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育工作与师德关系
德育工作与师德关系”--教学叙事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片断一一办公室里,教师指着学生的脑袋大声责问:“你为什么骂人?”学生怯怯地回答:“老师,您不是也经常骂人吗?”教师哑然……。教师为什么哑然,学生又为何反唇相讥呢?追溯根源,是这位教师素质和德育教育产生了矛盾,引起学生的怀疑,这是一个非常幽默而寓意深刻的片断,它引人发笑,但笑之余让人深思一个严肃的问题:学生的德育工作应该从哪儿入手:
一、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德育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有效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可见教师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圣人”,教师的话就是“圣旨”,因此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对学生德育工作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1、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基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一位只会教书,而不会育人的教师,不能称其为教师。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点明了教和学的目的是教师不但要教学生探求趔,而且要教学生学会做真诚的人,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记得有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学生对教师的思想、行为的模仿性、信赖性最强烈,教师的道德水平是学生道德素质的参与坐标。教师应以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为楷模,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为航标,把学生带到
光明的彼岸。
2、教师带之以行,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关键。言传身教,是对教师工作的总括,但自古就有身教重于言行之说,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斗虽令不从”。教师的行为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又是一种有形的教育,它好似“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的行为举止,精神面貌,工作态度,为人处事往往从他所教的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如果教师不能以身作则,当好表率,那道理讲得再牛动也于事无补,反而会让学牛产牛消极抵触情绪,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产生极大的反作用力。反之教师以自身的行为举止来带动学生,以自身的精神风范感染学生,往往会在德育工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之余,更重要的是带之以行,这也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二、不良的师德师风对德育下作的消极影响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有的教师道德意识淡薄,思想观念和行为严重地偏离师德原则和规范,在学生中造成负面影响,成为实施德育教育的严重障碍,具体表现为:
1、拜金主义严重。改革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也吹动了部分教师的心。有的教师只把工作当成一种“稳定”的生存之道,头脑装满的是“如何发财、如何赚大钱……”人在曹营心在汉,曾听一位教师这样说:“八小时内养精蓄锐,八小时外大显身手。”像诸如此类的教师,他们能尽职尽责地教书育人吗?学生面对一位满
身铜臭的教师,又能从中学到什么?
2、缺乏工作热情,不求进取。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是“铁饭碗”,当了教师等于进了保险柜,不断进取,不求成功,做„天和尚撞一天钟,除看看教材和教师用书外,其书籍报纸一概不看,导致观念落后,知识分散、教法死板,既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心,更谈不上对学
生进行德育教育。
3、师表意识淡薄,教师形象歪曲。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但部分教师在职业道德上意识淡薄,在学生中不能起到表率作用,如言行不一,举止粗俗,言语肮脏,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任意辱骂、体罚学生,歧视后进生,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会给学生造成严重道德情感上的障碍,不但达不到教育目的,而且结果是与教育目的背道而
驰的。榜样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正面榜样让人走向光明,反面榜样使人附入深渊,人民老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朵重任,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使正面榜样日趋完善、丰腴。当前,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而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如何提高全民族素质,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呢?关键在于全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作一个这样的比喻,如果说素质教育是一个地球,那德育教育就是一个支点,而教师良好的素质就是一根足够长的杠杆。人要由人来建树,教师的品德教育学生的品德,教师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为使我国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每位人民教师对于努力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责无旁贷的。在此我用一段富于哲理的话作为文章的结尾:“生活常常以惊人的简洁明了的公式启迪我们,就像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样简洁。骂人教会骂人,憎恨教会憎恨,偏见教会偏见,散漫教会散漫,爱教会爱,关怀教会关怀,宽容教会宽容,诚恳教会诚恳……在这里寻不到„教师教会学生‟的笼统学法,只有具体的„什么教会什么‟。”
第二篇:师德及德育工作
师德及德育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强对师德及学生德育工作责任心和紧迫感。
1、师德师风建设进行“三个纳入”、“六个结合”、“九个一活动”。岔河小学自“三校合一”以来教育教学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全体教职工在学校行政领导及党支部率领下,深入贯彻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积极开展“八荣八耻”学习实践活动。
1纳入行在师德建设中一是加强领导,把师德师风建设进行三个纳入○
2纳入“八荣八耻”活动○3纳入教师履职工考核。教师无风廉政建设○
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无教职工违法事件发生;二是强化工作责任,制定了《岔河小学教师执教“师德参诺书”》共计印发76份,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牢固树立“学生第一”的理念,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新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共计228份;三是加强禁毒、防艾及反邪教活动的实效性,把禁毒、防艾、反邪教贯穿在“六个相结合”中,并实施“九个一”的长效机制:即与依法治校相结合、与平安校园建设相结合、与德育达标建设相结合、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与禁毒、防艾教育相结合、与校外警示教育相结合。
2、改革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模式。我校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注重实效,力求生动活泼。把德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以《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为要求,以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做人为目的,以继续开展“一文明三爱护“活动为形式,以每周流动红旗的评比为表彰,抓每周的升旗和国旗下讲话,抓主题班会、队会、演讲会、放映爱国影片、唱革命歌曲为活动的主要内容,在学生中开展“九个一”
1每周坚持进行一次国旗下讲话;○2每周开展一次队活动;○3活动:○
4每个月观看一次革命电影电视;○5每学期举每个队员做一件好事;○
6每学期进行一次防艾禁毒教育活动;○7每学期进办一次法制教育;○
8集体队员做一件好事;○9每学期举办一次主题行一次反邪教活动;○
队会活动,通过开展九个一活动,学生犯罪率为0。
第三篇:团组织的建设和活动开展与德育工作的关系
团组织的建设和活动开展 与德育工作的关系
凤冈县蜂岩中学
王林
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中学团组织团结广大优秀的青年学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核心阵地。加强团组织的自身建设,积极地培养广大品学兼优的青年学生加入团组织,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怎样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呢?这就需要我们从团组织的自身建设入手,现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一、加强团组织建设,抓好团队的衔接,是提高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中学团组织,由老师和学生两个部分组成。老师起着领头和辅导的作用,但工作的开展和效益如何,主要靠学生。因此,在各班建立团支部时,选择能力突出的团干部是一个关键。
我校团支部的组建,得力于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各班在确定发展对象时,就选择班上的佼佼者。团干部,是团员中的精兵强将。团干部的确立,主要有如下步骤:
(1)、团员的民主选举。让团员们选举自己信任的团员担任团干部,既能体现团组织的民主性,又有利于支部工作的开展。
(2)、班主任的推选。让班主任参与支部建设,给支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校团委的考核确定。
确立支部人选后,团委还将组织这些优秀青年进行学习,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意识,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让他们既明白自己当选团干部的光荣性,又时时刻刻体会到自己的责任性。
组建好团支部后,对支部的人员进行分工:团支部书记主要负责团员的思想工作;组织委员负责支部的建设和发展;宣传委员负责抓好宣传动员工作。三个人的工作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这样,就能形成三方面的齐抓共管,不断扩大团支部的队伍,提高团支部在班上号召力。同时,还要求有经验的团支部帮助新建的团支部,做好团组织工作的衔接。各支部要关心其他班同学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将工作面由班扩大到整个学校,把学校连成一个整体,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开展有益的活动,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调动全体团员的积极性。
学校担负着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有用人才的重任。我们的工作重心是以人为本,也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怎样做人。
怎样做人,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不能像做事一样教他们如何操作,只能让他们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并让他们能够体验。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的生活,还可以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明白很多道理,学会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逐渐学会做人。结合我校实际,我们主要开展了这样一些活动。
1、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提高同学们的爱国意识
不管在什么地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常抓不懈的。为此,我校团委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升降旗仪式。团委组建好护旗队,每周一在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星期五举行降旗仪式。升旗仪式要求全体师生参加,并要求班级轮值撰写好国旗下的讲话,由语文老师修改,并交团委审查验收合格后,才能由学生进行演讲,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升旗仪式,让全体师生在国歌声中受到洗礼,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意识。
(2)、祭扫烈士陵园。在每年清明节,团委都要组织全体团员祭扫烈士陵园,向烈士敬献花圈,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3)、纪念“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每年的“一二·九”时,学校都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学习爱国优良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
2、开展文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学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不应是枯燥无味的,而应是丰富多彩的。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能丰富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我校结合实际,开展了全校运动会、体操比赛、演讲比赛和文娱比赛等。在比赛中,既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才华,又促进了学生的集体意识,积极推动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近几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重视、指导和支持下,我校团委从加强团组织建设和开展丰富有益的活动入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极地促进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科研课题成果集二)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第四篇:师爱与师德的关系
师爱与师德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深刻地理解了师德的内涵,弄清了师德与师爱的关系,切实弄懂师德的核心结构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真正明白“师爱是师德之魂”;并将师德与师爱的教育理念内化我的教学中,使之成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成材,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人格形成、强大力量。
第五篇:师德与课改关系研究
师德与课改关系研究
我校地处偏远乡镇,人口少;原是由国营工厂子弟学校改制而来,生源不稳定;不到两里又有一所强大中小学—桑海学校。周边十到二十几里范围内还有几所学校。竞争非常激烈。每年暑假,我校领导与老师都要下乡招生。不用讳言,现在村小教学质量很差,就是这样的生源,我校每年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不少优秀的学生,每年在新建县中考排名前列且稳步前进!我校几乎年年被评为新建县中考先进单位、综合考核一等奖、师德先进单位。我校被评为南昌市新农村师范学校。国家课改课题三等奖。校会议室墙上挂满了各类奖牌。我校也得到了上级部门、家长及社会的好评。不断有人打听我校成功的秘诀,用我校领导的话来说,就是师德加课改。
那么,师德与课改有何关系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回忆一下我校课改的艰辛历程。2010年前后,校领导鉴于生源问题和学校发展规划,决定学习杜郎口中学搞课改,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教学品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校领导亲自学习杜郎口课改理论与经验,写了大量读书笔记与心得,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这些宝贵的资料后来都陆续复印给了全体老师学习;第二步,组织全校教师集体学习。全校教师培训都是利用晚上与周末,这样的培训也不知进行了多少回,也没有加班费或者什么补贴,大家都没有怨言,积极参训,写心得体会,争着试验。当然,刚开始,也有部分老师不理解甚至抵触,但在领导的反复思想动员和其他老师的帮助下,慢慢地接受了课改;第三步,校领导决定先在初一(1)班进行课改试点。班主任熊桂兰老师(校长夫人)积极配合,对课改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改变传统的座位,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桌子面对面;其次,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讲究男女搭配,好中差搭配,各科搭配等)。小组分得恰当,小组长选得好,对课改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再次,培训小组长及学生。培训小组长如何管理本小组,培训学生如何独学与群学、交流与讨论、展示与点评、归纳与总结等。熊老师等对课改付出了比我们没有课改的老师多几倍的心血,她们毫无怨言,也从不后悔。大部分学生很喜欢这一新鲜教学模式并能积极参加,也有少部分学生及家长积极性不是很高,但在熊老师等的帮助下慢慢地也喜欢上了这种与传统迥然不同的教学模式。参加课改的老师课堂看似轻松,但老师必须有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老师课外花大量的时间去编导学案、制作课件等。这一年我校初一试点班英语成绩比不试点班平均高出十五分。有了试点的成功,2011年9月秋季新学期,我校课改在初中部全面铺开。我校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进行课改教研会,领导经常下到各个教研组指导。每月有一次例会,总结前一段课改经验并布置下一阶段的任务。这样的例会经常在晚上进行且一开就是几个小时,老师们都能准时参加,无怨无悔。我校课改至今已有三年了,这期间全校教师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与汗水,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优良的师德师风能促进课改的顺利推进,并取得好成绩。
正如前面所说,我校生存环境差,竞争激烈。一旦教学质量下滑,生源就立马减少。为了生存,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校领导果断决定进行课改。课改首先是要改变老师传统教育观念。传统教学,我们已经轻车熟路,备课用旧的、最多也就是改改作业和试卷。老师是权威,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是课堂的配角。学生是老师的对立面,比老师地位低,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课堂上不经老师允许是不能随便动、不能随便说话的。这种教育体制培养下的学生都是顺民,很难有创新。我国自己培养不出诺贝尔奖科学家,我个人认为这是根本原因。传统课堂,好生是老师的宝贝,差生可有可无,蔑视人性。课改颠覆了这一观念。课改以人为本,要尊重学生,不能体罚侮辱学生,也不以成绩论英雄。课堂上允许学生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等等。要知道改变一个人的固有观念是非常难的。我们国家喊课改,搞素质教育少说也有十年了,但效果并不明显。全国几万所中小学真正搞素质教育搞课改的非常少。环境的逼迫,校领导的苦口婆心反复动员,再加上我校一贯重视师德师风教育,有着优良的师德师风,我校课改才得以顺利推进。如果我校老师师德师风不好,固守传统教育观念不变,我们不搞课改,校领导又能拿老师怎样?你领导强迫老师课改,老师跟你打马虎,挂羊头卖狗肉,这样的课改有用吗?碰到问题和困难就退缩,课改不坚持,课改能顺利进行吗?所以说优良的师德师风能促进课改的顺利推进。优良的师德师风不但能促进课改的顺利推进,还能使课改取得好成效。参观学习各地成功的课改,老师们在课堂上似乎很轻松,但正如演艺界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参与课改之后,我们才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教师还意味着奉献。刚课改,由于经验不足,把握不住教学时间与教学进度,教学展示与学习效果,课改与教育教学成绩之间的辩证关系,有些教师就早出王晚归,加班加点义务辅导学生。后来绝大部分老师也都跟着做了,学校也只是象征性地每次给了几元补贴。不像县城中小学有少部分老师强拉学生到自己家里补课(不去的就给以刁难,甚至把学生排到最后面去坐),有偿家教一年可以赚好几万。还有老师推销教辅资料,一年得回扣多的老师就上万元。这样的事,我校是绝对禁止的。我校老师谁都不会去碰这根高压线。这也是师德的底线,是为师者必须遵守的红线。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行,就意味着清贫。所有参与课改的老师,都必须自己编写导学案、制作课件。班主任事情就更多。同一班级课任老师要经常在一起开会讨论工作,共同促进班级的进步。同一年级组也是如此。同一学科老师同样如此。课改特别强调团队精神。在团队里,独狼是很难胜任的,大家是捆绑在一起评价的。课改不是比传统教学更省事,而是工作要求更多更细更扎实更自觉。这些工作单靠校内八小时是肯定完不成的,要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要牺牲自己的娱乐时间,或多或少影响了家庭生活。课改是要老师全身心投入的。课改还要求我们教师更加关爱孩子,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和少年,给他们父爱与母爱,创造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我校课改的初步成功离不开老师们的奉献。我校的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县前列,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名列前茅。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校推行的课改,而课改的初步成功得益于全校教师优良的师德师风。我校实践证明优良的师德师风能使课改取得好成效,使课改锦上添花。
我校师德师风教育常抓不懈,老师们都能自觉遵守师德“八不准”,这几年虽然教师流动较大,但优良的师德师风却很好地传承了下来。这是我校课改的有利条件,也使我校课改初步获得成功,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县前列的秘诀。反过来,课改的成功,又使得我校不少老师快速成长,获得不少荣誉。他们调到县城各个学校,成为其他学校课改的骨干,也点燃了课改的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