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财产行为税减免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

时间:2019-05-12 20:0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财产行为税减免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财产行为税减免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

第一篇: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财产行为税减免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

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财产行为税减免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 2009年4月14日 鄂地税发[2009]93号

各市、州、林区、县(市、区)地方税务局:

为进一步规范财产行为税减免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税务总局、省地方税务局有关减免税工作规定,现就财产行为税减免工作的若干事项通知如下:

一、审批权限

根据《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第八条规定:“凡规定应由省级税务机关及省级以下税务机关审批的,由各省级税务机关审批或确定审批权限,原则上由纳税人所在地的县(区)税务机关审批;对减免税金额较大或减免税条件复杂的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可根据效能与便民、监督与责任的原则适当划分审批权限”。省局决定对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资源税减免审批权限作如下规定:

(一)房产税减免的审批权限:对纳税人年减免税额在20万元(含20万元)以下的,由各县(市、区)地方税务局审批,抄报市、州地方税务局备案;纳税人年减免税额在20万元以上的,由市、州地方税务局审批,抄报省地方税务局备案。

(二)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的审批权限:对纳税人年减免税额在20万元(含20万元)以下的,由各县(市、区)地方税务局审批,抄报市、州地方税务局备案;纳税人年减免税额在20万元以上、60万元(含60万元)以下的,由市、州地方税务局审批,抄报省地方税务局备案;纳税人年减免税额超过60万元的,由省地方税务局审批。

(三)资源税的减免审批权限:对纳税人因遭受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申请减免资源税的,由省地方税务局负责审批。

二、减免条件

(一)纳税人缴纳房产税或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一般是指以下情形:

1.主营业务属国家鼓励发展项目,处于项目建设初期或者年度会计利润出现重大亏损的;

2.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不可抗力导致的重大事故,给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的;

3.因改组、改制投入资金较大,以致流动资金周转出现严重困难的;

4.关闭、停产造成纳税困难的;

5.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或承担政府任务造成纳税困难的;

6.省、市(州)、县政府认定的有其他特殊困难的。

(二)纳税人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申请减免资源税,一般是指以下情形: 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矿产品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遭受重大损失。

三、审批程序

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性减免实行逐级审核上报的方式进行审批。即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统一受理纳税人的减免申请,各级地方税务机关按照审批权限的规定,逐层审核并签署具体意见后,上报有权审批的上级地方税务机关审批。

四、审批原则

各级地税机关办理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资源税减免税事项,必须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严格把关。对下列情形不得减免:

(一)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发展或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即《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限制类”、“淘汰类”项目);

(二)未按规定履行纳税人义务的企业;

(三)连续享受困难减免照顾3年以上的企业;

(四)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地方税务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五、报批资料

纳税人提出减免税申请,应分税种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属于省地方税务局审批权限的,市、州、直管市、林区地方税务机关应按以下要求整理并提交纳税人的申请资料:

(一)纳税人申请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应报送以下资料:

1.《减免税申请书》

2.纳税人减免税书面申请报告

3.《减免税申请受理通知书》

4.《减免税申请受理通知书》送达回证

5.主管地税机关实地调查审核报告

6.县(市、区)地方税务局审核意见

7.市、州地方税务局审核意见

8.纳税人占用土地及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详细情况

9.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10.纳税人财务报表资料

11.其他相关资料

属于市、县局审批权限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减免申请,比照上述要求报送资料。

(二)纳税人申请减免资源税的,应报送以下资料:

1.《减免税申请书》

2.纳税人减免税书面申请报告

3.《减免税申请受理通知书》

4.《减免税申请受理通知书》送达回证

5.主管地税机关实地调查审核报告

6.保险公司、主管部门或事故处理部门出具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损失证明材料

7.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8.纳税人财务报表资料

9.其他相关资料

(三)报审资料内容必须齐全,按照目录顺序摆放装订。各项书面资料填写必须规范,签署意见必须明确,并签名或加盖单位印章,签署日期必须合乎逻辑。

(四)属于省地方税务局审批权限的,各市、州地方税务局上报纳税人减免税资料的同时,一并上报市、州地方税务局正式请示文件。省局减免税审批意见将以文件形式批复各地。

六、工作要求

(一)各地应以此文件的下发为契机,全面加强财产行为税减免税管理工作,集中开展财产行为税的欠税清缴,做好欠税入库工作。完善减免税统计制度,建立明晰的减免税管理台帐,定期统计上报减免税情况。

(二)各地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规定,严格执行减免税的审批制度,对纳税确有重大困难的,根据谨慎从严原则做好减免审批工作。坚决制止违法或越权减免税行为。各地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减免税管理情况进行检查,不断规范财产行为税减免税管理秩序。

(三)财产行为税减免的审批时限、监督管理和备案管理等事宜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和相关规定执行。

(四)本通知自2009年4月1日起执行。此前规定凡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第二篇:江苏省财产行为税减免操作规程

江苏省财产行为税减免操作规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全省财产行为税减免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和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所称财产行为税范围包括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印花税、资源税、契税、耕地占用税、教育费附加等。

第三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按照本规程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减免税审批,禁止越权和违规审批减免税。

第二章 减免税的事项与权限

第四条 减免税事项包括:

(一)财产行为税各税种相应条例、细则、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减免税事项;

(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有权部门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中规定的减免税事项;

(三)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地方税务局按照规定确定的其他减免税事项。

第五条 本规程所规范的财产行为税减免税包括报批类减免 1 税和备案类减免税。报批类减免税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明确规定应由税务机关审批的减免税事项;备案类减免税是指取消审批手续的减免税事项和不需税务机关审批的减免税事项。

第六条 减免税权限:

(一)报批类减免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性减免事项审批权限集中在江苏省地方税务局。其他报批类减免税事项统一由主管税务机关办理。

(二)备案类减免税

备案类减免税事项统一由主管税务机关办理。

第七条 本规程列举的财产行为税减免税事项包括报批类和备案类两类(详见附件一),凡未列举的,请各地对照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规定处理,列举的事项被新的规定修改或废止的,按新规定执行。

第三章 减免税的申请与受理

第八条 符合减免税条件的纳税人,应书面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减免申请,并按附件一的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第九条 除以下减免税事项外,其他减免税事项应在办理纳税申报前提出申请:

(一)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事项,纳税人减免税申请的期限为终了后2个月内;

(二)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房产税困难性减免事项,纳税人 2 应在收到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有关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申请;

(三)城市、农村公共交通车辆的车船税减免事项,纳税人应在每年12月20日前提出免征下一申请。对内新增城市、农村公共交通车辆的车船税减免事项应在办理交强险前提出申请。

第十条 主管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提出的减免税申请,应当根据以下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的减免税事项,依法不需要由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应当按规定即时告知纳税人不受理。

(二)申请的减免税材料不齐全、存在错误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按规定一次性告知纳税人补正。

(三)申请的减免税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或者纳税人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减免税材料的,应当按规定受理纳税人的申请。

第四章 减免税的备案与审批

第十一条

减免税的备案与审批是对纳税人提供的资料与减免税法定条件的相关性进行的审核,不改变纳税人真实申报责任。

第十二条 主管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减免税申请,除土地使用税报批类减免事项外,凡资料齐全、政策依据充分的,应当予以登记备案或审批。

第十三条 纳税人享受备案类减免税,经主管税务机关登记后,主管税务机关应向纳税人出具《税务事项登记备案告知书》,3 自登记备案后执行。纳税人未按规定备案的,一律不得享受减免税优惠。

第十四条 主管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报批类减免税申请,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调查:

(一)申请人是否具有减免税的资格;

(二)申请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其他与申请减免税有关的情况;

(三)申请人的纳税申报情况;

(四)申请减免税事项适用的税收政策依据;

(五)申请减免税的时限;

(六)其他按规定需要审核的内容。

第十五条 主管税务机关对审核结果按以下情形处理:

(一)对减免申请符合政策规定和法定形式的报批类减免税事项审批税务机关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准予申请事项的书面决定;

(二)对报批类减免税减免申请依据不充分,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不予审批的,应向纳税人出具《税务事项不予批准决定书》,并将纳税人的报送资料退还纳税人;

(三)对报送资料不符合要求的,按规定要求纳税人限期补正。补正时间不计算在审批时限内。

第十六条

对超过1个纳税的报批类减免税,实行一次性审批,每年定期核查。

持续发生的或超过一个纳税的备案类减免税,实行每年登记备案;非持续发生的备案类减免税在每次发生时登记备案。

第十七条 江苏省地方税务局负责审批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性减免事项,由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逐级上报。

主管税务机关接到纳税人减免税申请后,必须对申请内容逐项审核,提出具体的初审意见和报告,于纳税人报送截止时间的10个工作日内汇总上报上一级税务机关;各省辖市及苏州工业园区地方税务局、张家港保税区地方税务局、苏州市常熟地方税务局、江苏省地方税务局直属税务局接到下级税务机关的减免税报告后进行汇总,于纳税人报送截止时间的20个工作日内上报江苏省地方税务局审批。江苏省地方税务局接到各地上报的减免税报告后,对申请内容逐项审核,20个工作日内制作减免税批复或《税务事项不予批准决定书》发送给上报税务机关。上报税务机关收到审批决定后10工作日内将审批决定转送给主管税务机关,由主管税务机关代为送达纳税人。

第十八条

对由于特殊情况,不能在上述规定的时间内办结的,在报经本级税务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

第五章 减免税的管理与监督

第十九条 各级税务机关和经办人要对纳税人已享受减免税情况加强管理和监督。纳税人在享受减免税期间,仍应按规定办理正常纳税申报。纳税人享受减免税期满后,应当及时申报缴纳税款。

第二十条 纳税人享受减免税的条件发生变化的,应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并按规定申报缴纳税款。

第二十一条

税务机关在日常检查或专项检查中发现纳税人有减免税备案事项应备案而未备案的,应督促纳税人进行备案登记。

第二十二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加强对备案类减免税和报批类减免税纳税人资料的档案管理,规范备案和报批文书。

报批类减免税档案内容包括:减免税审批(备案)申请表及其有关资料、减免税申请报告、受理通知书、减免税批准或不予批准通知书、主管税务机关调查报告等。

第二十三条 各地应于每年5月底前将上《财产行为税分税种减免税情况统计表》、《财产行为税分项目减免税情况统计表》(报批类)、《财产行为税分项目减免税情况统计表》(备案类)(见附件二、三、四)随同上财产行为税减免税总结报告上报江苏省地方税务局。

第二十四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申请、审核情况,建立耕地占用税、契税备案类项目的管理台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主管税务机关应将耕地占用税减免事项台账(见附件五)和契税减免事项台账按季汇总报省辖市税务机关备案。省辖市税务机关应在终了后30日内将占用耕地500亩(含500亩)以上的耕地占用税减免事项台账和契税的计税金额在5000万元(含5000万元)以上的减免事项台账汇总报江苏省地方税务局备案。

第二十五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不定期对纳税人减免事项进行清查、清理,加强监督检查,发现纳税人有不应享受减免税的,应依法追缴,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六条 各级税务机关要加强对财产行为税减免税审批管理工作的指导、检查、监督和考核,建立健全并切实履行审核审批责任制和行政追究制,坚持权利和责任挂钩,做到谁审批(核)、谁负责。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除本规程已列明的减免税事项外,今后新出台的财产行为税减免政策及其减免税管理均适用本规程,法律法规另有规定除外。

第二十八条 契税、耕地占用税不征税事项由各省辖市税务机关参照本规程有关规定制定具体的操作办法。

第二十九条 本规程由江苏省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各省辖市税务机关可按本规程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三十条 本规程自二○一一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附件:

1、涉税事项分类表

2、财产行为税分税种减免税情况统计表

3、财产行为税分事项减免税情况统计表(报批类)

4、财产行为税分事项减免税情况统计表(备案类)

5、年耕地占用税(契税)减免税备查账(台账)格式

第三篇: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明确财产行为税若干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 鄂地税发 2010 176

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明确财产行为税若干具

体政策问题的通知

鄂地税发[2010]176号

各市、州、林区、县(市、区)地方税务局:

针对各地在财产行为税征管工作中提出的一些需要明确的问题,为统一政策,规范执行,经研究,现将有关政策问题明确如下:

一、关于一次性预付租金房产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国税发〔2003〕89号)对纳税人出租、出借房产应纳房产税的纳税义务时间规定为自交付出租、出借房产之次月起计征房产税。

房产税按年征收、分期缴纳的规定,仅适用于依照房产原值计算缴纳房产税的情况。对于一次性预收取的房屋租金收入,不能按照租赁期分摊缴纳房产税,必须按照国税发〔2003〕89号文件的规定,以一次性收取的全额租金为计税依据计征房产税。

二、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项目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截止时间的问题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2号)规定:纳税人因土地的实物或权利状态发生变化而依法终止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的,其应纳税款的计算应截止到土地的实物或权利状态发生变化的当月末。为了方便征管,结合房地产开发特点,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项目用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在取得《湖北省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商品房项目竣工交付使用备案证》并进行产权分割的次月起,市政道路、绿化等公共配套设施用地终止其纳税义务;商品房及其他开发产品发生销售并提供《商品房权属证明书》(或产权分割后其他权属证明)的,其占地终止其纳税义务。

三、关于未发生权属变更的开放式厂区的道路及绿化用地征免城镇土地使用税的问题对开放式厂区内向社会开放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绿化用地和公园用地,须据实测量道路及绿化用地面积,并将其从企业应税面积中分割出来,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后,可视同市政公共用地予以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四、关于开采销售或自用煤矸石征收资源税的有关问题

煤矸石属于“其他非金属矿原矿——未列举名称的其他非金属矿原矿”,根据《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调整未列举名称的其他非金属矿原矿资源税税额标准的通知》(鄂地税发〔1999〕29号)规定,按每吨2元的标准征收资源税。

五、关于购销合同印花税计税依据的确认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的规定,购销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上载明的“购销金额”。而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购销合同中的“购销金额”有的包括增值税税金,有的不包括。对这一问题分两种情况处理:

(一)按合同金额计征印花税的情形:

1.如果购销合同中只有不含税金额,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2.如果购销合同中既有不含税金额又有增值税金额,且分别记载的,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3.如果购销合同所载金额中包含增值税金额,但未分别记载的,以合同所载金额(即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二)核定征收印花税的情形:

直接以纳税人账载购销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而不论其是否包含增值税税金。

六、关于购买商品车短期交强险是否代收代缴车船税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车船税是对车辆、船舶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所课征的一种税,性质上是一种财产税。而商用车及其他车船在未销售之前只是商品而非财产。因此,对机动车在销售之前购买商品车短期交强险不予征收车船税。

七、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旧房是否适用土地增值税关于加计20%扣除的政策规定问题

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旧房,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一)销售自有自用房屋;

(二)销售购入的商品房;

(三)销售购入的已竣工结算或已转入开发产品但尚未办理商品房预售手续的成品房;前述第(一)、(二)、(三)项情形均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条第(六)款关于加计20%扣除的规定,在计征土地增值税时不允许加计20%扣除。

对于购入在建项目再开发后进行销售的情形,应视同房地产企业的房地产开发行为,可适用加计20%扣除的规定。

八、关于因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的需要而搬迁,纳税人自行转让房地产征免土地增值税的问题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21号)解释的因“城市实施规划”而搬迁,是指因旧城改造或因企业污染、扰民(指产生过量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使城市居民生活受到一定危害)而由政府或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根据已审批通过的城市规划确定进行的搬迁情况。

现对此条款解释中因“旧城改造”而享受免征土地增值税的情形规定如下:对因政府进行公益性、政策性的市政建设(如市政道路、桥梁、广场、城市绿化、古建筑物保护、棚户区改造等)项目而搬迁所取得的有关经济利益免征土地增值税。对因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按市场行为开展的土地储备、其他非“国家建设需要”的建设项目而搬迁取得的有关经济利益(包括拆迁补偿费等),均应按规定缴纳土地增值税。

九、关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后发生的拆迁补偿费征免契税问题

土地使用权出让发生的拆迁补偿费征收契税问题,不论协议方式还是竞价方式出让的,按两种情况处理:一是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如明确由政府(出让方)负责拆迁,其合同所列拆迁补偿费以及有效的补充合同追加的拆迁补偿费,包含在成交价格之中,按成交价格征收契税。二是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明确由纳税人(承受方)负责拆迁或未明确拆迁者的,除按成交价格征收契税外,对在土地使用权出让环节之后发生的所有拆迁补偿费用,均应照章征收契税。对发生的拆迁补偿费用不能提供契税完税(或减免税)凭证的,不得作为其他税种计算的扣除额。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第四篇:河南省财产行为税减免管理办法(暂行)

河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河南省财产行为税减免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豫地税发[2009]第166号)

各省辖市地方税务局、省局直属各单位,各扩权县(市)地方税务局:

现将《河南省财产行为税减免管理办法(暂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省局反馈。

二○○九年十一月九日

河南省财产行为税减免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财产行为税减免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等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河南省地方税务系统负责征收的财产行为税(包括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的减免税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减免税是指依据税收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税收规定给予纳税人减税、免税。减税是指从应纳税款中减征部分税款;免税是指免征某一税种、某一项目的税款。

第四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遵循依法、公开、公正、高效、便利的原则,规范减免税管理。

第二章 减免税的类别与权限

第五条 财产行为税减免税分为备案类减免税和报批类减免税。

备案类减免税是指取消审批手续的减免税项目和不需税务机关审批的减免税项目。

报批类减免税是指应由税务机关审批的减免税项目。报批类减免税包括政策性减免和困难性减免两类。

第六条 备案类减免税包括:

(一)财产行为税各税种相应条例、细则、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减免税项目;

(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省政府等有权部门制定的减免财产行为税规范性文件中,列举有享受减免的纳税人详细名称的减免税项目;

(三)省地方税务局确定的其他不需税务机关审批的减免税项目。

第七条 除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备案类减免税项目以外的其它减免税项目,均属于报批类减免税项目。第八条 备案类减免税管理权限

备案类减免税(车船税除外)统一由纳税人向县(市、区)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城市、农村公共交通车船备案类减免税,由纳税人向其所在地的省辖市地方税务局备案。

第九条 报批类减免税审批权限

(一)政策性减免税

纳税人申请财产行为税政策性减免,单一税种年减免税额在50万元以下的(含50万元),由县(市、区)地方税务局审批;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含100万元),由省辖市地方税务局审批;100万元以上的,由省地方税务局审批。

(二)困难性减免税

1.纳税人申请报批的房产税困难性减免,年减免税额在20万元以下(含20万元)的,由县(市、区)地方税务局审批;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含50万元)的,由省辖市地方税务局审批;50万元以上的,由省地方税务局审批。

2.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性减免税审批权限集中在省局。纳税人申请报批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性减免,年减免税额在50万元以下(含50万元)的,省地方税务局委托省辖市地方税务局代省地方税务局审批;50万元以上的,由省地方税务局审批。

3.同一纳税人同一同时申请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性减免,且分属不同审批权限税务机关审批的,由最高权限税务机关审批。

第十条 省直属税务分局、省小浪底直属税务分局及省政府确定的扩权县(市)税务机关执行省辖市地方税务局审批权限。

第三章 减免税的申请与受理

第十一条 纳税人享受备案类减免税,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提请备案,经县(市、区)税务机关登记备案后,自登记备案之日起执行。纳税人未按规定备案的,一律不得享受减免税。

第十二条 备案类减免税,由符合减免税条件的纳税人于首次办理申报减免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以下资料申报备案后,自行享受税收减免优惠:

(一)有关减免税情况的书面说明,列明减免税的理由、依据、范围、期限、数量、金额等;

(二)《财产行为税备案类减免税核准登记表》(附件1);

(三)财产权属证明资料(如房产证、土地使用证、合同协议等);

(四)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如批准文件、认定书等;

(五)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第十三条 纳税人申请报批类减免税,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提交相应资料,经按本办法规定的具有审批权限的税务机关批准后执行。未按规定申请或虽申请但未经有权税务机关批准的,纳税人不得享受减免税。

第十四条 报批类减免税申请条件

(一)政策性减免税

财产行为税政策性减免申请条件具体参照有权部门制定的有关减免税政策规定。

(二)困难性减免税

纳税人申请困难性减免税,原则上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纳税人经营困难,连续三年亏损,处于停产半停产、濒临倒闭等状态。或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导致不能进行正常生产经营;

2.纳税人内发放职工工资比较困难,且纳税人职工平均工资标准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标准;

3.纳税人内缴纳养老、医疗、失业等法定社会保险统筹费用困难,不能按时足额缴纳;

4.纳税人所处的行业及经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5.纳税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纳税记录良好,无逃避缴纳税款行为。

第十五条 纳税人申请政策性减免时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减免税书面申请报告(列明企业基本情况、减免税理由、依据、范围、期限、数量、金额等);

(二)《××税减免税申请审批表》(附件2、3、4);

(三)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四)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五)财产权属证明资料(如房产证、土地使用证、合同协议等)复印件;

(六)记载房产、土地等财产的帐页复印件;

(七)纳税申报表及财务会计报表复印件;

(八)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十六条 纳税人申请财产行为税困难性减免时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纳税人的书面申请报告(列明纳税人的基本情况、减免税所属、减免税金额、税款申报、缴纳及滞欠情况、纳税人生产经营困难和反映经营状况的收入、利润、职工平均工资等主要经济指标、申请减免税理由等);

(二)《××税减免税申请审批表》(附件2、3、4);

(三)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四)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五)财产权属证明(房产证、土地使用证、合同协议等)复印件;

(六)记载房产、土地等财产帐页复印件;

(七)纳税申报表(含《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完税凭证、财务会计报表等复印件;

(八)申请内职工工资发放困难证明材料,缴纳养老、医疗、失业等法定社会保险统筹费用困难的证明材料;

(九)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第十七条 政策性减免税可以当年提出申请,超过1个纳税的,实行一次性申请和审批(另有规定需要逐年申请、审批的除外);困难性减免税一般实行次年申请。纳税人在年初办理纳税申报前申请减免的,可按当年的预计减免税额或上年实际减免税额提出申请,终了纳税人实际减免税额超过年初申请减免税额需要变更减免税审批机关的,由主管税务机关通知纳税人再次履行审批手续。

第十八条 纳税人报送的资料应情况真实、数字准确、内容齐全。纳税人申请减免税所报送的资料为复印件的,复印件须注明“与原件核对相符”字样,并加盖单位公章。

税务机关不得要求纳税人提交与其申请的减免税项目无关的技术资料和其他材料。

减免税申请资料应按要求装订成册,填写减免税申请资料清单,并加具封面,注明纳税人名称、主管税务机关、减免税申请时间、减免金额等。

第十九条 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提出的减免税申请,应当根据以下情况分别做出处理:

(一)申请的减免税项目,依法不需要由税务机关审批后执行的,应当即时告知纳税人不受理。

(二)申请的减免税材料不齐全、存在错误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纳税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三)申请的减免税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或者纳税人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减免税材料的,应当受理纳税人的申请。

第四章 减免税的备案与审批

第二十条 减免税的备案与审批是对纳税人提供的资料与减免税法定条件的相关性进行的备案和审核,不改变纳税人真实申报责任。

第二十一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在受理纳税人减免税备案资料后的7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纳税人提请备案的减免税法定条件和申请材料的审核,进行登记备案。

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备案申请经主管税务机关登记后,具体减免税在办理纳税申报时自行计算扣除,并在申报表备注栏中作相应说明。

第二十三条 主管税务机关接到纳税人提交的报批类减免税申请后,应对纳税人申请材料的内容进行认真审核,指派2名以上工作人员按规定程序进行实地核查,写出书面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应包括纳税人基本情况、征免税收入情况、减免税依据、数额等内容。调查人员应对该减免税项目是否符合减免税政策规定、实地核实情况与纳税人申报资料情况是否一致作出具体说明。对是否同意减免税的金额、理由等提出明确意见,由调查人员分别手工签名并加盖主管税务机关印章。

属于省级权限的减免税项目,省地方税务局可委托省辖市地方税务局具体组织实地核实工作,写出核查报告,也可根据需要直接进行实地核实。

第二十四条 县(市、区)级税务机关对减免税申请及报送资料与减免税法定条件的相关性审核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一)申请减免税事项适用的税收政策依据;

(二)是否符合减免税申请的法定条件和标准;

(三)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其他与申请减免税有关的情况;

(四)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情况;

(五)申请减免税的时限;

(六)申请资料有关数据逻辑关系是否准确;

(七)纳税人所提供的资料是否完整齐全,符合规定要求;

(八)其他按规定需要审核的内容。

第二十五条 县(市、区)级税务机关对审核结果按以下情形处理:

(一)对减免税申请符合政策、依据充分,符合法定形式的,将申请资料和审核意见转入审批程序,按规定权限进行办理;

(二)对减免税申请政策依据不充分,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不予审批的,退还纳税人;

(三)报送资料不符合要求的,要求纳税人限期补正。补正时间不计算在审批时限内。

纳税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已受理的应当由上级税务机关审批的减免税申请,主管税务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审核上报有权审批的上级税务机关。

第二十六条 经县(市、区)级税务机关审核,减免税申请符合法定条件和规定要求的,有权税务机关按以下程序审批。

(一)审批权限在县(市、区)级税务机关的,由县(市、区)级税务机关减免税审批委员会研究决定。

(二)审批权限在省辖市级税务机关的,经县(市、区)级税务机关审核并签署意见,报送省辖市级税务机关,由省辖市级税务机关减免税审批委员会研究决定。

(三)审批权限在省地方税务局的,县(市、区)级税务机关审核并签署意见,经省辖市级税务机关转报省地方税务局,由省局减免税审批委员会研究决定。

第二十七条 有审批权的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减免税申请,应按以下规定时限及时完成审批工作,做出审批决定:

县(市、区)级税务机关负责审批的减免税,必须在20个工作日做出审批决定;地市级税务机关负责审批的,必须在30个工作日内做出审批决定;省级税务机关负责审批的,必须在60个工作日内做出审批决定。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做出决定的,经本级税务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向后延期,并将延期理由告知纳税人。

第二十八条 减免税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有权税务机关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准予减免税的书面决定。并在作出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纳税人送达减免税审批书面决定。依法不予减免税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纳税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二十九条 纳税人减免税期满或享受减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应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书面报告,并从期满或发生变化的次月起恢复申报缴纳税款。

第三十条 减免税批复未下达前,纳税人应按规定办理纳税申报并缴纳税款。

第五章 减免税的管理与监督

第三十一条 税务机关和税收管理员应当对纳税人已享受减免税情况加强管理监督。纳税人在享受减免税期间,仍应按规定办理正常纳税申报。纳税人享受减免税到期的,应当及时申报缴纳税款。

第三十二条 税务机关应结合纳税检查、执法检查或其他专项检查,对纳税人减免税事项进行清查、清理,加强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一)纳税人是否符合减免税的资格条件,是否以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等手段骗取减免税。

(二)纳税人享受减免税的条件发生变化时,是否根据变化情况经税务机关重新审查后办理减免税。

(三)纳税人减免税到期的,是否及时恢复纳税。

(四)是否存在纳税人未经税务机关批准自行享受减免税的情况。

(五)纳税人享受减免税期间,是否按规定办理正常纳税申报。

第三十三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加强对备案类减免税和报批类减免税纳税人的资料档案管理,规范备案和审批文书,分税种建立减免税审批及备案情况登记台帐(附件5、6、7、8、9)。

第三十四条 各级税务机关每年应汇总上年备案类和报批类财产行为税减免税的户数、实际减免金额等减免税情况,逐级上报(扩权县(市)向所在省辖市报送)财产行为税减免税总结报告及《财产行为税减免税情况统计表》(附件10),具体为:

(一)《财产行为税减免税情况统计表》于每年的6月底、12月底前报送省地方税务局。

(二)当年减免税总结报告于次年1月底前报送省地方税务局。减免税总结报告内容包括:减免税基本情况、减免税政策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减免税管理经验及建议等。

第三十五条 减免税的审批采取谁审批谁负责制度,各级税务机关应将减免税审批纳入执法考核体系,建立税收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凡未按规定审批的,对相关责任人员依法进行责任追究。

(一)建立健全审批跟踪反馈制度。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定期对审批工作情况进行跟踪与反馈,适时完善审批工作机制。

(二)建立审批案卷评查制度。各级审批机关应当建立各类审批资料案卷,妥善保管各类案卷资料,定期对案卷资料进行评查。

(三)建立层级监督制度。上级税务机关应建立经常性监督制度,加强对下级税务机关减免税审批工作的监督。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税务机关应按本办法规定的时间和程序,按照公正透明、廉洁高效和方便纳税人的原则,及时受理和审批纳税人申请的减免税事项。特殊原因未能及时受理或审批的,或者未按规定程序、权限审批和核实造成审批错误的,应按《税收征管法》和税收执法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三十七条 纳税人采用欺骗手段获取减免税的、享受减免税条件发生变化未及时向税务机关报告的,以及未按本办法规定程序报批而自行减免税的,税务机关按照《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因税务机关责任导致审批或核实错误,造成企业未缴或少缴税款,按《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 税务机关应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事后监督检查。凡发现有关专业技术或经济鉴证部门认定失误的,应及时与有关认定部门协调沟通,提请纠正,及时取消有关纳税人的优惠资格,督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有关部门非法提供证明,导致纳税人未缴、少缴税款的,按《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九十三条规定予以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原《河南省地方税务局财产行为税减免税实施意见》(豫地税函〔2006〕210号附件3)同时废止。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二○一○年一月一日起执行,以前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按本办法执行。

第五篇: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房屋出租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房屋出租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鄂地税规〔2009〕3号

各市、州、林区、县(市、区)地方税务局:

《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房屋租赁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鄂地税发〔2008〕240号)下发以后,在具体执行中各地反映了一些问题。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关于个人出租房屋有关政策问题

(一)对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租金收入实行综合征收率计征税费。

1.对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月租金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按4%计征房产税。

2.对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月租金收入在5000元(含)以上的,按6.67%计征。其中,房产税4%,营业税1.5%,城市维护建设税0.1%,教育费附加0.05%,地方教育附加0.02%,个人所得税1%。

3.对个人出租住房签订的租赁合同,免征印花税。

(二)对个人出租非住房(包括门面、写字楼等)取得的租金收入实行综合征收率计征。

1.对个人出租非住房取得的月租金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按6.1%计征。其中,房产税6%,印花税0.1%。

2.对个人出租非住房取得的月租金收入在5000元(含)以上的,按13.68%计征。其中,房产税6%,营业税5%,城市维护建设税0.35%,教育费附加0.15%,地方教育附加0.08%,个人所得税2%,印花税0.1%。

(三)个人房屋出租收入中无法划分租金收入、物业管理费和代垫水电费等,或出租的房屋既有用于居住,又有用于经营,无法划分居住收入和非居住收入的,按照13.68%的综合征收率计征税费。其中,房产税6%,营业税5%,城市维护建设税0.35%,教育费附加0.15%,地方教育附加0.08%,个人所得税2%,印花税0.1%。

二、关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出租房屋有关政策问题

(一)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按市场价格向个人出租用于居住的住房取得的租金收入,按照9.68%的综合征收率计征税费(不含企业所得税)。其中,房产税4%,营业税5%,城市维护建设税0.35%,教育费附加0.15%,地方教育附加0.08%,印花税0.1%。

(二)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出租非住房(包括门面、写字楼等)取得的租金收入,按照13.68%的综合征收率计征税费(不含企业所得税)。其中,房产税8%,营业税5%,城市维护建设税0.35%,教育费附加0.15%,地方教育附加0.08%,印花税0.1%。

(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房屋出租收入中无法划分租金收入、物业管理费和代垫水电费等,或出租的房屋既有用于居住,又有用于经营,无法划分居住收入和非居住收入的,按照13.68%的综合征收率计征税费(不含企业所得税)。其中,房产税8%,营业税5%,城市维护建设税0.35%,教育费附加0.15%,地方教育附加0.08%,印花税0.1%。

三、本通知自2009年8月1日起执行,以前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规定执行。鄂地税发〔2008〕240号文件停止执行。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七日

下载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财产行为税减免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财产行为税减免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