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预习(四)
作文预习、讲解案
(四)文题: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会有许多让我们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我笑了”;“那一次,我哭了“;“那一次,我真后悔”“那一次,我真尴尬”。。。这里的“笑”“哭”“后悔”“尴尬”正是表达某一次的真实情感或心理活动
以“那一次,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在文题的横线上填写表达某种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
2、要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一、认真的阅读题目,数一数问题中有哪些审题要求,讲出来。
二、你还能写出一些表达某种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比一比看看谁写的最多。
三、范文阅读
那一次,我流泪了
风轻轻的划过我的脸颊,我在记忆的长河里走着,过去的日子在我手中流走了,那些日子里的快乐、激情……我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只知道那一次我很伤心,很伤心的哭了。
那是上学期的第二次阶段考过后。一个灰蒙蒙的早晨,天上乌云不散,我感觉到今天似乎有事发生,一种不祥的预感开始在我的全身遍布。
下午,天好像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迟迟没有下雨。“叮铃铃”。一声上课铃打破了宁静,天已经蠢蠢欲动了。这节是班队课,我猜想,阶段考试的成绩应该已经出来了。外面的微风也化作狂风,雨点也倾盆而下。老师拿着同学们的命根来到了教室。
忽然一个炸雷响彻碧霄,老师报了我的分数。“89分”,“退步”。这一类的字眼像一把把刀毫不留情的插在我的心上。随之而来的是一片空白,久久没有上前接过。我的名字在教室徘徊三声之后,僵硬的脚移动了几步,用颤巍巍的双手接过那好似在嘲笑着我的试卷,然后在同学们的目光汇聚处缓缓移动了下来。外面狂风怒吼着,暴雨倾泻着,划破长空的电闪和震耳欲聋的雷声一个接一个的在云宵之上晃荡。
下了课,我被老师叫进了办公室,老师询问我怎么会考得那么差。我无言以对,我也知道老师是为我好才批评我的,老师让我好好想一想,找出原因。回到教室,我想安静地做一会作业,可我却怎么也静不下心来。身边同学们的嘻闹声,使我一下子发泄出来,还把自己的手给划了一道口子。
放学了,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在阴湿的路上;走在伤心的路上,手里拿着被打湿的写着耻辱的卷子,忍了许久的泪水在此刻也汹涌而出。风声雷声渐渐逝去了,更多的雨却随着我的泪滴洒在地上。低着的头和无力的手像是凝固了,眼眶里的泪花还在无止境的奔洒。
回到家里,父母看到还在流泪的我,十分关心的询问着。可当我说出缘由时,便是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一肚子的伤心,委屈无处宣泄。坐在阳台里,捧起吉他,弹奏着那些伤感的乐曲,边弹边唱的我,似乎一下子明白了曲中的意义。窗外的雨还在下,我的泪还在流。
雨点,雷声,组成了一场暴雨。音乐,泪水,组成了一个伤心。那一次,我流泪了。
那一次,我真感动
母爱,像一根线,穿过心田;母爱,像一把折扇,送来清凉的风;母爱,又是一声声温柔的呼唤。可在我心里,母爱,是一个不可磨灭的身影,是一把遮雨的伞。记得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奶奶、爷爷都远在他乡,爸爸出差在外,妈妈卧病在床。
“叮铃铃......”下晚自习的铃声响了,同学们都陆续在家人的陪同下回家了,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焦急的等待。窗外,电闪雷鸣,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一丝凉风吹进教室,我感到有股刺骨的寒意,透过玻璃望着漆黑的天空,心里十分恐惧,生怕跳出个怪物来。
我焦急又耐心地等待着,嘴里不停地念叨:“哎呀!妈妈怎么还不来呀?”还不时地看着时钟的分针在缓缓地移动,七点,七点十五,七点半......正在这时,窗外迷蒙的雨帘中出现一个我十分熟悉而又蹒跚的身影。“妈吗!”我欢快地叫着,冲出教室,扑进妈妈的怀抱中。我上下打量着妈妈,只见她全身都被雨给浇透了,脸色十分苍白,凌乱的头发掩盖住了她那双包含愧疚的眼睛,妈妈用她那冰凉的双手抚摸着我的头,嘴里歉意地说:“对不起,妈妈迟到了。”此刻,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眼眶顿时湿润了,一颗颗晶莹的泪珠从我脸颊划下。
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还一个劲地把雨伞往我这边推,也顾不上自己身体的虚弱,就连咳嗽时也背过身去,她不想让我看到她痛苦的神情。此时此刻,我的眼眶再一次湿润了......虽然这件事过去两年多了,但我还是记忆犹新。因为,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柔;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那一次,我真的很感动!
四、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
考场写作时一定要写好开头段,紧紧抓住读者的目光,让读者不由自主的随着你的思路走。总的来说开头方法多种多样,有一条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简洁明了迅速入题。请看近年各地中考满分文的开头技巧。
技巧一:设计悬念,吸引读者
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护士只有到吃药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报怨,因为我知道我快死了。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陕西省中考满分作文《感受生活之美》)
技巧点拨:这篇文章的开头设计了一个悬念:“我”快要死了。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怎么会快要死了死了呢?他得了什么病?后来会怎样?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你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吸引读者阅读,效果很好。
技巧二:开门见山,亮明观点
朋友,当你看见一堆堆垃圾高如小山,一条条溪河恶臭难闻,一股股有害气体毒害人体时,你的感想如何?我那时却是气愤得想大声呼叫:“请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选自广东省中考满分文《我关注人类生存环境》)
技巧点拨:考场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写作时开门见山,摆明态度,不失为一种普通但又实用的方法。这篇文章的开头采用设问的方式,一问一答,简洁有力,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为下文展开打下了基础。
痛苦的时候,你会回家,用眼泪尽情发泄;心烦的时候,你会回家,让家的温暖驱散心中的乌云;家——融进去的是悲伤,化解出来的是快乐;家——接纳的是难过,释放的是开心。家真好!(选自云南省中考作文《家,真好》)
技巧点拨:记叙文也能开门见山。你看,这篇文章运用排比的形式将自己对“家”的感受毫无遮掩的表达出来。为全文定下了基调。
技巧三:联想回忆,巧妙叙述
独立小院,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边,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凉,引起了对你的不尽的思念!曾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开往异乡的列车……
小小年纪,孤身一人在异乡奋斗的你,一切还好吗?(选自河南中考满分作文《当我面对“溶溶月色”的时候》)
技巧点拨:中考中,常有追忆式文题出现,需要考生追忆过去发生的某一件事。此时不妨联想回忆,引发思绪。这篇文章的开头就导用了这一方法。文中先写月色,由溶溶月色引发了“我”的联想,使我回忆起同样在这样一个夜晚发生的故事。这种开头,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情感氛围,利于抒发情感。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歌声在房间的上空回旋着。东子拿着父亲的信,泪水溢满了脸颊。三年了,东子离开家整整三年了,三年来父亲的一封封信已将东子心中的仇恨化为乌有。东子掩卷而思,思绪又回到了三年前。(选自甘肃省中考满分文《常回家看看》)
技巧点拨:这篇文章从一首流行歌曲入手,引发文中人物的思考,使思绪回到从前,巧妙地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技巧四:突出矛盾,渲染气氛
“你这书记趁早别当了,半点用也没有!”从学校风尘仆仆赶来的我,离家门还有百来米远,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火药味,听到了妈妈对爸爸的呵斥声,一种“黑云压城”的感觉猛烈袭上我的心头。妈妈也是多事,爸爸干什么她都要干预一通,搞不好就暴跳如雷。好在爸爸宰相肚里能撑船,每次都是任凭妈妈一阵暴风骤雨过后,才用几句绵里藏针的话收拾残局。今天不知又为了什么。(选自湖北仙桃中考满分文《“民主墙”的**》)
技巧点拨:记叙文的写作要善于制造矛盾,在矛盾中展开故事情节才能吸引人。这篇文章在一开头就抖出一个矛盾冲突。目的是要迅速抓住读者的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今年夏天太热了,干脆明天去买空调!”妈妈边吃饭边说道。
“买空调,买空调,你只知道享受!应该节约点钱供孩子以后上大学,简直不会打算。”奶奶唠叨着,脸上没有了笑容。“你这老人,应该享受享受,今年70岁了,还能活多久嘛?”妈妈随口答道。我心里纳闷着:他们有时说话不投机,但很少闹矛盾,今天的气氛很紧张,人们常说婆媳间没的血缘关系,所以很难相处好。(选自重庆市中考满分文《责任》)
技巧点拨:故事有矛盾才会有吸引力,在产生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文章的曲折性、可读性会大大加强。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将婆媳之间的矛盾展示出来,为故事的进一步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技巧五: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选自湖北荆州中考满分文《把爱心带给他人》)
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假如……无论我是什么,无论我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甚至可以抛弃自己,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泯灭的——那就是回报。(选自贵阳市中考满分文《诠释回报》)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的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选自江西中考满分文《待人和善》)
常听老人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那时,我就在想,桥究竟是什么
呢?难道只是村西头的那两块老槐树叠加起来的、我们上学必须经过的“桥”吗?(选自山西省中考满分文《美丽的桥》)
技巧点拨: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巧妙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在考场作文中,考生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扮靓语言,定能得到良好的效果。上面几例中,第一例运用比喻、排比手法,第二例运用似物、排比手法,第三例采用排比,叠词手法生动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语言亮丽多彩,读之令人耳目一新;第四例则采用设问方式,先设下疑问,再展开故事,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开头如此不凡,自然会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
技巧六:描写环境,烘托背景
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教室内,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选自湖北仙桃中考满分文《心中筑起一堵墙》)、紫红色的云霞充满着整片天空,其中还有一轮血似的夕阳,如此暖意的画面显现出“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温馨与从容之感,暖得让人沉醉,暖得让人迷恋。(选自湖北荆州中考满分文《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晚风吹过河面上最后一波涟漪,夕阳收起它最后一首余晖,秋霜目送去最后一只归雁。我们默默地站着,目光游离在那若即若离的记忆之门上。当许许多多都已凋尽,我们起码还可以对自己说:“别伤心,我已体验过那种感觉,虽然只是曾经拥有。”(选自安徽省中考满分文《曾经拥有》)
技巧点拨: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记叙文、散文的写作中,环境描写是不可少的。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可以衬托人物、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在文章的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的环境描写,既可以为文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上面三段开头,第一段定写一场急雨的降临,为的是为教室内的考试烘托背景,并制造一种紧张的气氛。第三段则写夕阳西下的情景,主要是为下文写自己的人生感悟打基础,是一个情思的触发点。第三段通过“晚风”“夕阳”“秋霜”的描写衬托出此时人物的心情。三段文字写法简单但很实用,效果也好,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技巧七:广泛引用,突出主题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选自甘肃省中考满分文《歌声与微笑》)
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的,拥有自信,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选自河南省中考满分文《拥有自信方能成功》)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每当我吟诵这句诗,心中便有说不出的陶醉。心也朦胧,眼也朦胧,眼前真个展现了同一幅画来。(选自吉林省中考满分文《陶醉》)、技巧点拨:引用法是一种很常见的文章开头法,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若是议论文则常名人名言以增强论证效果,突出主题,如上面第二例;若是记叙文、散文则可以引用歌词、诗句、以引发下文,便于叙事抒情,如上面第一例、第三例。此外,还可引用古语、俗谚、对联等等。
同学们你们一定要认认真真的阅读完上面的《作文如何开好头》你认为这样的开头好吗》老师希望你们从中选择二至三种方法掌握,你可以每次作文尝试着取用。
第二篇:2018注会《经济法》预习知识点(四)
2018注会《经济法》预习知识点(四)【知识点】诉讼时效的种类
(1)普通诉讼时效:2年
(2)短期诉讼时效:1年
(3)长期诉讼时效:4年
①涉外货物买卖合同争议;
②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
(4)最长诉讼时效:20年
【解释】诉讼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人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则诉讼时效期间不开始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知识点】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1.附条件或者附期限的债的请求权,从条件成就或者期限届满之日起算。
2.约定有履行期限的债的请求权,从清偿期限届满之日起算;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3.未约定履行期限或者履行期限约定不明确的债的请求权,依照《合同法》的规定可以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4.因侵权行为而发生的赔偿请求权,从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或者损害时起算。人身伤害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的,从受伤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发现,后经检查确诊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5.请求他人不作为的债权请求权,应当自权利人知道义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时起算。
6.国家赔偿的诉讼时效的起算,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算。
7.合同被撤销后,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合同“被撤销之日”起计算。
【知识点】诉讼时效的中止
1.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
(1)不可抗力
(2)其他障碍
①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丧失行为能力;
②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③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无法主张权利;
④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主张权利的客观情形。
2.诉讼时效中止的时间
(1)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中止事由,才能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
(2)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以前发生权利行使障碍,而到最后6个月时该障碍已经消除,则不能发生诉讼时效中止。
(3)如果该障碍在最后6个月时尚未消除,则应从最后6个月开始时中止时效期间,直至该障碍消除。
【知识点】诉讼时效的中断事由
1.提起诉讼
(1)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的,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
(2)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其他依法有权解决相关民事纠纷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提出保护相应民事权利的请求,诉讼时效从提出请求之日起中断。
(3)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
(4)上述机关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之日起重新计算。
(5)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6)申请强制执行;(7)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8)在诉讼中主张抵销;(9)其他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项。
2.当事人一方提出请求
(1)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直接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2)当事人一方以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3)当事人一方为“金融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从对方当事人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4)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5)权利人对同一债权中的“部分债权”主张权利,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及于“剩余债权”,但权利人明确表示放弃剩余债权的情形除外。
3.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义务人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提供担保、请求延期履行等“承诺或者行为”,均属于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行为。
4.其他情形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
第三篇:2018注会《经济法》预习例题(四)
2018注会《经济法》预习例题(四)【知识点】诉讼时效的种类
【例题·单选题】甲于2007年3月20日将小件包裹寄存乙处保管。3月22日,该包裹被盗。3月27日,甲取包裹时得知包裹被盗。甲要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日是()。
A.2009年3月27日
B.2009年3月22日
C.2008年3月27日
D.2008年3月22日
【答案】C
【例题3·单选题】甲公司于2010年3月1日将一台机器寄存于乙公司,2010年4月1日,机器因乙保管不善受损,甲公司于2011年3月1日提取机器时发现机器受损,但考虑到两公司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未要求赔偿。后两公司交恶,甲公司遂于2012年9月1日要求乙公司赔偿损失。下列关于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表述中,正确的是()。(2014年)
A.适用2年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届满
B.适用1年的短期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届满
C.适用2年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尚未届满
D.适用4年的长期诉讼时效期间,尚未届满
【答案】B 【解析】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毁损的,适用1年的特别诉讼时效期间,自2011年3月1日起算,至2012年9月1日,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届满。
【知识点】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例题1·单选题】下列关于诉讼时效起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定有履行期限的债的请求权,当事人约定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应当分期分别起算
B.未定有履行期限的债的请求权,债权人第一次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时就被债务人明确拒绝的,诉讼时效从债务人明确拒绝之日起算
C.人身伤害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且侵害人明确的,从受伤之日起算
D.请求他人不作为的债权请求权,诉讼时效应当自权利人知道义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时起算
【答案】A
【解析】选项A: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例题2·单选题】甲、乙订立买卖合同,约定甲于2011年3月1日向乙供货,乙在收到货物后1个月内一次性付清全部价款。甲依约供货后,乙未付款,若甲一直未向乙主张权利,则甲对乙的付款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日为()。
A.2012年4月1日
B.2013年3月1日
C.2012年3月1日
D.2013年4月1日
【答案】D 【解析】买卖合同适用2年的诉讼时效期间,约定履行期限之债的诉讼时效,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日(2011年4月1日)开始计算。
【知识点】诉讼时效的中止
【例题1·单选题】2001年5月5日,甲拒绝向乙支付到期租金,乙忙于事务一直未向甲主张权利。2001年8月,乙因出差遇险无法行使请求权的时间为20天。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乙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
A.自2001年5月5日至2002年5月5日
B.自2001年5月5日至2002年5月25日
C.自2001年5月5日至2 003年5月5日
D.自2001年5月5日至2003年5月25日
【答案】A
【解析】如果在最后6个月前发生不可抗力,至最后6个月时不可抗力已消失,则不能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
【例题2·单选题】公民甲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乙于2016年1月1日知道甲的权利受到侵害,但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未对侵权人丙提起诉讼。2016年5月20日,乙因车祸死亡,直到2016年9月1日才由有关机关为甲指定新的代理人丁。已知该项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丁应当在()之前对丙提起诉讼。
A.2017年1月1日
B.2017年3月1日
C.2017年5月20日
D.2017年9月1日
【答案】B 【解析】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前发生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法定代理人死亡),至最后6个月时不可抗力仍然继续存在,则应在最后6个月时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在本题中,诉讼时效期间于7月1日中止,9月1日继续计算,诉讼时效期间暂停了2个月,因此,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日应向后顺延2个月,至2017年3月1日。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
第四篇:2018注会《战略》预习知识点(四)(推荐)
2018注会《战略》预习知识点(四)【知识点】战略变革的实现
在战略变革中对人的行为的掌控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因此,要保证战略变革的实现需要从变革的支持者、抵制者两个方面入手做好工作,克服变革的阻力,以保证战略变革的实现。
1.变革的支持者推进战略变革的步骤。
(1)高级管理层是变革的战略家,他们应当对将要进行的变革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决定应该做什么。变革的支持者应当极力拥护高级管理层关于战略变革的决策。
(2)指定一个代理人来掌握变革。高级管理层通常有三种作用:①如果变革激化了代理人和企业中的利益团体之间的矛盾,高级管理层应当支持代理人;②审议和监控变革的进程;③签署和批准变革,并保证将它们公开。
(3)变革代理人必须贏得关键部门管理人员的支持,因为变革需要后者在他们的部门中介绍和执行这些变革。变革的支持者应当提供建议和信息以及不再接受旧模式的依据。
(4)变革代理人应督促各部门管理人员立即行动起来,并给予后者必要的支持。部门管理人员应保证变革在其管理的领域有效地执行。
成功的变革不仅仅来自上述内容。中级和低级的管理人员是变革的接受者和新的方法的执行者,又是变革代理人,有着各自的责任领域。他们必须保证某个部分的变革的成功实施。
2.变革受到抵制的原因与实施障碍
变革受到抵制的原因可能是变革会对人们的境遇产生重要的影响:
(1)生理变化。这是由工作模式、工作地点的变化造成的;
(2)环境变化。如建立新的关系,按照新的规则工作(这种新规则包括学习新的工作方式)等。
(3)心理变化:
①迷失方向,例如,当变革涉及到设定一种新的角色或者新的关系时,会产生心理变化;
②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无安全感。
③无助。如果看到外力引起的变动难以抗拒,个人会感到无助。
3.克服变革阻力的策略
在处理变革的阻力时,管理层应当考虑变革的三个方面:变革的节奏、变革的管理方式和变革的范围。
【知识点】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从公司战略角度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是要把握环境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利用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机会,避开环境可能带来的威胁,这是企业谋求生存发展的首要问题。
企业的外部环境可以从宏观环境、产业环境和竞争环境三个层面展开。
宏观环境分析
【知识点】政治和法律因素(Political factors)
一般来说,一些政治因素对企业行为有直接影响,而法律规定会间接影响企业的活动。
1.政治和法律因素分析包括以下方面:
(1)政局稳定状况;
(2)政府行为;
(3)路线方针政策;
(4)各政治利益集团;
(5)法律规定;
(6)国际政治法律因素。
政治环境分析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所在地区和国家的政局稳定状况。
(2)政府行为对企业的影响。
(3)执政党所持的态度和推行的基本政策(例如,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进出口限制等),以及这些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各政治利益集团对企业活动产生的影响。一方面,这些集团通过议员或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
第五篇:2018年《中级财务管理》预习知识点(四)
2018年《中级财务管理》预习知识点(四)【知识点】:永续年金现值;利率的计算(插值法);
第二部分 财务管理计算基础
永续年金现值
永续年金现值
n→∞
【例】归国华侨吴先生想支持家乡建设,特地在祖籍所在县设立奖学金。奖学金每年发放一次,奖励每年高考的文理科状元各10 000元。奖学金的基金保存在中国银行该县支行。银行一年的定期存款利率为2%。问吴先生要投资多少钱作为奖励基金?
由于每年都要拿出20 000元,因此奖学金的性质是一项永续年金,其现值应为:
20000/2%=1000000(元)
也就是说,吴先生要存入1000000元作为基金,才能保证这一奖学金的成功运行。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资金时间价值系数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普通年金现值系数×投资回收系数=1
B.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偿债基金系数=1
C.普通年金现值系数×(1+折现率)=预付年金现值系数
D.普通年金终值系数×(1+折现率)=预付年金终值系数
【答案】ABCD
【解析】资金时间价值系数之间的联系。
利率的计算(插值法)
【原理】直线上的三个点任意两点横坐标差额之比与对应纵坐标差额之比相等。(相似三角形线性等比关系)
【应用】假设利率与系数、现值、终值存在线性关系 【知识点】:资产的风险及其衡量;
第二部分 财务管理计算基础
资产的风险及其衡量
(一)风险的概念
风险是指预期收益(期望值)的不确定性。
(二)风险衡量(资产收益率的离散程度)
①资产收益率的方差
②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
③资产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
【期望值】
【方差】
【标准差】
方差和标准差只适用于期望值相同的决策方案风险大小的比较。
【标准离差率】
【举例】预计两位学员9月份考试的分数:
张三:30 60 90
李四:40 60 80
假设各种分数的可能性相同
哪位学员过关的风险低呢!
张三的预期分数=30×1/3+60×1/3+90×1/3=60分;
李四的预期分数=40×1/3+60×1/3+80×1/3=60分;
张三的方差=(30-60)2×1/3+(60-60)2×1/3+(90-60)2×1/3=600;李四的方差=(40-60)2×1/3+(60-60)2×1/3+(80-60)2×1/3=800/3;【知识点】:预算的特征与作用;
第二篇《预算管理》入门
预算的特征与作用
特征:(1)预算必与企业的战略或目标保持一致。
(2)数量化和可执行性是预算最主要的特征。
作用:(1)引导目标实现。
(2)实现内部协调。
(3)业绩考核标准。
【例题·多选题】企业预算最主要的两大特征是()。
A.数量化
B.表格化
C.可伸缩性
D.可执行性
【答案】AD 【解析】企业预算最主要的两大特征是数量化和可执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