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书记处与中央办公厅的关系

时间:2019-05-12 02:3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央书记处与中央办公厅的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央书记处与中央办公厅的关系》。

第一篇:中央书记处与中央办公厅的关系

中央书记处与中央办公厅的关系

书记处权大。书记处领导办公厅。

具体职能的区别:

一个偏大事(党政军地方事务),一个偏小事(领导秘书,领导交通,机要文件,领导保安,领导出行安排)。两个都是偏党,书记处偏党务,办公厅偏党的行政。书记处是政治局的办事部门,对于中央日常的事务都是先由中央书记处提出处理意见,而后报相关常委审定。各省部甚至国务院的许多文件报告都需要送交中央书记处决定,因为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的是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书记处实际上就是党中央的日常主持人。(如上所述,胡总也是书记处的成员,只是一般不显示出来)

在补充中央书记处对政治局及其常委会负责,内部则实行分工负责制,每一名书记负责一个系统或若干方面的事务,通过听取汇报,审批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参与人事任命等方式,对所负责方面事务承担领导责任。对于一般事务,书记处书记具有直接领导和决定的权力。但某些具有全局性、特别重大的问题,分工负责的书记须将其提交书记处会议讨论甚至呈交政治局及其常委会讨论,还需要就该问题进行介绍、说明及提供可供选择的决策预案。在这个过程中,书记处还发挥了积极地协调作用。

第二篇:中央书记处关于科协工作的几点意见

中央书记处关于科协工作的几点意见 和中国科协七届四次全委会议传达提纲

(2009年1月13日)

一、中央书记处关于科协工作的几点意见

2008年12月22日上午,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十七届中央书记处第7次办公会议,听取中国科协党组工作汇报。刘云山、李源潮、何勇、令计划、王沪宁同志出席会议,王兆国同志列席会议。习近平同志作了总结讲话。会议指出,2009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继续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做好2009年工作十分重要。会议对科协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第一,要深入贯彻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用中央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要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更好更快地把我国科技事业推向前进。要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把学习中央精神落实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上来。第二,要更加自觉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完成中央提出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经济工作首要任务提供科技支撑。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加强对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方面重大科技问题的攻关研究,及时拿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支持院士、专家为企业开展有针

— 1 — 对性的技术咨询、技术诊断、技术服务,激发企业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要重点支持那些规模大、影响广、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配合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创业,积极促进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第三,要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发挥中国科协所属各学会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中的独特作用。通过举办跨学科、跨专业、系列性学术交流活动,把学术交流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依托各学会大力拓展国际民间科技交流渠道,积极支持中国科学家在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扩大在国际科技领域的话语权。要继续加强与港澳地区民间科技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推动海峡两岸科技交流,加强同海外华人科技团体和华人科学家的沟通联系,引导、鼓励和支持他们以各种形式为祖国发展服务。要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把宣传严谨治学典型同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结合起来,推动建设和谐学术环境。第四,要进一步集聚和整合科普资源、健全共建共享机制,形成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以深入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抓手,以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以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为突破口,在全社会推动建立跨部门、社会化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把科协建成科普资源集成中心和开发、配送中心。要继续办好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要联合宣传部门和各类媒体,精心打造科技传播和科普工作的媒体品牌,组织科学家和有关作家精心编写和出版高质量科普读物。要大力加强科普基

— 2 — 础设施建设,拓展和完善现有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优质高效的科普服务。第五,要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建设好“科技工作者之家”。以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以加强科协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涵,及时反映科技工作者的现实需求和利益关切,及时发现、培养、凝聚、举荐科技人才,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工作者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把科协组织建成名副其实的“科技工作者之家”。

二、王兆国在中国科协七届四次全委会上的讲话精神 在中国科协七届四次全委会开幕式上,王兆国同志代表党中央就科协组织学习贯彻中央精神,扎实做好2009年工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具体意见:一是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切实担负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积极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更加坚定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懈奋斗。要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着眼世界科技前沿,抢占科技制高点,奋力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牢牢把握我国发展战略主动权贡献力量。要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人民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以国家需要为最高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以报效祖国为最高职责,把自己的聪明才智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 3 — 代化建设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把自己的事业追求与亿万人民的幸福安康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创造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二是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切实推动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要大力开展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学术交流活动,支持学会创新学术交流方式,面向基层,面向一线科技工作者,着力搭建高层次、小规模、重实效的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实效。要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方面的重大科技问题,积极组织和引导科技工作者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综合性的学术交流,加强科研攻关,更加有效地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要高度重视、充分利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中出现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的新机遇,通过召开高层次、高水平的国际科技会议等形式,吸引、鼓励海外科技人才为祖国发展服务。要大力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要大力推进“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引导科技知识向农村流动,积极开展符合农民需要、广受农民欢迎的技术服务活动。要大力开展决策咨询、建言献策,把科技工作者的个人智慧凝聚为集体智慧,努力形成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三是要不断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切实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科普主力军的作用,努力成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实践者、科学思想的倡导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帮助人们以科学思想观察问题、以科学态度看待问题、以科学方法处理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

— 4 — 谐相处的局面。要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建设,扎实做好提高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四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工作,特别是注意对城镇劳动者进行就业和再就业技能培训。要把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作为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突破口,以中国数字科技馆为基础资源网络平台,集中力量推动建立跨部门、社会化的科普资源集成共享机制,以便捷、高效的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服务。要进一步开展好各类主题科普活动,引导科技工作者结合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主动地向公众介绍科研最新发现、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四是切实加强科协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科协建设,继续在企业、高校、开发区、社区和乡镇发展科协基层组织,不断扩大科协基层组织的覆盖面,真正做到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密集,科协组织就建到哪里。要把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作为科协组织的重要职责,着力完善科技工作者利益表达机制,探索创新服务载体和渠道,把科协组织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工作者之家”。

王兆国同志最后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科协工作的领导,支持科协组织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保障科协各项经费,解决科协工作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科协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中国科协七届四次全委会关于2009年工作的安排

— 5 — 在中国科协七届四次全委会上,韩启德同志作了工作报告,就中国科协2009年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明确了2009年科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要求,坚持“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围绕科学发展、搭建服务平台,建立长效机制、推动资源共享,提升服务能力、务求工作实效,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报告提出了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深入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用中央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党和政府赋予科协组织的新任务、新要求。二是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充分发挥科协特色和优势,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贡献。组织科技工作者积极建言献策,对事关国民经济全局、与科技密切相关的苗头性重大问题,及早组织专家深入调研,形成可操作的决策咨询报告。在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强

— 6 — 化示范带动机制,扩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覆盖面。三是以学术交流质量和实效为着力点,努力提高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集成学术资源,开展务实高效的学术交流活动,培育形成学术交流新的发展格局。加大对学会创新发展模式的总结和推广,支持和帮助学会积极主动承接政府转移的社会化服务职能。依托学会开展好国际及港澳台民间科技交流,积极支持中国科学家在国际民间科技组织担任领导职务,扩大在国际科技领域的话语权。四是健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中国数字科技馆为基础网络平台,联合有关部门建设中国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联合体,形成跨部门、社会化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主题,继续办好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联合宣传部门和各类媒体精心打造科技传播和科普工作的媒体品牌,组织专家精心编写和出版高质量的科普读物。大力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优质高效的科普服务。五是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重要职责,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加大对优秀科技工作者的举荐、表彰力度,积极参与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鼓励学会积极履行科技评价、举荐创新人才等重要职能,努力探索科学合理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评价体系。加大对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加大学风建设力度,切实维护科技工作者权益。加强同海外华人科技团体和华人科学家的沟通联系,深入实施“海智计划”。六是以健全决策咨询机制、— 7 — 培育决策咨询能力为突破口,努力把中国科协建设成为国家级思想库。探索制定中国科协决策咨询三年工作规划,突出重点,滚动实施。推动完善专家月谈会、专家咨询团、科技咨询委员会等已有决策咨询机制,研究提出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建立健全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决策咨询体制机制的目标模式、指导原则和努力方向。充分发挥政协科协界委员的作用,结合科协工作实际,积极建言献策,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把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制度,及时反映科技工作者的现实需求和利益关切。七是切实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贯彻落实好《关于加强县(市)科技工作和科普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县级科协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科协建设,大力发展乡镇科普协会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大力加强企业科协特别是高新区、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组织发展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加强对科协工作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明确科协组织建设的目标、原则和方式方法。整合科协系统宣传资源,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突出科协系统的整体社会形象。加强科协文化建设,不断增强科协干部职工的荣誉感、责任感和认同感,培育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科协文化。

第三篇: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四项监督制度”全文

“四项监督制度”全文

2010年3月,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中办法„2010‟9号)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中组发„2010‟8号)四项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制度,要求各党委(党组)要采取中心组学习、组织生活会学习等方式进行宣传学习。

一、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保证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防止用人失察失误,严肃处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党内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坚持党委领导、分级负责,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严格要求、违规必究的原则。

第三条 党委(党组)及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负责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责任追究。

第四条 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或者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

(一)违反干部任免程序和规定,个人指定提拔、调整人选的;

(二)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的;

(三)不按照规定召开党委(党组)会议讨论决定干部任免的;

(四)个人决定干部任免或者个人改变党委(党组)会议集体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的;

(五)突击提拔、调整干部的;

(六)违反规定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或者提高干部职级待遇的;

(七)授意、指使、强令组织人事部门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或者阻挠、制止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对选人用人问题进行调查核实以及按照有关 规定作出处理的;

(八)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

(九)本地区本部门用人上不正之风严重,干部群众反映强烈以及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查处不力的;

(十)有其他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行为的。

在发生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及其他紧急情况下,经上一级党组织批准的用人行为,不列入责任追究范围,但事后应当履行有关干部任免程序,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第五条 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的基本条件、任职资格、方式、程序和范围进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

(二)不如实向党委(党组)报告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等情况的;

(三)不按照规定征求纪检监察机关对拟任人选的意见,或者不如实向党委(党组)报告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建议的;

(四)不按照规定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的;

(五)对反映的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问题不进行调查核实以及核实后不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的;

(六)对本地区本部门领导成员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行为不提出反对意见的;

(七)不按照有关规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不力,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

(八)有其他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行为的。

第六条 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干部考察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更改、伪造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的;

(二)不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范围进行考察的;

(三)对反映考察对象问题的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举报不进行调查核实或者不如实报告的;

(四)隐瞒、歪曲、泄露考察情况的;

(五)接受考察对象或者考察对象请托人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或者支付凭证等财物,参加考察对象或者考察对象请托人安排的消费活动,以及接受 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特殊接待的;

(六)不认真审核干部档案,导致干部信息不准确,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按照规定应当回避而不回避的;

(八)有其他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行为的。

第七条 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纪检监察机关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的责任:

(一)不如实向组织人事部门回复掌握的有关拟任人选遵守党纪政纪情况的;

(二)不按照有关规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的;

(三)对发现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不进行调查处理的;

(四)对反映拟任人选问题的性质严重、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举报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查核实的。

第八条 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的责任:

(一)在个别谈话推荐和考察中故意提供虚假情况的;

(二)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营私舞弊,收受或者给予他人财物,安排或者接受他人安排的消费活动的;

(三)利用职务便利违反规定干预下级或者原任职地区、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

(四)要求提拔本人近亲属,或者指令提拔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的;

(五)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或者选举中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的;

(六)泄露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有关情况的;

(七)故意向干部选拔任用问题调查部门提供虚假信息或者不实材料的;

(八)有其他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行为的。

第九条 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评议、民意调查中,本地区本部门群众满意度明显偏低、选人用人方面问题突出、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经组织考核认定,应当追究负有责任的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的责任。

第十条 有本办法所列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情节较重或者群众反映强烈、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组织处理。组织处理的方式包括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 等。组织处理的情况,应当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有本办法第八条第(五)项所列情形,已列为考察对象或者提拔人选的,应当首先将其排除出考察对象或者取消其提拔资格,再按照本条前款规定作出处理。

第十一条 有本办法所列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有关规定给予党纪处分;应当追究政纪责任的,建议有关机关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二条 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第十三条 组织人事部门对工作中发现、群众举报或者新闻媒体反映的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问题必须进行调查处理,也可会同纪检监察机关进行调查处理。

纪检监察机关在受理举报、查办案件等工作中发现的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问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处理情况应当向组织人事部门通报。需要给予组织处理的,与组织人事部门共同研究提出处理建议方案,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批。

作出责任追究决定后,由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办理责任追究相关事宜。

第十四条 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受到撤销党内职务或者行政职务以上处分且在其提拔任职前就有违纪违法行为的,组织人事部门必须对其选拔任用过程进行调查。其中,对本级党委(党组)管理的下一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过程,由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直接进行调查。经调查核实,确实存在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问题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五条 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对责任追究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提出书面申诉。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应当依据有关规定受理并作出处理。

申诉期间,不停止责任追究决定的执行。

第十六条 受到调离岗位处理的,一年内不得提拔;引咎辞职和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两年内不得提拔;受到降职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提拔;同时受到纪律处分的,按照影响期长的规定执行。

引咎辞职和受到责令辞职、免职、降职处理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综合考虑其一贯表现、资历、特长等因素,合理安排工作岗位或者相应工作任务,并 同时确定相应的职级待遇。受到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影响期满后拟重新任用的,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得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同意。

第十七条 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实制度。有关部门应当如实记录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推荐提名、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情况,为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提供依据。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责任追究,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行为,防止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本级党委管理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的报告工作,并负责审核下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

第三条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要求书面报告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经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

(一)在机构变动或者主要领导成员已经明确即将离任时确因工作需要提拔、调整干部的;

(二)越级提拔干部的;

(三)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个别特殊需要的领导成员人选,不经民主推荐,由组织推荐提名作为考察对象的;

(四)市、县、乡党政正职在同一岗位任期不到3年进行调整的;

(五)其他应当事先报批的事项。

本条第(四)项需要报经更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批复同意。

报告内容包括提拔调整干部的原由,拟提拔调整对象个人情况、任用意向,职数配备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第四条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 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

(一)破格提拔干部的;

(二)除领导班子换届外,一批集中调整干部数量较大的(具体数量界限由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实际确定);

(三)领导干部的近亲属在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系统)内提拔任用,或者在领导干部所在地区提拔担任下一级领导职务的;

(四)领导干部的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提拔任用的;

(五)领导干部因被问责受到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影响期满拟重新任用的;

(六)超过任职年龄或者规定任期需要继续留任的;

(七)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本条第(三)项所称领导干部的近亲属,是指与领导干部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

征求意见应当以书面形式事前函报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随函附报拟提拔任用干部的《干部任免审批表》、考察材料等。

第五条 上级组织(人事)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审核报告事项,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未经答复,不得提交党委(党组)会议讨论决定相关任用事项。党委(党组)会议讨论研究有关干部任用时,本级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如实报告征求意见的情况。

第六条 凡违反本办法作出的干部任用决定,应当予以纠正,并按照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七条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八条 本办法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第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三、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监督,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 查办法(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接受对本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以下简称“一报告两评议”)。

第三条 “一报告两评议”一般安排在当年年底或者次年年初的全委(扩大)会上进行,可以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总结或者考核结合进行。下列人员参加民主评议:

(一)全委会成员;

(二)本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

(三)本级纪委常委会成员;

(四)本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党委工作部门、政府工作部门、人民团体及本级党委、政府派出机构的主要领导成员;

(五)下一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

(六)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第四条 党委负责人代表常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专题报告可作为单独的报告,也可作为常委会工作报告的一个专项内容。报告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一)选拔任用干部的总体情况;

(二)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

(三)创新选人用人措施和办法,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机制的情况;

(四)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情况(包括上评议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第五条 参加评议人员采取无记名方式填写《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评议表》和《新选拔任用干部民主评议表》。新选拔任用干部民主评议的对象包括近一年内选拔任用的下列人员:

(一)下一级党委、政府正职领导干部;

(二)本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正职领导干部;

(三)由本级党委管理的其他正职领导干部;

(四)破格提拔(含越级提拔)的由本级党委管理的领导干部;

(五)其他提拔担任重要岗位领导职务的干部(具体评议对象由上级党委 组织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地方党政领导班子集中换届时,可以只对本级党委新提拔的正职领导干部进行评议。

第六条 “一报告两评议”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会同本级党委组织实施。本级党委组织部门应当提前将开展“一报告两评议”的具体安排报告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民主评议表的收集、统计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负责,本级党委组织部门配合做好有关工作。

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或者巡视组本已经对该地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过检查和民主评议的,经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同意,可不再进行民主评议。

第七条 “一报告两评议”结束后,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应当及时反馈民主评议结果。党委常委会应当对民主评议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措施,并采取适当方式向全委会成员通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评议结果和相关整改措施。

第八条 根据民主评议结果,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对民主评议满意度高、工作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扬;对民主评议满意度明显偏低、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经组织考核认定后,按照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并督促进行整改。

对民主评议满意度明显偏低、干部群众意见集中的干部,本级党委组织部门应当对其选拔任用情况作出说明,并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处理。

第九条 开展“一报告两评议”应当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不准干扰参加评议人员表达真实看法,不准更改、伪造民主评议结果,不得以征求意见等方式代替民主评议。

第十条 各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委(党组)参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总结或者考核开展“一报告两评议”。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四、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促进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党委书记(以下简称市县党委书记)认真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提高选人用人质量,根据《党 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是指市县党委书记因提拔使用、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时,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对其任职期间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

第三条 对因拟提拔使用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的检查,一般结合干部考察进行,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派出的干部考察组负责实施。

第四条 对因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的检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条 对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情况,重点检查下列内容:

(一)任职期间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

(二)任职期间市县党委选拔任用的干部的情况;

(三)任职期间本地区用人风气的情况;

(四)任职期间遵守组织人事纪律的情况特别是离任前有无突击提拔调整干部的情况;

(五)任职期间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情况;

(六)其他应当检查的情况。

第六条 离任检查一般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报告任职期间第五条所列情况;

(二)在一定范围内对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任职期间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情况和市县党委近期新任用的干部进行民主评议;

(三)通过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受理举报等方式听取干部群众意见;

(四)查阅干部任免相关材料;

(五)向下达检查任务的党委组织部门报告检查情况;

(六)向被检查的市县党委书记反馈检查结果。

市县党委集中换届时,对拟提拔使用的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离任检查,除本条第(一)、(二)项外,其他程序可以结合考察工作适当简化。

第七条 对拟提拔使用的市县党委书记的民主评议,参加人员范围与考察时的参加民主测评人员范围一致。

对因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的民主评议,一 般由下列人员参加:

(一)全委会成员;

(二)本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

(三)本级纪委常委会成员;

(四)本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主要领导成员;

(五)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第八条 检查结果作为评价、使用市县党委书记的重要依据。对民主评议中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总体评价“满意”、“基本满意”两项比率合计不足三分之二,或者用人风气总体评价“好”、“较好”两项比率合计不足三分之二的人员,经组织考核认定,要采取相应的组织处理措施,其中拟提拔使用的,应当取消其资格。

拟提拔使用干部的考察材料中应当反映检查情况和民主评议结果。第九条 检查发现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任职期间存在严重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问题的,以及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要进行调查核实。经调查属实的,根据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对于拟提拔使用的,先取消其提拔资格,再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

对于在新任用的干部民主评议中满意度明显偏低的干部,市县党委书记应当就其任用情况作出说明。考察组或者检查组应当对其任用过程进行调查了解。

第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党政机关直属单位党组(党委)书记的离任检查,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中央办公厅发文明确干部

中央办公厅发文明确干部“下”的6种渠道

2015年07月28日

来源:新华网

核心提示:中办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明确干部“下”的6种渠道:①到龄免职(退休);②任期届满离任;③问责处理;④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⑤健康原因调整:无法正常履行工作职责一年以上的,应当对其工作岗位进行调整;⑥违纪违法免职。

原标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

新华网北京7月28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遵照执行。

通知指出,《规定》按照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要求,对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问题作出具体规定,规范了工作程序,建立了工作责任制,是做好新时期干部工作的重要遵循。《规定》的颁布实施,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着力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内容,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做到 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要正确把握政策界限,注意保护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积极性。要加强督促检查,对贯彻落实《规定》不力的,严肃追究责任。

《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全文如下。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形成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解决干部能下问题。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实事求是、公道正派,坚持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坚持依法依规、积极稳妥,着力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促使领导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地方县级以上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

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参照本规定执行。

本规定主要规范对有关领导干部的组织调整。涉及违纪违法行为的,按照党的纪律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办理。

第四条 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既要严格执行干部到龄免职(退 休)、任期届满离任等制度规定,又要加大问责追究、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等的工作力度。

第五条 严格执行干部退休制度,干部达到任职年龄界限或者退休年龄界限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办理免职(退休)手续。确因工作需要而延迟免职(退休)的,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党组)研究提出意见,报上一级党组织同意。

第六条 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任期年限、届数和最高任职年限,一般不得延长。加强任期内考核和管理,经考核认定不适宜继续任职的,应当中止任期、免去现职,不得以任期未满为由继续留任。干部任期内免职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办理。

第七条 加大领导干部问责力度。除《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第五条所列情形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当对有关领导干部实行问责:

(一)落实从严治党责任不力,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到位,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或者分管领域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出现违纪违法问题的;

(二)法治观念淡薄,不依法办事,不按法定程序决策,或者依法应当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三)抓作风建设不力,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或者分管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比较突出的;

(四)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任人唯亲、营私舞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或者分管领域用人上不正之风比较突出的;

(五)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身边工作人员教育管理不严、约束不力,甚至默许其利用自身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发生上述情形的,对有关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方式包括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问责程序按照《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执行。

第八条 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应当进行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主要指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与所任职务要求不符,不宜在现岗位继续任职。

干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经组织提醒、教育或者函询、诫勉没有改正,被认定为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必须及时予以调整:

(一)不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

(二)理想信念动摇,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不坚定,关键时刻经不住考验的;

(三)违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独断专行或者软弱涣散,拒不执行或者擅自改变党组织作出的决定,在领导班子中闹无原则纠纷的;

(四)组织观念淡薄,不执行重要情况请示报告制度,或者个人有关事项不如实填报甚至隐瞒不报的;

(五)违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的;

(六)不敢担当、不负责任,为官不为、庸懒散拖,干部群众意见较大的;

(七)不能有效履行职责、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单位工作或者分管工作处于落后状态,或者出现较大失误的;

(八)品行不端,违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造成不良影响的;

(九)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但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不适宜担任其所任职务的;

(十)其他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情形。

第九条 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考察核实。综合分析考核、平时考核、任职考察、巡视、审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民主评议、信访举报核实等情况,有针对性地考察核实,作出客观公正评价和准确认定。要注重听取群众反映、了解群众口碑,特别是听取工作对象、服务对象等相关人员的意见。

(二)提出调整建议。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根据考察核实结果,对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提出调整建议。调整建议包括调整原因、调整方式等内容。提出调整建议前,应当与干部本人谈话,说明调整理由,听取其陈述意见。

(三)组织决定。党委(党组)召开会议集体研究,作出调整决定。作出决定前,应当听取有关方面意见。

(四)谈话。党委(党组)负责同志或者组织(人事)部门负责 同志与调整对象进行谈话,宣布组织决定,认真细致做好思想工作。

(五)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任免程序。对选举和依法任免的干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

干部本人对调整决定不服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或者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提出申诉。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调整决定的执行。从干部调整岗位的次月起,调整其级别和工资待遇。

第十条 对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应当根据其一贯表现和工作需要,区分不同情形,采取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免职、降职等方式予以调整。对非个人原因不能胜任现职岗位的,应当予以妥善安排。

第十一条 因不适宜担任现职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免职的,一年内不得提拔;降职的,两年内不得提拔。影响期满后,对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因工作需要且经考察符合任职条件的,可以提拔任职。

第十二条 干部因健康原因,无法正常履行工作职责一年以上的,应当对其工作岗位进行调整。恢复健康后,参照原任职务层次作出安排。

第十三条 干部因违纪违法应当免职的,按照规定程序及时予以免职。

第十四条 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中,严明工作纪律,不得搞好人主义,不得避重就轻、以纪律处分规避组织调整或者以组织调整代替纪律处分,不得借机打击报复。第十五条 建立健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责任制,党委(党组)承担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组织(人事)部门承担具体工作责任。把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作为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内容,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加强对干部的日常了解,定期分析研判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情况,对应当调整的干部及时作出调整。对调整下来的干部,给予关心帮助,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管理。正确把握政策界限,注意保护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宽容改革探索中的失误。

第十六条 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加强对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的督促检查,了解掌握相关工作情况。对工作不力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严格追究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七条 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可以依据本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十八条 本规定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2015年7月19日起施行。

第五篇:中共中央组织部转发共青团中央书记处

中共中央组织部转发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关于认真做好推荐优秀团员

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的报告》的通知

http://1986-2-22 20:48:

52中共中央组织部转发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关于认真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的报告》的通知

(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二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中央直属机关和国家机关党委组织部,铁道部政治部,总政治部组织部:

现将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关于认真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的报告》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参照执行。

做好在先进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是保持党的队伍的青春和活力,实现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总目标的战略需要。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组织协助党组织做好对青年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这一传统做法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希望各级党组织支持、帮助和指导共青团组织,加强对团员、青年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在教育的基础上做好推荐工作。对被推荐的同志,党组织还要加强培养和考察工作,当他们具备党员条件时要及时把他们吸收到党内来;对暂时还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继续培养教育。任何情况下,发展党员都要坚持党员标准,把确保新党员质量放在第一位。

关于认真做好推荐优秀团员

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的报告

中共中央组织部:

近年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各级党组织普遍重视在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在党组织的关怀和指导下,广大基层团组织结合开展“以学习整党文件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主动协助党的基层组织做好团员中党的积极分子培养工作,推荐大批具备党员条件的优秀团员加入了党组织。一九八五年,全国团员入党数达到八十万名。

“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是团章所规定的基层团组织任务之一。实践证明,做好这项工作,不仅符合新时期党的队伍建设的需要,而且有助于加强团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工作,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使推荐工作进一步得到各级党组织的重视,现将有关意见和建议报告如下:

一、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积极为党培养大批愿意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先进青年,不断向党输送新鲜血液,是团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前,我们党正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我国亿万青年的觉悟和奋斗。及时地把大批具备党员条件的先进青年吸收到党内来,是党的事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各级团组织应根据党的要求,把培养青年积极分

子和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二、协助党组织加强对团员中党的积极分子的培养,保证推荐质量。提高团员的政治素质,建立一支宏大的积极分子队伍,是做好推荐工作的基础。各级团组织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和推荐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更多的团员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并带领他们在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经受锻炼和考验,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逐步成长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为了协助党组织做好党的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团组织要经常向党组织汇报团员的思想情况,反映其中优秀分子的进步要求和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在党组织的帮助指导下,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切实保证推荐质量。

团组织培养和推荐具备党员条件的优秀团员入党,要把团的干部、青年知识分子和第一线青年生产技术骨干作为培养和推荐的重点对象。目前,基层团干部中党员比例很低,尤其是大多数基层团支部书记不是党员。这种状况不利于党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也给推荐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团干部一股是团员中的优秀分子,是团的工作的骨干,基层党组织应注意到这种情况,重视对团干部的培养,及时把那些具备条件的团干部吸收到党的积极分子队伍中来,使他们在党的教育下更快地成长。

三、建立团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的工作制度。推荐具备党员条件的优秀团员入党,是基层团组织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应以团支部为基本单位,在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的领导下进行,并逐步形成制度,真正落实到基层。

推荐工作的步骤是:团支部在做好积极分子培养工作的基础上,对推荐对象进行全面考察,经支部委员会讨论,由团支部填写《推荐表》或用其他方式,说明推荐理由,报上级团委(总支)审核并签署意见,上级团组织同意后由团支部向同级党组织推荐。团支部书记由上级团组织向有关党组织推荐。一般每年推荐一次,或按党组织的要求随时推荐。

团的基层委员会要经常检查下级团组织推荐工作的落实情况,并注意加强指导,认真审核团支部的推荐意见,严格把关。必要时可以直接向团员所在单位的党组织提出建议。要把是否做好推荐工作作为考核团支部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推荐具备党员条件的优秀团员入党工作的过程中,团组织要向党组织汇报情况,听取党组织的指示和意见,充分发挥党的助手作用。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

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日

下载中央书记处与中央办公厅的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央书记处与中央办公厅的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央办公厅2011年13号文件(厉行节约)

    近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要求,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各级党政机......

    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公务员面试归来

    虽然中央办公厅秘书局的最终录取结果尚未公布,但是我知道自己还是在面试之后 被“淘汰”,好在岁月安稳,现世静好,自己也不是很失落,毕竟去面试前就已经和一 家心仪的媒体签约,倒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与中央书记处的组织演变五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与中央书记处的组织演变 中共六届五中全会最早选出中央书记处,从抗日战争时期到党的十八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与中央书记处几经变动改革与发展。从其......

    秦宜智当选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秦宜智当选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图/简历) 1 中新网6月20日电 6月2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闭幕,大会通过了《关于共青团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

    学习《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通讯》的情况汇报5篇范文

    学习《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通讯》的情况汇报《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通讯》是经中央批准、由中央办公厅主办,面向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内部刊物,是把中央精神传达到基层的......

    经济与文化建设关系

    “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目标,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缺一不可,不能偏废。首先,......

    城市化与环境保护关系

    【标题】 城市化与环境保护关系 【作者】洪茂 【关键词】 城市化 环境保护 和谐 【指导老师】吴从众 【专业】 【正文】 引言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国家发达程......

    政府与市场关系[精选合集]

    结合理论演变及我国现实情况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济学院2011 级工商管理一班 摘要: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寻求二者之间的均衡点,已成为当代中西方国家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