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太素脉秘诀读后感:富贵脉和贫穷脉
作者:黎小裕
很多人对于中医的脉诊有两个极端,一个是被神话,妖魔化,一个就是被贬低,贬低成是招摇撞骗的江湖郎中招式,太素脉秘诀读后感:富贵脉和贫穷脉。我对待中医脉诊的方式是:不是脉诊太神,太深,而是自己学的不够神,不够深入,否定之前请先自我实践,看是否一定就是虚假的东西,不科学的东西。
学校的时候喜欢王光宇老师的精准脉学,学习之下其实是可以切出西医说的胃病,前列腺炎等之类疾病,可信可实践之;之后看到同类脉学的寿小云先生,他研究的是的心理脉学,我学习他的脉学主要是看他的脉案,后来买来他写的心理脉学一书,总是觉得不够生动,还不如看他的脉案好,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玩耍,觉得寿小云先生的心理脉学其实也是可以复制的,不是假的,是完全可以通过切脉知道对方的心理的,读后感《太素脉秘诀读后感:富贵脉和贫穷脉》。只是看你切脉人的技术如何。
对于太素脉,从知道的那一天起就被其深深吸引,觉得神奇,太不可思议了,把脉能到这个程度,跟算命,看相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买了一本《太素脉秘诀》,但看不下去,因为总是觉得跟传统的脉学有相冲突的地方,这样看太过杂乱,得打好传统脉学的基础之后才能再演习。不过这种脉还是有可能把出来的。
男,因为尿频来要求切脉开方,同学切其脉,说他的脉比较韧,同学断是肾虚,很早就有性生活或者是手淫的情况,病人反馈准确无误,然后我切脉,觉得尺脉跟关脉之间感觉距离比其它两个部位之间的脉象都要长,于是问:“你小时候家里是不是生活条件很不好,很穷,而且你现在的成就基本都是靠你自己打拼出来的。”得到患者首肯。
后来同学在门诊切到一个人有两条脉之后问我,你对于这个情况怎么看待,我说这个是双管脉,如果是女性的话首先要排除怀孕的可能,排除这一情况之后,见此脉者,非富即贵。同学问:“你怎么知道的,这个人确实很有钱。”我嘿嘿地笑着说:“另外这个人很有可能是肝有问题,肝主筋,能见两条脉象,而又不是怀孕者,肝很有可能已经出现问题。”同学说:“何止啊,这个病人浑身是病,基本没有一处是好的。”《素女脉决》中有云“脉清者为贵人,浊者难为贵人”。信不巫也!
第二篇:《水脉》观后感
《水脉》观后感
这是一部恢弘的纪录巨篇,它告诉我们国家的水脉和世界的水情,它不是给我们讲故事,而是真实的水的历史。让我们知道了许多我们并不了解的现实危机!一张改变中国水文格局的庞大水网,一个人类历史最具挑战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水脉》以波澜壮阔的画卷、深沉的历史思绪以及多维度的现实关注,全面纪录了工程建设中的真实场景,展现出南水北调工程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中国的缺水问题早已严重影响了未来的发展,中国的水资源拥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在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河北等9个省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极度缺水警戒线。大多数人无法想象,目前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还不足100立方米,假如世界上每人拥有一杯水,中国人每人只能拥有这杯水的1/4,而北京人只能喝到这杯水的1/88。
南水北调,迄今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它所消耗的混凝土足以建造100座跨越长江的大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湖北丹江口水库,北到北京和天津。其间要越过约600条河道、200条灌溉渠,近30次横穿铁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南起江苏扬州,在山东境内分两路输水,一路北上天津,另一路向东到达胶东半岛。将建设13个梯级泵站,安装160台大型水泵,把从长江抽引的水逐级提高到将近13层居民楼的高度。两条长度均超过一千公里的输水干线,将把长江这一世界第三大河流的江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干渴的中国北方。然而,人们的梦想和雄心正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南水北调工程中一个个普通移民动人故事,反映了库区移民为了国家利益舍小家、顾大家的崇高精神,也反映了党和政府为了充分保障移民利益,做了大量周到细致的工作,移民在他乡遇到了就业、教育、血缘、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的解决,使30多万移民顺利搬迁,保障群众利益方面所取得了良好的安置效果,搬迁方案设计之科学、实施之人性,得到了世界移民专家的高度肯定。施工范围内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文物工作者夜以继日的工作,终于抢在工程通水前完成了发掘整理工作,许多发掘项目名列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中,大量珍贵的中华文明遗存得以在现代工程的实施中重见天日。国家制定了“先治污、后调水”的政策,为此,工程沿线各级政府立下军令状,牺牲了个体的利益,提高排放标准、关停大量企业、实施环境治理、培育人工湿地,通过不懈努力,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几十年才能治理的污染问题,创造了一个生态奇迹。南水北调工程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及水资源合理利用。沿着南水北调工程所流经的省市,通过沿线普通百姓因水而改变的生活以及城市因水的到来而焕发的新的生机,通过在大量详实的数据,系统而通俗的反映出南水北调工程为整个中国的发展所带来了综合效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终将南水北调这一世纪梦想变为现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力量。
我不是搬迁大军中的一员,但在纪录片中深刻感受到移民人的背井离乡的困苦。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身临其境不懂其中的重重困难,通过《水脉》让我知道,我们现在之所以可以用干净的水洗漱,做饭,可以喝上甘甜的水是那么多人为国家舍弃小家,顾大家,还有建设者们的无私奉献,而我们能做的却很少,我们只能时刻提醒自己,水资源来之不易,节约用水从一点一滴做起。
第三篇:脉诊学习心得
脉诊学习心得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其中我以为以切脉最为主要,也最能反映一个中医大夫的水平。确有医者以三指决死生,按脉而知病恙。且不说中医其他何等神奇,只此一招就可知病在何脏何腑,实在是中医文化之重中之重。,然而我又确见不少家父同门,从医多年仍不能领会脉诊之精要,只为“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之流,实在让我心痛。又觉《中医诊断学》里脉诊部分实在不怎么样,遂在家父指导下潜心研读《濒湖脉学》,实践理论结合。通过一段时间总算初涉脉诊门路,浮、沉、迟、数、滑、弦、濡、弱也大概分清,对《濒湖》也略有心得,特别写来希望大家探讨。
首先,学习脉诊一定要对其有信心。中国医学发展几千年,脉诊的手法理论都很完备,其能存在如此长的时间,客观上说明他一定是有效的,一定能指导我们诊断治疗疾病。否则,脉诊早就被时间冲刷干净了,更不会有历代医家的继续发掘。虽然现在西医大行其道,以至于中医院校本身都有很多人怀疑和非议脉诊的科学性,但我想告诉大家:夫难事,必为我能而他人不能者。没有潜心学习研究的人,永远领会不到脉诊的精华,永远达不到“从脉辩证”的最高境界。而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自古有之,其言其行大可当笑话看来。所以,如果各位想在中医学真的有所造诣,脉诊绝对是不能省略的科目。
其次,说说我认为该学什么内容。现在的中医诊断学脉诊部分前后的总论不错,提供很多指导性的东西,像“举按寻”的手法介绍,三步九侯的所指,甚至是“独处藏奸”的道理都很重要。可是具体叙述29种(《濒湖》里是27种)|卖相时,写得实在不怎么样,反倒不如《濒湖脉学》有意义。很多东西都是把《濒湖》缩抄,翻译成白话文,再加几句说明,可到底其脉整体和部分显现的意义如何却没有提。比如滑脉,临床上所见极多。书中说到主病:多见于痰湿食积和湿热。可寸滑和迟滑有什么不同?关滑寸滑又有什么不同?三部俱滑呢?很多重要的问题没有说明。临床很多病人很可能是一手关部浮滑,寸部浮滑带有弦意,尺部沉滑,如此又该怎么辩证呢?总之,我实在认为学脉学一定要背《濒湖脉学》,没有坚实的根基,一辈子都不能从脉辩证。
第三,说说我对《濒湖脉学》的初感。体状诗和相类诗是描述和区分脉象的,熟记他们可以加深对脉象的理解和分辨能力。“滑脉,往来前却,流利辗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手,辘辘如欲脱”,类似的话只有熟记后,才能在见到滑脉时恍然大悟:滑脉原来如此。等临床一段时间,大部分脉象自己就有所明了,这时脉象到手便能有直观的感觉了。但一定要隔断时间就重新记忆一下,会有更深的感悟。主病诗分两部分,一是此脉大体主病,二是三部主病。以浮脉为例:第一部分“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居,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第 二部分“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我起先也很疑惑为什么有两段内容,是否第一部分说病因,第二部分说症状?后来通过和家父的讨论,以及对古本《难经》(都退色了,我真佩服我父亲的爷爷保存书籍的能力)的考究,我们一致认为:第二部分说的是每个分布的症状和部分病因,而第一部分是总纲,是三部都出现同种脉象时的分析,同时更是作为可能出现的病因病机蕴含在第二部分的每部主病中。例如,“寸部浮,症状可能是头痛目眩,病因可能是内风”,这是对第二部分第一句理解,但这里说的症状和病因是可能出现的,而第一部分的内容:“浮迟为伤风,浮数是热邪,浮紧是寒邪束表”给我们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路,从第二部分提到的寸部脉浮可能出现的症状的基础上,让我们在更广范围的病因中思考疾病本质。所以我认为:第一部分是某一脉象的总纲,任何分步脉象背后都是总纲带领的病因病机。有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病因不同,这时第一部分说的往往是导致第二部分内容出现的更深层原因,即第一症状病因。他与第二部分的第二症状病因联合起来,成为整体,是我们发现疾病变化的根本所在。但因为脉象变化繁多,如何从众多病因病机中发现要旨,必须长时间的实践才行啊
第四篇:脉诊学习心得
脉诊学习心得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其中我以为以切脉最为主要,也最能反映一个中医大夫的水平。确有医者以三指决死生,按脉而知病恙。且不说中医其他何等神奇,只此一招就可知病在何脏何腑,实在是中医文化之重中之重。,然而我又确见不少家父同门,从医多年仍不能领会脉诊之精要,只为“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之流,实在让我心痛。又觉《中医诊断学》里脉诊部分实在不怎么样,遂在家父指导下潜心研读《濒湖脉学》,实践理论结合。通过一段时间总算初涉脉诊门路,浮、沉、迟、数、滑、弦、濡、弱也大概分清,对《濒湖》也略有心得,特别写来希望大家探讨。
首先,学习脉诊一定要对其有信心。中国医学发展几千年,脉诊的手法理论都很完备,其能存在如此长的时间,客观上说明他一定是有效的,一定能指导我们诊断治疗疾病。否则,脉诊早就被时间冲刷干净了,更不会有历代医家的继续发掘。虽然现在西医大行其道,以至于中医院校本身都有很多人怀疑和非议脉诊的科学性,但我想告诉大家:夫难事,必为我能而他人不能者。没有潜心学习研究的人,永远领会不到脉诊的精华,永远达不到“从脉辩证”的最高境界。而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自古有之,其言其行大可当笑话看来。所以,如果各位想在中医学真的有所造诣,脉诊绝对是不能省略的科目。
其次,说说我认为该学什么内容。现在的中医诊断学脉诊部分前后的总论不错,提供很多指导性的东西,像“举按寻”的手法介绍,三步九侯的所指,甚至是“独处藏奸”的道理都很重要。可是具体叙述29种(《濒湖》里是27种)|卖相时,写得实在不怎么样,反倒不如《濒湖脉学》有意义。很多东西都是把《濒湖》缩抄,翻译成白话文,再加几句说明,可到底其脉整体和部分显现的意义如何却没有提。比如滑脉,临床上所见极多。书中说到主病:多见于痰湿食积和湿热。可寸滑和迟滑有什么不同?关滑寸滑又有什么不同?三部俱滑呢?很多重要的问题没有说明。临床很多病人很可能是一手关部浮滑,寸部浮滑带有弦意,尺部沉滑,如此又该怎么辩证呢?总之,我实在认为学脉学一定要背《濒湖脉学》,没有坚实的根基,一辈子都不能从脉辩证。
第三,说说我对《濒湖脉学》的初感。体状诗和相类诗是描述和区分脉象的,熟记他们可以加深对脉象的理解和分辨能力。“滑脉,往来前却,流利辗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手,辘辘如欲脱”,类似的话只有熟记后,才能在见到滑脉时恍然大悟:滑脉原来如此。等临床一段时间,大部分脉象自己就有所明了,这时脉象到手便能有直观的感觉了。但一定要隔断时间就重新记忆一下,会有更深的感悟。主病诗分两部分,一是此脉大体主病,二是三部主病。以浮脉为例:第一部分“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居,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第 二部分“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我起先也很疑惑为什么有两段内容,是否第一部分说病因,第二部分说症状?后来通过和家父的讨论,以及对古本《难经》(都退色了,我真佩服我父亲的爷爷保存书籍的能力)的考究,我们一致认为:第二部分说的是每个分布的症状和部分病因,而第一部分是总纲,是三部都出现同种脉象时的分析,同时更是作为可能出现的病因病机蕴含在第二部分的每部主病中。例如,“寸部浮,症状可能是头痛目眩,病因可能是内风”,这是对第二部分第一句理解,但这里说的症状和病因是可能出现的,而第一部分的内容:“浮迟为伤风,浮数是热邪,浮紧是寒邪束表”给我们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路,从第二部分提到的寸部脉浮可能出现的症状的基础上,让我们在更广范围的病因中思考疾病本质。所以我认为:第一部分是某一脉象的总纲,任何分步脉象背后都是总纲带领的病因病机。有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病因不同,这时第一部分说的往往是导致第二部分内容出现的更深层原因,即第一症状病因。他与第二部
分的第二症状病因联合起来,成为整体,是我们发现疾病变化的根本所在。但因为脉象变化繁多,如何从众多病因病机中发现要旨,必须长时间的实践才行啊
第五篇:脉诊总结
伏脉:邪厥痛(谐音:谢绝痛)牢脉:牢寒疝癥积(老和尚真急)
涩脉:痰食滞瘀,精血少(谈十只鱼,精血少:和十只鱼谈恋爱,必然精血虚少)结脉:结气血(虚衰),阴盛气结寒痰(瘀)血(这样记比较押韵)代脉:动脉病症加脏衰
促脉:痰脏痈,阳瘀食(贪赃用,养鱼食)弦脉:痰弦疼(弹弦疼:弹弦的手指很疼)紧脉:紧积(食积)寒痛(紧急喊痛)
主痛证的脉:紧伏代动弦(警服带动弦:取警服时带动了琴弦)主湿证的脉:细缓濡滑(喜欢如花)主宿食的脉:滑涩紧促(花色紧簇)
主寒证的脉:结迟牢紧(劫持牢警:劫持了牢狱里的警察)主痰证的脉:结涩弦滑促(劫色嫌话粗)既主虚又主湿的脉:缓濡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