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 验证几何定律 教学设计[样例5]

时间:2019-05-12 20:1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二 验证几何定律 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二 验证几何定律 教学设计》。

第一篇:初二 验证几何定律 教学设计

作品:《验证几何定律》作者:谭志坚联系方式:***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桂凤中学

《验证几何定律》教学设计

顺德区乐从镇桂凤中学谭志坚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佛山市顺德区教研室编写的《信息技术》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验证几何定律》这一课是利用几何画板解决数学问题的实际应用。几何画板是学习数学与物理的一大利器,不仅是教师的好帮手,也是学生学习的好工具。本节课将结合数学中常用的几大定律进行学习探讨,让学生学会使用几何画板去学习数学。

本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总体上是用度量工具完成。在验证多边形外角和为360°时,难度相对较大。学者要明白一个知识点:当角的弧度为一个圆时,这个角的度数刚好为360°。怎样让学生想到这个方法并让所有的外角拼在一起是教学上的难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数学定律,有一定的几何基础。本节课所经验证的几何定律都是学生学习过的内容,所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上不存在太大的问题。本节课是在前而几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几何画板的内容,是一节新课。本节将让学生对结合几何画板学习数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学会使用几何画板的度量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几何画板中边、角的度量方法。

2、学会使用几何画板的度量功能。

3、学会利用几何画板中的度量功能验证几何定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交流与讨论,掌握几何画板中边、角的度量方法。

2、通过实践,认识结合几何画板学习数学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善于与同学沟通、交流,合作学习。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

1、验证勾股定理

2、掌握度量工具的使用方法(2)难点

1、多边形外角和的验证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演示讲解法、操作实践法等完成教学。

六、教学过程

作品:《验证几何定律》作者:谭志坚联系方式:***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桂凤中学

七、教学反思

第二篇:《验证几何定律》教案设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验证几何定律》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初中

2、学科:数学(信息技术)

3、课时:

14、学生课前准备:预习本课内容,回忆用几何画板画三角形(等边、直角三角形等)的画法

二、教学课题

本课内容选自顺德区教研室编写的《信息技术》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验证几何定律》,与此同时,学生的数学课正在学习几何内容,所以这教材内容与数学几何课是相得益彰的,也可作为一节数学课上课。验证几何定律是几何画板一大特色功能,是教学几何画板很重要的一个内容,通过利用几何画板验证几何定律,能够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几何定律,加深对几何定律的印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技能。借助互联网搜索的资料,更使学习变得轻松。这课也是一个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与互联网有关资料整合,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其它学科的一个课例。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处于有师则通,无师则不学的状态。在知识结构上,在本课前已学了基本几何图形的画法,对利用几何画板验证几何定律还不清楚,本节课是前面知识的延伸,通过几何画板的度量、数据菜单功能验证几何定律,能较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理解几何定律。

三、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熟练地绘制一些几何图形。

②几何画板“度量”菜单功能。(例如菜单中的“长度”、“ 角度”等功能)

③几何画板“数据”菜单功能。(例如菜单中的“计算”等功能)

④利用几何画板验证几何定律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交流与讨论,理解几何定律。

②通过练习实践,了解几何画板在数学方面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亲自动手解决学习问题的习惯,善于与同学沟通、交流、合作学习。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①掌握与运用几何画板“度量”、“数据”菜单常用功能。②掌握通过几何画板验证几何定律的方法。难点:

①几何画板“度量”、“数据”菜单常用功能的理解与运用。② 如何验证几何定律,验证几何定律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交流协作、演示讲解、启发式教学法

六、教学反思:

这节学科整合课效果是令人惊喜的:首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非常高,因为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课,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而现在能够在电脑上主动学习和探究课程,对他们来说很新鲜也很刺激,而且学生的思维也变的更加活跃,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习兴趣。

其次,数学课应用信息技术节约了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这节课涵盖了演示、各几何定律包括勾股定理、外角和、三边关系、内角和、对顶角等的验证,还有思考、拓展和小结等内容,可以说内容非常充实,如果这么多的教学内容拿到普通课堂讲是根本不可能讲的完的。

本课是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与互联网有关资料整合的一个示范课,旨在利用互联网搜索资料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推动学科之间的整合。本节课重难点突出,采用任务驱动、交流协作、演示讲解、启发式教学法,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也得到了充分的操练,明白并理解了利用几何画板在验证几何定律方面的直观性、易学性、简单性,也明白了互联网学习资料对学科学习的巨大帮助作用,这节课体现了几何画板在数学几何课教学上的重要性,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的整合,互联网资料与学科整合,为学科整合课起了示范作用。

七、作者简介 姓名:陈焕飞

学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丰华中学 电话:1898867120

1电子邮件:okgood100@126.com

简介:从事教学十多年,获得过区论文奖、指导奖,省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优秀学员称号等

第三篇:初二几何题精选

(矩形)如图,矩形ABCD的边长AB=6,BC=8,将矩形沿EF折叠,使C点与A点重合,则折痕EF的长是()

(A)7.5(B)6(C)10(D)

5(矩形)如图,E是矩形ABCD的边AD上一点,且BE=ED,P是对角线BD上任意一点,PF⊥BE,PG⊥AD,垂足分别为F、G.求证:PF+PG=AB.

(正方形)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F是CD的中点,E是BC边上的点,且AF平分∠DAE,求证:AE=EC+CD

(旋转C)

在正方形

ABCD中,E,F分别是BC和CD边上两点,且EF=BE+DF,∠EAF的度数是____________

(梯形B)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D = 2,将腰CD以D为中心逆时

针旋转90°至DE,连接AE、CE,△ADE的面积为3,则BC的长为. ADFBEC

(平行四边形A)已知,如图,△ABC为任意三角形,△BCD,△AEC,△ABE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B)如图6,在正方形ABCD中,G是BC上的任意一点,(G与D、C两点不重合),E、F是AG上的两点(E、F与A、G两点不重合),若AF=DF+EF,∠1=∠2,请判断线段AG与DF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提示:先证 DF // BE A2EFBDC

图6

(矩形):在△ABC中,BE、CF分别是边AC、AB上的高,点D是边BC上的中点,试说明DE=DF

(正方形)如图,直线l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点A、C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是1和2,则正方形的边长是.(菱形)如图,已知△ABC的面积为3,且AB=AC,现将△ABC沿CA方向平移CA长度得到△EFA.

(1)求四边形CEFB的面积;

(2)试判断AF与B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矩形)如图,把一张矩形的纸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点E处,BE与AD交于点F.

⑴求证:ΔABF≌ΔEDF;

⑵若将折叠的图形恢复原状,点F与BC边上的点M正好重合,连接DM,试判断四边形BMD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E

A

F

D

B

M

第22题图

C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E在AB边上.四边形EFGB也为正方形,设△AFC的面积为S,则()

A.S=2B.S=2.4C.S=4D.S与BE长度有关

(矩形)如图,矩形ABCD的边长AB=6,BC=8,将矩形沿EF折叠,使C点与A点重合,则折痕EF的长是()

(A)7.5(B)6(C)10(D)

5(矩形)如图,E是矩形ABCD的边AD上一点,且BE=ED,P是对角线BD上任意一点,PF⊥BE,PG⊥AD,垂足分别为F、G.求证:PF+PG=AB.

(正方形)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F是CD的中点,E是BC边上的点,且AF平分∠DAE,求证:AE=EC+CD

(旋转C)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和CD边上两点,且EF=BE+DF,∠EAF的度数是____________

(梯形B)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D = 2,将腰CD以D为中心逆时

针旋转90°至DE,连接AE、CE,△ADE的面积为3,则BC的长为.

B

E

A

D

F

C

(平行四边形A)已知,如图,△ABC为任意三角形,△BCD,△AEC,△ABE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B)如图6,在正方形ABCD中,G是BC上的任意一点,(G与D、C两点不重合),E、F是AG上的两点(E、F与A、G两点不重合),若AF=DF+EF,∠1=∠2,请判断线段AG与DF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D

图6

A

E

F

CB

提示:先证 DF // BE

第四篇:初二几何证明

24.(1)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是AB、BC上的点,且BDCE,连接AE、CD相交于点P.请你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APD的度数;=

(2)如图(2),Rt△ABC中,∠B=90°,M、N分别是AB、BC上的点,且AMBC,BMCN,连接AN、CM相交于点P.请你猜想∠APM=°,并写出你的推理过程.24.如图1,将三角板放在正方形ABCD上,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E与正方形ABCD的顶点A重合.三角板的一边交CD于点F,另一边交CB的延长线于点G.(1)求证:EFEG;

(2)如图2,移动三角板,使顶点E始终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3,将(2)中的“正方形ABCD”改为“矩形ABCD”,且使三角板的一边经过点B,其他条件不变,若ABa,BCb,求

EF的值. EG

24.问题1:如图1,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BC=CD,点M,N分别在AD,CD上,若∠MBN=1∠ABC,试探究线段MN,AM,CN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不用证明;

21∠ABC仍然成立,请你进一步探究线段MN,AM,CN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2问题2: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B=BC,∠ABC+∠ADC=180°,点M,N分别在DA,CD的延长线上,若∠MBN=

你的猜想,并给予证明.5.(丰台区)在Rt△ABC中,AB=BC,∠B=90°,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O放在斜边AC上,将三角板绕点O旋转.

(1)当点O为AC中点时,①如图1,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B,BC于E、F两点,连接EF,猜想线段AE、CF与EF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无需证明);

②如图2,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B,BC延长线于E、F两点,连接EF,判断①中的猜想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当点O不是AC中点时,如图3,,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B,BC于E、F两点,若AO1,AC

4求OE的值.

OF

E

B F C 图1 图2 图3 F B F CA A

24. 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在CD边上,点F在AD边上,且AF=DE.

(1)如图1,判断AE与BF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写出你的结果,并加以证明;

(2)如图2,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 BD,AC分别与AE,BF交于点G,点H.

①求证:OG=OH;

②连接OP,若AP=4,OP

AB的长.

1(1)答:

证明:

9.(房山区)(1)如图1,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边上的点,且满足BE=CF,联结AE、BF交于点H..请直接写出线段AE与BF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2)如图2,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边上的点,联结BF,过点E作EG⊥BF于点H,交AD于点G,试判断线段BF与G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联结GF、HD.求证:①FG+BE

②∠HGF=∠HDF.图2 B AGDG

B

第24题图1 FB

E第24题图2 F

B

E第21题图3 F

第五篇:初二几何证明题

1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交BE的延长线于F,且AF=DCCF.(1)求证:D是BC的中点;(2)如果AB=ACADC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A

E

B

下载初二 验证几何定律 教学设计[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二 验证几何定律 教学设计[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篇一: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要弄清实验目的,本实验为验证性实验,目的是利用重物的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

    王几何教学设计范文

    《王几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王几何”的人物形象; 2.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人物的方法; 3.了解幽默语言的特点,培养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继续培养圈点勾画的阅读......

    《王几何》教学设计

    《王几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本文的生字,能够正确读写并解释文中出现的字词; 2.学习选择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特点。把握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

    《王几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根据2013年秋季新教材编写 《王几何》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基本内容。 2.勾画描写王老师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了解其对刻画......

    初二几何证明单元测试

    3eud教育网http://50多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初二几何证明单元测试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_一、 填空1. 定理“和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

    初二几何证明2

    18.2(5)证明举例教学目标1、通过证明举例的学习和实践,懂得演绎推理的一般规则,初步掌握规范的表达格式;了解证明之前进行分析的基本思路;2、能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初二几何证明题5篇

    初二几何证明题1.已知:如图,在△ABC中,AD⊥BC,垂足为D,BE⊥AC,垂足为E。M为AB中点,联结ME,MD、ED求证:角EMD=2角DAC证明:∵M为AB边的中点,AD⊥BC,BE⊥AC,∴MD=ME=MA=MB(斜边上的中线=斜......

    初二上册几何证明

    新 课 程 教 育 在 线www.xiexiebang.com昂立新课程VIP辅导讲义学校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广元西路45号3层学员服务热线:312655281 / 4学校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广元西路45号3层学员......