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委副书记如何参与经济决策
县委副书记如何参与经济决策
省委党校第12期县委书记进修班学员周兴仁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任务,也是县委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这就决定了县委主管经济工作的副书记充当的角色重要而又特殊。他既是参与经济决策的领导者,又是落实经济决策的领导者;既是谋划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角,又是辅弼党政正职抓全局的重要配角,在县级党政班子中起着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关键作用。按照党政分开、班子分工和领导职责的要求,主管经济工作的县委副书记的角色定位应当侧重谋划经济工作的思路,为县委经济决策提供工作预案和备选方案。那么,主管经济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如何参与经济决策?我有如下感受和体会:
一、当好参谋长,摆正位置不越权。主管经济工作的县委副书记(以下简称经济主管)在参与经济决策中,要处理好参谋长与司令员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谋划与决断的关系。
一是讲究规矩、自觉服从。经济主管要摆正自己的辅佐位置,牢记书记在经济决策中的核心地位,自觉尊重和服从书记,多请示、多汇报、多商量。遇事讲规矩,讲程序,既要防止与书记争位置、抢“镜头”,又要防止奉承讨好,唯唯诺诺,没有主见,对分管工作中的经济决策,要积极主动,敢抓经管。独立负责,做到服从不育从,请示不依赖,讲究规矩,更要讲究理解,在行动上自觉维护书记和班子的威信。经济主管要积极主动地为书记当好参谋,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配合中,关键要突出“主动”二字,要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支持书记工作,维护班子团结统一,对书记的工作思路和意图,要认真理解;对书记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吸纳;对集体决定的事情,要分头去办,各负其责,决不能互相推诿,;对临时交办的工作,更要勇挑重担,抓好落实。
二是大局着眼,局部着手。经济主管要树立全局意识,把握参与经济决策的战略性、前瞻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强化“一盘棋”思想。着眼全局,搞好局部谋划,以全局的重点为重点、以全局的中心为中心,做到思想合心、思路合拍、工作合力。要将经济工作的决策目标定位到全县整体目标体系中,做到目标一致;要在工作节奏、工作步骤上与全局相互照应,运行同步。服从全局,决定局部进退,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关键是两者发生矛盾时如何摆布,如何处理。必须做到在任何时候都以全局利益定取舍、定进退,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迟疑、不能过分夸大分管工作的重要性,而不顾及全局的承受能力,更不能无视整体利益。推动全局,创新局部工作。没有创新的工作是没有“生命力”的工作,只有创造
性地做好各项工作和局部的不断突破,才有整体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力争分管工作每年都有“亮点”,为全局工作添光彩。
三是主动配合,超前思考。经济主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谋划具有重要责任,应当主动的为书记和县委班子当好参谋,提出决策备选预案,大胆地、系统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作为书记的助手,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全县经济方面经常性工作和重大活动,做到想在前、谋在先,避免仓促上阵。同时还要把握好火候。首先,求早不过早。筹划工作提前准备,提前考虑,留出时间,毫无疑问可以争取主动权,但提前量不宜过大。有些工作因人员、条件、环境、时机等具体因素不确定,很容易产生变化,如果时间提前过早,往往会降低工作效率,事倍功半。其次,果断不武断。有些时效性强的工作所面临的机遇稍纵即逝,看准了就要及时提出建议,不能优柔寡断,犹豫不决。但提出建议前,必须胸有成竹,深思熟虑,准备充分。否则,若急于求成,草率行事,反而会贻误工作。再次,要稳妥不推托。对书记拍板定下的工作,应当严谨细致,雷历分行,在限定的时间内组织有关经济部门妥善办理。有时因某些客观条件所限一时开展不了的,要及时向领导反馈情况,同时还要积极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条件完成,防止拖拖拉拉,错过最佳时机。
二、唱好“将相和”,合作共事不计较。经济主管在经济决策中处于“领头羊”位置,必须协调同级副职和经济部门统一行动,分头办理。只有做到密切配合,相互支持。才能五指并拢,形成拳头,增强决策的整体性能。
作为一名合格的经济主管,把握和处理好同其他副职的关系,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协调配合,防止各自为政。俗话说:“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共同垮台”;副职之间要增强配合意识,切实做到分工不分家。对一些带有交叉性、边缘性的工作,既不能因为矛盾集中,耗时费力,就不闻不问,更不能划地为牢,将分管工作视为自己的“领地”,不容他人染指插足;要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发挥班子整体的职能作用,在人、财、物等方面给对方提供必要的帮助,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对其他副职工作中出现的疏漏、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通气,并主动配合予以解决。二是谦和礼让,防止斤斤计较。在一个班子当中共事,既是工作需要,也是一种“缘份”,是一个荣辱与共、唇齿相依的共同体;因此,副职之间要做到互谅互让,彼此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尊重对方的劳动,尊重对方的意见,不能彼此相轻,互争高低;三是求同存异,善于发现对方的长处,容纳对方的短处,体谅对方的难处,意见不一致时,要多反省自己,切不可言辞过激,甚至无端指责。要胸怀坦荡,高风亮节,不纠缠细枝末节。四是精诚团结,克服自由主义。团结出凝聚力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一个合格的常务副职维护团结的模范。要争当维护团结的模范。
经济主管处于正职与下属的中间环节,处理好与部属的关系,关键要注意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把握好说话的分寸和办事的尺度,增强管理协调能力。强督导,防止“分而不管”:对所布置的工作,要经常向部门了解进展情况,加强督查,敢于较真。对部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出面协调解决,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必要时,直接带领部属解决一些。棘手问题:一要善授权,防止“分而代管”。要明确职责范围,善于把任务与权力一同下放。凡属其他副职和分管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在大的原则、政策确定后,对具体问题的处理,应放手大胆地让部属去干:做到不大包大揽,不干涉完成任务的具体方法,不强求按自己的模式去办,不越级下达工作任务。二要抓重点,防止“分而乱管”:要完善目标调控,强化科学有序管理,经常对照目标任务,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比较,认真筛选,抓住主要矛盾,区分轻重缓急,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全局、对长远有重大影响的工作上:把分管工作作为一个整体,不仅要管有权的、麻烦少的、责任小的工作,更要管没权的、困难大的、负有重大责任的工作,不能“嫌贫爱富”,厚此薄彼。三要尽职责,防止“管事不管人”。作为“方面军”的主帅,不仅要做好分管工作,而且要加强对部属的教育管理:在政治上,主动关心部属的学习和个人进步,经常向“一把手”介绍他们的工作情况,不能犯“红眼病”,生怕工作能力强的同志超过自己或取代自己;在思想上,认真开展好谈心活动,发现不好的苗头及时指出,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组织、同志和自己,正确对待成绩、缺点和挫折;在生活上,切实帮助部属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他们工作中出现的失误,要勇于承担责任;对工作不力的下属,要深入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属于认识不高、态度不端正的,要注意引导,加强教育;属于工作魄力不够、开拓创新能力不强的,要不断创造机会,让其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三、充当实干家,提高效率不消极。经济主管要不断的提高工作效率,放下身子,脚踏实地地干事,讲究科学的工作方法。
在工作方法上,要不断创新,符合实际。一是要抓“纲”。抓好那些牵动全局、制约全局的大事、要事。如在经济工作中,抓好开源节流、优化环境、扩大开放;在稳定工作中,坚持依法程序办事,不能无原则地将“皮球”推给和其他副职。二是要乘“势”。要乘上级之“势”乘全局之“势”、乘班子之“势”,对正职负责,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三是要办“点”。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是做好工作的法宝。要善于抓分管领域中的各种典型,特别是跨越式、突破式的典型,用以指导分管工作。四是要融“智”。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依靠群体智慧,攻坚克难,充分调动每一个同志的积极性、创造性。
在实践中,经济主管和个别副职参与经济决策的意识不强,有的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无意参与,有的班子民主气氛不浓,无法参与,也有的副职能力水平较弱,无力参与,副职领导消极的参与决策,不仅容易滋长惰性,不利于自身提高,也容易造成经济决策失误,经济主管要提高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好经济决策的职责。一要着眼全局,增强参与决策的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决策既是领导班子成员的重要职责,也是保证正确决策的重要条件。不管是正职还是副职,也不管是分管工作还是其他工作,作为领导干部,都应该从全局出发,增强参与决策的责任意识,积极进言献决策。尤其是副职领导,由于所处位置的缘故,往往容易
陷入被动的惟命是从的境地,因此,更要强化自己参与决策的责任意识,为保证班子正确决策贡献自己的力量。二要加强学习,提高参与决策的实际水平。当前,经济、科技、社会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国际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新知识、新经验、新问题层出不穷,领导干部要从自身做起,加强学习,切实解决新形势下干部队队伍中存在的知识危机和本领恐慌问题。副职领导要积极参与决策,就要适应形势的需要,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不仅要学习与业务有关的知识,也要学习经济知识和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通过知识的积累来提高自身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要加强实践锻炼,在实践中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参与决策的实际能力。第三要注重调研,掌握参与决策的客观依据。对于同一项工作、同一件事,由于视角不同、出发点不同,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是相反的结论。因此,领导干部只有充分了解实际情况,才能在决策中做到有的放矢。而经济主管由于分管某一项或某几项具体的工作,进行深层次的调查研究工作有便利的条件,因此,经济主管既要注意深入基层,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又要注意虚心请教,广泛征求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建议。要通过调查研究,熟悉内部情况,掌握外部形势,弄清上级的意图,为科学决策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四要公正进言,提高参与决策的实际效果。经济主管积极参与决策,除了要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决策水平,掌握客观依据外,还要注意切实提高参与决策的实际效果,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坚持原则,对一些看准了的问题,要放下思想包袱,敢于触及矛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做到敢于进言、敢进真言。其次,要注意工作方法,既要着眼全局积极进言献策,又要时刻注意尊重他人;既要注意广泛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又要力求做到不在私下场合说长道短;既要不为他人左右,随意改变自己的主意,又要及时采纳别人的正确意见。再次,要坚决执行集体决策,对领导班子集体用出的决策,不管是否与自己的意见一致,都要坚决执行。
四、争做急先锋,发挥作用不偷懒。经济主管要以主度负责的精神,在经济决策中的各个环节上充分发挥作用。
第一、参与决策时的参谋作用。作为经济主管,要责无旁贷地把自己的意见、建议、办法和设想提出来,以丰富集体智慧,延伸正职的思想,让正职兼容并蓄,通盘筹划,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工作效率更高。要把握参谋的方式。经济主管要选择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向正职出谋划策,应尽量设计几套方案,并说明每套方案的利弊、以及解决弊端所采取的对策:既为正职决策提供挑选方案的余地,又易被正职所采纳:要摆正参谋的位置:经济主管向书记参谋时,必须摆正位置;不能只考虑自己所分管部门的利益的重要性;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决策问题时,书记没有发言前,经济主管不能抢先下结论,更不能凌驾于正职之上。
第二、实施决策中的执行作用。决议一经形成,经济主管必须按照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决定。要在执行中
发挥创造作用:在贯彻落实中,经济主管在执行领导集体和正职决策总的意图、方针、要求的原则下,应该根据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善于把正职和领导集体的正确意图发挥好。贯彻好。要在执行中发挥纠偏作用;正职在决策过程中,有时难以把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考虑到。也许会出现疏漏之处。这 就需要经济主管,灵活机动地对待和处理;要根据自己面临的具体情况,在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补救,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第三、检验决策中的反馈作用。副职由于具体承担决策方案的组织实施,处在具体指挥的前沿阵地和把关位置,对情况最熟,对基层群众反映的信息获得最早,有利于及时、准确地反馈情况,副职向正职反馈情况要把握好真实性、准确性,理顺关系中的协调作用;正职是在各种矛盾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开展工作的,在这种情况下,副职要主动地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副职协调,一要加强与正职的沟通;二要有明确的目的;三要有灵活的途径和方式。协调要善于寻求各方利益的融汇点和结合点,善于寻找对立双方的共同 点。一旦出现解决问题的契机,要把握火候,抓住不放,根据求同存异、求大同存小异的精神及时解决矛盾,理顺关系。
第二篇: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制度
山西煤销集团寿阳亨元煤业有限公司 党总支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制度
实行党总支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制度,有利于重大问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可行性,切实促进工作的发展;有利于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有利于防止个人独断,加强集体领导,实现科学决策。为了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加强和改善党对企业工作的领导,切实促进企业的发展,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参与决策的原则。党总支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中,实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领导原则和重大事项党员“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的“三先”原则。
二、参与决策的内容。重大问题主要包括:规章制度,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计划,重大改革方案,机构设置与调整,中层干部任免,文明建设方案,经费预决算,大额经费支出,重大基建项目,工资分配方案,职工奖惩等。
三、参与决策的规则
1、党总支书记与经理充分酝酿,提出企业的重大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初步意见。书记与经理意见不一致的,应暂缓提交会议讨论,再分别继续进行调研和分析。
2、需要党组织参与的,要召开党总支委员会议或扩大会,进行党内通报、讨论。须征求职工意见的,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3、综合征求的意见情况,书记和经理共同研究,形成共识和主导性意见。
4、经理将主导性意见提交经理办公会或党政联席会进行讨论或贯彻实施。
5、决策后要发挥党总支的优势,保证决策顺利实施。实施过程中发现决策不当,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发现有偏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情况,要坚决制止。
第三篇:第二节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
第二节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
大力加强女干部培养和选拔工作,切实提高妇女的参政议政能力,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也是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以来,我区按照中央、省、市委关于大力培养选拔女干部和发展女党员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结合我区实际,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出发,认真贯彻落实《宁波市妇女发展规划(2006-2010年)》及《江北区妇女发展规划(2006-2010年)》,不断改善女干部和女党员成长进步的环境,全面加强女干部培养选拔与使用,不断在统一思想认识上加力度,在素质提高上动脑筋,在大胆使用上添措施,大力培养选拔女干部,逐步壮大女党员干部队伍,着力增强妇女同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提高女党员的数量和质量,尤其是在提高女干部素质、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在重点领域发展女党员等方面做了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目前,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分别有女代表52名、56名,女委员53名,所占比例分别达到26%、31.8%、32.9%,为全区广大妇女参政议政提供了舞台。全区共有现职区管领导干部312名,其中,区管女领导干部74名,占全体区管领导干部的23.7%;37个区级机关部门中有26个共配备了42名女干部;8个街道、镇的领导班子都配备了1名以上女干部;街道、区级机关领导班子中配备了18名区管正职女干部,占全区正局级领导干部总数的18.4%。
一、妇女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十一五”以来,我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力
度。一是形成共识,在高度与力度上下功夫,确保女干部“用之有据”。提拔干部时,严格把握政策,注意适度倾斜,在坚持“德才兼备”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的前提下,优先使用女干部,加快选拔使用女干部工作步伐,大力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二是加强培养,在宽度与广度上下功夫,确保女干部“用时有能”。一方面强化素质培训,提升女干部理论水平。区委组织部充分发挥干训的“龙头”作用,把女干部的培训纳入到全区干部培训的主体班次,先后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高等学府合作办学,分期、分批有计划地组织女干部深入系统地学习,提高女干部的政策水平和决策能力,增强参政意识,近三年共有90余人次的正局长级女干部参加了培训。每年举办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都挑选2至3名左右的优秀女后备干部参加。同时,区妇联也多次组织妇女干部培训班,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各行业妇女干部参观考察先进地区妇女工作的成功经验,更新观念,拓宽视野,增强她们的感性认识。2006年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共培训女干部1236人次。此外,我们还注重抓好妇女干部的学历教育,鼓励妇女干部参加各类在职学历进修。近年来,共有50余名女干部分别考取了中央党校、同济大学等院校的学历学位班。另一方面,注重实践性煅炼,提升女干部工作能力。分批选拔年轻女干部到镇、街道、企业以及信访部门挂职锻炼,参与重点项目及征地拆迁工作。目前我区担任部门党政一把手的女领导干部全部有在基层一线锻炼的经历。三是强化储备,在梯度与角度上下功夫,确保女干部“用时有源”。拓宽选拔女干部的视野,利用各种途径推荐
和发现优秀女干部。2007、2009年我们在全区开展了公开选拔后备干部活动,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资格审查、笔试、考察、决定任用,任前公示等环节,发现了一批优秀的妇女后备干部,使我区后备干部库得到了结构优化。目前区管后备干部库中有女干部51名,占后备干部库总人数的29.7%,学历全部在大学以上。
二、女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十一五”以来,我区女党员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项措施:
1、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增强责任感,不断加强对发展女党员工作的领导。积极主动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努力改进培养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素质。
2、在重点领域做好发展女党员工作。着眼于党员队伍长远建设,着眼于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着眼于不断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大力做好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女同志进入党的队伍的工作,积极培养生产尖兵、致富能手、科研骨干、优秀青年中的女同志入党。
3、努力解决发展女党员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花大力气解决一些农村党组织后继乏人问题。不少地方外出青年数量众多,发展党员特别是女党员工作源头缺乏;个别地方发展女党员受到一些非正常因素的干扰。这些问题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学习借鉴了各地农村女党员发展的好的经验,从制度上规范;充分发挥农村工作指导员的作用,真正把农村中的先进分子和优秀女青年吸收到党内来。对长期不发展女党员的基层党组织,采取了“预警、通报”等有效措施,加强了指导与监督。其次加强新经济社会领域发展女党员工作。这几年我区非公有
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机关、社区、农村等领域党建工作相比,还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中的党员只占职工总数的3%,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中还有4家没有党员,27家没有女党员。一些企业虽然有女党员,但因为数量偏少,难以形成组织优势。因此,我们针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力量薄弱的实际,积极推进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双重覆盖,不断夯实发展女党员基础。再次认真探索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新方法。我区的流动人口很多,其中女性占一定比例,而且分布在各行各业,我们依托流入地基层党组织培养,依托企业、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培育,依托各级党员服务中心孵化,依托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联系等多种方式,把她们纳入培养教育和发展党员工作的视野。到目前为止,我区有基层党委18个,党总支50个,党支部799个,党员15273名,其中女党员4170名,占总数的27.3%,近五年共发展党员1257名,其中女党员526名,占总数的41.8%。
三、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妇女参政意识,基层政权建设得到加强。我区重视加强基层组织民主自治的指导工作,引导妇女参与村(居)委员会的民主自治活动,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工作,使妇女参与政治生活的权益得到保障。村级组织女性班子成员人数逐年增加。在第八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女性社区居委会专职成员224人,占全市社区居委会专职成员总数的78%。全区女性村民委员会干部87人,约占村干部总数的29%。
第四篇:党组织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制度
党组织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制度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保证实现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制度化、规范化,积极支持行政领导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制度。
一、参与企业重大事项决策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
2.以企业生产为中心,支持、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
3.既积极参与决策,又积极支持和保证行政领导依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4.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5.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积极维护职工民主管理的权力。6.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切实维护企业稳定。
二、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内容主要是;
1、单位生产经营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主要包括经营方针、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计划,重大基本建设投资、对外投资、技术改造等。
2、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主要包括重要改革和重要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资产结构变动,重大改革方案及措施的制定。
3、人事分配中的重大问题。主要包括班组长的任免、职工岗位的调整,职工奖惩方案,职工教育培训事项。
4、财务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主要包括财务预决算方案,效益分配等。
5、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需要提交职工大会或党政工联席会议审议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其他需要谨慎决策的问题。
三、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制度保证
1、党政主要负责人在重大问题决策前碰头商讨制度。凡属重大问题,各领导应先交换意见,共同商议形成统一认识和主导意见。
2、组织讨论和论证制度。重大决策议题确定后,要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应组织广大职工进行充分讨论,听取各代表意见和建议。
3、党组织负责人参与办公会制度。在召开的讨论生产经营、改革和管理等日常工作问题,党组织负责人应直接参与讨论和决策。
第五篇:党支部参与重大决策制度
顺庆区顺河小学
党支部参与重大活动决策制度
为了更好地保证学校党支部在实施校长负责制下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加强和改善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保证党支部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有利于重大问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可行性,切实促进学校的发展,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参与决策的原则
学校党支部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实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领导原则和重大事项党员“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的“三先”原则。
二、参与决策的内容
学校的重大问题是指:学校章程,规章制度,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学期工作计划,重大改革方案,机构设置与调整,干部任免,师资队伍建设方案,精神文明建设方案,经费预决算,大额经费支出,重大基建项目和校产发展计划,教职工聘任、分配方案,教职工奖惩制度,招生等。
三、参与决策的程序和形式
对不同类别的事项,学校领导核心充分酝酿达成共识后,应提交全体党员,充分讨论并形成党支部的意见或建议。党支部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要有一定的会议形式和正式文字记录。提交党支部委员会会议讨论或支部大会讨论的重大事项,要有正式的会议形式和详细的文字记录。对讨论中的不同意见和建议,党支部要予以重视,并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形成党支部的意见或建议,提交校长或学校相关会议。
1、学校章程、重要规章制度、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重大改革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方案、精神文明建设方案、教职工聘任分配方案等重大事项经党支部委员会会议充分讨论,形成意见或建议后,还需在全体党员中充分讨论,形成党支部的意见或建议。
2、常规的规章制度、和学期工作计划、机构设置与调整方案、中层干部任用、学校奖惩制度等重大事项,应由校长根据上级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求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学校党支部负责人酝酿后,提出初步设想,交党支部委员会会议充分讨论,形成意见或建议。
3、中层以下干部和重要岗位的人事安排、大额经费支出、重大基建项目安排、交流活动及人事安排、校级以上各类评优人选等事项,由校长与学校党支部负责人充分酝酿,形成共识后提出主导性意见。
四、组织领导
学校党支部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形式,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决策前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党员、教职工及有关方面意见;决策时要按规定程序,充分讨论议事。决策后要发挥党支部的优势,保证决策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