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减负)(共5则)

时间:2019-05-12 20:11: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政策(减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政策(减负)》。

第一篇:教育政策(减负)

减负是否“越减越负”

为贯彻第三次全教会精神,在2000年年初,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并召开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积极作出反应,迅速行动,贯彻落实教育部《紧急通知》和“电视会议 ”精神,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也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有关“减负”的规定。“减负”工作也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从教育部的发文而言,对众多处于高压学习状态下的同学来说,可以认为是一种福音的传来。似乎可以不再面对更多的题海战术与纷繁复杂的学习班,又或者是每天持续不断地课程安排。呼市六中徐老师在网上也曾公开坦言:“减负”关键要对学生的负担进行正确理解。造成学生负担的原因的确与目前的考试制度有关,但与教学方式和学习内容也有很大关系。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通过减轻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与此同时,在呼市满族小学上五年级学生马明也正是高压学习下的一位亲历者,他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作业,除了跟课本的练习题外,还要写一篇作文。每天作业都要写到晚上8、9点,根本没有户外活动的时间。而其母亲吕女士也表示,好学校体现在教学质量上,而好的教学质量体现在升学率上。每年的中考、高考中,各所学校想尽一切办法让上线的学生多一些。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味要求学生多学习,学校加大作业量,利用课余时间补课等等,这样做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略了学生全身心发展的重要性。这样下去,学生好动的天性逐渐泯灭,孩子不再天真活泼,而是成为做题的“工具”。学生只会考试,动手能力下降,进入社会后就出现眼高手低。

当然,听到老师和家长如此言真意切的表达,从心里不免产生又一种肯定之情。然而,作为一个从减负政策中亲身经历的学生而言,我抑或也有更多的话语要表达。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自然有它所存在的真理。从我自身而言,虽然是在减负政策下的成长,却不是一个真正享用到政策的人。虽然在学校上课的时间是做了很大的调整,但实际的结果却是把原有课堂调整出来的时间增加到家庭作业中来。把原有的公众补习班调整到私人的补习班。所以,一切似乎没有更多的改变。而产生如此原因究竟是为什么呢,也有以下几种的表现形态(1)象征性执行。象征性执行是指减负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是被大肆报道宣扬,只做表面文章,没有具体措施,执行只是简单的应付和摆设;或者是表面上得到执行,不管天时地利人和,也不管问题与效果,接了通知就减负,追求减负的表面形式。

(2)敷衍性执行。敷衍性执行是指执行减负政策虎头蛇尾、前紧后松,敷衍塞责、延宕推拖。往往在减负政策刚出台时,减负政策执行得较好,以应付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过一段时间之后,减负风头减弱就恢复旧貌。(3)选择性执行。选择性执行是指一个完整的减负政策在执行时只被部分贯彻落实,其余被割裂遗弃,“断章取义,其意自变”。如一些地方政府和学校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与追求,对减负政策精神内容偷梁换柱,只贯彻实施其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对自己不利的部分则抛之脑后、置之不理。导致减负政策执行过程中低年级学生负担明显减轻,但毕业班的负担不但没减轻反而有所加重。(4)替换性执行。替换性执行是指减负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表面与原政策相似、实质背离或反对原政策的内容替换,貌合神离,原有政策无疾而终。“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现象,就是这种执行的典型表现。比如一些学校和教师表面上不给学生发放过多的教辅资料,暗地里却要求家长自行购买;或者是在周末打着举办兴趣班的旗号对学生进行文化课的教学和辅导等等。不但没有解决减负问题,反而导致原有负担问题的恶化。要防止和避免减负政策执行失真,必须找出并分析导致减负政策执行失真的因素,才能克服其不利影响,促进减负政策有效执行,走出减负难减的恶性循环。

从上面所给的几个观点来看,对减负政策的了解自然也就一目了然了,教育部的想法是好的,教育部所颁布的政策也是好的。但具体落实到各个层次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所谓的“越减越负”,到底是否适合每一个人,这也需要结合到具体的地区,具体的学校,具体的学生而言。

第二篇:健全减负机制 落实减负政策

健全减负机制 落实减负政策 发布日期:2013-03-31 10:37:58 信息来源:网站编辑部 字号:[ 大 中 小 ]

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南湖区加大减负工作的力度,从2012学年开始,南湖区兼职督学进行校园公示制度,每所中小学配备一名兼职督学,将姓名、联系电话公示在校门口,接收社会、家长、学生的监督。并且开展减负专项督查,不仅县区间的推磨式抽查,还有区督导室的定期查访,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纠正。建立减负了减负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积极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切实制止高中阶段学校违规征订教辅资料的通知》和《嘉兴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违规补课的意见》等有关规定,本学期又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建立 “减负”情况通报制度的通知》要求,教文体局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中小学“减负”工作各项要求的通知》,要求学校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减负”工作校长负责制;进一步落实“六个严格”“六项制度”,建立“减负”工作内容公示制度;进一步完善督学责任区建设,健全“减负”工作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加强研训指导,健全校本研训制度,积极开展省级课题“学习力”教改项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同时,2013年开始积极推进“学在南湖”优质教育改革项目申报制度,充分发挥优质教育改革项目的辐射作用,为区级观摩、研究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推动区内教育均衡发展。

同时区教文体局通过三条主要途径来监督和管理学校课程的开设。一是下校检查,通过开学工作检查,重点对照课时标准检查学校任课任职情况并到班核实课表及实际上课情况开设情况。二是下校减负督导,督导室每学期下校进行通过师生座谈等方式检查学校减负各项要求和课程落实情况。三是进行学科视导,由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组织教研员到校进行教学视导,重点视导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体育、综合实践等课程,检查教案、学生测试、座谈、问卷等形式进行督察,要求做到课案合一;同时对中学劳技进行专项抽查和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南湖区教育文化体育局)

第三篇:教育政策

毕竟有些考生是跨专业报考,对教师的相关文件政策不熟,在这里中公讲师王佳玺乐给大家列举几项供君参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新课程改革、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跨专业报考的同学至少要去了解这几项文件,因为其中隐含着很多结构化面试题目的本源,各位慢慢找寻吧,最后中公讲师王佳玺乐祝大家顺利通过面试,加油!

第四篇:教育政策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大力推进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

——孙霄兵同志在全国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国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座谈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交流各地教育政策法制工作情况和经验,研究加强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工作的思路和措施,部署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重大课题有关事项。令人高兴的是,除了各地教育政策法制机构的负责同志前来参加座谈会外,一些省市教育厅(委、局)的主管领导也应邀出席,对会议给予指导。这次会议主要是座谈、交流和研讨,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深入交流近年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体会,就推进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建言献策。从某种程度上,交流情况、总结经验、分享思想、智慧碰撞,对于做好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工作来说更为重要。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议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

下面,我汇报三个问题。

一、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工作服务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也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教育的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五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六大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教育发展,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号召。这有力说明,优先发展教育多年来始终成为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宏观政策。党中央、国务院还出台了一系列涉及全局的、重大的教育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重大举措,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热情赞誉。近年来,教育改革和发展成就巨大,举世瞩目,这都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教育重大政策不断取得突破的结果。教育政策法制工作本身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工作,周济部长多次就加强教育重大战略与宏观政策研究作出指示,要求战线、机关要努力提高政策与策略的思考能力、研究能力和工作能力。2006年4月,我司在山东青岛召开了全国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工作会议,章新胜副部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总结回顾了“十五”期间教育政策法制工作的主要成绩,进一步分析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了新时期新阶段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的工作思路。我们坚持每年召开教育形势分析会,切实加强教育宏观形势分析和政策研究,加强了战线的联系和沟通,形成了工作网络与工作合力。这些年的实践表明,教育政策与立法越来越系统化、理性化、法制化,成为涉及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越来越为社会所高度关注。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工作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大局,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围绕教育工作中心任务,积极参与涉及全局的教育政策和重大举措的研究制定,有力推动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按照部党组的要求,我们努力从宏观上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和部党组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从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保证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机会的战略高度,积极参与了一系列教育重大政策与措施的研究制订工作。不断推动教育理论与宏观政策研究进一步深入,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与政策体系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如参与研究制订《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国教育发展纲要(2006-2020年》,做好筹备召开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各项工作等,并牵头负责落实或积极参与了许多部党组重点工作。各级教育政策法制工作机构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政策研究工作,围绕当地教育改革发展中心工作,为推进本地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和政策建议。如很多地方政府先后提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等战略目标和举措,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得到强化和落实,这与加强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工作都是分不开的。

二是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积极开展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重大问题的理论探索和调查研究。我们始终牢记教育政策研究的责任和使命,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和解决教育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注意及时总结教育改革发展经验,认识和把握教育发展规律,为新的教育政策制订和教育立法提供依据。一方面,坚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高举教育公益性的大旗,高度重视和认真开展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研究,努力使教育发展成果惠及每个家庭、每个学生,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深刻认识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努力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教育政策措施的实效性。在工作中,我们注重政策实际调研。如2006年至2007年,我们组织形成了部分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等60多位同志参加的课题组,分专题开展了人民群众关心的若干教育问题研究,主要有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改制学校的规范与发展问题、规范学校办学行为问题和入学制度改革等。课题研究坚持联系实际、贴近群众,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比较有份量的专题研究报告,对调研的问题加深了认识,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部领导的重视和肯定。各地教育政策法制部门也采取多种形式,纷纷开展调查研究,为当地教育改革和发展出谋划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是积极推动教育立法,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落实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7部专门的教育法律,形成了由教育法律、教育法规、教育规章三个层次的教育法制体系框架,教育工作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这是教育工作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变化,为教育改革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制度引导和保障作用,直接推动了新时期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和规范。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先后参与起草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制定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一批规章。各地也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地方性教育法规。这都为有效解决涉及教育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保障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2006年通过修订和推动新的《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集中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义务教育的一系列重大制度、政策和措施,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成功经验,被誉为新时期我国立法工作的典范,使我国义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步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四是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近年来,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教育工作走上了依法治教的轨道。依法行政进展明显,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教育部先后取消了40项教育行政审批项目,初步建立了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管理和运行方式的转变。同时,教育法制监督工作日趋完善,大大增强了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为推动教育法律规定的落实,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依法治校扎实推进,得到了各地的拥护和支持,在全国大中小学广泛开展了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有158所学校被评为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其中高等学校 26所;同时积极支持部属高校开展制定高校章程的试点工作,使依法治校工作迈出新的步伐。教育普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圆满地完成了教育系统“四五”普法规划实施工作,研究制定了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教育系统特别是广大师生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

五是各地越来越重视教育政策法制工作,形成了一支坚强可靠的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工作队伍。近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关心和指导下,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地位不断提高。广大教育政策法制工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克服人手少、任务重的困难,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推动教育政策法制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近年来,各省(区、市)基本都设立了独立的政策法制工作机构,省级教育政策法制工作机构不断得到加强,工作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教育政策研究和法制建设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不断提高,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各级教育部门推进工作的得力参谋和助手。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教育部党组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从事教育政策法制工作的同志们兢兢业业、扎实工作、积极进取的结果。教育政策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化,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也为我们做好新时期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信心和决心。

二、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与制度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以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我们进一步做好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工作。在新的时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我国教育体系建设和制度创新,是推进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根本原则,也是新时期教育政策法制工作的鲜明特点和突出任务。

第一,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认真研究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思路、新举措。首先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认识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明确提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这进一步表明了教育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任务,要求我们把教育工作对于小康社会的贡献集中到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上来。

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方针,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认真研究并不断完善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制度与机制,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的要求,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真正实现,切实落实教育的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地位和作用。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对教育工作部署和要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总结我国教育发展实践,借鉴国际教育发展经验,提出进一步提高教育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政策建议,努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

第二,按照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工作。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最重要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改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政策研究和法制建设工作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落实到教育政策法制工作的各个方面。教育是培养人的专门的领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的核心,也是教育政策研究和法制建设的目的和核心。因此,在教育政策领域,要坚定不移地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在教育体系和制度建设,包括入学制度、考试制度、管理制度、学习制度的政策研究中,要更为注重受教育者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要求;在教育法制建设中注重教育法律关系和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利保护和保障。应当说,也只有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才是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此,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来设计教育制度,使我国的教育事业真正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事业。

第三,继续坚持解放思想,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切实加强对教育发展规律的研究与探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工作中就是要努力推进教育体系建设与制度创新。今后,要在前一段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各种教育关系,明确教育各方的权利义务,建立规范的教育制度。如果说,过去的教育改革注重体现并正确界定和处理教育的外部关系,如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经济建设、学校与政府等关系,把握教育的外部规律的话;那么,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和开放,要进一步注重体现教育的内部规律和教育发展内在需要,更为深刻地反映教育教学规律,更为深刻地反映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身心健康成长、人的个性发展、人的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等教育教学内部规律。既要支持教育的外部的改革和发展,也要支持学校和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内部规律的探索,应当成为教育政策的重要出发点。要在深化对教育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开放。要通过体系建设和制度创新,在公益性的主导下,调动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多个方面支持教育、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支持教育的体制和制度。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是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七大关心的重点教育政策内容。这一新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要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引导下,积极推进宏观教育体系和具体教育制度的成功设计、相互配套和有效实施,推动国家资源、社会资源和个人资源的有力投放和合理配置,促进政府各个部门有关政策和措施对于教育的大力支持和坚实保障,以及全社会对于创新拔尖人才成长在家庭氛围、学校环境和学术组织、社会组织创新等方面的全方位营造和建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第四,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积极推进教育法治,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加强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工作,推进我国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创新,不仅是教育事业本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保障公民权益,体现在教育领域,就是要为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法治引导和保障。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不断提高教育立法质量,坚持推进依法治教、依法行政、依法治校,提高各级各类学校依法治校的水平,努力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教育领域,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立健全并不断创新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和法治要求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国教育的繁荣和稳定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证。

第五,坚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加强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调查研究,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教育作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这对教育政策法制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促进教育公平应当着力于从制度上进行一系列的设计。一是保障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强化教育对口支援,促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二是切实完善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巩固全面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成果,扩大“两免一补”政策覆盖范围。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城市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工作,要着重体现省级政府统筹的作用。三要特别注意完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体系和制度,继续推动各地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制度,切实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全面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研究提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办法,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四要完善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政策、制度和措施。当前,我国的教育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多的矛盾和问题。随着教育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育在新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各种矛盾还会转化,深层次矛盾还有可能进一步显现。如推进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和留守儿童的问题;教育投入保障的问题;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深入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从体制、制度上如何解决,都需要深入的、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所肩负的重要职责和所处的重要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教育改革发展实际,进行系统的、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在新的历史阶段推进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与制度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当好各级教育领导制定政策的参谋和助手。

三、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新时期新阶段教育政策法制工作的新局面 教育政策研究是教育决策的重要基础,教育法制建设是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引领和保障。我们要努力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完成好肩负的各项教育政策研究和法制建设的工作任务。

第一,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参与教育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的研究制定工作。要按照新的要求,积极参与《2008-2012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研究制订等涉及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研究并提出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政策建议,提高为中心工作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政策研究水平和文稿起草质量。各地教育政策法制工作机构要围绕当前教育改革发展中心工作,认真研究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探讨提出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矛盾和问题的建议。

第二,切实落实我部新一轮教育立法规划,不断提高教育立法质量。要做好教育立法规划,加快教育立法工作进程,做好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起草、修订工作。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要求,教育部新近拟定了下一个五年的教育立法规划。未来五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我们将积极配合国务院法制工作部门,推

进落实新的教育立法项目,即研究起草《教育督导条例》、《考试法》、《终身学习法》、《学校法》、《学前教育法》、《教育投入法》,研究修订《职业教育法》、《教师法》、《学位条例》。同时,研究制订必要的教育法规规章,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第三,积极推进依法治教、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及各项教育法制工作。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规范教育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项目的实施程序。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继续做好教育行政规章起草统筹与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推动地方深入开展依法治校工作,推进高等学校章程制定工作,努力提高各级各类学校依法治校水平。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继续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研究制订关于教师、学生申诉的有关规章。推进落实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以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为重点,积极开展教育系统法制培训工作。

第四,完成好教育改革发展重大课题研究工作。教育部党组决定大力加强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已确定了13个重大课题,包括人力资源强国研究、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研究、促进教育公平的阶段性目标与政策措施研究、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研究、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研究、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高等学校发展特点与布局结构研究、现代大学制度研究、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学前教育发展研究、继续教育研究,等等。教育部党组对于这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十分重视,给予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这项工作还要制度化,形成并不断健全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的新机制。按照部党组的部署,我司负责牵头对重大课题研究的具体管理和协调。各地也要积极组织力量,提出相应的研究课题,辟出相应的经费,对本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深入的调查研究。

在这一工作中,我司还具体承担了“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与制度建设研究”重大课题。课题的研究目标是:研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阐述党和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内容和制度基础,建立教育优先发展政策与制度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探索教育优先发展的重大政策与制度,为继续坚持好、落实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支撑。对于这一重大课题研究,我们希望各地教育政策法制机构积极参与进来、配合课题研究,认真开展深入的调研工作,撰写调研报告,对本地区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重点要反映以下内容:

一是各地对于教育优先发展的的重要战略意义,是如何认识并如何体现出来的?二是教育发展是否在各项事业中体现出优先的地位。有些地方提出建设教育强省、教育强市以及教育改革试验区等,其目标、指标及配套政策是否体现了教育优先发展的内容?三是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落实情况怎样?即《教育法》明确规定的“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请提供并分析本地区近五年来的有关数据。四是各地是否做到了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三个优先”?请提供并分析近年来本地区的落实情况。五是当地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障碍和问题,特别是制度性、政策性的障碍和问题有哪些?六是今后对影响教育优先发展的问题如何解决?有什么新思路、新举措? 我们希望各地除开展调研和研究的工作之外,也要结合本地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积极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政策的研究和制订。希望各地教育部门的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对课题的研究、参与,给予人力、经费等方面的有力支持。各地教育政策法制工作机构要积极主动地开展相关工作,在今年6月以前做好调研工作,将有关材料和数据提交给我们,我们将根据各地的工作情况开展进一步的工作,共同把这一重大课题研究任务完成好。

第五,大力加强教育政策法制工作机构建设,提高工作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各级政策法制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要努力增强学习的能力,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丰富自己;要加强理论思维能力,善于运用政策和法治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要增强调查研究的能力,善于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教育教学一线调查研究;要努力提高调研工作能力和报告、文稿写作的水平;要增强组织协调的能力,学会善于与其他部门包括党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专家学者等进行沟通和协调。此外,还要有耐得寂寞、甘于奉献的精神,要有总揽全局的眼光,要有为人做嫁衣的胸怀和气量。同志们,党的十七大对新的历史阶段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国教育事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勤奋努力,团结协作,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作风和扎实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加强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工作、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伟大实践当中去,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第五篇:减负政策整场辩论辩词

正方(西南大学):当今中国,基础教育减负对人才培养利大于弊 反方(澳门科技大学):当今中国,基础教育减负对人才培养弊大于利 正方立论 正方一辩:

谢谢主席,当今中国教育改革正走向全面化与深入化,既有高考分数权重的改革呼声,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呼吁我国的基础教育也应该减轻学生的负担,我方认为当今中国的初等教育减负对于人才培养是利大于弊的,而比较的标准就是减负对人的身心健康是否有利。我方的答案是肯定的,理由有二:

第一,现在基础教育的强度已经超过了学生能承受的身体健康的上限,减负使得教育的强度回到学生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根据国家体质身体健康标准,小学生体质优秀的只占4.4%,较差的却有54.1%,中学生体质优秀的只有1.3%,较差的却有71.5%。美国的学生在类似的条件之下达标率是中国的4.5倍。同时根据中国2010年中小学生体质报告分析表明,就教学的压力每减少一课时到体育运动或者休息上,学生的身体合格率会提升10%,所以说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在减轻学生的课时负担,加强体育锻炼,或者延长休息时间。以重庆一中为例,每天下午的第一节课全部取消,变成了全校学生的健康长跑。以巴蜀中学为例,已取消了初中的早自习,以保证初中生早上七点到七点半的睡眠时间。

第二,基础教育肩负不被减损中国正常教育的成功。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依据中国的特殊现状形成的体系,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当我们在享受过去获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应该向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略做妥协,因为任何对青少年身体的透支都是给未来的中国埋下了巨大的人才隐患,人才培养不应只考虑智与识的灌输,还应考虑人才身体与智识的平衡,我们减轻负担的目的是为了调整智与识之间的结构,使其更加完善,培养的人才可以为正常的社会服务更长的时间。整体收益会大于现有的情况,现在中国中小学生一共1.2亿,高强度的负荷之下已经有3080万的学生身体严重不健康,远高于国外的平均水平,减负正有利于挽回这3000多万学生的健康。进而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社会发展中去。

综上所述,当今中国中小学生减负能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使人才培养更加的合理化,减负利大于弊,谢谢各位。

反方盘问

反方二辩:好,首先想问对方辩友了,您方刚刚说您方的标准是减负是否对身心有利是么?

正方一辩:对,对人才培养的身心是否有利。反方二辩:人才培养的身心,这两个关系是谁?

正方一辩:我们知道任何人才的培养,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都不好何谈什么人才的培养呢?

反方二辩:所以你只是一个基础不是必要的对不对?再想问您,您方对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正方一辩:人才的标准当然是在社会中成就比较高,但是我相信任何人包括人才在内,身体身心健康都是首要和最核心的东西。

反方二辩:是,这是最核心的,但是这跟人才的特质的关系您方没有给出来,您方说程度比较高,程度比较高是不是通过考试或者什么方式来表明的。

正方一辩:肯定需要,我们减负之下也有考试,我方刚刚说的是中国教育的现状其实挺好的,但是教育健康这方面不够好,这个政策可以更好地弥补现有缺失的部分。

反方二辩:所以其实我们的讨论范围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考试下的么? 正方一辩:这是当然得。

反方二辩:哦,这是当然的,那就是说还是有一些淘汰还是有一些考试,那学习时间下降了,那您方怎么保证如何不出现课上玩课下学习的情况呢?

正方一辩:所有的同学都是等比的减负,所以我们认为这个不会造成差异化表达,比如重庆一中,是全校所有学生第一节课都不上,全部参加跑步,这够公平的吧?

反方二辩:门槛在这,他们一定会减负,请您方论证。再请问,您方说的减负可能会转换为体育时间,这是强制是一定的么?

正方一辩:对,这是强制,这是一条路。再举个例子,巴蜀中学以前午休的时候,学生在教室里可以做作业可以休息,但是现在强制规定,必须拿半个小时休息完了才能做作业,这是强制性的转化为休息和体育锻炼。

反方二辩:这样的强制到底是减负还是增负啊? 正方一辩:这肯定是减负,减轻他们的学业负担用来体育锻炼,第一节课全部都不上了,这怎么不叫减负?

反方二辩:所以您方看负担只是看学业负担么? 正方一辩:这个辩题中讨论的减负肯定更多的是指学业负担啊,难道还要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么?

反方二辩:好,等会我方向您方论证,接着说,您方前面也承认了,现行的考试制度之下,减负是如何达到您方的预期目标?

正方一辩:最简单的,如果我们不采取这样的措施,学生根本不会主动去跑步,比如重庆一中,如果下午还是上课,那么学生不可能把这40分钟寺时间全部拿来去跑步,这导致我们学生学习成绩好,但是身体素质比较差,所以我们现在的减负措施是让他们把这部分拿去跑步,所以整体身体提高了,教育部表明了每一个课时的降低会使整体的身体素质提高10%。

反方二辩:对,所以您方强调的还是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不是人才的唯一标准? 正方一辩:是当今中国教育现状要改的核心之一。反方二辩:所以每个身心健康的人都会被称为人才么?

正方一辩:不是,而是要让人才培养更合理。现在的现状已经很危险了。反方二辩:所以您方刚刚说我方也有数据说您方的那个休息是否得到了体现,再来看人才是不是有些必须,不是说身心健康那么简单的?

正方一辩:哦,我大概懂对方的意思了,对方说会不会课时的降低导致我们中国的教育质量下降,我们说其实不会,因为我们今天说的是中国的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一点点牺牲健康,中国中小学生的健康标准在世界上已经不太好了,所以它的教育的程度却很好,我们是在学习保持优秀学习的成长,同时有一点点倾斜,这个倾斜就是向身体健康的倾斜,这也是中国应该改变的方向之一。谢谢。

反方立论 反方一辩:

谢谢主席大家好,诚如对方学长所言,基础教育减负可以让我们直观的看到被称作负担的学习任务减少,但是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看这些培养的背后是否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在当今中国依然是以应试教育的体制,当代中国减负只能是一个附属,对于学生来说,只能负负得正,越减越重。我方论点有三:

一.基础教育减负不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在基础教育减负的过程中,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减负的同时都能够有相应的学习投入,因此会引发马太效应,自律性好的学生它会越认真,而自律性差不爱读书的人会发生懈怠。如河南省实验中学试点减负,周末不上课晚上不上晚自习,政策实施之后学校只有重点班在上自习,试点一年之后,学生的升学率降了20%,与此同时当今中国也无法提供高质量的课外教育氛围,家庭状况的不同也让学生无法获得相同的课外教育,孩子享受到的教育越来越同家庭钱数挂钩,所以学生难以从减负中获得比基础教育好的结果。

二.基础教育减负甚至会产生负面作用和影响。日本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出宽松学习,措施与中国的减负大同小异,希望能够为日本储备更多的人才。然而这些减负措施并不是很明显,甚至产生了负面效应,日本中小学的学习能力下降,教育质量下降,宽松式学习将日本学习时间减少到只是新加坡等国家的一半,在38个国家中倒数第九位,据调查显示,日本三分之一的大学跟地区经历了对高中学习的补习,基础教育的减负要到大学教育甚至到社会上去学习,这又何谈人才培养?

三.更好地人才培养是需要人才体制的改革,其实我方并不是告诫消极的态度去看待基础教育,而是我想告诫在座各位,我们想要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仅仅是简单的减负是不够的,甚至是远远不够的,不仅是因为减负在当今背景下的出现问题,更重要的是我方看到当代中国最需要的是教育制度的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变,这不是由少数的作业减少就能够解决问题,也不是增加了体育和身体的素质就可以解决,而是在我们心中对素质教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重视那些被我们忽略掉的道德教育创新教育技术教育等等,完善教育的体系和内容,而不是一味地减负。

综上我方辩题得证,谢谢。正方盘问

正方二辩:您好,我想确认下你的立论稿中的原话,一个简单减负是不够的,是吧? 反方一辩:是的。

正方二辩:减负不够还是一个不够?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这是需要您来论证。

正方二辩:没有关系,你告诉我你的主张,是主张学习还是。。反方一辩:再重复下你的问题。

正方二辩:一个简单的减负是不够的。

反方一辩:对啊,所以我们要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之下去看。正方二辩:那我们怎么做?

反方一辩:怎么做是您方要实施的措施。

正方二辩:你回答我那个就好了,你告诉我一个简单的减负是不够,还需要其他什么?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我刚才跟您举第三个论点,说要完善教育体制,比如说有些道德的教育还有些世界观的教育,我们要加强其他方面的教育。

正方二辩:合起来就够了,是吧? 反方一辩:不是的,对方辩友。正方二辩:合起来也不够,是吧? 反方一辩:不是的,对方辩友。正方二辩:到底合起来够不够?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我们讨论的是减负对人才培养,不是够不够,今天你要跟我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哪里,它和减负到底有什么样的直接关系,您方才论证了您方的观点,到底有什么直接的必然的关系?

正方二辩:你就告诉我怎么合起来,一个不够,那你告诉我怎样够,你告诉我。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我不需要跟您论证它够了,它减负对我们的人才培养是弊大于利的,我的辩题就得证了。

正方二辩:我问的是减了之后够不够对吧?

反方一辩:不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减负也没有达到之后的效果,所以您方不能强加我论证责任。

正方二辩:其实我们双方论证责任都差不多啦,那看起来这个问题打起来比较艰难,那我们换一个简单一点,就是应试教育转成素质教育是您方主张也是我方主张,这点共识我们达成了吧?

反方一辩:这点共识我们达成,但是具体内容不一样。

正方二辩:具体内容,就是我们要用减负来达到,你们用不减负来达成?

反方一辩:对,您方所说的减负是要去提高它的身体素质,但身体素质你是减了哪里的负,去提高它的身体素质?

正方二辩:就是减了那些课的来提高。。

反方一辩:哦,那就是身体好的人就是一个人才咯?

正方二辩:不对,对方辩友您搞错了,这个我过会为您解释,下面请您回答问题。就是从应试到素质我方是想用减负来达到,您方是想用不减负来达到,是不是?

反方一辩:是在教育体制下去提高它的素质结构,而不是简单地减负来达到。

正方二辩:但是我还是没明白,是不通过简单的减负来达到,还是通过不减负来达到,您告诉我。

反方一辩:通过调整结构。正方二辩:那什么是减负? 反方一辩:您方论证。

正方二辩:可是我方已经说了要减负,你告诉我你的目标减就好。反方一辩:不要减负。

正方二辩:就是不减负好,素质教育,是或不是? 反方一辩:还有其他的,你要调整它的教育结构。正方二辩:所以减负和素质教育是两条路,是不是? 反方一辩:不一定,要看。正方二辩:怎样看?

反方一辩:就是比如说对方辩友,身体健康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么? 正方二辩:不要问我,你还是把问题回答下。

反方一辩:好吧,您说,你方刚才一辩稿也说了,身体健康是人才培养的一个因素,那我想问你一个问题,霍金他是一个不那么健康的人,但是他是不是人才?

正方二辩:还是回答下我的问题吧。反方一辩:那请您重复下您方的问题吧。正方二辩:就是单要人才不要健康,是不是?

反方一辩:我说的是每个人都需要健康,但是对人才培养有更高的标准。正方二辩:对方辩友,今天我们是辩手,辩手要不要健康? 反方一辩:需要,每个人都需要。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那我想问您两句,你作为一个辩手的时候是不是不应该有健康,你告诉我。

反方一辩:可是对方辩友你没有明白这里面的逻辑,每个人都需要健康,但是对于人才培养有更高的标准,而健康只是它的基础,它可以培养往全方面去发展。

正方二辩:按照您方的逻辑,今天残疾人也可以是辩手啊,那辩手怎么能不要健康呢?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但是。

反方小结 反方二辩:

好,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对方辩手首先告诉我们说他方的标准是看这个减负是否有利于身心,我刚才在盘问当中说,我问对方辩友说你们对于人才的培养的标准是有社会上的成就,也就说可能要有一个考试的结果来体现的,所以您方一方面说身心是否健康,一方面又告诉我社会上的成果,这两个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希望您方过会说明一下。

然后对方辩友还告诉我们说,我们今天让学习的强度下降,让它变成体育课,这样子强制性上体育课是否适应减负的措施您方需要论证,然后您方告诉我说这样不会减损基础教育的成功,可是您方说只要减一点点,这一点点的标准在哪里,程度在哪里,您方需要向我方论证。最近时间刚出的小学生减负的十条当中,提出的是不做作业,也不复习,也没有考试。不做作业我们如何对教育进行复习的,不考试我们又应该用什么制度来检验呢?所以这样子看来,怎么不会减损基础教育的成功呢?

然后您方还提到了一点说不会减损,我方刚刚也提出了那个实验中学的例子,因为他们没有早自习没有晚自习导致录取率下降20%,这20%在您方看来是社会上的成就还是结果上就说明了对人才的培养室弊大于利的。最后您方其实也是在跟我方说只要强度下降了就是利大于弊了,可是我方告诉您,您方这样的减负措施是达不到您方预期的效果。因为什么?是因为当今的教育制度在那里,并且考试也在那里,不管你是怎么样的减负,因为以前是说这样子的考过去,但是现在减负了,我们大家都是这样子考过去。而现在千军过独木桥的情况没有改变,我们就只可能说在课上学习的轻松会导致课下学习的更难么。

我们减负喊了这么多年,现在上海还是有80%的学生参加补习班,所以说您方说达到预期效果,究竟怎么告诉我少上几节早自习少上几节晚自习让你参加体育锻炼就能达成的。那样子的负担到底在哪里,我们有看到。所以您方说的利大于弊需要您方继续论证,而您方说的到底需要身心健康是利大于弊,还是社会上的成就考试结果的利大于弊,需要您方继续论证。

谢谢。正方小结 正方二辩:

谢谢主席谢谢各位,我们今天需要搞清楚一个很重要的状况,就是对方辩友总是在谈的三个论点,但是他的一二论点是自相矛盾的,为什么呢?论点一,对方辩友原话告诉我,马太效应。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今天减了负,那些不爱学习的回了家学习会更重。但论点二是什么呢?现在课外教育的能力还比较差,不能够很好地进行课外教育。合起来是什么意思呢?第一点告诉我们,如果减了负,强的会更强,第二点告诉我们,没关系,大家都应该更加加重负担。而这两个点导致的结果自相矛盾。

好,回到对方辩友第三点主张,告诉我说什么呢?今天我不该光重学习,可是这个也是我方主张啊,就是我说中国现在现状确实比较特殊,这个政府的原话么?中国的状况确实很特殊,好,我们现在在基础上在国际上是享有盛名的,几乎是全球最成功的基础教育,我方不是要去改变它这个最成功的的教育体系,我方没有想这么做,我方想告诉他们,我们在这样高的成就之下牺牲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很多人透支了。我用最权威的数据,2012年的数据告诉大家,这时候我方做一个取舍,什么取舍呢?一个最重要的取舍,她告诉我我们人才不一定要健康的,对方辩友人才要不要健康和他是不是一定要健康,完全两回事?

好这个时候我们就轻松一点,讲个段子,大家都知道,打辩论的同好都知道黄执中学长,他就会剑宗这样子。辩论打这么好,按照对方辩友的定义,辩论已经打得很好了,他是一个好辩手了,何必要健康呢?这不是一个必要条件,不一定非要身体好才是一个好辩手。但是各位,不一定能够论证出不应该么?不应该说我们在培养的过程中去追求。

最后翻译过来什么意思?我们辩论有个基础叫基础教育,训练强度非常高,夺取了国际上的一切的指标,但是对应的身体就比较糟糕了。这个时候我们作为一个大夫就说十个指标里面重点追求五个,另外的五个我们让一让,已经很好了,来照顾一下自己。其实我方的主张是这样子,可是对方辩手告诉我们其实身体不好,也可以做个好辩手。我承认,今天我方一辩比较可怜,我把他手臂打断掉,他还是一个好辩手,不好意思,你又中枪了。但是在座各位,不等于说我们要追求他腿断掉这样不健康的事情出现。一旦我的强度达到我需要用身体的透支来作为代价了,这个时候就可以让一让,我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让一让要怎样才能实现,减负。第一是因为现实的关系,当减掉一个课时的时候,中国平均所有的学生身体健康素质上升10%,减负可以让2200W的中小学生从不健康走向健康,各位,这真的很重要。

谢谢。正方盘问

正方一辩:一辩,我请教一下你,您方说一个减负是不行的,对不对? 反方一辩:是啊。

正方一辩:好,二辩,一个减负不行,是一个不行还是减负不行? 反方二辩:减负不行。

正方一辩:减负不行,好,一辩,您方立论的原话——简单的减负是不行的,对吧? 反方一辩:不是啊。

正方一辩:您方立论的原话是简单的减负是不行的,这句原话您说过没有? 反方二辩:就是意思说减负达不到您方说的效果。

正方一辩:好,二辩,强调一下,简单的减负不行是说简单不行还是减负不行?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您要让我说,今天我们是进行比较的,我们说了今天减负是弊大于利,所以。。

正方一辩:好好,您方的弊大于利是通过什么呢?一个简单的减负是弊大于利的,对不对,我想请问。反方一辩:对方辩友,不要再让我论述,我说的减负它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时会产生负面的作用,这时。。

正方一辩:好,预期的效果要看我们今天的人才培养,你们认为现在中国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最大的弊端是什么?二辩。

反方二辩:可能动手实践创新能力不强,这些方面有所欠缺而已。正方一辩:它是不是重要的元素之一,一辩。反方一辩:是健康但不必要。正方一辩:健康也是中国人才不合理的一个趋势之一,那我们今天减负让他们变得健康一些,这个做法好不好?二辩。

反方二辩:这个做法好不好看能不能必然锻炼身体,这个需要你论证啊,而且需要多长的时间可以达到我身体好这个标准?

正方一辩:说的很清楚了,现在中国人才的优秀程度成绩好的身体却不健康,健康程度不够跟其他国家相比,所以我们把优秀这一点向健康妥协一点点,请问一辩您觉得好不好?

反方一辩:不好,身体健康好了就等于是人才了么?

正方一辩:我是说应试向素质教育的改变双方都有共识,我们的分歧在于减不减负,您方说不减负,那我想提一提不减负就必然代表人才更合理化么?二辩。

反方二辩:我们不减负,可是我们有其他的措施啊。正方一辩:因为您方的不减负有其他的配套措施,我方的减负就没有配套措施了,是么?一辩。

反方一辩:举证。

正方一辩:所以您方的不减负是有后盾的,这个后盾叫做配套措施,而我方减负是没有后盾的,我方后面只有减负这一条路,您觉得这样的比较公平么?二辩。

反方二辩:不对,我方说的是,今天感冒了应该吃感冒药而不是吃胃药。

正方一辩:对方辩友,治病是同样的,今天我们只讨论减负这件事情,好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今天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变是双方的共识还是双方的分歧?一辩。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我们刚刚已经说过了,您是药不对症,吃错了药。正方一辩: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双方的共识还是分歧?二辩。反方二辩:是的,我们需要素质教育。

正方一辩:对,这是共识,是素质教育转变的共识,素质教育工程当中要不要减负才是分歧,对不对?二辩。

反方一辩:不是,是对方辩友,弊大于利。

正方一辩:就是在素质教育的转变工程当中,你们认为不减负也能转变好?是不是,二辩。

反方盘问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人才培养的标准是什么? 正方一辩:就是我们要向人才培养的。。

反方一辩:好的,对方辩友,又好又健康。好体现在哪里?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就是身心。

反方一辩:好,对方辩友,请问您的论证只有身体健康,你说让他去参加体育锻炼就可以达到身体健康,对么?

正方一辩:对,而且减少一节课。。

反方一辩:好,我再给您举个例子,上海每两节课之后就会发牛奶发点心,它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可是它的学业方面也没有减负,这样子是不是跟你的提高身体健康减负不存在矛盾?

正方二辩:并行不悖啊。

反方一辩:对,并行不悖你怎么能论证它的减负和身体健康有必然的联系呢? 正方一辩:吃牛奶很好就能告诉我们喝牛奶不好么?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我们今天已经说了,药要对症。对方辩友我们来看下面一个问题,您方说身体健康是由于学习压力太大造成的,是么?

正方一辩:现在中国的现状是这样。

反方一辩:好,那我们是不是要减轻他们的负担去进行体育锻炼是么? 正方一辩:唉,你终于懂我的意思了。

反方一辩:好,那减轻学业负担去进行体育锻炼,剩下的时间是不是可以去上网,我们在网络方面是不是会导致您的身体健康导致您的视力不好呢?这样的情况你怎么看?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您是说了一个所有措施都改变不了的事情,就是我下了课完全。。反方一辩:对方辩友,您不要逃,我们说过了,你的减负和你的身体健康两者现在是并行不悖的。我现在来举一个例子,今天我去减负我是不是有多的时间去进行,我是不是有多余的时间了?

正方一辩:是的是的。

反方一辩:多余的时间是不是不一定体育锻炼去进行自己的兴趣? 正方一辩:这方面我们有强制措施,课没了不是说。。

反方一辩:好,对方辩友,中考的时候我们是以怎么样的结果来衡量人才? 正方二辩:这其实今天的状况就是。。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直接回答我什么叫人才? 正方二辩:身心两重,中考。。反方一辩:好,那对方辩友,有的人就中考它考不好,他身体健康,难道他就叫做人才? 正方一辩:我们觉得人才要合理化,这种人才可以少一些。。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个例子。有的学生减负,他去好好学习,可有的学生去上网打扑克,它有些衡量的标准是分数,那有些人变得越来越好,有些人就玩完了,对方辩友你怎么看?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你碰到一个核心问题,而这个问题是任何措施都解决不了,这是学生。。

反方一辩:好,对方辩友,你减负减出了一种对他们的不平衡。正方一辩:你论证一下为什么大多数学生会出现这样的不平衡。

反方一辩:现在是我的盘问时间,到时候会给您论证。对方辩友,那所谓的体育员他们是不是人才?【时间到】

正方结辩 正方二辩:

谢谢主席,在座各位,今天对方辩友在质询结束之后终于把它的整个理论抬出来了,她是怎么说的。她的前提是这样说的,目前考试么,所以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是考试。这要还是不要,对方辩友,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会发现,身心是一个合起来的要求,考试就是衡量考试,它衡量的很少,这里的疏漏我们要不要去改它。对方辩友接下来又告诉我们什么呢?就因为在这个标准之下,一个人才其实可以不要身心健康也可以成为一个人才,我承认。但是这个在培养学生在培养人才的时候要求它不用管身心健康,对方辩友这里的论证您完全没有完成。

好,接下来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事情呢?因为会有马太效应,我记得这是一个圣经里的段子,不好意思我记错了。大概意思就是说大者恒大,强者恒强这样子。但是各位今天减负是什么意思?除非它减得不公平,除非它减错了,才会有马太效应。什么意思?就是好的学校没有减,差的学校必须减。这时候会发生典型的马太效应。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翻开书本一看,所有减负试点都通通拉的好学校来减哦,对方辩友,马太效应在什么地方?

好,接下来对方辩友又说了第三点告诉我们,日本不要考试,好不好呢?轻松教育好不好?不对,对方辩友犯了一个错误,什么意思呢?就是日本减得太多了,所以日本我们没必要讨论,但是我们要讨论的是什么?是今天要不要减,而不是减多少。对方辩友无外乎在告诉我们,减得过度了会有很差的状况出现。减得过度了,是过度的问题还是减的问题?

下面我们回到人才培养这个最核心的意义上,我们说人才的培养,他一定要身心都是完善的,他才是一个健康的人才。如果按照对方辩友的说法,只要你过了中考你就是一个人才,只要你过了考试你就是个人才,你没过就不是人才。这个时候我们培养人才是怎样的?是缺失健康的,是一个不完整的人才。所以在座各位我们今天会发现我们在智识这方面培养已经很足够了,我们的基础教育是全球最优秀的,但我们的教育的过程当中在身体方面我们有很大的问题,所以教育怎么改?我们要让教育和身心做一个完善和平衡,之前这一块缺了,我们现在把他补起来,这才是一个健康而又完整的人才。

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还是那个标准,好像高考不好所以身体不好,不用衡量它是不是人才的标准。是,今天身体壮的不一定是人才,但今天我们想要的人才一定身体应该壮,不仅要改变这样的策略,让我们学生在智识方面一切的损失,它的身心是均衡全面发展。

好,对方辩友,大概还剩三十秒的时间。我们还是举个辩论圈的例子,黄执中学长确实打辩论打得很好,他还跟胡建彪学长一起去健身哦。为什么他们要健身呢?难道是他们觉得我今天辩论打得很好我不用健身,我健身跟我当一个好辩手没有关系,不是这个样子的。一个好辩手应该怎样?应该身心都要健康,今天身心很差不是一个好表率,要问何去何从,交给在座各位。

谢谢。反方结辩 反方二辩:

好,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对方辩友误解了我们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并不是说是考试成绩,而是说当今的教育体制下,我们只看到了那个人才的标准是成绩而已。今天对方辩友的逻辑很奇怪,他们告诉我们说,因为身心健康是一个人的基本。我们干什么都需要身心健康,所以说我们今天人才培养是以身心健康为标准,那我今天鼓励大家吃好早饭,是不是也能够让大家身体得到健康,这是不是说吃好早饭和减负对人才培养上是一样的作用呢?当然不是。

对方辩友还告诉我们在现今的中国体制下,我们队身心健康关注的太少,从而我们要以身心健康为培养的标准,可是同样的逻辑用到我方。现今中国教育体制下,我们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的太少,是不是是说今天我们要以综合素质的提高来作为标准也可以呢?所以您方的这个逻辑不对,不能以身心健康为这个标准,而您方在结辩也提到了,对,身心健康是一个健康的人才的标准。所以您方还是只解释了健康这个词,对于人才您方始终没有定义。

再来看对方辩友的两个论点,您方第一首先告诉我们说减负必然带来强度下降,但是您方对于减负强度下降跟我们今天取消早自习去跑个步就好了跟身体好的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里?您方说身心健康,对心灵上的健康也米有提出什么措施。再来看,对方辩友说强度下降,强度下降我们谈减负这么多年,可是上海的调查显示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是不断下降的,所以说您方的这个减负只是体现在表面上,可能我少上了一节课,我少做了一点作业。但是在您方的标准下身心健康也没有达到,所以您方对于人才培养的利大于弊并不成立。

再来看对方辩友说,今天我们只是减得程度只有一点点,没有很多,但是像日本他们是减的太多,您方对于这一点点的定义到底在哪里啊。像日本其实也米有减得特别的过度,他们当时也只是说模仿西方,说想要一个更加稍微轻松一点的学习程度,但是最后得出来的却是培养出来一批不会读不会写的学生,这样子的人就是身心健康的,我们能称他们为人才么?

其实今天中国喊减负真的已经喊了很多年了,不管是北京上海还是大家都已经看到不停地出台政策告诉大家我们需要减负,但是为什么这个减负越来越减越重呢?其实我和对方辩友的心是有一个共识,就是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并没有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而我们基础教育是很多人,甚至杨振宁先生在中国完成了基础教育,到了大学才去了美国,他说基础教育给他的创新提供了很多的基础,所以其实我们看到中国现今的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不是基础教育,而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对方辩友也承认其实我们教育体制有问题,、但是要通过减负使得基础教育获得转换,真的是这样子么?

我们刚刚已经说了,减负达不到对方辩友说的那个效果,因为今天考试制度没有得到改变,本身它的心理压力还是在那里,但是课上学习的时间变少了势必要向课外去学习,这个时候补习班出现了,家长去请250元一小时的家教也出现了,所以我方今天说减负不是不能减的问题,而是减负是我们胃痛就要吃胃药啊。

谢谢大家。

下载教育政策(减负)(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政策(减负)(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省2014年主要减负惠农政策 - 副本

    XX省2014年主要减负惠农政策一、强农惠农补贴政策及涉及收费规定:1、全省继续实施对良种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政策,补贴资金实行“一折通”或“一卡通”兑现到户。2014......

    宣城市企业减负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宣城市企业减负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宣城市企业减负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宣城市人民政府 (2009年5月19日) 今年以来,我市多措并举,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全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4月......

    清费减负政策落实情况督查工作汇报

    清费减负政策落实情况督查工作汇报根据省物价局及市纪检委要求,我们对2008年国家和省出台的清费减负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清费减负政策落实情况督查工作汇报。重点是......

    减负(共五则范文)

    祥明小学减负自查报告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减负提质的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主动发展的良好教育环境,有效配合全市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

    乡落实减负惠农政策情况的自查报告

    乡落实减负惠农政策情况的自查报告县减负办:根据《关于开展坚决纠正损害涉农利益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湘农维监1号)和《关于开展坚决纠正损害涉农利益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

    株洲市2011年减负惠农政策落实暗访情况汇总

    株洲市2011年减负惠农政策落实暗访情况汇总 市暗访联合检查组 2011年度10月18日 按照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湘办(2011)17号文件要求, 促进我市“2011年减负惠农政策” 的全面落实......

    教育如何实现“减负”提质

    阿都教育如何实现“减负”提质 阿都乡中心完小徐永波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减负”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阿都乡的教育现状,我谈点我个人最基本的看法......

    关于中小学生教育减负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小学生教育减负的调查报告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校区组长: 组员:刘文亚201126082 孙陶陶201126083 谭晓丹201126085 王烨201126086 徐晓艳201126087一、调查的目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