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教学案例[大全]

时间:2019-05-12 20:44: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数乘法教学案例[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数乘法教学案例[大全]》。

第一篇:分数乘法教学案例[大全]

分数乘法的教学

分数乘分数从表面看比较容易学,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巩固和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在教学实践中我继续采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帮助学生达成以上的两个数学目标。因此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层次:

一、引导学生通过用图形表示分数的意义,再用算式表示图形,深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感知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学生理解有困难,应多次强化练习。

二、以1/5×1/4为例,让学生先解释算式的意义,然后用图形表示这个意义,最后在根据图形表示出算式的计算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以形论数”和“以数表形”的过程是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体会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

三、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练习题,进一步达成以上目标,并为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积累认知。可以说整体教学的效果还好。

通过这节课我对数形结合的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由于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道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容易,所以利用图形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在本单元教学中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数形结合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抽象变为直观的过程,而是抽象变为直观之后,再从直观变为抽象,也就是要讲“以形论数”和“以数表形”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完整的是学生经历数与形之间的“互动”,才能使他们感知“数形结合”,才能使他们能在解决问题时自觉地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在这节数学课里面, 教师讲的少了, 学生的活动多了;师生单向的交流少了, 学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多了;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少了, 学生探索规律、讨论方法的时间多了;“说数学”时间少了, “做数学”时间多了。在做数学中,人人都必须独立思考,都能够自主探究;在做数学中,人人都可能发现问题,产生交流的愿望;在做数学中,人人依据各自的经验建构新的知识,交流各自的方法。

第二篇:分数乘法教学案例

分数乘法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探索性思考,并进行分析和归纳。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算法的优化。课前准备 练习材料、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学校要举行一次小手艺展示活动,老师班里有一位小强同学也想参加。看,他准备制作一个漂亮的风筝,这个风筝还带有长长的尾巴呢。可就在制作这个风筝尾巴的时候,小强遇到困难了,不知道该用多少材料,咱们都来帮帮他,好吗?

师:仔细看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活动二: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每一种列式各是怎样想的?

怎么知道求6个1 相加的和,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2明确:相同整数连加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那么可以联想到相同分数连加也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联想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学习方法。

活动三: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谈话:尝试计算1 ×6,你觉得怎样算好就怎样算,不仅要会

2算,还要把道理说清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并相机让学生把几种典型做法板书在小黑板上。

①1×6=0.5×6=3(米)

2②122×6=1+1+1+1+1+1=6=3(米)

2222222③1×6=2⑤12166==3(米)22④1×6=16=6(米)

2612×6=1=1(米)

2612谈话: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黑板上几种不同的做法,只看结果,判断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明确:第④和第⑤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结合实际情况,所需6根布条总长度不能小于或等于一根布条的长度。(1)请学生当小老师讲解每种算法的计算道理,鼓励学生互相质疑、答疑。老师针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提问:

12×6=0.5×6=3(米)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引导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12×6和1+1+1+1+1+1这两部分相等吗?为什么?6是怎样2222222得来的?

在方法③中,为什么分母2不变,单单只把分子1和6相乘呢?

(2)课件演示方法③的计算道理。(3)再回顾1×6=16=2266和1212×6=

1=1两种做法,指出错2612误原因。

活动四: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一)独立计算9×7。

(二)组间交流:说说计算的道理。

(三)全班交流:

1.请1位学生说计算过程,课件板演。2.说计算道理。3.质疑:

为什么不用第①和第②种方法计算?(引导学生体会第①和第②种方法或有局限性,或者麻烦,所以用第③种方法较普遍,适用于任何一道分数乘整数题。)

4.学生小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活动五:探索计算中的简便方法。灵活运用 1.独立计算10×2,之后请一位同学说计算过程。

152.独立计算17×36。

81①质疑:怎么这次的做题速度明显落后了,你们遇到什么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究简便方法的心理需求)

②讨论:能不能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想办法使计算再变得简单一些?

③课件出示简便算法:先约分再计算。3.独立计算13×21,再次感受简便算法。

49活动六: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大家有什么收获?谁会用一个字母式子表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第三篇: 《分数乘法(一)》教学案例

《分数乘法

(一)》教学案例

黑龙江省宁安市海浪镇中心小学

李丽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2页第一单元第一节《分数乘法

(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以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问题。

1个剪纸图画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剪纸图画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

二、解决问题,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含义。师:你能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在小组中交流

生1:(学生交流汇报)可以涂一涂来解决占1/5表示把彩纸分成5份3个1/5就是3/5。

生2:我用加法计算:1/5+1/5+1/5=3/5 3个剪纸图画占这张纸的3/5。

生3:也可以用乘法计算:3×1/5=3/5或1/5×3=3/5(教师板书)

师:3×1/5或1/5×3表示什么?

生:3×1/5或1/5×3表示有3个1/5相加。师: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点评:通过剪彩纸图案的活动,引出要解决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用涂一涂、加法计算、乘法计算三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在交流各自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三、利用涂一涂、算一算,掌握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师出示练习题:2个3/7的和是多少?3个5/16的和是多少? 师:请同学们涂一涂并列出算式进行计算说一说计算过程。(同学们涂色列算式并解答、汇报,教师板书。)1/5+1/5+1/5=3/5 3×1/5=3/5 2×3/7=6/7 3×5/16=5/16 师:同学们观察黑板上乘法算式积中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变化? 生1:乘法算式的积分母与前面分数分母没有变化。生2:积中的分子是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所得的积。

师:说的非常好,这也是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谁能把他们说的概括起来。

生:分数乘整数,就是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教师进一步强调并板书)

四、巩固练习,结束课程。

(点评:教师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计算过程,引导学生用各种平面图形分一分,涂一涂,算一算,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的道理。

第四篇:《分数乘法》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分数乘法相对分数除法好理解的多,大部分同学的成绩在90以上,其实高年级80分优秀,按这样算的话,只有几个同学没有达到优秀。

本张试卷只有几个题集中出错,其中一个是判断题的第6个:几个假分数相乘的积大于1,几个真分数相乘的积小于1.这个题非常容易做错,只有几个假分数都是相同的等于1的假分数的结果就会等于1,如果说几个不同的假分数相乘的积大于1就对了。

还有判断题的第7题,鸡的孵化期是21天,鸭的孵化期比鸡的孵化期长1/3,鸭的孵化期比鸡长多少天?列式为21×1/3。这个题目很多同学打错号,其实是对的。这个题目大家普遍犯了一个定势思维的毛病,想当然的认为肯定求鸭的孵化期,算式肯定是21×(1+1/3)。也是做题审题不认真的表现。

还有一个选择题也错的较多,如果a是一个真分数,那么a2和2a谁大?很多同学忘记a2表示两个a相乘也就是a×a,而2a表示两个a相加也就是a+a=2×a,然后用一个真分数一试就知道结果了,不试的话从意义上理解也行。

应用题做的还不错,只有个别平时成绩差一些的同学还有没有掌握好的题目。多从题意的理解和等量关系上入手就更好了,以后多让这些弱一些的同学多说等量关系。

总之,分数乘法还算比较理想。

第五篇: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是学生能够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技能目标: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 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看,这是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你们看,你会吗?(课件出示:在20、6、1/5,这三个数中,任选两个数写出乘法算式,并计算结果。)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2、当学生汇报到20×1/5,1/5×6时,指名说算式意义。

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真聪明,新知识都学会了,今天淘气、小红和笑笑聚在一起,我们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呢?

(课件2):淘气说:我的苹果数是小红的1/2

小红说:我有6个苹果。

笑笑说:我的苹果数是小红的1/3

机灵狗说:淘气有多少个苹果?

师:同学们谁知道?(3个)

师:对,你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同学们各抒己见)

师:6个苹果的 1/2 是3个苹果,也就是相当于6个 1/2,乘法算式是怎样列的?

师:把什么看作单位“1”?要求淘气有多少个苹果就是求什么?(就是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课件出示:6个苹果图

师: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就是求6的二分之一是多少。

机灵狗看同学们这么聪明,又给你们提了一个问题:笑笑有多少个苹果?怎么样列乘法算式,把什么看作是单位“1”,也就是求什么?同学们自己去寻求答案吧!

三巩固练习

1,叔叔今年36岁。小兰的年龄是叔叔的 1/4。小强的年龄是叔叔的1/6。

(1)小兰今年几岁?课件出示:小兰今年几岁相当于把()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用算式()表示。

(2)小强今年几岁?相当于把()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用算式()表示。2,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一练。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 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

下载分数乘法教学案例[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数乘法教学案例[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学所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1、计算,分数乘法切记约分,计算的正确率有待提高,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2、简便方便:乘法分配......

    分数乘法教学教学设计(通用)[大全]

    分数乘法教学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分数乘法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 1、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会进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能解决有关分数乘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倒数的含义,能够写出一个......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 分数乘法是在前面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减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成功之处:1.明晰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包含两种情况:......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5篇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 神话故事是我国宝贵的民间文艺瑰宝,让学生爱读、会讲,设法让学生浸润到这种民间文化的氛围中去,从中感悟、熏陶,直至喜爱是我们教学的......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 《分数乘法(一)》是分数乘法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结合具体情境,学生在具体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时,探索......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 在教学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又学习了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计算题,以往学生又有非常丰富的整数、小数的简便计算的经验,我原以为这......

    分数乘法教学目标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单元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