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腐败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5 01:0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政腐败的原因及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政腐败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第一篇:行政腐败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行政腐败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目 录

摘 要....................................................一、行政腐败的相关界定...................................1

(一)行政腐败的定义..................................1

(二)行政腐败的特点分析..............................1

(三)行政腐败的危害..................................2

二、当前我国行政腐败的主要原因...........................3

(一)行政腐败产生的原因及伦理分析....................3(1)行政选拔机制存在缺陷..........................3(2)权力的监管机制存在漏洞........................3(3)我国政治法律体系上存在漏洞....................4(4)国家的福利制度未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4

(二)造成行政腐败的主要根源..........................5

三、行政腐败的对策.......................................5

(一)行政腐败管理的有效途径..........................5(1)加强行政伦理责任建设..........................5(2)加强依法行政..................................7

(二)行政腐败治理的具体措施..........................8(1)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健全公民参政议政机制....8

(2)加强廉政思想教育,完善行政制度建设............9(3)提高行政人员的收入,加强惩治腐败的力度........9 参考文献................................................11

摘 要

腐败乃万恶之源。行政腐败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它是国家和社会的毒瘤,是法制国家民主躯体上的“癌细胞”。行政腐败是国家政府人员滥用公共权利谋取私立的行为,是权利运作过程中发生的异化和时空现象。它的滋生、蔓延,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与形象,危机到了党的生存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必须找出其滋生蔓延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遏制对策,将其铲除。

关键词:行政腐败, 原因, 对策

一、行政腐败的相关界定

(一)行政腐败的定义

行政腐败在广义上说是行为主体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职权或偏离公共职责的权利的变异现象。从狭义上说泛指国家公职人员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权力的权利蜕变现象。腐败,也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

(二)行政腐败的特点分析

行政腐败的特征有如下四点:

(1)在腐败形式上,行政腐败表现为“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等形式。即“权力资本化”、“权力商品化”。

(2)在腐败主体上,行政腐败呈现“集体化”“法人化”的趋势,即“公贿”和“集体腐败”。其中,“公贿”是指以公款、公物集体行贿受贿,如节庆“供奉”、婚丧“随礼”、四季“特产”、编外“奖金”、有偿“劳动”;“集体腐败”是指以考察、学习、培训、研讨、招商、参展等名义的公款旅游,私设小金库等。

(3)在腐败的层级上,中下层官员成为行政腐败的高发群体。亨廷顿认为,在大多数政治体系中,较低层次的官僚组织和政治权力机构,腐败发生率要高些。这是因为高级领导人可以用政治地位代替经济利益,而低级官员以更多从事腐败活动的机会来补偿他们缺乏的政治地位。

(4)在腐败过程上,行政腐败具有“隐性化”特征。有所谓寻租性腐败、地下经济腐败、税收流失性腐败、公共投资与公共支出性腐败;另外,腐败分子台上台下“两面性”,也使腐败愈加隐形。

(三)行政腐败的危害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依法行政又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政府是依法行政的直接参与者,其行为依法与否,以及依法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这一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目标的实现。没有良好的依法行政,就没有法治国家的健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长治久安。行政腐败既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主义的声誉,也造成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信任,挫伤了广大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繁荣稳定与和谐,是我国当前社会不稳定的主要诱因。

行政腐败从政治、经济、社会风气方面都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在政治方面,一些国家公职人员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没有从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而是从私人利益出发,利用权力之便为个人谋取私利,安于享乐,行政效率低下,腐败和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脱离人民群众,造成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信任和对立,其结果将会导致社会纷争、**、乃至四分五裂。在经济方面,腐败份子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权交易,行贿受贿,贪污国家财产,使国家和人民群众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不利于国家的长期繁荣与稳定。在社会风气方面,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

原因。因此,腐败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腐蚀性,个别官员的腐败和堕落,会使其他一些自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意识薄弱的官员争相效仿,这样一来,封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之风会横行于社会,不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腐化了社会。

二、当前我国行政腐败的主要原因

(一)行政腐败产生的原因及伦理分析

任何社会问题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和时代的原因。权力腐败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相当复杂的。具体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行政选拔机制存在缺陷

行政选拔机制要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为目的。行政选拔机制的健全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政府公务人员的行政效率和清廉程度。当今,无论是进入政府部门,还是提拔任用官员,尚缺乏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机制,“靠关系”“走后门”在一定范围内仍广泛存在。由于“任人唯亲”这一现象还广泛存在,使得我国的官场腐败甚重。还有一些上下级之间的利益共享,使得官官相护,腐败现象此消彼长。

(2)权力的监管机制存在漏洞

权力缺乏监督就会滋生腐败。中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其监督应该最具权威性和强制性,但目前其监督的实际效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目前,由于监管机制的不健全,从而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在没有强有力的监督下滥用职权,以公谋私,搞权钱交易,贪

污受贿索贿。

(3)我国政治法律体系上存在漏洞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经济增长先于社会转型和制度更替,而体制制度的转换有一个此消彼长的渐进过程,因此出现了一些与市场经济要求不适应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腐败现象的发生。一方面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极度混乱,对一些现象失去了辨别是与非、罪与非罪、违法与合法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当前的反腐败斗争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和手段。光靠以往政府部门的说服教育和道德约束,并不能使腐败之风得到收敛。只有得到国家强制力为坚强的后盾,使一些只顾个人利益而不顾法律的规范要求的腐败份子受到严厉惩处,这样才能起到有效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4)国家的福利制度未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

众所周知,新加坡政府在反腐倡廉方面颇有成效,官风之请和社会风气之好堪称世界楷模。其中一点最重要的经验就是“以奉养廉”。为了使政府高级官员和公务员抵御贪污受贿的诱惑,新加坡政府和国会大幅度提高了公务员的工资。一旦出现违法事件,不但要出去公职,而且还要撤销其高额的公积金。这样一来,官员去贪污腐败往往会得不偿失。许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出现严重的政府腐败,重要根源之一就是那些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因为收入太低无法维持一般的生活水平而不得不利用其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从表面上看,低工资政策好像缩短了政府官员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达到了反对特权和实现公

正的目的。其实则正好相反,它反而助长了特权思想和各种不公正行为。

(二)造成行政腐败的主要根源

个人的道德观念意识薄弱是造成行政腐败的主要根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官员不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道德意识薄弱,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各种腐朽思想渗透及消极文化思想的侵袭面前丧失了立场,成为商品交换的俘虏。因此,要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首先要加强政治伦理建设,提倡以德倡廉,强化人们的道德观念意识,筑起“不想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

三、行政腐败的对策

(一)行政腐败管理的有效途径

(1)加强行政伦理责任建设

行政腐败首先根源于道德缺失。公务员具有双重的身份:一方面,他作为社会群众中的一员,有着自身利益;另一方面,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代表着社会大众的利益。社会大众利益的实现是以自身利益的实现为前提的。这两种利益有时是相互矛盾的。有时为了维护大众利益,会暂时损害自身利益;有时为了实现自身利益,不得不牺牲他人的利益。行政人员,一方面掌握着代表公共意志、公共利益的权力,要求行政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时,以公共原则行事,坚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行政人员作为普通的个体其实质是一系列价值观、欲望动机和利益 的“综合体”,有实现自己利益的倾向,希望通过行政供职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正因为行政人员具有上述

特点,当个人利益和大众利益发生矛盾时,如果行政人员没有正确的道德责任观,他就会把行政权力作为谋求个人私利的手段和工具,引起公共权力的失范、公共伦理的丧失和公共价值观的错位,从而导致权力运行失范的严重后果——行政腐败。

行政伦理又称行政道德,它是以“责、权、利”的统一为基础,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行政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行政伦理是行政管理领域中的角色伦理,是针对行政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

行政伦理旨在分析行政人员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所应有的价值、行为规范、义务及其完成的方法。所以,其指涉的内容,大致上为:公务员负责任、守纪律、忠职务等伦理条件的遵守。亦即公务员在进入行政系统后,其内心对国家、对民众、对机关、对单位和在机关内对长官、同事、部属认为应有的角色扮演与相互关系的分际。

行政伦理的面向从消极的有所不为而无害于人(如不贪污,不怠忽职守)到积极的有所为而有益于人(如为国效命,为民谋利的各种服务,并使行政符合公平正义原则,亦即行政机关及人员在公务上的道德共识及道德自律。

加强行政伦理责任建设是抑制行政腐败的有效途径。对于行政人员来说,作为他的行政行为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公共利益,而不应当是他的个人利益。行政人员一方面要自觉履行自己所在岗位了责任与义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处理好个人事务,自觉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检查;另一方面,要主动追求真善美,加强自身道德责任修

养,在进行一切公务活动时要把公共利益放在首位,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2)加强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管理的活动。依法行政的本质是有效制约和合理运用行政权力,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法律是行政机关进行各种活动和人们对其活动进行评价的标准,依法行政是对各级行政机关提出的要求,也是当今社会人民群众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对政府部门提出的要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依法行政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对政府活动的要求,中国是在八十年代末提出“依法行政”这一基本原则的,它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政治、经济及法治建设本身发展到一定程阶段的必然要求。

依法行政是行政人员的切身职责,它渗透于日常工作之中,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十六字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给了行政人员依法行政的标准,行政人员要加强学习,加强抵御社会不良风气诱惑的能力,做一个真正服务于人民的基层干部,用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严格做到依法行政,用法律保障广大

群众的合法权益,大力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国要建设全面的小康,就必须依法行政,同时依法行政也是当今社会解决社会各类问题的关键。依法行政的目的是保护行政人员自身,更重要的是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行政腐败治理的具体措施

民主是腐败的天敌,要治理行政腐败,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民主化。行政腐败治理的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

(1)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健全公民参政议政机制

在党内,行政人员要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与政策,坚决杜绝滥用职权、以公谋私、搞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索贿、决不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行为,随时接受各级权力机关的监督和检查。

在党外,要加强民主监督,也就是加强群众监督。须知行政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实行民主监督是保证政府官员正确行使权力,履行人民公仆职责的基本要求,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和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体现。

此外,还要加强舆论监督。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能够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发挥好舆论监督的作用,能够促使权力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新闻媒体要及时公开揭露政府官员的腐败问题,对其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经常对行政人员进行法制教育,使其树立依法行使权力的思想,自觉地接受各种监督。

最后,要健全公民参政议政机制,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和群众举报上访机制,增加政府工作信息的透明度,使权力的运作在阳光下进行,随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检查。

(2)加强廉政思想教育,完善行政制度建设

大力加强廉政思想教育建设,在社会上积极营造崇廉的文化氛围。加大行政人员法律知识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执法意识、技巧和水平。使行政人员正确处理好公与私、权与法的关系。真正懂得依法执政对国家、集体、公民的重大意义和行政腐败的危害性和责任性,牢固树立法律与政策相统一、个人利益服从公共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全局观念,彻底消除权大于法、情重于法、以权代法、以权压法和以权谋私的现象。

为了杜绝腐败分子钻法律和制度的漏洞,就要完善行政制度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制度,建立健全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只起到引导和规范市场运营的作用。这样一来,行政人员的职能减少,进行“权钱交易”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

(3)提高行政人员的收入,加强惩治腐败的力度

前文已经指出,“高薪养廉”是杜绝腐败现象发生的一种有力手段。改革开放三十几年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虽然无法真正做到“高薪养廉”,但在政府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适度提高行政人员的收入,但同时要完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使其隐性收入明朗化。

其次,要大力加强和完善廉政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比如制定《廉政法》《反贪污贿赂法》等。以便把廉政建设以及监督机关的职能、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衡。然后加强惩治腐败的力度,做到“执法必严”。把惩处腐败分子作为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从严治“长”的重要措施来抓。使行政人员面对腐败“三思而后行”。

参考文献

1.杨为林.论行政权力腐败的原因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24):104-104.2.杨韫钰.行政伦理建设视角下防治腐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4.3.陈科霖.腐败成因诸视角述评及综合治理原则[J].廉政文化研究, 2014,(3).4.陈诚.公共选择理论视野下的行政腐败问题探析[J].金田, 2014,(6).5.查小玲.“小金库”形成机理与遏制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14.

第二篇:行政腐败研究

材料:中国行政腐败

一.行贿受贿.来自<<民主与法制>>期刊9月下半月:“运作”海伯尔项目侵吞国家巨额财产

2008年7月10日,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长春原市委书记兼副市长田忠作出一审判决,因“运作”海伯尔项目,侵吞国家财产达400万元,犯贪污罪,又对上司行贿,犯行贿罪,受贿行贿等多项罪名。判无期徒刑,剥脱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来自<<民主与法制>>期刊10月上半月:厕所藏钱900万元,迁出重庆第一贪

2008年8月1日,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晏大彬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受贿所得账款矛以追缴上缴国库,晏大彬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重庆建筑公司固某之钱,在招标工程中,晏大彬通过透露标底让该公司揽到工程。他把所得钱藏于厕所内,后被人发现。

3.来自<<法制与新闻>>期刊:中国酒界第一人,“慷公家之慨”

2008年7月24日,中国酒界第一人,先后担任毫川市常委,市政协副主席,59岁的王效金,在安徽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他自91年到07年,利用职务之便,在原材料采购,广告承揽,企业收购等方面,“慷公家之慨”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涉嫌非法收受贿赂

二.行政不力,庸人当政,酿成事故

1.来自百度:山西溃坝事件,省长辞职

以山西省长孟学良为首的地方政府对企业违法生产和建库督管不力,隐患排查走过场,安全指令不落实,导致山西溃坝事件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由于事故领导责任制,省长孟学良引咎辞职。

2.来自深圳桥报“9.20”特大火灾事故问责处理

龙岗区对“9.20”特大火灾事故责任人作出处理,深圳市龙岗区作出决定,由于火灾事故地存放烟火,逃生通道狭窄造成火灾人员伤亡,区政府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不力是火灾原因之一,对龙岗区副区长黄海广等人免去职务。

3.来自百度:因三鹿奶粉事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长李长江辞职

以伊利、蒙牛这些国内知名品牌,免检产品。竟是含有“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导致一些婴儿吃了毒奶粉而患肾结石。那些小生命有的病情缠身,不可医治,有的离开人世,国务院总理对此事极为关心,探望生病宝宝,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长李长江为首的官员纷纷引咎辞职

三.政绩工程,行政乱作为

1.来自百度中文摘报:卖税,行政腐败新形势

据全国政协委员李汉宇在基层调研发现,一些乡镇干部为完成上级下达不切实际还逐年增加财税指标,纷纷干起了买税勾当。买方通过填写税票可以增加政绩,卖方把税交给本地政府要百分之百上缴,而交给外地政府优惠多达20%,可谓“双赢”。但这样国家税收和地方政府被疯狂吞食,也严重扭曲干部心态。

2.来自《公共行政学》转载《半月谈》2000年第6期面子工程为何载了面子

号称“中华果都”的江苏某镇,近年来,由于将内部银行,农村合作基金会存款中的大量资金投入到不切实际的小城镇建设上,使本想成为城镇一景的“面子工程”变成了人见人烦的“败笔”,投资数十万元安装的路灯因为没钱买电,只为外地参观者亮过几次。投资上百万元的大观园,便是门可罗雀,严重浪费国家资源,也弄得果园职工负债累累,教师干部工资都不能正常的发放,人们不断上访。

四.权钱交易,买官卖官.来自<<民主与法制>>期刊9月下半月晚节不保的卖官书记

2008年7月10日,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长春市委书记副市长田忠作出判决,以田忠为首卖官,后称卖官书记,买官卖官,一大批官员纷纷落马

五.乱用职权,以权谋私

来自百度: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2007年2月,南京市柄霞区人民政府某街道办事处“私自开挖”,建筑基础施工,覆盖河道违法建设,对上级部门整改通知置若罔闻

六.公款消费,铺张浪费

来自:自己对各种信息总结 名为考察,实为旅游

近日,不少行政单位拿着公家的钱,举着考察学习的大旗,出省、出国旅游观光。一群群“考察团”成了一窝“旅游团”,携带老婆孩子或亲戚朋友,放下自己工作不干,大搞考察学习,在“学习之地”玩得乐不思蜀。视公家的钱如粪土,挥金如土。“考察团”大多以带回给领导或同事的纪念品,为学习的收获,真实令人啼笑皆非。

七.私生活腐烂,严重道德败坏

来自《反贪局专案》“贪官十情人”腐败定律

中共中央检查委员会发出中纪通[2003]2号通报,指出中国建国以来第一贪,马德在任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大搞权钱交易,行贿受贿等,违法乱纪活动,经济上敛钱生活上极度奢侈糜乱,马德与其他贪官不仅比住房、比汽车、还比谁的情人靓、谁的情人浪。

提要:行政腐败现象千奇百怪。贪、贿、庸和懒成了一些官员丢掉性命和乌纱帽的致命弱点。面对腐败横行,国家党政不遗余力坚决打击,自改革开放以来,去得显著成绩。但是面对层出不穷的腐败现象,治理腐败现象的工序任重而道远。

中国的行政腐败的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党和政府的不懈努力,惩治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在惩治和预防这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此同时问题依然突出,行政腐败如久治不愈的顽疾,反腐倡廉工作任重而道远。近几年来,行政腐败层出不穷,花样百出,也有越来越激烈(?)的趋势。从古至今,新中国,当今社会,行政腐败堪称“贪”为首。贪又带出个孪生兄弟“贿”。“贪”“贿”横行上下通吃,行政腐败这块大沼泽地,让一批批贪官污吏越陷越深。中国建国以来第一贪马德,利用职务之便,大搞权钱交易,行贿受贿;吉林市原市长田忠“运作”海伯尔项目,侵吞国家财产;重庆第一贪晏大彬厕所藏钱900万元,一副副丑陋的贪相,一笔笔惊人的数目,无不令人瞠目结舌。贪又生出两个畸形的孩子:买官卖官和包养情人。市场经济发展到官场时,官位也可以明码标价了。中国第一卖官书记不靠卖官何以“成就”贪的宏图;晚节不保的吉林市副书记田忠不以卖官何以“成就”晚节不保。贪也罢,卖官也罢。腐败分子的最高做官目标恐怕是去追求奢靡的生活吧。正所谓钱不可以当饭吃,但钱可以买饭吃。小贪官们借公消费公款,大贪官们挖社会主义墙脚,中饱私囊。“贪官十情人”也便成了定律,也时常成为贪官们落马的命脉。当我们人民的公仆向钱低下高贵的头时,也就开始走向了阶下囚的道路。

当一批贪官“壮烈”倒下,又一批庸官“冲锋上阵”,真是前赴后继,中国的腐败战场进入持久战斗阶段,难得糊涂便成就了一批懒官,在其位,不谋其政,酿成事故接二连三。最近发生的山西溃坝事件,省长辞职;“9.20”特大火灾事故,副局长被撤职;三鹿奶粉事件,国家质检局长引咎辞职。一轮新的问责风暴席卷中国官场。我们可能仅仅看到是昔日的高官卷铺盖走人。而在他们无作为的背后,是多少无数的生命在哀嚎(用词不当)。要么是不作为,要么是乱作为,政绩工程屡禁不止。一些乡镇干部为完成上级不切实际的财税指标,政府与企业竟干起了买税卖税的勾当;江苏省中华果园大搞城镇建设,想成为城镇一景的“面子工程”变成了人见人厌的“败笔”;大建写字楼、办公楼、修筑大型文化设施。甚至农村搞些不切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激进官员们的政绩是提高了,可苦了人民,浪费了国家资源。

那些腐败分子们干的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都是权利给予他们的“力量”。在权利的鼓动下,于是贪了、贿了;于是不做事了,乱做事了;于是以权压人了。官字两张口,古代论“品”,现代论“级”,口越大(级越大),声音就越大,地位重了,谁也不敢挪,谁也挪不动!南京市某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私自开挖河道进行违规建筑,不遵守上级整改的通知,甚至法律法规。正应证了那一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面对这些腐败现象,我们的党政思考得很多,也做了一系列努力。党的十七大和国务院强调,把廉政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中共中央也印发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反腐倡廉体系2008-2001年工作规划》。温家宝也强调注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坚持中共中央“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罚并重,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可也说,这一切表明,党和政府已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与此同时,我们的专家学者也不遗余力的研究行政腐败,提出一系列的反腐建议,如行政监督、限制权力、综合调用、权力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社会监督、上级监督、审计监督、监察监督等一大批军队“围歼”腐败这个恶魔。用毛主席的话说“十个手指头,七个是好的,只有三个是坏的”。用这种眼光看,我们反腐倡廉还算不失败,毕竟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香港、台湾、澳门特别行政区,贪污腐败的就那么几个。因此,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能因那些腐败分子的作为,而抹杀了党和政府的的全部政绩。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不畏“权贵”,给腐败分子们“动手术”,根除腐败这个顽疾。我曾听过一个落马的腐败分子说过这样一句话:“贪污者中流行的一个高速公路驾驶论:腐败被抓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出车祸,不可能有车辆就不开车。”由此可见,腐败上升成为一种文化的趋势。中国大地受封建思想渲染许久。自古就缺乏平等观念,现在谈民主,在民主的光环下去监督限制权力,这相当困难,现在人民总体文化不高。现在谈民主,民主与法治,似乎离百姓有点远,因为他们似乎习惯了不平等的生活。人民习惯了被压迫,也就“怪不得”了。有些官员们侵害人民的利益。当务之急我们在官员中应该形成一种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道德文化,在人民中形成一种维权,监督意识。让每个人沐浴在反腐倡廉的阳光下。

参考文献: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XX出版社XXXX年X月出版

浦兴祖《代中国政治制度》

《中国行政管理》期刊

《民主与法制》期刊等

《 应用文写作》

百度网中文报等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文传系07级行政管理

评阅意见:

1. 优点:选题列举评价中国行政腐败的现状并探讨其治理对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几部分作业基本符合要求。查找资料的内容很丰富,符合观点和材料一致的要求,来源确定。所写的小论文观点鲜明正确,全文结构基本合理,有的论述具有一定深度。

第三篇:浙江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研究

浙江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研究

摘 要“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人才流失就意味着要付出巨大的补偿费用,意味着资产的损失。人才流失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有形的或无形的损失,而且会使竞争对手更强大。人才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如何减少人才流失,有效的解决人才流失问题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严峻紧迫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就浙江中小企业人才近几年来流失状况来分析浙江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几个原因,同时提出一系列措施来减少人才的流失,从来使企业更强大,更有竞争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 人才流失 原因 对策 目 录

前言„„„„„„„„„„„„„„„„„„„„„„„„„„„„„„„4 一:人才流失对企业的造成的影响„„„„„„„„„„„„„„„„4

(一)人才流失会造成企业的技术和经验流失„„„„„„„„„„„„„4

(二)人才流失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4

(三)较高的人才流失率会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4

(四)大量的人才流失影响了工作的连续性„„„„„„„„„„„„„„4

(五)人才流失会使竞争对手的竞争力提高„„„„„„„„„„„„„„4 二:近几年浙江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其独特性„„„„„„„5

(一)生活成本增长与工资增长不成比例„„„„„„„„„„„„„„„5

(二)户籍制度问题„„„„„„„„„„„„„„„„„„„„„„„„5

(三)孩子教育问题„„„„„„„„„„„„„„„„„„„„„„„„„5

(四)家族式企业管理弊端„„„„„„„„„„„„„„„„„„„„„„6 三: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普遍性原因„„„„„„„„„„„„„„„6

(一)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6

(二)不重视薪酬福利„„„„„„„„„„„„„„„„„„„„„„„„7

(三)工作环境差„„„„„„„„„„„„„„„„„„„„„„„„„„7

(四)不重视人才的开发与培养„„„„„„„„„„„„„„„„„„„„7 四:中小企业如何控制人才流失„„„„„„„„„„„„„„„8

(一)根据浙江人才流失特性提出的相对应措施„„„„„„„„8(1)按生活成本核算薪资适当提薪„„„„„„„„„„„„„„„„8(2)解决落户难问题解决孩子教育问题„„„„„„„„„„„„„„8

(3)优化家族企业管理„„„„„„„„„„„„„„„„„„„„„„„„9

(二)根据人才流失的普遍性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9..(1)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9(2)完善员工薪酬福利激励制度„„„„„„„„„„„„„„„„„„„10(3)营造积极向上的用人环境„„„„„„„„„„„„„„„„„„„„11(4)加大违约赔偿力度以感应人才„„„„„„„„„„„„„„„„„„11 五:结束语„„„„„„„„„„„„„„„„„„„„„„„„„„„„„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3 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不断健全,中小企业在吸引和利用人才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但人才流失同时也成为了中小企业的严峻问题。人才流失对企业来说是致命的,不仅会削弱企业的力量,同时也可以增强竞争对手的力量。因此,中小企业要深入的了解人才流失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提出相对应的措施。一:人才流失对企业的造成的影响

具体说来,人才流失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流失会造成企业的技术和经验流失。人才高比例的流失,会带走企业的商业与技术秘密,而这些都是企业经过投资,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才拥有的,甚至是一个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保证。

(二)人才流失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人才流失造成的损失最终都会反映到企业的经营成本上,造成经营成本的上升,如老员工离职后的生产损失成本及新员工的失误和浪费带来的成本等。同时,企业要重新招聘、培训新的员工,所以企业人力资源的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也必然上升。

(三)较高的人才流失率会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如果一个企业的人才流失率过高,会使得企业员工队伍过于不稳定,从而使一些员工认为企业没有能力吸引并留住人才,并感到本企业没有发展前途,因而更加重了人才流失。

(四)大量的人才流失影响了工作的连续性。企业的各项工作都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中的一部分,因而当大量的员工流出企业时,企业的各项工作的衔接性必然受到极大的影响。同时,同一工作由于人员的更替,新任员工对工作必然要有一段适应的过程,从而也会影响到同一工作的连续性。

(五)人才流失会使竞争对手的竞争力提高。人才流失大多会在本行业内发生,他们或是自己创业、自立门户,或是流向竞争对手企业。无论何种情况都有可能增强本企业竞争对手的实力。使得强“敌”弱我,形成更大的竞争力反差。

二:近几年浙江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其独特性

近几年来,浙江乃至全国各地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屡屡碰到人才短缺、人才流失等问题,特别是面对不断上升的人才流失率,如何获得长期生存与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是中小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的严峻课题

据调查,在过去的5年中,被调查的浙江中小企业共引入各类科技人才1246人,而流出的各类科技人才达987人,引入和流出的比例为1∶0.79。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一些中小企业中高级人才的流失率高达30%,而过高的人才流失率必将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最终可能影响到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甚至可以使企业最终走向衰亡。浙江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独特性

(一)生活成本增长与工资增长不成比例

首先浙江的房价不断的攀升,已经严重脱离了大多数老百姓的购买力,很多工薪阶层根本买不起房,使得人才在浙江没有归属感,再者因为今年的楼市调控政策使得浙江楼市逐渐转冷,很多购房者处于观望状态,从而导致租房需求量大增,使得租金上涨,企业外来人才在浙江的生活成本大大的提高,但工资人仍旧处在原来的水平没有提高,同时受到物价的上涨影响,很多人才因为入不敷出,压力太大,而选择逃离浙江到一般二线三线等欠发达地区去发展。

(二)户籍制度问题

虽然通过多年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浙江在县(市)及以下城镇地区的户口迁移、落户限制已基本取消,中大城市的户籍政策除杭州对投靠户口迁移还有一些限制外总体上已非常宽松;但仍然没有解决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二元结构的根本性问题。附加在户籍上的不合理经济利益分配功能也仍然没有被完全剥离和取消。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以户籍管理为实现形式的、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教育、退伍安置、土地承包等制度的改革,仍没有到位。一些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仍继续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方法,按“农业户口”、“非农业户”

(三)孩子教育问题

很多外来人才因为户口限制,以及房子的制约,将来孩子想要在当地学习比较困难。有很多浙江省里县市会有户口房子的要求,需要买了房落了户才能让孩子在当地学习,这就让很多买不起房子,不够条件落户的人才望而却步,辗转到其他地区去发展。

(四)家族式企业管理弊端

浙江中小企业中家族式企业占有很大的比例,据调查家族式企业占浙江中企业的60%-80^%之间,而在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垄断企业中的高层管理职位,并控制着很大一部分中等阶层人才,更重要的是,企业的权力配置大幅度向家族成员倾斜,有关企业的产量、交货和人员雇佣等决策基本上控制在企业主和家族成员手中,非家族的成员事实上还很难独立地做出决策。升职空间狭小,英雄无用武之地,从而导致人才的流失。

三: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普遍性原因

(一)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

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并被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加强一个企业的凝聚力。归属感和荣誉感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要素。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帮助和引导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树立归属感和荣誉感。有归属感的员工会对企业不离不弃、共渡难关。一旦员工对企业产生了“依恋心”、“归属感”,就会撂不下手中的工作,离不开合作的团队,舍不得未完的事业,就会从各个方面把所有成员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每个员工的思想感情和命运与企业的安危紧密相连,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如果员工对企业不信任、欠缺对团队的归属感,他们就不可能会以在团队中工作为傲,工作的热情和实力都不会被完全激发,只是为“工作”而工作,只会“做完”工作而不是“完成”工作,而目前的中小企业还处在创始和发展阶段,企业管理者本身的素质普遍较低,管理能力,经营理念方面都是有限的,他们都是以获取利益为最主要的目的,从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丧失了一个企业,一个团队的凝聚力,使得员工呈现一盘散沙的状态,是人才流动性增大。另外有一些中小企业已经有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但却比较盲目的追求形式,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这也是会对人才流动起到一定的影响的。

(二)不重视薪酬福利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可以知道,生存的需求不是人的最高需求层次,但生存需要确实人的根本需求,没有生存就没有发展,薪酬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产生影响。

很多中小企业没有科学完善的薪酬标准和薪酬体系。员工的薪酬通常是由管理者根据当时情况和凭经验与应聘人员谈判来确定,随意性较大,很难保持前后的一致性,结果往往会导致企业内部员工的薪酬水平较为混乱.另一方面,部分中小企业忽视薪酬评定程序的公平性。在他们看来,只要使员工得到的薪酬与其对企业的贡献相当。这种暗箱操作的做法使员工难以相信自己所得薪酬的相对公平性,从而使薪酬制度起不到原有的激励效果,这都是会对留住人才起到负面影响的。

同时很多中小企业忽视内在薪酬,广义的薪酬分为内在薪酬与外在薪酬两个部分。内在薪酬包括参与决策、挑战性工作、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自由安排工作时间等。外在薪酬与组织的货币、实物等方面的支出直接相关。前者是员工从工作本身得到的满足。后者是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奖金、福利等实物性东西。有些中小企业的薪酬待遇虽然不低,但员工呆久了之后普遍产生工作没有精力、缺乏激情的现象,久而久之,员工会对企业的未来企业的发展失去信心,会造成人才的频繁跳槽。

(三)工作环境差

中小企业由于本身规模与资金的制约,往往不能提供员工舒适宽敞的工作环境,很多企业还存在无休止地加班,而且经常到深夜;居住条件差,很多人住一个房间;很多企业为节省成本高温天气不开空调,食堂的伙食不好;文化生活匮乏等。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员工对工作环境产生抱怨,不能很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甚至对企业产生厌倦,导致跳槽。

(四)不重视人才的开发与培养

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贪图眼前之利,认识不到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对人才往往只重引进不重培养。而且不少中小企业出于对员工忠诚度的怀疑以及考虑到成本问题,对员工没有一个成型的人才培训计划,更谈不上对人才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

新员工应聘进入企业后,总有一踏入社会就得到各方面重视和重用的想法,然而现实往往与原来的想象相差甚远,从事的工作杂,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大,对工作产生不满而离开。其次是培训,企业可提供的培训种类少,培训机会小,对培训后的归属问题控制得比较严格,而且很多培训都流于形式,华而不实,与外界相比,容易产生落后感。再者是晋升,在很大程度上,国有企业的论资排辈、“唯亲、唯私、唯权”现象比较严重,晋升缺乏公开、公平、知人善任。

人的素质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在工作中认真钻研和探索,另一方面,也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训。虽然企业可以通过招聘获得自己需要的人才,但培训仍被视为21世纪企业最主要的竞争武器。在实际的管理中,一些企业只让员工努力工作,而忽略对员工的培养;只希望员工以厂为家,却没有营造出相应的环境和气氛,企业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员工缺乏主人翁意识,这样也会造成人才流失

四:中小企业如何控制人才流失

(一)根据浙江人才流失特性提出的相对应措施 1.按生活成本核算薪资适当提薪 支付最高工资的企业往往最能吸引并留住人才,尤其是出类拔萃的员工。随着生活成本的不断上涨,薪酬也是需要及时的调整的。如果生活成本增加,薪资不变,会让员工感觉薪资缩水,甚至有很多员工连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满足不了,因此,适当的加薪在满足了员工生存需求的同时也会是员工对工作充满激情。当然加薪也要适当,加薪不当会给员工带来巨大心理压力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一点的经济压力。2.解决落户难问题解决孩子教育问题

户口的最大作用是“方便孩子上学”和“能提供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切实保障”。附加在户籍上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使得户籍改革的呼声日涨。虽然户籍制度的改革是政府的事情,但企业也可以配合政府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比如企业创建自己的员工幼儿园,这样平衡员工在家庭事业之间的关系,减少员工的后顾之忧。企业为员工提供医保社保,给员工一个保障。3.优化家族企业管理

家族企业在浙江中小企业中占有如此高的比例,我们更应该重视家族企业管理的弊端,对家族企业管理进行优化设计,这就要从多方面进行改革,首先:家族企业管理层要设立一个非家族人员来担任。其次:让外聘人员要有“主人翁”意识,要一视同仁,让人才有被信任被尊重的感觉,享有应有的报酬和主权。让人才有“经营自己事业的”的感觉。

(二)根据人才流失的普遍性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 1.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塑造独特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精神。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不是写在纸上的行为规范。对企业而言,对企业文化的投入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行为,它的激励作用将是非常持久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员工有很好的激励、约束和凝聚作用,它可以把职工和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带动员工树立明确的目标,并在为此目标奋斗的过程中与企业保持一致的步调,使每个员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所以,塑造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留人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重视理论,又要不唯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坚持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原理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企业的客观现实,走出一条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认为只有少数的“企业精英”才能设计企业精神和企业理念的观点,甚至把企业文化庸俗化,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文体活动的观点,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错误思想。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理论,但不能搞理论至上。

坚持制度建设、企业精神和文娱活动的有机融合,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制度建设、企业精神和员工文娱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同侧面。三者互相促进、互相融合、辩证统一。制度建设是基础,企业精神是灵魂,有益的文体活动是载体。只有把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制度建设中融入企业精神,在企业精神中反映企业理念,在有益的文娱活动中强化集体观念,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为广大员工喜闻乐见并身体力行,留住人才

2.完善员工薪酬福利激励制度

薪酬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留住人才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薪酬不仅仅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员工自身的价值、代表企业对员工工作的认同,甚至还代表了员工个人能力、品行和发展前景。具有激励作用的薪酬机制,可以保证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竞争性,能够吸引优秀的、符合企业所需的人才,可以留住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士气,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如何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体制我们可以充几方面着手:

(1).保证薪酬的公平性合理性同时具有竞争力

公平,是实现报酬制度达到满足与激励目的的重要成分之一,对于通过努力来获得报酬的员工来说,必须让他们相信与付出相应的报酬一定会随之而来。才能提高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增强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能使员工更加的积极主动。同时薪酬也要具有竞争力,要与绩效相挂钩,高薪高回报是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的,但单一的高薪并不能起到激励作用,要紧密的联合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薪酬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起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的发展也得到较好的稳固,人才的流失也会随之减少。(2).把握薪酬的透明度

企业对薪酬实行严格保密政策,会使得员工对自己所得的薪酬待遇存在是否公平的疑心,这利于企业员工之间的稳定。但完全透明的薪酬也未必能使员工对薪酬待遇的公平性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企业应该尽可能传递一些薪酬所蕴含的信息,表达企业所推崇和鼓励的思想。企业薪酬制度应有先进的评估考核工具,向下看两级的管理制度,诚信公平的企业文化作支撑,并且注重与员工的沟通,保持信息流畅。

(3).实现薪酬福利激励的多样化

在保证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这些强制性福利的前提下,企业可以自行设计的多样化福利项目,旅游、健康检查、活动、提供住房或购房支持计划、提供公车或报销一定的交通费、带薪假期等。员工会通过这些福利来判断该企业的发展前景,会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3.营造积极向上的用人环境

(1).应树立人本管理思想。企业中人才思变、思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常受到压抑,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抱负。人本管理的思想正是注重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协调人际关系来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经济效益。通过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和竞争性的生产经营活动来锻炼人的意志、智力和体力,使人获得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

(2).应做到以事就人,人尽其才。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将人看作最重要的资源,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人才,其管理模式为“以事就人”,人为主,事为辅,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做好岗位职责界定和分工工作,对员工的素质要有全面的把握,使企业的发展与个人能力同步提高,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有机统一。海尔集团正是本着这一理念,充分发掘每个员工的优势与潜力,使得所有员工都能在企业中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这是海尔集团留住人才的法宝之一

同时中小企业应该尽可能的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在工作中有个舒适的心情,才能保证员工更好的工作状态。追求适合自己、条件更好的工作无可厚非。美国著名IT企业谷歌(Google)去年被经济杂志《财富》评为“最热门求职企业”。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谷歌的工作环境是“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的最棒的大学校园”。而谷歌效仿的是总部位于旧金山的生物工程企业“基因泰克”。在这家公司,职员们可以在内部的10家餐厅随意选用法国、意大利、日本菜肴,还可以在公司内的游泳池和网球场锻炼身体。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让员工心情舒畅的工作,作为中小企业最起码应该保证员工工作环境的安全与健康。同时还应丰富员工的娱乐活动,劳役相结合才能有高的效率。

4.加大违约赔偿力度以感应人才

违约赔偿是对目前人才随意跳槽的一种有效约束。企业应与人才签订明确的合同,以增强法律效应,防止人才的随意流失。

劳动者违反约定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赔偿因违约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包括单位支付的培训费和因违约受到的损失等。对此,劳动部1995年《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用人单位用于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费用的支付和劳动者违约时培训费的赔偿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1)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2)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3)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这样具有法律效力的违约赔偿制度对人才的流失会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的。

同时企业也可以和员工签订公平公正具有法律效益的保密协议,在保证不侵犯劳动者的自由择业的前提下,行使企业的权利,保证商业秘密不被泄露。在劳动者违约的时候企业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为自己维权,还有一种就是竞业限制、脱密期保护,一般要求在职职工不得到同类企业兼职;离职后未经同意不得到企业竞争对手任职;不得自行组建同类企业参与竞争;不得唆使原单位的其他员工接受外界聘用;不为企业竞争对手提供咨询、建议等服务等等。如果劳动者有违反以上条例,企业可以像劳动者申请违约赔偿,因此这样的制度的签订,可以对人才跳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高端人才。

五:结束语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发展力量之一,而人才优势是企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知识载体的人才,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已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现代企业的竞争,已演变成对人才的“争夺”,人才的频繁流失对中小企业造成的代价是很大的,中小企业必须在用人理念、制度规范化管理和企业文化的熏陶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人才流失,保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 勇,2004: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出版社。[2] 付艳荣,2003:《民营企业人才流失与人本管理》,人才嘹望,第2期,[3] 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李一民,2006:中小企业薪酬体系的构建[J],企业改革与管理。[5] 陈修文,2005:《民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探讨》,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第3期

[6] 王乃静.《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与模式选择》〔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7] 张德.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8] 王一如.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有效途径[J].民营视界,2006,(1)[9] 莎娜.企业如何应对人才流失[J].中国流通经济,2007,(11).[10] 王文青.民营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浅析[J].消费导刊,2007,(12).致 谢

在此论文撰写过程中,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薛红志的指导与督促,同时感谢他的谅解与包容。没有薛老师的帮助也就没有今天的这篇论文。在南开大学远程学习的这3年来,要感谢各位老师在平台上给我们的讲课以及答疑,感谢我的班主任邹老师,谢谢她在专升本的学习过程中对学员所做的一切,在这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同时还结识了很多同学朋友。感谢各位曾经帮我耐心解答问题的同学。

本文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向各学术界的前辈们致敬!

第四篇: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我国当前的教育要求不断在提高,教学内容不断在变化,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比以前高了几倍,这就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那些脸上写满稚气的孩子们,背负着成年人的沉重期望,在本该是悠闲、快乐的双休日,可他们却要奔波于各种为他们特设的学习场所。经过了一天的学校生活,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大人们都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电视节目,而小小的孩子还要伏案对付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电视中精彩的节目对他们来说只是周末晚上的奢侈享受,孩子们的负担实在太重了。于是,有些孩子开始厌学,有些孩子因为不堪忍受而逃学拒学,有些孩子甚至以自杀的方式来逃避烦恼。因此,找出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找到矫正的路子,重新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火花,走出困惑,重树信心,变“厌学”为“乐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小学生厌学的原因

(一)自身因素

1、缺乏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和学习的积极性密切联系着。学习效果好,就能增强学习动机;长期学习效率不好,就会使原有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减弱或消退。正如我与四年级陶某的谈话中问到:“你将来打算做什么职业?你三门功课总分想达到几分或每门功课有分数指标吗?”他都是摇头没答案。当我问到他英语的学习方法时,他的答案是:英语背单词是先看两遍,再背一遍,最后默到本子上:默不出的就看书。这种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如何提高成绩,因此不管是默写还是练习都出现一次次的不合格,这样学习效果不好导致没信心,最后产生了厌学情绪。

2、注意力缺乏症、多动症和学习上的慵懒症

儿童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合理分配注意能力较差,注意力的集中和转移都有一定的困难。我在上课时观察过四年级学生沈某,一节课35分钟,几乎每10分钟我要点名提醒一次。慵懒症表现为:学习被动,上课精神不振,毫无参与欲望,自我管理能力极差,即使家长每天花几个小时督促孩子学习,自始至终奉陪,儿童仍对学习厌倦,既无效率,也谈不上质量。我观察过四年级顾某的学习状况并与她的家长交流过,她是典型的慵懒症;上课精神不振,毫无参与欲望,老师布置的作业从不能按时完成,每天必须把她请在身边做作业,动脑筋的题一题可以做15分钟。这种症状存在哪会有学习积极性,哪会有好的学习效果?

(二)学校教育方面

1、教育方面

在教育方面虽早已高举起“素质教育”的大旗,但并不意味着“应试教育”已退出历史舞台。传统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分数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这使得学习竞争激烈,学生的压力大,心理负担沉重,当然会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哪里能谈得上喜欢呢?拿我们学校和宝山区为例:五年级毕业生要想进所谓的好学校,三门主课的总分必须在270分以上才有资格去参加各校的摇奖,否则就算你平时再品学兼优在四月的区统考没能达到270分就是没资格报考好学校。因此,为了适应潮流校领导不得不让我们这些任教的主课老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优或补差,这样中高年级学生又进入了“应试教育”的盲区。形成了平时“素质教育”,期中、期末“应试教育”。

2、教育教学方法

教育教学方向与方法的不当会导致少年儿童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频繁的考试使学生疲于奔命,在超负荷的状态下,学生对学习很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我从平时的工作中感到,由于现在衡量学生与老师的成功尺度还是以分数为主,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以“灌输式”、“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主,除非是公开课那是积极运用素质教育强调的教学方法,但这也是形势所逼,教师的无奈之举。

3、师生关系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从我从教这十年来看,由于老师希望看到学生好的一面,对于学生出现的失误总感到失望或沮丧。特别是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显现出厌烦的情绪,因此会出现对学差生有时会有鄙视的眼光。从问卷中的另一题看“被老师冤枉而受批评”有的占27%,这个结果说明由于多数学差生平时在纪律方面犯错较多,有时老师会先入为主不弄清事实冤枉了一些学差生,这样会加剧他们产生讨厌老师、讨厌学习的厌学情绪的产生。

4、学生间关系

由于小学生的个别差异,小学生接受知识水平不同,造成学习成绩的不平衡,学生之间出现歧视现象。从调查数据看“当学差生上课回答错误时,被同学嘲笑的”有的2%,有时有的29%。“当学差生考试成绩很差时,被同学瞧不起的”有时有的18%。更有甚者当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有10%的学差生得不到同伴的帮助。由于以上出现的情况让学差生的心灵受到重创,因此调查发现有5%的学差生在班中不快乐,48%的学差生有时感到不快乐,这两个百分比之和已超过50%,这个数据表明学差生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产生了厌学心理。

(三)家庭方面

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大,父母的主导倾向是什么,对孩子有何期望和要求,往往是孩子愿不愿意学习和怎样去学习的指示器。家长不当的教育方法主要表现为:

1、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

有一部分生活富裕而父母文化较低的家庭,在他们身上,丰厚的物质财富与贫瘠的文化素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他们中有的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文化却照样赚大钱,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来自这一类家庭的厌学学生比较重物质享受,追求吃喝玩乐,对个人将来的前途不太关心,没有远大的志向,没有向上的动力,吃不了苦,受不得累,觉得读书没有丝毫乐趣可言,不愿努力学习,甚至经常逃避学习,以至厌学。

2、要求过严、期望过高或态度粗暴

有一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抓得特别紧,“要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将来考上一所好学校”是孩子接受最多的信息。这使得学生整天被苦闷、焦虑、抑郁和不满的情绪围困着。特别是家长期望值过高,总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百般挑剔,孩子的学习只要稍不如愿,就责骂痛打孩子,使之产生强烈畏惧心理,而迁怒于学。久而久之,把本来饶有兴趣的学习视为不堪忍受的苦事,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

3、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温暖

我们都明白,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阶梯。在这样自由、平等、和谐充满着爱的环境中,孩子心情会舒畅,精神振奋,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反之,一个充满“战争”气氛的家庭,只有给孩子带来焦虑和不安。孩子没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心理上有压力,容易引起厌学情绪。

(四)社会影响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的。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还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不能抵挡社会上的各种诱惑——电子游戏、打牌赌博、****影碟等等,一些不良的思想,如“读书无用”、“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哥儿们义气等很容易侵蚀他们纯真的心灵,使他们对学习产生迷惘,不知为什么而学,学什么,最终厌学。可见,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依靠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综合治理,探索纠正厌学心理的对策。

二、矫正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措施

(一)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

厌学的学生一般学业成绩较差,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常受家长的责备,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冷遇,因此他在学习上就会;悲观失望,学习对他们来说便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根本谈不上兴趣相爱好。因此,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在课堂提问时,向他们提出比较浅的,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应及时鼓励,还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列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让学生列出自己曾经有过的成功之举。让学生接受同桌和周围同学对他学习上的某一点好的行为习惯的赞赏等。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内驱力。从而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

(二)学好新课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主旨,将“以学生发展为本”贯穿全过程,它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的特征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主要想调动厌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要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且要进行分层教学与小组活动。分层教学是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及心理品质,不同的知识经验及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同时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

(三)让学生感受关爱,特别关爱学差生

关爱学差生要转变观念,更新思想。不能用学习成绩这把尺子去衡量学生,这种做法会不可避免地在对学生的认识和评价上产生偏差。国家需要我们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关爱学差生要从心理去关爱。关爱学差生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我们要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或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或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公平”的眼光尊重他们,以“期待”的眼光激励他们,以“宽容”的眼光启发他们,这样才能让他们消除厌学的情绪回到集体中来。

(四)积极为学生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

“人性中最深刻的禀性就是被赏识的渴望”。赏识是提高学生进取心的不竭动力。学差生之所以为差,是因为他们根本从来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以至破罐子破摔。难道他们真的就一无是处了吗?不!没有不成材的学生,只有不会开发学生潜能的教师。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这种心理需求对“厌学生”来说同样是很强烈的。但事实上大多的“厌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表现自己的机会,由于经常受到冷落”心理上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消沉,以为自己是一只永远飞不上天的“丑小鸭”,因而自暴自弃。因此,教师应设身处地的为他们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比如组织“故事会”、“演唱会”,“朗诵会”、“体育竞赛”、“小发明”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技能性的活动,这样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感到成功的喜悦,进而逐步消除厌学情绪,树立自新上进的信心。

(五)帮助家长转变教育方法,建立家长学校

针对家长存在的不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态度,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订家教周刊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宣传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承受挫折,培养自控能力等,我认为可以从每个班中选出一些有教育方法或不懂如何教育子女的家长代表,定期让他们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交流,与此同时老师可以对他们进行些辅导和咨询。

(六)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形成一种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多管齐下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和家长不能因为学生不想学就随意迁就,要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始终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学生心中有了确定的目标。就会有意识地为实现目标去努力。

三、小结

总之,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厌学的后果是可怕的,可是厌学的学生并不是无可救药的。对于厌学的学生,教师与家长要密切配合,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要把尊重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第五篇:土地闲置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土地闲置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我国房地产业的繁荣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大量的闲置土地,造成耕地质量下降、土地资产浪费、国有土地收益的大量流失、人地矛盾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文章将分析土地闲置的原因,并提出管理闲置土地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土地闲置;原因;对策;

土地是一种珍贵而稀缺的资源,而我国又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土地后备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而我国却有大量土地闲置。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截至2008年,供给给开发商的土地还有14.5万亩闲置,约占当年开发面积的近四成。根据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在国新办发布会上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仍然约有一万公顷闲置土地,其中企业自身原因造成闲置土地的占比46%,政府原因占比54%。最近(8月19日上午)国土资源部在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工作新闻通气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共上报房地产违法违规用地宗数3070宗,面积约18.84万亩。其中,闲置土地宗数2815宗,面积16.95万亩,分别占上报总宗数和面积的91.69%和90%。这里统计的数据还没包括农村闲置的土地,如果一并算入一定是个惊人的数目。

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对闲置土地做了很多的规定,可是为什么闲置土地的数量还是居高不下呢?本文将阐述闲置土地的概念、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分析土地闲置的原因,提出自己对加强闲置土地管理的相关建议。一.闲置土地的定义及其相关法律法规 1.闲置土地的定义

闲置土地是指,空闲搁置而未及时利用的土地。根据我国1999年国土资源部出台的《闲置土地处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号),第二条之规定:闲置土地,是指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士地使用权后,未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同意,超过规定的期限未动工开发建设的建设用地。根据作者朱林兴对闲置土地的看法认为,闲置土地还应分为农村闲置土地和城市闲置土地。

2.处理闲置土地的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盘活闲置土地,加大闲置土地的管理,我国先后出台很多相关法律法规,对闲置土地的处理做出了相关规定。如,“1994年,《城市房地产管理办法》对房地产开发

[收稿日期]2010年3月3日 闲置土地做出规定: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征收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20%以下的土地闲置费;满2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无偿地收回土地使用权。其中,由于不可抗力或者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或动工开发必需的前期工作造成动工开发延迟的除外。”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37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1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1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闲置费;连续2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土地使用者的土地使用权;该幅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应当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闲置土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9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国办发[2006]37号),要求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对超出合同约定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未动工开发的,依法从高征收土地闲置费,并责令限期开工、竣工;满2年未动工开发的,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对虽按照合同约定动工建设,但开发建设面积不足1/3或已投资额不足1/4,按闲置土地处置。”

“2008年,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13号),要求严格执行闲置处置政策,对闲置土地特别是闲置房地产用地要征缴增值地价。”等等法律法规。

“2009年,新《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一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一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已经恢复耕种的,如果需要继续使用该土地进行建设,应当依法给予青苗补偿。”

从以上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看,国家似乎已经认识到闲置土地的严重性,对该行为的处理也作出许多的规定,为什么闲置土地的现象还是如此严重呢?接下来,笔者将分析闲置土地的原因。

二.闲置土地的原因分析

因为闲置土地分为农村闲置土地和城市闲置土地,本文将分别研究其土地闲置的原因。

㈠农村土地闲置的原因

1.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进步较快,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民有了更多的就业渠道,大量的涌入城市,降低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

过去,农民的生活大多依赖于土地。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大量的企业也向雨后春笋般增加。由于信息的流通、交通的便利、农民意识的改变,他们不再向过去那样死死守几分薄田,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他们认为农用土地经济效益低下,外出打工比在农村干活的收入高,所以纷纷将耕地闲置,开始追求和向往新的生活方式,从而出现了许许多多农民“弃农向工”的现象。所以农村大量土地闲置。

2.农民用地结构不合理,粮食作物占地多,而主要的农副产品价格下跌,经营成本相对较高,农业收益不甚理想,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我国很多农村的农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协调程度低,耕地中粮食作物占地多、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占地比重小。加之,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了买方市场,农产品相对过剩,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下降,有的时候甚至要依赖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农村流传一句话叫“政策好、粮价高,人努力、天帮忙”。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

由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农产品新品种、新技术的成本高、效益低,土地投资边际成本的不断上升,农民税费负担沉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农业经营成本相对较高。面对“种粮越来越不划算”的现实,农民收入减缓,甚至负增长,农民生活苦难,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低落,这是造成土地闲置的根本原因。①

㈡城市土地闲置的原因

1.城市土地闲置是房地产商囤积土地,投机取巧赚取高额利润的结果。

土地资源是稀缺资源,它的有限性决定了其价值。它的可供应量是相对固定的,而需求却是不断增加的。这导致土地成为一种资产,一种财富的象征,它可为开发商带来巨大的利润,开发商以购置土地来实现其财富的保值升值。开发商购买到土地后,开发房产的周期是3—5年,而炒卖土地经常是瞬间的,因此许多开发商投机取巧,抢地却不开发,以至于大量土地闲置。

2.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有缺陷,闲置土地处罚力度不够,没能给土地投机者以痛击。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办法》的规定,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征收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20%以下的土地闲置费。以一宗5000万的土地为例,一年未动工罚以20%的闲置费,也就是1000万处罚金。对于对于土地而言,由于它的珍贵和稀缺,是最具升值空间的资产,所以价格的上涨速度是惊人的,常常以每年20-30%的增长速度,有的土地地段好的话,甚至不止这个速度。如果按这样来说的话,有些房产商宁愿铤而走险,愿意交罚金而闲置土地,因为闲置土地给他们带来的利润比交罚金来的多。更何况,很多地方政府并未严格抓闲置土地的行为,大部分闲置土地都没有进行严格的查处,这更加助长了开发商囤积土地的行为。

3.有些政府谋求GDP增量纵容圈地,造成土地大范围闲置。

有些地方政府的收入主要依靠卖土地,甚至有的地方财政收入70%来源于房地产。有

①鹿存礼,《农村土地闲置原因浅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时为了弥补财政和建设资金的不足,他们大量高价供应土地,这些土地均采用了超常手段,直接导致房地价开发成本增加。经济业内人士透露:当地政府要谋求通过房地产开发创造GDP增量,所以才有这种纵容行为的出现。如某省有关政策规定,税务部门要对房地产开发土地每年按4元/平方米收取土地闲置税,土地在开发商手里囤积的时间越长缴纳的税额则越多。但这项抑止土地闲置的重要手段,却被许多地方政府作为吸引投资的“大礼”献给开发商。①

4.政府对于出让的土地前期工作没到位,条件未成熟就进入市场,开发商拿到地后无法及时开发,致使土地闲置。

对于要出让的土地,政府及土地主管部门应做好规划设计、土地征用、土地拆迁、用地预审、三通等工作。而一些地方政府并未完全做这些工作就匆忙进入市场出让。有的政府土地出让时还未向老百姓征用,出让后才解决土地征用、百姓的土地补偿等事情,开发商虽然拿到地却不能及时开发。如上饶的一宗土地,土地面积为61905平方米(约93亩),与2006年就进入市场拍卖,直到07年才被江西一公司以7640万元竞得。该公司拍卖前交给政府保证金800万元,竞拍到该地后发现该地政府还没有完全向老百姓征收,该公司拒绝缴纳其余保证金,并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权利。该案件直到2009年下半年才判决,政府败诉,退化该公司保证金。从这宗土地我们可以发现,政府并没有完全做好出让土地应该做好的前期工作,向一部分老百姓征收了土地,其余的土地没有和老百姓协调好就进入拍卖的程序。国家征收的这部分土地没有进行建设,老百姓也没有进行农业种植,完全可以说是闲置,这对于国家和百姓来说都是一大损失。三.闲置土地的管理措施

土地闲置不仅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也加剧了人地矛盾。同时,土地闲置会导致耕地质量的下降、制约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减少社会经济效益、诱发投机炒作,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闲置土地的管理,节约保护土地资源。以下是笔者提出的相关对策。

1.农村闲置土地管理的措施

第一,完善和健全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企业投资环境,增强农民种地的信心。建立比较健全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提高农民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农民投资的经济效益,起到鼓励农民投资土地的积极性。从而吸引农民种植耕地,减少土地闲置的面积。

第二,优化农业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应按照区域特征,调整农业用地结构,精选主导产品,调整农作物和林业结构,形成具有区域特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农业产业化。

2.城市闲置土地管理的措施

第一,加强土地的管理,加大闲置土地的处罚力度。在土地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政

①陈刃心.剖析土地闲置的内因及对策[J].见:福建省土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2008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府都应该参与管理与监督,防止“虎头蛇尾”,不要只注重卖地而不管不顾买地者的地干什么了,注意跟踪后期管理。对于闲置的土地,一定要重拳出击,打在他们的痛处,否则就像“隔靴挠痒”,起不了作用。就像广州今年对于土地闲置的做法那样,严厉打击土地闲置,并修订新的《广州市闲置土地处理办法》。该《办法》规定“土地闲置满一 年的,按价款的20%征收闲置费,闲置的土地增值的要调整土地价款缴纳差价,逾期不缴纳土地闲置费的还要缴交滞纳金”。开发商赚不了差价,无利可图,闲置土地也就没有意义了;国家惩罚大了,他们也就不敢了。

第二,要转变建设用地需求配置方式,节约集约用地。必须转变建设用地需求配置方式,即对建设用地需求配置应立足于对闲置地的回收和利用上。改变过去粗放经营,大手大脚,以征用农地占用新地作为建设用地需求的配置方式这种配置方式。这种方式既有悖于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情,且易滋长乱占滥用土地,以及易导致土地投机行为、耕地锐减、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和产出率低,土地浪费以及严重损害失地农民利益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制约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第三,要完善法律法规。可以说,这么多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并逐渐趋向完善,但是当前有些问题值得注意。一是法规不配套;以土地闲置为例,国家对闲置土地收回的规定虽然已提出多年并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但至今没有一个实施细则,导致这一规定形同虚设。近几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强化土地资源管理的法规政令,其数目之多对违法违规用地者言辞之重不谓不严厉仍以土地闲置问题为例尽管一再说地要严肃处理,但至今也没有收回多少闲置土地。一些地方政至今无所顾忌顶风作案,违法批地占地卖地成风。因此,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当务之急是应努力完善法规,从立法上对闲置土地、囤积土地及其炒作等作科学的界定并制定颁布实施细则。

第四,规范政府行为,避免政府的任意行为。许多地方土地的闲置是由于政府原因所造成的,如拆迁不到位、土地征收补偿没协调好、规划随意调整、资金没到位等等。因此,必须规范政府的行为,建立政府约束机制。对于由于政府因素造成的土地闲置,不仅仅是收回土地,而且应追究相关政府部门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帅,段建南,曾敏.闲置土地成因及盘活的对策思考[J].国土资源导报,2009:071-072 [2]王小印.健全机制 让闲置土地不闲[J].中国土地,2005,(8):10-11 [3]朱林兴.土地闲置问题的严重性、成因及其处置[J].探索与争鸣,2006(11):8-12 [4]陈刃心.剖析土地闲置的内因及对策[J].见:福建省土地学会2008年学年年会.2008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5]鹿存礼.农村土地闲置原因浅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6]周红升.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可耕土地闲置原因及解决对策[J].农村经济,2005年第3期,177-178 [7]谢俊林.闲置土地处理相关法律问题探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0期,2002:(10),25-26

下载行政腐败的原因及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政腐败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论文提纲 一.序论: 1. 提出中心论题 2. 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中小学生厌学的表现及危害 1.厌学的表现 2.厌学的危害 (二)中小学生造成厌学的......

    小学生自杀倾向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小学生自杀倾向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有关小学生自杀身亡或未遂的报道屡见报端,令人痛心疾首。通过对导致小学生自杀倾向多种因素的分析得出:易冲动、脆弱的个......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 一、学生合理负担的界定 学生负担主要有三个方面:学习负担、心里负担、经济负担。减负的确切内涵是减掉学生负担中那些不合理的部分,并......

    农村初中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 甘肃省康县王坝九年一贯制学校邮编:746500 李玉才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但农村初中学生流失问题还依然......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甘灵杰 刘米 【摘要】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与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特点及其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防治青少年网瘾......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对策之研究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对策之研究 一、背景介绍及研究目的; 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6名南京少年和3名外地少年,年龄均在18岁左右,搞钱这一共同目的,让他们组合在一起。2005年2月至......

    青少年校园暴力产生原因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校园暴力产生原因及对策研究 2008-10-13 23:19近年校园暴力的问题不时见诸报端,而且还有逐步增长的趋势,成为让全球头痛的问题。由校园暴力的特殊性所决定,学校对校园......

    浅析行政腐败的原因现象及治理措施(5篇范例)

    浅析行政腐败的原因现象及治理措施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逐步形成以下放权力为基本导向的行政体制改革,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社会和企业放权,以此调动地方与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