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新人教版(2013年)__初中数学目录__只含章(1页,便于安排复习进度)
人教版___初中数学目录__2013年新版
七年级上(62)
第1章 有理数(正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加减乘除、乘方、科学记数法、近似数)
第2章 整式的加减(8)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与实际问题)
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点、线、面、体、直线、射线、线段、比较与运算、余角和补角)
七年级下(62)
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垂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行判定、性质、平移)
第6章 实数(平方根、立方根、实数)
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序数对、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表示地理位置、表示平移)
第8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实际问题、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
第9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解集、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10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统计调查、直方图)
八年级(上)(62)
第11章 三角形(边、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稳定性、内角、外角、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判定、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13章 轴对称(轴对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画轴对称图形、等腰及等边三角形)
最短路径问题
第14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整式的乘法)
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和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公式法)
第15章 分式(基本性质、运算-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分式方程)
八年级下(62)
第16章 二次根式(加减乘除)
第17章 勾股定理和逆定理
第18章平行四边形(性质、判定、矩形、菱形、正方形)
第19章 一次函数(图象、正比例函数、一般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第20章 数据的分析(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波动程度)
九年级上(62)
第21章 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根与系数的关系、实际问题)
第22章 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转换为一元二次方程、实际问题)
第23章 旋转(中心对称和原点对称)
第24章 圆(垂直于弦的直径、弧、弦、圆心角、圆周角、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正多边形和圆、弧长和扇形面积
第25章 概率初步(随机事件与概率、用列举法求概率、用频率估计概率)
九年级下(44)
第26章 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实际问题)
第27章 相似(判定、性质、应用举例、位似)
第28章 锐角三角函数(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第29章 投影与视图(投影、视图、三视图)
第二篇:沪教版初中数学目录
初 中 目 录
六年级第一册
第一章
数的整除
第1节 整数和整除 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2 因数和倍数
1.3 能被2,5整除的数 第2节 分解素因数
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 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6 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拓展
求三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第二章 分数
第1节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1 分数与除法 2.2 分数的基本性质 2.3 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2节 分数的运算 2.4 分数的加减法 2.5 分数的乘法 2.6 分数的除法
2.7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拓展
无限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互化 2.8 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9 分数运算的应用
第三章
比和比例
第1节 比和比例 3.1 比的意义 3.2 比的基本性质 3.3 比例
第2节 百分比 3.4 百分比的意义 3.5 百分比的应用 3.6 等可能事件
第四章
圆和扇形
第1节 圆的周长和弧长 4.1 圆的周长 4.2 弧长
第2节 圆和扇形的面积 4.3 圆的面积 4.4 扇形的面积
六年级第二册
第五章
有理数
第一节 有理数 5.1 有理数的意义 5.2 数轴 5.3 绝对值
第2节
有理数的运算 5.4 有理数的加法 5.5 有理数的减法 5.6 有理数的乘法 5.7 有理数的除法 5.8 有理数的乘方 5.9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5.10 科学记数法
第六章 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
第1节 方程与方程的解 6.1 列方程 6.2 方程的解
第2节 一元一次方程
6.3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6.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第3节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6.5 不等式及其性质
6.6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6.7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4节 一次方程组 6.8 二元一次方程
6.9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6.10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6.11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七章 线段与角的画法
第一节 线段的相等与和、差、倍 7.1 线段的大小比较 7.2 画线段的和、差、倍 第3节 角
7.3 角的概念与表示
7.4 角的大小比较、画相等的角
7.5 画角的和、差、倍 7.6 余角、补角
第八章
长方体的再认识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长方体的元素
长方体直观图的画法
长方体的棱与棱位置关系的认识 长方体中棱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 长方体中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
第九章
整式
第1节 整式的概念 9.1 字母表示数 9.2 代数式 9.3 代数式的值 9.4 整式
第2节 整式的加减 9.5 合并同类项 9.6 整式的加减 第3节 整式的乘法 9.7 同底数幂的乘法 9.8 幂的乘方 9.9 积的乘方
9.10 整式的乘法 第4节 乘法公式 9.11平方差公式 9.12 完全平方公式 第5节 因式分解 9.13 提取公因式法 9.14 公式法 9.15 十字相乘法 9.16 分组分解法 第6节 整式的除法 9.17 同底数幂的除法 9.18 单项式处以单项式 9.19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第十章
分式
第1节 分式 10.1 分式的意义 10.2 分式的基本性质 第2节 分式的运算
七年级第一册
10.3 10.4 10.5 10.6 分式的乘除 分式的加减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整数指数幂及其运算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
第1节 图形的运动 11.1 图形的平移 第2节 图形的旋转 11.2 旋转
11.3 旋转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 11.4 中心对称
第3节 图形的翻折 11.5 翻折与轴对称图形 11.6 轴对称
七年级第二册
第十二章
实数
第1节 实数的概念 12.1 实数的概念 第2节 数的开方 12.2平方根和开平方 12.3 立方根和开立方 12.4 n次方根
第3节 实数的运算
12.5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 12.6 实数的运算 第4节 分数指数幂 12.7 分数指数幂
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
第1节 相交线
13.1 邻补角、对顶角 13.2 垂线
13.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第2节平行线 13.4平行线的判定 13.5平行线的性质
第十四章
三角形
第1节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与性质 14.1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14.2 三角形的内角和
第2节 全等三角形
14.3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 14.4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3节 等腰三角形 14.5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4.6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4.7 等边三角形
第十五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1节平面直角坐标系 15.1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2节 直角坐标平面内点的运动 15.2 直角坐标平面内点的运动
八年级第一册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第1节 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16.1 二次根式
16.2 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 第2节 二次根式的运算 16.3 二次根式的运算
第十七章
一元二次方程
第1节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17.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第2节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7.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7.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第3节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17.4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第十八章
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第1节 正比例函数 18.1 函数的概念 18.2 正比例函数 第2节 反比例函数 18.3 反比例函数
第3节 函数的表示法 18.4 函数的表示法
第十九章
几何证明
第1节 几何证明 19.1 命题和证明
19.2 证明举例
第2节 线段的垂直平分与角的平分线 19.3 逆命题和逆定理 19.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9.5 角的平分线 19.6 轨迹
第3节 直角三角形
19.7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9.8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9.9 勾股定理
19.10 两点的距离公式
八年级第二册
第二十章
一次函数
第1节 一次函数的概念 20.1 一次函数的概念
第2节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20.2 一次函数的图像 20.3 一次函数的性质 第3节 一次函数的应用 20.4 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二十一章
代数方程
第1节 整式方程 21.1 一元整式方程
21.2 特殊的高次方程的解法 第2节 分式方程
21.3 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第3节 无理方程 21.4 无理方程
第4节 二元二次方程组 21.5 二元二次方程和方程组 21.6 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5节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21.7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
第1节 多边形 22.1 多边形
第2节平行四边形 22.2平行四边形
22.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3节 梯形
22.4 梯形 22.5 等腰梯形
22.6 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 第4节平面向量及其加减运算 22.7平面向量
22.8平面向量的加法 22.9平面向量的减法
第二十三章
概率初步
第1节 事件及其发生的肯能性 23.1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23.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第2节 事件的概率 23.3 事件的概率 23.4 概率计算举例
九年级第一册
第二十四章
相似三角形
第1节 相似形 24.1 放缩与相似形 第2节 比例线段 24.2 比例线段
24.3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 第3节 相似三角形 24.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4.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第4节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4.6 实数与向量相乘 24.7 向量的线性运算
第二十五章
锐角的三角比
第1节 锐角的三角比 25.1 锐角的三角比的意义 25.2 求锐角的三角比的值 第2节 解直角三角形 25.3 解直角三角形
25.4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
第1节 二次函数的概念 26.1 二次函数的概念 第2节 二次函数的图像 26.2 特殊二次函数的图像
26.3 二次函数y=a(x+m)2+k的图像
九年级第二册
第二十七章
圆与多边形
第1节 圆的基本性质 27.1 圆的确定
27.2 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27.3 垂径定理
第2节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7.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7.5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3节 正多边形与圆 27.6 正多边形与圆
第二十八章
统计初步
第1节 统计的意义 28.1 数据整理与表示 28.2 统计的意义
第2节 基本的统计量
28.3 表示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量 28.4 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 28.5 表示一组数据分布的量 28.6 统计实习
九年级拓展
第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
第1节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 1.1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 第2节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1.3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第二章 直线与圆
第1节 圆的切线 2.1 圆的切线
第2节 与圆有关的角及线段 2.2 与圆有关的角 2.3 与圆有关的线段 第3节 圆内接四边形 2.4 圆内接四边形
第三篇:初中数学目录及课时安排计划(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总目录及课时安排计划
七年级上册(61)
第1章
有理数(19)
1.1 正数和负数(2)
阅读与思考
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1.2 有理数(4)
1.2.1有理数 1.2.2数轴 1.2.3 相反数 1.2.4绝对值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4)
1.3.1有理数的加法 1.3.2有理数的加法 实验与探究
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4)
1.4.1有理数的乘法 1.4.2有理数的除法 观察与猜想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3)
1.5.1乘方 1.5.2科学计数法1.5.3近似数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2章
整式的加减(8)
2.1 整式(2)
阅读与思考
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2.2 整式的加减(5)
信息技术应用
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1)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18)
3.1 从算式到方程(4)
3.1.1一元一次方程 3.1.2等式的性质 阅读与思考
方程史话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移项与合并(4)
实验与探究
无线循环小数化分数
3.3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去括号与去分母(4)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4)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4章
图形认识初步(16)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4)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4.1.2点、线、面、体 阅读与思考 几何学的起源
4.2 直线、射线、线段(3)
阅读与思考
长度的测量
4.3 角(5)4.3.1角 4.3.2角的比较与运算 4.3.3余角和补角 4.4 课题学习: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2)
数学活动 小结(2)
七年级下册(62)
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14)
5.1 相交线(4)
5.1.1相交线 5.1.2垂线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观察与猜想
看图时的错觉
5.2平行线及其判定(3)
5.2.1平行线 5.2.2平行线的判定 5.3平行线的性质(3)
5.3.1平行线的性质 5.3.2命题、定理、证明
信息技术应用探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5.4平移(2)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6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7)
6.1平面直角坐标系(3)
6.1.1有序数对 6.1.2平面直角坐标系 阅读与思考 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3)
6.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6.2.2用坐标表示平移 数学活动
小结(1)
第7章
三角形(9)
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2)
7.1.1三角形的边 7.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7.1.3三角形的稳定性
信息技术应用画图找规律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3)
7.2.1三角形的内角 7.2.2三角形的外角 阅读与思考 为什么要证明
7.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2)
7.3.1多边形 7.3.2多边形的内角和 实验与探究 多边形的三角剖分
7.4 课题学习
镶嵌(1)
数学活动
小结(1)
第8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12)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1)
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4)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3)
阅读与思考 一次方程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解法(2)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9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1)
9.1 不等式(4)
9.1.1不等式及其解集9.1.2不等式的性质 阅读与思考 用求差法比较大小
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3)
实验与探究 水位升高还是降低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
阅读与思考 用不等关系分析体育比赛
数学活动 小 结(2)
第10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9)
10.1 统计调查(3)
实验与探究
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
10.2 用直方图描述数据(2)
信息技术应用
利用计算机画统计图
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2)
数学活动
小结(2)
八年级上册(62)
第11章
全等三角形(11)
11.1 全等三角形(1)
11.2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6)
阅读与思考 全等与全等三角形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12章
轴对称(13)
12.1 轴对称(3)
12.1.1轴对称 12.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12.2 轴对称变换(3)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12.3 等腰三角形(5)
12.3.1等腰三角形 12.3.2等边三角形
实验与探究
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13章
实数(8)
13.1平方根(3)13.2 立方根(2)
13.3 实数(2)
阅读与思考 为什么说不是有理数
数学活动
小结(1)
第14章
一次函数(17)
14.1 变量与函数(5)
14.1.1变量与函数 14.1.2函数的图像 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画函数图象
14.2 一次函数(5)
14.2.1正比例函数 14.2.2一次函数 14.2.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阅读与思考 科学家如何测算地球的年龄
14.3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3)
14.4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2)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15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13)
15.1整式的乘法(4)
15.1.1同底数幂的乘法 15.1.2幂的乘方15.1.3积的乘方 15.1.4整式的乘法
15.2 乘法公式(2)
15.2.1平方差公式 15.21.2完全平方公式 阅读与思考
杨辉三角
15.3 整式的除法(2)
15.3.1 15.4.2 15.4 因式分解(3)
15.4.1提公因式法 15.4.2公式法 观察与猜想 型式子的分解
数学活动
小结(2)
八年级下册(61)
第16章
分式(14)
16.1 分式(3)
16.1.1从分数到分式 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 16.2 分式的运算(6)
16.2.1分式的乘除 16.2.2分式的加减 16.2.3整数指数幂 阅读与思考
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吗? 16.3 分式方程(3)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17章
反比例函数(8)
17.1 反比例函数(3)
17.1.1反比例函数 17.1.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4)
阅读与思考 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
数学活动
小结(1)
第18章
勾股定理(8)
18.1 勾股定理(4)
阅读与思考
勾股定理的证明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
阅读与思考 再谈面积证法
数学活动
小结(1)
第19章
四边形(16)
19.1平行四边形(6)
19.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9.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阅读与思考
平行四边形法则
19.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
19.2.1矩形 19.2.2菱形 19.2.3正方形 实验与探究
巧拼正方形
19.3 梯形(2)
观察与猜想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特殊四边形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20章
数据的分析(15)
20.1 数据的代表(6)
20.1.1平均数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20.2 数据的波动(5)
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求几种统计量
阅读与思考
数据波动的几种度量
20.3 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2)
数学活动
小结(2)
九年级上册(62)第21章
二次根式(9)
21.1 二次根式(2)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2)
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3)
阅读与思考
海伦——秦九韶公式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13)
22.1 一元二次方程(2)
22.2 降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6)
22.2.1配方法 22.2.2公式法 22.2.3因式分解法 22.2.4一元二次方程的跟与系数的关系 阅读与思考
黄金分割数
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3)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23章
旋转(8)
23.1 图形的旋转(2)
23.2 中心对称(3)
23.2.1中心对称 23.2.2中心对称图形 23.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旋转的性质
23.3 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2)
数学活动
小结(1)
第24章
圆(17)
24.1 圆(5)
24.1.1圆 24.1.2垂直于弦的直径 24.1.3弧、弦、圆心角 24.1.4圆周角 24.2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6)
24.2.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4.3 正多边形(2)
阅读与思考 圆周率π
24.4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2)
实验与探究
设计跑道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25章概率初步(15)
25.1 随机事件(2)
25.1.1随机事件 25.1.2概率 阅读与思考
概率论的起源
25.2 简单事件的概率(6)
25.2.1 25.2.2 阅读与思考
概率与中奖
25.3 频率与概率(3)
25.4 课题学习
键盘上字母的排列顺序(2)
数学活动
小结(2)
九年级下册(48)
第26章
二次函数(12)
26.1 二次函数(6)
26.2.1二次函数 26.2.2二次函数y=ax²的图像和性质 26.2.3二次函数y=a(x-h)²+k的图像和性质 26.2.4二次函数y=ax²+bx+c的图像和性质
实验与探究
推测植物生长量与温度的关系
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1)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
26.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3)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27章
相似(13)
27.1 图形的相似(2)
27.2 相似三角形(6)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7.2.3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
阅读与思考
奇妙的分形图形
27.3 位似(3)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位似的性质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28章
锐角三角函数(12)
28.1 锐角三角函数(6)
28.2 解直角三角形(4)
阅读与思考
一张古老的三角函数表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29章
投影与视图(11)
29.1 投影(2)
29.2 三视图(5)
阅读与思考 视图的产生与应用 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2)
数学活动
小结(2)
总课时数
61×5+3+48 =356 代数课时数
163 几何课时数
154 统计概率课时数
第四篇:人教八下数学 《二次根式》复习教案2个
二次根式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及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地化简含二次根式的式子;
2.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含二次根式的式子的混合运算.
难点:综合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化简和计算含二次根式的式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请同学回忆二次根式有哪些基本性质?用式子表示出来,并说明各式成立的条件.
指出:二次根式的这些基本性质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的,主要应用于化简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乘法及除法的法则是什么?用式子表示出来.
指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也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把两个二次根式相除,计算结果要把分母有理化.
3.在二次根式的化简或计算中,还常用到以下两个二次根式的关系式:
4.在含有二次根式的式子的化简及求值等问题中,常运用三个可逆的式子:
二、例题
例1
x取什么值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分析:
(1)题是两个二次根式的和,x的取值必须使两个二次根式都有意义;
(3)题是两个二次根式的和,x的取值必须使两个二次根式都有意义;
(4)题的分子是二次根式,分母是含x的单项式,因此x的取值必须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同时使分母的值不等于零.
x≥-2且x≠0.
解因为n2-9≥0,9-n2≥0,且n-3≠0,所以n2=9且n≠3,所以
例3
分析:第一个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的分子与分母都可以分解因式.把它们分别分解因式后,再利用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把式子化简,化简中应注意利用题中的隐含条件3-a≥0和1-a>0.
解:因为1-a>0,3-a≥0,所以a<1,|a-2|=2-a.
(a-1)(a-3)=[-(1-a)][-(3-a)]=(1-a)(3-a)≥0.
这些性质化简含二次根式的式子时,要注意上述条件,并要阐述清楚是怎样满足这些条件的.
问:上面的代数式中的两个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的式子如何化为完全平方式?
分析:先把第二个式子化简,再把两个式子进行通分,然后进行计算.
解
注意:
所以在化简过程中,例6:
分析:如果把两个式子通分,或把每一个式子的分母有理化再进行计算,这两种方法的运算量都较大,根据式子的结构特点,分别把两个式子的分母看作一个整体,用换元法把式子变形,就可以使运算变为简捷.
a+b=2(n+2),ab=(n+2)2-(n2-4)=4(n+2),三、课堂练习
1.选择题:
A.a≤2 B.a≥2 C.a≠2 D.a<2
A.x+2
B.-x-2 C.-x+2 D.x-2
A.2x
B.2a C.-2x D.-2a
2.填空题:
4.计算:
四、小结
1.本节课复习的五个基本问题是“二次根式”这一章的主要基础知识,同学们要深刻理解并牢固掌握.
2.在一次根式的化简、计算及求值的过程中,应注意利用题中的使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或题中的隐含条件),即被开方数为非负数,以确定被开方数中的字母或式子的取值范围.
3.运用二次根式的四个基本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时,一定要注意论述每一个性质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的条件.
4.通过例题的讨论,要学会综合、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意义、基本性质和法则以及有关多项式的因式分解,解答有关含二次根式的式子的化简、计算及求值等问题.
五、作业
1.x是什么值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2.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及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地化简含二次根式的式子;
2.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含二次根式的式子的混合运算.
难点:综合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化简和计算含二次根式的式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请同学回忆二次根式有哪些基本性质?用式子表示出来,并说明各式成立的条件.
指出:二次根式的这些基本性质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的,主要应用于化简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乘法及除法的法则是什么?用式子表示出来.
指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也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把两个二次根式相除,计算结果要把分母有理化.
3.在二次根式的化简或计算中,还常用到以下两个二次根式的关系式:
4.在含有二次根式的式子的化简及求值等问题中,常运用三个可逆的式子:
二、例题
例1
x取什么值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分析:
(1)题是两个二次根式的和,x的取值必须使两个二次根式都有意义;
(3)题是两个二次根式的和,x的取值必须使两个二次根式都有意义;
(4)题的分子是二次根式,分母是含x的单项式,因此x的取值必须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同时使分母的值不等于零.
x≥-2且x≠0.
解因为n2-9≥0,9-n2≥0,且n-3≠0,所以n2=9且n≠3,所以
例3
分析:第一个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的分子与分母都可以分解因式.把它们分别分解因式后,再利用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把式子化简,化简中应注意利用题中的隐含条件3-a≥0和1-a>0.
解:因为1-a>0,3-a≥0,所以a<1,|a-2|=2-a.
(a-1)(a-3)=[-(1-a)][-(3-a)]=(1-a)(3-a)≥0.
这些性质化简含二次根式的式子时,要注意上述条件,并要阐述清楚是怎样满足这些条件的.
问:上面的代数式中的两个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的式子如何化为完全平方式?
分析:先把第二个式子化简,再把两个式子进行通分,然后进行计算.
解
注意:
所以在化简过程中,例6:
分析:如果把两个式子通分,或把每一个式子的分母有理化再进行计算,这两种方法的运算量都较大,根据式子的结构特点,分别把两个式子的分母看作一个整体,用换元法把式子变形,就可以使运算变为简捷.
a+b=2(n+2),ab=(n+2)2-(n2-4)=4(n+2),三、课堂练习
1.选择题:
A.a≤2 B.a≥2 C.a≠2 D.a<2
A.x+2
B.-x-2 C.-x+2 D.x-2
A.2x
B.2a C.-2x D.-2a
2.填空题:
4.计算:
四、小结
1.本节课复习的五个基本问题是“二次根式”这一章的主要基础知识,同学们要深刻理解并牢固掌握.
2.在一次根式的化简、计算及求值的过程中,应注意利用题中的使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或题中的隐含条件),即被开方数为非负数,以确定被开方数中的字母或式子的取值范围.
3.运用二次根式的四个基本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时,一定要注意论述每一个性质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的条件.
4.通过例题的讨论,要学会综合、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意义、基本性质和法则以及有关多项式的因式分解,解答有关含二次根式的式子的化简、计算及求值等问题.
五、作业
1.x是什么值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2.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第五篇:式与方程复习教案(人教数学6B)
数与代数——式与方程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等公式。
2、能根据字母所取的数值,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较熟练地解简易方程,能通过列方程和解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用字母表示数。
(1)请学生说一说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意义。(2)教师说明。
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
(3)说一说你会用字母表示什么。
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后再与同学交流。然后汇报交流情况。
①说一说,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书写数与字母、字母相乘时,应注意什么?
如:a乘4.5应该写作4.5a;s乘h应该写作sh;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是s=vt.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②你还知道哪些用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用字母表示公式。长方形面积公式:s=ab 正方形面积公式:s=a平方 长方体体积公式:V=abh 正方体体积公式:V=a三次方 圆的周长:C=2πr 圆的面积:S=πR² 圆柱体积:v=sh 圆锥体积:v= sh(4)做一做。完成课文做一做。2.简易方程。(1)什么叫做方程?
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②举例。
如:X+2=16 4.5X=13.5 X÷ =30
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2)什么叫做解方程?什么叫做方程的解?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3)解方程。过程要求: ①学生独立解方程。②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③师生共同评价,强调书写格式。3.用方程解决问题。(1)出示例题。
学校组织远足活动。原计划每小时行走3.8km,3小时到达目的地。实际2.5小时走完了原定路程,平均每小时走了多少千米?
(2)结合例题说一说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3)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4)全班反馈、交流。路程不变
原速度×原时间=实际速度×实际时间 3.8×=实际速度×2.5(5)做一做。
二、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练习十五。
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