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
一、学生合理负担的界定
学生负担主要有三个方面:学习负担、心里负担、经济负担。减负的确切内涵是减掉学生负担中那些不合理的部分,并非指学生读书求知、健康发展可以不要负担,也不意味着减掉学生的全部负担,关键是学生的负担是否合理和科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对中小生负担过重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减负不减质,减负不等于不做作业,也不是不考试,它减掉的是频繁的考试和机械、盲目的作业,减负工作的真正目的,是把孩子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让孩子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健康地成长,在宽松的,属于自我的支配空间里生活、学习,接受全面的培养和训练,进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创造、把握自我、战胜自我、走向成功。我们真心希望孩子的书包从此不再沉重,孩子的心灵不再沉重,孩子的一切不再沉重。
三、本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对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做了科学、精辟的阐述,进一步明确,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坚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教育改革,构建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教育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也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实施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而减负是民心所向、人心所思。是让中小学生脱离书山题海的良好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之一。研究中小学生的减负策略,正确处理好减负与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关系,对于提高义务教育实施水平,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减负虽已经喊了多年,但收效却不尽人意,且有越减越重越演越烈之势。而且由于对“减负”的概念不真正理解,对“减负”的目的不真正明确造成了很多减负误区及危害。究其原因,是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即教育观和教育思想的转变问题。要想真正减负就必须以素质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针为准绳,在观念上更新,在教育内容、教材结构、教学方法、评价机制上创新,真正减到点子上。弄清什么是学生合理的学习负担,学生负担过重的表现,减负的目的,从而将减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研究目标
1.调查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
2.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对学生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增强学习效能的有效途径。
3.通过课题研究,激起家长的参与意识,与教师、学生一同成长。
五、研究内容
1.借鉴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和其它学校有关做法和经验,应用新课改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师的研究和实践中,探索学生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
⒉利用现行教学材料,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减轻学生负担的有效途径的案例研究。
⒊应用新课程理念,通过设计教学模式并实践,探索能够启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内驱力的途径。
⒋通过引导教师参与教学模式的整合与设计,提升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培养教科研骨干。
六、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中小学生一方面承受着过重的课业要素和负担;另一方面,他们承担的各种课业要素和负担又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这两个方面的因素相互叠加在一起,加重了学生对课业要素和负担过重的体验和感受。
七、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思路是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通过学习、思考、调查、研究等环节,积极探索新型的学生作业布置的内容、方法、途径及操作方式,利用作业促使学生形成知识概念、掌握知识、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促进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
八、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对每届的三、四、五年级学生、教师、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家长问卷调查:教师问卷调查:学生问卷调查:并对调查后的所有问卷及时做好统计对比、分析工作,撰写调查报告。
2、行为研究法
主要采用边实践、边总结的办法,按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步骤,即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阳光作业减负情况的评价及所需制定计划,根据计划逐步实施,及时调整阳光作业减负策略和方法,并通过经常性的学生座谈、撰写学习心得等方法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及时调整计划内容、改进方法、增强实效。
3、网络反馈法
通过网络QQ、视频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进行问题答疑,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
九、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2011、4—2011、6),前测与分析,主要通过文献法和调查法,请有关专家开设讲座等。课题组成员学习新课程理念,了解目前国内外与课题有关的研究情况,在学生中运用谈话法进行调查了解,设计一份表格,了解现状。重点学习阳光作业观,通过收集整理,运用国内外与课题有关的教育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确定研究课题《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并制定研究计划,组织申报。
2、第二阶段(2011、7—2011、9),通过行动研究法,课题成员分工合作,在部分年级和学科试点后,再在全校的语数教师中推广。重点利用现行小学教学材料,应用新课程理念,以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减轻学生负担为目的,进行案例研究。
3、第三阶段(2011、10—2012、4),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重点研究能够启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内驱力的途径。对前一阶段的研究进行总结、反思、再学习、研讨、展示等,使广大教师深入地投入到阳光作业的研究和实践中来。
4、第四阶段(2012年5月-2012年6月),经过讨论、交流、研讨,将研究步骤适当调整后,继续进行课题实践研究,群策群力,力求探索、整理出小学生阳光作业的布置和操作的系统方法和策略,通过学习和研究,教师参与阳光作业阳光与设计,在研究活动中不断地研究教材、讨论并合作,提升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并且重点做好总结、鉴定、结题工作。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1500字内)
王筱玉在《河南教育》上发表《关于“减负”问题的分析》,在《教育时报》上发表《减负提质 任重道远》
陶玉江在《教研通讯》上发表《浅析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有学校校长室、教研室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加强课题研究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2.本课题组主要负责人具体主持过省市级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所研究的课题获得过省市级优秀课题奖。
3.课题组成员由相关骨干教师组成。科研工作能力强,组织管理能力强,同时也为课题调查研究和课题实践提供了便利条件。
4.学校提供专门研究场所和相关资金支持。
第二篇: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对策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对策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对策
西和县教研室常招生
内容摘要: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解决好这一老大难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目前现状是:学习时间过大;考试次数过多;复习资料泛滥。其原因是:有社会、历史的;有招生制度的;有行政部门的;也有课堂效果不佳的。解决的对策是:改革陈旧观念,端正教育思想;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检查监督,严格法规法纪;改革中考、高考制度;扩大社会就业门路。只要各级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师生同心协力,综合治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一社会顽症,就一定能够彻底根除。
关键词:学生课业原因对策
中小学生 课业负担过重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同时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这明确提出了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但是,这个“转轨”一直受到学生课业过重的困扰。所以,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一老大难问题,是实现“转轨”的重要措施,也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笔者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些粗浅的分析和研究,提出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由来已久。已成为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等教育内外部因素对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干扰的综合反映,党和政府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仍抑制不住。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过重有的地方和学校甚至出现了“越减越重”的反常 现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教学要求过高,学习时间过长。近几年来,国家教委多次从课程、教材、大纲等方面进行调整,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1994年9月为适应新的“双休”工时制,以一次调整了中小学生的课程教学计划,减少了每周课时量,减少了一部分教材内容,其原则之一就是“要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然而一些学校为了提高中考、高考的升学率,采取了系列强化措施。有的学校在教学内容上追求偏、难、多、超纲脱纲授课和延长日授课时间;有的学校延长毕业班的复习时间,利用三自习搞突击,提前结束课程进行复习;有的中小学到现在还“双休日”排课,让学生到校上课、补习;有的学校在寒假对毕业班进行补习,更有甚者小学二年级以上也寒假上课。上述情况严重超出了“小学生每天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中学生不超过8小时”的规定。
2、作业量过大。中小学生的课外作业量,国家教委明确规定:“小学一年级不留家庭作业;
二、三年级每日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
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各年级不超过1小时半。”但实际上,许多学校或教师并没执行这一规定,其布置的作业量远远超过这一界限,甚至数倍。经调查,小学作业形式有:正式作业、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同步练习、《华北改革同步练习册》、单元作业、语文还要增加日记、周记、作文等。有的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师每周要学生写2篇作文。由于作业量大,学生大都不能按时睡觉,晚12点上床已不见怪。有些作业学生已做多次,并且掌握了,但教师要求非做不可,因而有父母代做的现象。初中13门课程,初二开始偏重,初三过重,双休日的时间也几乎全被作业挤占了。一些学校的实验班作业量比普通班更多。作业量大,学生拼命完成它;有的作业学生实在完不成,就受到教师的体罚,甚至加倍罚做。作业量大是学生的一个沉重负担。
3、考试次数过多。经调查,目前中小学考试形式有:单元测验;章节检测;年级统考、抽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毕业班还有预选考试。有的中小学教师为适应中考和高考,从全国各地订购模拟试题,以强化训练。小学毕业班从外地或书店买来成本的全国初中招生试题,成套翻印,实行两天一考(即前一天考,第二天讲评)。中学考试次数则更多,千题百练,真正形成了题海战。有的教师给学生定成绩目标,考试不达标者实行经济制裁:罚款。
4、复习资料泛滥,练习册成灾。目前中小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与此有直接的关系。小学一年级各种教材11本,就有语数练习册二套4本,加上各种作业本、文具盒就将近3公斤。其他年级随着科目的增加,学生书包的重量也与日俱增。这些书包有书店搭配的,也有学校规定买的,还有教师、家长购买的。有的家长为了关心孩子,给学生都配备了教师专用的教学参考书。复习资料太多,学生学习做不过来,不光造成经济浪费,而且对正常教学冲击很大。
以上现状表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超出了中小学生 的的承受能力,产生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造成学生普遍睡眠不足,体育锻炼不够,学生体质下降,视力减退;心理压力沉重,容易产生焦虑、忧郁、恐惧等症,使学生由怕学、厌学进而上升到逃学、辍学,给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带来困难;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影响了学生兴趣、特长的形成;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导致学校、教师、学生本人和家长重智育、轻德育、忽视音、体、美等学科;违背了国家的教育方针、违反教育规律、扭曲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最终培养出“高分低能”的不合格人才。
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教育内部和外部多方面问题的综合反映。
1、社会、历史原因。中国自古就有读书做官的意识。历代的科举制度教育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虽然教育走向“应试教育”培养人才的功能萎缩淡化。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起了本质的变化,但历史上读书做官论的影响仍然存在,同时又产生 了“读书谋职业”的社会现象,使教育的功能严重扭曲。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得到了发展,进高校学习成为家长和学生普遍追求的奋斗目标,也成为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主要依据。但由于国情所限,每年升入高校的人数全国平均仅是同龄人的8%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希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学校和家长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竞争力,最终上大学,就不惜采取一切手段,这是导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同时,当前在校中学生的家长基本是“文革”的受害者,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在子女身上得到历史性补偿。当今的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大多数家长都视为掌上明珠,把全部希望寄予其身上,把全部心血都投入到他们身上,孩子的学习、升学、择业,无一不牵连着全家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对学生负担过重不是反对,而是支持、赞成。不光如此,有些家长又额外布置作业、买参考书、请家庭教师,无形中又加重了学生负担。
2、招生制度上的原因。目前,我国各类学校招生基本上采取一种形式即通过统一考试按分数录取。被称为人才第一次分流的中考,按考试总分录取初中中专,重点中学 普通中学等不同等级的学校;在人才第二次分流的高考中,又按高考总成绩划定各等分数控制线,重普通部省属大专、地大专、中专及国家计划内自费生和委托自费生等不同层次。中考、高考总分选拔学生,确定考取院校的制度,对中小学教学起着最直接、最有效的导向作用。因为考取了中专或高校最终将决定考生的就业乃至前途命运等大事,这就势必引导学生万马奔腾挤上升学“独木桥”。据笔者对一个县的调查:初中毕业后又想方设法重到初三读书者不止百人,其原因是考不上初中中专誓不罢休。高中也是如此。更有甚者,初
三、高三补习七、八年,还有高中毕业后又到初中读书者。不仅如此,人才的分流又决定了学生今后的职业、收入、乃至婚姻、家庭等一系列关乎命运性的大事。即便没有升学的学生也可通过招干考试、招工考试、技校招生考试被社会各行各业按分数录取,获得职业。为此,考试成绩不仅是升学的标尺,也是择业的标尺,这是引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
3、教育行政部门的原因。近几年,国家教委对中小学教材和大纲几经调整,既减少了课时,又减少了教学内容,但对教学起导向作用的中考和高考试题却偏离现行教材和数学大纲。为了弥补教材与统考试题不统一的状况,不致于在考试中败北,不少学校教学中加大教材内容,布置教材外作业,试题模仿统考题,不惜严重超出教材和教学大纲。在地方上,有些教育行政部门在检查一个学校的工作时,把升学人数或比例看成区域间、县与县间竞争的硬指标,甚至与学校签订合同,以完成情况定奖惩。这一方面造成了上报数目的虚假和对学校教学工作不公正、不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严重地诱发了中小学校教学思想不端正,随之而来的只能是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竞争考试分数和升学人数。中考和高考使学校陷入以升学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考分为轴心的困境。而且随着学校升学率的上升,学校在社会中的信誉和地位也相应提高,引来大批的高价择校生,生源明显改善,办学经费有了着落,教师队伍也随之稳定。在以上情况下,学生负担怎么能够减轻呢?
4、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又一原因。教学效果和课业负担是一对孪生兄弟。课堂效率高,学生听懂了,课业负担则相对减轻;课堂效率低,教学任务没完成,学生没听懂,课业负担必然加重。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和应试教育的流弊,加之教育思想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可以说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普遍地陷入教师苦,学生累,负担重,效率低的困境,形成了高分数、低效率的强烈反差。
三、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过重负担的对策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既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单一的措施难以解决,需要全社会花大气力进行综合治理,才能根除。
1、改革陈旧观念,端正教育思想。一是要充分认识教育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伟大事业,要振兴中华必须先振兴教育,充分认识科教兴国的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二是要真正从思想到行动上重视教育,要以提高全民素质的战略眼光,从宏观上树立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观念,领导要进学校门,问学校事,每年给学校办几件实事,努力改变本地的学校环境,使教师能进得来,留得住。三是增加教育投入,解决办学经费,以此克服学校无资金的状况。四是重视学校不能只盯着几所升学率高的学校,而忽视更多的各级各类学校。不能以升学率的高低评估教育部门和学校工作,而应看它们是否完成了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否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有较大的提高,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合格人才或建设者。五是教育部主管部门和学校校长、教师要对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有足够的认识,“减负”对教育部工作者来说责无旁贷。同时要认识“减负‟不是目的,目的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能简单的认为“减负”就是减少课时,减少作业,减少考试,以至于对学生降低要求,削弱基础训练。所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首先要正确理解“减负”的含义。学生入校学习,就必须有一定的课业负担,这是正常合理的,不能不要负担。所谓“负担过重”就是不顾学生的生理、心理承受能力,一味求全求高,人为地以不科学的手段施加给学生过量的课业任务。
2、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检查监督,严格法规法纪。一是监督新华书店,搞好课本发行工作,订什么,领什么,防止乱搭配书籍。二是监督学校按教学计划、课时安排上课,防止随意增减学课时量,克服学校、教师给学生乱搭配书籍。三是加强听课、评课制度、随时纠正不正确的教学方法,推广交流好的经验,以此来促进各学科齐头并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一旦发现违纪现象,应毫不手软地预以处理。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提高质量。深化改革必须严格、坚决地执行国家制定的课程安排,它是国家按教育方针制定的学校教学法规,具有法定的严肃性。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是解决中小学教学积淀弊端的突破口,是学校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具
体表现,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实施教育转轨的根本措施。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关键在于浓厚教研气氛,加强教学科研,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效果,首先要抓课前备课,这是“减负”的关键。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要强化功在课前,利在课上的意识,认真钻研教材、大纲,面向全体学生,怎样使自己的“戏”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兴趣,把精力集中在课前准备的环节上。优化课堂教学要使教师增强教改意识,提高教学水平,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这是“减负”的根本措施之一。
合理布置作业是“减负”的有效途径。苏联教育家认为:“课外作业数量与学习成绩并不完全是相关的,有些学生作业少,学习成绩并为差。”这就要求教师优选作业,讲究作业的质量和科学性。我认为小学课堂做作业有以下好处:一是当堂完成作业有利于趁热打铁,巩固所学。二是有利于学生质疑解难。三是有利于督促学生迅速完成作业,并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是增加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减负”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我认为中学生的各科作业可以采取多样的方法:给学生留少部分有难度、深度的作业,让好学生和有才能的学生做;留大部分全班都能做的作业,检查时以全班都做者为标准。避免各科作业数量竞赛,加重负担。
4、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素质。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课业负担状况。同样的内容,教师教的方法不同,学生学习效果就不同。教学得法,学生学的轻松、有趣,学得活,学得好。教学不得法,则学生学的吃力、枯燥,师生负担都重。此外,一些教师缺乏耐心和爱心,缺乏儿童少年心理学知识,动不动就体罚学生。为此,为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加强对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已刻不容缓。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应支持有条件无学历的教师离职进修;统一组织,分批培训;特别要鼓励在职业务培训和在职进修。
5、改革中考 „高考升学制度,即改革单凭分数录取学生的现行考试制度,这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根本也是治愈这一痼疾的一剂良药。“文革”中升学,不问成绩,只要根子正,思想好,小学毕业生也能推荐上大学、选择职业,因而出现了白卷英雄等许多人物,引出了不少笑话,这固然不对,但现在又单凭考试成绩论英雄,只讲智育,不讲德育,更不考察音、体、美、劳以及个性特长、心理素质等,又不免有些偏颇。我认为中专、高校招生制度应在统一考试为主要依据的基础上,并通过考察侧重全面素质来录取考生。另外,中考和高考命题应以中学教学课程、计划和大纲为依据,试题不要脱纲、超纲,以此避免中学教学的高难深现象和命题与教学的脱轨。
6、扩大社会就业面,减轻升学就业的压力,这是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应以行政手段扩大就业门路,使中考、高考落榜者另有择业的途径,以减轻升学就业的压力。教育部门应大力开办各种职业技术学校,发挥各地特色,广泛举办各种培训班、专业班,今后市场调节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形成养殖、林果、矿产、缝纫、商业服务、建筑等行业大户或个体小户,并带动周围更多的人谋到职业。同时,使社会、家庭、学校感到,学生进中专、高校学习并不是唯一就业的途径,不上中专、中技、高校照样可以就业,照样有前途。做到了这些,就从根本上消除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的根源。
总之,中小学生 课业负担过重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都存在的问题,前苏联和泰国对此解决得好。我国在这方面也有解决地好的地方。如湖南汩罗市的素质教育经验就从根本上处理好了这一“减负”难题。天津市塘沽实验小学在“减负”中得出结论:即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以减负为突破口,以调整课程体系为关键,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保证。目前,“减负”已成定局,试点已经成功,只要各级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和师生同心协力,综合治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一社会顽症就一定能够彻底根除。
本文成稿于1996年12月的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999年12月获陇南地区教研室“三优”评选一等奖; 2000年11月获陇南地区第四次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一等奖;2001年6月经中国教育情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评审获得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
第三篇: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其对策
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其对策
[摘 要]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是关系能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代新人的重大问题。近些年来,各地教育部门虽然采取过一些措施,但成效并不显著,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状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家长、专家和有识之士,都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本文分析了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学生 学习负担 原因 对策
第一章 绪论
当今,正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竞争的激烈,传播媒介的影响。再加上学校过于强调升学率,致使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发展。尤其是现在的中小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急切,子女的升学、分数成为父母心理平衡的滋养品,不能客观实际地给孩子制订目标。这些因素的影响,使中小学生们面临着非常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对许多问题感到困惑和迷茫,但又不知道如何解决。
第二章 现状
学生减负被提了许多年,遗憾的是,问题非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越减越重。学习负担已经让孩子们无法承受。如果这个问题长期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轻则影响到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重则影响到我们国家全民素质的提高。自从大家把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这个话题搬到桌面上以后,不断的有人去质疑、去研究、去调查减负的实施情况,但是大家得到的结果却差强人意。
第三章 表现
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怎么样?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得出的结果着实令人担忧。调查表明:“小学有10%的人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20%的人有轻微的心里健康问题;而初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小学生的主要健康问题表现在强迫他人化和自我摧残化。父母对他们的疏忽、缺少照顾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些孩子都爱哭泣、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等。而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等方面。教育方式、人际关系、学业压力、信息刺激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缺乏判断能力等。从我调查接触过的学生中,让我感受到他们心理健康存在以下三方面的缺陷。
一、学习方面
调查表明,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20%注意力不集中;63%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没有恒心和毅力;6%受到家长、学生和教师的责备、嘲笑、歧视而引起心理紧张;9%基础比较差;2%智力因素。可见学生的学习品质是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而使学生整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的主要杀手则是较大的心理压力。这较大的心里压力会使孩子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神经衰弱、或是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2
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调查显示中小学生中度和中度以上的厌学情绪的高达21%。
二、人际交往方面
学生一些不好的人格特征和个性心理的造成是由于他们不良的人际关系,如:自卑、自傲、过于内向、心胸狭窄、仇视等,有的学生甚至会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并且个别学生有时会有轻生的念头。学生的不良人际关系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同学间的关系问题。调查表明68%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好,27%的学生与同学的关系一般,有6%的学生与同学的关系不好或不太好。据有关的调查和讨论,由于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太融洽,有的关系甚至会变得很紧张,有的同学还会流露出一种孤独感,他们很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去挽回。
(二)与父母的关系问题。调查表明67%~82%与父母的关系比较好,有6%~8%的学生与父母的关系不好或不太好。与父母的关系不好便会产生矛盾,产生分歧。引起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父母教育方法不恰当,简单、粗暴、不理智、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以至于孩子孤僻、专横、与父母有敌对情绪,这是产生矛盾的第一个原因。第二,父母关系处理的不好,这对中小学生的心理伤害非常大,他们会有被抛弃的感觉,并且容易出现愤怒感;严重的孩子有可能会患上抑郁症,且敌视他人,对于不满自己意的事物产生想要破坏的念头„„他们潜意识会认为他们现在变得如此不堪是父母带 3
来的,是父母的做法让他们制造了痛苦,所以他们憎恨父母、家庭。最后一个原因,学生自身童年时期和青春时期出现的不良心理情绪。
(三)与教师的关系问题。调查表明有50%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好或很好,43%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一般,有7%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好或不太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够好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自身的因素,但是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缺乏,或是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不够耐心,或是在处理一些问题上不公正,或是讽刺、挖苦学生等不尊重学生的做法和态度也是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同时也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这样会让师生关系变得紧张,严重的话会导致学生产生对抗心理。
三、童年时期及青春期心理方面
(一)个性方面。这方面主要表现为任性,自大、爱逞强、看不起他人,过度的抬高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太强势,太爱妒忌。
(二)行为方面。第一方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没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引导,缺少经验与锻炼,还有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行为能力等;第二方面,拥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主要体现为爱逞强、爱跟他人争个高低、做事不知轻重、不想后果,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对父母或老师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三)情绪方面。童年时期是孩子心里最脆弱的时期,他们头脑简单,没有安全感。每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就会问身边的人要,得到了就开心,得不到就会伤心,以哭闹来要挟自己的父母。当父母不
在身边时就会很烦躁,心里会产生一种无助感,对身边的人就会不那么友好。调查表明:20%的学生有心理方面的问题。青春期是人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情绪不稳定,情感虽丰富但很脆弱。遇到刺激就会变得爱哭、爱笑,非常喜怒无常;其次,易急躁、易冲动,并且自我失控;再者,过度焦虑紧张、自私、狭隘、对他人不友好;意志薄弱、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遇到困难呢就容易灰心丧气,容易自暴自弃。调查表明:30%的学生有情绪方面的问题。
第四章 成因
一、心理健康问题
随着严抓教育的同时,中小学生面临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那就是压力。压力也称为“应激”“紧张”,是指个体的身心在感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如果个体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的应激状态,就会对身心造成严重损害。导致中小学生学习压力的原因比较复杂,从前对其归因主要是从它内部因素(学生自身对学习结果的认知与对学习的投入)和外部因素(社会、学校、家庭等)入手,且大多数侧重于后者。我试着从影响学生产生学习压力的个人及他人的心理因素做分析,主要体现在学生自身的自我实现心理,家长、教师、周围亲友的期望心理以及大众的竞争心理。
(一)期望心理。当代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指出:不仅个体的期望对个人本人的行为有关系,期望也可影响他人的行为与举动。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希望,他们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放学给孩子请家教,周末、假期会给孩子增加许多补习
班、特长班,希望他们能出人头地,高人一等,为自己争光;其次,教师也是对中小学生报以期望的另一重要群体,升学压力与考评制度使得教师把自身的发展都寄望于学生身上,学生成绩的提高进而给自己带来奖金增多、职称提升的骄傲,因而教师会给学生增加课业负担,严加管教学生;周围亲友的期望也是不容忽视的群体。这一系列的期望全都压在学生自己身上,从而导致其不堪负重,引发身心疾病。
(二)竞争心理。当客观存在的竞争力度被激烈化、生活节奏被快捷化、信息传媒被多样化时,这些会使得人们认为必须始终跟上时代的脚步,生怕被社会淘汰。这种现象表现在中小学生身上演化成了学习成绩一定要比别人好的扭曲状态。当老师表扬同学时,当父母夸奖他家孩子时,当过年过节亲友问起学习成绩时,成绩好的学生会引以自豪,而成绩落后的中小学生的内心就会产生低人一等,自卑的感觉。
(三)自我实现心理。作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的中小学生来讲,他们尚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当他们考试成绩不理想或排名靠后时,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受挫,自我优越感消失,自信心下降,从而导致学习压力。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阐明了我们天生的除基本需要外的另一种心理需要,这是对存在价值的需要,虽然不强烈,但如果失去,就会导致超越性精神疾病或“灵魂病态”。虽然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高级需求,可是他们也会在取得优异成绩后感到欣慰,可以看出自己自身的卓越表象,从中得到满足。
二、教育体制问题
“熟能生巧”的传统思路,是造成题海战术和作业负担加重的主要因素,这是不正确的教学方法,当中最为典型的表现是不注重学生智力开发的传统教法。目前有些地方出现的只重视作业的量,并不重视作业的质的做法,耗费了学生大量精力和时间,结果事倍功半;教师和家长不重视情感教育,实行“师道尊严”的做法,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甚至体罚打骂学生的举措。而他们却认为这些打骂的举动都是出于“爱心”,是“恨铁不成钢”,其实不然,爱与打骂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第五章 对策
一、提高心理素质
学生自身心理因素是导致学习压力的主要原因,那么社会文化因素是引发学习压力的直接原因。学习压力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有些是不能控制的,比如大的环境,如考试频繁、优胜劣汰,我们没有太多的左右能力,唯一能控制的是父母、教师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事实上,压力本身并没有什么,关键就在于这个压力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只有学生在教师与家长的密切有效配合下才能真正达到缓解他们学习压力的锦囊妙计。
(一)创设无压环境。“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的呼声一直响彻于我们耳边,每个人都在与时间赛跑。我们都是处于社会这个“大染缸”内,它的任何变化都会使我们的生活随之改变。要说人们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各种压力困扰着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进而也影响了我们天真烂漫的中小学生们,他们稚嫩的心灵是承受不了
各种压力的,他们需要的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蓝天,为此我们全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为中小学生创设一种无压的氛围,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们的童年不再恐慌,让他们的生活不再总是灰暗。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任务的。但是我们坚信,只要有责任、有计划地分步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够具备较强的心理适应和心理承受能力,能够适应高风险、快节奏、强竞争的环境,使之成为心理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增强自我认知。许多研究显示认知评估与自主神经系统唤起的程度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正确的对学习中各种心理压力作主观积极的评估,可以降低人的心理压力,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科学地认识自己的心理压力。自我认知是个体对本人价值观念的认识,也是对周围环境和社会关系的认识。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够确立他们对学习有更加正确的认知和评价,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对学习结果也有正确的判断与赋值。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有着积极正确评价的学生更富有自信,在学习上也更容易成功。中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还不成熟,教师应该时刻关注他们的自我认知倾向,使其顺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归因是作为一种认知变因对缓解学习压力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引导学生从自身内部因素寻找原因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成功与失败,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达到缓解学习压力的显著效果。
(三)培养耐挫能力。当中小学生遇到学习挫折时,他们没有能力自我控制、自我解压、自我放松来化解不良情绪,他们心情会变得急躁,使情况进一步恶化,从而导致心理问题。这是因为中小学生大多没有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没有防患于未然方面的意识。所以,教师应该做学生的心理咨询师,时刻提供一些心理保健知识、传授一些心理保健方法,以使学生能得心应手地面对到来的每一个挑战。培养学生耐挫能力是增强他们心理保健意识的主要途径,较强的耐挫能力能使学生变压力为动力,正确地看待每一次失败,认为这就是成长的恩赐,永远保持积极乐观心态。
(四)降低过高期望。家长、教师或周围亲友的家长的期望若不是立足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盲目地为了各自的目的一味加压的话,只会导致他们沉重的心理负担和情绪上的压抑,进而使他们在失败的阴影中显得无助和无能,丝毫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降低期望并不是对子女放任不管,而是既要对子女的日后成功有信心,同时又不设置超越子女自身能力的任务难度,减少不合理的心理暗示。适中的期望值是建立在教师、家长或其他人们了解中小学生身心承受能力现状的基础上的,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寄托希望,一步步地帮他们设置目标以实现他们的自我价值。降低过高的期望也是使学生无太多牵挂地进行学习活动,在敬与静的状态下开展各自的学习活动。
二、改进教育方法
(一)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水平为限施教法。反对实施“题海战术”,这是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为代表提出的“和谐教育”法。摆
正作业的质和作业的量之间的关系。作业的量表现在作业的数量、学生被消耗的时间量以及学生身体和生理所承受的作业劳动强度;作业的质则表现在学生智力和心理所承受的作业劳动强度。我们是否应高度重视作业的内涵,即作业的质的问题,要根据各学科的具体情况,少布置和不布置课外作业,以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去理解和揭示知识的内涵,引发学习兴趣,激活思维,有效地进行注意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以调动和挖掘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二)以课本为主,参考书为辅助施教法。目前,学生所需的参考材料种类繁多,市面上的一些参考材料却复杂多样,瑕瑜互见。有不少是盗版的材料,错误很多,它会耗费学生不必要的精力和时间。这些“书耗子”全然不顾学生的利益,是以盈利为目的,不择手段地推销,一些人还因此发了迹。事实上,参考书应采取“少而精”的原则,择优选用,并将主动权放给学生。并且教师应该对历年高考、中考试题要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对知识的深度和宽度做到心中有数,从而用于指导帮助学生选择合适与适量的参考书。所以,由教师推荐或由学生自己选择参考书作为对课本知识的补充和训练是有益的。
(三)推广情感教育施教法。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的一种好的教学模式,就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倡导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它是说从新的师生关系、人际关系入手,以人际关系中真诚、接受、理解等要素的实现作为教学的充分必要条件,试图求得学生在主动、解放、自由的状态下以积极的情感作为动力来推动认真学习的方法。快乐、愉悦是人类最主要最普遍的情绪,是最有价值的情绪。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改善师生关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增加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的直接感受,致使学生促成了学习的兴趣、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将会打破负情绪与学习不良之间的恶性循环,理顺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师生互相尊重,心灵沟通,情感交融,达到感情上的共振,一同进入教与学的自由王国。这正是引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有力保证。因此,摒弃“说教”“管教”“体罚”等暂时见效的治表教育,施行“把情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调度人的情绪、情感机制和心理潜能”的情感教育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因为,一切教育活动的成败都源于学生自觉的内化活动。
(四)运用科学性和多变性等生动灵活的授课法。注重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创设出一种民主、和谐、积极与活泼的教学气氛这不失为一个好的建议。在课堂教学中,应把学生放在中心,以人为本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如果教师是导演,学生就是演员。学生以自学为主,老师则掌握火候及时的画龙点睛,以最通俗最简洁的语言把知识点点透,揭示其内涵,一节课一气呵成,以求得最好的授课时效。并且学生上课认真笔记,思维跟着老师走,及时把握一堂课的精髓,与老师成为好的搭档,真正做到了师生结合。但如果学生基本能形成独立思考和自觉刻苦学习的风气,并能较好地当堂完成学习任务,而教师在培养和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上着实下了功夫,就没有必要去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和补课了。
第六章 总结
教育是塑造人的巨匠,对人类和社会进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其发达程度。我们的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对我国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八十年代以来,应试教育的长期推行,使升学竞争不断加剧,造成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和学生整体素质下降。某些地方的中小学教育已走入误区。尽管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经提出,但应试教育仍依赖社会的惯性和人的惰性在推行着。上述状况已成为教育界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我呼吁,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这种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当务之急。参考文献
[1]史丰胜: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几点思考.[2]“减负”的难为与可为《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4期.[3]张天宝:关于减负的几点理性思考.
第四篇: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德清县房产中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叶芳 学 号 1***1 指导教师 邓安能 专 业 行政管理 年 级 2011秋 学 校 湖州广播电视大学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制
目 录
一、引言„„„„„„„„„„„„„„„„„„„„„„„„„„„„„„„„„„1
二、农民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1
(一)城乡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某些方面有进一步加大之势„„„„„„„„„1
(二)由于一段时间以来乡镇税费任务过重和支出费用增长过快,农民收入降低或增长幅度减小两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2
(三)乡村干部过多„„„„„„„„„„„„„„„„„„„„„„„„„„„„„2
(四)公款招待严重„„„„„„„„„„„„„„„„„„„„„„„„„„„„.„3
(五)各种检查评比过滥,达标活动过多„„„„„„„„„„„„„„„„„„„„3
(六)农业市场化程度较低,农民收入风险大增„„„„„„„„„„„3
三、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措施„„„„„„„„„„„„„„„„„„„„„„„„„3
(一)撤乡并镇、压缩机构和精简干部,彻底减少乡镇开支„„„„„„„„„„„„3
(二)国家财政应当担负农村社会事业性经费,取消本不该由农民承受的负担„„„„4
(三)变目前的农业税为所得税,给予农民以“国民待遇”„„„„„„„„„„„„4
(四)加大农业投入„„„„„„„„„„„„„„„„„„„„„„„„„„„„„4
(五)积极推进税费制度改革„„„„„„„„„„„„„„„„„.„„„„„„„5
(六)走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5
四、结语„„„„„„„„„„„„„„„„„„„„„„„„„„„„„„„„„„5 参考献文„„„„„„„„„„„„„„„„„„„„„„„„„„„„„„„„„„6
德清县房产中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升温,德清县的房产交易也不断攀升。同时,房产中介机构也随之应运而生,其数量也不断增加。由于房产中介机构积极运作,为整个房地产市场盘活存量,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方便和优质的服务。然而,随着中介机构的不断增加,加上有关部门没有很好的进行规范,也使整个房产中介市场出现了鱼龙混杂的局面,消费者投诉不断增加,急需有关部门对其进行规范。
[关键词] 房产中介 管理
研究对策
一、房产中介机构现状
德清县房屋开发和销售主要在县城武康镇,其它乡镇虽也有部分开发,但数量较少。根据调查统计,目前在武康镇有照房产中介机构有72家(其中个体户56家,公司或其它性质的16家)。另有数十家无照经营或正在装修准备开业的中介机构。从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情况来看,只有近十家的中介机构有人员经过培训办理了房产中介资格证书。绝大部分中介机构只有一张桌子,一台电话,一台电脑和一块房屋标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无照经营房产中介情况依然存在。从调查情况看,无照经营房产中介机构的,在武康镇被发现的有数十家。通过无照房产中介机构进行交易,对买卖双方都存在较大风险,一旦被骗,则无从查找。尤其对消费者造成的损失可能就更重。如:有三名女生来武康实习,在电线杆上看到广告后即与其取得联系,并交了定金。最后,拿钥匙时找不到人。
(二)房产中介主体准入门槛不高。由于注册登记时,无需对从业人员资格进行严格审查,而且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是后置条件,也只是到房产管理部门备案。因此,从业人员没有专业经验的也可以从事房产中介。这样也造成房产中介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甚至素质低下,很多问题解释不清。如:某中介人员对房产面积如何计算也不清楚,对消费者解释阳台面积是送的,签好合同后,消费者到房管部门一了解,阳台算一半面积,消费者认为上当了。
按工商部门的要求,每个中介门店要求不低于三人持证上岗,证件包括经纪人资格证和上岗证。多数品牌中介开始要求每个员工上岗必须考取两证,但目前德清县的此类培训、考试体系尚不完善,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及时考取两证。从整个德清县来讲,有证经纪人所占比例不足30%。但若按照国家要求的、更为严格的专业水平来要求,德清县这方面的人才更是寥寥无几。
(三)没有使用统一的交易合同示范文本。虽在网上建设部门已经制定并公示了房产中介交易的合同示范文本,但是没有中介机构使用该文本。中介二手房交易合同五花八门,互相抄袭修改,合同只要有利于自己,想写什么条款就写什么条款,随意性大,有的甚至出现霸王条款。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接触中介合同机会较少,问题不可能想的很全面,签订时容易上当。
(四)中介机构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房产交易内容复杂,包括估价、合同、公证、税费等环节,涉及的权利义务关系复杂,如所有权、使用权、占有权、收益权、处置权等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房产交易在一生中最多也碰上一两次,要将所有的交易行为、法律关系以及相关的政策法律等全部掌握非常困难,由于中介机构人员素质低下,业务能力差,很多问题解释不清,一旦出现问题,带来的麻烦只能由买卖双方承受。中介机构只是不收中介费了事,最后吃亏的还是消费者。
地产中介行业经纪人恶意跳槽、中介公司之间恶性竞争、中介店铺老板卷钱关门等事件屡有发生,这其中的原因,除了行业的开店门槛过低等因素外,跟从事中介行业的人员素质过低、专业能力不足、人员流动大也有很大关系,如何提高中介人员的专业能力,也是解决二手市场混乱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
中介行业人员素质偏低、专业能力不强、人员流动性大,会给房产行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一个公司绝大多数从业人员为非地产专业人员,并且不对员工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培训,树立行业意识,增强专业知识,提高个人能力,将会让公司举步维艰,越来越难做。
(五)收费不规范,多收费、乱收费时有发生。中介机构收费情况虽经物价部门批准,但弹性较大,以目前的高房价,中介费相当可观,有的可以说是超出了合理范围。有的中介机构还存在随意多收现象,消费者发现了就退还,然而大多数消费者并不了解中介应该如何收费及收费标准。
近两年,中介经营成本大幅增加,收益锐减。然而,业内同行为了争夺客源,收费标准各行其是,有的甚至仅收0.5%。中介费的差异比较,使得‘跳单’频频。一旦行业统一收费标准,对避免恶性竞争,促进行业协同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据了解,以往德清县房产中介一般按照“买卖代理费为房屋成交价的1%收取,全部由买方支付;按揭贷款费按买方实际贷款总额1%收取;三证过户代理费为500元或1000元/套。
然而,受房地产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德清县二手房交易量大幅下降,房产中介赢利急剧下滑。加上,中介业同行随意降低收费标准、人情打折严重,市场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此外,由于物价、人员工资、门店租金的上涨,房产中介的经营成本大幅提高,而德清县房产中介收费标准仍然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远低于周边同等城市。
少数中介机构不诚信,牟取暴利;违背基本商业准则,发布不实信息,分割买卖双方,欺满消费者;利用“净价”、“全包”让消费者上当时有发生。
在德清县武康的不少商业地段,有着不成文的“潜规则”,商家每转一次,房东同时也以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额收取一次费用。记得来了客户想咨询转让费,事件大致是这样的:陈女士花近10万元从一户商家那转下了德清县武康贵和街一间70平方米的店面。在与房东签订新的租房合约时,合约上写上了一条“今后店面转让,需将转让费的10%支付给房东”。看到这一条,陈女士心里不禁要问,原先支付的近10万元转让费到底进了谁的腰包。
店面之前的承租者王先生透露,其实他在转让费一项中并没有赚钱。2006年,王先生花4万元转让费盘下了这家店面,加上装修,他店面的成本已经达到了8万多元。而此次转让,作为业内的“潜规则”,王先生将10%的转让费支付给了房东。也就是说,王先生也只是拿回了自己当初的店面成本。“我的转让是亏本的。”眼下德清县贵和街的一家40多平方米的店面正在转让,商家直呼
德清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德清县消保委:关于房产中介存在问题的调查》2010-04-26 《二手房市场出现部分房主全款打折卖房、炒房客放盘套现等新现象》201307
第五篇: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农民负担的定义和分类........................................................................................1
(一)农民负担的定义.........................................................................................1
(二)农民负担的分类.........................................................................................1
二、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2
(一)现行体制不完善.........................................................................................2
(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3
(三)领导者对农民减轻负担认识有偏差.........................................................3
(四)政府部门索取农民的剩余贡献.................................................................4
(五)农村孩子的教育.........................................................................................4
三、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对策....................................................................................5
(一)政府应完善体制和出台积极政策.............................................................5
(二)增加农民收入.............................................................................................6
(三)提高思想认识.............................................................................................6
(四)逐步改变过度提取农业剩余的政策.........................................................6
(五)给农村孩子教育提供优惠政策.................................................................7
(六)加强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及社保体系.................................................7
浅析我国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与对策
【摘 要】:农民负担指的是农民在生产经营活动和收益分配的过程中,其所承担向国 家、集体和社会有关部门缴纳税费、财物以及提供劳务的总称。农民负担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现实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尽管农民负担是表现在农民的身上,然而它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的间接反映,是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集中体现。近年来,政府制定了一些利于实现和保护农民切身利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政策措施。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一系列原因,我国农民负担仍然沉重,这是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减缓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农民负担;原因;减轻;对策
一、农民负担的定义和分类
(一)农民负担的定义
所谓农民负担,就是指农民除了缴纳税金,完成国家农产品的定购任务之外,依照法律法规所承担的村提留、乡(镇)统筹费、劳务和其它费用,是农民作为独立经济主体在进行消费和投资活动外所承担的经济负担。
(二)农民负担的分类
农民负担分类没有一个固定方法,但通过农民负担的支付对象来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支付给国家的负担
国家的负担,指的是农民按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向国家提供的经济和劳务负担。例如农业税收和定购任务等等。这些负担往往是通过法律规定负担种类和负担额度,一般是透明的显性负担。
2、支付给集体的负担
集体的负担,指的是农民按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以及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章程、制度和决议,向集体提供的经济和劳务负担。包括村提留、乡统筹费以及劳动用工等等。这种支付方式一般是按地方政府规定的具体标准和负担种类来支付,不同地方政府有不同实施细则,因而该负担一般不好控制,存在乱收费现象。
3、支付给社会的负担
社会负担,指的是除以上两项负担外,社会各方通过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基金、集资以及摊派等形式,使农民承担的经济和劳务负担。这种手段最容易造成乱收费现象,一般会成为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这种收费方式不取消,农民的利益就得不到保证。
二、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
建设现代化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增加农民收入,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立足于国情和农村实际做出的一个重大目标。但是,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收人在近几年来的增幅却有明显的降低,成为阻碍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农民收人增长缓慢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民负担过重,这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因素。
(一)现行体制不完善
尽管我国对农村体制和法制进行了多次反复的修改,但仍不完善,因而加重了农民负担,表现以下方面:
1、财政体制不完善,乡镇政府滥用职权。
1994年,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规范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充分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然而,从发展农村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角度来讲,我国财政体制还不尽完善,直接或间接地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现行财政体制下,乡镇财政成为财政体系中最基层的环节,乡镇自身开始有了自己的收支活动。然而,从财权方面来看,乡镇财政只能享受着范围相当狭小的财力分配权,却在履行着全国人口62%的广大农村的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和对经济进行必要宏观调控的职责。所以,乡镇政府的事权要大于财权,导致全国90%以上的乡镇都存在巨大的财政缺口,为了弥补这一缺口,乡镇政府通过种种名目向农民们伸手,使得其中一部分支出转嫁给农民,造成了农民的负担。
2、管理与监督体制的不完善
由于资金管理范围不明晰、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检查不严等情况的存 2
在,不但导致了资金的浪费,加大了乡镇财政的收支矛盾,而且也增加了农民负担,助长了腐败的产生和发展。
(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1、农民增收渠道狭窄
农业生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我国地理环境复杂,由于农业产品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使得农民不但不可能通过农业生产得到持续性增长的收益,农业使终不能产业化,同时也不能从终端农产品中获得高附加值。
2、农村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村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实现。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方面来看,因为国家投资、集体筹资以及社会融资的力度远远不够,农民个人认识问题的水平有限,再加上农村现实存在的许多问题,导致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严重的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而影响到农民增收的实现。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来看,在当前,一些地方的乡村已经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中介机构或服务组织,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然而从总体上来说,农村的社会化服务还只是处于一个初始的状态,一些组织的服务功能还不完善,服务意识观念还不够强,还不能较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某些组织受到经济利益驱使,社会服务的职能产生了扭曲,使农民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3、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
在九十年代初期,我国农业的发展繁荣,而工业生产较为落后,因而中央推出了农业发展支持工业发展的方向,这也是造成农民负担加重的原因。随着农民税收不断增加,地方政府乱摊派、乱收费现象也日益增强,农民不堪重负,大大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很多地方的农民背井离乡,出外打工。地方政府权力的极度膨胀使得政府与农民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断增加,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政治秩序。
(三)领导者对农民减轻负担认识有偏差
自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以来,党和国家给与农村的优惠政策也在不 3
断的增加,这使得一些地区和农户通过改革生产方式或提高生产效率等手段率先的富裕起来,这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然而,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却还是存在着偏差,对农民富裕的程度估计过高。尽管是有一些人富裕起来了,有一些地方发展起来了,但是从全国农民的人均水平方面来说,农民的收入水平及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并不是很高,甚至有些地区还相当落后,有些农户还没有根本解决温饱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太过乐观,对农业生产的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和农民生活水平的相对性、差异性估计有所不足。由于这种思想认识的存在,同时各地区和各部门领导为了自身利益或政绩的需要,造成 “上紧下松”的现象,口头讲得相当严肃,却在实际中执行乏力;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瞻前顾后,利益难舍,处理不及时、不到位。因此,一些基层组织和部门胆子就开始大了起来,以为只要是办“好事”,增加一点农民的负担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结果造成互相攀比,竞相加重负担。这往往就导致了农民负担的加重。
(四)政府部门索取农民的剩余贡献
从西方发展经济学上面来讲,农业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贡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也就是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以及外汇贡献。然而,这些贡献都可以归结为一个贡献,就是农业剩余的贡献。如果没有农业剩余,就不可能购买工业品来扩大工业的需求,更不可能为工业的扩张提供资本和劳动力。总的来说,没有农业剩余就不可能有工业的发展,也不可能有工业化。政府通过改变贸易条件来实现农业剩余通过农业部门向城市非农业部门进行转移。在我国实现工业化道理的进程中,政府也一直都实行过度提取农业剩余的政策,从而使得农民负担进一步的加重。
(五)农村孩子的教育
在农村人民心中,他们都把自己孩子成为文化人作为一生最大的目标,“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思想也深深的植根于农民们的心中,农民将考大学、升大学视为是比结婚生子都还光宗耀祖的事情,所以他们也穷其所有都想让自己的下一代成为大学生,这是受到了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考上大学就有铁饭碗思想很深的影响。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产业化的逐渐兴 4
起,大学的学费和名目繁多的学杂费成为了考上大学的农村学生和家长心头上的一座大山,高昂的学费成为阻挡农村小孩大学梦的绊脚石,造成很多付不起学费的农村孩子与大学无缘。就算集中全部力量勉强的读完大学,但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也同样考验着这些大学生。使得他们不禁思考:投入与产出能成正比吗,上大学的钱无疑成了农民的一笔巨债,在农村的大学生还没步入社会之前就背上了一笔笔债务,这些都无不折磨穷苦农民以及他们的孩子,也终将使得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三、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对策
(一)政府应完善体制和出台积极政策
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顺利完成沿海城市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农业以及农村体制的改革也被渐渐地被提上了日程。在此,笔者对农村体制的补充和完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完善财政制度,加强经济体制改革
完善财政制度,加大乡镇财政享受的范围,拥有较大的财力分配权。只有这样才能履行着全国广大农村的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以及对经济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的职责,从而避免将财政需求转嫁到农民身上。同时,加强经济体制的改革,政府少管,多扶持,权责清晰,促进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建立高效精简的基层农村组织
根据简洁,透明原则,农村的基层组织实行并村并社的政策,减少农村冗繁的组织机构,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新型基层组织。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要全面的负责基层组织的日常运营资金和人员工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问题由基层组织统一进行统筹安排。
3、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地区激励措施
广大农村交通的不方便,这是我国农村最为严重的问题,农民出行都难,农业产品更是无法向外销售,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这也是农民收入过低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政策应该倾斜大力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状况,对我国大部分农村采取交通的村村通工程,为广大农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交通平台和物流平台。
4、中央政府必须加强督查,严惩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
以前,农民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某些基层干部,为了谋求私利,不顾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私自巧立各种名目进行乱收费,将农民视为砧板上的鱼肉,任意宰割。严重加大了农民的负担,鉴于以往的这种教训,中央政府必须加大加强暗访督查的力度,通过采用严厉的惩罚性措施来制裁向农民收取任何非法款项的恶劣行为。
(二)增加农民收入
解决农民负担最直接的就是开源,增加农民的收入。这就要求我们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不做表面的文章,增加对农业的有效投入。继续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发展非农产业,帮助农民开拓市场;创造条件使劳务输出组织化和规模化,将劳务经济做大做强,帮助维护务工人员的各项权益;加大建设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农民进行免费的培训来提高素质,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大对农业直补的力度,做到公开、公正和透明,各级政府都要务必利用电视、报刊以及网络等大众传媒向农民公布具体补贴数额,严防其在操作流程中缩水。
(三)提高思想认识
减缓农民的负担,需要提高思想认识上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各级领导的思想认识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其直接关系到减轻农民负担任务工作的成败。首先,要在政治上、思想上以及行动上同中央要保持一致。对于中央的各项减负政策,绝对不能阳奉阳违、熟视无睹,也不能进行讨价还价、久拖不办,应该要把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看作是否贯彻和落实中央的路线、方针,是否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问题上来进行认识和落实。其次,应该要把减轻农民负担视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在群众心中地位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再者,还应该要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政绩观以及利益观。如果只是弄一些昙花一现的事情,其最终的结果就是违背农民意愿,扼杀生产力。
(四)逐步改变过度提取农业剩余的政策
我国经过了五十多年的建设和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已到了要改变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实行工农业相互协调发展战略的新型工业化时期。世界 6
上大部分国家在实行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中,都会经历一个提取农业剩余为工业提供资金积累的发展时期,但在工业化进行一定程度后就会结束提取农业剩余,转而实行工农业相互协调发展的阶段。在建国初期,我国开始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几十年都在实行过度提取农业剩余为工业提供资本积累的政策,现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然而,多年来巨额的农业资源流出,使农业本身自我积累的能力已经相当脆弱,改变过度提取农剩余的政策,为农业创造一个自我积累的环境,还给农民一个休养生息的时期已经是不容有误。因此,国家必须要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制订改变过去提取农业剩余的政策,为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五)给农村孩子教育提供优惠政策
尽管目前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实现了免费,但是高等教育对于农村的孩子和家长来说,仍然是一项很大的财政支出,几乎是家里面的大部分收入,甚至是入不敷出。针对这一情况,政府应该对于那些从农村出来的相对困难的孩子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说提供农村孩子大部分的大学费用或全部费用,毕业后在其家乡提供一份工作来为其家乡发展,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上学费用和工作问题,又能为当地留住一个有素质的知识分子来建设家乡,否则农村孩子要么会因为没有学费而与大学无缘,要么就会倾其所有上完大学离开家乡工作,这对当地的发展也没有好处。
(六)加强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及社保体系
大力加强农村地区的基层医疗体系、保险体系以及卫生设施,是对农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从侧面上减轻了农民看病难的负担。
1、在农村建立和城市相对应的医疗体系
在我国,很多城市都建有高效和分布广泛的社区医院和卫生所,最大限度满足社区人员的医疗需求,其方便及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地区由于交通不方便,而且农民收入有限,在农村建立廉洁高效的乡镇村医院和卫生所显得更有必要。由于城市医疗体制改革的问题,原有乡镇医院难以生存,而大医院人满为患,医疗问题愈发突出,医患矛盾日益加大,看病难和看不起病成为我国一段时 7
期的典型社会现象,许多农民生病无钱就医郁郁而终,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农村建立卫生所和乡镇医院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在农村建立和城市相对应的社保体系
相当一段时间农村的社保体系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农村人一直都有着养儿防老的观念,这同时也成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严重障碍,然而农民这一观念是和我国农村现状分不开的。在农村,没有相应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以及医疗保险体系,农民几乎处于保险真空状态。因此,在农村建立和完善社保体系和保险体系,建立适合农村的生育政策和养老政策,让农民老有所养,解决农民负担和后顾之忧。
农民的负担问题,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生活,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政府各级部门应该要统一思想并予以高度的重视。只有通过各种方法综合的治理,才能在不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同时,真正使得农民的负担减下来,缓解矛盾。从而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顾玉琪.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3).[2]肖四如.关于农民负担问题的若干认识[J].农村发展论丛,1994,(3).[3]沈正榜.关于建国后农民负担问题研究的几点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0,(1).[4]李小健.论农业产业化[J].农业经济, 1998,(12).[5]陈杰.浅析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6]朱雪飞.关于农民负担过重问题的分析及其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12).[7]武丽珂.减轻农民负担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河南农业,2010,(5).[8]翁美平.现阶段农民负担现状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0,(10).[9]赵金玲.新时期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5).[10]陈柳钦.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互动互进[J].科技与经济,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