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推进产业化建设项目规划的报告
县委农工办:
为贯彻实施县委、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产业化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会议精神,我乡立即组织专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安排、部署,并作了项目规划,现汇报于后:
xx乡位于aa南端,有“脐橙”之乡,全乡辖9个村,67个农业合作社,1977户,7085人。
我乡幅员面积大,昼夜温差显著,适合各种经济作物的栽培和生长,特别是优质脐橙,种植面积已达2500亩,总数已达50余万株,年产量达80万公斤,被誉为优质脐橙基地乡镇,但也普遍存在数量多、质量差,管理不规范、不科学,造成果品质量、销售等无新的起色,因此决定从合理规划,科学种植,规范管理,加强服务,开拓销售等方面入手,使我乡脐橙数量、品质、规模再上新台阶。我乡选定项目为果业和dly生猪养殖业。
一、果业。我们将7、8、9三个村的7个社,179户的500亩果园重新进行清理规划,在今年进行移载XX0株,达到规模成片,以这500亩标准化果园实行以点带面,以面带片,并且果园重新修枝整形,科学配方施肥,定期防病治虫,提高果品质量等,建成果园无杂草、杂树、无老弱病树的标准化果园,以优果优价带动全乡果业发展,进一步调动农民搞好果业的积极性,为政府转变职能,为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XX年建成500亩标准化果园。
XX年建成750亩标准化果园。
xx年建成1250亩标准化果园。
xx年建成1800亩标准化果园。
xx年全部实现2500亩标准化果园。
二、dly生猪养殖项目。
XX年发展年出栏dly生猪500头1处,年出栏100头的10处,300头的3处。
XX年出栏1000头生猪1户,出栏500头1户,出栏300头的5户,出栏100头的20户。
xx年年出栏1000头生猪2户,出栏500头3户,出栏300头8户,出栏100头的50户。
xx年年出栏1000头生猪3户,出栏500头5户,出栏300头15户,出栏100头的70户。
xx年年出栏1000头生猪5户,出栏500头8户,出栏300头20户,出栏100头的100户。
三、实现以上两个项目的方法、措施
1、组织措施。我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全体乡工作人员为成员的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了以分管副乡长为主任,农业中心主任为副主任的产业化建设办公室。
2、加大宣传力度。乡电视差转站自办节目将对我乡产业建设搞得好的点、片、面、人和事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报道,并定期在广播、电视上进行技术讲座,使基地脐橙乡人人懂技术、个个讲产业。
3、技术是保证。定期开展脐橙种植、管理等技术培训,要做到果农个个是行家里手,特别是乡上不分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干部都要懂管理、会种植,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民。
4、销售是关键。将组建专业的营销队伍,采取在我乡建专业销售市场,对我乡脐橙制作网页专门发布,多方筹资注册商标,等多种方式加强销售工作,使果品质量上等次,价格上台阶。
5、本质是服务。政府将从原来行政命令转为指导服务型,一切以群众得益见实效为出发点,帮助群众调配补栽苗,向群众传技术、讲方法,最后达到我乡产业化建设既符合党中央的“三农”政策,又起到基层政府带动、指导、帮助农民从粗放生产经营向高效、标准科学化种植养殖转型。
以上两个项目是在充分调研,根据乡情再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项目。
以上报告妥否,敬请批准。
第二篇:乡农业产业化规划
乡农业产业化规划
乡农业产业化规划
立足优势产业打造特色精品
以育肥业为先导全面提升乡域经济活力和发展水平,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我乡工农业总产值达万元,比上年增长万元,增长率为%,其中:农牧业总产值达到万元,比上年增长万元,增长率为17%;工业总产值达到3732万元,比上年增长万元,增长率为13%。第三产业总产值达到818万元,比上年[本文转载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找文章,到那一世范文网]增长万元,增长率为13%
农牧民人均收入达3212元,比上年的2772元,净增450元,增长率为%。乡级财政完成收入43万元,较上年增长%,超额完成了县委九届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年初制定的“三增”目标,初步形成了以育肥、板兰根、土种鸡、苗圃四大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格局,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在的工作中我们将仍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工作的第一要点,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个中心任务,以农牧民增收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一、立足五大优势,构建乡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是地缘优势。乡距县城仅30公里,是两矿必经之路,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可吸引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二
是水土优势。全乡总面积8000平方公里,有可开发利用土地面积万余亩,板兰根试种的成功,使近两万亩弃耕旱地得以再开发;三是矿产优势。乡内有铁、石英石、珍珠岩、膨润土云母、石榴石等矿产资源,其中铁、珍珠岩、石英石的储藏量相当丰富;四是旅游优势。我乡的旅游资源可开发性很强,草原石人、古墓群、苏普特沟岩画等一系列具有丰富民族特色的风景所包涵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野生动植物观赏等极具开发价值。五是体制优势。畜牧业兽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率先在我乡完成,并取得了显著的实效,在经过一年来的不断深化,我乡的畜牧业服务体制已不断完善,走在了全县的前列。根据乡实际,我们确定了八大产业的发展思路,以改革为动力、市场为导向,科学优化农牧业结构为基础,以资源转化促进产业化进程,强化第一产业,推进和拉动特色产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的经济增长为我乡快速发展提供了一
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我乡国内生产总值预计突破8395万元,较上年增长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795万元,工业产值4600万元;财政收入达到60万元,增长%;农牧民人均增收突破500元,达到3712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二、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力促形成八大产业链 育肥产业。畜牧业是我乡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也是实现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因此我们决定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农牧业结构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突破口,重点抓农区畜牧业的产业化进程。一是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促进规模化饲养,以新旺股份制养殖企业和喀拉吉拉养殖小区为典型,通过辐射作用,鼓励和支持农牧民搞劳动联合或资本联合,发展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广运用新技术,扩大农区养殖比例,发展至少50个新的种养殖大户和育肥企业,并切实发挥好他们的引导示范作用,以转变农牧民发展思路来促进和加快育
肥基地建设,将沿山的苏普图、喀拉巴盖、达勒吾孜、村建成良种肉牛育肥基地。
二是构筑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加强喀拉吉拉养殖小区建设,对进入养殖小区的农牧户在资金和销售环节予以大力的扶持,鼓励引导广大农牧民从游牧、庭院养殖、分散饲养的传统养殖模式中退出来,进入小区,形成基地,进入小区的农牧户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自由联资,形成初步规模后,协调农牧户组建喀拉吉拉联合股份养殖公司,由乡政府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生产模式,建立农牧户与基地、企业之间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产业一体化格局,为广大农牧民早日步入科学化饲养、模式化养殖、专业化生产搭建一座平台。
三是坚持扩大引进技术和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继续深化牧业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品改业,发挥其高效益、高产出的优势,引进小畜冻精和优质种
羊,继续巩固扩大小尾寒羊纯繁和杂交已取得的成绩,通过冷配和购进增加西门塔尔牛等良种牛的养殖数量,以此促进畜牧业的现代化进程和农牧民增收。四是以设施立业促进育肥业发展,通过青黄贮窖、暖棚的建设,把农区育肥业和青贮业做大做强。同时加大牧民定居工作力度,提供多项优惠政策鼓励牧民定居,转变落后的牧业生产方式。五是提高出栏效益,改变以前的一季出栏为四季出栏,打市场价格差,实现种养与市场的衔接,切实提高育肥业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我们30人的经纪人队伍作用,使养殖散户能够“养起来,卖出去”,与市场连接,形成规模,继续挖掘养殖小区和股份制企业潜力,使其成为全乡一个养殖龙头基地。
饲草料业。经过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我乡已初步形成了“以牧促农、以农养牧,种植业服务于养殖业”的格局,按照扩面、增量、提质的要求,主要在种植饲草料上做文章,将饲草饲料业做大
做强,使种植业为育肥业提供所必需的饲草饲料,同时通过育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饲草饲料业的运转。将全乡1/3的耕地建成高效饲草料基地,进一步压缩苜蓿种植面积,将喀拉吉拉开发地建成整装优质苜蓿基地,将萨尔哈木斯1000亩苜蓿地改为玉米种植地,将全乡10000亩人工草场进行改良。我乡的玉米种植在将突破5000亩,青贮种植面积为1280亩,在将达到2500亩。同时计划将至少3000亩的老苜蓿地进行倒茬改种,种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以改良草料地的土壤质量。
板兰根种植产业。利用板兰根试种取得成功,并进一步与药材市场建立联系的基础,我们结合荒山造林项目,多层面经营,大力推广板兰根种植,计划在旱地种植5000亩,彻底改变以往旱地普遍弃耕的现象,实现占全乡耕地面积近1/2的旱地再开发再利用,将板兰根种植业建设成为全乡的一项大产业。苗圃产业。结合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
工作,大力创造条件,朝着大力发展绿化苗圃、大芸、黑加仑等特种林业经济发展,把发展林业作为经济增长点,也作为绿化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围绕退耕还林,将建成的退耕还林基地兼种苗圃,使其同时成为苗圃基地,在明年春季开发350亩,以此增加退耕还林的效益,供应全乡乃至全县退耕还林树苗。阿魏菇产业。经过我们对市场的充分调查,认为在我县已人工栽培成功的阿蘶菇较之以前的大棚阿蘶菇具有更广阔的市场销售前景,我乡丰富的阿蘶资源,为阿蘶菇野生栽培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10月初我们已通过签订购单、干部示范、合作种植等多种方式在我乡已完成人工种植阿蘶10亩,试种如成功,我们将以降低成本的形式,从外地低价购进大批菌包,争取大量的定单,扩大销售量,在我乡乌河、额河及沿山推广,同时还可进一步进行干包装和深加工,以提高附加值。蔬菜产业。在我们决定积极发展农产品
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股份制农副产品生产企业。为此我乡牢牢把握临近蒙库、富桂铅锌矿等矿山企业和县城的优势,利用乌河公路建设所带来的前景和萨尔巴斯村的地理优势,协调组织私营业主和村民主要种植秋季大白菜等季节性蔬菜,建成良种队和萨尔巴斯两个蔬菜基地,以优化当地种植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农业种植水平,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家禽养殖产业。大力扶持家禽养殖业的发展,鼓励引导农牧民群众发展订单家禽养殖,通过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市场导向,培养更多的散户、大户,可突破10万只的养殖规模,争取创出绿色食品品牌。渔业。我乡拥有丰富的水面资源,但利用率较低,其潜在的价值没有开发出来。我们将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养鱼业,我乡达勒吾孜水库和西伯岭水库在这几年养鱼已有一定的基础,将加大对其扶持力度,在资金、销售等环节予以一定的帮
扶,促使其成规模、上档次,为县城供应新鲜的特色鱼。同时在良种队建鱼塘,以此带动乡乌河片区的副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现鱼塘基本建设已完成,首批鱼苗开春即投入。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三项开发精品
发展是硬道理,在我们推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采取鼓励全乡干部群众共同为经济发展引资、引项的方法,充分发挥各行各业人员在招商引资中的积极性,挖掘招商引资的内在潜力。
一是矿业精品。在苏普特开发石英石矿,在塔本齐开发铁矿,同时进一步规范珍珠岩矿、膨润土矿,再开发塔本齐云母尾矿、石榴石矿。二是旅游精品。一是城郊旅游区。在秋季我们已对达勒吾孜水库进行环境美化、绿化,争取将其建设成为县城假日休闲旅游胜地;二是沿山旅游区。利用县城至两矿道路改造的大好机遇,加大对苏普特沟、西北令水库、红叶沟及库
卫等旅游资源的宣传开发力度,打造沿山旅游经济品牌;三是民俗风情旅游区。充分利用乡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根据少数民族文化和自然地理特点,大力开发民俗风情游等富含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带动商贸流通业及饮食服务业有一个新的发展。使旅游业逐步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一个亮点。
三是服务加工业精品。一是大力开发达勒吾孜沙石料基地,向县城提供沙石料,组建我们的农牧民运输服务车队,争取占有县城的沙石料市场,促进农牧民增收和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二是在引进大青叶初加工和板兰根初加工技术和设施,计划引进板兰根切片机5台、板兰根粉面机5台,以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切实实现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四、狠抓干部管理,成立两个服务中心 干部是各项工作能否落实好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我们将以在全乡党员干部中形成勤政为民、踏实苦干的浓厚风气为目标,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在锻造一支能够驾驭市场经济和应对复杂问题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上下功夫。一是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不断引向深入,继续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狠下功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工作目标和任务上来;1 2 下一页
第三篇:XX乡农业产业化规划(模版)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立足优势产业 打造特色精品
以育肥业为先导全面提升乡域经济活力和发展水平
2006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深化改革,不断创新,2006年我乡工农业总产值达7274.3万元,比上年增长1059.2万元,增长率为16.8%,其中:农牧业总产值达到2724.3万元,比上年增长559.6万元,增长率为17%;工业总产值达到3732万元,比上年增长499.6万元,增长率为13%。第三产业总产值达到818万元,比上年增长499.6万元,增长率为13%农牧民人均收入达3212元,比上年的2772元,净增450元,增长率为15.2%。乡级财政完成收入43万元,较上年增长65.3%,超额完成了县委九届*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年初制定的“三增”目标,初步形成了以育肥、板兰根、土种鸡、苗圃四大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格局,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在2007年的工作中我们将仍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工作的第一要点,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个中心任务,以农牧民增收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一、立足五大优势,构建乡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是地缘优势。***乡距县城仅30公里,是两矿必经之路,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可吸引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二是水土优势。全乡总面积8000平方公里,有可开发利用土地面积2.5万余亩,板兰根试种的成功,使近两万亩弃耕旱地得以再开发;三是矿产优势。乡内有铁、石英石、珍珠岩、膨润土云母、石榴石等矿产资源,其中铁、珍珠岩、石英石的储藏量相当丰富;四是旅游优势。我乡的旅游资源可开发性很强,草原石人、古墓群、苏普特沟岩画等一系列具有丰富民族特色的风景所包涵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野生动植物观赏等极具开发价值。五是体制优势。畜牧业兽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率先在我乡完成,并取得了显著的实效,在经过一年来的不断深化,我乡的畜牧业服务体制已不断完善,走在了全县的前列。根据***乡实际,我们确定了八大产业的发展思路,以改革为动力、市场为导向,科学优化农牧业结构为基础,以资源转化促进产业化进程,强化第一产业,推进和拉动特色产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2006年的经济增长为我乡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2007年我乡国内生产总值预计突破8395万元,较上年增长1067.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795万元,工业产值4600万元;财政收入达到60万元,增长39.51%;农牧民人均增收突破500元,达到3712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二、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力促形成八大产业链
育肥产业。畜牧业是我乡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也是实现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因此我们决定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农牧业结构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突破口,重点抓农区畜牧业的产业化进程。
一是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促进规模化饲养,以新旺股份制养殖企业和喀拉吉拉养殖小区为典型,通过辐射作用,鼓励和支持农牧民搞劳动联合或资本联合,发展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广运用新技术,扩大农区养殖比例,发展至少50个新的种养殖大户和育肥企业,并切实发挥好他们的引导示范作用,以转变农牧民发展思路来促进和加快育肥基地建设,将沿山的苏普图、喀拉巴盖、达勒吾孜、***村建成良种肉牛育肥基地。
二是构筑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加强喀拉吉拉养殖小区建设,对进入养殖小区的农牧户在资金和销售环节予以大力的扶持,鼓励引导广大农牧民从游牧、庭院养殖、分散饲养的传统养殖模式中退出来,进入小区,形成基地,进入小区的农牧户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自由联资,形成初步规模后,协调农牧户组建喀拉吉拉联合股份养殖公司,由乡政府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生产模式,建立农牧户与基地、企业之间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产业一体化格局,为广大农牧民早日步入科学化饲养、模式化养殖、专业化生产搭建一座平台。
三是坚持扩大引进技术和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继续深化牧业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品改业,发挥其高效益、高产出的优势,引进小畜冻精和优质种羊,继续巩固扩大小尾寒羊纯繁和杂交已取得的成绩,通过冷配和购进增加西门塔尔牛等良种牛的养殖数量,以此促进畜牧业的现代化进程和农牧民增收。
四是以设施立业促进育肥业发展,通过青黄贮窖、暖棚的建设,把农区育肥业和青贮业做大做强。同时加大牧民定居工作力度,提供多项优惠政策鼓励牧民定居,转变落后的牧业生产方式。
五是提高出栏效益,改变以前的一季出栏为四季出栏,打市场价格差,实现种养与市场的衔接,切实提高育肥业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我们30人的经纪人队伍作用,使养殖散户能够“养起来,卖出去”,与市场连接,形成规模,继续挖掘养殖小区和股份制企业潜力,使其成为全乡一个养殖龙头基地。
饲草料业。经过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我乡已初步形成了“以牧促农、以农养牧,种植业服务于养殖业”的格局,按照扩面、增量、提质的要求,主要在种植饲草料上做文章,将饲草饲料业做大做强,使种植业为育肥业提供所必需的饲草饲料,同时通过育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饲草饲料业的运转。将全乡1/3的耕地建成高效饲草料基地,进一步压缩苜蓿种植面积,将喀拉吉拉开发地建成整装优质苜蓿基地,将萨尔哈木斯1000亩苜蓿地改为玉米种植地,将全乡10000亩人工草场进行改良。我乡的玉米种植在2004年将突破5000亩,青贮种植面积2006年为1280亩,在2004年将达到2500亩。同时计划将至少3000亩的老苜蓿地进行倒茬改种,种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以改良草料地的土壤质量。
板兰根种植产业。利用2006年板兰根试种取得成功,并进一步与药材市场建立联系的基础,我们结合荒山造林项目,多层面经营,大力推广板兰根种植,计划2007年在旱地种植5000亩,彻底改变以往旱地普遍弃耕的现象,实现占全乡耕地面积近1/2的旱地再开发再利用,将板兰根种植业建设成为全乡的一项大产业。
苗圃产业。结合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工作,大力创造条件,朝着大力发展绿化苗圃、大芸、黑加仑等特种林业经济发展,把发展林业作为经济增长点,也作为绿化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围绕退耕还林,将建成的退耕还林基地兼种苗圃,使其同时成为苗圃基地,在明年春季开发350亩,以此增加退耕还林的效益,供应全乡乃至全县退耕还林树苗。
阿魏菇产业。经过我们对市场的充分调查,认为在我县已人工栽培成功的阿蘶菇较之以前的大棚阿蘶菇具有更广阔的市场销售前景,我乡丰富的阿蘶资源,为阿蘶菇野生栽培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2006年10月初我们已通过签订购单、干部示范、合作种植等多种方式在我乡已完成人工种植阿蘶10亩,试种如成功,我们将以降低成本的形式,从外地低价购进大批菌包,争取大量的定单,扩大销售量,在我乡乌河、额河及沿山推广,同时还可进一步进行干包装和深加工,以提高附加值。
蔬菜产业。在2007年我们决定积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股份制农副产品生产企业。为此我乡牢牢把握临近蒙库、富桂铅锌矿等矿山企业和县城的优势,利用乌河公路建设所带来的前景和萨尔巴斯村的地理优势,协调组织私营业主和村民主要种植秋季大白菜等季节性蔬菜,建成良种队和萨尔巴斯两个蔬菜基地,以优化当地种植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农业种植水平,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
家禽养殖产业。大力扶持家禽养殖业的发展,鼓励引导农牧民群众发展订单家禽(以土种鸡为主)养殖,通过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市场导向,培养更多的散户、大户,2007年可突破10万只的养殖规模,争取创出绿色食品品牌。
渔业。我乡拥有丰富的水面资源,但利用率较低,其潜在的价值没有开发出来。我们将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养鱼业,我乡达勒吾孜水库和西伯岭水库在这几年养鱼已有一定的基础,2007年将加大对其扶持力度,在资金、销售等环节予以一定的帮扶,促使其成规模、上档次,为县城供应新鲜的特色鱼。同时在良种队建鱼塘,以此带动***乡乌河片区的副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现鱼塘基本建设已完成,首批鱼苗开春即投入。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三项开发精品
发展是硬道理,在2007年我们推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采取鼓励全乡干部群众共同为经济发展引资、引项的方法,充分发挥各行各业人员在招商引资中的积极性,挖掘招商引资的内在潜力。
一是矿业精品。在苏普特开发石英石矿,在塔本齐开发铁矿(目前此两项已与投资商多次洽谈,并达成初步意向),同时进一步规范珍珠岩矿、膨润土矿,再开发塔本齐云母尾矿、石榴石矿。
二是旅游精品。一是城郊旅游区。在2006年秋季我们已对达勒吾孜水库进行环境美化、绿化,2007年争取将其建设成为县城假日休闲旅游胜地;二是沿山旅游区。利用县城至两矿道路改造的大好机遇,加大对苏普特沟、西北令水库、红叶沟及库卫等旅游资源的宣传开发力度,打造沿山旅游经济品牌;三是民俗风情旅游区。充分利用***乡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根据少数民族文化和自然地理特点,大力开发民俗风情游等富含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带动商贸流通业及饮食服务业有一个新的发展。使旅游业逐步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一个亮点。
三是服务加工业精品。一是大力开发达勒吾孜沙石料基地,向**县城提供沙石料,组建我们的农牧民运输服务车队,争取占有**县城的沙石料市场,促进农牧民增收和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二是在2007年引进大青叶初加工和板兰根初加工技术和设施,计划引进板兰根切片机5台、板兰根粉面机5台,以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切实实现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四、狠抓干部管理,成立两个服务中心
干部是各项工作能否落实好的关键所在,因此,在2007年我们将以在全乡党员干部中形成勤政为民、踏实苦干的浓厚风气为目标,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在锻造一支能够驾驭市场经济和应对复杂问题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上下功夫。
一是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不断引向深入,继续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狠下功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工作目标和任务上来;二是加大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的力度,按照管少、管精、管好、管活的原则,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畅通机制;三是以改革为动力,继续深化畜牧业兽医体制改革的成就,对农机站、农技站也进行体制改革,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打破涉农技术人员技术不高、服务不强的僵局;四是严格按纪检监察规范要求干部,对违规的干部严厉处罚,达到处理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以此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职能,推动党员干部向服务指导型转轨。
“两个服务中心”即:牧业服务中心和农业服务中心,在原有兽医站、农机站和农技站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成立“两个服务中心”,在管理、监督等职能上与三站相分离,工作人员由乡干部兼任,对农牧民群众在生产环节中做好引导服务、信息服务、科学技术服务、销售流通服务和资金服务,同时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一是在2006年成立国土所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土地有形市场,对全乡的有形资源如:土地、草场、矿业资源的使用进行规范管理,实行有偿使用的机制,做到合理全面利用,促进全乡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和发展;二是加大农业技术的投入,改造草场,更新苜蓿地,充分挖潜,使草场、苜蓿地和水浇地能够跟上畜牧业发展,为农区养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三是培育市场要素,加快市场化进程,使人、财、物得到有效的组合,在乡政府所在地新建农牧产品集贸市场,活跃我乡沿山农牧民的商贸活动,催化经济增长,丰富和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四是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多途径、全方位壮大乡、村两级集体经济,扩大财政来源;五是教育农牧民转变观念,采取经济、政策等综合措施大力引导,鼓励农牧民实行就地就近转移,由从事种植业向从事养殖业转移,向二、三产业转移。六是加大对教育、计生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推进全乡各项事业同步前进。在2007年我们将争取项目,自筹资金10万,新建1500平方的乡中学教学楼,以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巩固两基成果。
总之,我们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会议精神,坚决克服工作中畏难情绪,大干快上,以只争朝夕的良好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力以赴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使***乡由牧业大乡迈向经济强乡。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第四篇:生猪产业化建设项目实施报告
吉林华正农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生猪产业化建设项目实施报告
一、企业基本情况
吉林华正农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本项目的实施单位。公司座落在吉林省农安县境内,成立于1998年,是以种猪繁育、商品猪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肉类销售、养殖研究、带户经营于一体的股份制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央储备肉生猪活体储备及冻肉储备基地;国家级肉猪养殖、加工标准化示范区企业。
公司总占地1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1万平方米,资产总值8.85亿元,注册资金16000万元,银行信用等级AA级。员工135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76人,占员工总数20.5%。
公司下设八个猪场,一个饲料加工企业,两个屠宰加工企业,形成180万头生猪繁育能力和屠宰加工能力,打造一条完整的生猪产业链条。公司内设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下设养殖技术研究所、饲料研究所、肉类加工研究所、食品研究所和中心化验室,围绕种猪繁育、推广以及屠宰加工等领域进行研究,不断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司狠抓产品质量,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认 证和HACCP食品安全认证,强化了质量体系建设。在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中,引进了PIC五元杂交品种猪,建立起繁育体系,生猪生产性能及品质为国际一流。坚持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进行科学养殖,健康养殖。实现了种猪繁育工厂化,饲养管理现代化,场区建设园林化,具有先进管理水平。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工艺设备先进。全套引进荷兰施托克生猪屠宰加工设备,生产华正牌冷却保鲜猪肉和冷冻分割肉,产品质量可靠。
公司实行生猪产业化经营方式,充分发挥企业龙头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加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运营模式,带动起周边1.1万户农民发展养猪,促进了我省养猪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快了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
2009年,公司共繁育种猪8万头,商品猪养殖3万头,饲料生产1.6万吨,生猪收购、屠宰加工72万头,实现肉类产量5.4万吨,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0.7亿元,利润2600万元,上缴税金 万元。
公司经过十年的努力和奋斗,生猪产业链的整合功能不断得到了加强,使猪系列产品的产销有效衔接,推进我省生猪产业化进程。
2006年,公司被评为全国畜牧行业优秀企业;2007年,被评为吉林省新农村建设优秀帮扶单位;2008年,公司被评为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强势企业,2009年,公司被吉林省肉类 协会评为诚信经营示范企业;2010年,公司被评为全国养猪行业百强优秀企业。
二、项目实施报告
(一)项目的由来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围绕生猪养加销一体化、牧工商一条龙而全面展开的,企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不断进取,初步创造了生猪产业化经营的模式。2005年,公司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发展契机,不断向生猪产业化纵深领域延伸。投资3.6亿元实施了猪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把生猪一体化项目做大,把生猪产业链做长。达到了年屠宰生猪180万头、分割156万头、熟肉食品加工1万吨、冷藏肉品5000吨的生产能力。
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农产品加工发展方向,产业龙头的带动作用明显。产业链的前端生猪养殖用的饲料可由玉米转化,实现“粮变肉”的过腹转化,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养猪致富效益显著。
但是,经过几年的生产运作,生猪产业化实施中的问题也明显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
1、公司经营生猪品种单一,不能满足养猪农民的需求。本公司仅饲养繁育PIC生猪品种,而其它三元品种猪仍有较大需求市场,影响公司生猪产量的提高。
2、猪肉深加工比重较小,影响屠宰加工能力的提高。本公司熟肉制品深加工能力仅为1万吨,与国内知名屠宰加工企业相比差距较大,不能满足市场销售的需要。
3、冷链物流系统应进一步完善,产销衔接需强化。目前,公司冷藏车辆少,配送能力弱。公司肉品销售以连锁店和加盟店为主,自营比重小,影响肉品销售质量和服务质量。
4、建立肉品可追溯体系,保证肉品质量安全。上述存在的问题,公司极力解决。本项目的提出,将会进一步强化龙头企业建设,生猪产业链的整合功能进一步加强,销售能力得到提高,增强企业带动能力,以达到农民致富,企业盈利,政府满意,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项目建设的内容
1、引进“杜长约”三元原种猪,增加生猪饲养品种,提高养殖技术。
计划投资440万元从国外引进“杜长约”原种猪220头进行繁育推广,增加生猪品种,满足我省生猪市场的需要。新品种的引进,向农民提供优质生猪品种,是推广先进养殖技术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健康养殖的重要举措。新品种的引进,进一步提高生猪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投资20万元购置成套授精设备、育种设备,购置妊娠诊断仪和背膘测定仪等精密仪器,加强硬件建设,提高繁育能力。新购面包车、电脑、投影仪各一台,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农户,培训服务,推广养猪先进技术。
2、投资1170万元对肉制品加工设备更新改造,实现熟肉制品升级扩能。
针对熟肉制品产能过低的问题,公司计划新购绞肉机、搅拌机、灌肠机等设备30台(套),完善加工设备,增加花色品种,提高生产效能,达到生产加工熟肉制品能力由1万吨增加到2万吨,促进肉品的销量和生猪的饲养量的提高。
3、投资230万元进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华正牌冷鲜肉由于采用了两段式冷却技术,产品的口感、营养价值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但对冷链配送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配送车辆在配送过程中能保证冷鲜肉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本项目拟在原有24台冷藏车基础上新购置10台冷藏车。新配备的车辆采用先进的温度自控系统,科学有效的保证了车体内温度。提高了产品配送质量。
4、投资100万元进行销售终端体系建设
华正冷鲜肉营销体系由自营店、加盟店、销售专柜组成。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销售网络,项目拟在公司原有11家自营店基础上,新建10家自营店。自营店由公司管理部门直接管理,采取统一VI设计、统一员工着装、统一冷链配送的运营模式,每家自营店均配备冷柜、冰床、绞肉机、电子秤等设备,打造华正冷鲜肉高端品牌形象。项目建成后使公司自营店规模达到21家。通过自营店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业户加盟,以最快速度扩大华正冷鲜肉营销体系规 模,占得市场先机,依照自营店、加盟店、销售专柜三者相结合的原则,依本地区情况进行资源配置,全方位建设华正冷鲜肉营销体系。
5、投资498万元进行华正肉品可追溯与可控制系统建设 目前,我公司出口优质肉品安全追溯体系还不完善,依然存在法律法规无法得到正确有效的实施,体系建设无法全面推广等众多问题。为了提高出口肉品质量,保持外贸稳定增长,增加出口创汇,公司决定在原有追溯体系基础上通过养殖前端的信息系统、屠宰加工环节系统、连锁销售终端互联系统的有效衔接,完善华正肉品可控制可追溯体系建设,实现从养殖到加工屠宰到销售的全程可控制与可追溯。实现从饲养到餐桌的全程跟踪管理。
(1)养殖基地可控制与可追溯体系建设
养殖基地可控制与可追溯体系由二维码耳标标识体系、养殖基地信息管理系统、养殖管理监控体系组成。二维码畜禽标识分为两个部分:二维码和编码。二维码是采用加密技术的行业专用码,具有防伪功能;编码部分的设计采用动物种类+区划编码+表示顺序号共15位数字,二维码具有唯一性。国际上普遍采用二维码耳标标识记录生猪的个体信息(父母系、品种品系、出生日期、出栏日期)、用药记录、免疫信息、销售信息,每个耳标将唯一标识一头生猪,从而实现生猪的个体追溯。华正养殖分公司已建立了肉猪免疫标 识体系并实行养殖档案管理。但目前仅对种猪采用耳标标识,为进一步完善二维码标识体系建设,项目拟通过购进耳标刺青器、移动智能读识器、追溯系统软件实现对所有猪只打耳标或耳刺,利用追溯系统软件对每一头生猪的个体信息进行储存管理,为生猪建立电子档案。
养殖基地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记录生猪在养殖场中生长发育的过程信息,并将该信息提供给追溯系统的下一个环节。生猪生长批次信息、生猪个体信息、生猪防疫信息和生猪销售信息的储存与跟踪是实现养殖前端可追溯的关键。项目通过在养殖分公司建立信息中心,将养殖信息中心追溯系统与公司ERP系统进行连接,使公司能准确掌握待宰猪只的个体信息,大大提高了公司对养殖前端的可控制与可追溯能力,提高了猪肉产品安全性。
为完善养殖管理监控体系,提高对饲养环节及猪场内部的监控,项目将引进先进的监控设备,在监控猪场内部环境的基础上,在猪舍内安装监控设备,实现对生猪猪的24小时全天监控。提高饲养管理水平,降低猪只的死亡率。
(2)屠宰加工环节及销售环节可控制与可追溯体系建设 2005年我公司引进国际上先进的荷兰斯托克屠宰设备并和ERP管理系统衔接,保证了生猪屠宰过程中的全程可控制与可追溯。目前经我公司进行屠宰的生猪可做到对每头生猪屠宰后的白条肉全部追踪、对每家农户进行屠宰的生猪以 户为单位进行追踪、对分割肉产品进行批次追踪。但随着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国际上对于进口生肉制品的严格限制,我公司必须完善屠宰加工环节可追溯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通过设备改造和工艺改进提高食品安全。项目通过引进电子轨道秤、冷间温度自控系统等设备,改进待宰与屠宰自动验等验质系统、低压麻电晕技术、隧道烫毛工艺、猪内容物真空吹送系统、红白脏同步检验技术、在线自动清洗技术、扁担钩自动回空技术、冷链配送自动分拣技术等技术和设备,依靠ERP系统和条形码识别技术,提高肉品生产可控制与可追溯能力。
为提高肉品销售的可控制与可追溯能力,项目新增46台业务员手持机、200台客户手持机,将终端手持机与ERP信息系统相连接,使销售信息及时反馈到公司销售中心,实现销售中心、分拣系统、冷链配送、专卖店信息的互联,通过在所有专卖店配置安装产品条码自动识别与分级系统,实现产品与猪胴体的一一对应。
(三)项目建设期
本项目从2009年开始实施,2011年结束,建设期为三年。
(四)项目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1、项目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2478万元,其中: 提高养殖技术水平:480万元(引种440万元、带户培训40万元)
屠宰加工设备更新改造建设:1170万元
强化冷链物流及销售体系建设:330万元(冷链230万元、销售100万元)
建立华正肉品可追溯与可控制系统:498万元
2、经济效益分析(1)产值
项目建成后年创产值可达到7.33亿元。其中: 养殖体系建设:2064.48万元(引种187头曾祖代母猪,产父母代种猪2244头,年产商品猪44800头,每头父母代种猪产值9000元,每头商品代猪产值1000元)
屠宰加工环节:5.5亿元(2.5万元/吨,年产2万吨熟食;屠宰44800头商品猪产值4928万,1100/头屠宰)冷链物流及销售体系:6300万元(销售每店年销售300万元,共21家店)
华正肉品可追溯与可控制系统:1亿元(增加的)注:以上未算农户养殖部分及培训部分(2)利润
项目建成后年创利润 6932.9万元 其中:
养殖体系建设:595万元(2244父母代种猪利润371万,44800头商品猪利润224万元,每头父母代种猪利润1655元,每头商品代猪利润50元)
屠宰加工环节:5573.9万元(熟食5500万元,2750元/吨,年产2万吨;屠宰73.9万元,16.5元/头,44800头)冷链物流及销售体系:504万元(销售每店利润率8%)华正肉品可追溯与可控制系统:260万元(增加的)(3)税金
根据国家现行税收政策,除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 头企业在养殖环节和初加工环节享受有关减免税优惠外,在其他环节可实现以下税金:
所得税(肉制品加工环节)1375万元;(税率25%)增值税(肉制品加工环节)3000万元。(税率6%)总计4375万元
3、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良种猪繁育养殖体系可过腹转化粮食1万吨,推进“粮变肉工程”建设。本项目生态效益显著。本项目的所有建设均要遵循节能减排,生态循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而实施。本项目促进了企业生猪产量和收购能力的提高,极大地增强企业的带动能力,将会有更多的农民投身到养猪事业,加快我省生猪产业化的建设步伐。
2010年9月5日
第五篇:XX乡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调研报告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2006年1月10日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这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带动。因此,如何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当前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近期,我们对XX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XX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现状
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XX乡农业产业化已进入一个良性发展阶段,初步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实行农产品加工增值、带动农民进入市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XX乡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总产值1.2亿元,固定资产3580万元,年销售收入4800万元,净利润1500万元,开发种植面积1万亩,养殖面积1000亩,直接带动农户5000户。在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以种植业为主的有5家,产品以粮棉油等作物种植为主,以养殖业为主的有2家,以经营水产养殖、畜牧为主,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1家。XX县顺通棉业有限公司、XX乡XX有限公司两家被评为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享受县级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二、XX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利益连结松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普遍存在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松散问题,没有真正体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关系。
(二)数量少、规模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投入大、收效慢、效益低和部分人的轻农意识,使企业数量增长较慢,与实现农业产业化有较大差距。企业中真正上规模、上水平的较少,这种状况极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
(三)科技投资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投入不够,虽与投入来源、资金积累、起步较晚有关,但主要是部分企业安于现状,风险意识和拓展意识不强,停留在半成品和手工粗加工阶段,工艺水平、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难以上档次,缺乏竞争力。
(四)质量管理不够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虽然把自己定位于企业,却没有真正按照企业管理的要求考虑问题,缺乏企业管理制度,用人以亲戚关系为主,存在家族式经营管理的问题,难以实行岗位责任制。
(五)扶持力度不够。近几年在政策、奖励上,县乡都相继出台一些政策,拨出一些专款,扶持一些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是一些政策落实不到位,扶持专款数量不大,且分头管理,难以形成合力,影响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
(六)服务体系不健全。XX乡政府成立了服务机构,但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服务不够深入,尤其是对企业负责人的经济、政策理论和科技等方面指导不够。
三、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政府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政府要把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放在农村经济工作首位,积极协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部门、农户的利益关系,力戒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对重点龙头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坚决制止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要深入到龙头企业和农户,搞好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工作动态,研究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解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大力宣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先进典型,营造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氛围。
(二)规划引导,实行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涉及到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政府必须在政策上进行引导和鼓励,根据本地资源和商品流向,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目前,从XX乡总体情况来看,应建立一批粮棉油专业基地和良种工程基地,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市场开拓和带动农户能力强的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一批大型专业市场。
(三)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要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企业要积极采用预付定金、发放生产扶持金、赊销种苗和饲料、提供技术服务、保护价收购等方式,确保产销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四)充分依托本地农业资源,反哺农业生产。从这几年XX乡的情况来看,凡是自身发展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都是依托本地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经济作物的深加工和精加工,既解决了本地农作物卖难问题,又提高了企业收益。
(五)拓宽融资渠道,破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约束“瓶颈”问题。当前,乡镇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主体要转变单纯依赖间接融资的思路,拓宽融资渠道。二是建立适应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所需的中小资本市场,让更多的资金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进入农业化生产领域,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创造宽松融资条件。三是建立农村资本交易市场,为龙头企业通过产权转让等资本市场运作的开展和盘活农业经营性资产提供条件,进而提高农业产业链和关联产业的经营水平,走规模化道路,壮大龙头企业经营规模。
(六)注重农业科技的投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加快新技术、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步伐,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乡镇应帮助科技含量较高、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前景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改造的力度。
(七)实施名牌战略。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抢占市场份额,塑造企业形象。当前,XX乡应重点扶持“XX”牌黄鳝、岭南黄杂交鸡等品牌的开发。
(八)积极开拓市场,用现代营销手段来推销企业产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目前,XX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品销售手段比较落后,还是沿用传统的以产定销、坐等客商的营销方式,缺乏营销策略研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以现代营销为理念,重点在人员培训、专业市场建设等方面做好工作。
(九)完善制度,健全服务体系。一要进一步健全落实乡镇领导联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制度,并制定明确的奖励措施。二要在工商、信贷、税收、土地、用电、用水、科技、人才等方面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便利,优先办理有关手续。三要健全“横到边、纵到底”的服务体系,并定期上门指导技术,协助引入技术,帮助解决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十)走生态持续发展之路。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特别注重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