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与决策论文[合集5篇]

时间:2019-05-12 20:00: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领导与决策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领导与决策论文》。

第一篇:领导与决策论文

领导与决策

目录

一、1.2.二、三、1.2.3.四、1.2.3.4.5.6.五、决策的类型和要素...................1 决策概论......................1 决策类型......................2 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的区别和转化............2 科学决策的原则﹑程序..................3 科学决策的四个基本标准:..................3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原则...............3 科学预测法.........................4 领导决策的作用和方法..................4 决策中的核心是领导者...................4 决策目标方案.....................4 领导决策的方法........................4 寻求边际效益的最大化...................5 决策的制定和分工....................5 方案的执行和回馈评估...................5 影响领导行为决策的因素.....................5摘要

领导是为实现组织预订目标而运行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向下属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作为一个真正的领导,重要的不是手中的权利,而是影响力,即能获得别人的信任,也使别人愿意跟你共事,领导工作五个必不可少的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职权和领导行为。决策是管理活动中发生的一种活动,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根据客观的可能性,在占有一定的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工具﹑技巧和方法,对影响目标实现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和判断选优后,对未来行为作出决定。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提高决策质量,减少决策的时间和成本。在重大问题中所采用的科学决策方法和技术,是体现领导决策的重要方式,为了从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出其中的一个最佳的方案,并在实施中加以完善和修改,以实现领导目标的过程活动

关键词:决策力 科学决策领导力

一、决策的类型和要素

1.决策概论

决策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根据客观的可能性, 在占有一定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 借助一定的工具、技巧和方法, 对影响目标实现的诸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和判断选优后, 对未来行动作出决定。决策分析是一门与经济学、数学、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有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决策, 它的研究目的是帮助人们提高决策质量, 减少决策的时间和成本。因此, 决策分析是一门创造性的管理技术。它包括发现问题、确定目标、确定评价标准、方案制定、方案选优和方案实施等过程。

2.决策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决策可以分为下面几种不同的类型:

(1)根据目标性质,可将决策分为常规型决策和非常规型决策

常规型决策也称程序化决策,是指那些重复出现的例行的决策。这类决策通常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因此,基本上是有把握解决的,一般是由管理人员按领导制定的章法进行。非常规决策也称非程序化决策,是指偶然发生的或者首次出现的非重复决策。它难以预料,解决时往往没有十分把握。因此,领导者应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非常规性决策上。

(2)根据目标要求,可将决策分为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

最优决策是追求理想条件下的最优目标的决策。但是,实际上最理想条件往往是不存在的,所以,最优目标也往往是无法实现的。正常情况下,许多领导者不冒巨大危险去追求最优目标,而宁可在现实条件下有把握地求得一个满意的结果,这就是满意决策。满意决策是相对的,满意决策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对现实条件的充分分析,在许多满意的目标中,应力求选择其更优,去争取最好的结果。

(3)根据目标数量,课将决策分成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一个大系统中总是具有多目标的。多目标的决策也可以分成许多单目标来进行,但是还鼻血充分注意多目标之间的交叉效应。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在大系统中采用优化决策尤为慎重。

按认识活动的形式分类,还可以把决策分为经验决策﹑理性决策和直觉决策。不同类型的决策有不同的特点,亦有不同的作用要求和决策的方法。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来真确对待决策工作。

二、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的区别和转化

领导活动的实质,是领导者通过影响,控制,协调等方式,与被领导者共同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其方式是靠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来完成预期目标。领导活动的过程,就是做出决策并组织实施的决策过程。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

经验决策是依靠领导者个人的经历和体验进行的决策。它具有直观感知性,认识的表现性,分析性,非定量性的特点。它同小生产方式相适应。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靠个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来总结出的经验。但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生和科学的进步,个人素质和经验决策,也日益暴露出严重的缺陷,历史的发展要求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化。

科学决策是按照决策的科学理论和健全的科学程序,运用现代科学的决策方法进行决策的活动。它是现代活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综合,因素众多,变化多端,影响巨大。这种大生产不仅在人,财,物的投资方面是空前的,而且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一个决策的失误必然会导致连锁反应,生产严重的后果。为了社会未来的发展,领导者

必须抱有一忧患意识,去研究和寻求合理的决策。需要领导者从去全局出发,从经济价值到社会价值,进行周密的法案论证工作,及时作出可行有时的判断。这都不是任何人的经验和智慧所能胜取的。所以经验决策必须上升为科学决策。

从经验决策发展到科学决策,是因为经验决策比较而言,科学决策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1﹑经验决策是依靠领导的个人经历和体验进行的。而科学决策则要求建立在完整的决策提醒上,依靠集体的智慧,实行决策民主化。2﹑经验决策的过程简单,只有谋与断的两个步骤。而科学决策的程序则分为发现问题,确定目标;集思广益,拟制方案;分析评估,方案优化;方案实施与反馈调剂等四大步骤,实行决策程序化。3﹑经验决策是依靠领导者个人的胆识和智慧进行最后的决断。而科学决策则要求领导必须运行科学的决策理论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优化决断,实行决策科学化。

而其实质是科学决策不等于经验决策,经验决策不等于科学决策。在现代社会活动中,科学决策显得日益重要,但在一定条件下,经验决策仍是必要的。这里所谓冲经验决策发展到科学决策,仅仅是在决策的类型选择意义上而言的。在现代的决策过程中,虽然科学决策起着决定的作用,但是经验决策依然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理由很明确,任何人,任何领导者,都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认识的经历和经验都会介入到其他的公共活动中去,自然也会对领导的决策发生影响。因此,如何更合理地利用经验决策的资源,在科学决策的今天,依然是决策学的重要课题。

三、科学决策的原则﹑程序

决策作为一个系统的过程,由于受到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背景,不同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带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可划分出多种类型的决策。决策虽然有类型的差异,我们还是可以抽出一些决策具有的共同性,规律性的程序。各类型决策所导致大循环,具有相对普遍性的一般程序。

1.科学决策的四个基本标准:

1)具有明确的决策目标

2)决策的执行结果能够实现目标的确定性

3)实现决策目标所付出的的代价小

4)决策执行后的副作用相对少

尽管目标类型的多样性,但规划目标是共同要求的。这就是要可以定性或定量衡量标准;要有达标的具体时间规定。它的约束条件是确定的,既要考虑到需要,也要考虑到条件的可能性。在发现问题,确定目标阶段,主要运用调查研究法与科学预测法。我们应当以上述目标应具备的三个条件为尺度,根据需要与可能综合的原则,遵循管理中的系统原理,弹性原理等来确定目标,规划目标。

(1)调查研究法(2)科学化调查

2.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原则

l)客观性原则。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决策。

2)预测性原则。在决策过程中,要进行科学预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是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原则。

3)信息性原则。信息的准确是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原则。决策所需要的信

息越准确、真实、可靠和全面,决策越具有科学性。

4)系统性原则。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如果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待事物,而不能系统、全面地去认识和把握事物,肯定会造成决策失误。因此,领导者决策必须做到系统全面、严谨规范。系统性本身是科学性的表现。

5)可行性原则。任何一项决策都是为了实施,因而必须是可行的。要保证决策的可行性,必须分析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科学技术水平等主客观条件,分析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分析决策实施后产生的各种影响,经过慎重地全面地科学地论证、审定、评估,作出可行性分析,确定可行性的程度,在此基础上作出的决策才是科学的。

3.科学预测法

预测是通过也有的数据资料和信息,对未来或未知事物的发展进行评估和推迟。把这一定义加以展开。可以说预测的过程,是在调查研究和实践基础上的科学分析及逻辑推理过程。预测是一项广泛的综合性工作,起研究类容包含政治预测,经济预测,市场预测,科学技术预测等。它们对确定决策目标都有重要的作用。预测不仅要做出定性的判断,而且要有定量的分析,要有事物发生的概率估。

1)特尔菲法,特尔菲法是专家评估法的一种

2)时间序列法

3)回归分析法

四、领导决策的作用和方法

成功的领导依赖于适合的行为﹑技能和行动。领导者的三种主要技能是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率技能。领导的技能分析表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需要的三种技能的相对比例是不同的。管理层越高,工作中技术技能所占的比例越小,而概率技能所占的比例就越大。然而在当代我们可以把这三种类型归属于两种领导理论:魅力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这两种理论具有共同的一个主题,在决策过程中通过共同的语言,创意和行为来鼓舞下属的个人。

1.决策中的核心是领导者

领导者是决策活动的主体,是决策最基本的要素。决策在处于决策系统内外信息的枢纽地位,是决策系统中最积极能动因素,是决策系统的驾驭者。其水平,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着决策活动的成败。

2.决策目标方案

决策目标是指决策所要达到的目的。决策目标的确立是科学决策的起点,它是决策指明了方向,为选择行动方案提供了衡量标准,也为决策实施的控制提供了依据。领导决策实际上是一种选择方案的活动。对于决策的备选方案,现在的目的是追求优化。由于客观情况的复杂性,决定着决策的目标和行动方案的多样性,因此,对决策备选方案的选择就要进行比较,鉴别,选择出可行性方案。

1)发现问题,确定目标

2)拟定方案,充足论证

3)分析评估,方案择优

4)慎重实施,反馈调节

3.领导决策的方法

1)德尔菲法

2)头脑风暴法

3)回归分析法

4)系统工程法

4.寻求边际效益的最大化

领导者在自己的领导活动中,需要把握好边界,在合理界定失误或决策界限的基础上,做出适当的选择。但是,正如上面所指出的,机械地据守边界,也不是一个优秀领导者的所为。领导者最好地把握边界,并具有最佳效果的态度是寻求边际效应最大化。

5.决策的制定和分工

现代决策体制额构成由决策的信息系统﹑决策的智慧系统﹑决策的中枢 统。领导在决策活动中的主要职责有

(1)考虑决策目标的确定性和可行性

(2)组织决策方案的制定

(3)负责决策方案的选择

(4)领导决策方案的实施

领导对决策方案选择必须符合的基本的要求:时效性,系统性,民主性,合法性和灵活性。

6.方案的执行和回馈评估

任何决策出的方案只有在真切的得到实施后才有其实际的意义,执行方案 决策的落脚点,通过对决策的追踪,检查,可以发现方案决策执行的偏差,也便采取措施对决策进行控制。

五、影响领导行为决策的因素

决策理论的创始人西蒙和马奇在《组织》一书中提出“决策人”模式,指出“决策人”应把学习、记忆、习惯等心理学因素作为其决策行动的基础。而他们所强调心理因素的这些基础正是一个人心理素质方面的因素。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状况、心理承受能力等多项指示综合的表现形式。它是领导实行决策的基础;他对领导决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简单地评价心理素质好与差,似乎只是从心理是否健康或心理承受能力判定。但这远远不够,若从领导决策的角度对心理素质进行研究就必须将心理素质细分为智力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和个性因素4个方面。对它们逐一地进行分析,将对领导决策提供有力的心理支持为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分析提供有效的佐证。

在决策过程中领导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

1)智力因素

2)情感因素

3)意志因素

4)个性因素

所以良好的心理品质所要求的记忆力能为决策提供可供选择和借鉴的各种原则方法、途径、经验和教训。思维是决策者在感知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的心理过程。它贯穿整个决策过程的始终。思维能力即是对信息进行间接和概括反映的能力。其次在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的基础上的预测对确

定目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依据以及文献资料﹑著作:

[1] 林伟贤 决策力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5

[2] 亚历克斯.洛伊困境中的决策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

[3] 西蒙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

[4] 王凤彬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5] 张俊伟极简管理:中国式管理操作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

第二篇:领导科学与决策

对李世民领导哲学的探析

对李世民领导哲学的探析

谈起中国千年历史,使人不能不想起唐朝;而谈起富贵荣华的大唐,又使人不能不说一说太宗皇帝李世民。李世民在中国的帝王行列当中,文武双馨、独步千古,并且在他执政的23年被史学家称之为“贞观之治”,为随后大唐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我国封建社会光彩夺目的一段历史。这种震古烁今的历史场面形成的原因很多,但是细细品味《唐太宗李世民传记》这本书之后,笔者认为这与李世民的谋略及领导哲学也有很大关系,因此笔者主要是根据《唐太宗李世民传》这本书的读后感,来谈谈太宗皇帝的领导哲学。

一、良好的品行修养

作为一位成功的领导者不但要能够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且还与自身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修养也有很大的关系。李世民作为一代伟人也深谙此道,在其执政期间十分注重自身的品行修养。

1、以诚相待,关心民情

作为一个朝代的奠基者,李世民在长期的政治生活当中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他也经常对臣下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为了赢得陈敏之心,太宗十分重视获得臣民的信任。一是以诚相待,以心感人。贞观十年,李绩突然生病,太医说须灰可以治疗,太宗听完之后竟把自己的胡须剪下为其治疗,这使李绩大惊失色,连忙叩头致谢。二是关心民情,以民为本。在贞观二年时,关中大闹饥荒,不少人家卖儿鬻女,唐太宗派遣御史大夫杜淹巡查,拿出皇家的钱财将别人的儿女赎回,并还给他们。

在当今看来,也许会说太宗皇帝是在政治上作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太宗皇帝正是与臣民的开诚布公和关爱人民的做法,才赢得了臣民的信任和爱戴。

2、严于律己,克己正身

总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当上级能够身体力行的时候更是如此。太宗皇帝常对身边的人讲:“未有身正而影曲,上理而下乱者“,也就是君想要安定天下,必须首先使自身行为端正。而且严于要求自己也是太宗一生的真实写照。太宗皇帝也时常讲:“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太宗皇帝以身作则,时刻注意节制自己的奢华行为,对当时的正之风气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心胸开阔,不计旧怨

魏征是唐朝有名的谏臣,而在这之前魏征原是太子建成的谋士,曾经劝说建成把李世民杀掉。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不但不“株连”魏征,而且还册封魏征为谏议大夫侍中。李世民这种袭胸开阔、不计前怨的作法,使魏征觉得太宗皇帝是旷世明主,天下英才,因此在以后的政治生涯当中不断向太宗谏言,在短短的两年内就进谏二百多次,足见魏征对李世民的忠诚。

4、勤奋学习,虚心求教

虽然李世民贵为九五之尊,但是虚心的他依然觉得自己的知识不足。他认为,君主如果没有丰富的才智和渊博的知识,终将成为一个“好谋无断”,任人摆布的政治傀儡。因此,他每天下朝之后都挤出时间读书,“辍膳玩三坟,晖灯搜五

典”就是他刻苦攻读的真实写照。除此之外,太宗皇帝还虚心向其他人求教,并积极提拔“学业优长,兼识政体”的官员。正是太宗皇帝这种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才是他能够驾驭人才济济的大唐。

二、高超的用人与待人艺术

人才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第一资源,而能否使人各尽其才,也是关系者一个朝代的兴衰成败。李世民一贯重视人才问题,登基之前,为了搜罗天下英才,他就十分注重建立自己的人才储备库,而成为天子之后,他更加注重人才。

1、知人善任,各取所长

太宗皇帝认为,人各有长各有所短,对待人才不能求全责备,吹毛求疵。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长于决断,李世民使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使他们同心同德,演绎了“房谋杜断”的历史佳话;魏征直言善谏,因此李世民将其作为查看自己得失的一面镜子;而李靖“文武双全,出入将相”等等,这些都是李世民知人善任的,各取所长的用人艺术的表现。

2、不讲出身,唯才是举

太宗皇帝招贤纳士,不拘一格,不讲究出身门第唯才是举。他既重用士族地主出身的高世廉、杜如晦,又重视庶族地主出身的房玄龄;不仅重视平民出身的马周,而且还注重提拔少数民族的优秀人才。他还推行科举制度为平民子弟打开了通往仕途的大门;而且还采取了诸多破格提拔人才的方法,提拔那些出身低微的人才。

3、贤不弃仇,不计前怨

太宗皇帝任用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论远近亲疏,乃至昔日之敌,只要有才能,便可量能授职。如先前的尉迟敬德,太子的谋士魏征,农民起义领袖李绩徐世勋等。其中最具典范意义的便是魏征。

4、投之以情、真情相待

李世民对待人才十分真诚,他没有像其他帝王一样,为了一家一姓的皇权帝业而屠杀忠臣贤将,而是对待自己的老臣用之以情,真诚相待。一次,李世民在与房玄龄谈话的时候,说到了“之前拟合杜如晦一起同心协力辅助我,而到现在只有你在我身边了”,说着,李世民为逝去的杜如晦而潸然泪下了。由此可见,李世民对身边大臣的爱戴和真心。

5、亲贤远佞,赏罚分明

李世民求贤若渴,并且识才爱才,但是对于小人奸臣严加指责。一次李世民在花园游玩的时候,走到了一颗大树的前面觉得其雄伟不凡,便赞不绝口,而此时在身边的宇文士及便趁势符合,太宗皇帝听后十分反感,便说:“魏征常劝我要远奸臣小人,我曾猜就是你,今果然不错”。宇文士及羞的连忙叩头。

三、科学的决策艺术

作为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不但要具有雄韬伟略,而且还要具备果断科学的决策艺术。决策正确、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领导活动的成败。太宗皇帝作为大唐的最高的领导者,有着丰富、高超的决策领导水平。

1、以史为鉴,汲取教训

在中国历史上,隋朝和秦朝有着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灭亡之前都是兵多将广、粮草丰盛的强国大国。但又都是 由于皇帝的暴政使自己的统治地位迅速覆灭。而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太宗皇帝亲眼目睹了隋王朝灭亡的惨痛事实,这

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教训。因此,在太宗皇帝制定决策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汲取前朝的历史教训,并时常铭记“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古话。

2、注重智囊,集体决策

唐朝颜师古是这样注释“智囊”一词的“言其一身所有皆智算,若囊秦之盛物也”。太宗皇帝在自己的奋斗经历过程中也十分注重自身智囊团的建设,在早期平定群雄的时候,太宗皇帝收揽了各类人才,并设立文学馆,其中即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学士,为太宗皇帝的正确决策及论证做出了很多重大贡献。李世民极为不久之后,又设立了弘文馆,其中其后来的决策都是在这里制定的。通过自身的智囊团制定的决策,不但科学,而且也十分有效,因为,在这些决策正式推行之前已得到了有效的科学的论证。

3、不听谗言,集思广益

太宗皇帝对于决策一直秉承“弃斥群小,不听谗言”的作风。房玄龄是太宗皇帝的股肱之臣,当监察御史陈师合诽谤他时,太宗皇帝立即将其斩首。另外,太宗皇帝对于决策集思广益,除了在决策中充分利用其智囊优势,而且还经常听取贤臣良将的谏言,以弥补自己在决策过程中的不足和不周全之处。

四、过人的改革胆识

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改革者能脱颖而出。李世民不但是一位政治家、皇帝,而且还是一位拥有过人胆识的改革者。在隋朝灭亡之后,唐王朝面临的是满目疮痍、百业待兴的场面。为了维护和稳固自身的帝位,李世民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1、在政治上,设立三省六部制

太宗皇帝为了强化中央集权,继承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改制的实质是将以前封建的丞相之权分割成相互制约的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三个部门而总属于皇帝,进而强化皇帝的权力,削弱相权。三个部门由于存在着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因此这样有助于皇帝的控制,而且有助于防止因草率决策而导致政出多门的弊端。因此,三省六部制的设立虽然是为了强化皇帝的权力,但是这种政治上的改革,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在经济上,推行均田制。

太宗皇帝为了使战后的农民回到土地上来,发展农业生产,确保赋税、徭役、和兵役,推行了均田制。虽然太宗皇帝推行的均田制并不是很彻底,未能从根本上触动地主阶级上土地似有制,但是分田与农民直接的结合,使得土地不在荒芜,并且还保证了农业生产,为出现海晏河清的盛世局面打下了基础。

3、在官员选拔方面,完善科举制

太宗皇帝为了扩大人才的来源,以及为了获得更多优秀的治国之才,他明确规定不论读书人的出身、地位、财产状况,均可以报名参加科举考试,不必再由官吏推荐,录取与否完全取决于考场文章的优劣。科举制的完善,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增加了封建政权的活力。也有利于封建地主阶级推行任人唯贤的原则,消除了任人唯亲的作法,一定程度上为中下层打开了进入仕途的大门。

五、小结:

李世民作为大唐的皇帝,他所做的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封建政权的稳固,最终也逃不了人亡政息的历史规律,但是他的很多做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封建政权,展现出了作为一个封建领主的较高的领袖谋略

和胆识。笔者在此主要是从他的个人修养、用人艺术、决策艺术、改革的胆识四个方面论述太宗皇帝的领导哲学的。因此,通过客观阐述太宗皇的每个方面的举措,以及所取得的一系列的成就,尤其是领导哲学对后来的启示,对于我们当今学习领导科学的同学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阅读书目:黄中业.《唐太宗李世民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第三篇:试论领导与决策

试论领导与决策

领导科学认为,领导是一种行为过程,它是领导为了实现预定的组织目标,运用相应的理论原则、职能、方法,影响、率领、引导组织的成员完成预定任务的活动过程。决策是领导者按照最优化的要求,从若干准备实施的方案中进行选择,通过实施以达到一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从领导与决策的涵义来看,领导与决策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领导活动包含着决策过程,决策过程就是领导活动,领导离不开决策,决策也离不开领导,没有领导就没有决策,没有决策也就不可能实现领导目标。因此,决策是领导的基本职能,又是领导素养的集中表现,也是衡量崐领导者领导水平的主要标志。

一、领导工作的首要职能是决策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这就把决策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领导科学的角度看,决策是领导工作的核心,在现代社会中,领导工作的首崐要职能是决策。决策之所以在领导工作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主要有以下原因:

1、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社会各个部门的活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并且社会活动越来越多变。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的变化,新问题层出不穷地出现,这一切都需要领导者审时度势,统观全局,于千头崐万绪中抓住主要矛盾,权衡利弊,及时作出有效可行的决策。因此,现代的社会化大生产把决策的地位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在领导工作中,决策与领导者的其他职能相比处于首要的、核心的地位。领导者的其他职能主要是:建立组织机构、选用人才、激励群众的积极性、日常指挥与管理、对外交往等等。与这些职能相比,决策是最重要的、第一位的。因为决策是确定领导者奋斗目标的工作,它规定着领导者的努力方向。如果没有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那么其他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如果决策失误,即在目标错误与方向错误的情况下,其它工作做的越好,问题就越大,损失就越严重。另外,在领导者的其它职能中,也包涵着决策。如建立机构,建立什么样的机构,多大的规模,什么样的运行机制等等都需要决策。再如选用人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如何选用,怎样用好等等都需要决策。因此,领导离不开决策,决策是领导工作的首要职能。

二、科学决策是实现领导工作目标的首要环节。

决策自古有之。历史上许多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因决策而成就一番业绩者,不乏其例。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这些决策大多是凭借领导者个人的阅历、知识和智慧进行的,属于“经验决策”。其特点一是由于决策是凭直觉认识为依据,带有较大程度的表面性;二是由于决策是以已往的具体经验为依据,往往带有较大的片面性;三是由于决策手段落后,难以进行准确、迅速的定量分析。这种决策虽然往往也能行之有效,但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大的偶然性、科学性。特别是面临现代复杂的社会活动,就显得更不适应了。

现代决策要求从个人决策向集团决策发展;从定性决策向定量决策发展;从单目标决策向多目标决策发展。传统的经验决策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活动的需要了。因此,现代决策,不仅需要领导者个人的经验和才能,更需要集中不同层次的专家集团的智慧;不仅需要领导个人的直觉,更需要依靠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程序,科学的论证进行决策。简言之就是需要科学决策。

科学决策是指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自觉地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科学程序,依靠专家的智囊组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技术所进行的决策。实现决策科学化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等方面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现领导目标的核心,是我们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

三、提高领导者的素质是科学决策的前提

决策作为一个出主意、做决策的活动,是由一系列要素组成的,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过程。无论什么决策,一般都由决策者、决策目标、决策备选方案、决策情势和决策后果等要素组成。在这些要素中,决策者也就是领导是决策的主体。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定有一个由夫妇二人和两个孩子组成的四口之家,需要对每日的收入如何花费、生活如何安排

作出决策,如果这个家庭处在夫权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时代,那么决策者无疑就是家长即丈夫一个人。但是在现代文明社会,男女地位平等。家庭经济与生活的安排往往是家庭成员共同商量后决定的。这就有可能出现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以丈夫为主,在作出决策前先征求妻子和孩子的意见,但最终的决策仍由丈夫拍板;第二种是以妻子为主,在作出决策前先征求丈夫和孩子的意见,最终的决策由妻

子拍板;第三种是夫妻相敬如宾与孩子共同商议作出决策,少数服从多数。在前两种情况中,决策者都有主次之分。第一种是丈夫处于主导地位,第二种是妻子处于主导地位,而第三种则不分主次,夫妻和孩子共同处于决策的主导地位。通过以上事例,我们不难看出:决策

者可以是孤立的个人,也可以是一个人以上的集团。决策者所作出的决策是否科学、合乎事物的规律,取决于决策者的自身素

质。决策者素质的高低、修养好坏,对决策的正误关系很大。俗话说,只有不能打胜仗的将军,没有不能打胜仗的士兵。兵悚悚一个,将悚悚一窝,这是从军事角度上,说将军对战争胜负的重要性。其实,治国安邦、管理企业等也都是同样的道

理。

决策者除了要具备一般领导者的素质,如政治思想素崐质、道德品格素质、文化素质、组织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崐外,还必须具备以下决策素养:

1、要有较高的科学素养

列宁讲过:要管理就要内行,就要精通生产的一切条件,就要懂得现代高度的生产技术,就要有一定的科学修养。所谓领导者的科学素养,是指他要经过科学的基本训练,具有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如数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基本知识;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特别是要有丰富的本行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并且要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要熟悉党的方针、政策,了解经济的发展

趋势。

2、要有敏锐的目光和创新精神

决策是创造性活动,它总是以变革现状为出发点和归崐宿。因此,决策者要目光敏锐,有辨别分析的能力,能一崐针见血地看出问题的症结和本质。同时思路要开阔,如果崐不善于发现问题或者安于现状,就不能前进。可以说没有崐创新就没有决策。决策者有开创创新精神,才能着眼一个崐地区或企业的未来,冲出传统制定新战略,才能冒一定的崐风险去实现较为先进的决策方案。例如,我局三处在任务不足、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经过市场调查,得知上海土方市场的容量很大,毅然决策,贷款买了二十辆翻斗车和挖掘机,组成土方运输队,开进了上海。几年来,不但还清崐了贷款,还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决策者如果思想保守,不敢承担责任,不敢冒风险,他所作出的决策,也只能是崐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决策,不可能促进一个地区或企业崐的发展。

3、要有当机立断的魄力

当机立断的魄力是指决策者,必须善于和勇于不失时崐机的作出决策,迅速实施。这就要求决策者,在别人犹豫崐不前,看不准形势的时候,能够作出准确的判断,及时作崐出抉择。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要审实度势,综观全局,崐权衡利弊,把握时机,作出科学的决策,才能促进改革和崐发展。如果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就会错过良机,这是领崐导的大忌。当机立断的魄力,是建立在真实的情报和细致崐的方案比较基础之上的,决不是主观臆断,更不是盲目武断。

4、要有集思广益的民主作风

民主作风就是在决策过程中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它在领导决策中表现为广征博采,集思广益。在决策前,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听取本行业专家的意崐见;要善于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善于听取不同的声崐音;善于从众说分纭中,找到客观真实的信息,获得符合崐客观规律的认识,将各种方案的优点,综合成一种方案。崐切忌先有结论,然后去搜集与自己相同的意见来论证自己的结论。更不能以权势去压服不同意见。不同意见的充分讨论,是使领导者避免受错误意见愚弄和左右的一个最有效的措施。科学正确的决策,必须经过正反两方面意见的交锋,论证后才能产生。而这一切必须以领导者的民主作

风作保证。领导者要善于创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环境和气氛。决策民主化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前提和基础。

四、领导决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决策是一门科学,有许多规律和原则可循。从实践来崐看,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选准目标原则。在决策前,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症结所在,准确地确定决策课题。课题不准,崐决策非但无效,还可能走偏。决策目标是指要达到的目的,决策目的明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决策效果的好坏。决策目崐标明确了,选择就会有依据,行动就会有指针性;决策目崐标不明确,选择就会发生偏移,甚至还会出现目标转换、崐南辕北辙的惨痛后果。

2、信息准确原则。现代决策涉及各方面的因素,需崐要取得比较广泛的准确信息。如果信息是“一鳞半爪”、崐“道听途说”,决策的依据就不可靠。必须深入实际作调崐查,获取全面的、准确的信息,才能作出符合客观规律的崐决策。目前一些领导靠听汇报,或走马观花式的调查出的崐信息,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虚假的,在此基础上作出的崐决策是不可能正确的。

3、可行性原则。决策方案必须切实可行,否则即使崐是美妙的方案,也是纸上谈兵。决策方案是否可行,就要崐对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做出周密而细致的分析。对已形成的多种方案的利弊得失,必须作认真的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比较,作出评估。只有经过审定、评价、可行性分析后的决策,才能有较大的把握和可实崐现性。过去靠长官意志、个人拍脑袋决策造成的教训是深刻的。

4、系统的原则。这是决策的灵魂。任何决策都应从崐整体出发,以整体利益为重。一切局部的、暂时的利益要崐服从全局的、长远的利益。然而全局利益又寓于局部利益崐之中。这个全局和局部的辩证关系,是系统原则的精髓。崐只有坚持这个原则,才能使决策促进全局和局部的协调发崐展。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就是缺乏系统原崐则决策的恶果。

5、集体决策的原则。在小生产条件下,主要靠个人崐的经验决策。决策的正误,主要取决于决策者的个人学识、崐经验和胆略等。在大生产条件下,决策的内容是很复杂的,崐个人的经验决策已行不通了,要吸收多方面的意见。特别崐要听取专家的意见,进行充分的分析,然后集中正确合理崐的内容,才能作出科学的决策。一些地区和单位的领导往崐往搞“家长制”、“一言堂”,个人说了算。在市场经济崐中必然碰壁。

6、分层次多系统决策的原则。就是根据总的决策目崐标,由各个层次、各个系统进行具体目标的决策。也就是崐把总的目标,变成各个层次、各个系统的具体责任。这样,崐才能最终实现决策目标。一般情况下,上级领导不应过于崐干涉下级决策,更不能代替下级决策,而应让他们根据本崐地实际情况自主决策,这样可以增强各级组织的责任,调崐动他们的积极性。实现总目标。目前,一种很不正常的情崐况是一些小事,也得一把手拍板才能解决。这是管理之大

忌。必须要改变。责权利相统一,才能推动发展。

科学决策是一个过程,由一整套决策程序,即若干决崐策步骤所构成。领导者在决策中的作用绝不仅仅是“拍板”决断,在“拍板”的前前后后都有大量工作要作。一个完崐整的决策过程,一般需要经过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发现问题,确定目标

处理事物一般包括三个环节。即发现矛盾、分析矛盾崐和解决矛盾。可见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因而发现问题和确认问题,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必须要经过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老老实实地深入到实际中去调查,才能发现和确认问题。确认矛盾以后,就要分析矛盾,找出矛盾的主要方面,然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总体设想,即目标。

第二步:分析价值,拟订方案

目标确定后,要分析目标价值,就是做这件事的投入崐与产出合不合算。效益有多少、有没有负效益等等。确认崐了目标价值,就要寻求实现和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即拟订方案。要拟订多种方案备选。只有一种方案是很难实现科学决策的。

第三步:专家评估,选定方案

对于拟订的若干方案,只有进行充分的评估,才能成崐为决策的基础。而正确的评估,只能由各方面的专家来实崐现。所谓评估,就是对方案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预测崐方案近期和远期、局部和整体、经济和社会的效益,如果崐同时具备这些效益则是最佳方案。但在现实中,同时具备崐多种效益的方案是极少的,那么就要在各种方案中进行比崐较,选出那种正效益较高、负效益较低,即比较满意的方崐案。

第四步:实验试行,检验效果

方案选定后就要实施,为了减少失误,在方案全面实崐施前,一般都要进行实验或试点,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崐实效性。在实验试点过程中,要认真分析、总结经验和教崐训,找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来,具体分析出成功与失败的崐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如果试点成功,就可进入全面实施崐阶段。如果失败,则迅速反馈回去,改变决策。

第五步:修改方案,普遍实施

这是决策程序的最后一环。如果在实验试点后证明:崐这个方案在总体上是可行的,那么在修正弊端的基础上,崐就要全面推广实施。由于实施方案是一个动态过程,主观崐和客观条件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要加强方案实施崐过程中的监督和控制,并且及时进行反馈。如果出现小的崐偏差,那么只做微调;如果主客观条件发生了大的变化,崐影响了决策目标的实现,那么就必须对原定目标做根本修崐改。以上决策程序,只是一般规律,在不同的决策中,各崐个步骤可以互相交叉进行,有时也可以合并或省略。

决策程序图示如下:

┌─┐┌─────────┐

│初│←───┤发现问题,确定目标│

││└─────────┘

││↓

│步│┌─────────┐

┌─┐││←───┤分析价值,拟订方案│

│最│←─┤决│└─────────┘

││││↓

│终│││┌─────────┐

│││策│←───┤专家评估,选定方案│

│决│└─┘└─────────┘

││┌─┐↓

│策│←─┤实│┌─────────┐

└─┘││←───┤实验试行,检验效果│

↑│践│└─────────┘

│││↓

││检│┌─────────┐

│││←───┤修正方案,普遍实施│

││验│└────┬────┘

│└─┘│

└───────────────┘

综上所述,领导与决策紧密相联、不可分割。领导工作的首要职能是决策,科学决策是实现领导工作目标的关键环节,提高领导的素质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只有遵循科学的原则和程序,才能作出科学的决策。

ÿZÿyumlyuml;

第四篇:02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

创新思维与行政领导决策

——积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科文部 副主任 教授 李彦青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

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

这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创新思维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1、创新思维的涵义及其特征

2、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内涵及关系

3、创新思维对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意义

1、创新思维的涵义及其特征

创新思维作为人脑的特殊机能,是一个由多种思维要素、多种思维能力相互作用、协同进行的系统化的整体思维过程,其本质是人们能够借助于这种思维方式去认识和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创新思维的特征

①客观性

②求异性

③整体性

④灵活性

⑤独创性

2、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内涵及关系

决策的科学化是指决策主体在创新和决策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的决策原则,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手段和体制,通过科学的决策程序,充分反映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做出既符合实际又体现创新思维的科学决策,正确地指导实践。决策科学化的过程,也是主观符合客观并通向客观的过程。

决策民主化是指决策主体在创新和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使决策真正建立在充分反映民意和广泛集中民智的基础上,以维护好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归宿和最终衡量标准。决策民主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密切联系、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没有科学化,就不会有真正的民主化。因为民主化本身必须有科学的决策程序、方法和体制作保障;没有决策的民主化,就不能广开言路、思路,就不能动员各方面专家为决策服务,就不能发挥和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决策的科学化就成了一句空话。

3、创新思维对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意义

纵观历史,横榄现实,无不证明,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决策的优劣得失、决策有无创新价值,直接关系着事业的兴衰成败。只有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才能决胜于未来,使事业获得最大的成功。

诸葛亮初出茅庐时一纸隆中对,精辟的分析了东汉以来的天下大势,为刘备定下了“夺取荆州,联吴攻魏”的战略决策,使刘备在当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的复杂局势下,取得了三足鼎立之一的地位。朱元璋通过三次重大决策,最终统一了天下,完成了霸业,建立了明王朝。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

抗日战争坚持持久战,走过三阶段

解放战争中气势磅礴的三大战役,打跨了国民党800万军队,把蒋介石赶到了台湾岛上.“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也是触目惊心的。

首先,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落实“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体现。

其次,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第三,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和保证。

二、创新思维与行政决策原则

1、创新思维的客观性与决策的求真务实原则

2、创新思维的整体性与决策的系统思维原则

3、创新思维的可靠性与决策的可行性原则

4、创新思维的动态性与决策的灵活性原则

创新思维的客观性

与决策的求真务实原则

求真就是识本质、求真理、合规律;务实就是从实际出发,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求真务实原则,就是要求在进行决策时,必须从决策对象、决策环境和决策主体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去开展各项决策活动。

任凭风浪起

稳坐钓鱼船

陶瓷行业发展趋势:日用陶瓷艺术化、建筑陶瓷美学化、卫生陶瓷节能化、艺术陶瓷批量化、特种陶瓷功能化。

求真务实的真,不仅仅是指真实性,而是真实性、概然性和模糊性三者的叠加或集合。

真(真理性)=

真实性+概然性+模糊性

创新思维的整体性

与决策的系统思维原则

在进行决策时,必须按照创新思维的整体性要求,把决策对象、内容和过程如实地当作系统整体来看待,从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结构、系统与环境、系统与功能等关系入手,把握其自身内部的规律性。坚持系统思维原则,要求打开思维空间,拓展思维视野。

用“大”看“小”——整体观念

用“长”看“短”——发展观念

“正” “负”兼顾——统筹观念

(权衡利弊)

1986年“十一”通车的天津外环线,路宽约60米,长140公里,从破土动工到主线通车不到两年时间,就是运用系统思维进行规划决策的结果。

埃及阿斯旺水坝的建造破坏了

尼罗河流域的生态平衡

创新思维的可靠性

与决策的可行性原则

决策是要付诸实施的,因此制定决策必须具有现实可行性。不仅要认真分析决策实现的各种主客观条件,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得失,而且要充分考虑决策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以有利于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可行性的准绳。

创新思维的动态性与

决策的灵活性原则

在进行决策时,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发展的头脑、动态的观点、变化的眼光,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思考、具体分析和处理,从而才能实现有效的决策。

《孙子兵法》虚实篇中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制胜者,谓之神。”

邢台晶牛玻璃有限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灵活地决定产品策略,不断发展壮大。

变化

机会

挑战

竞争

吉利刀片灵活的市场策略

美国芝加哥博览会上,汉斯 “遗牌招徕”策略

三、创新思维与行政决策程序

科学决策既是一个由一整套决策程序所构成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运用过程,可以说,在决策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有着创新思维的闪现。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一般应包括以下程序 :

集思广益

拟定方案

1、发现问题,确定目标

问题是决策的起点。任何决策都是针对一定的问题进行的,也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问题不是一目了然的,发现问题并不容易。它需要决策者有敏锐的嗅觉和洞察能力,善于通过调查研究,从复杂的事物和大量的信息中捕捉问题。

“谋之于未变之前,治之于未乱之时”。新事物刚萌芽,“小荷才露尖尖角”,就能敏锐地发现它,抓住它;问题刚出现,倾向刚露头,“风起青萍之末时”,就能遇见它的趋势和结果。

问题被察觉后,进一步就是界定和确认问题。即要把问题的性质,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对本组织的影响和需要解决的迫切性,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等摸清楚,以求全面准确地把握问题。

问题发现后,就要确定解决问题所要达到的结果——目标。目标是一个组织希望通过决策和该决策的实施,所达到的目的和衡量目的的指标。对目标的要求是必须明确、具体、可行。

明确,就是目标本身要有确定的含义,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骑墙居中。

具体,就是目标要有可以定性定量的衡量标准,如达到的程度和时间要求等。

可行,就是实现目标既要考虑需要,又要考虑是否可能,即条件是否允许。

注意防止和克服“布里丹”效应的影响

与目标紧密联系的是价值准则。所谓价值准则,就是运用环境分析、智囊技术等科学方法,把目标分解为一系列价值指标,并规定这些指标的主次、缓急和发生冲突时的取舍原则。

2、集思广益,拟定方案

目标确定之后,就要从多方面寻求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这就是制定方案的过程。

“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拟定多种可供选择的、有区别的方案,才能比较和选择。国外决策理论都很重视这一点,并把那种只有一种方案而没有选择余地的决策称为“霍布森选择”。

霍布森选择

拟制决策方案必须依靠专家和有关人员,运用智囊技术从多方面、多角度拟定至少两种以上的多种方案。

3、分析评估,方案选优

分析评估主要是运用智囊技术和可行性分析,对已拟制的各种方案的利弊进行评估,以确定各个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程度。

方案选优就是从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权衡利弊,或选取其一,或综合成一。

方案选优必须考虑利害得失,但并非要求“无害”。其实,“害中取小即为大利”。“两害相较取其轻,两利相较取其重。”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主张用“满意”原则代替“最优”原则,也就是设立一个最低限度的满意标准,所选的方案达到或超过这个标准就行了。

方案选优是决策者的主要职责,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决策者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敏锐的直觉能力、深刻的洞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过人的胆识与魄力。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一汽选址长春

针对古巴导弹危机,美国政府智囊团提出六个方案:①不预理睬;②施加外交压力;③直接与卡斯特罗谈判;④出动军队,消灭古巴;⑤空袭摧毁导弹基地;⑥用军舰封锁海面,从经济上威胁古巴。

4、试验验证,普遍实施

方案选出后,还应通过具有典型条件的“试点”或局部试验进行验证。通过验证对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为修正方案、普遍实施提供依据。

经过试验验证后,就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领导者不仅要指导有关部门,吸收有关专家和具体工作人员制定实施计划,把决策具体化;而且还要组织力量,指挥、带领下属实施方案,使之变为现实。

四、创新思维与行政决策机制

在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过程中,我们党坚持以民为本,运用创新思维,逐步形成了“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

深入了解民情——科学决策的必要前提。

充分反映民意——科学决策的根本体现。

广泛集中民智——科学决策的基本保证。

切实珍惜民力——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深入了解民情

——科学决策的必要前提

在决策之前,能否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最大限度地了解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和需求,既关系到决策思想、决策意图的来源是否可靠,也关系到决策的群众基础是否牢固。

一是进行周密系统的调查研究,力求客观、全面、准确地把握民情的存在状况、本质和走向。

二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事求是的分析,力求对民情的实际状况有透彻的了解和判断。三是拓宽了解民情的渠道,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了解民情。

1958年彭德怀同志到湖南视察时,曾得到一位红军残废战士送给他的一首打油诗:“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获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咙胡。”

通过大众传媒广泛收集各方面的情况,建立起下情上达的信息沟通网络,或通过电台、电视台的热线直播等形式来体察民情,都是了解民情的有效渠道。

充分反映民意

——科学决策的根本体现

决策目标和方案能不能充分反映民意,不仅关系到决策的价值取向,而且是衡量决策有效性的根本标尺。为此,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决策的出发点、依据和标准。

一是在“上”与“下”的结合部上科学体现民意。只有“吃透两头”,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群众的意愿、要求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沟通起来,变两元性为一元性,才能做出充分反映民意的正确决策,取得两头满意的决策效果。

二是在共性和个性的联结点上正确反映民意,既要首先考虑和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又要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具体利益。自觉地将本地区、本部门的局部和眼前利益置于全国的大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之中。

三是在科学和民意的交叉点上准确把握民意。

衡量科学的价值标准,主要看它“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有理”还是“无理”;衡量民意的价值标准主要看是“多数”还是“少数”,“有利”还是“无利”。

既要符合科学规律,又要正确把握民意和顺从民意,努力使决策建立在既“有理”又“有利”的基础上。

广泛集中民智

——科学决策的基本保证

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是决策活动的力量源泉和实践主体。只有依靠群众的智慧,在充分听取和采纳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基础上,才能做出科学决策。

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决策原则

二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决策路线和方法

三是充分发挥“外脑”在决策中的作用

上海市徐汇区面对加入WTO后政府工作的迫切需要,充分发挥海外留学人员在政府决策咨询中的作用。

切实珍惜民力

——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人民群众是实现决策的主体。任何决策的作出和实施都应从民力的实际和程度出发,既要把决策建立在民力许可的基础上,又要在决策过程中珍惜和保护民力。

一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民力,从民力的实际出发,做到量力准确。量力不准确,必然带来决策上的失误和行动上的盲目。

二是要真正爱惜和保护民力,少花钱多办事,力求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益,使人民的财力、物力不受损失和浪费,使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不受压抑和损害,得到尊重和保护。

三是要科学运用和发挥民力,合理安排,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提高民力的效用,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货畅其流”,产生民力的最佳效果。

“一个骑兵营的攻势力和该营骑兵一个个展开的攻势力的总和,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一个步兵团的攻势力和该团步兵一个个展开的攻势力的总和,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同样,劳动者一个个发挥的机械力的总和,也和多数劳动者同时在同一不可分的操作上共同劳动时发出的社会力能,是本质不同的。„ „这里的问题,不仅是要由协作来提高个人的生产力,并且是创造一种生产力,那么就它自身来说,已经必须是一种集体力。”

——卡尔·马克思

天津外环线建设中用废钢渣铺路,变废为宝

“只有混乱的管理,没有无用的人才。”

“垃圾是未被利用的财富。”

五、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只有提高决策群体的决策素质,增强决策群体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夯实决策基础,才能使决策的民主化更接近于科学化。

1、民主化不等于科学化——

2、简单的少数服从多

数并不可取

——只有决策群体形成高度共识,才能增强执行决策的自觉性和创新性,在创造中把决策真正落到实处。要使决策群体形成高度共识,必须创造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使决策成员都能了解要决策的问题和工作。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中,发展是第一要务,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因此,党委和政府部门的决策成员,都应积极主动地支持和参与经济工作,为经济决策出谋划策。通过参与经济工作,增加共同语言,形成高度共识,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保证。

3、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必须有制度化、程序化作保证

——只有严格按制度、按程序决策,才能有效地克服决策的随意性,保证决策的正常做出和有效运行。规范决策权限

规范决策内容

要规范决策程序

决策的后果要受法律监督

4、一个决策的做出并不等于决策的终结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造、不断修正和完善,才能有效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把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推向更高层次。

要重视信息反馈

——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能根据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对决策加以修正和完善。要加强检查督办

——只有在实践中,对决策不断加以创造和完善,对决策的执行加强反馈和监督,才能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欢迎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第五篇:领导决策科学化之我见

领导决策科学化之我见

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082班江华东学号:5302108066

内容提要:决策的科学化是指决策者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的状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是各级领导者梦寐以求的目标。决策的科学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实现决策科学化对于我们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充分激发群众民主参与的热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的决策过程中,一些领导者还不能真正做到科学决策,导致决策失误频繁发生,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失。所以,如何推进领导决策的科学化,已经成为领导学研究的一大重要课题。

关键词:领导决策科学化客观必然性制约因素三大途径

正文:

一、领导决策科学化的客观必然性

1、领导决策科学化

可以避免传统决策方式带来的弊端。传统的决策方式是凭借决策者个人的知识、经验、权力、感情而作出的决策,这种决策方式有着十分明显的局限性。首先,盲目性很大。其次,随意性很大。再次,传统的决策方式没有超出经验的范畴。当今科技的进步使知识结构越来越完善,信息量越来越大,决策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复杂,单凭个人的分析辨别往往会出现差错。所以只有用一种科学的决策方式,以客观规律为准绳,依据精确的定量分析和科学的数据来作出决策,这样的决策才经得起检验。

2、领导决策科学化可以最大化地体现民主化。领导决策取得成功的因素虽然很多,但是最直接的因素是科学化。而决策科学化的问题从来都是与民主化密切相关的。决策科学化不单是指决策结果,更重要的是指决策过程,只有决策过程科学化了,领导所作出的决策才会正确。

3、领导决策科学化可以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想在工作中抓住主要问题,不深入实际了解情况,不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就无法给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领导要做到决策的科学化,就必须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调查的基础上,再进行理性思考,进行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过程,找出带根本性、普遍性的规律来,从而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二、制约领导决策科学化的成因透析

1、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利益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从而直接导致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有的领导的权力欲望、权钱交易等观念和思想,表现在决策

上就会出现价值导向偏移的现象。有的领导在决策中混淆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有的领导混淆了人情和规定的关系,这些问题反映在领导的决策中,就出现了决策人情化、决策商品化的问题,制约了领导决策的正确性。

2、缺乏明确的评判标准。领导的决策是否正确、是否科学,不是凭人们的感性认识来认定的,而是需要一个明确的评判标准,只有制定了评判标准,领导在决策时才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果评判标准不明确,势必会导致出现多个评判标准或评判标准模糊的问题。这样基层执行决策时,就会缺乏导向,在工作中就会显得无所适从,为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3、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任何正确的决策都离不开科学的理论依据。有的领导习惯于生搬硬套、照转照抄,缺乏开拓进取意识;有的领导思想僵化,遇事消极应付,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有的领导知识浅薄、眼界狭窄,习惯于吃老本、凭经验、凭感觉来处理问题,往往是在没有充分进行调查研究、协商论证的情况下,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导致决策失误,这些不良现象都严重制约了决策的科学性。

三、领导决策的科学化主要有以下三条路径

1、健全和完善科学的决策体制。

健全、完善决策体制,把领导决策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轨道。这要健全和完善决策系统。决策系统是由信息系统、咨询系统、决策中枢系统组成的有机体系,要完善这一体系里的三个子系统运行方式、进行规则及联系方式,尤其是完善决策中枢系统应坚持的法则、程序、方法等,这对于决策的正确、质量、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否则极易造成决策体系里有些子系统力量薄弱,形同虚设,很少或无法发挥作用,从而使整个决策体制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松驰,制约乏力。

2、认真遵循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领导决策是一个过程,决策过程需要严格的程序来控制,才能产生科学决策。领导决策的一般程序通常分为明确问题、确定目标;集思广益,拟定方案;分析评估,选择方案;实施方案,完善决策四个阶段。要规范领导决策程序,防止决策权的滥用。古今中外众多决策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没有严格、规范的决策程序就会造成决策行为的混乱和决策权的滥用,严格、规范的决策程序是领导决策科学化的可靠保证。从决策议题的提出,到调查研究、开会讨论形成多种决策备选方案以及聘请专家咨询、论证和进行可行性分析以选出最优方案,再到决策领导层表决通过,各个环节都必须有严格的规范,以使领导决策过程有例可循。

同时,在领导决策中,要不断扩大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数学分析方法在领导决策领域的应用范围,编制领导决策数学模型和领导决策管理软件,对具体决策对象的大量复杂信息进行综合性定量分析,提供多种行政决策备选方案,从多种决策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以提高领导决策的可行性、时效性和准确性。

3、提高决策者的素质。

决策者的素质是领导决策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领导者决策的价值取向要明确。即领导干部在决策中要始终以邓小平提出的“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路线、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这样,领导者在决策只才能深入实际,广泛联系群众,了解群众,不弄虚作假,保持同群众的感情;在决策中才能严格自律,光明磊落,从大局着想,形成正确的决策。

其次,加强学习锻炼,提高决策者的素质。面对新的形势,领导干部拥有的智力和决策能力赶不上时代的需要,应缺什么知识补什么知识,缺什么能力提高锻炼什么能力。尤其要学习现代决策理论,掌握现代决策原则和决策程序,在实践中坚持决策的原则和程序,避免昔日“边设计边施工”的做法,要尽量采取科学的决策方法和技术。依据现代社会的要求,决策者所需要的是积极创新的精神、公共服务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精神,需要的是更加开放的思维结构、渊博的知识,具备对政策问题进行分析与判断的能力以及民主宽容的品格等。因而,提高决策者的素质就是要从思想道德、知识水平、工作作风等方面全方位进行,不断加强思想教育、理论培训等工作,逐步将他们培养成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型决策者。

参考文献:

1、刘英 徐斌,《论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17期

2、冯之浚,《关于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的若干问题——在青年软科学研究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6年12期

3、王宝仁,《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建筑机械化》,1987年03期

4、籍希晋,《向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迈进——晋城市新型政研参谋体制初探》,《农业经济问题》,1987年10期

下载领导与决策论文[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领导与决策论文[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考试(95分)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

    浅析如何提高领导决策方法与用人艺术

    浅析如何提高领导决策方法与用人艺术作为一名跨世纪的年轻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决策能力和掌握科学用人方法,是实现工作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也是工作部门对领导工作......

    第七章 领导决策与现代智库

    第七章 领导决策与现代智库一、领导决策的含义与特征1.领导决策的含义领导决策是指领导者为了达到某种领导目的,而选择一种最佳途径或方案的行为过程。决策不是静态的,也不是......

    行政决策小论文

    关于我国行政决策水平的思考 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这就决定了它在整个行政管理中起决定作用。行政决策是国家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职能,有效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从......

    国企党组织领导与董事会决策关系怎么摆?

    国企党组织领导与董事会决策关系怎么摆? 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是当前国企改革的重大命题。这一命题的核心是公司控制权分配问......

    决策与执行力

    决策与执行力 读完王总裁的那篇关于执行力的文章,我首先想到的是决策与执行力的关系,一个企业要想发展,首先必须有一批精英,他们根据国家政策和市场行情做出正确的决策,然后有一......

    论领导的决策艺术

    领导学课程论文 题目: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完成日期:论领导的决策艺术论领导的决策艺术 [论文摘要]:决策是领导工作的中心环节。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一个成功的......

    领导决策失误的原因探讨[模版]

    领导决策失误的原因探讨 【摘要】:如何能让领导尽可能避免错误的决策,使每项决策都能做到科学合理,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主要从探析影响领导正确决策的因素入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