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本教育减负30年反思
日本教育减负30年反思:国民学力显著下跌
□日本“宽松教育”政策降低了达标的底线要求,却完全不为最优秀、最努力向学的学生提供国家教育支持,甚至不提供荣誉感
□经济水平太低的家庭将得不到入场券,经济水平足够高的家庭可以购买到最好的私立教育,日本的中产家庭却承受着最大的学业竞争压力
□日本“宽松教育”政策下,教育供给由公立向私立转移,教育费用更多采取受益者负担原则
30年前,日本对“只认分数”的大学入学考试带来的基础教育应试化和学业负担过重现象大肆口诛笔伐。在人口稠密、民众普遍重视学历的东方国家,这样的“考试地狱”现象高度相似。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成就一方面使家庭可支配收入显著增加,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诉求大幅提升。另一方面,经济条件优越起来的家长对激烈的竞争压力导致高强度的学业要求产生质疑。围绕教育如何适应经济高速繁荣,日本社会进行了大量公共讨论,减轻学业负担、改革大学入学考试的呼声甚至成了政治上的关键问题。
上世纪70年代的考生多数出生于二战结束后,经历了经济、社会、文化从战败的低谷到不断上升的青少年时代,在稳步上升的社会环境下同时也面临着各方面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形。他们的父辈则出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二战中幸存,并成为参与创建战后新社会的中坚力量。父辈的成功是白手起家的成功,而不是挤过高考独木桥后获得的成功。所以不仅出于慈爱之心,父辈们有理由对应试苦读、对人为设置考分选拔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产生强烈怀疑。
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了,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还要学得那么苦?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怨声载道的社会情绪迫使文部省在1976年12月18日发布教科答复报告《关于改善小学、中学及高中的教育课程基准》,指出“精选教育内容,旨在实现学生过上宽裕而又充实的学校生活的目标”。这个答复报告直接依从了民众缓解下一代学业压力的诉求,成为著名的“宽松教育”的标志,成为此后主导日本基础教育30年的方针。
“宽松教育”方针下的30年间,日本中央和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大体包括:降低教学大纲的标准(缩减课本)、减少规定学时和公立学校去重点化。例如将小学至高中的总课时从5821课时减少至5785课时,《中学指导要领》的册页从261页减少至123页,公立中小学每周上课5天(原本6天),学生报考公立中学不能填学校志愿,只能按片区随机入学等。问题是,这些直接减负的政策手段根本没有达到减负的效果,还产生了系列副作用。
“宽松教育”的三大恶果
公立瘦弱,私营肥满
由于宽松教育政策只能约束公立教育部门,民众的升学需求和竞争态势并没有变化,可想而知,对更有竞争力的教育需求只能通过私营办学机构来满足。原本占据优势教育资源的公立中学只能提供宽松的托底教育,无法为想要上好学的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几乎所有志愿上一流大学的中学生都投入私立中学,随之,没了要读书的学生,公立中学的优质师资也不断流失。以从1960年到2005年考入东京大学的前20名高中为例,私立高中和公立高中,此消彼长十分鲜明。在日本,私立学校的教育费用通常是公立学校的2~3倍。
要考上好大学,仅仅上私立学校还不够,课外补习学校(日本称“学习塾”“进学塾”)专门为应试做好准备,这几乎成为日本家庭的一般常识。根据文部省官方调查,全日本中学生上课外补习学校的比例从1976年的38.0%上升到1985年44.5%乃至1993年59.5%。小学生上课外补习学校的比例也从12.0%、16.5%到23.6%,节节攀升。
几十年来,课外补习产业蓬勃发展,经过一番市场竞争兼并,构成了著名的首都圈“四大塾”格局,由四家机构把持补习产业。由于人们趋之若鹜,“四大塾”各自设置了不低的入学选考门槛,且不说高昂的学费,许多家长发现,如果在家中不做充分的预习准备,连较好的补习学校都进不去。中学期间上不了好的“学习塾”,就很难上好大学。究竟是谁在为国选才?
中产家庭教育负担倍增
“宽松教育”政策改变了整个社会的教育供给,日本中产家庭若在子女教育上要求上进,势必付出巨大——经济负担、选择焦虑和全家被裹挟参与应试成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
日本数量庞大的中产阶级家庭无疑为上述私营教育机构作出了巨大的经济贡献。在日本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教育支出和补习教育支出从1970年左右开始显著上升,1976年开始实施的“宽松教育”政策完全没有影响到这个上升趋势。换言之,1976至1995的20年间,家庭的教育经济负担没有下降,反而一路攀升,更可怕的是,升学率却一路下滑至1970年后的最低谷。可想而知,在此期间的学生和家庭的升学压力越来越大,对家庭经济条件不够好的学生而言,不公平也在扩大。
除了经济压力,“宽松教育”政策整体上降低了必修的教育标准,看似学生有了更大的自由选择学习的空间,其实这个年龄的学生既不充分了解自己,也不了解社会需求,甚至不够了解竞争游戏规则。自主选择适合的教育资源既超出了学生的能力,也超出了多数家长的见识水平。除非精通教育和社会规则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多数家长在为孩子做学业选择时手足无措,心态焦虑。私营培训机构的营销诱惑、家长间的模仿与攀比、恨铁不成钢和病急乱投医等心态都会造成超量教育、过度补习,结果又加重了一重学业负担——不仅无效,更可能适得其反。
有一系列畅销书名叫《中学生的考试9成靠父母》,非常具体地传授家长应试技巧。日本应试学习之发达,已经不只是学生的事,应试负担已经不可避免地延伸至家长。
国民学力显著下跌、教育负担抑制中产阶级生育率
如果说“宽松教育”政策下,教育供给由公立向私立转移,教育费用更多采取受益者负担原则,只是不同政经路线的变化,全家动员参与培养子女也不是一定有害,那么以下两大弊害足以促使日本政府彻底放弃“宽松教育”。
第一,国民整体学力连年显著下跌。在四年一次的国际PISA标准化测试中,1999年,日本的数学应用和科学素养位列OECD15国第一,阅读理解位列第八;到了2003年,数学跌了5位,阅读理解跌了7位;2007年,科学第六、数学第十,阅读理解已经沦为垫底的第十五位。近年日本国内还有调查称,小学生4人中便有1人弄不清“平均”的含义。“大学生数学基本调查”结果也非常不乐观。日本的高中要为初中补课,大学的第一年要为高中补课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
“宽松教育”政策降低了达标的底线要求,却完全不为最优秀、最努力向学的学生提供国家教育支持,甚至不提供荣誉感——因为宽松教育反对大规模的竞赛、考试和选拔。努力学习、追求出类拔萃得不到承认,宽松无压力才是正当的。如果在达标线之上还想学更多,那就要自己负担所有成本。
第二,我们已经分析了宽松教育政策下家庭支持成了学业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经济水平太低的家庭将得不到入场券,经济水平足够高的家庭可以购买到最好的私立教育,而日本的中产家庭却承受着最大的学业竞争压力,他们本身对下一代也抱有最强的通过受教育来维持阶层或向上流动的愿望。所以,家庭教育成本越高,中产家庭生育率越低。这类使得国家教育供给空洞化的政策最终会抑制中产阶级的生育率,长期动摇国本,很可能是当初政策制定者始料未及的。
三种学业负担根源不同
考试竞争烈度取决于适龄人口数和高教资源供给
政策只能在短期内改变游戏规则(拼才智?拼努力?拼特长?拼体格?拼品德?拼爹妈?)——却无法改变竞争的烈度。1976年至1990年(“宽松教育”政策的头15年)高等教育录取率不断降低,考试竞争变得更激烈而不是更轻松了。1990年以后,录取率却高歌猛进地上升,从60%升至90%以上,什么原因使上大学变得如此容易了?1992年日本18岁人口达到战后第二次婴儿潮高峰后,直至2014年的22年间,18岁人口从205万减少至118万,降幅达42%。此间,日本高校在校生规模却从295万增长至304万。高等教育录取率更是一路攀升至93%,意味着几乎所有申请者都能够被高教机构接纳。日本现今超过40%的私立大学招生不能达到满员,这对于积存基金薄弱、运营高度依赖学费的日本私立大学来说是存亡攸关的危机,近半数大学招生工作本质上从选材变为营销,入学选拔形同虚设。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政府没能适时控制私立高校的盲目扩张,出台限制性政策反应滞后,导致竞争选拔进退失据而饱受诟病。所以,密切观测人口变化,预估并适当地调控教育供给,保持选拔活力和学习积极性才是教育政策的应然。
超量补习的负担要回归教育规律来化解
如何判断补习是否超量?在补习产业高度市场化的今天,摸透了望子成龙、争先恐后心态的商业营销会大大异化家长和学生自己的判断。深度卷入补习市场的家长不由自主地站在了应试主义的一边。
负责任地讲,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始终离不开一对对立统一的命题:从教育者视角来说是“培养”和“选拔”,从学生视角来说是“成长”和“应试”,两者相辅相成。正如日本的历史教训所示,当教育真的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应试压力,却得到了缺乏求知欲和进取心、图安逸不勤奋、害怕担负责任、受不了批评、整体学力跌落的“宽松世代”。所以,在基础教育实践中能取得育人和应试的平衡兼顾就是最大的成功。
超量补习的发生意味着应试压倒了成长,要遏制超量补习就得重申育人和成长的主题,让真正懂得教育规律、怀有育人之心的教师和学校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获得更大的尊重。更重要的是,限制正规学校教育的上限与边界不仅加重了家庭教育负担,还削弱了学校和教师的威信。正规学校教育要能提供足够的学业挑战才不会被轻视。学校和教师要理直气壮地承担更多课业教育而不是变相地把充实、提高的内容转移到课后家庭辅导。每个人学习不同科目的能力不同,心智发展速度不同,兴趣方向也不同,课外补缺、拓展和提高都是自然的需求,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公立学校、公办少年宫及其师资也应该能提供这些教育,如果把这部分空缺出让给私营机构,应试压倒育人就可想而知了。再者,符合选才规律的竞赛、测试要视作国家选才系统的一部分以充分的规模定期实施,既不能泛滥,也不能取消。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回归教育规律,摆正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自己各所应当的位置。
学业挑战未必成为负担,不能因材施教才构成负担
因材施教是最大的教育规律,每个人的学习和成长都是独特的,每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心智状态下能够接受的学业挑战度千差万别。
统一以某种平均水平对待施教势必形成学业负担,在这个方面低于平均水平者感觉吃力和沮丧,高于平均水平者感到无聊和无精打采。在现代学校制度下,一定程度上实现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多元化发展,成为优质中小学的标志性特征。如果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擅长的事,鼓励他们投身并乐在其中,“减负”便已经发生。所以,越是那些优质学校素质教育做得越好,学生学习越不苦,并不是无稽之谈。
当然,前两条还是制度上、结构上的问题,这个层面上的“减负”最深入教育内容实质,更需要时间、耐心和爱。减轻学业负担的命题到了一线教师这里绝非单纯地降低学业挑战,而是转化为要实施更好的教育——提升自我的教育教学素养,因材施教,激活学习。
强化公办教育配置,弱化家长和私营培训市场的卷入
对照以上三条,可见日本何以实现了“减负”又反思“减负”。其一,人口减少、高校大肆扩招致使高等教育录取率陡增至90%以上,大批学生入学使得大学失去选拔性,基础教育学习目标松弛,是学习变轻松的决定性因素。其二,日本政府对私营教育机构管制不多也缺乏手段,主要依赖市场机制,长期下来能够提供个性化教育、提高教育水平的机构几乎全部属于私营机构。虽然总体录取率大增,对于希望上一流大学的学生而言,竞争依然激烈,家庭负担、学业压力依然很重。其三,认识到“宽松教育”政策实施过了头,日本政府下决心扭转政策方向,有计划地提升基础教育的课程标准,增加必修内容和学业挑战度。2008年开始,小学课本增加25%的页数被视为转折性标志。
中日两国相似的社会背景,使得日本30多年“宽松教育”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相似性包括同属于东亚儒家传统文化圈具有很强的学历社会意识,家长努力供孩子上学、希望上好学,人口直接影响考试竞争激烈程度。以及经过一段时期经济保持高增长,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家长既希望孩子在学业竞争中优胜,又不希望孩子学习太辛苦,全社会批判“应试”,呼吁“减负”。另一方面,中日政治经济体制不同,政策抓手和落实条件也很不同。我们认为,我国更有可能通过强化公办教育配置来弱化家长和私营培训市场的卷入,在育人和应试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我们还建议全面振兴公办教育,激活公办课外教育,为家长减负,释放中产家庭的生育意愿,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学业挑战,同时为国储才选才。
(作者为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第二篇:改革 教育 30年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30年在历史长河中就是那么短短的一瞬,仿佛浪花一般,转眼即逝,然而30年的改革开放又是那么漫长、曲折而充满艰辛。30年岁月如歌,30年翻天覆地。今天,我们共聚一堂,共话改革开放30年的欣欣向荣。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改革
教育
30年
这是一方古老的土地,秦时设关,西汉治县;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旬河和汉水在这里交汇,形成全国独一无二的太极。30年来古老的太极城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200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的30周年,让我们打开记忆之门,整理想竹简一样的记忆珍珠,再用改革开放的红线串起,然后共同珍藏在心底。
是什么在30年前给了我们无比巨大的动力?是改革开放;是什么在这短短30年里让我们发生沧海桑田般的变化?是改革开放;又是什么让我们在30年后的今天能够安居乐业、实现小康?还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座座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研硕果累累,一个个大型工程圆满竣工,一个个大型企业迅速成长。改革开放为祖国的进步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旬阳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但这里却处处弥漫着改革开放的气息。我,一个80后的青年,伴随改革开放的时间并没有30年,真切领悟改革开放的情韵时间更短。但是我的一些亲身经历却在我的脑海里浓缩成一个个挥之不去的记忆片段。记得,儿时老师那用手掐着写完的粉笔头,那带给我们无数憧憬和欢乐的斑驳的老风琴,那吱呀作响,摇晃不定的讲桌,还有那旧的看不清颜色的老图片….这一切都让我记忆犹新。再看看现在的孩子吧,每天清晨当他们迎着朝阳踏进教室的那一刻,我总是感慨现在的孩子是多么的幸福呀!录音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情境,新的教学理念增强了孩子们学习的互助性、参与性、自主性。如:乒乓球、拉丁舞、跆拳道…等一些兴趣班的开设更是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生活。
30年来我们的教育正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1998年的普九迎验到2007年建设教育强县,领导高瞻远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开创了旬阳教育的新局面。
德育为首,质量为本,科研为导,全面发展,高考攻关,数以千计的学子圆了大学梦。分层要求,异地达标,全员合格数以千计的初中生顺利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夯实基础,激发兴趣,注重引导数以千计的小学生进入了智慧的伊甸园。注重实训,锤炼技能数以千计的职中毕业生供不应求。
作为一个幼儿园教师,我看到了旬阳幼儿教育的大刀阔斧,更感到自己重任在肩。幼儿园是开启幼儿智慧的乐园,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乐园。我们曾经的“保姆式”教学模式早已被如“蒙台梭利、奥尔夫等一些国外的启发式的教育新理念所代替。民办园也在公办园的带动下迅速成长。幼儿入园率稳步提高,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也被全社会所认同,很多准父母已经从胎教着手准备幼儿智力开发。幼儿教育从”领着孩子玩儿“蜕变成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新型教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
30年的改革开放,30年的风雨历程,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勤劳努力,铸就了旬阳教育的新丰碑!我相信有领导掌舵,教师划桨,旬阳教育一定会乘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奋进的旬阳一定会再次谱写新的篇章!
旬阳县第一幼儿园 杨艳
第三篇:日本教学反思(范文模版)
今天我们2班学生学习了《日本》这一节的内容。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日本的国花——樱花,国家的象征——富士山、传统服饰——和服等,使学生对日本有初步的感知。然后,依托教材学习对日本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自己看图、分析图找到主要特征,并让学生总结分析地理特征的思路和方法。尤其重点分析了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特征,人文特征重点分析了日本的经济特征,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原因,工业的发展条件评价。有指出日本工业发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同时分析了日本的地质特征及防震。
这节课的教学总的来说还是圆满的,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学生在读图析图方面还有待指导,学生还是不敢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观点,表达的语言也要再凝练、准确。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更好的结合学生的学情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来完善我的教学,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
第四篇:《日本》教学反思
用心关注每一位学生:调动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协调者,这种说法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口头禅。但是如何把理念的东西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还需要理论与实践相接轨的岔道,这个岔道就是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行为,不断地调整教案的过程,尤其是不断地和学生心灵相互碰撞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教案的过程,因为预设的教案遇到鲜活的个体就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班级授课制是机器大生产时代的产物,现在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异常短缺,这个大班额的班级可能在中国还要长久保持一段时间。
教案主体与基调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虽然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就考虑到了个体差异,但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千差万别,即使你考虑得再充分,也不能保证在课堂上不会出现“另类”的需求。
这个问题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瓶颈,有时很难解决。我在实际教学中试图这样克服这个矛盾:用你的目光尽量“照耀”可能有“另类”需求的同学,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多观察他们的反应,多关注他们的表现。
第五篇:龙游教育30年
龙游教育30年: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全力促进教育公平
2008-12-1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龙游县坚持科学和谐发展理念,按照“加大投入,优化队伍,提升内涵,改善民生”的教育统筹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了“两个率先”:在全省25个经济欠发达县(市、区)中率先创建教育强县,在全市率先实现省、市教育强镇(乡)“满堂红”。
一、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办学条件均衡
优先教育投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健全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坚持教育经费以财政拨款为主,确保“三个增长、两个提高”,以有限的地方财政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教育投入的持续增长。在2004至2007年四年里,县财政拨款达到5.58亿元。
调整支出结构。在保障教育投入的同时,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力度。2007年,对学生公用经费实行分类管理:城区初中、小学为一类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初中按省定标准;学生数在700人以上的农村初中、小学为二类学校,在省定标准的基础上每生增加50元/年;学生数在700人(含700人)以下的农村初中、小学为三类学校,在省定标准的基础上每生增加100元/年。仅此一项,县财政每年新增支出300万元。今年,在提高省定最低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基础上,对二类、三类学校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75元、150元。同时,在教育资金的统一监管和规范营运中,也向农村学校倾斜。近两年,龙游县人民教育基金会在向学校拨款中,有近三分之二的资金用于农村学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学校的发展。
优化学校布局。按照“高中向城区集聚,初中向中心镇集聚,小学向乡(镇)中心集聚”的思路,大力进行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整体实力,改变学校网点多、规模小、效益差的状况。同时,加快校舍改造,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从1999年开始就提前实施食宿改造工程,筹措教育资金1.1亿元,新建标准化学生宿舍11.2万平方米,新建、改建食堂3.3万平方米。现在,“不管走到哪里,尤其是在农村,最好的房子就是学校的”。从2008年开始,计划用两年时间,投入3000万元,完成6个班(不含6个班)建制以下的村完小(教学点)调整改造任务,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师资队伍均衡
切实提高教师待遇。早在2002年,龙游就实现了所有中小学教师国家、省规定的工资和工资性津补贴全部由财政统一发放。2007年,在原由县财政承担的人员经费项目仍由县财政承担的同时,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每年的年终增收节支奖、住房公积金和同城补贴中考核奖全额列入县财政预算。这三项,县财政新增支出1500余万元,教师年人均预算内收入增加了5000余元,以后还将逐年增加。从今年1月1日开始,我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任教津贴,对在农村任教的教师给予平均每月200元的津贴,进一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在职务评审、评优评先等方面,也积极向农村老师倾斜。目前,全县拥有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市级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等各级荣誉称号269人,其中农村教师就占了一半多。通过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保证农村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
着力提升教师素质。通过校本研修、学历提高、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素质,让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都能紧跟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从2005年开始,按照省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3年内全县所有农村中小学教师全部培训一遍。县教育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开设了小学班主任全员培训、中学政教主任培训、中学班主任培训。该县作为教育部“2007 年万名中小学班主任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100个项目县之一,有100名班主任学员参加了远程培训。在他们的带动下,产生联动效应,带动了一大批骨干班主任教师参与。今年,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专门开通培训平台,为我县200名高中班主任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网络远程培训,提高高中班主任素质。
大力促进城乡交流。建立教师服务期制度,新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必须年满三年,选派城区优秀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开展农村学校的教师到城区学校挂职学习,促进农村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组织城区学校送教下乡、教学回访等活动,促使城乡学校“深度融合”。开展特级教师、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跨校带徒活动,全县共有89位教师与特级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结对,提高农村骨干教师的理论和业务水平。
三、提升学校内涵,促进办学水平均衡
深化督导评估。开展中小学校的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初中、小学都已进行了10轮。2006年开始,对高中段学校和幼儿园进行了学学校工作考核。同时还开展幼儿园等级评估和教育经费、安全卫生、教学行为、德育工作、师德建设等专项督导评估。在具体操作中,不断完善中小学综合督导评估制度,充分发挥督导评估作用,推进学校健康、有序发展。
坚持差异发展。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不能采取削“峰”填“谷”的政策,而是要“扬长补短”,坚持差异发展。每所学校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要结合自身实际,坚持错位竞争,差异发展,注重内涵提升,抓出自己的教育特色,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竞争局面,最终形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龙游教育特色,形成了龙游教育品牌。全县5所公办高中段学校,有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省一级重点综合高中、省一级职业高中、省级A级普通高中各1所。浙西造纸中专的制浆造纸工艺专业为省示范专业,浙西造纸中专造纸实训基地为省级实训基地。拥有省农村示范性学校27所,省标准化学校36所,市名校10所。
推进教育信息化。充分借助教育信息平台,坚持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化,实现城乡学校的优质资源共享。近年来,投资200余万元,建成功能齐全的县教育信息网络中心,56所学校实现了“校校通”,35所学校建成学校网站,建好了教育资源库和电子图书库,初步实现教育信息化。近三年来,学校投入现代教育装备计738万元,中心小学以上学校百分之百配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每所村、完小都建有光盘放像点。
四、大力改善民生,促进群体之间均衡
构建助学体系,让每个学生都能“读上学”。全面实施资助扩面工程,确保家庭贫困学生“应免尽免”,切实保障他们能读上书,推进教育公平。至今,全县资助扩面学生人数累计达4万人次,资助金额累计1234万元,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比例高达21%;享受爱心营养餐累计3.3万人次,资助金额达338万元。今年开始,该县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本费和作业本费,38797名学生受惠。制订出台相关政策,免除符合入学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借读费,让他们享受县民待遇。该县还及时成立了贫困学生资助中心,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助学体系,确保全县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关注弱势儿童,让每个学生都能“好上学”。妥善安排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外来务工者子女入学,让他们享受本县学生同等待遇,切实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关心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采取跟班随读、举办培智特殊教育学校(班)等途径,保证残疾儿童少年同步接受15年教育。对心理和行为有偏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倍加关爱,为他们多献一份爱心、多尽一点责任,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推行公平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上好学”。义务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公益性,核心是公平,就是给每个学生都具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该县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坚持实行免试就近入学。较早就开始实行省一级重点中学提前保送、职校提前招生制度,将高中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重点向薄弱初中倾斜,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