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
经济研究导刊 2010年 22期
吴 越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据现有企业总量的99%以上,关注中小企业发展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关键环节,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推动技术创新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环境虽不断改善,但并不宽松,而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众所周知的难题,也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更是制约整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道难题。本文通过描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从宏观经济环境、中小企业本身、金融体系三个方面来分析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根据问题症结从政策、金融体系、融资渠道创新等角度提出解决途径,最后提出创新解决模型方案.[关 键 词]中小企业 融资难 解决途径创新模型
[作者简介] 吴 越(1989年—),安徽巢湖人,现为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7级金融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实践
在我国企业中,99%以上是中小企业,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鼓励、支持、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统计,截至2009年9月底,全国工商登记企业1030万户(不含3130万个体工商户),按现行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中小企业达1023.1万户,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是扩大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是推动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但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负面影响的逐步加深,这两年我国中小企业陷入了艰难的境地。特别是那些市场主要在国外、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自主品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遭受的打击更为严重。近年来,不少中小企业停产、半停产,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使国民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围绕着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一、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的融资难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世所共知,银监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8年报》显示,2008年末,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10.3万亿元,占企业贷款总额的53.06%。截止09年底,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和外资银行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含票据贴现)累计新增3.4万亿元,占新增贷款总量的35%。年末余额同比增长30.1%,比年初高16.6个百分点。其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长41.4%,比年初高34.2个百分点。
虽然政府在加大财政、信贷支持力度,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构建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方面努力开展工作,取得了
一些进展,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得到了一定缓解,但比较中小企业占比与融资
量占比可知,相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而言,事实上多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2009年6月11日,UPS发布最新的2009年《UPS亚洲商业监察》(Asia Business Monitor, ABM)调研报告。此报告系为UPS在2009年1月8日至2009年2月27日期间,通过独立市场研究机构TNS调查公司采访1,200位中小企业决策者所得出。其中对中国大陆中小企业的调查显示,78%的受访企业认为获得资金与运营资本是阻碍企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另有93%的中国大陆中小企业认为,政府最需要关注如何使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融资。81%的中小企业认为“流动资金不能满足需求”,60.5%的则认为“没有中长期贷款”,在停产的中小企业中47%是因为资金短缺。
另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长期以来自我融资比例高达91.5%,大多通过企业之间募集、向供应商赊账、三角债拖欠等方式来缓解融资难题,银行贷款率只有4%。而来自广州中小企业信息网的统计,截至2009年6月底,广东省仅有18万中小企业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约占全省100多万中小企业的18%。全省约有80%的企业认为融资难是他们面临的主要发展障碍,90%以上的个体私营企业是完全靠自筹来解决创业资金。在民营企业的融资构成(上市公司除外)中,自有资金约占65%,民间借贷及商业信用占25%左右,向银行贷款仅占10%,在正式资本市场融资则几乎为零。
多项数据显示,长期以来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但大多根植于现有的金融体制,因此一直难以走出越改越难的怪圈。融资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自身无法克服的巨大难题,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融资难”状况的形成主要是中小企业自身与金融体系特点相冲突的一般因素,与源自我国体制转轨期经济与金融发展不相适应的特殊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政策原因也有法律原因,既有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以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原因,也有中小企业自身管理和交易习惯方面的原因。
(一)宏观环境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第一、融资渠道的单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目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滞后,民间融资、上市融资、发债融资等渠道不畅,创业投资机制尚未形成,产权交易市场功能尚未发挥,主要表现在: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小企业板上市门槛较高,发债融资成本高于银行借贷。虽然创业板已推出,但仍以规模相对较大、发展较为成熟的中型企业为主。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有效的资金供给,直接融资渠道窄,资金总量少,使得中小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进一步加大,加剧了银行贷款的难度。
第二,信用担保体系的缺失。近年来,我国加快构建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担保难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担保机构总体规模较小,抵御风险能力不强,信用担保放大系数低,功能不完善,管理亟待加强。此外,目前银行征信体系的欠缺使得银行在获得企业工商、税务、海关等方面信息时手续繁琐,困难重重。银行虽然可以通过“三品”、“三表”以及获取软信息等手段加深对企业的调查了解,但是信息获取成本较高,调查周期也相应拉长,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短、小、频、急”的贷款需求。
第三,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的局限。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划分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划分不同,根据2003年发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亿元以下、或资产在4亿元以下都称为中小企业。实际上我国的中型企业在国外都被视作大企业,我国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中,规模大的企业得到大多数贷款,2009年全年数据显示,我国大、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占比分别是40.9%、34.3%和24.8%。现行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的过于宽泛,造成目前中国企业中99.8%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使得关于中小企业的促进政策涉及范围过广,从而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现行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中并未包含个体工商户,使得这类对创造就业、改善低收入群体生活状况产生重要影响的企业群体,在政策优惠、特别是贷款政策倾斜方面处于更加边缘化的地位。
(二)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从中小企业自身来看, 我国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自主创新能力弱,经营变数较多,产品和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平均生命周期较短,加之发展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根据工信部2009年12月发布的《中国中小企业管理运营健康调查报告(2009)》显示,按照10分为满分打分,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健康指数为6.57分,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其内部管理水平也处在中下游水平。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末,我国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11.6%,比银行业整体平均不良贷款率2%高出
9.6个百分点。
中小企业自身原因导致融资难的具体表现:一是经营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说企业存续的变数大、风险大;二是实物资产少且一般流动性差,负债能力极为有限,通常不能按照银行规定提供担保或其他抵押资产;三是类型多,资金需求一次性量小、频率高,导致融资复杂性加大,融资的成本和代价高;四是信息透明度极低,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难以把握,相比大型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三)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
我国现有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体系为主的金融组织体系,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现有金融体系的设计,是以服务大中型企业和大的经济主体为主的金融体系,无法、也不可能为广大的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服务。中小企业融资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现行金融体系的主体架构并非针对中小企业而设计,很多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评估和成本收益模式并不适应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特点,仅仅依靠现有金融体系内的大中型商业银行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存在着很多局限性。
因而现在以大中型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承担不了、也不会承担中小企业融资市场需求。而同样拥有大量中小企业的美国,其银行体系共有8000多家。其中,小型银行的数量占总数的94%,他们的主营业务就是面对广大的中小企业。这样的金融体系对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宽泛的融资渠道,对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资金服务保证。
目前,我国银行业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中也存在着现实的问题。一是中小企业业务尚未实现完全独立。监管部门自2008年底以来一直倡导银行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但各银行仍未完全实现中小企业业务的独立开展,甚至部分专营机构仅是在公司业务部外单挂一块牌子,人员和展业并未发生实质变化。二是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考核激励和问责免责制度欠缺。对于银行从业人员而言,开展中小企业业务相较大企业大客户而言,信息获取成本高而收益率相对较低,特别是在贷款出现问题后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责任。三是历史数据缺乏造成银行难以建立有效风险定价模型。四是票据市场、应帐款融资、保理以及融资租赁等主要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工具及其市场虽有所改观,但还欠发达,商业银行从自身经营角度出发来设计金融产品适应范围小。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途径分析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涉及面广、系统性强的工程,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因而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全面系统的规划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一)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环境,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当前,要进一步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全面落实细化《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清理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法律法规,取消对中小企业在产业准入、上市发债、项目投资等方面的不合理限制,扩大市场准入范围,降低准入门槛,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拓宽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健全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注重培育社会中介组织,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社会化的公共服务,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融资能力。
(二)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体系,缓解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
制定行业准则和行业标准,引导担保机构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开展对担保机构的资信评级和绩效考核,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多层次培训,提高担保机构资信水平和业务能力,拓展担保功能,鼓励担保机构开展股权投资等创新业务,扩大抵押担保品范围,简化手续、降低费用,完善土地、房屋、设备等物权作为抵押担保品的制度体系。同时,鼓励使用发明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作为抵押担保品。
(三)加强企业制度建设,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和信用等级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根本上说还需要企业练好内功、提升素质。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改善和规范财务运行质量。要加大中小企业的培训力度,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宏观调控、产业政策、创业培训、财务知识及信息化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要着力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
(四)利用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一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2009年5月,我国创业板正式启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加上已经运行6年的中小企业板,可以
说目前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正不断健全。今后,应进一步完善和壮大创业板、中小企业板市场,扩大市场容量,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
二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是由一个机构作为牵头人,几家企业一起申请发行的债券,也即“捆绑发债”。作为中小企业重要的融资途径,中小企业集合债试点工作2007年3月已启动。当前,应在总结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扩大集合债券发行范围,并在发行审批、担保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三是积极培育和发展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进行收购、兼并、重组、参股、控股、交易、转让、租赁等,为各类中小企业实施资产重组,搞好资本运营,实现企业资本扩张提供交易平台。
四是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效应,大力发展VC、PE等直接投资市场,引导社会资金设立主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企业,支持中小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发展。
四、中小企业融资解决途径的模型探讨
通过上述中小企业融资解决途径的分析,本文根据“钻石模型理论”(《国家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美国)的观点,探讨性地提出中小企业融资的创新模型,主要是围绕金融体系创新、融资途径创新、信用体系创新三个方面探讨。
(一)金融体系创新
通过优化金融体系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作业效率:一是政策创新,主要从财税政策和信贷政策方面进行改革,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扩大就业方面,给予财税政策扶持;坚持金融机构实行“两个不低于”(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的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一年)的规定,按照温总理09年8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的力促中小企业发展。二是金融监管体系创新,督促金融机构对机制、管理和产品进行创新,设立中小企业专营机构,革新抵押担保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从风险定价、成本核算、激励约束和风险管理及服务效率上提升中小企业融资的服务水平与效率。改变观念,如发展信用保险来引进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信用保险等措施。
(二)融资途径创新
现在我国的资本市场的变革进程逐渐加快,中小企业融资途径正在不断扩展。创业板股票、次级债券和产权融资等形式正逐步成为现实,且这三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创业板的开通为PE、VC等产权融资拓宽了退出通道,中小企业的次级债券丰富了资本市场的投资组合品种。
(三)信用体系创新
信用体系创新不仅是指征信系统要把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纳入进来,同时指中小企业应该按行业、产业、区域等形式联合起来,组团构建信用体系,以商会、团体、联保等形式提升自身的信用级别,这种互助性的信用团体,是目前市场逐渐抬头的一种创新形式。早就有为支持农业的几户联保信用体系,应用于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信用担保,商业银行也可以中小企业联保等形式创新信用体系。
[参考文献]
[1] 杰斯汀.G.隆内克等著.小企业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2]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业.2003.143.[3]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五年来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情况与2008年工作重
点.中小企业简报J.2008.1.[4]周天勇.中国究竟有多少中小企业.http://.cn/3362.[5]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报告J.09.12.24.[6]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J.2010.1.20日.[7]中国人民银行巢湖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科.2009年巢湖市金融运行情况及2010年金融
工作思路J.巢湖工作,2010.(3).[8]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中小企业管理运营健康调查报告(2009)J.2009.12.23.[9]郑青.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路径选择:金融创新J.2009.10.20.
第二篇: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摘 要】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又有银行和国家政策的原因,本文就从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途径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解决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最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尤其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数量少、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成本高。如对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不到30%的国有企业占用了70%以上的银行贷款,但创造了70%的国民生产总值的非国有企业只获得30%的银行贷款。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充分改善,中小企业将难以持续快速发展,会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融资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融资难”已经严重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究其根源,既有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银行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更有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1.1 企业自身原因
(1)中小企业资本规模小,信息观念淡漠。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且科技含量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经不起原材料或产品价格的波动,经营风险较大。加上中小企业信誉不高,信用观念淡漠,导致银行放贷慎之又慎。不少中小企业信息披露意识不强,财务管理水平低下,信息缺乏客观和透明。此外,个别中小企业还恶意抽逃资金,拖欠帐款、空壳经营、悬空银行债权,造成信贷资金流失,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
(2)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会计信息失真,造成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为中小企业融资增加了难度。椐调查,我国中小企业50%以上财务制度不健全,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自身素质较低,缺乏应有的财务管理知识,对重大的财务决策全凭自己拍脑袋来决定,管理非常混乱。同时,企业为了应付监督部门的检查,还要准备两套帐,甚至多套帐,这样,企业很难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资料,银行也无法摸清企业的真实面目,增加银行对企业贷款的风险。1.2 银行方面的原因
(1)体制政策上的失衡直接影响银行贷款与直接融资的渠道。我国金融机构仍以四大商业银行为主,银行业的高度垄断与产业的高度垄断相一致,导致四大银行只愿给国有企业贷款。这主要是企业与国有银行在所有制上的差异,造成银行与企业之间制度障碍。此外,国家还规定对银行的逾期、呆帐等不良贷款实行追究制,因此银行方面对中小企业的放贷自然多一份谨慎和小心。现行的《证券法》对上市公司的严格要求,“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针对家庭式企业,尤其是非国有科技企业的“二板市场”的缺失,基金组织及其其他形式的融资尚处于初建阶段,使得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很难实现。
(2)信息不对称影响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银行作为资金的提供者并不能亲自参加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它与资金的使用者(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带来了矛盾和问题。通常,中小企业资金在经营管理状况方面比银行拥有更多信息,因此,中小企业就有优势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或事后的资金使用过程中损害银行的利益,使银行承担过多的风险。由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经营透明度和保证、抵押能力上的差别,以及贷款规模导致管理成本上的差异,使银行缺乏为家庭式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服务的动力。
(3)缺乏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在我国目前的银行组织体系中,还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虽然我国已有遍及城乡的中小商业银行如农村信用社、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但由于他们没有得到政策性融资权,自身问题还没有解决,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贷款需要。一些中小金融机构从成立开始,并未从国有企业的体制中解脱出来,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发展能力不足,从而减弱了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金融体制的改革是相对滞后的,从计划经济延续下来的金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没有彻底有效地解决,抑制了中小银行、民营银行发展。
(4)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渠道也不畅通。我国《公司法》规定申请股票上市的条件: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500万元,上市公司股东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等等,这些硬性条件将中小企业拒之门外,阻碍着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我国《公司法》还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债券其净资产不得少于60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不得少于3000万元,并且有实力雄厚的企业担保,不允许企业私募发行,这一系列条件也限制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的空间。1.3 政府部门的原因
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政府部门仍然保留着计划经济的观念,长期以来,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实行向大企业倾斜,尽管这些年来国家政策有所改变,但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特别是国家现阶段对国有企业实行大规模的优惠政策,而对中小企业仍然不能享受这些优惠政策。
在我国,中小企业虽然采取了差别利率、两免三减或第一年免征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但由于中小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本应享受的优惠政策往往实际最终无法实现。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由于融资难,涉及企业、银行、政府三方,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三方的共同努力。
2.1 规范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
(1)要明晰企业的产权,建立股份合作制。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只有企业的产权明晰,经营者才对自己的行为和企业未来的发展负责,企业的信用才有可能建立起来。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大力推进股份合作制,促进中小企业的改革。通过产权转让、股份制改造、租赁、拍卖等多种方式,加快放开搞活中小企业的改革步伐。在改革中鼓励员工自愿入股,增强员工对企业资产的关切度,为企业的发展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2)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不做假帐,建立完善的财务报表体系,提高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和财务报表的可信度。积极清偿银行的债务和应付款项,建立企业的信用制度,提高企业的信任水平。
(3)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通常情况下,A级以上信用级别的企业,金融机构才能考虑其融资申请,因此企业要树立良好的企业法人形象,杜绝不良信用记录,提高企业还款的信誉程度,大力开拓产品市场。同时还要建立一整套信用等级评估制度和指标,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尽快构筑信用体系。2.2 金融机构的自我完善
(1)金融部门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合理配置金融资本,不应以所有制性质去导向市场。在金融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利用利率的杠杆作用,对市场的金融贷款进行市场调节。如根据中小企业要求信贷时间短,数额小,频率高的特点,就可以适当提高利率,从而摊低自己的信贷成本,使中小企业也免去了不必要的奔波和民间高利贷的拆借。另外,商业银行应开发更多更新的金融服务项目,提高为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效率,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关的信息咨询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健康财务管理制度。
(2)多种融资方式共同发展。继续扩大我国股票市场的规模,尽快设立创业板市场,规范直接的企业产权市场,在促进国有大企业上市的同时,允许符合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同时还要解决上市公司股份中尚不能上市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实现股权的全流通,尽快推进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建设。创业板主要要看企业发展的潜力,这样为中小企业尽早进入国有企业创造条件。
(3)积极培育和发展债券融资市场,大力发展我国投资基金市场,促进中小企业科研开发的创新能力。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应理顺债券发行审核体制,逐步放松规模的限制,扩大发行额度完善债券担保的信用评级制度,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此外还应大力发行包括可转换债券在内的各类企业债券,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等方式。大力推进以开放式基金为主的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丰富基金品种,引导储蓄流向投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基金。
(4)建立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体系,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大力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中小金融机构一般了解地方基层,能够利用当地的信息了解本地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这样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时,具有信息和交易成本低的优势。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共同发展两者能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2.3 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1)政府部门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5月6日下发了《关于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商业银行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部,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1998年6月20日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提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8条措施;1998年10月19日下发了《关于扩大对小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通知》,决定扩大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1999年11月17日,颁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对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的10条措施;国家也成立了中小企业司,2003年《中小企业促进法》通过并实施,它标志着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正式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以上举措对帮助我国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来源,扶持中小企业起着积极的效果。
(2)完善我国对中小企业资金的扶持政策。政府部门主要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等方式给予资金上的支持。税收优惠是国家通过降低税率、税收减免、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等优惠条件,以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而财政补贴是政府通过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促进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和鼓励中小企业出口等方式给予的财政援助;政府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方式有贷款担保、贷款贴息、政府直接的优惠贷款等等。
总之,要真正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经过政府、企业、银行三方的共同努力,创建一个融资渠道多样化、社会信用完善的社会经济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黄永明.金融经济支持与中小企业的发展[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王瑞璞.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M].人民出版社,2006.[3]余应敏.中小企业财务报告行为理论与实证[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4]叶倩.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融资体系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6(10):145-146.[5]谢继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析[J.]商业现代化,2006(10):176-178.[6]刘淑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06(5下):42-43.1、融资能力不足,自有资金严重不足。从所有制结构看,投资主体比较单一,调动和支配社会资本的能力有限,有些中小企业甚至在初期就是靠贷款建立,无法满足资金的需求。我国国有中小企业几乎都属于地方政府,长期以来,我国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是“吃饭财政”,家底薄,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无法承担国有中小企业投资者的责任。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资金主要靠自筹,内部积累,这就决定了筹资慢,时间长,而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经营风险本来就大,再加上自有资本少,资产负债率高,则从银行信贷的能力就特别差。
第三篇: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及其解决途径[范文]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来源:WEB_admin加入时间:2008-8-5 [双击滚动窗口]
------------------
【摘 要】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又有银行和国家政策的原因,本文就从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途径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解决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最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尤其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数量少、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成本高。如对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不到30%的国有企业占用了70%以上的银行贷款,但创造了70%的国民生产总值的非国有企业只获得30%的银行贷款。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充分改善,中小企业将难以持续快速发展,会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1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融资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融资难”已经严重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究其根源,既有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银行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更有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
1.1 企业自身原因
(1)中小企业资本规模小,信息观念淡漠。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且科技含量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经不起原材料或产品价格的波动,经营风险较大。加上中小企业信誉不高,信用观念淡漠,导致银行放贷慎之又慎。不少中小企业信息披露意识不强,财务管理水平低下,信息缺乏客观和透明。此外,个别中小企业还恶意抽逃资金,拖欠帐款、空壳经营、悬空银行债权,造成信贷资金流失,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
(2)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会计信息失真,造成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为中小企业融资增加了难度。椐调查,我国中小企业50%以上财务制度不健全,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自身素质较低,缺乏应有的财务管理知识,对重大的财务决策全凭自己拍脑袋来决定,管理非常混乱。同时,企业为了应付监督部门的检查,还要准备两套帐,甚至多套帐,这样,企业很难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资料,银行也无法摸清企业的真实面目,增加银行对企业贷款的风险。
1.2 银行方面的原因
(1)体制政策上的失衡直接影响银行贷款与直接融资的渠道。我国金融机构仍以四大商业银行为主,银行业的高度垄断与产业的高度垄断相一致,导致四大银行只愿给国有企业贷款。这主要是企业与国有银行在所有制上的差异,造成银行与企业之间制度障碍。此外,国家还规定对银行的逾期、呆帐等不良贷款实行追究制,因此银行方面对中小企业的放贷自然多一份谨慎和小心。现行的《证券法》对上市公司的严格要求,“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针对家庭式企业,尤其是非国有科技企业的“二板市场”的缺失,基金组织及其其他形式的融资尚处于初建阶段,使得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很难实现。
(2)信息不对称影响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银行作为资金的提供者并不能亲自参加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它与资金的使用者(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带来了矛盾和问题。通常,中小企业资金在经营管理状况方面比银行拥有更多信息,因此,中小企业就有优势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或事后的资金使用过程中损害银行的利益,使银行承担过多的风险。由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经营透明度和保证、抵押能力上的差别,以及贷款规模导致管理成本上的差异,使银行缺乏为家庭式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服务的动力。
(3)缺乏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在我国目前的银行组织体系中,还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虽然我国已有遍及城乡的中小商业银行如农村信用社、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但由于他们没有得到政策性融资权,自身问题还没有解决,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贷款需要。一些中小金融机构从成立开始,并未从国有企业的体制中解脱出来,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发展能力不足,从而减弱了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金融体制的改革是相对滞后的,从计划经济延续下来的金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没有彻底有效地解决,抑制了中小银行、民营银行发展。
(4)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渠道也不畅通。我国《公司法》规定申请股票上市的条件: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500万元,上市公司股东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等等,这些硬性条件将中小企业拒之门外,阻碍着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我国《公司法》还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债券其净资产不得少于60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不得少于3000万元,并且有实力雄厚的企业担保,不允许企业私募发行,这一系列条件也限制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的空间。
1.3 政府部门的原因
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政府部门仍然保留着计划经济的观念,长期以来,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实行向大企业倾斜,尽管这些年来国家政策有所改变,但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特别是国家现阶段对国有企业实行大规模的优惠政策,而对中小企业仍然不能享受这些优惠政策。
在我国,中小企业虽然采取了差别利率、两免三减或第一年免征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但由于中小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本应享受的优惠政策往往实际最终无法实现。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由于融资难,涉及企业、银行、政府三方,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三方的共同努力。
2.1规范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
(1)要明晰企业的产权,建立股份合作制。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只有企业的产权明晰,经营者才对自己的行为和企业未来的发展负责,企业的信用才有可能建立起来。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大力推进股份合作制,促进中小企业的改革。通过产权转让、股份制改造、租赁、拍卖等多种方式,加快放开搞活中小企业的改革步伐。在改革中鼓励员工自愿入股,增强员工对企业资产的关切度,为企业的发展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2)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不做假帐,建立完善的财务报表体系,提高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和财务报表的可信度。积极清偿银行的债务和应付款项,建立企业的信用制度,提高企业的信任水平。
(3)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通常情况下,A级以上信用级别的企业,金融机构才能考虑其融资申请,因此企业要树立良好的企业法人形象,杜绝不良信用记录,提高企业还款的信誉程度,大力开拓产品市场。同时还要建立一整套信用等级评估制度和指标,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尽快构筑信用体系。
2.2 金融机构的自我完善
(1)金融部门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合理配置金融资本,不应以所有制性质去导向市场。在金融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利用利率的杠杆作用,对市场的金融贷款进行市场调节。如根据中小企业要求信贷时间短,数额小,频率高的特点,就可以适当提高利率,从
而摊低自己的信贷成本,使中小企业也免去了不必要的奔波和民间高利贷的拆借。另外,商业银行应开发更多更新的金融服务项目,提高为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效率,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关的信息咨询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健康财务管理制度。
(2)多种融资方式共同发展。继续扩大我国股票市场的规模,尽快设立创业板市场,规范直接的企业产权市场,在促进国有大企业上市的同时,允许符合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同时还要解决上市公司股份中尚不能上市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实现股权的全流通,尽快推进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建设。创业板主要要看企业发展的潜力,这样为中小企业尽早进入国有企业创造条件。
(3)积极培育和发展债券融资市场,大力发展我国投资基金市场,促进中小企业科研开发的创新能力。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应理顺债券发行审核体制,逐步放松规模的限制,扩大发行额度完善债券担保的信用评级制度,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此外还应大力发行包括可转换债券在内的各类企业债券,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等方式。大力推进以开放式基金为主的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丰富基金品种,引导储蓄流向投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基金。
(4)建立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体系,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大力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中小金融机构一般了解地方基层,能够利用当地的信息了解本地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这样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时,具有信息和交易成本低的优势。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共同发展两者能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2.3 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1)政府部门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5月6日下发了《关于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商业银行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部,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1998年6月20日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提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8条措施;1998年10月19日下发了《关于扩大对小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通知》,决定扩大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1999年11月17日,颁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对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的10条措施;国家也成立了中小企业司,2003年《中小企业促进法》通过并实施,它标志着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正式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以上举措对帮助我国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来源,扶持中小企业起着积极的效果。
(2)完善我国对中小企业资金的扶持政策。政府部门主要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等方式给予资金上的支持。税收优惠是国家通过降低税率、税收减免、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等优惠条件,以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而财政补贴是政府通过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促进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和鼓励中小企业出口等方式给予的财政援助;政府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方式有贷款担保、贷款贴息、政府直接的优惠贷款等等。
总之,要真正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经过政府、企业、银行三方的共同努力,创建一个融资渠道多样化、社会信用完善的社会经济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黄永明.金融经济支持与中小企业的发展[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王瑞璞.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M].人民出版社,2006.[3]余应敏.中小企业财务报告行为理论与实证[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4]叶倩.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融资体系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6(10):145-146.[5]谢继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析[J.]商业现代化,2006(10):176-178.[6]刘淑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06(5下):42-43.------------------
【打印此页论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版权所有 论文门户网
第四篇:高校腐败原因及其解决途径分析
高校腐败原因及其解决途径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价值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腐败问题也如影随形,漫延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高校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得“世外桃源”。清除腐败,既要治标,更要治本。高校行政化、学术腐败、大学生诚信等都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本文对高校师生廉洁状况进行分析,并寻求一条在高校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关键词:腐败;大学行政化;高校
党中央2005年1月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指出:“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社会,要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
2010年6月14日,《中国教育报》在第一版的报眼上刊登了教育部关于“高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的报道。接着,出现了大量相关报道和相应的评论员文章。这也意味着大学腐败不是一家两家了。
2010年7月8日,《中国教育报》第三版又用整版的篇幅报道了五所著名大学的呼应和表态性文章,通栏的巨幅标题写着“构筑拒腐防变的制度防线”,同时再次刊登了“十不准”的文本。
历史上,自我国大学出现的1895年至今100多年,从未出听说过大学反腐一事。而国外知名大学哈佛、耶鲁、牛津、剑桥、洪堡大学、东京大学等,更是闻所未闻……
有句话这么说的,我们呼吁的,正是我们缺失的。国人深知——我们的大学已经变了,腐败已经蔓延在我过高校的每一个角落。
一、高校腐败的表现形式
在高校人员(高校人员主要由党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及教学、科研人员等组成)方面,其腐败形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党政公职人员通过为他人提供录取、考试之便索取贿赂,后勤管理人员利用设备采购、参与基础建设之便,收受金钱。二是高校的学术腐败,如抄袭剽窃;学术评审中拉关系,搞“权钱交易”、“学钱交易”等等。其中也包括老师在评分、考试等环节发生的行贿受贿行为。
高校学生方面:主要表现在诚信缺失,一是日常诚信缺失,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学生以种种假理由欺骗父母、教师和同学。如编造理由为迟到、早退、旷课开脱;在与同学发生矛盾,违反校纪、校规时说谎话,隐瞒实情;与同学交往时不诚实,编造谎言骗取友情;编造理由骗取父母的钱财挥霍;到图书馆借书,拖延不还等。二是考试作弊。三是经济信用缺失,恶意拖欠学费,不按时还贷或逃避还贷。四是就业诚信缺失(信息造假等)。其次,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模拟腐败”。再次,生活奢侈浪费。
二、高校腐败的原因分析 首要原因该推大学行政化,行政化必然使大学异质化,导致大学核心价值的转移,使大学权力发生错位,最终必然导致学术腐败。我国公立高校的校领导是有行政级别的,他们的选拔、任命、考核、评价的权力都在政府手中,因此他们都要看政府的脸色行事,扼杀了大学的自主权和创新能力,很难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造成大学“千校一面”。高校领导的官本位意识严重,有些领导只是把岗位当作升迁的台阶、晋级的跳板,把大学当作营造“政绩”的平台。简单的说,大学行政化,造就了高校的“官本位”思想,也促使高校成了腐败的重灾区。
学术腐败,除了大学行政化的深层原因外,首先是对人才考核缺乏科学的标准和制度。近些年来的扩招使不少有能力的硕士生导师所带弟子从一个到十几个不等,有的还是博导,因此又带博士生,于是其弟子就更多,甚至有的多达几十人之多,几乎就是一个班级。一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有限,不论是硕导还是博导,不但有本科教学任务,更有自身的科研,即使二者都没有,一个导师也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每年指导十几个研究生。因而研究生的培养其实是处于一种粗放式的运作之中。由于人才考核机制欠缺科学性,所以在职称评定中也就有不少不合理的因素和诸多的灰色面。譬如,不管你是否有真实的学问和是否真的做出科研成就,但有了一定的年限、有了发表在某些期刊上一定数量的论文或著作、有主持的项目等所谓的硬性条件你就可以评某某职称。至于文章的质量、著作的质量、项目研究的水平等是否真实地达到该职称应有的水平,这都缺乏有效公正客观的鉴定机制。因此在这种人才考核标准之下,一些人为了备齐职称评定条件,各种手段也就无所不用。
其次,高校评估、高校排名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在高校评估中,科研成果及其高低等一直是作为高校重点评估对象,而高校排名也多以这种科研成就为依据,因而这便在较大程度上促使高校去务实化、个性化,追求浮夸风。一些高校为在评估中获优、提高名气,便不切实际地不尊重学科特点而盲目地在人才考核和职称评定中肆意加大科研量,并将科研与职称、待遇或毕业挂钩。这无疑是赶鸭子上架、竭泽而渔。至于不少高校为迎接评估在论文数量上、科研项目上、教学人员上、教师职称的比例上、学生的作业上等等的造假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可以说,以高校评估为唯一衡量高校办学之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变相促使学术弄虚作假而致腐败的又一重要因素。
而在学生方面,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观念。其次诚信教育的缺乏,我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强调智育远多于德育。在信贷方面,社会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是促成大学生还贷诚信的一个主要原因。再次,高校人员的腐败现象在高校层出不穷,对学生形成的不良影响。
最后,缺少必要的惩治措施。对高校人员也好,对高校学生也好,学术腐败,考试作弊等等,都没有积极的进行惩治,对学术腐败,更鲜有自曝家丑的,而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泛滥成灾,学生守则形同虚设。
三、改变高校腐败的现状几点建议
近年来,高校腐败泛滥成灾,起各种原因实质上环环相扣,大学行政化,导致“官本位”思想在大学风行;各种评价体系的不健全,不科学,导致学术腐败的风行;而师德失至生德丧。
要改变现状,首先就要从其源头下手,高校去行政化势在必行。高校是一个组织系统,不能没有行政管理,但也不能以行政权力代替学术权威,高校去行政化的目的,也就是要实现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形成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威和谐共存的局面,营造高校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基于这一思路,建议高校去行政化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二,精简高校领导人数和管理机构,裁撤冗员,依据学校办学的需要,科学设置岗位,促使行政机关转变职能,从行政控制转变成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三,要恢复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真正落实,需要政府转变职能,从过去的直接管控转变为间接服务,要彻底打破高校与政府的行政隶属关系,推行行政权与学术权分离,建立大学独立、教授治学、学生自治的现代大学制度。对于学术腐败,需要改革评价体制,这个可以照搬国外比较健全的制度。一,推进体制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术制度环境。首先,要改革学术管理制度,建立政校分开,学术自治的管理模式;其次,要改革学术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完整、严格的学术评价体系。第三应完善学术监督制度,建立公正、有效、可行的学术监督机制。在这方面,中国可以借鉴国外先进模式,尝试考虑建立全国性独立的学术道德委员会和科研真实性稽查机构。二,重塑学术精神,共建高校良好学术道德环境。三,完善相关立法,创建严厉法律惩戒体系。
其次,提高高校教师道德素质。提高个人修养,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之本。卢梭有言“: 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提高个人修养是师德建设之本,高校教师应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学习锻炼,提高修养。在理论学习方面,高校教师应加强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知识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在实践锻炼方面,高校教师应提高参加实践锻炼的自觉性,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管理实践及教学实践。另外,优化内外部环境,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在高校内部环境方面,首先,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其次,应强化教育,注重实效。第三,应建章立制,规范行为。第四,应严格考评,强化管理。进行教师职业道德考评时,应实事求是,从严考评,奖优罚劣。在社会大环境方面,首先,应加强宣传,正确引导。其次,应依法治教,认真落实。认真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针对学术腐败等问题,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三,应尊师重教,切实保障。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应当从教育投入占经济总量的比例上体现,从教师与公务员经济待遇的比较上体现,从教师的话语权和政治地位上体现,从全社会对教育的功利性与崇高性的权衡上体现。
学生方面,针对学生诚信的缺失,除了大力推行诚信教育之外,各项制度的建立以及严格执行势在必行。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选拔,应该建立各类科学的考评体系,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在高校大力推进廉洁教育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大学阶段也是实施廉洁教育的恰当时机,在高校推进廉洁教育应坚持正面引导、易于接受、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其次,廉洁教育要与校园文化生活严密结合,比如,通过“两课”教育进行宣讲,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感染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要组织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青年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在专业实践、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活动中开阔视野,培育品格。再次,廉洁教育要纳入高校反腐倡廉建设体系。
总的说来,高校腐败问题对整个社会影响甚大,要解决腐败问题,需要下大决心。要从源头着手。大学行政化,在当今社会争议颇多,但是其带来得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大学腐败还有更多其它方面的原因,如何还校园一片净土,如何去除大学的“官本位”思想,解决学术腐败,提高大学生诚信,是整个社会值得深思的事情。
第五篇: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途径分析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途径分析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获得的金融资源相对匮乏,这就需要我们从直接与间接融资渠道着手,同时要发挥政府与企业自身的作用,想法设法、创造性地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关键字:金融资源、政策性融资渠道、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现代企业制度
目前我国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已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60%左右;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与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相比,中小企业获得的金融资源是不平衡的。一是获得信贷支持少。二是直接融资渠道窄。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公开市场筹集资金。三是自有资金缺乏。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为进一步发挥中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需要政府、企业、及社会各方面协调配合,针对原因采取积极措施,共同化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建立政策性融资渠道
一、建立政府系统中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在这方面,日本的经验可资借鉴。日本政府为了发挥中小企业的活力,综合实施了各种相应措施,其中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和工商公会中央金库利用财政资金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针对我国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政府金融支持机构势在必行。在具体操作上建议如下:(1)在形式上,可以设立相应的政策性银行,也可以委托现有的商业银行开设此类业务,但要保证贷款专项使用。同时,也可以考虑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产业结构升级等特定用途;(2)在资金来源上,可以由中央财政拔款,也可与地方财政共同出资;(3)在融资方式上,要以长期的信贷资金融通为主,也可考虑设立投资性机构。
二、建立和健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虽然近年来我国陆续有一些地区性的担保政策和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出台,但担保力度不够且缺乏统一的政策规范。为此,应大胆借鉴国外经验,在部分地区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试点的基础上,由国家负责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制度,尽快颁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使信用担保机构能依法经营、依法防范风险和规范经营行为,从而持续、有力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三、制定相关的中小企业扶植政策。(1)鼓励中小企业通过改制和重组优化资产结构,降低其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2)在税收上除对新改制的中小企业给予优惠外,也应对中小企业用于开发、改造的投资减免所得税;(3)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建立成本较低廉、准入标准较宽松的二板市场,使中小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及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获得坚强依托。
四、加强对中小企业法人的管理。企业法人的信用能力大小决定了企业的信用能力,企业法人信
用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否完善是经营的基础条件,企业制度不规范的企业,很难约束经营者、所有者的行为,不可能有较好的信用度。所以必须从税务、工商及制度上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管理。
(二)直接融资的发展
一、股份合作制改造。通过股份合作制方式改造中小企业,将大量闲散的民间资金转化为民间资本,其利益导向将使其融资功能更加强大。除了融资功能外,中小企业还可以明晰企业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一方面为企业今后的融资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从制度上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度。
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又称创业投资基金,是一种以长期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某一产业,特别是尚处于创业阶段的新兴企业,以追求长期效益为目标的一种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对于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型新兴企业的融资问题极有功效。基金通过筹集社会资金投资于企业,可以有效地实现储蓄到投资的转化,解决被投资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基金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另外,有了基金的投资,企业的成长有保障,资信水平提高,增强了融资能力。
三、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1、发展债券市场。从国际范围看,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的规模往往是其通过股票市场融资规模的3~10倍。要发展我国债券市场,首先要降低企业债发行的门槛,扩大企业债发行范围,改变目前这种主要由国有独资企业、用国家信誉担保的企业债的发行。监管层应对中小企业发行企业债尽快制定出一个标准,以后发行企业债券主要不是看企业性质,而应看企业规模、信用以及融资后资金的用途;其次是要废弃传统的多家审批管理的债券体制,建立起真正由市场发行、交易和依法管理的发债机制,让中小企业平等的进入市场发债融资。
2、推出创业板市场。这是运用资本市场的功能,推进创业投资,吸引民间投资和外资,推动高技术、新技术的成长的一个重要举措,对培育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小额资本市场,改变我国现有资本市场为大企业所垄断,中小企业根本无法进入的不平等现象。从国外情况看,许多国家都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通过建立小额资本市场为之打开进入资本市场的通道。目前,可以试办这样一个小额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由交易所管理,专门为中小企业获取和转让权益性资本提供服务。
四、对民间金融的合理引导。民间金融作为一种内生性的经济现象,在我国民间已经存在很久。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它的利弊,对于正确的方面要加以引导和利用,对于其不足要通过制度来完善和改进,通过民间金融逐步合法化的举措,实现“双赢”的效果。
(三)间接融资渠道的拓展
一、发展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
中小企业信用薄弱,完全依靠国有银行实践证明已经是不能有效的解决他们对资金的有效需求,而地方中小企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容易具有信息与交易成本对称的优势。发展中小商业银行,可以有两种形式,其一是设立主要是吸收企业法人为股东的股份制中小商业银行,充当中小企业专门的银行。中小商业银行的建立,要依照商业银行法,独立自主,自我经营,自担风险,接受国家监管机构的监督;其二是允许设立或改制为民营银行,由私人资本出资、控股经营。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都要建立有效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同时建立保护存款人利益的机制,让符合条件的银行进来,经营不善的倒闭或者被兼并,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充分竞争。中小商业银行应该遵循市场化、灵活性、安全性、收益性原则,树立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思想,填补大中型银行留下的空白,进行技术上和业务上的创新。
二、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经营风险高于大企业,但另一方面,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不够重视,甚至存在歧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众多中小企业是银行重要的负债对象,银行应认识到服务中小企业的重要性。银行在商业化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定位,选择相应的目标市场,认识到中小企业贷款的商机所在,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摒弃偏见,做到与大中企业一视同仁。
三、拓展相应的银行中间业务。与中小企业资金融通相关的银行中间业务包括票据的承兑和贴现、代理融通、支付结算等业务。发展此类业务,有利于企业间商业信用的发展,可使企业迅速筹措到生产经营所需的短期资金,缓解资金困难,又可使银行在灵活运用基础上增加效益,还能促进资金流通,形成社会资金运动的良性循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从金融机构发展的层面看,应鼓励面向中小企业的多种金融机构的发展
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最有代表性的是合作性的金融机构。目前的一些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和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就在一定程度上类似这种性质的金融机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积极鼓励这些机构的规范化发展。这些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机构的竞争优势,就是其对于当地经济、当地企业、当地贷款人的深入了解,这一点是优越于大型商业银行的,可以大大减少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五、从融资渠道的层面看,应当积极拓展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担保、保险、典当等融资形式的发展。
融资租赁业是企业进行长期资金融通的一种有效手段。一般来说,企业进行融资租赁的成本比贷款低,风险较小,而且其方式灵活、方便,比长期贷款和发行股票、债券受较少限制。在现
实金融运作中,租赁对中小企业具有以“融物”代替“融资”、缓解债务负担、还款方式灵活、资金使用效率高、盘活存量、加速折旧、优化财务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增强资产流动性等多项功能,在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是最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新途径。中国大多数企业、大多数地方政府对此认识不足,融资租赁的金融杠杆作用基本没有得到发挥。美国以中小企业贷款和消费信贷为主的租赁公司目前有1千多家,资产规模达到1万亿美元。而我国的租赁公司的资产规模最多是几百亿元。
我们还应当积极考虑应该发挥保险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功能。对地方政府而言,与其直接投资某一个项目,不如与保险公司合作,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对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发展担保信用保险。同时,支持担保公司的发展,大力发展民间信用担保体系。放宽民间社会资本进入担保公司的准入限制。
(四)完善中小企业制度,健全治理结构。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准确性较低,银行利益难以保障的现象,这些往往都是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所致。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自身素质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途径。应推动中小企业制度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治理结构合理化。对国有中小企业实行积极的退出战略,走改制重组道路;对私营企业要引导资本社会化方向,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吸收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要素;对于集体企业要推动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应规范财务制度,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可减少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利于企业的融资。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国家、企业和各种金融组织机构协调配合,努力创新,开拓更多的融资渠道和方式,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伟.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刘曼红.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王竞天.李正友等.中小企业创新与融资.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4].俞建国.吴晓华.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5]成思危.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与信用担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 胡勇.重塑银企格局—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深化.中国水利出版社, 2004.孙凯(山大交流生)
0520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