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摩山东省第二届物理实验优质课的心得体会
观摩山东省第二届物理实验优质课的心得体会
曲阜市陵城镇罗庙中学 王金峰
2013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在省城济南第十九中学举办的“山东省第二届物理实验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此次实验优质课的课题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和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细细聆听来自全省各市优秀教师的上课,领略到了全省各出类拔萃的物理教师的教学风采,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艺术,都十分精彩而实用,他们极高的实验创新能力和科学合理的教材处理水平令我受益匪浅。几乎每位参赛教师都对课本的实验进行大胆的创新,充分展现实验教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本次观摩活动,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线物理教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照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况,感慨颇深。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体会与感受:
一、引课设计精心,各有高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兴趣。
参赛教师在新课导入的设计科学有趣,直接有效的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新课学习的情景中。在执教《科学探究:欧姆定律》这一课的开始,来自曲阜的孙亚民老师利用电视剧《爱情公寓》中尤尤等几个女孩子修电视,造成短路的夸张搞笑情节,引入课题,课堂最后是利用本节课的探究成果解释短路现象,又结合发生在北京某商场因电动车短路引发的火灾导致两名山东籍消防军官牺牲的事实案例,与前面的内容进行了呼应,给人以整体的感觉;“我是电池,我形成电压”,“我是电阻,阻碍电流”,“我是电流,我将?”这是来自邹城的冯丽老师在引入这节课时所利用flash动画的形式,既生动活泼的引入了课题,又为下一步的猜想做了很好的铺垫;而来自泗水的魏芳老师则采用“用灯光可以将火柴引燃吗?”这一新奇而充满悬念的实验引入《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这一节课。参赛教师新、奇、趣的课堂引入,即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二、在引导学生提出猜想环节,各位老师的设计也很巧妙自然,利于学生提出猜想。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临沂的朱绪朋老师,他在执教《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这一节课时,通过自制的发光“奖”字让学生手拿白纸,通过凸透镜给学生“发奖”这一新颖而自然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教学过程突显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理念比新,授课方法活,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交流环境,参赛的教师都充分结合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来设计组织自己的课堂,将合作学习,互动性教学以及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等理念运用于物理课堂教学,让学生们在有趣的实验中或不断的思考中获得物理知识。每位教师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演示实验、学生参与的自主探究性实验,以课程标准为指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之中,逐步对现象进行分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实验数据实事求是的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误差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高学生改进实验设计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创设情境——提问——学生思考、探究——分析、得出结论——应用结论的各个环节,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 将方法的掌握寓于知识点的学习之中,注重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四、实验数据处理客观真实,注意渗透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在《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这一课时,来自济南十九中的姜爽
老师在处理凸透镜成像数据时将学生实验得到的大量繁杂数据输入,利用excel的排序功能,很快就帮助学生分析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整个过程并没有事先生硬地提示学生将物距和一倍焦距、二倍焦距进行比较,实验数据处理自然而真实;而其他的很多老师则自制了处理数据的数轴,这种数轴以凸透镜所在的位置为0点,让学生将实验中所得的物距及其像距用箭头贴在数轴上,这样处理就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这既降低了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物理规律的难度,又便于学生学习体会处理数据的方法。
五、教学设计科学灵活。
在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方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来自济南十九
中的姜爽老师,她在执教《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这一课时,在刚开始的“认识凸透镜会聚作用”环节中,没有过分而生硬的灌输“焦距”这一概念,为学生归纳成像规律中找物距和一倍焦距、二倍焦距的关系,而是在试验探究得出数据后将学生实验得到的大量繁杂数据输入,利用excel的排序功能,很快就帮助学生分析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样处理就使学生很自然的认识到决定凸透镜成像的是:物距和一倍焦距以及二倍焦距的关系。
六、实验器材有很好的改进和创新
在《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这一课中,执教的老师们普遍使用
了由led灯制作的发光字代替燃烧的蜡烛,在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时则在光屏上增加了方格纸,这样便于记录像的大小;在《科学探究:欧姆定律》这一课中,由于需要较广的电压数据,电源需要提供较高的电压,有的老师没有用废弃后容易污染环境的干电池,而是用了可以
重复利用的铅蓄电池,甚至是废品利用,将旧的手机充电器进行改装,突出了环保理念。还有的老师为了在实验中改变电阻的方便,没有使用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而是使用了变阻箱,这样就避免了因频繁拆换定值电阻而浪费宝贵的实验探究时间。
以上心得体会有不当之处欢迎各位同人批评指正!
2013 年11月
第二篇:山东省物理优质课观摩有感
山东省物理优质课观摩有感
2014年11月5日,山东省初中物理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在日照东港实验中学举行。非常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聆听了优秀教师的课,领略他们独有的教学特色、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育艺术,15节课下来,我感触颇多。
一、新课引入恰到好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堂课能在导入时吸引学生眼球、兴奋学生大脑、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物理教师上课开始经常采用故事法、复习法、提问法和实验法导入物理新授课。其实我觉得,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只要里面有“新”和“奇”的成份,都能很好的抓住学生,产生良好效果。在所听的这两节物理课上《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和《密度》大部分都是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场景来引入的新课。比如在《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这节课上,大部分老师都是先展示生活中灯泡亮暗视频、或者利用线路板让学生连接电路,改变灯泡的亮暗等现象,让同学讨论它们的共同点而引入新课。但有的老师别出心裁让大家耳目一新。如:经技区凤林学校的吕华颖老师更是惊人,用一个黑匣子,老师幕后操作,学生观看前面的电动玩具快动慢动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效果可想而知。在讲《密度》时大部分老师都是通过鉴别物质来引入新课的。日照新营中学的刘吉玲老师利用男女生进行哑铃比赛,而女生获胜引入新课,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禁反思自己的课堂,参加这次观摩活动后,今后自己在引入新课环节上会多下力气、多花心思,一定让课堂有个精彩的开始。
二、内容讲授注重能力
物理与我们生活联系密切,学好物理能让我们解决很多现实的问题。在参评的《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和《密度》这两节课中,参赛老师们既注重课本内容与现实的联系,又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安排小组合作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以及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既使小组间形成适当的竞争,又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记得威海的一名老师的设计很好,在学生做实验之前,安排了火眼金睛环节,使学生对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了如指掌。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为将要进行实验操作做了准备,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三、实验教学注重探究
物理课的灵魂和魅力就在于实验探究,它强调探究的过程,从最初的实验设计,到最终的实验总结,都由学生来进行,老师只充当一个辅助者的角色,通过听取这两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让我们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1.实验的设计方案由学生完成。实验探究的指挥棒应该归还给学生,很多老师在实验的设计和总结阶段正确的发挥了学生的能力。在这两节课中教师最大限度的锻炼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意识。在总结反思环节有些老师喜欢一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中的遗憾和错误。但淄博的邵淑鸾老师却独树一帜,她先表述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用十年的时间才研究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而我们一节课通过实验就探究出来了,难免会有疏漏。然后再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来谈收获与不足,学生的主动性都比较高,这也很值得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学习运用。2.实验数据的总结尊重实事。
体现科学精神在这次的实验课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用学生真正采集到的数据去原汁原味的分析,见招拆招,最终得出实验结论。物理是一门探究性的学科,它并不是唯美的艺术展示,相反,它是让人处处碰壁的探索。它的发展其实正是一代又一代的物理学家不断犯错,又不断纠错的过程。因此,我们的物理探究实验中能够出现问题,才是对学生的更好地锻炼,物理老师应该敢于面对这种问题,善于抓住这种问题,把问题变成亮点,就会收获很多意外的精彩。
四、课堂教学体现艺术
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人。通过这次的学习,让我从课堂教学的组织,向学生提出问题的设计,对学生回答的评价等几个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1.课堂教学的组织上要力求生动活泼。利用小组计分方式展示小组探究成果,能把过去枯燥无味的习题变成生动活泼的竞赛。在临下课知识小结时,淄博的李娜老师让学生抡答“学到了什么”,使即将要结束的课堂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既巩固了知识,也锻炼了能力。作为老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讲台上如果永远只是老师站在那里,那么这样的讲台也就永远是三尺讲台。
2.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注意深入浅出,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到就好。物理的教学要求老师首先是一个会提问的艺术家。如果老师的问题设计过于简单,学生不须思考脱口而出,这样的问题不如不问。如果问题又过于复杂,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哑口无言,这样的问题最好别问。老师对课堂提问的研究应该在课前下好功夫,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旧知识得出新知识。3.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不要总是说好。其实作为学生,在回答完一个问题后都很期待老师的评价,不恰当的评价往往会抹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敷衍了事的评价更是会让学生大失所望。这次的听课,给我的启发就是,要想让学生真正能提起兴趣,投入到学习中,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至关重要。好的评价也许能影响学生很多年。所以,面对一个众目睽睽下勇敢的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孩子,每个老师都要认真的对待。很多老师能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进行评价,比如:你很善于思考,你能有勇气站起来就说明很优秀了,你很善于观察,等等。吕华颖老师还让我认识到了对于学生的表扬和赞许不要仅限于语言,也可用小小的肢体语言来表示,如:很真诚的向学生竖起大拇指来表示赞许。这些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也应多注意。
对我来说,这次听课意义重大。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好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更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教材的研究不够深,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多,对内容的设计不够精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的努力,不断地学习,让自己尽快的成长起来!展现物理课堂的魅力!
第三篇:观摩初三物理优质课心得体会
观摩初三物理优质课心得体会
通过观摩初三物理《电功》优质课后,使我深切体会到讲课是一种艺术.他们有许多值
得我学习的地方.现将听课中的点滴体会写出来和大家交流.一、教师很灵活的驾驭教材,合理的处理知识点。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教师自身素质较高,对教材、教材上的知识点的处理到位。教材上的明确知识点很隐藏,表现重点知识的文字很少,但所有的教师都充分挖掘教材,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在本节的探究电流做功影响因素的实验中,教师不约而同的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探究电功与电压的关系,另一组探究电功与电流的关系,节约了课堂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放手给学生自主探究。但是有一部分教师在探究电流做功的影响因素实验中,展现电流做功的多少是通过观察在一段时间内,灯泡的亮度来进行的,即实验中,记录灯泡的亮暗程度,来得知电功的多少,我认为这样处理欠妥当,会给学生造成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电功的印象,不利于后
面的教学。
教师在讲课中,巧妙的运用具有铺垫性的语言和知识,将前后的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起新知识时很自然流畅。这也是我听课时收获很大的一面。本节课有些教师是以生活中用的电能表来引入新课,有些是从初三里的功引入的,前者是从生活里折射出物理知识,后者是从理论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知识,不管用那种方法,都很自如的引导学生去学习新的知识。印象深刻的是宾州的安东老师,采用的是前者的方式引入新课的,在处理完“做一个合格的电费收缴员”的小练习后,用一句很自然的话语:“可见,家里的用电量太大,要考虑节约用电了。要想到电流做功与那些因素有关?”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探求下一个知
识。日照的崔维英老师利用一个小实验,表明了电流可以做功,做的功称为电功后,很自如的问学生:“观察我们的周围,有哪些设备利用了电功?”引导学生带着刚才学过的知识来观察事物,在学生的积极发言之后,教师用一句总结的话语:可见,生活中离不开电流做功。
那么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教师又将学生带入下一个问题的探讨之中了。
二、课堂中教师都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创设问题情景,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在电功这节课中,有电能表这一知识版块,老师都是从询问学生:你知道你家中的电费是依据什么来收取的吗?入手来引出电能表的有关知识。日照的崔维英老师的新课导入是用一个生产中,人们利用通电的导线发热可以来任意切割泡沫这一小实验来进行的,这些生活里的小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在课堂中,教师都注重了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使课堂与社会融为一体。如:在学生掌握了电功的知识后,让学生分析或者观察生活中的用电器,是如何利用电来工作的?在学生了解了电能表的正确读数方法后,出示一个当地家庭的电能表的读数,并计算电费。课后,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生活中有无浪费电的现象,如果有,商讨出好的解决办法来。这些做法都让学生体会到学好物理的重要性,物理是有用的。
三、课堂中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电流做功的影响因素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怎样展现实验中电流做功的多少,选择实验器材,放手给学生设计实验电路,让学生思考实验中应测量的物理量,教师展示不完全的表格,让学生自主补充,分析实验数据和得出是
验结论。
第四篇:观摩物理优质课的心得体会
观摩河南省物理优质课观摩心得体会
淮阳一高物理组
2014年10月21日至10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平顶山举办的2014年河南省中学物理优质课评选暨观摩研讨会,本届比赛采用教学设计说课,打破以往的说课流程,面对评委老师和观摩教师,以说课的形式直接展示教学设计意图和流程,包括必要的实验展示,突出创新和科学方法教育为主题。本次活动一个新的内容说课结束后由评委根据说课内容提出一个相关教学问题,由选手现场回答。
细细聆听来自全省各市优秀教师的上课,领略到了全省出类拔萃的物理教师的教学风采,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艺术,说的都十分精彩而实用,他们极高的实验创新能力和科学合理的教材处理水平令我受益匪浅。几乎每位参赛教师都对课本的实验进行大胆的创新,充分展现实验教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本次观摩活动,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线物理教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照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况,感慨颇深。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体会与感受:
一、引课设计精心,各有高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兴趣。
参赛教师在新课导入的设计科学有趣,直接有效的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新课学习的情景中。有位老师说《楞次定律》时两块磁铁一块在一个较长的铜管里,一块在空气里,两者同时下落结果铜管里磁铁下落慢。《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这节课中有位老师这样引入一个100瓦的灯泡用生活中的导线缠绕数圈靠近一个黑盒子,让线圈运动结果灯泡亮起来了,激发了学生兴趣,最后老师拿开盒子里面是一个电磁炉。在说《力的分解》时,找两位男同学用力拉一根绳子,结果他们不相上下,老师又找一位女同学从中间轻轻一拉,结果两位男生都被拉动了。还有位老师说《牛顿第三定律》时找一个玩具小风扇放在一个水中泡沫上,打开开关结果风扇后退。
二、在引导学生提出猜想环节,各位老师的设计也很巧妙自然,利于学生提出猜想。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师说《牛顿第三定律》时设计了一个实验一块木板放在算盘上一辆玩具小车放在木板上当小车向前运动时木板向后也在动,实验过后老师立刻让学生进行猜想总结。从而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让他们主动去思考。
三、教学过程突显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理念比新,授课方法活,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交流环境,参赛的教师都充分结合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来设计组织自己的课堂,将合作学习,互动性教学以及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等理念运用于物理课堂教学,让学生们在有趣的实验中或不断的思考中获得物理知识。每位教师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创设情境——提问——学生思考、探究——分析、得出结论——应用结论的各个环节,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 将方法的掌握寓于知识点的学习之中,注重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四、实验数据处理客观真实,注意渗透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在说《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时,为了获得平抛运动轨迹是一条抛物线,这位老师先通过实验获得实验数据然后利用利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从而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客观真实。
五、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体现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掌握有时候不能通过实验来达到效果,可以通过媒体来进行展示,一位老师说《牛顿第一定律》时自己让学生在实验室做打象棋子实验照好照片,还有一位老师说《探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时,自制了一个1m多高的大线框当线框左右转动时由于地磁场的作用使线框内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流,这位老师也是在实验室里做然后拍成照片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六、对实验器材改进和创新
对于实验器材不拘泥于实验室现有的一些传统器材和课本上提供的器材,一位老师说《牛顿第三定律》时,为了从定量的角度体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该老师利用拉力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这样就能从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上相等。还有一位老师说《超重和失重》时从身边获得实例让两本书页页重叠,静止时很难拉开但是如果用两手托着快速下落很容易拉开。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改革就要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课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3、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以上心得体会有不当之处欢迎各位同人批评指正!
2014 年11月
第五篇:重要观摩山东省化学优质课心得体会
观摩山东省化学优质课心得体会
莱城工业区口镇中学 李婕
二零一零年九月二十六日,山东省化学优质课展示在泰安举行,我们口镇中学一行5人有幸能够去泰安听来自全省各地市优秀教师的精彩授课。比赛分两个赛场进行,每个赛场都座无虚席。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这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通过几天来的听课,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虽然各校老师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参赛老师的课具有展示性与导向性,真实、扎实、高效。对我们的化学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很多不同的闪光点。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收获。
一、大部分教师底蕴深厚,普通话流利。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素质需要日积月累,加上良好的悟性。参赛的大部分教师能够运流畅的表达、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把化学课堂打造的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从而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保证学生学到正确的科学知识;
二、善于利用多媒体、实验等各种手段辅助教学,并利用学案,小组合作中探究式教学。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多媒体化学教学有助于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扩展课堂信息的交流容量,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集声、光、色于一体的课件,图文并茂,为学生创建了形象、生动地学习环境。
三、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的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教师的亲和力来自教师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挚爱以及适宜的表达方法;亲和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教师智慧的一种综合的体现。在借班上课的公开课中,亲和力能有效地促进了师生的互动,从而顺利地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参赛教师运用多种手段与学生在短时间内拉近距离,大部分老师的互动做得有声有色,学生参与积极,有效的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正式上课师生之间的有效配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的设计扎实有效,紧扣大纲要求。大部分教师的课上的都很平实,且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着力于学生更扎实的掌握当堂课的内容,关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注重化学基础知识,课堂充实。有几位教师的课堂知识点衔接部分处理的非常细致,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把原本很枯燥的概念复述下来,稳扎稳打,令人欣赏。通过这次观摩课我们知道烟台地区的化学水平处于领先水平,我们在听课时特别留意了几位教师的课,相比之下他们似乎更注重基础的落实,注重行为学习。初四化学中“粗盐的提纯”这样一堂不容易出彩的课,来自全省各地市的优秀教师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尤其是赵艳霞老师的整堂课给人的感觉很大气、很充实和真实,课程设计环环相扣,衔接紧密,给人行云流水般的感觉;重点突出,思路清晰,让人一目了然。用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最朴实的授课方式,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整堂课既能从大处着眼又能拘于小节,使得学生受益匪浅,博得了听课老师的热烈的掌声。
听完这些精彩的讲课,我深深的认识到:
精彩的课不是“讲”(相互研讨)出来的,不是“写”(勤写教案)出来的,也不是“听”(大量听课)出来的,精彩的课是“练”出来的。上课就像学开车,不能光讲理论,而应进行大量的实际操作,拥有失败的教训,获得感性的经验,才能不断改进与进步。
好的课一定要做到目标明确、环节设计简单、学生被给予的时间很充分、课堂的状态很真实、体现出生命化课堂的特点来,而不是华而不实的“做秀”。内容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明确我要让学生学会什么,而不是一味的求新求异,脱离实际。
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在教学上要有疑必问,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并在实践中去探索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并进行有效及时的反思活动,同时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断进步,不但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新问题,从而提高了业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具体到要上好一堂课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的工作对象不同于一般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对象是一群有思想有生命的孩子,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需要老师具有冷静的头脑和处事不惊的态度。只有课前对学生、对教材做好充分、充足的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除此之外还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强的调控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课堂事态的发展,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必须对教材有充分的理解。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的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是教学准备的关键环节,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怎么上,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
三、教学设计要适合学生、贴近生活。这主要体现在课堂上不是采用以教师讲解为主而是采用以师生合作对话为主的学习方式。教师应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在体验参与与合作的乐趣的同时收获知识,感悟生活,认识世界。
这次优质课展让我对教师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上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对每一个教学细节的安排都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化学课,我们也许不能够做到每堂课都精彩,每堂课都让学生快乐的学习,但我们可以做到每堂课都让学生有所收获。对于相同的内容,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可谓是百家齐鸣,百花齐放。但从学生的反应中,又可以看到这些不同的问题处理方式收到了相同的效果——学生理解了。“学生理解了,学生收获了”这应该是每一位老师最引以为自豪的事情,也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的。
课后,山东省化学教研员卢巍老师的点评和她对于教材编写的一些说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学生掌握具体的化学知识相比,她更看重的是学生对于方法的掌握。掌握了学习方法(如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学生就可以自己去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这远比掌握一点具体的化学知识更受用。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都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都忘记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了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