值判断坐标。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多年来指导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的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经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理论。只有以这个理论作为判断成败得失的标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以邓小平经济理论为指导,分析年来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起码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搞经济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真理。首先在于它提供了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基本点就是邓小平同志一再倡导和坚持的实事求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上,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列宁是一位善于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的伟大革命家。但在十月革命后领导俄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也曾有过正反两方面经济教训。他曾先后领导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前者虽然适应了战争的需要,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但在经济上包含着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过早搞共产主义式分配等因素,脱离了俄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情,因而不完全成功。后者则强调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自由贸易,调动农民和各方面的积极性,比较符合俄国国情,因而取得了成功。邓小平在谈到多年来中国经济建设成就时明确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

其次,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起来之后,必须迅速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始终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生产力均有迅速和巨大的发展。但有两种情况的出现曾严重影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导致“中心”错位。一是大搞阶级斗争。斯大林曾于年后提出“阶级斗争尖锐化”,大搞党内清洗。毛泽东于世纪年代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进而导致“文化大革命”十年**。二是生产关系剧烈变动和升级,追求一大二公三高,急于向发达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过渡。结果,贻误了经济建设,没有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只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能以别的什么为中心;只能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而不能以其他来代替这个根本任务。

第三,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曾认为,商品经济是与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消亡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商品经济就会消亡。实践已经证明,这种认识不符合社会生活发展的实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表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因此,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武器、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武器,而不是祸害。

第四,社会主义经济应当走开放发展之路。社会主义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是在同资本主义的合作、竞争和斗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否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在同资本主义做斗争的同时,加强同资本主义的合作和竞争,走开放发展之路,是关系社会主义经济能否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经济国际化和知识经济、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开放发展更是必然趋势。在这个问题上,斯大林在战后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数依赖“经互会”搞内部交流,中国一段时间内不能正确处理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的关系,批“洋奴哲学”。这都助长了孤立主义,影响了经济素质提高和经济高速成长。教训是深刻的。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大力倡导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强国之路。证明了开放发展之路不是可走可不走的问题,而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五,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战略,切实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处理好重大比例关系。社会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起点普遍较低,革命胜利后,出于各方面的需要,大都执行了一种以赶超发达国家为目标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这种战略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有其积极的作用。但不分条件地长时间执行这一战略,则造成了许多重大经济关系的失衡。主要是:过分注重生产资料生产;忽视生活资料生产;积累率过高,积累与消费失衡;经济发展的速度高,效益差,人民得实惠不多;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基础不牢。以苏联为例,年(斯大林逝世)与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比,生产资料工业生产增长了倍,消费资料工业增长了倍,农业增长了倍。农、轻、重增长速度之比为∶∶。粮食产量年还比年减少了吨[]。此后苏联虽然在农业发展上着力不少,但成效一直很差,为了同美国争霸世界,以军工为龙头的重工业比例一居高不下。在这个方面,中国在建国后的前年中也有很深的教训。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制定了分三步走、用年时间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在经济工作中既强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始终坚持速度、效益、质量的统一,坚持以富民为目标;既强调发展新兴产业,科技先导,又不放松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说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处理好重大的比例关系,把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搞对头。否则,则欲速不达,事倍功半。

把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归结起来,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和建设方向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和时代眼光,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抓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提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指明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目的,从而廓清了关于社会主义认识的种种谬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认识。在这一新的认识指导下,邓小平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观点,大胆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其中的根本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通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这样,邓小平就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出发,以实践为依据,成功地总结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社会主义世纪发展的基本经验教训,并初步作出了系统、科学的回答。

三、邓小平经济理论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发展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在发展。邓小平经济理论作为成功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初步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理论,同时也就必然成为能够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未来实践发展指明基本方向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一再庄严宣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充分表明了,在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将长期坚持邓小平经济理论指导的决心和必然性。

鉴于邓小平经济理论还在发展中,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都会有变化,在考察邓小平经济理论对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导意义时,应着重从更具一般意义的理论层面上加以把握,既要坚持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具体理论观点,更要坚持其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把握其精髓。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国情特点的经济建设道路。在这个前提下,还应遵循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指导,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如下重大关系。

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尤其是在初级阶段,把经济搞上去,实现现代化就是最大的政治。经济上去了,一切经济社会问题会迎刃而解。但要牢记,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民的利益,发展人民的利益,达到共同富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或如马克思所说,是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发展由贫穷——温饱——小康——富裕,进而达到全面、自由发展状态,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这个进程的基础是经济发展,核心是人的发展。必须把两者统一起来,使人的发展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使经济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

发展生产力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抓住不放。但是任何生产都是在一定生产关系条件下的生产。当着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需要时,这种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这就需要变革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所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又要坚持改革,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既不能脱离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需要任意提高、随意变革生产关系,也不能固守已经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生产关系不变。要善于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合理调节,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经济制度完善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必须坚持,不能动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长期稳定。但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体实现形式的经济管理体制,则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不断加以改革调整。不坚持和稳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点,改革就会走偏方向。不改革经济体制就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不能很好地解放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改革,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好变与不变的辨证法。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搞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充分运用价格、供求、竞争等调节机制和杠杆提高资源配置效益。这是积社会主义经济在本世纪发展的基本经验而得出的认识。对此,应坚定不移。但市场机制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如自发性、盲目性、短期利益指向等。基于这一原因,在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必须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通过计划手段的合理运用,如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搞好总量控制、抓好重点建设等,实现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结合,实现经济资源配置的灵活、高效和经济运行的协调、稳定。

速度、效益、质量的关系。社会主义建设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使经济发展保持较高的速度。但不能不切实际地追求高速度。我们所要的是有效益的、没有水分的、扎扎实实和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速度。只要产品质量好,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发展速度越快越好。只有实现速度、效益、质量的统一和结合,才会有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科技、教育的关系。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将日益突出。社会主义经济的未来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和教育,自觉地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要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尤其应注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教育发展必须跟上。科技教育要通过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和机制,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以经济、科技、教育的良性互动与有机结合,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

发展、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发展动力,稳定是发展与改革的基础,三者互为条件。在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发展中,既要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各项配套改革,又应注意研究改革的方式,方法,尽量减少改革成本,避免过大的社会震动。切忌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群众的承受能力,过急过频地搞生产关系变动。应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比例关系和利益关系,兼顾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最大限度地消除一切不稳定因素,为改革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发展与改革中求稳定,在稳定中推进发展与改革。

总之,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着眼于邓小平经济理论与未来经济建设实践的结合,着眼于邓小平经济理论基本立场、观点的应用,通过对影响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大关系的正确认识、分析和处理,不断赢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发展,新成就。

四、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诞生以来先后形成了互相联系的两大部分。一是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为己任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这一部分的理论任务是由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和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来承担的。虽然,资本主义至今仍在发展之中,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也还在继续和深化,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剩余价值学说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其理论的严整、科学却是不容置疑的。在千年交替之际马克思在由西方权威媒体根据公众意见遴选的千年思想家中名列榜首,充分说明了他的科学思想——首先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思想——至今仍受到包括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广大民众在内的世界绝大多数人民大众的认可。

另一个部分是以揭示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为己任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一部分的一些理论原则是由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程中作为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提出来的。其基本理论形态和体系则是在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化为实践后,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从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至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生存发展了多年。在这多年中,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先后经历了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年月至年代初社会主义在苏联—国实践阶段。这一阶段产生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形成了斯大林经济学说。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特别是他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探索和晚年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国情的结合,提出了若干有别于马恩预测的新思想、新观点,极具科学价值。但由于他领导俄国经济建设时间短,逝世过早,探索没有进行到底。斯大林经济学说是斯大林在长期领导苏联经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是苏联多年经济建好范文版权所有设经验的反映。这一学说集中体现于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全面贯彻于年出版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由于这一学说所反映的苏联经济建设经验在那个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史上具有原创性和唯一性,且理论系统、体系完整,因而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上产生过重大而广泛影响的理论形态。这一学说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传播苏联经济建设经验,鼓舞社会主义者的信心和斗志,培养经济理论骨干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容抹煞。但由于苏联经济建设经验自身具有的历史局限性,由于这一学说总起来看只不过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写,排斥商品经济,限制价值规律的作用,因而具有明显的理论和历史的局限性,已不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需要,被诸多经济理论工作者称之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或“苏联范式”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多国实践及理论探索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纷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各国,对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斯大林经济学说先是学习、照搬,继而是批判、探索。苏联自身从年代后期开始也对原有体制进行了调整改革。中国在成功地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之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探索。党的“八大”前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在八大上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此后,又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商品经济、现代化建设目标、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以及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管理经验等方面发表了许多正确意见,形成了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苏联及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也造就了一批思想活跃的经济理论家,产生了一批各具特点的探索性改革理论。利别尔曼(苏联)以利润为中心的经济改革思想、卡德尔(南斯拉夫)的社会所有制和自治制度理论、奥塔·锡克(捷克斯洛代表)的“第三条道路”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理论、布鲁斯(波兰)分层决策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理论、科尔奈(匈牙利)的短缺经济理论等,是其中的代表性成果。这一阶段的探索总的取向是批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探索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主张给企业以经营自主权,扬弃苏联式的重重轻农、重生产资料生产、轻生活资料生产的建设路子,主张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由于这一时期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各国均未根本摆脱苏联经济模式和传统经济理论的束缚,作为现实经济运动过程反映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还是分散的,不系统的,远未实现根本性变革和创新。其积极作用是,为以后经济理论的进一步探索发展提供了前进的基础和丰富的思想素材。

第三阶段是从年代末至今,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探索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主义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剧烈震荡。作为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发源地的苏联和东欧各国政治经济改革全面转向,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宣告失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也因此走到了历史尽头,宣告了失败。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从年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社会主义发展低潮和逆境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实现了全面创新和发展,其标志就是作为邓小平理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产生。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是邓小平同志以战略家的眼光总结多年来中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和本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得失,特别是在总结年代末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已被中国这个社会主义东方大国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正确的理论。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评价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时曾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同样,我们也可以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历史地位作这样的评价: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的最新发展。

邓小平经济理论之所以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的最新发展,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经济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继承借鉴而不照抄照搬,走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道路,拓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方法的新内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思想路线,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遵循的科学方法——唯物辩证法的精髓。邓小平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分析国情,观察和思考中国经济建设道路问题,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进而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规划了分三步走、到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提出了诸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高质量,讲求效益,抓战略重点,重视农业和基础产业,优先发展科技教育等一系列理论和政策,解决了中国经济建设的道路问题。邓小平经济理论主张,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注意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注意学习借鉴外国经验,但搞本本主义、照抄照搬别国情经验从来不能成功。正确的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大胆探索,走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特点的经济建设与发展道路。

第二,邓小平经济理论坚持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整体思考和把握中,探索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揭示和科学回答,指明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内容发展的新方向。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是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论证并研究其实现的经济条件的科学。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回答表明,我们要实现的社会主义实际上具有经济的性质,是一个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客观经济运动过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今后发展的方向,就是依照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揭示在生产力解放发展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然性及其条件和机制。这样的经济学从根本上区别于鼓吹或默认阶级剥削及两极分化合理性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也不同于鼓吹普遍贫穷,忽视生产力发展,急于搞生产关系变动,只讲速度不讲效益,忽视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是以鲜明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生产力解放发展为基础和动力,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以经济关系的平等为特征的经济学。

第三,邓小平经济理论坚持从社会主义发展全局出发观察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成败得失,对困扰和制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作出科学判断,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观点的新突破。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国力的竞争,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市场机制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制度文明对经济运行发展的有效调节和积极促进作用不可替代。而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恰恰在这些事关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上,缺乏锐敏的认识和科学的判断,囿于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邓小平同志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出发,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先后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是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等一系列理论观点,引致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深刻变革和发展,使这一理论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原则又体现了时代特点,较好地适应了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第四,邓小平经济理论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中一系列重大问题,初步揭示了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新形态。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出发点、地位、制度保证与目标、调节手段、外部条件、战略方针、经济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自始至终贯彻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涵盖社会主义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个环节以及生产力理论、所有制理论、分配理论、市场经济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微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等各个部分的较为完备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贡献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他留给我们和我们后人的一份珍贵遗产。从形式上看,邓小平经济理论没有表现为大部头的专门著作,没有至玄至深的理论思辨,也缺乏一般学术专著中那种概念提出、转换和逻辑推演的系统过程,但它却是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产生的、“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理论”,是能够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给以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的理论。这样的理论才是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人民利益需要的“真正的理论”。对此,我们一定要珍惜它,很好地学习它,充分发挥它指导实践、指导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与创新的作用。

第三篇:邓小平的历史活动

邓小平的历史功绩(改革开放后取得的伟大成就)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1978年主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平凡冤假错案,加强民主与法治的建设。

4.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道路。

6.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强企业的活力。

7.实行对外开放,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利用国家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8.改革开放后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了社会主义道路。

9.中共十二大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0.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并作出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1.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加快了建设的步伐。

13.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14.收回香港、澳门。洗雪了百年国耻,推动了祖国的统一大业。

第四篇:邓小平的历史贡献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是薄一波同志写给邓小平的一幅挽联。对这八个字,薄老后来解释说:“一人千古,表达了我对小平同志的哀思;千古一人,是我对他的评价,是说他成就大业、功勋至伟。”他还说:“小平同志的历史功绩,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小平同志说,如果没有毛主席,中国人民还会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依我看,如果没有邓小平,中国人民还会在贫穷和混乱中摸索更长的时间。”薄一波与邓小平相知甚深,他的评价,深刻地揭示了邓小平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的前无古人的重大贡献。我认为,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

独立、富强、民主、统一,是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打开了社会进步的闸门。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在民族独立的基础上,把中国的富强、民主、统一变成了生动的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是近代以来中国三次伟大变革的集大成者。通过实行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邓小平的一个伟大创造。社会主义要不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让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在这个问题上,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认识是受错误理论支配的。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指导下,“文化大革命”10年内乱,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非常贫困。所以,邓小平开创改革开放,首先是从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入手的。20世纪70年代末,他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发动领导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带领全党解放思想,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了改革开放重大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社会发展最鲜明的特点。在邓小平的领导下,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在这个进程中,邓小平以敏锐的思想完成了对改革开放的总体设计,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对时代特征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新判断,及时调整外交政策,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对基本国情作出新概括,提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论断,要求改革开放的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第三,制定“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绘制了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宏伟蓝图。

第四,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要求改革开放要抓住机遇,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第五,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为确立改革开放目标模式提供正确的理论依据。要求解决好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

第六,提出“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开放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提倡“不争论”原则,鼓励改革开放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第七,提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求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第八,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改革开放必须遵循的目标和原则。

第九,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邓小平的这些设计,初步回答了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基本国情、目标、任务、步骤、布局、方法、原则等基本问题,规划了改革开放前进的科学轨道。他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只要不带偏见,任何人都不会质疑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仅仅30多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3亿人民总体上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盛世都不可比拟的。需要强调的是,1978年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的时候已经74岁了。从74岁到93岁,他用了20年的时间带领中国基本告别了短缺经济,改变了13亿人的生活和命运。这还不是“千古一人”吗?

第二,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建设民主法制社会

第二,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建设民主法制社会

有人说,中国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其实,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破题的。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等重要观点,为改革开放廓清了道路。80年代初期,当经济体制改革还处在自下而上的试验阶段时候,政治体制改革就已经在邓小平的推动下有条不紊地展开了。从反对个人崇拜,发扬党内民主,恢复和建立民主集中制到精简机构、制定规章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民主法治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的步子相当大,改革的措施也非常多。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系统地提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任务、目标和指导原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1982年,新宪法、新党章修订通过,文化大革命结束时那种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混乱状态得到根本扭转。8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邓小平力主政治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配套进行,强调“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要实行党政分开等一系列加大政治体制改革的措施。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我国加快了社会主义民主化的进程。改革开放的各项成果被制度和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在中国,封建专制实行了两千多年,民主制度建立还不到一百年。因此,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带头实行干部退休制度,是邓小平践行他倡导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举措。

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的一个重大决策。这项改革实行起来颇具难度,正如邓小平所说:“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的形成,同封建主义的影响有一定关系,同我们党一直没有妥善的退休解职办法也有关系。”所以,1980年,邓小平在提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时对肃清封建主义影响的问题作出专门论述。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设立顾问委员会作为过渡形式逐步解决高级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问题。他出任第一任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即意在从他做起开退休先例。翻开《邓小平文选》,他对自己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退休”,但他始终末能如愿。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三个月后,邓小平约见江泽民等中央负责同志,开宗明义:“今天主要是商定我退休的时间和方式。”他说,“我多次讲过,可能我最后的作用是带头建立退休制度。”“退休成为一种制度,领导层变更调动也就比较容易。这个事情就这样定下来吧。”当天,邓小平又致信中央政治局,郑重提出退休请求,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这个问题我们党以前没有解决好,留下了很多教训。邓小平从自己做起,开了好头,为彻底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正常化作出了表率。这是他的一个重要贡献。

1994年,邓小平在他90岁的时候,还作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举动。他发现自己的思维开始迟钝之后,郑重地说,一个国家老态龙钟,形象不好,以后国家的事情我不过问了。从那天起,邓小平就不再发表任何意见了。我以为,这也是一件千古一人的事情。

第三,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天才构想和成功实践

第三,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天才构想和成功实践

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经常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历史上的统一,只有武力征服一种手段,都是以惨烈的牺牲和巨大的破坏为代价的。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天才构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是邓小平的伟大创造。

“一国两制”方针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的。1983年,邓小平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系统地阐释了“一国两制”方针,他说: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但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新主张,为打破几十年海峡两岸敌对状态,实现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源于解决台湾问题,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1982年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会谈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接触,始于1979年。1982年9月,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正式来华访问,目的只有一个,希望继续保持对香港的统治。“铁娘子”没有想到,在与邓小平的会谈中,经过三个回合的较量,她便输给了有“钢铁公司”美誉的邓小平。

首先,针对撒切尔夫人关于英国侵占香港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仍然有效的观点,邓小平表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这是中英两国进行谈判的前提。如果中国在1997年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

第二,针对撒切尔夫人提出只有英国的统治才能保持香港的繁荣,希望以主权换治权的观点,邓小平指出,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这就是“一国两制”的政策。

第三,针对撒切尔夫人关于中国如果宣布收回香港,“将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的威胁,邓小平回答:“中国政府在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十五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通过这次会谈,中英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1984年中英两国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香港回归遂成定局。中英两国获得了双赢。撒切尔夫人由衷地对邓小平说:这是您倡导的“一国两制”的胜利。

正是按照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20世纪末,分离了一个半世纪的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之后,对峙了几十年的国共两党相逢一笑泯恩仇,两岸实现了“三通”。祖国统一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生事物,体现了邓小平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天才创造力。它从构想成为现实,开创了曾经被认为是两种不可调和的政治制度在一个国家内和平共处,共同繁荣发展的先河,也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范例。邓小平的这个贡献是前无古人的。

第四,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就是他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思想者、理论家。他一生务实,不善言辞。他的著作,没有长篇宏论,没有华丽辞藻,没有旁征博引的资料和冗长的逻辑分析。他在编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时说:这本书讲的都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邓小平理论正是从他领导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语言朴实无华,不用诠释,人人看得懂,但他的思想却有着巨大的穿透力,振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其实,邓小平是最高明的思想者和理论家,他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经典之作。

从1978年到1992年,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南方谈话两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为标志,邓小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理论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和经验,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增添了新内容,使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若干个“第一次”的新观点、新结论。这就是:第一次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一次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一场新的革命;第一次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科技进步、教育优先为基础;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中国的发展,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明确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不是区分不同社会制度的标志;第一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第一次提出,一个国家可以实行两种制度,并以此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等等。邓小平理论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用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思想、新观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提高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水平,作出了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新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意义不仅在于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发展,同时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注入了生机与活力。20世纪,社会主义从全面崛起到陷入低潮,遭受了严重挫折。邓小平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成功运用证明,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失败,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评价一个人物,主要应看他比前人多做了什么。按照这个观点,邓小平的四大历

第五篇:4白论文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

中共富县县委党校2003年——2010年获奖论文汇编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

——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

白淑梅高三有

内容提要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最新发展。这一科学理论体现在“邓选”三卷的许多篇目中,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已经对邓小平经济理论进行了检验,证明它完全符合中国的实际,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今天我们认真学习、细心体会研究这一理论,可以明确其至少在四个方面为马克思经济理论增添了新内容。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论述;二是科学地阐述了体制改革,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动力;三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速度与效益的统一问题提出了崭新的观点;四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仿效苏联模式,把计划经济体制移植到中国来,使建国初期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计划经济的缺陷也逐步表现出来。1956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形势,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取得的初步成果。但是八大的正确路线没有得到坚持。随着57年的整风之后,使阶级斗争不断扩大化,特别是57年9月的八届三中全会改变了八大的路线。从此经济工作中的“左”倾指导思想开始形成。由于片面强调高速度,脱离了中国实际,导致了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中的失误。58年后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发生严

重困难,人民生活陷入极度困苦之中。1960年9月国民经济不得不实行调整。经过三年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战胜了暂时困难。由于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问题作出了错误的论断,导致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走了许多坎坷弯路,文化革命十年浩劫,使中国经济濒临崩溃边缘。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但是各项工作仍在曲折徘徊中艰难前进。直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历史才发生了伟大的转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局面才初步开创。1975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时,就已觉察到经济改革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1982年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沿海建立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格局全面铺开。1985年邓小平同志经过反复思考研究,在《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等文章中,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规划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蓝图。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

是邓小平同志对传统的经济理论以重大突破并给之以创新,使中国经济建设走上正轨,不断的取得重大成就。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和学说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自诞生也有八十多年了。但是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到底是什么?历来解释不一。在以往的经济学著作中,通常是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三者并列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一些人也往往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著述中摘引一些语录来证实这种观点。虽然这些摘引不一定与伟人们的原意相符,但至少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一直缺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简明而科学的概括

和界定。以至造成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理论上的混乱。在《邓选》(三卷)中,邓小平同志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简明概括和科学界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抓住了本质,而把非本质的东西排除在社会主义定义之外了。

从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科学概括中,我们首先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样三点:

第一、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后,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抉择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灭剥削,消除贫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富民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这条路我们绝不能放弃。从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意义上说,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只是实现社会主义这一目标的保证,而计划经济则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在《邓选》中,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企业的发展,但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他还说,“三资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他深刻批评了有些同志“连基本常识都没有”说“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邓小平同志同时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分配理论,这就是共同富裕论。他认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都富起来,而不是两极分化。让一部分地区、企业、个人先富起来后,带动其他贫穷地区和个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多次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关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邓小平同志以为它们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坚持市场经济手段论。他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谈话时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资本主义不等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是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传统理论的突破,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大创新。

第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邓小平同志敢于触及前人不曾论述或不曾考虑的这一关键问题,紧紧把握住“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中心,从而使其他问题自然而然地得到解答。比如说,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长期发展缓慢?因为传统的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为了解放生产力。为什么要坚持对外开放?为了更好地吸收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什么要强调解放思想?因为旧的思想模式和习惯势力阻挠了政策开放,限制生产力的发展。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深刻地理解了邓小平同志在经济理论中关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论述才能懂得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的伟大实践意义。他在《邓选》(三卷)中创造性地提出生产力根本论,是我们党制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依据。因为“生产力不断发展才能达到共产主义”。

第三、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界定是判断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标准。邓小平同志认为对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中的是与非,要联系社会主义的本质来判断,判断的标准就是生产力标准。他明确指出,姓“社”还是姓“资”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充分突出了生产力标准。因为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才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社会上有关姓“社”姓“资”的争论,恰恰忽略了社会主义这一本质,把非本质的东西当作本质而坚持不放,结果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实现,名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则削弱了社会主义。

二、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的论述 根据马、恩、列、毛的论述,革命是指用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这无疑是正确的,但革命以后怎么办?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怎么办?社会主义经济如何发展?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在他们的著作中并未作过详细论述。这是不全面的。在一段时期内,包括原苏联和中国在内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错误地把阶段斗争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的观点,在社会上有相当大的影响,以至于使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遭到了不少的损失。邓小平同志在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上的重大理论突破,具体表现在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解放生产力问题,即,改革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动力。他反复指出“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形成了邓小平的“改革是必由之路论”。

从“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一论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在社会主义取得了胜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一定要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上层建筑,这样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假定忽视了改革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一切墨守成规,那就不仅会使社会主义难以继续前进,难以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而且会使社会主义失去活力,失去吸引力,最终丧失了社会主义。

在苏联解体、东欧国家发生剧变之后,我们对邓小平同志在经济理论上这一创新的意义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要抓住时机进行改革,不能错过改革的时机,如果不改革或者不抓紧时机进行改革,那么最后将丢掉社会主义制度。只有致力于改革,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体制下不断发挥出来,人民生活越过越好,他们才会接受社会主义,拥护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得到维护,社会主义才能不断前进。因此可以把这个道理作以下表述:不改体制,失去制度,改革体制,就维护了制度。邓小平同志在谈到经济发展时曾经说:“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现代化建设可以搞得较快较好。这就是说,只要抓住时机,改革体制不仅可以保住社会主义制度而且可以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有成效,使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得更好,发展得更快”。

从这里还可以体会到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左”和“右”都会葬送社会主义的道理。什么是“右”,“右”不只是改体制,要害是要改掉制度。“左”,连体制都不愿改,或者不愿意真正改,而是照计划经济的老路走下去,最终

只能是连制度也保不住。为什么“左”是主要干扰,就是因为多年来在理论上所灌输的就是旧体制的那一套东西,使人们在“左”的言辞的迷惑下不去抓社会主义的本质,而把精力集中在阶级斗争上,把劲用在无休无止的争论上而贻误建设大计。因此“左”的迷惑性是不可低估的。改革开放25年来,我们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求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完全证明邓小平同志的“改革是必由之路”的论断是正确的。

三、关于经济增长理论——速度与效益统一

在经济发展中必须把速度和效益统一起来的论述,在前人的经济著作中已多次提到过。然而与前人不同有是小平同志就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崭新的观点,从而把速度与效益的理论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一是把加快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同国际形势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这就为中国加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这就要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如果一再错过机会,那就会继续拉大我们同世界经济技术水平的差距,同其它经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是邓小平同志在谈到速度问题时,把发展速度同社会稳定,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联系在一起。他指出“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销,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又说,“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些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假设有五年不发展,或者是低速度发展,例如百分之五,百分之四,甚至百分之二,百分之三,会发生什么影响?这不只是经济问题而是个政治问题”正因为邓小平同志把发展速度提高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所以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否则社会主义又有什么优越性呢?”。

三是邓小平同志在谈到速度与效益问题时,是把速度、效益、改革、开放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仍然束缚着生产力,就不会有速度和效益;没有开放,不去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不吸收外国的先进设备也不会有更高的速度和良好的效益。特别重要的是,要把速度和效益统一起来,就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发展生产力。小平同志一再提醒,不能象1958年那样搞“大跃进”搞“人民公社”一哄而起,什么效益也没有,即使速度上去了,但很快又掉下来。这清楚地告诉我们,如果不改革过去那种高度集中的,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旧体制,各级政府只抓产值,不注意销路,只抓速度,不注意效益,只抓高指标的完成,不管成本多大,代价多高,那么必然出现产业结构失调,瓶颈制约严重,效益下降给国民经济带来危害。计划经济体制下,速度不能真正上去,无论微观经济效益,宏观经济效益都会下降。可见,只有通过经济改革,速度和效益才能统一起来。小平同志曾经多次以农村改革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例,指出一旦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产品就丰富了,农民收入也提高了,速度和效益也就同时增长了。小平同志还在政企分开、转换政府职能、企业联合、理顺价格、发展金融,“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举办乡镇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经济特区,建立保障体系等方面发表了许多重要观点。这些论述表明,只有通过改革,才能真正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才能在效益增长的同时提高发展速度。

四是怎样看待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波动。这也是一个新问题。以前人们总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不会有波动,或者认为经济波动只是由于政策不当或工作失误造成的;更重要的,把波动看得过重,总想求稳,哪怕以低发展为代价也在所不惜。小平同志在考察速度与效益统一问题时指出:不要单纯求稳而忽视发展速度。这是因为,经济发展总是有起有落在波浪中前进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历史上留下了产业结构不协调,市场不发育等诸多问题,要把经济搞上去,怎么可能四平八稳?只要宏观上大体控制住,不是大起大落,有点波动算不了什么。许多问题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得到解决。单纯求稳而忽视发展,现实存在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的。

总之,结合新的国际形势来说明抓机遇的必要性,把速度问题同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对速度、效益同改革开放之间关系的充分论述,以及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波动的科学分析,都是小平同志在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效益统一问题上的创见,这对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物质精神一起抓理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必须有相应的保证。邓小平同志在这方面的论述和创新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更加充实,更加完整,这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关系的分析:

1、关于社会主义稳定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小平同志总结了多年来国际国内的经验,指出稳定是压倒一切。社会不稳定,什么经济建设也无法进行,人民生活水平只会下降,不可能提高。因此,社会稳定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当然经济发展是需要资源的,例如资金、人才、技术、自然资源等等。但关键不在于有没有这些资源,而在于有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以便组织这些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发掘潜在的资源,引进外面的资源。假定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已有的资源也会流失或者遭到破坏,而无法被利用,资源再多也无济于事。这正是以往在研究经济发展时很容易被忽视之处。

2、关于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小平同志一直强调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言两种文明一起抓,既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性质又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这是因为一个缺少精神文明的社会,不管经济发展程度多么高,物质产品多么丰富,那只是一种畸形的社会、病态的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要求达到的境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果应当体现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而生活质量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它包括物质产品的丰裕,社会风气的良好,群众道德水平的提高,环境的舒适,犯罪率的降低,人们文化教育程度的增长等等。只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才能真正提高生活质量,才能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物质与精神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3、关于经济建设与民主、法制的关系。过去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也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但通常是在民主、法制建设不健全、不完善的条件下进行的,对民主与法制的重要性及其对加快发展生产力的意义认识不足。小平同志总结了国际国内的教训,尤其是中国在“文革”期间的教训,强调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抓民主法制建设。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指令性计划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支配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民主法制建设不健全、不完善,那么计划经济很容易转变为“权力经济”、“审批经济”,经济建设项目也很容易转变为“长官意志项目”,结果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资源被流失浪费,效益下降,使生产力不能迅速发展,甚至滋生腐败现象。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所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注重法制的经济体制,也是充分发扬民主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民主的发扬不仅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而且有利于加强经济工作的监督,使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得更好。法制的健全与完善,不仅促进市场主体行为的规范化,促进市场秩序的正常化,而且也把政府的经济行为,包括宏观调控纳入法制的轨道,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这就可以避免出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史上那种凭长官意志作决策,违背科学,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而造成的大起大落、大浪费、大折腾等现象。

4、关于经济建设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小平同志强调加强党的领导的必要性,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就。在这里,特别应该认识到,党的领导既体现于党的基本路线或为一切经济工作的指导,又体现于党的各级机构,全体党员都应该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而努力。国内国外某些人出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有各种各样的揣测。其中一个最普遍的揣测是:中国经济的多元化必定会在政治领域内引起重大的变化,于是中国社会的性质会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将取代社会主义制度,他们甚至认为这是不可改变的发展趋势。如何看待这些观点?从小平同志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是否能加强党自身的建设,是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否有足够的力量把各族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领导他们坚定不移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保险箱中的,不要以为只要发展经济就万事大吉,从此高枕无忧了,其实并非如此,如果党不注重自身的建设,党的战斗力削弱了,人民对党的信任消失了,那么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是没有可能出现我们所不愿看到的那种局面的。这是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迫切问题。也是苏联东欧的剧变引起我们深刻思考的迫切问题。小平同志根据新的形势对经济建设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的论述,使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增添了崭新的内容。

通过以上四种关系的分析,使我们明确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要稳定大局,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要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要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只有这样才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四个现代化。

综上所述,四个方面的创新,是邓小平同志创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最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是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基本原理,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依据。这一科学理论体现在《邓选》三卷中,只要我们认真学习,细心体会、钻研就一定会理解它。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实践已经对邓小平经济理论进行了检验,证明它完全符合中国的实际,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理论是强大的思想武器,科学的理论将正确指导社会实践,改变现实世界,推动历史前进。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科学性,已经并且必将不断被社会主义的实践所证实。

(获陕西省省委党校系统第十八次理论研讨三等奖)

下载浅谈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历史视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历史视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理解邓小平历史地位

    如何理解邓小平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是在1997年召开的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首次正式使用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

    邓小平的三个历史角色

    邓小平的三个历史角色 1997年2月19日,当93岁的邓小平去世的时候,中国这艘东方巨轮已经驶过了“历史的三峡”中最惊险的一段。在去世之前的二十年,他一直是中国改革大戏中的“男......

    读《历史选择了邓小平》有感

    读《历史选择了邓小平》有感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苗键强 2011010645本学期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孔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些阅读书目。在......

    邓小平:在历史的天平上

    邓小平:在历史的天平上 在尚未学习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概论课程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个社会主义科学,经过一个学期对于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概论课程的学习,终于了解了这是一......

    邓小平新时期历史教育思想与

    邓小平新时期历史教育思想与大学生成才(重庆教育学院/钱晓科)内容提要:在新的历史时期,用邓小平的历史教育思想教育青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邓小平新时期历史教育思......

    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的历史考察

     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的历史考察一、邓小平提出反腐倡廉思想的历史过程。反腐倡廉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系统学习和探讨邓小平反腐倡廉的思想,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建......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读书笔记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读书笔记 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热播《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际,读到了由龙平平、黄亚洲、张强、魏人联合创作的、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同名图......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后感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后感 值此,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央视综合频道于本月8号开始每晚黄金时间段在全国首播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每晚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